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教学设计意图教案实用7篇

发布时间:2024-07-15

您想找一篇好文章吗我们推荐您阅读“教学设计意图教案”。老师在开学前需要把教案课件准备好,每个人都要计划自己的教案课件了。 无论是教学课件或教案制作,都是提高效果的重要工具。这篇文章有可能为您提供有效的帮助请认真阅读!

教学设计意图教案【篇1】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初步建立克的质量观念,知道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要用克作单位。

2.通过操作活动,了解用天平称比较轻的物品的方法,了解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进行估测,逐步提高估测能力。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质量单位千克,1千克的物品拎在手上是什么感觉?能举例说说哪些物体的质量是1千克吗?

出示各种硬币。

谈话:请看老师收集的这些硬币,1枚硬币有1千克吗?用千克作单位合适吗?大家有什么想法?

引入:克也是质量单位,称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克的符号是g。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克。(板书课题:克的认识)

[设计意图:由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硬币的轻重入手,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更为紧密,数学学习显得更有意义。]

二、引导实践,解决问题

1.认识天平。

谈话:我们常用天平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出示天平,介绍天平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2.感受1克的轻重。

(1)学生掂一掂2分的硬币,感受2分硬币的轻重。

(2)在天平的左边放一枚2分的硬币,右边放10克的砝码。让学生观察,2分的硬币重多少?

提问:怎样才能称出2分硬币的质量?(学生可能提出在左边多放几枚2分硬币的.方法)

讲解用标尺上的游码称低于10克物品的质量的方法。教师示范操作,称出2分硬币的质量是1克。

(3)学生再次掂一掂2分硬币,感受1克的轻重。

3.感受几克的轻重。

(1)掂一掂,估一估。

谈话:其他的硬币重多少克呢?请同学们先掂一掂2分硬币,再掂一掂其他的硬币,估一估它们各重多少克。

学生活动,并组织反馈。

(2)称一称。

教师用天平称出三种1角硬币的质量:1克(2000~2003年发行的1角硬币)、2克(大的1角硬币)、3克(2005年发行的1角硬币)。

(3)掂一掂,估一估。

让学生掂一掂1克、2克、3克的轻重,再估一估5角、1元硬币的质量。

学生小组合作称出5角(4克)、1元(6克)硬币的质量,再掂一掂。

[设计意图:通过掂、估、称等活动让学生全面感知生活中常见的硬币,使学生认识到克离我们很近,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许多1克、2克、3克……的物品,这样不仅让学生对克的感知更全面、更深刻、更准确,也更具体形象。]

4.游戏——比比谁的感觉准。

规则:两人一组,一人闭上双眼,伸出左手。另一人把1枚硬币放在他的手心上,让他说出硬币重几克。两人交替做,比比谁的感觉准。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闭眼掂、估硬币的质量的游戏,使学生对克的认识更深刻,强化学生的感知。]

5.比一比(感知比1克轻的物品)。

谈话:将老师课前为你们准备的物品掂一掂、比一比,看哪些物品比1克轻。

[设计意图:通过掂一掂、比一比的活动,让学生认识到1克虽然很轻,但生活中还有许多比1克轻的物品。]

6.找一找(感知几十克、几百克)。

谈话:想知道你们课前到超市里买的袋装食品有多重吗?请小朋友们找一找,再掂一掂。

小组内再交换物品找一找、掂一掂。

教学设计意图教案【篇2】

归约

【教学内容】

最小分数的意义和归约的意义(例4和教科书第65页的“Doing a Do”)。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最简分数和约简的含义,掌握约简的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思维的单纯性。 【重点和难点】

总结和总结最简分数的概念和约简方法。

【评论导入】

1.问题:你能快速找到以下几组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吗?

25 和 5

7 和 18

24 和 30 2. 问题:如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有多少种情况?教师指导学生复习

小结: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时,有两种特殊情况:一种是两个数是倍数,较小的数是最大公因数两个数字。因素;另一种是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

3。问题:基本性质的分数和完成下一个问题。 (见白板)【新课堂教学】

1.显示教科书第 65 页 示例 4:将

24 转换为分子和分母 分数大小相同的少量 30 点。 (1)学生先尝试,引导学生想出多种方法完成。

方法一:利用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将分子和分母一一去掉,得到最简分数。 2424??234??

?? 3030??535 方法二:用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分别去掉分子和分母,得到最简分数。

2424?64?? 3030?65 (2) 老师:怎么预约?

引导学生勾勒出方法:去掉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1除外)。

(3) 指出:像这样,把一个分数转换成一个与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更小的分数,称为约化分数。 (板书)

预约的时候还能怎么写?让学生看课本第 65 页的例 4,并试着自己写。学生报告分数的写法,老师在黑板上写。

问题:最简单的预约方式是什么?

总结:如果能同时看到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直接用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去除就比较容易了。

2.完成教科书第 65 页的“做”。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改正。在问题2中,首先确定哪些分数是最简单的分数,然后将不是最简单的分数转换为最简单的分数。

[课堂作业] 智慧岛 [课堂总结]

在本课中,我们学习了什么是最简单的分数以及如何化简它。 约简时,直接用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去掉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得到最简单的分数,这是最简单的方法。

【作业】

A组,优化设计

B组,练习163456题。

约简分数

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只有 1。这样的分数称为极小分数。 将一个分数化约为一个与其相等但分子和分母较小的分数,称为化约分数。

教学设计意图教案【篇3】

《春天来了》是国标本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练习2中的一项口语交际内容。它以介绍春天景物为主,题中还附有插图,为大家分享春天来了教案,欢迎借鉴!

设计意图:

本设计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展示了一幅美丽的春景图,把学生的心灵带到美丽的大自然中去,看桃花争艳,观柳枝吐绿,听河水淙淙,闻柔风低吟,与燕子私语,和蜜蜂嬉戏……把可爱的汉字娃娃一起融入春的奇妙里,在心情舒畅的学习中展示自己,锻炼自己。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课后的字。

端正、整洁。

3、了解春天万物的`不同变化,积累描绘春天的词语,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词。

2、了解春天的特点,喜爱春天,喜爱大自然。

教学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或教学挂图、课文朗读CD。

学生

1、到大自然中寻找春天。

2、收集有关描写春天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3、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孩子自由表达对图画的理解。

4、揭示课题:春天来了。生齐读。

二、学习生字,识记字形

1、生借助拼音试读课文,同桌互读,边读边勾画出文中的生字。

指名读、小老师教读、齐读等。

4、全班齐读生字格里的生字,想想自己该用什么方法来记住它们。

“芽”可以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冰”还可以猜谜语“两点水是什么字”,“吹”要用口,所以有口字旁。学生一起做“吹”的动作,再次感受字形。

三、结合图画,想象说话

师:看到这些词语,你想对它们说点什么?

2、学生在小组内练习用这些春天的景物说话。

如:粉红的桃花开了,一朵一朵又一朵,春姑娘看了眯眯笑。

? 春风轻轻地吹着,一只只风筝悄悄地飞上了天空。

3、出示书上的词语,再读,头脑中想象春天的各种景象。

4、师生对话练习,教师扮作小孩子,孩子们扮演春娃娃。

师:春天在哪里?春娃娃,春娃娃快快告诉我。

生:春天在山林里,小鸟快乐地飞来飞去。

春天在花园里,朵朵花儿竞相开放。

……

5、学生再读课文中的词语,感受春天的美丽景象。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评价,学生练习朗读。

(“桃红柳绿”、“山清水秀”、“春光明媚”、“春色满园”、“鸟语花香”六个词语。

(3)学生读词想画面,交流感受。

儿歌、图画。

四、快乐写字,轻松积累

1、观察“描描写写”中的8个生字,注意这些字的关键笔画。“冫”是新认识的偏旁。

2、学生找出自己认为最难写的字,师生共同探究。

如:芽,竖折的折写在横中线上,竖钩写在竖中线上。

3、学生练习写字,每个字写两遍。

4、完成课后第一题“比一比,组词语”。

5、快乐写字。

教学设计意图教案【篇4】

人教版圆的认识教学设计(三)

一、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

2.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3.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结论过程,学生理解与掌握有关圆的认识知识。

情感与态度目标:

2、数学源于生活,生活是知识的源泉。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圆上的概念,归纳圆的特征.

情感与态度目标:

1、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解答简单的问题,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通过调查学生身边有趣的事例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

1、本班学生是六年级的小学生。

2、学习使用本册教材之前,我充分肯定了不少学生注意力在20分钟后就不能注意,尤其是当教师一味的讲,或讲话时间长课堂效能很低。课堂不易平铺直叙。

3、班上学生好动者多很多孩子是人来风,喜欢表现。

三.重点难点

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四、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1)教师自制的多媒体课件;

(2)上课环境为多媒体屏幕环境;

(3)学生准备圆实物图。

五、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1.教师提问: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些平面图形?这些图形都是由什么围成的?

2.教师指出: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叫做平面上的直线图形.

3、教师演示

小结引入:(出示铁丝围成的圆)这就是一个圆.圆也是一种平面图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圆的认识.(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1、教师让学生举例说明周围哪些物体上有圆.

2、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和圆的特征.

(1).学生拿出圆的学具.

(2).教师:你们看看正方形、长方形、梯形……他们是怎样围成的。(线段)圆呢?摸一摸圆的边缘,是直的还是弯的?(弯曲的)(比较、和操作)

教师说明: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3.通过具体操作,来认识一下圆的各部分名称和圆的特征.

(1)先把圆对折、打开,换个方向,再对折,再打开……这样反复折几次.

教师提问:折过若干次后,你发现了什么?(在圆内出现了许多折痕)

仔细观察一下,这些折痕总在圆的什么地方相交?(圆的中心一点)

教师指出:我们把圆中心的这一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表示.

教师板书:圆心

(2)用尺子量一量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看一看,可以发现什么?

(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教师指出:我们把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半径一般用字母表示.(教师在圆内画出一条半径,并板书:半径)

教师提问:根据半径的概念同学们想一想,半径应具备哪些条件?

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

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

教师板书: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

(3)同学继续观察:刚才把圆对折时,每条折痕都从圆的什么地方通过?两端都在圆的什么地方?

教师指出:我们把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来表示.(教师在圆内画出一条直径,并板书:直径)

教师提问:根据直径的概念同学们想一想,直径应具备什么条件?

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出多少条直径?

自己用尺子量一量同一个圆里的几条直径,看一看,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吗?

教师板书: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

(4)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所有半径的

长度都相等;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直径的长度也都相等.(可以回答情景1的游戏问题了,不公平,原因是?圆上那个个同学是半径距离其他同学超过了这个距离)

(5)讨论: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与半径的长度又有什么关系呢?

如何用字母表示这种关系?

反过来,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几分之几?

教师板书: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

(三)出示课件,同学们请看看这几个圆一样大吗?他们各自在什么位置?为什么?(发现半径不一样)(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发现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四)圆的画法.

根据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这一特征,我们可以用来画圆.

1.学生画圆(要求:先用瓶盖画圆,但要画比其大的和小的圆就不行了,不方便)

2、画各种大小的圆怎么办(思考用圆规怎么画,学生先说,然后小组探索用圆规画圆要注意那些方面)

2.教师示范画圆.

3.教师归纳板书:1.定半径;2.定圆心;3.旋转一周.

教师强调: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不能改变,有针尖的一脚不能移动,旋转时要把重心放在有针尖的一脚.

4.学生练习

(六)教师提问

为什么同学们画的圆不一样呢?什么决定圆的大小?什么决定圆的位置?

课件出示: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七)思考:体育课上,老师想在操场画一个大圆圈做游戏,没有这么大的圆规怎么办?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设计意图教案【篇5】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6--57页

教学目标:

1、体验用不同的工具画圆。

2、认识圆,了解圆各部分的名称。

3、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或者在等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5、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美以及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数学传统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掌握圆各部分的名称及圆的特征和圆的画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圆规、直尺、线、圆片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刚才同学们朗诵的传统文化的片断,非常精彩,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一些相关的知识,你能从中获取哪些有价值的数学信息呢?(出示课件)。

师:仔细观察这几幅图片,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特征?

生:它们都有圆。

生:它们都和圆有关。

板书:圆

[设计意图:提供有关圆的传统图文资源,使学生置身于鲜活的文化背景之上,浸润在数学知识的发展演变过程之中,引领学生通过学习感受数学的博大与精深,领略人类的智慧与文明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究新知

(一)、画圆

师:有人说,因为有了圆,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美妙而神奇。那你不想把这美丽的圆画下来吗?

生:想

请同学们拿出画圆的工具,画出自己喜欢的圆。

师:很多同学都画出了自己漂亮的圆,但少数同学画得不够理想,你们猜猜他是什么原因没能成功的画出圆来?

生:他拿圆规的方法不对。(圆规应该拿在手柄处)

生:他画圆时可能针尖移动了位置。(画圆时针尖的位置一定要固定)

生:他圆规两脚一下近一下远。(对,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不能变)

(学生边汇报,师边示范用圆规画圆)

其实,同学们刚才说的就是画圆时应注意的地方。

现在请同学们利用圆规画一个标准的圆。

[设计意图:“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动手操作的过程,不仅能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而且对所学知识能理解得更深刻,记忆得更牢固。看似简单的画圆问题,实则是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表述、概括等步骤,循序渐进地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体验出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为后续教学奠定好基础。从而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用数学语言表述的能力,发展数学思维。]

(二)、初步感知圆

同学们,通过你们的努力画出了这么美丽的圆,那在这之前我们还学过哪些平面图形?

生: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生汇报,师出示相应课件)

这些图形和圆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生:它们的边都是直直的。

对,它们都由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

师:请拿出课桌里的圆片来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生:弯弯的。

这样弯弯的线我们称它为曲线。(课件出示曲线)圆就是由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课件演示圆)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让学生通过观察、触摸和与已学平面图形的比较,从而揭示圆的概念,这样设计不但能够形象生动地让学生明确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而且将要学的新知识建立在学生已有经验和认知基础上,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和心理发展需要,使学生顺利成章的获取知识。]

(三)、自学圆的概念:圆心、半径、直径

俗话说圆是最美丽的几何图形,你想了解圆的哪些知识呢?

生:我想知道怎样求圆的周长.

生:我想知道怎么求圆的面积.

无论是求圆的面积还是求圆的周长,我们都必须先认识圆。(板书:圆的认识)

(1)引导学习圆心

请学生拿出刚才的圆片来,然后象老师一样对折,使上下两部分完全重合,打开;反复从不同方位对折几次,这些折痕用铅笔画下来你发现了什么?

生:这些折痕相交与一点。

对,这一点呀我们称它为圆心,用字母o表示。(边总结边在黑板上标出圆心)

请同学们标出自己手中那个圆的圆心。

(2)自学半径

其实,在圆里还有半径和直径两个重要的概念,科学家是如何定义它们的呢?这个秘密就藏在数学书56页的例2中,请同学们自学相关的内容并用笔画出相关的概念和重要的词语。

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半径吗?

生:从圆心出发至圆边上任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

师:圆边上任意一点我们叫它圆上任意一点。

请你帮老师找出黑板上这个圆的半径,其他同学标出自己手中那个圆的半径。

(3)自学直径

通过自学你们认识了半径,那你能找出下面图形中的直径来吗?(出示课件)

AB为什么不是直径,它是什么?

生:它虽然通过了圆心,但它只有一端在圆上,所以它不是直径,它是圆的半径。

EF为什么不是直径?

生:它没有通过圆心。

GH为什么不是直径?

简单的说,圆的直径必须满足哪几点要求?

生:一要通过圆心,二要两端都在圆上,三要是线段。

[设计意图:运用课本并不是死读课本,而是要把教材内容吃透、用活。学生经过上面的学习,对圆的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再让学生自学课本,通过互相交流,使学生逐步建立了正确、完整的概念。]

(四)、自主探索圆的特征

(1)探究

师:学到现在,关于圆,该有的知识我们也探讨得差不多了。那你们觉得还有没有什么值得我们深入地去研究?

生:有(自信地)。

师:说得好,其实不说别的,就圆心、直径、半径,还蕴藏着许多丰富的规律呢,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动手来研究研究?(想!)同学们手中都有圆片、直尺、圆规等等,这就是咱们的研究工具。待会儿就请同学们动手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画一画,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新的发现。两点小小的建议:第一,研究过程中,别忘了把你们组的结论,哪怕是任何细小的发现都记录在学习纸上,到时候一起来交流。

(随后,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研究,并将研究的成果记录在教师提供的“研究发现单”上,并在小组内先进行交流)

(2)汇报

师:光顾着研究也不行,我们还得善于将自己的发现和大家一起交流、一起分享,你们说是吗?

生:是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大家的发现吧!(师收集了一些在代表性的发现)

展示发现1:圆有无数条半径。

师:能说说你们是怎么发现的吗?

生:我们组是通过折发现的。把一个圆先对折,再对折、对折,这样一直对折下去,展开后就会发现圆上有许许多多的半径。

生:我们组是通过画得出这一发现的。只要你不停地画,你会在圆里画出无数条半径。

生:我们组没有折,也没有画,而是直接想出来的。

师:噢?能具体说说吗?

生:因为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圆的半径,而圆上有无数个点(边讲边用手在圆片上指),所以这样的线段也有无数条,这不正好说明半径有无数条吗?

师:看来,各个小组用不同的方法,都得出了同样的发现。至少直径有无数条,还需不需要再说说理由了?

生:不需要了,因为道理是一样的。

师:关于半径或直径,还有哪些新发现?

展示发现2:所有的半径或直径长度都相等。

师:能说说你们的想法吗?

生:我们组是通过量发现的。先在圆里任意画出几条半径,再量一量,结果发现它们的长度都相等,直径也是这样。

生:我们组是折的。将一个圆连续对折,就会发现所有的半径都重合在一起,这就说明所有的半径都相等。直径长度相等,道理应该是一样的。

生:我认为,既然圆心在圆的正中间,那么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应该都相等,而这同样也说明了半径处处都相等。

生:关于这一发现,我有一点补充。因为不同的圆,半径其实是不一样长的。所以应该加上“在同一圆内”,这一发现才准确。

师:大家觉得他的这一补充怎么样?

生:有道理。

师:看来,只有大家互相交流、相互补充,我们才能使自己的发现更加准确、更加完善。还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展示发现3: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两倍。

师:请原创组说说你们是怎么发现的?

生:我们是动手量出来的。

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我们是动手折出来的。

生:我们还可以根据半径和直径的意义来想,既然叫“半径”,自然应该是直径长度的一半喽……

师:看来,大家的想象力还真丰富。

生:我们组还发现圆的大小和它的半径有关,半径越长,圆就越大,半径越短,圆就越小。

师:圆的大小和它的半径有关,那它的位置和什么有关呢?

生:应该和圆心有关,圆心定哪儿,圆的位置就在哪儿了。

同学们还有很多精彩的发现,没来得及展示。没关系,那就请大家下课后将刚才的发现剪下来,贴到教室后面的数学角上,让全班同学一起来交流,一起来分享,好吗?

生:好。

[设计意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新课改所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从学生丰富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中逐渐形成了一个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因此,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让他们自主去探究。这样的设计更突出了对学的过程的重视,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自己动手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相互交流、讨论、补充、启发,得到圆的特征,不仅使学生的认识从具体上升到抽象,而且使学生感悟了研究数学问题的基本方法。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去发现、总结圆的特征,使学生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小组内交流,组与组交流,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让信息不断交流,思维不断碰撞,学生在探究未知领域的同时,实现了智力的发展]。

三、拓展练习

师:其实,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就有了关于圆的精确记载。墨子在他的著作中这样描述道:“圆,一中同长也。”所谓一中,就是指一个――

生:圆心。

师:那同长又指什么呢?大胆猜猜看。

生:半径一样长。

生:直径一样长。

师:这一发现,和刚才大家的发现怎么样?

生:完全一致。

师:更何况,我古代这一发现要比西方整整早一千多年。听到这里,同学们感觉如何?

生:特别的自豪。

生:特别的骄傲。

生:我觉得我国古代的人民非常有智慧。

师:我们不单为中国人民而自豪,更为我们有如此厚重的文化底蕴面自豪。

其实,我国古代关于圆的研究和记载还远不止这些。老师这儿还搜集到一份资料,《周髀算经》中有这样一个记载,说“圆出于方,方出于矩”,所谓圆出于方,就是说最初的圆形并不是用现在的这种圆规画出来的,而是由正方形不断地切割而来的(动画演示)。

现在,如果告诉你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你能获得关于圆的哪些信息?

生:圆的直径是6厘米。

生:圆的半径是3厘米。

师:说起中国古代的圆,大家还记得它吧!(课件出示太极图)

生:阴阳太极图。

师:想知道这幅图是怎么构成的吗?(想!)原来它是用一个大圆和两个同样大的小圆组合而成的(课件出示构成图)。

现在,如果告诉你小圆的半径是3厘米,你又能知道什么呢?

生:小圆的直径是6厘米。

生:大圆的半径是6厘米。

生:大圆的直径是12厘米。

生:小圆的直径相当于大圆的半径。

……

师:看来,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联系,我们还能获得更多有用的信息。

[设计意图:不是机械地进行练习,而是更进一步彰显圆的文化内涵,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到数学的文化魅力,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了圆的特征,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爱国教育。]

[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经过四近十分钟的努力,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呢?

师:其实啊,生活中圆的魅力无处不在,只要你们用心观察,善于思考,就能探索出关于圆更多的奥秘。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有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完善和学习能力的养成,同时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欢乐。]

五、板书设计:

圆  的  认  识

教学设计意图教案【篇6】

教学设计

I.课前系统的一部分

(一)课程标准分析

1.认识8个生词,写14个生词。 正确读、写“灿烂、寂静、罅隙”等词语。

2.情绪化地大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你喜欢的部分。

3.把握关键词,了解文字内容,边读边想象图片,感受作者对自然的热爱。

4.通过把握场景的特点,初步学习了作者描述场景的方法。

(2)课本解析

第三课《百鸟乐园》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全文按游览顺序可分为四大段:第一段描述作者和朋友划船游玩,第二段描述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的场景,第三段描述第二天。再次路过“鸟之乐园”时看到的场景,第四段作者对“鸟之乐园”的怀念和赞美。鸟的天堂”两次。对这种自然界的生命现象的喜爱和钦佩。

文章的表达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把握场景特点,携带出静态和动态的描述;二是情感表达与德相结合场景的描述和情感的直接表达。

这篇文章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人类的保护下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以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3)学生分析

四年级是初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虽然有一定的阅读基础,但阅读重点句子、理解作者所表达情感的能力还很薄弱,对写作的表达方法掌握得很少。因此,本课程的重点是有情感的朗读课文,体验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表达事物的方式,提高写作能力,接受美的教育。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理解和品味优美生动的语言,感受榕树的奇特和美丽,鸟儿的飞翔。壮观的景象。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问能力和想象能力。

过程与方法:感性地朗读课文,感受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飞鸟的壮观景象。学会在文中描述景物的静态和动态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和美的热爱。 2.教学重点和难点

(五)教学策略

为实现上述目标,根据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应突出学生主体性原则,本课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任务驱动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形成作者、教师、学生多方互动的学习氛围。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资源和手段,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教学能力;将抽象的文字符号转化为直观感性的形象,帮助学生充分进入作品,了解作者,感知生活。

(六)教具

1.准备一张关于“鸟的天堂”的图片;

2.准备适合课文内容的相关音乐。

二、教学过程

(一)课前探索部分从巴金的角度来看观,感受文中描述的“鸟类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景观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对话介绍:同学们,你们心目中的天堂是什么样的?

1.鸟类的天堂会是什么样子?广东省新会市有一个地方叫“鸟的天堂”。 为什么叫鸟的天堂?今天的课,就跟着我们熟悉的巴金爷爷一起欣赏当地风光吧!

(3)师生互动

1.按要求朗读课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想想你读完课文后的感受。在它旁边写一个注释。 3. 在你不明白的地方打上问号。

二、检查自学效果

1、按名字朗读课文,注意改正有生词的朗读和话。 2. 谈谈你对阅读的感受。 3. 提出你不明白的。相互交流。

三.本文作者介绍及文中相关知识

巴金的文章是1933年作者去广东新会探访朋友时的“鸟的天堂”,后来写成。 “鸟的天堂”究竟是什么意思? “小鸟乐园”其实是指一棵树龄约500年的大榕树,位于广东省新会市南部天马村天马河上的一个小岛上。

4.了解正文的主要内容

1、作者是怎么到“小鸟乐园”的?你去过几次?每次去有什么不同?你真的看过多少次“鸟的天堂”?

2。找到描述榕树的部分,阅读并思考:这棵榕树有什么特点?在相关句子下划线。

3.榕树有什么特点?你找到那些句子了吗?读给大家听

4. (出示句子)从中可以看出什么? (板书:大榕树)谁能再给大家念一遍? (2人)一起读全班,读榕树大来!

5.这句话怎么理解? (板书:充满活力)(学生谈话)总结; 似乎每个学生对这句话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受。也许是风吹过,也许是鸟儿在动,也许是阳光普照,也许是新芽,也许是绿叶本身孕育着无限的生命力,让作者有一种奇妙的感觉。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来读这句话。 (一起读)

6.多么美妙的风景!难怪作者不禁感叹:“南国这棵美丽的树!”这是为了赞美榕树,赞美南国,甚至赞美这神奇的大自然。

7.伴着优美的音乐,让我们再次领略这片独木林的美景!跟着榕树的赞美一起来读吧

正文第七、八段!

8.多么美丽的榕树啊!有朋友说这个地方被称为“鸟的天堂”,但是笔者在这里没有看到一只鸟!如果是你,你会怎么想?

V.进入真正的鸟类天堂

1. 展示课件(第12-13段内容)

2. 自由阅读本部分。这部分写“鸟的天堂”有什么特点? (活泼可爱,有很多鸟)你从哪里弄来的? (言论自由)

3. 当学生读到“不知所措”这个词时,问: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展示课件“群鸟飞翔”的示意图,帮助理解。

4. 这一段应该读出什么特征? (爆笑)是的,这就是它的动感之美。本段主要写的是鸟类乐园的动态。一起来读一读它的动感之美。 (导读“一些……一些……一些……”和“画眉……那首歌真好听……”读出了小鸟的可爱;导读“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和“眼睛不知所措……”读鸟的数量。) 5. 读完学生后,问:这只小鸟在兴奋地鸣叫,它可能在说什么? (可能是说,我在这里很开心。)如果你是那只鸟,你为什么会喜欢这个地方?让我们把目光集中在鸟类生活的环境——大榕树上。

六、展示课件及深化第一部分:(正文第7-8段自然段的内容)

1. 自由阅读本节。 (在第 7-8 段的相关句子旁边写下评论)。标记你不明白的地方。

2.小组讨论交流,小鸟为什么喜欢这个地方。哪里可以看到。 3.课堂交流。 (又大又漂亮)

A.当学生谈论大树和美丽的树的特点时,展示课件帮助学生理解。

B.当学生谈论“不可数”和“说谎”这两个词时,展示课件帮助学生理解。 C. 展示课件:“每一片绿叶都有新的生命在颤动。”我不明白“新生命在振动”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作者会有这种感觉?

1.学生讨论; (联系上下文了解。原因可能是:①树叶多,鸟儿扇动翅膀;②“榕树正处于茂盛时期,似乎向我们展示了它的饱满和活力。 ” ③ 有风。) 2. 展示课件理解。

E.我们怎么能读到这么漂亮的大树呢?指定阅读第 7-8 段。评价:你是怎么读的?你想听老师读吗。

老师读书,你是怎么读书的?在阅读第 12-13 段时,我们被要求读出鸟类天堂的动感之美。这两段应该怎么读? (阅读它的静态美)

7.学生读得很好。如果你是一只鸟,看到这么漂亮的大榕树,你会有什么感觉?你愿意和你的同龄人分享这种感觉吗?

“小鸟乐园”因为巴金的文章而成为旅游景点。现在,老师要你为大榕树当鸟写一句话或几句广告,让你的同伴知道这里很美。学生写广告。相互交流。

(4)课堂总结部分

总结:同学们写的广告真的很漂亮,给老师一种成功和幸福的感觉。

为什么这么美的地方有这么多美?学生可以自由发言。联系环保意识进行交谈。

(5)课后作业部分

3.课后系统部分——教学反思

《鸟的天堂》是一部传统文字,是著名作家巴金的作品。我以前也教过这个课文,主要是通过学生的阅读,老师的讲解,引导学生想象美丽的风景。对于写得如此精美的文章,学生往往是研究文献而不是进入文章所描述的意境。这次在教这个课文的时候,借助多媒体来教就容易多了。

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我从中心句开始引导问题,然后仔细阅读课文,体验鸟儿在榕树上飞翔的壮观景象,领悟奇特、美丽、大榕树的大而茂盛的特点。 .在教学中,现代多媒体的使用拉近了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知距离,在学生心中唤起了强烈的现实感。由于学生们没有亲身到过鸟之乐园,对大榕树的美缺乏感性认识,对大榕树的了解也不多,因此很难调动学生们的情绪。然后,根据多媒体,通过声、光、色、形,把远处的事物拉近,使抽象的事物变得真实。为此,我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大榕树的真实场景,从而拉近学生与鸟类天堂的距离。第三节教学,在鸟语花香的时候,充分发挥多媒体在汉语教学中的作用。一开始,我播放了榕树上鸟群的视频,让学生们用心去聆听和感受。鸟群上下跳跃,嬉戏的场面让学生们感受到了想亲眼看看画面的情绪。情感投入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引起了学生的情感共鸣。它可以再现语言和文字所表达的复杂世界,使语言内容抽象化为具体化、生动化,将文字教学信息的传递由静态变为动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教学活动的愿望。

朗读时,主要采用朗读讲知觉的方法。 《鸟的天堂》一文语言朴实,意境优美,情感真挚。非常适合学生体验和理解。教师掌握几篇关于写树鸟的关键段落的阅读,引导学生学习:抓句,谈感悟。首先引导学生找到最感触的句子,反复阅读,细细品味,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发现美。然后组织学生讨论他们的感受和意见。在交流中,他们将再现生机勃勃的榕树,再现树枝上鸟儿的歌声,感受美丽的画面、美丽的节奏、美丽的语言、美丽的生活、美丽的情感。拓展延伸时,老师提出了一个思考题:请以导游或鸟的身份向游客介绍这里的场景。呈现形式可以自由选择。

在《小鸟乐园》一文的设计中,我将教材的重点内容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发展水平相结合,有目的地、恰当、有针对性地使用了视听媒体。及时把学生带入描述的语言和词语中。去美丽的风景,接受美丽的教育。在整个课堂上,学生的学习依然非常有兴趣,可以积极参与学习,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天堂鸟教学设计

“天堂鸟”教学设计

“天堂鸟”教学设计

《天堂鸟》》教学设计

天堂鸟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意图教案【篇7】

3 只天堂鸟

(1) 结合上下文解读词语:不知所措、一个接一个、继续、不可数、间隙 (2) 扩大场景中的联想。 (3)场景的动态描述。 (4)了解双引号的用法。

(5)写作小练习:围绕中心词开始联想,详细写场景。

《小鸟乐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本课中学习 3 个生词。 能够正确读写以下单词:正确、接近、巢穴、树梢、怀旧、眩晕。

2.情绪化地大声朗读课文,并背诵你喜欢的部分。

3.了解课文内容,从不同角度感受文中描写的“百鸟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景观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4.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表达意见的能力。

教学重点:体验“鸟的天堂之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以各种偏好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手段:自制课件。

教学时间:2小时

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流程:

1.对话。

1.什么是天堂? (按姓名回答)

2.黑板上写“鸟的天堂” 鸟的天堂会是什么样子?

其次,按要求阅读。

1.正确流利地阅读课文。

2.想一想你读完课文后的感受?在它旁边写一个注释。

3.在你不明白的地方打上问号。

三、检查自学效果。

1.按名称朗读课文,注意对有生词、生词的朗读进行纠正。

2.谈谈你对阅读的感受。

3.提出你不明白的。 互相交流。

四。本文作者介绍及文中相关知识:

巴金

本文是作者1933年到广东新会路过时“鸟的天堂”,我把它写下来了。

“鸟的天堂”究竟是什么意思?

“小鸟乐园”其实是指一棵树龄约500年的大榕树,位于广东省新会市南部天马村天马河上的一个小岛上。

5.了解正文的主要内容:

1.作者是如何到达“鸟的天堂”的?你去过几次?每次去有什么不同?真正看过多少次“鸟的天堂”

第一堂课时间

设计意图:以巴金的视角感受文中描述的“鸟的天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景观之美,增强教堂”?

2.那些句子最能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应该用钢笔画出来。 并谈谈表达的感受。

六。学习生词

1.按名称阅读单词。

2.指导写难词。

3.复制新单词和短语。

黑板上写字:

18。飞鸟乐园

第一棵大榕树

第二鸟乐园

第二课时间

设计意图:从鸟的角度,感受文中描述的“鸟类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景观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过程:课前在黑板上写字。

我。简介:同学们,你们紧张吗?

看到这么多老师坐在这里一定很紧张。今天老师让大家变成了一只快乐的小鸟,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鸟的天堂》这节课(展示课件:鸟群)。现在,你们都是这些小鸟,还紧张吗?

这节课,我们将从鸟类的角度来体验“鸟类的天堂”。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巴金老师去鸟乐园多少次了?你第一次看到了什么?第二次看到了什么?

(第一次看到大榕树,第二次看到真正的“鸟类天堂”)

第二,我们首先进入了真正的鸟类天堂,也就是你的天堂,看看:

1.展示课件(自然段落12-13的内容)

2.自由阅读这部分。这部分在《小鸟乐园》中描述了哪些特点? (活泼可爱,有很多鸟)你从哪里弄来的? (言论自由)

3.当学生读到“不知所措”这个词时,问: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展示课件“群鸟飞翔”的示意图,帮助理解。

4.本段应读出哪些特征? (爆笑)是的,这就是它的动感之美。本段主要写的是鸟类乐园的动态。一起来读一读它的动感之美。

(导读“一些?一些?一些?”和“画眉?那歌声这么好听?”读到小鸟的可爱;导读“无处不在的鸟鸣,到处都是鸟影”和“眼睛跟不上?”鸟很多。)

5.学生们看完后问:这只小鸟在兴奋地鸣叫,它可能在说什么? (大概是说,我在这里很开心。)如果你是那只鸟,你为什么会喜欢这个地方?让我们把目光集中在鸟类生活的环境——大榕树上。

三、展示课件并学习第一部分:(正文第7-8段自然段的内容)

1.自由阅读这部分,找出为什么鸟类会喜欢这个地方。 (在第 7-8 段的相关句子旁边写下评论)。标记你不明白的地方。

2.小组讨论交流,鸟儿为什么喜欢这个地方。 在哪里可以看到。

3.课堂交流。 (大而美)

A.当学生谈论大而美的树木的特点时,展示课件帮助学生理解。

B.当学生谈论“不可数”和“说谎”这两个词时,展示课件帮助学生理解。

C.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说出来讨论。

D.如果你没有,老师想问一个问题并展示课件:“每一片绿叶都有新的生命在振动。”我不明白“新生命在振动”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1)、学生讨论; (联系上下文了解。原因可能是:①树叶多,鸟儿扇动翅膀;②“榕树正处于茂盛时期,似乎向人们展示了它的饱满和活力。看看吧。” ③风起云涌。)

2)、展示课件理解。

E.我们怎么能读到这么漂亮的大树呢?

指定阅读第 7-8 段。评价:你是怎么读的?你想听老师读吗。

老师读书,你是怎么读书的?在阅读第 12-13 段时,我们被要求读出鸟类天堂的动感之美。这两段应该怎么读? (阅读它的静态美)

一起阅读。

第四,学生阅读很好。如果你是一只鸟,看到这么漂亮的大榕树,你会有什么感觉?你愿意和你的同龄人分享这种感觉吗?

现在,老师要你给大榕树写一句话或者几句广告,让你的小伙伴知道这里很美。

学生写广告。

互相交流。

7.学生们写的广告真的很漂亮,给老师一种成功和幸福的感觉。 但是你看,老师这节课忘记在黑板上写什么了?

如果你不希望老师有瑕疵,请展示“桂林山水”课的板书,请根据此设计老师的板书。

学生设计、组织和交流。

八,这么美的地方怎么这么美?

学生可以自由发言。联系环保意识进行交谈。

总结全文。

(二)集体交流:

1.介绍学习描写大榕树的相关段落。专注学习

第7、8节,感受榕树之美。

(1) 围绕描述榕树枝繁多、体型大的相关句子,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让学生了解榕树的特性树,并体验和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通过交流,相互启发,分享学习心得,教师指导朗读)

(2)围绕描述榕树叶的相关句子,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畅谈自己的感受,鼓励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 (教师要珍惜学生的个人感情。)

通过以上链接可以得出:

近:一茎:不可数的绿

根:繁盛

p>

枝:生机勃勃地躺着

叶子:翡翠堆

⑶教师参与朗读

第7、8两段进一步引导学生感慨地朗读课文,深入体验和欣赏榕树的奇特之美。

(点评:阅读与提问有机结合,阅读与思考有机结合,阅读与感知有机结合,让学生体验“阅读-思考-理解-理解”的学习过程,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行为中,获取知识和形成能力)

2.介绍学习描写鸟群的相关段落,体验鸟儿一起飞翔的动感之美.

⑴课件演示(鸟儿一起飞翔的图片,配乐朗诵课文),让学生专注品尝

12、13个自然段落;

⑵自由练习阅读

12、13自然段,再分组个人竞读,每组选出最佳人选;

(3)小组推荐,选两名学生朗读

12和13自然段; (课件配乐)

⑷情感交流:你想到了什么?

⑸师生共同感慨,这个“鸟的天堂”确实是鸟的天堂!

(评语:用不同形式的阅读代替说话,在阅读过程中理解文章内容,理解表达技巧,拓展升华和积累语言,提高学生的汉语素养。)

p>

四。创造语言练习的情境。

推荐“小鸟”参加小鸟演讲比赛。课件呈现的主题是:我们的生活是多么幸福。

要求:根据课文第12、13段内容,发挥想象,自由表达。

1.以小组为单位,自由练习口语,挑选高手参加比赛。

2. 学生准备交流后,学生互相评价。

总结:精彩的演讲让我们更加热爱大榕树,更加珍惜幸福自由的生活。当然,我们不能忘记人类对我们的善意和保护。这时候,我们也更能体会到巴金爷爷的赞叹:

一起阅读:《鸟的天堂》确实是鸟的天堂!

(点评:将学生熟悉的活动演讲引入课堂,将课本“还原”成生活场景,让学生在真实、栩栩如生的“生活状态”中展开“对话” , 激活教材。)

5. 自选习题

教师以不同形式呈现以下三组习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强项选择其中之一,并可以分组完成。

1. 摘抄:抄下本课中你最喜欢的好词、句或亮点;

2. 画鸟的乐园:根据中描述的场景画出鸟的乐园文字,可以插入简短的文字说明;

3.结合文字,参考课前收集的资料卡片,设计导游的话,可以组队工作现场练习导游。

(点评:差异化的实践设计尊重学生的个性,体现教学的灵活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发展。)

一、激情导入.

1.在我们祖国的大地上,有雄伟的长城,有美甲的桂林山水,有千里草原的美景,有一望无际的森林。风光旖旎,别具一格的“鸟类天堂”。 (屏幕依次显示图片)

今天,我们就和巴金爷爷一起去飞鸟的天堂,欣赏一下南国的美景吧!

2.在黑板上写字,看书。

二、初读,对文本的整体感知。

1.自由阅读课文,正确流畅地阅读。

2.自学单词和短语,交流检查自学情况,巩固难写难读单词。

3.再读一遍文字,想一想:作者经过了多少次鸟的天堂?每次看到什么? 三、读大榕树之美。

1.提出题目,思考讨论:

画面展示:①作者第一次穿越鸟乐园是什么时候?他看到了什么? ②大榕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从哪些句子或段落中学到了?

2。交流报告:

展示大榕树的图片,重点引导对关键句的理解。 ①“很多榕树茂盛,看不到树干在哪里。” ②“当我说很多榕树的时候??” ③“我见过很多榕树,第一次看到这么大的”④“有机会看到它的真面目,真的是一棵大树,枝条数不可估量”。 ⑤“一簇簇树叶??真的很绿很可爱。” ⑥“有很多根垂在地上?躺在水面上。” ⑦“这么多绿叶?新生命在摇晃。”

(这棵美丽的大榕树,枝叶繁茂,生机勃勃,生机勃勃。)

3.笔者被如此美妙的自然风光深深陶醉,“南方的这棵美丽的树”这句话道出了他的全部感受。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绪? (爱,赞美)

4.我想我们都像作者一样,对大榕树充满了爱和赞美,让我们把这份情怀融入到阅读中吧!

5.简介:听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如果你仔细观察,你看不到鸟的影子。于是,作者想:鸟的天堂里没有鸟。

6.过渡:鸟的天堂真的没有鸟吗?不,鸟的天堂里有很多很多的鸟,我们今天早上去看看吧!

第四,欣赏鸟儿飞翔的壮观景象

1.自由阅读相关段落。 思考:作者如何描述鸟群的壮观景象?

2.交流反馈并理解关键句子。

3.展示鸟儿飞翔的图片。

4.在我们欢快的掌声中,这些大小不一、颜色不一的鸟儿都动了起来,有的站在几根树枝上呼唤,有的飞翔,有的扇动翅膀。 说出这只鸟的其他动作。

5.阅读第 12 段(用柔和的钢琴声)

6.哇!鸟儿这么多,仔细看我的眼睛是什么感觉? (理解“不知所措”)

7.文本显示在屏幕上,完整:画眉____,由我们的__,和_____,唱歌__。 这只画眉可能在唱什么?

8.了解动态和静态描述:

鸟的天堂多么热闹!大榕树上,处处都是鸟鸣和鸟影。这些鸟有不同的大小和形状。有无数的鸟。有的站着,有的在飞,有的在歌唱。很明显这里有成群的鸟在飞,是动态的描述,所以上次看到榕树的数量是静态的,是静态的描述。 5.体验作者的思想和感受。

1。 这么大,茂盛的榕树,这么多的鸟,这么漂亮的榕树,这么活泼的鸟,作者离开的时候,流露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输)

2. 在屏幕上显示文字以比较两个鸟类天堂之间的差异。

3. 昨天,我的眼睛欺骗了我,那个“鸟的天堂”确实是一个鸟的天堂! 6。 总结与延伸

这里不仅仅是鸟类的天堂。 生活在如此优美的环境中,人不就如同身处天堂一样吗? 让我们一起期待这样一个鸟的天堂,更多的人间天堂,还有更多!

黑板书写设计:

第一棵(黄昏)榕树:大美人

鸟的天堂<>怀旧与赞美

second 第二(早上)鸟群:多么快乐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教学设计意图教案实用7篇》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幼儿园教案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学设计意图教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小班语言活动教案设计意图通用2篇 作为一名传道受业解惑的教师,教学时需要撰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师对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计划,可以更好的传授给学生们相应的知识。若要写好一篇教学设计要怎么做呢?以下为我们为你收集整理的小班语言活动教案设计意图,供你阅读参考,并请收藏本页面!...
    2022-11-15 阅读全文
  • 教案设计实用14篇 在老师日常工作中,教案课件也是其中一种,老师在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不能敷衍了事。 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有助于提高老师的教学效果。作为今天的阅读推荐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编辑特别推荐这篇“教案设计”文章,如果这篇文章对你的生活有所影响请收藏它留作参考!...
    2024-04-03 阅读全文
  • 小班体育教案设计意图(1000字)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栽培者,在教学前就要写好相应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研究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部分的问题和需求,可以确保促进学生的学习,获得成功的教学。我们究竟该如何写好一篇教学设计呢?也许以下内容“小班体育教案设计意图”合你胃口!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2022-11-14 阅读全文
  • 关于幼儿教案设计意图(集锦4篇) 用全心忘我育人方为优秀。在上课之前把教案写好的每个老师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教案可以帮助教师为优化教育打下基础。怎样才能写好教案呢?考虑到你的需求,栏目小编特意整理了“关于幼儿教案设计意图”,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话,请关注本站。...
    2023-06-11 阅读全文
  • 大班语言教案设计意图合集3篇 您所需要的“大班语言教案设计意图”小编已经准备就绪,相信你能从本文中找到需要的内容。身为一位优秀的幼儿园大班老师不打无准备之仗,会提前做好准备教案,教案可以让小朋友更容易听懂所讲的内容。提前准备教案课件是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
    2023-05-27 阅读全文

作为一名传道受业解惑的教师,教学时需要撰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师对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计划,可以更好的传授给学生们相应的知识。若要写好一篇教学设计要怎么做呢?以下为我们为你收集整理的小班语言活动教案设计意图,供你阅读参考,并请收藏本页面!...

2022-11-15 阅读全文

在老师日常工作中,教案课件也是其中一种,老师在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不能敷衍了事。 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有助于提高老师的教学效果。作为今天的阅读推荐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编辑特别推荐这篇“教案设计”文章,如果这篇文章对你的生活有所影响请收藏它留作参考!...

2024-04-03 阅读全文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栽培者,在教学前就要写好相应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研究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部分的问题和需求,可以确保促进学生的学习,获得成功的教学。我们究竟该如何写好一篇教学设计呢?也许以下内容“小班体育教案设计意图”合你胃口!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2022-11-14 阅读全文

用全心忘我育人方为优秀。在上课之前把教案写好的每个老师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教案可以帮助教师为优化教育打下基础。怎样才能写好教案呢?考虑到你的需求,栏目小编特意整理了“关于幼儿教案设计意图”,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话,请关注本站。...

2023-06-11 阅读全文

您所需要的“大班语言教案设计意图”小编已经准备就绪,相信你能从本文中找到需要的内容。身为一位优秀的幼儿园大班老师不打无准备之仗,会提前做好准备教案,教案可以让小朋友更容易听懂所讲的内容。提前准备教案课件是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

2023-05-27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