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2024诗歌家的教案汇总

发布时间:2024-07-19

幼儿教师教育网编辑为您提供了一篇关于“诗歌家的教案”的文章您一定不要错过。老师上课前有教案课件是工作负责的一种表现,而现在又到了写课件的时候了。 教学过程中注重创造的教师可以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我们会为您提供更加丰富具备实战性的内容以供实践和应用!

诗歌家的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钱塘江大潮到来时的情景,体会其雄伟壮观。

2. 理解,积累并运用课文中描写潮水的语句,熟读成诵部分语句。

3. 体会作者留心观察,抓住事物特点有顺序的描写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积累并运用课文中描写潮水的句子;学会按序背诵课文。(文字序领与画面结合法)

教学难点:

感悟领略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

1.谈话,板题。

2.理解“观”的意思,引出“天下奇观”。

3.导入3、4自然段。

二、观看录像,感受壮观 。

看看画面,听听声音,感受这一天下奇观。

1.谈话激发学习兴趣。

2.合作学习提示:a.你喜欢文中的那一句,为什么?你能把你喜欢的这句话读的让你们组内的同学也喜欢上它吗?b.你在学习中有什么问题,你们小组是怎样帮助你解决的?c.通过小组合作,你都学懂了些什么?

5.反馈合作成果,构建全体读书感悟氛围。

6.引导小组感悟。a.朗读文中描述大潮的句子;b.课件展示描述的情景;c.引导发现大潮雄伟壮观(想象和实践表演);d.感情朗读。(引导发现法)

1. 范读课文,听后练习。刚才大家很有感情地朗读了这些描写潮水的语句。不过,把“观潮”的顺序给打乱了。其实,作者写得可有顺序了。下面,我们就先来做一个听的练习。

听老师读这段话(出示),看谁本事大,能听清作者是用哪些词语把这四处的描写给连接起来的。待会儿,请你把听到的词语写下来。

师读生听: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大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2.感悟发现:作者是按从远到进顺序来描写潮水的;抓住了大潮的声音和大潮的变化描述出了大潮的雄伟壮观。

3.评价:背诵得多有感情啊!我们仿佛站在钱塘江畔,和作者一起感受到潮水越来越近,声音(越来越响),浪头(越来越高),气势(越来越大)。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天下奇观)!我们为之自豪,为之(骄傲)!

今天,我们学习的两个自然段里,词语非常丰富,你们想不想把它们积累起来?听老师说词语的意思,看谁的反应快,老师语音刚落,就能很快地站起来说出哪个词语表达了这个意思。 (人声鼎沸、山崩地裂……)

看得出,同学们在阅读课文的时候,还挺注意词语的积累,不过,会不会用了 呢?咱们来自我检验一下,我这儿有一段话,可是不完整,你们能不能在括号中用上今天学到的词语,使这段话表达得清楚通顺呢?师出示一段话:

今天,我去海宁观潮。潮来之前,江面上( )。可潮来时,却一浪一浪( ),一浪一浪( )。湖水声犹如( ),海堤上尽管( ),但竟听不出他们在说些什么。渐渐的,潮过去了,消失在( )的地方。

3.师生共同评价。

诗歌家的教案 篇2

诗歌鉴赏专题教案 ——鉴赏形象

湘东中学 刘琳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诗歌中的形象。

2、了解如何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3、掌握答题的技巧、方法与步骤。

【教学重点】掌握答题的技巧、方法与步骤。【教学难点】教学生如何看懂一首诗。【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概念解析:

所谓“形象”就是诗歌中所展示出来的生活图景,一般可分为人物形象和自然景物形象、客观事物的形象。

1.人物形象 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还包括塑造的人物形象。

2.景物形象 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3.事物形象 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如咏物诗的“事物”和送别诗中的细节。

二、鉴赏指导:

(一)人物形象 ①常见人物形象类举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8.爱恨情长的形象。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②人物形象的鉴赏方法

方法一:知人论世,结合背景,把握形象。例一:阅读下面的诗,回答以下问题。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注释]幽州台:即蓟北楼、燕台,为战国时燕昭王所建,原名黄金台,是燕昭王招纳贤才之地。试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 【参考答案】塑造了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异常孤独苦闷的诗人形象。前两句俯仰古今,不遇明君,第三句写出空间的辽阔,第四句在广阔的时空背景下突出孤独的诗人形象。表现了怀才不遇的旷古之愁。

方法二:分析人物的行为、语言、心理,把握人物特征。例一:(05全国卷)阅读下面的诗,回答以下问题。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1)分析人物形象的特征。

(2)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3)作者是怎样写“想家”的? 【参考答案】

1.刻画了佳节之夜客居旅馆,彻夜难眠,思念亲人的孤独的游子形象。

2.“抱膝”二字生动形象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只有影陪伴着身,显得形影相吊。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孤寂心情。

3.作者用虚实结合手法来写想家。先写冬至夜自己旅居在外的孤寂情景,再想象家人围坐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夜行之人,这样构成两地相思,使想家情绪更浓。方法三:借助意象、重要词语或典故,运用想象,感知形象。

例一:(2004年广东)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

江 汉(杜甫)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这首诗刻画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参考答案】

本诗塑造了一个漂泊异乡、孤苦无依、年老多病然不忘报国思用的儒士形象。诗人不但用“片云”“孤月”写自己孤独漂泊之苦,还用“落日”喻自己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尾联用“老马识途”的典故表明还可为国家效力,也含有对朝廷的怨愤。作者借这一形象抒发了怀才见弃的不平之气和虽已晚年仍报国思用的慷慨情思。

方法四:注意细节描写 例一:(00上海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试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参考答案】

全诗通过对撩人思绪的环境及“闲敲棋子”这一细节动作的渲染,既写了诗人雨夜候客来访的情景,也写出约客未至的一种怅惘的心情,可谓形神兼备。全诗生活气息较浓,又摆脱了雕琢之习,语言清丽可诵。【小结】

提问方式: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变式提问:请分析抒情主人公当时的心情? 人物形象鉴赏题的答案组织(1)明确诗中的形象是什么?(2)形象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3)形象的意义是什么(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三、课堂演练

例一: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参考答案】

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例二: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

题葡萄图 徐渭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注:徐渭,字文长,号青藤居士。天资聪颖,才华横溢,诗文书画戏剧皆佳,然终生不得志于功名。【参考答案】

诗歌塑造了一个饱尝辛酸、怀才不遇而又狂放孤傲的老人形象。首句既写出了已往生活的辛酸也写出了现状的落魄;但“独立书斋啸晚风”一句却写出了一派孤傲狂放的气概;三四句以“明珠”为喻,既指画中葡萄也指自己的超人才智。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当时社会的傲视和嘲弄。例三:分析下列诗中塑造的陆鸿渐的形象。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答案】

(步骤1)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

(步骤2)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

(步骤3)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四、布置练习

《走向高考》B组练习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一节课内容

二、景物形象

(一)什么是意象? ⑴给意象下个定义:

意象,就是表意之象,即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⑵ 常见意象:见资料

一些物象由于自身某一特性,而成为人类的情感或品格的载体,从而形成具有特定寓意的常见意象。熟记这些意象,应从其特性入手,揣摩这一特性与寓意之间的关联,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例一:(09年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晚泊岳阳 欧阳修

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  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1)诗中有三处写到“月”,请就此作简要赏析。(6分)

【答案】第三句写明月“来”悬空江,表现作者人在旅途,只有明月为伴;第五句用拟人方法呈现静夜“月弄清辉”的画面,也为下句渔人归家作因;第六句写月光引领水上人伴着歌声飞去归家,带出作者一丝思乡之情。例二;(08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画堂春 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1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1捻(niǎn):持取,捻弄(1)上阙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4分)[答案]上阙通过描写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园、哀啼之杜鹃等残春景象,表现伤春(惜春)的无奈之情。

(二)意境的概念

⑴概念: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是诗人主观的“意”(思想感情)与客观的“境”(自然景物)的有机统一。

⑵意境分析要点

①绘景:抓住诗中的主要意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诗中展现的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描绘静景、串缀静景、挖掘虚景)语言力求优美。

②析境:准确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

③悟情:分析、体悟作者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⑶鉴赏练习例一:(09年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军城早秋 严武[注] 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答案】(1)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局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浓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例二: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双调·清江引(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简要分析这首诗的意境。(步骤一)__________________(步骤二)__________________(步骤三)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这首诗取西风、雁啼、红叶、黄花、芭蕉和秋雨等一系列富有季节特征的景物,渲染出一种浓深的秋意,萧瑟中带着热烈,抒发了游子身处异地,思念家乡的浓烈的愁情.例三:(05辽宁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8分)

江宁夹口三首(其三)宋·王安石 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舟下建溪 宋·方惟深 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

(1)两首诗的首句均用了“月黄昏”三个字,且用意基本相同。请问,两诗借此营造的是一种什么氛围?表达的又是怎样的心绪?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4分)【参考答案】

(1)“月黄昏”三字为两诗营造氛围、表达心绪定下了基本色调。客船、“无灯”野(小)店、半死枫树,这一切都笼罩在昏黄的月光中,暗淡朦胧,营造了一种凄迷、萧索、沉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孤寂怅惘的心绪。(“氛围”“心绪”各2分。)例四:(09全国卷)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次石湖书扇韵① 姜 夔②

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答案】⑴描绘了一幅山环水绕,村阁隐然,浮萍泛绿,藕花飘香的恬静优雅的隐居风光图。分别写了溪桥横跃,曲水弯流,楼阁隐约,浮萍漂碧,藕花飘香。从视觉与嗅觉等角度渲染出闲适雅寂的石湖风景。【小结】

提问方式: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答题方法点拨】

1、找出描写诗歌形象的词语(绘景);

2、概括形象特点(析景);

3、理解形象中寄予作者的情感(悟情)。

【一般表达式】本诗通过描写„„等景物,营造了„„氛围(描绘出一幅„„的图画),表达了„„的感情。【特别提示】题目中如要求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一定注意结合原诗中的意象进行具体阐释。

【常见意境特点举隅】

雄浑壮丽 壮阔苍茫 苍凉悲壮 闲适恬淡 清幽明净 明丽清新 萧疏凄寂 安谧美好 幽僻冷寂 高远深邃 淡雅幽远 清冷幽静

三、事物形象

(一)分析思路

欣赏这类诗时,一要注意物象的特点,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二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情感。

咏物诗运用的是托物言志(象征)的手法,通过对某一具体事物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以物喻人,言在此而意在彼。

(二)鉴赏方法

①鉴赏的依据——事物形象的自然属性。②鉴赏的角度——事物形象的社会属性(作者借此抒发的感情、表现的寓意等)。鉴赏流程:物的外形特征——物的神韵、品格——诗人的理想情操

(三)答题步骤

(1)指出形象并概括形象的基本特征;

(2)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形象(结合表现手法);

(3)点出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四)答题示例

例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早 梅 张 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参考答案】

(步骤1)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步骤2)“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

(步骤3)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

例二:(08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小孤山① [宋]谢枋得②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③无涯骇众观。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注]①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

②谢枋得:宋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③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

(1)诗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此诗托小孤山以言志,表达了诗人尽管身为孤臣,时处末世,也要勇敢坚毅、杀敌报国的壮烈情怀,以及自己能够力挽狂澜、取得抗元胜利的坚定信念。

例三: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白梅 王冕(元)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1)在这首诗中,诗人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2)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 诗人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诗人塑造的主要形象是梅花;突出了它耐寒、清高、报春的特征。(2)主要运用了衬托(用冰雪衬托梅之坚毅)、对比(用桃李对比以显示梅之高洁守志)的手法;诗人借此表达了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四、规律总结

鉴赏诗歌的形象,要注意以下几个个方面的问题:

1、整体把握诗歌。

对诗歌地整体把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看看作者、时代、注释、大致内容、感情基调、主要写法,以求对诗歌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2、正确把握诗歌形象。

首先需要知人论世,准确回忆作者的相关情况,包括生平经历、代表作品、政治主张以及创作背景等等。

其次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具体分析诗歌形象。对于人物形象来说,分析描写人物动作、语言、心理、神情等等,分析人物所处的环境,分析具体景物的含义以及作者在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感情倾向等等;对于事物形象来说,则要分析物象的具体方面,描写用语的感情色彩以及创作背景等等。

3、理解形象的意义

⑴从意境的角度来来考虑。

单从一个形象上看,可能会产生一些误解,多个形象组合在一起,表达的意境就较为明显了。同样是写柳,“两个黄鹂鸣翠柳”,形象明丽、有生气,传达出内心无比欢快的感情,而“杨柳岸晓风残月”则是一种凄凉孤寂。

⑵从作者的观点态度上来考虑。

诗歌总要使用一些思想倾向性较明显的一些词语来传情达意,鉴赏形象时,要善于抓住这些词语。比如诗中的描写用语、评价用语、反映心情的词语。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一个“愁”字,把作者的主要感情透露出来。

【教学反思】

通过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对诗歌的形象有较深的理解,特别是对诗歌形象的答题技巧有很好的把握。但在教学中发现,学生最大的问题是有时拿到一首诗根本就看不懂,所以在今后的诗歌专题教学中,在教学生如何看懂诗歌方面还要下点功夫。我相信,学生只要掌握了鉴赏诗歌的方法,对诗歌会有更大的兴趣,得分自然会高。

诗歌家的教案 篇3

课前布景:

古诗词鉴赏温习课现已展开了一个多星期,从学生的作业状况以及了解的反应状况来看,学生对诗篇仍抱着一种畏难心情,一位学生跟我说:“教师,您总跟咱们说,诗篇怎么怎么的美,诗篇怎么怎么能表情达意……但与咱们相隔上千年的所谓‘经典’,在咱们的眼中变得什么也不是。由于它们不知道咱们,咱们更不知道它们……”听了这一席话,我很有些悲痛,但我更在考虑:咱们的语文课是不是远离了学生的日子与认知?

事例展现:

学情剖析:高三四班是一个高考一般文科班。学生学习根底良莠不齐,但全体来说根底都比较差。关于高考温习中的诗篇鉴赏,他们可谓“闻诗篇色变”。

教育幻想:诗篇鉴赏温习课是高考温习中比较难的内容。在温习的进程中,学生存在的一个最大的问题是——怎么读懂诗篇所写的内容,怎么凭借诗篇所写内容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那么,这一节课首要便是针对这一问题,引导学生选用“一找二想三感触”的办法,尽量挖掘出意象(现象)与诗篇情感的联络。

学习方针:培育学生鉴赏诗篇现象形象的才干。

学习要点、难点:运用“一找二想三感触”的办法去鉴赏诗篇中的现象形象。

教育进程:

一、导入

1、学生齐读一遍诗篇,考虑:清晰这首词里选用了哪些意象?能否用你的言语把这些意象所构成的画面描绘出来?

2、这些意象所组成的画面给你什么感觉?

3、清晰什么是“意境”?

4、学生回忆考虑怎么得出意境。

清晰:找出诗中所描绘画面中的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落日)——使用意象幻想画面——找出画面中给你的感觉。

二、鉴赏诗篇现象形象的办法(“一找二想三感触”:找:意象、表达作者片面情感上午要害词语,想:幻想、联想)

1、找出诗中画面所描绘的意象

2、找出诗中体现片面情感的词语

3、将意象与片面情感的词语构成画面

4、从构成画面中找出你的感觉

三、实战演练

(一)惠崇春江暮景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找出诗中所描绘画面中的意象:竹、桃花、江水、野鸭、蒌蒿、芦芽

2、找出体现片面情感或润饰意象的词语(形容词):三两枝、暖、满地、短

3、将意象与片面情感或润饰意象的词语(形容词)构成画面:一片竹林外有三两枝桃花露出来,江上正有几只鸭子在嬉戏,河岸上满是蒌蒿,芦芽刚刚破土。

4、从构成画面中找出你的感觉:朝气蓬勃

(二)元白朴《天净沙秋》——暮年秋景图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1、找出诗中所描绘画面中的意象:村、落日、霞、烟、树、鸦、飞鸿

2、找出体现片面情感或润饰意象的词语(形容词):孤、残、轻、老、寒

3、将意象与片面情感或润饰意象的词语(形容词)构成画面:在日落时天空中来不及跟随太阳的残霞照射下,村落显的那么孑立。近处缕缕青烟中老树的枝干上还停藏着乌鸦,天空中还有大雁孑立的身影。

4、从构成画面中找出你的感觉:昏暗、萧条、冷清

(三) 杜甫《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彼苍。

1、找出诗中所描绘画面中的意象:黄鹂、柳、白鹭、彼苍

2、找出体现片面情感或润饰意象的词语(形容词):两个、翠、一行

3、将意象与片面情感或润饰意象的词语(形容词)构成画面:两个黄鹂在碧绿的柳树间鸣叫,一行白鹭飞上了湛蓝色的天空。

(柔密成荫的绿柳枝头,有两个黄莺在对唱着。它们悠扬洪亮的歌声,使翠柳也似乎要翩然起舞了。再将视野推行开去,较远的漠漠水田之中,正有一行白鹭列队似的飞向湛蓝的天空,心情是那么空闲洒脱。)

4、从构成画面中找出你的感觉:生机盎然

(四)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渭城朝雨浥(湿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找出诗中所描绘画面中的意象:雨、尘、客舍、柳

2、找出体现片面情感或润饰意象的词语(形容词):朝、轻、青青、新

3、将意象与片面情感或润饰意象的词语(形容词)构成画面:清晨,渭城由于一场朝雨的到来,把本来带有轻尘的路途变洁净,路旁的柳树也变碧绿,映照出客舍青青来。

4、从构成画面中找出你的感觉:新鲜、明亮

(五)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人去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鸟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1、找出诗中所描绘画面中的意象:明月、风灯、宿鹭、跳鱼

2、找出体现片面情感或润饰意象的词语(形容词):静

3、将意象与片面情感或润饰意象的词语(形容词)构成画面:在日落时天空中来不及跟随太阳的残霞照射下,村落显的那么孑立。近处缕缕青烟中老树的枝干上还停藏着乌鸦,天空中还有大雁孑立的身影。

4、从构成画面中找出你的感觉:昏暗、萧条、冷清

四、小结

诗篇尽管离咱们是悠远了点,但它们也并不是“只可远看,不能近摸”,只需咱们能发挥咱们的联想幻想才干,用心肠去领会、感触,诗篇仍是能够“远看”,并且能够“近摸”的。

课后反思:

这节课上完后,我问了单个学生的感触,他们以为这种办法更适合他们,操作也比较简略。就算看到诗篇不能彻底了解,也知道该怎么下手去剖析、鉴赏。

这节课,让学生有所收成,也让我多了几分考虑:

1、教师备课,不只仅是备教材,更应该备学生。学生认知怎么、根底怎么,教师在备课的'进程中,一定要深化考虑。关于根底较好的学生,咱们在内容上能够备得有深度一点,常识拓宽得更丰厚;关于根底较差的学生,咱们在备课的时分一定要化繁为简,化深为浅,让学生更简略承受,让讲堂的效果更好。本节课我把鉴赏办法归纳成“一二三”,既通俗易懂,也便利学生回忆。导入的时分我选取的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首散曲简略,是写景诗的典型之作,并且学生也比较了解,他们的爱好一会儿就被挑起了。这为后来学生在“幻想—描绘”诗中画面环节中能轻松自如地发挥作了心思上的预备。操练的选取尽量选取一些简略易懂的,让学生的学习有一个按部就班的进程。

因而,“对症下药”确实是很有必要的。

2、本节课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特色,体现了学生自主、协作、探求地学习与有意义的承受学习相结合的特色。如同桌相互评论、描绘诗篇画面等,在教师恰当的引导下,都能很快走入诗篇中的情境,并且能发生自己共同的体会。如一位男生描绘《天净沙秋思》时,在立足于文本的根底上,还充分发挥了个人的幻想才干,言语诙谐,把全班同学都带到诗中画面去了。而我由此引导学生进行体会、点评,激起学生心里的情感共识,熏陶了学生的情趣。学生发生了寻求美的心思。

3、这个事例阐明,教师应具有讲堂开发的认识与才干,长于把握和调控讲堂气氛,添加讲义常识容量和密度。只需具有了这种认识与才干,以往那些被咱们忽视的日子场景与人生体会,都会被拿来当作语文教育的资料,从而为语文教育拓荒出一片新天地。

4、“良言一句三冬暖”,教师在讲堂教育中应多用“良言”,多给予学生必定,建立他们学习的决心。我以为语文学习既是一种学生个性化的活动,也是一种学生创造性的活动。作为教师不只需爱惜学生的感悟、体会,更要维护他们的才智火花。这样更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因而,整节课的“找—幻想—感触—描绘”环节,不论学生幻想感触到的是什么,只需他们能描绘出来,我都指出其闪光点,并加以必定。这也大大进步了学生学习的爱好,活泼了讲堂的气氛。

5、教师应改动陈腐的教育观念,让语文从“死水“变”活水”。仔细备课,把握重、难点,完结教育使命当然很重要,但我以为更重要的是把语文教“活”、让学生喜爱学,这才是语文学习的魂灵。假如教师死守定规,那么再好的教案也会成为捆绑教育的枷锁。活生生的学生也会变成讲义的奴隶。讲堂上铺开一些,反而更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效果,更能活泼思想,激起学生学习的活跃性,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诗歌家的教案 篇4

《诗歌鉴赏》教案参考

时间:23日下午

学生:高三某班

教材内容:海子的《日记》,杜甫的《孤雁》,苏轼的《卜算子》课前准备:

投影仪投放,苏东坡的画像,字迹,《诗歌鉴赏》教案。

分组:引用李商隐,辛弃疾,柳永(冷月无声),日本学者对中国文学的评价等等。

开始上课:

贾老师:上课

学生:老师好,我要努力学习。。。

面向观众席

贾老师:为了感谢学校领导给予我们展示自己的机会,向老师们鞠躬。

学生鞠躬。

贾老师:我们讲诗歌,诗歌是个什么东西呢?看这个字,诗:用现代语言解释,就是用语言建立起来的寺庙,放了几尊神,都是什么样的神呢?思考,人类为什么要祖祖辈辈写诗,读诗,欣赏诗歌?

诗歌是深沉的,我们祖先都没有说透,《尚书》说诗言志,为什么要借助诗呢?

是为了抒发情感,最难把握的东西,人类在语言发展中逐渐发现,诗歌是最好的安顿情感和心灵的方式。。。

贾老师问:情感有几类呢,怎么划分?

有学生说:孤独。

有一学生站起回答:喜和悲

贾老师:非常聪明,快乐和悲伤,古希腊。

为什么诗歌安顿的悲伤多呢?孤独。

我们就带着这样一种理解走进诗人的感情世界。

贾老师带着深情读海子的诗歌。

孤独是痛苦的,海子写出来的诗歌带着怎么样一种意向。

领读一遍

学生齐读

贾老师提示:孤雁,为什么要寻找,寻找什么?

贾老师提示:要带着一种蔑视一切的态度,有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气魄。

卜算子 苏轼

一女生朗读 读的很有感情

贾老师提示:读诗是走进诗歌的第一步。歌诵言,所以我们国家的诗叫诗歌。

对于上面两首诗歌,进行整体的感受,有没有共同的情感走向开始讨论,高中三年级语文教案《《诗歌鉴赏》教案》。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贾老师走下讲台和学生进行交流,与一组学生提出启发性的问题。

一分钟后

1,贾老师提问:这两篇文章有没有共同的情感走向?有没有?

庄生梦蝶组:孤独。

贾老师:同意不同意?

学生:还有悲凉。

贾老师:是不是进入了诗的境界。。。

2,贾老师:有没有共同的意象?

孤雁------孤鸿

贾老师:在高考中比较阅读需要注意,上海卷有两年出到比较阅读的题目,可见。。。

那么我们从形式方面和内容方面分析一下。

形式方面 内容方面

体裁和表现形式 题材,内容,意境,意象

贾老师: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快速抢答。举手站起来,抢答。

一学生起身: 不同。孤雁是五言律诗,卜算子是词。

贾老师:诗歌意象方面的把握,方法是找意象,第一首诗里面的意象有什么?什么意象?

一女生回答:

第一首1:孤雁;2:云;3:野鸭

第二首 1:缺月;2:疏桐;3:幽人;4:孤鸿;5:寒枝;6:沙洲

贾老师:意象包括四大类,植物,动物,人物,抒情主题

:展开想象,想象出画面,每一组都想,把意象想成画面,一组一个画面。

开始讨论。贾老师下讲台看学生想出来什么,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

几分钟后

一女生解题,描述一下诗歌描写的意想,一人一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一男生,不是概括而是描述。重新描述。

投影仪 画面

贾老师启发:他在想什么呢,想家吧,想朝廷吧,想。。。

明代一个画家画的不是太清楚,在哪啊?

为什么要展示画面?他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呢?讨论,抓紧时间。

学生答,贾老师总结

第一首诗歌:孤独不得志,对家的思念,对朝廷的思念。

第二首诗歌:没有知音,没有人理解,对故乡,亲人,朝廷都有,还有没有?还有更高的,对天下太平的那种忧国忧民的感情。

孤雁是一个孤独离群但是向往群体的形象。野鸭呢,

诗歌家的教案 篇5

学习目标:

2.学习诗中的比兴手法及重章叠唱的章法。

3.了解《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认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特点。

预习检查:

了解了哪些关于《诗经》的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介绍: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所录,均为曾经入乐的歌词。《诗经》的体例是按照音乐性质的不同来划分的,分为风、雅、颂三类。

①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魏、唐、秦、陈、桧、曹、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共160篇。大部分是民歌。

②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雅》诗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

③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功业的。

所谓《诗经》“六义”,其中风、雅、颂,是指体例分类来说的;赋、比、兴,是就表现手法而言。关于赋、比、兴,宋代朱熹做了比较确切的解释:“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赋、比、兴手法的成功运用,是构成《诗经》民歌浓厚风土气息的重要原因。《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由于其内容丰富、思想和艺术上的高度成就,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它开创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1、通过本文,了解卫地的风土人情,体会男女主人公的生活经历。

2、了解课文的内容,熟悉课文中的人物和他们之间的关系。

3、透过事情的表面,挖掘人物独特的内心体验,总结人物的性格特征。

4、学习独特的语言表现手法,对照古今不同,掌握古词的含义和不同的表现方式。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有人的地方,就会书写不同的爱情故事,今天,让我们走进遥远的公元前的卫国,聆听一个古老的故事,体会一下那时、那地,发生的那件事,让我们走近他们,去亲身感受一下这个传唱了千年的爱情故事。

2、范文朗读,熟悉生字词义。

布:一种货币,并非注释里说的,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

其笑矣(语助词,无义)不思其反(你)之:主谓之间,舒缓语气,无实义(桑之未落桑之落矣女之耽兮总角之宴)静言思之(这件事)

尔卜尔筮(卜、筮均为名词活用作动词,意为用龟板、蓍草占卦)士贰其行(数词活用为动词,对…不专一)

成语二三其德、信誓旦旦、夙兴夜寐。

提问:这首叙事诗写了这对男女婚姻过程的哪几个阶段?

全诗分六章,第章十句(十个分句,可分成五个复句)。

第一、二章追述恋爱生活。女主人公“送子涉淇”,又劝氓“无怒”;“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是一个热情、温柔的姑娘。

第三五章追述婚后生活。第三章,以兴起,总述自己得出的生活经验:“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第四章,以兴起,概说“三岁食贫”,“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作者顺着“恋爱—婚变—决绝”的情节线索叙事。作者通过写女主人公被遗弃的遭遇,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妇女形象,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自主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下面是全诗叙事结构和感情基调:

总结:男女的不平等,不仅体现在政治上、经济上,有时候还体现在性格上,但诗中女子的最后决绝,又使我们看到中国女子那可敬可佩的`一面。

4.这首诗运用了些什么艺术手法,结合感兴趣的诗句谈谈你的看法。

《氓》是女主人公在回忆中叙事、抒情的。在回忆中运用对比的手法。女主人公自身婚前婚后形成对比。婚前,“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我”纯真、热情。婚后,“夙兴夜寐,靡有朝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辛苦而又蒙受耻辱。更突出的思想上起了深刻的变化:“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前后恋爱、生活的对比,思想感情的对比,表现了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性格变化。氓,婚前婚后也形成了对比。婚前,“氓之蚩蚩”,婚后,“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言既遂矣,至于暴矣”,他“二三其德”,甚至凶暴起来。在恋爱、生活的对比中,女主人公还认识到了有恋爱婚姻生活中男女是不平等的,从痛苦的经历中等到了教训:“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尤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她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表现出她清醒、刚烈的性格特点。

②《诗经》开创比、兴手法。

《氓》中第三四章用了兴的手法。

第三章,前四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又桑叶鲜嫩,不要贪吃桑葚。这与后面六句劝说“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形成对照,诗意是相连的。

第四章,前四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叶由嫩绿变为枯黄,这与士“信誓旦旦”变为“士贰其行”相对照,含有隐喻。

第三四章起兴的诗句,用自然现象来对照女主人公恋爱生活的变化,由起兴的诗句引出表达感情生活的诗句,激发读者联想,增强意蕴,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有人认为,用桑叶嫩绿而枯黄来比喻恋爱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这种兴兼有比的特点,更富有艺术魅力。

6、布置作业:

1、再读一遍课文,体会他们的故事。

2、用自己的语言设计他们另一样的生活。

3、预习下节课。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2024诗歌家的教案汇总》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幼儿园教案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诗歌教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中班诗歌家教案精品 幼儿教师教育网为了您的满意不遗余力地打造了“中班诗歌家教案”。教案课件是老师工作当中的一部分,每个老师对于写教案课件都不陌生。教案的编写要按照教学内容贯穿教学整个过程。愿您在这里找到自己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掌握自己的阅读技巧!...
    2024-04-27 阅读全文
  • 大班语言诗歌教案《家》 活动目标: 1、欣赏诗歌,感受诗歌的意境美,理解诗歌所表达的“家”的含义,萌发热爱家园、保护地球的情感。 2、结合自己所了解的动物的“生活地区和活动范围”等知识经验,运用一定的形容词进行诗句的创编,发...
    2021-09-10 阅读全文
  • 大班诗歌家教案九篇 常言道,优秀的人都是有自己的事先计划。作为一位幼儿园教师,我们希望能让小朋友们学到更多的知识,所以,很多老师会准备好教案方便教学,提前准备好教案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幼儿园教案内容吗?小编特别为你收集的“大班诗歌家教案九篇”,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活动目标:1、初步...
    2024-02-05 阅读全文
  • 桥的诗歌教案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教师通常会准备好下节课的教案,大部分老师为了让学生学的更好都会事先准备好教案,有了教案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么,你知道的幼儿园教案要怎么写呢?根据你的需要,小编精心整理了桥的诗歌教案,供你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家是...
    2023-12-19 阅读全文
  • 明清诗歌教案 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是写教案课件,但教案课件不是随便写写就可以的。写好教案,完整课堂教学不再是梦。想要学习有关“明清诗歌教案”的知识吗请看本文,希望这篇文章对您的思考和决策有所帮助!...
    2024-05-30 阅读全文

幼儿教师教育网为了您的满意不遗余力地打造了“中班诗歌家教案”。教案课件是老师工作当中的一部分,每个老师对于写教案课件都不陌生。教案的编写要按照教学内容贯穿教学整个过程。愿您在这里找到自己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掌握自己的阅读技巧!...

2024-04-27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欣赏诗歌,感受诗歌的意境美,理解诗歌所表达的“家”的含义,萌发热爱家园、保护地球的情感。 2、结合自己所了解的动物的“生活地区和活动范围”等知识经验,运用一定的形容词进行诗句的创编,发...

2021-09-10 阅读全文

常言道,优秀的人都是有自己的事先计划。作为一位幼儿园教师,我们希望能让小朋友们学到更多的知识,所以,很多老师会准备好教案方便教学,提前准备好教案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幼儿园教案内容吗?小编特别为你收集的“大班诗歌家教案九篇”,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活动目标:1、初步...

2024-02-05 阅读全文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教师通常会准备好下节课的教案,大部分老师为了让学生学的更好都会事先准备好教案,有了教案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么,你知道的幼儿园教案要怎么写呢?根据你的需要,小编精心整理了桥的诗歌教案,供你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家是...

2023-12-19 阅读全文

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是写教案课件,但教案课件不是随便写写就可以的。写好教案,完整课堂教学不再是梦。想要学习有关“明清诗歌教案”的知识吗请看本文,希望这篇文章对您的思考和决策有所帮助!...

2024-05-30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