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长方体和正方体课件精选十一篇

发布时间:2024-08-08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的重要部分,准备教案课件的时刻到来了。教案的编写需要贯穿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怎么样教案课件才算不错呢?这里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最新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课件”的范文,如果您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请关注我们的网站获取更多信息!

长方体和正方体课件 篇1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出示一个长方体的礼品盒。问这个礼品盒是什么形?(长方体),长方体、正方体各有什么特征?

师:新年到了,老师想把这个礼品送给我一个长辈,我想要把这个礼品盒包装一下,你们能帮我算一算老师至少要准备多少彩纸吗?

二、学生小组合作探究。

如果你们小组有困难可以参考合作提示:

1、讨论,要求需要多少彩纸就是要求什么?

2、怎样求,列出算式,想想,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3、结合生活实际想想还需要考虑什么问题?

三、交流,汇报

四、小结,提升

1、师:要求需要多少彩纸就是要求什么?

每个物体都有表面和表面积,长方体的表面积是指长方体几个面积的总面积?长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2、师:真能干!把长方体或正方体纸盒的表面展开,看一看得到的是什么图形?把组合图形恢复到原来的长方体和正方体。(课件演示展开、复原全过程)

3、汇总小结长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

师: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必须知道哪些条件?

学生回答后逐步小结完整:

上面、下面长方形的长和宽相当于长方体的长和宽。

前面、后面长方体的长和宽相当于长方体的长和高。

左面、右面长方体的长和宽相当长长方体的宽和高。

用长宽2+长宽2+宽高2来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

用(长宽+长高+宽高)2来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简便些。

4、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还需要考虑粘贴部分问题

五、简单应用

一个长方体长5分米,宽4分米,高3分米求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

六、拓展

1、课件演示,将刚才的长方体抽拉成正方体

2、学生尝试计算

3、小结,

师:求正方体表面积都必须知道什么条件?

55表示正方体一个面的面积。而正方体六个面面积都相等,所以求出一个面的面积后,乘6就得到了正方体的表面积。

师:谁来说说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方法?

七、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1、口答: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2厘米,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一节烟囱长4米,口径是一个边长3分米的正方形,做4节这样的烟囱,至少需要多少铁皮?

3、一个火柴盒长4厘米,宽2.5厘米,高2厘米,如果材料的厚度不计,做这样的一个火柴盒的外盒和内芯,共需材料多少平方厘米?

长方体和正方体课件 篇2

各位老师:

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下面我就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以及教学流程和板书设计等方面谈谈我的构思。

一、说教材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二单元第三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即P33页例1和P34页的例2题及相关练习。

(二)教材分析与目标确定

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图形,在认识了一些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立体图形,是学生认识上的一次飞跃。本单元前几课时已经基本上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和性质,学习了表面积的计算,掌握了体积的概念和常用的体积单位。这节课要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认识体积公式的来源,掌握公式的意义和用法.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是今后继续学习几何知识的基础,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学会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推理能力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③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去实验推导出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激发他们乐于探索的热情, 培养学生的探索性和挑战性。同时渗透理论来源于实践的思想。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根据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重、难点应定位在以下几方面:

(1)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形成过程。

(2)教学难点:理解公式的意义。

二、说学情

体积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概念,课前,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体积和体积单位,对物体的体积有一个比较模糊的.认知。在教学中,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和创造条件,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利用互动多媒体课程,引导学生通过对物体、模型等的观察、测量、拼摆、画图、制作等活动,丰富学生对形体的感知,以培养学生的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抽象概括能力。

三、说教法

第多斯惠说过:一个不好的教师是奉送真理,而一个好的教师则是教人发现真理。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我想我要转变观念,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要成为儿童生活的指导者、支持者、合作者,努力为他们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学习条件,让他们能够主动地去探究、发现问题,并自己总结出规律。本课的教学从儿童的认知特点出发,强调寓教于乐,形象直观,采取启发式、探究式的方法教学,让学生自己参与,自己动手,自己得出结论。

四、说学法

1.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引导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操作的基础上,让学生观察、分组讨论:每排个数、每层排数、层数是长方体的什么?长方体的长、宽、高与它的体积有什么关系,这是总结公式、理解公式的重要途径。

2. 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学习。

问题是数学教学的核心,也是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最佳动力。教学设计时,我力求以“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这一数学知识为载体,通过学生主动参与、发现结论、猜测验证的探究过程,使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建立在自己的实践经验和主动建构之上,从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课程改革精神。

五、说教学流程

(一)教学准备

1.学生动手操作的小正方体积木若干套。

2.自制课件。

(二)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课件演示如下图,让学生说出他们的体积各是多少?

2、如果较大的物体用1立方厘米去量好不好?我们能不能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计算呢?

(2)、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实验探究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根据这一特点,先利用直观学具,引导学生进行直观操作、思考,并且具体操作、思维和语言表达紧密地结合起来。具体的过程是:

1)每五人一组做实验并记录:

取24块1立方分米的小正方体积木,任意拼摆长方体,然后把数字记录在表格里面。

2)通过课件演示,根据学生的记录表,操作验证。小组讨论:通过填表,你发现了什么?

2归纳概括

1)研究数字间关系。

分组讨论:从这些数字中你发现了什么?

①体积与每排个数、排数、层数的关系。

长方体体积=每排个数×排数×层数

②长方体所含体积单位的个数与它的长、宽、高的关系。

(长方体体积等于长方体所含体积单位的个数,所含体积单位的个数正好等于长方体长、宽、高的乘积)

2)概括体积公式。

①引导学生观看课件,由学生自己总结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

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V=a×b×h V=abh

[例1.的讲解]进一步让学生默记公式,指名说一说求长方体的体积,必须要知道什么条件?让学生计算例1。

②根据长方体与正方体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推出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吗?

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V=a3 [V=a·a·a,也可以写成a3 读作a的立方,表示三个a相乘,不要误认为а与3相乘。写“а3”时,3写在a的右上角。]

[例2.的讲解]要使学生树立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信心,所以让学生独立完成例2,教师巡视。

(3)、反馈练习,实践运用。

练习是数学中教学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手段,为了加强学生的理解,使学生能正确运用公式,我设计了多层次的练习:

长方体和正方体课件 篇3

目标

通过实验观察,使学生理解体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同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学及训练

重点

体积的含义和常用的体积单位。

仪器

教具

教师准备:盛有红色水的大玻璃杯一个,用绳捆着的大小石头各一块,沙一堆;投影仪和1立方米的木条棱架一个;体积是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各一个。

学生准备:12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学具。

教学内容和过程

教学札记

一、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和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一些知识。

二、探索研究

1.实验观察

观察(1):把一块石头放入有红色水的玻璃杯中,水位有什么变化?这是为什么?

观察(2):这只杯子里装满了细沙,现在把细沙倒出来放在一边,取一块木块放入杯子里,再把刚才倒出来的沙装回到杯子里,你发现了什么情况?为什么?

观察(3):在(1)中把石块换成小一点的,你观察到什么?为什么?

图片观察:投影出示课本上的火柴盒、工具箱、水泥板,哪一个物体所占的空间大?

结论: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课题:体积)

加深理解:(1)你知道什么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2)你能说出身边的哪些物体的体积较大?哪些物体的体积较小?

2.教学体积单位。

(1)介绍体积单位。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2)1立方米、1立方分数、1立方厘米的体积各有多大。

1立方厘米:

①让学生拿出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并量出它的棱长。

②看看我们身边的什么的体积大约1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

出示一个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你知道它的体积是多少吗?我们生活中的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1立方分米。

1立方米:

出示1立方米的木条棱架,让同学们上来看一下1立方米的体积的大小。我们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1立方米?

(3)建立表象,感知大小

投影显示第14页的图,让学生口答。

3.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的联系与区别。

投影显示第16页的练一练的第一题,让学生说。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三的第1题,让学生口答。(述职报告之家 YS575.COM)

2、做练习三的第2题,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12个小正方体先摆后说。

四、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

长方体和正方体课件 篇4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 2.通过“猜想一验证”的过程,获取数学活动经验。 3.存观察、操作、探索的过程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并解决一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推导过程,掌握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我们知道了每个物体都有一定的体积,我们也知道可以利用数单位体积的方法计算书的体积。

师:要想知道老师手中的这个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你有什么办法?(先将它切成1立戈米或1立方分米的小正方体后,再数一数)

说明:用拼或切的方法看它有多少个体积单位。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物体是切不开或不能切

的,如冰箱、电视机等,怎样计算它们的体积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板书)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探究长方体的体积公式。

师:怎样知道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呢? 生:如果我们能把它切成一些小正方体就好了。 师:看一看下面的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为什么? 生:体积是4立方厘米。因为它含有4个1立方厘米的体积单位。

师:下面我们运用1立方厘米的体积单位来研究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再加上这样的两排,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你是怎么想的? 生:12立方厘米。 师:怎么得到的?

生:1排是4立方厘米,3排就是4×3=12(立方厘米) 师:再加上这样的一层,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你是怎么计算的?

生:1层是12立方厘米,2层就是12×2=24(立方厘米) 师: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 生:长是4厘米,宽是3厘米,高是2厘米。 板书:体积长宽高

师:观察板书上的几个数字之间有什么关系?大胆猜测体积与什么有关?有什么关系?

生1:与长、宽、高有关。因为表面积就与长、宽、高有关。 生2:长方体的体积=长X宽X高„„

师:这个猜想正确吗?下面就请同学们通过实验去验证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

请同学们小组合作,用这些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木块拼成形状不同的长方体,每拼成一种。

就记录下它的长、宽、高和体积各是多少,然后验证刚才的猜想是否正确。全班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工,开始操作、计算、记录、思考、讨论,引导学生参与公式的推导,明确小组学习的任务。

师:刚才老师把同学们的实验数据汇总在这张表上了,我们一起来观察。

师:观察.上面表格里的结果,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长方体所含体积单位的数量就是长方体的体积。 师:每排个数、排数、层数一与体积有什么关系?每排个数、排数、层数相当于长方体的什么?

生:因为每一个小正方体的棱长都是1厘米,所以,每排摆几个小正方体.长正好是几厘米;摆几排,宽正好是几厘米;摆几层,高也正好是几厘米。

小结:长方体的体积一长火宽只高。如果用字母v表示长方体的体积,用a、b、h分别表示长方体的长、宽、高,那么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可以写成:V=a×b×h 2.迁移得出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教师指着长、宽、高都是6厘米的长方体,提问:这个图形有什么特征?正方沐的体积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得出: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用字母表示:V=a×a×a=a3

说明理由: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3.投影出示例1。

师:这两个图形各是什么图形,应该用哪个公式进行计算? 请同学们自己独立完成。学生计算,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做完后展示: V=abhV=a3 =7×3×46X6X6 =84(cm3)=216(dm3) 这节课我们共同探究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同学们都积极地动手动脑,总结出了它们的计算公式。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3

长方体和正方体课件 篇5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教学片断)

师: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同学们用12个1cm3的小正方体摆成了多少个形状不同的长方体。你们组有怎样的发现呢?

第一小组的4位同学到讲台前汇报。

师:你们组由谁来汇报,谁来拼摆?

学生分工。

生1:我们的第一种摆法是每排6个,摆2排,摆1层;第二种摆法是每排摆3个,摆4排,摆1层;第三种摆法是每排摆12个,摆1排,摆1层。

生2:我们发现每排的个数相当于长,排数相当于宽,层数相当于高。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师:请下面的同学先对他们的说法进行评价,再补充。

生3:他们公式都发现了,还是不错的。

生4:请你们解释一下长方体公式是怎样得出来的。

师:田,你就解释一下吧?

生2:长宽高得出来的。

生4:你这样的解释不对。

生2:就是长宽高,不信你再举个例。

师:让我们听听周的意见吧。

生4:可以这样理解:长是每排的小正方形个数,宽是排数,长宽就得到了最上面或最下面的那一层的个数,再乘层数,也就是高,就得到了总的个数,也就是长方体的体积。所以长方体的体积是长宽高。

师:田,她的解释怎么样?

生2:是要好些!

师:还有别的意见吗?

第二小组汇报:

生5:我们有一种摆法和他们的不同。我们这样摆:每排摆3个,摆2排,摆2层。

师:这样摆有多少个?

生5:12个。我们发现一个小正方体的棱长是1cm,大的长方体的长是3cm,宽是2cm,高是2cm,长宽高=12cm3。

师:也就是说你们也发现了什么?

生5:我们发现长宽就是一层的个数,有2层,一共有12个。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生6:我还有一个发现。我把12分解因数,就能得到长、宽、高。如12分成3,2,2;12分成6,2,1

师:你真会想。恭喜你们用自己的智慧发现了长方体的体积公式。

长方体和正方体课件 篇6

教学内容:

长方体和正方体综合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进一步理解体积(容积)及其常用计量单位的意义。

2.进一步理解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解答有关这方面的简单实际问题。

3.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能综合应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填空练习。

1.长方体有()个顶点,有()条棱,有()个面。

2.7.9升=()升()毫升

5800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升

2.1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种保温瓶能装水2000()

一个梨的体积是500()

一个仓库的容积积是2()

一张课桌的体积大约400()

4.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8分米,它的棱长总和是()分米,表面积是()平方厘米,体积是()立方分米。

5.一个长方体的底面积是80平方厘米,高是7厘米,它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学生先独立在练习纸上完成以上题目,然后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订正。

6.一个长方体的金鱼缸,长是8分米,宽是5分米,高是6分米,不小心前面的玻璃被打坏了,修理时配上的玻璃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7.把3个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立方分米,表面积是()平方分米。

8.一个练功房铺设了1600块长50厘米,宽10厘米,厚3厘米的木地板,这个练功房的面积有()平方米。

9.至少要()个小正方体才能拼成一个大正方体,如果一个小正方体的棱长是5厘米,那么大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体积是()立方厘米。

学生先独立思考并完成以上题目,交流时重点讲评第8、9题,注重思考方法的交流。

针对学生出现问题补充:把5个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立方分米,表面积是()平方分米。

二、选择。

1.我们在画长方体时一般只画出三个面,这是因为长方体()。

A只有三个面B只能看到三个面C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2.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它的表面积扩大()。

A.3倍B.6倍C.9倍D.27倍

3.边长是6分米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与体积比较()

A.一样大B.表面积大C.不好比较大小D.体积大

4.在下面的图形中能围成正方体的是()

①②③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选择,然后交流想法,教师及时评价。

三、判断。

1.所有的长方体都有六个面。()

2.长方体的表面中不可能有正方形。()

3.长方体是特殊的正方体。()

4.把两个一样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后,体积和表面积都不变。()

5.一个厚度为2毫米的木箱的体积与容积完全相等。()

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判断,交流时请学生说明判断理由。

四、解决实际问题。

1.做一个长方体的浴缸,长8分米,宽4分米,高6分米。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玻璃?如果每平方分米玻璃4元钱,至少需要多少钱买玻璃?

2.一个房间的长6米,宽3.5米,高3米,门窗面积是8平方米。现在要把这个房间的四壁和顶面粉刷水泥,粉刷水泥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如果每平方米需要水泥4千克,一共要水泥多少千克?

3.一块正方体的石头,棱长是5分米,每立方米的石头大约重2.7千克,这块石头重有多少千克?

4.有一块棱长是80厘米的正方体的铁块,现在要把它熔铸成横截面积是20平方厘米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长是多少厘米?

5.用一根长36厘米的铁丝做成一个最大的正方体框架,在框架外面全部糊上白纸,需要白纸多少平方厘米?

6.一个底面是正方形的正方体,所有棱长的和是100厘米,它的高是7厘米,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7.在一只长50厘米,宽40厘米的玻璃缸中,放入一块棱长为10厘米的正方体铁块,这时水深为20厘米,如果把这块铁块从缸中取出,缸中的水深是多少厘米?

8.把一根长为4.8米,宽1.4米,高0.8米的木料锯成体积相等的2份,它的表面积最多增加多少平方米?最少呢?

9.有一块面积是36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纸板,在每个角分别剪去一个小正方形后,正好把它折成一无盖的正方体,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补充:一个侧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所有棱长的和是96厘米,它的长是12厘米,这个长方形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重点讲评后三题,针对学生存在困难的地方详细讲解。

长方体和正方体课件 篇7

教学目标

1、通过综合练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在实际操作中再次感受长方体和正方体顶点和棱的特征。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知识的价值。引导学生对自己在探究新知识过程中的表现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教学重点与难点:

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总结

教师:我们来一起复习一下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板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bh

教师:由上面两个体积计算公式概括成的总公式是什么?

指名让学生回答.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出示: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

二、课堂练习

1.做教科书第34页的第4题.

教师用课件出示题目。

全班学生独立填表,集体订正。指名说说每个空格里的数是怎样算出来的。

2.做教科书第34页的第5题.

3、做教科书第34页的第6题.

先请一位同学读题,然后教师提问:这道题的第一个问题实际求的是什么?第二个问题呢?

学生回答后,让学生独立解答,做完后请一位同学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做的。

4、做教科书第34页的第7题。

学生独立思考,解答。

交流时指名说说每一问实际上是求什么。

5、做教科书第35页的第8题

可以先出示一个用橡皮泥球和小棒做成的长方体框架,让学生观察它的特点再结合对长方体框架的观察,引导学生思考做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框架时,应该怎样选料。

做好后组织相应的展示和交流,让学生介绍自己选料时的思考过程。

6、做教科书第35页的第9题

事先让学生在课前收集好相关数据,课上进行计算和交流。

7、评价与反思

先让学生阅读表中的评价项目,然后回忆学习每部分内容时的表现,对自己作出客观、合理的评价。引导学生对自己在探究新知识过程中的表现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8、综合练习

(1)把一块棱长是6分米的正方体钢坯,锻造成长是5分米,高是6分米的长方体。长方体的宽是多少分米?

拓展:A、有一块棱长是0.6米的正方体钢坯,锻造成横截面积是0.08平方米的长方体钢材。锻成的钢材有多长?

B、一段方钢长2米,横截面是边长10厘米的正方形。现把它锻造成横截面为25平方厘米的长方体钢材,长是多少厘米?

比较: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10厘米、5厘米、6厘米。现将长方体削成一个最大的正方体,体积会减少多少?

(2)一个长方体的金鱼缸,长50厘米,宽30厘米,里面的水高25厘米,金鱼缸里的水有多少升?

拓展:一个棱长是5分米的正方体水池,水面低于池口2分米,求水的体积是多少?

9、做思考题

第一环节: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找到各种面的个数

第二环节:我引导学生总结了方法

第三环节:让学生进一步研究长方体的情况。

看练习七的第5题的第1个长方体。让学生自己试着用正方体的方法,算数涂三种面个数的情况。

学生数后,进一步,总结方法

三、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认为今天学习的内容什么是重点?

四、作业

课前思考1:

教材上整理复习中的各题练习是对学生掌握运用长正方体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检测,教学时,关键要引导学生将生活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并教会学生转化的一些技巧。

在完成教材上练习的同时,进一步让学生掌握《天天练》习题的解题方法,并结合这些习题,将数学问题进行归类,使学生提高转化的速度和正确率。

课前思考2:

解决问题是很多学生学习中的一大困难,正如高教导说的:如何让学生学会将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这是教师要思考的问题。在本节课中将进行一些解决问题的练习,这些问题有一定难度,而且有些题目较抽象,对于部分学生来说理解起来会有困难,所以需要教师在学生感到困难的地方及时点拨。

教材上安排的探索与实践这一内容很不错,能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和调查活动中再次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一内容要让学生课前去完成,然后课上进行交流。

课后反思1:

今天教学的是整理与复习第二课时,教学重点放在了思考题上把一个六面都涂上颜色的正方体木块,切成64块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问三面、两面、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各有多少块?

第一环节: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找到各种面的个数

第二环节:我引导学生总结了方法

涂三个面的:数顶点8个顶点就8个小正方体

涂两个面的:数棱上每条棱上有2个,12条棱上共有24个。进一步:(棱长-2)12

涂一个面的:数面上每个面上有4个,6个面上共有24个。进一步:(棱长-2)(棱长-2)6

第三环节:让学生进一步研究长方体的情况。

看练习七的第5题的第1个长方体。让学生自己试着用正方体的方法,算数涂三种面个数的情况。

学生数后,进一步,总结方法(大体和上面差不多)

涂三个面的:(相同)

涂两个面的:数棱上(长-2)4+(宽-2)4+(高-2)4

涂一个面的:数面上(长-2)(宽-2)2+(长-2)(高-2)2+(高-2)(宽-2)2

其余的练习的重点还是引导学生认真审题找准关键字眼,弄清求的是什么,单位之间的关系。

课后反思2:

按课前对本课的教学设计,我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为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与表面积和体积计算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遇到了这样几道题,学生解题时错误较多。

(1)希望小学新建了一所食堂,食堂长15米,宽10米,高4米,现在打算在食堂的地面和四周贴上2米高的瓷砖,问至少需要购买多少平方米的瓷砖?

(2)在一只长50厘米,宽40厘米,高30厘米的玻璃缸中装有一些水,现将一块棱长为10厘米的正方体铁块放入水中,铁块完全浸没。水面比原来升高多少厘米?

(3)一个紫砂做的长方体长8厘米,宽5厘米,高4厘米。如果把它做成底面边长是5厘米的正方形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高是多少?

第1题和以往求粉刷教室的题目有所不同,题中已知的食堂的高度是一个多余条件,学生不理解现在要求的贴瓷砖的面积也就是求一个长15米,宽10米,高2米的长方体的底面和前后、左右四个面的面积和。分析学生的错误时,我给学生指出读题时要认真思考每个条件是否有用,还可以画出直观图来帮助分析。

第2题更为抽象,很多学生虽然知道当正方体铁块放入水中后水面会上升,原因是铁块占有一定的空间,但不理解上升的这部分水是一个底面为50厘米,宽40厘米的长方体,根据铁块的体积可以知道这部分水的体积,这样就能求出水面上升的高度。

第3题只要启发学生这两个长方体的体积是相等的。

课后反思3:

由于整理复习两课时内容比较简单,同时也考虑到周三要期中练习,需要对另外几个章节内容进行复习,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我将两课时内容合并成一课时完成。

由于临近期中,所以在完成教材内容时,同时完成了一些相应的课外补充练习,在综合练习中发现学生对开学以来学习的内容掌握不扎实!学生之间的差异很大!

长方体和正方体课件 篇8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24-25页例1和做一做中题目,练习六的第1-4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初步学会求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概括、推理的能力。

教具准备:

长方体牙膏盒一个,长方体和正方体展开的教具各一个,学生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纸盒各一个。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长方体的牙膏盒,让学生回答出它的形状后,指出它的长、宽和高,并分别指出和长、宽、高相等的棱。

教师:这个长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哪些面的面积相等?

2.教师沿着棱将牙膏盒剪开,再展平,让学生看一看展开后的形状。

二、新课教学

1.教学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

教师出示长方体纸盒,同时学生拿出各自的长方体纸盒,教师指导学生沿着上面与前面相交的棱、左面与上面、前面、下面相交的棱以及右面与上面、前面、下面相交的棱将纸盒剪开。

让学生看教师演示,教师将剪开的纸盒展平、合上,再展平贴在黑板上,演示时注意让学生观察原来长方体的各个面展平后各在什么位置。

让学生在黑板的展开图中分别用“上”、“下”、“前”、“后”、“左”、“右”标明6个面,教师注意订正。

学生将自己剪开的长方体纸盒展平在桌上,并标明“上”、“下”、“前”、“后”、“左”、“右”。

观察展开图,让学生回答:长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哪些面的面积相等?有几组相等的面?上、下、前、后、左、右各个面的长和宽分别是原长方体的什么?(引导学生答出:上、下每个面的长和宽分别是担原长方体的长和宽,前、后每个面的长和宽分别是原长方体的长和高,左、右每个面的'长和宽分别是原长方体的宽和高。)

学生答完后,将正方体纸盒剪开,并标明“上”、“下”、“前”、“后”、“左”、“右”。教师巡视。(可能有几种展开形状。)

教师将自己的正方体展开图贴在黑板上,请与教师剪法相同的学生在黑板展开图中用“上”、“下”、“前”、“后”、“左”、“右”标明六个面,然后回答:每个面是什么形状?有几个面积相等的面?每个面的边长是原正方体的什么?

教师:长方体或者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

板书概念。

学生齐读概念后,教师宣布今天主要学习内容。

长方体和正方体课件 篇9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7页的内容,练习六第4-8题

[教材简析]

这部分教材是学生已经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了解体积的意义,初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在探索中通过分析、比较、归纳,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这一直棱柱体积的通用公式。

练一练和练习六第48题,先直观看图计算,再比较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与前面所学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方法的不同和联系,在比较中巩固上述公式的推理过程,然后在练习中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样由浅入深,既巩固了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的体积公式,又使学生学会解决实际问题,体会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的价值,还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的计算是本节课的重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比较、讨论、验证、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的计算方法,能解决与体积计算有关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图形学习的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书学得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观察直观图形,认识并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底面积

(出示长方体、正方体)谈话:同学们,我们学过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和表面积。请同学们在小组中找出这两个图形的底面分别是哪两个面?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图中涂色呈现出底面。

提问:这两个图形的底面积是哪两个面的面积?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底面积定义。

再提问:怎样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底面积?

根据学生的回答,明确长方体、正方体底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师板书计算公式。

[评:《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在学生理解和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特征和表面积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归纳、探索底面积的定义和计算公式,体现数学学习是一个再创造过程。]

二、探索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的计算方法

1、提问:我们前面学习的长方体、正方体体积是如何计算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体积公式

2、谈话: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也可以这样来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3、提问:在小组中讨论为什么可以这样来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

学生在小组中讨论得出结论,教师帮助学生进行相应整理

4、请同学们尝试用字母表示这个公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字母公式

[评:观察、思考、讨论、交流等都是《数学课程标准》所提倡的数学活动。在这里,先把公式直接告诉学生,让学生在借助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凭借他们自己的经验,在小组中充分交流、合作,在探索、比较中充分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的推理过程。]

三、分析、比较加深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的理解

1、出示练一练第1题

⑴、学生独立思考完成

⑵、讨论:这样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与原来的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有什么联系?

2、出示练一练第2题

独立做题,在班内共同订正

[评:在学生独立解决问题中,关注这种计算公式与原来计算公式的不同与联系,进一步巩固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的计算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

四、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做练习六第4题

⑴、借助实物帮助学生理解占地面积的实际含义

⑵、使学生明确所占空间就是储物柜的体积

⑶、独立做题,在班内共同订正

[评: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巩固用底面积高计算长方体体积的方法,感受这种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的作用。]

2、做练习六第5题

⑴、结合图让学生指一指这根横截面的位置

⑵、引导学生想象:如果将这根木料竖起来,木料的横截面就是这个长方体的哪个面?木料的长与竖起来的长方体的高有什么关系?可以怎样计算它的体积?

[评:引导学生联系长方体体积=底面积高这一方法,理解用横截面面积长计算长方体体积的方法,有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加深对体积计算方法的理解。]

3、做练习六第6题

⑴、使学生明确黄沙铺成的形状是长方体,铺的厚度是长方体的高

⑵、明确要求用方程解

[评:这是一个在长方体沙坑铺黄沙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根据长方体的体积以及长和宽(或底面积),求它的高,既体现了知识的综合应用,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做练习六第7题

⑴、弄清题中两个问题的联系与区别

⑵、引导学生寻找计算花坛所占空间大小以及花坛内泥土体积所需要的条件

⑶、提示:从里面量,花坛的高没有变,但底面正方形的边长只有1.3-0.32=0.7(米)

[评:通过让学生计算花坛所占的空间和花坛里有多少泥土这两个问题,让学生在比较中进一步明确体积和容积的不同意义。]

5、做练习六第8题

⑴、合理选择相应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⑵、独立思考,在班内共同订正

[评:通过跑道上铺三合土和塑胶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合理选择信息解决有关体积计算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激励评价,问题延伸

谈话:请同学们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是怎样知道的?回家后选择你身边的长方体或正方体,测量并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计算它的体积。

[评:课堂总结不但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而且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还把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延伸到生活中,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理念。]

长方体和正方体课件 篇10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2.能运用长、正方体的体积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归纳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

教学用具

教具:1立方厘米的立方体24块,1立方分米的立方体1块.

学具:1立方厘米的立方体20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提问:什么是体积?

2.请每位同学拿出4个1立方厘米的立方体,把它们拼在一起,摆成一排.

教师提问:拼成了一个什么形体?(长方体)

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4立方厘米)

你是怎样知道的?(因为这个长方体由4个1厘米3的正方体拼成)

如果再拼上一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呢?(5立方厘米)

谈话引入:要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今天我们

来学习怎样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二、学习新课.

(一)长方体的体积【演示动画长方体体积1】

1.拼摆长方体:请同学们四人为一组,用12个小正方体来拼摆长方体,并分别记下摆

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

2.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教师提问:这些长方体有什么共同点?(体积相等)

不同点?(数据不同)

为什么形状不同而体积相等呢?(因为它们都含有同样多的体积单位

12个1立方厘米)

教师引导:请观察自己摆出的长方体长、宽、高的数,除了表示出长方体的长、宽、高的长度外,还表示什么?

师生共同归纳:表示长的数,如4,除了表示4厘米长外,还表示出一排摆了4个1

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同样的道理,表示宽的数还表示摆了几排,表示高的数还表示有几层.

长方体和正方体课件 篇11

2.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

提问: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想一想,要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必须先算出哪些面积?

投影出示练习六第l题。

第一幅图让学生说出前面的长和宽,再答出前面的面积,后两幅图直接答出前面的面积,每一幅图前面面积算出后,追问:后面的面积是多少?要求前、后面的总面积怎么列式?

解答练习六第2题,步骤同第1题。

教师: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往往不是算长方体的每一个面的面积,而是需要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

出示例3。

学生读题,找出条件和问题。

提问:做这个长方体至少需要多少硬纸板,就是要计算这个长方体的什么?(表面积)刚才我们讲了,长方体中有几组相等的面?(3组)那我们可以怎么想呢?

让学生看第25页例1下面的“想”,并填好空。然后,引导学生列出算式:6×5×2+6×4×2+5×4×2+6×4。

提问:6×5×2、6×4×2、5×4×2分别求的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边在算式下标明上下、前后、左右,接着,让学生检查一下,有没有漏算或者重复计算的面,然后让学将计算过程和结果填在书上。

提问:这道题还可以怎么列式呢?

同桌同学讨论,解答。教师巡视。

指名汇报算式:(6×5+6×4+5×4)×2。

提问:问什么先算3个面的面积和再乘以2?

学生用以长方体教具演示帮助学生回答,然后,将黑板上的原长方体的展开图的前、下、右面裁下,与左、上、后面进行重叠,帮助学生弄清道理。

提问:这两种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联系?(第一种方法是先分别算出上、下面的面积和,然后再加起来。第二种方法,实现算出前面、右面、下面的面积再乘以2。第二种方法是第一种方法根据乘法分配律变成的。)

提问:哪一种方法更渐变?(第二种)

教师:老师这样做,对不对?写出算式:(6×4+5×4+6×4) ×2(引导学生回答错在下面

前 左 下

的宽找错了)

接着,教师小结: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最关键的事要正确找出3组面中每个面的长和宽。

三、课堂练习

做例1下面的做一做中的题目。先让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指导,然后汇报解法,并说出思考过程。

四、全课总结

长方体或者正方体的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要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关键是要准确找到每个面的长和宽。

五、布置作业

练习第3、4题。

幼儿园教案《长方体和正方体课件精选十一篇》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幼儿园教案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长方体课件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长方体和正方体课件(汇总6篇)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幼儿园教师的平时工作生活中,会经常需要提前准备参考资料。资料可以指生产、生活中必需的东西。如: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参考资料有利于我们完成相应的学习工作目标。所以,您有没有了解过幼师资料的种类呢?于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课件。建议你收藏本页和本站,以便后续...
    2023-06-28 阅读全文
  • 长方体和正方体课件(推荐5篇) 教案课件是教师为上课提前准备的,但课件的内容需要教师自己进行设计和完善。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准确地表达教案和课件中的内容。经过反复修改,我们为您编辑出了这份精选的“长方体和正方体课件”,感谢您的阅读,我会用更好的作品回报您的支持!...
    2024-02-08 阅读全文
  • 最新长方体和正方体课件集合7篇 在后续的内容中,我们将对“长方体和正方体课件”从各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通常,在开始授课时,教师会准备教案和课件,但是必须合理设计教案中的知识点。教案作为一种有效方法,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自主学习能力。请您收藏这篇文章,这样您就可以随时回顾了!...
    2023-09-09 阅读全文
  • 长方体课件(锦集十四篇) 优秀的人总是会提前做好准备,平常的学习工作中,幼儿园教师会提前准备一些资料。资料可以指人事物的相关多类信息、情报。参考资料可以促进我们的学习工作效率的提升。可是,我们的幼师资料具体又有哪些内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长方体课件”,强烈建议你能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一、教学内容分析:北师大...
    2024-06-24 阅读全文
  • 分辨长方体和正方体(详细教案) 网站小编为你编辑《分辨长方体和正方体(详细教案)》一文,希望为你人工作带来帮助!教案分类:幼儿园托班数学活动 表现内容:根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会辨别长方体和正方体。学会抽象的数和记录长方体和正方体...
    2021-07-09 阅读全文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幼儿园教师的平时工作生活中,会经常需要提前准备参考资料。资料可以指生产、生活中必需的东西。如: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参考资料有利于我们完成相应的学习工作目标。所以,您有没有了解过幼师资料的种类呢?于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课件。建议你收藏本页和本站,以便后续...

2023-06-28 阅读全文

教案课件是教师为上课提前准备的,但课件的内容需要教师自己进行设计和完善。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准确地表达教案和课件中的内容。经过反复修改,我们为您编辑出了这份精选的“长方体和正方体课件”,感谢您的阅读,我会用更好的作品回报您的支持!...

2024-02-08 阅读全文

在后续的内容中,我们将对“长方体和正方体课件”从各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通常,在开始授课时,教师会准备教案和课件,但是必须合理设计教案中的知识点。教案作为一种有效方法,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自主学习能力。请您收藏这篇文章,这样您就可以随时回顾了!...

2023-09-09 阅读全文

优秀的人总是会提前做好准备,平常的学习工作中,幼儿园教师会提前准备一些资料。资料可以指人事物的相关多类信息、情报。参考资料可以促进我们的学习工作效率的提升。可是,我们的幼师资料具体又有哪些内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长方体课件”,强烈建议你能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一、教学内容分析:北师大...

2024-06-24 阅读全文

网站小编为你编辑《分辨长方体和正方体(详细教案)》一文,希望为你人工作带来帮助!教案分类:幼儿园托班数学活动 表现内容:根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会辨别长方体和正方体。学会抽象的数和记录长方体和正方体...

2021-07-09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