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课件六篇

发布时间:2024-02-24

依据您的要求,本编辑已经整理了以下相关信息:“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课件”。每一位老师都离不开教案课件,因此可能需要每天都去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时需要注意教师的教学态度和风格。请注意,本网站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实际情况请自行核实!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课件 篇1

《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教案分析

备课时间:20xx年9月5日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教材第12~16页例1和“想想做做”第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类,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能判断一个由线段围成的图形是几边形,能按要求围出或剪出多边形。

2、使学生经历从实际中抽象出图形,以及观察、实践操作等数学活动,进一步感受分类的思想,积累学习平面图形的初步经验;体会不同图形边数的特点,发展相应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逐步形成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交流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

能根据要求把一个多边形分成不同的图形或者是数图形的个数。

教具或学具准备:

师生每人准备小棒若干根,钉子板1个,四边形纸片2张,正方形纸片1张,剪刀1把。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

1.回顾已知图形。

今天,老师带大家到有趣的“图形王国”去游一游、看一看。(出示如下图形)请看,这里有一些我们学过的图形。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

(1)让学生明确第(1)题的要求。

出示两张四边形纸片,让学生想想怎样剪成两个三角形,怎样剪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

学生操作剪图形,教师巡视。

(2)让学生明确第(2)题的.要求。

出示正方形纸片,要求学生想想怎样可以剪下一个三角形。

学生操作剪下一个三角形。

展示交流:你是怎样剪的?剩下的部分是什么图形?

6、做“想想做做”第5题。

让学生找一找、数一数,能找到几个就找几个;然后交流自己找到了几个四边形。

四、总结评价

交流:今天我们又去了图形王国,你有哪些新收获?你是怎样学习这些知识的?

五、布置作业

《补充习题》第 页。

板书设计:

课后笔记: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课件 篇2

二、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认识平行四边形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初步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特征,认识了平行与相交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探究实践活动继续认识平行四边形,了解对边分别平行和对边相等的特征,并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这部分的内容是以后学习习近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基础,有利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增强创新意识,进一步发展学生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兴趣。

(1)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及其特征。

(2)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会画高。

(3)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口表达动脑思考等方式探究新知。

让学生感受图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探索中感受成功的乐趣。

重点:认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五、说教法和学法。

(一)说教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材内容特点,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采用观察发现法为主,多媒体演示法为辅。教学中,设计启发性思考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教学适时运用电教媒体化静为动,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逐步推导归纳得出结论,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从而培养思维能力。

1、根据自主性和差异性原则,让学生“观察→猜想→概括→验证→交流→应用”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使学生掌握知识。

2、学生一题多解,并及时引导学生小结方法,克服思维定势。例题讲解采取分解图形的方法,使学生体验并学习“转化”的数学思想。

3、利用实际生活中的图形,使获取新知识的过程成为水到渠成,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及自信心,从而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教具:三角板、平行四边形纸片、长方形活动框、小黑板等。

课件出示一组生活中有平行四边形的图,请学生找有哪些平面图形,当说到平行四边形的地方用红课件闪烁一遍,再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表面是平行四边形的。师生小结后问:“想了解平行四边形的更多知识吗?”教师板书出课题。

(设计意图:用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明白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用提问的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产生探新欲望,明白探究内容。)

要求学生用准备的平行四边形纸片用眼先看一看边、角有什么特点,再用尺子、量角器实际量一量,并把发现的结论填入“我的发现”报告单中。然后请学生说自己的发现,对发现多的及时进行表扬,师生共同整理板书出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师接着问:“刚才我们研究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那么怎样定义平行四边形呢?”(同一组小声议一议,师生共同小结,板书出定义。)

(设计意图: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获得新知,培养了他们的动手、动脑、分析、归纳等能力。且对所学知识加深了印象。)

师用长方形的活动木框,用手捏住两个对角,向内外拉。请学生观察有什么变化,说明了平行四边形具有什么性质。师生小结板书出性质。

请学生用手中的平行四边形纸片跟着老师一起操作,师边做边讲折法。然后展开所得折痕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说明与高垂直的边就是底。请学生用笔和三角板画出高并标上。再用同样的方法折几条高,观察高有什特点。然后师生共同小结板书出高与底的定义和特点。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既体现了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又培养了动手、动脑能力。使难点更好的得到了突破。)

1、下面哪些图形是平行四边形?

2、你能从下图中找出你学过的图形吗?

3、标出下图中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课件 篇3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数学课程标准将课程内容划分为四个领域,本节课属于“图形与几何”的范畴。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直观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初步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认识了垂直与平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好这一部分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增强创新意识,而且进一步发展了学生对“空间与图形”的兴趣,因此,本节课在小学数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二)、学习目标

基于以上教材的分析,我确定的学习目标如下:

1.理解平行四边的概念及其特征,知道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

2.认识平行四边的底和高,会画高,明白底和高的对应关系。

3.感受图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三)、学习重点:

1.认识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这一基本特征。

2.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四)、学习难点:

正确测量和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明白底和高的对应关系。。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下册直观认识平形四边形初步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特征。四年级上学期认识了垂直与平行,掌握了画垂线的方法。已有的这些知识基础为这节课打下知识基础。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学生经常接触一些立体或平面图形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生活经验。

三、教学模式

我采用我校的课堂教学模式“先学后教,训练矫正”我遵循“引导探究学习,促进主动发展”的教改思路。

四、教学设计、

在对教材与学情分析的基础上,这节课共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具体安排如下:

(一)单元导入,明确目标。

(二)检查预习,暴露问题。

(三)大组汇报,教师点拨。

(四)巩固练习,拓展提升。

(五)课堂小结,达标检测。

教师以激励性的语言:“这节课的学习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和基本特性,我们通过练习题来巩固一下。

【设计意图】:以学生感兴趣的练习形式进行考察,练习内容有层次性,了解学生本节课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能更好的进行有效反馈。

教师以激励性的语言:“这节课的学习接近尾声,同学们想不想检验一下自己的学习效果?”激发学生练习的欲望,然后学立完成达标练习卷,达标题目包含本节课知识点和重难点,做完后集体订正,评价学习效果。

五、板书设计

六、课堂评价

评价主体多元化,包括老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还要注重评价的多样性:包括口头提问、课堂观察、书面检测。

七、资源开发

包括文本资源,教科书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课本的信息窗知识,自主练习。工具资源包括本节课的学具。信息技术资源包括老师准备的多媒体课件。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课件 篇4

苏教版数学第八册第五单元教案 第一课时

认识平行四边形 茶店小学:江运奎

教学内容:书P43~45的例题,完成“想想做做”和“你知道吗?” 教学目标:

⒈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平行四边形,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

⒉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学会用不同方法做出一个平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平行四边形,能正确判断一个平面图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能测量或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

⒊让学生感受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进一步发展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兴趣。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难点:画平行四边形的高。教学准备:

长方形框架、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正方形、剪刀、小棒。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以前我们认识过许多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都有哪些?谁来说说?

出示一个框架问:看,在老师手中拿了一个框架,什么形状?(长方形)注意看,变成什么形状了?(平行四边形)你们认识平行四边形吗?

师:我们在一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平行四边形,今天我们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主板书课题——认识平行四边形)

二、联系生活,初步感知

问: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上有平行四边形?(学生举例)出示图片:楼梯扶手、电动门、篱笆等。请学生仔细观察,看看哪里有平行四边形?

师:大家观察得很仔细,在这些物体的表面都发现了平行四边形,那么老师也来画一个平行四边形。(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如右图所示:

三、学生自主探究

⒈利用学具制作平行四边形。

⑴师:你们想不想动手制作一个平行四边形?(每组一个装有学具的信封。)用你喜欢的方法制作一个平行四边形。(用剪刀剪、在格子图上画、用小棒摆、沿直尺的边画......)⑵展示学生制作的成果。(一定要预留一定的时间,1-2分钟即可。)

⒉借助学具,研究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⑴师:刚才同学们制作出了平行四边形,我们就联系制作的过程来研究平行四边形。你发现了什么?重点研究平行四边形对边的位置关系和长度关系。

下面就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观察制作出来的平行四边形,对其进行研究。⑵小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⑶问: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有什么发现?

①学生可能发现对边平行。追问:有几组对边平行?你是怎么发现的?(辅板书:两条对边分别平行)

②学生可能发现对边相等。追问:你们是怎样发现的?(辅板书:对边相等)③那个小组还又新发现?

(可能有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有两个锐角、两个钝角,而且两个锐角相等,两个钝角也相等。对于回答出这一点的学生要给与充分的肯定。)⑷小结:刚才通过利用学具,我们发现了平行四边形的特点,谁说说平行四边形有哪些特点?(主板书:特点:(1)......(2)......⑸师:我们可以根据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判断一个平行四边形。

出示“想想做做”的第1题。让学生判断。问:为什么第2个图形不是平行四边形? ⒊教学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1)出示一个长方形活动框架。问:这是什么图形?(长方形)。如图所示变形:

(2)问:现在是什么图形?生回答:平行四边形。(3)如图所示变形,继续追问。

(4)由此我们得出平行四边行还具有什么特征?(不稳定性)5.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⑴出示一张平行四边形的地图,如果要在两条平行路之间修地下管道,你能找出最短的距离,并量一量吗?

说明: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它对边的垂直线段是平行四边形的高(h),这条对边是平行四边形的底(a)。

⑵“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有没有规定是哪一点?所以可画多少条这样的高?为什么?(一组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⑶你能画出另一组对边上的高,并量一量吗?(让学生感悟底和高是对应的)

⑷完成试一试:指一指高垂直于哪条边,量出每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各是多少厘米。⑸完成“想想做做”的第5题,先指一指平行四边形的底,再画出这条底边上的高,注意画上直角标记。

四、巩固练习

⒈完成“想想做做”的第2题。

用2块、4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分别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在小组里交流是怎样拼的。⒉完成“想想做做”的第3题。

用七巧板中的3块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出示,你能移动其中的一块将它改拼成长方形吗? ⒊完成“想想做做”的第4题。

想把一块平行四边形的纸剪成两部分,再拼成一个长方形。学生尝试操作,交流。

五、课堂总结:今天我们重点研究了哪种平面图形?它有什么特点?回想一下,我们通过哪些活动进行研究?

六、家庭作业:想想做做第6题和你知道吗?

七、课后反思:略

板书设计:

认识平行四边形

1、平行四边形的特点:(1)两组对边互相平行且相等。

(2)两组对角相等。

(3)具有不稳定性。

2、高和底: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它对边的垂直线段是它的高。(用字母h表示。)这条对边就称作平行四边形的底。(用字母a表示。)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课件 篇5

第七单元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课题:认识三角形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认识三角形的特点,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定义。

2.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能在三角形内画出对应边上的高。

3.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画三角形指定边上的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课件出示教材第75页例题1情境图。

师:同学们,我们以前认识过三角形,仔细观察情境图,你能在图上找出三角形吗?

学生先说说哪里有三角形,再让学生在图上描出来。

提问:生活中哪些物体上也有三角形呢?

师生交流后说一说。

2.导入新课。

三角形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有什么特点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深入探究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一)认识三角形的定义

1.画三角形。

师:大家找了这么多三角形,能想办法画一个三角形吗?

学生用三角板在练习本上画出一个三角形。

2.观察三角形的特点。

(1)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观察画出的三角形,想一想:三角形有什么特点?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

(2)组织全班交流。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得出三角形的以下特点:

①三角形有3条边,3个角。

②三角形的3条边都是线段。

③这3条线段要首尾相接地围起来。

3.认识三角形的定义。

教师指出: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叫作三角形。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三角形,引导学生观察这个三角形,说一说:三角形有几个顶点?分别指出三角形的3个顶点、3条边和3个角。

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在三角形上标出“顶点”“角”“边”。

4.完成教材第75页“试一试”。

(1)出示题目,学生读题,说说各自对题目的理解。

(2)学生独立在教材的方格纸上画一画后,教师展示学生的画法。

(3)观察比较。

提问:观察图形,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发现: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都能画出一个三角形。

(二)认识三角形的高和底

1.课件出示教材第76页例题2人字梁图。

学生独立观察图。师提问:你能量出右图中人字梁的高度吗?

学生动手在教材上的人字梁图上量一量。

2.组织交流。

提问:你量的是哪条线段?它有什么特点?

指名学生结合投影图说一说。

明确:人字梁的高度是上面的顶点到它对边的距离;量的线段与人字梁的底边互相垂直;图中人字梁的高度是2厘米。

3.介绍三角形的高和底。

教师结合图进行介绍: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

强调:高要用虚线表示,并标上垂直符号。

在黑板上先画一个三角形,教师边示范边说:以这条边为底,现在要找它的高。

教师用三角板的直角边和它重合,(不断移动)说说它的垂线有多少条?(无数条)其中只有一条很特殊,你能说说是哪一条吗?(从对面的顶点画下来的这条垂线)用虚线画一画。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76页“试一试”。

先让学生在教材的三角形上画出底边上的高,然后和同学交流画法。

提问:三角形一共有几条高?

引导学生得出:底和高是一对一对出现的,三角形有三条底,也就有三条高。

2.完成教材第76页“练一练”第1题。

这道题是加深学生对三角形特点的认识。

先让学生独立判断,再说说判断的理由。

3.课件出示:画出每个三角形底边上的高。

强调:第一个图形是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一条直角边是底,另一条直角边就是这条底上的高。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七单元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课题: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第 2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操作活动和计算观察,让学生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

2.引导学生参与探究和发现活动,经历操作、发现、验证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3.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乐于探究的数学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的关系。

教学难点:运用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举例: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是三角形的?

2.复习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

提问: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三角形,关于三角形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引导学生回忆三角形的特点:有3条边、3个角、3个顶点、3条高……

3.导入新课。

三角形还有什么特点呢?今天这节课我们来探究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关系。(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课件出示教材第77页例题3:任意选三根小棒,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

2.操作交流。

(1)学生从自己准备的四根小棒中选出三根小棒来围一围,看看能不能围成三角形。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操作情况。

(2)小组交流。

布置学生将各自的操作情况在四人小组内进行交流。

(3)全班交流,指名回答:你选择的是哪三根小棒,是否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学生回答预设:

①选择8cm、5cm、4cm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

②选择5cm、4cm、2cm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

③选择8cm、4cm、2cm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

④选择8cm、5cm、2cm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

追问:第③种情况和第④种情况为什么不能围成三角形?

引导学生认识到:第③种情况中,4cm、2cm这两根小棒太短了,三根小棒不能首尾相接;第④种情况中,5cm、2cm这两根小棒太短了,三根小棒不能首尾相接。

教师小结:因为4cm+2cm

3.探索规律。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当两根小棒长度相加比第三根小棒短时,不能围成三角形。那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的长度又有什么特点呢?

(1)布置探索任务。

从围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中任意选出两根,将它们的长度和与第三根比较,结果怎样?

(2)学生独立探索。

(3)交流汇报。

第①种情况:4+5>8、4+8>5、5+8>4;

第②种情况:4+2>5、4+5>2、5+2>4。

小结:任意两根小棒长度的和一定大于第三根小棒。

4.验证规律。

提问: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一定大于第三边吗?(合同范本网 JHt868.coM)

(1)画一画:用三角尺画一个三角形。

(2)量一量:量出三角形的各边长度。(单位:毫米)

(3)算一算:算出任意两边之和与第三边长度的关系。

(4)总结规律。

提问:通过验证,你发现三角形三边的长度有哪些关系?

师生共同总结得出: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

追问:对于“任意两边”这四个字,你是怎么理解的?

5.议一议:如果三根小棒的长度分别是8厘米、5厘米和3厘米,能围成三角形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5厘米长的小棒和3厘米长的小棒长度相加等于8厘米,并没有大于8厘米,所以这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78页“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进行判断,再组织交流汇报。交流时让学生说说判断的依据,教师可以介绍用两短边的和与第三边比较。

2.完成教材第78页“练一练”第2题。

这道题是已知三角形的两条边的长度,求第三条边的长度范围。题目提供了四个答案让学生进行选择,降低了思维难度,学生在练习时可以进行尝试。在学生完成后,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探究三角形的第三条边的长度范围,即“两边之差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七单元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课题:三角形的内角和  第 3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组织学生通过量、剪、拼等实践活动,发现、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并能运用这一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经历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3.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探究并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复习用量角器量角的知识。

我们已经学过测量角的度数的方法,谁能说说用量角器测量时要注意什么?

指名学生口答。

2.认识三角尺上的三个角。

提问:谁来说说三角尺上的三个内角分别是多少度?

引导学生说出90 、60 、30 。

出示另一个三角尺,引导学生分别说出三个角的度数:90 、45 、45 。

追问:你知道每个三角尺3个内角的和是多少度吗?

学生计算后指名回答。

90 +60 +30 =180

90 +45 +45 =180

3.导入新课。

每个三角尺3个内角的和都是180 。其他三角形3个内角的和也是180 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三角形内角和的问题。(板书问题)

二、交流共享

1.量一量,算一算。

(1)从教材第113页剪下3个三角形,小组合作,用量角器量出每个三角形3个内角的度数。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并提醒学生使用剪刀时要注意安全。

剪下三角形后,提示学生进行小组分工合作,两个学生负责用量角器量每个角的度数,另外两个学生负责记录和计算,并填写下表。

三角形

名称 3个内角的度数 3个内角度数的和

(2)汇报交流。

由于学生的操作会有误差,因此有的学生计算出的内角的和可能不是180 ,但一定会接近180 。

(3)回顾交流。

提问:通过刚才的汇报交流,我们发现有些同学计算出三角形的3个内角的和是180 ,有些同学计算出的三角形的3个内角的和不是180 ,这是为什么呢?

引导学生明白在测量和操作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误差。

引导思考:看来用测量的方法还不能确定三角形的内角和到底是不是180 。那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呢?

2.拼一拼,看一看。

启发:我们用三角尺可以拼出许多度数不同的角来,那这样的三角形纸片上的三个角是否也可以拼在一起呢?可以拼成什么角呢?

(1)让学生想办法把每个三角形的3个内角拼在一起。

学生拼完后,教师展示学生的各种拼法。

(2)组织观察。

提问:观察这几种拼法,不管怎么拼,它们最终都拼成了一个什么角?

引导学生观察得出:每个三角形的3个内角拼在一起,都拼成了一个平角。

追问:通过这个操作过程,你发现了什么?

汇报: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

3.动手操作、验证发现。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拼一拼发现三角形3个内角的和是180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验证一下这个发现到底对不对。

(1)学生任意画一个三角形。

(2)将三角形剪下来,拼一拼。

(3)量一量拼成了什么角。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79页“练一练”。

出示题目后,要求学生先计算,再汇报结果。

说一说:你是怎样算出∠3的度数的?让学生说说计算的方法。

小结:我们知道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就可以根据这个规律,用180 减去三角形的两个内角,求出第三个未知角的度数。

2.完成教材第81页“练习十二”第10题。

这道题也是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的特点来求三角形中未知角的度数,前两小题和“练一练”的思路相同,第3小题是直角三角形,可以用“90 减一个锐角”的方法来求另一个锐角。

3.自学教材第79页“你知道吗”。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七单元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课题:练习十二  第 4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对三角形的定义和三角形的特点,能够熟练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在练习过程中,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加深对三角形定义和特点的认识与理解。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三角形的特点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提问:怎样的图形叫作三角形?什么是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高有几条?三角形有哪些特点?

2.揭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运用三角形的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板书课题)

二、基本练习

组织学生完成教材第80~81页“练习十二”

1.第1题。

画高是每个学生都必须掌握的技能。这道题中第三小题是一个直角三角形,直角边上的高不用重新画,只要在另一条直角边上标出就可以了。

2.第2题。

这是一道开放题,由于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可以画无数多个,因此这道题的答案不唯一。

3.第6题。

这道题是练习用“三角形两条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1)先量出两根小棒的长度。

(2)再小组交流探究第三根小棒的长度范围。

第三根小棒的长度要大于前两根小棒长度的差,小于前两根小棒长度的和。

三、综合练习

1.第7题。

这道题也是有关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练习,已知三边之和,确定三条边的长度。

2.第11题。

学生在完成这道题时,经常会误以为用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拼成一个三角形,那么拼成的三角形内角和就是原来三角形内角和的两倍。

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错误,练习时教师可以让同桌交换一个三角尺,使每个学生都有两个相同的三角尺,再拼一拼,最后观察得出拼成的三角形内角和还是180 。

3.第12题。

这道题是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来形象感知三角形的内角和,可以让学生边折边观察。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课件 篇6

一、教学目标:

1.运用生活实例和实践操作认识平行四边形,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

2.学会用不同方法制作一个平行四边形,通过猜想验证发现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3.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图形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在制作中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1.师:同学们每天都要经过校门进入校园,但是你们注意观察我们的校门了吗?从图片中你们能找到一些平面图形吗?

生:能

师:是什么平面图形,谁能上来指一指。

生:平行四边形

根据回答:教师板书:平行四边形

(二)引导探究,自主建构

师:同学们再看,这里面有没有平行四边形?(出示扩缩尺、升降机图片)

生:谁能上来指一指?

师:那同学们想一下什么样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呢?请看大屏幕

(大屏幕出示平行四边形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师:谁能找一下这句话里最重要的几个词,并解释一下?

生:四边形

师: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

生:由四条边围成的图形

师:还有哪几个词?

生: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师:你能上来一边用手指着一边给大家解释一下这句话吗?

生:能

师:除了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两组对边的长度有什么关系呢?拿出刚刚发给你的平行四边形,量一量四条边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

生:两组对边相等

师: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平行且相等,那么平行四边形的对角有什么特点呢?继续拿出发给你的平行四边形,把两组对角像老师这样折一折,你发现了什么?

生:两组对角相等

师:刚才同学们说的都非常好,现在带着你的理解在研究单的方格纸上画一个平行四边形

生画图,师巡视指导。

研究单

在下面的方格纸上画一个平行四边形

师:(选几个学生画的平行四边形粘到黑板上)孩子们,画好了吗?

生:画好了

师:画好了,请看黑板,思考老师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同学们画的平行四边形都不一样大呢?

随意生怎么说,只要表达出底和高的意思就行

师:介绍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注: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学生画

注:老师画第二种情况

师:请同学们继续拿出研究单,完成研究二。不用写,能思考出答案就行

研究二:总结正方形、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正方形

长方形

平行四边形

师:孩子们,现在小组交流一下你的想法

生生交流,师巡视指导

师:好了,小组交流到此结束,哪个小组愿意全班交流一下你们的想法。

生:......

师:同学们请继续看,老师这里有一个平行四边形框架,(来回拉动平行四边形),你发现平行四边形有什么性质?

生:具有不稳定性

师:(继续拉动平行四边形,拉成长方形),说明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是什么关系?

生: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正方形、长方形的关系,谁来说一说?

生: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师出示长方形圈正方形的圈)

师:利用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如果把平行四边形也圈进来,应该怎样圈?

生:圈在最外面

(三)自主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幼师资料《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课件六篇》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幼师资料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平行四边形认识课件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认识平行四边形课件11篇 对于刚刚加入教育行业的老师来说,编写有效的教案课件仍然是非常必要的,需要他们花费心思来设计好每一堂课的教学计划。教案是教育成果的重要佐证,因此如何写出一份令人满意的教案呢?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编辑特别为您准备了一份标题为“认识平行四边形课件”的指南,欢迎和您的朋友分享!...
    2023-06-29 阅读全文
  • 认识平行四边形课件集锦 教案是老师上课之前需要备好的课件,每个老师都需要仔细规划教案课件。 创意十足的教学课件能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知识点。看见必读的“认识平行四边形课件”相关精品文章分享给您,祝愿您在这里获得有用信息!...
    2023-09-02 阅读全文
  • 认识平行四边形课件(锦集7篇) 我们为您搜罗了“认识平行四边形课件”的相关资讯下面是详细介绍。做好教案课件是老师上好课的前提,所以在写的时候老师们就要花点时间咯。教案是教师专业素养的展示窗口。希望这些信息能对你有所帮助!...
    2023-12-08 阅读全文
  •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课件教案精选(12篇) 栏目小编花时间整理了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课件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老师在上课前需要有教案课件,老师还没有写的话现在也来的及。 学生反应可以反映教师对课程安排的条理性和合理性。...
    2023-04-07 阅读全文
  •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案(11篇) 为了符合教学要求,每位老师在上课前都需要认真准备教案和课件。他们必须把课堂氛围搞得生动有趣,给学生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编辑为您准备的“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案”,希望这篇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2023-06-23 阅读全文

对于刚刚加入教育行业的老师来说,编写有效的教案课件仍然是非常必要的,需要他们花费心思来设计好每一堂课的教学计划。教案是教育成果的重要佐证,因此如何写出一份令人满意的教案呢?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编辑特别为您准备了一份标题为“认识平行四边形课件”的指南,欢迎和您的朋友分享!...

2023-06-29 阅读全文

教案是老师上课之前需要备好的课件,每个老师都需要仔细规划教案课件。 创意十足的教学课件能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知识点。看见必读的“认识平行四边形课件”相关精品文章分享给您,祝愿您在这里获得有用信息!...

2023-09-02 阅读全文

我们为您搜罗了“认识平行四边形课件”的相关资讯下面是详细介绍。做好教案课件是老师上好课的前提,所以在写的时候老师们就要花点时间咯。教案是教师专业素养的展示窗口。希望这些信息能对你有所帮助!...

2023-12-08 阅读全文

栏目小编花时间整理了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课件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老师在上课前需要有教案课件,老师还没有写的话现在也来的及。 学生反应可以反映教师对课程安排的条理性和合理性。...

2023-04-07 阅读全文

为了符合教学要求,每位老师在上课前都需要认真准备教案和课件。他们必须把课堂氛围搞得生动有趣,给学生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编辑为您准备的“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案”,希望这篇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2023-06-23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