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鉴史问廉观后感(优选12篇)

发布时间:2024-10-03

好的电影可以激发我们浓浓的兴趣,就算时隔多年,再次观看仍然充满感动。通过阅读和写作我们可以获取知识和技能,经常写观后感,可以让自己的思维更加丰富。到底该如何写好有关作品名的观后感呢?我们听了一场关于“鉴史问廉观后感”的演讲让我们思考了很多,经过阅读本页你的认识会更加全面!

鉴史问廉观后感 篇1

******x--***副主任

从2015年1月9日至16日**台播出大型历史文化记录片《鉴史问廉》,按照县委、县纪委的要求,我认真看完了该纪录片。这部纪录片非常及时,对于当前我国的反腐形势和反腐风暴是一次有力的配合。从文化根源上对我们反腐倡廉和民族心理进行一次总结和认知,使人民群众增强了对反腐倡廉的民族自信心,还有我们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是一次综合性的文化解剖,给我们上了一堂很好的历史课。

该片纵览中华民族五千年朝代演进,以中华传统文化为视野,以“廉”为核心,以“清、勤、慎”为主题,从历史的兴衰之道中探寻廉政文化的力量,为盛世鸣警钟,为时代举镜鉴。它揭示的是以民为本、顺应民心的传统;是勇于进谏和善于纳谏的经验;是不畏强权、公正执法的优良传统;是严以律己、不欺暗室、廉洁奉公的官德与政风。中国廉政史上涌现的许多不畏强权、执法如山的模范人物与典型事迹,如东汉光武帝时代的董宣、宋代最著名的清官包拯、明代的刘宗周,都为倡导廉政文化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鉴史问廉》实际上就是通过一个个清官的感人故事,来展示廉洁对一个政权、对一个国家、对一个社会的重要性。腐败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和一个社会的危害。

通过**该片我认为,作为基层党员干部,我们要以史为鉴,增强自身廉洁自律意识,踏实做好本职工作。

1、 只有勤于学习,才能筑牢反腐倡廉的思想道德防线。思想是行为的向导。思想的放松必然导致行为偏差和方向偏差。只有坚持学习,头脑清醒,头脑清醒,才能挺身而出,保持平和;只有坚持学习,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

只有坚持学习,才能提高执法执纪水平,增强工作能力,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根本上提高拒腐防变的免疫力。只有这样,才能洁身自好,抵得住各种**,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

2、 只有加强自律,才能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蚀。为此,要树立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执法要廉洁,是职责所在,义不容辞;日常生活要廉,是心态之廉,不为物欲所累,那么精神就会倍感轻松;大处着眼,大处着想,心里要装着个“大”字,顾大局,识大体,明大义。

要诚,保持一颗诚心。做人、做事、执法、执纪,都要诚心诚意地坚持下去。第五,要勇于思考,勇于做事。我们应该勇敢地抵制恶劣的风俗习惯和各种各样的**。我们要勇于面对困难,勇于承担重大责任,勇于面对复杂问题,不能逃避。

3、 只有牢记宗旨,才能正确处理手中的权力。权力是一把“双刃剑”,使用得好,可以治国兴邦,为民造福,用之不慎,则可以身败名裂。基层党员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决不能用来谋取个人利益。否则,权力就会改变,人民就会恶化。

为此,我们要正确对待这种权力,而不能把“权”当作交易工具,要乐于接受监督,把监督看成是对自己真心的爱护,对自己善意的提醒,把权力放到阳光下进行操作。用好权力,多做实事,谋求更快发展,是权力的应有之义。

我们不是生活在真空中,我们吃烟火,我们需要亲朋好友,我们需要情感上的安慰。但是,无论是作为一个国家公务员人员,还是作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其思想境界,道德修养,都不应是利欲熏心,蝇营狗苟,痴迷于声色犬马的物质享受。淡泊明志,意志坚定,行得正,坐得端,无论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上,都应该是一个有着高尚情操,良好道德素养,不迷恋低级趣味的人。

只有坚持原则,廉洁从严,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干部,一名脱离低级趣味的城管工作者,一名利国利民的公职人员。

二〇一五年一月十九日p>

鉴史问廉观后感 篇2

所以我想到了近年来国家卫生系统的一些商业贿赂案件。卫生系统腐败案件大多数发生在药品采购、医疗器械招投标、医院基建工程这三大领域,这三大领域是医疗腐败发案的集中区,而发案部位主要是药品、药械购销环节,工程基建环节,人事调动和***理等环节。这些案件的教训是深刻的、发人深省的,必须长期敲响警钟。

因此,加强监督是预防腐败的有效措施之一。首先,各级纪检监察干部要自觉履行纪检监察工作职责,要使用恰当的方式开展监督检查工作,做到“到位”而不“越位”。二是积极参与业务工作,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和法律法规,重点抓好易出问题的工作环节,提前介入,在关口前移,把违法违纪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是把廉政建设工作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要经常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学习有关党纪法规,开展党性、党风、党纪专题教育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教育,使党员干部做到党纪党规入耳入脑入心,努力营造一个廉政勤政环境。四要做好单位党组织的参谋和助手。

纪检监察干部首先要从好监督的角度,发现单位管理中存在的腐败和问题,对党组织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增强队伍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五要全面提高纪检监察干部的整体素质。纪检监察干部要切实履行好监督职能,不仅要有过硬的政治思想素质,还要有扎实的业务能力和较高的工作水平,做到有效监督,树立亲切、可信、可敬的形象。

六要增强系统内部的监督效果。要实现事前监督和事中监督,主要依靠同级监督。对重大项目、重大决策、大金额支出和使用、干部任免等都必须经过集体讨论,坚持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保证领导班子依法行政,防止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确保领导干部廉洁从政。

做好自律也是预防腐败的一项有力措施。自律就是对自我行为的约束和自觉遵守法规纪律。做好自律,可以防止自己犯错误,进而保护自己,保护家人,保护与自己有关的人。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廉洁自律是每一个国家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这也是抵制腐败、自我保护的有效手段。每位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过好三关。一是金钱关。

全体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注意加强学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抵制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的侵蚀,经受住物质权利和金钱的考验。二是酒色关。经济腐败往往是生活腐败的滋生地。反过来,生活腐败将成为加速经济腐败的催化剂。二者互为因果,相互诱导。

要想面对美色的**而不迷乱失态,就要在思想上筑牢拒腐防变的堤坝,心正何惧邪侵,人正方能品端。三是权力关。作为手中掌握有一定权力的人来说,一定要自觉自愿地接受监督,正确地用好手中的权力,切不可把党和**的权力部门化,为了小团体利益损害公共利益;决不可把部门的权力个人化,为一己私利留下无穷祸患;更不可把个人的权力利益化,在权力寻租过程中利令智昏,谋取私利。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鉴史问廉》,引人深思,让人清醒。要想做到“政治清明、**清廉、干部清正”,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干部清正”守住自己的原则。

同时加强制度建设,真正“把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样才能达到政治清明、国家安宁、和谐向上的治国目的。

鉴史问廉观后感 篇3

教师观《鉴史问廉》

---观后感

8集纪录片《鉴史问廉》是一部回望历史、展示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精华的作品。该片深入中国历史,试图**廉政建设与整个社会文明兴衰的关系。全片共8集,分别为《兴衰之思》、《清官之念》、《清浊之辨》、《道德之择》、《文化之力》、《律令之矩》、《制度之重》、《千秋之评》。

古人提出“六廉”概念,即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辨,意思是说一个**必须具备善良、能干、敬业、公正、守法、明辨是非等基本品格。几千年来,人们对清朝政治和清官廉洁的呼唤几乎贯穿于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鉴史问廉》作为大型历史文化记录片,纵览中华民族五千年朝代演进,以中华传统文化为视野,以“廉”为核心“清”“勤”“慎”为主题,内涵深厚、立意高远、气势恢宏。

该片从历史兴衰的角度**廉政文化的力量,对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廉洁是一种正义,也是一种风气。廉洁可以兴盛,腐败可以战胜。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的我,看了这部警示片后,我从中看到了很多东西,也想到了很多东西,从目前我国的国情来看,国民经济正在高速发展,新形势,新任务向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党风廉政建设,反腐倡廉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中之重,我们应该认真地学习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关政策、方针,大力加强反腐倡廉工作,树立良好的作风,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教书育人。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廉洁从教就是要严格遵守教师的行为准则,敢于承担责任,乐于奉献,用心对待每一个孩子,坚决杜绝戴着有色眼镜来区别孩子。坚决杜绝吃、拿、卡、要,树立良好的时的形象,通过言传身教,向同学们渗透廉洁的思想,让孩子们从小就能经得起**,顶得住风浪,将来一定在工作岗位上两袖清风,一生廉洁。

做为教师身体力行,弘扬廉洁的正气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鉴史问廉观后感 篇4

追根朔源,“廉政”的概念古已有之。其本来的含义与“廉正”相同——“廉”为官德,“政”者“正”也,是指清廉公正的政治。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廉政制度、政策的日益完善,人们对廉政的理性认识也日益深化。简而言之,就是公正廉明的政局、政制、政策、政德的良性结合与辨证统一。

近日,廉政教育已深入人心,人人讲求廉政,事事要求清廉。我也阅读了廉政书籍《中国廉政史鉴》一书。使我深受教育,深受启发。非常具有可读性。从而深刻地了解了廉政建设的理论意义和中国廉政建设的历史经验,看完后感到就像是听了一堂不设讲台、不见讲师的廉政讲座,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和精神营养!我觉得对于我们今天的廉政建设有借鉴和参考的作用。

该书记载了上起国家制度出现以前的原始氏族部落的廉政萌芽,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中国共产党开创的廉政新风,时间跨越5000余年,历经五大社会形态,可谓源远流长。漫长的中国廉政史积淀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和优秀的文化传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廉政文化资源。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批判继承。

它揭示的是以民为本、顺应民心的传统;是勇于进谏和善于纳谏的经验;是不畏强权、公正执法的优良传统;是严以律己、不欺暗室、廉洁奉公的官德与政风。

鉴史问廉观后感 篇5

纪录片鉴史问廉>观后感(一):观史为鉴,廉洁从教

追根朔源,'廉政'的概念古已有之。其本来的含义与'廉正'相同——'廉'为官德,'政'者'正'也,是指清廉公正的政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廉政制度政策的完善,人们对廉政的理性认识也日益加深。

总之,它是公正廉洁的政治局面、政制制度、政策和政制道德的良好结合和辨证统一。

近年来,廉政教育深入人心。人人都讲究廉洁,凡事都要廉洁。我观看了由中国共产党河南省纪律检查委员会、**电视台、河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联合摄制的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鉴史问廉》。使我深受教育,深受启发。

该片纵览中华民族五千年朝代演进,以中华>传统文化为视野,以'廉'为核心,以'清、勤、慎'为主题,从历史的兴衰之道中探寻廉政文化的力量,为盛世鸣警钟,为时代举镜鉴。整部影片充分展示了中华文明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和典型人物,内涵深刻,意图崇高,气势恢宏,制作精良。非常具有可读性。

因此,我对廉政建设的理论意义和我国廉政建设的理史经验有了深刻的认识。看完之后,我感觉像是在听一场没有讲台、没有讲师的廉政讲座,从中我学到了丰富的知识和精神营养!我觉得对于我们今天的廉政建设有借鉴和参考的作用。

它揭示的是以民为本、顺应民心的传统;是勇于进谏和善于纳谏的经验;是不畏强权、公正执法的优良传统;是严以律己、不欺暗室、廉洁奉公的官德与政风。

在中国廉政史上,涌现出了许多模范人物和典型事迹,如东汉光武时代的董璇、宋代最著名的清官包拯、明代的刘宗周等。他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为倡导廉政文化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就一个国家而言,清正廉洁,就会兴旺发达;腐败猖獗,就会衰落。“那么,对于一所学校和一支教师队伍来说,诚信同样重要。

目前,紧跟校园廉政文化建设的步伐,作为一名新教师,我同大家一道学习了廉政准则,阅读了一些廉政>故事、廉政漫画等书籍,并从中获得了一些启示。

诚实的反面是腐败。当诚信意识不能占据主流时,人们往往会不自觉地滑向腐败的另一面。每一个腐败的故事都是从廉洁意识的淡漠开始的。可以说,>礼物是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但是,并非礼物越重,感情越深。

相反,从实际的角度看,礼物越重,越容易起到相反的作用,很容易把恩人变成罪人,也很容易把原本的好意变成恶心。每一次的腐败都是幕后的那双'>温暖'的黑手模糊了廉洁的意识,从而打开廉洁的堤口,一发而不可收拾。

从古至今,廉洁的故事比比皆是。东汉南阳太守羊续将焦俭送给他的鱼悬于室外来拒绝焦俭的再次相赠;北宋包拯立《诫廉家训》于家中警示后人;周总理穿着朴素,总是将衣服补了又补,坚持艰苦朴素的作风;孔繁森一尘不染、两袖清风,临终前身上只有8元6角……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学习这些优良的廉洁作风,自觉树立廉洁自律的意识,用教书的行动诠释廉洁的含义,用学生的成才续写廉洁的故事。所以,作为一名教师,虽然没有腐败的土壤,但我们从事的职业要求我们不仅要廉洁从教,更要把廉洁的种子种在每个学生的心中,确保他们上班后,廉洁的花朵能够相互竞争。

作为教师,廉洁从教就是要严格遵守教师的行为准则,勇于承担责任,乐于奉献,以诚相待,善于掌握权利,坚决杜绝以学生成绩为筹码,获取非法利益。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通过言传身教,向同学们渗透廉洁的思想。我们的学生将来会去工作,也许他们会面对很多**,如何让他们能够承受住糖衣炮弹的轰炸,我们需要老师平时的言行。

廉洁是一种正气,更是一种风气,当一个集体里廉洁的风气盛行时,这个集体势必会欣欣向荣的发展。当校园诚信风气盛行时,学校的教学质量就会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就会更强。作为一名教师,践行和弘扬诚信是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赵青革

近期,央视纪录频道热播的8集文化纪录片《鉴史问廉》是一部极具教育人、感化人的廉政剧作。该剧以大量古今录像交替呈现,辅以文字解说,充分展示了中国五千年来的重大事件和典型特征。从他们的每一次兴衰,我都看到了文化的力量和廉政的力量。电视剧既给我敲响了警钟,又为我举起了一面镜子。

面对荧屏中的每一个故事,每一个人物,每一组镜头,都让我身临其境,思绪万千。鉴史问廉,对照古今,我有三点体会。

一、做人要善良。善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善待是生活的底色,不要说谎,真情流露,是生活最美的体现,一个好人必须热情、乐于助人,懂得珍惜和感恩。有了善良,就算偶尔受点委屈,也会因为有一颗善良的心而宽容,由此换来的一定是快乐,>幸福和健康。

善良由内而外,一个心地善良的人才最美、最帅。善良的人不会丢弃亲情友情,不会忘记社会的教育、单位的培养,不会私欲膨胀误国毁家,损人害己。

二、做人要能干。 好好上学,好好上班,好好顾家,有所作为,干正事,做好人,人生才有意义。不会的不代表永远不会,不去学,不去干才会倒退。

会而不干,干而不前,就是堕落。就像1月18日央视一套新闻联播中,***总书记在**党校县委书记>培训班上所说:'当干部,要会干,能干,不能干一年两年总是涛声依旧,干一年两年总是重复着昨天的故事,总是平平庸庸无所作为'.

作为社会的一员,不做损害他人、损害单位、损害国家的事,是人品问题,是罪人。

三、做人要公正。无论是为人还是处事,都应当坚持公平。我觉得在人生的时时处处都如同置身在一个个天平上,有很多人会在不经意间,默默地看着你,对待亲戚朋友、父母妻儿、领导同事,尽管不可能完全做到不偏不倚,但还是应当尽量努力做到办事公平,这样才可以心安理得,无愧于自己的良心。

为人处事要做到公平,把心放正,坚持民主,主持公道,走的正,行的直,为人公开,办事公正,不隐瞒自己的观点,不偏袒他人的缺点,若独断专行,若偏听偏信,若惟我独尊,若惟利是图,若见钱眼开,若不能公正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那就无法做到廉洁奉公,势必落得腐败变质、自毁前程、锒铛入狱的下场。

(三):为官'清勤慎','庸懒散'何患不治乎

——吴自力

近日,我认真观看了由**电视台、河南省纪委、河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联合摄制的8集文化纪录片《鉴史问廉》。详实的史料,让人警醒的故事,振聋发聩,震撼人心,使我深受教育,备受启发。在当前反腐倡廉的新形势下,央视播出《鉴史问廉》,无疑是对当前全国反腐败斗争形势的有力配合,是从文化根源上对我们反腐倡廉进行的总结和认知。

作为一名纪检干部,《鉴史问廉》使我更加增强了反腐倡廉的责任担当和忧患意识。

《鉴史问廉》善于选取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故事,让我们在娓娓道来的故事讲述中,得到警示和启迪。尤其是随着剧情的不断深入,在背景音乐中,电影中反复出现的“清勤慎”匾额总能震撼人心,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清勤慎'三字,出自晋武帝司马炎训长吏之言:

为官者,当清、当慎、当勤,修此三者,何患不治乎?也就是说,如果**能够廉洁、勤政、慎政,国家怎么可能没有长治久安呢?宋代以后,清、勤、慎三字即成为官场普遍流行的当官箴言,多置匾额悬于衙署,以警戒为官者。

在《鉴史问廉》中我们得知,包拯当政的开封府衙门外,甚至刻有'清勤慎'的墙雕铭文。

“清勤慎”虽然是封建**的官本位,却像一股政治微风。它延续了几千年,与“懒”、“懒”、“不做官”的浑浊氛围形成鲜明对比。'清勤慎'中的'清'指的是清正、清醒、清廉,它对应的是'庸懒散'中的'庸':昏庸、平庸、庸腐;'勤',指的是勤官勤政,有担当,它对应的是'懒':

懒官、懒政、不作为;“慎”是指谨慎、用心、善始善终,与“散”相对应:自由、散、混。'清勤慎'与'庸懒散'宛若官风的两极,为官者秉持任何一方,带来的施政成效确是天壤之别。

中共河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尹晋华指出,“为官不为官”也是腐败,“懒官懒政”也是祸国殃民。纵观历史,历代从严治吏的王朝必定繁荣昌盛;历代从严治吏的混乱和**观历的堕落,必然衰落甚至走向灭亡。正是因为魏徵、房玄龄等一批贤臣能吏,清廉节俭,励精图治,才会有空前盛世的'贞观之治';正是拥有李沆、范仲淹、包拯、欧阳修等清廉功臣前赴后继,勤政有为,才会有举世富裕的宋家王朝。

而对于一些为官不为,只顾斗玩蟋蟀的贾似道之徒,却只能置百姓于水火,推国家于深渊,引万世唾骂。

当前,我们三门峡正在下猛药治理'懒官懒政'和'为官不为'.我认为,治理'慵懒散',应当倡导'清勤慎'.因为,'清勤慎'是一剂良方,倘若我们党员干部能常思之念之并落实到行动中,定能保证政治清明有序、**清廉有信、干部清正有为。

“清”是做官的品质。它提醒我们,党员干部要讲道德、讲道德,部要超标。首先要以'清廉'治理贪庸。

把牢欲望闸门,坚守心灵'防护堤',不贪不义之财,不存非份之想,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自觉抵制各种物欲的**。其次要以'清醒'治理昏庸。要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善于明辨是非,遇大事不糊涂,遇**不低头,与不良风气和违纪违法行为作坚决的斗争。

同时要以'清正'治理平庸。要以人民利益为重,敢于说真话,办实事,执法客观公正,做人办事公道正派。最后要以'清静'治理庸俗。

要志存高远,保持平常心,常怀敬畏,远离是非,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

'勤'能克'懒'.'勤'是为官的责任,'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它告诫我们党员干部多想事、多干事、干实事、干成事。曾国藩认为,勤勉有五种方式,即身体勤勉、眼睛勤勉、手勤勉、嘴勤勉和心勤勉。

五者皆到,无不尽之职。'当下,我们党员干部惟有勤勉工作,沉下心、沉下身、沉下力,不懈怠,不肤浅,多解群众难题,多为民办实事,才能谈得上履职尽责。

'慎'能祛'散'.'慎'是为官的态度,警示我们党员干部为官就应小心谨慎,面对人民的重托,要有如履薄冰、如临身渊的感觉,不能自由散漫,随波逐流。恐惧生,理智存。

只有时刻感受到人民的监督,感受到权力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才能用好权、掌好权和管好权。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曾谆谆告诫我们:即使独立工作,无人监督也要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

这种慎始善终,就是我们党员干部应当恪守遵循的一种美德,一种品行,惟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为官是一种责任,一种义务,一种负担。如果我们所有党员干部都能以'当清,当勤,当慎'为座右铭,那么政治生态必将引领社会风气,'何患不治乎'也就不是一句古人的喟叹和百姓的期望了。

鉴史问廉观后感 篇6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清和浊常常成为忠与奸、正与邪、廉与贪以及君子与小人的代名词。那么,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中国人又是怎样去激浊扬清、追求公平正义的呢?《清浊之辨》通过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故事,展示在历史上的转折点上清官能臣和贪官乱臣不同的人生轨迹,剖析他们在大是大非面前的选择,向观众讲述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价值追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邪不压正,在中国人的价值观、道德观中,腐败从来都是被唾弃和否定的对象。在贪与廉、清与浊上辨明大是大非,是一个民族和国家进步发展的条件。国家的兴衰、吏治的清廉与否,不仅仅决定于高居庙堂之上的君王和各级官吏,而是需要全体国人共同的努力。中华文明的前途,取决于这个文明共同体的所有成员。几千年来,正是无数中国人的坚守和戮力牺牲,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才得以不断发展兴旺。这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就在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之中。

廉洁的对岸就是腐败,当廉洁的意识不能占据主流的时候,人们往往会不自觉的滑向腐败的彼岸。每一个腐败的故事都是从廉洁意识的淡漠开始的。可以说,礼物是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但是,并非礼物越重,感情越深。相反,从现实的角度来讲,礼物越重,越容易起到相反的作用,容易将你的恩人变成罪人,容易将原本的好意变成坏心。每一次的.腐败都是幕后的那双“温暖”的黑手模糊了廉洁的意识,从而打开廉洁的堤口,一发而不可收拾。

今天看《鉴史问廉》,引人深思,让人清醒。要想做到“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干部清正”守住自己的节操。同时加强制度建设,真正“把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样才能达到政治清明、国家安宁、和谐向上的治国目的。

鉴史问廉观后感 篇7

“清官”是一种文化的力量

张俊红“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江湖豪杰来相助,王朝马汉在身边……”1993年,台湾金超群因扮演包青天在大陆一举成名,电视剧片首曲《包青天》也随之红遍大江南北。主人公公正廉明、克己奉公的完美品格,不畏强权、嫉恶如仇的刚正个性,细腻演绎了中国人心目中理想的清官形象,为中国人千百年来的清官情结做了生动形象的注解和诠释。

2015年初,河南省纪委、央视9套联合推出系列专题节目《鉴史问廉》,以客观、理性的姿态,穿越历史烟尘,探寻廉政文化的根源和力量,可说是对中国人清官情结的又一次叩击和回应。

截止今日,《鉴史问廉》已经播出5集,从播出内容来看,是由外到内的透视眼光:前五集从《王朝兴衰》到《清官之念》,到《清浊之辨》,到《道德之择》,到《文化之力》,关注视角从王朝兴衰、民众期望、责任担当、个体修行、民族心理,步步深入,层层解析,系统解读了中国数千年来的清廉文化。然而,文化归根结底是人类的事业。如果说廉洁文化是照亮中国历史的一盏明灯,那么,各个时代的廉洁**都是打开这盏明灯的开关。

从这个意义上讲,当我们走近清官,就会走近清官;当我们了解清官的形象,也会了解中国古代清官的文化内涵。

穿越历史烟尘,让我们走近《鉴史问廉》里的“清官“形象。

清官节俭朴素。海瑞是这方面的典型,他任淳安县令期间,自己种菜,家人打柴,连母亲过生日时买二斤肉都成了轰动性新闻。北宋李沆“旋马家声”故事也很有名。

作为宰相,李沆家里却异常狭小,议事大厅的门前只能让一匹马掉个头,家中的墙壁也年久失修,破损严重。三百年后,世界上第一位廉洁的**于成龙掌管着富饶的江南地区。他每天**粗粮和青菜。“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俭,是清官基础的道德修养。

清官不贪钱财。 “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这是老子名言,清官们都能身体力行。

东汉南阳郡太守羊续,将下属府丞强送白河鲤鱼悬于屋外梁柱风干成鱼,从此获“悬鱼太守”美誉。被江南百姓盛赞“公在任,止饮江南一杯水!”的清代**张伯行,出任江苏巡抚之初,以一篇《却赠檄文》晓谕地方:

“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

”公开宣布谢绝一切馈赠。“民不畏我严,而畏我廉。”不贪财物,不私收受,自然能将江南奢靡风气顿然一清。

清官慎独其身。东汉荆州刺史杨震曾有恩于昌邑县令王密。一路过昌邑,王密热情款待,半夜送上10斤作为奖励。

见杨震不受,以“深夜无人见”强劝。杨震淡然回答:“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包拯离任端州,不持一砚,连地方官悄悄塞到他行李里的一方砚台发现后也立即掷入水中。表里如一,人前人后一致,即是慎独,做到慎独,处世即无愧于心,当然也无愧于民。

清官训家有道。宋代司马光生前写《训俭示康》,教育子女节俭:“有德者,皆由俭来也。

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也。”清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一封家信: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化解了家人与邻里纠纷,成就了安徽桐城“六尺巷”美谈。历史列车向前运行,清官们的良好家教已超越了一家一族的范畴,成为后世砥砺修身的训言。

清官刚正不阿。“廉”的本意是“堂隅”,“堂”是堂屋,正屋,“隅”是角落,是侧边。堂屋和侧边,都方方正正,棱角分明,引申为人品周正,有棱角,敢碰硬,有原则。

强项令董宣果断处死公主家奴,海瑞扶着棺材也要向昏庸的嘉庆皇帝进谏,连同后世虚构的《铡美案》,都寄托了民众对清官主持公道、不畏强权的美好理想。

清官匡扶天下。宋代抒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抱负的范仲淹,在国家积贫积弱之际,推出庆历新政,富国强兵;感慨“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元代散曲家张养浩,以殇在任上的代价全力以赴地赈灾济民;吟诵“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诗人于谦受命于英宗皇帝被俘之时,以智慧谋略维持了国家的安宁平静。

清官之所以长期为后人所铭记,不仅是因为他们在清浊之间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更是因为清廉文化的力量,促使他们更好地为国家服务,为人民造福。

清官舍生取义。在“举世皆浊我独醒”的悲凉心境中,屈原抱石沉江;在金兵压境、复国无望的绝境里,陆秀夫“蹈海殉国”;在零丁洋里叹零丁“的风雨飘摇里,文天祥从容就义。”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舍生取义”,是中华文化中的优良传统,在注重“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中国士大夫那里,必然会渗透到清官的血脉深处。

历史列车拖拽着清廉文化的车厢,缓慢运行到二十一世纪。手持《鉴史问廉》的透视之境,我们目光穿过时空黑烟,看清了鲜活的清官面容,触摸到他们心底的力量,那就是《文化之力》最后提到的民族历史文化心理:“在中国历史上,文化的力量造就了一代以天下为己任的清官廉吏。

无论是处江湖之远,还是处庙堂之高,他们始终胸怀天下黎民百姓,丰富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彰显着文化的力量和正气。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血液,根植于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力量和源泉。”我们鉴史问廉,我们怀念清官,就是要像他们那样,以“天下兴亡”为己任,成为他们那样的人,建设他们理想社会的那种美好。

(信阳浉河张俊红)

鉴史问廉观后感 篇8

廉政建设似乎离我们很远。只有**能看到。但事实却不是这样,廉政建设和我们密切相关,渗透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细胞中,清与浊常常成为忠与奸、正与邪、廉与贪以及君子与小人的代名词。清廉更成为一种人格的魅力,一种道德的体现。

纪录片《鉴史问廉》通过一个个真实的故事,展示了在历史的转折点上清官能臣与**乱臣不同的人生轨迹,剖析他们在大是大非面前的选择,向我们讲述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价值追求。

通过观看,我认识到:就一个国家而言“清正廉洁之日,则国家昌盛,**腐败猖獗之时,则国事衰微”。

细观《鉴史问廉》深深懂得了读史可以知兴替,一个朝代的兴起,往往是因为清正廉明所致,一个朝代的灭亡往往是奢侈腐败所致。我们要常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心,居安思危之心,让廉政之花常开,拒腐败之风于千里之外。廉如幽兰,其形虽然朴实无华,其馨久而不灭。

腐败之风若罂粟之花,虽艳丽无比,仅是一时之艳。

通过观看《鉴史问廉》,不仅要深刻地自我反省,而且要意识到自身在理想信念方面还存在的一些问题和足,并在以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尽快克服和纠正,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两个始终坚持。

一是始终坚持廉洁的理想信念。在工作中,将反面案例与正面教育相结合,注重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准。同时,要严格要求自己从思想深处铲除贪图享乐、拜金、违法等错误思想,不断反省自己,防患于未然,杜绝任何违法违纪问题。

第二,要始终用职业道德和法律约束自己,用实际行动影响身边的人,做一个无辜的普通劳动者。

2015年8月6日

鉴史问廉观后感 篇9

我认真收看了**电视台九套八集历史文化纪录片《鉴史问廉》后,意犹未尽,又之后收看了河南卫视、河南新闻频道的重播,受益匪浅,深感这是一部振聋发聩、令人震撼的纪录片,是一部廉政文化的好教材。

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我的感受:影片的特点、与开封的关系和两个建议。

它的特点可以用八个字来表达:好看、通俗易懂、经久耐用。

这是一部以历史朝代为经,以名垂青史的清官史和遗臭万年的**污吏史为纬,用讲故事的形式,透过情景再现的影视表现手法,以快慢适度、深沉浑厚、饱含激情的男中音解说为主,辅以56位专家学者言简意赅、字字珠玑的点评,配以或激昂或低沉的**,使观者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犹如身临其境,到达情感上的共鸣,煞是好看。

好懂是说,反腐倡廉这么一个严肃的政治性很强的话题,被编剧以讲故事的艺术形式娓娓道来。动人心者莫大于情,情在细节之中,细节在故事之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细节感人。如汉代池阳县狱掾王立的夫人瞒着王立收了囚犯家人一万六千钱。

事发后,王立感到自我没管好家人,十分羞愧和恐惧,即刎颈自尽以明心迹。由此可见,汉朝法律的威慑力是多么大,**们的自律感和对国家律令的敬畏感、耻辱感是多么强烈。

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尹晋华说,文化的功效是什么?就是在不经意间,带给是非、善恶、真伪的决定标准,尽管它不像经济建设一样吹糠见米、立竿见影,但功效却是水滴石穿、垒土成塔、润物无声。诚哉斯言,该片寓教于乐、好消化、易理解,在潜移默化中告诉人们历代清廉官吏的高风亮节与**们的丑恶嘴脸,告诉世人廉则兴、贪腐成风则亡,这就是该纪录片的耐看所在。

廉则兴、腐则亡是一条亘古不变的法则。反腐倡廉是每个国家和每个历史时期公务人员都务必严格遵守的规则,任何一个时期都应在反腐倡廉上下功夫,让公务人员做到不想贪、不能贪、不敢贪,此其耐用也。

《鉴史问廉》十分接地气,与开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片中涉及十几个生于开封或在开封为官的廉吏:被汉光武帝封为强项令的洛阳令杞县人董萱,在开封做官时给后人留下沧海遗珠成语且又断案如神的狄仁杰,留下旋马家声典故的宋朝宰相李沆,给我们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铁面无私的包拯,给儿子司马康留下《训诫示康》家训的司马光,宰相肚里能撑船、锐意变法的王安石,不贪占一分一毫的苏东坡,离职时只收扬州百姓一棵青菜、两块豆腐一清二白的江苏巡抚兰考人张伯行,精忠报国的岳飞,两袖清风的晋豫巡抚于谦等,这些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的血管中始终流淌着忧国忧民的血液,他们身上无不闪烁着清风文化的光芒,无不彰显着开封这块文化沃士滋润的清官廉吏对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不懈追求。

如果说一部中原史是中国历史的一半,那么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部开封史就是中原史的一半。

《鉴史问廉》八集中多次出现开封府、包公祠、龙亭、大宋御河、城摞城等风景名胜,这无疑提高了我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必将推动我市文化、旅游、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最后提两点推荐:

一是充分利用开封市**西侧设置的廉政走廊、省、市纪委命名的廉政教育基地和监狱设置的**警示平台,加强公务员培训中的廉政教育。

二是尊包拯为廉圣。笔者曾在市包公研究会组织的纪念包拯诞辰1010年座谈会上提出:应在原有的中国古代十大圣人(文圣孔丘、武圣关羽、诗圣杜甫、医圣张仲景、茶圣陆羽、史圣司马迁、画圣吴道子、书圣王羲之、草圣张旭、酒圣杜康)之外,增设包拯为廉圣。

在这方面,其他省辖市已先行一步,在传统的十大圣人之外,又加了八圣:漯河的字圣许慎,南阳的科圣张衡、商圣范蠡、智圣诸葛亮,焦作的文圣韩愈、律圣朱载,周口的道圣老子,新乡的谋圣姜太公。

鉴史问廉观后感 篇10

近期,我办组织干部收看大型廉政文化纪录片《鉴史问廉》,鉴古知今,继往开来,取得良好效果。

《鉴史问廉》是一部回望历史、展示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精华的作品。由最初观看的好奇到深入再到沉思,这部纪录片给了我们太多可以回味的东西。

“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这16个字的《戒石铭》自宋以后曾被刻于各级衙门醒目处,让官吏进出熟读,铭记不忘,提醒其要时刻坚持秉公办事,如若徇私枉法,天理不容。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内乡县衙的这幅对联虽然仅仅有44个字,却言简意赅、充满哲理,把古人的得失观、荣辱观和官民的辩证关系阐述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也给我们现代人以深刻启迪。

“羊续悬鱼拒贿,杨震暮夜却金,召公甘棠遗爱,岳飞精忠报国”。一个个真实的古代勤政廉洁故事,如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地把“清、廉、勤、慎”的为官理念灌输到我们心间。

《鉴史问廉》让大家从五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到廉政文化教育营养,从朝代兴衰更替中得到经验和教训,进而以“不想腐”、“尚廉洁”的理念浸润心田,对推动全办干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形成廉洁勤勉的良好风气起到积极作用。

鉴史问廉观后感 篇11

鉴史问廉观后感500字最新篇4

根据市纪委统一部署,近日,我局要求全体党员干部职工观看八集纪录片《鉴史问廉》。该片由中国共产党河南省纪委、中央电视台、河南广电出版局联合录制,是一部回望历史、展示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精华的作品。通过连续观看,我对中国厚重博大的廉政文化史有了新的学习和认识,对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廉政意识以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有了新的思考和感悟。我认为,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廉是立身之本、干事之基,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那样,做一名忠诚履职、干净做事、勇于担当的合格公仆。

该片第三集《清浊之辨》,向人们展示了一个个令人触目惊心的故事,展示了历史上清官和贪官不同的人生轨迹,剖析他们在大是大非面前的选择。透过该片,我体会到在贪与廉、清与浊上辨明大是大非,是一个领导干部终生必修的课程,也是一个民族和国家进步发展的条件。国家的兴衰、吏治的清廉与否,不仅仅决定于高居庙堂之上的君王和各级官吏,而是需要全体国人共同的努力。几千年来,正是无数中国人的坚守和戮力牺牲,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才得以不断发展兴旺。这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就源自"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

通过观看该片,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廉洁的对立面就是腐败,当廉洁的意识不能占据主流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滑向腐败。每一个腐败的故事都是从廉洁意识的淡漠开始的。中国传统文化提倡"礼尚往来",但"千里送鹅毛,礼轻仁义重",并非礼物越重,感情越深。相反,从现实的角度来讲,礼物越重,越容易起到相反的作用,容易将你的恩人变成罪人,容易将原本的好心变成坏事。现实生活中,不少官员就是在他人的感恩表达中模糊了廉与贪、清与浊的界限,甚至因为还不完的人情债而心生非分、滋长贪念。

那么当代中国,什么是清官、好官,什么是合格的人民公仆呢?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出"好干部"标准问题,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这一重要思想,把人民需要的好干部选拔出来、使用起来,我们党的事业就会朝气蓬勃、生生不息,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就会薪火相传、蒸蒸日上。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党员干部要"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这"三句话"是对好干部标准的高度概括和朴素表达,为我们加强新时期干部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也对我们每一名领导干部提出了明确的做人做事做官原则。

我认为,"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与我们党的好干部标准是一脉相承的。尽管各个历史时期党对干部的要求不同,尽管不同时代的优秀干部各有特点,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是始终不变的价值底色,德才兼备是始终贯穿的价值主线。"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体现了做人做事做官的高度统一,对党忠诚是党员干部的政治品格,个人干净是党员干部做人的底线,敢于担当是党员干部为官的职业素质,"三句话"实质上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做人做官做事的"三要素",缺一不可。这"三句话"既朴素又简洁、既好记又易懂、既有现实性又有针对性,要求明确、掷地有声。

通过观看《鉴史问廉》,使我更加认识到,"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是辩证统一的整体,涵盖了政治建设、思想建设、业务建设、作风建设、品德建设等各个方面,更加突出了对党员干部的政治品格要求、党性修养要求和职业素质要求,是对新时期好干部标准的丰富和发展。观看《鉴史问廉》,的确引人深思、让人清醒。我认为要达到"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首先要做的就是"干部清正",每一名党员领导干部都要守住党性修养和清正节操,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五条标准和"三严三实"要求,把"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作为座右铭,作为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融入党性修养全过程,贯穿于工作的各方面,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一名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好干部。

鉴史问廉观后感500字最新篇5

《鉴史问廉》是一部符合当下主旋律的好作品,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无数文人士大夫的不懈追求,也是为官从政者一生戮力奋斗的终极目标。在古代,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这其中的廉洁、修身、勤政的思想以及追求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早已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融入了传统文化艺术的方方面面。它对我们当前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有着很好的启示作用。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就必须坚持严字当头、不走过场。如果走过场,放松要求,就会成为滋生腐败的土壤,就会出现被苍蝇叮食的裂缝,甚至损害党的威信和形象。机构编制部门是在党委、政府领导下,对机构编制资源进行统一管理、科学配置、综合协调的机构,每一项工作都涉及到党委、政府各个部门的权力划分,任何一项政策都涉及人的切身利益,而机构和人的利益调整非常复杂,既关乎经济发展,也关乎民生改善,还关乎社会和谐稳定。这对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行编科,负责党委、政府工作部门的机构编制工作,更是利益的汇集点,如果不能严于律己、洁身自好,随时可能步入歧途。通过观看《鉴史问廉》,在思想上受到一次深刻教育、一次灵魂触动;对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使命感得到一次强化,对坚持严字当头、从严要求搞好活动的责任感就得到一次增强。

严字当头、从严要求,必须从思想入手。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群众路线的贯彻、工作作风的转变,前提在于认识水平的提高,在于思想理论的自觉。作风问题,说到底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是理想信念、政治品质的体现。要从思想入手,从源头抓起,学好规定的内容,自觉强化党性修养、品德修养和党纪观念,真正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思想和行动中。

严字当头、从严要求,必须坚定理想。要树立为基层服务、为党的事业献身的理想志向,忠诚党的事业,兢兢业业,踏实工作,乐于奉献,把做好每项工作、每件事情作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座标”,不断攀升,不断奋发,不断进步。全心全意,做服务于民的党员。“为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举,在于察其疾苦”,作为党员,我们要用自己的努力和艰辛,换取人民群众生活的甜美和幸福。以诚心诚意的态度、孜孜不倦的热情、求真务实的作风为群众排忧解难;要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多行惠民之举,多办利民之事,切实把为群众反映的工作落到实处。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奉献精神和利益原则、党的事业和个人价值、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关系,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在平凡的岗位上为广大人民谋利造福。

严字当头、从严要求,必须勇于担当。要树立立党为公的事业心和勤政为民的责任心,辛勤工作,乐于奉献,做好本职工作。作为党员干部,应该时刻牢记肩负的职责,应该尽自已最大努力去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保持奋进不息的精神,为党的事业发展多尽一份责任,多贡献一份力量。

严字当头、从严要求,必须坚守道德。要树立高尚的道德人格,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和思想修养,保持高尚的情操,以慎权、慎欲、慎微、慎独和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尊严与人格力量,带动和影响社会风气。注重从点滴小事做起,从小节着眼,以反面的典型警示自己,以肩负的责任鞭策自己,紧把“关口”,坚守“底线”,堂堂正正做人,自觉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始终做到一尘不染、一身正气。

鉴史问廉观后感500字最新篇6

清官,历来是百姓的追求与信仰。正因百姓总是那么的善良,那么的易于满足,只要能被官吏帮到哪怕是一点点小忙,他们都会到处传扬官吏的好处,即使别人不认同,他们也会坚定的信任下去。因此,成为一个清官,成为一个好官很容易,帮人民群众办好事这就够了。然而,要想成为一个名垂千古的清官廉吏,这就难了。正因光办好事不行,还得把办好事当成一种习惯,还得能解决百姓的困难,还得能公正的处理纠纷,还得让自己和家人不贪不占,直到生命的终点。这样的清官是人人追捧的,正因的确很难得。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江湖好汉来投奔,王朝和马汉在身边。”坚信二十多岁以上的人,绝大多数都对这句歌词异常熟悉。包拯,包青天,铁面无私,为民解忧,不畏权势,大义灭亲,让千年后的我们仍然感怀这位古人,仍然对他持有崇高的敬意。很多人都说中国古代的百姓有一种清官情结,期望他们那个朝代有能为民请命的廉官能吏来守护他们,其实现代人依然有清官情结,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村长,一个街道办的主任,只要是能帮忙老百姓解决生活中的小麻烦,他们都会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人民心中的守护神。因此,清官还是很容易做到的,只要在为政的岗位上,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贪不占,那就是清官,就是好官。

或许,每个人都有一个清官梦,只是正因之后选取的不一样,而走了不一样的道路,但清官的清结肯定是有的。正因我们每个人都免不了要和政府部门的人打交道,因此跟他们打交道时多少都期望他们能很负责地帮自己的忙,而不耽误自己的时刻。过去风气很不好,总有人把人民群众不当人,把自己当人,以至于人民和政府之间起了隔阂,有了矛盾。本来和谐的社会,被这些渣滓坏了风气。这样一来,人民对清官的期望就更强烈了,更期望清官出现,来造福一方。如今的中央领导,利剑一挥,先惩贪腐,顺势提拔清正之官,让我们对自己的国家越来越充满期望,对自己的未来也充满了期望。大家不再害怕什么了,敢在媒体或者街头举报贪官污吏了,这无疑让清廉之官能够崭露头角,让他们来维持我们国家的和谐安定,让人民群众能够真正的奔小康了。因此说,生活在这天,我们是幸运的。

打击贪腐,肃清风气,让清官不再是人民群众的追求,而是变成一种新常态吧!

鉴史问廉观后感 篇12

筑牢反腐倡廉坚固的防线

王冠《鉴史问廉》是**电视台、河南省纪检委和河南新闻出版广电局联合摄制的文化纪录片。它于滔滔的历史长河中采拮颗颗耀眼的珍珠,从浩瀚的历史大海边捡拾粒粒璀璨的贝壳,将一幅幅优美的历史画卷呈现在我们面前。《鉴史问廉》主题鲜明、内涵深厚、发人深思,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纪录片。

它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为视野,以“廉”为核心,分别从思想、文化、法律、制度等角度来探寻廉政文化的力量,为盛世鸣警钟,为时代举镜鉴,对我们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工作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中,治乱交替,王朝更迭如织,盛世如昙花一现。一个王朝的鼎盛与辉煌,转瞬之间就成为历史陈迹。皇帝开明,**清廉,国家繁荣昌盛;皇帝昏庸,**腐败,国家衰落。

治乱循环的历史现象,不断昭示着一条规律“廉则兴,贪则衰”。**腐败不会导致一个王朝的迅速灭亡,但它必须与王朝的灭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管不住腐败,国家就有危亡之虞;遏制了腐败,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反腐倡廉建设是关人民群众和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毛泽东同志高度重视防腐反腐,在一次谈话中曾经说过“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在著名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又提出“两个务必”方针。

党的十八大以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反腐倡廉,打虎打苍蝇,全面撒网,查处了许多重大腐败案件。一些**腐败分子落马了,大多数干部群众喜上眉梢,党风政风焕然一新,党、人民、人民群众无不振奋。

结合《鉴史问廉》对我的一些启发,学习廉政文化,推动反腐倡廉,要坚持防治结合,重在预防,要治腐于“未病”之时,防腐于未然之际,同时要健全完善制度,加大惩治力度,形成高压态势。

1、 注重内在修养,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增强亲民爱民意识

“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腐败的产生往往是从自我思想的松懈和决堤开始的。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注重自身修为是反腐倡廉工作的第一道防线。

首先,要坚定理想信念。功崇惟志,崇高的理想信念,为我们不断前行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是我们人生前行的灯塔,即便周围漩涡遍布、暗礁丛生,只要眼望灯塔就不会迷失方向。如果理想信念动摇,就会很容易受到各种**而迷失自我。

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特别是坚定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培植我们的精神家园。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苦练内功,努力做到心中有正义、行为有规范、做人有原则、处世有立场。

其次,要坚持廉洁自律。在我国古代的历史中,“清官廉吏”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星星,永远闪耀着光芒,他们的高尚的品质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杨震深夜拒金,四知先生美名传千古;羊续宅门挂鱼,悬鱼太守亮洁耀中华。

“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脂民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份;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张伯行的《一字诗》成为提醒**们为政清廉的座右铭,他为官一任“只饮江南一杯水”,收礼只收了一棵青菜、两块豆腐——一清二白。

他们一生追求高尚的道德修养,追求两袖清风,追求**为官的利益。

我们要以身作则,在日常工作中谨慎勤勉,严格自律,遵守道德规范。要耐得住清苦,抗得住**,自尊自重自爱,远离钱色腐败。要抑制不合理的欲望,防止贪婪冲破道德的大门,淹没自己。

很多腐败分子就是没有廉洁自律,抑制不住自己的贪欲。他们越走腐败的道路,就越堕落。要全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廉洁自律,严格遵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坚持勤政廉政、忠于职守、夙夜为公,按本色做人,按角色做事。

最后,要坚持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基本工作路线。我们树立远大理想,坚持廉洁自律,最终是为了在工作中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人民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古往今来,为了人民的利益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为许多**毕生的追求。张养浩为解灾民之急,多次拒绝朝廷**的他,不顾年届六旬的高龄,星夜赶赴陕西赈灾,最终积劳成疾死于任上。

靳辅总督河道,为治理黄河,还百姓一个安定的生态环境。上下提防数千里,前后风雨操劳二十年,病逝于治河的道路上。伟大的周总理为人民的利益而努力工作,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生病。

真正做到了为人民服务而死,为了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坚持群众路线,就是要依靠人民群众。要把权力交给人民监督,让权利为人民所用,让人民谋利益。离开枝部是腐败的开始,离开群众是腐败的开始。

一部分原因是他们脱离了群众,在各种各样的**面前失去了信仰和自我。使人民群众的监督,流于形式。让权利为自己所用,利益为自己所求,最终得到惩罚和忏悔。

广大党员干部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全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廉洁自律。要充分认识到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官”不仅意味着权力更意味着责任。要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让权力为人民谋福利。

坚持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筑牢反腐倡廉的思想防线,形成“不想腐”的道德机制。

二、强化外治,完善反腐制度体系,保持惩治高压态势

反腐倡廉工作不仅需要党员干部的自律,更需要完善制度建设,加强惩治。内修和外治相结合,自律和他律相结合。

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是根本。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历朝历代都为遏制腐败和滥用职权作出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尝试和努力。逐渐形成了以监察制度为核心,官吏选拔制度和回避制度为主的廉政制度设计,构成了有效防止和遏制腐败的制度保障。

这些凝聚着古人的智慧,对我们今天也有积极的意义。

制度建设就是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坚持依法治国、义法制国、义法行政,把社会各方面纳入法制轨道。逐步形成一套完整、成熟的行政管理体制和反腐败相关机制,使各项工作在法律框架下有序开展,权力在法律规范下运行。逐步完善法治,实现法治化,提高法律公信力。

广大党员干部要树立法律信仰,弘扬法治精神,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办事。要自觉学习法律,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使用,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通过法律途径表达诉求,依靠法律手段解决纠纷。只有当遵纪守法的正能量成为一种自觉,依法办事成为一种自然和法治,社会才能真正实现文明、和谐、稳定和秩序。

运用法律规范和监督权力的行使,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将制度的篱笆扎紧,着重解决“牛栏关猫”的问题。加强监督,完善约束机制,形成“不能腐”的防范机制。

反腐倡廉,惩治机制是保障。再好的制度,都很难做到百密无疏,就像篱笆再紧也会有空隙一样。所以,我们在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的同时,还应加大惩处力度,不能让制度成为“纸老虎”、“稻草人”。

自古清官民赞颂,从来污吏法难容。中国自古以来就用法律手段惩治腐败。从秦汉到明清,对腐败的惩治越来越严厉,法律也越来越严格,成为惩治腐败的有力手段。明太祖朱元璋重典治贪,亲自编订邢典《大诰》着重惩治官吏**腐败,使得明初吏治清廉的良好风气持续了100多年。

反腐倡廉工作不仅要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和强化监督机制,设置“高压线”;还要建立完善严厉的惩治机制,给“高压线”通上电,并坚持“不断电”。始终保持反腐高压态势,发现一处查处一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发现一个查处一个,绝不姑息迁就,绝不心慈手软。严格执法,加强对腐败分子的打击力度,打虎拍蝇形成有力震慑,建立“不敢腐”的惩戒机制。

打老虎打苍蝇是标准,制度建设是根本。它们密切相关,相辅相成。只有有效惩治腐败,才能更好地保障制度建设,只有构建和完善制度,才能更有效地惩治腐败。

反腐倡廉工作需要你我共同参与,任重而道远。这就像一次艰苦的远行,在这此远行中,为人民服务是目的地,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是发动机,严格的自律是方向盘,制度建设是道路上的标线和红绿灯,如果违反“交通规则”就要受到严厉的处罚。我们只有握好方向盘,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才能安全抵达目的地,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总之,要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使之不想腐,扎紧制度篱笆使之不能腐,保持高压态势使之不敢腐,铸就反腐倡廉锋锐的利器。内修加外治,“三不”相结合,筑牢反腐倡廉坚固的防线。

相关推荐

  • 鉴史问廉观后感(锦集6篇) 大家可能都有过为写作文而头疼的时候,通过写作可以培养自身的知识整合能力。注重对优美句子的日积月累,写作能力能较快提升。那么一篇优秀的作文要怎么写呢?或许"鉴史问廉观后感"是你正在寻找的内容,在此提醒你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 中华民族向来是不缺少文化的,尤其是廉政的文化。很多优秀的清官廉吏被写成了...
    2024-04-03 阅读全文
  • 廉政观后感(优选十篇) 作文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占比很大,其实写作文就像我们说话一样,运用他们的能力。注重对优美句子的日积月累,写作能力能较快提升。作文究竟怎么样写才能将它写好呢?有请驻留一会,阅读小编为你整理的廉政观后感,不妨参考一下。希望你喜欢!林佩瑜中四诚信是做人的根本,缺少了诚信,无以立足于社会,更无以为人。正如《死亡...
    2023-10-14 阅读全文
  • 党史观后感(优选9篇) 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观后感了,观后感加深了我对作品的印象,您在思考如何去写作品名的观后感?想了解“党史观后感”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请继续阅读,希望你会发现这些指南有助于你更好地完成任务!...
    2024-06-29 阅读全文
  • 反腐倡廉观后感(优选4篇) 这篇文章经过幼儿教师教育网精心打造“反腐倡廉观后感”一定能够让您满意。您在考虑怎么写作品名的观后感?随着世界不断变化,总有优秀的影片进入我们的视线中,在欣赏时,我们都会与作品产生一些共鸣。观后感的评价要求有真性情此为最重要之处,观后感可以很好的帮我们整理头脑里的思绪,希望您对本文的主题产生了兴趣!...
    2023-09-25 阅读全文
  • 漫画观后感(优选12篇) 编辑经过慎选为大家推荐一篇题名为“漫画观后感”的文章。优秀的作品让我们赞美不已,好的作品能够将我们内心的感悟激发出来。观看完话剧歌剧等作品后做出的概括性反思也可以称作观后感,观后感让我们有机会思考并表达自己的看法与观点。我们从哪些角度来写作品名观后感呢?更多相关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2023-05-03 阅读全文

大家可能都有过为写作文而头疼的时候,通过写作可以培养自身的知识整合能力。注重对优美句子的日积月累,写作能力能较快提升。那么一篇优秀的作文要怎么写呢?或许"鉴史问廉观后感"是你正在寻找的内容,在此提醒你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 中华民族向来是不缺少文化的,尤其是廉政的文化。很多优秀的清官廉吏被写成了...

2024-04-03 阅读全文

作文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占比很大,其实写作文就像我们说话一样,运用他们的能力。注重对优美句子的日积月累,写作能力能较快提升。作文究竟怎么样写才能将它写好呢?有请驻留一会,阅读小编为你整理的廉政观后感,不妨参考一下。希望你喜欢!林佩瑜中四诚信是做人的根本,缺少了诚信,无以立足于社会,更无以为人。正如《死亡...

2023-10-14 阅读全文

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观后感了,观后感加深了我对作品的印象,您在思考如何去写作品名的观后感?想了解“党史观后感”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请继续阅读,希望你会发现这些指南有助于你更好地完成任务!...

2024-06-29 阅读全文

这篇文章经过幼儿教师教育网精心打造“反腐倡廉观后感”一定能够让您满意。您在考虑怎么写作品名的观后感?随着世界不断变化,总有优秀的影片进入我们的视线中,在欣赏时,我们都会与作品产生一些共鸣。观后感的评价要求有真性情此为最重要之处,观后感可以很好的帮我们整理头脑里的思绪,希望您对本文的主题产生了兴趣!...

2023-09-25 阅读全文

编辑经过慎选为大家推荐一篇题名为“漫画观后感”的文章。优秀的作品让我们赞美不已,好的作品能够将我们内心的感悟激发出来。观看完话剧歌剧等作品后做出的概括性反思也可以称作观后感,观后感让我们有机会思考并表达自己的看法与观点。我们从哪些角度来写作品名观后感呢?更多相关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2023-05-03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