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高中音乐教案范文10篇

发布时间:2024-06-13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每天老师要有责任写好每份教案课件。做足了教案课件的前期准备,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好的教案课件怎么写?“高中音乐教案”这篇文章小编认为值得一读现推荐给您,如果我的经验能够帮到至少一个人那么我就已经很满足了!

高中音乐教案 篇1

《大合唱》教学设计-高中音乐教案

教具:多媒体、钢琴

教学目标

学习、体验大合唱的声乐演唱形式,并欣赏作品《黄河大合唱》里相应乐章,增强对这些艺术形式表达的效果的了解;同时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

重点难点

在欣赏作品《黄河大合唱》的同时,使同学了解这支乐曲的创作背景和其中包含的民族抗争精神与人民奋起保卫祖国的伟大力量。

一、前预习及导。

、《黄河大合唱》是我国近代合唱音乐的一座光辉的里程碑,也是我国近代大型音乐作品的典范之作。

《黄河大合唱》创作于1939年3月,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作品用感情饱满的笔墨,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力量,歌颂了具有悠久历史的伟大祖国。作品以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一黄河为背景,热情地讴歌了中华儿女不屈不挠,保卫祖国的必胜信念。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以他不可遏制的创作热情,仅仅用了6天时间,就完成厂这部巨作的初稿。同年月,《黄河大合唱》在延安演出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毛主席都跳了起来,很感动地说了几声‘好’。”(冼星海日记)

2、《黄河大合唱》诞生于1938年武汉沦陷后,著名诗人光未然写成长诗——《黄河吟》。和光未然有过多次合作的冼星海凝神倾听后,突然,他一把夺过光未然的诗稿,冲回宿舍——他要立刻把这部长诗谱上音乐!

从3月26日开始,冼星海窑洞里的灯光彻夜通明。他支撑着病弱的身体,在土炕上日夜赶写。奔腾的乐思常常使冼星海无法自抑,他时而斜躺在土炕上抱头沉吟,时而坐起来振笔疾书。六天后——1939年3月31日,《黄河大合唱》脱稿了。4月13日,经过10多天的排练,《黄河大合唱》在延安首演。从此以后,伴着抗日的烽火,随着复仇的巨浪,《黄河大合唱》响彻在青纱帐里、长城内外,合唱人数从30人、60人、80人,壮大到100人、500人、1000人;演出地点从延安、重庆、香港,扩大到纽约、神户、多伦多。

二、新

、同学们好,我们同学从中间分成两部分,左边的同学和右边的同学。清楚了吗?好,下面先请左边的同学跟我一起唱,再请右边的同学跟我一起唱

。都熟悉了吗?下面看我手势,先左边这一方唱,然后再右边唱,准备,起-

(可以再来几遍)。我们刚才所演唱的形式就是齐唱。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大合唱。请同学们看到书P89面,用两分钟的时间,学习大合唱的介绍。大合唱是一种多乐章的大型声乐套曲,包括独唱、重唱、对唱、齐唱、合唱与轮唱(有时穿插朗诵)等。(多媒体)

2、同学们,你到过黄河吗?你渡过黄河吗?你知道河上的船夫拼着性命和惊涛骇浪搏战的情景吗?如果你不知道的话,那么你听吧!(音乐欣赏《黄河船夫曲》)齐唱给我们欣赏者一个什么感觉?(表现出万众一心、齐心协力、团结一致的精神)

3、下面请同学们唱这个练习,(︱1

23

4︱-‖)用“啦”,起(跟琴唱),很好,对。再请右边的同学跟我一起唱(︱1

23

4︱-‖)用“啦”,起(跟琴唱)。两边的同学熟悉了吗?下面两边的同学一起唱,各自唱各自部分的旋律,起――

同学们,这是什么演唱形式?(合唱,很好)

下面请同学们看到书P8,《黄水谣》,我们来尝试一下歌曲合唱,第一句,“黄水奔流向东方,河流万里长。”(两部分不同的旋律)

同学们,感受怎么样?接下来,让我们来欣赏合唱《黄水谣》。(多媒体)

《黄水谣》这首女声、混声合唱前后所表现的情绪有变化吗?(可要求同学回答,开始婉转、秀丽,表现黄河两岸人民生活怡然自乐;中间低沉,悲痛的呻吟;后面借用黄河水奔流不息,痛诉侵略者带来的灾难)

4、大合唱还有一种歌唱形式,对唱。欣赏《河边对口曲》(对唱采用一问一答,舒说了千家万户妻离子散)

、《黄河大合唱》有一个大家非常熟悉的乐章,知道吗?请听,反复了四遍,注意仔细听辨。(欣赏《保卫黄河》) 有怎样的区别?请同学说说。

齐唱——二声部轮唱——三声部轮唱——齐唱

轮唱,此起彼伏的音乐,如咆哮的黄河水,一波推一波,前浪推后浪,表现出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气势。(再来听辨一次)

作品共有八个乐章,每章开首均有配乐朗诵。

A、《黄河船夫曲》(齐唱)

B、《黄河颂》(男高音或男中音独唱)

、《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三弦伴奏)

D、《黄水谣》(女声二部合唱)

E、《河边对口曲》(对唱)

F、《黄河怨》(女高音独)

G、《保卫黄河》(轮唱)

H、《怒吼吧,黄河》(混声合唱)

三、总结

、了解什么是大合唱

2、学习体验黄河大合唱中四个乐章

四、下

高中音乐教案 篇2

高中政治教案一、课题: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二、教材分析《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人教版必修教材《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第一课的第一个框题。多样性是当代世界文化的重要特征,也是文化交流和传播的前提。在教材内容中有许多关于文化的论述和概念,其中“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本框知识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在本单元中,它是一个引子,开启了本单元知识的学习之门。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必然性;难点:丰富的世界文化表现在文字、建筑、服饰、饮食、宗教信仰、思想理论、文学艺术、风俗习惯等众多方面。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引导学生认识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必要性。四、教学目标知识: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及其差异,确认文化多样性的价值。能力:从民族节日、文化遗产中感受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认同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尊重文化多样性。情感态度价值观:尊重不同民族文化,促进文化的多样性。五、课堂准备1.教师选择导课案例、录像、资料,设计探究活动,选择投影、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制作教学课件,准备六个探究活动,重点完成三个探究活动,结合教材内容,挑选典型的图片、音像、文字资料等教学资料。2.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分组查找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资料,讨论并拟订发言提纲,选定重点发言人。六、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播放民歌《茉莉花》。通过优美的民歌营造文化氛围,让学生感受艺术的魅力。2.导入新课播放《北京申奥宣传片》视频。利用视频的视觉冲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新课呈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1)异彩纷呈,交相辉映学生展示活动:学生分组展示课前收集到的“体育与文化、建筑与文化、语言与文化”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探究活动一:民族节日通过比较春节和圣诞节的不同庆祝方式,探讨中西方不同的文化特色。探究活动二:文化遗产结合教材图片和资料,让学生了解不同民族留下的不同的珍贵的文化遗产,并重点深入探讨故宫的文化特色。(2)透视文化多样性文化多样性的界定;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探究活动三:民歌欣赏、演唱组织学生进行各国民歌的欣赏、演唱活动,在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归纳。(3)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必要性;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则。探究活动四:从奥运会会徽看各国文化展示各届奥运会的会徽,让学生体会不同会徽体现的不同的民族文化,使学生产生情感认同,从而突破难点。4.课堂小结5.作业布置七、教学反思本节学习的有关知识,涉及的学生实际生活内容较多,教学内容以学生自读、思考、讨论为主,引导学生思考、理解。教学中注意双向互动,让学生在积极思考中,自主探索、领会有关生活现象,明白有关道理。

高中音乐教案 篇3

这一节课要展示审美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审美视点——审美视点延伸——审美体验的内化”的基本环节。审美视点:营造审美氛围,从贝多芬的肖像入手,让学生对贝多芬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感受。审美视点的延伸:“相由心生”,贝多芬的外貌是他的心灵世界和独特个性的折射,激发学生对人物做进一步的了解。审美体验的内化:贝多芬对待扼运的态度,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和在苦难中造就的伟大品格对学生能起到一定的熏陶感染作用。

教学主题:走进世界音乐大师贝多芬

教学设计的两大板块:写作学习上,以人物的外貌描写训练为主;内容理解上,以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为主。由对贝多芬出色的肖像描写进而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理解“音乐人生”和“苦难历程”造就这样一位巨人,也造就了他独特的个性。

说学生的课前准备:让学生去查找资料写一篇小练笔《我所认识的贝多芬》

高中音乐教案 篇4

第一讲

数与式 数与式的运算 1.1.1.绝对值 绝对值的代数意义:正数的绝对值是它的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零的绝对值仍是零.即

绝对值的几何意义:一个数的绝对值,是数轴上表示它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两个数的差的绝对值的几何意义:表示在数轴上,数和数之间的距离.

1.填空: (1)若,则x=_________;若,则

ba

(2)如果,且,则b=________;若,则c=________.

.选择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若,则 (B)若,则 则

(D)若,则

(C)若,

-3.化简:|x-5|-|2x13|(x>5). 乘法公式 我们在初中已经学习过了下列一些乘法公式:

(1)平方差公式 ; 方公式 .乘法公式

(2)完全平

我们还可以通过证明得到下列一些

1)立方和公式 )三数和平方公式 (4)两数和立方公式 ; )两数差立方公

(2)立方差公式

;(

3(式

5对上面列出的五个公式,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去证明. 22例1 计算:. 例2 已知,,求的值.

习 1.填空: (1); ( )(2)

; (3 ) .

完全平方式,则等于 ( )

)2222

.选择题: 12(1)若是一个

(C)

(D) (A)

(B)mmmm

(2)不论,为何实数,的值 ( ) ba

(A)总是正数 (B)总是负数

(C)可以是零

(D)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 .二次根式

一般地,形如的代数式叫做二次根式.根号下含有字母、且不能够开

,,等是有理式.

22

2得尽方的式子称为无理式.例如 ,等是无理式,而 2 2

21.分母(子)有理化 把分母(子)中的根号化去,叫做分母(子)有理化.为了进行分母(子)有理化,需要引入有理化因式的概念.两个含有二次根式的代数式相乘,如果它们的积不

含有二次根式,我们就说这两个代数式互为有理化因式,例如与,与,a3a22 式. 与,与,与,等等.

一般地,

与,与互为有理化因

分母有理化的方法是分母和分子都乘以分母的有理化因式,化去分母中的根号的过程;而分子有理化则是分母和分子都乘以分母的有理化因式,化去分子中的根号的过程 在二次根式的化简与运算过程中,二次根式的乘法可参照多项式乘法进行,运算

中要运用公式;而对于二次根式的除法,通常先写成分式的

形式,然后通过分母有理化进行运算;二次根式的加减法与多项式的加减法类似,应在化简的基础上去括号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

22.二次根式的意义 a 2

例1 将下列式子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62(1);

(2);

(3). 算:.

例2 计例3 试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2 (1)和; (2)和.

4 化简:.

1 2例 5 化简:(1); (2). 求的值 . =__

___;

例 6 已知,

(1)

练 习 1.填空:

2(2)若,则的取值范围是_

_

___;

x

(3)__

___;

(4)若,则______

.选择题: xx等式成立的条件(A) (B) (C) (D) .若,求的值.

__.

是 ( )

4.比较大小:2-3

5-4(填“>”,或“<”).

4.分式 1.分式的意义 AAA形如的式子,若B中含有字母,且,则称为分式.当M≠0时,分式

BBB

具有下列性质: 3 ;

上述性质被称为分式

像,这样,分子或分母中又含有

例1 若,求常数的例2 (1)试证:的基本性质. 2.繁分式 a 分式的分式叫做繁分式.

值.

解得 .

(其中n是正整数);

11

1 (2)计算:;

1111 (3)证明:对任意大于1的正整数

an, 有.

2a=0,求e的值. (); ( )

c22例3 设,且e>1,2c-5ac+

习 1.填空题: 111对任意的正整数n,

nn2.选择题: 若,则=

546 (A)1 (B) (C) (D)

.正数满足,求的值.

455算.

(1)

.计

习题1.1 1.解不等式: 4

(2) ;

2.已知,求的值.

(3) . .填空:

1819(1)=________; ________; a

22(2)若,则的取值范围是

(3)________.

.2

分解因式 因式分解的主要方法有:十字相乘法、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另外还应了解求根法及待定系数法. 1.十字相乘法 例1 分解因式: 22 (1)x-3x+2; (2)x+4x-12; (3); (4).

解:(1)如图1.2-1,将二次项x分解成图中的两个x的积,再将常数项2分2解成-1与-2的乘积,而图中的对角线上的两个数乘积的和为-3x,就是x-3x+2中的一次项,所以,有 2x-3x+2=(x-1)(x-2). 1 -2 x x 1 -ay -1 -1 x 1 -2 x 1 6 -by -2 图1.2-1 图1.2-3 图1.2-4 图1.2-2 说明:今后在分解与本例类似的二次三项式时,可以直接将图1.2-1中的两个x用1来表示(如图1.2-2所示). (2)由图1.2-3,得 2x+4x-12=(x-2)(x+6). (3)由图1.2-4,得

x -1 22

y

1 (4)=xy+(x-y)-1 图1.2-5 =(x-1) (y+1) (如图1.2-5所示). 5

2.提取公因式法与分组分解法 例2 分解因式: (1);

(2). (2)= ==.

2)(

=

=

23.关于

=.

x的二次三项式ax+bx+c(a≠0)的因式分解. 若关于x的方程的两个实数根是、,则二次三项式

2就式分

可:

解(

1为.

例3 把下列关于x的二次多项

);

(2).

个因式为 ( )

练 习 1.选择题: 22多项式的一

(A) (B) (C) (D)

.分解因式: 233(1)x+6x+8; (2)8a-b; 2(3)x-2x-1; (4).

习题1.2 1.分解因式: 342 (1) ;

(2);

13(4). 式分解:

2(4). 222

3(1) ; (2);

(3);

.在实数范围内因

(3);

.三边b

,,满足,试判定的形状. 4.分解因式:x+x-(a-a). 第二讲 函数与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 根的判别式

2我们知道,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bx+c=0(a≠0),用配方法可以将其变形为

22a4a2

因为a≠0,所以,4a>0.于是 2(1)当b-4ac>0时,方程①的右端是一个正数,因此,原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 12,2a2(2)当b-4ac=0时,方程①的右端为零,因此,原方程有两个等的实数根 b x=x=-; 12 2ab22(3)当b-4ac<0时,方程①的右端是一个负数,而方程①的左边一

2a

定大于或等于零,因此,原方程没有实数根. 22由此可知,一元二次方程ax+bx+c=0(a≠0)的根的情况可以由b-4ac来判22定,我们把b-4ac叫做一元二次方程ax+bx+c=0(a≠0)的根的判别式,通常用符号“Δ”来表示. 2综上所述,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bx+c=0(a≠0),有 (1) 当Δ>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ac x=; 12,2a(2)当Δ=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b x=x=-; 12 2a(3)当Δ<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例1 判定下列关于x的方程的根的情况(其中a为常数),如果方程有实数根,写出方程的实数根. 7

22(1)x-3x+3=0; (2)x-ax-1=0; 22(3) x-ax+(a-1)=0; (4)x-2x+a=0. 说明:在第3,4小题中,方程的根的判别式的符号随着a的取值的变化而变化,于是,在解题过程中,需要对a的取值情况进行讨论,这一方法叫做分类讨论.分类讨论这一思想方法是高中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在今后的解题中会经常地运用这一方法来解决问题. 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 2 若一元二次方程ax+bx+c=0(a≠0)有两个实数根 则有

122a2a2aa a2a4a4aa

,,

122a2a

所以,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之间存

一在下列关系: bc2 如果ax+bx+c=0(a≠0)的两根分别是x,x,那么x+x=,xx=.这

aa关系也被称为韦达定理. 2

特别地,对于二次项系数为1的一元二次方程x+px+q=0,若x,x是其两根,12由韦达定理可知

x+x=-p,xx=q, ·1212 即 p=-(x+x),q=xx, · 所以,方程x+px+q=0可化为 x-(x+x)x+xx=0,由于x,x是一元二·次方程x+px+q=0的两根,所以,x,x也是一元二次方程x-(x+x)x+xx=0.因·此有

以两个数x,x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二次项系数为1)是 根及k的值.

122x-(x+x)x+xx=0. ·例2 已知方程的一个根是2,求它的另一个

-例3 已知关于x的方程x+2(m2)x+m=0有两个实数根,并且这两个+4实数根的平方和比两个根的积大21,求m的值. 例4 已知两个数的和为4,积为-12,求这两个数. 2 例5 若x和x分别是一元二次方程2x+5x-3=0的两根. 12 (1)求| x-x|的值; 12 8

11(2)求的值;

22xx1233

(3)x+x. 12 2例6 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x+a-4=0的一根大于零、另一根小于零,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练 习 1.选择题: 22(1)方程的根的情况是 ( )

(A)有一个实数根 (B)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C)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D)没有实数根 2(2)若关于x的方程mx+ (2m+1)x+m=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 ) 11 (A)m< (B)m>- 4411 (C)m<,且m≠0 (D)m>-,且m≠0 442.填空: 112(1)若方程x-3x-1=0的两根分别是x和x,则= .

xx 122(2)方程

mx+x-2m=0(m≠0)的根的情况是

(3)以-3和1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是 .

223.已知,当k取何值时,方程kx+ax+b=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已知方程x-3x-1=0的两根为x和x,求(x-3)( x-3)的值. 1212 习题 1.选择题: 2(1)已知关于x的方程x+kx-2=0的一个根是1,则它的另一个根是( ) (A)-3 (B)3 (C)-2 (D)2 (2)下列四个说法: 2 ①方程x+2x-7=0的两根之和为-2,两根之积为-7; 2②方程x-2x+7=0的两根之和为-2,两根之积为7; 72③方程3 x-7=0的两根之和为0,两根之积为;

32④方程

3 x+2x=0的两根之和为-2,两根之积为0. 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是 (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9

22(3)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5x+a+a=0的一个根是0,则a的值是( ) (A)0 (B)1 (C)-1 (D)0,或-1 2.填空: 2(1)方程kx+4x-1=0的两根之和为-2,则k= .

222(2)方程2x-x-4=0的两根为α,β,则α+β= .

2(3)已知关于x的方程x-ax-3a=0的一个根是-2,则它的另一个根是 .

2(4)方程2x+2x-1=0的两根为x和x,则| x-x|= . 1212 223.试判定当m取何值时,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x-(2m+1) 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没有实数根?

24.求一个一元二次方程,使它的两根分别是方程x-7x-1=0各根的相反数. 2.2 二次函数 2 二次函数y=ax+bx+c的图像和性质 22二次函数y=ax(a≠0)的图象可以由y=x的图象各点的纵坐标变为原来的a倍得2到.在二次函数y=ax(a≠0)中,二次项系数a决定了图象的开口方向和在同一个坐标系中的开口的大小. 2二次函数y=a(x+h)+k(a≠0)中,a决定了二次函数图象的开口大小及方向;h决定了二次函数图象的左右平移,而且“h正左移,h负右移”;k决定了二次函数图象的上下平移,而且“k正上移,k负下移”. 2由上面的结论,我们可以得到研究二次函数y=ax+bx+c(a≠0)的图象的方法: 22bbbb222由于y=ax+bx+c=a(x+)+c=a(x++)+c- xx

2a4a2

2,

所以,y=ax+bx+c(a≠0)的图象可以看作是将函数y=ax的图象作左右平移、2上下平移得到的,于是,二次函数y=ax+bx+c(a≠0)具有下列性质:

(1)当a>0时,函数y=ax+

2a4abbbbx+c图象开口向上;顶点坐标为,对称轴为直线x=-;当x<时,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当x>时,y随着x的增大=.

而增大;当x=时,函数取最小值y

(2)当a<0时,函数y=ax+bx+c

2a4abbb图象开口向下;顶点坐标为,对称轴为直线x=-;

当x<时,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当x>时,y随着x的2a2a2a 10

2增大而减小;当x=时,函数取最大值y=. 2a4a 2-例1 求二次函数y=3x-6x+1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最大值(或最小值),并指出当x取何值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或减小)?并画出该函数的图象. 2例2 把二次函数y=x+bx+c的图像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左平移4个单位,得到函数2y=x的图像,求b,c的值. 2例3 已知函数y=x,-2≤x≤a,其中a≥-2,求该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并求出函数取最大值和最小值时所对应的自变量x的值. 练 习 1.选择题: (1)下列函数图象中,顶点不在坐标轴上的是 ( ) 22 (A)y=2x (B)y=2x-4x+2 22(C)y=2x-1 (D)y=2x-4x 22(2)函数y=2(x-1)+2是将函数y=2x ( ) (A)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得到的 (B)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得到的 (C)向下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的

(D)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的 2.填空题 2(1)二次函数y=2x-mx+n图象的顶点坐标为(1,-2),则m= ,n= .

2(2)已知二次函数y=x+(m-2)x-2m,当m= 时,函数图象的顶点在y轴上;当m= 时,函数图象的顶点在x轴上;当m= 时,函数图象经过原点.

2(3)函数y=-3(x+2)+5的图象的开口向 ,对称轴为 ,顶点坐标 为 ;当x= 时,函数取最 值y= ;当x 时, 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 3.求下列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最大(小)值及y随x的变化情况,并画出其图象. 22(1)y=x-2x-3; (2)y=1+6 x-x. 24.已知函数y=-x-2x+3,当自变量x在下列取值范围内时,分别求函数的最大值或最 11

小值,并求当函数取最大(小)值时所对应的自变量x的值: (1)x≤-2;(2)x≤2;(3)-2≤x≤1;(4)0≤x≤3. 二次函数的三种表示方式 通过上一小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二次函数可以表示成以下两种形式: 21.一般式:y=ax+bx+c(a≠0); 22.顶点式:y=a(x+h)+k (a≠0),其中顶点坐标是(-h,k). 3.交点式:y=a(x-x) (x-x) (a≠0),其中x,x是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交点的1212横坐标. 例

1 已知某二次函数的最大值为2,图像的顶点在直线y=x+1上,并且图象经过点(3,-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例2 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过点(-3,0),(1,0),且顶点到x轴的距离等于2,求此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例3 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过点(-1,-22),(0,-8),(2,8),求此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练 习 1.选择题: 2(1)函数y=-x+x-1图象与x轴的交点个数是 ( ) (A)0个 (B)1个 (C)2个 (D)无法确定 1

2 (2)函数y=- (x+1)+2的顶点坐标是 ( )

2 (A)(1,2) (B)(1,-2) (C)(-1,2) (D)(-1,-2) 2.填空: (1)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与x轴交于点(-1,0)和(2,0),则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可设为y=a (a≠0) .

2(2)二次函数y=-x+23x+1的函数图象与x轴两交点之间的距离为 .

3.根据下列条件,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1)图象经过点(1,-2),(0,-3),(-1,-6); (2)当x=3时,函数有最小值5,且经过点(1,11);

(3)函数图象与x轴交于两点(1-2,0)和(1+2,0),并与y轴交于(0,-2). 习题2.2 1.选择题: 2-(1)把函数y=-(x1)+4的图象的顶点坐标是 ( ) (A)(-1,4) (B)(-1,-4) (C)(1,-4) (D)(1,4) 12

2-(2)函数y=x+4x+6的最值情况是 ( )

(A)有最大值6 (B)有最小值6 (C)有最大值10 (D)有最大值2 2(3)函数y=2x+4x-5中,当-3≤x<2时,则y值的取值范围是

(A)-3≤y≤1

(B)-7≤y≤1

(C)-7≤y≤11 (D)-7≤y<11

2.填空: (1)已知某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于A(-2,0),B(1,0),且过点C(2,4),则该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 . (2)已知某二次函数的图象过点(-1,0),(0,3),(1,4),则该函数的表达式为 . 23.把已知二次函数y=2x+4x+7的图象向下平移3个单位,在向右平移4个单位,求所得图象对应的函数表达式. 4.已知某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为A(2,-18),它与x轴两个交点之间的距离为6,求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方程与不等式

二元二次方程组解法

方程

是一个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最高次数是做一次项,6叫做常方程

2的整式方程,这样的方程叫做二元二次方程.其中,,叫做这个方程的二次项,,叫

22xyx2xyy

数项. 我们看下面的两个

第一个方程组是由一个二元二次方程和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成的,第二个方程组是由两个二元二次方程组成的,像这样的方程组叫做二元二次方程组. 下面我们主要来研究由一个二元二次方程和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成的方程组的解法. 一个二元二次方程和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成的方程组一般可以用代入消元法来解. 例1 解方程组

① ② 例2 解方程组

的解?

(3) (4) 列方程组: (4)

练 习

2.解下(1)

(2) 1.下列各组中的值是不是方程组

(1)

(2)

(3)

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 2 (1)当Δ>0时,抛物线y=ax+bx+c(a>0)与x轴有两个公共点(x,0)和(x,0),方程122ax+bx+c=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x和x(x<x),由图-2①可知 不等式ax+bx+c>0的解为

x<x,或x>x; 122 不等式ax+bx+c<0的解为 x<x<x. 1222 (2)当Δ=0时,抛物线y=ax+bx+c(a>0)与x轴有且仅有一个公共点,方程ax+bxb+c=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x=x=- ,由图-2②可知

122a2不等式ax+bx+c>0的解为

b x≠- ; 2a2 不等式ax+bx+c<0无解. 22 (3)如果△<0,抛物线y=ax+bx+c(a>0)与x轴没有公共点,方程ax+,bx+c=0没有实数根由图-2③可知

2不等式ax+bx+c>0的解为一切实数; 2不等式ax+bx+c<0无解. 例3 解不等式: 22- (1)x+2x-3≤0; (2)xx+6<0; 14

22 (3)4x+4x+1≥0; (4)x-6x+9≤0; 2 (5)-4+x-x<0. 2 例4已知函数y=x-2ax+1(a为常数)在-2≤x≤1上的最小值为n,试将n用a表示出来.

习 1.解下列不等式: 22(1)3x-x-4>0; (2)x-x-12≤0; 22≤0. (3)x+3x-4>0; (4)16-8x+x

22≤0(a为常数). 2.解关于x的不等式x+2x+1-a

习题2.3 1.解下列方程组: 2(2)

222.

42

0;

222(2

3)0;

9,22

1,4,

(1)

(3)

2.解下列不等式: 22

(1)3x-2x+1<0;

(2)3x-4<0; 22≥-1; (4)4-x≤0. (3)2x-x 第三讲 三角形与圆 3.1 相似形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ABDEABDE如图,,有.当然,也可以得出.在运用该定理l//l//123BCEFACDF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注意线段之间的对应

关系,是“对应”线段成比例.

1 如图, , l//l//l123且求.AB=2,BC=3,DF=4,DE,EF 15

例2 在中,为边上的点,, 求证:. ABACBC

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的直线截其它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它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的三边对应成比例.ABBDACDC例3

在中,为的平分线,求证:.

VABCÐBAC=AD

例3的结论也称为角平分线性质定理,可叙述为角平分线分对边成比例(等于该

角的两边之比).练习1 1.如图,,下列比例式正确的l//l//l123是( ) ADCEADBCA. B. == DFBCBEAFCEADAFBEC. D.==

DFBCDFCE

2.如图,求的平分线,DE//BC,EF//AB,AD=5cm,DB=3cm,FC=2cm, .BF 图 3.如图,在中,AD是角BACAB=5cm,AC=4cm,BC=7cm,求BD的VABC长.

16

.2.相似形 我们学过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想一想,有哪些方法可以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有哪些方法可以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例6 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中,为直角,.ÐBACAD^BC于D

求证:(1),;

22AB=BD BCAC=CD CB(2) 2AD=BD CD练习

2 1.如图,D是

VABCDE//BC的边AB上的一点,过D点作已知AD:DB=2:3,则等于

交AC于E.(

S:SVEDA四边形EDCBA. B. C. D. 2:34:94:54:21图 2.若一个梯形的中位线长为15,一条对角线把中位线分成两条线段.这两条线段的比是,则梯形的上、下底长分别是__________.

3:23.已知:的三边长分别是

3,4,5,与其相似的的最大边长是15,VABCVA'B'C'求的面积.'B'C'SVA'B'C'

4.已知:如图

,在四边形ABCD 中,E、F、G、H分别是AB、BC、CD、DA的中点.(1) 请判断四边形EFGH是什么四边形,试说明理由; (2) 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AC、BD满足什么条件时,EFGH是菱形?是正方形?

图 习题 17

中,1.如图,AD=DF=FB,AE=EG=GC,VABCFG=4,则(

A.DE=1,BC=7 B.DE=2,BC=6 C.DE=3,BC=5 D.DE=2,BC=8 图 2.如图,BD、CE是的中线,P、Q分别是VABC BD、CE的中点,则等于( ) PQ:BCA.1:3 B.1:4 C.1:5 D.1:6 图 3.如图,中,E是AB延长线上一点,DE交BC于点F,已知BE:YABCD

AB=2:3,,求.SS=4VCDFVBEF

图 4.如图,在矩形ABCD中,E是CD的中点,交AC于F,过F作FG//AB交AE于G,BE^AC求证:.2AG=AF FC 图

三角形 3.2.1 三角形的“四心” 三角形的三条中线相交于一点,这个交点称为三角形的重心.三角形的重心在三 18

角形的内部,恰好是每条中线的三等分点.例1 求证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且被该交点分成的两段长度之比为2:1.已知 D、E、F分别为三边BC、CA、AB的中点, VABC图 求证

AD、BE、CF交于一点,且都被该点分成2:1. 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是三角形的内心.三角形的内心在三角形的内部,它到三角形的三边的距离相等.(如图)

图 例2 已知的三边长分别为,I为的内心,且IVABCVABCBC=a,AC=b,AB=cb+c-a在的边上的射影分别为,求证:.VABCBC、AC、ABD、E、FAE=AF=

2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直线相交于一点,该点称为三角形的垂心.锐角三角形的垂心一定在三角形的内部,直角三角形的垂心为他的直角顶点,钝角三角形的垂心在三角形的外部.(如图) 图 例4 求证: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一点.已知 中,AD与BE交于H点.VABCAD^BC于D,BE^AC于E, 求证 .CH^AB 过不共线的三点

A、B、C有且只有一个圆,该圆是三角形ABC的外接圆,圆心O为三角形的外心.三角形的外心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是各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19

练习1 1.求证:若三角形的垂心和重心重合,求证:该三角形为正三角形.2. (1) 若三角形ABC的面积为S,且三边长分别为,则三角形的内切圆分别为(其中为斜边长),则三角形的内

a、b、c的半径是___________; (2)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

a、b、cc

切圆的半径是___________.并请说明理由.

练习2 1.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为3,4,,则________.xx= 2.等腰三角形有两个内角的和是100°,则它的顶角的大小是_________. 3.已知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斜边上的中线的长为1,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3列结论中,132A.

3习题 A组 1.已知:在中,AB=AC,为BC边上的高,则下

o

正确的是()

B.

C.

D.

6、

8、10,那么它最短边2222.三角形三边长分别是上的高为( ) A.6 B. C. D.8 3.如果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等于腰长的一半,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等于

_________.4.已知:是的三条边,,那么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且是整数,则的值是_________。

5.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a8

1、a、3.3圆 3.3.1 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设有直线和圆心为且半径为的圆,怎样判断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OOll r 20

图 观察图,不难发现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为:当圆心到直线的距离时,d>r直线和圆相离,如圆与直线;当圆心到直线的距离时,直线和圆相切,如Od=rl1圆与直线;当圆心到直线的距离时,直线和圆相交,如圆与直线.Od

3 在直线与圆相交时,设两个交点分别为A、B.若直线经过圆心,则AB为直径;若直线不经过圆心,如图,连结圆心和弦的中点的线段垂直于这条弦OOMABM.且在中,为圆的半径,为圆心到RtVOMAOAOMABr直线的距离,为弦长的一半,根据勾股定理,dMAAB图 有

=() 2 当直线与圆相切时,如图,为圆的切线,

OPA,PB

,,

.222OA

PB图 如图,为圆的切OOPTPAB

以证得,因而.线,为圆的割线,我们可

2图 例1 如图,已知⊙O的半径OB=5cm,弦 21

AB=6cm,D是的中点,求弦BD的长度。 AB

例2 已知圆的两条平行弦的长度分别为6和,且这两条线的距离为3.求这个圆26的半径.设圆与圆半径分别为,它们可能有哪几种位置关系? OOR,r(R两圆相内切,

r)2

1 图

观察图,两圆的圆心距为,不难发现:当时,

如图(1);当时,两圆相外切,如图(2);当时,两圆相内含,如图(3);当时,两圆相交,如图(4);当时,

两圆相外切,如图(5).例3 设圆与圆的半径分别为3和2,,为两圆的交点,试求两圆OOOO4A,B2112 的公共弦的长度.AB练习 1 1.如图,⊙O的半径为17cm,弦AB=30cm,AB所对的劣弧和优弧的中点分别为D、C,求弦AC和BD的长。 22 图

2.已知四边形ABCD是⊙O的内接梯形,AB//CD,AB=8cm,CD=6cm, ⊙O的半径等于5cm,求梯形ABCD的面积。

3.如图,⊙Oo

的直径AB和弦CD相交于点E,求CD的长。

图 4.若两圆的半径分别为3和8,圆心距为13,试求两圆的公切线的长度.3.3.2 点的轨迹 在几何中,点的轨迹就是点按照某个条件运动形成的图形,它是符合某个条件的所有点组成的.例如,把长度为的线段的一个端点固定,另一个端点绕这个定点旋转r一周就得到一个圆,这个圆上的每一个点到定点的距离都等于;同时,到定点的距r离等于的所有点都在这个圆上.这个圆就叫做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rr我们把符合某一条件的所有的点组成的图形,叫做符合这个条件的点的轨迹.这里含有两层意思:(1)图形是由符合条件的那些点组成的,就是说,图形上的任何一点都满足条件;(2)图形包含了符合条件的所有的点,就是说,符合条件的任何一点都在图形上.下面,我们讨论一些常见的平面内的点的轨迹.从上面对圆的讨论,可以得出: (1) 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我们学过,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每一点,和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反过来,和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都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所以有下面的轨迹: (2) 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由角平分线性质定理和它的逆定理,同样可以得到另一个轨迹: (3) 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练习下列条件的点的轨迹: 23

2 1.画图说明满足(1) 到定点的距离等于的点的轨迹; 3cmA(2) 到直线的距离等于的点的轨迹;

2cml(3)

已知直线,到、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AB//CDCDAB 2.画图说明,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dl 习题 1. 已知弓形弦长为4,弓形高为1,则弓形所在圆的半径为(

) 5 A. B. C.3 D.4 3 2 2. 在半径等于4的圆中,垂直平分半径的弦长为( )

A. B. C. D. 3. AB为⊙O的直径,弦,E为垂足,若BE=6,AE=4,则CD等于(

) CA. B. C. D. 4. 如图,在⊙O中,E是弦AB延长线上的一点,已知oOB=10cm,OE=12cm,求AB。

参考答案 第一讲

数与式 .绝对值

1.(1);

(2);或 2.D 3.3x-18 公式 .(1)

(2)

(3)

.乘法

b

.(1)D (2)A .二次根式 24

1. (1) (2) (3) (4). 53

1 2100习题

2863

52.C 3.1

4.> .分式 199

1.

2.B 3. 4. 2

1.1 1.(1)或 (2)-4

4

<x<3

(3)x<-3,或x>3 3.(1) (2) (3)

2

36

1

1

2.1

分解因式 3

) 1. B

2.(1)(x+2)(x+4)

(2)

22(2)(42(

1

) 2)(

1

2)(4).

2)(2)(2

习题1.2

1.(1)

2

(2) (3)

2a3

4((1)(33)

13

21

2.(1); (2);

22

7

5)(

1

(4).

(3);

5)3

3.等边三角形 4. (

1)(

)第二讲 函数与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 练习 1. (1)C (2)D

22. (1)-3

(2)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3)x+2x-3=0 3.k<4,且k≠0 4.-1 提示:(x-3)( x-3)=x x-3(x+x)+9 习题

2.1 1. (1)C (2)B 提示:②和④是错的,对于②,由于方程的根的判别式Δ<20,所以方程没有实数根;对于④,其两根之和应为-.

3 (3)C 提示:当a=0时,方程不是一元二次方程,不合题意. 25

17 2. (1)2 (2) (3)6 (3) 3 4113.当

m>-,且m≠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m=-时,方程有两

441个相等的实数根;当m<-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44.设已知方程的两根分别是x和x,则所求的方程的两根分别是-x和-x,∵x+x=7,

xx=-1,∴(-x)+(-x)=-7,(-x)×(-x)=xx=-1,∴所求的方程为y+7y-1=0. 2.2 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y=ax+bx+c的图象和性质 练

习 1.(1)D

(2)D

2.(1)4,0 (2)2,-2,0 (3)下,直线x=-2,(-2,5);-2,大,5;>-2. 3.(1)开口向上;对称轴为直线x=1;顶点坐标为(1,-4);当x=1时,函数有最小值y=-4;当x<1时,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当x>1时,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其图象如图所示. (2)开口向下;对称轴为直线x=3;顶点坐标为(3,10);当x=3时,函数有最大值y=10;当x<3时,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当x>3时,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其图象如图所示.

y

(3,10)

y 2y=x-2x-3 x=1 -1 O 3 x 2y=-x+6x+1 1 O x -3 (1,-4) x=3 (2) (1) (第3题)

4.通过画出函数图象来解(图象略). (1)当x=-2时,函数有最大值y=3;无最小值. (2)当x=-1时,函数有最大值y=4;无最小值. 26

(3)当x=-1时,函数有最大值y=4;当x=1时,函数有最小值y=0. (4)当x=0时,函数有最大值y=3;当x=3时,函数有最小值y=-12. 二次函数的三种表示方式 练 习 1.(1)A (2)C -2.(1)(x+1)(x1) (2)4 3223.(1)y=-x+2x-3 (2)y= (x-3)+5 2 (3)y=2(x-1+2)( x+1-2) 习题2.2 1.(1)D

(2)C (3)D 222.(1)y=x+x-2

(2)y=-x+2x+3 23.y=2x-12x+20 24.y=2x-8x-10 方程与不等式 二元二次方程组解法 练 习 1.(1)(2)是方程的组解;

(3)(4)不是方程组的解. 2.(1)

(2)

(3)

(4)

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

练 习 27

41.(1)x<-1,或x> ; (2)-3≤x≤4;

(3)x<-4,或x>1;

3 (4)x=4. 2.不等式可以变为(x+1+a)( x+1-a)≤0, (1)当-1-a<-1+a,即a>0时,∴-1-a≤x≤-1+a; 2≤0,∴x=-1; (2)当-1-a=-1+a,即 a=0时,不等式即为(x+1)

(3)当-1-a>-1+a,即a<0时,∴-1+a≤x≤-1-a. 综上,当a>0时,原不等式的解为-1-a≤x≤-1+a; 当a=0时,原不等式的解为x=-1; 当a<0时,原不等式的解为-1+a≤x≤-1-a.

2,0,220,0,412

习题2.3 1024

.(1)

11

.

,,

(2)

.

2253

332,2,332;3,

2,

12 12 3,3,

3,

(3)

4

,1,,1243

33 (3)1-.(1)无解 (2)

2≤x≤1+2 (4)x≤-2,或x≥2 第二讲 三角形与圆 相似形 练习1 1.D DEADx.设.即

,

,,,

.

2833ABBD5353.ACDC49CFDC 28

4.作交于,则得,又

ACDCEGCE交5.作于,即

ABABEGEGEF . 练习2 1.

C2.12,18

.(1)因

2 为所以是平行四边形;(2)当时,为菱形;当时,为正方形.EFGH

2o5.(1)当时,;(2).习题 1.B

3..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又可证.ABC

BF.证略 2.(1);(2).

8020 解得,

三角形 练习1

练习2 oo71.5或 2.或

.设两直角边长为,斜边长为2,则,且,1 .5.可利用面积证

2

习题 A组 .B 120 29

圆 练习1 ,,,1.取COMD17

AB中点M,连CM,MD,则,且

共线,158,

25,

9,

22

.

534cm34cm,32,2.O到ABCD的距离分别为3cm,4cm,梯形的高为1cm或7cm,梯形的面积为7或 3.半径为3cm,OE=2cm.,OF=.4.外公切线长为12,内公切线长为.433,

26cm练习

2 1.(1)以A为圆心,3cm为半径的

圆;(2)与平行,且与距离为2cm的两条平行线;(3)与ABll平行,且与AB,CD距离相等的一条直线.2.两条平行直线,图略.习题1.B =

高中音乐教案 篇5

教学设想:

《烟台的海》生动描写了烟台的海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和烟台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激发我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为不断提高生活质量而努力的美好感情。课文在写“景”也写“人”,“景”与“人”交相辉映,相得益彰;而且,语言文字非常美,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拟人的手法,让我们感受到烟台海的绮丽壮观。

在教学中我采用“以说促读”的方式,抓住朗读感悟和练习口述两大训练重点来展开教学活动。先按一年四季的时令顺序,围绕第一自然段中“独特”一词,直奔中心句“冬日的凝重,春日的轻盈,夏日的浪漫,秋日烟台的海平添了几分充实与忙碌……”,然后,课堂重点在两大块:

1、学生的分组学习

要求:(1)认真阅读课文(冬,春,夏,秋)其中一部分,思考这部分作者主要写了什么?抓住哪些景物来描写?可以分几层?

(2)你认为这部分哪些语句写得很美?为什么?

(3)有感情地朗读或复述课文,表现出烟台的海的季节特点。

学生在组长的组织协调下,认真朗读课文,(读读,找找,想想,说说,议议)抓住重点句段,感悟烟台海的景观特点和烟台人的生活风貌。小组合作汇报学习情况,最后教师与学生给予效果评价,课堂气氛热烈。

2、学生上台复述

在充分朗读感悟的基础上,再让学生组织语言,按先海(景观)后人(活动)的顺序练习口述,小组(或派代表或合作)上台以导游的形式来复述,介绍烟台的海(冬,春,夏,秋)的独特景观。在练读,练述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重点词句,学习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课后反思:

一、这样合作探究,朗读体会的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把学生领上讲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使学生自始至终都处在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之中,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达到成功的彼岸。从学习的效果来看,学生的交流汇报是相当精彩的,迸发出思维的火花,展现出学生自主学习,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二、在课堂上,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这种教学方式改变了以往那种“教师带着教材教案走近学生”的教学模式,变成“教师带着学生走近教材”,从而把学生引入课堂学习的最高境界——“学生带着教材走近教师”,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教是为了不教,学生能在愉悦中学习知识,这才是真正的学习。

三、在教学中体现了“研究性学习”的新思想。教师创设合作学习的情境,提出要求,接着由组长接受任务并分配学习任务。通过自学和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与汇报,最后教师与学生给予效果评价,从而,优化了课堂结构,达到学生,师生的和谐互动,使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习得知识。

高中音乐教案 篇6

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叫徐超,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优美与壮美,下面我将从八个方面阐述我的说课:

一、 教材分析

本课《优美与壮美》是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高中音乐鉴赏》第二单元《音乐的美》的第一课,本单元通过大量的音乐作品,使学生从优美、壮美、崇高美、欢乐美、悲剧美和喜剧美六个基本范畴中体验音乐的美。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欣赏无伴奏合唱歌曲《牧歌》、钢琴独奏曲《夜曲》以及《国际歌》,这几首乐曲的选择突出了音乐作品中优美与壮美的不同感觉,对于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有很大帮助。

二、 学情分析

高中阶段的学生,有了很好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并且在中学阶段掌握了音乐技能的学习,但他们还缺少音乐理论知识的深化,对音乐的美还初步局限于流行歌曲的“好听”和“不好听”,所以需要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来理解优美与壮美的内涵,从感性欣赏上升到理性欣赏是本课的主旨。

三、 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 知识的目标

感受理解《牧歌》、《国际歌》美的不同

2、 能力目标:

正确区别优美与壮美这两种不同审美范畴的音乐作品,初步具有对音乐的比较、归纳、总结能力

3、 情感目标:拓宽学生的视野,增进他们音乐文化的兴致

四、 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课程标准和本课内容实际及对学生发展的需要,确定本节课重难点如下: 重点:能用自己的语言总结音乐的优美和壮美的风格特征,理解他们的内涵。 难点:能够准确的辨析感受出音乐作品所属的音乐美范畴

五、 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教法:根据教材和学生年龄特点,应用多媒体手段创设生动的情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注重音乐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整体把握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主要运用引导、练习、对比法。

学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我将采用合作讨论练习等学法组织课堂教学,这样既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能动性,也体现出教师的指导作用。

六、 教学过程

1、 情景导入

播放学生比较熟悉的《天鹅》和《红军不怕远征难》片段,让学生谈谈这两首音乐带给他们怎样的感受,老师肯定学生的答案后进行总结,引出书中音乐美的概念及介绍,这样的设计从学生熟悉的乐曲片段入手,拉近了学生与本节课的距离,更好体会到音乐美的不同。

2、 新课讲授

1) 多媒体播放一段草原风景画,提问:这组画面带给你怎样的视觉感受,如果让你为这组画面配上音乐,你会选择怎样的音乐作品,这样

的设计是运用了美术的视觉感,音乐从视觉上获得的情感体验要比听觉上获得的情感体验更快、更直接,从而为后面的教学作一个很好的铺垫,启发学生从音乐的语言要素方面思考,随后让大家闭上眼睛欣赏无伴奏合唱蒙古民歌《牧歌》,欣赏过后,让学生说说《牧歌》带给自己的感受, 接下来提问学生了解肖邦吗,有同学知道夜曲这种题材吗,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解夜曲题材,引出肖邦的夜曲,聆听《夜曲》片段,请学生说说感受,继而引导学生从音乐元素方面进行分析作品的风格特点,这样的设计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随后教师从旋律、速度、 力度、节奏、结构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总结优美的特点引导总结。

2) 教师结合历史知识介绍《国际歌》创作背景,并在多媒体上展示巴黎公社照片,使学生从创作背景体会出歌曲所表达的情感,这样的设计是通过历史事件的引入更能加深学生对乐曲的理解,随后聆听《国际歌》,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作品风格,随后老师从旋律、速度、力度、节奏、结构等方面引导学生总结壮美的特点,总结后学生随多媒体再次欣赏《国际歌》并跟唱,体会作品情感。音乐的美是通过声音来抒发情感的,通过聆听学唱和音乐语言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壮美的音乐特点,初步感受与优美的异同。

3) 总结本课,通过音乐要素对优美和壮美进行比较

七、 布置作业

1、 课后欣赏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片段

2、 欣赏民族管弦乐《彩云追月》主旋律,并要求能唱出《彩云追月》主旋律。

八、 板书设计

板书要求做到突出重点、安排得当,乐曲欣赏和图片展示大部分都出现在多媒体上。

1、 牧歌

优美的特点:温柔、平和、纯净、细腻、诗情画意

2、 国际歌

壮美的特点:刚劲、果敢、勇猛、粗狂、铿锵有力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说课内容,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高中音乐教案 篇7

【教学分析】

本课为人教版高一音乐欣赏一单元第五课内容。《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曲》是贝多芬一生中创作的代表性的作品。它深刻地体现了贝多芬作品中所特有的史诗性和英雄性,是一部具有典型贝多芬风格的古典交响曲,极具欣赏价值。

【年级】:高一

【教学内容】1、欣赏《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

2、了解交响曲、贝多芬生平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欣赏贝多芬创作的《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体会贝多芬所陈述的人类与命运搏斗的思想、意志和精神。

2、知识目标:理解贝多芬《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中两个主题在旋律节奏、力度上的主要区别。

3、能力目标:通过欣赏,感知评价音乐要素的表现作用。学生自主收集、整理有关交响乐、作曲家生平资料等,在课堂上交流、补充,培养学生自己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会自主,合作学习。

【教学设想】

教学重点:了解交响乐知识的基本常识,能够主动地体验音乐所表达地情感,欣赏《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并熟悉其第一、第二主题。能够对交响音乐感兴趣,并能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教学难点:通过欣赏对比,感知评价音乐要素的表现作用。

教法:跟唱法、讨论法、比较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

学生:通过多种渠道(互联网、书籍、音响等)收集有关交响音乐,贝多芬与《命运交响曲》地资料,以备这节课交流、补充。

老师:准备相关资料,音响、课件等

【教学过程】

游戏导入

请两名同学表演见面握手的情景:

互相看得见

两人蒙上布(背景音乐:命运主题)

师:同学们,你们从刚才的表演中品位出什么了吗?

请这两位同学说说自己的感受。

是呀,身体的残缺给人回带来多大的伤害和心里障碍,就和我们今天要见到的这位音乐家一样,他的双耳失聪,但是却在失去听力的情况下以惊人的毅力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乐章,相信同学们都知道他的名字,我们大声说出他的名字——贝多芬。

贝多芬简介

请同学说说你了解的贝多芬

出示贝多芬画像,通过神情揣摩他的性格

(学生通过课前网络书籍资料的查找对他已有所了解,可互相补充)

课件展示,看短片,了解贝多芬生平及主要代表作

师:我想,在贝多芬众多作品中,下面这部作品最能表现他的思想和精神!出示课题:《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曲》

三、呈示部音乐片段欣赏

1、主部主题欣赏

a.欣赏后,课件展示:你在音乐中感受到了一个怎样的气氛?

(阴森恐怖)

师:对于这个主导动机,贝多芬曾对他的朋友说:“命运就师这样敲门的。”命运交响曲名字也来源于此。

通过这样的音乐让我们感受到,这个命运是好运还是厄运呢?

(厄运)

b.看谱例,用跟唱法学唱“命运主题”

1=be2/4

f0333|1-|0222|7-|

(要求力度强)

2、副部主题欣赏

这是一段充满着希望,温馨的抒情旋律,它是作为美好的理想形象而出现的。

1=be2/4

p51︱71︱26︱65︱

(跟唱法学唱)

3两个主题对比

分组讨论:这两个主题给我们印象是否一样?(表格比较,略)

表演对比:

男同学——命运主题:用强力度演唱,配以敲门动作,模仿厄运敲门的样子;

女同学——抒情主题:用弱力度演唱,用手画线条,表现美好温馨的情感。

点评:

我们用自己的歌声和动作表现了对不同音乐情绪的理解。同学们表现得很不错,其实我们刚才的手势就是简单的指挥动作,说不定将来我们中间还能出个指挥家呢。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位世界最出色指挥家之一的奥地利指挥家——卡拉杨,请大家看看他师如何用肢体语言来表现对命运的理解。

全曲欣赏,分组讨论:

在欣赏的同时,请同学们用笔记录欣赏过程中你想到了什么?与命运斗争的历程?可以用线条,图画,词语等等,把自己最真实的感受记录下来。

分组讨论:欣赏完,各组同学交流感受,派代表发言。

教师举代表性记录进行点评。

注:(命运与希望,抗争与胜利,压抑与悲愤,雄壮有力与热情冲动。(通过斗争取得胜利。对命运的反抗和斗争,对生活的希望和憧憬,对贵族的厌恶和唾弃,感受着法国大革命的震撼和激荡,对未来的坚定和激昂,和对幸福的渴望等)

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心理历程:苦闷──绝望──不甘──抗争——取得胜利

拓展延伸

通过斗争取得胜利,强调矛盾的对比,不断的反复来加强主题这便是贝多芬音乐作品的风格。我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要树立坚强的意志,有勇气有信心战胜一切困难。

请同学们举几个与命运作斗争的实例,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们这种不畏困难,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

学生发言。

我们的革命先驱们,是他们不畏艰险,不怕牺牲,顽强地与敌人斗争。在这里,让我们重温历史,缅怀革命烈士,请大家全体起立,我们齐唱国歌。

六、教师寄语

同学们,我们的人生犹如巨轮正要拔锚起航,前途或遇险滩暗礁,或遇波涛汹涌,但只要坚定自己信念,勇敢的搏击风浪,定能创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青春年华!

高中音乐教案 篇8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高中《音乐鉴赏》第三单元(音乐与民族),它是以中国少数民族的民歌和民乐为切入点,在音乐鉴赏和探究活动中旨在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我国不同民族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和韵味,认识民歌中常见的一些体裁形式,进而能对民族音乐文化进行初步的研究,树立平等,多元的文化价值观。

本课将主要鉴赏学习蒙古族民歌《辽阔的草原》,藏族民歌《酒歌》。

2、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本课的音乐作品,能辨别本课不同音乐作品的民族风格特点。

(2)引导学生探究音乐作品中的民族风格是如何通过旋律、节奏、调式等音乐要素表现出来的

(3)通过鉴赏不同风格、不同体裁民歌,从而加深同学们对祖国的热爱,并拓宽音乐视野,提高鉴赏音乐的能力。

3、教学重难点

在鉴赏“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教学中让学生感受体验音乐的民族文化特征,认识理解音乐与人民生活、劳动习俗的关系。

4、教学准备:课前我要求学生搜集有关少数民族人文、地理、风俗等方面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及课件。

二、说学法

我觉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法和学法是相统一的,有什么样的教法就有什么样的学法,应该说“教学思想”决定了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决定了教法与学法,但无论是教法还是学法,都必须重视学生的存在,以学生的“主动式”学习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特点,我在学法的指导上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主要是通过“听”“唱”“演”等要素,让学生感受体验歌曲的情绪、演唱方式。通过列出表格,直观地对比分析的方法,使学生自主地得出结论,从而完成能力目标,验证结论。

三、说教法

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高中生已经具备的音乐审美经验,在教学中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画面。采用比较鉴赏法、亲身体验法等引导学生利用其直接审美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水平,聆听比较不同民族音乐的不同风格,引导他们探究音乐作品中的民族风格是通过音乐的基本要素(如音阶、调式、旋律、节奏等)表现出来。

四、说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是鉴赏少数民族歌曲,了解歌曲的风格特点,在教学过程策略中,我将采用“主动式”学习教学模式,达到教学目标。

1、创造情景,兴趣导入

同学们课前已经多多少少地搜集了一些有关少数民族人文、地理、风俗等方面的文字、图片、音像材料,有没有谁能说出各个领域的民歌风格?或能演唱熟悉的少数民族歌曲?

待学生有所交流后,我接着运用课件向学生展示超级女生演唱民歌的视频,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及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明确学习目标,并引出课题——“中国少数民族音乐鉴赏”。

2、整体感知,体验风格

初听:

通过多媒体播放《辽阔的草原》和《酒歌》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趴在桌上,乘着音乐的翅膀进行想像……

初听鉴赏后,请同学们各抒己见(你有要说的吗?谁能谈谈自己的感受)

复听: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理解作品,并提示学生注意听它们的节奏、节拍、曲调以及情绪,并比较它们不同的风格特点。

复听鉴赏后请同学们将答案写在纸上,以小组互动交流,再请小组代表上台展示交流,培养学生认真聆听音乐的习惯,并根据其直接审美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水平比较分析它们之间的不同风格特点。

再听:简介音乐的民族风格(课件展示)

同学们先看一看鉴赏提示1、2,再看看屏幕展示提示,回过头来,再一边听,一边想音乐的民族风格特点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以小组为单位填写(音乐风格与民族关系的初探)学习卡片,再投放在展示平台上,互动交流,行吗?

“音乐风格与民族的关系”初探

地理环境与自然环境;社会生活与风俗习惯;语言文化与民族性格

这样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动式”学习的能动性。

3、探究分析,感性上升到理性

先由课件展示《辽阔的草原》简介

这是一首呼伦贝尔盟的长调歌曲,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蒙古族年轻的女歌手宝音德力格尔带着这首歌参加了世界青年联欢节,并为草原人民赢得了金奖。从此,主这首歌便成了蒙古族的象征之一。

再赏析金曲

在赏析金曲过程中,要求学生边听音乐边画图谱,感受音乐形象和音乐情绪,并让学生谈谈音乐在具体表现形态上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分析音乐的节奏、旋律、速度、节拍等音乐表现要素对音乐风格的表现作用,从而总结出歌曲的音乐特点是:全歌为对比呼应的上下句一段体结构、羽调式。节奏

自由宽广,旋律悠扬舒展,具有浓厚的草原气息。接着介绍蒙古族的相关音乐文化(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娱乐活动等)揭示出蒙古族的性格特征(勇敢、强悍、粗犷、豪爽)。并出示讨论与交流的问题:蒙古族音乐的风格特点与蒙古人的性格特征之间存在什么样的联系?

这样设计旨在通过鉴赏音乐,了解民族文化,反过来又通过了解当地文化进一步理解音乐,当学生由了解提升到了理解的程度时,再组织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韵味,请会跳蒙古舞蹈的同学上台为大家伴舞(或老师伴舞,学生轻唱旋律)加深学生音乐风格的理解。

然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活动,提出问题:通过本堂课的音乐体验,你认为音乐作品的民族风格主要是通过哪些音乐要素表现出来的?并举例分析。

这样设计旨在学生对音乐的欣赏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4、拓展延伸

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更多的少数民族人文、地理、风俗等方面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在班上交流介绍或演唱、演奏,因为一节课的容量毕竟有限,老师所能做的仅仅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后才是学习的最大课堂。

5、结束语

如诗如画的四十五分钟很快就要结束了,今天,我们欣赏了部分中国少数民族音乐,音乐有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不同的民族的音乐作品具有不同的音乐风格,它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习惯、语言特点、思想感情、历史文化影响等。但愿今天的课能给同学们留下美好的回忆,同时也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鉴赏习惯,善于发现美,感知美,创造出更多更美的艺术形象,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

五、感悟与反思

这是一节注重培养学生自己的音乐感受能力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音乐鉴赏课,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具备人本思想的教育理念、自由活泼的教学方式,为我们老师开启了一片教育的新天地。我认为一堂好的音乐鉴赏课应该体现课堂教学“生活化”学生学习“主动化”的教学理念,让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平等互动与交流,使学生在有兴趣和充满情感的情境中愉快地接受美的熏陶,主动获得感受与鉴赏、表演、创作、评价等方面的艺术能力,完成审美教育。当然,这种赏识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今后我将努力改进,取得更好的效果。

高中音乐教案 篇9

对话——打开心灵的窗口——《烟台的海》教学

阅读的本质是什么?按照现代解释学的理论,阅读是一种对话。学生阅读文章的过程就是与文章作者“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可以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与远隔千里之遥、万里之远的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读《林海》、《养花》,学生能感受老舍清新、朴实的文风,体会他对生活、对祖国的热爱;读《秦始皇兵马俑》,学生又犹如进入古代的战场,感受着古代精湛的艺术。这是精神的自由交流,是心灵的对话与撞击。

因此,《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只有对话,才是真正的引导;只有对话,才能走进心灵;只有对话,才能彼此接纳;只有对话,才能相互造就。

根据新课标对阅读教学的要求,我进行了一次尝试。在教学《烟台的海》一课时,我根据教材和学生特点,依据课改新理念,尝试引导学生和文本之间展开多元对话。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现在重新审视我的教学环节,会有更大的收获。

第一次读完《烟台的海》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就有个疑问:为什么作者写烟台的海按照四季来写,却最先写冬天的海?在和孩子们初读完课文之后,要求孩子们去看看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烟台的海的?孩子们也发出了疑问:为什么是“冬、春、夏、秋”呢?

我在备课时就已经考虑到的问题,我想这是很明显的一个问题,因为课文的第一部分,写得很清楚,讲我国东南面临海的城市居多,而北面临海的却很少。而烟台恰是北面临海,所以便有了其独特的景观。因为“北面临海”,所以“独特”,因此作者先写冬天烟台的海,这是我教学设想。

但是,当我听到学生说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又想是不是该先听听孩子的想法呢。于是,我当了一会传球员,把问题重新抛给了学生。因为问题是孩子们提出来的,现在我又抛给了学生,因此学生的热情较高,相互之间开始讨论起来。我就让孩子同桌之间相互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看谁说的比较有道理。

经过几分钟的讨论,教室里又恢复了平静,好像孩子们都找到了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我从孩子们自信的笑容里可以看出。于是我就让孩子们发表自己的观点。

一个学生说,我和同桌讨论过后认为,作者因为最喜欢烟台冬天的海,所以先写冬天的海。把自己最喜欢的放在前面,以引起我们的注意力。

另一个学生说,我们认为,冬天烟台的海景观更加奇特,最能表现出烟台海的特色,所以作者先写冬天的海。

还有一个学生说,我们认为,可能是作者想和别人写得不一样吧。我们一般都是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他要与众不同,就先写了冬天。

还有学生说,我认为,作者先写冬天的海,是多方面的原因,一是因为作者感觉冬天的海最能表现出烟台的海的与众不同,同时也是作者最喜欢的。

……

讨论并没有得出最后的结果,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到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而是更加加深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多感悟和思考。”我本想通过我的一句话让学生明白为什么作者先写“冬天烟台的海”,但是课堂上经过学生们的这一讨论,学生有了自己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对课文更深入地理解。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诠释了“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我的理解也只是我对文本的理解,这也不一定是作者的原意,学生们的讨论结果也并不是没有道理,这也有可能是作者的想法,因此,阅读教学再不能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理解,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和创造性地去阅读文本。

高中音乐教案 篇10

教学目的:

初步了解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三种歌唱方法的演唱特点。培养学生感受美,体验美的能力,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

知道歌曲有三种歌唱方法并能加以分辨。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课间播放歌曲《我的太阳》

新课教学

1、美声唱法

A、导入新课:歌曲《我的太阳》导入

B、美声唱法:美声唱法一词出自Belcanto,这是18世纪流行于意大利的一种歌唱方法,其目的在于造就美妙的歌声。

C、欣赏歌曲《黄河颂》片段。

D、结合实例讲解美声唱法的演唱特点:声音悦耳、圆润靠后,具有声音本质美的声音。要求声区统一,声音连贯不断,音准完美,讲究声音的位置、共鸣、气息。

2、民族唱法

A、歌曲《歌唱祖国》导入(教师亲自演唱)

提问:演唱的表情、音色?

B、民族唱法:“民族民间唱法”“中西结合”的统称,也成为中国唱法。

C、欣赏歌曲《大坂城的姑娘〉〈北京的金山上〉〈茉莉花〉片段

D、了解民族唱法的特点:注重声音的民族性、音色真实、明亮靠前、语言十分讲究,注重声请并茂,韵味浓郁。

3、通俗唱法

A、导入:同学们平时喜欢唱些什么歌曲

鼓励学生积极上台演唱。

B、通俗唱法:即流行歌曲的唱法,也叫自然唱法,是以“自娱”为其表现的主要目的。

C、分析通俗唱法的演唱特点:无严格的技术规范,把“自娱”作为重要表现目的,强调其“倾诉性”和“宣泄性”力求演唱的生活化,大众化的口语化。

D、讨论,是不是流行歌曲都适合我们?

4、请学生分辨三种不同的演唱方法。

5、让学生尝试用三种不同的演唱方法唱同一首歌,再次体验各自特点。

6、小结。

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幼儿园教案频道为您编辑的《高中音乐教案范文10篇》内容,希望能帮到您!同时我们的高中音乐教案专题还有需要您想要的内容,欢迎您访问!

相关推荐

  • 中班音乐教案范文 欢迎光临本文,今天我们将聚焦于与“中班音乐教案”相关的一些内容。每一位教师都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自己的教案和课件,而本学期又到了撰写教案和制作课件的时刻。学生的反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教学要点和难点。希望这些建议可以帮助您整理思路并更好地规划未来!...
    2023-12-20 阅读全文
  • 中班音乐水教案10篇 就“中班音乐水教案”而言,我们极力推荐一篇非常有意义的文章,相信能够启迪您的思路。同时,也非常欢迎您浏览本网页,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每一位教师都需要认真准备每堂课的教案和课件,这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必要措施。而合理的教案实施则是衡量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体现。...
    2023-05-24 阅读全文
  • 中班音乐的教案10篇 优秀的人总是会提前做好准备,每一位任课幼儿园的老师都希望小朋友们能在幼儿园学到知识,大部分老师为了让学生学的更好都会事先准备好教案,有了教案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怎么才能让幼儿园教案写的更加全面呢?以下“中班音乐的教案10篇”由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活...
    2023-03-05 阅读全文
  • 高中音乐教案十五篇 为了方便大家阅读和使用,“高中音乐教案”这里栏目小编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以下提供的内容能够解答你的问题。作为一名教师,编写教案和课件是必不可少的任务,如果你还没有完成,就要注意了。教案包括对学生学习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综合分析和总结。...
    2023-12-28 阅读全文
  • 高中音乐教案推荐 所有教师都必须事先准备好自己的课件及教案,同时还需要自行完善教学内容。一个详细的教案能够帮助老师记录学生的学习进程,提升教学效率。接下来,本文就将为您详细介绍“高中音乐教案”相关的知识和技巧,希望本篇文章能为您带来收获!...
    2023-06-02 阅读全文

欢迎光临本文,今天我们将聚焦于与“中班音乐教案”相关的一些内容。每一位教师都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自己的教案和课件,而本学期又到了撰写教案和制作课件的时刻。学生的反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教学要点和难点。希望这些建议可以帮助您整理思路并更好地规划未来!...

2023-12-20 阅读全文

就“中班音乐水教案”而言,我们极力推荐一篇非常有意义的文章,相信能够启迪您的思路。同时,也非常欢迎您浏览本网页,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每一位教师都需要认真准备每堂课的教案和课件,这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必要措施。而合理的教案实施则是衡量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体现。...

2023-05-24 阅读全文

优秀的人总是会提前做好准备,每一位任课幼儿园的老师都希望小朋友们能在幼儿园学到知识,大部分老师为了让学生学的更好都会事先准备好教案,有了教案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怎么才能让幼儿园教案写的更加全面呢?以下“中班音乐的教案10篇”由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活...

2023-03-05 阅读全文

为了方便大家阅读和使用,“高中音乐教案”这里栏目小编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以下提供的内容能够解答你的问题。作为一名教师,编写教案和课件是必不可少的任务,如果你还没有完成,就要注意了。教案包括对学生学习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综合分析和总结。...

2023-12-28 阅读全文

所有教师都必须事先准备好自己的课件及教案,同时还需要自行完善教学内容。一个详细的教案能够帮助老师记录学生的学习进程,提升教学效率。接下来,本文就将为您详细介绍“高中音乐教案”相关的知识和技巧,希望本篇文章能为您带来收获!...

2023-06-02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