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对数函数课件汇集13篇

发布时间:2024-02-03

教案课件是我们老师的部分工作,因此每天老师都会按质按时去写好教案课件。 精心编制的教学教案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把握课程重点。我相信这份“对数函数课件”会成为您的最佳选择,谢谢你的支持我会一直努力成为更好的创作者!

对数函数课件【篇1】

函数是高中数学的核心,而对数函数是高中阶段所要研究的重要的基本函数之一。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过指数函数、对数及反函数的基础上引入的,因此既是对上述知识的应用,也是对函数这一重要数学思想的进一步认识与理解。对数函数在生产、生活实践中都有许多应用。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加完整、系统,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对数等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知识。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教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初步学会用对数函数的性质解决简单的问题。

(2)能力目标:渗透类比、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等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构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增加互动,促进师生情感交流,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欣赏数学的精确和美妙之处,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对数函数课件【篇2】

戴氏精品堂

高一数学一对一

数学教研组

专题五

对数函数

一、目标认知

重点: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及对数的性质,对数运算的性质与对数知识的应用;理解对数函数的定义,掌握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难点:正确使用对数的运算性质;底数a对图象的影响及对数函数性质的作用。

二、知识要点梳理 知识点

一、对数及其运算

我们在学习过程遇到2x=4的问题时,可凭经验得到x=2的解,而一旦出现2x=3时,我们就无法用已学过的知识来解决,从而引入出一种新的运算——对数运算。 (一)对数概念:

1.如果,那么数b叫做以a为底N的对数,记作:logaN=b.其中a叫做对数的底数,N叫做真数。

2.对数恒等式:

3.对数

具有下列性质:

(1)0和负数没有对数,即;

(2)1的对数为0,即;

(3)底的对数等于1,即

。 (二)常用对数与自然对数

通常将以10为底的对数叫做常用对数,。以e为底的对数叫做自然对数,

。 (三)对数式与指数式的关系

由定义可知:对数就是指数变换而来的,因此对数式与指数式联系密切,且可以互相转化。它们的关系可由下图表示。

由此可见a,b,N三个字母在不同的式子中名称可能发生变化。 (四)积、商、幂的对数

已知

(1);

推广: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2);

(3)

(五)换底公式

同底对数才能运算,底数不同时可考虑进行换底,在a>0, a≠1, M>0的前提下有:

(1)

令 logaM=b, 则有ab=M, (ab)n=Mn,即, 即, 即:

(2) ,令logaM=b, 则有ab=M, 则有

即, 即,即

当然,细心一些的同学会发现(1)可由(2)推出,但在解决某些问题(1)又有它的灵活性。而且由(2)还可以得到一个重要的结论:

知识点

二、对数函数

1.函数y=logax(a>0,a≠1)叫做对数函数。

2.在同一坐标系内,当a>1时,随a的增大,对数函数的图像愈靠近x轴;当0

(1)对数函数y=logax(a>0,a≠1)的定义域为(0,+∞),值域为R

(2)对数函数y=logax(a>0,a≠1)的图像过点(1,0)

(3)当a>1时,

三、规律方法指导

容易产生的错误

(1)对数式logaN=b中各字母的取值范围(a>0 且a¹1, N>0, bÎR)容易记错。

(2)关于对数的运算法则,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利用对数的运算法则时,要注意各个字母的取值范围,即等式左右两边的对数都存在时等式才能成立。如:

坚持就是胜利!

戴氏精品堂

高一数学一对一

数学教研组

log2(-3)(-5)=log2(-3)+log2(-5)是不成立的,因为虽然log2(-3)(-5)是存在的,但log2(-3)与log2(-5)是不存在的。

二是不能将和、差、积、商、幂的对数与对数的和、差、积、商、幂混淆起来,即下面的等式是错误的:

loga(M±N)=logaM±logaN, loga(M·N)=logaM·logaN,

loga.

(3)解决对数函数y=logax (a>0且a¹1)的单调性问题时,忽视对底数a的讨论。

(4)关于对数式logaN的符号问题,既受a的制约又受N的制约,两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应用时经常出错。下面介绍一种简单记忆方法,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以1为分界点,当a, N同侧时,logaN>0;当a,N异侧时,logaN

三、精讲精练

类型

一、指数式与对数式互化及其应用

1.将下列指数式与对数式互化:

(1);(2)

;(3)

;(4)

;(5)

;(6)

思路点拨:运用对数的定义进行互化。

解:(1);(2)

;(3)

;(4)

;(5)

(6)。

总结升华:对数的定义是对数形式和指数形式互化的依据,而对数形式和指数形式的互化又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

【变式1】求下列各式中x的值:

(1) (2)

(3)lg100=x (4)

思路点拨:将对数式化为指数式,再利用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求出x.

解:(1)

(2)

(3)10x=100=102,于是x=2;

(4)由

。 类型

二、利用对数恒等式化简求值

2.求值: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解:

总结升华:对数恒等式中要注意格式:①它们是同底的;②指数中含有对数形式;③其值为真数。

【变式1】求的值(a,b,c∈R+,且不等于1,N>0)

思路点拨:将幂指数中的乘积关系转化为幂的幂,再进行运算。

解:

类型

三、积、商、幂的对数

3.已知lg2=a,lg3=b,用a、b表示下列各式。

(1)lg9 (2)lg64 (3)lg6 (4)lg12 (5)lg5 (6) lg15

解:(1)原式=lg32=2lg3=2b

(2)原式=lg26=6lg2=6a

(3)原式=lg2+lg3=a+b

(4)原式=lg22+lg3=2a+b

(5)原式=1-lg2=1-a

(6)原式=lg3+lg5=lg3+1-lg2=1+b-a

【变式1】求值

(1)

(2)lg2·lg50+(lg5)2 (3)lg25+lg2·lg50+(lg2)2

解:

(1)

(2)原式=lg2(1+lg5)+(lg5)2=lg2+lg2lg5+(lg5)2=lg2+lg5(lg2+lg5)=lg2+lg5=1

(3)原式=2lg5+lg2(1+lg5)+(lg2)2

=2lg5+lg2+lg2lg5+(lg2)2=1+lg5+lg2(lg5+lg2)=1+lg5+lg2=2.

类型

四、换底公式的运用

4.(1)已知logxy=a, 用a表示;

(2)已知logax=m, logbx=n, logcx=p, 求logabcx.

解:(1)原式=

(2)思路点拨:将条件和结论中的底化为同底。

方法一:am=x, bn=x, cp=x

∴,

坚持就是胜利!

戴氏精品堂

高一数学一对一

数学教研组

方法二:

【变式1】求值:(1);(2);(3)。

解:

(1)

(2);

(3)法一:

法二:

总结升华:运用换底公式时,理论上换成以大于0不为1任意数为底均可,但具体到每一个题,一般以题中某个对数的底为标准,或都换成以10为底的常用对数也可。 类型

五、对数运算法则的应用

5.求值

(1) log89·log27

32(2)

(3)

(4)(log2125+log425+log85)(log1258+log254+log52)

解:(1)原式=。

(2)原式=

(3)原式=

(4)原式=(log2125+log425+log85)(log1258+log254+log52)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变式2】已知:log23=a, log37=b,求:log4256=?

解:∵

∴,

类型

六、函数的定义域、值域

求含有对数函数的复合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其方法与一般函数的定义域、值域的求法类似,但要注意对数函数本身的性

质(如定义域、值域及单调性)在解题中的重要作用。

6、 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

; (2)

思路点拨:由对数函数的定义知:x2>0,4-x>0,解出不等式就可求出定义域。

解:(1)因为x2>0,即x≠0,所以函数

(2)因为4-x>0,即x

【变式2】函数y=f(2x)的定义域为[-1,1],求y=f(log2x)的定义域。

思路点拨:由-1≤x≤1,可得y=f(x)的定义域为[,2],再由

≤log2x≤2得y=f(log2x)的定义域为[,4]。

类型

七、函数图象问题

7.作出下列函数的图象:

(1) y=lgx, y=lg(-x), y=-lgx; (2) y=lg|x|; (3) y=-1+lgx.

解:(1)如图(1); (2)如图(2); (3)如图(3)。WWW.Yjs21.coM

类型

八、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及其应用

利用函数的单调性可以:①比较大小;②解不等式;③判断单调性;④求单调区间;⑤求值域和最值。要求同学们:一是牢

固掌握对数函数的单调性;二是理解和掌握复合函数的单调性规律;三是树立定义域优先的观念。

8、 比较下列各组数中的两个值大小:

坚持就是胜利!

戴氏精品堂

高一数学一对一

数学教研组

(1)log23.4,log28.

5(2)log0.31.8,log0.32.7

(3)loga5.1,loga5.9(a>0且a≠1)

思路点拨:由数形结合的方法或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来完成。

(1)解法1:画出对数函数y=log2x的图象,横坐标为3.4的点在横坐标为8.5的点的下方,所以,log23.4解法2:由函数y=log2x在R+上是单调增函数,且3.41时,y=logax在(0,+∞)上是增函数,且5.11时,y=ax在R上是增函数,且5.1b2,即。9、 证明函数上是增函数。思路点拨:此题目的在于让学生熟悉函数单调性证明通法,同时熟悉利用对函数单调性比较同底数对数大小的方法。证明:设,且x1则又∵y=log2x在上是增函数即f(x1)∴函数f(x)=log2(x2+1)在上是增函数。【变式1】已知f(logax)=(a>0且a≠1),试判断函数f(x)的单调性。解:设t=logax(x∈R+, t∈R)。当a>1时,t=logax为增函数,若t1∴ f(t1)-f(t2)=,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0当010.求函数y=(-x2+2x+3)的值域和单调区间。解:设t=-x2+2x+3,则t=-(x-1)2+4.∵ y=t为减函数,且0∴ y≥=-2,即函数的值域为[-2,+∞。再由:函数y=(-x2+2x+3)的定义域为-x2+2x+3>0,即-1∴ t=-x2+2x+3在-1,1)上递增而在[1,3)上递减,而y=t为减函数。∴ 函数y=(-x2+2x+3)的减区间为(-1,1),增区间为[1,3.类型九、函数的奇偶性11、 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1)(2)。(1)思路点拨:首先要注意定义域的考查,然后严格按照证明奇偶性基本步骤进行。解:由所以函数的定义域为:(-1,1)关于原点对称又所以函数是奇函数;总结升华:此题确定定义域即解简单分式不等式,函数解析式恒等变形需利用对数的运算性质。说明判断对数形式的复合函数的奇偶性,不能轻易直接下结论,而应注意对数式的恒等变形。(2)解:由坚持就是胜利!戴氏精品堂高一数学一对一数学教研组所以函数的定义域为R关于原点对称又即f(-x)=-f(x);所以函数。总结升华:此题定义域的确定可能稍有困难,函数解析式的变形用到了分子有理化的技巧,要求掌握。 类型十、对数函数性质的综合应用基础达标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零和负数没有对数B.任何一个指数式都可化为对数式C.以10为底的对数叫做常用对数D.以e为底的对数叫做自然对数2、有以下四个结论:①lg(lg10)=0;②ln(lne)=0;③若10=lgx,则x=10;④若e=lnx,则x=e2,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3、下列等式成立的有( )①;②;③;④;⑤;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4、已知,那么用表示是( )A.B.C.D.5、(2011 天津文6)设,,,则().A.B.C.D.6、已知,且等于( )A.B.C.D.7、函数的图象关于( )A.轴对称B.轴对称C.原点对称D.直线对称8、函数的定义域是( )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A.B.C.D.9、函数的值域是( )A.B.C.D.10、下列函数中,在上为增函数的是( )A.B.C.D.二、填空题11.3的_________次幂等于8.12、若,则x=_________;若log2003(x2-1)=0,则x=_________.13、(1)=_______;(2) 若_______;(3)=_______;(4)_______;(5)=_______;14、函数的定义域是__________.15、函数是___________(奇、偶)函数。三、解答题16、已知函数,判断的奇偶性和单调性。坚持就是胜利!戴氏精品堂高一数学一对一数学教研组17、已知函数, (1)求的定义域;(2)判断的奇偶性。 18.已知函数的定义域为,值域为,求的值。 答案与解析 基础达标一、选择题1.B 2.C 3.B 4.A 5. D 6.D 7.C 8.A 9.C 10.D二、填空题11、; 12.-13,; 13. (1)1;(2)12;(3)-3;(4)2;(5)4;14、 由 解得;15、奇,为奇函数。三、解答题16、(1),∴是奇函数(2),且,则,∴为增函数。17、(1)∵,∴,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又由得,∴ 的定义域为。(2)∵的定义域不关于原点对称,∴为非奇非偶函数。18、由,得,即∵,即由,得,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解得。坚持就是胜利!

对数函数课件【篇3】

教学任务:

(1)应用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比较两个对数的大小;

(2)熟练应用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解决一些综合问题;

(3)通过例题和练习的讲解与演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应用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比较两个对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对对数函数的性质的综合运用.

回顾与总结

定义域

(1) 定义域: (0,+∞)

值域

(2) 值域:R

(3) 过点(1,0), 即x=1 时, y=0

(4) 00;

x>1时, y1时, y>0

(5) 在(0,+∞)上是增函数 (5)在(0,+∞)上是减函数

应用举例

例2:比较下列各组中,两个值的大小:

log23.4与 log28.5 (2) log 0.3 1.8与 log 0.3 2.7

(3) loga5.1与 loga5.9(a>o,且a≠1)

(1)解法一:画图找点比高低(略)

解法二:利用对数函数的单调性

考察函数y=log 2 x ,

∵a=2 > 1,

∴ y=log2x在(0,+∞)上是增函数;

∵3.4

∴ log23.4

(2)解:考察函数y=log 0.3 x ,

∵a=0.3

∴ y=log 0.3 x在区间(0,+∞)上是减函数;

∵1.8

∴ log 0.3 1.8> log 0.3 2.7

(3) loga5.1与 loga5.9(a>o,且a≠1)

解: 若a>1则函数在区间(0,+∞)上是增函数;

∵5.1

∴ loga5.1

若0

∵5.1

∴ loga5.1 > loga5.9

注意:若底数不确定,那就要对底数进行分类讨论,即0 1

三:你能口答吗? 变一变还能口答吗?

C2

C4

C1

C3

四:想一想?

底数a对对数函数y=logax的图象有什么影响?

分析:指数函数的图象按a>1和0

故对数函数的图象也应a>1和0

(用几何画板)

五:小试牛刀

如图所示曲线是y=logax的图像,已知a的取值为 ,

你能指出相应的C1,C2 ,C3 ,C4 的a的值吗?

六:勇攀高峰

若logn2>logm2>0时,则m与n的关系是( )

A.m>n>1 B.n>m>1 C.1>m>n D.1>n>m

七:再想一想?

你能比较log34和log43的大小吗?

方法一提示:用计算器

方法二提示:想一想如何比较1.70.3与0.93.1的大小?

1.70.3>1.70=0.90>0.93.1

解:log34>log33=log44>log43

例6 溶液酸碱度的测量.溶液酸碱度是通过pH刻画的. pH的计算公式为pH=-lg[H+],其中[H+]表示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单位是摩尔/升.

(1)根据对数函数性质及上述pH的计算公式,说明溶液酸碱度与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之间的变化关系;

(2)已知纯净水中氢离子的浓度为[H+]=10-7摩尔/升,计算纯净水的pH.

分析:本题已经建立了数学模型,我们就直接应用公式pH=-lg[H+]

解:(1)根据对数运算性质,有

在(0,+∞)上随[H+]的增大, 减小,相应地, 也减少,即pH减少。所以,随[H+]的增大pH减少,即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越大,溶液的酸碱度就越大。

(2)但[H+]=10-7时,pH=-lg10-7=-(-7)=7。所以,纯净水的pH是7。

事实上,食品监督检测部门检测纯净水的质量时,需要检测很多项目,pH的检测只是其中一项。国家标准规定,饮用纯净水的pH应该是5.0~7.0之间。

思考:胃酸中氢离子的浓是2.5×10-2尔/升,胃酸的pH是多少?

八.小结 :

一.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比较两个对数大小的方法:

(1)应用对数函数单调性比较两个对数的大小;

(2)应用对数函数的图像—“底大图低”比较两个对数的大小。

二.本节课我们还学习了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九:备用习题

1.已知loga3a

2.设0

A.0

十:课后作业。

1.书P74,A组题8;

2.书P75,B组题2,3

3.思考:若1

对数函数课件【篇4】

难点:对数函数性质中对于在《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说课稿与《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说课稿两种情况函数值的不同变化。

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是认知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应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根据这样的原则和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对于本节课我主要考虑了以下两个方面:

1、教学方法:

(1)启发引导学生观察、联想、思考、分析、归纳;

(2)采用“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方法;

(3)渗透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方法;

(4)用探究性教学、提问式教学和分层教学。

2、教学手段: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方法的掌握,思想的形成,才能使学生受益终身。本节课注重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尽可能地增加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我进行了以下学法指导:

(1)探究定向性学习:学生在教师建立的情境下,通过思考、分析、操作、探索,归纳得出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我通过复习y=log2x和y=log0.5x的图像,让学生熟悉两个具体的对数函数的图像。

设计意图:这与本节内容有密切关系,有利于引出新课。为学生理解新知清除了障碍,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研究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关键是学生自主的对函数《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说课稿和《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说课稿的图像分析归纳,引导学生填写表格(该表格一列填有《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说课稿在《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说课稿及《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说课稿两种情况下的图像与性质),采用“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方法,归纳总结出《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说课稿的图像与性质。

在学生得出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后,教师再加以升华,强调“数形结合”记忆其性质,做到“心中有图”。另外,对于对数函数的性质3和性质4在用多媒体演示时,有意识地用(1)(2)进行分类表示,培养学生的分类意识。

设计意图:教师建立了一个有助于学生进行独立探究的情境,学生通过观察、联想、思考、分析、探索,在此过程中,这充分体现了探究定向性学习和主动合作式学习。

例1主要利用对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说课稿的定义域是《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说课稿来求解。

例2利用对数函数的单调性,比较两个同底对数值的大小。在这个例题中,注意第三小题的点拨,选择和中间量0或1比较,第四小题要分底数《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说课稿及《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说课稿两种情况。

例3解对数不等式,实际是例2的一种逆向运算,已知对数值的大小,比较真数,任然要使用对数函数的单调性。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环节学生可以加深对本节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在此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同时为课外研究题的解决提供了必要条件,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对数不等式埋下伏笔。

使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两个练习紧扣本节内容,利用课堂研究中体现的重要的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学生课后完全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

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回顾,使学生对本节课有一个整体把握。从两方面进行小结:

(1)掌握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2)会利用对数函数的性质比较两个同底对数值的大小,初步学会对数不等式的解法,体会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

对数函数课件【篇5】

[内容、地位]本节教材内容主要研究: ⑴对数函数的图象及其基本性质;⑵利用对数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来解决一些与对数有关的问题。这节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过函数的基本性质、指数、指数函数以及对数的基础上再来学习的,可以说它是上述内容的延续和发展,同时也为数学在实际应用中提供了一种新的函数模型。因此本节内容起到了一种承上启下的作用。

[编排依据]主要是从学生获取知识遵循“从特殊到一般,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出发,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

根据对数函数及其相关知识历来在高考中的地位以及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对数函数的定义并了解其图象的特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以及自主探究数学问题的素养;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以及优化他们的个性品质;

(4)情感目标:构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增加互动,促进师生情感交流。

3。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 [重点]掌握对数函数的概念及其图象,使学生能初步自觉地、有意识地利用图象研究对数函数的性质。 [难点]理解和掌握对数函数的概念,图象特征,区分01和a1不同条件下的性质。 [关键]认识底数a与对数函数图象之间的关系。

教法:1、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相应的满足。因此本节课采用探究性教学、提问式教学和分层教学。2、根据本节课的特点也为了给学生的数学探究与数学思维提供支持,同时也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所以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以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

学法:为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确定了三种学法:

(3)巩固反馈法:检验知识的应用情况,找出未掌握的内容及其差距。

1通过flash软件直观的呈现出对数函数的图象,使学生对其有丰富的感性认识;

1、导入新课:

由2。2。1的例题6(即考古学家是如何估算出土文物或古遗址的年代)引入,让学生利用计算器计算并填写下表。略

对数函数课件【篇6】

Logarithmic Function Lesson Plan

Title: Exploring Logarithmic Functions

Introduction:

This lesson plan aims to introduce students to logarithmic functions. By the end of the lesson, students will understand the concept of logarithms, how to solve logarithmic equation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real-life situations. The lesson will be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Understanding logarithmic functions, solving logarithmic equations, and applying logarithms in real-life situations.

Part 1: Understanding logarithmic functions

Objective:

To introduce students to the concept of logarithmic functions and their properties.

Activities:

1. Introduction to logarithms: Begin by asking students if they have heard of logarithms before. Explain that logarithms are the inverse operations of exponentiation.

2. Definition of logarithmic functions: Define a logarithmic function as y = logᵦ(x), where x > 0 and β > 0. Explain that the base, β, determines the behavior and properties of the logarithmic function.

3. Properties of logarithmic functions: Discuss the properties of logarithmic functions, such as the product rule, quotient rule, and power rule. Use examples to illustrate these properties.

4. Graphing logarithmic functions: Show students how to graph logarithmic functions using key points and transformations. Provide examples for practice.

Part 2: Solving logarithmic equations

Objective:

To teach students how to solve logarithmic equations using logarithmic properties.

Activities:

1. Basic logarithmic equation solving: Start by solving simple logarithmic equations, such as logᵦ(x) = k, where β > 0 and x > 0. Illustrate the steps to isolate the variable and find the solution.

2. Solving logarithmic equations with different bases: Introduce students to the change of base formula and how to solve logarithmic equations with different bases.

3. Applications of logarithmic equations: Provide real-life examples where logarithmic equations are used, such as pH calculations, earthquake magnitude, and population growth. Solve these equations as a class.

Part 3: Applying logarithms in real-life situations

Objective:

To demonstrate the real-world applications of logarithmic functions.

Activities:

1. Logarithmic scales: Introduce logarithmic scale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Examples include the Richter scale for measuring earthquakes and the pH scale for measuring acidity.

2. Financial calculations: Show students how logarithmic functions can be used in compound interest calculations and investment strategies.

3.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Discuss the use of logarithmic functions in scientific fields, such as sound and light intensity calculations, signal processing, and computer science.

4. Conclusion: Summarize the key points of the lesson and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logarithmic functions in various disciplines.

Conclusion:

Through this lesson, students have gained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logarithmic functions. They have learned how to solve logarithmic equations and witnessed their applications in real-life situations. By providing hands-on activities and practical examples, students have been engaged in a dynamic learning experience.

对数函数课件【篇7】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说课稿)

2.2对数函数及其性质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必修

(一)对数函数及其性质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教辅手段、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六个方面对本课时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函数是高中数学的核心,而对数函数是高中阶段所要研究的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之一.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过指数函数、对数及反函数的基础上引入的,因此既是对上述知识的拓展和延伸,也是对函数这一重要数学思想的进一步认识与理解.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加完整、系统,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对数方程、对数不等式等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知识.

2、教学目标的确定及依据

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参照教材的安排,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进一步理解对数函数的意义,掌握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初步利用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来解决简单的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思维能力以及数学交流能力;渗透类比、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感受获得成功后的喜悦心情,养成积极合作、大胆交流、虚心学习的良好品质。

3、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对数函数的意义、图像与性质.

难点:对数函数性质中对于在 与 两种情况函数值的不同变化.

二、教法分析

本节课是在前面研究了对数及常用对数、指数函数的基础上,研究的第二类具体初等函数,它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我们的实际生活联系密切,也是以后学习的基础,鉴于这种情况,安排教学时,采用“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方法,并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类比、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方法。

三、学法分析

本节课注重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尽可能地增加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我进行了以下学法指导:

(1)类比学习:与指数函数类比学习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2)探究定向性学习:学生在教师建立的情境下,通过思考、分析、操作、探索, 归纳得出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四、教辅手段

以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师启发引导为主,以多媒体演示为辅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五、教学过程

根据新课标我将本节课分为下列五个环节: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探究新知,加深理解 ;讲解例题,强化应用;归纳小结,巩固双基;布置作业,提高升华。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本节课我是从在指数函数一节曾经做过的一道习题入手的。这样以旧代新逐层递近,不仅使学生易懂而且还体现了指对函数间的密切关系。我的引题是这样的: 引题:一个细胞由一个分裂成两个,两个分裂成四个„„依此类推, (1)求这样的一个细胞分裂的次数x与细胞个数y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256个细胞是这个细胞经过几次分裂得到的?那么要得到1万,10万„个第一问学生很容易得出是指数函数:y=2x。再看第二问,通过思考学生分析出这是个已知细胞个数求分裂次数的问题即:已知y求x的问题,即:x=log2y,紧接着问学生:这是一个函数吗?将知识迁移到函数的定义,即对于任意一个y是否都有唯一的x与之相对应,为了方便学生理解,可以借助指数函数图像加以解释。得出x=log2y是一个函数,但它又和我们平时所见过的函数形式上不一样,我们习惯上用x来表示自变量,y来表示函数,所以可将它改写成y=log2x,这样的函数称为对数函数。这便引出了本节课的课题。

这样设计不仅学生容易接受而且虽然在过程中没有用反函数的概念,但却体现了求指数函数反函数的过程,这为后面学习反函数的概念做了铺垫。由于有了之前学习指数函数的基础,学生很容易就可归纳总结出:对数函数的一般形式:y=logax(a>0且a≠1),并求出定义域(0,+∞)。由于对数函数是形式定义,所以让学生记住这个形式是由为重要的,可以让学生观察解析式的特点并可归纳总结出三条:

1、对数符号前系数为1;

2、底数是不为0的正常数;

3、真数是一个自变量x的形式。为了加深学生的记忆,我这里安排了一道辨析题:判断下列函数是否为对数函数:

这样学生就对对数函数的概念有了更准确的认知与理解。

(二)探究新知,加强理解

得到了对数函数的解析式,学生自然而然就会想到该研究它的图像了。我的想法是这样的:一方面描点法画图是学生需要熟练掌握的一类重要的画图方法,而且学生对自己画出的图像和归纳总结的知识记忆会更加深刻,所以我决定将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自主探究,然后同学间互相讨论,并根据图像归纳出对数函数的性质。另一方面,研究对数函数图像主要是研究底数a对图像的影响,以及底数互为倒数的两个函数图像间的关系。所以我将所研究的问题分为以下3组:第一组:和 第二组: 和 第三组: 和。并且我将全班学生每6人分为一组,由组长负责分配,每个学习小组要把这3组图都画出来,画完后,组内讨论各组图像间的关系或特点并归纳总结出来。这样做的好处是:

1、可以大大节省画图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2、这样相当于全班每一位同学,都对对数函数的这三组图像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3、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归纳总结及交流的能力。讨论完后,让几个组的学生代表将本组所画图像及归纳总结的规律用实物投影一一展示,教师将学生归纳总结出的共性的规律提炼出来,并问学生:这是通过具体的对数函数总结出的规律。那么是否适用于一般的情况呢?这时就需要教师用多媒体演示来辅助教学了。我是用几何画板做了一个底数a变化时图像也随着变化的课件。通过底数a的变化,会出现不同的对数函数图像,学生会发现无论a怎样变化,图像的特点与由特殊函数总结出的规律一样,所以可以由特殊推出一般结论。还可以得出对数函数图像其实分为以下两类:a>1和0

a>1 0

定义域

(0,+∞) 值域

R 单调性

在 上为增函数

在 上为减函数 奇偶性

非奇非偶函数

至此,对数函数的图像及性质就由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归纳总结出来。下面 就是应用性质来解题了。

(三)讲解例题,强化应用 在这一部分我安排了2道例题。 例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例2:比较下列各组数中的两个值的大小: 例1是对对数型函数定义域的考查。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形如:的函数求定义域只需f(x)>0即可。例2是比较两个对数值大小的问题。前两道题是直接利用函数单调性来比较,第3道题是为了让学生注意当底数不确定时,要有分类讨论的意识,第4道题是更上一层,底数真数都不相同时应如何处理,这四道题是层层深入,逐渐加深难度,通过这种变式教学可充分调动学生的解题积极性,调动他们的思维。

(四)归纳小结,巩固双基

归纳小结是巩固新知不可缺少的环节。本节课我让学生自主归纳,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还能使学生将本节课的知识做简要的回顾。然后教师再将学生的发言做最后的小节。可以总结为:

在知识方面:(1)学习了对数函数的图像及其性质;(2)会应用对数函数的知识求定义域;(3)会利用对数函数单调性比较两个对数的大小。

思想方法方面:体会了类比、由特殊到一般、分类与整合、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

(五)布置作业,提高升华

最后一个环节是布置作业,这是一节课提高升华的过程,也是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和思想方法的关键。本节课我安排了两个作业。必做题和思考题,其中思考题是让学生思考既然本节课我们一直是通过指数函数来研究对数函数的,那么他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

通过以上各个环节, 不仅学生掌握了对数函数的定义与性质,还调动了学生自主探究与人合作的学习积极性,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对数函数课件【篇8】

对数函数是函数中又一类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它是在学生已经学过对数与常用对数,反函数以及指数函数的基础上引入的.故是对上述知识的应用,也是对函数这一重要数学思想的进一步认识与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图象与性质的学习使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加完整,系统,同时又是对数和函数知识的拓展与延伸.它是解决有关自然科学领域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是学生今后学习对数方程,对数不等式的基础.

(师):前面的几种函数都是以形式定义的方式给出的,今天我们将从反函数的角度介绍新的函数.

反函数的实质是研究两个函数的关系,所以自然我们应从大家熟悉的函数出发,再研究其反函数.这个熟悉的函数就是指数函数.

所求反函数为 .

(师):那么我们今天就是研究指数函数的反函数-----对数函数.

(师):由于定义就是从反函数角度给出的.,所以下面我们的研究就从这个角度出发.如从定义中你能了解对数函数的什么性质吗?最初步的认识是什么?

(教师提示学生从反函数的三定与三反去认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生)对数函数的定义域为 ,对数函数的值域为 ,且底数 就是指数函数中的 ,故有着相同的限制条件 .

对数函数课件【篇9】

教学目的:

1.训练按一定目的从课文中筛选信息的能力。

2.理解辩证立论,重点突出,广征博引,逐层深人的写法。

3.认识治学中占有材料与钻研理论的关系;树立实践第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设想:

1.解读,关键要抓住“虚”与“实”的关系,理清课文的脉络,重点认识围绕基本观点立论辩证,广征博引、层层深人的论述特点,理清文章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把握课文的重点。

2.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及步骤:

一、开场白:

1980年10月22日,中国语言学会成立。吕叔湘先了题为《把我国语言科学推向前进》的讲话。全文分“中和外的关系”、“虚和实的关系”、“动和静的关系”、“通和专的关系”四个部分,分别论述了语言研究工作中需要处理好的四对关系。是其中的第二部分。题目是选作教材时编者加的。文章虽然“主要谈汉语研究”,但正如作者所言“在不同程度上也适用于其他方面”,对于一般治学和研究问题,对于中职学生的学习,包括.写作时处理好选材与立意的关系,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作者简介:

吕叔湘(1904—1998),江苏丹阳人。当代著名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先后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兼任《中国语文》杂志主编,全国文字改革研究会主席,中国语言学会会长,语文出版社社长,并担任全国政协第二、三届委员,全国人大第三、四、五、六届代表,五届常委,法制委员会委员。他于1926年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曾任过中学教员。1936年留学英国,1938年回国。先后任云南大学文史系副教授、华西协和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金陵大学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兼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开明书店编辑。建国后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1952年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工作。他几十年来一直从事语文教学和研究,重点研究汉语语法,对我国语言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主要著作有《中国文法要略》、《语法修辞讲话》、《现代汉语八百词》等。他治学严谨,著述材料丰富,引证充分,阐述详尽,见解精辟。他还写有许多普及性语文读物,通俗实用,生动有趣。

三、分析课文:

全文共11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系全文的总纲,提出论题并表明了观点:理论从事例中来,事例从观察中来、从实验中来。文章首句提出论题,紧接着以两个设问表明了观点。在接下来的阐述中,作者以语言学研究为例说明了理论来自于事例,事例来自于观察和实验的道理。文章的第2段运用古人做学问、国外各种学派林立和“禅宗和尚”的例子阐述对前人的理论也要靠观察来验证的道理。在论述中,作者既承认“前人的理论是我们的财富”,又指出“前人的理论无论多么重要”,都“要用自己的观察来验证”;既肯定了讲“家法”的好处,又指出其缺点,全面辩证,客观公允,令人信服。这一段是对第1段的进一步强调和补充。

第二部分(第3~6段):具体阐述理论和事实的辩证关系并指出了具体的处理方法。第3段从事实对理论的作用角度举出“反切”、“等韵”和“文字学”等理论的形成作为例证,指出事实能够决定理论。第4段从比较理论和事实轻重的角度,运用达尔文物种起源理论的形成和明朝两位理学家的故事作为论据,指出没有事实作基础,理论就靠不住,更加突出了事实对理论的决定性作用。第5段是从理论对事实的作用角度,肯定了理论能引导人去发现事实的作用。运用了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填写等例子。第6段具体提出处理二者关系的方法,特别强调“不可走极端”。这一部分的论述强调了事实对理论的决定性作用,其目的在于纠正现实中存在的重理论轻事实的认识。可贵的是作者“矫枉”而不“过正”,没有偏执一端,没有抹杀理论在治学中的作用,而是在轻重有别、详略有致、突出重点的同时,兼顾到了事物的各个方面,从而显得全面周到,辩证科学。作者对问题认识的深刻性和完整性由此可见一斑。

第三部分(第7~11段):着重论述观察和实验方面的有关问题。文章联系实际,在分析重理论轻事例的原因、指出其危害的同时,阐述了观察和实验必须具备的精神和态度,强调要亲自去观察、实验,收集事例。第7段对重理论轻事例的错误倾向提出批评,引用了饶裕泰教授的话作为论据,切合实际,富于针对性。第8段运用“有限与无眼”的故事和叶斯丕森的例子阐述观察、实验“不容易”的一个原因,指出观察、实验不能懒惰,必须具备换而不舍的精神。第9段阐述了观察、实验“不容易”的另一个原因,指出观察、实验不能有成见,必须有客观的态度。第10段收束上文,进一步指出不愿观察实验的害处。第11段指出观察、实验必须自己去做,彻底堵住了不愿观察、实验者的退路。这一部分是第二部分论述的具体化和深化。

四、.总结全文:

文章紧紧围绕治学过程中“虚与实”也就是理论和事例的关系问题,运用大量典型、生动的事实和理论材料,进行了全面透彻的论述。明确提出理论从事例中来,事例则从观察和实验中来的观点。文章针对重理论轻事例的现实,在辩证立论、全面论述的基础上,强调突出了观察、实验对理论形成的作用这一重点。全文第一部分提出两者关系的问题,表明观点;第二部分紧紧围绕观点,对两者关系展开论述;第三部分在论述两者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观察和实验的有关问题,从整体到局部,逐步剖析,层层深人,不断具体、深化,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较强的说服力。

对数函数课件【篇10】

函数是高中数学的核心,而对数函数是高中阶段所要研究的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之一.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过指数函数、对数及反函数的基础上引入的,因此既是对上述知识的应用,也是对函数这一重要数学思想的进一步认识与理解.对数函数在生产、生活实践中都有许多应用.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加完整、系统,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对数方程、对数不等式等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知识.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教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理解对数函数的意义;掌握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初步学会用

对数函数的性质解决简单的问题.

(2) 能力目标:渗透类比、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观察、

分析、归纳等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在图像与性质上的对比,使学生欣赏数

学的精确和美妙之处,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对数函数课件【篇11】

函数是高中数学的核心,而对数函数是高中阶段所要研究的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之一.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过指数函数、对数及反函数的基础上引入的,因此既是对上述知识的应用,也是对函数这一重要数学思想的进一步认识与理解.对数函数在生产、生活实践中都有许多应用.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加完整、系统,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对数方程、对数不等式等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知识.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教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理解对数函数的意义;掌握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初步学会用对数函数的性质解决简单的问题.

(2) 能力目标:渗透类比、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等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在图像与性质上的对比,使学生欣赏数学的精确和美妙之处,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是认知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应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根据这样的原则和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对于本节课我主要考虑了以下两个方面:

1、教学方法:

(1)启发引导学生实验、观察、联想、思考、分析、归纳;

(2)采用“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方法;

(3)渗透类比、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方法.

2、教学手段: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方法的掌握,思想的形成,才能使学生受益终身.本节课注重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尽可能地增加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我进行了以下学法指导:

(2)探究定向性学习:学生在教师建立的情境下,通过思考、分析、操作、探索,归纳得出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3)主动合作式学习:学生在归纳得出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时,通过小组讨论,使问题得以圆满解决.

对数函数课件【篇12】

(提问)用什么方法来画函数图像?

(学生1)利用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图像之间的关系,利用图像变换法画图.

(学生2)用列表描点法也是可以的。

请学生从中上述方法中选出一种,大家最终确定用图像变换法画图.

(师)由于指数函数的图像按 和 分成两种不同的类型,故对数函数的图像也应以1为分界线分成两种情况 和 ,并分别以 和 为例画图.

具体操作时,要求学生做到:

(1) 指数函数 和 的图像要尽量准确(关键点的位置,图像的变化趋势等).

(2) 画出直线 .

(3) 的图像在翻折时先将特殊点 对称点 找到,变化趋势由靠近轴对称为逐渐靠近轴,而 的图像在翻折时可提示学生分两段翻折,在 左侧的先翻,然后再翻在 右侧的部分.

学生在笔记本完成具体操作,教师在学生完成后将关键步骤在黑板上演示一遍,画出

和 的图像.(此时同底的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画在同一坐标系内)如图:

教师画完图后再利用电脑将 和 的图像画在同一坐标系内,如图:

然后提出让学生根据图像说出对数函数的性质(要求从几何与代数两个角度说明)

由以上两条可说明图像位于 轴的右侧.

(4) 奇偶性: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即它不关于原点对称,也不关于 轴对称.

(5) 单调性:与 有关.当 时,在 上是增函数.即图像是上升的

当 时,在 上是减函数,即图像是下降的.

之后可以追问学生有没有最大值和最小值,当得到否定答案时,可以再问能否看待何时函数值为正?学生看着图可以答出应有两种情况:

当 时,有 ;当 时,有 .

学生回答后教师可指导学生巧记这个结论的方法:当底数与真数在1的同侧时函数值为正,当底数与真数在1的两侧时,函数值为负,并把它当作第(6)条性质板书记下来.

最后教师在总结时,强调记住性质的关键在于要脑中有图.且应将其性质与指数函数的性质对比记忆.(特别强调它们单调性的一致性)

对图像和性质有了一定的了解后,一起来看看它们的应用.

例1. 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先由学生依次列出相应的不等式,其中特别要注意对数中真数和底数的条件限制.

(1) 与 ; (2) 与 ;

(3) 与 ; (4) 与 .

让学生先说出各组数的特征即它们的底数相同,故可以构造对数函数利用单调性来比大小.最后让学生以其中一组为例写出详细的比较过程.

案例反思:

本节的重点是理解对数函数的定义,掌握对数函数的图象性质.难点是利用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得到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由于对数函数的概念是一个抽象的形式,学生不易理解,而且又是建立在指数与对数关系和反函数概念的基础上,通过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的关系由已知函数研究未知函数的性质,这种方法是第一次使用,学生不适应,把握不住关键,因而在上采取教师逐步引导,学生自主合作的方式,从学生熟悉的指数问题出发,通过对指数函数的认识逐步转化为对对数函数的认识,而且画对数函数图象时,既要考虑到对底数的分类讨论而且对每一类问题也可以多选几个不同的底,画在同一个坐标系内,便于观察图象的特征,找出共性,归纳性质.

对数函数课件【篇13】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对数形式复合函数的'单调性的判断及证明方法,掌握对数形式复合函数的奇偶性的判断及证明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认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及相互转化,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复合函数单调性、奇偶性的讨论方法.

教学难点:

复合函数单调性、奇偶性的讨论方法.

教学过程:

(1)当0<a<1时,由y=logax是减函数,得:0<a<23

(2)当a>1时,由y=logax是增函数,得:a>23 ,∴a>1

A.0.76<log0.76<60.7 B.0.76<60.7<log0.76

C.log0.76<60.7<0.76 D.log0.76<0.76<60.7

解:由于60.7>1,0<0.76<1,log0.76<0 答案:D

[例3]设0<x<1,a>0且a≠1,试比较|loga(1-x)|与|loga(1+x)|的大小

|loga(1-x)|-|loga(1+x)|=| lg(1-x)lga |-| lg(1+x)lga |

∴上式=-1|lga| [(lg(1-x)+lg(1+x)]=-1|lga| lg(1-x2)

由0<x<1,得lg(1-x2)<0,∴-1|lga| lg(1-x2)>0,

∴|loga(1-x)|>|loga(1+x)|

lg(1+x)lg(1-x) =|log(1-x)(1+x)|

∴|log(1-x)(1+x)|=-log(1-x)(1+x)=log(1-x)11+x

∴0<log(1-x) 11+x <log(1-x)(1-x)=1

∴|loga(1-x)|>|loga(1+x)|

∵loga2(1-x)-loga2(1+x)=[loga(1-x)+loga(1+x)][loga(1-x)-loga(1+x)]

=loga(1-x2)loga1-x1+x =1|lg2a| lg(1-x2)lg1-x1+x

即|loga(1-x)|>|loga(1+x)|

当a>1时,|loga(1-x)|-|loga(1+x)|

=-loga(1-x)-loga(1+x)=-loga(1-x2)

当0<a<1时,由0<x<1,则有loga(1-x)>0,loga(1+x)<0

∴|loga(1-x)|-|loga(1+x)|=|loga(1-x)+loga(1+x)|=loga(1-x2)>0

∴当a>0且a≠1时,总有|loga(1-x)|>|loga(1+x)|

[例4]已知函数f(x)=lg[(a2-1)x2+(a+1)x+1],若f(x)的定义域为R,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解:依题意(a2-1)x2+(a+1)x+1>0对一切x∈R恒成立.

当a2-1≠0时,其充要条件是:

a2-1>0△=(a+1)2-4(a2-1)<0 解得a<-1或a>53

又a=-1,f(x)=0满足题意,a=1不合题意.

[例5]已知f(x)=1+logx3,g(x)=2logx2,比较f(x)与g(x)的大小

f(x)-g(x)=1+logx3-2logx2=logx(34 x).

①当x>1时,若34 x>1,则x>43 ,这时f(x)>g(x).

②当0<x<1时,0<34 x<1,logx34 x>0,这时f(x)>g(x)

故由(1)、(2)可知:当x∈(0,1)∪(43 ,+∞)时,f(x)>g(x)

[例6]解方程:2 (9x-1-5)= [4(3x-1-2)]

(9x-1-5)= [4(3x-1-2)]

∴9x-1-5=4(3x-1-2) 即9x-1-43x-1+3=0

∴(3x-1-1)(3x-1-3)=0 ∴3x-1=1或3x-1=3

log2(2-x-1)(-1)log2[2(2-x-1)]=-2

相信《对数函数课件汇集13篇》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幼师资料,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对数函数课件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函数的课件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当幼儿园教师的教学任务遇到困难时,往往都需要参考一下我们提前准备参考资料。资料所覆盖的面比较广,可以指学习资料。参考资料我们接下来的学习工作才会更加好!你是否收藏了一些有用的幼师资料内容呢?于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了函数的课件。欢迎阅读,希望你能阅读并收藏。函数是数学中最...
    2023-05-13 阅读全文
  • 指数函数课件模板 “指数函数课件”是由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为您搜集整理的内容。教案课件同样是老师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老师必须对其予以重视。教师需要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以提高教案制定水平。希望这些资料能够对您的工作和学习产生实际的推动效果!...
    2024-01-11 阅读全文
  • 对数课件(汇编15篇) 今天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要向大家推荐的是一篇名为“对数课件”的文章。教案是老师上课之前需要备好的课件,每个老师都需要仔细规划教案课件。 学生反应可以帮助教师定位课堂的优势和劣势。希望这些建议有助于你在团队协作中更加高效!...
    2023-08-28 阅读全文
  • 数学函数课件分享15篇 每个老师都需要在课前有一份完整教案课件,因此每天老师都会按质按时去写好教案课件。教案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我们应该从什么方面写教案课件?经过收集,栏目小编为您献上数学函数课件,敬请参阅本文!...
    2023-04-20 阅读全文
  • 高一函数课件 这篇“高一函数课件”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精心制作的,希望您能够喜欢它,并从中获得帮助。教案和课件是每位教师为上课准备的必要材料,但它们并非随随便便就能写好。只有写好教案,才能打造出完整的课堂教学。...
    2023-07-03 阅读全文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当幼儿园教师的教学任务遇到困难时,往往都需要参考一下我们提前准备参考资料。资料所覆盖的面比较广,可以指学习资料。参考资料我们接下来的学习工作才会更加好!你是否收藏了一些有用的幼师资料内容呢?于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了函数的课件。欢迎阅读,希望你能阅读并收藏。函数是数学中最...

2023-05-13 阅读全文

“指数函数课件”是由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为您搜集整理的内容。教案课件同样是老师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老师必须对其予以重视。教师需要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以提高教案制定水平。希望这些资料能够对您的工作和学习产生实际的推动效果!...

2024-01-11 阅读全文

今天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要向大家推荐的是一篇名为“对数课件”的文章。教案是老师上课之前需要备好的课件,每个老师都需要仔细规划教案课件。 学生反应可以帮助教师定位课堂的优势和劣势。希望这些建议有助于你在团队协作中更加高效!...

2023-08-28 阅读全文

每个老师都需要在课前有一份完整教案课件,因此每天老师都会按质按时去写好教案课件。教案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我们应该从什么方面写教案课件?经过收集,栏目小编为您献上数学函数课件,敬请参阅本文!...

2023-04-20 阅读全文

这篇“高一函数课件”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精心制作的,希望您能够喜欢它,并从中获得帮助。教案和课件是每位教师为上课准备的必要材料,但它们并非随随便便就能写好。只有写好教案,才能打造出完整的课堂教学。...

2023-07-03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