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最新科学教案范本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7-26

作为老师的任务写教案课件是少不了的,要是还没写的话就要注意了。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可以在学生反应中得出结论,有没有值得借鉴的优秀教案课件素材?幼儿教师教育网编辑考虑到您的需求精心为您制作了这份“科学教案”,如果我的建议对你很有用请务必将它收藏起来!

科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水污染主要是人类的活动造成的。

2、污水需经过复杂的处理才能使用。

过程与方法

做污水净化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

增强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充分认识水污染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增加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难点:做污水净化实验,理解污水净化过程中各个环节的作用。

课前准备:教师收集有关水污染的图片和资料。

学生准备简易的过滤装置(可乐瓶和细沙制作)、生活污水一杯(生活污水可让孩子们选择既有泥沙,又含有油污或洗涤剂的)、自来水一杯。

课时安排:1课时

教 学 过 程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一、图片导入

1、出示“水污染”组图,提问:看到这组图片,你有什么感受或问题?

学生汇报(老师可在黑板上随汇报板书关键词,使后面的学习更有的放矢。)

2、小结:在淡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水污染更给人类和其他生物造成了威胁。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和探讨水污染的有关问题。

二、观察比较自来水和生活污水

1、谈话:课前老师让各组同学准备生活污水和自来水各一杯。下面,我们就一起以小组为单位,用已经掌握的观察方法比较观察它们有什么不同,并把你们的发现记录下来。

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2、示图介绍“沉淀”、“过滤”的方法,开展分组实验:要求学生用自己课前制作的简易过滤装置做净化污水的实验。

3、提问:比较净化前后的水,有什么区别?经过沉淀和过滤,原来的污水达到自来水的洁净程度了吗?

学生汇报

4、讲述:淡水在自来水厂中除了沉淀和过滤之外,还要加入药物进行灭菌处理。这样才能符合我们使用的标准。

三、污染源的讨论

1、提问:水的污染源可能来自哪儿?

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先独立思考,再组内交流,最后全班汇报,一起完成教材82页的网状图。

学生汇报,完成网状图。

2、小结:

水的污染源可能来自农业的杀虫剂、肥料等,可能来自工业的废水、油污等,可能来自家庭的洗涤剂、人的排泄物,也可能来自动物的尸体等。由此可见,水污染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污水最终会流向河流、湖泊,我们的日常生活污水,最终会影响整个水环境。

那么,如何让我们每天排出的那么多脏水不给水体“添麻烦”呢?建造污水处理厂就是最主要的措施。

四、污水的处理

1、学生自行阅读教材中的污水处理图。

2、提问:污水处理一般要经过哪几道程序?在每一个环节当中,污水得到了怎样的处理?使用的是什么方法?

学生思考、汇报

3、归纳,小结:污水的处理是复杂的,一般要通过三种方法(物理方法、生物方法、化学方法)获得净化。物理方法主要就是一种叫“格栅“的装置分离水中的杂物和较大的颗粒,杂物有塑料袋、菜叶杂草等;生物方法是通过细菌分解水中的污物,生物方法是污水处理的核心。化学方法主要是用于消毒,通常的做法是向水中加人化学药剂一氯,通过它来有效杀灭水中的病源微生物。

污水经过处理,一般可以无害地回归环境,还有一些污水经过处理后,还是不能作为饮用水,只能作其他用途。因此,我们要特别加强对饮用水源的保护,饮用水是否洁净直接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注:如果有条件,组织学生参观附近的污水处理厂,由技术人员为学生介绍污水的处理过程,是最理想的。

科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 能在观察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交流与动手中探究、解决问题;能搜集、了解各种资料信息;能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科学的解释和比较。

2.知道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敢于挑战,大胆设想,勇于改革创新,善于观察,愿意合作交流。

3.了解自行车的发展史,知道自行车中用到了简单机械的原理。

【教学重点】

通过小组合作发现自行车的结构及功能。

【教学难点】

会选择适合自己的问题进行研究。

【器材准备】

1、教室外选择好场地一块,并为每一小组准备一辆自行车。(必用,可让骑车的同学准备)

2、螺丝刀、钳子、锤子、扳手等若干。(供学生选用)

3、自行车图片。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引入

1 .回顾上节课发现的自行车上简单机械原理的应用及所起的作用。

应用机械的位置 应用机械的类型 应用的机械起什么作用

龙头(把手) 轮轴 轻松地控制方向

踏脚板与齿轮 轮轴 省力

刹车 杠杆 省力

大车轮与小车轴 轮轴 加快速度

大齿轮与小齿轮 轮轴 提高转速

螺丝与螺帽 斜面 省力

2 .师:那么,这些自行车上的机械是如何工作的?为什么会省力或加快速度?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就要进一步研究自行车上的机械问题。

二、重点研究自己感兴趣的机械问题

a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问题。

小组讨论:选择一个感兴趣的适合自己小组的研究问题。

师提示可以参考课本、同学的发言。

全班交流各组选择的研究问题。

b .制定研究计划。

让我们来写个研究计划吧!你觉得研究计划应该包含哪些部分内容?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师引导明确研究计划应包括:

·研究的问题

·研究的目的

·研究的方法

·研究的数据记录

科学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下雨前空气温度会增加。

2.知道用测量的方法可以明确空气的温度和降水的多少。

二、教学重点

尝试根据空气的温度推测会不会下雨。

三、教学难点

了解计量标准的统一,才能得到正确的雨量测量效果。

四、教学准备

钉子.大头针.木板.长头发.硬纸板.纽扣.线轴.小锤.胶水.两粒小珠.彩笔。

塑料瓶.剪刀.透明胶带.标尺。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检查学生带来的物品。

2.复习引入。

二、自主学习

下雨前,空气的湿度会变大。我们通过观测空气的湿度变化,就可以判断会不会下雨。

1.做个头发湿度计。

2.小组合作来完成。

3.小组展示各自的成果。

4.师生小结。

5 在一个下雨天,观察天空和地面的情景。记录下来和同学交流。

活动时要注意安全。

6.分小组进行测量。小组汇报。

7.比较各小组测得的数据,大家测量的雨量一样吗?说说这是为什么?

8.教师小结。

三、课后作业:写几个描写雨的成语。

第二课时

一、看云识天气

1.回忆:下雨前,天是怎么样的?你能描述一下吗?

2.欣赏:刚才有同学说到下雨前天是阴沉沉的,乌云密布。老师这儿有很多云图,

请你欣赏一下(用挂图或课件出示各种各样的云图,包括积雨云.雨层云等能下雨的云,也包括高积云.高层云.卷云.卷积云.卷层云等不大可能下雨的云。可让学生描述各种云的形状.颜色.数量,在四人小组中交流)。

3.猜测:你认为什么样的云会下雨?为什么?(学生说出自己的猜想和理由)

4.统计:对学生的猜想作一简单的统计,只要他们举手就可以了,可以看到很多学生都认为积雨云.雨层云会下雨。

二、观察、比较雨的大小

1.组织学生描述雨景:你能描述你所见到的下雨时的情景吗?

2.学生描述:有对形状的描述,也有对雨量大小的描述,也可以是对雨中物体的描述。。

三、制作雨量器

1.教师肯定学生刚才的想法,告诉学生测量雨量大小的工具叫雨量器,雨量的大小用毫升(ml)作单位。(板书:毫升ml)

2.出示气象台使用的雨量器,引导学生观察气象台的雨量器。

3.学生制作,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四、利用雨量器测量雨量的大小

1.给学生一些时间向其他组展示自己组的雨量器。

2.组织学生讨论使用方法:你们准备怎样使用雨量器?该注意些什么?

3.师生到室外继续上课。教师模拟降雨,学生利用自制雨量器量雨。

4.指导学生读出雨量的大小,提醒学生小心地把雨量器放在平坦的窗台上,在与肉眼水平的位置上读出降雨量。

五、激励学生实际应用

1.谈话:同学们,有了雨量器,今后下雨时,你们可有了用武之地,可以测测每次的降雨量了!

2.思考:在外面收集雨水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3.交流注意点:

请同学们坚持测量,并作好记录。两个月后,我们将进行总结。

科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知道滑轮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能产生的具大作用。

2、知道滑轮在生活中是如何产生作用的,并认识共工作的原理。

3、学会开动脑筋利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些小问题。

教学重点:知道定、动滑轮是如何工作的。

教这难点:认识其工作的原理。

教学用具:铁架台、线、滑轮、钩码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提问导入: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在家村,都有许许多多的建筑工地,参观这些忙碌的建筑工地,我们会有很多的发现。(学生自由表述自己所看见的,并说说自己有些什么问题)起重机是怎样把那么重的物体送到高空去的呢?

二、解决问题

1、滑轮组的作用。观察结构图P12

2、实验探讨滑轮的作用。

(1) 试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下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吊起一个1000克的重物需要多在的力?请学生猜想(结合图)

(2) 增加滑轮的数量,试试吊起同样的重物需要的力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3) 学生分组实验

实验要求:

1、明确分工。

2、拟定实验计划交老师检查后实行。

3、进行实验并作好实验记录。

三、游戏体验。

小个子战胜大力士:游戏规则见教材P13并将游戏结果用表格作好记录。

四、说出自己的发现

学生自由表述自己的发现并从这个游戏中明白了什么?从我们的研究中明白为什么起重机能够吊起那么重的物体。

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染色的方法,尝试用彩色颜料在不同的材料上染色。

2、愿意动手操作,体验染色的乐趣。

3、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4、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各种染色作品布置成展览区。

2、废旧的白棉布、白纱布;餐巾纸等若干;稀释的彩色颜料。

【活动过程】

一、欣赏染色作品

1、出示染色作品

提问:它是什么?知道它是怎么做出来的吗?

2、幼儿讨论,教师介绍制作方法

二、尝试染色

1、教师示范

2、幼儿染色,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幼儿选择不同的颜色,将材料折成不同的形状进行染色。

三、作品展示

1、幼儿讲述制作过程中用了什么颜色的颜料

2、在展览区中展示幼儿作品,同伴欣赏

活动建议:

1、这是一次极富趣味性的活动,通过动手染色,幼儿会发现棉布等上面的各种颜色、花纹不同的图案,在幼儿尝试染色时,建议老师适当提醒幼儿将棉布折成不同的形状并选择不同颜色的颜料。在作品展示的时候亦可发挥幼儿想象,说说自己作品上的花纹像什么。

2、幼儿收集染色的丝巾和衣服,放置在区域活动中让幼儿表演,进一步感受染色制品为我们生活带来的美丽。

3、用白棉布、白纱布染色显得浪费,教师可以发动家长、幼儿一起收集能染色的废旧材料,这样更具活动意义。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中,我觉得我的活动提问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提问的效果也很好。可以说在大家的讨论下,提问的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幼儿不仅会说了,而且还更会问了。这样的自由探索活动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孩子们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发挥了他们在活动中的主动性,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科学教案 篇6

过程与方法:

●能够理解不同的物品可以产生不同的能量。

●能够区分不同的物品可以产生的能量。

科学知识:

●知道不可再生性能源和可再生性能源。

●知道不可再生性能源和可再生性能源的区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意识到能源的重要性。

●能保护不可再生性能源,开发新能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P47的图片。

师问:请指出图片中的物品名称。

学生回答图片中和物品名称。

问:这些物品都利用了哪些能量?

请学生回答。要求说得明白具体,并一一对应,不能随便说。

师小结:生活中,有许多物品都利用了能量,而我们把能产生能量的物品称为能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能源一课。

二、新课

1、了解能源

师问:在生活中,我们使用的能源大多是哪里来的?

学生可以尽情地说,师要有规律地板书在黑板上。

师问:同学们说了这么的物品,你们找找看,它们之间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并给它们分分类?

学生讨论并汇报。

师小结:我们生活或生产中使用的能量大部分来自煤炭、石油、太阳能、风能等这些能源。但它们有着很大的区别,像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它们是不可再生的,因此被称为不可再生性能源,像太阳能、风能、水能等能源可以再生的,被称为可再生能源。

师问:对于不可再生性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有何理解?

学生表达自己对不可再生性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有何理解的理解。

2、了解能源的重要性

请学生阅读P48的资料,并思考你有什么启发?

学生阅读资料。

请学生说说对阅读资料后的想法。

师小结:人们在生活生产中都离不开能量,而其中矿物燃料所占比重相当大,而这些能源都是要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才能形成,这些能源只要用一点就会少一点,这些能源的消耗非常大,有的能源已面临到枯竭的危险。所以,我们在使用能源时要注意保护这些能源,并且多开发一些新能源或使用可再生能源。

3、制作可再生性能源的模型

各小组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书中的一种再生能源的模型。

各小组自行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动手操作自己的作品。

科学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方式(滚动还是滑动)有关、对于相同的物体,滚动摩擦力大小,滑动的摩擦力大;运动的物体失去动力后自己会停下来,使因为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滚珠轴承使一种将滑动变为滚动的装置。

过程与方法:

做简单的对比实验;用简单物品模拟做滚珠轴承。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了解人类改进搬运重物的方法,感受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教学重点】用对比实验证明同一物体滚动摩擦力小于滑动摩擦力。

【教学难点】整理分析对比实验获得的数据,分析结果

【教学准备】实验用小车一辆、纸盒、载重物(钩码、小沙袋)、弹簧测力计、胶带、大小瓶盖、玻璃弹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分别出示滚动和滑动的卡通图片,提问:这两幅图中他们在干什么?

2、一个箱子在地上滑动,一个箱子在木头上滚动,板书:滑动和滚动

3、提问:你想到了什么?(为什么要在箱子底下垫几根木头)

(因为让木头滚动比滑动省力)

二、对比实验:滑动和滚动摩擦力的大小比较

1、提问:你根据什么来说,滚动和滑动比省力?

2、学生会根据生活中的经验举例说明滚动比滑动省力。

3、教师引导:生活中了解滚动比滑动更省力,那我们能不能用更科学的数据来证明呢?

4、学生提出测量的方法。

5、设计实验如何测量。

(1)轮子的接触面积相同

(2)小车的载重相同

(3)在相同的路面上行驶上

6、记录。指导学生看83页的表格。

7、学生实验,把数据记录在书本表格上。

8、分析整理数据,提出结论。

9、提问:为什么滚动比滑动省力呢?

(滚动可以减少摩擦力)

三、制作滚珠轴承

1、哪些地方用到滚动摩擦来减小摩擦力?

(学生非常熟悉得四驱车滚珠轴承)

2、介绍滚珠轴承的工作原理。

3、根据课本的提示小组制作滚珠轴承。

四、小结

1、讨论:在哪些机械中也用到了滚动摩擦?

2、讨论:哪些地方用到了滑动摩擦呢?

五、板书设计

六、教后记

科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了解家乡本地几条主要的道路名称,感知立交桥、高速公路、跨海大桥、隧道等不同道路的外形特征与用途。

2.了解道路上的路牌、站牌、站台等设施的用途,体验现代新型道路给人们出行带来的方便。

3.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请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家乡的几条重要道路的图片以及宽阔的马路、立交桥、高速公路、跨海大桥、隧道等不同道路的图片。

2.《不一样的路》教师资源。

3.用大型积木、硬纸板、拱形门等创设一处模拟道路。

活动过程

1.交流“我眼里的路”,知道它们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1)同伴间互相交流说说自己看到的路是什么样的?如:宽阔平整的马路,乡间的小路,海边的木栈道等,马路边有一排排的树木,还有路牌、站台、车站牌等。

(2)提问:这下马路和路边的站牌、站台和站牌等设施有哪些用途?

(3)教师小结:道路是为行人和车辆通行的,提示路牌帮助人们辨识各种路,站台和站牌为人们等车出行带来方便。

2.交流“我喜欢的家乡道路”知道家乡几条主要的道路。

(1)请幼儿结合收集的家乡道路的图片,用较连贯的语言讲述自己喜欢的家乡道路,说说为什么。

(2)引导幼儿认识几条家乡著名的道路,及本地重要的道路。

3.教师利用视频拿到幼儿认识现代交通道路,感受不一样的路。

(1)出示立交桥图片提问:这座桥叫什么?你在哪里见过他?如果现在没有立交桥,我们的道路交通会怎样?

(2)出示高速公路、跨海大桥、隧道的图片,引导幼儿注意这些道路的不同,初步知道他们的一些功能,如高速公路可以提高汽车行驶速度,极大地节省时间和精力,跨海大桥连接起海岸的两端,隧道可以缩短两地之间的距离,

4.组织玩游戏。

教师带幼儿进入模拟道路的场地,请幼儿做“汽车小司机”,“开车”逛家乡的“路”说说这些“路”的特点。如“什么路到了,这里的道路多宽敞等”。

活动延伸:

教师可结合“公共汽车站的游戏”的游戏,带领幼儿认识家乡的路。

幼儿阅读幼儿学习资源4第18~19页,说说这些道路的名称,还知道家乡本地的哪些主要道路,它给人们带来了哪些方便。

科学教案 篇9

活动准备

1. 易拉罐若干(多于班级人数),半数装有钉子或者豆类,半数装有纸或者小木棍。

2. “响”“轻”立式字卡各两份。

3. 录有伴奏音乐的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 引题。教师直接出示四只易拉罐。并对其进行一定的解释。

2. 通过听听、看看来进行观察。

①教师摇一摇装钉子的易拉罐,请幼儿说说听到了什么声音?(响)请幼儿对声音进行模仿。

② 教师摇一摇装纸的易拉罐,提问这是什么样的声音?(轻)

③ 教师展示“响”,“轻”字卡,并将两只易拉罐分别放在相对应的位置。

④ 教师将另外两只易拉罐分别摇一摇,结合幼儿的意见对其进行区分摆放。

⑤ 开易拉罐。教师引导:“这些易拉罐里面到底装的是什么呢?我们来看一看吧!”教师分别打开四个易拉罐,并把里面装的东西倒出来,分别在幼儿面前进行进距离的观察。

⑥ 小结:这些东西都是不一样的,他们放在易拉罐里面摇一摇发出的声音也不一样。

3. 通过亲身操作进一步感知轻和响。

① 教师引导:老师这里有这么多的易拉罐,我一个人玩不了那么多,我请小朋友跟我一起来玩,好吗?

② 教师提要求:在拿到易拉罐的时候不要随便的摇,要先把易拉罐抱住,等到老师请小朋友们操作的时候才可以摇。小朋友摇一摇以后,听听这个声音是轻的还是响的,是响的,就站在响字宝宝旁边,是轻的,就站在轻字宝宝一边。

③ 幼儿操作,找到相应的字宝宝并站在旁边。

④ 教师检查,纠正。

4. 用易拉罐来给音乐配伴奏。

① 听音乐一遍,区分响的一段和轻的一段。

② 幼儿和教师一起根据音乐轻响来给音乐伴奏。响的一段由拿响罐的小朋友摇,轻的一段由拿轻罐子的小朋友摇。

活动目标

1. 知道声音有轻有响,并能加以简单区分。识字:“轻”、“响”。

2. 在看看、听听、玩玩的过程中,探索不同事物在易拉罐里摇晃的不同声音。

3. 乐意参加常识探索活动,并学会在生活中主动探索。

科学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探究物品的溶解速度与物品的颗粒大小、水的温度以及是否搅拌的关系。

2.学习记录,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透明的杯子(标记:绵白糖、白砂糖、方糖)、小勺、绵白糖、白砂糖、方糖若干,记录表,笔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一盆水,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知道的能溶解在水中的物品。(糖、洗衣粉、药等)

2.如果把这些东西(指幼儿说的)放在水里,哪些化的快,哪些化的慢,怎样做能让它化得快一些呢?

(二)通过操作和对比观察,探究物体的溶解速度与物体颗粒大小的关系

1.认识实验材料:块糖、2杯凉水、搅拌棒。

并猜测:一杯搅拌,一杯不搅拌。块糖在哪杯水中化的快?

2.填写记录表。幼儿2人一组,每人一份记录表,第一个化完的写上数字1,第二个化完的写上数字2,第三个化完的写上数字3

3.幼儿分组实验验证。

用小勺取一平勺绵白糖和白砂糖,再取一块方糖,同时把糖放入对应的三个杯子中开始搅拌,看看谁的杯子中的糖先化完,并填写记录表。

4.交流与讨论实验结果

实验结束后请幼儿说一下他们的结果是什么?

小结:物体的溶解速度与是否搅拌有关,搅拌的化得快,不搅拌化得慢。

(三)通过操作和对比观察,探究物体的溶解速度与物体颗粒大小的关系

1.认识实验材料:绵白糖、白砂糖、方糖、3杯水、搅拌棒。请幼儿观察其不同,并猜测:三种糖分别放进水里,那种糖溶解的速度快些,为什么?

2.填写记录表。幼儿3人一组,每人一份记录表,第一个化完的写上数字1,第二个化完的写上数字2,第三个化完的写上数字3

3.幼儿分组实验验证。

将用小勺取一平勺绵白糖和白砂糖,再取一块方糖,同时把糖放入对应的三个杯子中开始搅拌,看看谁的杯子中的糖先化完,填写记录表。

4.交流与讨论实验结果

实验结束后请幼儿说一下他们的结果是什么,幼儿边说老师边记录,并讨论实验结果:

物体的溶解速度与它的颗粒大小有关。可溶于水的物体越是颗粒小的溶解速度越快

(四)通过操作和对比观察,探究物体的溶解速度与水温的关系

老师准备了同样大小的块糖,请你动脑筋、想办法,看看谁能让糖最先化完?

1.请幼儿观察桌上的实验材料,说出材料的名称:块糖、凉水、热水、搅拌棒。

猜想:哪一杯水中的块糖溶解速度快?并填写记录表。

2.幼儿分组实验验证。

教师发出口令请幼儿同时将块糖放进杯子里,并一起轻轻搅拌,看哪一杯水中的块糖溶解速度快?填写记录表。

3.交流实验结果。

实验结束后请幼儿说一下他们的结果是什么,幼儿边说老师边记录,并讨论实验结果:水温度越高,物体的溶解速度越快。

活动延伸:

从冰箱里拿出鱼来做菜,怎样做能让鱼在最短的时间内化开呢?

科学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能连贯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初步学习辨证地看问题。

2、简单了解食物链的知识,初步感知动物与环境的密切关系。(重点)

教学准备

故事幻灯片,狼、羊、草的图片和道具,食物链图片和操作架。

教学难点

简单了解食物链的知识,初步学习辨证地看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故事梳理,对话中感知

1、讲故事并提出问题:谁会吃掉小草?谁会吃掉小羊?老狼要吃掉小羊,小羊是怎么说的?老狼会怎么回答它?那你觉得狼该不该把羊吃掉?

2、继续故事展开讨论,如果你是法官你会怎么做?

教师:因为没了狼,羊才会变多,把草原吃光,草原变成了荒漠。

3、现在觉得该不该把狼全部关起来?为什么?

4、板书

草——羊——狼,揭示食物链的概念。

教师食物链中的生物是相互依存的,不因自己的意愿而干涉。

二、情境表演,游戏中感悟

1、幼儿自由选择角色进行游戏。

2、教师和幼儿共同梳理因角色得多少而造成的食物链断裂,幼儿进行表演。

三、合作拼摆,操作中体验

1、俩人一组合作拼摆食物链。

2、针对幼儿拼摆的食物链,教师与幼儿共同验证纠错。

四、活动,拓展延伸

自然界中有很多的食物链,从现在开始用心观察等你长大了你会了解更多更有趣的关于食物链的知识。

教师:

把枯燥的科学知识变得简单易懂富有趣味性,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注重各领域的整合,利用语言故事的形式把食物链知识潜移默化的传授给幼儿,通过游戏再次让幼儿感知,通过体验让有了初步理解食物链,目标达成好。

科学教案 篇12

活动目标

1.探索纸不同的折法与承受积木重量的关系。

2.能主动参与讨论,表达自己在操作中的发现。

3.能与同伴合作,较细致地进行操作活动。

领衔技能:实验、推测、计数、交流、观察。

活动前期经验

1.幼儿会折纸,学习画折痕的简笔画、写数字。

2.教师试试纸上能放几块积木,根据纸的强度选择用多大的纸。

——教师也是科学活动的参与者与学习者,因此科学活动前的准备也是教师自己科学探究的过程,对孩子将要做的实验教师自己反复多次地进行尝试,这样教师才能尽量多地预测到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活动准备

1.铅画纸若干(教师多备一些,用废旧的纸,但要平整)。

2.积木多块、小组记录表、粘纸小标记(贴在全班放积木最多的格中)。

3.每人四张纸:

第一张:尝试让纸站起来。(试过后大部分是不能再放住积木的)用于猜测:纸折叠后可摆放积木吗?

第二张:折起来尝试放积木。(有人能放多,有人少)用于分析比较:怎么样才能放得多。

第三张:用折两折的方法把纸折好。用于猜测:折叠后可摆放积木的数量。

第四张:备用。

——科学活动的材料准备非常重要,教师既要考虑到幼儿的使用情况,准备充足的材料,同时也要养成节约材料的好习惯,因此,在准备材料时要进行推理和测算。

活动过程

一、设置问题情景,引出“让纸站起来”的话题

——幼儿坐桌边,四人为一桌,两人为一个小组。既让幼儿都能看到教师的操作台,也便于后面活动时,幼儿能方便地分组,快速找到同伴。

1.出示纸,了解幼儿生活经验。

师:这是什么?纸有什么用?

师:你们能不能让纸站起来呢?每个人从桌上拿一张纸,想想办法,让纸能自己站起来。

——纸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这个话题兼顾了幼儿的日常经验,同时又给了孩子从另一个角度思考“纸”的机会,引出了探索主题。

2.幼儿每人一张纸,尝试折、卷等方法,自由探索着让纸站起来的不同方法。

师:噢,你让纸站起来了。你是用折的方法。你折了几下啊?两下。你呢,数不过来了。你是用卷的方法。

3.小结让纸站起来的不同方法。

师:刚才小朋友用不同的方法让纸站起来了,看看谁的纸站得最稳?

——教师在指导中有意识地把个别孩子的操作法传递给全体幼儿,与此同时,教师的指导语中也透露出鼓励孩子想出不同的方法让纸站起来,哪怕只是折的次数的不同,这也为后面的活动打下了伏笔。

二、再次设置问题情景,引导幼儿探索

1.引导幼儿猜测纸折叠后能摆放积木。师:站起来的纸上能摆放积木吗?

2.幼儿猜测后,教师拿一块积木尝试,全体幼儿发现纸上是可以放积木的。

3.进一步引导幼儿猜测纸折叠后可摆放积木的数量。

——教师每一个提问之后,都不急于动作,而是留给幼儿思考的空间和时间。

4.鼓励幼儿尝试。

师:确实纸上能放积木,纸的哪种变化能让放的积木又稳又多呢?我们每个人可以用纸试试,看看用你的方法,可以放几块积木。

——用两种最常见的实验材料,让孩子有机会去发现并惊奇,与其说这是实验,还不如说更是游戏。

5.教师出示记录表,提出规则和要求。

师:两人一组试一试,每组一张表格,让我们把纸折的样子画在这个格中,猜的数量都记在“?”号的格子中。两人商量一下,一个记,一个放,也可以轮流放。

6.幼儿将自己的猜测记在格子里。

7.分组尝试将纸折叠后可放多少块积木。

——探索性的科学教育就是让孩子像科学家一样去研究,而记录正是这种活动的标志。通过记录,可以了解孩子的原有经验和真实想法。让孩子对实验前后的记录做个对比,更加有冲击力。

三、讨论,再次进行实验

1.幼儿搬椅子转成半圆坐,一起参与讨论。

——通过前面的游戏,孩子们已经感受到了神奇和惊讶,他们现在还不知道,讨论后的活动会使他们的实验更精彩。

2.出示不同幼儿折的纸,引导观察比较。

师:怎样才能放更多的积木?

——这次的讨论对后面的实验以及实验会给幼儿带来的惊喜,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要集中幼儿的注意力,排除不必的干扰。形成讨论的氛围,从而将个体的经验转化为集体的经验,让孩子获得新信息,修正自己的操作方法。

师:通过交流,我们发现纸折的次数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要把纸对齐折;先让纸自己能站稳,再小心地轻放积木,不能碰桌子。

——教师的小结语也是经过提炼的,不仅仅是大家的发现,更是对下一步实验的规则求,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的实验更具科学性。

3.设置挑战,再次尝试。

师:刚才,我们在纸上放得最多的是14块积木,现在大家换张纸重新折,再试一次,比一比哪组小朋友放得最多。

4.教师出示记录表,提出第二次记录的要求。

师:两人一组一张表格,选择一种方法进行实验。

——提出记录的要求,培养记录的习惯,对实验很重要。

四、交流

1.细心地用自己的方法对结果进行记录。

师:把纸的折法记下来,把放积木的结果也记下来。

——孩子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孩子总是希望自己的猜测是对的,一旦发现自己的猜测出错,往往不愿意面对,因此在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

2.表达自己的实验结果与发现。

师:你和好朋友在实验的时候用了什么方法?放了几块积木?说给我们听听。

——在活动中,孩子感受到哪些内容是值得记录下来的`。

活动思考与教学策略

对孩子而言,最好的学习方法是在最直接的体验中学习,在动手中去发现。在这个活动中,我选择了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材料“纸”和“积木”给孩子进行操作实验,把有关力的科学转化为孩子可亲自操作的游戏,依托幼儿熟悉的、直观的材料,让孩子在富有挑战的活动中感受到生活中那些让人惊讶的科学现象,努力让孩子从探究游戏中感受快乐,获得智慧。

一、感受

1.感受惊讶。

思考:让孩子在活动中感受神奇,产生探究欲望和兴趣,不断体会神奇,增加新经验。

策略:选择孩子最常用的学习用品纸张和游戏用品积木进行操作实验,而结果是让孩子想象不到的:一张薄薄的纸,经过自己的变形居然能放上那么多的积木。

2.感受亲历。

思考:鼓励孩子亲历实验的过程,感受物体变化带来的心理体验。

策略:活动不是一种事先安排、因果必然的过程,而是以游戏的形式,让孩子亲历探险探究的过程,体验成功的感觉。

3.感受兴趣。

思考:对孩子来说感受科学的趣味,比“懂得科学”更重要,让孩子体会实验是有趣的,像游戏一样,从而感到科学的趣味。

策略:观察自己和同伴的不同实验结果,激发了孩子的竞争意识。为了超过同伴而产生继续实验的兴趣。

二、提炼

1.提炼经验。

思考:纸张的变化与力的关系,这方面的经验是孩子所缺乏的,在自然状态下即使看到也想不到。

策略:让孩子从最初的自由操作中提取经验,过渡到与同伴交流经验,逐渐到进行有_定要求的实验。在操作中逐渐积累经验,从而发现实验结果的神奇。

2.提炼习惯。

思考:成功来源于好的习惯,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为幼儿入小学后的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策略:将活动设计成具有挑战的游戏,通过游戏规则的要求,提出科学实验中的习惯要求,为大班孩子的继续成长打下基础。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尾巴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动物的尾巴。

2、了解动物尾巴的作用。

【活动准备】

歌曲《小画家》磁带、故事《神奇的尾巴》磁带,各种动物身体和尾巴分开的图片(金鱼,松鼠,猴子,燕子,老牛,壁虎)

【活动过程】

一、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咱们来一起听一下吧!(歌曲《小画家》)

提问:1.歌曲中的小画家是谁啊?(丁丁)2.丁丁画的什么?画的怎么样啊?(螃蟹四条腿,鸭子小尖嘴,兔子圆耳朵,大马没尾巴)3.丁丁是不是一个优秀的画家?

教师小结:丁丁做事不认真,没有认真观察,只说大话,所以没有画好,我们小朋友可不要向他学习。

二、找尾巴:

师: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个“宝盒”呢!你们来猜猜里面有什么?(教师故作神秘状)“宝盒宝盒魔力大,里面到底都有啥?”孩子们,猜出来了吗?现在我让一个小朋友来把宝物拿出来!

出示动物尾巴:(一个小朋友拿一个)

金鱼的尾巴:什么颜色?像什么?(嘴唇,花瓣)金鱼的尾巴有什么用处啊?

松鼠的尾巴:什么颜色?像什么?(桃子,雨伞,小船)

燕子的尾巴:像什么?(剪刀,岔子,牛角)

猴子的尾巴:像什么?(蛇,蚯蚓,绳子)

老牛的尾巴:像什么?(勺子。气球,蝌蚪)

出示每种动物尾巴的时候给幼儿讲讲尾巴的用处。

师:“魔法盒里还有啥,让我再来摸摸她”,幼儿继续摸出动物的身子。

咦?这是谁啊?它怎么了?(引出尾巴没有了)它的尾巴去哪了?我们来帮它找找吧!(让幼儿自己去帮各种动物找到尾巴,把它们连起来)

最后出示壁虎的尾巴:咦?这是谁的尾巴呀?它的身子去哪了?(课前把壁虎的身子藏好)咱们来帮它找找吧!这时放故事《神奇的尾巴》

三、欣赏故事:

提问:

1、故事里都有谁啊?

2、它们发生的什么事?

3、它们的尾巴断了怎么办了?(知道壁虎的尾巴断了,可以长出新的尾巴,蚯蚓的尾巴断了,可以长成新的蚯蚓)

【活动延伸】

游戏《揪尾巴》

动物的尾巴可真神奇,现在我们也来变成小动物,一起来玩揪尾巴的游戏吧!

科学教案 篇13

活动目标:

1、通过玩水,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2、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材料准备:

饮料瓶若干(靠近其底部的壁上用锥子钻2~5个大小一样的小孔,小孔间距约为0.5厘米);吸管;用蜡涂染过的硬卡纸片若干;大小一样的玻璃板若干(玻璃板周围用胶布贴好);与幼儿人数相等的镜子(不要太小);迷迷转若干(把乒乓球剪成月牙形);每组盛水脸盆一个;筐子;抹布等。

活动内容与方法:

游戏一:调皮的.小水滴每个幼儿从筐子中取一个干燥的玻璃板和一张涂过蜡的卡片,用吸管吸水,向干燥的玻璃板上滴,看玻璃板上的水滴是什么样子的。(水滴是"散开"的。)再向用蜡涂过的纸片上滴,看水滴是什么样子的,和玻璃板上的水滴一样吗?(不一样,玻璃板上的水滴是"散开"的,纸片上的水滴是圆圆的,像小豆子一样。)

游戏二:不容易分开的玻璃板给每个幼儿提供两面大小一样的干燥的玻璃板,让他们把玻璃板叠放一起,试着分开一下,然后再在水中将它们叠合在一起,拿出来之后再试着掰一掰,看两块玻璃是否容易分开。(湿了之后的两块玻璃板比干燥的两块玻璃板要难分一些)

游戏三:会"握手"的水向饮料瓶内注满水,会发现水从饮料瓶壁上的几个小孔射出,形成几条水流。让幼儿在几条水流的"根部"轻轻一捏,看有何现象发生。(几条水流合在了一起)再用手在水流"根部"轻轻一划,又有何现象发生。(几条水流又分开了)。

游戏四:旋转的"迷迷转"给每位幼儿提供一面镜子和几个"迷迷转",让幼儿把"迷迷转"放在干燥的镜面上,当镜面稍稍一倾斜,"迷迷转"会怎样?(会从镜面上滑下来)如果在镜子上滴上水,再像刚才那样玩, "迷迷转"会怎样?("迷迷转" 像穿上了滑冰鞋,旋转的很快很好看)。

结合4月22日地球日,教育幼儿要树立的节约用水意识。

注意事项:

本活动属感知类活动,不属于理解活动。对于活动中发生的现象不强求幼儿理解其中的道理,只要感知到即可,也可试着让幼儿说说为什么。

科学教案 篇14

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英国化学家开文迪许专心从事科学研究,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科学的事迹,懂得“科学怪人”其实并不怪。3体会课文通过几个事例来写人的方法。

教学重点 :读感悟结合,了解开文迪许的事迹,懂得“科学怪人”其实并不怪。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检查。

1. 认读生词。

2.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二、 精读感悟,学习课文第一段。

1. 自主读书,自读自悟。

2. 小组交流,提出问题。

3. 开文迪许的“怪”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归纳板书]

4. 细读课文,解决前面提出的问题。

(1) 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考究”、“过时”的理解。

(2) 简介开文迪许的背景,说说他为什么穿过时的衣服。

(3) 齐读第三自然段,你们家的客厅和卧室里放的是什么?开文迪许的家中为何摆满了图书和仪器?

(4) 默读第四自然段,划出本段中心句。

(5) 小黑板出示:[他的藏书很多……办理一下手续。]齐读,开文迪许为什么这样做?

(6) 指名读第五自然段,文中哪些词句最能体现他的怪?他为何会有这样的行为?

(7) 指导朗读。

三、 学习第二段。

1. 引读第七自然段。

2. 自由朗读课文,为什么说开文迪许并不怪?[板书]

3. 指导朗读。

四、 总结课文。

1.你认为开文迪许怪吗?为什么?

2.教师总结课文,点明中心。

五、作业。

1. 有感情朗读课文。

2. 收集一个科学家专心研究的小故事

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幼儿园教案频道为您编辑的《最新科学教案范本十四篇》内容,希望能帮到您!同时我们的科学教案专题还有需要您想要的内容,欢迎您访问!

相关推荐

  • 最新数学教案范本十篇 如果您需要关于“数学教案”方面的建议,相信阅读完本文后会有新的收获。老师在上课前根据教学要求需要准备教案和课件,其中的内容是由老师自己去完善的。教案和课件的完善可以提升教师的专业形象。...
    2024-02-29 阅读全文
  • 最新自我评价(范本十四篇) 自我鉴定是一种重要的评价形式,属于自我概念的重要内容之一。自我评定应相对简短语言精练结论明确,根据您的需求我们为您静心整理了与“自我评价”有关的内容,我希望我的经验和知识能够对您有所启示。...
    2024-03-11 阅读全文
  • 最新科学教师工作计划(范例十四篇) 根据我们的工作要求,我们要用心规划好个人工作计划了,工作计划很重要的特点在于有序推进。有没有文风合理规整的工作计划呢?经过整理,小编为你呈上最新科学教师工作计划,相信会对你有所帮助!一、指导思想工作室的相关工作是本学期的工作重点之一。本学期将以《基于“科学核心概念”的小学科学教学的研究和实践...
    2024-02-16 阅读全文
  • 最新研修日志(范本十四篇) 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为您筛选出了一些有关“研修日志”的知识点供您学习参考,范文的写作有哪些地方需要我们注意的呢?优秀的范文是我们的好帮手。 通过研读范文,我们可以降低工作难度,让工作更加轻松,以下内容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不得外传!...
    2023-09-14 阅读全文
  • 最新篮球教案(范本十三篇) 常言道,优秀的人都是有自己的事先计划。杰出的幼儿教学工作者能使孩子们充分的学习吸收到课本知识,所以,很多老师会准备好教案方便教学,有了教案的支持可以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关于好的幼儿园教案要怎么样去写呢?为此,小编花时间整理了最新篮球教案,欢迎收藏本网站,继续关注我们的更新!一、活...
    2024-04-17 阅读全文

如果您需要关于“数学教案”方面的建议,相信阅读完本文后会有新的收获。老师在上课前根据教学要求需要准备教案和课件,其中的内容是由老师自己去完善的。教案和课件的完善可以提升教师的专业形象。...

2024-02-29 阅读全文

自我鉴定是一种重要的评价形式,属于自我概念的重要内容之一。自我评定应相对简短语言精练结论明确,根据您的需求我们为您静心整理了与“自我评价”有关的内容,我希望我的经验和知识能够对您有所启示。...

2024-03-11 阅读全文

根据我们的工作要求,我们要用心规划好个人工作计划了,工作计划很重要的特点在于有序推进。有没有文风合理规整的工作计划呢?经过整理,小编为你呈上最新科学教师工作计划,相信会对你有所帮助!一、指导思想工作室的相关工作是本学期的工作重点之一。本学期将以《基于“科学核心概念”的小学科学教学的研究和实践...

2024-02-16 阅读全文

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为您筛选出了一些有关“研修日志”的知识点供您学习参考,范文的写作有哪些地方需要我们注意的呢?优秀的范文是我们的好帮手。 通过研读范文,我们可以降低工作难度,让工作更加轻松,以下内容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不得外传!...

2023-09-14 阅读全文

常言道,优秀的人都是有自己的事先计划。杰出的幼儿教学工作者能使孩子们充分的学习吸收到课本知识,所以,很多老师会准备好教案方便教学,有了教案的支持可以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关于好的幼儿园教案要怎么样去写呢?为此,小编花时间整理了最新篮球教案,欢迎收藏本网站,继续关注我们的更新!一、活...

2024-04-17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