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我要投稿

于丹趣品人生读后感优选9篇

发布时间:2024-04-24

莎士比亚曾说过“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读完作者写的作品能吸取源源不断的知识。是时候将自己的心得感悟写出来了。小编整理了以下关于“于丹趣品人生读后感”的最新范文,内容丰富的本文可以带给您不少的收获!

于丹趣品人生读后感 篇1

林语堂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社会哲学的最高目标,也无非是希望每个人都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幸福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呈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它是一种生命的感受,一种人生的体验。

在很多的时候,幸福不是去盼望我们没有的东西,而是尽情享受自己现在的拥有。事实上,在当今社会里,相比于成功而言,幸福已经变成了更为奢侈的一件事。

有钱可以买车子、买房子,但买不到幸福;有权可以让人服从、听话,但拴不住幸福;有名可以得到尊敬、羡慕,但这也不等同于幸福。物的享受、权的力量、名的荣誉,只能使人产生一定的满足感,即使这就叫做幸福,那也只是一种短暂的感受,因为贪欲是无法满足的。

孔子曾在《论语》中提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而《陋室铭》中刘禹锡也有言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无丝竹乱耳,无案牍劳形的圣地,何陋之有?亦或是范仲淹劝诫被贬的滕子京,应有登斯楼也,宠辱不惊,把酒临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潇洒心境。又如五柳先生用世外桃源来比喻理想中,生活幸福安宁的地方或与世隔绝、脱离现实斗争的空想社会。

历代文人墨客、往哲先贤都有共同的见解:只要幸福住在里面,简陋的柴门又如何,朴素的茅屋又如何!幸福的笑颜从没有因身份的尊卑贵贱失去它明媚的光芒!因为真正的幸福来自于内心,不能以金钱、权力、荣耀来衡量。

所以说,我们要先抛开金钱利益的杂念。自然地很多人会首先想到借酒消愁,却不知举杯消愁愁更愁。常有人说,带你认识一位新朋友,大家一起喝酒。可惜的是,今朝酒桌上推杯换盏,往往与情场、官场、商场交易相连,唏嘘情意少,利益交换多。

亦或是捧书茗茶,茶中深意可能胜于酒,因为茶香清浅,萦绕不去,一杯茶可以喝出无以言表的滋味来。人生就像品茗,开始会苦一阵,但不会苦一辈子。

然而一个人独处时就抚素琴。史铁生写过一篇小说《命若琴弦》,盲人琴师抱着弹断第1000根琴弦,就能看到光明的坚定信念,刻苦练琴。师傅善意的谎言,让他全身心的倾注内心寂寥悲苦和对美好世界想象于琴弦之上。当一千根琴弦弹断时,一生的悲苦仿佛走到了尽头,而生命也在琴弦中得到了真正的意义。

生命绝非一帆风顺的旅途,每一次不幸的遭遇都是一次生命的洗礼。要么,在痛苦中一蹶不振,放弃希望;要么,把痛苦踩在脚底下,活出崭新的自己。经历了苦难的洗礼,才会更加珍视自己所拥有的现在。

由此可见,幸福是当我们对自己及周围环境或人生目的感到满足时的一种状态,是拥有身心的平和与宁静,不管境况或顺或逆,都能知足常乐,惜福感恩。一个人,只要拥有个好心态,一个坚定不移的信念,那他的生活便是幸福的。幸福像阳光、空气和水一样,不会因为身体的残缺而不充斥在你身边。

于丹趣品人生读后感 篇2

大家都喝过茶,知道茶,但有没有想过,“茶”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呢?于是,我无意之间翻开了于丹教授写的《趣品人生》。我带着疑问,仔细阅读。原来,“茶”字从笔画构成上讲,就是人在草木之间。上有草,下有木,人在草木间,得以氤氲,吸收天地精华,是茶真正的秘密。那么,如何喝茶,一定要喝昂贵之茶吗?每天,爸妈都会在我的水壶里放上几片茶叶,吿诉我这是什么茶,乌牛早、铁观音、白茶、红茶、苦丁茶等等,日复一曰。终于,我忍耐不住问道:“我是为了什么而喝茶的,喝多了跟白开水没啥两样。”于是,我跑到厨房,打开一罐茶,一股我从未闻到的清香从茶罐中飘出,让人陶醉。沏了杯茶,独自走进房间。清静,是茶的本质。我将窗门关上,远离外界之?闹,可静心也。将所有琐事放下,什么作业、考试、课外练习等等统统忘记,只剩下这杯清香之茶。喝上一小口,闭眼,我仿佛蓦然走进了草木之间。这让我明白,“茶不求精而壶亦不燥”,喝茶不求很昂贵,不求非得是名茶,只要喝的快乐,求得自己心意畅快,自得其乐,就是人间好时节。

茶禅一味,对于红尘中的你我,倒也不失为一种启发。有心之人,不妨将喝茶当成生活中一个小小的插曲。静心与清茗相随,必然有所感悟。清茶洗涤过的一生,必有不同的滋味。

“长短任天涯”,人生只要有茶相伴,我就能喝出一份坦然,喝出一味自在的光景。

于丹趣品人生读后感 篇3

让心灵自由呼吸

喜欢于丹,是基于几年前,看她在央视的《百家讲坛》讲论语。她端庄优雅,澹定自信;她口若悬河,博古通今,学识渊博,出口成章。从那以后,她成了我敬佩的大学提问者之一,我也成了于丹众多粉丝之一。

今年暑假,我有幸拜读了她的《趣品人生》,让我更加钦佩她了,钦佩的不是美女教授的天赋,不是于丹老师的创造,而是于丹老师的感悟!

她的感悟,出于女人,出于学者,出于老师,出于做人,出于生活,出于这个现实的世界。读着她的书,我觉得自己像一阵春风,沁人心脾。她在书中讲述了古代名士富有情趣的生活方式,用各种事例告诉我们,高品质的生活并不是有钱人、有闲人的专利,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拥有古代名士般悠闲舒适的生活。

于丹认为,休闲是一种内在的发现,休闲是一种乐趣,休闲是一种生活节奏。她用生动的例子告诉我们,闲暇与时间和金钱无关。在书中,于丹用细腻的文字,从道理上唤醒我们重新思考,感悟人生,发人深省。

她用茶、钢琴、酒谈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更贴切、更贴近生活。这种观念强烈地打动着我们的心,告诉我们如何从容地找到自我,如何重新启动我们的心,如何找到幸福。

于丹说,人在路上奔忙,不妨在忙碌的喧嚣中“且停停”。“停一停”能让我们歇歇脚,静静心。在亭子里养养神,问问自己我们从**来,要到**去?

回味一下起点与目的之间,这路上的每一步,其实本身就是风景。但停下不是为了安息于此,终老于此。停一下,不是要丢了赶路的自己,是为了再上路,步履轻盈更好地上路、更好地前行。

以前每逢周末的时候,我的内心就会变得十分焦虑,不知道怎样打发闲暇的时光,没有办法平心静气的去做任何事情。觉得自己在这段时间段过得太枯燥,不知道自己坚持的还值得坚持吗?没有家人或朋友在身边独处太无聊了。

读了于丹的《趣品人生》,我懂得了:心不静,幸福来不了;人没有更多与内心对话的机会,生命鲜***来。

人这一生要承载的太多太多,为社会承担使命,为家庭承担责任......幸福正前所未有的成为了奢侈品,问问我们的内心:我们真的幸福吗?

道理其实大家都懂,只是当今社会,人们匆匆忙忙向前进,忙工作忙生活,忙买房买车忙贷款,忙忙碌碌,熙熙攘攘,为忙碌而忙碌,晕头转向都要迷失了自己的心灵。

生活需要一点悠闲的情趣来调节紧张的律动,但情趣不是与生俱来的,是从生命中涵养、从天地自然中滋养而成的。人生路上究竟有多少亭子?那不是一个特定的地方,甚至不是一段特定的时间。

一茶、一酒、一琴、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能唤醒生命的色彩。春天的迷人,夏天的火热,秋天的绚烂,冬天的宁静;海的波澜壮阔,湖的宁静安详,瀑的澎湃激荡,溪的浅吟低唱;日月的更替,四季的轮回;无不投射鲜活的光辉么?四时不同,山水各异,这样走下来,生命中自然会多出一份情趣。

人生的长河总有一些欢欣闪烁,前不久的一趟旅程,春风浩荡,绿树成荫,蓝天白云,天地辽阔,让我们趣味盎然,回味悠长。我们能把握的往往是生活中的感动时刻。品茶、品酒、听钢琴、亲临山川,呵护身心,在大自然和日月更迭中陶冶情操。

当回到当下,生活虽然还是原样,由于心境改变了,会新奇的发现新的趣味,感受生活的平静和幸福,品味生活的甜苦与意趣,不经意间找回生命本真,重拾幸福的感觉。

人生长路漫漫,释放自我,游历于山水自然之间,放眼于辽阔之间,亲临山水。见飞鸟在天,见游鱼在水,领悟其中的意境,获得天赋的人生乐趣。寻找一种“悠闲”的生活方式、适合自己的方式,从容的上路。

人可以憧憬未来,可以缅怀过去,但能够抓住的只有现在,如书中《序》里所说,做一些看似无用的事。为当下的生活增添一些趣味,在俗世生活中欣然品味“琴棋书画诗酒花”、“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意境。虽然由于自身的底子薄,达不到那样的高度,但是,我们可以多学习,取长补短,将能做的、会做的,且有意境的事充分发挥

如此看来,幸福就在我们心中。清晨,我们在温润阳光的洗礼下醒来,伴着花草香上路,看蓝天白云,看青山绿水,看飞鸟将视线拉伸成弧......知足的心境就会打开,幸福就会不请自来。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不要迷失自我,经常停下来寻找生活的真谛。享受生活的真谛,体验生活中的一种闲适与平静。

不复杂,不忙碌,不奢侈,不贪婪。喝一杯茶,品一口酒,听**,简单悠闲的生活,让灵魂自由呼吸。

峰高街道建设中心小学:龚文书

2012年8月

于丹趣品人生读后感 篇4

因参与我校5月18日举行的“教师幸福读书论坛”活动,有幸得到一份“厚重的奖励”——《于丹趣品人生》一书,心中甚是欣喜。

由于近一段时间的忙碌,近一个月的时间才得以断断续续通读完毕此书,收获颇丰。

拿到此书,翻开扉页,首先被知性的于丹所吸引。客观来讲,于丹不是美女,但照片上的于丹很“女人”、很成熟、很睿智,非常吸引人。

白岩松的“推荐序”——《做一些无用的事》为此书掀开了序幕,开篇的几句话便带给了我深深的思考:

此时此刻的中国人,我们,怎么了?

平静,正前所未有地成为奢侈品,而除了幸福,我们又似乎什么都有,人人匆匆忙忙向前进,又时常困惑:我要去哪儿?

对啊,要去哪儿?我们追求幸福的脚步从未停止过,可我们得到幸福了吗?这样反思自己,我发现我们的生活的确是出现了一些问题:有些事情,我们过于关注结果,而忽略了过程,比如“生活”这件事。但幸福与快乐往往就在生活的过程中,不经意间,我们都丢失了它。我们惶恐,我们迷茫,我们不快乐,我们更不幸福!所以,我们要寻找答案,我们要改变生活!

睿智的、充满生活情趣的于丹在书中告诉了我们答案:生活中我们要学会“悠闲”,要过一种有“情趣”的日子。

于丹认为,悠闲与时间无关,悠闲是内心的一种发现,是生活的一种乐趣,是生命的一种节奏,是一种生活姿态,是一种寻找自我的方式。

忙乱的生活给我们带来的是精神生活的焦灼与纠结,我们好像都不会“悠闲”了,也没有“情趣”了……

读书的收获就在这里,于丹在书中提示我们:真正的闲适,就是让山水入怀,让自己的生命浩荡。古代的文人墨客无不如此,孔子、孟子、李白、杜甫、苏轼、王维、陆游……他们千山走遍,看到了四季的表情,体会到了万物变化的规律,心中自然也装下了不同的情趣。

我们也可以在山水自然、日月星辰的更迭中陶冶性情,虽然最终还是要回到现实中,虽然现实中的一切困顿和矛盾并没有因为我们去亲山临水一番而消失。但是,如果我们真正敞开心扉,游历归来,心境定有所改变。即使我们的生活还是过去的样子,但我们已经能够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趣味了,这就是最大的改变与收获。

这本书里更多的内容是于丹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介绍了饮茶、品酒、弹琴的情趣。

于丹认为,在紧张忙碌中,让我们的心灵澄净清澈的成本最低、时间最短的方法就是喝茶。世事喧嚣,人生纷扰,唯有喝茶时心思才能宁静。

扪心自问:人心浮躁的今天,我们还能坐下来悠闲地喝一泡好茶吗?

喝茶是一种生活方式,会喝茶则是一份心境,一种涵养。茶不求贵,只要能真心会意,就能喝出内心的清雅、安闲、洒脱。无论如何忙碌,手边总可以有一盏茶,除了解渴,还可以养心——在某一瞬间,如坐草木之间,如归远古山林,感受清风浩荡。只要用心,我们就能在茶里品见自己的味道。

有茶的日子就是一段好时光。

酒中有兴亡,酒中有人心,酒中有从容,酒中有智慧,酒中有豪情,酒中有境界……酒中有生活的千姿百态!

每个人的一生,也都像杯中酒,个中滋味,须自己品尝。我们可以选个合适的时间,或独酌,或对饮,或酣畅,或微醺,以美酒试一试自己的至情至性,触摸一处内心不轻易打开的地方,那一刻,或许我们也能酿出自己生命的传奇。

有酒相伴,人生或许会增添更多的情趣。

琴,是典雅之物。

于丹说,今人想要在俗世生活中寻找一些寄托,总是需要一些载体的。古琴就是最好的凭藉。

我想,我们可以不会弹琴,但我们要学会听琴。从琴中我们可以听出心境,可以听出高尚,听出人品。只是我们要学会慢一点,再慢一点,让心静下来,慢慢感,慢慢悟。

其实,人生也是一架琴,用弹琴或听琴的心涤荡一下躁气或戾气,渐渐地,也许可以从都市噪音之外静观聆听出天籁清越,自心中漾出大音希声。

有音乐的人生是幸运的。

有茶饮,有酒品,有琴听的人生是简单而又快乐的,更是幸福的。

于丹说,人可以憧憬未来,可以缅怀过去,但能够抓住的只有现在,而现在除了有意义,还应该有意思。当下生活,如能添加一些趣味,就会日日欢欣,生机盎然。所以,我们要学会为自己当下的生活增添些许情趣。

白岩松在推荐序的结尾写道:茶、酒、琴又或其他,也都只是手段,让心静下来一些,让生命分一些时间给看似无用的事,这才是目标。心不静,幸福来不了;人没有更多与内心对话的机会,生命鲜活不起来。

那就让我们从看于丹这些文字开始,静下心来,在平平淡淡的生活中,用心体会,用情感悟。也许,幸福就在身边。

于丹趣品人生读后感 篇5

人能够憧憬未来,能够缅怀过去,但能够抓住的只有此刻。于丹透过讲述琴酒茶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生其实很搞笑,不妨学习古人的意趣,在抚琴品酒饮茶里趣品人生。下面是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读《于丹趣品人生》有感

于丹在与读者阔别三年之后,推出了新作《于丹趣品人生》。在书中,她传达给我们一个理念:用休闲的方式找回淡定幸福的自我,也是一种生活的方法。

在这本书中,于丹讲述了古代名士富有情趣的生活方式,用各种事例告诉我们,高品质的生活并不是有钱人、有闲人的专利,每个人都能够拥有古代名士般悠闲舒适的生活。于丹认为,悠闲是内心的一种发现,悠闲是一种乐趣,悠闲是生命的一个节奏。

于丹选取了茶、酒、自然山水等每个人都能够触摸到的载体。这些载体无关物质财富,又十足中国式,自成一套仪式,能够让每个人找到一种心灵寄托。

为此,于丹延续了心灵鸡汤式的风格,或引经据典,或直陈观点,用一个个典故或现代故事,将我们生活中遇到的困惑阐释得淋漓尽致,清晰明了地回答了我们生活中所碰到的种种问题,句句直指人心,撞击心灵。

于丹用清代大戏剧家李渔的“且停亭”的故事阐述自我对人生的理解:亭子的“亭”加一个单立人,就是“停”,人进了亭子就“停”下脚步。亭子原本是空,有了人以后就有了好处。我想,《于丹趣品人生》的好处就在于,于丹想在忙碌生活里给大家搭几个小亭子,让匆忙的脚步有停歇的时间。

那么,我们究竟就应以什么样的方式去生活呢?于丹认为,在用尽一生去实现自我毕生的愿望的时候,要懂得停下来享受生活的意趣与闲情,时时观照自我的内心,不要在忙碌中失去自我的心灵。

值得一提的是,该书中哲理性的语言俯拾即是:“喝茶未必要最好的,关键是要学会品味,才能滋养心”,“明月清风是最好的滋养品”,“走到山水之间,才能够感觉到与生命有如此亲近而深刻的融合”------这些精妙的语言背后是对生活通透的感悟,需要我们用心细细品味。

于丹趣品人生读后感

这本书分成茶、酒、琴来介绍,根据于丹自我的理解和体会来描述一些看上去无用的事,其实,这也是在写人生。生活是很复杂,但永远要有闲趣,要有美。

你有没有想过工作、学习之之后弹一会儿乐器?在闲聊时喝一小盏茶?在晚饭后自娱自乐地品上一杯小酒(或喝一点儿酒酿)?也许没有吧?每一天都循规蹈矩,每一天都在繁忙地学习、工作,每一天都在毫无好处的事中浪费时间,那么,你会变成一个机器。确实,我们需要放松一下,大城市里的人,如上海人走路都比别人快许多,谈何生活?

茶,从字面上来看,就是“人在草木之间”。喝茶,大家都会;品茶,品出它的滋味,你会吗?就应不会的。此刻更多的人把饮茶当作解渴的一种方式,而不是一种生活。鲁迅先生曾说过:“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酒呢,此刻成了一种应酬,哪里会好好品尝呢?摘仙人—李白有一篇诗中写道“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顷三百杯。”真是体现出了一种豪情海量。琴,十分雅致,我也在学琴,我总觉得琴能心旷神怡。音乐之美,是任何人无法抵抗的。

读了这本书,我懂得了生活中并不是没有快乐,也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于丹趣品人生读后感

此刻好像到处都在讲幸福,但是幸福在这天似乎变成比成功更奢侈的一件事,很多成功者费尽心机拥有了财富、名誉、权势,却蓦然发现自我恰恰丢掉了幸福。缺少意趣与闲情的生活方式,往往会让我们在忙碌中失去自我的心灵。我们这天究竟就应以什么样的方式生活呢?于丹教授从三个方面入手带领我们体验古代名士的生活情趣:

一茶之味

有一个耳熟能详的说法:“书画棋琴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它。而今七事都变更,柴米油盐酱醋茶”“书画棋琴诗酒花,”属于典雅的生活方式,而“茶”却和柴米油盐放在一齐,这件寻常百姓家的茶事中也有什么佳趣吗?

大家都喝过茶,熟悉茶,但是有没有想过。“茶”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呢?

“茶”字从笔画构成上讲,就是“人在草木间”。上有草,下有木,人在草木间,得以氤氲,吸收天地精华,是茶真正的秘密。无论在办公室还是在家里,即便窗外满眼都是都市的水泥丛林,立交桥上车水马龙,只要一盏清茗在手,人就仿佛蓦然走进了草木之间。

上有这样一句话,说茶“其旨归与色香味,其道归于精燥洁”。表达是什么意思呢?茶从本意上讲,色香味俱全。表面看来,我们喝的是它的味道,实际上,茶有茶道。这种“道”与一般人理解的泡茶时的繁文缛节不一样,而是指向人内心的一种典雅、清净和高洁的大道。

当今社会,无论学习还是工作,节奏都过于紧张。让大家经常去闭关,归隐山林,躲到一个偏僻的地方居住一段时间,对大多数人都不太现实。那么,在紧张忙碌中,有没有成本最低、时间最短的方法,让我们的心灵澄净清澈呢?

也许,那就是喝茶。林语堂先生说,“以一个冷静的头脑去看忙乱的世界的人”,才能体会出“淡茶的美妙气味”。如此看来,品茶训练的不是舌头而是大脑。

那么如何喝茶呢?必须要喝昂贵的茶吗?

中说得好,“茶不求精而壶亦不燥”喝茶不求很昂贵,不求非得是名茶,只要壶里一向不干就行了。“酒不求洌而樽亦不空”,酒不必须非得是茅台、五粮液等名贵好酒,只要让酒樽中有酒即可,喝的就是一个意趣。“”素琴无弦而常调,短笛无腔而自适“弹一张琴,吹一支笛,不必须要十分精到,毕竟不可能人人都成为技艺精良的乐工。只求自适,心里高兴就行了。

在现实生活中,无论喝茶、饮酒还是抚琴,求得自我新意畅快,自得其乐,就是人间好时节。

鲁迅先生曾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人人都想享“清福”,但“清福”意味着什么,并非人人懂得。其实,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喝茶时心里能将琐事暂且放下。

世人茫茫碌碌,总脱不开眼前这点烦恼。如今大家邀集一齐去茶馆,大多是为了谈事,谈到口干舌燥时,喝茶是为了解渴。喝了之后谈,谈了继续喝,远离了品茶的本意。真正的品茶是抛开满脑子浮躁的思绪,持续心思的澄澈,让自我的内心油然升起一种草木滋润的怡然自得。

二酒之品

自古而今,酒在人们的生命中不扮演了一个重要的主角。人的性情,在酒中会十倍百倍放大。心事重重之人遇酒会更加沉闷,胸襟宽阔、豪气干云的人在酒中会越发壮阔。酒逞英豪,并非一时兴起,而是长期酝酿的性情被美酒点燃,喷薄而出。酒的滋味有浓有淡,酒里的情致有喜有悲,饮酒的人也有醒有醉。不妨选个适宜的时间,或独酌,或对饮,或酣畅、或微醺,以美酒试一试自我的至情至性,触摸一处内心不轻易打开的地方,那一刻,或许我们也能酿造自我生命的传奇。

三琴之趣

大家平时说“琴棋书画”,琴是排在第一位的。我们相信谁都能说出几个跟琴有关的典故,比如高山流水遇知音,耳熟能详;比如司马相如一曲,打动卓文君芳心,不惜走出王孙豪门,跟着这位怀抱绿绮名琴的翩翩佳公子去当垆沽酒。这些都已经成为千古佳话。

从古到今,在中国人的生命和生活里,琴韵袅袅,萦心绕梁,隐隐约约从未远离。听琴的人,听的是弦外之音,作曲的人,谱的是心中之曲。听琴也罢,弹琴也罢,高山下清浊在乎人心。开阔襟怀,散尽郁结气,让心变得清和明朗,也许是千古琴音最终的寄托。

其实,于丹告诉我们的是,我们不必照本宣科,不必邯郸学步,不必鹦鹉学舌,我们要学的是古人的一种心境,而不是照搬古人的生活方式。如果学到了古人的那种心境,那么,无论在什么样的时代背景下,在什么节奏的生活环境中,我们都能享受到生活的快乐,感受到内心的宁静与安逸。

于丹趣品人生读后感

一口气读完整本书,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却是那金圣叹的三十三则不亦快哉。

于书斋前,拔去垂丝海堂紫荆等树,多种芭蕉一二十本。不亦快哉!

子弟背诵书烂熟,如瓶中泻水。不亦快哉!

夏月早起,看人于松棚下,锯大竹作筒用。不亦快哉!

夏日于朱红盘中,自拔快刀,切绿沉西瓜。不亦快哉!

这些体验很稀奇吗?想必不见得,但为什么我们却很少有这一份微小感动了呢?

我们缺少了一颗感动的心,喝茶喝的不是茶叶的好坏,饮酒也不在于酒的浓淡,弹琴不在乎你琴艺的高低,只要你有一颗活着的心,在用心品茶,用心饮酒,用心抚琴,便是好的。

我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白岩松在他的《幸福了吗?》里面曾写到过墨西哥的一个寓言,说一群人在急匆匆的赶路,突然一个人停了下来。旁边的人很奇怪,问:“为什么不走了?”停下的人一笑,说:“走得太快,灵魂落在了后面,我要等等它。”

以前,古人能够用一个时辰来品茶,跋山涉水几个月只为去见一个朋友,花很长的时间期盼一封信的到来,在做这些事的过程中,享受一种名为等待的幸福。而此刻的我们,用各种速溶饮料代替了茶水,只要上顷刻之间便可得知对方的消息,太简易的过程,让我们少了一份珍惜,不再会静下心来感受那每一份微小的感动。不再生活着,而只是活着。

渐渐的,“忙”成了一个习惯。不再停下脚步,为街口新装的霓虹灯而感到惊喜;不再在吃完晚饭后,到楼下散散步,和邻居打声招呼;不再为路边新开的野花而感动;不再珍惜朋友的关心······不再感觉这个世界的完美。

所以,在一段时间的忙碌以后,我们需要出去走走,走到山水之间,在不经意间,收获一些微小的感动,叹一声“不亦快哉”!

于丹趣品人生读后感

清晨,本就应是在家里悠闲自在的吃一顿早饭的时间,可注重高效的上班族们急急忙忙地飞奔单位;而学生们也正争分夺秒的赶向学校,每时每刻都在为那最终的一场考试准备着,做不完的练习,写不完的作业。我们被高压和快节奏的生活压迫得喘但是气来,从早上被闹钟吵醒,匆匆忙忙奔向学校,备课、讲课、改作业,一天紧张忙碌的工作,累得筋疲力尽。美妙的音乐、泛着墨香的书本、一路的风景从没有时间,也没有情绪去欣赏。这就是所谓的生活吗?

也许,我们就应偶尔抽出那么几分钟,去体会一番什么叫真正的生活。翻开于丹的《趣品人生》,就仿佛变成了深山隐士,没有了尘世的喧嚣,没有了俗人的市侩,有的只是无限的宁静与雅致。一字一句,将人的灵魂领入了最纯粹的自然之中,带着我们感受古文化中的生活之趣。捧起这本《趣品人生》感到了人生的另一种滋味。于丹讲述了古代名士富有情趣的生活方式,以各种事例告诉我们,高品质的生活并不是有钱人、有闲人的专利,每个人都能够拥有古代名士般悠闲舒适的生活。在书中,她传达给我们一个理念:用休闲的方式找回淡定幸福的自我,也是一种生活的方法。于丹认为,悠闲是内心的一种发现,悠闲是一种乐趣,悠闲是生命的一个节拍。

我们感叹生活的琐碎和无趣,感叹幸福在这天似乎变成比成功更奢侈的一件事。我们自我把寻找快乐的潜力给丢了,丢给了繁杂的生活、丢给了忙碌的时间、丢给了世俗的名利。我们所有的悠闲和情趣丢弃的无影无踪。

我们的生活需要一些看似无好处的事情来进行调剂,人生苦短,生存的好处不光在于奋斗和拼搏,还在于懂得欣赏擦肩而过的美丽和随处可见的淡然。正如书中的介绍:“于丹教授将带领我们体验古代名士的生活情趣,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杯茶,于闲适间找回生命本真,找回幸福的感觉。悠闲的情趣与生活方式并非要让我们闲置大把的时光,放下理想和职责,而恰恰是要让我们在建立价值的同时不要丢失自我。无论生命的道路上多么忙碌,不妨忙里抽闲让自我停一停、静静心,回头看看最初的起点,向前望望最终的归宿,然后带着一个从容的自我,走上漫漫的人生道路。”

人能够憧憬未来,能够缅怀过去,但能够抓住的只有此刻,如书中《序》里所说,做一些看似无用的事。为当下的生活增添一些趣味,在俗世生活中欣然品味“琴棋书画诗酒花”、“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意境。虽然由于自身的底子薄,达不到那样的高度,但是,我们能够多学习,取长补短,将能做的会做的,且有意境的事充分发挥。

于丹趣品人生读后感 篇6

清晨,本应该是在家里悠闲自在的吃一顿早饭的时间,可注重高效的上班族们急急忙忙地飞奔单位;而学生们也正争分夺秒的赶向学校,每时每刻都在为那最终的一场考试准备着,做不完的练习,写不完的作业。我们被高压和快节奏的生活压迫得喘不过气来,从早上被闹钟吵醒,匆匆忙忙奔向学校,备课、讲课、改作业,一天紧张忙碌的工作,累得筋疲力尽。美妙的音乐、泛着墨香的书本、一路的风景从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情去欣赏。这就是所谓的生活吗?

也许,我们应该偶尔抽出那么几分钟,去体会一番什么叫真正的生活。翻开于丹的《趣品人生》,就仿佛变成了深山隐士,没有了尘世的喧嚣,没有了俗人的市侩,有的只是无限的宁静与雅致。一字一句,将人的灵魂领入了最纯粹的自然之中,带着我们感受古文化中的生活之趣。捧起这本《趣品人生》感到了人生的另一种滋味。于丹讲述了古代名士富有情趣的生活方式,以各种事例告诉我们,高品质的生活并不是有钱人、有闲人的专利,每个人都可以拥有古代名士般悠闲舒适的生活。在书中,她传达给我们一个理念:用休闲的方式找回淡定幸福的自己,也是一种生活的方法。于丹认为,悠闲是内心的一种发现,悠闲是一种乐趣,悠闲是生命的'一个节拍。

我们感叹生活的琐碎和无趣,感叹幸福在今天似乎变成比成功更奢侈的一件事。我们自己把寻找快乐的能力给丢了,丢给了繁杂的生活、丢给了忙碌的时间、丢给了世俗的名利。我们所有的悠闲和情趣丢弃的无影无踪。

我们的生活需要一些看似无意义的事情来进行调剂,人生苦短,生存的意义不光在于奋斗和拼搏,还在于懂得欣赏擦肩而过的美丽和随处可见的淡然。正如书中的介绍:“于丹教授将带领我们体验古代名士的生活情趣,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杯茶,于闲适间找回生命本真,找回幸福的感觉。悠闲的情趣与生活方式并非要让我们闲置大把的时光,放弃理想和责任,而恰恰是要让我们在建立价值的同时不要丢失自己。无论生命的道路上多么忙碌,不妨忙里抽闲让自己停一停、静静心,回头看看最初的起点,向前望望最终的归宿,然后带着一个从容的自己,走上漫漫的人生道路。”

人可以憧憬未来,可以缅怀过去,但能够抓住的只有现在,如书中《序》里所说,做一些看似无用的事。为当下的生活增添一些趣味,在俗世生活中欣然品味“琴棋书画诗酒花”、“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意境。虽然由于自身的底子薄,达不到那样的高度,但是,我们可以多学习,取长补短,将能做的会做的,且有意境的事充分发挥。

于丹趣品人生读后感 篇7

身在凡尘,闲看庭前花开花落;与世无争,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然而,你我皆凡人,真能做到吗?

弟子问师父:您能谈谈人类的奇怪之处吗?师父答曰:他们急于成长,然后又哀叹失去的童年;他们以健康换取金钱,不久后又想用金钱恢复健康。他们对未来焦虑不已,却又无视现在的幸福。因此,他们既不活在当下,也不活在未来。他们活着仿佛从来不会死亡;临死前,又仿佛他们从未活过。

古往今来,人人都向往幸福,人人都希望幸福,人人都追求幸福。然而,当今社会,幸福又是那么的遥不可及。正如于丹教授所言,相比于成功而言,幸福已经变成了更为奢侈的一件事。人们追逐成功,而成功却无法带给个人生命价值的全部满足。或许我们缺少的只是一点意趣、一点闲情,缺少了与家人共处的那些闪光的零碎的时间。

意趣、闲情、与家人共处曾几何时,这些已经淡出人们的视野和生活,取而代之的是忙、快、冲。人们也往往抱怨,为什么这么忙呢?即使连走路的步伐也明显加快,生怕赶不上别人。不顾一切地往前冲。人们只知前进,不愿停下来,似乎一旦停下,便失去很多重要的东西。岂不知有时刻意所追求的往往就是应该失去的东西。黎巴嫩著名诗人纪伯伦曾经说过,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当初为什么出发。是啊,人们拼命地工作是为了更好地生活,然而,很多人往往为了工作而失去了生活。在这纷繁复杂的社会,人们总是用忙来演绎自己的生活。忙到底是为了什么呢?人最想得到什么,就会成为什么的囚徒。比如金钱,人们拼命获得金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然而,现如今,很多人把金钱当做成生活的目的。岂不悲哉!

于丹教授的《趣品人生》给予我们的是一种生活方式,那就是悠闲。悠闲是什么?悠闲是内心的一种发现,悠闲是生活的一种乐趣,有显示生命的一种节奏,悠闲与时间无关。正如清人张潮在《幽梦影》中写道: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悠闲更与金钱无关,它不是奢侈的方式,让人们去选择用金钱购买。悠闲是用心静来演绎的。只有静下来的人,才能够让自己真正的闲暇下来。这无疑对于解决当今人们的浮躁心态益处颇多。

对于我们而言,或许不能用品让自己悠闲下来,更绝难用趣来演绎自己的生活。高深的茶道,我们仅仅只是用来解渴,绝没有清凉的饮料能给人带来一时的痛快;浓郁的陈酿,只有在酊酩大醉而伤肝时,我们才知道自己不胜酒力;悠扬的琴声在喧嚣的环境中湮没,我们哪有时间和心境来欣赏。然而,我们完全可以泡一杯咖啡,在苦涩之后给人留下淡淡的幽香,也完全可以手捧一本书,带着几分清新畅游优美的文字,可以收拾自己尘封已久的渔具到河边,用诱饵享受与鱼儿搏斗的乐趣,亦可以推出自行车,在骑行中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没有约束,没有限制,只有自己沉浸在其中,或许孤独,或许寂寞,当自己置于此时此景是,决然会忘记自己的存在。与天地浑然一体,不再忙碌,不再困乏,只有乐趣在其中。这就是我们向往的生活。当然,悠闲不是纵欲,有的人在灯红酒绿或者是麻将声声中度过,这不是悠闲,而是纵欲。毕竟人生短暂,我们需要追寻的是一种生活的乐趣,生活才是生命的本真。

于丹教授在《趣品人生》中,不是让我们拿出大把时光去浪掷,不是为了让我们放弃理想和责任,而是希望大家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不要丢失自己。悠闲是一种生活姿态,是一种寻找自我的方式。正如禅宗公案故事中的公差一样,和尚还在,我到哪里去了?清代著名戏曲家、大文人李渔,在家乡浙江兰溪建了一座亭子,取名为且停亭。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来者往者溪山清静且停停。在与心有关的字当中,最为悲观的字莫过于忙,意为心亡。不如让我们停一停:让我们充充电,让我们歇歇脚,让我们静静心,让我们回头看一看出发的起点在哪儿,让我们向前望一望最终目的又是什么。喝一盏茶,养一会儿神,回味一下起点与目的之间,过程本身也是意义。

把弯路走直的人是聪明的,因为找到了捷径;把直路走弯的人是豁达的,因为可以多看几道风景。直路也好,弯路也罢,为了上路时走得更轻松,且自停一停脚步,不要丢了赶路的自己。

于丹趣品人生读后感 篇8

于丹是我国著名的文化学者、研究者和传统文化的传播者。读她的书,或者在电视上听她的讲座,总有一种书香的感觉。她的声音和语言似乎有一种魔力,让人不自觉地平静下来。她用抚慰的语调,徜徉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浩瀚中,慢慢领悟古人的智慧和传统文化的深邃。

是种享受。无意中看到这本《趣品人生》,我一开始是不忍翻读的,因为面对“人生”二字,有种畏惧和迷茫。但我忍不住想看看。文化大师眼中的生活是什么?

“人生”二字该如何品,又如何“趣”品?

拿起书,我不禁莞尔。32开大小、纯白色的封面上,简简单单的六个楷体大字“于丹趣品人生”居于正中,在下半部,以中国水墨画的形式勾勒出粗细不均的几笔线条,线条间随意的散落些许红色的珍珠。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没有常见的16开“大砖头”,没有鲜红的“助您成功”字样。在生命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值得品味、体验或收藏的记忆珍珠。它们简单又长,这是我最喜欢的款式。

读一本书,我总是喜欢首先读序。序有作者自己写的,也有请名人帮忙写的。读作者自己写的序,便能知晓作者著书的缘由、意图,书中的观点,以及文章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序是对全书的鸟瞰。窥一斑而知全豹,好的序会吸引读者迫不及待的想要往下详读,相反,如果对序不满意可能就会将书束之高阁。本书前言由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白岩松推荐。

白岩松是我最喜欢的主持人之一。他知识渊博,职业道德高尚。可以看得出来,他很用心的写了本书的序,将他对人生的感悟,对人生的品味,剖白于读者面前。淡淡的笔触,没有空洞的吹捧和乏味的说教,真实而又意味深远,值得一读。

序之后是目录。目录是对顺序的扩展,是作者对整本书观点的分解和讨论。本书的目录采用竖排、从右到左的书写方式,光看目录就有一股古韵透出来。

于丹从评述大学者林语堂先生的名作——《生活的艺术》开始,引经注典,对中国古代生活中最常见、传统文化中描述最多的生活润滑品——茶、酒、琴进行逐一品味,她认为“在当今社会里,相比于成功而言,幸福已经变成了更为奢侈的一件事”,那么人生路漫漫,何不用中国人的方式,“从容踏上旅程”呢。远离喧嚣的世界,或喝茶,或喝酒,或听钢琴,忙碌的闲暇,为自己的灵魂找到片刻的休息。她希望通过本书跟读者一起“闲聊几句关于生活艺术的感悟”,探讨一下“中国人传统生活方式和生活情趣对今天的启发”。

全书共分七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茶之味、酒之品和琴之趣被细细解读开来,字里行间都显现出于丹式的人生智慧。

茶之味泡茶,古人讲究“入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淡淡的几片叶子泡在水里,慢慢地释放出茶香,清浅的绿色好像沏进了一片阳光。在这样清浅的绿色里,能听见山风,能感受到山泉。写意之美,正是中国古代文人对茶最为痴迷的地方。

有很多茶诗可以为证。

最著名的莫过于唐代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第一碗茶喝进去,嘴巴喉咙都感觉滋润了。第二碗开始喝出好情致。第三碗喝得人头脑兴奋,想吟诗作赋。

喝到第五婉、第六碗,“肌骨清”“通仙灵”,简直要进入神仙境界了。最神圣的是第七碗。此时,他的心已远离混沌,开始想念海上的蓬莱仙山。仙境何在?

仿佛要生出翅膀,凭借着茶的清香远远飞去。

又比如唐代元稹写过的一首有趣的诗,就叫做《茶》。

茶,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这样一杯茶,入夜可邀约明月,醒来时可面对朝霞。昼夜皆有清茶相伴,岂不是人生一幸事?这样一杯茶,洗尽古今,常饮不倦;那淡淡的清香,醉了人,醉了静好年。

如今街上茶馆林立,茶的种类繁多,各种茶艺更是眼花缭乱。人们被邀请一起去茶馆,主要是聊聊天。说到口干,茶就是解渴。喝了接着谈,谈了继续喝,远离了品茶的本意。

真正的品茶,是抛开心中浮躁的思绪,保持头脑清醒,让内心升起一种滋养植物的满足感。

无论如何忙碌,手边总可以有一盏茶,除了解渴,还可以养心——在某一瞬间,如坐草木之间,如归远古山林,感受到清风浩荡。“一杯清茗,十年尘梦”,世事喧嚣,人生纷扰,唯有喝茶时心思才能宁静。

酒之品古人云:“万事可忘,难忘者铭心一段;千般易淡,未淡者美酒三杯。”说的是人这一辈子有很多事情可以忘记,但内心求名逐利的这点愿望总是放不下。

有了欲望就有了烦恼,别的东西都能看淡,但有欲望、有烦恼时如何能解脱,唯有美酒三杯,悲欢苦乐尽在其中。

千百年来多少文人墨客寄情于酒,寄思于酒,寄志于酒,兴致勃发时“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忧愁时“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豪气干云时“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黯然神伤时“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朋友相逢时“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离别时“今日送君须尽醉,明朝相忆路漫漫”…… 在酒里,酣畅淋漓,尽展他们的旷世才情。品尝着书中这些酒诗的醇香,想象着酒杯里流水的情景,我禁不住醉了。

比如李太白,一生嗜酒如命,素有“酒仙”雅称。快意时称“人生飘忽百年内,且须酣畅万古情”,失意时唱“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羁旅中坦言“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而且堂而皇之找到理论依据: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又比如陶渊明,“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这种美酒独尽、好诗自娱的状态,既不需要别人喝彩,也不用向别人敬酒折腰,能超越凡俗。

不觉知自我,安知物为贵。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这样物我两忘的自由和从容,如今斗茅台拼拉菲的豪局真难企及了。

在当今社会,中国人离不开酒,但他们不想为了好酒本身的味道或精神而相见。他们往往与官场促销有关,与职场交易有关,办事前需要喝酒。表面上看,这也是笑声,甚至是英雄气概,但有些人尊重职位,有些人尊重投资。这样的酒,往往醉了都不知酒的滋味。

品酒的心不单纯,美酒也会成浊物。

壶里乾坤大,杯中岁月长。酒的滋味有浓有淡,酒里的情致有喜有悲,饮酒的人也有醒有醉。酒中真正的佳趣在于浅醉微醺时触摸到自己的灵魂。

不妨选个合适的时间,或独酌,或对饮,或酣畅,或微醺,以美酒试一试自己的至情至性,触摸一处内心不轻易打开的地方,那一刻,或许我们也能酿造自己生命的传奇。

琴之趣琴棋书画,琴是排在第一位的。很多跟琴有关的典故,比如高山流水遇知音,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打动卓文君的心,都已经成为千古佳话。从古到今,在中国人的生命和生活里,琴韵袅袅,萦心绕梁,隐隐约约从未远离。

北宋古琴家崔遵度写过一本《琴笺》,他说:“颐天地之和,莫先于乐;穷乐之趣,莫近于琴。”在各种音乐形式中,琴是传递心曲的最好途径。

古人抱琴于山水之间,所谓“志在山水,琴表其情”,一方面感受大自然的山水长阔,一方面通过琴音表露内心情感。所谓“抚琴动操,欲令群山皆响”,就是凭琴声把自己带回自然之中,宛如赤子,聆听天地精神的动静。

比如爱琴的白居易曾写作一首《清夜琴兴》:

月出鸟栖尽,寂然坐空林。

是时心境闲,可以弹素琴。

清冷由本性,恬澹随人心。

心积和平气,木应正始音。

响馀群动息,曲罢秋夜深。

正声感元化,天地清沉沉。

秋晚月出时分,众鸟归林栖息,一个人寂然独坐在空林中。这是心思最凝定的时刻,最美妙的事情就是抚琴。钢琴上的冷漠是植物的本性,宁静与冷漠也是人的本性。

心平了,人静了,周围的树木随之感应。此刻弹出来的琴声,余响袅袅而动,一曲弹罢,秋夜更深,秋意更浓。这样的正声能够教化人心,天地之间更是清气沉沉。

与琴相关的一切都是清洁的、寂寥的、含蓄的、典雅的,唯有如此,才能获得生命的感悟和宇宙的通灵。这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审美情趣,是一个人与世界充分融合的完美意境。

今天,随着科学的发展,我们不用弹钢琴就能听到优美的音乐,因此钢琴已经逐渐退出人们的日常生活。虽然送孩子学习钢琴和各种乐器的家长还有很多,但初衷是好的——钢琴音乐可以帮助孩子培养气质。但随着家长之间的互相攀比、升学的压力,学琴、学音乐的初衷早被抛到九霄云外,孩子们的日日苦练往往只是为了过关考级、升学加分。

在这种功利心的熏陶和指引下,孩子们弹的琴除了熟练的技巧外,也就不再含其它,远没有古人的随心随性。待到琴的功利之用过去,便免不了走向封存蒙尘的命运。孩子们长大后又投身于成家立业的俗世生活,早忘记自己也曾洗手抚琴,更不要提审美情趣和寄托心声。

听琴的人,听的是弦外之音,作琴曲的人,谱的是心中之曲。听琴也罢,弹琴也罢,高下清浊在乎人心。开阔襟怀,散尽郁结气,让心变得清和明朗,也许是千古琴音最终的寄托。

读完全书,我思绪万千。有时候友人相邀,会戏说“今晚是否有空?我们约几个朋友出来,一起谈谈理想,谈谈人生”。

正如我在文章开头所说,对于“人生”二字我是畏惧和迷茫的。畏惧,是因为它太宏大而我太渺小,感觉人生难于把握;迷茫,是因为既处于尘世,又如何走完这短暂的人生,而不留遗憾。回首过去三十几年的人生,从幼时求学,到投入职场,到结婚生子,仿佛一直都被一只无形的手在催促着往前赶,匆匆忙忙,完成既定人生程序的各个环节。

忙忙碌碌于俗事,从未曾停留片刻,去观赏属于自己的风景,去寻找心灵的歇息之处。我对茶、酒、琴的了解,就比如新生婴儿对世界的认知,几近一片空白。也许是时候,给自己留点时间和空间,或捧一杯清茗,或品一杯小酒,或听一曲琴音,让心灵澄净清澈,让人生变得鲜活起来。

就如白岩松在序中写到的,“茶、酒、琴又或其他,也都只是手段,让心静下来一些,让生命分一些时间给看似无用的事,这才是目标。心不静,幸福来不了;人没有更多与内心对话的机会,生命鲜活不起来。总要有个机会和忙乱告别,那就从看看于丹这些文字开始吧!

再然后,把这本书放在一边,把更好的人生拿起来。我想,这也该是于丹做这件事的缘起与期待吧!”

千百万的人有千百万种不同的人生,对人生的品味也有千百万种。就如“读史可以明智,知古可以鉴今”,读书则可以领略他人的智慧,到书中去经历别样的人生,可以增长知识,开阔眼界,丰富阅历,提高品位,体会凡尘俗世之外更多的风景。

二0一二年八月九日

于丹趣品人生读后感 篇9

[键入文字]

寒假读于丹的《趣品人生》有感_1000 字

林语堂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社会哲学的最高目标,也无非是希望每个人都可以

过上幸福的生活”。幸福以各种形式呈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是一种生活的感觉

受,一种人生的体验。

在很多的时候,幸福不是去盼望我们没有的东西,而是尽情享受自己现在的“拥

有”。事实上,在当今社会,幸福已经成为比成功更奢侈的东西。

钱可以买汽车和房子,但买不到幸福;有权可以让人服从、听话,但拴不住幸

福;名望可以得到尊重和钦佩,但并不等于幸福。物的享受、权的力量、名的荣

誉,只能使人产生一定的满足感,即使这就叫做“幸福”,那也只是一种短暂的感受,

因为贪欲是无法满足的。

孔子曾在《论语》中提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而《陋室铭》中刘禹锡也有言“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

丁。无丝竹乱耳,无案牍劳形”的圣地,何陋之有?或者范仲淹训诫被降职的滕子京,

应有“登斯楼也,宠辱不惊,把酒临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潇洒心境。又如五柳

先生用“世外桃源”来比喻理想中,生活幸福安宁的地方或与世隔绝、脱离现实斗争的

空想社会。

历代文人墨客、往哲先贤都有共同的见解:只要幸福住在里面,简陋的柴门又如

何,朴素的茅屋又如何!快乐的微笑从来没有因为身份的尊严和高贵而失去它的亮光!因

因为真正的幸福来自内心,不能用金钱、权力或荣耀来衡量。

因此,我们首先应该抛开金钱利益的观念。自然地很多人会首先想到“借酒消愁”,却

不知“举杯消愁愁更愁”。人们常说我们可以认识一个新朋友一起喝酒。可惜的

是的,今天,推朝酒杯换酒桌上的酒杯,往往与爱情场、官场、商场的交易有关,感叹感情的缺失和利益的付出

换多。1

文章来源: //www.yjs21.com/y/5823906.html
《于丹趣品人生读后感优选9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难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复制内容

相关推荐

  • 《于丹趣品人生》读后感 我们从入学开始就经历过写作了,写作也是一个抓紧挖掘问题的独特过程,写作文时不要照抄照搬材料,这样会让看作文的人认为是凑字数。怎样写好一篇作文?小编现在推荐你阅读一下《于丹趣品人生》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几年前买了一本让我爱不释手的好书,但苦于生活忙碌,未曾读完,晚上闲暇...
    2023-09-21 阅读全文
  • 于丹趣品人生读后感集合9篇 大家每周都避免不了要写作文记录生活吧,通过写作可以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写作文后续的修改的目标是:更清晰,更直接,更鲜活。要怎么样才能写出高质量的作文?小编陆续为大家整理了于丹趣品人生读后感集合9篇,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著名学者于丹离开大众视野三年后,带着她的《于丹趣品人生》又与大家见面了。...
    2023-11-08 阅读全文
  • 于丹趣品人生读后感14篇 作文写得好,学习成绩也不会差,写作的意义也在于写作本身,就像美的意义在于美本身。作文写不好,不妨多看看优秀作文学习和借鉴。不会写作文,到底要怎么办?相信你应该喜欢小编整理的于丹趣品人生读后感14篇,请在阅读后,可以继续收藏本页!这本书分成茶、酒、琴来介绍,根据于丹自己的理解和体会来描写一些看上去无用...
    2023-06-16 阅读全文
  • 于丹趣品人生读后感热门 阅读以下文章,你将深入了解关于“于丹趣品人生读后感”的相关知识,阅读完毕后心中的感受一定会非常丰富。当你读完一本书后,写一篇读后感也是很重要的,下面的文章也许能对你有所启发!...
    2023-05-27 阅读全文
  • 于丹趣品人生读后感分享 栏目小编的推荐无需多说“于丹趣品人生读后感”实至名归,作品就像一个好朋友,陪伴着我们。读后感就是将自己的经验和书中的知识相结合,更好的提升我们的一种方式,作品这本书看过之后你有什么想法?感谢您的光顾让我们一起打造更好的明天!...
    2023-08-04 阅读全文

我们从入学开始就经历过写作了,写作也是一个抓紧挖掘问题的独特过程,写作文时不要照抄照搬材料,这样会让看作文的人认为是凑字数。怎样写好一篇作文?小编现在推荐你阅读一下《于丹趣品人生》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几年前买了一本让我爱不释手的好书,但苦于生活忙碌,未曾读完,晚上闲暇...

2023-09-21 阅读全文

大家每周都避免不了要写作文记录生活吧,通过写作可以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写作文后续的修改的目标是:更清晰,更直接,更鲜活。要怎么样才能写出高质量的作文?小编陆续为大家整理了于丹趣品人生读后感集合9篇,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著名学者于丹离开大众视野三年后,带着她的《于丹趣品人生》又与大家见面了。...

2023-11-08 阅读全文

作文写得好,学习成绩也不会差,写作的意义也在于写作本身,就像美的意义在于美本身。作文写不好,不妨多看看优秀作文学习和借鉴。不会写作文,到底要怎么办?相信你应该喜欢小编整理的于丹趣品人生读后感14篇,请在阅读后,可以继续收藏本页!这本书分成茶、酒、琴来介绍,根据于丹自己的理解和体会来描写一些看上去无用...

2023-06-16 阅读全文

阅读以下文章,你将深入了解关于“于丹趣品人生读后感”的相关知识,阅读完毕后心中的感受一定会非常丰富。当你读完一本书后,写一篇读后感也是很重要的,下面的文章也许能对你有所启发!...

2023-05-27 阅读全文

栏目小编的推荐无需多说“于丹趣品人生读后感”实至名归,作品就像一个好朋友,陪伴着我们。读后感就是将自己的经验和书中的知识相结合,更好的提升我们的一种方式,作品这本书看过之后你有什么想法?感谢您的光顾让我们一起打造更好的明天!...

2023-08-04 阅读全文
下载全文
拷贝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