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作品,我的胸怀变得更加宽广。 通过读后感展现您对书籍独到的思考和领悟,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编辑为您详细介绍“教海漫记读后感”的相关内容请看下去,分享能够让你的朋友们更好的了解你也可以增加你之间的联系!
教海漫记读后感(篇1)
《教海漫记》是于永正老师的教学手记,集中体现了他几十年教学生涯的点滴思考和智慧。书中内容十分平实,像是一位朋友与你娓娓谈心,其中生动的实例,幽默的语言,总能让人会心一笑。掩卷沉思,觉得幽默风趣的行文中,除了一种历尽人生的沧桑的凝重感,还有一份沉甸甸的思考浸润与字里行间。
《教海漫记》按“教育篇、教学篇、修养篇、其他篇”的顺序编写,共计68篇文章,从他参加工作一直写到退休。每一篇文章都那么朴实,没有理论的说教,有的只是用心对教育教学成败的总结,很多地方,于老师还勇敢地把自己的短处披露出来了,让我觉得他就生活在我们中间,没有特级教师“特殊”、“不易接近”、“不可学习”的感觉。本书的68篇文章,可以用一个“爱”字来串联,即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学生的爱。正是这种爱,在于老师4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以教为荣,以教为乐。
教学篇是我感触最深的。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我学会了许多有关教学的方法,我就其中的微笑教学浅谈一下自己的感受。诗人说:微笑是阳光。教育心理学家说:微笑是活跃课堂气氛的润滑剂;老师带着微笑出现在课堂上,就会在教与学之间架起一座情感交流的桥梁,就能让学生在和蔼亲切的气氛中喝下科学的乳浆。有人说:于永正教学上的成功,多半归于他的微笑。这并不是夸大其词。于老师非常爱他的学生,很少对学生发脾气。在教学中于老师总是微笑这讲课,微笑着引导,就连学生犯错误也是微笑着来提示。就这样学生不再吧我老师当作局外人,而是当作好朋友在一起研究、探讨问题。孩子们在这洋和谐的氛围中没有压抑感,当然敢于思考,勇于创新,对语文学习自然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喜欢学了,愿意学了,开始主动学了,那么学习成绩也就会有明显提高了。所以微笑教学是我们每位老师要学习的。
当然,纸上谈兵是在容易不过的了,如果落到实处可就难了。要知道这种笑不是硬从嘴角和皱纹咯挤出来的,不是硬装出来的,微笑的背后需要有老师宽容的品格、善良的心地、宽广的胸怀、豁达的气度、开朗的性格、丰厚的知识、诙谐的谈吐以及端正的教学思想做支柱。微笑不是别的,乃是老师的美德懿、知识和能力的结晶。要达到这种境界,必须付出相当的代价和艰辛。
于老师在教育教学方面付出努力是有目共睹的,那么我们年轻一代的教育工作者也要以于老师为榜样,努力完善自我,在微笑中教育孩子,在微笑中帮助孩子成人成才,成就他们的未来。
教海漫记读后感(篇2)
一本《教海漫记》,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共548页,它是我的至爱。这个暑假我跟随着特级教师于永正漫游其中,看到了教海之中无尽的精典,享受到了教学的无穷乐趣。我细细品味,反复思考,发现自己为自己增添了无尽的快乐和满足。
下面请大家和我一起分享吧。
写字就是育人,学写字就是学做人。
于永正老师在教学中非常重视写字教学,他和张庆、高林生、赵志翔等同事,花力气搞了一套硬笔字楷书字帖(各年级字帖中的字都是课文中的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以及学过的古诗)。每天早上7:50分到8:
05分是写字课时间,学生早晨一到校就在优美、沉稳的乐曲声中一笔一画地描红、仿影、临帖。字无百日功,一个学期下来,就见成效,所有的学生都写得一手规范、美观、大方的字。写字教学不仅使学生把字写好了,学生身上的许多坏毛病也消失了:
患有多动症、上课管不住自己的学生变成了坐姿端正、学***的学生;生来胆小、性格内向的学生变得大胆、活泼开朗;不讲卫生、不文明的学生变得爱清洁、有礼貌;粗心大意、毛手毛脚的学生变得认真而细心……通过写字,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观察能力、锻炼了学生的恒心和毅力。于永正感慨地说:“写字就是育人,学写字就是学做人啊!
”看完之后,我又联想到我自己,这些年来,很少重视写字教学。学生的写作只是口头要求。即使有些学生写得不好,他们也睁大眼睛闭上眼睛,心想:这么多学生,能抽出点时间吗?
如果写得不好,那是因为他生来就是这样写得。这是手的问题。所以,班里个别学生写的字极不规范,不按照字的结构大小布局,写得乱七八糟。学生的写字本我分为三个等级,写得规范、端正、美观的得“优”,旁边还画上两朵小红花;写得规范、端正的得“好”,旁边画上一朵小红花;写得不规范的得“中”,旁边没有小红花。
就是这样的方法,也没有激起学生写字的兴趣。看来,是我对学生缺乏强烈的责任感。于永正老师说:
“写好汉字离不开字帖,离不开读帖和描红、仿影、临摹,这是写好汉字的规律,是写字教学必须遵循的规律。把字帖撇开,想当然地写,谁也写不好汉字。”是的,让学生写好汉字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如果学生上了高中或大学,汉字写不好,那是我们小学老师的错。
阅读教学要以问促读,面向全体学生。
在阅读教学方面,包括我在内的许多教师都是为了阅读而阅读。在阅读课文时,他们经常让学生一开始就读两遍,然后在字典里查找不认识的单词。老师再领读两遍,然后让水平高的好学生读一读,提出的问题也只是让聪明的同学回答,免得读得磕嘴绊牙的学生耽误教学时间。有时候学生轮读课文,轮到读不成的同学,我总是不耐烦地把他隔过去,对这个同学尴尬、为难的情绪丝毫不关心。
现在我读了于永正教学《月光曲》的一段文字,深深为自己的行为自责。于老师让一个学生读课文的1-4节。学生在第一句话中丢了一个字,漏了一段又重复了一遍
三、四处。于老师微笑着说:“你只读了两遍,能在这么多老师同学面前读成这个样子,就很不简单了,请你再读一次,这一次肯定会更好。
注意不要紧张,慢一点,看准每一个字。”该生又读了一遍,这一遍比第一遍流畅多了。在阅读教学中,于永正提倡以提问促进阅读,培养全体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
比如《月光曲》中的一句话“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了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于老师问学生从“断断续续”中看出了什么,开始没有几个学生举手,于老师没有急于让学生回答,而是让学生再读一遍,边读边想,他相信每个学生都能看出来。最后,许多学生举起手来。于老师让学生先回答,然后让他们补充。每一个都比另一个理解得好。
俞敏洪说,读书不是为了找到答案,而仅仅是为了找到答案并不容易?我们的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学生。
微笑教学是教学的最佳境界。
在教学中,于老师的微笑教学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在课堂上,于老师总是保持愉快的心情,用微笑和幽默来解决课堂上偶尔出现的不愉快的事情。举个例子来说吧:
作文课上,大家都在专心作文,只有小涛在玩橡皮——把橡皮从桌子的一角推到另一角,然后把作文本翻过来。余不生气,走到他跟前,轻声说:“小心,不要开车进山谷。”。小涛赶紧抓起橡皮放进抽屉里。俞笑着说:“既然橡胶没有出错,为什么还要藏起来呢?”?
再说还要用它呢!于老师一边说一边笑着拍拍他的肩。小涛急忙开始写作文,直到下课。
这件事要是一般的老师都会毫不客气地没收小涛的橡皮,然后责令小涛写作文,但是这样做的后果会是什么呢?小涛会去认认真真地写作文吗?说到这儿,我想起了我处理的一件事,班里的一个小男孩,一次在我讲课的时候玩玻璃球,我气呼呼地走过去,一把抓过来扔到窗外,然后继续讲课。
他不敢吭声,怯怯的,可是眼睛一直向窗外瞟,直到下课也没有认真听。假如我是这样处理的:我微笑着说摸摸他的脑袋说,小朋友,把玻璃球放到抽屉里,先认真听讲,咱们下课再玩好不好?
那么这个小朋友就不会老往窗户外面看了。
我看了这本书中的好多事例,于永正老师都把微笑教学贯穿始终,他认为微笑的背后需要有老师宽容的品格,善良的心地,宽广的胸怀,豁达的气度,开朗的性格,丰厚的知识,诙谐的谈吐以及端正的教学思想做支柱。正是这种阳光的微笑和无私的爱,使他成为一名名师,成为许多师生眼中的一盏明灯。
教海漫记读后感(篇3)
—在小书店里,找到了于永正老师著的《教海漫记》真是让我喜出望外。我记得几个月前,他来我们学校指导我们,幸好作为东道主,他陪他参观了孔庙。到目前为止,他谦虚安易的待人之道、朴素精彩的课堂教学仍不时浮现在我的脑海中;他诙谐幽默的教学语言经常在我耳边回响。
他是我最崇拜的名师。如今,居然找到他的著作,我真是如获至宝。翻开书的第一页,我就爱不释手了,大有一发而不可收拾之势。
我一边读,一边圈圈点点,一些精彩的地方还把它抄下来,反复品味。
这本书分为“教育篇”、“教学篇”、“修养篇”、“其他篇”四大部分。在讲故事的方式上,余秋雨讲述了他对教育,特别是中国教育的理解。语言流畅、生动、幽默,体现了教学的魅力。
读完这本书,我感慨良多。现在众多的语文课上,学生被动地抄词,组装句子,还有无的放矢的改错啦,判断啦,弄得学生晕头转向。在课堂上,老师枯燥地分析课文内容,说了很多正确的废话;学生们在教室里无精打采地听着,像是飘落的云彩。
语文课堂,缺乏活力,缺乏魅力。而在于老师的语文教学中,我们看到地却是另一番景象: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言语生动,琅琅书声不绝于耳。
在教学中,语言训练扎实到位,学生学习活泼,有时课堂上还会笑。这种情况,这一幕,我惊叹不已,我思索:为什么在老师的语文课上能达到如此高的水平?
我从如下三点谈自己的体会。
我记得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大声地说:要正视孩子的个性。事实上,学生具有极大的可塑性,他们五彩缤纷、变化多端的内心世界更是难以捉摸。
但从书中的内容来看,俞敏洪在教学中最深刻、最有特色、最有效的研究是对儿童的研究。他认为,在课堂中,教师应将百分之八十的注意力集中在学生身上,要“目中有人”。在教师看来,学生不仅具有共同的特征,而且具有鲜明的个性。
心理学研究还表明,对某一学生来说,教学活动中的心理特点和各个阶段都是不同的。有时会高兴,有时会焦虑,有时又会莫名地感到困惑,有时又会有所顿悟。作为教师,我们的任务就是根据学生的情况,伺机诱导,巧妙点拨。
当学生思维堵塞时,耐心疏导他,当他心理有困惑时,春风化雨地开导他,当他精神倦怠时,用催人奋进的话语激励他。上课时,对学生或者注目,或者点头,或者微笑,或者抚摸学生的头,又或者给学生讲悄悄话……总之,言语的、非言语的、明示的、暗示的,都给学生注入“兴奋剂”。这一点,于老师不仅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
想想自己,虽然也能做到“目中有生”,但是却未能做到时时刻刻关注学生,更不能适时地给学生注入“兴奋剂”,原因就是自己对学生的心理了解得不够深入,还未能吃透每一个学生。虽然于敏洪说的不是一个深刻的理论,但它让我反省自己。在“吃透学生”这一点上,与于老师相比,我真是差远了。
看来我还得多下点功夫,努力地“吃透学生”,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用好教材
在“用教材教”和“教教材”这个篇章里,于老师用他的一个教学实例让我更好地理解了什么是“教教材”,怎样才是“用教材教”。“它是以教材为凭借,在尊重教材和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学生教活,教聪明。” (范文先生网)“举个例子吧,指导让学生用文中的‘究竟’造句,如果只是教教材,那简单多了,仿一个就是了,再不然老师造几个句子,抄抄背背也不是不行。
但,这样做,它的训练价值就小得多了,‘用教材教’,就是尽可能地让教学‘增值’。” 以教材为凭借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于老师做得最多的也是最有成效的,就是读写结合。在他的课堂教学中,很多写的练习,教材上是没有规定的,都是于老师根据教材,根据学生能力训练的需要加上去的。
于老师的这一做法大大地启发了我,让我彻底反思以往“教教材”的低效的课堂教学,也激发了我“学而致用”的冲动。于是,在新学期开学后,我在我的课堂教学中也实实在在地尝试起来,例如:教完《走遍天下书为侣》,我让学生也来一篇《走遍天下电脑为侣》,让他们说说以电脑为侣的理由;读了古诗《秋思》后,我则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把这首诗改编成故事;《梅花魂》一文,首尾呼应,《桂花雨》一文中,作者回忆了自己童年时摇桂花的乐趣。
我就让学生运用首尾呼应的写法,写一写童年生活中的一件乐事。教材是个好例子,教材用得好,才能让学生确确实实地提高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现在,我尝到了用好教材,让教学“增值”的甜头。
三、善于思考
“业精于勤,荒于嬉。”读完这本书,回过头来细细想想于老师的成长历程,他之所以成为名师,与他善于思考不无关系。“我看见水壶开了,高兴得像孩子似的叫起来;马歇尔看见水壶开着,但他静静地坐下来,造了一台蒸汽机。
”记得很早以前,我就在某一杂志上读过这句话,但没有引起我的思考。正是从这句话中,俞敏洪得到了灵感,爱上了思考。读了于敏洪一个个教育教学的故事后,我对这句话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的确,普通人和非凡人的区别在于,一个不善于思考,另一个善于思考。这说明思考是多么重要。古今中外,哪一个成功者不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
可惜,自己很多时候都让时间淹没在仿佛很有价值的忙碌中,却没有用来思考,以至于思维水平、教学能力总是在一个水平上徘徊,成了那种忙而少思的勤奋者。还清楚地记得我教《爬山虎的脚》一课时,我让学生读读课文,看看爬山虎的脚长在**。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但我缺乏耐心,第一个学生没说对,就换了第二个人;第二个人也没说对,我就沉不住气了,顺手从讲台拿出事先准备[1][2]下一页有感》
教海漫记读后感(篇4)
[原创]《教海漫记》读后感
翻开《教海漫记》,第一页很醒目的题目是:崇拜思考。
于永正老师崇拜思考,并勤于也善于思考,我们也崇拜思考,但却不想也善于思考。这就是差距。如果从开始教书那一天起就对一个个问题进行思考并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又在实践中反复验证,不断总结与提升,也许,我们中也会出现某一位或某几位于永正似的教育大师。
我们习惯了走老路:这也许是经验作祟或是惯性思维。我们一直认为树林的树叶都是一样的树叶。所教的学生都是一般的学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只是觉得以往教的学生长大了,自己老了,但仍然在教书,其余没有任何改变。而于老师却能够运用他的智慧,把琐碎的教学演绎成艺术人生,淳朴恬淡,本色天然。从事着同样的工作,我们,跟于老师的天壤差距仅仅在于——他善于思考,我们不善于思考。有人说,一个勤于思考的人,才是一个真正有力量的人。我们说,在教学上,于老师是一个真正有力量的人。
细品于老师的文章,则共鸣,则享受,则博爱。文风之质朴,如陶氏之史,恬静闲适。言语之醇厚,如老酒深巷,其味芬芳。读之,感同身受。思之,焉莫能复。善捕捉微小之点滴,映教育之大理。一篇篇锦绣文章之巧,把一份心境、一种情怀,演绎得朗然明澈,淋漓尽致。
请看:《露一手》:于老师说“本事越大,赢得学生崇拜的砝码越有分量”。这是显而易见的,有能力的老师一般是能受到学生尊重的,每一位学生都希望自己的老师最优秀,最有本领。相反,如果觉得自己的老师能力平平,好像这也不行那也不会,又怎能乐意服从老师的指挥呢?显然,这露一手就成了树立并提高威信的催化剂。
教海漫记读后感(篇5)
近日来,我拜读了于永正老师的《教海漫记》,就像细细地品着一杯浓浓的香茶。
《教海漫记》是于永正老师几年教育的经验集粹,是于老师教学生涯的记录,也是于老师内心情感的真实坦露。其中蕴含着理论的活力和人格的魅力。我开卷一读,竟不忍释手。
书中每篇文章不长,都有一个中心,几十篇文章又贯穿一个大的中心。内容平实,文笔流畅,像是跟读者娓娓谈心,又像是讲故事。许多生动的事例,不少幽默的话语,能让你忍不住笑出声来。掩卷沉思,又感到在幽默风趣的行文中,有一种历尽人生沧桑的凝重感。
贯穿本书68篇文章中的,是一个“此文来源于本网网”字,即于老师对教育事业的此文来源于本网会员分享,对儿童的此文来源于本网网。有正是这种此文来源于本网会员分享,使于老师在几十年的教育生涯中,风风雨雨、坎坎坷坷,“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以教为荣,以教为乐。
于老师认为,在教学中,教案应烂熟于心,应将百分之八十的注意力集中在学生身上,要“目中有人”.于老师眼里的学生,不仅有共性,而且有鲜明的个性。就某一个学生而言,在教学活动中的每个阶段的心理特点都不尽相同,时而高兴,时而焦虑,时而困惑,时而顿悟。教师的任务是伺机诱导,巧于点拨,学生思维堵塞时疏导之,心理困惑时开导之,精神倦怠时激励之。上课时,于老师或注目,或颔首,或微笑,或抚摸学生的头,或给学生讲悄悄话……总之,言语的,非言语的,明示的,暗示的,都是在准确地传达某种信息,给学生注入兴奋剂。
于老师说:“教学中,最能给人留下印象的,往往不是整体构思与设计,而是对细节的处理,是一句机敏的话,一个得体的动作。”学会“用眼睛说话,可以少费口舌,使课堂干净。”这样,在课堂上学生既有活泼的心灵飞跃,又有凝神寄照的内心体验。他认为,什么艺术都在一个“心”字上。教学作为一种艺术,对学生情感的催发,心弦的拨动,教学节奏的调控以及对学生及时反馈的变通处理等等,全都“乎存一心”.
于老师说,教师也是一本教科书。我认为,他更值得我们所有的老师去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