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六年级数学比设计教案实用10篇

发布时间:2024-08-13

栏目小编特地为您整理的“六年级数学比设计教案”,谢谢你的关注我会继续创作出更有价值的作品。老师会根据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成教案课件,因此老师最好能认真写好每个教案课件。教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指导。

六年级数学比设计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课本41-45页中例题和习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初步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并能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锥的体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具准备:

2、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并板书公式:“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同时渗透转化方法在数学学习中的应用。

我们已经学过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那么圆锥的体积是不是和圆柱体积有关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圆锥体积的计算。

1、教学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师:请大家回亿一下,我们是怎样得到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的?

指名学生叙述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使学生明确求圆柱的体积是通过切拼成长方体来求得的。

师:那么圆锥的体积该怎样求呢?能不能也通过已学过的图形来求呢?

先让学生讨论一下用什么方法求,然后指出:我们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得到计算圆锥体积的公式。

教师拿出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各一个,“大家看,这个圆锥和圆柱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然后通过演示后,指出:“这个圆锥和圆柱是等底等高的,下面我们通过实验,看看它们之间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学生分组实验。

汇报实验结果。先在圆锥里装满水,然后倒入圆柱。正好3次可以倒满。

接着,教师课件边演示边叙述:现在圆锥和圆柱里都是空的。请大家注意观察,看看能够倒几次正好把圆柱装满?

生:这说明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

引导学生想到可以用“底面积×高”来替换“圆柱的体积”,于是可以得到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例1:(课件出示)一个圆锥的零件,底面积是19平方厘米,高是12厘米。这个零件的体积是多少?

1、一个圆锥的底面积是25平方分米,高是9分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2、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r和高h,如何求体积V?

3、已知圆锥的底面直径d和高h,如何求体积V?

4、已知圆锥的底面周长C和高h,如何求体积V?

5、一个圆锥的底面直径是20厘米,高是9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例2:(课件出示)在打谷场上,有一个近似于圆锥的小麦堆,测得底面直径是4米,高是1.2米。每立方米小麦约重735千克,这堆小麦大约有多少千克?(得数保留整千克)

2、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 ( ) 。

4、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如果圆柱体的体积是27立方米,那么圆锥的体积是9立方米( )

四、教师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作业。课本练习九中7、8题。

六年级数学比设计教案 篇2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⒈揭示课题

师:老师知道同学们前两天已经学习了正比例和反比例意义。

谁来说一说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板书:正比例和反比例)

⒉出示练习九第1题

师:我们来用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判断几道题?说说你的理由。

二、教学新课

⒈教学例7

⑴出示例7两个表,学生自学,并回答相关问题。

师:为什么左表相关联的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为什么右表相关联的两种量成反比例关系?

⑵小结。

⑶师:我们已经知道,路程、速度和时间这三个量存在相依关系,根据这两个表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关系式来表示它们之间的相依关系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⑷师:在这里,当速度一定时,路程和时间成什么比例关系?为什么?

当路程一定时,速度和时间成什么比例关系?为什么?

请你推想一下,如果当时间一定时,路程和速度成什么比例关系呢?为什么?

你能用关系式来表示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⑸小结。

⑹练习

①做练一练第1题

师:你能用关系式来表示这题里三个量之间的相依关系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关系式)

②做练一练第2题

师:你能分别用数量关系式来表示吗?(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关系式)

⑺小结。

⑻总结判断策略

①师:同学们,学到这儿相信大家已经有了不少判断两种量是不是成比例的经验了,接下来请你们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自己的经验,再听听别人的经验好吗?

②小组活动讨论交流

③各小组汇报交流结果

④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⑤师:谁能再来说一说判断两种量是不是成比例时怎么办?

⑥小结:当我们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的时候关键是看?

⑼练习

①做练习九第2题师:你是怎样判断的?

②出示练习九第7题

⒉用图表示例7中两种量的关系

⑴出示例7的两个表

师: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和反比例关系的变化规律,也可以用图来表示。我们先来研究怎样将正比例关系用图来表示。

⑵出示空图,引领学生识图

⑶根据表里的数据描点

⑷出示空图,引领学生识图

师:我们再来研究怎样将反比例关系用图来表示。

⑸根据表里的数据描点

⑹正、反比例图比较

师:用图来表示正、反比例,你看了有什么感觉?

⑺练习:做练习九第8题

⒊总结正、反比例的特点

师:通过我们这堂课的研究和学习,你们说说成正比例关系和成反比例关系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吗?

⑴小组讨论交流

⑵汇报交流结果,完成表格。

三、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不仅进一步认识了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还对它们进行了比较,(补充完整课题:的比较)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你觉得怎样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比例?判断相关联的两种量成正比例还是反比例的关键是什么?

教学目标:

⒈知识技能目标:

⑴通过比较,进一步加深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和特点,体会它们的联系与区别;

⑵掌握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变化规律;

⑶在练习中进一步提高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能力。

⒉过程性目标:

⑴在交流讨论中完善自己判断正、反比例关系的经验认识,掌握判断正、反比例关系的方法,形成接近自动化技能的判断策略;

⑵通过数形结合,进一步感受和领会正、反比例关系的变化规律及特点,进一步渗透函数思想,为今后中学的学习打下基础。

⒊情感态度目标:

⑴体会借助图像对事物发展方向推断的作用,逐步养成用数学的眼光来分析问题的习惯;

⑵逐步增强数学学习的自信心,体验当独立思考解决不了问题时,与他人合作的成就感,逐步增强团队精神。

六年级数学比设计教案 篇3

一。复习引入

师:同学们,下面分数哪个是最简分数?为什么?

课件出示复习题1.(3/512/159/24)

生:3/5是最简分数,其他都不是。

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3/5的分子和分母是互质数,不能约分了,所以是最简分数。12/15的分子和分母有公因数3,9/24的分子和分母也有公因数3,所以这两个分数不是最简分数。

师:想得真仔细,说得非常清楚!请坐。

课件出示复习题2.填空:7:9=()梅()

师:括号里应该填什么?

生:7:9=(7)梅(9)

师:你知道比和分数、除法之间有什么联系?

生1:比是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分数是一种数,除法是一种运算。

师:还有补充吗?

生2:比值就是除法的商,比值也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师:同学们昨天学习《比的意义》学得真好,比和分数、除法之间有联系都说得很清楚,希望同学们今天能学得更好,能吗?

生:能!

师:老师也相信同学们能学得更好,下面请继续看到题目。

课件出示复习题3:1.5梅0.35=()梅35=15梅()

师:谁来说说括号里填什么?

1

师:你是怎样想的,根据什么性质?

生:我看到除数0.35变成了35,扩大了100倍,根据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也要扩大100倍,所以填150。第二个空那里,被除数扩大了10倍,除数也要扩大10倍,所以填3.5.

师:表达非常准备,谁来说说什么是商不变的性质?

生: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它们的商不变。

师:说得很准确,你们都记得吗?全班一齐来背诵一遍。

生: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它们的商不变。

师:好!下面继续请看题目。

课件出示复习题:填空:4/5=()/40=40、()

师:谁来说说括号里填什么?

师:能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吗?

生:分母由5乘以2变成10,分子也应该乘以2,4脳2=8,所以填8.第二个分子是4脳10=40,分母也应该乘以10,所以填50。

师:这是根据什么性质?

生:分数的基本性质。

师:你能说说分数基本性质的内容吗?

生: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师:全班一起背诵一遍。

生: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师:同学们对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都很熟悉。我们知道,比跟除法和分数有密切的关系,比也应该有自己的性质。今天我们就在这些旧知识的基础上来学习新的知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吧。

板书:比的基本性质。

二、探究新知

课件出示例题3.

师:请同学们先自己默读题目,理解题意,然后才动笔计算。算好后,先检查一下,再在小组里面互相交流。

学生认真审题、计算,小组里面互相交流。教师指导个别学生,并引导小组讨论。

师:刚才看了部分同学的结果,听了几个小组的讨论,有的小组还得出了结论,下面老师请部分同学来汇报一下。

生:第一瓶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0.8,第二瓶也是0.8,第三瓶是1,第四瓶也是0.8,所以4:5=16:20=40:50。

师:还有其他意见吗?

生:我是用分数来表示比值的。第一瓶、第二瓶和第四瓶的比值都是4/5,所以4:5=16:20=40:50。

师:很好,请大家观察一下上面的等式,联系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想一想:比会有什么性质。

师:有了想法的同学可以在小组里讨论一下,说说自己的观点。

学生思考,然后讨论。

师:谁来汇报一下你们讨论的的结果?

生:从刚才得到的等式,我知道,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一个数,比值的大小不变。

师:还有不同意见吗?

生:我认为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一个数,比值的大小也不变。

师:很好,谁能更加完整地说出来?

生1: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数,比值的大小不变。

生2:我认为应该加上0除外,因为一数除以0是没有意义的。

师:同学们的学习能力真棒,跟我们学过的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相类似,比的基本性质就是这样的。

板书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数(0除外),比值不变。

师:请同学们一起读两遍。

生: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数(0除外),比值不变。

师:我们运用比的性质,完成下面的练习题。

课件演示教材71页,练一练,第一题。

师:谁来说说答案?

生:8:5=32:20

师:你是怎么想的?【YjS21.cOM 幼儿教师教育网】

生:这个比的前项由8变成32,要乘以4,所以后项5也要乘以4,就得到8:5=32:20.

师:回答很准确!谁来说说第二题?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15:25=3:5,因为前项15变成3,原来的155=3,所以25也要除以5,就得到15:25=3:5.

师:你们同意吗?

生:同意!

师:谁来说说第三题?

生:0.30.5=35。

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10.

师:同学的学习能力真不错,下面我们继续来研究下一个问题。

课件演示例3最后的比。(4:5=16:20=40:50)

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屏幕上的等式,这三个比中你觉得哪个比简单一些?

生:第一个比简单一些。

师:与分数中的最简分数类似,比也有最简单的整数比。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把一些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课件演示例4.

师:请观察这个比,可以怎么化简?(12:18)

生1:比的前项和后项可以同时除以2.

生2:可以同时除以6.

师:为什么要除同时除以6?

生:因为6是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

师:好!请你先动笔在练习本上试做一下。

学生试做,教师巡视指导。

师:停下来。刚才老师看到很多同学都很聪明,得出了正确的答案,但是要注意书写的格式。下面请看黑板。

老师板书:12:18=(126):(186)=3:2

师:谁来说说这类题目应该如何想?

生: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师:真是好办法!我们把这类整数比化成最简的整数比就是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师:请看到第二题,又应该怎样想,才能化简成最简的整数比?(5/6:3/4)

生1:比的前项和后项可以同时乘以24.

生2:不用乘24那么大,乘12就可以了。

师:为什么乘12就可以了?

生:因为12是6和4的最小公倍数。

师:很好,下面先请你们试做一下。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师:化简这类分数比,又应该怎样想呢?

生:比的前项和后项可以同时乘以它们的最小公数。

师:同学们真聪明,我们继续看下一题。(1.8:0.09)

师:这题的比,有什么特点?

生:前项和后项都是小数。

师:有办法把它变成整数吗?

生:前项和后项都同时乘以100就行了。

师:很好,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的比,我们刚才已经研究过了,下面请你们自己想好了,再动笔化简。

学生思考、做练习,老师巡视,并指导部分学生。

师:谁愿意分享你的结果?

生:比的前项和后项都同时乘以100,变成180:9,然后前项和后项都同时除以9,得到20:1.

师:你们都是这样做的吗?

生:是。

老师板书:1.8:0.09=(1.8100):(0.09100)

=180:9

=(1809):(99)

=20:1

师:刚才我们运用比的性质分别把整数比,分数比和小数比化成了最简单的整数比,你学会了方法了吗?

生1:如果是整数比,只要把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可以了。

生2:如果是分数比,只要把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就行了。

生3:如果是小数比,先把前项和后项扩大相同的倍数,把它们变成整数,然后再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师:同学们学得真不错。下面我就来考考大家,你有信心吗?

生:有!

课件演示教材第71页,练一练,第2题。

师:请你先自己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里互相交流一下。

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视指导。指名三位学生板算。

21:35=(217):(357)

=3:5

1.8:0.09=(1.8100):(0.09100)=180:9

=(1809):(99)=20:1

师:请看黑板上三位同学做的题目,三题都是正确的!对比一下,你自己做的跟人家的有什么不同?都正确吗?

师: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比的基本性质,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生:我学到了比的基本性质。

师:你能说说什么是比的基本性质吗?

生: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数(0除外),比值不变。

师:全班同学一起来读一遍。

生: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数(0除外),比值不变。

师:你们还有什么收获?

生:我学会了化简整数比。

师:你学了什么类型的比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生:整数比、分数比,还有小数比。

师:同学们今天学得真是太棒了,我们从原来的商不变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研究出了比的基本性。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都会用到比的知识,请同学们在平时注意收集身边有关比的信息。今天我们就学到这里,课后请同学们复习并完成书本第73业第6题。如果遇到困难,可以请教老师或同学!下课!

生:谢谢老师!老师再见!

六年级数学比设计教案 篇4

一、填空。

1、(    )÷15=0.8=(    )%=(     )成

2、篮球个数是足球的125%,篮球比足球多(  )%。

3、一个圆锥的体积是76立方厘米,底面积是19平方厘米。这个圆锥的高是( )厘米。

4、如果3a=4b,那么a : b = (       ):(     )  。

5、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度数的比是3 : 2 ,这两个锐角分别是( )度、( )度。

6、12的约数中可以选出4个数组成一个比例,请你写出比值不同的两组:(              )、(               )。

7、一个比例里,两个外项正好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内项是2.5,另一个内项是(     )。

8、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为2厘米,侧面展开后正好是一个正方形,圆柱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9、一个长为6厘米,宽为4厘米的长方形,以长为轴旋转一周,将会得到一个底面直径是(    )厘米,高为(   )厘米的(    )体,它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10、                       如左图所示,把一个高为10厘米的圆柱切成若干等分,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如果这个长方体的底面积是50平方厘米,那么圆柱体积是(       )立方厘米

二、选择。

1、圆的面积和它的半径        .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2、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B、互质的两个数没有公约数。

C、分子一定,分数值和分母成反比例。D、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 。

3、圆柱的底面半径扩大2倍,高不变。它的底面积扩大      倍,侧面积扩

大    倍,体积扩大    倍。A  2 、  B 4  、 C  8 、   D  16

4.六(2)班人数的40%是女生,六(3)班人数的45%是女生,两班女生人数相等。那么六(2)班的人数_____六(3)班人数。 A. 小于  B. 等于  C .大于  D.都不是

5.把一团圆柱体橡皮泥揉成一个与它等底的圆锥体,高将 _______

A.扩大3倍     B.缩小3倍     C.扩大6倍     D.缩小6倍

0.16+4÷( - )  1.7+3.98+5  4.8×3.9+6.1×4

2X+3×0.9=24.7         0.3 :x=17 :51        =0.5

学校的操场长150米,宽60米,请你根据比例尺在下面的空白处画出操场的平面图。(并请你标明比例尺及长宽的厘米数)  (1:3000)

1、下面是张大爷的一张存单,如果到期要交5%的利息税,他的存款到期时实际可得多少元利息?

2、一个圆柱形的无盖水桶,底面半径4分米,高6分米,至少需要用多少平方分米的铁皮?(用进一法取近似值,得数保留整数);如果用来装水,可以装多少千克水?(每升水重1千克)

3、一条公路已经修了它的  ,再修300米,就修好这条公路的一半。这条公路长多少米?

4.有一个近似的圆锥形砂堆重3.6吨,测得高是1.2米,如果每吨砂的体积是0.6立方米。这堆砂的底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5、用塑料绳捆扎一个圆柱形的蛋糕盒(如下图),打结处正好是底面圆心,打

结用去绳长25厘米。

(1)、扎这个盒子至少用去塑料绳多少厘米?

(2)、在它的整个侧面贴上商标和说明,这部分的面积至少多少平方厘米?

1、(  12  )÷15=0.8=(  80  )%=(   八  )成

2、篮球个数是足球的125%,篮球比足球多( 25 )%。

3、一个圆锥的体积是76立方厘米,底面积是19平方厘米。这个圆锥的高是(12)厘米。

4、如果3a=4b,那么a : b = (   4    ):(   3  )  。

5、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度数的比是3 : 2 ,这两个锐角分别是(54)度、(36)度。

6、12的约数中可以选出4个数组成一个比例,请你写出比值不同的两组:

(    2 :3 = 4 :6     )、(     1 :3 = 4 :12           )。

7、一个比例里,两个外项正好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内项是2.5,另一个内项是(  0.4   )。

8、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为2厘米,侧面展开后正好是一个正方形,圆柱的体积是( 157.7536    )立方厘米。

9、一个长为6厘米,宽为4厘米的长方形,以长为轴旋转一周,将会得到一个底面直径是( 8 )厘米,高为(6)厘米的( 圆柱 )体,它的体积是( 301.44 )立方厘米。

10、                       如左图所示,把一个高为10厘米的圆柱切成若干等分,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如果这个长方体的底面积是50平方厘米,那么圆柱体积是( 500 )立方厘米。

二、选择。

1、圆的面积和它的半径    C    .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2、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C  。

A、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B、互质的两个数没有公约数。

C、分子一定,分数值和分母成反比例。D、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 。

3、圆柱的底面半径扩大2倍,高不变。它的底面积扩大   B   倍,侧面积扩

大  A  倍,体积扩大  B  倍。A  2 、  B 4  、 C  8 、   D  16

4.六(2)班人数的40%是女生,六(3)班人数的45%是女生,两班女生人数相等。那么六(2)班的人数___ C __六(3)班人数。 A. 小于  B. 等于  C .大于  D.都不是

5.把一团圆柱体橡皮泥揉成一个与它等底的圆锥体,高将 ____ A ___

A.扩大3倍     B.缩小3倍     C.扩大6倍     D.缩小6倍

0.16+4÷( - )= 32.16  1.7+3.98+5  = 10.98 4.8×3.9+6.1×4 =48

2X+3×0.9=24.7         0.3 :x=17 :51        =0.5

X = 11               X = 0.9            X = 6.4

学校的操场长150米,宽60米,请你根据比例尺在下面的空白处画出操场的平面图。(并请你标明比例尺及长宽的厘米数)  (1:3000)

长:150米 = 15000厘米   15000 ×  = 5厘米

宽:60米 = 6000厘米     6000 ×  = 2厘米

5厘米                        比例尺:

1、下面是张大爷的一张存单,如果到期要交5%的利息税,他的存款到期时实际可得多少元利息?

5000 ×5.22% × 3 × (1 - 5%) = 743.85(元)

2、一个圆柱形的无盖水桶,底面半径4分米,高6分米,至少需要用多少平方分米的铁皮?(用进一法取近似值,得数保留整数);如果用来装水,可以装多少千克水?(每升水重1千克)

3.14 ×4  +  3.14 ×4 × 2 × 6 = 200.96(平方分米)≈ 201(平方分米)

3.14 × 4 × 6 = 301.44立方分米 = 301.44升 = 301.44千克

3、一条公路已经修了它的  ,再修300米,就修好这条公路的一半。这条公路长多少米?

解:设这条公路长X米    50%X -  X = 300    X  = 3000

4.有一个近似的圆锥形砂堆重3.6吨,测得高是1.2米,如果每吨砂的体积是0.6立方米。这堆砂的底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解:设这堆砂的底面积是X平方米      × X × 1.2 = 0.6 × 3.6   X  = 5.4

5、用塑料绳捆扎一个圆柱形的蛋糕盒(如下图),打结处正好是底面圆心,打

结用去绳长25厘米。

(1)、扎这个盒子至少用去塑料绳多少厘米?

(2)、在它的整个侧面贴上商标和说明,这部分的面积至少多少平方厘米?

(1)、(50 + 15)× 2 × 2 + 25 = 285厘米

六年级数学比设计教案 篇5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48-50页。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求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求出圆锥的体积。

2.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逻辑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3.向学生渗透知识间“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在联系实际中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方面的思想教育。

教学关键:

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二分之一。

教具准备:

投影仪、小黑板、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空心实物各一个。圆台、棱台实物各一个。

1.圆柱的体积公式是什么?

2.底面积是19平方厘米,高是20厘米,求圆柱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师:刚才我们复习了圆柱的体积公式并应用这个公式计算出了圆柱的体积,那么圆柱和圆锥有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圆锥的体积。

师:请大家把书翻到第48页,想一想:圆锥的底面是什么形状的?什么是圆锥的高?(生看书)

师:很好,因为圆锥的高我们一般无法到里面去测量,所以常常这样量出它的高。

师演示:将刚才出示的圆锥图上的高往外移,标上字母h,如图所示:

师:有人认为,(指母线)这条就是圆锥的高,你们说对吗?为什么?

生:我认为不对,因为高是指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它不在圆心上,所以不是圆锥的高。

师:说得很好。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们看到过哪些物体是圆锥形状的?(略)

师:对。在生活中有很多圆锥形的物体。(出示实物图)如:沙堆、粮堆、铅锤,还有圆柱型铅笔用卷刀卷过的部分等等。谁上来指一指这支铅笔圆锥型部分?(略)

师:对圆锥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组圈,请你判断这些图中哪些是圆锥?哪些不是?为什么?

投影出示下列图形:

生:我认为②、③、④三个图是圆锥,①、⑤两个图不是。

师:第②、③两个图与第④个图并不一样,为什么说它们也是圆锥呢?

生:我想第②个图是倒放的圆锥,第③个图是斜放的圆锥。

师:拿出实物模型(圆台、棱台)。说:大家看,①、⑤两个图其实就是这两个物体,它们究竟叫什么呢?等你们以后学了更多的知识就知道了。

师: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圆锥。现在我们再来研究圆锥的体积(出示教具)。这是一个空心圆锥,这是一个空心圆柱。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先来比较它们的底面。(师演示:将圆锥和圆柱的底面合在一起,完全重合。)

师:我们再来比较它们的高。(师演示:用一把直尺架在两者之间,然后分别量一量它们的高。)

师:那也就是说,这两个圆柱和圆锥是等底等高的。下面我们采用实验的方法来推导圆锥体的体积公式(边说边演示),先在圆锥内装满水,注意大拇指不要伸进去,然后把水倒入圆柱内,看看几次可将圆柱倒满。现在我们分小组做实验,大家边做边讨论实验要求,如有困难可以看书第23页。

出示小黑板:

1.实验器材中,圆锥的底面和圆柱的底面有什么关系?官们的高有什么关系?

2.圆锥的体积和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3.圆锥的体积怎么算?体职公式是怎样的?

学生分组做实验,老师巡回指导。

器材中,圆锥的底面和圆柱的底面有什么关系?它们的高有什么关系?

生:在实验器材中,圆锥的底面和圆柱的底面是相等的,它们的高也是相等的。

师:我们再来讨论第2个问题。圆锥的体积和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生:圆锥的体积是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权的1/3。

板书:圆锥的体积等于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1/3。

师:得出这个结论的同学请举手。(略)你们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呢?

生:我们先在圆锥内装满水,然后倒人圆柱内。这样倒了三次,正好将圆柱装满。所以,圆锥的体积是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1/3。

生:可以先算出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用底面积乘以高,再除以3,就是圆锥的体积。

师:请大家把书翻到第49页,将你认为重要的字、词、句圈圈划划,并说说理由。

生:我认为“圆锥的体积V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这句话很重要。

生:我认为这句话中“等底等高”和“三分之一”这几个字特别重要。

师:大家说得很对,那么为什么这几个字特别重要?如果底和离不相等的圆锥和圆柱有没有三分之一这个关系呢?我们也来做个实验。这两个是等底不等高的圆锥和圆柱,边两个是等高不等底的圆锥和圆柱,我请两个同学上来用刚才做实验的方法试试看。

师:现在大家看清楚了吗?等底不等高或者等高不等底的圆锥体积不是圆柱体积的1/3。

师:下面我们就根据“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3”这个关系,口答三道题目。师:出示小黑板,口算。

求与下面圆柱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的体积。

1.圆柱体的体积是3立方厘米;

2.圆柱体的体积是2.4立方分米;

3.圆柱体的体积是1/2立方米;“

生答略。

师:大家回答得很好。接下来,请大家用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来解答一道应用题。师出示第50页例1。

例l :一个圆锥形零件,底面积是19平方厘米,高是12厘米。这个零件的体积是多少?

生:他漏写了1/3。用底面积乘以高算出来的是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积还要再乘以1/3。

师:对了。刚才我们通过实验4知道了圆锥的体积等于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从而推导出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即V=1/3Sh。我们在用这个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时,要特别注意,1/3不能漏掉。

师:两题都填对了。接下来我要考考你们,看是不是掌握了今天的知识。

2.求下面各圆锥的体积。

(1)半径是3米,高是2米。

(2)直径是4分米,高是6分米。

(3)周长是6,28厘米,高是3厘米。

3.有一个高9厘米,底面积是20平方厘米的圆柱内装满水,用一个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挤压,最多能挤出多少水?圆柱内还剩多少水?(边做实验边讨论)

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圆锥,并推导出了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回去以后,先回忆一下今天学过的内容,想一想,在运用V=1/3Sh这个公式算圆锥体积时,要特别注意什么。

六年级数学比设计教案 篇6

确定位置

教学内容:教材第2-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能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在具体情境中,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3、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能用数对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难点: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体验确定位置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暑假有许多同学坐火车出门旅行,谁能说说你是怎样在火车上找到自己的位置的?

二、生活引入,认识数对

1、出示例1:明确列、行确定的规则

(1)哪个是张亮同学?你能用学过的知识介绍他的位置吗?

(2)怎样才能正确、简明地说出张亮的位置呢?

我们把竖排叫做列,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横排叫做行,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

(3)张亮坐在第几列第几行?王艳和赵强坐在哪里?

2.认识数对

(1)第2列第3行,还可以用两个数来表示,写成(2,3),数学上把这一对数称为数对。指出数对中“列在前,行在后”这是一种规定。

(2)王艳和赵强的位置你能用数对表示吗?从这两个数对你发现什么?看一看有什么不同?

(3)你在教室里的位置是第几列第几行?用数对怎样表示?

小结:确定教室里每个人的位置,可以用两个数组成的数对来表示。

、教学例2

(1)出示例2

问:图中行与列的标法与例1有什么不同?

(2)让学生说一说第3列是哪一条线?第5列是哪一条线?第3行是哪一条线?第5行是哪一条线?

想一想,怎样用数对表示大门的位置?(3,0)

这里的3,0分别表示什么呢?

(3)小组讨论:熊猫馆等其他景点的位置用数对怎样表示?(4)观察比较:看一看大象馆与海洋馆的位置有什么特征?

这说明什么呢?还有哪些景点的位置具有这样的特征?

(5)你能在图上标出下面场馆的位置吗?

飞禽馆(1,1)  猩猩馆(0,3)  狮虎山(4,3)

小结:根据数对如何确定位置?

三、练习巩固,加深认识。

1、生活中应用数对

(1)根据位置写数对

完成练习一第2题,先独立书写,然后全班交流。

(2)根据数对找位置

①你能指出下列数对分别表示我们教室里的哪一位同学吗?

第一组:(5,2)、(4,5)、(1,6)

第二组:(7,3)、(5,3)、(2,3)

问:观察这一组的三个数对,你发现了什么?

第三组:(4,3)、(4,7)、(4,1)

问:观察这一组的三个数对,你又发现了什么?

②、学生讨论交流。

归纳:

2、练习一第1题。

四、总结提升,形成技能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值得我们课后去探究?

五、布置作业。

教材第5 页练习一的第3、4 题。

六年级数学比设计教案 篇7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6、57页及做一做

教学要求:

1.根据一幅图写出四道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2.掌握得数是8和9的加法及8减几、9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3.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难点:

利用一图四式掌握8和9的加减法,并能正确的口算。

教具准备:

1.第56页情景图课件。

2.学生准备7个红圆片;2个白圆片画的白色小猫。

3.教师准备2个邮箱、麦当劳优惠卡和礼物。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口算、夺红花

1.教师电脑出示口算题。

2+4=1+5=6-1=2+2=

3+2=4+3=6-3=7-2=

师:这里有几道口算题,你们想抢答吗?(给对的小朋友奖一朵红花。)

二、教学例题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想见机器猫吗?今天啊,机器猫要来到我们的课堂,但他给小朋友设了三关,你们必须闯过三关,才能见到机器猫,它还要送给你们礼物呢!

评:教师利用学生喜爱的卡通形象机器猫设置的三关为切入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参与意识。

2.采访学生

师:老师想采访小朋友,你最喜欢什么动物?

(猫、狗、小白兔等)

你们喜欢恐龙吗?

(教师走到小学生中进行采访)

(二)教学例1、例2

1.闯第一关(电脑出示)

(1)师:我们来闯第一关,请小朋友说一说,你在图中都看到了什么?请讲给你的同桌。

(电脑出示:在大森林里来了6只蓝恐龙,2只红恐龙。)

学生汇报

(2)提问题

师:你们认识?是什么符号吗?(电脑出示?)有问号在说明小恐龙有问题了,你们回答出问题就能和小恐龙成为好朋友,愿意吗?

①、请看第1题:看恐龙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能列式解决吗?

●学生提出:6只蓝恐龙和,2只红恐龙,合起来是多少?

●师:谁来列式帮她解决?

●汇报(6+2=8只2+6=8只)

师:为什么要用加法算?

(小组交流、汇报)

学生提出:一共8只恐龙,有6只蓝恐龙,有几只红恐龙?

师:谁来帮他?

汇报(8-6=2只)

师:有什么问题要问?(小组交流)

汇报

●学生提出:一共8只恐龙,有2只红恐龙,还有几只蓝恐龙?

列式(8-2=6只)

师:请同桌互相说一说,这幅恐龙图我们一共列出了几道算式。(4道)

评:教师设计了形象直观而又蕴含数学问题的情境。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变让我学为我要学。本环节的教学充分发挥学生个体潜能,进行小组合作式探究,寻找知识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提高交往能力,增强合作意识。

②、请看第2题:请小朋友试着把四道算式写在纸上。

汇报、板书:6+2=88-6=2读算式

2+6=88-2=6

③、请看第3题:请小朋友说一说你是怎样知道6+2=82+6=8呢?

(小组交流)汇报

师:你们的方法都很好,因为6和2组成8,所以6+2=82+6=8。

④请看第4题:请同桌说说你是怎样知道8-6=28-2=6?

汇报

师:你们真聪明!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小恐龙成为了好朋友,高兴吗?让我们一起来唱、来跳《找朋友》。

2.闯第二关

学生摆7个红圆片、2个白圆片

师:请看圆片图,试着一下写出四道算式。

汇报板书:7+2=99-7=2

2+7=99-2=7

问:女生说一说你是怎样知道7+2=92+7=9?

男生说一说你是怎样知道9-2=79-7=2?

请讲给同桌听。

小结: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只恐龙?(8只)

你们共摆了几个圆片?(9个)

你们猜一猜我们今天学习的是几和几的加减法。(板书:8、9的加减法。)

3.课中操

4.闯第三关

电脑出示:5+3=8-3=

3+5=8-5=

师:不用摆,请小朋友说出这四道题的得数?

汇报

师:请你挑一道自己喜欢的算式,说说你是怎样知道得数的?讲给同桌听。

学生交流、汇报。

评:第二关、第三关,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去想,自己去说,自己解答,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5.小结:你们用智慧闯过了三关,看机器猫来了,它给你们带来了礼物(在抽斗里),高兴吗?

三、游戏活动

1.邮递员

信有:6+2=8+1=9-1=4+5=

1+7=7+2=3+6=8+1=

师:老师有两个邮箱,一个是8号邮箱,另一个是9号邮箱,拿信的小邮递员要算出信上的得数,就投进几号邮箱。

2.给小猫涂色

师:得数是8的涂成黄色,得数是9的涂成蓝色。小组合作,看哪个组涂得又快又好。

3.麦当劳

师:这棵树上有你们喜欢的汉堡、奶酪,你们想要吗?你要算出你吃的东西要多少钱,老师就奖给你一张麦当劳优惠卡。

评:将数学知识融入生动有趣的活动中,结合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玩中学,为学生营造一种愉悦的学习氛围。不仅轻松愉悦地掌握新知,更加重要的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总评:本节课的设计遵循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为主线的教学原则。

1、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引入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人物,小动物,通过设计三关,使学生体验了学习数学的无穷乐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添了课堂情趣。

六年级数学比设计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了解鸽巢原理,学会简单的鸽巢原理分析方法。

2.结合具体的实际问题,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等活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探索的乐趣,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结合。

教学重点:

理解鸽巢原理,掌握先平均分,再调整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总有至少的意义,理解至少数=商数+1。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

出示一副扑克牌。

教师: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取出大王和小王,还剩下52张牌,下面请5位同学上来,每人随意抽一张,不管怎么抽,至少有2张牌是同花色的。同学们相信吗?

5位同学上台,抽牌,亮牌,统计。

教师:这类问题在数学上称为鸽巢问题(板书)。因为52张扑克牌数量较大,为了方便研究,我们先来研究几个数量较小的同类问题。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1)教师:把3支铅笔放到2个铅笔盒里,有哪些放法?请同桌二人为一组动手试一试。

教师:谁来说一说结果?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在黑板上画图表示两种结果

教师: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铅笔盒里至少有2支铅笔,这句话说得对吗?

教师:这句话里总有是什么意思?

教师:这句话里至少有2支是什么意思?

(2)教师:把4支铅笔放到3个铅笔盒里,有哪些放法?请4人为一组动手试一试。

教师:谁来说一说结果?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在黑板上画图表示四种结果)

引导学生仿照上例得出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铅笔盒里至少有2支铅笔。

假设法(反证法)

教师:前面我们是通过动手操作得出这一结论的,想一想,能不能找到一种更为直接的方法得到这个结论呢?小组讨论一下。

如果每个盒子里放1支铅笔,最多放3支,剩下的1支不管放进哪一个盒子里,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有2支铅笔。首先通过平均分,余下1支,不管放在哪个盒子里,一定会出现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有2支铅笔。这就是平均分的方法。

六年级数学比设计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求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2、会运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

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让学生认识“转化”的思考方法。

正确理解圆锥体积计算公式.

1、提问:

(1)圆柱的体积公式是什么?

(2)投影出示圆锥体的图形,学生指图说出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

2、导入: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圆锥,掌握了它的特征,那么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圆锥的体积)

(一)指导探究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1、教师谈话:

下面我们利用实验的方法来探究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老师给每组同学都准备了两个圆锥体容器,两个圆柱体容器和一些沙土.实验时,先往圆柱体(或圆锥体)容器里装满沙土(用直尺将多余的沙土刮掉),倒人圆锥体(或圆柱体)容器里.倒的时候要注意,把两个容器比一比、量一量,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并想一想,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①圆柱和圆锥的底面积相等,高不相等,圆锥体容器装满沙土往圆柱体容器里倒,倒了一次,又倒了一些,才装满.

②圆柱和圆锥的底面积不相等,高相等,圆锥体容器装满沙土往圆柱体容器里倒,倒了两次,又倒了一些,才装满.

③圆柱和圆锥的底面积相等,高相等,圆锥体容器装满沙土往圆柱体容器里倒,倒了三次,正好装满.

……

4、引导学生发现:

圆柱体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体积的3倍或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 .

板书:

通过本节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从两个方面谈:圆锥体体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和公式的应用)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运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

2、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六年级数学比设计教案 篇10

《圆的认识》是关于概念教学的一节课。通过教学本课,我的收获颇多,感慨也不少。下面我从准备和上课两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在课的设计上我紧扣“概念教学”这一主题进行设计。一共设计了两套不同的教学模式:1、从日常生活出发感知圆――自主探究画圆――认识各部分名称――探索圆的特征――解释应用;2、情境创设引出圆――了解画圆方法――学生尝试画、教师示范画学习画圆方法――自学各部分名称――探索圆的特征――解释应用。通过几次试教,发现第二套方案更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曾一度的想超越教材,不依照教材呈现的顺序来进行教学,我们的教学,可以异彩纷呈,但是应该给学生呈现最自然的,最易接受的方法,刻意的装饰只能是适得其反。

在试教的过程中,同时我也深感研究教材的重要性。平时一堂课,上过了也就过了,最多自己对某些成功或失败处进行反思。而在集体研讨时,才知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知识点,甚至是教师提的每一个问题,说的每一句话都值得深究,如果给无限的时间,研讨也将会是无限的。

基于各方面的准备,我在教学中充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回答日常生活中圆形的物体,并通过观察、讨论使学生认识圆的形状,掌握圆的画法及圆各部分的名称,特征。学生获取知识兴趣浓厚,积极主动。具体有两方面完成较好:

(1)从生活实际引入,并在进行新知的探究活动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

课的开始,我让学生欣赏了一组图片,使他们了解在自然现象都能找到圆的足迹,并在图片中,感受到圆是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图形。接着让学生举例生活中哪些地方见到过圆形的物体。在实际应用中呈现了光盘、硬币等与现实生活常见的物品,让学生感受圆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具体的感知数学应用的广泛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了学习目的教育。

(2)恰当地处理教材,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探讨圆的特征是本节课的重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设计了几个环节循序渐进:a、学生掌握了画圆的方法后,紧接着利用学具中的圆形纸片让他们准确理解数学概念:圆心。通过自学半径、直径概念,进一步理解圆上、圆外、圆内三个名称,然后进一步理解半径、直径。b、有了上一环节的铺垫,让学生自主探索特征,通过用量一量、比一比的方法探索半径的特征:在同一个圆内,有无数条半径,所有的半径都相等。这一环节较好的突出了学生动手、动脑、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的教学理念,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培养。c、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直径的特征,有了探讨半径特征的经验,直径的特征便“水到渠成”了。d、最后,利用折一折、画一画、指一指、比一比、量一量等动手实践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探讨同一个圆内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以及圆的其他特征,学生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参与讨论,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最后值得思考和改进的地方:

1、利用圆规画圆的环节:教学还不够细致,在巡视时感觉学生画的很好,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但在巩固运用时发现有的学生没有掌握画圆的方法,特别是没有在画的过程中认识、领悟到:半径的长度也就是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圆的半径决定了圆的大小。

2、最后的延伸部分:让学生讨论在操场设画大圆的方法时,部分学生没有想到将定长、定点、旋转一周就画一个大圆。这也是教学中渗透圆的特征还不够充分,如果较好掌握了画圆的步骤理解了“圆上任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这一点,应该能很好的突破。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六年级数学比设计教案实用10篇》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幼儿园教案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六年级数学设计教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教学设计(通用5篇) 教师作为文明之树的培育者,教学中要有一份准备充分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师根据课程情况对教学诸要素进行的安排,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能力。一篇优秀的教学设计是怎么样的呢?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编辑特别为你收集的“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我们来看看吧!...
    2023-01-18 阅读全文
  • 新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7.4正比例和反比例》教案教学设计反思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新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7.4正比例和反比例》教案教学设计反思》《新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7.4正比例和反比例》教案教学设计反思》这是一篇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教学中我体会到:正...
    2022-03-04 阅读全文
  • 小学六年级教案设计1500字通用 下面是栏目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六年级教案设计",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你。传播知识,就是播种希望,播种幸福,当一堂新课即将开始的时候,老师是很有必要准备一份教案的。教案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作为课堂教学的载体。...
    2023-07-28 阅读全文
  • 六年级数学课本教学设计方案推荐(8篇)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通常大家都会准备一份教案来辅助教学。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是由编辑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数学课本教学设计方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22-10-07 阅读全文
  • 六年级比课件教案汇总10篇 宜未雨绸而缪,毋临竭而掘井。在上课时幼儿园的老师都想让自己的课堂知识能够吸引小朋友们的注意力,为了防止学生抓不住重点,教案就显得非常重要,有了教案,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关于好的幼儿园教案要怎么样去写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比课件教案汇总10篇,欢迎你参考,希望对你有...
    2023-04-01 阅读全文

教师作为文明之树的培育者,教学中要有一份准备充分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师根据课程情况对教学诸要素进行的安排,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能力。一篇优秀的教学设计是怎么样的呢?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编辑特别为你收集的“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我们来看看吧!...

2023-01-18 阅读全文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新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7.4正比例和反比例》教案教学设计反思》《新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7.4正比例和反比例》教案教学设计反思》这是一篇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教学中我体会到:正...

2022-03-04 阅读全文

下面是栏目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六年级教案设计",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你。传播知识,就是播种希望,播种幸福,当一堂新课即将开始的时候,老师是很有必要准备一份教案的。教案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作为课堂教学的载体。...

2023-07-28 阅读全文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通常大家都会准备一份教案来辅助教学。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是由编辑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数学课本教学设计方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22-10-07 阅读全文

宜未雨绸而缪,毋临竭而掘井。在上课时幼儿园的老师都想让自己的课堂知识能够吸引小朋友们的注意力,为了防止学生抓不住重点,教案就显得非常重要,有了教案,在上课时遇到各种教学问题都能够快速解决。关于好的幼儿园教案要怎么样去写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比课件教案汇总10篇,欢迎你参考,希望对你有...

2023-04-01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