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小学五年级数学课件9篇

发布时间:2024-06-15

推荐一篇有关“小学五年级数学课件”的文章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启示。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东西,这就要老师好好去自己教案课件了。教案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方式。我们希望本文能够启示您并给您带来一些灵感!

小学五年级数学课件【篇1】

教材分析:

教材中呈现了两个问题,经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这两个问题的共同点是都把分,第(1)题是平均分成2份,第(2)题是平均分3份,第(1)题的算式是除数的分子是能被除数整除的,而第(2)题的算式是4平均74 ÷2,被74 ÷3,被除数的分子是不能被37整除的。无论哪种方法,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学生在涂一涂、算一算的过程中,借助图形语言,利用已学过的分数乘法的意义,解决有关分数除法的问题,从而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并从中总结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在学习,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乘法和认识了倒数在基础上进行的。学生之前掌握了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为本单元在新知识起到了良好在铺垫作用。学生对倒数在认识,为分数除法中“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数在倒数”的应用打下了基础。

教学方法:

学生在涂一涂、算一算的过程中,借助图形语言,利用已学过的分数乘法的意义,解决有关分数除法的问题,从而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并从中总结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5—56页,涂一涂、算一算及想一想、填一填和课后试一试

教学目的:

1、在涂一涂、算一算等活动中,探索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够运用分数除以整数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教具准备:

长方形纸不同颜色彩笔几支幻灯片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什么是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2、你能举出几个例子吗?

3、如何求一个数的倒数?(求一个数的倒数时,用1去除以这个数。如果求一个整数的倒数,直接写成这个整数分之一即可;如果求一个分数的倒数,就是把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互换;如果求一个小数的倒数,要将这个小数先化成分数再求;如果求一个带分数的倒数,应先将其化成假分数再求倒数。)

二、算一算

笑笑和淘气去买白糖。

问题1:他们每人买了两袋白糖,一共买了多少袋白糖?(2×2=4袋)

问题2:这些白糖一共重2千克,每袋白糖有多重?(2÷4=1/2千克)

问题3:如果笑笑家15天吃完一袋白糖,那么平均每天吃多少千克?(1/2÷15=?千克)

三、探究新知

师:我们怎么解决问题3的困难呢?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除数是整数的分数除法。[板书课题:分数除法(一)]

1、出示情境图问题:把一张纸的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师:观察屏幕上的图,想一想:是把哪一部分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在准备的长方形纸条上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折一折,涂一涂。

学生活动,师巡视。

组织交流:通过画图,你发现了什么?

生:4里面有四个1/7,平均分成两份,是两个1/7,就是2/7。 74 ÷2嘛?7

师: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涂色的过程吗?(板书算式)

师:想一想,如果不看图,你会计算

你能说说你的大胆猜想嘛?(分母不变。被除数的分子除以整数得到商的分子)

2、师:大胆的猜想是一种非常好的数学思考方法,但还要经过科学的验证。我们来看看大家的猜想能不能也解决这一题呢?

课件出示:把一张纸的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板书算式)

师:看来我们要换一种思维方式探索一种能普遍运用的方法。把这4份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呢?请同学们动手在纸上分一分,涂一涂,涂好后和同桌交流一下怎样分。

学生活动,师巡视

组织交流:通过画图,你发现了什么?4平均分成3份,每份就是这张纸的4/21。 744生2:把平均分成3份,这其中的一份实际上就是的`几分之几?77生1:

师:我们之前说,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可以用乘法!对照这两道算式,你有什么想法吗?

师:把44平均分成3份,就相当于求的1/3,结果都是4/21,因此中间我们可以用等号连77起来。你们看,原来的除法算式就转化成什么算式?什么变了?什么没变?这样有什么用?

生:被除数没变,除号改成了乘号(板书),除数3改成了3的倒数1/3 。

(设计意图:学生运用画图或者分数的意义来解决问题,体会画图策略,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问:同样的平均分成5份,每份实际上是44的几分之几?分成6份,每份实际上是的77几分之几?(板书算式)

师:同学们真棒!会把新知识转化成旧知识来解决,以旧学新是我们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方法。

师:现在大家会计算刚才我们上课一开始的这道题了吗?我们一起算一算。

四、巩固练习

师:下面,我们就运用我们掌握的计算方法来完成教材上第56页的“练一练”2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说一说你这节课的收获。

(设计意图:让学生计算后,观察得出结论,并进行归纳,发现规律,注意了知识胡迁移)小结:这就是分数除以整数的常用方法,谁来说一说这种算法是怎样的?那么0能不能做除数呢?所以,这里还要不上一个条件(0除外)

五、作业设计

课件出示练一练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计算规律:做分数乘法时,可以先约分再计算或者先计算再约分。)

六、板书设计

小学五年级数学课件【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解答已知两个物体的运行的速度和相遇时间,求路程的应用题。

2、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分析行程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列式解答。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经常可以看见马路上汽车来来往往的情景,请你们以两辆汽车为例,说一说两车行驶的方向有可能出现哪几种情况?

如果两车一直相对而行又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相遇的问题。

板书课题:相遇问题

二、新授

1、请看大屏幕,认真观察两车相遇的过程。(电脑演示两车相遇的过程)

你能简单的有条理的把刚才两车相遇的情景描述一下吗?

刚才同学们看到两车相遇的过程有几个物体在运动?

(出示:两个物体在运动)这两个物体是怎样运动的,下面从四个方面来进行总结。(出示:①出发的地点

②出发的时间

③运动的方向

④最后的结果)

根据学生回答一一出示答案。

①出发的地点、两地

②出发的时间、同时

③运动的方向、相对

④最后的结果、相遇

谁能用一句话完整地再描述一次两车相遇的过程。

[评:通过大屏幕演示,由学生概括行程问题中“两地”“同时”“相对”“相遇”等概念,加深了对两车相遇的全过程认识。]

2、教学例题

(出示例题)两辆汽车从甲乙两地同时开出,相对而行,小汽车每小时行50千米,大货车每小时行40千米,经过3小时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1)齐读题。

(2)同学们想一想,试一试,在练习本上列出综合算式解答。做完后与同学交流列式的理由。

(3)指名列式,并说明列式的理由。

板书

50×3+40×3

=150+120

=270(千米)

(50+40)×3

=90×3

=270(千米)

(4)这两种解法同学们都说得很有道理,下面我们请电脑老师一起再来验证一下。

先看第一种解法:50×3是什么意思?(电脑演示)板书:小汽车行的路程

40×3呢?(电脑演示)板书:大货车行的路程为什么要相加?(电脑演示)

板书:总路程

再看第二种解法:邓老师对于50+40是什么意思,不太明白,谁能告诉我?两个速度相加之和(手势)能给它起个名字吗?板书:速度和(电脑演示)3表示什么?经过3小时两车怎样了?这个时间又可以叫什么时间?板书:相遇时间为什么要用速度和×3?说明有几个速度和?(电脑演示)用速度和×相遇时间求出的是什么?板书:总路程

(5)比较这两种解法,数量关系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虽然两种解法不同,但都求出了什么?

你喜欢哪一种呢?为什么?

(6)质疑。对于解答这种求总路程的问题,还有什么疑问吗?

邓老师有一个疑问想请教你们:小汽车行了几小时?大货车行了几小时?为什么相遇时间不是3+3等于6小时呢?

[评:让学生尝试完成两种解法,突出“速度和”概念,该环节是教学中的重难点。教师充分发挥多媒体演示的功能,完成了“总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的认知过程。为后面的实践变式教学作好了铺垫,所以后面的基本练习中把相遇问题求总路程的数量关系迁移到工程问题的求总工作量问题,开放发展题中迁移到实际问题,迁移过程都是水道渠成。

三、基本练习。

1、两人同时从两地相对而行,一个人骑摩托车每分行600米,另一人骑自行车每分行200米,经过6分两人相遇。两地相距多少米?(只列式不解答)

2、师徒两人合做一批机器零件,师傅每天做78个,徒弟每天做56个,经8天完成任务。这批机器零件共多少个?(只列式不解答)

指名列式,出示两个算式78×8+56×8、(78+56)×8

问:78+56能不能也像速度和一样起个三个字的名字?(在78+56上面出示工效和)

四、开放发展题。

1、(电脑演示)长沙火车站到五一广场的五一大道长3300米,一辆的士和一辆公共汽车同时从五一广场和火车站相对开出,的士平均每分钟行驶650米,公共汽车平均每分钟行驶450米。经过2分钟、3分钟、4分钟,两车将会出现哪几种情况?

[评:五一大道是湖南省会长沙市最美最宽的路,沿途高楼林立,老师巧妙地将数学问题与学生的生活感知紧密结合。]

小组讨论。指名回答。

你们是怎样判断出经过2分钟两车没有相遇?两车相距多少米?

你们又是怎样判断出经过3分钟两车相遇了呢?

经过4分钟两车相距多少米?怎么想到的?

2、问:在现实生活中,经过3分钟两车一定会相遇吗?为什么?

3、请看下面两种情况。(电脑演示)

(一)、长沙火车站到五一广场的五一大道长3300米,一辆的士和一辆公共汽车同时从五一广场和火车站相对开出,的士平均每分钟行驶650米,公共汽车平均每分钟行驶450米。的士开出2分钟后,遇到红灯停了一分钟,经过3分钟,两车一共行驶多少米?

(二)、长沙火车站到五一广场的五一大道长3300米,一辆的士和一辆公共汽车同时从五一广场和火车站相对开出,的士平均每分钟行驶650米,公共汽车平均每分钟行驶450米。的士因上客,等公共汽车开出后1分钟,的士才开出,再过2分钟,两车一共行驶多少米?

要求:只列式不计算。男同学解答第一题,女同学解答第二题,做完了可做对方的题,比一比哪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

五、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

六、改编应用题。

今天同学们学会了解答相对而行求总路程的各种应用题。(出示例题)

如果要将例题改成求相遇时间的应用题,怎样改?如果要改成求速度,求小汽车的速度或大货车的速度,又要怎样改?分小组互相说一说。指名改编。

这几种应用题怎样解答,留给同学们回家思考。

评:教学进入“开放发展题”环节,课堂气氛热烈起来。这时,由于老师给予了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和余地,儿童的思维也明显活跃。邓老师设计的有关五一大道的实际问题,辅以电脑场景演示,一下子就建立了“问题情景”。邓老师问:“将会出现哪几种情况?”的开放式提问,使学生欲言不止……又问“在现实生活中,经过3分钟两车一定能相遇吗?”学生回答了好几种可能:如汽车有可能遇到红灯;可能出车祸;公共汽车要停站;堵车;的士要接客;两车出发的时间不一定同时等等,体现了学生思维创新开放的特点。老师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变式题与改编问题的策略评价教学。构建了“问题情景――数学建模――成评价与运用”教学过程。

小学五年级数学课件【篇3】

教学内容:

3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目标:

1、经历在100以内的自然数表中找3的倍数的活动,在活动的基础上感悟3的倍数的特征,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总结特征。

2、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用分析、比较、归纳或猜想,检验等方法,并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3、在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体会数学思维的严谨。

教学重点:

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难点:

运用3的倍数的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设计理念:

通过活动,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探索过程,从中认识3的倍数的特征并提高学习能力。

教学步骤

一、 口动训练

游戏“抢三十”

游戏规则:老师和学生轮流报数,每人每次至少报1个数,最多报2个数,从1到30按顺序连续报数。谁先报到30,谁就获胜。

老师和学生开始做游戏。

同学们发现:每次都是老师胜利了,为什么呀?

二、眼动与心动

课件出示百数表,在表中找出3的所有的倍数,老师并做标记。

老师一列一列的出示我们所找到的3的倍数,

3、 12 、 21。

6、 15、 24 、 33、 42、 51。

9、 18、 27、 36、 45、 54、 63、 72 、 81。

30、 39、 48、 57、 66、 75、 84、 93。

60、 69、 78、 87、 96。

90、 99。

同学们认真观察从这些数中你发现3的倍数什么特征呢?吧你

的发现与同桌交流一下。

三、互动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总结3的倍数特征。

请小组代表发言。

生1:我发现10以内的数只有3、6、9是3的倍数。

生2:我发现不管横的看或竖的看,3的倍数都是隔两个数出现一次。

生3:我全部看了一下,刚才前面这位同学的猜想是不对的,3的倍数个

位上0~9这十个数字都有可能。

师:个位上的数字没有什么规律,那么十位上的数有规律吗?

生:也没有规律,1~9这些数字都出现了。

师:其他同学还有什么发现吗?

生:我发现3的倍数按一条一条斜线排列很有规律。

师:你观察的角度与其他同学不同,那么每条斜线上的数有规律吗?

生:从上往下观察,连续两数都是十位数增加1,而个位数减少1。

师:十位数加1、个位数减1组成的数与原来的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我发现“3”的那条斜线,另外两个数12和21的十位和个位上的数

字加起来都等于3。

师:这是一个重大发现,其他斜线呢?

生:1,我发现“6”的那条斜线上的数,两个数字加起来的和都等于6。

生:2,“9”的那条斜线上的数,两个数字加起来的和都等于9。

生:3,我发现另外几列,除了边上的30、60、90两个数字的和是3、

6、9,另外的数两个数字的和是12、15、18。

师:现在谁能归纳一下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生:一个数各个数位上

数字之和等于3、6、9、12、15、18等,这个数就一定是3的倍数。

师:实际上3、6、9、12、15、18等数都是3的倍数,所以这句还可以

怎么说呢?

生:一个数各个数位上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一定是3的倍数。

师:刚才是从100以内数中发现了规律,得出了3的倍数的特征,如果是

三位数甚至更大的数,3的倍数的特征是否也相同呢?请大家再找几个数来

验证一下。

学生先自己写数并验证,然后小组交流,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齐读3

的倍数特征(幻灯片13):一个数,如果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

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四、手动

1、下面这些数中,哪些是3的倍数?

354 160 72 375 820 964 6000

2、课堂活动

0 1 2 3 5 7

(1)选出两张卡片组成一个两位数,使这个两位数是3的倍数,你认为该怎么选?

(2)按上面的想法选出3张卡片组成是3的倍数的三位数,并验证。

4、判断题

(1)个位上是3、6、9的数都是三的倍数。 ( )

(2)34() 这个三位数是3的倍数,() 里只能填2。 ( )

(3)除0外,能被3整除的最小数是6。 ( )

(4)9的倍数一定是3的倍数。 ( )

(5)能被3整除的最小两位数是12。 ( )

5、拓展练习

先求出下面每个数个位上的数的和,看能不能被9整除,再算一算下面各数能不能被9整除,最后总结出9的倍数特征是什么。

162 378 586 6322 981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课堂作业

小学五年级数学课件【篇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自然数与整数的意义.

2、使学生掌握整除、约数与倍数的概念.

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与观察物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建议自然数与整数的概念

1、谈话引入: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数的整除.(板书课题)

2、教师提问:既然是数的整除,自然就与数有关,同学们都学过什么数?

(教师板书:整数、小数、分数)

同学们会数数吧?(学生数数)

(教师板书:1、2、3、4、5、)

继续数下去,能数到头吗?

数不到头,我们可以用一个什么标点符号来表示呢?

(教师板书:)

3、教师小结:

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等等,叫做自然数.(板书:自然数)

提问:最小的自然数是几?有最大的自然数吗?

当一个物体也没有时,我们用几来表示?(板书:0)

二、建立整除的概念

1、教师明确:数的整除,不仅与数有关,还与除有关,一说到除,在家就会想到两个数相除,那么整除又是什么意思呢?整除也是两个数相除,但是在小学阶段,我们研究整除不包括0.

2、出示卡片1.24

提问:在数的整除中研究这样的两个数相除吗?为什么?

3、再出示卡片:1020,165,153,369,242

提问:这几个式子中的被除数和除数都是什么数?

教师明确:被除数和除数都是自然数,这是我们研究数的整除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

4、教师说明:被除数和除数都是自然数,如:1020,我们能不能说10能被20整除呢?还不能,还要看它的商.

组织学生口算出5张卡片的商.(其中165指定回答商几余几)

提问:被除数和除数都是自然数,商可能有哪几种情况?

排除没有整除关系的卡片,指153=5一类的卡片,说明:只有这样的,我们才能说15能被3整除.

5、学生举例

6、提问:用字母a表示这样的被除数,用b表示这样的除数,商怎么样,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呢?

这样看来,整除除了被除数和除数都是自然数外,还得有一个什么条件?

教师明确:商是自然数,没有余数是整除的又一个重要的条件.

7、出示卡片(区别整除和除尽)

43=1.31818=175=1.4

40.2=20426=7

三、建立约数与倍数的概念

1、教师说明:当数a能被数b整除时,a就是b的倍数;b就是a的约数.

2、联想训练:教师说一句由学生说出另外两句.

如:教师:15能被3整除(生:15是3的倍数,3是15的约数)

教师:36是9的倍数(生:36能被9整除,9是36的约)

教师:2是24的约数(生:24能被2整除,24是2的倍数)

教师:7不能被4整除(生:7不是4的倍数,4又不是7的约数)

3、区分倍数与几倍

教师提问:能说4是0.2的倍数吗为什么

4、判断

12是3的倍数()7是21的约数()

1是25的约数()3.6是3的倍数()

4是约数()(说明:通过此题,深化倍数、约数相互依存的关系)

四、巩固练习

思考题:1,3,6,9,12这几个数中谁与谁之间有约数和倍数的关系?

五、课堂小结

1、数的整除是在自然数范围内讨论的.

2、两个数之间,一旦具备整除关系,那么这两个数之间必定还具有约数、倍数的关系.所以,整除是前提,倍数、约数是在这个前提下必然产生的一种结果.

六、布置作业

1、下面的说法对吗?说出理由.

(1)因为369=4,所以36是倍数,9是约数.

(2)57是3的倍数.

(3)1是1、2、3、4、5,的约数.

2、一个数是42的约数,同时又是3的倍数.这个数可以是多少?

七、板书设计

数的整除

整数a除以整数b(b0),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也可以说b能整除a)

如果数a能被数b(b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或因数).

探究活动

把数分类

活动目的

1、使学生掌握奇数、偶数、约数、倍数的交叉关系和区别.

2、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

活动题目

桌上有20张卡片,在这些卡片上分别写着1,2,3,19,20这20个数.请将这20个数加以分类.

活动过程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2、汇报讨论结果.

3、交流收获.

参考答案

要把这20个数分类,首先确定分类标准,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1、根据数的奇偶性分类.

奇数:1,3,5,7,9,11,13,15,17,19

偶数:2,4,6,8,10,12,14,16,18,20

2、根据数的位数分类.

一位数:1,2,3,4,5,6,7,8,9

两位数:10,11,12,13,14,15,16,17,18,19,20

3、根据是否大于8分类.

大于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不大于8:1,2,3,4,5,6,7,8

4、根据约数个数的多少分类.

一个约数:1

两个约数:2,3,5,7,11,13,17,19

两个以上约数:4,6,8,9,10,12,14,15,16

5、根据约数的个数是否是奇数分类.

约数的个数是奇数:1,4,9,16

约数的个数是偶数:2,3,5,6,7,8,10,11,12,13,14,15,17,18,19,20

小学五年级数学课件【篇5】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做,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高。

2、会用三角板画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高。

3、在方格纸上能画出指定边和这条边上高的长度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

二、重点难点

重点:画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高。

难点:在方格纸上画指定条件的图形。

三、教学准备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剪刀、三角板

四、教学设计

(一)情境设计,导入课题

1、同学们都学过哪些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圆……)

2、现在老师有一个平行四边形,我想把它剪成一个尽可能大的长方形,应怎么剪呢?同学们动手试试。

3、出示课题《动手做》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小组内探讨剪切的方法。

2、师巡视。

3、小组汇报。

4、课堂内总结:

(三)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高

1、回忆刚才你们是怎样剪平行四边形的,你们剪得边都是平行四边形的高。

2、总结:

(1)平行四边形:从一组平行边的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条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

(2)三角形:从一个顶点到对应边引一条垂线,这条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3)梯形:从上底的一点到对边(下底)引一条垂线,这条线段叫做梯形的高。

(四)巩固练习

1、P21试一试第一题。

学生依次标出各个图形中的高是哪条线段,再找出它所对应的底。

2、P21练一练第一题、第二题。

画出给定底的高。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继续从设计上讲,仍然采用小组合作、探索交流的教学形式,先让学生大胆猜测、推导,从自己的演示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但在画高时,学生们做的不是很好,主要表现在不会用三角板去画高。

小学五年级数学课件【篇6】

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第66-67页相遇问题,要求会用线段图分析简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提高用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是会列方程解决相遇问题中求相遇时间的问题,难点是相遇问题相等关系的抽象,对同时相遇的理解。我个人认为本节课教学设计和组织上很好的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理念。

具体体现在。

1.情境的创设贴近生活,一开始我就从与张老师的握手中引入“相遇”,从生活实际入手,引导学生将生活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学生比较容易理解“相遇”,并能自主地分析并尝试解决问题,本着“从生活入手—抽象成数学问题---尝试解决方案—应用生成的知识解决更多问题“的思路展开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尝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教学中较为充分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教师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在观察、思考中明确问题的产生,经历尝试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从而获得到成功的体验。尤其是在得到用列方程方法解决相遇问题的最初步骤,我较大地利用了多媒体的演示作用,学生容易理解“相遇”的数量关系,整个过程在教师的“主导”,充分发挥了学生自我思考、探索、思辩的作用。

3.在教学过程中,还能注意实施差异教学。学生的水平参差不一,有的解题速度比较快,有的比较慢,甚至有的对所学的内容存在困难,因此我通过在完成练习时,要求早完成的学生要与旁边的同学实行一帮一的互相检查以及辅导,让学生在互助合作的良好氛围中学习,同时在实施评价、反馈时,教师注意捕捉、发现学生的思维火花,及时鼓励、肯定,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形成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

但是,由于本人的教学水平不高,本课时的教学也存在一些遗憾。

1.比如在如何引导学生发现解决相遇时间的方案中,学生能很好地利用等量关系式列方程,但在列方程时,部分学生没有很好地将方程的格式写好,特别是“解和设”,我在评比时虽然注意到这个问题,但没有重点进行评讲,结果导致后边的练习也出现了这种现象,学生由于模仿性强,所以教师更应该小心谨慎,画线段图也是一样。

2.另外本节课的教学,由于时间掌握得不够好,在学生板书例题的解法后,我没有再展开来讲,介绍别的解法,(40+60)X=40,例如算术法,40÷(40+60)等,没有让学生更好地发散思维,没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顺思维与逆思维解法的区别。

3.在学生板演正确的解法时,我在堂上巡视时发现学生中出现了“4X=40”这样的错题,我也把这种错题板书在黑板上了,但是我没有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想为什么错,应该怎么去改正,而是通过我的问题让学生明白错在哪里,我想这两种做法的后果应该是非常不同的。

4.语言的表述还需要多练习,我在出示练习二时说:“这属于相遇的问题吗?”好象要暗示学生说是的样子,评课的教师给我的建议是这样问的:“能用解相遇问题的方法去解这道题吗?”我感觉就比较好。

我想我这一节课,起了抛砖引玉的作用,为我们的应用题教学如何实施和谐发展提供了一个思考的空间:如何改变传统应用题教学?怎样才能让我们的应用题教学充分与学生生活实践相联系,达到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解决生活问题,进而培养学生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我们通过评课,大家讨论了如何才能让这节课上得更好,张老师就提议说,引入时要不就先让学生理解两车的速度和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先学会求相遇路程,再把时间去掉,让学生学会当相遇时间不知道时,可以用方程的方法去求,这样的引入看能不能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我们听了都说要试一试,只有试过才知道好不好呀。

总而言之,这次的青年教师教学研讨活动使我受益匪浅,给我在数学的教与学方面很多启发和帮助。

小学五年级数学课件【篇7】

一、教学目标:

掌握有括号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有括号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弄清有括号的运算顺序。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A、准备题:

19 ×(935-875÷ 25) [51÷(120 -103)+24]×64

1、先让学生说一说运算顺序。

2、让学生独立完成。校对。

B、导入新课:

有括号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有括号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相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括号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C、讲授新课:

例 3 :4.38 ÷ (36.94 + 34.3×0.2)

提问:

1、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什么?

2、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学生独立完成 。校对。

4.38 ÷ (36.94 + 34.3×0.2)

= 4.38 ÷(36.94 + 6.86)

= 4.38 ÷ 43.8

= 0.1

例 4 : [(5.84 - 3.9 ) ÷0.4 + 0.15] ×0.92

提问:

1、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独立完成。校对。

3、做错的说一说错的原因。

[(5.84 - 3.9 ) ÷0.4 + 0.15] ×0.92

= [1.94 ÷0.4 + 0.15] ×0.92

= [4.85 + 0.15] ×0.92

= 5 ×0.92

= 4.6

D、巩固练习:

1.8×(1.4 - 0.26 ÷2) [7.6 - 5 ×(0.3 + 0.9)]÷10

1、先说一说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2、抽两名学生板演。

E、课堂小结:在既有中括号,又小括号应该先算什么,再什么?

F、布置作业:

P - 52 第一题、第二题和第三题。

课堂作业本。

小学五年级数学课件【篇8】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3~94页的例1、例2和练一练,练习十七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知道什么是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能借助工具画图,能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能应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能借助工具画图,能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

【教学难点】能应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一些圆形物体和圆形纸片,圆规

【学具准备】圆规、学具以及收集的一些圆形物体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师:我们曾一起探寻过美丽的图形王国里很多图形的奥秘,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和圆形(黑板上贴出),你能找出其中与众不同的图形吗?

(学生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只要合理就行,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圆,从而引导出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

师:根据你对圆的一些了解,你能简单介绍一下圆吗?(生介绍)

师:(根据学生的介绍,灵活机动处理)你了解得真多!那事实上是不是这样呢?(生答是或不是,意见不统一)看来要知道事情的真相,还得亲自去研究研究,道听途说是不科学的,对吗?

师:那老师要问一问了,你打算怎样研究圆,从哪些方面入手呢?(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

生汇报,教师适当板书

师:看得出同学们对圆很感兴趣,都想探寻藏在圆里的奥秘,你们的眼神都告诉老师啦!

好,那咱们今天就一起走进圆的世界,开始这趟知识的探寻之旅吧,有没有信心?(有)

板书:圆的认识

师:对于圆,同学们一定不会感到陌生吧?(是)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许多圆形的物体,瞧,这些物体上都有圆,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并指一指吗?(课件出示:导入新课)

[学生描述时,要注意让学生说清楚圆在物体的哪个部位,以便形成对圆的正确认识]

师:你的眼睛真亮,一下子就找对了,祝贺你!

(动画:认识圆)那这一些呢?它们的圆又藏在哪里?(生答,教师引导学生用手指一指)仔细看!(接着将动画看完)

师:除了刚才这一些,能说说你在哪里还看到过圆形吗?

(生:钟面上有圆、轮胎上有圆、钮扣是圆的)

师:是啊,生活中到处都有圆的存在。因为有了圆,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美妙而神奇。

【二】画圆部分

师:我们在研究圆的知识之前,先观看陈老师从森林运动会上拍摄的一段录象:

春暖花开,森林运动会开幕啦!这里将要举行飚车比赛,你们看他们登场了!

(播放动画:比赛)

首先请第一小组入场,再请第二小组入场,好,第三小组入场。我们仔细看他们的比赛车辆,你们发现了什么?(车轮不一样)

那你们猜一下哪一组会获胜呢?(播放动画)

师:你们猜得真准,是啊为什么圆形车轮跑得快呢?你们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通过今天的认真学习你们一定会找到答案的。

师:说了这么多的圆,还观看了比赛,同学们,你们还想不想自己动手来研究研究圆的有关知识?(想!)好吧,就用我们手头的工具,先自己画一个圆。开始!(请一部分学生上黑板画,画好先不下去,介绍一下画法)

师:老师真佩服你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还有没有和黑板上不同的画法?

[在学生介绍画法时,注意用语的准确,只要学生用自己想到的方法画出圆即可]

师:刚才我们用自己的聪明想到了很多画圆的方法,画圆的感觉怎么样?

生:歪歪扭扭的,不大好画

师:你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

在交流中再次强调:以前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都是由线段围成的,而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图形。

师:看到黑板上这么多的圆,真的很开心。可现在我想画一个比这个大一点的圆,怎么办?

生:找一个比刚才大一点的圆形物体。

师:这个方法可以吗?当然可以,那再大一点的圆呢?再找?画画倒是简单的,关键是找的过程比较麻烦吧。那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避免找东西的麻烦并且画起来又很简单呢?

[看学生情况,若说出圆规,就直接请学生介绍;若说不出,教师介绍]

预设一:

师:就请你当小老师,赶快来给大家介绍介绍吧,我们都急切想知道。

生介绍,教师在一旁适当补充说明。

师:听清楚了吗?(谢谢,请回座)用圆规来试试看,能不能画出一个圆来?

画的时候想一想我分了几个步骤画出了圆。

预设二:

师:聪明的人们发明了一个专门画圆的工具,这个工具就是圆规。圆规有两只脚,一只脚是针尖,另一只脚是用来画图的笔。两只脚可以随意*开,来画出大小不同的圆。

师:来,让我们尝试着画一个圆吧。每位同学都思考,我是怎么画的,分了几个步骤,好吗?

开始吧。(教师巡视)

师: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哪个同学介绍一下是如何运用圆规画圆的?

[生:(1)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距离。

(2)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一点上。

(3)把装有铅笔尖的一只脚旋转一周,就画出一个圆。]

师:同意他的观点吗,或者你还有什么不同的想法,请说。

我也想来试着画个圆,你们做我的指挥官吧,听大家的。来,一起说,第一步。

教师在黑板上示范画图,学生可能出现两种情况:先定点再定长、先定长再定点

(两种都试试,让学生发现都可以)[适时板书:两脚*开、固定针尖、旋转成圆]

教师画圆,故意出错。学生指出并纠正。

师:真是太谢谢大家了,看来,这画圆也是一门大学问。从我画的过程中,想一想,画圆时应注意些什么?同桌之间互相说说。

师:老师也想听听大家的友情提醒,画圆时该注意些什么呢?(生说)

师:说得真好!我记住了,你记住了吗?

[集体交流时,引导学生总结出画圆的注意点:针尖必须固定在一点不可移动;两脚间的距离必须保持不变;要旋转一周。(定点、定长、旋转)]

师:现在我们将圆规两脚的距离统一确定为4厘米,按步骤再画一个圆,在小组里比一比谁画得最好。

师:某某同学画得真不错。把你画的圆借给老师用一用。

(展示台)下面老师要介绍几个新名词,注意听!

(在某某同学所画的圆上直接标出)画圆时,针尖固定的一点是圆心,通常用字母O表示,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如OA)是半径,通常用字母r表示,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如BC)是直径,通常用字母d表示。

师:听清楚了吗?在自己的圆里标出圆心,画一条半径和直径,并分别用字母表示。

请某某同学上黑板完成。(做得真不错!)

师:看,电脑老师给我们出题了。(认识圆:做一做)

书上也有,请大家把书本打开到94页,完成练一练的第1题(集体校对)

【三】自主探究特征

师:现在同学们可以利用手中的圆片、直尺、圆规等工具,进一步研究圆的有关知识,你动手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画一画,相信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两点小小的建议:

1、研究过程中,别忘了把你们组的结论,哪怕是任何细小的发现都记录在学习纸上,到时候一起来交流。

2、实在没啥研究了或者自己不知道研究什么,别急,陈老师还为每一小组准备了一份研究提示,到时候打开看看,或许对大家的研究会有所帮助。

探究提示问题:

1、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

2、在同一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直径呢?

3、同一个圆里的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关系?

4、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它有几条对称轴?

(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研究,并将研究的成果记录在教师提供的研究发现单上,并在小组内先进行交流)

师:光顾着研究也不行,我们还得善于将自己的发现和大家一起交流、一起分享,你们说是吗?(是)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大家的发现吧!

师:能说说你们是怎么发现的吗?(重点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

师:看来,只有大家互相交流、相互补充,我们才能使自己的发现更加准确、更加完善。还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注意:前三个问题的结论要强调在同一个圆里;对于半径和直径有多少条,可以通过画或折来说明;对于同一圆内,半径都相等,直径都相等,直径是半径的2倍,可以通过测量或推理的方法说明,并引导学生用d=2r和r=d/2表示同一圆内直径和半径的关系;对于圆是轴对称图形,并有无数条对称轴,可以通过把圆沿不同方向对折来解释。]

[教师灵活穿插]想一想:圆的大小由什么决定?圆的位置由什么决定?

【四】练习巩固

师:真开心,和大家一起学习了这么多藏在圆里的奥秘,一定增长了不少知识吧。那么,就让我们带着本领来解决一些问题,好吗?(练一练2)

师:同桌互查,看看画的圆是不是直径为5厘米,标的字母对吗?

(回应开头)师:现在你们知道老虎飚车队为什么用圆轮车跑得快了吗?

【五】延伸拓展

在我们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圆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成为美的使者和化身。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展示学生搜集的圆形的物体或图片等等)(生活中的圆形拱桥、世界著名的圆形建筑、中国著名的圆形景德镇瓷器、中国民间的圆形中国节、中国传统的圆形剪纸、世界著名的圆形标志设计等等,)

师:感觉怎么样?

师:生活中因为有了圆而变得格外多姿多彩,这正是圆的魅力所在!

小学五年级数学课件【篇9】

一,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P98―P100.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概率的思想去观察和分析社会生活中的事物;培养学生的公平,公正意识,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

教学重点:感受等可能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会用分数进行表示.

教学难点:验证掷硬币正面,反面朝上的可能性为1/2.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硬币,小组调查表,自制转盘,骰子,透明塑料桶,乒乓球等.

四,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教 学 流 程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动手体验

师:同学们喜欢运动吗 (喜欢)

师:看过足球赛吗

生:看过.

(课件出示:抛硬币解决)

师:那么大家觉得用抛硬币的方法决定谁先开球,这样公平吗为什么

生1:公平,因为硬币可能是正面朝上,也可能是反面朝上,所以公平.

生2:公平,因为硬币可能是正面朝上,也可能是反面朝上,它们各占一半,所以公平.

……

师:也就是说,硬币抛出后可能是正面,也可能是反面,这是一个不确定的事件,今天我们就进一步研究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板书:可能性)

师:既然认为是公平的,那么大家想一想正面朝上的可能性是多少

生1:1/2; 生2:50%; 生3:0.5

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1:因为正面出现的可能性是一半,所以是1/2.

生2:因为要么是正面,要么是反面,只有两种情况的一种,所以是1/2.

师:那掷出反面的可能性是多少 为什么

(板书:正面:1/2 反面:1/2)

师:大家想一想,如果我抛掷10次,正面大约可能出现多少次

生:大约可能是5次

师:为什么

生:因为正面出现可能性是1/2.

师:同意他的说法吗 生:同意

师:那么正面朝上的可能性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都是1/2,就进一步说明了用抛硬币的方法决定谁先开球,是公平的.那么大家想一想如果我们实际操作的时候又是怎么样的呢 想不想试一试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实验.(出示课件实验要求):

1,四人为一小组,每人各抛硬币10次,其他同学把结果记录下来;

2,试验完成后思考:正面朝上的次数与总次数有什么关系.

记录表格:

师:大家来观察一下这些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生:有些小组正面朝上的次数是总次数的一半,有些小组少一点,有些小组多一点,但是全班加起来接近总次数的一半.

师:同学们观察的都很仔细有这么多的发现,我们会发现有些小组正面朝上的次数不一定是总次数的一半,有些小组少一点,有些小组多一点,但是全班加起来正面朝上的次数就比较接近总次数的1/2.

师:其实历史上有很多数学家也做过这样的实验,我们来看一看他们实验的结果是怎么样的

(出示统计数据)

历史上一些著名数学家做抛硬币试验的数据

师:随着抛掷次数的不断增加,正面朝上的次数会怎样

生:正面朝上的次数会越来越接近总次数的1/2.

师:那么反面朝上的次数呢

生:也一样,会越来越接近总次数的1/2.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活原有的学习经验.初步渗透公平的规则意思,使学生产生探究的需要.

通过实验,既体现出概率的统计意义,又渗透了实验结果和概率的区别与联系.当实验的次数越多,频率就越稳定,这个稳定的结果就是事件发生的概率.

二:游戏活动,体验可能性

师:刚才同学们表现的非常好,接下来我们轻松一下,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 (出示飞行棋游戏)

生:喜欢

师:玩过这种游戏吗 怎么玩

生1:掷骰子,掷出几就走几步,先到终点为胜利.

生2:补充,棋盘上有一些要求,要根据要求走.

生3:最后如果超出终点要退回.

师:今天在课堂上为了节省时间,我结合阶梯教室的特点设计了跨步游戏,每走两步算一层阶梯,谁先到第一层算胜利行不行

生:行

师:好,我把全班分成3个队,左边为红队,中间的为蓝队,右边的为白队,每队选一个代表.

师:哪个队愿意先走 (所有学生都举手)既然大家都想先走,我们就用转转盘的方式决定好吗

生:好!(出示转转盘) 生:不公平

师:刚才不是说行吗 怎么又不行了

生:红色的可能性大,而白色和蓝色的可能性小.

师: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释一下吗

生:红队占4份中的两份,可能性是1/2,所以红队可能性大.

师:蓝那队和白队呢

生:蓝队和白队的可能性都是1/4,因为它们都占4份中的一份.

师:那么大家认为公平吗 生:不公平

师:看来的确是不公平,谁能想个办法,把它变的公平

生:把这个圆平均分成3份,每种颜色一份,就公平了.

(出示平均分成3份的转盘)

师:这样公平吗 生:公平

师:为什么这样就公平了

生:每个队现走的可能性是1/3

师:是相等的,是不是 那么我们来决定一下哪队先走的次序.同学们喊停我就停.

(确定走的次序后准备玩游戏并出示骰子.)

师:决定了要走的次序了,那这有两个骰子看清楚了吗每队再上来一位代表选择骰子

(学生都选择正方体的骰子)

师:如果你是你会选哪个 为什么

生:长方体1,2出现的可能性大,别的面出现的可能性小,正方体6个面出现的可能性都一样是1/6,所以选正方体.

师:大家想为什么这个正方体每个面出现的可能性是一样呢

生:因为这个正方体每个面的面积都一样,所以每个面出现的可能性都一样.

师:都是多少 生:1/6

师:正方体每个面出现的可能性都是1/6相等的,那么这个长方体的每个面出现的可能性也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为什么

生:因为面积大小是不一样的.

师:好了,同学们和我们这3个队的代表都选择了用这个正方体骰子做游戏那我们就用它来做游戏行吗

生:行 (师生共同做完游戏)

师:有的队啊,输了,如果我们再玩一次的话,那么大家想一想,输的队有没有可能赢.生:有

师:为什么呢

生:每个队赢的可能性都是1/3,所以有可能会赢.

师:那就是说每个队输赢的可能性能不能确定啊 生:不能

师:那么每个队输赢的可能性是1/3,是相等的.

以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使学生得到"这样做不公平,因为指针停留在蓝色区域的可能性要更大一些"的结论,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进行制定公平的游戏规则.

通过选骰子玩游戏,让学生亲身感受正方体每个面朝上出现的可能性大小是相等的,而长方体由于各个面的面积不相等,所以每个面朝上出现的可能性大小也有所不同.

活动三:思维拓展

师:刚才同学们已经能够应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决游戏中的问题了,说的非常好.请大家再看这.老师这有一个不透明塑料桶,猜一猜里面有什么 (出示不透明塑料桶)

师:我来告诉大家,里面是乒乓球,一种是黄色的,一种是白色的,如果我从里面随意摸出一个乒乓球,摸出白乒乓球的可能性是多少

生1:摸出白乒乓球的可能性是1/2

生2:我认为不对,他们的个数不一定

师:那么你们还能否确定摸出白乒乓球的可能性

生:不能

师:那么还需要什么条件 你想知道什么条件

生:我想知道黄乒乓球有几个 白乒乓球有几个

师:那么让我们来看看它们的数量.

(出示1个白乒乓球,6个黄乒乓球)

师:现在你认为摸到白乒乓球的可能性是多少

生:摸到白乒乓球的可能性是1/7.

师:为什么

师:那摸出黄乒乓球的可能性是多少

生:摸到黄乒乓球的可能性是6/7.

师:那么要使摸到白乒乓球的可能性变成1/9,这应该怎么办

生: 黄乒乓球增加2个,这样摸到白乒乓球的可能性就变成了1/9.

师:为什么

生:这样白乒乓球就占了9份中的一份了.

师:那么想一想,只可能加两个黄乒乓球吗

生:可以加别的颜色的乒乓球,只要不是白色的

师:为什么

生:这样白乒乓球也是占了9份中的一份.

通过思维拓展训练,使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由定性感受过渡到定量感受,让学生明白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什么有关,进一步丰富对可能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理解.

四,全课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老师发现同学们都非常善于思考,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件不确定事件的可能性我们可以用一个数来表示,例如抛掷硬币,正面或反面朝上的可能性都可以用1/2来表示,刚才我们投掷骰子,每个面出现的可能性都可以用1/6来表示,那么这些知识在数学上都叫做概率.概率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应用广泛,比如天气预报,降水概率,航天发射等等都应用了概率的知识,它是怎么发展来的呢 请同学们来看

2,阅读概率小史(播发音乐)

五,课后延伸

(课件出示题目)

出示盒子,里面有一个黄球和一个白球

1、摸出黄球的可能性是多少?为什么?

2、(加一个黑球)现在摸出黄球的可能性是多少?

3、(拿出黑球,放入一个白球)摸出黄球的可能性又是多少?

4、如果我想摸出黄球的可能性是 1∕5,怎么办?

开心解密:

第一个数字你猜几?猜中的可能性是多少?若没猜中就继续猜,这时猜中的可能性又是多少?直到揭开密码。

板书设计:

可能性

正面:1/2 白球:1

反面:1/2 黄球:6

可能性:1/7

渗透数学文化教育,让数学课更有内涵,让学生感受到概率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相关推荐

  •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小学数学整体而言是最简单的,但是对小学生来说就不一定了,作为小学数学教师,为了充分考虑到学习的趣味性以及学生的理解性,教案是老师良好教学工作的基础,撰写教案必不可少!那么,你有没有收集优秀的小学数学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课件”,有需要的朋友就来看看吧!1、创设情境,引入...
    2024-03-01 阅读全文
  • 八年级数学课件五篇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当幼儿园教师的教学任务遇到困难时,往往都需要参考一下我们提前准备参考资料。资料的定义比较广,可以指生活学习资料。资料对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可是,我们的幼师资料具体又有哪些内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数学课件五篇”,请马上收藏本页,以方便再次阅...
    2024-06-09 阅读全文
  • 五年级数学课件13篇 讲义和演示文稿也是教师工作中的一部分,就需要我们老师要认真对待。讲义和演示文稿的制作应该能够展现教师的创造性和智慧。以下是栏目小编为您收集的“五年级数学课件”供您参考,或许相信这篇文章会对您的未来产生影响!...
    2023-12-14 阅读全文
  • 四年级数学课件五篇 老师在开学前需要把教案课件准备好,现在着手准备教案课件也不迟。 学生反应是教师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体现,优质教案课件是怎么写成的?发现一篇网络上的好文“四年级数学课件”非常值得一看,感谢您花费宝贵时间来阅读本页!...
    2023-08-10 阅读全文
  • 五年级数学课件6篇 备课教案是指老师在授课前所准备的教学课件,按照学校的要求,每位老师都必须认真准备备课教案。备课教案的写作质量越好,所需时间就越多。那么,备课教案的写作重点在哪里呢?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备课教案的写作重点》,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2023-06-09 阅读全文

小学数学整体而言是最简单的,但是对小学生来说就不一定了,作为小学数学教师,为了充分考虑到学习的趣味性以及学生的理解性,教案是老师良好教学工作的基础,撰写教案必不可少!那么,你有没有收集优秀的小学数学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课件”,有需要的朋友就来看看吧!1、创设情境,引入...

2024-03-01 阅读全文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当幼儿园教师的教学任务遇到困难时,往往都需要参考一下我们提前准备参考资料。资料的定义比较广,可以指生活学习资料。资料对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可是,我们的幼师资料具体又有哪些内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数学课件五篇”,请马上收藏本页,以方便再次阅...

2024-06-09 阅读全文

讲义和演示文稿也是教师工作中的一部分,就需要我们老师要认真对待。讲义和演示文稿的制作应该能够展现教师的创造性和智慧。以下是栏目小编为您收集的“五年级数学课件”供您参考,或许相信这篇文章会对您的未来产生影响!...

2023-12-14 阅读全文

老师在开学前需要把教案课件准备好,现在着手准备教案课件也不迟。 学生反应是教师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体现,优质教案课件是怎么写成的?发现一篇网络上的好文“四年级数学课件”非常值得一看,感谢您花费宝贵时间来阅读本页!...

2023-08-10 阅读全文

备课教案是指老师在授课前所准备的教学课件,按照学校的要求,每位老师都必须认真准备备课教案。备课教案的写作质量越好,所需时间就越多。那么,备课教案的写作重点在哪里呢?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备课教案的写作重点》,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2023-06-09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