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人教版(收藏十三篇)

发布时间:2024-09-10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人教版 篇1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线索,把握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形象特征。

2.理解文章中父亲的四次“背影”,品味朴实无华却饱含感情的语言 。

3.感受父爱的伟大,学会关爱父母。

教学重难点

学习从平凡生活中撷取细节展现人物。体会平实的语句中蕴含的感情。

教学工具

多媒体、板书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

(一)导入新课

父亲是一部大书,年轻的儿女们常读不懂,直到他们真正长大,站在理想与现实、历史与今天的交汇点上重新打开它时,才能读懂父亲那颗真诚的心。今天我们一同走进朱自清的《背影》。通过“背影”这一感情的聚焦点,一同感受这一熟悉的而又陌生的、清晰的而又模糊的“背影”所表现的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共同体会父子深情。

(二)出示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线索,把握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形象特征。

2.理解文章中父亲的四次“背影”,品味朴实无华却饱含感情的语言 。

3.感受父爱的伟大,学会关爱父母。

过渡语:同学们,让我们正确朗读课文,勾画文中重点的字词,打好学习的基础,然后根据自学指导,完成自学任务。

二、先学

(一)自学指导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语速、语调、节奏和感情)并思考以下问题:

1.紧扣“四”字,解读《背影》,试一下请找出:四次背影、四次流泪、四句父亲的话。

点拨:“背影”在文章中共出现四次,开头设疑——点出背影 ;望父买橘——刻画背影 ;父子分手——惜别背影 ;结尾思念——照应背影 。以“背影”为线索,把各部分材料巧妙地组织起来,反复照应了标题,使文章贯串一气,浑然一体。

四次泪,徐州见父——难过的泪 ;望父买橘——感动的泪 ;父子分手——惜别的泪 ;北京思父——伤心的泪。“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从四次流泪中,让我们看到了朱自清先生对父亲深深的挚爱和他那颗水晶般透明的心。

父亲对我的关爱的话主要也是四句。第一处: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这路!”这是父亲在祸不单行,家境十分惨淡的处境下,强抑悲苦,反过来劝慰儿子,可见父亲的体贴。第二处:“不要紧,他们去不好!”父亲当时急于谋事,在生存的巨大压力下,忧心如焚,但是儿子在他的心目中高于一切,惟恐儿子有什么闪失,所以最后决定亲自送儿子。第三处:“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父亲把儿子送上了车,已经照顾得无微不至了,可是还觉得没有尽够心意,看到站上有卖橘子的,便要为儿子去买橘子。过铁道不容易,父亲自己很明白,可是为了儿子,自己仍然心甘情愿地去买橘子。第四处“我走了,里边没人”。父亲惦念路途平安,要等到儿子回到北京后来信报平安,才能放心。 四句话中蕴涵父亲多少对儿子的怜惜、体贴与依依不舍,朴实的语言中充满着溢于言表的深挚感情,父亲的那颗爱子之心跃然纸上。

2。分清段落层次,疏通文意。

点拨:回家奔丧一丧事毕,赴南京,父子同行事虽忙,不放心,亲自送行

南京送别 看行李,拣座位,再三叮咛

穿铁道,见背影,几度落泪

北京思父——持父信,见背影,泪光晶莹

(二)自学检测

要求:在学案上完成自学检测题目,书写认真、规范,不能乱涂乱画,一对一检查并用红笔纠错。

1.《背影》的作者是——,字——,江苏扬州人。——家、诗人、学者、—— 。散文代表作品有《 》《 》《 》《 》等。

2.初读课文,词畅句通 ,试着给下面划横线的字注音。

交卸 奔丧 差使 狼藉 踌躇 迂腐

颓唐 琐屑 蹒跚 簌簌 擦拭 举箸

(三)我的疑惑

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刚才的学习中你有什么疑惑,提出来请大家帮助解决:

三、后教

过渡语:同学们,我们已经初步理解文意了,那么接下来让我们根据学案提示,再次速读课文,10分钟完成下列学习任务,先独立思考,再组内交流,准备展示。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请用波浪线划出具体描写“背影”的语句,思考: 第六段描写父亲背影时有哪些精彩之处?

点拨:段落中的“定格描写”;“连续动词”描写;“泪”的表“情”作用; 黑色与红色; 父亲的话语欣赏; 动词的表现力;父亲的外貌;两次写“背影”;父亲买橘等。层次分明,语言朴素、情感深沉地描写了父亲的背影,那布帽、布马褂、布棉袍,表现了父亲的家庭败落、生活困苦的境遇;那蹒跚的步态,那探身、攀手、缩脚、倾身等动作,形象地描绘了父亲的费劲吃力;那叮嘱的话语,表现了父亲的关怀备至;那流泪,又流泪的叙述,表现着作者内心非常复杂的情意。

2、请用着重点标出父亲过铁道买桔子的动词,以“我认为--用的好,因为---”的句式品味作者用词的妙处。

点拨:言之成理即可。

3。本文不同于一般作品从正面着笔去描写人物肖像,着力于神情、音容笑貌的描绘,而是选取了对儿子来说再平常、再熟悉不过的“背影”为表现角度,为什么车站送行父亲的背影竟使儿子感动得流泪?

点拨:“背影”是本文的文眼,是贯穿全文的线索,起到点题的作用。这是一个令人感动的、令普天之下所有华夏儿女都感动的“背影”,摧人泪下,感人至深。朱自清先生除了被深深感动外,还会有一丝的后悔或遗憾;因为二十岁的他当年并没有很好地理解父爱,还有“暗笑他的迂”等不应有的心理。所以一旦理解之后,定会有自责之意。 这是他平生以来第一次真正理解到了父爱的真谛,第一次顿悟到了父爱的存在。 这是惜别的“背影”。朱自清在顿悟到父爱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理解父亲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怀照顾,即将分别格外依恋。

当时中国社会的状况是:军阀割据,帝国主义势力明争暗斗,知识分子朝不保夕,奔波劳碌,谋事艰难,在他们心头笼罩着一层不散的愁云。采用记实的手法,通过一个特定的角度“背影”去写父子之间在那特殊的社会背景之下的相爱相怜的感情,所以更唤起人们的同情、叹惋和共鸣。

课后小结

教师寄语:青春年少,我们也曾对挚爱我们的父亲任性过,误解过。请以 “爸爸,我想对您说” 为开头给你的父亲写一篇短文,来表达你对他们的爱。课下整理成书信,写给父亲。

课后习题

请迅速完成下列题目,一对一检查后迅速用红笔纠错。(两个题目任选其一)

1。有人说:“父爱象一张弓,折弯身躯蓄一生之势把孩子射向远方”。父爱如山般厚重,如海洋般深沉,如天空般广阔,如郁金香般含蓄。在你的人生经历中,你的父母肯定也给予了你许许多多的关爱,想一想,你有过哪些被父母感动的记忆?(150字左右)

2。读下面两段歌词,请写一写你对父亲的理解。

①想想您的背影,我感受了坚韧,抚摸您的双手,我摸到了艰辛,不知不觉您鬓角露了白发,不声不响您眼角上添了皱纹。听听您的叮瞩 ,我接过了自信 ;凝望您的目光 ,我看到了爱心 。有老有小您手里捧着笑声 ,再苦再累您脸上挂着温馨 。

②那是我小时侯,常坐在父亲肩头。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忘不了粗茶淡饭将我养大,忘不了一声长叹半壶老酒。等我长大后,山里孩子往外走。想儿时一封家书千里写叮嘱,盼儿归一袋闷烟满天数星斗。都说养儿能防老,可儿山高水远他乡流;都说养儿为防老,可你再苦再累不张口。儿只有轻歌一曲和泪唱:愿天下父母平安度春秋

板书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人教版 篇2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1、 积累词汇,明确“狼籍”、“踌躇”、“赋闲”“颓唐”、“触目伤怀”等词语的含义。

2、 整体感知课文,归纳中心意思。

3、 学习文章饱含深情的、朴素的语言。

(二) 过程与方法:

1、 反复诵读,深入体会文中表现的父子情深。

2、 找出文章中描写人物的语句,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仔细揣摩文中行动描写的表达作用。

(三) 情感态度价值观:

珍爱亲情,增进子女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培养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教学重点:

体会文章饱含深情的、朴素的语言。

教学难点:

文章描写人物的方法,揣摩行动描写的表达效果。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情况:

《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同学们一定耳熟能唱,但我也经常听到有同学把它改成《世上只有爸爸好》,确实,父爱和母爱是一样伟大的,只是父爱可能比母爱更深沉、更含蓄,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同样能体会到。

《背影》是一篇著名的纪实性散文,也可以说是回忆性散文,本文写于1925年,至今已六七十年,一直被广大读者所传诵,多少年来也一直被选入教材,哺育了几代人。对于过样的名篇,我们应认真阅读、学习。

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解释词义。

交卸(xiè):卸,解除、除去。“交卸”,用于某种职务。“推卸”,用于某种责任。

奔丧(sāng),有关死人的事,名词。奔丧,在外地赶回办理尊亲丧事。丧,别读sàng,丢掉,失去。动词。

踌躇(chóu chú),犹豫不定。另意,形容得意。

迂腐(yū),拘泥保守。迂腐,拘泥于旧的准则。迂,另意“迂迴”,曲折、绕远。

蹒跚(pán shān)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颓唐(tuí),精神委靡,意气消沉。

琐屑(xiè),指细小繁杂的事。

晶莹(yíng),光洁透明。

2、学生朗读课文。

找学生朗读课文,最好分三个部分,找三个同学分别朗读,提出朗读要求。

二、引导学生划分段落层次,掌握结构形式。

(1)本文如分成三个部分,应怎样分法?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三个部分的分界线,划出三个部分后,归纳大意,要求用同样的`语式(字数、结构形式大体相同),训练概括能力。

“那年冬天”是现在与回忆的分界线。“这几年来”是回忆与现在的分界线。第一部分,首段,第二部分,首、末之间的段落;第三部分,末段。各部分的大意可以归纳如板书所示。

板书:

①开篇寄思 ②往事回忆 ③结尾怀念

如学生能用“背影”作线索概括,也应肯定:

①不忘背影 ②描写背影 ③思念背影

(2)本文的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部分,按照文章叙事的层次又可以分成几层意思呢?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教师小结。

中间部分可以分成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交代父子分别时的家境 第二层次:送行前父亲的细心关照

第三层次:送行时看到父亲的背影还可以有别的概括,比如:

中间部分可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交代家境 第二层次:浦口送别

在第二层次“浦口送别”中又可以分为三个小的层次:

第一、细心照顾 第二、车站买橘 第三、车门话别

(3)在划分段落层次时,应从开始就告诉学生,文章本身的结构形式是固定的、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划分层次应力求符合作品本身固有的思路及其结构形式,但由于读者认识的差异、角度的不同、目的的不同,往往有不同的分法。这就要作具体分析。

三、.引导学生弄清情节线索,体会取材角度。

1、本文用什么把全文的故事情节连接起来并且贯串起来?

“背影”。现在,要弄清楚:

(1)作者是怎样用“背影”来贯串并连接全文的?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答并随时归纳。

本文在几处写了“背影”?

本文在四处写到“背影”。

这四处写“背影”各是在什么情况下,每次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第一次在开头,不忘背影。(思背影)

第二次在浦口送别时,望父买橘时的背影。(望背影)

第三次在车门话别,望着背影消失在人群中。(别背影)

第四次在结尾,泪光中再现背影。(想背影)

这四次背影的出现,是怎样随着文章情节的推进而有不同的表现力的呢?或者说,文章对父亲的回忆是怎样以“背影”为线索连贯起来的呢?

可以做这样的理解:

(2)作者为什么选择“背影”这样的角度来命题立意,并用它来组织材料、结构成文呢?

教师可引导学生作短暂的交谈、自由讨论,然后集中发言,教师择优肯定、适当补充。

作者所以选取“背影”这种特殊的角度来反映父亲的面貌,基于表现内容的需要,体现着高明的艺术构思:

①可以表现父亲在特定环境下的形象特点。作者家境衰落、父亲老境颓唐、心情忧郁,用“背影”来表现,最能体现人物的这种境遇与心境。

②可以给读者以自由想象的广阔天地。作者不正面描写父亲的面貌,而以“背影”出现,结合文章内容,读者可以展开自己的想象,使父亲衰颓的形象更具丰富的内涵。

③艺术视角的创新。作者不落俗套,不随人后,开拓了艺术表现的新领域,给人以生动、新颖的感受。

四、小结

父爱是深沉的,伟大的。当我们用心去感受父爱时,我们会发现,我们的父亲,他就像巍峨的高山,具有博大的胸襟;他就像汹涌的大海,具有宽阔的胸怀。

五、布置作业:

1、反复涌读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二。

附:板书设计:

十一 背影

朱自清

难忘背影:点题 家境:祸不单行

父子 描写背影: 送别前:细心关照 父亲疼爱儿子

情深 (细致刻划) 买橘子:周到入微 儿子怜爱父亲

再现背影:思念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人教版 篇3

【教学构想】

现在的学生,都拥有美好的理想。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他们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此时,该如何面对呢?是积极进取,还是踟躇不前?为此,在他们成长的关键时刻,教师应该引导他们树立必胜的信心,坚定成功的信念,学会找寻解决困难的方法;引导他们在感知和体验文本的基础上,认真思考并从中受益,以便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八年级,正是学生思维从感性向理性过渡的重要时期。本文的相关内容与学生固有的信息储备形成了一定的信息差,所以本文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刺激和丰富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针对以上的分析,教学中拟采用以下方法:

1.首先布置预习。

从两个大的方面引导学生预习:①请同学们提出自己最感困惑的问题。②用笔勾画出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或句子或词语,并谈谈自己喜欢的理由。

2.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我准备从以下几个角度切人:

①让学生整体感知文本。②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共同解决疑难问题。③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重点段落,体味人物的心理活动及思想感情。④引导学生深人探究,把握文章的主旨。⑤体验反思:创设情境,给学生提供一个可供吸纳和构建的平台。

3.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人生经验”。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一、知识与能力

1.概括文中的主要事件。

2.感受文中的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自主解读文本,充分提出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

2.课堂上。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充分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多角度解读课文和品味语言。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文中所蕴含的生活哲理,能正确地面对困难和运用恰当的方法去战胜困难。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文中所蕴含的生活哲理。

难点: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安排] 一课时

1.认真预习课文,读一读,想一想,品一品。

2.熟读课文,揣摩精彩的字、词、句、段,结合自己的理解与体验,联系实际,谈谈体验或启示。

[教学步骤 ]

第一课时

一、 导人新课,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

二、 导语 一:

师:同学们,你们有过紧张害怕的经历吗?如果有,请你谈一件令你紧张害怕的往事。

(学生们纷纷谈自己的经历)

师:大家谈得好极了,谈出了自己的真切体验。看来啊,亲身经历的害怕的事的确令人难以忘记,也许这种体验会让我们铭记一辈子。现在,让我们来共同感受一下:一位8岁少年是如何战胜紧张与害怕的。

导语 二:

师:同学们,你们有过冒险的经历吗?如果有,请你们谈谈具体的经过,然后说说你从中获得了什么教训(或道理)?

(学生们谈经历和感悟)

师:今天,我的收获很大。因为我感受着大家的感受,体验着大家的体验,感悟着大家丰富多彩的人生思考。我相信,这种分享,不仅仅是对我,对我们每个人,都具有深刻的意义。

(这一板块,旨在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我在两个班分别采用了不同的导语 ,结果有很大的差别。导语 一能够让全体学生很快地进入状态,搜寻翻找记忆中的往事,课堂气氛一下子被激活;而导语 二却让部分学生卡了壳。因为多数人没有经历过冒险的事,所以根本就无从谈起。此外,对初二的学生而言,本文叙事性很强,所以我力图让学生在文本的影响下,学会有条理地陈述一件事。)

二、走进文本

1.整体感知文本。

要求学生大声朗读课文。鼓励他们根据提示,概括文本的主要内容。

师:首先请同学们各自大声朗读课文,带着两个任务去读。

第一,请依据我的提示,说说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提示:在一个闷热的下午,我————,最后。)第二,提出你感困惑的问题。 (概括文本的主要内容,教师为什么要给一定的提示呢,直接让学生表述不行吗?原因有两点:第一,避免学生步入“泛泛复述课文”的误区;第二,给学生搭梯子,让其“跳起来摘桃子”,在实践中增强他们解决问题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学生读课文,并在书上圈点勾画。教师板书完“提示”后,在学生中巡视。在此过程中,发现有些学生勾画出不认识的字词。据此。教师在黑板上进行了集中归类。

字词有:

啜泣(chuò) 瘦骨嶙峋(Iín xún) 噗噗(pū) 训诫(jiè)

纳罕(nàhǎn) 迂回(yū) 头晕目眩(xuàn)

(这个环节是在教学过程 中随机生成的。我原以为这一课的生字词比较简单,就可以忽略不讲。可事实上学生的水平千差万别,不了解的大有人在。由此看来,教师还得引导学生多多积累字词,不可听之任之。)

师:一位教育专家说过:生命的交往、思想的交流和思维的碰撞,往往能够进射出智慧的火花。下面请前后四人小组合作交流,讨论问题。’把能够解决的问题在组内尽快解决,把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筛选和整理,然后提出一两个全组最难解决的问题,并写在纸条上交给我。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难。”我相信,凭着大家的聪明才智,一定能给我一个又一个的惊喜。

(我在备课过程中,就琢磨:如果学生在提问的.过程中,提出了想象性或探究性的问题,可以适时适地解决;如果学生未能提出这样的问题,教师可以以合作者的身份提出部分问题或创设相关情境。)

师:(教师边收问题边赞美学生的提问)大家所提的问题,的确有深度、有个性,简直让老师无法取舍。下面让我们来共同筛选出最难解决的问题吧

2.质疑探究。

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有关疑难问题(教师也可参与其中),然后共同整合出有价值的问题。

用投影仪呈现问题:

⑴文章开头“虽已时隔57年,可是那种闷热我还能感觉得到”,57年了,闷热仍然能够感觉得到,可能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⑵“我”明明知道这座悬崖是“不可能登临的禁地”,为什么偏偏要去攀爬呢?

⑶杰利对“我”有点不放心,可他为什么“还是和大家一起走了”呢?

⑷如何评价杰利和其他的小伙伴?

⑸文中第14自然段最后一句“我听见有人啜泣,正纳罕那是谁时,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明明是自己哭,为什么到后来才“发现原来是我自己”呢?这种说法是否合理?

⑹“暮色苍茫,天上已出现了第一颗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昏暗”这句话除了描写当时的景物外,有没有特别的含义?

⑺当“我”被困在悬崖的石架上,欲上不能,欲下不得时,心里会怎么想?

⑻父亲为什么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⑼父亲为什么不把“我”抱下悬崖,而是让“我”自己下来?(请想一想父亲此时的心理活动)

⑽依据课文内容,请谈谈“我”在爬下悬崖的过程中,心里是怎样想的?

⑾父亲是怎样指导我走下悬崖的?

⑿当“我”投入父亲的手臂中时,为什么会有一种巨大的成就感?为什么说“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验”?

⒀为什么作者觉得走过的路很遥远?

⒁作者把爬下悬崖的过程描写得如此细致生动,有什么目的?

⒂“我曾屡次发现,当我因为看到前途遥远可怕以致灰心,丧气时,我只要想到很久以前我在一座小悬崖壁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⒃设想一下,如果是你在上面,你的父亲会怎样救你下来呢?

⒄假如“我”的父亲没有来,你作为“我”的同学,将怎么办?

⒅假如你是“我”,孤身一人在悬崖上,将怎么办?

⒆假如你是除了“我”、杰利以外的其他小男孩中的一个,你能尝试着评价一下“我”、杰利以及其他小男孩吗?

⒇如何理解题目“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深刻含义?文章标题能否改成“童年往事”,为什么?

(以上绝大部分问题是学生在课堂上提出来的,极少数是我充实进来的。我认为这些问题都有一定的深度。比方说:⒃一⒆题的设计,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层理解;而且通过“假设”,可以让学生进入情境,去拥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价值取向等等,从而获得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有益启示。)

师生互动,共同整合出三道有价值的问题:⑵ ⑸ ⑿

(下面要进行的这一板块,可以围绕“把握内容主旨;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这两个大的方面切入。)

3.深入探究,合作解决问题。

(为什么要选择这三个问题呢?原因:一、这三个问题能够贯串全文,起到统率全篇的作用,其中第三个问题与主旨的关系最为紧密;二、如果解决了前面两个问题,教师就比较容易引导学生升华、拓展和联想第三个问题及相关情境。)

(解决问题时,一定要紧扣文本,不能架空分析。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课堂上,应该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说出独立的见解和感受,促使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课文的人文内涵。)

“我”明明知道这座悬崖是“不可能登临的禁地”,为什么偏偏要去攀爬呢?

提示:①不服输,敢于向自己的弱点挑战。②从众心理在作怪。③爱面子,禁不住小伙伴们的激将才去的。(只要言之成理,言之有据即可,大可不必强求答案的唯一性。以上三种答案都可以。)

文中第14自然段最后一句“我听见有人啜泣,正纳罕那是谁时,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明明是自己哭,为什么到后来才“发现原来是我自己”呢?这种说法是否合理?

提示:合理。当被困在悬崖的石架上,欲上不能,欲下不得时,“我”害怕极了,紧张与恐惧已占据了整个身心,以至于精神恍惚,形成错觉。

当“我”投入父亲的手臂中时,为什么会有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句话提到的“经验”是什么?为什么说“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验”?

(首先,我要求学生分角色朗读16-----22自然段。因为这部分是体现文章主旨的关键所在。为了快速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体验角色,就必须引导他们读文本。朗读是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走向文本,与作者对话交流,进行心灵碰撞的过程,是一项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语言基本功训练。朗读中,一面是课文的丰富内涵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作用,一面是学生以自己的全部经验对课文作出多元反应。因而,它既是理解语言的有效手段,也是增强语感、发展语感的重要途径。)

提示:因为“我”原来身体不好,一向胆小,面对困难就感到紧张害怕甚至恐惧,而今天运用父亲“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方法,“我”终于攀下了悬崖,“我”感到既惊奇又自豪。通过这次经历,“我”战胜了怯懦,战胜了自我,变得坚强、勇敢和自信。所以当“我”投入父亲的手臂中时,会有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因为经历爬悬崖这件事后,我明白了一个经验(即人生道理):面对困难,除了要有信心和勇气外,还要有战胜困难的智慧与方法——学会把困难分解成一个个小困难,并且循序渐进,坚持不懈地去克服。

(教学时,如何把这个问题向纵深处挖掘、探究。取决于教师引导的合理性和丰富性。引导得好,就会出彩出新,师生共同受益;引导得不好,就会贴标签,可能会把主题强加给学生,这样师生都觉得索然无味。学生们可能会从多个角度去理解这个问题的若干内涵,比如说:中西文化的差异、喜极而泣的情感狂澜、父子之爱以及“由不自信到自信再到充满巨大成就感的心路历程”等等,总之,围绕本问题,联系文本内容,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和独特体验,引导学生做最大程度的开发。)

三、体验反思,拓展延伸

创设情境,给学生提供一个可供吸纳和构建的平台。

师:刚才,大家提出了那么多精彩纷呈的问题,的确令我佩服。在此,老师也想提一个问题,我提的问题是:

假如你是文中的“我”。在爬下悬崖之后,如果请你跟爸爸、妈妈、杰利和其他小玩伴说几句心里话,你会跟他们分别说些什么呢?

(学生们踊跃陈述自己的想法)

(这一板块是解读层面上的“创造性解读”。这个“假设”问题,能使学生在深入体会文本内容的同时。再次激活思维和丰富角色体验。教师正好可以利用这一契机,引导学生在深入理解主旨的基础上重构和健全人格品质。至此,这节课就较全面地实现了三个维度的有机融合。)

结束语:

师:有一首歌唱得好:“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而我却要说:不经过心灵的磨练,哪能够真正地成熟起来?同学们,在人生的道路上,难免会遇到许多沟沟坎坎,曲曲折折。此时,除了要有信心和勇气外,还要有战胜困难的智慧与方法。学完这一课,相信大家会有很大的收获。在此,我真诚地希望大家:在人生的旅途中,能够“走一步,再走一步”,学会把困难分解成一个个小困难,并且循序渐进,坚持不懈地去克服。你会惊喜地发现:原来前途如此美好,世界如此奇妙。

(总结全文,鼓励学生积极应对人生中的困难。)

四、布置课外作业

鼓励学生与生活对话:联系实际,请大家谈谈自己的“人生经验”。

(教师所布置的作业 应该有价值。备课时。我反复思考什么样的题目最有效用,经反复权衡,选择了此题,因为我认为这道题能够打通学生的阅读感知和生活经验的通道,学生一定有话要说。事实上的确如此,学生听与说的积极性都很高。)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人教版 篇4

[教学目的]

1、了解古代劳动人民向往追求美好爱情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中重章叠句的形式:即《诗经》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难点]

1、把握诵读的要领,掌握诵读技巧。

2、《诗经》的内容理解。

[教学时数]

二教时

第一教时

一、导语设计

在我国几千年的古典文学长廊中,《诗经》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它是诗歌文学的鼻祖,是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今天我们学习的二首诗均出自于《诗经》。

二、解题

《诗经》本称“诗”,后被儒家奉为经典,才称《诗经》,是我国第一郎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篇诗歌,古时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编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论语》说:“不学诗,无以言。”占人认为经过诗教,可以导致人“温柔敦厚”,《诗经》在古代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甚至连东汉大学者郑玄家的婢女都熟读《诗经》,日常生活中能以《诗》相对。

三、研习课文

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范读课文,结合注释,扫除文字障碍。

雎鸠(jiū):一种水鸟。

窈窕(yáotiáo):文静美好的样子。

逑(qiú):配偶

荇(xìng)菜:一种可食的水草。

寤寐(wǔmèi)这里指时时。寤,醒着。寐,睡着。

蒹葭(jiānjiā):芦苇。

唏(xī):干。

坻(chí):水中的小洲或高地。

佸(sì):水边。

(2)初步感知诗歌的形式特点。

①题目取自于句首。

②基本句式是四言。

③采用叠章的形式,即重复的章节,意义和字面上都只有少量的改变。

④为了获得声韵上的美感:《诗经》中大量使用了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

(3)概括每首诗的主要内容。

《关雎》写的是诗人对河边摘荇菜的美丽姑娘的爱恋。

《蒹葭》是一篇美丽的情歌,相望伊人,可望而不可即,饱含无限情意。

四、布置作业,熟读全文,口译全文。

第二教时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具体研习

1、从内容上来说这二首古诗有一个共同特点,都表达了作者对所爱之人的思念。

《关雎》里有“寤寐求之”、“寤寐思服”、“辗转反侧”、“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等句。诗人从夜不能寐到主动接近,表达了对采荇菜姑娘的无限倾慕和大胆追求。在《国风》中,最集中的是关于恋爱和婚姻的诗。在《诗经》时代,在某些地域,对男女交往的限制还不像后代那样严格,由此我们在这些诗中可以看到年轻小伙对美丽姑娘的大胆追求。

《蒹葭》“溯洄从之”、“溯游从之”表达了诗人追求所爱的坚强意志。“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说明爱的路上困难重重,道路曲折。“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址”表达相望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情意。

2、从总体上说,社会的制约是逐渐严格起来的,恋人们对自己的行动,不得不有所拘束。于是我们在《国风》里看到许多情诗,咏唱迷惘感伤和可求而不可得的爱情。在后人看来,这也许是一种含蓄微妙的艺术表现,但在当时,恐怕主要是压抑的情感的自然流露。一切诗歌的艺术风格都不是无缘无故地形成的。明朗热烈的风格,必是情感自由奔放的产物;含蓄委曲的表达,总是感情压抑的结果。

3、《诗经》里大量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诗经》中的,“兴”,用朱熹的解释,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它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它往往用于一首诗的开头。

《关雎》中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借眼前景以兴起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同时关雎和鸠,也可以比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和谐恩爱。

《蒹葭》里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描绘在一个秋日的.清晨,诗人来到河边,为的是追寻那思慕的人儿,而芦苇丛却呈现出冷寂与落寞的气氛。

4、《诗经》的语言特点。学生朗读归纳,体会作用。

(1)诗经的基本句式是四言,间或杂有二言,直至九言的各种句式,但杂言句式所占比例很低,以四言句为主干。可由此推想,当时演唱的《诗经》音乐旋律是比较平稳的、简单的。

(2)常采用叠章的形式,即重复的几章节,意义和字面只有少数的改变。《蒹葭》全篇3章12句,只变动了十几个字,不但写出了芦苇茂盛的状态,爱情道路的曲折绵长,伊人虽近在咫尺,但又遥不可及的痛苦心情,而且通过不断重复的旋律,表现出诗人对爱情的执著追求,似乎有一种合唱、轮唱的味道。在现代歌曲中,还常看到这种情况,这说不上影响,却有古今相通的道理。

(3)通过小组朗读体会。

作为歌谣,为了获得声音上的美感,《诗经》中大量使用了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在古汉语的规则中,这类词汇扼抵是形容词,所以也有助于表达曲折幽隐的感情,描绘精彩美丽的自然。学生从课文中找出例子,并体会其作用。《关雎》中“关关”(叠字)形容鸟叫声,“窈窕”(叠韵)表现淑女向美丽,“参差”(双声)描绘水草的状态,“辗转”(叠韵)刻画出因相思而不能人眠的情状,既有和谐的声音,又有生动的形象。《蒹葭》中的“苍苍”、“萋萋”、‘采采”(叠字)形容芦苇茂盛的样子,为下文“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作了辅垫,渲染了气氛。通过全体朗读体会。

三、布置作业背诵全文。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人教版 篇5

第三单元 抓住特征 准确说明

1.中国石拱桥

2.桥之美

3.苏州园林

4.故宫博物院

5.说“屏”

兴趣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都有过旅游的经历吧,能不能说说在旅游的过程中都看了一些什么?

生1:我去过苏州,那里的园林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比如说拙政园、留园等。

生2:有一年暑假,我爸带我去卢沟桥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

生3:去年夏天,我们一家去了首都北京,在那里我们游览了故宫、人民大会堂、颐和园等,真是美不胜收。

师:是呀,旅游能增长知识。你们所说的拙政园、颐和园等这些建筑园林、名胜古迹,它们是人类创造活动的实物记录,体现了人民大众的智慧,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正好,我们下面要学习的一个单元所选课文基本上都与建筑园林、名胜古迹有关。而且在这一单元我们会接触到一种新的文体。

生:什么文体,老师,讲给我们听听好吗?

师:别着急,你请同学们看看下面的两段文字,比较一下这两段文字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文段一:久居北京的老城墙附近,孩提时曾跟小伙伴们一次次踏过那颤巍巍的、透过桥板缝就可窥见浊流的护城河桥,到离城墙不远的乱坟冈子或农家柴草堆去捉蛐蛐儿。也曾遇到难得的机会坐上昆明湖的小船,穿过那汉白玉砌成的玉带桥。头一次见到著名的卢沟桥的时候,我简直惊呆了,在宽阔的长长的桥面上欢叫着来回奔跑,一时顾不上去数那桥栏上据说永远数不清的石狮。

文段二: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生:我看出来了,文段一在表达上侧重于记叙,而文段二在表达上侧重于说明。

师:说得对,前者主要是用来记叙的,要求生动传神,而后者则是主要用来说明的,要求把事物的特征说清楚。如果我们把前者称为记叙文的话,那么后者我们就称之为说明文。它没有贯穿首尾的故事,不以浓郁的感情打动人,不注重细致入微的描写、刻画等。它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我们要向别人介绍某种事物或阐明某种事理,都要用到说明这种表达方式。

难点互动探索

难点问题1 抓住特征 揭示本质

生:老师,由于我们首次接触说明文,从哪入手呢?

师:大家想想,我们所接触到的事物之所以不同,原因何在?

生:那是因为每个事物都有属于自己的个性特征。

师:对呀,说明文是说明事物或事理的文章,我们当然要从认识事物的特征开始呀。因为抓住被说明事物的特点。这是说明文的灵魂,只有特点抓住了,明确了,才能把事物说明白。

生:老师,谢谢您的点拨。

相关知识链接

说明事物,不能只说明事物的外部形态,最根本的还在于能够揭示其本质的属性或特征,如它的性质、规律、原理、关系、成因等。如果说对事物外部形态的表面认识还是一种感性的认识,那么揭示其本质的属性或特征则是一种理性的认识。这就必须对具体的感性的材料进行抽象和概括,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范例1 中国石拱桥的特征是什么?

分析:

我们在阅读说明文时,要认真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介绍和解说的。《中国石拱桥》一文紧紧抓住中国石拱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这些特征加以介绍和说明。

本文先谈石拱桥的一般特点,再概括介绍中国石拱桥的总体情况,接着以赵州桥、卢沟桥为具体实例来说明中国石拱桥在历史上曾取得的辉煌成就。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概括介绍一般石拱桥的特点,历史悠久大小不一,形式多样多而广。

第二部分(第3-9段):介绍我国石拱桥的特点(结构坚固,形式优美)、取得的光辉成就及其原因。

第三部分(第10段):介绍解放后我国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表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解答:

文章在介绍赵州桥、卢沟桥时,处处强调石拱桥“不仅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的特点,使读者产生鲜明的印象。

解题方法链接

阅读说明文,要抓住被说明事物的特征。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特征,这是一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最本质、最主要的方面。因此,说明文必须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才能介绍清楚这一事物,才能使读者留下鲜而而准确的印象。

把握了全文的条理和思路,就容易把握全文说明了事物什么样的特征或什么样的事理。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征。如果说明事物时东拉西扯,不围绕事物的特征进行,那么被说明的事物就会显得面目不清,说明的目的'也就没有达到。

范例2 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是什么?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

分析: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征,这在《苏州园林》一文中得到充分的体现。文章首先指出苏州园林的共同点: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此后就主要从四个方面对苏州园林的这个共同点作具体解说。

(一)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亭台轩榭在布局上“绝不讲究对称”。作者将苏州园林的布局与中国传统建筑作比较,以图案美与美术画打比方,说明苏州园林具有充满自然之趣的布局美。

(二)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假山堆叠有自然之趣。让人忘却其为假山。池沼则“大多引用活水”是因为活水才有生趣。“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往往安排桥梁”,讲的是因地制宜,印证了前面所说的“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两座以上的桥梁,决不雷同。讲的其实也是避免对称,讲究自然之趣。细处也不放过,如石岸“总是高低曲折任其自然”,还布置几块石头或种上花草。这些安排,使得苏州园林中的假山与池沼出自人工,却能宛若天成,这也正是园林中的山水所追求的境界。

(三)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花草树木的映衬同样“着眼在画意”。作者先介绍花草树木栽种的良苦用心:既讲究树木的错落有致,又照顾到季节的变化。再介绍花草树木的修剪技巧:取法自然。以“像宝塔那样的松柏”“阅兵式的道旁树”作比较,以“古老的藤萝”作例子,说明花草树木的栽种与修剪符合中国画的审美观。

(四)讲究近景与远景的层次。巧妙运用花墙与廊子,使苏州园林显得层次多,景致深,景物不是一览无余地展现在游览者的面前,而是逐次展露,游览者可以领略到移步换景的乐趣,获得的审美享受也更为深长。

解答:

课文从游览者的角度来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这就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 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文章首先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等四个主要方面,再从每一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建筑的色彩美等三个细微的方面来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

解题方法链接

阅读说明文,找出事物特征要建立在通览全文的基础上,深入理解文意,在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带着这样的思想去阅读分析说明文,才能正确把握其说明顺序。

范例3 《故宫博物院》在众多的宫殿中,作者为什么要选择太和殿和养心殿作为重点来介绍?在介绍建筑群中,重点介绍主要建筑,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分析:

太和殿是故宫建筑的中心,最全面、最突出地体现了故宫的本质特征,即处处反映出以皇帝为中心、皇权至上的建筑设计特点。所以建殿于中轴线上;因皇帝自诩为真龙天子,因而处处饰以龙形。写太和殿:

第5段:写外观特征,抓住色彩特点。如:湛蓝、金黄色、青蓝点金、红色、金锁窗、朱漆门。

第6段:写内部装饰,抓住龙的姿态特点。如:蟠龙、金龙、双龙戏珠、单龙飞舞、行龙、坐龙、升龙、降龙。

第7段:写建筑位置,抓住象征皇权的特点。如: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皇帝宝座在这条线的中心点上。

第8段:写殿的作用,抓住大典威严气氛的特点。如:跪满百官、排列仪仗、皇帝端坐、鸣钟击罄、烟雾缭绕。 这部分采用了从外向内的说明顺序,从殿外写到殿内;写殿内设置又按照方位顺序写:正中、上面、背后、两旁、殿顶、中央、周围等。请注意方位词语用其在表意上的准确性。

解答:

从全文看,重点说明前朝和内廷;就局部而言,重点介绍太和殿和养心殿。因为太和殿是故宫建筑的主体,最能体现故宫建筑设计的特色──处处体现封建帝王“唯我独尊”、皇权至上的思想。重点介绍此殿,就能使读者窥一斑而知全貌。养心殿是封建帝王的活动中心,文章较详细地介绍封建帝王的罪恶历史,说明它在历史上的重要“位置”,自然能体现出“故宫”的特征,所以文章也作重点说明。

解题方法链接

在介绍建筑群时,分清主次,采用有详有略的写法,这样才能突出重点,把最有特色的地方写出来,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重点与详略的安排,却要根据建筑物的特征而定。

难点问题2 理清顺序 条理清楚

生:老师,我们在学习《中国石拱桥》的时候,文章为什么要从旅人桥说到赵州桥、卢沟桥,最后又说到现代的桥?

师:问得好,你的提问涉及到说明文如何安排说明顺序的问题。

生:老师,你能告诉我们什么是说明顺序吗?

师:好,说明文在安排写作材料的时候,要合理地组织材料,这就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说明顺序,这是使说明内容条理化的必要条件。为了把事物说清楚,说明文特别讲究说明的顺序。关于这一点希望同学们一定要记好。

生:老师,我明白了。

相关知识链接

常见的说明的顺序一般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1.时间顺序:一般用来说明事物的变化发展。说明文运用时间顺序往往突出时间的阶段性,每一阶段一般都有它的特征。它与记叙的时间顺序相似。

2.空间顺序:一般用于说明实体事物的文章。说明实物的形状和构造时,或由近及远,或从上到下,或由表及里……

3.逻辑顺序:一般用于说明事理(非实物)的文章。常见的有由主到次、由现象到本质、由构造到功用、由认识到实践等。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人教版 篇6

一、教材的地位作用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课文均与建筑园林、名胜古迹有关,旨在使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展示人民大众创造性智慧,包涵着丰富文化内涵的课文,掌握说明文和小品文的相关知识,开阔眼界,提高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激发他们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

《桥之美》为自读课文,位于讲读课文《中国石拱桥》之后。两篇课文同是写桥,但《中国石拱桥》的作者茅以升是桥梁专家,而《桥之美》的作者吴冠中是画家。他们分别从科学的角度和艺术的角度来写桥。《中国石拱桥》已使学生初步了解了桥的历史、形式、结构等知识,本文则重在引导他们以新的审美视角来品味欣赏文中的桥之美。

二、教材内容的理解

《桥之美》是一篇美学小品,语言具有强烈的画面感与抒情般的感染力。吴冠中先生将桥置于一个个构图框中,发掘出桥在不同环境中所产生的不同美学效果,给人一种新的审美视角。

课文由桥的诗境美引出桥在绘画上的形式美,再将桥自身的结构美与它的构图美作对比,肯定强调了桥之美美在构图,美在它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美学作用。接着以诗意的语言具体描绘了不同的桥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谐优美地融合的几幅画面。得出结论:“凡是起到构成及联系作用的形象,其实也就具备了桥之美!”

三、学生情况的分析

当今的初中生视野开阔,思维活跃,个性鲜明,但是,大量的信息使他们在接收时大块朵颐多过细品慢赏,常常忽视周围事物的美,对传统文化的体会也不深。

教学时要结合教材,引导学生用新的审美视角去发掘美、品味美,开阔眼界,提高文化品位。

四、教学目标的设定

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三大类,根据大纲要求和本单元要求,结合教材依据本年级学生的特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把握课文内容──桥之“美”美在哪

⑵ 形象优美的语言

2、能力目标

学习一种新的审美视角:

3、情感目标

关注生活,关注自然,做生活的有心人。

五、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根据上述的分析,我确定本文的教学重点是:一、学习一种新的审美视角,二、品味形象优美的语言。其中第一点同时也是教学的难点。

六、教学课时的安排

一课时

说明:本文是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为自读篇目。

【促进发展说教法】

要把课改真正地落到实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三个原则:

一、教,就是和学生一起学,重视学情的调查和学法的研究,教学相长;

二、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真正地把课堂交给学生,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品味感悟,主动获取知识,教师的任务是创造与课文相适应的课堂氛围,并相机给与指导和启发

三、教师不要将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强加于学生

因此我确定教学方法如下:

1、比较阅读法

《桥之美》位于《中国石拱桥》之后,两篇文章作者的身份不同,写作的角度也不同,通过比较既可以复习上一篇课文又可以自然导入本文,大致把握本文的主要内容,使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即能有意识地去感知科普说明文与美学小品语言的区别,并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所以我采用比较阅读法来导入课文,具体做法如下:

⑴ 比较两文作者的不同身份及由此产生的不同的写作角度。

⑵ 抓住本文中心句比较两文内容上的不同。

⑶ 比较两文的语言。

2、语境解读法

《桥之美》的语言画面感很强,修辞灵活,具有抒情般的感染力,是本文学习的重难点。因此在具体赏析课文时我选择采用语境解读法,使学生结合语境,由粗到精,由此及彼,反复诵读,整体把握,最终使学生既欣赏了桥之美又学习了语言之美。具体操作如下:

⑴ 在比较阅读基础上抓住文眼来析读

文章的开篇部分往往有最简练的文字作文眼来统摄全篇或交代线索以贯穿全文。本文题目中的“美”即为文眼,析读时引导学生顺着“美”字将文中画面一幅幅铺展开来。

⑵ 诵读、赏析、品味、想象。

⑶ 通过替换、删除描写的词语、或更改修辞方法,细加推敲品读,进一步把握文中语言的魅力

3、分组讨论法

三、提高能力说学法

“最好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笛卡尔)

为了提高学生欣赏品味语言的能力,在教读过程中,注重指导学生赏析的几种方法:

1、联系:将词放在句中品,将句放在文中悟。

2、替换:

⑴ 比较替换字词的不同效果

⑵ 抓住文中修辞,比较更换修辞或不用修辞的不同效果;

3、转化:将文字与画面或音乐结合,多角度品味。

4、讨论:互相启发。

四、优化组合说程序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追求师生良性互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备好课但不事先设定所谓的严格的教学步骤,而是把课堂教给学生,教师要因势利导,艺术地驾驭课堂,良好地把握以下教学节奏:

比较阅读

语境解读

讨论品评

迁移拓展

具体做法如下:

1、导课:

⑴ 多媒体展示多幅桥的优美画面,创设情境,渲染气氛。

⑵ 复习《中国石拱桥》,出示结构示意图,引起学生对比讨论。

⑶ 出示《桥之美》中心句。

2、解读

⑴ 抓住本文文眼及中心句“桥在不同的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讨论:不同的桥是怎样与不同的环境在相互联系对比协调中体现美感的。

⑵ 展示板书。

3、读、赏第四、五两段,品味语言的魅力,同时展示画面。

4、展示音画课件,诵读课文第四、五两段。

三、迁移拓展

⑴ 谈谈阅读本文的启示。

⑵ 教师总结: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本文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即:从事物之间的联系中寻求美或新的发现,不仅寻求美如此,做其它事也是如此。

【作业的精心设计】

选题完成作业,要求1与2型的作业各选一题完成:

1、

⑴ 收集一些有意思的桥名的由来,如西湖的断桥名因何起。

⑵ 收集有关桥的诗歌、对联、谜语、俗语、谚语成语等。

⑶ 收集有关桥的故事与传说,如三国故事中的当阳桥。

2、

⑴ 仔细观察一座桥,从桥与不同环境的联系中发观美,完成一篇作文

⑵ 许多事物都可以从它与周围事物的关系中得到新的发现,请就此完成一篇作文。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人教版 篇7

教学目标

1 准确认读文中生词、把握结构安排及各种修辞手法。

2 学习写景与叙事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过程与方法

布置预习,辅导。

问答法、讨论法、诵读法。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1感受大自然的壮美。

2从民俗风情感受传统文化美的一面。

教学重点

1 生词及文言常用词汇。

2 结构安排、语言组织、白描手法等方面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

1 对钱塘潮形成直观整体的印象。

2 感受自然之美和传统文化美。

课时

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 传看相关资料,要求学生讲诉自己心目中的钱塘潮。

讨论,描述。

2 要求学生了解时代背景和当时的风俗,导入课文。

二、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并翻译。

1 指导学生朗读。

(1)放录音带,示读。

(2)自由朗读。

(3)抽取一名学生范读,并加以指正。

(4)学生齐读。

2 指导翻译。

(1)学生参照注释以及工具书自行翻译。

(2)由学生举出难以理解的语句,讨论,教师小结。

(3)抽取部分学生翻译重点语句。

(4)抽取部分学生翻译段落,一学生翻译全文。

(5)齐读课文。

三、梳理文章结构。

1 学生思考文章的行文思路及结构安排。

2 讨论并抽取几名学生回答。

3 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深入学习。

1 导入课文。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观潮的主要内容,形成了一个初步的印象。这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本文所用的一些修辞手法、艺术技巧及有关的民风民俗。

2 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上节课的'掌握情况。

二、品味修辞。

1 速读一遍文章,在读的过程中注意修辞方面的内容。

2 逐段分析讲解修辞的运用,及其对文章内容的表达作用。

三、民风民俗的延伸

1 讲述一些民风民俗的知识。

2 讲述的过程中一起翻译文中的段落。

四、指导完成课后练习题。

1 学生自主完成。

2 讨论交流。

3 教师小结。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人教版 篇8

教学目标

●能把握本文的说明顺序,并按照顺序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能准确判断本文使用的说明方法,并说出其作用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本文,在理清说明顺序,把握文章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后,收集筛选信息,增强对生物入侵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如何看待在物种迁移过程中的“人为干预”?为什么在形成“生物入侵者”的过程中,强调“不受同类的食物竞争”和“不受天敌伤害”这两个条件?

●教学方法:

1课文学习以合作探究为主,教师只作必要的点拨指导。

2.讨论归纳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收集资料,讨论归纳主题,共同解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战争”一词,让学生说出看到后会想到哪些词语?(学生可以小组竞争,说出不同的词语)(血雨腥风,枪林弹雨,硝烟弥漫……)由次你会联想到那些战争?(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在什么情况下才发生呢?领土、尊严受到侵犯时战争就爆发,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的是发生在人与生物之间的,板书课题,“生物入侵者”是什么?大家对此可能会感到陌生。要知道,这正是人类自己挑起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不能不引起我们高度警觉,今天,我们将走进战场,对这场“战争”做一番考察。

二、展示目标(生认真识记)

三、实施目标

(一)小组长带领组员自学,完成以下问题。

1、说明文的三大要点:说明对象根据说明对象,说明文可分为文和。本文属于说明文,说明的顺序常见的说明方法

2、给下列字注音或者根据拼音写汉字。

劫掠藩篱厄运归咎斑斓物竞天择

(二)根据目标朗读课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结合自己读课文情况完成以下问题。

1、通过刚才的阅读,你获得了哪些关于生物入侵的知识?

2、作者按什么思路来告诉我们这些知识的?

3、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分析其表达效果

4、生物入侵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危害是什么?

5、针对生物入侵增多的原因和途径提出一条或几条防范措施?

(三)小组对抗,释疑问难(小组为单位,组长纪录,然后提出,让小组解决,教师点拨)

小组在完成上述目标的同时,深入挖掘,找出有价值的问题,归纳交流。

(四)小结:学习了本课,你有什么问题及收获?

(五)形成测试:生物入侵者的说明对象运用的说明顺序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举例说明)

(六)拓展延伸

你知道还有那些生物入侵者吗?你在生活中发现过生物入侵的现象吗?

根据已有资料简介一种生物入侵者(姓名、来源、特点、危害等)并针对其特点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以小组为单位)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人教版 篇9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积累几个文言实词;疏通课文,理清结构。

2.理解文中引用古书、古人的论说的作用;了解意动用法。

3.借鉴古人关于“问”的论述,培养虚心好问的良好学风,增强“勤学好问”的意识。

【重点难点】

1.重点:对“学必好问”主张的理解把握。

2.难点:“意动用法”与“使动用法”的区别。

【课文提示】

刘开(1784—1824)字明东,又字方来,号孟涂。清代桐城(现在安徽省桐城县)人。十四岁时,拿自己写的文章拜谒桐城派主要作家姚鼐。姚鼐非常赏识他,尽力教他古文作法,后来成为桐城派有名作家之一。他的古文与方东树、梅曾亮等齐名,诗也很好。

【正音正字】

①臆度 (duó,猜测) ②问难 (nàn, 驳诘)

③几于古时(jī ,接近) ④强以为知(qiǎng,硬要)

【判断句式】

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

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

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

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初学课文】

1.朗读课文。

2.本文课题《问说》是什么意思?能否从中看出本文的文体?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 首句是中心论点:“君子之学必好问”。 )

【课文简析】

本文的语言风格古朴。在句式运用上,注意整齐的排偶句与灵活的散文交错运用,奇偶互现,错落有致,以取得波澜起伏,气势雄壮的效果。在散句中穿插相当多的排偶句。

原文有7段,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课文节选了原文的第1段和第2、4、7段的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引论。作者先提出“君子之学必好问”的中心论点,接着辩证地分析“问”与“学”相辅而行的关系,再转而强调指出:好学一定要勤奋。

第二部分(第2-6段):本论。从正反两方面详细阐明为什么要勤问。

第2段,从正面阐明“问”的重要作用:问不择人,问必有得。作者分两方面论述:①说明不管问什么人都会有收获。②引儒家经典和大师的话,先是暗引,后是明引,证明“问”是进德修业的重要条件,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深刻阐明中心论点。被删除的是②:

《书》不云乎?“好问则裕。”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

被删除的第3段,以古人好问为例,对比古今的不同表现,分两个层次:①古人好问,不择事,不择人,能取善之弘;②今人有学而无问,为下文针砭时弊作了铺垫。

第4段、针对今人“是己非人”的弊端,作者从问的内容和对象两方面进行批评。今人和古人的言行构成鲜明对比:古人“不择事而问”而今人“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事未安,妄以臆度”;“古人不择人而问”而今人对“贤于已者;忌之而不愿问”,对“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对“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这个层次对今人的批判与前面第2段关于问各种人都能有收获的论述、第3段“古之人,不择事而问,不择人而问”遥相呼应。此段删除的文字是:

人不足服矣,事无可疑矣,此唯师心自用耳。夫自用,其小者也;自知其陋而谨护其失,宁使学终不进,不欲虚以下人,此为害于心术者大,而蹈之者常十之八九。

被删除的第5段、批判今人“非所问所学”的不良风气。作者指出今人问的三种不良动机:“快言论”、“试其能”、“容其短”。最后以感叹句作结,再以“不能几于古”进行对比,批评今人。

被删除的第6段,推究今人不好问的根本原因。

第三部分(第7段):作者申说自己的主张。这一段原文是这样的:(划线为课文保留)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不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

【课外作业】

1.完成“学习建议”。

2.按要求,逐句翻译全文。

3.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六个“思维训练”题进行预习。

4.通过图书馆、因特网,了解桐城派的概况。

第二课时

【朗读课文】

【串讲课文】

原文: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翻译:君子学习一定喜爱问。“问”和“学”是相辅相成进行的。不“学”就不能提出疑难,不“问”就不能增加知识;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正喜爱学习的人。道理明白了,可是还不能应用于实际;认识了那些大的方面,可是还不了解那些细节,除了问,怎么解决问题呢?

要点:达:通达。 识其大矣、不知其细:其:指示代词,可译为“那”。 其奚决焉:其:语气副词,表反问语气。

原文: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

翻译:(对于)道德才能比自己高的人,向他们询问借以破除疑问,(这就是孔子)说的“到有学行的人那里匡正自己”了。(对于)不如自己的.人,向他们询问借以获得一点正确的见解,(这就是曾子)说的“有才能的向没才能(的人)询问,知识多的向知识少(的人)询问”了。(对于)同自己水平相等的人,向他们询问借以共同研究,(这就是《中庸》)说的互相诘问,详细地考察,明确地分辨。

原文: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

翻译:(认为)自己对别人错,是俗人的共同毛病。学习有未贯通(不理解的地方),(却)勉强以为理解,(所持的)道理有不稳妥(的地方),(却)胡乱地凭主观猜测,像这样,那么一辈子几乎没有值得问的事情了。(对于)比自己贤能的人,(就)妒忌他而不愿意向他询问;(对于)不如自己的人,(就)轻视他而(认为)不值得向他询问;(对于)同自己水平相同的人,不敬重他而不甘心向他询问,像这样,那么天底下几乎没有值得问的人了。

原文: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

翻译:聪明的人考虑一千次,(也)一定会出现一次错误。圣人不了解的事物,未必不是愚笨的人了解的事物;愚笨的人能做的,未必不是圣人不能做的。真理不是专门在某些人手里,学习是没有止境的。那么,“问”可以缺少吗?因此尊贵的人可以问卑微的人,德高的人可以问不成器的人,而老人也可以问年轻人,只要学习中有成就便可以了。

【思维训练】(根据情况,选择若干讨论)

( ①提出论点,阐明问与学是相辅相成的。

②从正面阐明“问”的重要作用,指出问不择人,有问必得。

③针对今人“是己非人”的弊端,作者从事和人两方面进行批评。

④作者申说自己的主张。 )

2.“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否定句式有什么作用?

( 加强语气,突出问的重要性。 )

3.“舍问,其奚决焉?”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 这句用了反问。 强调问的重要性,,增强语势,鲜明而有力地指出问的正确态度,不分贵贱老幼,“唯道之所成”。 )

4.“问与学,相辅而行”的理由是什么?

( “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

5.为什么应该向不同人等询问?

( 因为问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收获:问“贤于己者”可以“破其疑”,问“不如己者”可以“求一得”,问“等于己者”可以“资切磋”。 )

6.第三段的两个“如是”意思是什么?它们分别指代什么?

( “如是”的意思是:像这样。 前者指代:“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后者指代:“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 )

7.作者有什么理由认为问是不分圣愚、贵贱、老幼的?

( ①“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②“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 )

8.学习本文以后,你有什么收获?

( 既要刻苦好学,又要谦虚勤问。 )

9.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问”在学习中的作用。

【课外作业】

1.整理课堂笔记。

2.预习《布鲁塞尔大广场》。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人教版 篇10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人教版初中八年级语文教材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2.掌握人教版初中八年级语文教材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

3.能够熟练运用人教版初中八年级语文教材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4.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教学更加有效。

二、教学内容

1.《课程标准》中的语文教学要求;

2.人教版初中八年级语文教材的教学内容;

3.人教版初中八年级语文教材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

三、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

2.互动式教学法:通过互动方式,让学生参与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课堂讨论法: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由发言,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步骤

1.课前准备:教师要提前准备好教案、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料;

2.课堂导入:通过引入一些有趣的话题或故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3.课堂讲授: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

4.课堂互动:通过互动方式,让学生参与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5.课堂讨论: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由发言,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6.课堂总结:通过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人教版初中八年级语文教材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教学更加有效。

六、教学评价

1.通过考试、作业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

2.通过教学反馈、课堂观察等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

3.通过教学反思、教学改进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人教版 篇11

知识与能力

1.明确本文的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学习作者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来介绍说明对象。

2.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快速概括、提取信息的能力。

3.仔细品读文章语句,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过程与方法

1.快速默读课文,圈点勾画出文章关键的词语和句子,把握文章内容。

2.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讨论、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知《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及艺术价值,提高鉴赏艺术品的能力。

2.了解《清明上河图》的伟大成就,认识我国古代高超的艺术水平和人民的聪明才智,增强民族自豪感。

重点

学会概括、筛选信息,明确《清明上河图》的特点。

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按总分总的方式,运用典雅而富有韵味的语言来介绍《清明上河图》的方法。

圈点勾画法 合作探究法 点拨法

《清明上河图》图片 多媒体课件

1课时

《中国石拱桥》给我们介绍了中国桥梁的悠久历史及伟大成就,《苏州园林》介绍了苏州园林的建造特点,这两篇文章让我们在增长知识的同时,也感受到我们祖国的伟大。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介绍我国国宝级画作的一篇文章——《梦回繁华》,去领略中国画的博大精深。

1.张择端简介

张择端(生卒年不详),字正道,山东东武(今中国山东诸城)人。中国北宋时期的画家。宣和年间任翰林待诏,擅画楼观、屋宇、林木、人物。所作风俗画市肆、桥梁、街道、城郭刻画细致,界画精确,豆人寸马,形象如生。存世作品有《清明上河图》、《金明池争标图》等,皆为我国古代的艺术珍品。

2.《清明上河图》简介

《清明上河图》系宋代名画,作者张择端。此画距今近900多年的历史。图中描绘的是北宋时期的开封,清明时节汴河两岸的风俗民情。《清明上河图》画心高25.5cm、长525cm,作者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描绘全图,主要描绘对象是市井百姓,这在宋朝是十分少见的,全图规模宏大,结构严谨,构图起伏有序,笔墨技巧兼工带写,人物生动传神。画中细致地描绘了汴河上舟船往复,飞虹卧波;店铺林立,人群熙熙攘攘的繁华景象。人物生动传神,牲畜、房舍、舟船、城郭、桥梁、树木、河流至臻至妙,惟妙惟肖。

《清明上河图》既是一幅伟大的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珍品,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北宋大都市的商业、手工业、民俗、建筑、交通工具等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其丰富的思想内涵,独特的审美视角,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都使其在中国的乃至全世界绘画史上被奉为经典之作。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主要特征是什么?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采用中国传统绘画特有的手卷形式,内容庞大,繁而不乱,长而不冗,段落清晰,结构严谨,采用兼工带写的手法,线条遒劲,笔法灵活。

2.文章从哪几方面介绍它的?

从三个方面介绍:(1)介绍《清明上河图》的作者、作画时间。(2)介绍《清明上河图》描绘的主要内容。(3)介绍《清明上河图》的价值。

1.文章开头写到了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写到了北宋时期商业、手工业的迅速发展,写到了绘画题材的拓展。

写这些,即紧扣文题,又自然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清明上河图》

2.《清明上河图》描绘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

北宋京城汴梁从城郊、汴河到城内街市的繁华景象。

3.第3段最后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比喻。把《清明上河图》比喻为“一部乐章”,把画面开卷处比喻为慢板、柔板,把画面中段比喻为快板、紧板,把后段比喻为尾声,形象生动地突出了《清明上河图》的特点,引出下文对《清明上河图》画面内容的说明。

4.介绍《清明上河图》的画面内容,作者按什么说明顺序进行介绍的?

文章有提示语:画面开卷处汴京近郊风光——画面中段是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后段描写汴梁市区的.街道。由此可见作者按空间顺序进行说明。

5.画面开卷处汴京近郊风光描绘了哪些景象?按什么顺序说明?

疏林薄雾中赶集的乡人,岔道上踏青的权贵,近处小路上骑驴的行旅。按由远到近的空间顺序说明。

6.在说明画面中段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时,作者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①举例子。以“巨大的漕船”“宏敞的拱桥”“准备驶过拱桥的巨大的漕船”三个事物为例,具体生动地说明了画面中段的景象。

②打比方。说明“宏敞的拱桥”时,说它“结构精美,宛如飞虹”,形象地说明了拱桥的形态和气势。

③摹状貌。对“准备驶过拱桥的巨大的漕船”的细节描绘,形象地再现了画面内容,使读者如同看见了画作一般。

多种说明方法的综合运用,介绍了画面的内容,突出了画面的特点,给人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

7.文中从哪几方面介绍《清明上河图》的价值?

(1)艺术价值:采用中国传统绘画特有的手卷形式,内容庞大,繁而不乱,长而不冗,段落清晰,结构严谨,采用兼工带写的手法,线条遒劲,笔法灵动。

(2)史学价值:是写实性很强的作品,画中丰富的内容,有着文字无法取代的历史价值,为12世纪中期中国城市生活状况留下重要的形象资料。

(1)抓住特征介绍事物。本文介绍的是一幅画作,作者紧扣《清明上河图》的特征“采用中国传统绘画特有的手卷形式,内容庞大,繁而不乱,长而不冗,段落清晰,结构严谨,采用兼工带写的手法,线条遒劲,笔法灵活,写实性很强”进行说明。

(2)语言准确,说明生动。文中有准确的说明,如“绢本、设色,纵25.5厘米,横525厘米”准确地介绍了画的材质、画的大小。有生动的说明,“巨大的漕船,舳舻相接,忙碌的船工从停泊在河边的粮船上卸下沉重的粮包,纤夫们拖着船逆水行驶”生动地描述了画面的内容,让读者似乎看到了画图,突出了《清明上河图》的特点。

梦回繁华说明对象 《清明上河图》特征①采用中国传统绘画特有的手卷形式②内容庞大,繁而不乱,长而不冗③段落清晰,结构严谨④采用兼工带写的手法,线条遒劲,笔法灵动⑤写实性很强说明方法 举例子 打比方语言特点 准确 生动作者情感 赞叹 自豪

在《梦回繁华》的教学设计中,我摒弃旧传统“串讲”教学模式。设计“课前积累——创设情景导入——自由式阅读——合作式解读——探究式拓展”五大环节。实施过程中,以学生的自感、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先创设情景导入,再指导学生阅读说明文的方法,让学生找出文章的说明对象:《清明上河图》,再在文中找出说明《清明上河图》特征的句子,然后仔细阅读课文,探究文章如何突出说明对象的特征。我想:学生如果能够找出这些句子,肯定就能理解说明的特征和说明的顺序。于是,我引导学生找出4段中能标识文章结构层次的词语,出乎意料的是部分学生一下子就找出来了,真让我为之一振。再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在此基础上归纳了本段的说明顺序。再指导学生选段朗诵,充分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教学效果好。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人教版 篇12

本文是六朝山水小品中的佳作。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材的美学资源,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运用课件,激趣导入,张显文章意境,体悟文章美感。品读文本,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

【教学目标】

1、了解一些文言知识,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句式。

2、引导学生品味赏析文章的意境美、志趣美、语言美,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

3、通过本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意境美,志趣美,语言美。

2、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

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物者,窥谷忘反的含意。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延伸拓展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赏美景,营造氛围,引入课文

1、播放课件,观赏富春江风光。

2、插入解说:桐庐──富春江旅游区简介。

富春江的美,激发了无数文人雅士的豪情,他们留下了许多吟咏的佳句。(播放佳句)

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元·吴桓赞)

三吴行尽于山水,犹道桐庐景情美。(宋·苏东坡)

由此引入:南朝梁文学家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为我们留下了独具特色的富春江美景,让我们一起来细心体味,尽情欣赏。

二、由学生讲述作者的简历,教师作评价补充

展示课件:吴均,字叔庠,南朝文学家,史学家。他出生贫寒,为人性格耿直,好学,有俊才。他的诗文清拔有骨气,曾得到当时文坛领袖沈约的称赏。当时有人效仿他这种文体,称吴均体。著有《吴朝清集》和小说《续齐谐记》《齐春秋》《庙记》等,不少作品后来失传了。

三、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感受作品的声韵美

1、教师配乐朗读课文,学生初步感知文意。

2、教师展开课件,提示重要词语的读音。

3、指名学生读课文,其余学生听读,并对其进行评价。

(教师可适当提示朗读需要注意的地方:注意语速、注意停顿、注意重音、注意节拍。)

学生齐读课文,根据教师的提示,努力读出最佳效果。

四、学生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理解文意

1、让学生理解文中加粗词的含义。(多媒体显示)

负势竞上(向上)

横柯上蔽(在上面)上

天下独绝(独一无二)绝

猿则百叫无绝(停、断)绝

2、学生读课文,口头翻译课文,画出疑难语句,准备质疑。

3、让学生自主提出翻译难句,小组讨论解决,也可求助于老师。

播放课件:(学生有可能提到的疑难语句)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五、理清课文的思路

1、自由朗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哪一句最能概括富春江的景物特征?在课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板书),全文都是围绕着异和奇这两个字来写的,总领全文的作用。

2、小组讨论:作者是怎样一步步展现富春江山水的异和奇的?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边引导边板书:

异水:千丈见底 水之清

从 急湍猛浪 水之急 天下

飘 奇山:高山寒树 树之奇

荡 独负势轩邈 山之势

泉鸟蝉猿 山之音 绝

息心忘反 山之力

横柯疏条 林之密

六、学生根据板书,尝试背诵课文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与朱元思书》。

2、摘抄文中景物描写的佳句。

第二课时

一、教师检查背诵

二、播放音乐,让学生想象富春江之美景,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感受作品的意境美。

三、教师评点,并提出问题

本文为我们呈现了怎样的一种意境?

(引导学生进步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可以通过同桌互动,师生互动进行交流、品味。)

四、再读课文悉心体味,感受作品的志趣美

1、提问:一切景语皆情语请同学们反复品读课文,看看作者描写景物时流露出怎样的情感和志趣?(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展开课件进行总结)

总结:文章表现了作者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含蓄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2、让学生划出作者感怀的句子,细细体会。

展开课件: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五、品味语言,赏析文章的语言美

1、请学生谈谈本文的语言有何特点?

明确:本文语言形象生动,以骈句为主,讲究对仗和声律,富有韵律美。写景文字精当凝练,有一种独特的美。

多媒体显示写景佳句:

风烟俱净,天上共色。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教师要求学生自由选句品味写景的妙处,要求从描写角度、词语运用、表现手法、表达作用等角度,任选一点,揣摩妙处,体会写法。

3、学生齐诵这几句话,感受其语言美的特质。

六、探究拓展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对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理解。

七、课外延伸

阅读吴均诗歌三首,进一步了解作者独树一帜的写作技巧。

山中杂诗 从军行 梅花落

山际见来烟, 男儿亦可怜, 终冬十二月,

竹中窥落日。 立功在北边。 寒风西北吹。

鸟向檐上飞, 阵头横却月, 独有梅花落,

云从窗里出。 马腹带连钱。 飘荡不依枝。

怀戈发陇坻, 流连逐霜彩,

乘冻至辽川。 散漫下冰澌。

微诚君不爱, 何当与春日,

终自直如弦。 共映芙蓉池。

八、课堂小结

九、布置作业

学了这篇课文,你一定会有不少感受。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会使人流连忘返;文中那些优美的语言,整齐的句式读来令人赏心悦目,琅琅上口;文中那些哲理性的语言,也会给人以深刻的启示。请把你的阅读感受和同学交流一下,并写出来。字数在200字左右。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人教版 篇13

教学目标:

1、了解父亲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学习劳动人民勤劳、质朴、忠厚、善良而又有所追求的优秀品质。

2、体会本文围绕“台阶”命题立意,选材剪裁的好处。

3、学习本文平实、质朴、充满深情厚意的语言。

教学设想:

1、本文是一篇自渎课文,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的能力。

2、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了解人物形象。

3、教学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任务: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讲述《愚公移山》的故事。

学生体会故事的寓意:这个故事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征服大自然的美好愿望,体现了劳动人民不畏困难,永不放弃追求的精神。

《台阶》中的父亲在某种程度上与愚公的形象相似。

板书课题——台阶

本文是一篇小说,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有关小说的基础知识。

二、学生快速的阅读课文,注意解决下面两个问题:

(1)注意下列词语的形、音:

门槛、烦躁、晌午、瞬间、尴尬、烟瘾、黏性、涎水、微不足道、大庭广众、

(2)使用第三人称说说本文的故事梗概:

要区别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两种不同的写法。举例:

某某家的老屋只有三级台阶,他眼看人家的'台阶高,受人尊重,决心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可是凭他的经济条件,要造这样的新屋得准备大半辈子。他想聚沙可以成塔,凭自己一身力气,干他十年二十年,总有一天可以造成新屋。他苦了大半辈子,一砖一瓦的捡,一角一角钱的攒,终于盖起了新屋,砌上了九集台阶,屋造好了,人也老了,身子也垮了。

三、明确小说的结构:

小说的故事情节,一般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组成,本文是一篇结构完整的小说,根据这一点我们可以分析本文的结构:

开端:父亲觉得自己家的台阶低,要造高台阶的新屋。

发展:父亲开始了漫长的准备。

高潮:终于造起了有九集台阶的新屋。

结局:新屋落成了,人也老了,身体也垮了。

第二课时

教学任务:理解人物形象;

与《背影》比较分析

教学过程:

一、理解人物形象:

问题探究:

1、父亲为什么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从那些细节中我们可以看出父亲对高台阶的渴慕?表现出父亲怎样的性格?

2、父亲为了建造新屋以及台阶作了哪些准备?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

3、作新屋和造台阶时父亲是怎样操劳的?划出这些句子,体会父亲的性格特征。

4、台阶造好以后父亲有哪些表现?可以看出他怎样的心理?

5、为什么新台阶造好了,父亲反而感到处处不对劲?

小结主旨:本文叙述了父亲建造高台阶的过程,表现了父亲为实现理想而不懈追求、坚韧不拔、不知疲倦的精神,也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崇敬和怜悯。《台阶》暗寓了中国一般农民人生的奋斗过程。

二、写作技巧探究:

1、作者为什么在老屋的三集青石台阶上用了那么多的笔墨?

2、为什么造新屋的主体工程写的简略,造台阶反而写的详细?

3、文章较详细的写了父亲的脚板的泥沙以及洗脚一节,似乎与文章的中心无关,可以删除吗?

小结:本文选材精当,详略有致

凡是与台阶有关的内容不惜笔墨,尽情挥洒,而与台阶无关的则惜墨如金,有的点到为止。

三、比较分析:

《背影》抓住“背影”命题立意,组织材料;《台阶》围绕“台阶”命题立意,组织材料,请分别说说这样写的好处在哪里?(学生自由发言,言之成理即可)

小结:这两篇文章所写的事情,都是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但是作者却能挖掘深邃的内涵来。所以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要留心身边发生的事情,体会意蕴,从中受到教益。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人教版(收藏十三篇)》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幼儿园教案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初中八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收藏九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新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初中八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 篇1菱形学习目标(学习重点):1.经历探索菱形的识别方法的过程,在...
    2024-09-07 阅读全文
  • 2024初中八年级语文教案(收藏十篇) 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在工作中有更好的成长,此时此刻需要为接下来的工作做一个详细的计划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计划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24年初二语文教学计划(精选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2024初中八年级语文教案 篇1解读了语文《新课程标准》,让我...
    2024-09-05 阅读全文
  • 初中语文7年级上册教案(集合八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狼》优秀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初中语文7年级上册教案 篇1教学目标:1、能独立认识本...
    2024-09-04 阅读全文
  •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十一篇 在老师日常工作中,教案课件也是其中一种,老师在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不能敷衍了事。老师在上课时需要依据教案课件来实施,怎么才能快速写好一份优质教案课件?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以下标准仅供参考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024-05-17 阅读全文
  • [精品]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万能版910字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①认识“阅、固、调”等6个生字。会写“堂、镜、闲”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名堂、浪费、镜片”等17年词语。②理解课文内容,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③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搜集资料的能力。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过程谈话导入①教师引述。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同学们平常爱...
    2022-05-11 阅读全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新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初中八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 篇1菱形学习目标(学习重点):1.经历探索菱形的识别方法的过程,在...

2024-09-07 阅读全文

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在工作中有更好的成长,此时此刻需要为接下来的工作做一个详细的计划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计划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24年初二语文教学计划(精选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2024初中八年级语文教案 篇1解读了语文《新课程标准》,让我...

2024-09-05 阅读全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狼》优秀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初中语文7年级上册教案 篇1教学目标:1、能独立认识本...

2024-09-04 阅读全文

在老师日常工作中,教案课件也是其中一种,老师在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不能敷衍了事。老师在上课时需要依据教案课件来实施,怎么才能快速写好一份优质教案课件?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以下标准仅供参考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024-05-17 阅读全文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①认识“阅、固、调”等6个生字。会写“堂、镜、闲”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名堂、浪费、镜片”等17年词语。②理解课文内容,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③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搜集资料的能力。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过程谈话导入①教师引述。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同学们平常爱...

2022-05-11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