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第三单元教学计划范文12篇

发布时间:2024-06-29

时间一下子就要到新学期开学了,教学计划可以帮助老师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我们可以借鉴哪些优秀的学科教学计划范文呢?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编辑的不懈努力确保了这个“第三单元教学计划”的质量和效果,我们将尽力为您寻找更多相关信息!

第三单元教学计划【篇1】

16.两汉时期,名人辈出。(6分)

(1)汉武帝接受________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汉武帝接受________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

(3)汉武帝派________两次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

(4)东汉时,宦官________改进了造纸术,纸的使用开始普遍。

(5)东汉时,名医________发明了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

(6)东汉时,名医________写成《伤寒杂病论》。

17.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6分)

【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夏朝。

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西汉时期设置西域都护,管辖西域地区事务。这是中央政权最早管辖今新疆地区的行政机构。

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东汉末年,在汉中、巴蜀地区,张角创立的五斗米道,受到下层民众的信奉。

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以德治国”的政治主张。孔子的思想以“仁”和“礼”为核心。

材料二: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下令除朝廷外民间只许收藏秦史、医药、占卜、种树的书,其他的书籍一律销毁。秦始皇还把指责他的儒生和方士活埋。

材料三: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家思想;同时他重视教育,在中央兴办太学,在地方兴办国学。

材料四:……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只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

(1)根据材料一,说一说孔子的政治和思想主张分别是什么。(4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史实?这一史实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3)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出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家思想的不同态度,但其目的相同,他们的目的是什么?(1分)

(4)根据材料四,请问现代社会治国的方略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中国传统思想文化?(3分)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拓展了汉王朝的视野,引发了汉王朝与中亚、西亚各国相互贸易的强烈愿望,促成了西汉政府对丝绸之路的开辟和经营。张骞出使西域,是中国有记载以来的第一次中外交流,史称“张骞凿空”。

材料二:西汉政府在今天的轮台正式设立西域都护,统领西域各国,以确保丝路的畅通。西域都护的设立迫使匈奴打消了称霸西域的雄心,这标志着西汉政府已经对西域各国开始了有效的统治。

(1)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1分)

(2)张骞出使西域为什么被称为“张骞凿空”?有什么重大作用?(3分)[来源:学科网

[来源:Z*xx*]

(3)以上材料中的哪一史实最能说明新疆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分)[源:学#科

[来源:]

(4)请说出丝绸之路的路线。并举两例说明丝绸之路为什么被称为文化交流之路。(4分)

20.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时期,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这一时期许多帝王采取的措施在历史上影响深远。(13分)

(1)秦始皇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6分 )

(2)秦朝因暴政速亡。汉初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采取了哪些措施?(5分)

(3)在经济方面,汉武帝采取了哪些值得称道的措施?(2分)

第三单元教学计划【篇2】

八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教学计划

文言文: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

一、单元分析:

《新课程标准》:“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

《与朱元思书》(书信体骈文):体会大自然的神奇美色,了解“骈文”的特点,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点(奇山异水)描写和简练隽永的语言(特别是对偶句)。《五柳先生传》(传记散文):理解本文传主在特定环境下表现出来的不慕富贵、自甘落寞、洒脱自然的性格特征。了解陶渊明及他的田园诗。

《马说》(杂文):理解“伯乐相马”的含义,学习本文形象说理、寓言寄意的特点。重点掌握“其”(代词、语气词)。

《送东阳马生序》(序文、议论文):学习古人克服困难、甘愿清贫、勤奋好学的精神。学习本文自述亲身经历为依据说理的方法。背诵。理解文中字、词、句。《诗词曲五首》:体会诗、词、曲的不同特色。背诵。读懂、理解、领会其中的含义(感情、哲理),了解其表现手法。

综合性练习:围绕学过的诗词曲,扩展阅读。

二、单元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提高阅读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掌握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了解一些古代文化常识。

(二)过程与方法:背诵或熟读美文佳篇,了解和熟悉常见的文言字、词、句式,学习和运用至今仍有生命力的古代词语。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具体作品中感受中国文化,学习继承优良的民族传统。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1、加强朗读和背诵,注意整体把握,主动探究以及延伸拓展。

2、加强文化素养,培养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

四、教学设想:

1、诵读法:宋代朱熹认为“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教师用声情并茂的示范诵读、带读等方式,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引领他们进入文中之境,继而指导学生反复诵读直至成诵。

2、合作探究法:以学生为主体,在互相讨论中交流看法,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营造“绿色课堂”。

3、拓展联读法:让学生阅读相关资料,获得更多信息,缩短与作者的距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趣味改写法:激励学生加强对优美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培养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

五、课时安排:共计16课时。《与朱元思书》(2 课时)

《五柳先生传》(2 课时)

《马说》(2课时)

《送东阳马生序》(2课时)

《诗词曲五首》(3课时)

综合性学习(1课时)

单元作文(2课时)

检测及讲评(2课时)

第三单元教学计划【篇3】

双柏县妥甸中学新课堂教学教案

年级:七年级 科目: 语文 课题:

11、春

主备教师:苏晓兰 任课教师:苏明霞 李瑞德 杨秀珍

预习课

一、预习目标:

1、学会细致地观察并生动地描写自然景物。

2、学习文章严谨而精美的结构安排。

3、灵活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

二、预习重难点:

1、领会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

2、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事物,抓住特点描述”的能力。

三、预习方法:小组交流、合作

四、预习提纲:

1、课外在网上查阅朱自清简介及他的作品,把朱自清的简介及作品篇名写在摘抄本上。

2、在网上查阅并摘抄描写春天的诗或文章,并在读书笔记本上进行整理。

3、品读课文思考:(1)作者怎样突出“盼”的急切心情?(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绘春景? 分别抓住了景物的哪些特征?(3)作者赞春时运用了哪几个比喻? 分别突出了春天的什么特点?

4、纵观全文,作者描绘春的美丽画卷,蕴含怎样的思想感情? 你是怎样体会到的?

展示课

一、预习内容反馈:(5′)

1.给加粗的字注音。

水涨()

酝酿()

蓑衣()薄()烟

应和()

黄晕()2.给下列几组字注音,并分别组词。

蓑()______悄()______ 衰()______ 稍()______ 哀()______俏()______ 衷()______ 梢()______ 3.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

(1)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2)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3)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二、明确目标:(2′)预习目标1、2、3

三、展现提升(学生展示点评教师点评)(25′)

1、课外在网上查阅朱自清简介及他的作品,把朱自清的简介及作品篇名写在摘抄本上。朱自清 学生时代即创作新诗,后又从事散文创作。曾在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抗战结束后,积极支持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学生运动。1948 年8 月因贫病在北平逝世。著有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伦敦杂记》等。他的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

2、在网上查阅并摘抄描写春天的诗或文章,并在读书笔记本上进行整理。(答案不求统一)

3、品读课文思考:(1)作者怎样突出“盼”的急切心情? 文章运用反复手法突出一个“盼”字(“盼望着,盼望着”,注意在朗读中体会)(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绘春景? 分别抓住了景物的哪些特征? 作者具体描绘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等五幅图景(梳理如下): ①春草图(草报春): a.钻、嫩、绿、满———草;b.坐、躺、滚、踢、跑、捉———人。

②春花图(花争春):a.态:赶趟儿;b.色: 像火、像霞、像雪;c.味:甜。

③春风图(风唱春): a.触: 抚摸;b.味: 泥土气息、草味、花香;c.声:鸟声———清脆、婉转, 短笛———嘹亮。

④春雨图(雨润春):a.形: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b.状: 斜织、薄烟;c.景: 树叶儿绿、小山儿青、灯、火、房屋。

⑤迎春图(“一年之计在于春”)。

(3)作者赞春时运用了哪几个比喻? 分别突出了春天的什么特点? 三个比喻句:“新”“美”“力”。

4、纵观全文,作者描绘春的美丽画卷,蕴含怎样的思想感情? 你是怎样体会到的? 蕴含的感情: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珍惜春天。

从字里行间可以体会出。比如,第一段:用反复与盼望之切,热爱之深。第四段: 用“母亲的手抚摸”写春风拂面的感觉,若是不爱,何以充满感情? 课文末三段: 三组有力的排比句,写出不同时段的不同景象,用一个成长的过程,赞美春天不可遏制的创造力和无限美好的希望。

四、规律总结(3′)

春天,在作者笔下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正如文中所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愿我们珍惜大好年华,好好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用生命的彩笔绘出绚丽的春天。

五、课堂测评(10′)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用两个字概括春雨的特点,体现这两个字的句子分别是a_________,b________。2.写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牛毛、花针、细丝的共同点都很细,但也有不同点,请你说说它们的不同点是什么?

3.雨中的自然景物,只写植物,只写树叶和小草。在状写树叶和小草时用的词不一样,为什么?

4.细雨“密密地斜织着”,“斜织”用得好,为什么?

5.“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所用的修辞方法是______。

教学反思:

双柏县妥甸中学新课堂教学教案

年级:七年级 科目: 语文 课题:

12、济南的冬天

主备教师:苏晓兰 任课教师:苏明霞 李瑞德 杨秀珍

预习课

一、预习目标:

1、理解分析文中描绘济南冬天美景的精妙,感悟景物描写中情与景的融合。

2、理解作者采用对比写法的作用。

3、培养自读写景抒情散文的能力。

4、体会作者对济南、对祖国河山真挚的思想感情。

二、预习重难点:

1、引导学生把握阅读写景抒情散文的方法。

2、景物描述方法。

三、预习方法:小组交流、合作

四、预习提纲:

1、课外在网上查阅老舍简介及他的作品。

2、读课文思考:

(1)济南冬天的独具一格的风貌是什么?

(2)课文是从什么角度,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这一特点的?

(3)文中老舍先生采用中国山水画“以大观小”的构图取景方法,请分析作者顺着主线抓住哪些富有特征的景物来展示济南冬天的,如用淡雅的山水图定格,仿照《春》中画图的形式进行概括。

3、《济南的冬天》在写法上与朱自清先生的《春》有些什么相同的地方?你更喜欢哪一篇?说出理由。

展示课

一、预习内容反馈:(5′)

(1)注音:

济南()伦敦()镶()水藻()贮蓄().....发髻()澄清()着落()看护()...(2)释义:

响晴 设若 贮蓄 空灵

二、明确目标:(2′)预习目标1、2、3、4

三、展现提升(学生展示点评教师点评)(25′)

1、课外在网上查阅老舍简介及他的作品。

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出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开始用白话创作。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并进行文学创作。1929年离英回国,先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1946年赴美讲学。1949年应召回国。1966年8月因被迫害而不幸逝世,终年67岁。老舍一生著作丰富,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和话剧《龙须沟》《茶馆》是其代表

作。以描写城市人民生活著称,使用地道的北京口语,富有幽默感,作品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浓厚的生活情趣。

2、读课文思考:

(1)济南冬天的独具一格的风貌是什么? 济南冬天的“温晴”。

(2)课文是从什么角度,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这一特点的?

写“温晴”是从自身感受的角度来写的,采用“曲折行文”的对比方式。北平、伦敦、济南是老舍生活之舟的三个主要停靠站,因此,他拥有评判对比的资格。通过和北平冬天多风、伦敦多雾、热带日光的毒和响亮(根据语境是指“晴朗得刺眼”)作对比,写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的“奇迹”“怪事”,突出它独有的“温晴”美景,赞赏它是个“宝地”。画面中“寒”与“暖”、“暗”与“明”、“热”与“温”的色调烘托出济南冬令阳光和煦、天朗地秀的总体形象。在结构上是全文的总起,为下文具体描述作铺垫。

(3)文中老舍先生采用中国山水画“以大观小”的构图取景方法,请分析作者顺着主线抓住哪些富有特征的景物来展示济南冬天的,如用淡雅的山水图定格,仿照《春》中画图的形式进行概括。

顺着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这一主线,作者具体描述了冬天的山景和水色。用2、3、4三段文字写冬天的山景:先用拟人化的笔法烘托出一个“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给人以济南冬天的总体感觉,然后分写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和城外远山。第5段文字写冬天的水色,先写水藻之绿,以衬托水之清澈透明,又拓展想像,将天光、水色融为一体,描绘泉城鲜亮明丽的色彩,充满赞美之情。

紧扣冬天的山景和水色,铺展出三幅画面:小山摇篮图、雪霁初晴图和空灵水晶图。文章绘山景,描水色,寓情于景,既表现济南冬天山水之美,又寄寓对祖国河山真挚的爱。

3、《济南的冬天》在写法上与朱自清先生的《春》有些什么相同的地方?你更喜欢哪一篇?说出理由。

两篇散文都通过几幅具体生动的画面来表现特征。《春》一文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等五幅画面,体现了春的“新、美、力”的特点。而《济南的冬天》同样运用比喻、拟人手法,描绘了阳光下的济南全景、雪后的小山、澄清的水等画图,表现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四、规律总结(3′)

济南的冬天是美的,老舍先生笔下济南的冬天更美。掩卷细味那淡雅的水墨画浸蕴的“温晴”,更觉神韵。绘山景、描水色。“这就是冬天的济南”,戛然而止,似乎意犹未尽,话犹未了,明敏的读者是否会饶舌地续写“我爱济南的冬天,我爱冬天的济南”以抒发胸臆呢?我想,是会的。但老舍先生不会,谁让他是丹青高手呢!

五、课堂测评(10′)

阅读课文第4、5语段,完成下列题目。

1.第4段作者三笔两笔就勾画出一幅水墨画,它的特点是()A.朦胧 B.淡雅 C.古朴 D.灵秀 2.济南冬天水的特征是(多项选择)()A.暖 B.绿 C.清 D.亮 3.这两段文字表现了济南的冬天()

A.充满了绿意的特点 B.舒适、清亮、迷人、美丽的特点 C.温晴的气候特点 D.景色优美,是少有的冬季游览胜地

4.①“这是张小水墨画”②“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③“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④“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A.①暗喻 ②暗喻 ③明喻 ④明喻 B.①明喻 ②明喻 ③暗喻 ④明喻 C.①暗喻 ②暗喻 ③暗喻 ④明喻 D.①暗喻 ②暗喻 ③借喻 ④明喻 5.“就凭这些绿的精神”中的“绿的精神”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20个字)

教学反思:

双柏县妥甸中学新课堂教学教案

年级:七年级 科目: 语文 课题:

13、夏感

主备教师:苏晓兰 任课教师:苏明霞 李瑞德 杨秀珍

预习课

一、预习目标:

1.诵读课文,感知内容,理清思路,体会情感。2.品味语言,理解文中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的作用。

3.体会作者对夏的炽爱之情,培养同学们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

二、预习重难点:

1.通过语言的品味、评注,感受字里行间对夏、对劳动者的赞美。2.体会文章善于抓住特征写景的方法。

三、预习方法:小组交流、合作

四、预习提纲:

1、整体感知:

(1)作者对夏天的总体感受是怎样的?(也就是夏天的特点。)(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夏天景致的?(3)作者对夏天怀有怎样的情感?

2、语言品评和质疑

(1)“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这一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2)“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的长墙”。“淡淡绿烟”指的是什么?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3)“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4)“这时她们……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

(5)“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作者为什么不歌颂春花秋月,而要赞美这充满紧张、急促旋律的夏天呢?

展示课

一、预习内容反馈:(5′)

1、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并解释词语

贮满():

澹澹():

芊芊():

磅礴()():

黛色():

匍匐()():

2、选词填空

(1)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种紧张、热烈、()的旋律。A.急切 B.激烈 C.急促 D.急忙

(2)火红的太阳()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A.照 B.晒 C.沐浴 D.烘烤

(3)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在天地间升腾。

A.走动 B.滚动 C.劳动 D.飘动

二、明确目标:(2′)预习目标1、2、3

三、展现提升(学生展示点评教师点评)(25′)

1、整体感知:

(1)作者对夏天的总体感受是怎样的?(也就是夏天的特点。)(紧张、热烈、急促)

(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夏天景致的?(夏天的自然景色;夏天的色彩;夏天的旋律)(3)作者对夏天怀有怎样的情感? 作者对夏天、对劳动者的赞美之情。

2、语言品评和质疑

(1)“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这一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比喻。具有视觉效果,应合开篇第一句话,以突出夏天“紧张、热烈、急促”的特点。本来这些“特点”是抽象的,这里用比喻,就化抽象为具体了。

(2)“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的长墙”。“淡淡绿烟”指的是什么?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比喻。这是以彼物喻此物,用人们习见的“长墙”喻“绿烟”,更加直观。(3)“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拟人。写两种作物用了两个形象的动作,像描写人一样,很有趣味。(4)“这时她们……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

拟人,这些农作物的“旺盛的活力”本来是比较抽象的,这里用人的跑步冲刺来形容,化抽象为形象。

(5)“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作者为什么不歌颂春花秋月,而要赞美这充满紧张、急促旋律的夏天呢?

采用对比手法,表明作者写夏天的原因,在于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更在于歌颂劳动,赞美辛勤劳动的农民。

四、规律总结(3′)

1、请同学们找出作者通过视觉、触觉、听觉等各种感官分别描写了哪些景物。视觉 触觉 听觉 味觉 幻觉

山坡上密密的草 黛色长墙般的林带 火红的太阳 翻滚的麦浪 浮动的热风 烦人的蝉儿 麦子的香味 炉子上的一锅水 涌着的一艘艘舰船 说说调动各种感官来写夏日的好处是什么?

2、仿照下列各组所给的词汇分别再写三至五个结构相似的词语。

(1)例: 淡淡绿烟

芊芊细草

密密厚发

滚滚麦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例: 春日融融

秋波淡淡

冬雪皑皑

目光炯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例: 听听窗纸

歇歇腿脚

说说想法

打打麻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堂测评(10′)教学反思:

双柏县妥甸中学新课堂教学教案

年级:七年级 科目: 语文 课题:

14、秋天

主备教师:苏晓兰 任课教师:苏明霞 李瑞德 杨秀珍

预习课

一、预习目标:

1、结合具体的语境和全诗的意境,品味诗歌意味隽永的语言美和明朗纯净的诗意诗风。

2、把握诗歌意境,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解读、鉴赏诗歌意象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

二、预习重难点:

1、引导学生反复吟诵,感悟诗句的含义,体味诗歌清远、闲静的意境美。

2、揣摩诗歌的清丽意象和质朴晓畅、情景交融的特色。

三、预习方法:小组交流、合作

四、预习提纲:

1、课外在网上查阅《秋天》的相关背景。

2、本诗描写的是谁的生活?

3、本诗描绘了哪几幅生活的画面?

4、本诗抒发了什么感情?

5、景物有哪些特点?

6、人物有哪些?营造出一种什么氛围?

展示课

一、预习内容反馈:(5′)

1、给划横线的字注音。

肥硕()

枯涸()

丁丁()

清洌()

寥()阔

青鳊()鱼梦寐()

乌桕()

背篓()

栖()息

2、品味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1、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

2、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3.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

二、明确目标:(2′)预习目标1、2、3

三、展现提升(学生展示点评教师点评)(25′)

1、课外在网上查阅《秋天》的相关背景。

《秋天》是何其芳的早期诗作,系作者30 年代初在北京大学求学期间所作。他的早期诗歌受到法国象征主义的影响,属于现代派诗作。现代派诗歌在艺术上的突出特点是反对直接抒情和直接陈述,其内心世界决不和盘托出,而是运用暗示和隐喻展现心境,以客观象征主观,或只是描绘一个面貌,而不道出确切的含义。《秋天》这首诗收入何其芳的第一部诗集《预言》。这部诗集大多数作品写得朦胧晦涩,如《预言》一诗通篇都是象征。但《秋天》则写得较为明快,不像同期创作的其他作品难以理解,但第三节中少女的朦胧恋情写得十分微妙,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不易领悟的。严格说来, 《秋天》并不太适宜这一年龄段的学生阅读,教学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酌情处理。

2、本诗描写的是谁的生活? 农家、渔人、牧羊女?

3、本诗描绘了哪几幅生活的画面? 农家在山中伐木,在竹间背瓜果。渔人摇舟捕鱼。牧羊女思恋牛背上的笛声。

4、本诗抒发的感情:对秋天的喜爱与赞美。

5、景物有哪些特点?

露珠、幽谷、冷雾、白霜、草野、溪水等,描绘出一种清凉、冷寂、朦胧的气氛。

6、人物有哪些?营造出一种什么氛围?

农家、渔人、牧羊女,都远离城市的喧嚣,营造出一种既来自人世又远离尘俗的氛围。

四、规律总结(3′)

《秋天》诗中各幅画面,以及画面里的各个意象和谐统一,这种氛围所赖以形成的清静、清远、清甜、清柔等多方面特点也无一不达到极致。技盖至此,非高手不能为。可是何其芳写这首诗时只是20岁左右的大学生。“少年心事当拿云”同学们请用你稚真的手笔,绘写出人生的七彩画卷,我想,那是更精彩、更灿烂、更富有诗意的境界。

五、课堂测评(10′)

1、解释下面句中加粗的词语。(1)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肥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眼里。

梦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默写诗句。

(1)________________,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2)芦篷上满载着白霜,________________。

教学反思:

双柏县妥甸中学新课堂教学教案

年级:七年级 科目: 语文 课题:

15、古代诗歌四首

主备教师:苏晓兰 任课教师:苏明霞 李瑞德 杨秀珍

预习课

一、预习目标:

1、品味诗句,感悟诗歌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增强古诗文修养。

2、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培养学生朗读古代诗歌的节奏感。

3、反复朗读中启发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二、预习重难点:

1、诵读;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2、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运用再造想像感悟诗歌内容。

三、预习方法:小组交流、合作

四、预习提纲:

1.简介作者及诗的创作背景。2.朗读。

3.对照注释,初步理解诗的大意。

4.提出质疑,重点理解名句。

5.有表情地朗读,说说你对诗中感情的体会。

6.背诵全诗。

展示课

一、预习内容反馈:(5′)

文学常识填空。

(1)《观沧海》一诗选自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____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以__________见称。他与其子_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为“三曹”。

(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次”意为__________,该诗作者为唐代诗人__________。(3)《钱塘湖春行》一诗选自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字__________,晚号__________,唐代诗人。

(4)《天净沙 秋思》体裁为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元代著名戏曲作家。(5)我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常常衍生一种占据主导地位的文学体裁,请写出不同朝代的此种文学体裁。

汉代__________ 唐代__________ 宋代__________ 元代__________ 明清__________

二、明确目标:(2′)预习目标1、2、3

三、展现提升(学生展示点评教师点评)(25′)

1.简介作者及诗的创作背景。

(1)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善诗歌,以慷慨悲壮见称。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竭后山。他跃马扬鞭,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又当秋风萧瑟之际,心潮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触景生情写下这首壮丽的诗篇。诗作融会自己昂扬奋发的精神,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

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2)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次北固山下》这首诗就是写乡愁的,且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一联闻名。作者王湾,生卒年不详,只知道他是洛阳人,先天元年(712)中了进士,以后曾往来于吴、楚间,不得归家,故有此作。

(3)白居易(772~846),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一生写了很多诗,是唐代诗人中创作最多的一个。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钱塘湖春行》是他任杭州刺史时写的。钱塘湖,即杭州西湖。

(4)马致远,号东篱,元代著名散曲家。他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元代杂剧四大家。所作杂剧有《汉宫秋》《青衫泪》《荐福碑》《黄粱梦》等15种。在他的作品中,更能反映他风格的是散曲;散曲中又以小令《天净沙秋思》最为有名,元人周德清誉之为“秋思之祖”。

《天净沙 秋思》是一篇抒情作品,仅用28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天净沙,是曲牌名。

2.朗读。

(1)诗歌节奏可以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2)五言诗一般是三个节拍,二二一或二一二。如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七言诗句的节拍有××/××/××/×,××/××/×/××。如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诵读时,每拍的后一字遇平声可适当延长,遇仄声宜作一顿,这样诵读自有抑扬顿挫的声调。

3.对照注释,初步理解诗的大意。

(1)《观沧海》:前一部分写大海景象,视野广阔,也能见出诗人胸怀之博大,但跟后一部分比,气象则略逊一筹。“日月之行”四句写大海,全用虚写,却表现了大海有包容天地的气概,更显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

(2)《次北固山下》:首联:诗人在船上,想像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处,暗含旅途奔波之劳。颔联:船上所见景色。“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又为“江春”作铺垫。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即将是天亮时的情景,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太快了,诗人已来,少有此句。尾联:诗人离家已久,尚不能归,见到此景,自然想到要借雁足来传递家书了。这首五言律诗四联之间,相为因果,浑然一体。

(3)《钱塘湖春行》:全诗分两部分,前者写到湖边,后者专写湖东,以孤山寺起,以

白沙堤终,描写的景物浑然一体,构成完整的形象。

(4)《天净沙 秋思》:全篇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前三句)作者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种景物巧妙组合,向人们展示了一幅游子漂泊行旅图。第二层次(四、五句)“夕阳西下”进一步点明时间。“断肠人在天涯”是点晴之笔,点明了人物,道出了游子的情怀。前四句写景,极力渲染悲凉气氛,均系为此作铺垫。

4.提出质疑,重点理解名句。

(1)《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诗人面对迷人的海上风光,展开了丰富奇特的想像。这四句是全诗的高潮,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运行不息的太阳月亮,星光灿烂的银河,竟都包蕴在这沧海之中,何等气魄!

(2)《次北固山下》:“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从章法上看,有导出结尾一联的作用,也就是说它跟诗人的乡愁有关。“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跟“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相比,显得开朗一些。

(3)《钱塘湖春行》“最爱湖东行不足”一句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已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

(4)《天净沙 秋思》:“断肠人在天涯”是点晴之笔,点明了人物,道出了游子的情怀。前四句写景,极力渲染悲凉气氛,均系为此作铺垫。

5.有表情地朗读,说说你对诗中感情的体会。

(1)《观沧海》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2)《次北固山下》:尾联直接表达思乡之情。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3)《钱塘湖春行》: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4)《天净沙 秋思》: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情调虽然低沉些,却反映了当时沉闷的时代气氛,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6.背诵全诗。

四、规律总结(3′)

随着二十世纪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国人开起宝马,穿起皮尔〃卡丹,用起摩托罗拉……西方国家的意识已从消费渗透到我们文化中,“酷”“帅”成了我们青少年的口头语,但我们的传统文化却在碰撞中被冷落。五千年的文明衍生的无比灿烂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是流淌在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血液中的特质。经常读读这传统文化中的优美诗篇,它会带给我们无比美妙的愉悦,会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

五、课堂测评(10′)

1、根据课文填空。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3)_______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

(4)《观沧海》中表现诗人博大胸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天净沙秋思》中勾勒整个画面背景的句子是。

(6)《钱塘湖春行》中构成对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背诵全诗。

教学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单元教学计划【篇4】

我的理想

每个人的心底里都蕴含着美好的理想,有的想成为璀璨的明星,有的人想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的想成为白衣天使……而我的理想是成为一名作家

在我的眼里,当一名作家是一件神圣的事,坐在书桌前,一刻不停地捕捉着脑子里飞速闪过的趣事,将它们整理成文,然后带着激动的心情,静静地回味儿遍,这便是一种享受。把每天发生的点点滴滴用笔书写下来,当多年后再看到时,每一件事都历万历在目令人回味无穷,那种感觉是水远都不会变的。同时,用自己的作品感染读者,使读者的心与自己的心产生共鸣,这难道不是两全其美的事吗?

从小的时候开始,我就很崇拜那些作家,他们能把一件普通的小事写成计人读起来经久不忘的小说。比如说,我最近读了林清玄写的《处处莲花开》这本书,它是一部散文集,通过一件件小事进行深入地刻画与描写,最后悟出了人生的道理。其中有让我印象最深的一段话:“每当在失望灰心的时候,我就会想起莲花,唯有保持莲花般的心,才能从眼前的污泥中昂头挺胸吧!莲花在佛教里不只是宝华庄严,妙法莲华,也是纯净、细腻、柔软、坚韧、芬芳的向往。”读完之后,我赞叹不已。是啊!只有拥有一颗纯洁的心才能在污泥中昂头挺胸。林清玄先生写得是多么生动,多么深奥,多么富有哲理。这些美文又一次激发了我的写作欲望,这种欲望更加坚定了我当作家的决心。

当然了,要想从爱好写作到成为作家,这个过程并不简单,它充满艰辛,充满苦涩。记得有人曾经这样说过,一代代的名家既是丰碑又是高墙,丰碑可供后人敬仰与追随,高墙又使很多人畏惧和退缩。所以,对于我来说,要想成为一名真正的作家,首先就要有扎实的语文基础,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时刻坚守着这样的信念:多读,多思,多看,多听,多学,多练。我坚信,在不久的将来,我的作家梦一定会实现。

如果多年以后,我的理想真的实现了,我会出版很多的书,让所有人喜欢我写的文章,让更多的学子从中学到知识,懂得道理,让爱写作的人从中吸取经验,写出更精彩的文章。

我坚信,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理想就不会落空,我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成为一名作家的,我会为之而奋斗的!

我的理想

每个人都有理想,每当想起我的理想时,心中总是暖洋洋的,会莫名其妙地燃起一股要为理想而努力奋斗的激情。

我的理想是当老师。这个理想从我上幼儿园起,一直伴随了我整整九年。

它像一颗种子,深深地埋在了我的心里,随着年龄的增长,这颗种子也逐渐地生根发芽,慢慢地长成了小树。

有时候,有些人跟我谈起理想,问我为什么想当老师,我也总是在思考这个问题,但这似乎成了一个谜!想当老师的原因我自己也说不清,弄不懂,只是无缘无故地对这个职业充满了向往之情。

我读过这样一首歌词,很令我感动,歌词的题目叫作《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美丽,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气,说上句话也惊天动地。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歌词扣动着我的心弦,也许长大后,我真的成了你

我喜欢把我学到的知识传授给我的学生,看到他们天天向上;我喜欢在课余时间和孩们做游戏,看到他们快乐的笑脸;我喜欢和孩子们在运动场上锻炼,看到他们的身体比一天强壮

啊!当老师,当老师!每当说起这个理想,我的心头都会有一种微微的激动,都会种想飞快长大的感觉。

我的理想

在我幼小的心灵深处埋藏着一个美好的愿望,那就是长大后能成为一名白衣天使。这个愿望缘于我的一次医病经历。记得我六岁那年患了一次重感冒,妈妈把我送到了医院。也许是孩子的本能吧,我又对医院向来有一种恐惧感。医生看我怯生生的样子,主动和我搭话,还亲切地摸了摸我的头,我似乎得到了很大的安慰。医生给我量了体温,度,高烧,需入院治疗。我和妈妈来到了病房,不一会儿一位20多岁的护士姐姐拿着“吊瓶”走了进来,我一看要打针,吓得直往妈妈身后躲。护士姐姐温和地对我说:“小朋友,不要怕坚强点,给其他小朋友做个榜样。”听了护士姐姐的话,我顿时来了勇气,主动将胖乎乎的小手伸了过去。护士姐姐一边和我交谈,边进行着她的工作,不知不觉中“针”打上了。我这才明白,原来打针远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可怕。

在医生和护士的精心治疗下,我的病很快就好了。这期间,我和他们也成了朋友,同时,一颗理想的种子也深深地埋在了我的心里。

渐渐地,我对护士这个职业有了一定的了解,我知道要想成为名受人尊敬的护士,首先要有一颗爱心,关爱每一位患者,化解患者心头的烦恼与苦闷。其次还要有精湛的医术和丰富的知识,这样才能驱走病魔,把健康和美丽还给每一个患者。

这是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职业,我深知,要想实现自己心中的愿望,必须从小做起,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要拥有一个博爱的胸怀,关心身边的每一个人。我坚信,只要有决心和毅力,我的白衣天使之梦就一定能实现。

我的理想

从小到大,我心中就有一个伟大的梦想—成为一名乒乓球运动员。

我在很小很小的时候,就常常盯着电视,看球桌边的运动员,看球桌上跳动的球。我常想:他们怎么啦?都是大人了,还会为一个小小的球拼命。渐渐地,我发现他们的厉害了

他们的脚步时快时慢,时前时后;那个跳动的小球,忽前忽后,时高时低,伴随着清脆的乒乓声,太美了,简直就是天籁之音。从此,我便对乒乓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深深地爱上了它。

是妈妈让我拥有了自己的乒乓球拍。我清楚地记得自己从妈妈手中接过球拍时的誓言我要成为乒乓球运动员。”于是,我开始了与乒乓球相伴的生活

为了心中这个伟大的梦想,我努力着,即使付出再多时间和汗水,我也心甘情愿那是暑假的一天中午,为了巩固扣球技巧,我顶着烈日来到学校乒乓球场

校园里就我一个人,清脆鸣叫的小鸟成了我的伴。我不知疲倦地扣球、捡球,手肘被桌碰了几百、几千下,我也全然不顾,只知道自己的扣球越来越顺

伴着夕阳,我拖着疲惫的身子美滋滋地回到家,倒头就睡。妈妈的尖叫声唤醒了我,来我的手臂起泡了。妈妈狠下心来,给我下了最后通牒——不许在中午练球

现在,我已经是一名六年级的学生了,升学压力使我花在乒乓球上的时间不得不减少为了更有效地训练,我常常“摆擂台”,挑战高手,虽然常被人斩于马下,但乐在其中。不管怎样,我心中的那份梦想都不会褪色。我一定会为其奋斗和努力。相信吧,我一定会成功的。

第三单元教学计划【篇5】

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一、简析教学内容和特点 本组教材以秋天为专题,由4篇课文组成。导语中就提出了“用手中的笔,描绘我们心中的秋天”的要求,为语文园地中的习作提出了学习的准备。三篇精读课文,《古诗两首》表达了在秋天里人们对家乡、对亲人的怀念;《风筝》记叙了孩子们在秋天里活动的欢乐;《秋天的雨》和略读课文《听听,秋的声音》描写了秋天美好的景色。

二、教学建议

根据教材的这些优势,教学中我们要把握好编辑意图,加强整合的意识,使各部分的教学相互关连,紧密配合,突出整体性、综合性,立足在语言文字的基础上,渗透人文内涵。

首先要围绕单元主题,精心安排教学内容和活动,将精读与略读、阅读与口语交际、习作紧密结合。

比如第三单元,可围绕“美好的秋天”这一主题,把整个单元综合起来,设计“欣赏——感受——描绘”的教学活动:先结合学习《古诗两首》《秋天的雨》《听听,秋天的声音》,引导学生欣赏秋天的美丽;在朗读与欣赏中,引导学生展开想像与创编活动:“秋天的雨,是(有)”“秋天的雨把 给了,”“听听,秋的声音,”“秋的声音,在 ”等等;再结合学习《风筝》,开展秋游等活动,让学生感受秋天的快乐;最后,结合课后练习及语文园地,指导学生收集积累描写秋天的古诗、词句,画秋天的景物,进行以秋天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口语交际和习作等语文实践活动。相信这样的活动会让那秋天的山、秋天的雨,秋天的色彩、秋天的声音,在孩子们心中产生不同于对其他季节的感受。

其次,要以读为本,让学生充分地读,边读边展开想象,在读中感受与欣赏,在读中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材料。

学生通过听、读、辨,自己发现问题,发现了我们平常说的口头语是那样单调、枯燥乏味,激起了学生去寻求、去感受,去体验丰富、生动有趣的语言美的欲望。同样是写“花开了”,课文里却用了丰富多彩的语言表达方式,让学生真真切切地体会到语言的丰富和精妙。卢老师就是通过这样的语言活动,培养、发展了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同时,我们还应该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累语言。一是在阅读赏析中积累优美的词语和精彩的片断,这在教材的课后练习中就十分注重引导。如10课《风筝》和14课《蜜蜂》的摘抄训练:“我要把喜欢的句子抄下来”,还有11课《秋天的雨》和13课《花钟》的朗读背诵训练:“我要多读读课文,还要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这里我们也要注意处理好“民主与集中”的关系。二是倡导积累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新鲜语言材料,像10课的选做题、11课“学习伙伴”的提示语,都是这方面的引导。老师们一旦加强了这样的一种意识,就会发现很多引导机会,比如语文园地三“我的发现”可以引导积累表示颜色的词,《花钟》课后让学生填一填表达鲜花开放的不同说法,我们就可以提议搜集描写花儿开放的优美词句,等等。

最后要精心组织语文实践活动,促进语文能力的提高。这里我想具体展开谈一谈——习作教学策略。

策略

一、加强口语交际与习作的整合 口语交际为习作打基础,如:

园地三“写一幅选的或画的秋天的画”:

1、话题提供习作的素材。

2、说得有序、清楚是写得连贯、生动的前提。

习作中,要注意鼓励学生积极运用学过的表达方法和积累的好词好句。

园地四“写一则观察日记”:

“口语交际”:汇报自己前一段时间的观察收获(做了什么——观察到什么——有什么新的发现);

习作:尽量把做了什么,发现什么写清楚,把观察什么写的比较具体,让读者明白你的观察发现,对你观察到的感兴趣。

策略二:加强小练笔

本册教材除了在语文园地里安排了八次习作外,还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小练笔”。教材中的“小练笔”找到了课本资源的读写结合点,也为我们指明了一条读写结合的有效途径。教学中我们既要重视教材中安排的练笔练习,又不能满足于此,教师要努力拓宽练笔的范围和途径。

1、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练笔资源。

比如,学了《风筝》,可以引导学生想象“我们”寻找“幸福鸟”,没有找到或者找到后的心情,写一段话;学了《秋天的雨》,可以引导想象秋天还会把什么颜色给谁?仿写一段话;学了《听听,秋天的声音》,教师可以提供一组声音的素材或实地带学生去野外聆听秋天的声音,写下自己所听到的和感觉到的;学了《花钟》以后,带学生观察校园里的花,引导学生写写观察日记。因为是小练笔,所以可长可短,可抒可批,这样畅达。可以是续写式,可以是填补式,可以是感悟式,也可以是自由式。当然,这样做会给老师们带来不小的压力,因为备课时必须仔细钻研教材,构思好课文的最佳练笔。

2、有效利用生活中的练笔机宜。

秋天到了,写写秋风、秋雨、秋果;冬天到了,写写寒风、冰块、大雪。开学了,写下对自己的勉励和希望;学期结束了,向父母汇报一学期来的学习生活。生活中到处是写作的源泉,就看你有没有发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要重视观察日记的引导。观察是认识自然,走进生活最好的老师。观察的面宜广,人、事、物、景均可涉及。观察后要及时记录,不计较文章长短,不计较结构笔法,只求真实。一开始,教师要做好充分的指导,使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例如:观察人,可以观察他的相貌、衣着,也可以观察他在不同的场合中不同的神态、动作、语言等等;观察事,“校内的事”、“校外的事”、“家里的事”、“菜场的事”等等,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事,大事小事家常事,凡事留心;观察物,上至日月星辰、风霜雪雨,下至飞禽鸟兽、花草树木,动态的,静态的,包罗万象,要懂得欣赏。当学生能有意识地将观察所得笔录下来,他们的“材料仓库”就不仅丰富而且有条理,写作时,一个个素材便“呼之欲出”。观察日记还要经常交流,常用的方法是,将日记本一一挂在墙上,学生可以自由查看,还可以在旁边写上评语或建议。

策略

三、吊足“胃口”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给他们一些美好的感觉。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途径有很多,但培养学生对老师的信任之情则是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信任,首先应该建立在与学生相识之初,并使其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渐加深。

1、重要的第一印象。新学期第一堂作文课,教师走入课堂必须心里有“底”,肚里有“货”。先博得同情:“写作文挺不容易吧?”继而话锋一转:“今天,不妨咱们来换个角色,你们出题,老师即兴口头作文,如何?”当学生搜肠刮肚想出来的作文难题都被老师迎刃而解的时候,学生发自内心的惊讶、佩服,就会转化为对老师的信任和对语言文字的兴趣。

2、经常流露对文学的爱好。课内课外,常和学生聊聊,比如说,小时侯爱看的书,古今中外的文人轶事,自己写文章的心得体会,自己最欣赏的好词好句等等,让学生自然地感受到老师的勤奋好学与文学功底。强烈的向师性也会激起他们多看书的欲望。在此基础上,经常举行一些读书交流会,师生共同品味读书的乐趣。

3、表现出对学生真心的理解。习作无非是让学生把自己胸中的积蓄写出来,不说假话空话,表达真情实感。作为教师,一定要真正把学生当成朋友,倾听他们的烦恼,分享他们的快乐,让学生消除心中的警戒,信任老师,这样,他们才敢在作文中表现真实的感情。

4、善待学生的作业。教师杂务多,学生交上来的作文,有时候一忙,就暂时搁置了,疏不知,这伤害了学生满怀期待的心!一篇作文,就是一颗真心,教师不但应该及时阅读,而且要对学生提出中肯的意见,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9、古诗二首

教学目标

1、认识“促、忆、异”等7个生字。会写“促、深、忆”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课文。

3、懂得热爱家乡,珍惜亲情。课前准备

1、课文插图,及《夜书所见》诗句字条。

2、学生课前查阅这两首古诗及作者的有关资料。

3、学生搜集描写秋景或表达思念家乡的古诗,读读背背。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了解背景

1、学生交流课前所查阅的资料。

2、教师引述:我国宋代有个诗人叫叶绍翁。有一年秋天,他离开家乡,独自在外。一个傍晚,他外出散步,触景生情,便提笔写下了一首诗,大家想知道写了什么吗?板书课题,理解“书”的意思。

3、看图说话:(出示课文挂图)瞧,这就是叶绍翁所见到的情景,请大家仔细看图,说一说你们看到了什么。

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放声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2、同桌互读:要求学生把这首诗读给同桌听、互相评议、互相指点。

3、自学古诗: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字词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字词、解决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回指导。

5、课堂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一起解决疑难问题。

三、再读感悟,体会情感

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浮现画面: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 的情景?

2、小组交流,组内成员互相补充。(要发散学生的思维)

3、指名描述画面,教师可相机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4、体会情感:假如你就是这个离乡背井、独自在外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产生怎样的心情?(根据课堂情况可让学生写一写)

5、感情朗读:带着这样的情感朗读古诗。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

四、趣味活动

1、我说你读。方法:

(1)老师描述诗句的内容,学生读出对应的诗句。(2)老师点挂图上的景物,学生读出对应的诗句。

2、字条连诗。

方法:老师出示某句诗的字条,学生接续后面一句诗(多连几次,让学生基本会背)。

3、情境背诗。

方法:学生可自由下位,把诗背给最要好的同学听。

五、识字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促、深

2、让学生观察范字,交流识字写字经验。

3、学生练习书写生字。

六、拓展活动

你还读过哪些诗人所作的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古诗,读或背给同学听听。

第二课时

一、课前游戏,复习导入

1、说说自己知道的传统节日,有哪些习俗。(春节、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也可以以连线的方式出现节日、日期和习俗。)

2、小组比赛背诵《夜书所见》。

3、揭示课题《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理解“忆”的意思。

二、小组合作,讨论自学

1、根据学《夜书所见》的方法,小组讨论确定本诗怎么学习。自学基本步骤:

(1)自读:读准字音,并借助课后注释或工具书理解词义。(2)自思: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并提出自读中产生的疑惑。(3)交流:读读、说说、问问。

2、学生按自己小组议定的方法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三、师生交流,解决疑难

1、每组读诗,说说读懂了什么,并提出小组学习时所产生的问题及解决的结果。

2、其他组的同学与老师参与其中,或讨论解决或补充己见。

四、感情朗读,启发想象

1、指名朗读诗文。问:你们觉得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2、引导以情促读。问:你能用读来表现出这种思想感情吗?

3、引导以读促发想象。问:同学们在读时头脑中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情景,能交

流一下吗?

4、学生交流想象的景像,并再次有感情朗读。

五、趣味活动

1、生字连词背诵。方法:请学生把生字按出现的先后顺序在本子上或黑板上排列,再连起来,试着背诵。

2、诗句连对。老师说诗句意思,学生背相应句子。

3、情境练背。学生当小小诗人,或加动作或加表情,先自己朗读再上台表演,达到背诵。

4、赛诗会。方法:(1)集体赛:每个小组背

一、两首古诗,一首课内的,一首课外的,看哪一组背得既响亮又流利。

(2)个人赛:每一小组派一名代表参加比赛,看谁背得最有感情。

六、识字写字

1、出示要求写的生字,组词朗读。

2、观察生字,交流写字经验:怎样既正确又漂亮地写好这些生字?重点指导“异、插”的写法。

3、书写生字

七、拓展活动

1、你还读过哪些描写秋景的诗,背给同学听听。

2、有机会到公园或田野里走走,看看哪些景物反映了秋天的特点,想想自己心

中产生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推荐相关的古诗:《舟夜书所见》(清•查慎行)、《泊船瓜洲》(宋•王安石)、《杂诗》(唐•王维)三首古诗。

10、风筝

教学目标

1、认识“依、歇、丧”等5个生字。会写“精、希、却”等12个生字。能读写“精心、希望、依然”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

3、能模仿作者心理描写的方法,能较为具体地写出自己不断变化的心情。

4、乐意通过上网或查阅书刊搜集有关风筝的资料。教学重点

1、“村”、“丧”的字形,“磨”、“坊”的读音。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教学难点

1、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

2、能较为具体地写出自己不断变化的心情。课前准备

1、寻找一篇细致描写放风筝的文字片段,有条件地可制作相关的多媒体课件。

2、搜集有关风筝的文字资料和图片。

第一课时

一、唤起情感,导入学习

1、唤起情感:童年的生活都是五彩缤纷的,既有欢声笑语,也有滴滴泪水。你觉得童年最大的快乐是什么?和大家交流分享一下,好吗?

2、导入学习: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童年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就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他们中间,分享他们的快乐吧!板书并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喜欢读的可以多读几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2、把自己喜欢的读给同桌听听,请同桌评出读得好的,给予表扬。(师巡视,了解学情)

3、感知内容:说说课文讲了什么事,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板书:

做风筝 放风筝 找风筝。(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复杂到简单一步一步的归纳,切忌敷衍。)

三、读中悟情,以情促读

1、以读代讲学习第1自然段,请学生朗读,其他同学听、评。教师注意指导“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

2、学习第二自然段。(1)自读本段,边读边把自己读懂的和不懂的勾下来、写下来。(估计学情:学生能读懂做风筝所用的材料是什么?他们做完风筝后的心情。对于“憧憬”、“依然”二词,学生可能不大明白。)

(2)学生汇报。

学生在说用什么做风筝时,教师可让孩子结合自身经历及收集的资料谈谈看法。“憧憬”一词可根据“泡泡”的提示引导学生查字典,或在具体的语境中解决。“依然”一词可用近义词“仍然”,通过换词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3)当学生在谈到书中孩子的心情时,引导他们读两个句子: a、我们精心的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b、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教法:多种形式读,体会作者高兴的心情。

(4)假如就是你在做风筝,你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让学生入情入境)

(5)多种方式读全段。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角色转换:风筝做好了,此时你最想干什么?

(2)创设情境: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孩子们放风筝的欢乐场面吧!播放多媒体课件,或者教师有感情地朗读一篇细致描写放风筝场面的文章,让学生入情入境。

(3)引导表达:刚才同学们欣赏了放风筝的画面,你们看到了什么,与大家交流交流。

(4)角色转换:当你奔跑在空旷的田野中,看到高高飘荡在天空中的风筝,你的心里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感受?

(5)品味课文:用心多遍朗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哪些地方写出了文中孩子和我们一样的感受。

需要精读的句子:a、一个人用手托着,另一个人牵着线,站在

远远的地方,说声“放”,那线一紧一松,风筝就凌空飞起,渐渐高过树梢了。

b、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注:此二句可根据课堂情况,分析写法,如第一句中动词“托”“牵”的用法。

(6)深入赏读:让我们带着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兴奋、激动、自豪)再读全段课文。

四、小组自学生字,交流学法。

1、出示生字,指名组词朗读。注:“拼”“村”“丧”的读音需特别注意,磨的读音:二声(摩擦)、四声(磨面);坊的读音:一声(牌坊)、二声(作坊)。

2、观察生字,交流识字写字经验。注:“村”可与“材”进行比较记忆,“丧”的下面部分没有一撇。

3、练习书写生字。

五、课堂练习

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第二课时

一、诵读回味 表现情感

1、选择第1自然段至第3自然段中你最喜爱的一段话读给大家听,读出感情。

2、作者在做风筝,放风筝时的心情怎样?用一个词概括。

二、细读深究 体悟感情

1、学习第4自然段

a、读一读:用心读读第4自然段,能发现“我们”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吗?

b、说一说:说说你读后的发现。

c、试一试:能不能用读表现出不同的心情来?(可采用多次读的方式进行)

重点读好这个句子: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方式:读、体会、“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可表演。

d、评一评:你们觉得这些同学读得怎么样,从哪些语词的朗读上能感受到“我们”的快乐或难受。

2、学习5、6、7、8自然段

(1)师:假如你高高飞着的风筝断了,飞了,你会怎样呢!(2)师:我们来看看这些小朋友们是怎么做的?请读读5、6、7、8自然段。

重点读好: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

(3)体验: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孩子的难过而又不甘心的情感。(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为主要体会句。)

三、回顾课文,畅谈感受

1、放筝时,线断了,风筝飞走了,孩子们很难过、着急,为什么还说放风筝是快乐的呢?你有过这种生活体验吗?

2、一个提问下,帮助学生再次疏导出全文线索,板书: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并再次朗读几个描写心情的重点句。

四、课堂练习

1、把自己玩耍、活动时候的心情告诉大家,写一写。

2、写几个描写心情的词语,并在小组内交流。

11、秋天的雨

教材分析

《风筝》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写了“我”童年时候和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的情景。文章语言朴实,多于白描而极少雕饰,笔调亲切、温馨、自然。文章既写了“我们”放风筝时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快乐,也写了放风筝时的伤心;同时还体现了孩子们对幸福和希望的憧憬。文章自始至终,充满了童真童趣,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景。

本文叙述层次清晰,依照做风筝、放风筝和找风筝的次序把事件的过程交代得一清二楚。细致的心理描写是这篇课文的另一突出特色,孩子们心情的变化是随着事件的发展而自然变化的。另外,文章的结尾是开放型的,意味深长,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理解“憧憬”“垂头丧气”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2、通过自由读、默读、个人朗读、齐读等多种方式读书,以读促理解,感悟课文情境。

3、体会小伙伴做、放、找风筝时的“幸福”;学习小伙伴们在伤心失望时仍然充满希望,不断找“幸福”的信心和勇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伙伴们的心情起伏变化,并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

难点是在引导理解孩子们的心情变化的同时,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们的心情的变化写具体的。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活动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喜欢雨吗?谁来说说我们曾经学过哪些关于雨的课文?(《春雨》《雷雨》等)试着背一背。

2、秋天的雨给我们送来了五彩缤纷的世界,给我们带来了丰收的喜悦。这节课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分享《秋天的雨》。(板书课题)

二、播放画面,感受美景

1、瞧,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份礼物:秋天的雨景。你们想欣赏吗?(学生欣赏美丽的多媒体画面)

2、秋天的雨景美吗?你们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

三、动情朗读,文中寻美

1、个性化读书。(自主读)

2、展示朗读水平。(读中评)

3、默读感悟,集体交流。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抓住哪些景物特点来写秋天的雨的?

(2)交流各自的阅读感受,分享“收获”的快乐。(根据学生的发言,老师相继出示课文的有关句子及相应画面。)

四、小组研读,互动探究

同学们通过读书交流,明白了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秋天的雨的。现在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个方面,自由组合,深入研读。

1、出示研读方法。

(1)自读你感兴趣的内容,想一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进行观察的?秋天的雨给植物染上了哪些颜色?

(2)细细品读这些词句,把自己的想法写在旁边。(3)你最喜欢这一段中的哪句话?为什么?怎样读好你喜欢的句子?(学生研读,老师巡视参与其中。)

2、小组合作探究,完成下列表格。

我看到我闻到我听到(发现)植物(图)颜色水果(图)

五、心灵对话,交流体验

各小组汇报交流,其他小组可提出疑问,老师适时点拨、鼓励。

六、反复诵读,体会升华

七、引申创作,体验成功

1、播放歌曲《小雨沙沙》;

2、学生自由组合,创编歌词;

3、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作品,作者朗读;

4、配乐试唱学生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

八、积累运用,拓宽发展(三题任选一题)

1、收集课内课外描写秋天的词句,贴到墙报上。

2、把自己心中的秋天画下来。

3、和爸爸、妈妈去秋游,把自己看到的秋景写下来。

12、听听,秋的声音

教材分析

《听听,秋的声音》一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三单元的一首现代诗,是一篇略读课文。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从秋天所特有的声音中,体味秋天独特的风情。诗歌语言精练优美,富有韵味。学生初步接触诗歌,主要目的是通过学习,使他们走进诗的世界,感受诗的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能和同学们交流读后的体会。3.仿照诗歌内容,补写几句诗文。

教学重点:边读边想,能交流体会,自己创作诗歌。教学难点:创作诗歌 教学课时:一课时

课前准备:1.各种声响(如风声、雨声、落叶声、蛐蛐声等)的录音带。

2.配套的课文朗读磁带。3.旋律优美的轻音乐磁带。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展开想象

1.游戏导入:同学们,自然界中有许多美妙的声音,你们想欣赏一下吗?下面我们做一个听录音猜声音的游戏,请大家闭上眼睛静静地听,然后说一说你听到了哪些声音。(播放声响录音带)

2.展开想象:听着这些美妙的声音,你脑海里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再次播放声响录音带,引导学生想象并交流。

3.有一位诗人在秋天里听到许多美妙的声音,就写下了这么一首诗,你们想听听吗?(揭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或配乐范读课文。

2.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遍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3.指名学生读,喜欢读哪一节就读哪一节。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三、品读想象,体会交流

1.品读第1—3节,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节,边读边展开想象: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可以让学生从看到的、听到的这些方面来想象)。

2.指名学生进行描述,把自己想象的画面描述得美一点。3.学生评议并补充画面,把画面说生动、说形象。4.带着这种美好的感情朗读自己喜欢的一节。5.加动作读自己喜欢的一节。

四、仿写诗歌,积淀语言

1.教师有感情地配乐诵读第4—5节。

2.读后引述:听听,秋的声音还有许多许多,让我们一起走近每一片叶,每一朵花„„去听听他们的声音,并仿照课文第1.2节或第3节的样子,也来作一段诗,好吗?

3.播放声响录音带,说一说你听到哪种声音最美。

4.学生自由作诗,在小组交流,几个小伙伴可以合作一首诗。5.选派代表诵读,给学生配上音乐。

五、品读体会,升华情感 1.指名诵读最后一节。

2.交流:从这一节感受到了什么? 3.带着这种情感齐读最后一节。

六、诵读回味,表现情感

1.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可以一个人诵读,也可以和其他同伴一起合作诵读。可以边诵读边加上动作。

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合作诵读自己编的诗。

七、作业 自编一首诗。

语文园地三习作

教学准备1.让学生到大自然观察秋天。2.搜集秋天的资料。

一、感悟秋天──创设情境,引发真情 1.图片、录像引入。

(1)师:同学们,上周我们学习了第三单元的四篇描绘秋天的课文,谁来说说秋天是怎样的景象?

(学生们可以根据手中搜集的秋天的资料或结合自己身临秋天的感受来谈秋天。)

(2)教师渲染: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是个丰收的季节,秋天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乐趣:小伙伴们放风筝的身影、玩耍嬉戏的场面都让我们回味无穷。秋天里红红的枫叶,黄黄的叶子,清凉的秋雨„„这么美丽的秋天,同学们想亲眼去看看吗?(播放录像,帮助学生丰富秋天的印象。)

(3)师:刚才同学们自己描绘了秋天,现在我们又亲眼看了看秋天的景象,我相信此时此刻你们心中的秋大一定是五彩斑斓、丰富多彩的吧!那就请你借助手中的画笔,把心中的秋天画出来吧!播放一段轻音乐,边听边画。(通过音乐激发学生的想象空间,拓展习作思路。)

(4)教师小结:同学们利用画笔画出了心中的秋天,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说说秋天吧!

二、说秋天──拓展思路,展开话题 1.小组交流。

师:请大家把你心中的秋天讲给小组同学听听,怎么想的就怎么说。(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参与交流。)

2.集体交流。

(1)指名上台描绘秋天,及时进行评价与指导。

师:听了这位同学描绘的秋天,你们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说)

生:他说秋天里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多美呀!

师:你听得可真认真!是呀,刚才那位同学注意用上了咱们平时课文中积累的词句来说秋天,他多会学习呀!(随机板书:用上平时积累的词句)

(2)再找一人描绘秋天后,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师:他观察得多仔细呀!不仅说出美丽的景象,还体会到了秋收时人们的喜悦之情。这就说描写秋天时不仅可以写秋景,还可以写秋天里的人(随机板书:景、人)

(3)教师根据学生的评价,相机指导。

教师抓住学生发言,在习作的内容上继续给予指导(例如,描写秋天的文章里还可以写秋天里的事情以及秋天带给我们的欢乐。)

3.教师小结。

三、写秋天──引导习作,抒发真情 1.习作导入。

师:同学们描绘的秋天这么美,那现在请你提起笔,把你心中的秋大写下来,怎么想的就怎么写,别忘了用上咱们平时积累的词句,好吗?

2.开始习作。学生根据要求,结合自己的画或图片开始进行秋天的片断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品秋天──评析习作,交流真情 1.小组评析。

师:请同学们写好后读给小组内同学听听,让同学们评一评。2.集体评析。

实物投影出示几个学生的习作,让全班同学评议。3.小结延伸。

师:同学们,习作是心与心交流的书面表达形式,选择真实的事例,抒发真实的感情,带给我们无穷的乐趣。课后,请大家把习作念给家长或同学听一听,让他们评一评,然后根据别人的意见自己改一改,抄一抄,把习作和图画一起贴在教室的学习园地里,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好吗?

第三单元教学计划【篇6】

PEP六上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本单元的主题是“家庭与日常生活”,旨在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日常生活及家庭情况。本单元包含了听、说、读、写等多个方面的教学内容,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提高其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并运用家庭成员、房间、家具等有关词汇。

2. 听懂并能正确运用英语中的日常短语及表达。

3. 能够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日常生活及家庭情况。

4. 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和交际能力,提高其英语水平。

二、教学内容和进度安排

第一课时:Unit 3.1 My Family

1. 课前热身:通过唱英文儿歌热身,进入英语学习状态。

2. 语言输入:通过图片和短语让学生认知家庭成员,并通过问答形式进行复习巩固。

3. 运用练习:出示S1S一张照片,让学生想象出这是S1S的家庭成员,并以此作为素材进行两人一组练习,说出自己家庭成员的名字及特征。

第二课时:Unit 3.2 My Room

1. 课前热身:通过简单的小游戏,了解并巩固家具及房间的相关词汇。

2. 语言输入:通过图片和短语,让学生认知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家具及其特征,并通过问答形式进行复习巩固。

3. 运用练习: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家庭中人用英语进行对话。

第三课时:Unit 3.3 Daily Life

1. 课前热身:通过英语小故事及绘本,营造英语学习氛围。

2. 语言输入:通过图片和短语,让学生认知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物品、场景,并通过问答形式进行复习巩固。

3. 运用练习:分组进行对话练习,通过模拟日常生活场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英语短语进行日常交流。

第四课时:Unit 3.4 My Weekend

1. 课前热身:通过英语歌曲和电影片段,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

2. 语言输入:通过图片和短语,让学生认知周末日常活动,并通过问答形式进行复习巩固。

3. 运用练习: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使用英语短语讲述自己的周末生活,提高交际能力。

三、教学方法

1. 面向学生,针对性强: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都是面向学生个体的,着重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和需求展开教学。

2. 任务型教学:本单元教学活动的中心是任务,如角色扮演、组织小组讨论等,使学生在完成任务中掌握知识。

3. 互动教学: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如问答、合作、竞赛等,增强课堂互动性,促进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

4. 图像诱发方法:教师通过图片和实物等多种形式,将教学内容形象化,以便更好的让学生吸收和掌握学习内容。

四、教学评价

1. 通过课堂麦克风及VCR、录播机等设备,收集学生练习情况,辅助教师进行个体化教育。

2. 通过教学反馈和学生答题情况等,反馈教学质量和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升教学质量。

3. 通过小测验、测试或开放性考核等形式,进行学生知识技能考核,全面评价学生的英语水平。

五、教学资源

1. 教材及答案

2. 音频、视频

3. 教师CD-ROM

4. 课件

5. 教学实物

六、教学提高措施

1.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教育素养。

2. 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技能,使用数字化教育资源,推进教学现代化。

3. 丰富教师教育理论知识,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促进教育改革。

本单元的教学反映出我们教学实践的理念、内涵和特征,是对学生个性化基础教育和21世纪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也是我们教师的职业素质和教育智慧的充分展现。教学的中心是学生,重在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教师则扮演着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下,我们应该大力度地创新教学,提高教育质量,让学生得到更好的教育。

第三单元教学计划【篇7】

七上第一单元复习教学案

班级 姓名

一、字词

liú()览 quán()释

bì()益 lǚ()行职责 chōng jǐng()wãi()幕

广 mào()斑lán()真dì()

半明半 mâi()穿suō()yíng()火虫 shà()眼 mí()漫

窟long()

hān()睡 mî()地 cù()然 tuān()急 cáo()杂 zhào()事 ōu()斗 万lài()俱寂 巍然yì()立

曲折跌dàng()

二、古诗文鉴赏

《次北固山下》 王湾,次,旅途中停宿。

1、默写

2、鉴赏:海日用“生”江春用“入”,将景物拟人化而富有生机,而“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蕴涵自然理趣。

2、主题:诗人离乡远游来到北固山下时,一轮红日已浮出江面,展现在眼前的是山青水绿的江南春景。又见空中大雁向北飞去,想起鸿雁传书的故事,心中涌起对故乡洛阳的思念。

《赤壁》 杜牧,字牧之。

1、默写

2、鉴赏:后两句是议论,诗人未从正面去评论这次战争胜败的原因,而是提出了一个与事实相反的假设,并别出心裁地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

3、手法: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诗人却从一件沉埋江底六百多年、锈迹斑斑的“折戟”写起,这是以小见大的手法。

《浣溪沙》 苏轼,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1、默写

2、鉴赏:上阕写眼前之景,下阕即景生发议论:溪水尚可倒流,谁说人老不能焕发青春?

3、主题:白居易《醉歌》中有“听唱黄鸡与白日”句,意思说黄鸡催晓,白日西落,时光流逝,人生易老。作者却反用其意,劝人们不要徒发自伤衰老之叹,表现了他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性格。

三、课文内容以及文学常识

1、《为你打开一扇门》作者赵丽宏。课文阐述了文学是什么,描绘了文学的魅力,激起青少年读者对文学的浓厚兴趣,文章以“议论大门——初识大门——打开大门”的思路展开,逐层深入。

2、《繁星》作者巴金,原名李尧棠。课文按照时间顺序,紧紧围绕“繁星”展开描写,状写了“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抒写了“我”由此产生热爱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感受。

3、《冰心诗四首》冰心,原名谢婉莹。诗集有〈繁星〉、〈春水〉前两首以母爱为主题的抒情短诗;后两首是鼓励青年努力奋斗积极奉献的哲理小诗。

4、《“诺曼底”号遇难记》作者雨果,法国作家,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本文是一篇小说。写“诺曼底”号哈尔威船长在一次猝不及防的海难关头,勇于决断,沉着指挥,忘我救人,在死亡面前,成就了一个伟大的英雄形象。

四、文言文

《郑人买履》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韩非,战国末期哲学家,法家主要代表人物。《韩非子》是法家的重要著作。书中有很多生动的寓言故事,如买椟还珠、自相矛盾、滥竽充数、守株待兔等等。

郑人买履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书本上东西并不一定可靠,根据现实的需要大胆地试,才是解决问题最有效的办法。

《刻舟求剑》选自《吕氏春秋·察今》《吕氏春秋》是战国末秦相吕不韦组织编写的论文集。这个寓言告诉我们固守陈规陋习,不懂得根据变化的情况改变看法或办法的蠢人在现实生活中是 会遭到失败的。

第三单元教学计划【篇8】

七年级历史第三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

1.水排的发明者是

A.王景B.鲁班C.杜诗D.李冰

2.东汉时期,人口达百万人的城市是()

A.西安B.洛阳

C.开封D.咸阳

3.下图是西汉的新工具耧车,主要用于()

A.播种B.翻土

C.耕地D.碎土

二.阅读下面材料,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反映了汉朝统治者什么想法?

(2)对照上述做法,当前有哪些不足之处?我们应从中获得哪些认识?

答案

一、选择题1.C 2.B 3.A

二、

(1)材料说明,汉朝统治者十分重视对鸟类的保护和环境的绿化。春、夏正是鸟类产卵节季,为保证鸟的繁殖,不准掏窝、不准打鸟是正确的。

(2)对汉朝时的`政策,当前许多人缺乏这种意识,尽管有关部门三令五申要保护有益珍禽奇兽,但有些饭店的餐桌上仍时有出现,国家也出台了一些政策保护,由于打击力度不够,仍屡禁不止。主要是人们对保护环境的观念淡薄,还必须加强教育。城市绿化比以前有很大变化,但城市人口相比还差得很远,还要继续努力。

第三单元教学计划【篇9】

【主题一:我的家乡】(1200字)

教学目标:

1.语言目标:能够用英语口语描述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特色美食等。

2.知识目标:学生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和文化名人。

3.技能目标:通过互动交流,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掌握家乡的地理位置、人文环境、特色美食等。

2.能够熟练描述家乡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

教学难点:

1.如何让学生用英语口语描述家乡的文化和自然环境。

2.如何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和文化名人。

教学方法:

1.课堂讲解配合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2.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分享家乡的文化特色和美食。

教学内容:

Step 1: Warm-up

1.问候学生。

2.播放一段有关家乡的视频。

Step 2: Presentation

1.让学生集体讨论,了解自己和同桌的家乡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2.通过图片向学生介绍家乡的自然景观和文化地标。

3.介绍家乡的一些历史文化和文化名人。

4.让学生为自己的家乡建立一个蓝图,将家乡的自然与文化特色填写在图表中。

Step 3: Practice

1.让学生分组,讨论家乡的美食和文化特色,并向全班介绍。

2.老师引导学生用英语描述家乡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并鼓励学生进行交流互动。

Step 4: Extension

1.让学生用中英文分别写一篇有关家乡的小作文,介绍自己的家乡。

2.让学生为自己的家乡制作一份手抄本,将家乡的历史文化、自然环境和美食等内容加以介绍。

教学评价: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结合自己的家乡特色,增长了对家乡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的认识,同时通过互动交流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口语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

第三单元教学计划【篇10】

1.右图的秦代砖文为“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践此万岁。”其中“海内皆臣”所反映的历史信息主要是( )

A.疆域辽阔,人口众多

B.国家一统,中央集权

C.法律严苛,覆盖全国

D.交通发达,经贸昌盛

2.《史记·秦本纪》记载:“初置丞相,樗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秦始皇时丞相的主要职责是分管( )

A.刑狱 B.军事 C.行政 D.监察

3.秦朝咸阳的一位粮食商人,要购进一批

小米。结账时,这位咸阳商人应该用下列哪种货币支付货款( )

4.课本剧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但不应背离学科的严谨性。下面是某班同学编演的秦朝历史剧的相关信息,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

A.一位商人携带五铢钱前往南海郡做生意 B.读书人可以进私学并阅读列国史书

C.各地官员均用大篆体写告示 D.农民缴税时用相同容量的“斗”

5.“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副对联称赞的历史人物是( )

A.项羽和勾践 B.陈胜和吴广

C.刘邦和项羽 D.楚庄王和晋文公[来源:Z|xx|]

6.汉武帝时,有大臣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为汉武帝所采纳。他的主张应是(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C.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D.仁政治国,轻徭薄赋

7.经典史诗巨制《汉武大帝》讲述了汉武帝刘彻从幼年到老年,经历了风险继位、掌握大权、用贤变法、尊王攘夷、大战匈奴、出使西域、巫蛊为乱、罪己示民等重大事件,成为一代霸主而跌宕起伏的一生。下列关于汉武帝治国措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 B.建立刺史制度,监视州部内的官员

C.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D.把地方的铸币权收归中央

8.由下面的历史短剧台词片断,可知他们正在学习( )

小华:送人千里,终须一别,陛下请回吧!

小明:爱卿,此去西域凶险异常,然匈奴一日未灭,则国无宁日。望卿不辱使命,早早回。

A.张骞出使西域 B.平定七国之乱

C.卫青大破匈奴 D.陈胜吴广起义

9.某同学在学习某一课时,制作了这样的知识线索“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该同学学习的内容是( )

A.秦朝 B.新朝 C.西汉 D.东汉

10.下图是我国古代以竹为原料的造纸工艺流程示意图。请判断,这种纸应该不早于( )

11.为了抢救中医药文化遗产,中央电视台将隆重推出一部《中华瑰宝——中医药》的大型纪录片。历史上为我国中医治疗学奠定基础、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的是( )

A.张仲景 B.华佗 C.贾思勰 D.郦道元

12.2月17日,新铸的“华佗钟”撞开了马年亳州药市。华佗现在已是亳州中药材产业、中药材文化的一个最著名的文化符号。下列属于华佗医学成就的有( )

①编著《伤寒杂病论》 ②制成“麻沸散” ③提出“治未病”理论 ④编制“五禽戏”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3.戴佳同学在图书馆看到一本没有封面的古代史书,目录如右图,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本史书应是( )

A.《论语》

B.《史记》

C.《齐民要术》

D.《资治通鉴》

14.“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历经汉、魏、唐、宋、元、明、清,是中国时代跨度最长、建筑种类最多、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代建筑群。对下列建筑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按图片顺序进行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A.佛、儒、道 B.儒、道、佛

C.佛、道、儒 D.道、佛、儒

15.某电视剧组准备拍摄以下四组历史镜头,其中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

A.刘邦在灯下阅读《史记》 B.张衡在纸上画地动仪的模型

C.汉武帝练“五禽戏”强身健体 D.刘邦带兵逃入寺院

第三单元教学计划【篇11】

Pep六上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主题一:Things around us

本主题主要介绍我们周围的东西,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常见的物品名称,并学会用简单英语描述这些物品的形状、颜色、用途等。在本主题的学习中,应重点培养学生们的观察能力、记忆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一、重点知识点

1. 物品名称:pencil, book, ruler, eraser, pen, bag, pencil case

2. 形状:long, short, round, square

3. 颜色:red, blue, yellow, green

4. 用途:write, read, measure, erase

二、教学步骤

1.导入

教师出示物品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说出物品名称,并描述一下物品的形状、颜色和用途。

2.学习新知识

教师利用图片或实物依次展示物品,让学生依次说出物品名称,并描述一下物品的形状、颜色和用途。然后教师可以用这些物品介绍一下自己的书包,让学生模仿句型进行描述。

3.练习巩固

教师用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进行对话练习,要求学生依照图片或实物描述物品的形状、颜色、用途等,并用简单英语表达。

4.拓展延伸

教师可以利用游戏等形式,让学生进行物品名称和形状、颜色、用途的匹配练习,巩固所学内容。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找一些物品进行描述,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

主题二:Daily Life

本主题主要介绍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活动和习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动词和短语,如get up, have breakfast, go to school等,并学会用简单英语描述这些日常生活习惯。在本主题的学习中,应注重培养学生们的听力、口语和阅读能力。

一、重点知识点

1. 动词:get up, wash face, brush teeth, have breakfast, go to school

2. 短语:in the morning, in the afternoon, in the evening

3. 句型:What do you usually do in the morning/afternoon/evening?

二、教学步骤

1.导入

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说出图片中的人物正在进行什么活动,如get up, have breakfast等,并描述一下这些活动的常见时间段。

2.学习新知识

教师依次介绍所学的动词和短语,让学生模仿跟读,并进行简单练习。

3.练习巩固

教师给学生出示图片或实物,让学生描述所看到的人物正在进行什么活动,并用所学的动词和短语进行描述。

4.拓展延伸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自己编写一篇日记,或者口头描述一天的生活,来巩固所学内容。同时,教师也可以进行阅读训练,给学生分发适合他们阅读水平的英文小故事,并要求他们在一定时间内完成阅读,并进行简单的问题回答。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单词和短语,并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主题三:Family and Friends

本主题主要介绍我们身边的家人和朋友,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家人和朋友的称谓和亲属关系,如father, mother, sister, brother, friend等,并学会用简单英语描述他们的职业、个性、爱好等。在本主题的学习中,应注重培养学生们的口语和写作能力。

一、重点知识点

1. 家庭成员名称:father, mother, sister, brother, grandparents

2. 朋友名称:friend, classmate

3. 描述词:kind, funny, clever

4. 句型:What does your father/mother/sister/brother do? What is your friend/classmate like?

二、教学步骤

1.导入

教师根据所学的知识,让学生模仿称谓,并用简单英语描述所表达的人物的职业、个性、爱好等。

2.学习新知识

教师依次介绍所学的家庭成员和朋友名称,让学生模仿跟读,并进行简单练习。

3.练习巩固

教师给学生出示图片或实物,让学生描述所看到的人物,并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描述。

4.拓展延伸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自己编写一篇短文来描述他的家人和朋友,并用所学知识进行描述。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观看英语动画片或英文电影,来增强学生的口语训练,培养他们的英语交际能力。

第三单元教学计划【篇12】

【Pep六上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学背景与意义

本单元主题为“积极向上、健康成长”,是一个很有意义的主题。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健康习惯,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使学生能够在学习和生活中保持积极的心态,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单元主题的教学意义在于:

1.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和健康习惯,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饮食、运动、休息等健康习惯,养成积极向上、健康成长的良好心态。

2.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增强其生命力和抵抗力。

3.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管理自己,从而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

二、教学内容

1.健康意识

2.健康习惯

3.身心健康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健康习惯,使他们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增强学生的身心健康,增强学生自己的生命力和抵抗力。

2.教学难点:

(1)如何让学生认识到健康对他们生命的重要性。

(2)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积极向上,保持健康的态度。

四、教学方法

采取启发式教学方法,结合活动教学,以生动的实验、活动、讨论、案例以及数据统计的形式来开展教学活动。此外,还可以借鉴动画、小说、童话等形式,引导学生以开放、包容、尊重、理解的心态来接受新知识。

五、教学课时安排

本单元的课时安排为4节课,具体如下:

第一课:什么是健康意识

第二课:健康习惯

第三课:身心健康

第四课:给自己定目标,享受成功的喜悦

六、教学评价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多种形式进行综合评价,包括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思维能力、身心素质、自我认识和自我管理等。此外,也可以通过九年义务教育教学目标中规定的评价方式进行评价。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第三单元教学计划范文12篇》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幼师资料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第三单元教学计划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跳单双圈单元教学计划范文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就到新的一学期了,学校教师们可以将新学期的教学做一份计划。教学计划有利于教师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如何写好一份优秀的学科教学计划呢?“跳单双圈单元教学计划”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主题想知道更多请阅读,感谢您的关注请多多留意我们的网站!...
    2024-05-06 阅读全文
  • 语文三下单元教学计划3篇 光阴易逝,我们即将开始新的一学期,下面就到了教师们写教学计划的时候。写好教学计划,才有利于对教学内容的融汇贯通,学科教学计划要从哪方面入手呢?我们为网友们搜集和分享了语文三下单元教学计划,建议你收藏本页和本站,以便后续阅读!...
    2023-04-11 阅读全文
  • 小学三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幼儿教师教育网主题阅读推荐:“小学三年级教学设计”。...
    2023-04-23 阅读全文
  • 2023小学三年级第一单元作文(实用12篇) 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通过写作文可以释放我们内心压抑已久的情感,一篇优秀的作文一定要有自己的中心主旨,你所见过的优秀作文是什么样的呢?小编特地为你收集整理“2023小学三年级第一单元作文”,欢迎你的品鉴!放学后,同学们有的`让父母带去玩具店买玩具,有的让父母带去买东西吃,我则是和妈妈一边聊着学校里...
    2023-09-08 阅读全文
  • 三年级第三单元教案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身为一位人民教师,我们都希望孩子们能学到知识,为了防止学生抓不住重点,教案就显得非常重要,教案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幼儿园教案呢?你可以读一下小编整理的三年级第三单元教案,欢迎你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助益!句子Ittastesgood...
    2023-09-25 阅读全文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就到新的一学期了,学校教师们可以将新学期的教学做一份计划。教学计划有利于教师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如何写好一份优秀的学科教学计划呢?“跳单双圈单元教学计划”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主题想知道更多请阅读,感谢您的关注请多多留意我们的网站!...

2024-05-06 阅读全文

光阴易逝,我们即将开始新的一学期,下面就到了教师们写教学计划的时候。写好教学计划,才有利于对教学内容的融汇贯通,学科教学计划要从哪方面入手呢?我们为网友们搜集和分享了语文三下单元教学计划,建议你收藏本页和本站,以便后续阅读!...

2023-04-11 阅读全文

幼儿教师教育网主题阅读推荐:“小学三年级教学设计”。...

2023-04-23 阅读全文

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通过写作文可以释放我们内心压抑已久的情感,一篇优秀的作文一定要有自己的中心主旨,你所见过的优秀作文是什么样的呢?小编特地为你收集整理“2023小学三年级第一单元作文”,欢迎你的品鉴!放学后,同学们有的`让父母带去玩具店买玩具,有的让父母带去买东西吃,我则是和妈妈一边聊着学校里...

2023-09-08 阅读全文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身为一位人民教师,我们都希望孩子们能学到知识,为了防止学生抓不住重点,教案就显得非常重要,教案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幼儿园教案呢?你可以读一下小编整理的三年级第三单元教案,欢迎你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助益!句子Ittastesgood...

2023-09-25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