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最新高矮小班教案九篇

发布时间:2024-06-15

前辈告诉我们,做事之前提前下功夫是成功的一部分。在上课时幼儿园的老师都想让自己的课堂知识能够吸引小朋友们的注意力,一般来说,提升学生的效率最好是准备一份教案,提前准备好教案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写好一份优质的幼儿园教案要怎么做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最新高矮小班教案九篇”,供您参考,并请收藏本页!

高矮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一些简单的比较高矮的方法,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2、学习在比较高矮的过程中,懂得高矮的比较是相对的。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投放材料

活动过程:

(一)区别高矮和一样高

1、分散探索:

(1)带幼儿到操场上自由寻找比较操场上的各个物品什么比什么高,什么比什么矮。

(2)在能比较高矮的情况下,引导幼儿寻找,操场上有什么东西是一样高的。

2、集中探索:

(1)请幼儿回答在自己探索比较的结果。

(2)请几位幼儿上前比身高,全体幼儿讨论谁比谁高,谁比谁矮谁和谁一样高。

(3)每队请一名幼儿将本队的同伴按从高到矮的顺序排列。全体幼儿做监督。

(二)探索高矮的相对论

1、请一高一矮两名幼儿比较身高,然后高的幼儿和教师比较。文章.出自教案网.让幼儿发现,某个东西的高矮是不能绝对的,看它和谁比较(高的幼儿和矮个比是高的,跟高个比是矮)。

2、请幼儿在同伴中寻找一个比自己高的小朋友,然后想办法让自己变得比他(她)高。通过自己的探索,明白高矮的相对论。

(三)小结总评。

高矮小班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高、有矮;通过合作交流,学会比较物体高矮的一般方法;知道高和矮是比出来的。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培养学生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留心体会生活中的`数学,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掌握比较高矮的方法,会比几个物体的高矮,正确地对物体进行高矮的比较。

教学难点:

会正确地进行高矮比较。

教学用具:

学具袋、教学图片、课件

教学方法:

情境演示、启发式教学、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老师课件展示一组图片,让学生比一比,说一说。

通过学生的比一比,说一说,板书教学课题:比高矮

二、感知高矮,自主探究。

1、感知物体有高有矮。

⑴从同学中找出几个身高相差比较大的学生,进行两两比较,让学生说出谁高谁矮,初步感知高矮。

⑵从教学图片中感知物体有高有矮。

高矮小班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使幼儿能够认识长颈鹿的特点,学会比较高矮,并且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让幼儿能够观察和认识长颈鹿;

2. 培养幼儿比较高矮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

三、教学准备

1. 长颈鹿的图片或模型;

2. 长颈鹿的书籍;

3. 杯子、纸箱等实物,用于比较和测量。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展示长颈鹿的图片或模型,引起幼儿的兴趣,询问幼儿对长颈鹿的认识和了解。

2. 感知

让幼儿用触摸、视觉等感官逐个感知长颈鹿的身体特点,如长脖子、长腿等,帮助幼儿形成对长颈鹿特点的直观印象。

3. 认知

组织幼儿一起观察长颈鹿的图片或模型,并用书籍介绍长颈鹿的生活习性和特点。教师可以适时引导幼儿提出问题,激发他们的思考。

4. 比较高矮

教师出示几个不同高度的杯子,并让幼儿依次排列这些杯子,从矮到高或从高到矮。然后,教师再出示一些纸箱或其他实物,让幼儿进行测量比较。引导幼儿通过比较,了解高度大小的概念。

5. 探究

将幼儿分为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只长颈鹿的模型或图片。让幼儿通过比较,判断哪个模型或图片的长颈鹿更高或更矮。同时,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如:“你们是如何判断哪个长颈鹿更高或更矮的?”“长颈鹿的脖子越长,它们的身高是不是就越高呢?”等等。

6. 总结

引导幼儿集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概括出长颈鹿的特点和比较高矮的方法。鼓励幼儿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五、课后反思

通过这个教案,我发现孩子们在观察长颈鹿的特点时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用手触摸、眼睛观看等感官方式来认知长颈鹿的外貌特征。同时,在比较高矮的环节中,孩子们也展现出了很好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合作比较,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然而,有一点令我惊讶的是,幼儿对于“高”和“矮”的概念理解有些混淆。他们在比较时很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如宽度、体积等。这可能是因为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比较对象大多是静止的,没有明显的高度差异。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增加更多的活动和实物,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高度的概念。

另外,我也注意到一些幼儿在合作中存在沉默或者逃避的现象。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在合作中害怕犯错,或者害怕被其他人指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鼓励他们勇敢表达自己的观点,并给予积极的肯定和鼓励。

总的来说,本堂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我会总结教学经验,调整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身边事物的特点和差异。

高矮小班教案 篇4

小班科学活动比高矮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建议,活动反思等内容,学习比较物件的高矮,初步体验物体高矮不变性和相对性。能用词汇“高”、“矮”表示比较结果,引导幼儿思考、解答活动中提出的问题,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比高矮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学会比较物体的高度,初步体会物体高度的不变性和相对性。能用词汇高、矮表示比较结果。

2引导孩子思考和回答活动中提出的问题,培养他们的思维灵活性。

三。培养孩子对事物的好奇心,勇于尝试。

4培养动手观察和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让孩子们学会初步的录音方法。

活动准备

1引导儿童注意、观察、比较人和物的高度,初步具备身高比较的经验。

2.椅子一张。

活动过程

1.比较高矮。

(1) 观察比较老师和孩子的身高。

①教师站立。我是高还是矮?结论:因为没有人和老师比,所以不知道老师是高是矮。

②请一小朋友和老师并排站立。孩子和老师站在一起比较,我们谁高谁矮?你从哪看出来的?(如果你并排比较,谁高谁就高。)

③小朋友之间比高矮。请比较两到三对小朋友,然后让全班同学站起来和旁边的小朋友比较。老师让一些孩子回答谁比谁高谁矮。

④ 想想看:在我们周围的环境中,什么是高的,什么是短的?

(2) 改变站立姿势比较(两人站在不同的高度进行比较)。让被请幼儿站在椅子上(高于老师)。现在再比较一下,我们中谁更高更矮?

为什么?小结:比较人们个子高矮时,两人要站在同一平面上,也就是要站在同样高的地面上,才能比较出谁高谁矮,现在小朋友明显高,是因为他在椅子上老师站在地面上。

实际上它还是比老师矮。

2.感知高矮的相对性(让幼儿体验到谁高谁矮要看他和谁比)。

(1)观察比较。

①请一小朋友甲和教师比高矮。

②再请第二位小朋友乙(乙要比甲矮)和甲比高矮。

③怎么一会儿甲小朋友矮,一会又说他高,到底甲是矮还是高?讨论:引导幼儿观察、思考,看一个人是高还是矮要看他和谁比,甲小朋友和教师比时矮,可他和乙小朋友比就高。

(2)小朋友之间比较。另外三个孩子(身高依次)作比较,可以重复两三次。

(3) 小结:如果你想知道谁高谁矮,那要看他和谁比较。当他比一个人矮的时候,他比一个人矮。

活动建议

1.物体的高矮、大小、轻重、厚薄等连续量,都具有不变性和相对性,幼儿感知这些特点,一般来说比较困难,因此在设计具体活动时,应注意:(1)先让幼儿进行实物比,例如,两个人比较高矮,两本书比较厚薄等;

(2)活动设计要有层次性,如:两个人站在同一高度上比较高矮(先让师生之间比较,再幼儿之间比较),然后两人再站在不同的高度上进行比较,这时可引导幼儿观察,由于站在不同的高度,两人的高矮发生了什么变化,从而让幼儿懂得比较高矮的人必须站在同一高度。

2在引导孩子认识身高时,首先要比较两个人。在这个时候,身高和身高是不变的(谁高谁高,谁矮谁矮)。然后再引导幼儿进行三个人比较,这时结果会发生变化(如和更高的比,原来高的就成了矮的),使幼儿感受到人的高矮的相对性。这样一系列的活动使孩子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和准确。

活动反思

小班幼儿对于感知物体的高与矮,只会用平时已有的经验看,也就是目测的方法来进行比较哪个高、哪个矮,但不会用比较的方法。本次活动通过比一比的方法让幼儿来分辨物体的高、矮,通过选择日常生活中幼儿熟悉的小动物来比高矮,并能按从高到矮或是从矮到高的顺序进行排列,更贴近幼儿。

高矮小班教案 篇5

教学目的:

1、教会幼儿区别高矮,初步掌握高矮的相对关系。

2、教幼儿一些简单的比较方法,发展幼儿观察、比较、判断能力。

重点:区别高矮和一样高及学习比较高矮的方法。

难点:理解高矮的相对关系。

准备:课件三副、布一块、日常生活中能比较高矮的实物若干

过程:

一、教幼儿区别高矮和一样高

1、出示课件一,图为由于生活习惯不同,健康情况不同,长得高矮不同的两个娈生姐妹,让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找出她们的不同点(结合卫生习惯教育引入高和矮)。

2、逐一出示实物,让幼儿比一比,谁高谁矮,还是一样高。

3、请两个小朋友上来比比谁高谁矮,还是一样高,再请全体幼儿互相比比,谁高谁矮,还是一样高。

4、请幼儿说说自己熟悉的东西中什么是可以比较高矮的。

二、教幼儿一些比较高矮的方法

1、请一高一矮两个小朋友,矮的站在凳子上,前面用一块布遮住,让幼儿判断,谁高谁矮。当幼儿发生错觉时,揭开谜底,并告诉幼儿比较高矮时要把物体放在同一高度。

2、出示课件二,图上有一棵树距离近,一棵树距离远,让幼儿判断树的高矮,当幼儿发生争论时,拉回较远的那棵树,让幼儿再次进行比较,然后告诉幼儿比较高矮时,要把物体放在相近的地方,否则不确。

3、出示课件三,一只长颈鹿在地上,一只猴子爬到树顶,猴子低下头对长颈鹿说:瞧!我长得比你高。提问:猴子的话对吗?为什么?

三、告诉幼儿简单的高矮的相对关系

1、请一高一矮两个小朋友比较,再让高的小朋友跟老师比较或让矮的跟更矮的小朋友比较,使幼儿知道:高的小朋友跟矮的小朋友比是高的,跟老师比是矮的,矮的小朋友跟高的小朋友比是矮的,但跟更矮的小朋友比是高的。告诉幼儿单独的某样东西是不能定高矮的,要看它跟什么比较。

2、请三个小朋友上来,再请一个幼儿为他们从高到矮排队,并说出谁高谁矮,谁比谁高,谁比谁矮。

3、发给每个幼儿纸和笔,请每个幼儿依次画高矮不同的三棵树。

高矮小班教案 篇6

引言:

在幼儿园教学中,比较高矮是幼儿们最常见的身高比较现象之一。对于幼儿来说,身高差异会引发一系列的心理、情感和社交问题,因此,我们教师应该充分重视这一问题,并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来帮助幼儿们建立正确的身体观念和积极的情感态度。本教案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游戏和活动,引导幼儿们认识和理解身高差异,培养他们的尊重和包容意识,促进他们健康、和谐地成长。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和理解身高差异是正常的、普遍的现象。

2. 培养幼儿们尊重他人、包容差异的意识和态度。

3. 提升幼儿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4. 通过体验和游戏,培养幼儿们团结合作的精神。

二、教学准备:

1. 幼儿绘本:《我和小伙伴不一样》。

2. 幼儿专属成长绘本和照片展示墙。

3. 身高测量工具:测量尺、比高矮柱。

4. 相关游戏和活动的准备:抓印小动物标志、身高对比卡牌、高矮排列游戏。

5. 彩色纸、剪刀、胶水、美工刀、黑板、粉笔等。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我们都是独一无二的小朋友

1. 使用幼儿绘本《我和小伙伴不一样》引入话题,鼓励幼儿们分享自己和家庭成员的身高差异情况。

2. 引导幼儿们将自己的照片剪裁成卡片,搭配自己的身高数字,制作个人专属成长卡牌。

3. 组织幼儿们一起在展示墙上贴上自己的成长卡牌,形成一个多样性的身高展示墙。

第二课:高高矮矮,好朋友不离开

1. 制作卡牌游戏:将不同身高的动物剪贴到彩色纸上,每个幼儿发放一张动物卡牌,并按照身高顺序排列。

2. 运用比高矮柱,让幼儿们逐个测量自己和小伙伴的身高,并记录在个人成长卡牌上。

3. 引导幼儿们围绕身高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在身高相对较低或较高时的感受和经历。

第三课:认知游戏-高高矮矮迷宫

1. 在室内或室外安排一个迷宫活动环节,迷宫中设置不同高度的柱子和洞口。

2. 将幼儿分成两组,一组高个子,一组矮个子,受指导者指引,鼓励幼儿们相互帮助、协作通过迷宫。

3. 在完成迷宫后,引导幼儿回顾和分享游戏过程,强调团队合作和互助的重要性。

第四课:认识和接纳自己

1. 让幼儿们在活动区域以排队的形式按身高由低到高排列,观察自己在队列中的位置。

2. 给予幼儿正向的评价和肯定,强调每个幼儿的独特性和重要性。

3. 通过唱儿歌或朗诵儿歌,表达对每个幼儿的鼓励和欣赏。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们在多种游戏和活动中逐渐认识并理解了身高差异是正常的、普遍的现象。通过制作成长卡牌、比高矮柱的测量和迷宫游戏,幼儿们主动参与,体验到了互相帮助、协作的快乐。同时,我们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给予每个幼儿正向的评价和肯定,让每个幼儿都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和价值。通过这些活动,幼儿们的尊重他人、包容差异的意识和态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培养。但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应该加强对幼儿的引导,让他们能够理解和接纳自己的身高特点,并从中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特长。这样,幼儿们将能够更好地树立正确的身体观念,建立健康、和谐的成长态度。

高矮小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能直观比较两物(或人)的高矮。

2、能直接操作图卡直接比较图卡人物的高矮。

活动准备:

高矮不同的玩偶数个。

人物图卡数张。

活动过程:

1、教师准备数个能站立的玩偶,拿出两个(高矮差异大)提问:说说看XX和XX,谁高?

2、幼儿直观比较两玩偶的高矮,并回答。

3、教师请两位幼儿到前面比较高矮。(先找两位身高差异较大的,再找两位身高差不多高的。第二种情况时,幼儿如果回答“一样高”也可以。)

4、教师将幼儿每三人分成一组,请幼儿两两互相比较(以背对背站在一起的方式),另一个人轮流练习判断。(教师可以到幼儿旁边询问谁高谁矮)

5、教师那出两张大型的人物图卡,展示在黑板上(两人的距离放远一点,不易直观地比较出来)。教师提问:这两个娃娃,谁比较高?

6、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条线代表地面,并说明:你们和其他同学比身高的时候,都是站在地上比的,所以娃娃图卡要比身高,脚也要先对齐,再看谁比较高。

7、教师重复5、6的操作,那出其他的人物图卡重新布题。

8、请幼儿看幼儿用书。教师提问:有3个娃娃要比身高,猜一猜,手上拿故事书的娃娃和拿积木的娃娃哪个比较高?

9、请幼儿拿出娃娃图卡,将手上拿故事书的娃娃和拿积木的娃娃图卡放在框框中比一比。

10、教师提醒:比身高时,娃娃的脚要对齐框框中的底线。

11、幼儿任意选择2个娃娃图卡,重复练习判断高和矮。

12、教师可以在角落摆放身高不同的玩具数个,让幼儿不断练习比较。

小结:让幼儿了解和同学比较身高的方法,以及操作娃娃图卡比较身高时,脚要对齐底线的做法。

高矮小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学习一些简单的比较高矮的方法,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2、学习在比较高矮的过程中,懂得高矮的比较是相对的。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投放材料

活动过程:

(一)区别高矮和一样高

1、分散探索:

(1)带幼儿到操场上自由寻找比较操场上的各个物品“什么比什么高,什么比什么矮”。

(2)在能比较高矮的情况下,引导幼儿寻找,操场上有什么东西是“一样高”的。

2、集中探索:

(1)请幼儿回答在自己探索比较的结果。

(2)请几位幼儿上前比身高,全体幼儿讨论“谁比谁高”,“谁比谁矮”“谁和谁一样高”。

(3)每队请一名幼儿将本队的同伴按从高到矮的顺序排列。全体幼儿做监督。

(二)探索高矮的相对论

1、请一高一矮两名幼儿比较身高,然后高的幼儿和教师比较。让幼儿发现,某个东西的高矮是不能绝对的,看它和谁比较(高的.幼儿和矮个比是高的,跟高个比是矮)。

2、请幼儿在同伴中寻找一个比自己高的小朋友,然后想办法让自己变得比他(她)高。通过自己的探索,明白高矮的相对论。

(三)小结总评。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过程,思路比较清晰,教态自然,能够根据教案的流程来上课。但是整个活动过程的气氛有点沉,不能够体现幼儿对活动的乐趣。

高矮小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区分红、黄、蓝三种颜色,按颜色的标记分类。

2.能用语言表述分类的结果。

3.初步学习把相同颜色的不同物体放在一起。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会按颜色的标记来分类。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在美工活动及日常工作中已经认识红、黄、蓝三种颜色。

2.物质准备:红、黄、蓝颜色标记若干,小兔子玩偶三个。花片

3.环境创设:创设"小兔的家"环境。 (桌上放有红、黄、蓝色的东西)

活动预设:

一、以"参观小兔家"的游戏形式引入,复习对红色、黄色、蓝色的认识。

提问:小兔的桌上有什么?是什么颜色的?

二、游戏"给小兔送花"

1.认识颜色标记。提问:这三只小兔子都有自己喜欢的颜色,它们穿着自己喜欢的颜色的裙子,(.来源快思老师)看看它们穿了什么颜色的裙子?

2.游戏

引导语:喜欢红色的小兔子,要送给它什么颜色的花呢?请你把花送给它。然后再分别给喜欢黄色的小兔和喜欢蓝色的小兔送花。

三、游戏:相同颜色在一起。

游戏规则:幼儿自由选取红、黄、蓝颜色标记一个,教师引导幼儿按标记的颜色站在一起。再交换颜色标记,再次游戏。

引导语: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颜色标记,请手那相同颜色标记的小朋友站在一起。

四、结束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和认知特点,主要通过游戏的形式展开活动,活动中,我借用了卡通图片、头饰等辅助教具,极大地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活动中,我设计了形式多样的游戏贯穿始终,并引导幼儿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来开展游戏活动。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为幼儿提供了一个非常宽松而愉悦的环境,让幼儿在看看、玩玩、学学的过程中不知不觉辨别红、黄、绿三种颜色,并进行分类,形成了良好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氛围。有力的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其充分体验到了数学活动的快乐。

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幼儿园教案频道为您编辑的《最新高矮小班教案九篇》内容,希望能帮到您!同时我们的高矮小班教案专题还有需要您想要的内容,欢迎您访问!

相关推荐

  • 小班健康教案:区别高矮 教学目的: 1、教会幼儿区别高矮,初步掌握高矮的相对关系。 2、教幼儿一些简单的比较方法,发展幼儿观察、比较、判断能力。重点:区别高矮和一样高及学习比较高矮的方法。难点:理解高矮的相对关系。准备:课件...
    2019-12-13 阅读全文
  • 最新中班教案九篇 经过细致的排版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编辑为您排列了“中班教案”,欲知更多细节请持续浏览我们的网站。为了教学更有顺利,老师会需要提前准备教案课件,本学期又到了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 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有助于提高老师的教学效果。...
    2023-08-08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比高矮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比较两种物体的高矮,感知物体的高矮的相对性。 2、学会简单的比较方法,发展幼儿观察、比较、判断能力。 活动准备: 教学课件,音乐磁带(高人走和矮人走,找朋友),幼儿操作材料活动...
    2019-12-12 阅读全文
  • 中班数学教案《比高矮》 一、活动内容:比较高矮 二、活动目标 1、尝试用目测的方法比较高矮,知道要在同一平面上比较高矮。 2、感知高矮的相对性。 3、乐意参与比较高矮操作并用语言交流表达出来。 配套课件:中班数学课件《比高矮...
    2021-05-31 阅读全文
  • 最新小班游戏小鱼小鱼教案九篇 幼儿园游戏把游戏性因素和教育性因素进行融合。游戏让小朋友能够在轻松自在的游戏教学氛围中,快乐学习成长。幼儿教育应该以幼儿身心和谐全面发展为主,一切以幼儿为中心。那么,有哪些值得参考的幼儿园游戏呢?小编陆续为大家整理了最新小班游戏小鱼小鱼教案九篇,仅供参考,希望能为你提供参考!设计意图:《网小鱼》是一...
    2024-03-15 阅读全文

教学目的: 1、教会幼儿区别高矮,初步掌握高矮的相对关系。 2、教幼儿一些简单的比较方法,发展幼儿观察、比较、判断能力。重点:区别高矮和一样高及学习比较高矮的方法。难点:理解高矮的相对关系。准备:课件...

2019-12-13 阅读全文

经过细致的排版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编辑为您排列了“中班教案”,欲知更多细节请持续浏览我们的网站。为了教学更有顺利,老师会需要提前准备教案课件,本学期又到了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 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有助于提高老师的教学效果。...

2023-08-08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比较两种物体的高矮,感知物体的高矮的相对性。 2、学会简单的比较方法,发展幼儿观察、比较、判断能力。 活动准备: 教学课件,音乐磁带(高人走和矮人走,找朋友),幼儿操作材料活动...

2019-12-12 阅读全文

一、活动内容:比较高矮 二、活动目标 1、尝试用目测的方法比较高矮,知道要在同一平面上比较高矮。 2、感知高矮的相对性。 3、乐意参与比较高矮操作并用语言交流表达出来。 配套课件:中班数学课件《比高矮...

2021-05-31 阅读全文

幼儿园游戏把游戏性因素和教育性因素进行融合。游戏让小朋友能够在轻松自在的游戏教学氛围中,快乐学习成长。幼儿教育应该以幼儿身心和谐全面发展为主,一切以幼儿为中心。那么,有哪些值得参考的幼儿园游戏呢?小编陆续为大家整理了最新小班游戏小鱼小鱼教案九篇,仅供参考,希望能为你提供参考!设计意图:《网小鱼》是一...

2024-03-15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