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昆曲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4-03-12

关于写作文,说起来容易写起来难,写作是我们进行反思和改进教育实践的有效途径。想要写好作文,必定离不开多看、多写。作文怎样写写的好?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昆曲读后感”,请阅读,或许对你有所帮助!

昆曲读后感【篇1】

昆曲历史悠久,一直以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在2001年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后来,中国又发展出了许多不同的剧种,但是有很多剧种都是在昆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昆曲有了“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

而《牡丹亭》作为“昆剧之母”,是每位昆曲迷的必看之作,它也使中国戏第一文库网范文频道剧得以在世界扬名。然而,是什么原因使得《牡丹亭》竟然能让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成长的外国人也如此的痴迷,让它轰动全世界呢?《牡丹亭》的魔力究竟在哪里?

在观看《牡丹亭》前我一直有这个有这个疑惑,为什么它有如此大的魅力,但当我观看完《牡丹亭》后,我才了解了其中的原因。

《牡丹亭》主要讲的是贫寒书生柳梦梅梦见一位佳人立在一座花园的梅树下,跟他说他俩之间有姻缘之分,从此之后柳梦梅经常思念她。南安太守杜宝又一女名丽娘,才貌出众,知书达理,喜欢读书。她读了《诗经·关雎》后伤春寻春,从花园回来后在睡梦中见到一书生持半枝垂柳前来求爱,两人在牡丹亭畔幽会。杜丽娘从此相思成疾,一病不起。她在死前要求她的母亲把她葬在花园的梅树下,并嘱咐丫环春香将她的自画像藏在太湖石底。其父升任淮阳安抚使,委托陈最良葬女并修建“梅花庵观”。三年后,柳梦梅赴京应试,借宿梅花庵观中,在太湖石下拾得杜丽娘画像,发现杜丽娘就是他梦中见到的佳人。杜丽娘魂游后园,和柳梦梅再度幽会。后来柳梦梅掘墓开棺,杜丽娘起死回生,两人结为夫妻,前往临安。杜丽娘的老师陈最良看到杜丽娘的坟墓被发掘,就告发柳梦梅盗墓之罪。柳梦梅在临安应试后,受杜丽娘之托,送家信传报还魂喜讯,结果被杜宝囚禁。发榜后,柳梦梅由阶下囚一变而为状元,但杜宝拒不承认女儿的婚事,强迫她离异,纠纷闹到皇帝面前,杜丽娘和柳梦梅二人终成眷属。《牡丹亭》全篇的魅力,就在于一个字“情”,又因情之奇,奇于梦。

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相识相爱是在梦中,这也是《牡丹亭》的独特之处,自古以来在中国的历史上有许多的爱情故事:崔莺莺与张生在佛殿“惊艳”;王瑞兰与蒋世隆“踏伞”相爱;李千金先于“墙头马上”相识裴可俊;霍小玉因紫钗而与李益结亲但是他们都是在现实中相见相爱的,唯独杜丽娘、柳梦梅是在生前从未蒙面的,甚至根本不知是否有对方的存在。但就是在梦中才使得杜丽娘摆脱一切礼教的束缚追求自己的真爱,她的爱真可谓轰轰烈烈,激情洋溢,直到爱到了死,让我想到了一首歌《死了都要爱》,杜丽娘直到死后还是爱的如此缠绵,如此真切。

杜丽娘不同于比她早几百年的刘兰芝和崔莺莺,也不同于比她晚一百多年的林黛玉。她并不像崔莺莺那样,不满包办婚姻,要求郎才女貌的结合;不像林黛玉那样,要求男女双方思想、道德、感情一致的婚姻;也不像刘兰芝那样以死而殉情。她对爱情的理解很简单,就是要求女人应当得到自己的权力,即对男性的需要,简而言之,就是认为女人天生要有性爱的权力。所以,她是一个近代启蒙运动历史前孕阶段体现追求人性解放的艺术形象。

无疑,杜丽娘是作者的光辉创造,而《牡丹亭》主题的基本倾向也就从中体现出来。杜丽娘的形象告诉我们,情爱决不仅仅是要一个称心如意的丈夫。她之所以爱柳梦梅,并不像崔莺莺爱张君瑞那样,仅仅因为他“年少多情”、“一品人才”,而是因为两个人对人的本性有共同的追求。杜丽娘的父母反对他们相爱,也恰恰因为他们要求天然本性的自然发展。也就是说,在她父母看来,作为一个姑娘,自己想男人,有情爱要求,本身就犯了天条。莺莺的母亲并没有这种思想,只认为她找的女婿应门当户对。所以,杜丽娘追求的是人的自然要求,“天然之情”,也就是“欲”:性欲、情欲,而不仅仅是男欢女爱的美满婚姻。她父母恰恰不允许她有这种“欲”,不准她有人性、人的权利。双方发生冲突,杜丽娘于是要反抗,甚至以生命来抗争。这一冲突,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程朱理学,直指压制人性的封建意识,所以,《牡丹亭》所写的爱情,远远超出了爱情的范围,它公然倡导人性的复苏与回归,表现出追求人性,要求个性解放的倾向,即:灭天理,颂人欲,大声疾呼冲破理学禁锢的枷锁,以求得对活生生的自然的人的体认与尊重。w应该说,这才是《牡丹亭》主题的真实含义。

杜丽娘令人感动,不但因为她吐露了内心的情怀与对幸福的憧憬,还敢于起而行,走入梦的世界,去追求梦中情人,去实现她对幸福与快乐的向往。梦醒之后,她并不甘心放弃理想,还要去“寻梦”,还把自己的生命投入理想爱情的追索,为“情”而死,而且“虽九死而未悔”,在冥界也不曾忘情,终能因情痴而冲破生死界限,还魂复生,实现了理想的幸福,与梦中情人结合。杜丽娘的执著与百折不挠的信念,跨越千年,跨过地域,与所有等爱的人发生共鸣。纵使社会环境不容纳,道德不允许,但在我们的内心世界里,幸福的想像却可以翱翔,可以像汤显祖笔下的杜丽娘那样去经历美好的憧憬。“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就算此生无法得到,或许,还有来生吧?

但在现代生活中,已经如此开放的社会,像杜丽娘这样开放的女子也不多见。可能是现代生活的诱惑太多太多了,爱的真正意义理解的人也越来越少了,人们追求的爱已不再那么的“纯洁”和“奔放”,我们这种年纪的人可能对爱还不是很了解,但是如果有机会,我还是想像杜丽娘那样轰轰烈烈的爱一回!

昆曲读后感【篇2】

姓名:黄炜学号:***院部:商学院

年级:2014级班级:2014级物流管理四班

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授予世界不同地区的19个文化社区和文化表现形式以"人类口述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昆曲(kunqu opera of china)赫然在列。

每个民族的艺术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独特性。希腊人有悲剧,意大利人有歌剧,俄罗斯人有芭蕾舞,英国人有莎士比亚的戏剧。这些雅乐往往是他们民族的骄傲与自信的源泉。我们中国人的雅乐又是什么呢?

中国的昆曲当然也不例外。

《昆曲六百年》。这部纪录片使许多中国人认识到昆曲这一民族艺术。昆曲又在人们的生活中被广泛提及。昆曲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里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他在那个时代曾经引领着一个时代文化的潮流昆曲六百年》总共有八集,单集片长为三十八分钟,分别是:

1)前世今生

2)迤逦之声起江南

3)不朽传奇(上)

4)不朽传奇(下)

5)璀璨折子戏

6)百戏之母

7)一脉相承

8)昆曲归来

中国昆曲自出现以来至今已经走过了六百年的历史了,起源于中国苏州的昆山,首先在一个叫七里山唐街的地方传唱,那里的人对于这门艺术十分的热爱。

昆曲的出现,代表着商业文化的繁荣、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艺术的追求和享受的不断发展。昆曲的发展是当时中国社会下层艺术与上层精英艺术的接触。虎丘民间音乐节的出现,创造了一个人人都有空巷的局面,可以与古希腊的大元剧院相提并论。

昆曲发端于江南,传遍了大江南北,在中国的戏曲史上写下了赫赫光辉的一页。

昆曲讲究一种优雅,温和,安逸,从容。曲调纯真,妥帖,缠绵悠远。昆曲素材广泛,结合南北曲,在“曲圣”张良辅的柔和之下,发展的更加完善,逐步走向全国。

昆曲曲调“功深熔琢,气元烟火”,使唐诗宋词又重回人间。

昆曲代表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三五知己,几杯茶,几首音乐,悠闲自在的生活。在我们现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我们不妨欣赏昆曲,听昆曲,让自己慢下来,空虚自己,过上舒适的生活,这有利于我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昆曲首先描写了一种爱的氛围,这是人性的表现,也是当时文人抒发情感的一种方式。它体现了爱的美。

面对19世纪至20世纪的文化鸿沟,中国文化不断西化。陈丹青先生提出文化自觉,希望我们能够认清自己的文化,弘扬民族艺术。楼宇烈先生还认为,只有文化自觉才能使昆曲的复兴取得辉煌的成果。

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昆曲象征着一个时代的特征。同时,他也代表着中国人民的一种生活方式。优雅、舒适、放松、冷静、人性化的特点在当今社会是非常必要的。我们不妨让昆曲回归我们身边。在这个时代,我们的昆曲工作者让昆曲环绕着我们。600年前,昆山人顾坚改进和完善了这首歌的南方旋律,画出了昆曲传说的第一笔。

四百年前,汤显祖完成不朽的传奇《牡丹亭》,昆曲由此进入鼎盛时期。 三百年前,两部传奇巨作《长生殿》和《桃花扇》先后唱响大江南北,昆曲在康乾盛世奠定了无可动摇的国剧地位。两百年前,在一代又一代昆曲艺术家的努力下,昆曲越来越完美,为方兴未艾的地方戏曲提供了最宝贵的经验和借鉴。中国现代戏曲蓬勃发展的大幕已经缓缓拉开。

80多年前,40多名青少年走进苏州昆曲学院大门。在昆曲最脆弱的时候,他们用一生来保护昆曲的芬芳。 五十年前,周传瑛等传字辈艺人演出新编《十五贯》,造就了新中国文艺史上“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的佳话。

今天,古老的昆曲焕发了青春,迎接着下一个百年。在这个狭隘而广阔的舞台上,六百年昆曲演绎着属于全人类的永恒经典。台下,是一个民族的唱和。

昆曲读后感【篇3】

昆曲可谓是我们苏州的一大特色。而该曲发源于14、15世纪苏州昆山的曲唱艺术体系,揉合了唱念做表、舞蹈及武术的表演艺术。昆曲以鼓、板控制演唱节奏,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主要以中州官话为唱说语言

我很高兴学校最近组织学生们欣赏昆曲。且不说小学有过不止一次的回味,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其中蕴含的深意将逐渐自然浮现在我们面前。的确,能够**昆曲现场演出,心里着实兴奋好奇。

随着悠扬的笛声,一个个袅娜的身影娉婷而至,仿佛从画中走来,歌喉婉转,舞姿曼妙,一颦一笑,楚楚动人,多场戏下来我就宛如做了一个华丽的梦,当然,可能也是因为“外行看热闹”的缘故吧。接下来,就来说一说我这个外行人看过热闹之后的一些想法吧

仍令我记忆犹新便是《牡丹亭》。因为之前了解过,所以便更认真地聆听着。那委婉的歌词,优美的身姿,无不让人沉醉于昆曲的魅力之中。

“转过这芍药栏前,紧靠着湖山石边,和你把领扣儿松,衣带宽,袖梢儿揾着牙儿沾也。则待你忍耐温存一晌眠。是那处曾相见?

相看俨然,早难道好处相逢无一言。”单是看词,便生动、委婉地展现出一幅幅美景。更暗藏着柳梦眉对杜丽娘的深深爱慕。

仔细品味这个角色。慢慢地,我被里面的人物深深地吸引了

接下来的便是打戏——三岔口,虽然没有念白和唱词,只有震耳欲聋的锣声鼓声,但是也仍然可以吸引大家的眼球。在剧中,小丑和武生用精彩的动作和灵动的眼神展现了昆曲的方方面面。博得了满堂彩的好评

由此得知,昆曲的韵味并非一般人就能感受到,而是需要用心去聆听,去品味。《牡丹亭》那刻苦铭心的爱情,以及《三岔口》那矫健的身姿,不是用一句句富有作者心血的唱词,就是用演员们深厚的演技所一一表现出来的。所以让我们一起去了解昆曲的奥秘吧!

2019年09月17日

昆曲读后感【篇4】

舞台上的座位和乐器已经安排好了,我静静地坐着等待演出开始。除却这场演出的内容,其他我一概不知,不知如何开始也不知会怎样结束。此前从未观看过昆曲,但是神往已久。

现在昆曲、红楼梦和交响乐合二为一。我不知道会上演什么样的盛宴。

演出一开始,人物和情感都恰到好处,但我个人认为宝玉总有一层忧郁的色彩。表演分为四个动作。随着故事的发展,情感的基调变得越来越悲伤。中间尽管穿插着刘姥姥进大观园些许欢乐情节,却显得后面更加凄怆。

可能由于时间的限制和实践起来的困难,我仍然觉得每一次人物出场和故事情节上下衔接得不是很好,显得进展很快,不过总的来说红楼梦的重要情节都概括到了。昆曲的舞台表现力还是很棒的。不同于京剧独特的柔美唱法更能打动我的心。悲伤的语气和它的结合显示出巨大的魅力。

从黛玉自感寄人篱下,到感伤于自己“无玉也无金”,到葬花时同病相怜,到最后香销魂陨还有宝玉捧着黛玉的诗稿,最后出家而去,无一不让我感受到深深的悸动。

这是昆曲表演的一部分。清唱的魅力在于用最简单的声音和方式触及人心,而身后巨大的交响乐团则用清唱和谐地协调各种乐器,形成一股压制全场观众的壮丽气势。如果说昆曲的歌是不涂粉的美,那么交响乐应该是支撑她的舞台,让她的歌声传播得更远的。单独的昆曲清唱未免显得单薄,而有了交响曲的衬托或者说是环绕,将更具感染力。

除了乐器之外,后面的男女合唱也很厚重,尤其是歌曲唱得好的时候。在配合着演员独唱时更加渲染了气氛。

昆曲清唱与交响曲的糅合,总的来说还是很好的,不过我个人觉得交响曲过于强大的气势有些盖过了清唱。两种表演形式虽然没有明显的主次之分,但是交响曲有的时候却减弱了昆曲清唱所要表达的红楼中的意境想法等内容的吸引力和表现力,将听众的注意力更多的拉向了交响曲。此外,西方乐器并不能完全融入中国传统昆曲。

在表达情感和渲染气氛方面,我仍然认为中国传统乐器可能具有更好的舞台感染力。小提琴和二胡所营造出来的悲伤也还是有点区别的。

总的说来,这还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尝试。昆曲大合唱与交响乐相结合的先例从未有过。这一次,再加上《红楼经》,势必是一次伟大的创作。持续了两个多小时的演出,给我带来的不仅是美妙的音乐享受,更是艺术的洗礼。

大爱昆曲,大爱红楼。

昆曲读后感【篇5】

细细一想,将昆曲比作牡丹并不妥当。只是一来《牡丹亭》是昆曲中数一数二的经典剧目,二来自己十分偏爱,便取其中二字用以取代了。

昆曲没有牡丹的雍容华贵,惊世骇俗,她雅致,恬淡,即便是像《长生殿》这样的宫廷大戏,也会不知不觉早早流露出苍凉末世之感。她没有木棉的赤瓣玲珑,比水仙少几分萧然清冷,较丁香多几分端庄素雅,又不及玉兰冰肌柔弱。在我看来,它更像一株空谷幽兰,在了无人迹的峡谷中,茕然一身散发幽香,不孤寂,不沮丧,不高傲,不张扬。只静静的等待着相隔数百年的知音,踏着晨露而来,欣喜地因她的.美流下热泪。

很多同龄人不理解我对昆曲的喜爱。他们常带着同样诧异的表情,说出同样的理由:“那是老年人才看的东西。”更有人说:“那是早该淘汰掉的。”听到这句话我的心凉透了。无法想象若昆曲在将来的一天彻底为我们抛弃,中国还有哪些文化值得我们如此义无反顾的坚守,传承下去;中国人向外国人介绍戏曲之母时头脑会否一片空白。毫无疑问的是,后者这种情况在大部分青少年甚至中年人身上早已出现了。

昆曲,这门曾经风靡全国如同今日流行乐且整个社会为其显现出集体痴迷的古老艺术,在今日的中国,竟一度出现“台上演员比台下观众多”的现象,其原因显而易见,又令人匪夷所思。

改革开放后,中国大量吸收西方文化。在音乐领域,从七八十年代的迪斯科,霹雳舞到今天的摇滚,重金属如LinkinPark,AvrilLavigne,无一例外的冲击着青少年的耳膜,再把他们迷得晕头转向的同时,中国的这门传统艺术也在逐渐失去自己的定位。所幸,老艺术家们力挽狂澜终于使得昆曲得以保留,在各地亦成立了昆剧院,培养新一代人才。然而,昆曲仍一直处于一种少人问津的尴尬境地,似空守闺房的思妇,形销骨立,恹恹然清冷。

昆曲读后感【篇6】

原来姹紫嫣红升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华贱。

漫步在苏州幽幽小巷,聆听着那桥下流水淙淙,伴着那墙根小草在风中“沙沙”凑响的音乐,古典的气息在我的心中漾开了一圈圈涟漪。我的心默默思索,这唯美的笛音,婉转的音韵来自哪里?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坐上一只小木船,耳边挥散不去的还是那曲笛音,那清亮的乐喉,我愿把它称做“仙乐”。细细品味,我仿佛穿越百年的时空。远远的,似乎走来了一位绝代佳丽,只听得她身上环佩叮当。小船来到桥下,抬头凝望,她似飞欲飘,游乎不定,只流下一串凄凉的眼神。笛声,依旧在响……。

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穿花度柳,一桥一巷,乐声愈来愈清晰,愈来愈凄美。我的心神也早已飞去。不多时,小船穿出小巷,水面渐渐开阔,我眼前一亮,那“仙乐”原来就来自这里!

那是一方精致的水上舞台,台上一位戏娘浓妆艳抹,阿娜多姿,声音娇啼婉转,恍若天外仙韵。她的身后,缓缓传来美妙的笛音,听来令我不禁痴倒,不禁一闻倾心。

原来这就是中国戏曲的起源——昆曲。寻寻觅觅,觅觅寻寻,在寻找它的同时,我的灵魂已被古典的气息所浸润,变得沉静,宁远……。。

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

我爱昆曲,不仅因为它带给了我美的享受,带给了我宁静的心绪。更是因为它带给了我一种责任——保护古典精神财富。我铭记这种责任,它和昆曲的韵律一同让我热爱,铭记…。

昆曲读后感【篇7】

看到这次论文题目我颇为郁闷,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人,我从未看过中国传统戏曲,说来很是惭愧。我只好向周围朋友求救,希望他们推荐给我一些好剧。收获真是不小,如:《穆桂英挂帅》、《窦娥冤》、《霸王别姬》《西厢记》、《牡丹亭》等,我本来想看《西厢记》的,但后来我选了《牡丹亭》,因朋友跟我说这是昆曲青春版《牡丹亭》。我虽然没看过中国传统戏曲,但还是知道一些凤毛麟角的,不至于孤弱寡闻。《牡丹亭》我是知道的,但青春版就没听说过了,这让我有了很大兴趣,所以就决定看它了。

在看之前我决定先做一些功课,怕看不明白,听不懂。

昆曲,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清代以来称为“昆曲”,现今已被称为“昆剧”。昆曲发源地苏州,它作为我国传统的戏曲,已经有600年的历史,兴盛于明清时期,后来逐渐衰败,特别是到了近现代,出现了传承危机。可喜的是,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之一,共55出,描写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与其《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并称为“临川四梦”。汤显祖本人也十分得意此作品,曾说:“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明朝人沈德符称“汤义仍《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此剧创作于1598年,全名《牡丹亭还魂记》,即《还魂记》,也称《还魂梦》或《牡丹亭梦》。

“青春版”《牡丹亭》由著名作家白先勇主持制作,两岸三地艺术家携手打造的。全剧充满朝气,非常赏心悦目,融合现代剧场和古典精神,把五十五折的原本,撮其精华删减成二十九折,分上中下三本,从第一出“标目”演到最后一出“圆驾”,基本保持了剧情的完整。

《牡丹亭》是一部爱情剧。少女杜丽娘长期深居闺阁中,接受封建教伦理道德的熏陶,但仍免不了思春之情,梦中与书生柳梦梅幽会,后因情而死,死后与柳梦梅结婚,并最终还魂复生,与柳在人间结成夫妇。

戏是在网上看的,虽然不是去现场看的,效果还是很好。整部看下来就只能用一个字形容感受了-----“美”!

故事美!我国明代就有如此浪漫爱情故事,可见当时的文明程度。汉民族的含蓄和年轻人追求爱情的勇敢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放到现在都堪称典范!当我们现代人还在讨论清朝留下的封建礼教的时候,从元代的年轻人张生和莺莺到明代青年柳梦梅和杜丽娘已经实践着现代年轻人的生活了!

唱词、唱腔、台词美!我不知道青春版牡丹亭和原来有什么不同,但汤显祖曲词,与昆曲唱腔的婉转、柔美珠联璧合、相得益彰,配合现代感台词仿佛柳梦梅和杜丽娘的故事就在我们身边,痴情的柳梦梅对丽娘的呼唤,好像喊出的是我们曾经的呼唤!

舞台、服装美!整个舞台布景、灯光非常简洁,十分古典,背后的水墨山水、淡雅的牡丹,写意传情、含蓄悠远。服装设计全是古色古香、水墨淡雅的风格,服装随着剧情时而靓丽夺目,时而淡雅飘逸,还是一个字“美”。

舞蹈美!印象中传统戏剧除了武生的打戏之外,舞蹈动作应该相对较少,青春版的《牡丹亭》似乎融合了现代舞蹈、京剧动作为一体。同时,演员的舞蹈动作与舞美、灯光、服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机地配合剧情的发展,让整个舞台变大了,戏剧更美了。

二十一世纪观众的审美观,毕竟迥异于明清时代,这次制作青春版《牡丹亭》,一方面保持昆曲抽象写意,但也适当利用现代剧场的种种概念,来衬托这项古典剧种,使其既适应现代观众的视觉要求,同时亦遵从昆曲的古典精神。

很明显的,以前的《牡丹亭》唱都是有经典唱段的部分,重在抒情,而青春版的把很多以前的版本里没有出现的情节都排上去了。你要欣赏文辞和唱功,自然是看老版好,特别是张继青的。至于青春版,这些个文辞也都在,只不过演员是年轻版的,论唱功和身段自然比不过老一辈的,但已经很不错了,而且演员的扮相和道具都很华美,可能更符合年轻人的审美。

《牡丹亭》除了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外,其艺术成就也是非常卓越的。一是把浪漫主义手法引入传奇创作。首先,贯穿整个作品的是杜丽娘对理想的强烈追求。其次,艺术构思具有离奇跌宕的幻想色彩,使情节离奇,曲折多变。再次,从“情”的理想高度来观察生活和表现人物。二是在人物塑造方面注重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发掘人物内心幽微细密的情感,使之形神毕露,从而赋予人物形象以鲜明的性格特征和深刻的文化内涵。三是语言浓丽华艳,意境深远。全剧采用抒情诗,倾泻人物的情感。另一方面,具有奇巧、尖新、陡峭、纤细的语言风格。这些特点向来深受肯定。一些唱词直至今日,仍然脍炙人口。表现出很高的艺术水准。

《牡丹亭》的主题在于一个“情”字,以“情至”、“情真”、“情深”的理念来发展:第一本启蒙于“梦中情”,第二本转折为“人鬼情”,第三本归结到“人间情”。《牡丹亭》可以说是一部有史诗格局的“寻情记”,上承《西厢》,下启《红楼》,是中国浪漫文学传统中一座巍巍高峰。

从内容来说,《牡丹亭》表现的还是古老的“爱欲与文明的冲突”这一主题,不过,在《牡丹亭》里,“文明”具有特殊的内涵,那就是明代官方所极力宣扬的理学、礼教。杜丽娘对爱情的向往是天生的,尽管她被长期看管,但仍然免不了强烈的.思春之情,并最终获得了爱情。

《牡丹亭》的爱情描述,具有过去一些爱情剧所无法比拟的思想高度和时代特色。明确地把这种叛逆爱情当作思想解放、个性解放的一个突破口来表现,不再是停留在反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一狭隘含义之内。剧中的青年男女为了爱情,出生入死,除了浓厚浪漫主义色彩之外,更重要的是赋予了爱情能战胜一切,超越生死的巨大力量。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不渝的爱情,歌颂了男女青年在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生活上所作的不屈不挠的斗争,表达了挣脱封建牢笼、粉碎宋明理学枷锁,追求个性解放、向往理想生活的朦胧愿望。

其实在文学作品里头,死而复生,生而复死,神神鬼鬼是不足为奇的,且放开心胸去关照。汤显祖说得好,“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真情到了,爱得死去活来,那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看过《牡丹亭》之后开始对元代戏曲产生了兴趣,尤其是优美的唱词。

昆曲读后感【篇8】

在家里,我最喜欢看古装的电视剧,剧中人物的服饰、装扮、道具深深地吸引了我。今天,我终于有幸亲眼目睹真人扮相,亲自领略了戏曲表演,真让我打开眼界。

我从来没有看过昆曲,不知道戏台是什么样子的。一到那里,古色古香的戏台就映入了我的眼帘。戏台的背景是一幅华丽的牡丹图,听说,听昆山人唱昆曲,无异于吃水磨粉做的宁波汤团,一进嘴就滑到肚里,一个字,糯。今天,我就感受到了这种糯糯的感觉:

第一幕是《牡丹亭》的游圆,演的是小姐杜丽娘在丫鬟春香的陪同下,来到自家的后花园,看到盛开的牡丹。随即甩动那长长的水袖,姿态动人。这使我不由想起了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她的举止是那么端庄秀雅。丫鬟春香的服饰虽然没有小姐的那么华丽,但也素雅清丽。昆曲不但舞蹈美,而且唱词雅。杜丽娘与春香一唱一和,唱出了杜丽娘心中的无限喜悦。

另一幕是《长生殿》的小宴,自从杨贵妃与唐明皇在长生殿中结为夫妻后,唐明皇就终日与杨贵妃游宴玩乐。一日在长生殿中小宴,杨贵妃不胜酒力,脸颊上泛起红晕,头上的金簪闪闪发光,一缕青丝垂在胸前,长裙飘逸,显得格外妩媚动人。这时,两位主人公你唱我应,丫鬟们的唱词轻轻呼应,表达了人物的绵绵情谊。

这些糯糯的唱腔只有在昆曲中才能感受得到,就象一杯香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相关推荐

  • 2023昆读后感 你是不是正在思考怎么写一篇关于作品的读后感?在阅读完作品后,相信很多人与作者产生了情感共鸣。 读后感是记录阅读过程中思考和领悟的方式和途径,编辑为您整理了一些关于您所需的资料“昆读后感”。...
    2023-08-04 阅读全文
  • 昆虫记读后感 您抓住了作品哪些唯美的画面呢?推荐各位去阅读作者写的作品,里面的故事一定会震撼到你。如果想对书中的内容做到真正感悟的话,不妨尝试写一篇读后感,根据你的需要,我们精心整理了昆虫记读后感,强烈建议你能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
    2023-02-08 阅读全文
  • 2024《昆虫记》读后感 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经过慎选为大家推荐一篇题名为“《昆虫记》读后感”的好文,在读作品时我们应该更加沉浸其中。想要记录从书中所得收获可以写读后感,你还在为哪里找到读后感范文而烦恼吗?如果您希望获取更多深入了解请关注我们的主页!...
    2024-02-05 阅读全文
  • 2023昆读后感集合 本文重点关注“昆读后感”相关的话题,如果您全神贯注地阅读,心灵也会得到净化。读完书后,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和归纳自己的思路和感受,供您参考和运用,欢迎收藏和分享!...
    2023-05-27 阅读全文
  • 昆虫记读后感汇编 你知道如何写好一篇作品读后感吗?认真读完作者写的作品,我们的思维也随着剧情一直在跃动。这时候我们可以写读后感来记录下这些方法,您需要的相关信息我们已经为您整理好了:“昆虫记读后感”,感恩您的支持希望这篇文章能够激励您追逐梦想!...
    2023-09-21 阅读全文

你是不是正在思考怎么写一篇关于作品的读后感?在阅读完作品后,相信很多人与作者产生了情感共鸣。 读后感是记录阅读过程中思考和领悟的方式和途径,编辑为您整理了一些关于您所需的资料“昆读后感”。...

2023-08-04 阅读全文

您抓住了作品哪些唯美的画面呢?推荐各位去阅读作者写的作品,里面的故事一定会震撼到你。如果想对书中的内容做到真正感悟的话,不妨尝试写一篇读后感,根据你的需要,我们精心整理了昆虫记读后感,强烈建议你能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

2023-02-08 阅读全文

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经过慎选为大家推荐一篇题名为“《昆虫记》读后感”的好文,在读作品时我们应该更加沉浸其中。想要记录从书中所得收获可以写读后感,你还在为哪里找到读后感范文而烦恼吗?如果您希望获取更多深入了解请关注我们的主页!...

2024-02-05 阅读全文

本文重点关注“昆读后感”相关的话题,如果您全神贯注地阅读,心灵也会得到净化。读完书后,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和归纳自己的思路和感受,供您参考和运用,欢迎收藏和分享!...

2023-05-27 阅读全文

你知道如何写好一篇作品读后感吗?认真读完作者写的作品,我们的思维也随着剧情一直在跃动。这时候我们可以写读后感来记录下这些方法,您需要的相关信息我们已经为您整理好了:“昆虫记读后感”,感恩您的支持希望这篇文章能够激励您追逐梦想!...

2023-09-21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