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谁藏起来了教案

发布时间:2024-10-19

常言道,优秀的人都是有自己的事先计划。优质课堂,就是幼儿园的老师在讲学生在答,讲的知识都能被学生吸收,教案的作用就是为了缓解学生的压力,提升效率,教案有助于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幼儿园教案内容吗?也许下面的“谁藏起来了教案”正合你意!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谁藏起来了教案【篇1】

教学目标

在活动中发现数量的多与少。

会利用多种方法来知道谁多谁少。

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教学准备

玩具、红球、绿球、水果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利用班级男孩女孩人数的多少做比较。

1、我们班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啊?

2、我们班男孩有多少?女孩有多少?

3、那男孩和女孩那个人数多?那个人数少?

4、让幼儿明显的知道谁多谁少。

5、我们还可以男孩和女孩各站一排,那排长人数就多。

二、出示红球和绿球。

1、我们看看红球和绿球谁多谁少?

2、说说怎么知道谁多谁少的?

3、教幼儿用新方法知道谁多谁少。

4、接着用玩具比较谁多谁少。

三、《变手指》游戏。

1、大手小手变变变:我的手指变得比谁多。

2、大手小手变变变:我的手指变得比谁少。

3、分组进行《变手指》游戏,比较变出来的手指谁多谁少。

四、练一练。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图案,让幼儿比较数量多少?用彩色粉笔表示出来。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在引导方面,要做到深入了解,在教的过程要详细和恰当的运用,游戏中让幼儿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最后,幼儿练习要把前面基础打好,在幼儿练习时才不会出现错误的发生。

谁藏起来了教案【篇2】

一、出示图片一(背景图,伤心的猫妈妈,小猫),请幼儿猜一猜发生了什么事情。

1、师:猫妈妈怎么了?会发生什么事情?

2、鼓励幼儿猜测猫妈妈焦急的原因,并给予适时回应。

师:你们说了好多原因,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师:原来猫妈妈带着宝宝出来做游戏,可是猫宝宝不见了,难怪猫妈妈那么着急的,大家想想,我们怎么来帮助猫妈妈呢?

二、出示图二观察寻找。

1、出示工具箱(望远镜、网子、神秘工具)。

师:(播放工具箱的音乐)我们一起来看看工具箱里都有什么工具可以帮助我们!

让我们拿望远镜一起去找找吧。如果找到小猫了,快点告诉我,说“停,停,停,找到了”。

2、幼儿集体寻找。

教师移动望远镜,引导幼儿寻找藏起来的小猫。

三、出示图片三(屋顶上、树下、窗户里、车子后、……),重新寻找。

1、让幼儿具体说出小猫的方位,引导幼儿使用方位词"上"、"下"、"前"、"后"、"里"。

师:这样吧,我们用照相机把拍下来,请大家仔细的来找一找。

在抓小猫之前我们再来看看我们的工具箱,有没有什么工具能够帮助我们抓住小猫?

2、教师总结小猫躲的.位置,再一次引导幼儿正确使用方位词。

师:说对了,这只藏起来的小猫就出来跟大家打招呼啦!

四、出示图片四(房子、胡萝卜、小鱼、骨头),找出猫宝宝的家。

师:我们一共找到了5只小猫,让我们一起把他们送回家吧!可是哪个房子才是他们的家呢?

五、出示图片五(柜子里、床上、桌子下、沙发后面……),找出小猫睡觉的地方。

师:顽皮的小猫刚回到家,就趁猫妈妈不注意又躲了起来,这次他们又躲在哪了呢?

继续引导幼儿用正确的方位词说出小猫的位置。

六、游戏:找小猫

教师提出游戏的规则,启发幼儿活动场地内可以躲的位置,注意安全。

师:猫妈妈邀请我们一起来玩“找小猫”的游戏吧!

反思:

经过教师们互相的学习和讨论,发现了教师本身在本节课中存在的问题,知道从哪些地方去完善和在以后的活动中如何注意与避免,同时强化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坚信今后的教学活动会做得更好!

谁藏起来了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动物的外形特点与特长。

2、欣赏不同的音乐,感知其旋律、节奏、速度与所表现动物的关系。

3、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4、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活动准备

1、谁敢嘲笑狮子》课件(PPT)

2、《动物狂欢节》音乐选段

3、相应的动物卡片、插卡底板(幼儿2~3人一组,每组一份)

4、动物舞蹈造型照片

5、幼儿制作的各种奖杯(森林大力士、森林舞蹈家、森林歌唱家、森林之王、森林游泳健将、森林跳高王子……)

活动过程

(1)回顾故事情节,引出主题

——(出示狮子)上次我们讲了关于狮子的故事,还记得故事的名字吗?

——记得故事里有哪些动物嘲笑过狮子?他们的哪些本领比狮子厉害?

——经历了上次的事,狮子知道了,原来每——种动物都有自己最厉害的本领,于是召开了一个“森林颁奖大会”,看看都来了哪些动物? (出示动物图片)

(2)欣赏首乐,展开联想

——听听,动物们哪个先来,哪个后到?按你听到的顺序给动物们排排队。(欣赏首乐,小组操作排序)

——你们听到的动物们出场的顺序是怎样的? (这段音乐是谁?为什么你觉得这是××? ××是什么样的?这段音乐听起来有什么样的感觉……)

——(播放课件验证)看看,我们的感觉是否正确?

(3)森林颁奖大会

①动物出场秀。

——每组选——种动物,要用动作表现出这种动物的样子,让我们——看就知道你们是谁。(小组编排,可提供个别小组舞蹈造型照片)

——把你们设计的动作让大家欣赏——下,让我们猜猜你们是谁。(小组轮流表演幼儿表演时,教师可播放相应的音乐。)

——你们觉得他们表演的是谁?你喜欢他们哪个动作?还有什么动作也可以表演这种动物?

②颁奖大会。

——(出示各种奖杯)看看这些奖最适合颁给哪个动物?

——领奖的时候,不仅要表演出动物的造型,还要用动作告诉大家这种动物最大的本领,让我们看明白你是来领哪个奖杯的。(小组合作编排动作)

颁奖大会正式开始,听到合适的音乐,相应的小组就登场表演并领奖。

活动拓展

1、丰富音乐,增添动物的种类,鼓励幼儿用肢体动作表达表现,并逐渐配合音乐的速度与节奏。

2、幼儿与同伴讲述并统计自己和同伴的优点和缺点。

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活动延伸

1、在阅读区中投放此图画书,供幼儿自主阅读。

2、动物扑克牌:用动物图片自制“动物扑克牌”,2~4人一起玩,每人任意取一张动物牌,说出该动物最独特的本领为胜,可收取别人手中的动物牌。

3、谁也不能嘲笑我:

(1)准备:墙面环境中布置每个幼儿的照片及日常生活中各类事件的图示。

(2)操作方法:幼儿可将自己做得最棒的事件图片贴在自己的照片后,也可把自己做得不够好的事件照片贴在比自己好的同伴的照片后。

教学反思:

在这次教学活动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在绘本分享阅读教学中,一本完整绘本的结构:封面、环衬、扉页、故事和封底,是否需要向幼儿略作介绍?如果需要,什么时间介绍合适?在今天的活动中不难发现:有限的集体教学时间中,最好是围绕绘本故事内容展开,让幼儿观察并理解画面语言为主,力求紧凑。所以,这些介绍可以在前期完成。没有很好的借助于绘本,让幼儿仔细的歌词画面内容,大多数的时间作为教师的我始终处于对幼儿活动的掌控中,没有让幼儿有更多的时间去观察、讨论、猜测画面的内容。针对幼儿的回答,有点时候可以更加深入的挖掘一下,使幼儿的学习从被动转化为主动学习。

谁藏起来了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观察不同颜色物体的排列顺序,判断物体遮住部分的颜色和排列位置,并用标记表示。

2、能根据标记提示的排列规律正确地穿项链。

3、学习记录自己活动的结果。

活动准备

1、教具:一串按红、黄、黄规律穿成的花瓣(彩色纸剪成)项链(两头绳子不连接),数量为4组;可以掀开盖子的长方体盒子,方便幼儿看到里面的花瓣及其排列状况,空白记录纸两张,彩色笔。

2、学具:幼儿用书第7页的串珠卡片,第29页《猜一猜》的操作材料,颜色或形状交替排列的木珠串,可以掀开盖子的长方体盒子,摸箱。

活动过程

1、感知一串花瓣项链排列的规律。

(1)教师出示一串花瓣项链:“这串花瓣项链漂亮吗?它有哪些颜色?说说这些花瓣是怎样排列的?”

(2)请幼儿一起说说花瓣排列的顺序并找出规律。

(3)教师将幼儿所述用颜色标记作记录。红、黄、黄

(4)分男女幼儿分别扮演颜色宝宝,按照找出的排列规律站队。如:红色为女孩,黄色为男孩。

2、感知环形花瓣项链的规律。

(1)教师将直线形项链连接,变成环形项链:“现在,你还能看出花瓣是怎样排列的吗?”

(2)教师引导幼儿根据以往的感知经验,找到项链的起点,沿着一个方向观察,并说出其排列的规律,教师同时作记录。

(3)教师:“你是怎样看出来它是这样排列的?你找的起点是什么颜色?”引导幼儿观察、判断刚才记录单上的标记能否表示所说的规律。

(4)教师:“如果我们从相反方向观察,能否用刚才的标记表示?为什么?”教师和幼儿共同沿相反方向观察,并记录排列的规律。

(5)引导幼儿观察、比较不同方向花瓣排列的规律。

师:“我们在第一种方法中,起点的花瓣是什么颜色?”

“我们在第二种方法中,起点的花瓣是什么颜色?”“通过比较,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6)教师总结:我们在找物体的排列规律时,起点不同它们的排列规律也就不同。

(7)引导幼儿分男女扮演颜色宝宝按照找出的不同规律分别站队。

3、猜测、判断隐藏部分花瓣的位置、颜色。

(1)教师:“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我要将这串项链中的一些花瓣藏在这个盒子里,然后请你猜猜盒子里藏的是什么颜色的花瓣,它们应该排在什么位置。请大家闭上眼睛。”教师将项链从盒中穿过,按其排列规律隐藏一组,请幼儿睁开眼睛。

师:“这里面藏了3个花瓣,你们猜猜它们是什么颜色的,怎样排列的?”“你是怎样猜出来的?”

(2)请1~2位幼儿说出自己的猜测,并记录下来,然后打开盒子验证其猜测是否正确,并对判断准确的幼儿给予表扬。

(3)再次游戏:教师将项链从盒中穿过,隐藏4个花瓣,请幼儿猜测、判断。

师:“这一次里面藏了4个花瓣,请你们仔细看看,再想一想,盒子里面会是什么颜色的花瓣,排在盒子的什么位置?”

(4)请个别幼儿说出自己的猜测结果和理由,并记录下来,然后打开验证。

4、幼儿操作。

第29页《猜一猜》的操作材料。

教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火车上小动物的座位是怎样排的?请几个幼儿戴头饰扮演火车上的小动物,让其他幼儿形象的感知座位的排列。娃娃又是怎样排队的?山洞和大树后面藏着什么样的动物和娃娃?请几个幼儿扮作娃娃排好队,让其他幼儿形象感知穿不同颜色衣服的娃娃是如何排队的。请你在不粘胶材料上选择合适的标记贴在空白的地方。”

5、活动评价。

活动建议

区角活动时

(1)请幼儿观察盒子外面木珠排列的.规律,猜猜并记录盒子里木珠是怎么排列的。

(2)穿项链:请幼儿从箱中摸出一张串珠的标记卡,根据标记的颜色、数量穿项链。

谁藏起来了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观察、记忆动物的位置和神情,发现画面中的不同之处,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

2、体验和同伴一起游戏的乐趣

3、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今天,小动物要和小朋友玩捉迷藏的游戏

二:基本部分

1、教师:我们先来数一数大屏幕中有几个小动物来玩捉迷藏?

2、教师:这9个小动物是住在一栋房子里的,这栋房子一共有三层

最底下的是一楼,中间的是二楼,最高的是三楼,你认识几楼第几个房间住的是谁?

教师:(1)二楼的第一个房间(201)住的是袋鼠

(2)三楼的第一个房间(301)住的是小狗

(3)一楼的第一个房间(101)住的是犀牛

教师:你怎么知道它是犀牛?(因为它的鼻子上有角)

(4)教师:一楼102住的是谁?(小猪)

(5)教师:三楼302住的是谁?(老虎)

(6)教师:河马住在几零几?请用完整的语言来表达(303)

(7)教师:河马的楼下是谁?(小兔——203)

(8)教师:兔子的楼下是谁?(小羊——103)

(9)教师:最中间的是谁?(狮子——202)

教师总结:通过记忆动物的房间位置可以判断不同的动物

三:找一找

1、教师:如果这些动物朋友躲起来,小朋友你能找到它吗?

(1)教师:小朋友把眼睛闭起来321,睁开眼睛,哪个动物朋友藏起来了?(303的河马躲起来了)

(2)教师:把眼睛闭起来,321睁开哪个动物朋友藏起来了?(201的袋鼠、302的老虎、103的小羊)

(3)教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呢?(袋鼠妈妈的肚子上有个口袋,老虎的额头上有一个王字,小羊的头上有两个弯弯的角)。

2、(1)教师:这次是让我们找谁呢?幼儿观察大屏幕

幼儿:小猪——102

教师:小猪不是在吗?为什么要找小猪呢?

幼儿:因为小猪转了一个面

教师:刚才看到的是小猪的脸,现在看到的是小猪的背,原来这次是让我们找一找谁转过身了!

(2)教师:这次转过身的小动物有几个呢?

幼儿:3个动物转过身了,有302的老虎、201的袋鼠、202的狮子

四:(1)提问:你觉得自己最多能找到几个?

(2)教师:给动物朋友们一点时间,让它们躲起来,闭上眼睛几秒钟,睁开眼睛,幼儿观察大屏幕

教师:躲了几个动物朋友?(全部都不见了)

教师:你们还能找得到吗?

教师总结:通过观察小动物的局部特征可以判断不同的动物

五:巩固升华

(1)教师:小动物们玩累了,现在它们要回家了,让我们一起看看最先回家的是谁?

(2)教师:小朋友们,现在我们一起把小动物们全部送回了家,今天我们和小动物捉迷藏的游戏就做到这里了。小朋友们,再见!

活动反思:

这是一本关于动物的绘本,巧妙的艺术构思和精致的画面非常形象,动物们轮流藏起来,孩了们非常乐意去寻找这些躲起来的小动物。利用画而中不同的动物形象,让幼儿在看看、玩玩、猜猜中寻找躲起来的动物,培养孩子的观察力、记忆力。

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多张小动物的图片,让幼儿根据一定的线索来找出每一只小动物。每张图中小动物隐藏的位置以及露出部位的多少都是不同的,难度逐渐增加。通过多次游戏,既加深了幼儿对动物外形特征的理解,尤其是对一些细节特征的认知,还发展了幼儿通过局部来判断整体的能力。

谁藏起来了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感知常见的可泡发食品由小变大的有趣现象。

2、愿意动手尝试把正方形的纸变一变。

3、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黄豆、水泡过的黄豆;绿豆、有芽的绿豆;泡过的木耳;

2、木耳、胖大海、茶叶、钙奶饼干等容易泡发的食品;温水,透明玻璃杯若干。玉米,爆米花,大米、大米花,米饭。

3、正方形的纸若干,气球若干,一把雨伞。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 小朋友,现在是春天了,你感觉到天气有什么变化吗?你身上的衣服有什么变化呢?幼儿讨论,教师小结:春天的天气变得越来月暖和了,小朋友身上穿的衣服越来越少。

2、 现在幼儿园里的小草、柳树上的叶子

3、有什么变化呢?幼儿答后,教师小结:幼儿园的小草变绿了,柳叶开始发芽,并一天天长大。

二、基本部分:

1、 小朋友请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出示干木耳与泡过的木耳,请幼儿用手摸摸有什么感觉,然后说出木耳泡发后发生的变化。

2、 出示黄豆与泡过的黄豆,绿豆与绿豆呀,观察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知道黄豆、绿豆用水泡过发生变化。

3、 出示玉米与爆米花观察,大米与大米花,让幼儿知道玉米、大米加热能变成爆米花、大米花。大米加水加热变成米饭。

4、 引导幼儿观察茶叶、胖大海放在温水的变化,然后品尝茶水。

5、 出示雨伞(教师操作变大变小),鼓励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联想生活中的哪些物品象雨伞一样用时打开,不用时折叠起来。(扇子、折叠椅、床等)

6、 幼儿创新,把手中正方形纸变一变(三角形、花、鱼、长方形、小正方形等),看谁的点子多。

7、 展示幼儿作品,教师小结。

三、结束部分:

老师和幼儿带上气球到场地上,观察气球怎样能变大和变小,然后一起寻找气球的玩法。

【活动反思】

自从参与了省级实验课题《操作材料对幼儿探究式科学学习的支持》的研究以来,面对进行的科学活动,我更加注重尝试运用"做中学"的教育理念,多元化、多角度地实施教学活动。"变了变了"主题活动,如果按教材上进行也会上得很顺利,对幼儿来说掌握起来也比较容易,能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但我认为,教材只是提供给教师可参考的活动内容和素材,不一定是最适用的。什么样的形式更能吸引幼儿呢?除了考虑到让幼儿亲历探究的全过程外,还要通过游戏、图片、音乐、肢体语言等多元化形式,引导幼儿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感受科学的奥秘。这次活动总的来说效果比较好,幼儿对活动内容非常感兴趣,发言积极踊跃,当看到水中的木耳慢慢变大了后,他们都兴奋地拍起手来,活动结束时好多幼儿还意犹未尽。我觉得活动效果比较好的原因与以下因素有关:

一是活动内容贴近幼儿生活,从幼儿熟悉的一些生活用品(木耳、茶)入手;

二是幼儿亲手验证,感受变化,满足了参与活动的愿望;

三是活动是在比较轻松的氛围中进行的。

谁藏起来了教案【篇7】

一、活动来源:

在我园的园本课程中,《我把眼睛藏起来》是小班上学期“认识自己”主题中的一个歌唱活动。歌曲轻快、幽默,乐句重复、简单,歌词是孩子们身体的部位的认知,又加上了一些“藏猫猫”的游戏元素,经过多次实践,孩子们都很喜欢。但是这学期同一时期在新接手的小班开展了这个活动,却发现有不少孩子参与度不够,有的连玩“藏起来”的游戏环节也兴趣不高。是什么原因呢?执教的人还是我,活动组织也经过多次验证,那么就要考虑孩子自身的原因了。这个新班老人带孩子的多,造成孩子和外界互动相对少,缺少集体游戏的经验和能力,再加上还没有完全融入新环境等因素,活动开展遭遇了“冷场”……

这个“冷场”表面上看起来是孩子不玩,不动,但是透过现象,我看到的是这个班级的孩子们对音乐的理解、感受能力以及社会性发展水相对较弱,对外部世界不好奇,没兴趣的本质。拘泥于原来的教学环节,唱一唱,玩一玩,看起来是行不通了。因此,我决定调整活动目标,针对这个班级孩子的特点和发展需求,把原来主要定位于歌曲的演唱,身体部位认知的目标调整为倾向于音乐感受、社会性情感发展的多元目标。

正当我在脑子里快速思考对策的时候,突然发现了在教室角落里的工作毯。我灵机一动,对!借用道具试一试,创新参与度更高的游戏方法,孩子们一定喜欢!于是就拿过工作毯,一边唱“我把自己藏起来,谁也看不见。现在‘自己’又出现,哦啦啦啦啦啦啦,啦!”一边用工作毯藏住自己。看见我一边随着演唱一边“躲猫猫”,孩子顿时来了兴趣。接着我又走到孩子身边,一边将孩子藏起来,一边将歌词替换成孩子们的姓名进行演唱。课堂气氛马上就活跃起来,所有的孩子都非常开心地加入进来。我一看孩子们的兴趣被激发起来,马上让孩子们去拿工作毯,跟着伴奏音乐玩起了藏自己、藏同伴的游戏。最后我又加进师幼合作、幼幼合作的环节。孩子们参与度变得很高,乐此不疲地和同伴游戏,笑声不绝于耳。一个歌唱活动改变了“初衷”,就这样调整成了音乐游戏。在游戏的、开心的气氛中,孩子们愉快、顺利完成了原本的目标之外,还收获了更多元的价值——同伴之间有了主动的身体接触,增加了合作、交流机会的同时感受到同伴的合作的快乐,增进相互之间的情感,并且拓展了创编的维度。

二、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幽默、诙谐的曲风,大胆表现“藏起来”、“又出现”,体会躲藏的快乐;

2、能够听辨和大胆用各种方式表现前奏和间奏;

3、愿意尝试合作和交往,感受同伴合作的乐趣。

三、教学准备:

1、工作毯人手一块

2、音乐(原唱、伴奏)、播放器

3、幼儿围坐半圆形

四、教学过程:

(一)倾听、感受歌曲的快乐、幽默,尝试唱一唱,藏一藏。

1、教师清唱原唱《我把眼睛藏起来》,引导幼儿聆听歌曲,感受歌曲幽默轻快的风格,尝试唱一唱,藏一藏。

欣赏后提问:我把什么地方藏起来了?你们能不能藏得起来这些地方呢?(和孩子一起藏一藏歌曲中演唱的身体部位)

老师用风趣、幽默的表情伴随小幅度的动作清唱,请幼儿仔细倾听,认真观察。对于小班孩子来说,老师对于歌曲准确的把握和表现是吸引孩子注意力,引导孩子感受、理解、欣赏并爱上音乐的首要素养。

2、继续唱一唱,藏一藏,引导幼儿大胆用肢体和表情表达对歌曲的感受。

(1)老师继续清唱歌曲,用丰富的表情和轻快的演唱感染和引导孩子,感受歌曲幽默轻快的风格。引导孩子尝试模仿和跟唱。

比如说,在“我把嘴巴藏起来”这一句的表达时,老师双手捂住了嘴巴进行演唱,声音的音色就发生了改变,本身就有奇怪的效果,配合丰富的表情,就能让歌曲的游戏性充分体现。在此基础上,孩子感到有趣并且很快融入,忘记是在学唱歌曲,而是在做一个游戏。

(2)播放录音,引导幼儿倾听,只在倾听到“XX藏起来”“XX又出现”的时候跟随动作。

录音使音乐更加完美,立体,孩子能够更好地感受曲风。在这个环节,更多的是对音乐完整的倾听和感受,并且在引导倾听的过程中,老师凸显身体部位的藏和出现,在欣赏的同时,为创编埋下伏笔。

3、跟随录音边唱边玩,大胆用声音、肢体和表情表现对歌曲的感受。

(二)游戏《我把XX藏起来》。

1、尝试替换原歌曲中的歌词,继续游戏。

引导语:孩子们,我们除了可以藏起眼睛、耳朵、鼻子、嘴巴,还能藏起什么地方呢?那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吧!(教师将孩子找出来的部位替换仿编,带领孩子演唱;也可以请个别幼儿带领孩子将自己创编的歌词进行演唱;最后请所有的孩子跟随伴奏音乐将自己找到的部位替换仿编。视情况而定)

教师示范喊出“我把XX藏起来”,双手藏住身体的某个部位,让孩子模仿。然后引导孩子尝试寻找身体不同部位进行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让孩子大胆发挥想象,替换身体的各个部位进行游戏。在这个过程中,既巩固了身体部位的认知,又让孩子大胆发现身体上任何可以“遮盖”的部位,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初露萌芽。

游戏激发孩子说的愿望,同时又将歌唱中进行替换词创编的难度前置解决。孩子们能够在游戏的过程中,说出很多很多的身体部位,甚至奇奇怪怪的想法。

2、创新玩法,将歌词替换成“自己”,借用道具玩“藏自己”的游戏。

(1)教师示范“藏自己”的游戏。

取工作毯一张,教师一边随伴奏歌唱“我把自己藏起来,谁也看不见。哦,现在‘自己’又出现,哦啦啦啦啦啦啦,啦!”一边和小朋友玩“藏自己”的游戏。并且在“藏起来”和“又出现”这两个地方着重用动作和语气、表情来强调,突出游戏的玩法和乐趣。

(2)提问:这一回,老师把什么藏起来了?你们想不想把自己藏起来呢?

(3)幼儿取工作毯,跟随音乐玩“藏自己”的游戏一遍。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于“藏猫猫”非常感兴趣,物体消失又出现的游戏本身就很吸引孩子,更何况是自己和小朋友们随着音乐一会消失一会出现,这样游戏性增强,更加充满趣味,让孩子们乐此不疲。尤其是自己出现时那种惊喜和满足的表情,让教室里充满了欢乐。

3、合作游戏:我把“好朋友”藏起来。

(1)教师和小朋友,小朋友和小朋友互相之间找好朋友进行游戏,歌词替换为“我把好朋友藏起来”。

(2)提高游戏中合作的难度,创新游戏玩法。

a、师师合作游戏,请幼儿注意观察游戏玩法。

这个部分着重倾听和掌握前奏和间奏,前奏的时候教师互相眼神交流,中间的部分一名教师藏另一名,间奏的时候交换工作毯,然后交换角色进行游戏。

b、师幼互动,合作游戏。

请个别幼儿和老师合作游戏,请其余幼儿观察玩法。在进行合作游戏的过程中,老师突出“藏”、“放”和间奏交换的动作,引导孩子观察合作的要点。(第一段音乐,老师随着音乐“藏孩子”和“放孩子”,间奏时老师把工作毯交给孩子,第二段孩子“藏老师”和“放孩子”。)

c、幼幼互动,合作游戏。

相互合作对于小班孩子们有一定的挑战,需要相互协商,相互交流和配合。但是三岁以后的孩子渴望同伴游戏,只不过同伴游戏的水平较低。在这个合作的过程中,老师可以进行语言的引导,帮助孩子学习和掌握合作的方法,提高合作的水平和能力,促进孩子社会性发展。

(三)工作毯归位,结束活动

(曲谱附后)

六、教学反思:

预设和生成的取舍……

这个活动结束之后,我沉浸在喜悦之中,久久不能平静。这个生成,让孩子们收获很多,我也同样获得成长。

同样的课程,我开展过很多次,几乎都比较顺利,但是今天的情况,让我思考课程预设是否要考虑更为周全,以及什么样的生成是有意义和价值的。

原本的预设,考虑到了孩子的知识经验以及年龄特点,但没有充分考虑到每个班级孩子不同的个性特点,不同的社会性发展水平,不同的家庭背景,致使我碰到了预想不到的不少孩子不唱,不玩,不参与的情况。面对这样的状况,作为一个幼儿教师,我不是着急他们学习不会歌曲,而是担忧这些孩子们对音乐的感受力,对外界事物的好奇心,性格不活泼,不开朗、大胆,不敢于参与集体活动,和外界互动的能力和意识比较弱。

因此,我很快针对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做出目标的调整。原来只要唱一唱,玩一玩,第二步进行身体部位替换次的创编就完成了这个歌唱活动的目标。但是,面对这样的孩子,我认为应该把社会性发展作为重点。多让孩子们和老师以及同伴有互动的机会。那么,什么是孩子最爱的方式?——游戏!什么是好的媒介?——道具。我借用了工作毯这个道具,一下子化腐朽为神奇,孩子们灵动起来,积极热情地参与进来。在知识技能目标中,完成原有目标的基础上,还完成了前奏、间奏的听辨,和老师、同伴的合作也非常成功。不笑的笑了,不唱的唱了,不玩的也玩的不亦乐乎。

游戏是孩子们最爱的,游戏的材料选取的适宜,就如虎添翼,为游戏插上翅膀,载着孩子们在游戏中心情放松、思维开拓地玩中学,学中玩。与其说我们是孩子的老师,不如说是我们要向儿童学习。我们要学会观察儿童,通过科学的观察判断孩子的需要,判断什么是此时此刻教育的价值所在。不要拘泥于原有的预设,敢于判断和选择,敢于创新,真正做孩子的观察者、支持者、引导者。当然,这一切都要建立在扎实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之上。同时,还要不断学习、提高,勤于思考和积累。

这个活动虽然结束了,但后续的活动还要继续。比如,还可以发动孩子们在生活中找一找可以“藏起来”的物体,做后续的创新游戏。可以扩大孩子们游戏的范围,在家里和亲人做,到平行班甚至到大班和哥哥姐姐做,开阔孩子思维,同时也给孩子创造更多的交往机会,让孩子不知不觉在短板上弥补起来。

另外,在以后的活动设计中,预设可能要考虑更加全面,这样,遇到什么样的情况,都能够很好的“应对”。有好的预设,积累多了,就会有好的生成。善于取舍、判断和反思,久而久之,就是教育的“智慧”……

我把眼睛藏起来(原谱)

1=C2/4

|5566|5‍‍•53|554•6|5-|

我把眼睛藏起来,谁也看不见。

我把耳朵藏起来,谁也看不见。

我把嘴巴藏起来,谁也看不见。

我把小手藏起来,谁也看不见。

|ii77|6‍‍•65|666677|i-|

现在眼睛又出现,啦啦啦啦啦啦啦……

现在耳朵又出现,啦啦啦啦啦啦啦……

现在嘴巴又出现,啦啦啦啦啦啦啦……

现在小手又出现,啦啦啦啦啦啦啦……

我把眼睛藏起来(改编谱)

1=C2/4

|5566|5‍‍•53|554•6|5-|

我把XX藏起来,谁也看不见。

|ii77|6‍‍•65|666677|i-|

现在XX又出现,啦啦啦啦啦啦啦……

谁藏起来了教案【篇8】

在日常生活的影响下,学生对盐的溶解已有初步的认识,但是他们关于盐的溶解的知识还不太系统、不太完善,依然有很多的问题。本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大胆的猜想与假设,再通过实验来验证猜想与假设,感受猜想与假设的方法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科学课是以探究为核心,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到主导作用,重视开发问题情境、引导启发学生思维;而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方式则主要是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在师生互动的结合下,达到理解科学与探究科学内涵的目的。

在教学中教师是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是学生的合作伙伴,把自主权还给学,让学生自主的交流方案,自主选择实验材料,使学生有一种我就是科学家的感觉,这样的科学活动才是愉悦的。

探究加快盐溶解的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而实验中相同条件的'控制又是这节课的难点。三年级的孩子初次接触对比试验,如何在实验中控制好定量与变量,是难以把握的。教师在不同的实验报告单上,规定了实验的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这一环节虽然显得有些牵强,但有利于降低实验的难度,减轻学生探究前的心理负担,让他们顺利完成各自的探究活动,小结出加快食盐溶解的方法。

谁藏起来了教案【篇9】

一、活动目标

1.欣赏图画书,感知故事中各种角色对蛋的理解,并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2.使用不同的工具进行测量,理解工具与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二、活动设计

1.活动准备

图画书、PPT课件

图片:蛋、测量小工具

橡果(蛋的1/5)、树枝(蛋的1/2)、石头(蛋的1/3)、树叶(蛋的1/4)等

2.活动过程

(1)观察封面,故事导入

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这只很大很大的会是什么蛋呢?

(2)欣赏故事,尝试测量

①指定工具,进行初次测量。

小松鼠发现了一只很大很大的蛋,它决定用橡子量量这只蛋究竟有多大。你们愿不愿意也一起来试试?

(幼儿用橡子进行测量。)

这只蛋究竟有多大?(这只蛋的长度等于几个橡子的长度?)

②自由选择工具,再次进行测量。

(出示数字2。)小松鼠量出的结果是5个橡子,狐狸量出的结果会是2个什么呢?你猜得到狐狸是用什么东西量的吗?

(幼儿选择不同的工具进行测量,根据测量结果找出小狐狸使用的测量工具。)

为什么同样的蛋,量到的结果却不一样呢?

小结:原来测量工具不同,测量的结果也可能不一样。

(3)继续讲述故事,延伸联想

蛋慢慢地裂开了,蛋里会钻出什么可爱的宝宝呢?

你知道还有哪些动物也会下蛋?它的蛋比鸭蛋大还是小呢?(丰富经验:鸵鸟蛋。)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以绘本《很大很大的蛋》为主线牵引整个活动的开展,在此过程中,教师充当了幼儿学习的引导者、支持者的角色,通过抛出两个核心问题点——“怎么知道蛋的大小”和“怎么知道测量结果的对错”,引导幼儿开动脑筋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幼儿已经不是故事之外的旁听者,而是置身于故事的情境之中,他们成了故事向前发展的推动者,这极大的激发了他们探究的兴趣与积极性,也较好的掌握了测量的基本方法。

谁藏起来了教案【篇10】

教案一:

1、体验在数学活动中找规律快乐。

2、能认真观察物体的颜色排列规律,并按规律进行排列。

3、学习用多种方式探索和寻找物体的排列规律。

1、按红、黄、黄规律穿成的花瓣项链,盒子,记录纸,水彩笔。

2、幼儿分组练习操作材料。

1、出示直线型花瓣项链,引导幼儿观察项链的颜色排列规律。

(1)请幼儿讨论花瓣颜色的排列顺序。

(2)教师将幼儿的讲述内容用颜色标记做记录。

2、出示环形花瓣项链,感知环形项链的颜色排列规律。

(1)将直线形项链连接,引导幼儿观察其颜色排列规律。

(2)教师根据幼儿讲述内容用颜色标记做记录。

(3)教师引导幼儿沿相反方向观察项链颜色排列顺序,并记录排列规律。

(4)让幼儿观察、比较不同方向花瓣排列的顺序。

3、游戏:“猜一猜”。

(1)将项链中的一部分藏在盒子里,请幼儿猜猜盒子里藏的是什么颜色的花瓣。

(2)教师记录幼儿的猜测,再打开盒子,进行验证。

(3)根据幼儿掌握情况,隐藏不同数量的花瓣再次进行游戏。

4、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教师简单介绍操作内容、操作方法。

(2)幼儿操作。

第一、二组:画一画。

方法:请幼儿从串珠卡片中抽出一张,根据卡片上的提示在白纸上画出一串项链。

第三、四组:猜一猜。

请幼儿猜一猜山洞和大树后面藏着什么样的动物和娃娃?

5、活动评价。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观察、感知生活中一些物体上的花纹排列规律,如地垫、餐桌布、床单、衣服等,丰富幼儿有关排序的经验。

教案二:

1.观察不同颜色物体的排列顺序,判断物体遮住部分的颜色和排列位置,并用标记表示。

2.能根据标记提示的排列规律正确地穿项链。

3.学习记录自己活动的结果。

1.教具:一串按红、黄、黄规律穿成的花瓣(彩色纸剪成)项链(两头绳子不连接),数量为4组;可以掀开盖子的长方体盒子,方便幼儿看到里面的花瓣及其排列状况,空白记录纸两张,彩色笔。

2.学具:幼儿用书第7页的串珠卡片,第29页《猜一猜》的操作材料,颜色或形状交替排列的木珠串,可以掀开盖子的长方体盒子,摸箱。

1、感知一串花瓣项链排列的规律。

(1)教师出示一串花瓣项链:“这串花瓣项链漂亮吗?它有哪些颜色?说说这些花瓣是怎样排列的?”

(2)请幼儿一起说说花瓣排列的顺序并找出规律。

(3)教师将幼儿所述用颜色标记作记录。红、黄、黄

(4)分男女幼儿分别扮演颜色宝宝,按照找出的排列规律站队。如:红色为女孩,黄色为男孩。

2、感知环形花瓣项链的规律。

(1)教师将直线形项链连接,变成环形项链:“现在,你还能看出花瓣是怎样排列的吗?”

(2)教师引导幼儿根据以往的感知经验,找到项链的起点,沿着一个方向观察,并说出其排列的规律,教师同时作记录。

(3)教师:“你是怎样看出来它是这样排列的?你找的起点是什么颜色?”引导幼儿观察、判断刚才记录单上的标记能否表示所说的规律。

(4)教师:“如果我们从相反方向观察,能否用刚才的标记表示?为什么?”教师和幼儿共同沿相反方向观察,并记录排列的规律。

(5)引导幼儿观察、比较不同方向花瓣排列的规律。

师:“我们在第一种方法中,起点的花瓣是什么颜色?”

“我们在第二种方法中,起点的花瓣是什么颜色?”“通过比较,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6)教师总结:我们在找物体的排列规律时,起点不同它们的排列规律也就不同。

(7)引导幼儿分男女扮演颜色宝宝按照找出的不同规律分别站队。

3、猜测、判断隐藏部分花瓣的位置、颜色。

(1)教师:“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我要将这串项链中的一些花瓣藏在这个盒子里,然后请你猜猜盒子里藏的是什么颜色的花瓣,它们应该排在什么位置。请大家闭上眼睛。”教师将项链从盒中穿过,按其排列规律隐藏一组,请幼儿睁开眼睛。

师:“这里面藏了3个花瓣,你们猜猜它们是什么颜色的,怎样排列的?”“你是怎样猜出来的?”

(2)请1~2位幼儿说出自己的猜测,并记录下来,然后打开盒子验证其猜测是否正确,并对判断准确的幼儿给予表扬。

(3)再次游戏:教师将项链从盒中穿过,隐藏4个花瓣,请幼儿猜测、判断。

师:“这一次里面藏了4个花瓣,请你们仔细看看,再想一想,盒子里面会是什么颜色的花瓣,排在盒子的什么位置?”

(4)请个别幼儿说出自己的猜测结果和理由,并记录下来,然后打开验证。

4、幼儿操作。

第29页《猜一猜》的操作材料。

教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火车上小动物的座位是怎样排的?请几个幼儿戴头饰扮演火车上的小动物,让其他幼儿形象的感知座位的排列。娃娃又是怎样排队的?山洞和大树后面藏着什么样的动物和娃娃?请几个幼儿扮作娃娃排好队,让其他幼儿形象感知穿不同颜色衣服的娃娃是如何排队的。请你在不粘胶材料上选择合适的标记贴在空白的地方。”

5.活动评价。

活动建议

区角活动时

(1)请幼儿观察盒子外面木珠排列的规律,猜猜并记录盒子里木珠是怎么排列的。

(2)穿项链:请幼儿从箱中摸出一张串珠的标记卡,根据标记的颜色、数量穿项链。

教案三:

1.通过观察不同颜色物体的排列顺序,判断物体遮住部分的颜色和排列位置,并用标记表示。(重点)

2.能根据标记提示的排列规律正确地穿项链。

3.学习记录自己活动的结果。

难点:通过观察、判断动手操作等一系列过程之后能够尝试记录自己的活动结果。

经验准备:能够将三个以上物体按大小或者形状进行排列。

物质准备:

1、一串按红、黄、黄规律穿成的花瓣(彩色纸剪成)项链(两头绳子不连接),数量为4组;可以掀开盖子的长方体盒子,方便幼儿看到里面的花瓣及其排列状况;空白记录纸两张,颜色笔若干。

2、幼儿人手1份:幼儿用书第7页《串珠卡片》、第29页《猜一猜》的操作材料,颜色或形状交替排列的木珠串,可以掀开盖子的长方形盒子,摸箱。

开始活动

一、感知一串花瓣项链排列的规律。

1、教师出示一串花瓣项链。

师:这串花瓣项链漂亮吗?说说这些花瓣是怎样排列的。

2、请幼儿一起说说花辫排列的顺序。

3、教师将幼儿讲述的内容用颜色标记做记录。

基本活动

二、感知环形花瓣项链的规律。

1、教师将直线形项链连接,变成环形项链。

师:现在,你还能看出花瓣是怎样排列的吗?

2、教师引导幼儿根据以往感知环形物体的经验,找到项链的起点,沿着一个方向观察,并说出其排列顺序:红、黄、黄,红、黄、黄……教师同时用标记记录。

3、引导幼儿观察、判断刚才记录单上的标记能否表示所说的顺序。

师:如果我们从相反方向观察,能否用刚才的标记表示?为什么?

4、师幼共同沿相反方向观察,并记录排列的规律:黄、黄、红,黄、黄、红……

5、引导幼儿观察、比较不同方向花辫排列的顺序。

三、猜想、判断隐藏部分花瓣的位置、颜色。

1、师: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我要将这串项链中的一些花瓣藏在这个盒子里,然后请你猜猜盒子里藏的是什么颜色的花瓣,排在什么位置。请大家闭上眼睛。

师:这里面藏了3个花瓣,猜猜它们是什么颜色的,怎样排列的?你是怎样想的?

2、请1~2位幼儿说出自己的猜测,并记录下来,然后打开盒子验证其猜测是否正确,并对判断准确的幼儿给予表扬。

3、再次游戏:教师将项链从盒子中穿过,隐藏4个花瓣,请幼儿猜想、判断。

教师:这一次里面藏了4个花瓣,请你们仔细看看,再想一想,盒子里面会是什么颜色的花瓣,排在盒子的什么位置?

4、请个别幼儿说出自己的猜测结果和理由,并记录下来,然后打开验证。

四、幼儿操作。

1、第一组、第二组:盒子里藏着什么颜色的木珠。

师:请小朋友观察盒子外面木珠的排列规律,猜猜并记录盒子里的木珠是怎么排列的,各是什么颜色?

2、第三组、第四组:串项链

师:请小朋友从摸箱中摸出一张串珠的标记卡,根据标记提示的颜色、数量串项链。

3、第五组、第六组:猜一猜。(幼儿用书第29页)

师:山洞和大树后面藏着什么样的动物和娃娃?请你在不干胶材料上选择合适的标记贴在空白的地方。

结束活动

五、请1~2位幼儿将自己玩“猜盒子里藏的木珠”活动的记录单说给大家听,并验证猜得是否正确,记得是否清楚。

谁藏起来了教案【篇11】

【活动目标】

1、喜欢玩花纸箱,体验游戏的快乐。

2、用纸箱辅助练习爬、滚、投掷、跨跳的动作。

3、能创造性的合作玩纸箱。

4、乐于参加体育活动,感受帮助有困难的人的快乐体验。

5、培养幼儿边玩边记录的学习技能,并能够用自己简短、流利的语言表达自己记录的意思。

【活动准备】

花纸箱、沙包若干。

【活动流程】

1、热身操《动起来》。

2、幼儿人手一个纸箱自由的玩。

玩法:

(1)在纸箱内手脚协调的向前,向后爬行。

(2)将纸箱竖起来,幼儿离纸箱一段距离,把沙包投掷进去。

(1)将沙包夹在两腿之间,伸直身体在纸箱内侧身翻滚。

(2)将纸箱竖起来,幼儿来回跨跳,单脚跳或双脚跳。

3、教师观察,及时的肯定、示范。

4、幼儿合作玩纸箱游戏。

玩法:

(1)《螃蟹过河》——将纸箱竖起排成两条,两人一组背靠背成螃蟹状跨过纸箱。两组竞赛。

(2)《射靶》——两人为一组,一个幼儿双手举起纸箱,另一幼儿用沙包朝纸箱正中投掷。

(3)《糯米包油条》——两人为一组,两两相抱,在纸箱中侧滚翻。

(4)《运粮食》——将沙包放在纸箱内,两人一组抬纸箱横着走向终点。沙包不能掉出。

(5)《小转盘》——两人一组,各拿一个纸箱的一端,背靠背旋转走。

5、教师评价游戏玩法,鼓励并肯定孩子的想象创造能力。

活动延伸:

师:“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玩花纸箱,思考还有没有别的玩法。下次课我们再来讨论。”

【活动反思】

此次活动成功挖掘了孩子们的想象创造能力,锻炼了双脚力量。练习了爬、滚、投掷、跨越等动作的协调能力,从而培养了幼儿勇敢果断的个性和探索精神。孩子们学会了商量,学会了合作,领悟到大家只是齐心协力,才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谁藏起来了教案【篇12】

活动目标:

1. 探索在平衡木上的各种游戏方法,提高站、走、跑、避让等身体平衡能力。

2. 在和同伴一起游戏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3. 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4. 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 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材料准备:

长凳若干。

活动过程:

一、激发情趣,引入课题。

1.言语导入:我们一起来利用平衡木开展游戏,比一比谁动脑筋,玩的花样多。

2.幼儿模仿各种小动物,在平衡登上做小动物的游戏。

二、展示自我,发展能力。

1.站在平衡凳上原地踏步。

2.站在平衡凳上蹲下、起立。

3.站在平衡凳上原地踏步,同时向左转、再向右转。

4.左脚胯下,右脚在凳子上,听口令。

5.人在凳上的一边站立,听口令站在另一边。

6.在平衡凳上迎面走。

三、拓展练习,树立信心。

一张平衡凳,两边垫子保护,两组幼儿迎面走动,在一张平衡凳上交换位置。

教师小结:表扬与鼓励不怕困难,注意力集中做动作的小朋友。

四、放松活动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主要提高幼儿站、走、跑、避让等身体平衡能力,也培养幼儿勇敢、不怕困难的精神。而且在活动中通过比一比谁的花样多,幼儿

幼儿不断的探索发现新的玩法,尝试出各种各样好玩的玩法,在游戏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谁藏起来了教案》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幼儿园教案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藏起来教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谁来了教案 教师为了给学生上课,需要提前准备教案和课件内容,必须认真考虑自己的教学内容。同时,学生的反应可以帮助教师及时评估自己的教学效果。本站幼儿教师教育网编辑特地为您收集整理了关于“谁来了教案”的相关资料,建议您收藏此页或本站,方便以后阅读。...
    2023-06-11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小班故事《谁藏起来了》 一、活动目标: 1.知道每个动物的最典型的特征,能够理解故事内容。 2.能够细心找出要找的小动物。 二、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谁藏起来了》ppt、《谁藏起来了》图书经验准备:玩过躲猫猫的游戏。 三、...
    2019-12-12 阅读全文
  • 幼儿园中班教案《谁藏起来了》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在猜猜、说说动物特征的过程中,发展观察记忆能力。 2.愿意大胆表述自己的理解,感受游戏的快乐。 3.懂得遵守游戏规则,感受参加集体活动的乐趣。 4.幼儿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话进行交流。 活...
    2020-12-23 阅读全文
  • 谁来了教案7篇 老师根据事先准备好的教案课件内容给学生上课,按要求每个老师都应该在准备教案课件。而写出优秀的教案课件,也能提升老师教学水平。本篇文章是经过精心挑选的一篇优秀的“谁来了教案”作品,烦请您仔细阅读下文内容!...
    2024-04-17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谁躲起来了 活动目标:1.能快速清楚、正确地说出同伴的姓名,巩固对同伴的认识。2.乐意参加游戏活动。活动准备: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幼儿认识同伴,知道他们的姓名。活动过程:一、点名游戏,巩固认识同伴姓名1.教师点名,被...
    2019-12-17 阅读全文

教师为了给学生上课,需要提前准备教案和课件内容,必须认真考虑自己的教学内容。同时,学生的反应可以帮助教师及时评估自己的教学效果。本站幼儿教师教育网编辑特地为您收集整理了关于“谁来了教案”的相关资料,建议您收藏此页或本站,方便以后阅读。...

2023-06-11 阅读全文

一、活动目标: 1.知道每个动物的最典型的特征,能够理解故事内容。 2.能够细心找出要找的小动物。 二、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谁藏起来了》ppt、《谁藏起来了》图书经验准备:玩过躲猫猫的游戏。 三、...

2019-12-12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在猜猜、说说动物特征的过程中,发展观察记忆能力。 2.愿意大胆表述自己的理解,感受游戏的快乐。 3.懂得遵守游戏规则,感受参加集体活动的乐趣。 4.幼儿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话进行交流。 活...

2020-12-23 阅读全文

老师根据事先准备好的教案课件内容给学生上课,按要求每个老师都应该在准备教案课件。而写出优秀的教案课件,也能提升老师教学水平。本篇文章是经过精心挑选的一篇优秀的“谁来了教案”作品,烦请您仔细阅读下文内容!...

2024-04-17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1.能快速清楚、正确地说出同伴的姓名,巩固对同伴的认识。2.乐意参加游戏活动。活动准备: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幼儿认识同伴,知道他们的姓名。活动过程:一、点名游戏,巩固认识同伴姓名1.教师点名,被...

2019-12-17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