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小小少年课件

发布时间:2024-01-29

小小少年课件。

我们将带您全面探索关于“小小少年课件”的各个方面,若您希望进一步了解相关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教案与课件是每位教师在开学前必备的准备材料,每位教师都必须认真编写教案和制作课件。只有教师精心准备好教案并将其实施到教学实践中,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小小少年课件【篇1】

《小小少年》这首歌曲时,由于此歌曲旋律生动,朗朗上口,学生学习兴趣较大。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通过学唱歌曲,以声传情,展现快乐和烦恼增加的小少年。

技能目标:指导用欢快的音色,无忧无虑地演唱齐唱部分(稍弱);用和谐的音色,激情地演唱合唱部分(稍强)。

知识目标:理解节奏(弱起,附点节奏)对表现音乐作用。

教学重点:

1.感受无忧无虑到烦恼增加的不同情绪。

2.用和谐统一的音色演唱合唱部分,并培养学生在合唱中相互聆听的能力。

教学难点:

1.如何“合”成优美的音色,并激情歌唱。

2.歌曲中的长音,附点节奏、弱起等要素。

(课件:点击页面右边的大音响蓝色部分,播放口哨版《小小少年》。音乐可随时点击页面停止。)

备注:随着愉快、轻松、快乐音乐师生共同律动,前部分拍手节奏,后部分摆动身体。

师:这段活泼的音乐旋律,你熟悉吗?它是德国著名电影《英俊少年》的主题曲,歌名叫《小小少年》

备注:全体学生边观看片段边听老师介绍海印切的少年生活。

师:现在让我们一同去感受海因切快乐又有意义的少年生活吧。一起来读一读。

师:你觉得此时的海因切快乐吗?怎么读让他变得快乐呢?

师:你们看,字体的颜色发生了变化,请你给红色的字稍稍加强力度。

设计意图:通过页面颜色的变化,附点节奏、画拍图谱的出现和老师的正面引导,让学生深刻感受、体会海因切的前后心情变化。

师:快乐的少年生活阳光灿烂,快乐的少年生活歌声不断。我们也来唱唱吧。

备注:老师逐一进行有效性的和声音程训练,先随琴练习,再离琴看指挥练习。

2.提示两个声部同时歌唱时,声音要集中,和谐,统一。

备注:学生分别练习高、低声部完整乐句,再进行合唱。

要求:

1.提示每个音必须轻声高位置歌唱,整条旋律唱得轻柔,连贯。

2.合唱时,声音集中,和谐,统一,并学会聆听另一个声部。做到“没有我,只有我们;没有个性,只有共性”的和声效果。

设计意图:和声、视唱是合唱教学的基础,本环节通过和声训练、视唱教学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和谐统一的歌声,也给后面歌曲的合唱教学做铺垫;同时这一环节乐句是通过和声音程组合而来的,乐句间的变化也是循序渐进,这大大降低了难度,给予孩子们充足的自信心。

师:随着时间一年年飞跑,小小少年转眼高;随着年龄由小变大,烦恼也增加了。让我们走进小少年海因切的内心世界,听听他的心声。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感受歌曲前后不同的情绪,给歌曲分段,并小结:歌曲的前后不同的演唱形式:齐唱和合唱。

师:像这样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声部,各自按照自己声部曲调,同时演唱一首歌曲,我们称为合唱。今天我们来学习歌曲的第一段。

2、听合唱部分范唱,并进行练习巩固。

师:当歌曲唱到合唱部分时,请1、2组同学听老师唱低声部,3、4组听录音高声部。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的细心引导,学生再一次练习巩固难点,为下一步的学习解决了燃眉之急。

师:你们都有一双会听音乐的耳朵!现在老师来唱歌曲第一部分,请大家用LU模唱第二部分的低声部旋律。

师:加大难度,带入歌词试试。老师演唱歌曲第一部分,全体学生演唱第二部分的低声部歌词。

师:我们一起来学习歌曲的`高声部。老师请一生演唱歌曲第一部分,其余学生演唱第二部分的高声部歌词。

师:其实,合唱的声音是非常饱满,非常统一的,现在老师同时弹奏两个声部,请大家轻声歌唱自己的声部。

师:最后,老师祝愿大家在成长的道路上快乐多多,烦恼少少……

备注:全体学生随《梦之旅》音乐,边唱边律动,走出教室。

教学意图:快乐激扬的歌声,孩子们充满活力;激情飞跃的歌声,原少年们梦想成真……

教学反思:

本课是四年级下册的学唱歌曲《小小少年》,体会少年是人生的花季,但“随着年岁由小变大,他的烦恼也增加了”,这种少年时期的复杂心情。在这堂课,我主要目的是扎实的抓基础,巩固基础。从音乐的三要素(节奏、旋律、和声)出发。

在学习《小小少年》这首歌曲时,由于此歌曲旋律生动,朗朗上口,学生学习兴趣较大。特别是第一部分,一些大跳、连音的难点,通过听唱,学生都能较快的掌握。以前我做了附点八分音符以及弱拍起唱的铺垫教学,使学生在学习小小少年歌曲时,能较好地掌握这两个知识点。但是我发现学生容易把原来的八分音符也唱成附点八分音符。

在合唱的二声部教学中,学生学习比较快,也能较快的掌握两个声部的音准。但是由于是第一课时,所以低声部,还需要老师稍微带一带。如果在课堂中能让学生在唱歌时能胆子大一点,把平时的水平完全发挥出来,这样就更加地好了。

小小少年课件【篇2】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意思。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看图说话,培养、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看图说话,培养、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

2.熟读课文,预习生字。

教学过程:

一、游戏形式,巩固识字反义词对对碰。

师:我们做个“说反义词”的游戏吧!

师:我说大。

生:我说小。

师:我说多。

生:我说少。

师:我说上。

生:我说下。

师:我说里。

生:我说外。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形式,教学中设计了“对对碰”的游戏,使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加深对生字的认识。

二、指导书写,掌握字形

1.过渡:同学们对反义词掌握得这么好,相信字也写得非常漂亮、工整。

2.复习田字格的位置名称。齐读儿歌: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

3.学生根据儿歌找到田字格每一个小格的位置,教师巡视指导。

4.出示会写的字,指导书写:小、少、牛、果、鸟。

书写“少”的笔顺。

示范书写,讲清楚每一笔的位置。提醒学生书写的姿势要端正。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予以指导。小:复习笔画“竖钩”“点”。

竖钩:

①中锋下行;

②提笔;

③自右向左圆转;

④顿笔;⑤逐渐提笔向左上平出锋。

点:向右下行笔,由轻到重,到结尾微微顿笔,逆向收笔。牛、果:竖在竖中线上。

鸟:学习新笔画——“竖折折钩”。

三、齐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小小少年课件【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结合具体事物说出“谁比谁多”“谁比谁少”以及“谁和谁同样多”。

过程与方法:通过做游戏,使学生体验多、少和同样多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做游戏,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能结合具体事物说出“谁比谁多”“谁比谁少”以及“谁和谁同样多”。

难点:使学生体验多、少和同样多的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椅子和花片

学习方式:

游戏活动、体验交流、动手操作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教师谈话引入: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这节课,我想请几位同学来玩做椅子游戏,谁想来?(教师在教室前面准备好5把椅子)6个小朋友玩做椅子游戏,其他同学观察结果。

二、探究与体验

(一)认识多少

1、提问:发生了什么事情?

2、提问:椅子为什么不够啦?你知道了什么?

3、出示小朋友和椅子一一对应的图,提问:谁比谁多,谁比谁少?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教师小结。

(二)认识同样多

1、师:同学们真聪明,能够从游戏中学到知识,真棒!现在老师又拿来一把椅子,我们再来做一次游戏,怎么样?

2、这一次的结果怎么样?

3、出示小朋友和椅子一一对应图,提问:小朋友和椅子怎么样?(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教师小结)

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讨论,知道有6个小朋友,5把椅子,小朋友多,椅子少。学生全班交流,说出小朋友比椅子多,椅子比小朋友少。 6个小朋友接着做游戏,其他学生观察讨论。学生自由发言:得出这回都有座位了。全班交流,小朋友和椅子同样多。

三、实践与应用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教师提出要求:摆黄色的花片要与红色的花片同样多。

2、完成练一练第2题,小朋友与帽子哪个多?

3、出示水果图,提问:哪种水果多?哪种水果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动手摆,动口说。

学生观察水果图,重点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比的。

小小少年课件【篇4】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通过学唱歌曲,以声传情,展现快乐和烦恼增加的小少年。 技能目标:指导用欢快的音色,无忧无虑地演唱齐唱部分(稍弱);用和谐的音色,激情地演唱合唱部分(稍强)。

知识目标:

理解节奏(弱起,附点节奏)对表现音乐作用。

教学重点:

1.感受无忧无虑到烦恼增加的不同情绪。

2.用和谐统一的音色演唱合唱部分,并培养学生在合唱中相互聆听的能力。 教学难点:

1.如何“合”成优美的音色,并激情歌唱。

2.歌曲中的长音,附点节奏、弱起等要素。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等。

教学过程:

一、 听音乐律动,感受歌曲情绪

师:让我们合着音乐的节拍,走进今天的音乐课。

(课件:点击页面右边的大音响蓝色部分,播放口哨版《小小少年》。音乐可随

时点击页面停止。)

备注:随着愉快、轻松、快乐音乐师生共同律动,前部分拍手节奏,后部分摆动

身体。

师:同学们,在你们的成长中,遇到过烦恼吗?

生:有。

师:那你们都有哪些烦恼呢,能跟老师说说吗?

师:刚刚同学们都畅所欲言了自己的烦恼,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小小少年》 这首歌曲,看看它是不是能表达出你们的心声。

设计意图:师生互动,了解生活中学生的点滴烦恼。

一、 简介歌曲《英俊少年》主题曲

师:这段活泼的音乐旋律,你熟悉吗?它是德国著名电影《英俊少年》的主题曲,

歌名叫《小小少年》

(课件:点击页面,进入《海因切生活》的短片。)

备注:全体学生边观看片段边听老师介绍海因切的少年生活。

二、 解决歌曲第一部分节奏难点

师:现在让我们一同去感受海因切快乐又有意义的少年生活吧。一起来读一读。 (课件:点击页面,出示歌词,页面淡然无色。)

师:你觉得此时的海因切快乐吗?怎么读让他变得快乐呢?

(课件:点击页面,出现附点节奏。)

师:你注意到老师刚才那个字读得最长?

(课件:点击页面,出现“四”字的画拍谱。)

师:你们看,字体的颜色发生了变化,请你给红色的字稍稍加强力度。 (课件:点击页面,字体颜色发生热情鲜亮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页面颜色的变化,附点节奏、画拍图谱的出现和老师的正面引导,

让学生深刻感受、体会海因切的前后心情变化。

师:你读得真有动感!同样的感觉来读读这句。

(课件:点击页面,出现又一鲜亮字体的乐句。)

师:我们随着音乐把两句连起来读一读。

(课件:点击右下的小苹果图案,播放伴奏音乐。)

三、 歌曲教学

1、 听歌曲范唱

师:随着时间一年年飞跑,小小少年转眼高;随着年龄由小变大,烦恼也增加了。让我们走进小少年海因切的内心世界,听听他的心声。

(课间:出示歌谱,点击歌谱下方第1颗星星,播放全曲范唱。)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感受歌曲前后不同的情绪,给歌曲分段,并小结:歌曲的前后不同的演唱形式:齐唱和合唱。

师:像这样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声部,各自按照自己声部曲调,同时演唱一首歌曲,我们称为合唱。今天我们来学习歌曲的第一段。

(课件:点击页面,出现第一段歌谱)

师:我们一起来听歌曲的第一段。

(课件:点击歌谱下方第2颗星星,播放歌曲第一段范唱。)

2、 听合唱部分范唱,并进行练习巩固。

师:当歌曲唱到合唱部分时,请1、2组同学听老师唱低声部,3、4组听录音高声部。

(课件:点击歌曲下方第3颗星星,播放第二部分的范唱。)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的细心引导,学生再一次练习巩固难点,为下一步的学习解决了燃眉之急。

3、 学唱全曲

师:你们都有一双会听音乐的耳朵!现在老师来唱歌曲第一部分,请大家用LU模唱第二部分的低声部旋律。

(课件:点击页面,出现低声部旋律和红颜色LU音。)

师:加大难度,带入歌词试试。老师演唱歌曲第一部分,全体学生演唱第二部分的低声部歌词。

(课件:点击页面,歌谱出现第二部分的歌词。)

师:我们一起来学习歌曲的高声部。老师请一生演唱歌曲第一部分,其余学生演唱第二部分的高声部歌词。

(课件:点击页面,歌谱出现第二部分的高声部旋律。)

师:其实,合唱的声音是非常饱满,非常统一的,现在老师同时弹奏两个声部,请大家轻声歌唱自己的声部。

六:课堂延伸

师:最后,老师祝愿大家在成长的道路上快乐多多,烦恼少少??

(课件:点击右下角进入下一页。)

备注:全体学生随《梦之旅》音乐,边唱边律动,走出教室。

教学意图:快乐激扬的歌声,孩子们充满活力;激情飞跃的歌声,愿少年们梦想 成真。

小小少年课件【篇5】

教学目的:

1.知道《小小少年》是德国影片《英俊少年》的插曲。

2.初步掌握歌曲中的主歌与副歌的概念,并会简单的区分。

3.有感情演唱歌曲。

教学重、难点:

区分歌曲中的主歌和副歌

新授:

1.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一首德国故事影片《英俊少年》中的插曲《小小少年》。

2.让我们听一听中文版本的这首歌曲。中文范唱

3.歌曲中的少年究竟遇到了什么事情?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英俊少年》的故事梗概。影片描写了从小失去母亲,父亲遭诬害入狱的少年海因切。在女律师雷娜特的帮助下,以自己诚实善良感动他的外公,最后一家重新团聚的生动故事。

4.你对这首歌曲印象最深刻的部分是哪里?为什么?

(将歌曲自然的分成主歌和副歌两部分。)

5 .首先让我们来学习第一部分,请同学找一找这部分的典型节奏,有几句都是哪句?

(学生找出典型节奏后,按节奏划一划,并唱一唱)

6.视唱歌词,根据教师的提示小结本段的结构。

(歌词是在叙事,节奏比较简单,情绪上比较平稳)

情绪(舒缓)来演唱

将第一部分连起来演唱。

8.象这样的部分我们通常把它称作歌曲的“主歌”

出示重点内容:主歌

9.进入第二部分,用同样的方法找出典型节奏。

(学生找出典型节奏后,按节奏划一划,并唱一唱)

小小少年课件【篇6】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小小少年》,并学会二声部合唱。

2、唱准符点八分音符,把握好歌曲音准节奏。

教材分析

《小小少年》是德国电影故事片《英俊少年》的一首插曲。影片描写了从小失去母亲。父亲遭诬害入狱的少年海因切。在别人帮助下,以自己诚实善良感动他的外公,最后一家重新团聚的生动故事。影片随歌声开始,歌曲四四拍,弱起节拍,大调式,一段体结构。第一、二乐句,旋律重复,在句尾的变化上作了六度、七度的上下跳进,这里也是歌曲教学的难点,旋律坚定明朗,情绪愉快,充满孩子的朝气,一下子就把主人公的性格展现在人们的眼前。第三、四乐句歌曲以合唱形式出现。平行三度的和声进行,使音乐更丰满,与前面形成了对比,旋律同样是变化重复,曲调舒展而有起伏,在歌中虽然唱出了少年在成长中的烦恼,但此时此刻他仍然表达了充满欢乐、愉快的心情,表达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

教学目标

1、能用阳光有朝气的歌声演唱歌曲《小小少年》,表现歌曲主人公乐观向上,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挫折与困难,充满帅气阳光的少年形象。

音准与节奏。

3、唱准符点八分音符。

教学重点

1、能用阳光充满朝气的歌声演唱歌曲。

2、二声部的演唱。

教学难点

二声部演唱时声部的和谐、音准节奏的准确把握。

教学方法

听唱法、练习法、自学与引导相结合、合作式……

教学准备

手风琴、课件

养成教育训练点

培养学生养成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能主动参与活动的好习惯。

一 、淡话导入,激发情感共鸣

1、谈谈烦恼与挫折

同学们,在你们的成长中,遇到过烦恼吗?说出来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分担你烦恼与挫折吧。(学生交流诉说)

2、老师小结并激励

同学们,你们在长大,在生活中自然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但不管怎样我们要勇敢地面对生活,让生活充满阳光,我们是否能通过歌声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呢?

二、以情带声、演唱发声曲

1、出示发声曲

1) 4/4

11|6 - -11|5 - -11|4 - - 11|3 - -11|2 - - 11|1 - - 11|7 - -2 1| 1- - 0

2) 变化组合二声部

a师有感情地示范演唱

b老师慢速的范唱

c学生慢速演唱

d再次演唱,但提要求(如何体现少年阳光朝气自信的形象呢?我们的演唱姿势、歌声、力度、速度应该怎样?)

(这条旋律唱得很熟练的基础上学习二声部)

(2)变化组合二声部

11|6 - -11|5 - -11|4 - - 11|3 - - 11|2 - -2 1| 1- - 0

11|4 - -11|3 - -11|2 - - 11|1 - - 11|7 - - 2 1| 1- - 0

a老师与学生慢速钢伴演唱

b学生合作钢伴演唱

c提要求演唱(音准与节奏、注意聆听对方声部与自己的歌声的协和)

三、顺着歌声,引出歌曲《小小少年》的二声部

今天我们要学唱一首表现外国少年儿童勇敢乐观的面对生活中烦恼与挫折的歌曲《小小少年》,请听歌曲《小小少年》。

4/4 11 6 - 64 16 6 5 - 34 5 - 56 54 3 - - 11 6 - 64 16 6 5 - 31 5 - 53 21 1 - -

4/4 11 4 - 41 14 4 3 - 12 3 - 34 32 1 - - 11 4 - 41 14 4 3 - 11 3 - 31 21 1 - -

4、二声部合作演唱

a 听琴演奏二声部,请你们找找自己的声部

b 随琴轻声慢速演唱自己的声部

c 假如还唱不好,教师在听他们演唱时注意哪个地方特别难,单独练习

d 加快速度演唱二声部

e 加上歌词慢速演唱演唱。

6、学唱歌曲第一部分,出示歌谱。

a 学生慢速演唱歌曲第一部分旋律。

刚才老师唱的是歌曲第一部分,现在请你们也来有感情的演唱!

b 假如学生八分符点唱不好(运用对比听辨,让学生听辨学习)

c 学生听辨对比中引出符点八分音符------X x .

师:其实这样的节奏也不难,在生活中,听到过马儿奔跑的声音吗?谁能模仿?(学生回答)

d 出示:哒哒 哒哒 哒哒 哒哒

e 学生模仿马蹄声(可多次反复练习---在学生很熟练的基础上教师慢速带领学生无伴奏下演唱第一部分)

“32 1",在琴声伴奏下演唱,或者比较。

8、完整随琴演唱第一部分旋律。

朗读第一部分歌词---读后问:有什么感受?

(学生讲解歌词)----演唱第一部分歌词(强调附点)

23 4 - 42 76 5 - - 眼望 四 周 阳光 照

有表情地、阳光大方自然的歌声演唱全曲。

四、课堂延伸----欣赏电影《英俊少年》主题歌

1、欣赏全曲

2、谈话交流,产生共鸣。

这位少年名叫海因切,他从小没有母亲,在女律师雷娜特的帮助下,他以自己的诚实和善良克服了生活给他的困难与挫折,最后一家人团圆,而我们生活在阳光的时代有父母老师的关爱,我们应该勇敢地面对生活的困难与挫折,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小小少年》,学习主人公的乐观热爱音乐热爱生活的精神,让我们的勇敢战胜困难欲挫折吧!

3、在音乐声中结束本课。

YJS21.cOm更多幼师资料小编推荐

少年闰土课件


教案课件是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所以在写的时候老师们就要花点时间咯。编写好教案是教师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必要体现,怎么才能快速写好一份优质教案课件?有关“少年闰土课件”不妨看看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编辑为您推荐的这篇文章,欢迎您来品尝独特的文章!

少年闰土课件【篇1】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分析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分析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课件:课文插图、鲁迅介绍及重点语句。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谈话交流,导入新课

我国有一位大文豪: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短短的头发刷子似的直立着,浓密的胡须成一个隶书的“一”字……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学生回答后,出示课本75页图。让我们随着本组课文的学习去认识、了解鲁迅先生吧!

今天我们先来学习鲁迅先生写的一篇文章《少年闰土》。随机板书课题

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组织分段朗读课文

2、教师巡视指导朗读。

3、启发质疑。(学生可能会提出不理解“其间、无端、素不知道、如许”等词语,教师可通过后面的练习帮学生理解;如果提出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可放在深入理解课文时解决)

4、出示练习:把下面的词语与正确的解释连线:

5、引发思考,启发谈话

初识闰土,了解特点

1、提出思考问题,并出示重点理解的句子

(1)他正在厨房里……用圈子将他套住了。

(2)他见人很怕羞……我们便熟识了。

2、引发学生思考,教师适时板书:紫色的圆脸头戴小毡帽颈套银项圈

3、提出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解答疑问

结合“他见人很怕羞……我们便熟识了”体会闰土具有年少、健康、天真、活泼的特点。

随文练笔,进行仿写

1、让学生结合对闰土外貌描写的学习,说一说描写人物外貌要注意什么。

2、指导学生进行小练笔

3、组织学生做游戏

分段朗读

1、随着教师的导入进入本课的学习

2、全班齐读课题。

3、学生分段朗读课文,纠正字音。

默读课文,在课本空白处作简单的批注,在文中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并想一想少年闰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4、学生自读圈画,

5、质疑。(学生自读后提出自己不懂的词语或句子,然后全班交流解决)

6、完成练习:连线

其间只知道

无端稀奇

素不知道如此

如许从来不知道

希奇其中

单知道无缘无故

7、说说少年闰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能谈多少就谈多少)

8、思考:“我”和闰土第一次见面时,闰土是什么样子的?速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9、思考并回答:闰土的外貌有什么特点?

10、思考并回答:从闰土的外貌特点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少年?

11、结合对闰土外貌描写的学习,说一说描写人物外貌要注意什么。(抓住人物的特点)

12、用几句话描写一位同学的外貌。

13、一位学生读,其他同学猜一猜他写的是谁。(如果同学们能很快猜出来,就说明他写得像,抓住了人物的外貌特点)

教学反思

少年闰土课件【篇2】

设计说明:

本文节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是“走近鲁迅”专题的第一篇精读课文,也是唯一一篇鲁迅的作品。基于单元专题的安排,学生对本文的学习不仅要认识闰土这一形象,还要透过这篇文章走近鲁迅,了解鲁迅的内心。课文从“回忆、相识、相处、分别”的描写中,刻画了一个见识丰富而又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闰土的形象。六年级学生能借助已有的阅读经验初步感知人物形象,半文半白的词语也能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自主理解,但本文篇幅长,学生理清文章脉络有一定难度,同时,鲁迅作品语言简约、凝练,与学生以往的阅读有较大差异,需要在教师引导下,通过抓关键词、联系语境、比较阅读、反复朗读,细细体味。

1.小组合作学习,读准、读通课文,在语境中理解词语,运用多种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理清课文脉络,学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比较阅读有关“瓜地刺猹”的语段,品味语言,感受同一内容不同语言表达的不同效果。

4.感知少年闰土的形象,学习抓住人物特点描写人物的方法。

5.初识鲁迅,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

重点:理清文章脉络,学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主要内容。

抓住对闰土的描写,品味语言,体会人物特点,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深入理解作品内涵。

1.小组合作学习,读准、读通课文,在语境中理解词语。

2.理清课文脉络,学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比较阅读有关“瓜地刺猹”的语段,品味语言,感受同一内容不同语言表达的不同效果,感知人物形象。

理清文章脉络,学习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补充:理解“长年、忙月、短工”,认识括号内加注释的写法。

预设:学生只关注了捕鸟、捡贝、看瓜、看鱼,引导学生发现这是发生在“我”们相处时闰土讲给“我”听的事,要加以概括。

4.用简洁的语言把课文内容说完整。

1.聚焦“看瓜刺猹”,反复比读两段话,谈不同感觉。

2.交流。

预设1:学生能谈不同感觉,通过朗读指导明晰不同语言的表达效果。

预设2:学生感到困难,教师引导逐段读、悟——读语段1,讲语段2,比较发现。

3.小结语言特点,体会人物形象。

少年闰土课件【篇3】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我”思想感情的变化。

3、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体会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

4、初识鲁迅,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

二、教学重点:

闰土给我讲的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看跳鱼儿这四件事,在这四件事中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外貌描写,体会闰土这个人物形象。同学可以让学生学习这种抓住人物的语言、外貌、动作的描写介绍一个人物。

三、教学难点:

文章中出现的“四角的天空”,现在的学生很难体会和把握什么是四角的天空。通过解读让学生体会“我”对自己生活的不满和对闰土生活的农村生活的向往。

师:我国有这样一位大文豪,他以笔为“武器”,同敌人战斗了一生,被誉为“民族魂”。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是谁吗?(鲁迅,课件出示鲁迅的画像)你对他又有那些了解呢?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鲁迅先生写的一篇文章------少年闰土(板书并齐读课题)

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一找:闰土给我讲了几件事,并把相关的语段找出来读一读。

3、研读雪地捕鸟。体会闰土具有怎么样的特点。

聪明能干。

4、对了,闰土介绍捕鸟的过程我们体会到他的聪明能干的特点,这部分中哪些地方能体会到他的聪明能干呢?(生标动词)

扫,支,撒,看,拉,罩。

5、指导学生怀着这种敬佩的心情再来读这部分对话,来仔细体会闰土的聪明能干。

6、小组合作,研讨其他事件,进一步感悟闰土的形象。集体汇报交流。

1、出示课文插图。师:闰土和我这两个好朋友在说看瓜刺猹的时候是怎么样说的呢?我们把这两个小伙伴请出来(出示两个小伙伴的插图)。师:哪个是我,哪个是闰土?

1、文章两次写到了闰土看瓜刺猹,两处描写有什么不同?

少年闰土课件【篇4】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

3、感受少年闰土这一人物形象,了解闰土是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理解作者对闰土的特殊感情。通过联系上下文、时代背景、同学相互讨论等方式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言行外貌概括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课前准备

课件:课文插图、鲁迅介绍及重点语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谈话交流,导入新课

我国有一位大文豪: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短短的头发刷子似的直立着,浓密的胡须成一个隶书的“一”字……你们知道他是谁吗?(鲁迅)

学生回答后,出示课本75页图。让我们随着本组课文的学习去认识、了解鲁迅先生吧!

今天我们先来学习鲁迅先生写的一篇文章《少年闰土》。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学生分段朗读课文,纠正字音。

默读课文,在课本空白处作简单的批注,在文中你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并想一想少年闰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学生自读圈画,教师巡视指导。

3、质疑。(学生可能会提出不理解“其间、无端、素不知道、如许”等词语,教师可通过后面的练习帮学生理解;如果提出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可放在深入理解课文时解决)

出示练习:把下面的词语与正确的解释连线:

其间只知道

无端稀奇

素不知道如此

如许从来不知道

希奇其中

单知道无缘无故

4、说说少年闰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能谈多少就谈多少)

初识闰土,了解特点

1、“我”和闰土第一次见面时,闰土是什么样子的?速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N出示:

(1)他正在厨房里……用圈子将他套住了。

(2)他见人很怕羞……我们便熟识了。

2、闰土的外貌有什么特点?

教师适时板书:紫色的圆脸头戴小毡帽颈套银项圈

3、从闰土的外貌特点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少年?

(1)若学生不知从哪说起,可引导学生做一个小练习:拿铅笔将“圆脸”的“圆”,“小毡帽”的“小”和“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一句话轻轻划掉,进行对比阅读。

(2)如果学生没有新发现,再做一个练习:用铅笔将“紫色的”划掉,换上“苍白的”“黄的”一类词语,读后说说有什么体会。

板书:年少健康天真活泼

(3)结合“他见人很怕羞……我们便熟识了”体会闰土具有年少、健康、天真、活泼的特点。

随文练笔,进行仿写

1、让学生结合对闰土外貌描写的学习,说一说描写人物外貌要注意什么。(抓住人物的特点)

2、用几句话描写一位同学的外貌。

O一位学生读,其他同学猜一猜他写的是谁。(如果同学们能很快猜出来,就说明他写得像,抓住了人物的外貌特点)

板书设计

少年闰土紫色的圆脸

头戴小毡帽

颈套银项圈年少、健康

天真、活泼

第二课时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上节课,从对“我”和闰土初次会面时对闰土的描写中,我们体会出他是一个健康、可爱的农村孩子。写人还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写呢?(从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这篇课文还描写了闰土的哪些方面?(语言)

请你们细细地品味6~16自然段,边读边想闰土向我们讲述了几件事?

再识闰土,探究深读

1、学生默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师生交流,适时板书:雪地捕鸟夏日拾贝看瓜刺猹潮汛看鱼

3、闰土向“我”讲述自己的海边生活,你们能想象出他说话时的语气、神态吗?请你试着用成语描述一下。(眉飞色舞等)

4、用你们所说的那种感受读这几段话,相信会读得更好。练好之后读给同桌听,请同桌评一评。

5、学生自由练读。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自然段,看谁能让大家身临其境。(每件事可采用不同的方式指导朗读。如,“雪地捕鸟”可让学生边朗读边表演;“看瓜刺猹”教师可扮成“我”引导朗读,调动学生情绪)

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觉得闰土是个怎样的少年?(教师相机板书:聪明、能干、勇敢、见多识广)

想象画面,指导背诵

月亮地下,闰土一个人看瓜刺猹在“我”眼里是多么惊险刺激的事啊。所以,三十年过后,“我”回忆起闰土来,头脑中首先浮现出来的就是这幅画面。

出示课本第一幅插图。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这幅画面。

学生描述。

轻声读课文第1自然段,看看作者的描述和同学们刚才的描述有什么不同。(景色描写烘托气氛、动词的恰当使用使画面动了起来)

引导背诵(可以出示段落填空进行提示)

解疑释惑,升华认识

1、那闰土的心中仅仅只有这四件稀奇事吗?(学生肯定会回答:不,他还有无穷无尽的稀奇事……)

出示句子:“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2、大家想象一下,他那无穷无尽的稀奇事还会有哪些呢?(比如说:池塘捕鱼、捉泥鳅……)

是啊,闰土的心里有着无穷无尽的新鲜事,是说也不完的。他就是这样一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见多识广的农村少年。你用什么样的感情读好这句话?(重点指导“啊”的读法)

如果是“高兴”,该怎么读?

如果是“佩服”,该怎么读?

如果是“羡慕”,该怎么读?

如果是“惊奇”,该怎么读?

如果是“自叹不如”,该怎么读?

3、为什么“我”会有如此复杂的感情?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教师引读,学生接读:

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不知道(海边有如许的贝壳)

闰土在(雪地捕鸟)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不知道(大雪天是可以捕鸟的,而且可以捕到这么多的鸟)

闰土在(看瓜刺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不知道(猹是一件什么东西,不知道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

P小结:正因为这样,“我”才把少年闰土看作是难得的好朋友。虽然他们才相聚了一个月,却建立了深厚、真挚的友谊。三十年来,一直都没把闰土“看瓜刺猹”的情景忘却,一想起闰土,脑海里马上就出现了这个美丽又神奇的画面(出示“看瓜刺猹”图)让我们再一次充满感情地读一读课文的第一段话。

观看插图,想象表演

1、闰土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看见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我多么想再和他相处几天,再听听那些新鲜有趣的事儿呀,可惜我们却要分手了。

2、读一读17自然段。他们会怎样话别呢?

3、同桌分角色想象表演。板书:难舍难分

课内积累,课外拓展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描写闰土外貌和动作的句子。

2、“我”和闰土一别就是三十年。三十年后,“我”和闰土再次相遇,闰土的一句“老爷”让“我”大吃一惊。请同学们课下阅读鲁迅的小说《故乡》,然后交流读后的感想。

板书设计

少年闰土雪地捕鸟

夏日拾贝

看瓜刺猹

潮汛看鱼聪明、能干

勇敢、见多识广

羡慕佩服向往难舍难分

少年闰土课件【篇5】

课文通过“我”的回忆,刻画了一个见识丰富而又活泼可爱、聪明能干、机智勇敢的农村少年──闰土的形象,反映了“我”与他儿时短暂而又真挚的友谊以及对他的怀念之情。

课文先描绘了“我”记忆中的闰土看瓜刺猹,接着写与闰土相识、相处的过程。重点写了闰土给“我”讲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和看跳鱼儿四件事。最后写“我”和闰土的分别和友谊。

课文一开始,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闰土看瓜刺猹的场面。读了这段文字,少年闰土的形象深深地烙印在我们的脑海里。从课文中我们不难发现,作者笔下的闰土与“我”是很不一样的。例如,闰土生活在“海边农村”,而“我”生活在“高墙大院”;闰土是一个“忙月”的儿子,“我”是一个“少爷”;闰土见多识广,而“我”却孤陋寡闻。()环境不同、阶层不同、生活不同,没有让“我”感到快乐,反而引起“我”对自己所处的地位和环境的不满,这些都流露出“我”对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的向往。

顶碗少年课件


经幼儿教师教育网编辑推荐“顶碗少年课件”这篇文章绝对值得一读。老师都需要为每堂课准备教案课件,每位老师都需要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 教案和课件是实现现代教学理念的必要手段。欢迎您持续关注我们的更新同时收藏我们的网站了解最新动态!

顶碗少年课件(篇1)

一、观看录像,导入新课

1、观看视频录像(09年春晚杂技表演《抖杠》)。

2、说说你在观看时的感受。

导语: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场惊心动魄的杂技表演。一位普通的顶碗少年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二十多年过去了仍记忆犹新。我想,读过课文后这位少年会同样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理清写作顺序。

1、学生根据 要求自学(投影出示自学要求):

A、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思考这篇文章主要写一件什么事。

B、顶碗少年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检查自学情况(词语,及自学要求中的问题)。

三、深入课文,品读词句,体会情感。

1、你们真了不起,初读课文就能理解这么深。那么究竟是哪些语句让你留下了这么深刻的印象,让我们细细地品读课文,找到让你感受深刻的句子,划下来,圈圈重点词,写写自己的感受。

2、重点句子交流:

(1)台上并没有慌乱。顶碗的少年歉疚地微笑着,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为什么你对这个句子感受深刻?从哪里看出来?结合 “微笑、不失风度、鞠了一躬” 这些词语理解体会。

此时,少年的心里会怎么想?

有感情朗读。

(2)台上,顶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

朗读(自由读、指名读),评价朗读。

理解“不知所措”,结合“呆呆地、不知所措”这两个词语谈感受。

有感情朗读。

(3)少年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观众们鞠了一躬。

学生谈感受。

3、是谁?是什么力量使少年重新镇静下来表演?引出老者。

读描写老者的这段话,猜测这老者是谁?

从哪里看出是老者给了少年重新镇静的力量?(老者的神情、动作、语言)

想像老者会对少年说些什么呢?

4、正是有了老者的鼓励,少年又一次重振信心,开始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当那摞碗又剧烈地晃动起来时,少年轻轻抖了一下脑袋,终于把碗稳住了。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

师引:少年不仅仅稳住了碗,还稳住了__?(学生交流。)

当学生说到观众时,引导学生找出前两次少年表演时描写观众的神情的句子,品读感悟。

少年稳住了一切,他成功了!全场沸腾了,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听着这掌声,少年__?(笑了),老者__?(笑了),观众__?(笑了),他们为何而笑呢?

写话练习: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

少年笑了,因为________

老者笑了,因为________

观众笑了,因为________

学生动笔写,写好进行交流。

如果当时你也在现场,你会说什么?

四、小结全文:

读到这儿,我相信同学们已经深深地感受到了顶碗少年那颗锲而不舍、勇敢顽强的心。真心希望我们班的每一个同学都有一颗这样的心,在生活中,在学习上,不怕困难,永不退缩。

五、回归文本:

回顾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并以这件事让学生分3段,明确这种写作方法,通过一件事来阐述一个道理,可以运用到以后的写作中。

六、板书:

顶碗 失败 失败 成功

少年 不放弃 拼搏 强者

顶碗少年课件(篇2)

教学目标:

1.有感情读课文。

2.体会文章思想感情。初步感悟文章的表达方法如:细节描写、前后照应。

3.明白在困难面前像顶碗少年那样拼博、不气馁、坚持不懈。

教学重难点:

体会文章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我们预习了课文,谁能说说写了件什么事?(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二、新授:

预习时同学们根据课题、根据文中人物、根据首尾段、根据故事情节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问题,其中一个同学抓住文中感叹句,提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这场表演中顶碗少年到底和什么在拼博?(板书)

1、带着问题我们边读边想,做好批注,等会我们交流。

2、相机归纳:

全班交流:

①找出描写碗的句子,体会难在自己高难度的动作。

A要教学的句子:

只见他头上顶着高高的一摞金边红花白瓷碗……

又捧出一大摞碗,还是金边红花白瓷碗,整整十只,一只不少……

他手里依然是一叠金边红花白瓷碗……

B齐读思考:

为什么反复强调是金边红花白瓷碗?

指名读说从打点词中你体会到什么?

自由读找出描写碗摇晃的句子,体会难度大。

②顶碗少年与高难度动作拼搏,他的困难仅仅来自于碗吗?(观众的压力)

哪些描写观众的语句可以感受到压力?(找出描写观众的句子和体会)

读、议

③找描写少年神态的句子体会最大的困难来自他内心。

歉疚、微笑——信心尚存

不知所措

——自信全无

镇静

——找回自信

3、回归整体

①师述:他的压力这么大,他的表演关系到杂技在外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关系到整个表演团的声誉,关系到他的前途……。这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少年最终取得成功,是什么让他成功的?

a少年:挑战自我……

b老人、少女……给了他支持鼓励。

②这场表演让作者二十年来难以忘记。每每想起总有些激动,我们也有许多感悟。我们也从这三个不同角度谈谈自己的感悟吧。

三、总结全文

你们从不同的角度谈出了自己的感受,让我们记住了这位顶碗少年。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之路上也应该像他那样……

板书设计:

碗 → 动作难

顶碗少年:拼搏(困难) 观众→ 压力大

少年→ 信心少

顶碗少年课件(篇3)

教学重点:

通过默读、圈划和有感情地朗读,感受顶碗少年不怕失败,勇于拼搏的精神。体会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有坚持下去才可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教学难点:

理解正面描写的作用,学习细致的正面描写表现少年精神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

布置预习。(初次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巩固初读课文的学习习惯。)

1、从课文里挑选自己认为需要掌握默写的'二十个词语,默写在家默本上。家长签名。

2、朗读课文至少一遍。给自然段标上序号。解释课文为什么取名为“顶碗少年”,写在书上课题旁边。

二、

导入(介绍课文的出处,介绍作者赵丽宏,增加学生文学常识的积累,引导学生对作者的其他文章产生兴趣,培养学生阅读文学的爱好。

1、谁能上来写一写《顶碗少年》这篇课文的作者和出处?

2、有谁能为我们介绍一下作者赵丽宏?

(赵丽宏,乡邮递员、教师、县机关工作人员。1978年,恢复高考时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开始创作诗歌和散文。现为上海市作协副主席。

三、

新课初读。(初次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主要的事件、人物、作者的思想感情。

3、顶碗少年的事发生在二十年前,让作者念念不忘,这究竟是一件什么事呢?谁来说一说?谁能概括地再说一遍。

(一场杂技表演中,一位少年表演顶碗时,头顶上的碗两次失误掉了下来,少年不气馁,第三次顶碗终于获得了成功。)

4、作者为什么对这件事念念不忘呢?

(因为这件事启迪作者悟出了一个人生哲理,那就是在艰难曲折的人生和艺术道路上,遇到失败和挫折,不能退却,而要鼓起勇气,坚持到底,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获得成功。被顶碗少年坚持到底的精神震撼,所以念念不忘。)

四、

精读课文第

(“惊羡”是哪两个词意义的组合?)作者抓住了哪些令人惊羡的动作进行了细致描写?(这些带有杂技表演特征的动作描写对我们学习描写有什么启发?)

“在轻松优雅的乐曲声里……却总是不掉下来。”(学生齐读)

第6段中对顶碗少年完成最后一组动作时又是如何描写的?

第6段却只描写了最后一组难度较大的动作的完成情况,其他就不写了?

(因为对顶碗少年来说,表演最后的成功在于完成最后一组较难的动作。第一次表演时,前面的动作描写的越详细,精彩,就越突出后面的动作难度大,表演成功的难度大,形成反差。也为下文表演失败,出人意料作了铺垫。而到了第(

(圈划出原文中描写的句子。第一次失败,少年也觉得是意外,还很镇定。第二次又失败,少年也对自己的表演能力产生了怀疑,开始失去信心。在老者的安慰和鼓励下再次鼓起勇气。表现了顶碗少年面对失败,虽然也产生过信心动摇,气馁,但最终战胜了自己,没有退却、鼓起勇气坚持到底的精神。)

朗读第第4段。作者对顶碗少年的正面描写给我们的写作带来哪些启发?

(不同的情景里,描写的内容要有取舍,不能什么都写,重复写。对人物的描写要符合故事发生的背景和人物的身份。要体会人物不同的心情,选择最能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变化描写。)(

五、反馈

2、学习了《顶碗少年》中作者对顶碗少年的正面描写,思考自己的作文“我的成长故事”中关于自己的正面描写是否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并进行修改。

顶碗少年课件(篇4)

教学目的:

1.读懂课文内容,能回答课后问题。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取得成功。

2.结合课文内容以及收集到的资料信息,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第

6、7自然段。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能回答课后问题。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取得成功。

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内容以及收集到的资料信息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导入:

一位普通的顶碗少年,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过去了二十多年仍记忆犹新。我想,这位少年同样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一同回到上海大世界的露天剧场,去感受那激动人心的一幕。

二、指导深入理解:

1.默读课文,想一想:顶碗少年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再次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并对上节课内容进行回顾。]

可用以下问题进行启发:少年两次失败,当时情况如何?观众反映怎样?少年表现有何变化?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学课文。可以自己学,也可以小组学习探究,也可先自学,再小组合作。

[用学生喜欢的方法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新的学期面对新的学生要教一些合作学习的方法。强调不必把问题一一思考解答,可选择感兴趣的去品读思考。]

3.集体交流

[小组合作进行汇报,要注意小组组员之间的合作关系,避免成为“一言堂”。发言的人要能够代表本小组的不同意见,要逐步培养学生搜集、整理的本领,并要养成倾听别人发言的习惯。]

学生结合自己找的重点句谈想法,并注意“推己及人”想象顶碗少年两次失败时的想法,并探讨他能够取得最后成功的原因。

可通过以下两题进行读中想象:

(1)如果你是这位少年,面对两次表演失败会想些什么?

(2)老者可能会对我说些什么?

4.有选择的朗读:抓住印象最深的场面,反复朗读,想象当时的情景,和同学交流感受。

三、通读深入探究:

1.思考:假如你在现场,你会想什么?说什么?

[引导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只要坚持下去,不屈不挠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2.重点理解结尾句。体会文章表达的感情。

(1)自读思考作者有哪些想法?。

(2)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谈体会。

人生会有许多挫折,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不要丧失信心,不要退却。要看到光明,要以极大的韧性去战胜困难,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3)背诵第6、7自然段。

A.朗读第6、7自然段,想主要写了什么?

第6自然段有两个意思:(1)深信当年那位顶碗少年已成为一名称职的杂技艺术家。

(2)那一夜顶碗少年的演出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第7自然段用文学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深切感受。

B.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背诵。C.同学互背。D.看谁背得又多又对。

四、有感情通读全文,进一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五、课外延伸:

1.学习了这篇课文,对你今后做事有哪些启发?想一想用一两句话说一说。

2.你还了解哪些不怕困难,勇于拼搏的人物和事迹,给大家讲一讲。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词句。

2.选做:写一写读后的感想。

《顶碗少年》课后反思:

一.重难点的突破

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指导学生阅读顶碗少年两次失败后的表现来感悟少年在挫折面前永不放弃的精神。

我从三个层次上来谈对教学重点的突破情况

1.从认识的层面上,我很正确的找到了教学重点,把握很到位。

2.从理解的层面上,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基本到位。

3.在具体操作上,也就是对于引导学生的设计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为了引导学生突破这一重点,我通过让学生对比在表演两次失败后观众的反应和少年的表现来让学生感悟少年在连续两次失败后,在观众的巨大压力下永不放弃的精神。当时我设计了两条线来帮助学生理解。一条是抓两次失败后观众的反应,另一条是抓两次失败后少年的表现。在这两条线的设计力度上很平均,致使学生没有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少年由失败再失败直到成功这一过程的理解上,使学生的感悟不够到位。

现在回头想想应当是以抓两次失败后少年的表现为主,为了更好的理解这一过程,再逐步引导学生找观众的反应,因为观众的反应只是为了能更好的衬托少年失败后当时的心理,也是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去感悟少年在挫折面前永不放弃的精神。

本课的教学难点:(课后第二题)

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在山穷水尽的绝境里,再搏一下,也许就能看到柳暗花明;在冰天雪地的严寒中,再搏一下,一定会迎来温暖的春风。”这句话的含义。

我仍从三个层面上来谈对教学难点的突破情况

1.在认识的层面上,我很正确的找到的教学难点,把握很到位。

2.在理解的层面上仍然只停留在了面对挫折不放弃的深度上,现在看来这只是对课文内容的简单总结概括,而没有真正理解透,没有对文本内容升华到一定高度。其实这句话给作者的真正启迪,不仅仅是感受到了少年面对挫折不放弃的精神,更重要的是少年那种在挫折面前,坚持到底就是胜利的信念。

3.在对学生的引导的设计上就更不到位了,现在看来只是又一次让学生对这一过程进行了简单描述,没有深刻挖掘顶碗少年给我的启迪到底是什么。

二.学生知识、能力两方面的收获

知识达成:本课在知识上只是要求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比较简单,学生都能达成。

能力方面:主要结合课后练习题进行说明

课后第一题:读课文,想想顶碗少年在失败后是怎样做的。

此题主要训练学生的提炼、概括能力。这个问题是围绕教学重点设计的。我通过让学生独立默读少年表演两次失败后观众的反应与少年的表现的内容,指导学生将文本内容进行提炼,学生提炼很到位,默读和提炼能力达成很好。再次引导学生从这些相关语句中找到便于他们理解的关键词,并对这些关键词语进行分析来加以概括总结,训练他们的概括能力,发言的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找到关键词并较正确的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概括能力达成较好。但对于没有发言的学生是否也能找到关键词,是否也能正确概括总结缺乏足够的反馈,这一点做得很不到位。现在想想对于学生把握准确的关键词必须要让每个学生明确,画在书中,对于学生体会到位的总结概括同学之间要互相说说,做到一一落实。

课后第二题: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句子的含义。

此题是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由于我在理解此题上不够到位,所以在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时明显力度不够,所以学生在理解能力的达成上不够理想。

课后第四题: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第六、七自然段。

在朗读能力的训练上我让学生在充分默读自学的基础上先以朗读的形式汇报,在结合所划出的关键词进行总结概括。一些学生的在刚汇报的时候朗读比较到位,但也有部分学生不够到位,主要原因是对所提炼的内容理解不够到位,在同学补充和教师引导下理解有了一定改善之后再进行朗读,就有了一定的进步。但学生仍然是说得过多,朗读的参与面不够。此外就是朗读的形式比较单一,过多的是以汇报的形式进行。

在背诵能力的训练上,我选取了最后一段指导学生背诵。我让学生先默读,谈体会,再自读,在学生熟读之后再去背诵,学生对于这段的背诵基本达成。

三.遗憾之处的再设计。

讲完课之后我认真的进行了思索觉得有许多遗憾之处。

第一.在板书的设计上

原板书:

观众惊呆了、吹口哨―――――――喧哗、大喊――爆发掌声

顶碗少年失败微笑、不失风度再失败呆呆地、不知所措成功(启迪)

(老者帮助)―镇静

新板书:顶碗少年

失败――――――再失败――――――成功

启迪

(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原板书可以看出我的教学过程是围绕表演从失败到成功这一过程中观众的反应和少年的表现两条线索展看的,在这一过程中还包括着老者为了使少年镇静下来,从新投入表演对少年的帮助,看似很完整,其实却扰乱了学生的思路,使学生不能更好的去体会少年在两次失败后的表现,有些喧宾夺主。再者看来,情感目标没有在板书中予以体现。

而新板书就一目了然,紧抓课文重点,更好的体现了少年又失败到成功的这一过程,对于情感目标的体现很清楚。

通过两个板书的对比给我的启示是板书必须要围绕教学重难点展开,必须要简单明了,非重点不要在板书上呈现。

第二.重难点的理解教师必须要到位(前面在分析突破重难点时已经谈到)

第三.朗读训练力度不够

像前面所说我指导学生朗读的参与面不够,形式比较单一。

学生在汇报朗读时如果没有读到位,可以让他们先说体会,如果理解到位后再去读,或者可以让读到位的同学范读,他学读。在体会少年在失败后的反应时教师可以先读出观众的反映,再让学生跟读少年的反应,进行师生对读。课文的最后一段是烘托感情的段落也可以让学生齐读,等等,总之要通过多种形式来练习学生的朗读。

第四.教师设问要细化

在让学生思考少年失败后的反应时,有些学生抓得关健词不够准确,再谈理解的时候就有偏离,所以在以后一定要把对学生的设问细化,比如可以问“少年在第一次表演失败后的反应如何,抓住表现少年动作、神态的词语去理解。”此外,教师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这些关键词到底有几个,到底是什么一定要把握清楚。

第五.教师重复性语言过多

对于学生谈到位的体会,我总是害怕有其他学生不能理解,所以总是要再说一遍,现在觉得一是没有必要,二是很浪费时间,教师的语言一定要做到精确,过于随意的语言尽量不要说,对于学生已经说到位的体会可以让其他学生再说说,教师不要重复。

第六.教学目标一定要围绕课后习题展开。

回想我这节课也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但却事倍功半,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对课后习题进行很好的审视,做了一些无用功。比如因为在课文中提到了老者的帮助,所以在最后为了体现个人的成功离不开他人的帮助,我还设计了许多幕后英雄的照片,并结合图片向学生娓娓讲述,这看似是使情感目标得到了升华,事实却显得有些不妥,因为学生理应理解的情感目标没有达成,一味地凭空抒情不免显得有些牵强。所以说认真审视课后习题后再精心教学目标,才是能上好一节课的关键。

顶碗少年课件(篇5)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惊心动魄”、“惊羡”、“座无虚席”、“不失风度”,并积累“哲理、英俊”等词语。

2、明白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懂得“失败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

3、透过对人物动作、神态的描述,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知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

教学难点:体会人物内心的活动,感知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

1、教师谈话:同学们,你们看到过杂技吗?都看过哪些杂技表演?

2、教师小结:同学们,我们看到的都是杂技演员在舞台上成功的表演。其实,杂技是一项很复杂的表演,“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天,我们就去了解一位杂技演员顶碗少年的故事。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这是我国著名作家赵丽宏先生的作品,请同学们认真看看课文前面的“连接语”,看看我们能够怎样来学习课文?

1、检查生字词的掌握状况。

2、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一场杂技表演中,一位少年表演顶碗时,头顶上的碗两次失误掉了下来,少年不气馁,第三次顶碗最后获得了成功的故事。)

三、品读课文,体会“惊心动魄”

1、这是一场()的杂技表演,(难度大、精彩、惊心动魄、难以忘怀等)

你是从文中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的,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画出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反复读一读,并把自己的感受在句子旁边写一写。

1、画出描述少年三次表演时的情形以及描述观众的语句,读一读,把你的感受和同学交流一下。

第一次表演:

“在简单优雅的乐曲声里,只见他头上顶着高高的一叠金边红花白瓷碗,柔软而又自然地舒展着肢体,做出各种各样令人惊羡的动作,忽而卧倒,忽而跃起……碗,在他的头顶摇摇晃晃,却总是不掉下来。”“他骑在另一位演员身上,两个人一会儿站起,一会儿躺下,一会儿用各种姿态转动着身躯。”

1、自由读句子。

2、交流,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3、同学们,少年柔美的动作和优美的乐曲融为一体,给了我们美的享受;而摇摇晃晃的碗也让观众变得紧张起来。最终意外还是发生了。你们能把那份紧张读出来吗?

“在一个大幅度转身的刹那间,那一大叠碗突然从头上掉了下来!”

“台上并没有慌乱。顶碗的少年歉疚地微笑着,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

2、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此时的少年在心里对自己说什么呢?

导读:是啊,正如你们所说的,少年时那样的自信、从容。我们一齐来读一读这句话:“台上并没有慌乱。顶碗的少年歉疚地微笑着,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

“少年很沉着,不慌不忙地重复着刚才的动作,依然是那么简单优美……到最后关头了,又是两个人叠在一齐,又是一个接一个艰难的转身”。

“少年急忙摆动脑袋持续平衡,但是来不及了。碗,又掉了下来。”

“台上,顶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

“少年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观众们鞠了一躬。”

1、引导学生自由品读句子,体会少年内心的变化过程。

2、指名反馈,教师点拨。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体会少年内心的变化过程。

描述观众的语句:

“观众们屏住气,目不转睛地盯着他头上的碗……眼看身体已经转过来了,几个性急的外国观众忍不住拍响了巴掌。”

“场子里一片喧哗。”

“观众中有人在大声地喊:“行了,不要再来了,演下一个节目吧!”好多人附和着喊起来。”

1、第二次表演开始了,观众的反应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2、“场子里一片喧哗。”人们在议论了什么?

3、同学们,假如你们就是那位少年,把你当时的情绪告诉大家吧!

4、小结:是啊!一次次的失败,严重打击了少年的自信心,他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白发老者的出现使少年重新鼓起了勇气。

“少年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观众们鞠了一躬。”

第三次表演:

导读:经历了两次失败,少年没有被吓到。“镇静”表现出少年经受住了失败的考验,又重新开始第三次表演。我们一齐把少年第三次的表现读一读。

“当那摞碗又剧烈地晃动起来时,少年轻轻抖了一下脑袋,最后把碗稳住了。”

1、朗读句子。

2、当第三次表演成功以后,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这掌声背后藏着什么?掌声里传出的又是什么?

读到那里,你们能体会到作者每次想起这场表演心里的那份微微的激动了吧!拿起笔,把作者省略的部分补充完整。

在以后的岁月里,不知怎的,我常常会想起这位顶碗少年,想起那一次的表演,每每想起,总会有一阵微微的激动,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学们,“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人生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一次成功。我们总会遇到困难和挫折,甚至失败。但我们不能丢失的是对生活的那份信心和勇气,是在失败面前不低头的坚定信念。

顶碗少年课件(篇6)

教学内容:

理解课文第二部分内容,结合课文了解句子的含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使学生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坚持下去就一定可以成功的。

教学过程:

一、细读课文,扎实训练

1、自由读第一部分

找一找:“一叠金边红花大瓷碗”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每一次的出现你都有什么感受?

(充分地让学生在读中去感受)

2、自由读第二部分

理解所要表达的含义(小组讨论学习)

“在山穷水尽的绝境里------一定会迎来温暖的春风。”

(在小组内结合课文理解、讨论)

4、指导用词语造句

座无虚席

不知所措

(在理解词语意思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造句)

二、指导朗读、背诵

三、谈一谈:读完课文后你的感受。(根据学生学习课文的情况来说出自己的感受)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抄写词语背诵6、7自然段

板书设计:

1、顶碗少年

失误——努力

失误——努力

====成功

《顶碗少年》教学设计三

顶碗少年课件(篇7)

教学目标:

一、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语言。

二、弄清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懂得“失败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

三、透过对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知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

教学重点:把握主要内容,弄清顶碗少年是怎样面对失败,坚持一次次表演,最后获得成功的。

教学难点:领悟作者看表演时受到的启示。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2、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合作学习

三、问题反馈、整体感知

1、谁来读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2、课文讲述了什么?

3、你觉得这是一场怎样的杂技表演?

四、品读语句、体会感情

文中描写了顶碗少年三次表演,让我们再次快速地读文,找出描写少年表演时情形以及描写观众的句子。(展示课件4)

第一次表演

,你体会到了什么?带着你的感情读一读这段话。

,你又有怎样的感受?

3、 指名读,全班齐读。

你体会到了什么?

6、 让我们像顶碗少年那样镇定从容的读着两句话。

第二次表演

1、 谁来说说描写顶碗少年第二次表演的句子?

2、 你觉得那些词语需要重读才能体现顶碗少年的技艺高超?谁来试试?

4、 指名回答,男女读。

5、 假如此时,你就是这位顶碗少年,面对在场观众各种各样的打击,而且我

们知道,这已经是第二次了,你会怎么想?你会怎么做?

你体会到了什么?

7、此时,他呆呆地站着,他已经不知所措了,他还有勇气重新站起来吗?是什么力量让他又一次的鼓起了勇气?

8、 想想,老者会说什么呢?听了老者的话,少年又是怎样想的?

第三次表演

少年第三次捧起了碗,向观众第三次鞠躬,音乐也第三次奏响了!场子里静得没有一丝声息。有些女观众,索性用手捂住了眼睛??同学们,假如你也是当时在场的观众,你的心情怎样?会想些什么呢?

1、 作者觉得,这不仅仅是表演了,而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谁来读一下少年第三次拼搏的句子?

2、 你体会到了什么?

3、 顶碗少年终于成功了!他战胜了自己,把前两次的失败踩在了脚下!同学们,你们觉得,顶碗少年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5、 这位年龄和同学们相仿的少年给大家留下了什么印象?请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

最后两个自然段

敢于拼搏的精神,让我们怀着这种感情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你是怎么理解这段话的?谁能联系课文中的顶碗少年说说?

五、小结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在人生的道路上没有绝境,只有被困难吓倒而绝望的人!所以,我们不能丢失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学了这篇课文,我相信大家一定有很多感触,把你的体会整理一下,写成一篇读后感!(展示课件

《顶碗少年》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指导学生阅读顶碗少年两次失败后的表现来感悟少年在挫折面前永不放弃的精神。

在教学中,为了引导学生突破重点,我通过让学生对比在表演两次失败后观众的反应和少年的表现来让学生感悟少年在连续两次失败后,在观众的巨大压力下永不放弃的精神。当时我设计了两条线来帮助学生理解。一条是抓两次失败后观众的反应,另一条是抓两次失败后少年的表现。在这两条线的设计力度上很平均,致使学生没有把

更多的时间放在少年由失败再失败直到成功这一过程的理解上,使学生的感悟不够到位。

现在回头想想应当是以抓两次失败后少年的表现为主,为了更好的理解这一过程,再逐步引导学生找观众的反应,因为观众的反应只是为了能更好的衬托少年失败后当时的心理,也是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去感悟少年在挫折面前永不放弃的精神。

顶碗少年课件(篇8)

【学习目标】

1、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座无虚席、惊羡、歉疚、惊心动魄、陶醉”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体会文章蕴含的哲理,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胜利的道理。

4、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课前准备】

1、课前选读哲理小故事,试着从中悟出一定的道理。

2、课文最后一段的课件。

【课时布置】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杂技扮演吗?谈谈你的感受。

是的,杂技是一项很复杂的扮演,有时一个节目经过几年的训练,可以说是台上3分钟,台下十年功。但是你想过没有,当一个杂技演员在扮演时两次出现了失误,他还有信心扮演下去吗?今天我们就来读读顶碗少年的故事,你或许你会从中悟出一定的道理来。

板题:

顶碗少年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听读,纠正字音后练习读熟。

3、默读课文分段,看看课文是分几局部写的,每局部写了什么内容。

(第一局部:1~7自然段 写顶碗少年不怕两次失败,第三次终于稳住了头顶的那一叠瓷碗,赢得了所有观众的热烈掌声。第二局部:8自然段 写那位顶碗少年给“我”的启迪。)

三、自学感悟,理解课文

出示自学考虑题,同学小组自学讨论:

1、默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

“一摞金边红花大瓷碗”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每一次的出现你都有什么感受?

2、自由读课文第二局部,理解所要表达的含义。

四、汇报交流,朗读体会

1、指名交流讨论结果。

2、结合汇报让同学朗读相应的局部,朗读第一局部让同学充沛地在读中去体会少年的心理变化及观众的心情。

3、青丝老者会对少年说些什么呢? 引导同学发散思维。

4、反复读,反复品味“在以后的岁月里,不知怎的,我经常会想起这位顶碗少年,想起那一次的演出,每每想起,我总会有一阵微微的激动……”从文中的省略号你读出了什么?

5、有感情朗读全文。

五、畅谈感受,明确哲理

学习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

总结: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刻刻都会遇到失败的考验,但是,只有敢于拼搏的人,才是胜利者。在山穷水尽和绝境里,假如我们再搏一下,也许就能看到柳暗花明;在冰天雪地的严寒,再搏一下,可能会迎来温暖的春风;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上,再拼搏一下,就会到达大海的此岸;在一眼望不到顶的山脚下,再拼搏一下,就一定会登上世界最高峰……课文学完了,但是让我们永远记住那位顶碗少年给我的启迪。

六、拓展延伸,启迪思维

课文中作者只用了很少的笔墨写青丝老者,但正是这位老者的出现,使故事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他给少年的仅仅是几句话,但他给少年的也许是能启迪少年一生的哲理,请你按提示改写课文:

在以后的岁月里,不知怎的,我经常会想起那位矮小结实的青丝老者,想起……

顶碗少年课件(篇9)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语言。

2.弄清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懂得“失败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

3.透过对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知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 教学重点:

把握主要内容,弄清顶碗少年是怎样面对失败,坚持一次次表演,最后获得成功的。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看表演时受到的启示。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预习课文,搜集勇于面对失败的名言警句。

整体设计意图:

让学生明确课堂的学习目的,能使他们更有效地利用时间完成学习任务。带着问题,通过默读课文、小组讨论、感情朗读等多种形式弄清课文主要内容,写作顺序并悟出作者从这件事中受到的启示,目的是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并从中受到启迪,享受到读书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明确学习任务

1、今天我们学习第19课《顶碗少年》,这是我国著名作家赵丽宏先生的作品。请同学们交流一下你对赵丽宏先生的了解。

2、认真看看课文前面的“连接语”,看看我们可以怎样来学习课文?

(一是默读课文,想想作者看了一场怎样的杂技表演?二是说说自己从文末的省略号中读出了什么?)

【设计意图】

了解作者,明确学习目的。

二、默读思考,作者看了一场怎样的杂技表演?

1、 作者看到的是一场惊心动魄的表演。

(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描写了少年的表演过程?(3~7)

(2)自由朗读3—7自然段,边读边勾画批注,想一想:为什么说这是一场难度非常大的杂技表演?也可以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①从少年两次表演都失败了可以感受到表演难度很大;②从观众看表演时的反应可以表现表演难度大;③用了拟人的手法对“碗”进行描写,体现了表演的难度之大。可以结合课文中的具体语句来体会。

(4)有感情地朗读。从少年两次表演的失败中,我们感受到,作者看到的的确是一场难度非常大的杂技表演!带着这样的感受,朗读3、4自然段。

2.作者看到的是一场充满关爱和宽容的表演。

这可以从姑娘的动作,老者的神态和动作及从少年前后表现的变化感受到。

句子:

①“一位姑娘走出来,扫起了地上的碎瓷片,又捧出一大摞碗,还是金边红花白瓷碗,整整十只,一只不少。”

②“还是那一位姑娘,走出来扫去了地上的碎瓷片。”

③“一位矮小结实的白发老者从后台走到灯光下??嘴里低声说了一句什么。少年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观众鞠了一躬。”从姑娘和老者的神态和动作中可以体会到他们对少年的鼓励和关爱。

(1)少年在第一次失败后“没有慌乱,而且不失风度”,可是第二次失败后“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如果你是这位少年,面对两次表演失败会想些什么?老者可能对顶碗少年低声说了什么?

体会有了姑娘两次扫起碎瓷片,对少年来的无声的支持和老者的宽容和鼓励,才有少年最后的成功!

我们要学会在别人失败的时候给予关爱和鼓励。

(5)带着这样的感受,朗读三个句子。

【设计意图】

让学生懂得这既是一场惊心动魄的表演,也是一场充满理解、关爱与支持的表演。懂得成功需要自身的努力还需更多人的理解与支持。学会在别人失败的时候给予更多的理解和鼓励。

三、感悟写话,从文末的省略号中读出了什么?

1.引导写话。

作者在开篇就说:——生读第一自然段。作者从这件事,从顶碗少年身上悟出怎样的人生哲理?请同学们把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想想你从文末的省略号中读出了什么?把你想到的内容写下来。

2.写话交流,体会“失败乃成功之母”“成功来自拼搏”“宽容和关爱能够帮助别人走向成功”等人生哲理。

3.小结:这惊心动魄的表演让我们看到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让我们获得人生的启示!

【设计意图】

领会文章要表达的中心: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

四、摘录词语

1.词语积累。课文中有很多值得积累的词语。请同学们把你觉得值得积累的词语抄写下来。

2.词语推荐。推荐一个词语和大家分享。

3.结束语。相信同学们会把这些词语记在脑海里,运用在我们的习作中。

【设计意图】

引导积累词语,学习运用。

板书设计:

顶碗少年

第一次失败

惊心动魄的表演 第二次失败

第三次成功

惊心动魄的拼搏: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顶碗少年课件(篇10)

教学要求: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结合课文内容了解句子的含义,用指定的词语造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然段。

教学重点:结合课文内容了解句子的'含义,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教学准备:一杯水和几枚硬币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检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和对课文的理解,讲解课文第一部分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准备一杯水和几枚硬币)在上课之前,我们大家一起来做一个实验,谁愿意上前面来演示一下,把硬币放在水面上保持努力就一定会成功的!)

二、初读课文,掌握字词

1、自由读课文

根据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教师巡视指导)

2、检查词语理解情况

优雅惊羡颓丧迷惘座无虚席不知所措

(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

3、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分段,总结段意

第一部分:1——5 写顶碗少年不怕两次失败,第三次终于稳住了头顶的那一叠瓷碗,赢得了所有观众的热烈掌声。

第二部分:6、7 写那位顶碗少年给“我”的启迪。

(2)自由读第一部分

思考:顶碗少年失败了几次,失败后他是这样做的?最后怎样了?

(小组讨论学习)

(3)集体学习:画出顶碗少年两次失败后的情景,又是谁给了他成功的信心。

三、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朗读课文,体会少年的心理变化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理解课文第二部分内容,结合课文了解句子的含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使学生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坚持下去就一定可以成功的。

教学过程:

一、细读课文,扎实训练

1、自由读第一部分

找一找:“一叠金边红花大瓷碗”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每一次的出现你都有什么感受?

(充分地让学生在读中去感受)

2、自由读第二部分

理解所要表达的含义(小组讨论学习)

3、理解句子的含义(出示投影)

“在山穷水尽的绝境里------一定会迎来温暖的春风。”

(在小组内结合课文理解、讨论)

4、指导用词语造句

座无虚席 不知所措

(在理解词语意思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造句)

二、指导朗读、背诵

三、谈一谈:读完课文后你的感受。(根据学生学习课文的情况来说出自己的感受)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抄写词语背诵6、7自然段

板书设计:

1、顶碗少年

失误——努力 失误——努力 ====成功

顶碗少年课件(篇11)

一、教材依据

《顶碗少年》是人教课标版第十二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描写了一场扣人心弦的杂技表演。顶碗少年在一次表演中,连续两次失误,可是他沉着拼搏,第三次终于获得了成功,博得了观众暴风雨般的掌声。本篇略读课文情节简单而又一波三折,十分吸引学生;文章表述层次清楚,学生理解起来也比较容易;而作者从“少年、观众、碗”三个角度抓动作、神态、语言具体描写,生动而细腻,很有特色。

二、设计思想

对于略读课文,叶圣陶先生说过这样的话:“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是应用。”“精读课文,是例子,是出发点,目的是指向学会自主阅读。”因而,本课教学,我尝试隐去教师“明目张胆”地教,转而让学生“粉墨登场”去学。主要采用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师只是适时点拨。“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这是六年级阅读教学重点强化的内容,也是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重点训练内容。因而,在学生自读自悟及交流的过程中,我重点在“主要内容”、“思想感情”、“表达方法”方面作点拨。

三、教学目标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握主要内容,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4、学习作者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四、教学重点:

1、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从故事中感悟人生哲理。

2、感知作者多角度细腻描写的表达方式,并学以致用。

五、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六、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我国著名作家赵丽宏先生写的《顶碗少年》,一起读课题:(《顶碗少年》)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请大家翻开语文书第十一页,认真地把课文读一遍,包括阅读提示也要读一读。

(二)初读感知,把握全文

文章的结构等。谁先来说一说。

2、学生自主交流。

预设:

当学生说到主要内容时,让学生说说是用什么方法概括的。教师点出:像这样写人写事的文章,“段意连接法”和“谁做什么”的句式来概括主要内容都是相当不错的方法。以此达到强化目的。

当学生说到课文首尾呼应时,注意引导学生说说具体从哪些句子来体会的。毕竟,学生对文章的表达方式的体会一直比较弱。以此达到对教学重点的巩固,实现学法的延伸。

(三)研读感悟,咀嚼文字

2、学生自主学习,作批注,教师个别指导。

3、小组交流,整理答案。

4、课堂交流,教师点拨。

每个小组选择体会得最好的一处全班交流,小组成员相互补充。教师相机点出作者的表达方式,毕竟这是文章的重难点所在。

预设:

这是一场充满关爱的表演

一位矮小结实的白发老人从后台走到灯光下,他走到少年面前,脸上微笑着,并无责怪的神色。他把手中的碗交给少年,然后抚摩着少年的肩,轻轻摇了摇,嘴里低声说了一句什么。少年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观众们鞠了一躬。

(众目睽睽之下、接连两次失败,观众起哄,一向镇定的少年也不知所措了,是白发老人的关爱与宽容让他重振旗鼓。从“微笑”、“抚摸”、“轻轻摇了摇”“低声说”等动作神态,体现关爱。 板书:动作、神态)

这是一场挑战自我的表演顶碗的少年歉疚地微笑着,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音乐又响起来,碗又高高地顶在了少年头上。少年沉着地重复着刚才的动作,依然是那么轻松优美,紧张不安的观众终于又陶醉在他的表演之中。

(“微笑”“鞠了一躬”这样的动作、神态描写,生动地写出了少年在失败面前的镇定自若,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 板书:少年、动作、神态)

这是一场精彩的表演

在轻松优雅的乐曲声里,只见他头上顶着高高的一叠金边红花白瓷碗,柔软而自然地舒展着肢体,做出各种各样令人惊羡的动作,忽而卧倒,忽而跃起……碗,在他的头顶摇摇晃晃,却总是掉不下来。

(从少年、碗的的动作体现难度高,表演精彩。 板书:碗)

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表演

到最后关头了,又是两个人叠在一起,又是一个接一个艰难的转身,碗,又在他头顶厉害地摇晃起来。观众们屏住气,目不转睛地盯着他头上的碗……眼看身体已经转过来了,几个性急的外国观众忍不住拍响了巴掌。那一摞碗却仿佛故意捣蛋,突然跳起摇摆舞来。少年急忙晃动脑袋保持平衡,可是来不及了。碗,又掉了下来。

(抓“厉害地摇晃”“屏住气,目不转睛地盯、忍不住拍、跳起摇摆舞、急忙晃动”等观众的动作、神态,少年的动作、碗的动态体会惊心动魄。 板书:修辞)

(四)学以致用,课堂练笔

师小结:

本篇课文的写作方法:作者从碗、观众、少年三个角度来描写,而我们也正是从这三个角度抓住动作、神态等关键词语以及修辞来体会到了表演的惊心动魄,同时作者也运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突出了表演的扣人心弦。

(五)点化主题,拓展延伸

我们都来写一写:我从頂碗少年身上感受到,或者说我想对顶碗少年说什么?

2、学生交流,教师小结

师:老师也有自己最真实的感受,那就是人的一生就像顶碗少年表演杂技一样,可能会遇到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与挫折,但是,我们要记住面对失败,要有战胜自己的勇气和决心,坚持不懈,永不言弃。同时,当别人处于失败中时,我们要给予更多的安慰与鼓励。

人的一生是拼搏的一生。只有敢于拼搏的人,才可能取得成功。在山穷水尽的绝境里,再搏一下,也许就能看到柳暗花明;在冰天雪地的严寒中,再搏一下,一定会迎来温暖的春天——这就是那位顶碗少年给我的启迪。

大小多少课件十三篇


欲了解“大小多少课件”之深,可首读此详尽介绍,然实际情况需结合调整,故仅供参考。为了学生上课前有充足准备,老师必早早备教案课件,故须自行花些时光书写。完善教案课件,可避免重点内容被忽略。

大小多少课件 篇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5个字。

2、认识笔画点竖折折钩。

3、认识一个偏旁:反犬旁“犭”,鸟字旁“鸟”。

4、知道多和少,大和小是意思相反的词。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学习正确使用量词。

(二)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情感目标:感受美丽的农家小院温馨的生活场景。

二、教学重点:认字和写字。

三、教学难点:分辨汉字,认识偏旁。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 演示法 练习法 读书指导法 游戏法 问答法

五、教学媒体:教学挂图,生字卡片,课件

六、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谈话

同学们,我们的农村里,有农家小院,在农家小院里,有很多温馨的场景,我们一起去感受吧。

二、课件出示或者图片出示本课的插图

老师书写课题:大小多少。美丽的农家小院,温馨的生活场景。其间有黄牛、花猫的悠闲,有鸭子、小鸟的嘻闹,还有杏子、桃子、苹果、红枣的甜蜜。我们去感受一下吧。

三、学习生字

(一)初读课文

1、听老师读。

2、你自己读读看。请学生自己小声的读一遍,注意自己读自己的呦,不要齐读。

3、一边读一边圈出本课的生字。

(二)学习生字

1、哪一位同学可以试着看拼音读一下本课的生字。

duō shǎo huánɡ niú zhī māo biān yā pínɡ ɡuǒ xìnɡ táo

多 少 黄 牛 只 猫 边 鸭 苹 果 杏 桃

xiào niào

小 鸟

2、分析生字:一个一个生字分析:看生字拼音是几拼音节,什么偏旁部首,什么结构,怎样组词。是否多音字,反义词等,例如

学习生字猫:音节:二拼音节,偏旁:反犬旁,结构:左右结构,请同学组词,最少说三个词,可以一起说,也可以找学生说。

3、就这样一个一个学完本课生字。

只:多音字

zhī 一只

zhǐ 只看见

少:多音字

shǎo 多少

shào 少年,年少

反义词

大——小 多——少

这节课我们要记住

反犬旁“犭”,

鸟字旁“鸟”

(三)我书中的组词

请学生圈出本课中的生字组词

如果本课有现成的组词,就直接圈出来,如果本课的生字没有现成的组词,可以写一个,以备以后忘了组词可以随时翻看。

四、朗读生字

(一)带拼音朗读生字

1、学生齐读:说出音节,偏旁部首,结构,每一个字组三个词语,每一个字组三个词语。

2、学生领读(一课一领读)

(二)去掉拼音朗读生字

我会读:齐读——男生读——女生读——分行读——开火车读——自读。

五、游戏:找朋友游戏

老师把拼音卡片和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学生拿音节卡片和生字卡片。然后拼读

六、考一考你

汉字魔术

加一笔

小——(少)

少一笔

鸟——(乌)

写偏旁

猫——( )

鸭——( )

苹——( )

桃——( )

加偏旁

苗——( )

鸟——( )

反义词

大——(小 )

多——(少 )

七、小结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

2、学生说。

3、老师总结: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认识了偏旁。

4、初读了课文。

八、下节课我们做什么?

1、下节课我们将进行朗读课文,分析课文。

2、请同学们自己在课下把本课生字读给爸爸妈妈听。

大小多少课件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多、少”等12个生字,认识反犬旁和鸟字旁2个偏旁。会写“小、少”5个生字。认识笔画“竖折折钩”。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知道量词的使用和我们平时的表达习惯有关,做生活的有心人,认真观察和积累。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背诵课文;通过归类识记等方法,识记生字,了解生活中的事物。

【教学难点】了解量词“头、群、颗、堆”的意思;会写笔画竖折折钩,学习使用数量词,认识简单的反义词。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认识“多、少”等12个生字,认识反犬旁和鸟字旁2个偏旁。会写“小、少”5个生字。认识笔画“竖折折钩”。

【教具准备】课件(笔顺动态演示朗读音视频建议使用荣德基小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展示图片: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图片,这些图片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图略)

2.教师:这节课咱们就来比一比它们的大小多少!显示课题:大小多少,板书课题(7大小多少)。

3.出示本课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设计意图:出示图片,导入课题,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自然过渡到课文的学习中来。】

二、初读感知

1.听范读。

出示朗读视频,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

自读提示:要求: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学习字词

1.认读生字

(1)出示“边、鸭”等12个会认生字的组词、识记等,让学生认读,识记生字。

(2)注意读准:翘舌音“少、只”,前鼻音“边”,后鼻音“黄、苹、杏”等。

(3)识记生字

图文对照,学习象形字“牛”。

熟字加偏旁。如,“猫、边、鸭、苹、杏、桃”。

偏旁归类。如,“杏、桃”。

事物归类。如,动物类“黄牛、猫、鸭子”,水果类“苹果、杏、桃”。

反义词。如,“多—少”。

一些生字可以与熟字组成常用词,让学生在新的语境中巩固识记。词语举例:

多:多少、众多、大多少:少见、少数、很少黄:黄牛、黄色、黄金边:边上、水边、天边果:苹果、果树、果子桃:桃树、桃花、桃子

(4)学习新偏旁“反犬旁”和“鸟”字旁。

“猫”是“犭”旁,与犬科和一些哺乳类动物有关;“鸭”是鸟字旁,与鸟类动物有关。

2.学生玩识字游戏。

摘苹果游戏,学生先读生字,谁读对了苹果就归谁,看谁的苹果最多。

3.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4.指导书写“小、少”等五个字。

(1)动画展示“小”“少”“牛”“果”“鸟”的笔顺,学生一边观察一边用右手模仿书空。

(2)书写时注意:

“小”第一笔竖钩压竖中线,左右两点要匀称,左点比右点略低。

“少”第一笔是竖,不带钩;第四笔要稍长,托住整个字。

“牛”第一笔是短撇,第一横略短,第二横要长,竖要出头,写在竖中线上。

“果”先写“曰”,再写“木”,竖笔从上写到下,压住竖中线,最后撇和捺。

“鸟”第三笔是点,第四笔是竖折折钩,横向的折要拉宽些,最后一笔要拉长一些。

(3)学生完成书中写字练习,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一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看清难写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习书写。

(4)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予以指导。

(5)利用投影仪进行书写展评,鼓励学生多观察,掌握“竖折折钩”的写法。

“竖折折钩”在起笔时稍重,每一个折处向右稍按一下,最后收笔微顿,再出钩。本课中“鸟”字含有这个笔画。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合作探究识字;书写的讲解较为细致入微,很好地规范了学生的书写,为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打下基础。】

四、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大小多少》,我们学习了生字新词,认识了量词,我知道了黄牛、小猫、鸭子、小鸟是动物,苹果和枣是水果;还知道了“大小”和“多少”是反义词。

五、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知道量词的使用和我们平时的表达习惯有关,做生活的有心人,认真观察和积累。

【教具准备】课件(笔顺动态演示朗读音视频建议使用荣德基小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生字新词,初读课文,认识了反义词和量词,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深入学习课文。

2.出示本课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设计意图:出示图片,导入课题,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自然过渡到课文的学习中来。】

二、品读释疑

1.自由朗读儿歌,遇到读不准的生字,先圈起来,再请教老师或者同学,反复读几遍。

2.指名朗读,集体订正后齐声诵读。

3.小组合作:

(1)自由朗读小文,一边读一边想一想:每一句话讲了什么内容?

(2)你读懂了什么?把你的想法告诉小组同伴。

4.集体汇报,教师相机指导,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第一小节中““黄牛”和“猫”比较有什么作用?

通过比较,我们感受到了事物的大小,这是一组反义词。(板书:反义词:大-小)

我们还认识了一些量词:“个、只、头”,它们和我们平时的表达习惯有关。

(板书:个、只、头)

(2再自读课文第二、三、四小节,画出其中的量词。

(学生画出量词:群、只、个、颗、堆)

(板书:群、只、个、颗、堆)

(3)教师介绍什么是量词?

量词:指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单位的词,如:“一个人、三口钟、一把茶壶”中的“个、口、把”以及表示度量衡的“斤、公斤、斗”等。

(4)仿写:

练例:一头黄牛

一( )学校一( )老师

一( )同学一( )瓜子

(5)读一读,记一记。

一头牛 一只猫 一群鸭子

一颗枣 一个桃 一堆杏子

师:通过朗读,知道不同的量词有不同的搭配对象,注意不要用错。

(6)在2-4小节中找出另一对反义词来。(板书:多-少)

【设计意图:儿歌内容简单,教师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展开小组合作,在互动交流中获得对儿歌内容的大致理解,教师再针对重点和难点加以点拨,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三、阅读方法解密

认识反义词

概念:反义词指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词。

运用:如:大-小,多-少,这类反义词所表达的意义互相排斥。

六、积累运用,课堂拓展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朗读时,注意读出儿歌的节奏:

一个大,一个小,一头黄牛/一只猫⌒。

一边多,一边少,一群鸭子/一只鸟↗。

一个大,一个小,一个苹果/一颗枣⌒。

一边多,一边少,一堆杏子/一个桃↗。

(2)注意读准“一”的变调:

“一”在单独使用、用在词句末尾或作为序数“第一”的省略时,读阴平。在去声前念阳平,在其余声调前念去声。

其中在“个”前面读二声,其余量词前面读四声。

yíɡèyìzhīyìqúnyìkēyìtóuyìduī

一个一只一群一颗一头一堆

背诵课文要先熟读课文,记住每一组用到的反义词和说到的事物,试着练习背诵。

2.推荐阅读《量词歌》

听读量词歌,了解量词的使用,试着把儿歌背诵下来。

【设计意图:总结全文,诵读课文,加强积累,复习旧知,巩固所学。】

四、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大小多少》,我知道了黄牛、小猫、鸭子、小鸟是动物,苹果和枣是水果;还知道了“大小”和“多少”是反义词。

五、当堂检测

六、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7大小多少

量词:个、只、头、群、颗、堆

反义词:大一小 多一少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1.本节课导入环节,我将每两种事物分成两组,引导学生观察他们两两之间进行比较,说一说自己发现了什么,相机引出儿歌《大小多少》,师范读儿歌,为课文学习打下基础。

2.学习过程的布置,学习内容的出现,由“字——词——句——拓展造句”,符合学习语文的规律。对学生的要求一步一步提升,使学生的学习情绪时时高涨,学习效率时时增高,且学得轻松愉快。

不足之处:

课堂的灵活性不够,面对学生突发语言,要允许学生又错误出现,选择巧妙地引到知识点上。

大小多少课件 篇3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为了保持学生的识字兴趣,本课以“比一比”的活动情境贯穿整个教学设计,顺应学生的心理特点,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通过不断对比的情境,让学生始终接触新的事物。在参与意识与竞争意识下,学生识记了生字,正确运用反义词进行比较。

学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一些实物。(教师)

2.生字卡片。(学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多、少”等5个生字。知道“大——小”,“多——少”两对意思相反的词,会在不同场合正确使用“大小多少”。

2.会读儿歌。

教学重点:

认识“多、少”等5个生字。知道“大——小”,“多——少”两对意思相反的词,会在不同场合正确使用“大小多少”。

学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一些实物。(教师)

2.生字卡片。(学生)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引入新课。(用时:5分钟)

1.教师以“比较游戏”引入新课。

2.揭示课文题目,板书课题。

二、边比边学,同步识字。(用时:24分钟)

1.多媒体课件出示

黄牛哥哥花猫弟弟。

引导学生说出事物名称。

2.看课件,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大小。

(1)黄牛与花猫哪个大?哪个小?

3.指导学习生字“黄、牛”。

(1)课件出示生字。

(2)教师指导读。

(3)指两、三名同学当小老师领读生字。

4.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生字“多、少”。

(1)出示鸭子和小鸟图片,引问:谁多?谁少?

(2)多媒体课件出示“多、少”两个字。

(3)教师指导读。

(4)指名领读。

5.你能用“黄、牛、多、少”这四个字组哪些词?

三、学习儿歌,巩固识字。(用时:7分钟)

1.多媒体出示儿歌。

2.师范读儿歌,引导学生找出一对反义词。

3.教师引导读儿歌。

4.指导学生读儿歌并表演。

四、巩固识字。(用时:4分钟)

1.用卡片认读生字,做“开开门”游戏。

2.出示一些物品,让学生用“××多,××少”的句子说话,进一步明确多、少是相对概念,必须在比较中才能明白。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充分利用了课文的情境,借助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先看图片,有效地帮助学生产生对生字的亲切感,激发了学生认读生字的兴趣,降低了识字的难度。唤起了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探索的快乐,感受意思相反的词语,明确大、小,多、少都是相对概念,必须在比较中才能明白,进一步体会合作识字的快乐。

大小多少课件 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马牛羊小少5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会正确书写。学会基本笔画竖折折钩。

2、初步知道大、小多、少是在比较中知道的。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会马牛羊3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会正确书写。学会基本笔画竖折折钩。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用卡片认读已教的汉字。

2、开火车边读边书空。

3、用卡片认读声母c、d、m、n,韵母ɑo、iu。

二、看图说话。

可以这样说:草原上有马、牛、羊。马儿奔跑,牛羊吃草。马多,牛少,牛大,羊小。

三、拼拼读读。

让学生自由看图,读音节认生字。

指名试读,共同正音。

五、字词教学。

鼓励学生自学字词。可读以下儿歌,帮助掌握学习方法:

读读音节认认字,

看看图画想意思,

说说笔画和笔顺,

字形结构牢牢记。

让学生学习马牛羊,说说用以上方法学会了哪些生字。

马: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教师可先用彩色塑料电线折成,后拉直表示这是一画,再出示拼音shùzhézhéɡōu(竖折折钩),让学生先认识、书空新笔画竖折折钩,然后自己分析字形,指导学生看课堂作业本上的笔顺分析。

教师还可以用象形法告诉学生:马上面部分就像马脸,应瘦长些;下面部分丫就像马身子,应写得宽些,这才像马。

牛、羊:可比较两个字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六、指导书写。

马:¬中的横应写得短些。竖折折钩中第一折拉长些,写在横中线上。

牛:撇应写在短横的左边,第二横长些,写在横中线上,竖应写在竖中线上。

七、复习巩固。

1、认读卡片。

2、口头组词。

马:马车、马路、马上。

牛:黄牛、小牛、牛皮、牛奶。

羊:山羊、绵羊、羊皮、羊毛。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小少2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会正确书写。学会基本笔画竖折折钩。

2、初步知道大、小多、少是在比较中知道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二、拼拼读读。

让学生自由看图,读音节认生字。

指名试读,共同正音。

三、字词教学。

自学小少。

小:教学笔顺规则先中间后两边。

少:让学生观察少的第一笔跟小的第一笔有什么不同。

四、巩固练习。

1、用卡片认读生字,可做开开门游戏。

2、口头组词。

3、出示一些物品,让学生用××大,××小、××多,××少的句子说话,进一步明确大、小、多、少都是相对概念,必须在比较中才能明白。

五、作业

指导。

大小多少课件 篇5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归类识记、图文对照等多种方法,认识“多、少”等12个生字,认识反犬旁和鸟字旁2个偏旁。会写“小、少”等5个生字和竖折折钩1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了解“大小”“多少”的对比关系。背诵课文。

3.初步了解“个、只”等量词的正确使用;学习并积累带量词“只”的短语。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背诵课文;通过归类识记等方法,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了解量词“头、群、颗、堆”的意思;会写笔画竖折折钩。

三、教学策略

通过自主识字、归类识记、图文对照等多种识字方法指导学生认读本课生字新词。通过事物的理解认识、比较,去学会识字、学会反义词,认识量词,运用量词。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积累与运用语言,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书写指导过程中,采用象形字归类识记,引入小口诀辅助学生写好新笔画,通过教师的范写,帮助学生写好字形不容易写漂亮的字。

四、教学过程

(一)图片观察,激发兴趣

1.同学们,看看这两幅图,你能比出什么来?(鸭子大,鸟小,鸭子多,鸟少。)

2.大小、多少都是通过比较知道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大小多少》。

3.学习写“小”和“少”。

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书空课题。请同学们仔细看“小”和“少”的笔顺:先中间后两边。注意“少”上边的“小”没钩。在手心里再写一遍这两个字。

4.课题中还藏着两组反义词,请你快去找一找。(大和小,多和少)

【设计意图】通过引入书中图片,使学生了解“大小”“多少”的对比关系,对本课学习产生好奇和求知的欲望。课题中教授写字,分散生字书写的量。通过寻找课题中的反义词,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自读课文,自主识字。

动物可以通过谁大谁小、什么多什么少比出来,水果也是如此,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和图片猜一猜。

2.学习词语。

课文中提到了不少动物和水果,要想看到它们的样子,快大声叫出它们的名字吧。

课件出示:黄牛、小猫、鸭子、苹果、杏子、桃子。

3.学习反犬旁和鸟字旁。

(1)读读“猫”字,这里面藏着一个新偏旁:反犬旁。

(2)这里还有几个字,读一读,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吗?

课件出示:狗、狼、狐狸。

(3)看来,反犬旁的字一般和动物有关。

(4)读读这个字,这里也有个新偏旁:鸟字旁。

课件出示:鸭。

(5)你能猜出鸟字旁一般和什么有关吗?

(6)鸟字旁一般和鸟有关,大多数是鸟的名字。

4.学习生字。

(1)请一位小老师带大家读读这些生字。

课件出示:多、少、只、边。

(2)和你的同桌给这些生字再找一找朋友吧!

【设计意图】多种识字方法相结合,如自主识字、归类识记、图文对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如自读课文,同桌互相组词,当小老师教字。

(三)学习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生字、词语都回到课文中了,再读读课文,这次你一定能读得更流利。

2.课文一共几句话?(4句话)

3.指名读。请4位同学来读一读,其他同学听一听他们读得是否正确。

(四)再读课文,积累量词

1.学习“头”“只”两个量词。

(1)同桌互相读读第一句,找一找这句话中提到了哪些量词?(头和只)

(2)一般“头”作为量词时多形容家畜。如:一头猪、一头驴等。

(3)量词“只”我们很常用,你能再说出几个这样的词吗?

(4)老师也带了几个带有“只”的词,我们一起读读并记住它们吧!

课件出示:一只猫、一只鸟、一只鸭子、一只羊、一只虫、一只青蛙。

(5)选择其中一个量词说一句话。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头”的使用方法,帮助学生了解“头”的意思。通过“只”的量词,使学生学习并积累带量词“只”的短语,通过说句子加以运用。

2.了解量词“群”“堆”的意思。

(1)说说这是什么?这些怎么说呢?(课件先后出示一只鸭子和许多鸭子。)

(2)许多只鸭子在一起,就可以说是“一群鸭子”。还可以说“一群什么”?

(3)想想这要怎么说呢?(出示一堆杏子)还可以说“一堆”什么a?

(4)看来“群”和“堆”都表示数量多的人或物品。

3.了解“颗”的意思,区分“颗”“棵”。

(1)这是什么?(课件出示枣子图片)

(2)这些又是什么?(出示图片:一颗粉笔头、一颗糖)

(3)看看这些东西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我们还可以说“一颗”什么呢?

(4)小而圆的东西就可以用“颗”表示。

(5)谁来填一填这个量词?

课件出示:一( )树

(6)虽然也是“棵”,但这两个字不一样,表示的物体也不一样,“棵”一般用在植物类。

【设计意图】“颗”和“棵”是同音字,意思不同,不好区分。通过出示图片进行对比并加以总结,学生就很容易区分这两个字的不同用法了。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师生对读。

(2)同桌拍手读。

(3)男女生比赛读。

(4)自由读,加上动作表演读。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方式朗读课文,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引导学生富有个性化的朗读,达到熟读成诵。

(五)指导书写

1.学习“牛”“果”。

(1)“牛”和“果”都是象形字。我们先来看第一个字,中间的一竖表示牛面,上面表示牛角,下面表示牛耳。它和我们现在的“牛”字长得多像啊!再来看看下一个字,上面部分是果实,下面是树木,树上结满果实就是“果”字。看,我们的汉字多么神奇有趣啊!

(2)指导“小”“少”的竖写在横中线上,都要写得长些。

2.学习“鸟”。

(1)学习新笔画“竖折折钩”。

有个小口诀能帮你写好这一笔:竖短、横平、折斜、勾翘。

(2)教师范写,重点指导“鸟”字。

第一笔撇从竖中线起笔,就像小鸟长在头上的羽毛,可以写立一点,第二笔横折钩从撇尖起笔,钩要短,给里面的点留地儿。第三笔点就像小鸟的眼睛,要和钩错开写,竖折折钩要封住口,写宽,横要长出来。

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

4.写字展示,评议交流。

【设计意图】“牛”和“果”都是象形字,通过甲骨文的引入,学生更易记忆。通过小口诀帮助学生写好“竖折折钩”。“鸟”字的字形结构是上窄下宽,学生较难把握,容易写成上下同宽,通过教师的范写,让学生注意到在田字格中的占位,帮助学生写好字。

(六)拓展运用,仿编课文

1.说一说生活中的量词。

2.小组合作,仿编课文。

3.指名汇报。

大小多少课件 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归类识记、图文对照等多种方法,认识“多、少、黄、牛”等10个生字,认识反犬旁和鸟字边2个偏旁。会写“小、少”2个生字。

2.了解“大小”“多少”的对比关系。

重点

通过归类识记等方法,识记生字。

难点

会写“小、少”2个生字。

教学准备

1.制作本课的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2.熟读课文,预习生字。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引出课题。

1.小朋友们,拿出你们的双手,和老师的双手比比,谁的手大?谁的手小?(老师的手大,小朋友们的手小。)这是我们班部分男生和女生的照片,谁多谁少?(男生多女生少。)(出示西瓜梨小鸡小狗的图片。)看!西瓜和梨,比比?(西瓜大梨子小。)瞧!小鸡和小狗朝我们走来了,数数?(小鸡多小狗少。)老师提示读PPT上的字:大小多少。小朋友们真厉害,把我们今天的课题都说出来了。

2.引出课题:大小多少,学生读课题。

3.提问:我们的课题写的是两组什么词语?(反义词:大小,多少)

4.我们可以用反义词识字,学习今天的这两个汉字宝宝多少,出示生字卡片,请学生读,读了组词,再读生字卡片后面的词语。完成多少的教学。上一课也有两组反义词的生字,还记得吗?远近,去来。用反义词识字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更多的汉字哦。

二、整体感知本课生字

小盆友们,欢迎来到大小多少比赛现场。下面请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我们的四组参赛选手,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

1.出示参赛选手图片

生看图说话:有黄牛,猫......

2.现在四组选手按照一定顺序排成了两排,你还认识它们吗?

生读词语:黄牛,猫,鸭子,鸟,苹果,枣,杏子,桃。男女生互读。

3.读完这两组词你发现它们在种类上有什么不一样?

生观察回答:上面是动物,下面是水果。

4.现在四组选手要按照“大小多少”的顺序,排成四排。你能帮它们排好队吗?

学生观察给选手排队:大(黄牛,苹果)小(猫,枣)

多(鸭子,杏)少(鸟,桃)

(老师总结:这就是归类的方法,通过归类的方法,可以帮我们认识很多汉字。)

三、逐一学习本课生字

小朋友们,刚才我们和四组参赛选手简单地打了一下招呼,下面让我们好好去认识它们吧。

1.出示黄牛和猫的图片

(1)生读黄牛、猫

(2)提问:黄牛和猫比什么?(比大小。)它们作为第一组参赛选手给我们带来了三个生字宝宝:黄牛猫还记得我们学的第一篇课文《秋天》吗?有这三个生字里面的一个哦?(树叶黄了。)出示树叶黄了图片,学习黄字。我们班也有一位同学名字里有这个字哦。请那位同学读。

(3)黄牛也有黄字呢?看到大家黄字学得那么好,黄牛想问问聪明的小朋友们:它的这个牛字,为什么会出头?

生观察图片:说黄牛的牛有角,所以这个字要出头。

小结:(出示树叶黄了和黄牛的图片)小朋友们,刚才我们运用图文对照的方式,认识了黄和牛两个生字哦,生活中感紧把这个识字方法用起来吧。

(4)看到大家学得那么起劲,猫等不及了。快请它出来吧。出示:猫(生读),它可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新偏旁哦:反犬旁

学习本课新偏旁:反犬旁。反犬旁都和动物有关。

小朋友们还知道哪些字是反犬旁呢?狗、猴、狼、猪……

小结:偏旁识字也是不错的方法呢,这节课我们还会用到哦。

2.看,第二组参赛选手来了(出示鸭子和鸟的图片)

(1)老师提问:它们比什么?(比多少)

第二组参赛选手的名字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学生看图说话:这些字都有鸟字。

没错,鸭子、鸟都有鸟字,鸭子还给我们带来了礼物呢。它给我们带来了本课第二个新偏旁:鸟字边。鸟字边都和飞鸟家禽有关,比如:鸽,鹊鸡、鹅(你看,我们刚说偏旁识字不错呢,马上就运用了。)

3.出示苹果和枣的图片

(1)提问苹果和枣比什么?

生回答:比大小

4.出示桃子和杏的图片

(1)杏子和桃又有相同的部分吗?

生回答:都有一个木。

(2)木的位置有一些不一样,谁发现了?

生回答:两个字都有一个木。杏的木在上面,桃的木在旁边。

(3)师总结:记住偏旁的位置,就能记住这个字。(读)

5.认识了这么多汉字宝宝,摘掉了拼音帽子,你们还认识他们吗?

生自由朗读,老师抽读。

四、写字

1.送两个生字宝宝回家。有什么发现?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的笔画?点有什么不一样?还有什么看似一样,但是不一样的笔画生说小,少的笔画顺序。两个字都有一个点,少的点右边要高一些。小的两点都一样。小的是竖勾,少的没有竖勾。

2.师范写,生描写,写字。

3.展示学生作品。

大小多少课件 篇7

目标:

1。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会写两个生字“小、少”,认识两个偏旁“反犬旁和鸟字边”。(重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朗读的乐趣,体会语言的韵味。(重点)

3。知道“多—少”,“大—小”两对意思相反的词语,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学会正确使用量词。(难点)

过程:

板块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先来玩看图猜文字的游戏——

1。出示象形文字“日、月、火、山”,引出“牛”。

是呀,今天费老师也带来了一头牛呢——它是一头黄牛。

2。出示“一头黄牛”的卡片(齐读,指读,再齐读)(节奏要快)。将“一头黄牛”的卡通画贴在黑板上。(你的声音真响亮;你把生字“黄”和“牛”读准了)

瞧,黄牛伯伯来了。我们一起亲切地喊它一声——黄牛伯伯。黄牛伯伯今天要请它的好朋友小白兔来家里做客呢!

3。出示“小白兔”的卡通画贴在黑板上。

小白兔受到黄牛伯伯的邀请开心极了!小白兔早就听说黄牛伯伯家里有个有趣的大院子。小白兔一蹦一跳地来到黄牛伯伯的家门口,迫不及待地敲了敲门!“叩叩叩”~“家里有人吗?”小白兔兴奋地喊道。“哞——来啦,来啦~”黄牛伯伯连忙过来开门。

4。出示一个大院子,小白兔看到了什么呢?里面有“一只猫”、“一只鸭子”、“一只鸟”准备好相应的卡纸和文字,贴在黑板上。

小白兔的到来,黄牛伯伯的院子里又热闹了许多,刚才还只有一只鸭子,现在又跑了好多只呢?小朋友们,现在该说“一( )鸭子”啦?(这张卡片的做法是一面是“一( )鸭子”另一面是“一群鸭子”)

5。黑板上贴纸出示:“一群鸭子”。(读,然后让学生比较“一只鸭子”和“一群鸭子”的不同——)“一群”表示数量很多。

黄牛伯伯看见小白兔和其它小动物们玩得满头大汗,连忙招呼它进屋休息一下!

6。课件出示水果图。

好客的黄牛伯伯还为小白兔准备了一大盘水果呢——小朋友们看,这些水果你认识吗?盘里有哪些水果?能不能用(点黑板上的卡片)这样的短语来说——

7。随机出示卡片贴上黑板:“一个苹果,一颗枣,一堆杏子,一个桃”。(都出示后,指读,再齐读)(预设评价:你真聪明,一下子会说了;呀。请你仔细看老师黑板上的词语,再想一想)

小白兔口水都流出来了,刚拿起一个苹果送到嘴边。只听黄牛伯伯笑呵呵地说:“慢着,想要吃我的水果呀,先要回答我几个问题哦!”

只见黄牛伯伯指了指挂在墙壁上的照片,叫小白兔在括号里分别天上合适的字:牛( )猫( )。小白兔,挠了挠脑袋,不知如何回答?聪明的小朋友,谁来帮帮它?

8。课件出示:课文第1幅插图。(板书:大小)请小朋友们伸出小手,跟着老师一起来写一写。黄牛()猫();苹果()枣()

9。课件出示:课文第3幅图片,以同样的方式,明白鸭子()鸟( )。(板书:多少)鸭子()鸟();杏子()枣()

经过小朋友们的帮助,小白兔终于吃上了水果。她蹦蹦跳跳唱着一首儿歌回家了。你们听——(课件出现纯文字的儿歌,老师念儿歌,学生听——)

这首儿歌的题目就是《大小多少》

10。揭示课题:7《大小多少》。给“多”、“少”注上拼音,齐读。

板块二:图文结合,读通读顺儿歌。

现在,请小朋友们打开语文书第68页,自己读一读这首儿歌。

1。自由朗读课文。(预设评价:这位小朋友读得真快坐得真神气;这位小朋友坚持到了最后,老师也要表扬)

2。指名试读。(预设评价:哇,你的声音真好听。你的声音真响亮。真了不起。)

3。随机教学“一”的变音(学生读得好,你就说:了不起,这首儿歌最难读的就是文中的16个“一”。这个“一”很俏皮,会变调,你竟然都读对了。如果学生其中有“一的变调出现了差错,老师领读……

(1)出示词语,把“一”的拼音标红。

一个大一个小一个苹果一个桃

一头黄牛一只猫一群鸭子一颗枣一堆杏子一边多一边少

教师逐个词语领读,学生跟读,重点强调把“一”读正确。

小朋友们可真会观察,那我们现在就把这些“一”字短语送回到儿歌中去吧。请你们用整齐响亮的声音跟着老师读一遍!

(2)师范读,学生跟读。读准“一”的变调。

(3)加上魔术棒(停顿符号),关注逗号和段与段的停顿

过渡:这首儿歌不仅“一”的声调有变化,还藏着一个小秘密呢?请小朋友你们仔细观察一下每一行的最后一个字,你有什么发现吗?

(4)出示儿歌:将“小、猫、少、鸟、小、早、少、桃”这几个带有的复韵母“ao”标红,师领读,学生跟读,让学生感受儿歌的韵味。

小朋友们越来越厉害了,这首儿歌每一行最后一个字都有个ao,读上去多么朗朗上口呀!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4。指导儿歌朗读。(师范读,生跟读;师生接读,男女生接读,拍手读,读出节奏。)

一个大,(一个小),一头黄牛(一只猫)。

一边多,(一边少),一群鸭子(一只鸟)。

一个大,(一个小),一个苹果(一颗枣)。

一边多,(一边少),一堆杏子(一个桃)。

过渡:读完了这首儿歌,小朋友,你们也能像这首儿歌一样编一小节吗?请小朋友们动脑筋想一下。

5。看图指导背诵

6。语言运用:

出示两个图片:图一(一只闹钟和一块表)

一边(),一边(),一()闹钟,一()表。

图二(一片大树和一棵草)

一边(),一边(),一()大树,一()草。

评价:我们小朋友都是一个个小诗人,我们也会编儿歌,真了不起。

板块三:课间休息,反义词对对碰。

现在让我们大家来放松一下,老师和大家玩一玩反义词对对碰的游戏。

小游戏:反义词对对碰。大对小,多对少,上对下,前对后。

左对右,粗对细,黑对白,高对低。

板块四:生字巩固,指导书写。

做完了放松的小游戏,我们再来认一认儿歌中藏着的生字宝宝吧!请小朋友们看一看这棵又高又大的苹果树,谁来把树上的苹果摘下来?

1。课件出示果树,以开火车的形式认读生字。(你们这列火车坐得最神气,奖励你们先开起来。)(学生读不出来的教师备生字卡提示。)

现在苹果树上的苹果已经摘光了吗?(没有)对呀,苹果树的顶上还有两个大苹果够不着呢!小朋友们不要急,高处的苹果,让老师来帮你们摘下来。

看。老师把苹果摘下来了,哪个小朋友认识上面的生字宝宝呢?

2。黑板上字卡,出示“猫”“鸭”两个字,教师读,学生跟读。

(1)认识“反犬旁”。(板书:反犬旁),课件出示动物“狗,猪,猴”,提示:和动物有关系的很多字都是反犬旁。

(2)认识“鸟字边”。(板书:鸟字边),课件出示鸟类“鸡、鹅、鹤”,提示:

和鸟类有关系的很多字都是鸟字边。

字会读了,现在我们把“小”和“少”两个字送回它们的家田字格中吧。

3。指导写字“小”和“少”。

(1)课件同时出示生字“小”和“少”。

请小朋友们自己仔细观察,横中线上找一找,竖中线上找一找,哪些笔画要注意。这两个字有哪些一样的地方?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你的眼睛真尖呀,一下子就看出来了!

提示:两点差不多,第二点略有不同。“小”是竖勾,“少”是竖,“少”有一笔长撇。

提醒写字姿势:接下来,我们要写字啦!写字前,要注意写字的姿势,小朋友们就能把字写得更漂亮。开始写字,摆好姿势:头正、身直、肩平、足安,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手离笔尖一寸。做到的小朋友开始写吧!

(2)师范写,生描红临写

小:师范写,竖勾压着竖中线,撇点保护站两边。小的两点要均匀地站在竖勾的两边。(要求:描两个写两个)

少:对齐竖中线是是一笔短竖,撇点靠边站,长撇力气大,托住整个字。请小朋友们自己练一练,长撇写好了,相信小朋友可以把“少”字写得漂漂亮亮的。师范写,生书写,规范写字姿势。(要求:描两个写两个)

(3)展示,反馈,点评。表扬共性,点出不足,给写的漂亮的小朋友画上五角星。预设:两点的位置,“少”字的长撇。(评价:评价时先说优点,再指出不足的地方)

大小多少课件 篇8

南京大小多少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我们的国家是一个礼仪之邦,小朋友们也要从小做起礼仪之邦祖国的骄傲,从小懂礼貌、讲礼貌,做一个优秀的好宝宝。本次教案引导幼儿从表演环境中体会礼貌在生活中的好处和方便。从小培养幼儿的基础礼貌用语。

典藏:XXXXX

教案名称:礼貌待人自己开心

教案目标:知道打扰别人做事不好,但有重要的或紧急的事会礼貌打扰。

教案准备:情境表演三个。

教案指导:

1.教师介绍情节发生的背景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内容:自从上次,小猴挨了妈妈的批评,又得到小朋友的帮助,礼貌多了,可是他又碰到了新问题,这回他该怎么办呢?请小朋友出主意。

2.观看情境一:猴妈和兔妈正在谈话。这时电话响了,小猴接听后知道是找妈妈的,怎么办呢?妈妈说不让打扰她,该不该传电话呢?

讨论:

(1)是否该打扰大人谈话?

(2)怎样打扰有礼貌?

3.观看情境二:猴妈正在睡觉,查煤气的来了,小猴该不该叫醒妈妈?

讨论:

该不该叫醒妈妈,怎样叫醒有礼貌?

4.观看情境三:老师正低头替小朋友准备教具,小猴有些肚子痛。

讨论:

小猴该不该在老师最忙的时候去找老师说话?有重要的事怎样说才有礼貌?

5.小结上述情况,让幼儿懂得在有紧急和重要的事需要打扰别人时,要用礼貌方式打扰,不要引起别人的反感。

6.学话句式:“对不起,打扰您了,我有重要事说。”鼓励幼儿在生活中运用。

相关幼儿园教案推荐

教案名称:懂礼貌的甜嘴巴

教案目标:学习正确使用礼貌用语,能礼貌待人。

教案准备:收集幼儿对生活小事的处理方法,生活情境图片若干。

教案过程:

一、以角色导入主题,激发幼儿兴趣

(出示聪聪)师;“它是谁?”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甜嘴巴聪聪,为什么叫他甜嘴巴聪聪呢?我们来猜一猜。

孩子们对于“甜”的认识更多的是停留在味觉的体验上,看来要让孩子更好的理解故事,首先要帮助孩子理解“甜”嘴巴。

是不是这样呢?让我们来听一个聪聪的故事。

二、欣赏故事磁带,并尝试续编。

1、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的前部分,

2、提问:

(1)现在你知道为什么叫他甜嘴巴聪聪了吗?

聪聪特别有礼貌,别人听了之后就像吃了糖一样,心里觉得甜甜的,所以大家都叫他甜嘴巴聪聪。

(2)你喜欢聪聪吗?为什么?

3、续编故事——如果你是聪聪,当老师、同伴帮助你时,你会说什么?

三、出示情境图,迁移经验讲述。

师:这是什么地方?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他们会说什么呢?

四、讨论生活中的问题

1、将收集到的幼儿对生活小事的处理方法换个名字,让幼儿讨论。

2、把幼儿讨论的结果写在黑板上,

活动延伸:

1、学讲记在黑板上的常用礼貌言语

2、今天谁是小聪聪?

大小多少课件 篇9

【教学目标】

1、理解“大”、“小”、“多”、“少”的含义。

2、认识1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并掌握笔顺;学会偏旁“犭、鸟”。

3、在观察比较、诵读中感知反义词,感受汉字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1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并掌握笔顺;学会偏旁“犭、鸟”;理解“大”、“小”、“多”、“少”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有趣的图片,里面藏着一些小秘密,我们一起来找一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出示图片(中有关的小图片:黄牛和猫;一群鸭子和一只鸟)引导同学们自主发现其中的秘密,大小、多少网

提问:1.你都认识它们么?

2.它们都叫什么名字呢?”

3.仔细观察一下它们,你发现了什么?

2、教师:“有些小朋友们已经发现了其中的秘密,那现在老师要把这个有趣的秘密变成一个好听有趣的,小朋友们来听一听,看看儿歌音频中是怎么说的。”教师朗诵,请同学们认真听内容。

3、出示图谱,教师再次朗诵。引导同学们结合图片理解的含义,为之后的创编做铺垫。

4、朗诵游戏:集体、分组、一问一答

5、创编

教师:“现在请每组小朋友观察桌子上苹果和枣图片,看看图片中是什么?找一找谁大?找一找谁小?找一找谁多?找一找谁少?尝试把它们放进里面,试着创编。”

同学们观察图片,分组互动,锻炼同学们的团队意识。

6、同学们尝试创编,教师指导。鼓励同学们大胆表现自己。

7.教同学们理解反义词:让同学们再看图片,对照课文,教师引导,发现反义词。大—小多—少

8.教同学们学会词语搭配,对量词的运用形成印象。

一头黄牛一头大象一只猫一只鸡

一群鸭一群人一堆杏子一堆沙子

一颗枣子一颗花生一个桃子一个苹果

3、书写生字

指导书写笔画横折折钩学习“小、少、牛、果、鸟”五个生字。

教师强调“先中间后两边,从上到下”的笔顺规则。学生描红、练写。

四、课后练习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读一读,记一记。

一头牛一只猫一群鸭子

一颗枣一个桃一堆杏子

4、课堂小结

说说你这节课的收获。表扬表现好的学生。

大小多少课件 篇10

设计背景

这节活动是来源于幼儿的兴趣,因为在我园发简食的过程中,发现孩子对水果的大小进行对比,并互相讨论大和小。为了更加明确的区分大和小,我组织幼儿进行这样一节活动。并为幼儿提供比较的材料。

活动目标

1、知道要有两个或者几个物体才可以比较大小。

2、幼儿对比较大小感兴趣,乐于进行操作。

3、能够用完整的语言讲述比较结果。

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比较大小的方法。

难点:能够组织语言,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各种可以用来进行大小对比的材料。游戏场地,动物头饰,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兔妈妈带领小兔去果园帮助羊伯伯收果子。对比大苹果,小苹果,说明采收水果的要求。

二、基本部分:

1、果园到了,采收水果,

2、讨论交流:幼儿互相讨论,你采到了什么水果,有几个大的,有几个小的?

3、比较大小:老师也采了很多水果,请小朋友们帮忙分一分,那些大,那些小?

4、总结:区分大小的方法。

5、学习儿歌:《大和小》

6、课中操:让我们一起休息一下,运动一下。

7、动手操作:利用身边的材料进行大和小的对比与区分,幼儿可以小组合作。

三、结束部分:

区分大和小的重要作用。

四、活动延伸:

故事《孔融让梨》

大小多少课件 篇1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多、少”等12个生字,会写“小、少”等5个生字。学习“犭、鸟”2个偏旁和1种笔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比较获得对大小、多少的感性认识。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本课生字,并能正确、美观书写。

2.朗读书写,背诵课文。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举例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两张大小不同的纸张,请学生说说哪张纸大,哪张纸小。比一比男生和女生的数量。

2.揭示课题:通过两次比较,你知道了什么?

3.教师小结:由此可见,大小、多少都是通过比较才能得知的。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大小多少》。

4.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两遍。

二、图文结合,识字认字

1.课件出示第1小节(插图)。

(1)图上画的是什么?(一头黄牛、一只猫)

认读“黄、牛、只、猫”。

(2)指名读,自由识记字形。

提示:“黄”是后鼻音;“牛”是鼻音,声母是n;“只”是整体认读音节。

2.课件出示第2~4小节(插图)(方法如上)

(1)认读“边、多、少、鸭、苹、果、杏、桃”。

(2)采取多种方式认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学生自由认读生字,集体交流: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学生说识字方法,教师点拨)

三、理解内容,学习反义词

1.师:再读儿歌,标出儿歌共有几个小节,看看是谁和谁比,比什么?(学生自由说,教师随机板书:大——小多——少)

2.比大小。

(1)学习第1、3小节。

(2)师:哪个小节是比大小的?(第1、3小节)

(3)让学生自由举手读第1、3小节。(课件出示两组图片:一组是黄牛和猫,一组是苹果和枣。)

(4)指导学生观察,比一比,明白谁大谁小。(板书:黄牛——大猫——小;苹果——大枣——小)

(5)师拓展: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能比较大小?(学生讨论,交流。)

3.比多少。

(1)学习第2、4小节。

师:除了比大小,还比了什么?(多少)哪个小节是比多少的?(第2、4小节)

(2)让学生自由举手读第2、4小节。(课件出示两组图片:一组是一群鸭子和一只鸟,一组是一堆杏子和一个桃。)

(3)指导学生观察,比较,明白什么多什么少。(板书:鸭子——多鸟——少;杏子——多桃——少)

(4)师拓展: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事物多,哪些事物少?(学生讨论,交流。)

4.认识反义词。

出示“大——小”“多——少”,认识反义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反义词。(如:远对近,来对去,白对黑,高对矮,有对无。)

[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篇识字课文。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富有童趣的诗歌教学,引导学生认识一些生字。并引导学生结合图文,在情境中识字、认字。学生都能很好地跟着我的引导学习。在教学反义词的训练中,我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常识说一说什么是“大—小”,什么是“多—少”,让大多数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积累和运用反义词中去,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大小多少课件 篇12

【教学目标】

1.认识“多、少”等12个生字,认识反犬旁和鸟字旁2个偏旁。会写“小、少”5个生字。认识笔画“竖折折钩”。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知道量词的使用和我们平时的表达习惯有关,做生活的有心人,认真观察和积累。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背诵课文;通过归类识记等方法,识记生字,了解生活中的事物。

【教学难点】了解量词“头、群、颗、堆”的意思;会写笔画竖折折钩,学习使用数量词,认识简单的反义词。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认识“多、少”等12个生字,认识反犬旁和鸟字旁2个偏旁。会写“小、少”5个生字。认识笔画“竖折折钩”。

【教具准备】课件(笔顺动态演示朗读音视频建议使用荣德基小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展示图片: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图片,这些图片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图略)

2.教师:这节课咱们就来比一比它们的大小多少!显示课题:大小多少,板书课题(7大小多少)。

3.出示本课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设计意图:出示图片,导入课题,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自然过渡到课文的学习中来。】

二、初读感知

1.听范读。

出示朗读视频,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

自读提示:要求: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学习字词

1.认读生字

(1)出示“边、鸭”等12个会认生字的组词、识记等,让学生认读,识记生字。

(2)注意读准:翘舌音“少、只”,前鼻音“边”,后鼻音“黄、苹、杏”等。

(3)识记生字

图文对照,学习象形字“牛”。

熟字加偏旁。如,“猫、边、鸭、苹、杏、桃”。

偏旁归类。如,“杏、桃”。

事物归类。如,动物类“黄牛、猫、鸭子”,水果类“苹果、杏、桃”。

反义词。如,“多—少”。

一些生字可以与熟字组成常用词,让学生在新的语境中巩固识记。词语举例:

多:多少、众多、大多少:少见、少数、很少黄:黄牛、黄色、黄金边:边上、水边、天边果:苹果、果树、果子桃:桃树、桃花、桃子

(4)学习新偏旁“反犬旁”和“鸟”字旁。

“猫”是“犭”旁,与犬科和一些哺乳类动物有关;“鸭”是鸟字旁,与鸟类动物有关。

2.学生玩识字游戏。

摘苹果游戏,学生先读生字,谁读对了苹果就归谁,看谁的苹果最多。

3.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4.指导书写“小、少”等五个字。

(1)动画展示“小”“少”“牛”“果”“鸟”的笔顺,学生一边观察一边用右手模仿书空。

(2)书写时注意:

“小”第一笔竖钩压竖中线,左右两点要匀称,左点比右点略低。

“少”第一笔是竖,不带钩;第四笔要稍长,托住整个字。

“牛”第一笔是短撇,第一横略短,第二横要长,竖要出头,写在竖中线上。

“果”先写“曰”,再写“木”,竖笔从上写到下,压住竖中线,最后撇和捺。

“鸟”第三笔是点,第四笔是竖折折钩,横向的折要拉宽些,最后一笔要拉长一些。

(3)学生完成书中写字练习,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一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看清难写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习书写。

(4)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予以指导。

(5)利用投影仪进行书写展评,鼓励学生多观察,掌握“竖折折钩”的写法。

“竖折折钩”在起笔时稍重,每一个折处向右稍按一下,最后收笔微顿,再出钩。本课中“鸟”字含有这个笔画。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合作探究识字;书写的讲解较为细致入微,很好地规范了学生的书写,为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打下基础。】

四、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大小多少》,我们学习了生字新词,认识了量词,我知道了黄牛、小猫、鸭子、小鸟是动物,苹果和枣是水果;还知道了“大小”和“多少”是反义词。

五、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知道量词的使用和我们平时的表达习惯有关,做生活的有心人,认真观察和积累。

大小多少课件 篇13

【教学目标】

1、理解“大”“小”“多”“少”的含义。

2、认识1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并掌握笔顺;学会偏旁“犭、鸟”。

3、在观察比较、诵读中感知反义词,感受汉字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1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并掌握笔顺;学会偏旁“犭、鸟”。

【教学难点】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并掌握笔顺;学会偏旁“犭、鸟”;

2、理解“大”、“小”、“多”、“少”的含义。

【教学准备】

1、图片黄牛、猫、一群鸭子、鸟、苹果、枣、一堆杏子、桃子

2、儿歌图谱,音频。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谈话导入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有趣的图片,里面藏着一些小秘密,我们一起来找一找。”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出示图片(中有关的小图片:老虎和猫;一群大雁和一只鸟)引导同学们自主发现其中的秘密,大小、多少。

提问:①你都认识它们么?

②它们都叫什么名字呢?”

③仔细观察一下它们,你发现了什么?

2、教师:“有些小朋友们已经发现了其中的秘密,那现在老师要把这个有趣的秘密变成一个好听有趣的,小朋友们来听一听,看看儿歌音频中是怎么说的。”教师朗诵,请同学们认真听内容。

3、出示图谱,教师再次朗诵。引导同学们结合图片理解的含义,为之后的创编做铺垫。

4、朗诵游戏:集体、分组、一问一答

5、创编教师:“现在请每组小朋友观察桌子上小碗里的图片,看看图片中是什么?找一找谁大?找一找谁小?找一找谁多?找一找谁少?尝试把它们放进里面,试着创编。”

同学们观察图片,分组互动,锻炼同学们的团队意识。

6、同学们尝试创编,教师指导。鼓励同学们大胆表现自己。

7、教同学们理解反义词:让同学们再看图片,对照课文,教师引导,发现反义词。

大—小多—少

8、教同学们学会词语搭配,对量词的运用形成印象。

一头黄牛一头大象一只猫一只鸡一群鸭一群人一堆杏子

一堆沙子一颗枣子一颗花生一个桃子一个苹果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鼓励同学们多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中的不同,乐于尝试创编活动。

四、课后练习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读一读,记一记。

一头牛一只猫一群鸭子一颗枣一个桃一堆杏子

少年闰土的课件


俗话说,做什么事都要有计划和准备。在学习工作中,幼儿园教师有提前准备可能会使用到资料的习惯。资料一般指可供参考作为根据的材料。参考资料有助于我们的工作进一步发展。那么,想必你在找可以用得到的幼师资料吧?小编现在推荐你阅读一下少年闰土的课件,仅供参考,我们来看看吧!

少年闰土的课件(篇1)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

《少年闰土》一文节选自鲁迅的小说《故乡》,课文通过“我”的回忆描述了一个知识丰富而又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家少年形象,反映了“我”和他儿时有过短暂而真诚的友谊,表达了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全文以“忆——盼——见——佩——思”为线索分为五段,其中第四段是全文的重点段。

本课在写作上有三个特点:

(1)采用倒叙的手法

(2)文中有许多含义深刻的语句,较好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3)通过人物的外貌及言行来反映人物特点。

2、教材位置

本组教材是教材的第五组,编排以“初识鲁迅”为专题,上承五年级上册以人物为对象的专题“走近毛泽东”,学习内容包括认识鲁迅、感受鲁迅,继续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重点让学生学习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第一篇课文《少年闰土》是鲁迅的小说《故乡》的一个片段,课文后安排“资料袋”——鲁迅简介,后三篇是从不同角度写鲁迅的文章,本篇课文是落实本单元重点训练项目:联系上下文或已有的知识经验理解含义深刻句子。教材编排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鲁迅先生作为一位伟大的文学家的成就。从课后题的安排上可以看出,我们需要从朗读中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抓住闰土所讲的四件事,感悟情感,从中领会继续学习刻画人物形象的表达手法。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上册后半学段,学生已基本适应高年级阅读教学,已能够初步养成独立或合作学习课文的阅读能力,对人物描写已有了初步的了解,但,鲁迅先生的文章中有许多陌生的词语,加之一些语句的表达形式与现在的表达习惯不同,还有,写文章的年代与当代距离较远,因而,学生对文中的一些语句,表达的含义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需要老师提前安排学生查资料。

三、学习目标

根据教材的.地位、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1.学习9个生字、2个多音字,理解“无端、稀奇、如许”等部分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3.通过学生体会读、分角色朗读、学生动手写、画一画等方法理解闰土所讲的四件事,联系上下文或已有的知识经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学习作者抓住人物语言、外貌、动作、神态等特点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4、了解闰土是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活泼可爱、见多识广的农家少年,感受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5、初识鲁迅,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

四、 教学重点

1.学习四件稀奇事,揣摩人物语言、动作,体会人物的特点。

2.继续进行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训练,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的第16自然段,领悟其中蕴含的含以及情感。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由于在第一课时学生已认识了生字词,读通了课文,了解了课文大意,并学了一至五自然段。因此,我一开课的第一个教学环节是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复习与回顾课文内容中导入新课。我一边出示课件一边听我的配乐介绍第一自然段的内容。我这样处理,有情有景,可以很快地把学生引入课文所描述的特定的情境当中,从而激起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愿望,从而加深了对闰土的印象。

(二)整体感知,重研读,创教学新路,。

教学伊始,我设计了一个填空:( )的少年闰士,开放的填空,给了学生开放的思维空间,激起了学生读文的兴趣和自信。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时,如何能够让学生既学得有兴趣,他们的讨论又能做到有的放矢呢?我设计的课件是开放而又灵活的,学生说到那就出示那。教师既能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也能及时调整他们学习的方向,既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也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在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后通过交流,学生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来感知教学内容,少年闰土的形象就在他们的脑海中凸现出来。我在对重点词句的研读教学中放手让学生自行探究--自己发现特点,寻找最能体现性格特点的地方,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读思结合,动静配合,在研究中获得了成功的快乐,把学生真正当做了课堂上的主人。

(这一部分结合教案、幻灯片来讲内容为教案的二三部分)以评价代讲,以画代讲,以读代讲,提高课堂效率。在教学“捕鸟”这一部分时,我用课件演示,同学评价老师的课件做得好坏,在评价的过程中,学生必定会看书。从书中寻找好坏的理由,这样,学生就必须要认真读书,缜密思考,他才能知道并讲得出好坏,这样不仅避免了单调的讲解,学生也学得兴趣盎然。在教学“刺猹"这一部分时,我采用了以读代讲的方法,让学生去给读书的同学挑刺,“他哪里读得好,你为什么读得好"或者“他哪里读得不好,为什么?你觉得应该怎么读"。这个挑刺的过程,不仅让学生帮助别人理解了文章,同时也加深了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真正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在教学“海边拾贝”时,(出示许多漂亮的贝壳课件)我采用欣赏、谈感受来体会闰土的知识丰富,农村生活的丰富多彩。在教学“看跳鱼儿”让学生用多媒体展示画,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三)研读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重点拨亮学生思维过程

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合作能探讨出一些问题。但也有他们理解不到位的地方,这就需要老师在关键处一点,带他们探究,这样课堂就不流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对字、词、句、段的学习也落到了实处。学习了四件稀奇事后,学生对闰土的人物特点有了比较鲜明的印象,但对“我” 与闰土之间的感情却没有深入的体会。

在教学突破难点时,对“啊,闰土的心早有无究无尽的稀奇的.....高墙上的四角天空"这句话的理解,需要点拨,在教学这种难点句子时,我在学生充分地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1、无穷无尽的希奇事指哪些?2、“我"往常的朋友指谁?3、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又指什么?为此,我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落实本单元重点训练项目,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别带着赞美、钦佩、向往的感情反复读中心句,读中悟情,强化重点训练,营造情感的氛围,使学生的情感与“我”的情感产生共鸣,达到“课将尽而情真浓”的境界。叶老说:“大凡读一篇文章,摸清作者的思路是最要紧的事。按作者的思路去理解,理解才能透彻。”叶老的这个教学思想,揭示了阅读教学中抓文章思路的重要性。为此,我在摸清作者思路的基础上,根据教材的特点、重点和难点,遵循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合理设计自己的教学程序,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探究课文,使教路、学路、文路和谐统一,同步进行,达到“入境始与亲,句句悟其神”最佳境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语文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

四、课后拓展

我建议孩子们课外好好地去读一读鲁迅写的《故乡》原文。运用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了解人物内心的方法来体会长大后的“我”和闰土的内心活动,然后同学之间交流中年闰土是怎样一个人。将课内的学习方法用于课外的阅读实践当中,达到课内外的有机结合。

五、说板书

看瓜刺猹 机智勇敢

雪地捕鸟 经验丰富

海边拾贝 见多识广

看跳鱼儿 聪明能干

简洁而明了的板书,突出教学重点,展现了写人记事一类文章的特点,充分的凸现人物形象。

六、总结

总之,我在体现新课标精神和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等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积极的、努力的尝试。当然,也还存在着很多不足,比如:如何在开放性课堂学习活动中,真正让全体学生都能各有所获,得到语文素养的提高,语文能力的发展;在语文积累,有感情朗读指导,教学环节过渡等方面也还需要改进。为了让学生得到发展,我愿努力探索。

少年闰土的课件(篇2)

设计说明:

本文节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是“走近鲁迅”专题的第一篇精读课文,也是唯一一篇鲁迅的作品。基于单元专题的安排,学生对本文的学习不仅要认识闰土这一形象,还要透过这篇文章走近鲁迅,了解鲁迅的内心。课文从“回忆、相识、相处、分别”的描写中,刻画了一个见识丰富而又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闰土的形象。六年级学生能借助已有的阅读经验初步感知人物形象,半文半白的词语也能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自主理解,但本文篇幅长,学生理清文章脉络有一定难度,同时,鲁迅作品语言简约、凝练,与学生以往的阅读有较大差异,需要在教师引导下,通过抓关键词、联系语境、比较阅读、反复朗读,细细体味。

一、教学目标

1.小组合作学习,读准、读通课文,在语境中理解词语,运用多种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理清课文脉络,学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比较阅读有关“瓜地刺猹”的语段,品味语言,感受同一内容不同语言表达的不同效果。

4.感知少年闰土的形象,学习抓住人物特点描写人物的方法。

5.初识鲁迅,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清文章脉络,学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主要内容。

抓住对闰土的描写,品味语言,体会人物特点,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深入理解作品内涵。

难点:品味语言,深入理解作品内涵。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小组合作学习,读准、读通课文,在语境中理解词语。

2.理清课文脉络,学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比较阅读有关“瓜地刺猹”的语段,品味语言,感受同一内容不同语言表达的不同效果,感知人物形象。

(重点)

理清文章脉络,学习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体会同一内容不同语言的表达效果。

(难点)

体会同一内容不同语言的表达效果。

(教学设计)

(一)初识鲁迅,谈话揭题

(二)小组合作,检查预习

1.小组合作完成学习单

2.反馈交流

补充:理解“长年、忙月、短工”,认识括号内加注释的写法。

(三)梳理文脉,初识闰土

1.浏览课文,思考:课文写了“我”和闰土的哪几件事?

2.汇报

预设:学生只关注了捕鸟、捡贝、看瓜、看鱼,引导学生发现这是发生在“我”们相处时闰土讲给“我”听的事,要加以概括。

3.小结

4.用简洁的语言把课文内容说完整。

(四)比较阅读,品味语言

1.聚焦“看瓜刺猹”,反复比读两段话,谈不同感觉。

2.交流。

预设1:学生能谈不同感觉,通过朗读指导明晰不同语言的表达效果。

预设2:学生感到困难,教师引导逐段读、悟——读语段1,讲语段2,比较发现。

3.小结语言特点,体会人物形象。

4.积累诵读,定格形象。

(五)小结延伸,引起期待

少年闰土的课件(篇3)

《少年闰土》是小学高年级的一篇传统课文。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认识少年闰土知识丰富、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特点。在第一课时教学中,我让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重点理解闰土的知识丰富。教学过程概述如下:

一、初读课文,认识特点

二、直入重点,理解知识丰富

(一)找事情,理解知识丰富之一--知道得多

1.师述:读了课文,我们知道闰土勇敢机警、知识丰富、聪明能干,那你喜欢闰土特点的哪一个方面呢?(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引导学生学习知识丰富。)

2、轻声读课文,找一找,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写出了闰土的知识丰富?(找出6-16自然段)

3.快速读这一部分,思考:这里闰土说了哪些事?文中哪一句话直接点出了闰土的知识丰富?

(雪地捕鸟看瓜刺猹捡贝壳看跳鱼儿)(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事)

4.无穷无尽是什么意思?它说明了什么?(多;闰土知道的事情多,说明他知识丰富。)

5.小结:从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出闰土知道的事情是无穷无尽的,从这个多可以看出闰土的知识丰富。这是今天我们学习的第一个方面。

(二)品词句,理解知识丰富之二--知道得详细

1.再仔细读这一段,想一想,这四件事当中,哪几件事写得特别详细呢?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举例说说。

2.讨论汇报。

雪地捕鸟。闰土十分熟悉捕鸟的过程,还用了非常贴切的动词,如:扫出支起撒下一拉

看瓜刺猹。绘声绘色描述:啦啦地响油一般的滑

3.刚才我们重点讨论了雪地捕鸟和看瓜刺猹这两件事,从闰土绘声绘色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知道闰土对海边的农村生活是知道得多么详细啊!这对表现闰土的知识丰富,你又悟出了什么?

(闰土知道的事情不但多,而且对每件事知道得十分详细,这详细是他知识丰富的第二个方面。)

(三)体会三个不知道,理解知识丰富之三--以少衬多

1.快速读这一段话,想一想这四件事,课文是用什么方式表达出来的?(我和闰土的对话)

2.请大家找一找我和闰土的对话句子,并用画出来。自由地轻声读读,读后交流。

3.因为闰土亲身经历了这些事,知道得十分详细,所以说得绘声绘色,我们大家也来绘声绘色的读一读闰土的话。(运用多种形式读:指名读;齐读;分角色读)

4.这一段除了写我们刚才读的我和闰土的对话以外,还写了什么?

(让学生找出我三个不知道的自然段)

5.请大家朗读这三个自然段,思考:这三个自然段反映了我的什么特点?(见识很少)你是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我并不知道;素不知道;所不知道的。)

6.再仔细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画出有关的词句,并说说理由。

出示:我并不知道的是什么?

我素不知道的是什么?

我所不知道的是什么?

(在学生自学讨论的基础上,理解无端、如许、先前、单知道、往常的朋友等词语,重点理解句子: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

7.师述:刚才我们讨论了这三个自然段,从三个不知道了解了我和闰土相比,感到见识少。那么大家再想一想,这三个自然段写我的见识少,这与表现闰土的知识丰富又有什么作用呢?(加强对比,以我的少突出闰土的知识丰富。这是表现闰土知识丰富的第三个方面。)

8.小结并引入下课时。

评析

本课时教学,有以下几个特点:1.在学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抓住一点,重其所重,运用多种方式,让学生理解知识丰富,避免了面面俱到的分析讲解;2.在理解知识丰富时,从知道得多到知道得详细,再体会三个不知道,从内容到写法,由易到难,剥笋式地层层展开,并有机地结合重点词句的品味,学生学得扎实;3.通过学生反复的读、仔细的找,认真的思,热烈的议,教师穿针引线,只作适当点拨,使课堂结构动静交替,张弛有度,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

少年闰土的课件(篇4)

《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写的短篇小说《故乡》,文中的鲁迅是一个有钱人家的少爷,闰土是一个穷苦农民的儿子。这篇课文通过鲁迅对少年闰土的回忆,运用大量语言、动作、外貌描写刻画了一个活泼可爱、机智勇敢、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形象。小说字里行间充满了鲁迅对闰土的赞扬和无限羡慕。本文语言简洁,传神,人物形象鲜明。中公教师考试研究院为大家提供了较为详细的教学设计,以供参考。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扭、胯等7个生字;学习动作、外貌等描写人物的方式。

2.通过小组探究,了解课文内容,感知闰土知识丰富、机智勇敢的形象。

3.体会作者与闰土儿时真挚的友谊以及对他的怀念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知闰土机智勇敢、聪明能干、知识丰富的海边农村少年形象。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与闰土儿时真挚的友谊以及对他的怀念之情。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看图片);朗诵法;小组讨论法;教师导读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鲁迅图片。

提问:大家认识这是谁吗?你对他有哪些了解?他就是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鲁迅先生写的文章《少年闰土》。(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1.出声朗读课文,并勾画出不认识的字词,结合课前预习,通过查字典解决问题。

2.这篇课文讲要讲了什么事?

明确:回忆我与闰土的故事。

3.大声朗读课文,思考总结:课文中闰土给我讲了的哪几件事?

明确:看瓜刺猹、雪地捕鸟、海边拾贝和看跳鱼儿。

(三)深入研读

1.再次朗读课文,思考:作者在哪些地方描写了闰土?是用什么方法描写的?课件出示闰土刺猹的图片。

明确:第一段, 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动作描写。第四段,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外貌描写。第6-15段大量的语言描写。

2.默读1-15自然段,然后小组讨论:闰土是个什么样的人?

明确:闰土机智,有经验,勇敢、质朴可爱、知识丰富。(板书:活泼可爱、知识丰富、机智勇敢)

3.齐读第16自然段,体会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句子的含义。

明确:这句中的他们是指我往常的朋友,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表面上指后院高墙上的棱角,实际上是说鲁迅和他的朋友像井底之蛙一样。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闰土无拘无束的生活的向往、羡慕之情。(板书:羡慕)

4.自由朗读最后两段:从文章的最后两段能看出什么?

明确:我要与闰土分别,非常地不舍。(板书:不舍)

(四)拓展延伸

结合文章的最后,想象下你觉得在我与闰土在分别的时候可能会对彼此说些什么,进行角色扮演。

(五)小结作业

小结:鲁迅先生借助看瓜刺猹、雪地捕鸟、海边拾贝和看跳鱼儿等故事,利用动作、语言、外貌描写等方法向我们展示出了一个聪明能干、机智勇敢并且十分质朴的少年闰土,并表达了对闰土的崇拜和羡慕之情以及与之离别时的不舍之情。

作业:运用外貌、动作描写,写一写你的好朋友。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人物描写极富典范性,在授课时我抓住其中人物描写的示范点,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分析。在课堂上学生通过反复地阅读,分析对人物的描写,体会到鲜活的闰土形象,也学习到了刻画人物的方法。本节课实现了三维目标,达到了师生共建课堂的效果。

少年闰土的课件(篇5)

教学目的:

1利用工具书、学会生字、理解新词。

2看着幻灯、背诵第1自然段。

3学习课文第一段、初步了解人物特点。

背诵第1自然段。初步了解人物特点。

教学准备:

投影片

小黑板

录音机

教学过程:

1、导人新课。

(1)出示绘有闰土守瓜的幻灯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2)指名学生讲述画面的内容。揭示课题。

(3)简介鲁迅及小说《故乡》。

2自学课文。

(1)轻声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生字新词、读准宇音;结合上下文查字典理解下列词语:仿佛、无端、素不知道、伶俐;读通课文。

(2)给课文分段。

3组织讨论质疑。

4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写有生字新词的小黑板、检查认读和理解情况。

①理解下列词义:其间、一望无垠、祭祀、仿佛、无端、素不知道。(教师讲词义、学生写词。)

②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见作业本第1题。)

(2)指名汇报分段情况、井说出自己分段的理由。

5讲读第一段。

(1)学生轻声读第一遍、思考:作者首先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是怎么写的?写得好在哪里?

(2)再次引导看幻灯、结合课文指图进行复述。(要求在复述时能运用“深蓝”、“金黄”、“碧绿”、“带”、“捏”、·刺“等词语。)

(3)齐读课文第一段。

6作业:

(1)熟读并背诵课文第一段。

(2)完成作业本第2、3题。

少年闰土的课件(篇6)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会生字,学习“看瓜刺猹”部分。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读准并理解“装弶、秕谷、鹁鸪、跳鱼儿、正月、供品、五行、神佛、其间、无端、如许、希奇”等词。

2、初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记叙了“我”和闰土的哪几件事。

3、整体感知全文,研读“看瓜刺猹”部分,抓住人物语言、动作,感受闰土人物形象。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背诵第一自然段。教学重难点:研读第一自然段感受人物形象。教学准备:CAI课件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认识鲁迅,导入新课

1、师:我国有这样一位大文豪: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短短的头发刷子似的直竖着,浓密的胡须成一个隶书的“一”字……你们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鲁迅。(出示鲁迅图)

1、了解鲁迅吧。(引导学生阅读“单元导读”和“资料袋”)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节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里的一个片段。题目叫:少年闰土。(板书:少年闰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出示要求: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边读边想:闰土给“我”讲了哪些事?

学生自由读书,师巡视并提醒:由于这篇课文写于1921年,当时刚刚开始用白话文写作,所以有很多语言我们现在读来比较陌生,同学们可以多读几遍,联系上下文想想它的意思。

2、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词语:

装弶、秕谷、鹁鸪、跳鱼儿正月、供品、五行、神佛

一柄、胯下、稻子、刺猬、所谓、、

其间、无端、如许、希奇、先前、单知道、素不知道

自由读--指名读--有不理解的词语吗?(预设:装弶、跳鱼儿等词,结合图片理解)

3、在昨晚的预习中,读过一次课文的举手,读过两次呢?读过三次的为自己鼓掌。我在一次次读这篇文章的时候,都有着不一样的感受,我相信大家也是如此。

我发现这几个句子确实是较难读好。刚才你读正确了吗?读流利了吗?(出示句子)

(1)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2)这祭祀,说是三十多年才能轮到一回,所以很郑重。正月里供像,供品很多,祭器很讲究,拜的人也很多,祭器也很要防偷去。

(3)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看来大家都是“有预而学”啊!

4、交流课文的叙述顺序,并相机归纳板书(回忆—相识—-相见--相处—分别)

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好朋友在一起相处的时光总是最令人难忘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6—16自然段,重点读读闰土和我的对话内容,用简洁的语言说说闰土给“我”讲了哪些事?师随机引导入板书:

雪地捕鸟海边捡贝看瓜刺猹看跳鱼儿

四、童心视角,研读重点:

1.列问捕童心:

(1)在这四件事中,你觉得哪件事最有趣,也很刺激?

(2)生(看瓜刺猹)

(3)你猜想老师会认为哪件事最有趣,也很刺激?

(4)生(看瓜刺猹)

(5)你猜测儿时的“我”会认为哪件事最有趣,也很刺激?

(6)生(看瓜刺猹)

2.朗读现童趣:

(1)现在让我们一起回到“我”的儿时时代,来这两位少年的身边,听听他们俩关于“看瓜刺猹”这件事的对话。(请自由读)出示:“……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 “管贼吗?”“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偷的。要管的是獾猪,刺猬,猹。月亮地下,你听,啦啦地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 “它不咬人吗?”“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见猹了,你便刺。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它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思考:你从哪些句子感受到有趣,刺激,为什么?谈谈感受?

(2)好,现在我们同位俩分角色读读这部分对话,看能不能上演当时的那一幕。读着读着有的同学不禁成为我,有的同学觉得仿佛自己就是闰土了。

(3)练读,展示读,评读(在评读了引导学生感受闺土的形象)

3.画面露童真:

(1)在读着、听着这对伙伴俩的对话,你头脑中留下着怎样的画面?

(2)鲁迅先生与大家一样,在闰土将“看瓜刺猹”这件事娓娓道来中,头脑留下着这样的一幅画面。(配乐范读第一自然段)

(3)请大家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着鲁迅先生当时的感受。

(4)展示读。“圆月,海边,少年,捏叉,刺猹”其他同学闭上眼睛,在聆听中,铺展这幅美景。

(5)请大家心中默念着文字,让思绪走进夜色田园,再现少年闰土。这幅画在鲁迅先生心头魂牵三十年,三十年后依然是如此的清晰。让我们一起背诵这段文字,也让她深深地烙在我们的心中。

(6)合作读:师:从此没有再见面,然而在那一年的夏天,当我收到闰土托父亲带给我的一包贝壳和几支很好看的鸟毛时,我知道闰土并没有忘记我,我的脑中自然就浮现出了那美丽的乡村画面(出示)——女生一起读!女生:(齐读)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师:而当我有了城里孩子的新鲜玩意,想着我见多识广的农村朋友闰土可能没有,于是托人送去的时候,我的脑中又闪现了那个英武不凡的少年(出示)——男孩子一起来!男生:(齐读)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师:后来很长的时间里,我遭遇家道中落、父亲病故,少年时又辗转求学、颠沛流离。孤独的时候,我总会想起儿时故乡这个亲切的伙伴——闰土,想起他,我就脑中自然就浮现了这样绝美的景象,一起来!

生:(齐读)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师:三十多年过去了,我又重新踏上了故乡这片熟悉的土地,当母亲说起闰土就要来看我时,我的脑中又闪出了这幅神异的画面!咱们能背的背,不能背的你就捧着书朗诵!(隐去全文)生:(集体激情背诵)。

五、读写迁移,锤炼文笔:

同学们,这幅画面,是鲁迅先生在听土的介绍后,出现在头脑中的。虽然是同一件事,但却有着这样两种不同的表述方式。请你模仿这种写法,选取另外的一件事,写出自己听闰土的介绍后,头脑中出现了那幅画面。

总结:师:三十年,烙印在我心中的就是这样一幅神异美丽的画面,这样一个英武不凡、淳朴天真、见多识广的少年,这样一段真诚质朴的友谊。闰土还给我讲了其他几件事,我们下一节课一起来学习。

少年闰土的课件(篇7)

一、走进课文

同学们,当你漫步在校园长廊的时候,是否留意过长廊两旁那一位位毕业于我们学校的东风学子的照片和简介呢?我们学校办学一百多年来,培养了一大批的名人学者,比如有与李连杰一起拍《少林寺》的武术冠军胡坚强,著名画家陈之佛,北京大学历史上担任时间最长的校长蒋梦麟、著名作家楼适夷。(相机出示照片)

楼适夷的家,100多年前就在我们学校的对面,可能还是我们班方海盛的邻居。楼适夷与我国的一位大文豪的关系非同一般,楼适夷是他的学生加同事,这位大文豪就是(板书:鲁迅),(出示照片),大家对鲁迅有哪些了解呢?谁来谈一谈。

绍兴人,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位大文豪,走进他笔下的少年闰土。

二、学习字词

请大家大声地读一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课文中除了闰土,还有一位重要人物是“我”,但这里的我不是鲁迅本人。因为这篇课文选自鲁迅的小说——《故乡》,凡是小说里的我都不能说是作者,因为小说都是虚构的,但这部小说里,鲁迅是结合了自己的童年生活来写的,所以课文散发着浓浓的绍兴味道。

2.比如这些词语:

装弶 毡帽 秕谷 鹁鸪

竹匾 潮汛 跳鱼儿

正月 供品 神佛 五行

项带 银圈 希奇事

三、概括希奇事

1.少年闰土和我主要谈论了哪几件希奇事呢?请大家默读课文,先用括号在文中标出来。

2.分别请学生读一读相关的段落。

3.这四件希奇事,你能不能用小标题来概括?概括小标题有什么要求吗?

4.交流评价,板书小标题。

四、对比赏读

1.闰土给“我”讲的4件希奇事,30年后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哪件?

2.学生读第一自然段,是的,我30年后一想到闰土,脑海中就出现了这段“瓜地刺猹”的画面,印象非常深刻。让我们一起读。

3.这段话共有三句话,第一句谁来读,这是(地点),第二句谁来读,这是人物,第三句话谁来读,这是(物)。

4.这段回忆画面,来源于闰土谈论的“瓜地刺猹”。

出示,一起读。

5.让我们把两段话对照着来看一下,这段,地点——人物——动物——

把你润色成了闰土。

让我们再来对照着读一读,变字体颜色,对应第一自然段的是哪一句?教师读,学生对应读。

教师读,学生对应读。变字体颜色

教师读,学生对应读。变字体颜色

6.这两段都是瓜地刺猹,又有什么不同,让我们再来读,这一句话与我读的这句话,润色上了哪些词语?

这样润色后,感觉怎么样?你来读。润色上的是什么?加上了新的景物和形容词。

段落润色图

1地点润色效果2人 润色 效果 3物 润色 效果 再读第二句,润色上了哪些词语,感觉怎样?你来读。润色上的是什么?外貌和形容词。

再读第三句,润色上了哪些词语,感觉怎样?你来读。润色上的是什么?更换动词

7.经过大文豪鲁迅先生的一番润色,月夜更美了,闰土更勇敢了,那猹就更凶猛了。这三个经过润色后的句子,又是用什么词语连接起来的?谁来把第一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

8.我有疑问了,为什么鲁迅先生要把“我”的记忆中“瓜地刺猹”润色得这么美呢?

对闰土的思念和敬佩。齐读。

五、学习仿写

1.刚才我们是学习鲁迅润色,接下来可是要真的上场了做润色了。谁来读闰土对“雪地捕鸟”的讲述。

2.大家一起再读,地点在哪里?人物谁?动物呢?

3.这段话本来就很美,运用了一连串的动词,但是是不是还可以润色得更美呢?如果你来润色,打算怎么润色一下呢,请你再默读这段话,想一想。

交流。归纳引导润色什么。

4.好,构思得好,润色也一定会很好,开始润色吧,看谁润色得效果更好!

5.评价以关注表达、书写等为主。

六、机动:在另外两件希奇事中任选一件进行润色。评价以关注表达、效果、书写。(幽默一些)

七、小结:数年后,我们学校的长廊上一定也会出现的大家的照片和简介,会诞生新一代的楼适夷、鲁迅哦。

少年闰土的课件(篇8)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少年闰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11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节选自鲁迅的小说《故乡》。它在本单元中训练学生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通过对文中优美的、含义深刻的语句多朗读、多体会,悟出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二)说教学目标

1、感知少年闰土这一形象,知道闰土是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理解作者对闰土的特殊感情。

2、能在教师的帮助下,理解句子中含着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知道闰土是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

2、能在教师的帮助下,理解句子中含着的意思。

教学难点:

模仿“看瓜刺猹”扩写“海边拾贝”或“看跳鱼儿”

教学准备:

课件

二、说教法

1、情境教学法。

闰土“看瓜刺猹”这幅画面给作者和读者都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教学中通过情境渲染,自主品读,启发学生想象画面,再现语言文字所反应的客观事物,让闰土这个人物在画面中鲜明地树立起来,深入人心,使学生了解人物的特点。

2、自主阅读,合作探究法。

教学中主要采用自主的学习方式,通过各种读来学习课文,在初读中整体感知,在细读中理解,在精读中感悟。在指导学生的学习闰土给我讲的四件事时,引导学生接近闰土,认识闰土,了解闰土的特点,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

3、读写结合法。

在课堂上安排适当的时间进行小练笔,做到读写结合。

三、说学法

六年级的学生经过学习,已经具备了一些理解课文的能力。所以本课可引导学生运用“读——思——写”的学习方法。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等方式,让课堂上有琅琅的书声、静静的思考,充分突出语文教学的特点。按照“品读语言——表达感悟——积累语言”,让学生实实在在学语文,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统一。

四、说教学程序

一、复习回顾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7课《少年闰土》,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2、师:大家回忆一下,闰土向鲁迅介绍了哪几件希奇事?其中哪件事让你印象深刻?(看瓜刺猹)

二、学习“看瓜刺猹”

1、同学们自由读9——13自然段,画出作者和闰土的对话。

2、“看瓜刺猹”的对话中,你觉得哪里最有意思?(师出示句子)

(1)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

(随便吃瓜非常少见,我们可以到那里饱餐一顿。)

师:你能读读这句话吗?把这种希奇的感觉读出来。

师:这样吧,我是少爷,你是闰土,你回答我的问题。“管贼吗”生接“不是……刺猬、猹。”

(2)月亮地下,你听,啦啦地响了,猹在咬瓜了。

(猹这种动物一定特别机灵。)

(3)”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见猹了,你便刺。这畜牲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它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猹好像和闰土捉迷藏一样)

3、师:那我们就一块来体会他刚才说的那种捉迷藏的感觉。齐读9—13自然段。

4、默读9—13自然段,圈出闰土刺猹的时间、地点、人物、环境、情节(动词)。(可见时间、地点、人物、环境、情节是一个事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分角色读一读,从中可以看出闰土是个怎样的人?(聪明能干勇敢)此时,你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出示课件

同学们,你们想一想:看瓜刺猹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间,(晚上);当时是什么样的天空,(深蓝的天空);什么样的圆月,(金黄的圆月);什么样的西瓜地,(碧绿的西瓜地);什么样的银项圈,(明晃晃的银项圈)。作者就是抓住了这几种不同色彩的景物特征,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神奇般的美妙世界,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师:这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出示第一段),多么迷人的月夜呀!多么勇敢的少年呀!虽然“我”并没有亲眼所见看瓜刺猹,但闰土勇敢的形象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课件出示“看瓜刺猹”的动画,引导学生齐背第一自然段。

三、学习“雪地捕鸟”

1、师:请大家把闰土描述雪地捕鸟的话画下来,并读一读,读完后,圈出其中描写闰土动作的词。(扫、支、撒、缚、拉)

2、师:同桌练读这段话,把闰土的动作做出来。

3、师:文中用了省略号。大家想想闰土还会捕到哪些鸟?

4、师:我们来看看闰土到底是怎样捕鸟的?(出示课件)你们可以跟着课件试着背一背。

5、师:从“雪地捕鸟”你啊看出了怎样一个闰土?(聪明、能干)

四、学习16、17自然段

1、师:是呀!多么聪明能干的闰土呀!他知道的还不止这些,他心里有着无穷无尽的希奇事。(师板书)大家说说他还知道哪些希奇事?(生说)

师:这些事你们做过吗?经常听说吗?像这种没有经历过,很少听说的事就叫“希奇事”。此时,你眼中的闰土是什么样的呢?

3、师:闰土就要和“我”分手了,“我”舍得吗?为什么?大家读一读16、17自然段。

师生对答:(出示)

师:

生:

闰土知道雪天在沙地上如何捕鸟而“我”却不知道

闰土知道夏天去海边拾贝壳而“我”不知道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

闰土有看瓜刺猹的经历而“我”不知道西瓜还有这样危险的经历

闰土会在潮汛来时去看长着两个脚的跳鱼儿而“我”听也没听说过还有这样的鱼儿

4、师:闰土生活在大自然中,当他干着那些希奇事的时候“我”又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呢?(生说)

师:是呀,面对一个勇敢、聪明、见多识广的闰土,“我'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师出示:他们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五、扩写

1、师:今天我们就用所学知识进行扩写练习,写的时候可以借鉴书中有关于对闰土的外貌描写。师出示要求

扩写要求:

(1)写什么:仿照“看瓜刺猹扩写“海边拾贝”或“看跳鱼儿”

(2)怎样写:写清楚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环境、情节

(3)展开丰富的想象,令事情合情合理

2、生写师巡视

3、全体评价交流

少年有梦课件合集


作为教师,每堂课都需要准备全面的教学课件,编写教案和课件几乎成为每天的必修课。教案不仅是展示学科探究和学生思辨的重要工具,也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你是否也常常苦恼于教案和课件的制作?今天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在阅读中发现了一篇非常有用的"少年有梦课件",相信对你的工作和生活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少年有梦课件 篇1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意思。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看图说话,培养、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看图说话,培养、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

2.熟读课文,预习生字。

教学过程:

一、游戏形式,巩固识字反义词对对碰。

师:我们做个“说反义词”的游戏吧!

师:我说大。

生:我说小。

师:我说多。

生:我说少。

师:我说上。

生:我说下。

师:我说里。

生:我说外。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形式,教学中设计了“对对碰”的游戏,使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加深对生字的认识。

二、指导书写,掌握字形

1.过渡:同学们对反义词掌握得这么好,相信字也写得非常漂亮、工整。

2.复习田字格的位置名称。齐读儿歌: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

3.学生根据儿歌找到田字格每一个小格的位置,教师巡视指导。

4.出示会写的字,指导书写:小、少、牛、果、鸟。

书写“少”的笔顺。

示范书写,讲清楚每一笔的位置。提醒学生书写的姿势要端正。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予以指导。小:复习笔画“竖钩”“点”。

竖钩:

①中锋下行;

②提笔;

③自右向左圆转;

④顿笔;⑤逐渐提笔向左上平出锋。

点:向右下行笔,由轻到重,到结尾微微顿笔,逆向收笔。牛、果:竖在竖中线上。

鸟:学习新笔画——“竖折折钩”。

三、齐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少年有梦课件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仔细听读把握故事梗概,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圈画少年几次失败后的表现,感受顶碗少年不怕失败,勇于拼搏的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白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重点

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感受顶碗少年不怕失败,勇于拼搏的精神。

难点

了解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及其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学生交流在课前查找到的作者资料,及需要理解掌握的词语。

二、初读课文,理清情节。

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2-6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顶碗少年经历了两次失败,面对这两次失败,他的表现如何,观众的表现又是怎样的?试分析他们当时的心理活动。

一名同学朗读课文,其余同学则边听边圈画出描写顶碗少年和观众表现的语句,并且交流分析人物当时的内心活动。

通过交流分析,让学生感受到面对两次失败,顶碗少年承受的压力越来越重,把握人物当时内心的思想情感。

三、指导朗读,把握人物性格。

请同学在分析人物思想情感的基础上,饱含感情的朗读课文。请几位同学分别朗读第一次失败,和第二次失败的段落。

先在小组中朗读给组员听,再推选几位同学在班级中朗读,其他同学对他的朗读进行评价,关键是读出当时的气氛,能够表现出人物当时的心情。

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促使学生沉入文本的情境,感受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从而更深刻地体会到顶碗少年那不怕失败,勇于拼搏的精神。

四、探究质疑,把握文章主旨。

思考:1、作者花很多笔墨,描写在场观众的表现有何作用?

2、作者在文中三次写到“金边红花白瓷碗”,三次写有何不同,为何这样写?

3、“那位白发老者嘴里低声说了句什么”,根据上下文,你想想他可能说了什么?

学生先小组交流,然后在班级中交流。要引导学生紧密联系课文,从文章要表现的主旨着眼,考虑问题。

通过对这几个问题的讨论,让学生掌握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并且明白文章要表达的中心: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

五、布置作业(2、3选做)

1、抄写词语:优雅惊羡颓废迷惘座无虚席不知所措

2、选择以上三个词语写一段话。

3、第五段中有一处省略号,请试着补出其省略的内容

少年有梦课件 篇3

一、读连接语,明确学习任务

今天我们学习第4课《顶碗少年》,这是我国著名作家赵丽宏先生的作品。请同学们认真看看课文前面的连接语,看看我们可以怎样来学习课文?

(一是默读课文,想想作者看了一场怎样的杂技表演?二是说说自己从文末的省略号中读出了什么?)

二、默读思考,作者看了一场怎样的杂技表演

1、作者看到的是一场难度非常大的杂技表演:

⑴ 看看课文哪些自然段是写少年表演的过程的?(3~7自然段)

⑵ 自由朗读3~7自然段,边读边勾画批注,想一想:为什么说这是一场难度非常大的杂技表演?也可以小组讨论。

⑶ 全班交流:

从少年两次表演都失败了可以感受到表演难度很大,可以结合课文中的具体语句来体会。

⑷ 有感情地朗读:

从少年两次表演的失败中,我们感受到,作者看到的的确是一场难度非常大的杂技表演!带着这样的感受,朗读3、4自然段。

2、作者看到的是一场体现老者的宽容和关爱的杂技表演。这可以从老者的神态和动作,从少年前后表现的变化两个角度感受到:

⑴ 一位矮小结实的白发老者从后台走到灯光下嘴里低声说了一句什么。少年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观众鞠了一躬。从老者的神态和动作中可以体会到老者对少年的鼓励和关爱。

⑵ 少年在第一次失败后没有慌乱,而且不失风度,可是第二次失败后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可见他第二次失败后已经非常紧张,但当老者安慰他之后,他镇定下来了,第三次表演获得了成功,可见老者对他的关爱和鼓励多么重要。

⑶ 引导想象:老者可能对顶碗少年低声说了什么?体会到虽然我们不知道老者到底说了什么,但我们可以肯定,正是有了老者的宽容和鼓励,才有少年最后的成功!

⑷ 带着这样的感受,朗读描写老者的片段。

3、作者看到的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略)

4、作者看到的是一场让自己难以忘怀的杂技表演。(略)

三、感悟写话,从文末的省略号中读出了什么

1、引导写话:

请同学们把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想想你从文末的省略号中读出了什么?把你想到的内容写下来。

2、写话交流,体会失败乃成功之母成功来自拼搏宽容和关爱能够帮助别人走向成功等人生哲理。

3、小结:

朴实的话语,表达了作者的心声,也表达了我们的感受。看来这也是一场让我们获得人生启示的杂技表演!

四、摘录词语

1、词语积累:

课文中有很多值得积累的词语。请同学们把你觉得值得积累的词语抄写下来。

2、词语推荐:

推荐一个词语和大家分享。

3、结束语:

相信同学们会把这些词语记在脑海里,运用在我们的习作中。

少年有梦课件 篇4

本文是由语文教案工作室上传的:《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认识“尼、驮”等11个生字,会写“卖、售”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等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感受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

请学生搜集有关世界各国风景名胜的文字及图片资料。

教师准备一段介绍非洲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录像及课文配乐录音。

每个小组自制一套字词卡片。

第 一 课 时

资料共享

老师请同学们搜集的有关世界各国风景名胜的文字及图片资料,找到了吗?谁来给大家进行展示或介绍?(请学生到前面展示)

老师找到了一段非洲南部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录像,请大家一同观赏。看过之后请你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学生观看录像后自由表达。

在这个大瀑布的不远处,有许多出售木雕工艺品的人,下面让我们来结识一位卖木雕的少年。(板书课题)

初读感知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不认识的字词。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长利用自制的生字卡片带领小组成员认读生字,并想办法快速记住字形。

认读生词卡片,讨论词语意思。

轮读课文,互相纠正字音。

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朗读展示:谁愿意读哪段便站起来朗读。

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研读感悟

自主阅读思考:

想想卖木雕的少年是一个怎样的人。

画出描写卖木雕少年言行、神情的语句反复读读,结合上下文想象他当时是怎样想的。

同桌交流,谈谈自己的探究结果,相互启发,一起再来深入探究。

集体交流。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出示描写卖木雕少年言行、神情的语句,引导学生感悟少年的思想感情,相机指导朗读。

说说卖木雕的少年是怎样一个人。

第 二 课 时

品读入情

激情导入:同学们已被卖木雕的少年那诚恳的态度、一心一意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以及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深深打动了。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那动人的情景。(播放配乐朗诵的课文录音)

请同学们睁开眼睛,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请大家畅谈自己的感受。

把你们深切的感受带到朗读中去吧!请同学们自由组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全文也行,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也可以;自己读也行,与别人分角色读也可以。

朗读展示,教师引导学生评议。

学习发现

请同学们再认真读读课文,看看还能有什么新的发现,跟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新发现”。

每位同学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下面请大家大胆公布自己的“新发现”。教师启发学生从文章的遣词造句等方面进行探究、发现。如课文里有许多四个字组成的词语,请学生写在黑板上。

总结收获

想一想学习了这篇文章,你有哪些收获。

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

读读写写

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快速认读。

观察田字格中生字的字形,想一想怎样把这些字写美观。

教师范写个别生字,如“掏、辨、齿”等。

学生练习书写,同桌互评。

少年有梦课件 篇5

《少年王冕》说课这篇课文叙写了王冕少年时代放牛、学画的生活经历,表现了他自小达观、孝母、勤学的优良品格,饱含了作者对他的赞赏和钦佩的思想感情。在课文第6段中,讲了王冕用了三个月时间学画荷花,但没有具体写王冕是怎样学画,于是我安排了一次小练笔,要求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想象王冕在这三个月中是怎样学画的。一阵沙沙的写字声后,学生交流了:白天,王冕仔细观察荷花,把荷花的形态熟记于心,晚上回家就在油灯下回忆荷花的样子,然后画下来。母亲让他早点休息,但王冕依然在油灯下刻苦地构线,涂色有的同学写到:王冕开始画得很不好,他想放弃,但他又想,天下哪有学不会的事情,我一定要坚持下去。经过努力,他画的荷花越来越好。通过练笔,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王冕的刻苦好学。学完了课文,我说:同学们,王冕的孝敬母亲、刻苦好学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想同学们内心肯定有很多感触,你能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自己的体会吗?同学们发言踊跃。最后我总结道:同学们,王冕的家境如此贫困,但他在逆境中刻苦勤学,最后成为一位大画家,更难能可贵的是他非常懂事,对母亲非常孝顺。我想,当我们还在抱怨父母对自己照顾不周的时候,还在对父母挑三拣四的时候,当我们上课不认真听讲的时候,当我们作业没有认真完成的时候,当我们成绩大踏步地退步的时候,当我们每天捧起父母为我们准备的丰盛的晚餐的时候,当我们穿起漂亮衣服的时候,当我们拿着父母给我们的零花钱乱买东西的时候,我们的心里在想什么?当在坐的每一位同学想到我们优越的生活条件是由父母创造的时候,想到我们拥有如此优越的'学习条件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听完我的话,教室里一片沉寂,我想,我的话至少在孩子们的心中激起了一片涟漪,或许会对他们今后的行动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吧?一、教材分析

《少年王冕》是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第24课。这是一篇选自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用人物姓名为题的课文,重点讲了元末明初的画家、诗人王冕小时候,虽家境贫寒,从小替人家放牛,但仍不忘读书学习。他善于观察大自然的美好事物,刻苦学画,终于成为画荷花的高手,家境也逐渐好转。全文脉络分明,语言朴实无华,细读之下,感染力强,有内在的深刻的教育意义。

根据国家教委颁布实施的素质教育的要求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各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的基本特征为理论指导,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本着不仅让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会学的原则;在教学时,紧扣《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为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将第二课时作为教学重点来说,并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对语言文字的揣摩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理解语言文字能力;在课堂交流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知识目标:扣住重点片断及语句,个性化地理解课文内容,深切感受王冕那种勤奋刻苦的好学精神,以及孝敬母亲的美好品德。

3、情感目标: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王冕勤奋刻苦的好学精神和孝顺母亲美好品德的影响,进而使他们的思想和情感再一次得到净化与升华。

教学重点是:捕捉文中的重点句子及片断,把母子对话、欣赏美景当作重中之重,从中感悟少年王冕孝敬母亲、好学不倦的美好人格。

难点:课文比较长,如何删繁就简?怎么把握好孝敬与好学之间的平衡?怎么激发学生透过文字品出情意?这是我在课前所遇到的难题,权且作为教学难点。

注意点:这节语文课,事先提醒自己一定要注意:体现重中之重,体现学生自我的感悟和表达,通过个性化朗读来突出人物品德。

教学准备:课件

二、说教学方法

在诸多的教育教学论著中都强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学生的学离不开教师的教。那如何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呢?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本课的教学任务,结合高年段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运用了以下几种教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情境式教学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在一堂课的一开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呢?上课伊始,预设了看见图上很多好吃的,你会怎么做呢?这一问题,让学生自由说说,紧接着引出王冕,从而简单介绍王冕,然后问少年时的王冕是怎样一个人呢?给你留下什么印象?这样的设计符合当代学生心理,大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为学习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

2、自主式教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有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伙伴的权利。在教学课文第二段时设计了学生自由品读母子对话,体会人物心情的自主式的教学方法,还进行分角色赛读。课堂通过这一形式一下就活跃起来了,真正体现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3、情感式教学法

在教学第4自然段时设计了情感式教学。首先让学生找到了体现王冕孝敬母亲和勤奋好学的品德,然后紧扣第4自然的重点字词,体会两个舍不得说明了什么?可能有的学生说:舍不得吃说明了孝敬母亲。有的说:舍不得花说明了勤奋好学。体验到了王冕的可贵品质后,教师根据学生生活实际,深挖教材的教育意义,让学生说说自己在吃和花两方面的情况,对照王冕,进而受到思想教育。这也符合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教育思想。

三、说学法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知识更新速度也不断加快。面临这样的社会,学生既需要知识,更需要获得知识的方法和技能。古人云:授人之鱼,只供一餐之需;而给人以渔,终身受用不尽。因此,教学生学会学习显得尤为重要。纵观整堂课,自始至终都渗透这一思想,体现了语文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结合课文教学,在课堂上主要让学生学会以下学习方法:

1、读中悟情法

由语言文字材料构建成的文章都是富有感情的,人物是有血有肉的。从古到今,读一直是最基础的学习方法,因为课文的感情需要朗读去领悟,课文的感情需要朗读去表达。在本课教学中,突出读的训练,把读贯穿全文。采取了齐读、自由读、指名读、分角色赛读等多种形式,坚持让学生在读中理解,理解中读,自读自悟,做到与作者心心相撞,情情相融。

首先由学生自由读,在读中找出体现王冕孝敬母亲,勤奋好学的品质。其次,在教学第二段、第四段时,采用齐读、指名读、分角色赛读,让学生在读中去体会王冕孝敬母亲和勤奋好学的品德。这样一读,不仅大大节省了教的时间,而且增加了学生自己读课文、体会文中思想感情的机会。

2、分析法

如课文中一句,王冕母亲让他去给人家放牛,他却说:在学堂里也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是不是他不想在学堂里读书了?他为什么这样说?还有王冕读了不少书,也明白了许多道理。你认为他明白了哪些道理呢?这个时候学生可以大胆发言,各抒已见。

3、看图表达

幻灯片出示书上配图,请你仔细观察这幅插图,能否用一些好词佳句来描述你看到的美景吗?

学生:会说一些词:如,清香诱人,五彩斗艳、晶莹剔透

(从各个角度,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受到人在画图中美的熏陶。)

四、教学程序设计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水果图。让学生自由说如果有很多好吃的在你面前你会怎么做呢?引导学生说出他们可能只想到自己,引出王冕,在联系生活实际中反思与少年王冕的差距,从而更深地感悟王冕孝敬母亲的品质,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情境教学的目的也就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目的的,这也是本环节设计的根据,从而为课文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

2、品读课文。

(1)、简介王冕。

(2)、学生自由读课文,想想王冕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布置活动内容:自由读后,进行赛读。指导朗读。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他们有权利自主选择学习方法和学习伙伴这是《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本环节的设计也是以此为理论依据的!)

(3)、围绕中心,主动探究(教学第2、5自然段)

教师出示重要句子:母子对话.

哪些字词体现王冕的勤奋好学和孝敬母亲的品德?

指导朗读。(这一环节真正理解了课文内容,突出了教学重点。)

(4)、按照时间顺序,多年后有很大不同。有什么不同?

(5)、学习第5自然,朗读课文。

欣赏雨后美景,说说感受?并问这个时候你想怎么做呢?(可能学生会说背下来,画下来,抄下来等),让学生得到口语表达的训练。

3、课堂延伸

(1)、欣赏二十四孝图的两幅图。《卧冰求鲤》、《戏彩娱亲》

帮助学生了解历史人物的孝敬长辈的故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联系实际,你喜欢王冕吗?喜欢他什么?今后我们该怎么做呢?

4、诵读与欣赏

选你喜欢的句子进行诵读。

少年有梦课件 篇6

一、启发谈话、提示课题

1、课前老师布置你们搜集有关非洲地理位置、气候物产、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等方面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请大家拿出来。

2、学生进行交流。

3、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卖木雕的非洲少年。提示课题。

二、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把课文读正确,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生字情况。把朗读的句子读通顺。

3、朗读提示:分段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评议。

4、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默读课文,了解叙述顺序。

1、布置默读。默读课文,边读边做记号。

2、默读,思考,做记号,也可以与学生讨论。

3、全班交流。

理清课文的顺序:

听朋友介绍木雕挑选木雕放弃木雕赠送木雕

四、学习生字

重点指导:售字的上半部分,不要少写一横;驮字右边不要写成犬;构端辨堆模可以让学生先和以前学过的沟喘辫推摸字比较,注意不同之处。

少年闰土课件集锦


我们竭尽所能,为您打造的“少年闰土课件”必将给您带来深刻印象,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您提供有用的信息和观点,希望您会喜欢它。每位老师在每一堂课上都需要一个完整的教学课件,认真规划自己的教案课件是每天必做的事情。编写教案需要注重培养和养成一种思维方式和习惯。

少年闰土课件【篇1】

一、教材简析

《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1921年写的短篇小说《故乡》。文中的“我”是一个富家少爷,闰土是一个穷苦农民的儿子。闰土常年生活在海边,见多识广。而对于“我”这个每天生活在深宅大院的少爷来说,“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字里行间充满了“我”对闰土的赞扬和无限羡慕以及对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的不满。

这篇课文通过“我”对少年闰土的回忆,语言简洁、传神。采用白描,对话,举事例等多种表现手法,使人物形象鲜明,呼之欲出。刻画了一个活泼可爱、机智勇敢、聪明能干、知识丰富的海边农村少年形象。

二、设计理念

根据文章的结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可以从学生对文章中闰土讲的事情感兴趣这一点入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上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以“我”的感受为中心,以闰土与“我”的相识、相见、相处、话别的活动过程为线索,理清文章脉络。再配以感情朗读,

理解感悟,引导学生在读中深思,在思中体味,完成对人物的整体认识。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稀奇、如许"等部分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

(二)过程与方法

1、联系上下文或已有的知识经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动作的描写,反映人物品质的方法,培育学生独立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聪明能干、活泼可爱、见多识广的农家少年,理解作者对闰土的特殊感情,并体会他对劳动人民的爱之情。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自读自悟,感悟闰土的美好童年生活。

让学生珍惜友谊,热爱生活。

四、重点难点

动作,体会人物的特点。

2、继续进行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训练。

3、理解课文的第16自然段。

五、教学策略与手段

根据课标提倡人文、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精神,并结合本单元的重点,确定如下的教学方法:我的教学思路是快速阅读课文,理出文章脉络,总体感知人物的个性特点和事件;接着深入学习有关段落,体味少年闰土的性格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样设计,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一目了然,学习目的明确了,学生的主动性就被调动出来了。教学中主要采用自主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运用各种朗读

方式来学习,在理解中朗读,在朗读中加深理解,讲读密切结合,学生深深体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较高。同时,我积极改变以往阅读教学面面俱到、串讲串问的传统做法,以学生的研读为主体;探究发现为手段,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在重点词句的研读中放手让学生自行探究--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读思结合,动静配合,在研究中获得了成功的快乐,真正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人。

六、教学准备

课件

七、教学课时

2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学习课文,知道课文记叙了闰给“我”讲的四件事:雪地捕鸟、夏日拾贝、看瓜刺猹、潮汛观鱼。这些都是闰土童年生活中最有趣的事,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课文,感悟闰土美好的童年生活。

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一)学习“看瓜刺猹”

1、同学们,作者跟闰土相处的时间虽然不长,但闰土却给作者留

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提到闰土,作者脑海中立即浮现处一幅画,课文哪个自然段描述了这幅画的内容,请同学们找出来读一读。

(二)学习“雪地捕鸟”

2、齐读这两个自然段,说说闰土是怎样捕鸟的?

(三)学习“夏日拾贝”和“潮汛观鱼”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夏日拾贝”和“潮汛观鱼”的段落。

2、全班交流:从这两件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闰土的童年生活多姿多彩,闰土知识丰富)

(四)学习相识过程

过渡:这样一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的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作

者是不是一开始就认识呢?(不是)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描写他们相识过程的段落。(

1、齐读第2—4自然段,指名说说“我”和闰土是怎样相识的?

四、学习“离别”

过渡:闰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人,作者非常喜欢他,可惜好景不长,短暂的相聚之后就要离别,在离别之际,作者和闰土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

请同学们读一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作者与闰土深厚的友谊和作者对闰土的怀念)

三、总结升华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师小结:闰土有一个多姿多彩的童年,作者与少年闰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我们每一个同学也有美好的童年,也有珍贵的友谊。时光流逝,童年一去不返,因此,我们要珍惜我们的童年生活,珍惜我们的友谊。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2、积累描写人物外貌和动作的词语。

板书设计:

17少年闰土

雪地捕鸟

夏日拾贝机智勇敢、聪明能干看瓜刺猹知识丰富

潮汛观鱼

“我”——怀念闰土

少年闰土课件【篇2】

教学目标:

厨房、刺猬、畜生、明晃晃”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第一自然段。

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言行外貌概括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时代背景、同学相互讨论等方式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闰土的形象。

教学难点:

揣摩人物的特点,体会课文的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查找鲁迅先生的有关资料,制作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交流,激发兴趣

出示课本了解鲁迅先生吧!

他就是鲁迅小说《故乡》中的主人公──少年闰土。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课文

1、出示生字新词,检查识读。

2、检查读文情况,注意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画出不理解的词句,自己思考,如“其间”──其中,“无端”──无缘无故,“素”──向来,“如许”──如此,“希奇”──稀奇,在读完课文后,集体交流对这些词语的理解。

3、通过课前预习,你读懂了什么?学生交流。(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文章的主要内容,少年闰土给自己的印象,闰土讲的许多“希奇的事”等等)

三、提出问题,互释疑点

鲁迅的文章语言精辟,同学们在初读课文中是否有不理解的地方?请大家快速读读课文,找一找,做好记号。先由四人小组长组织,进行组内交流,再把你们解决不了的写在黑板上,看看大家是否能够相互解决一部分。

1、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2、反馈交流,部分问题存疑。教师从学生的问题中了解学生的关注点和疑问点。

四、学习闰土的外貌

1、请同学们找一找二人初次见面时闰土是怎样的形象。

3、我们这些信息是怎么获得的?学生认识到:我们对少年闰土的形象身份的认识和概括都是从少年闰土外貌描写中体会出来的。说明外貌描写能让读者准确地认识人物。

5、课件出示人物外貌描写的优秀例子,稍作分析。

6、小练笔,进行仿写:用一段话描写我班的一同学,字数在100字左右。

然后做猜一猜他描写的是谁的游戏,对作品进行评价。

五、教学第一自然段:

师:正是这不同于我的外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让我最记忆犹新的则是看瓜刺猹的闰土。

1、出示课本第一幅插图,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这幅画面。学生描述。

2、轻声读课文第1自然段,看看作者的描述和同学们刚才的描述有什么不同?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3、反馈交流,体味提升。

(1)指名读第一句。同桌互读,并且把认为读得好的同桌推荐给大家。再请这些同学齐读,学生评价,学习读。

(3)朗读第二句,刺猹──闰土不仅健康可爱,还非常勇敢,看插图中的少年分明是一个小英雄。不同形式的体味朗读,鼓励生生之间的评价与赏识。

(4)深情地读读这段话,把这幅画面,把这个小英雄深深刻在脑中。

(5)小英雄的形象是否也刻在你的脑中了?闭上眼睛,再把这个形象回味一下:“其间??”

4、指导背诵本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直入主题

1、谈话:同学们,这一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少年闰土》。请同学们先看大屏幕。

2、出示刺猹的图片。

②请全班的同学看图,背诵第一自然段。

③小结:看来同学们对上一节课的内容掌握得不错。

这幅画可以看出闰土是个怎样的少年呢?(机智勇敢)

3、过渡:闰土还不只机智勇敢,他还有很多特点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品读体会

1、课文讲了闰土几件事?你对哪一件事情最感兴趣?

2、在这四件事中,我们还能了解到闰土的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根据阅读提示学习课文。

出示阅读提示:自由阅读课文,体会课文是怎样通过人物的对话,外貌、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特点,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把你印象最深的、最感兴趣的段落或句子多读几遍,然后和老师同学交流讨论。

(1)闰土是个捕鸟高手。

(2)闰土的机智勇敢。

(“看跳鱼儿”部分:体会闰土的自由自在

3、研讨表达,体会写法。

师:通过本课的学习,大家有个共同的体会:闰土是个活泼可爱的少年。除了外貌,作者还从哪些方面去写闰土的?请同学们画出有关句子,自己读一读。

引导学生体会是从动作、语言、心理等方面去刻画少年闰土的形象的。学生读所画句子。师相机指导朗读。

重点理解:

师:“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指哪些事?“他们”指谁?“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又是指什么?为什么“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这句话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

4、小结:由于环境的不同,闰土和文中的“我”对生活有不同的理解。

5、争辩研读,深入理解课文行

作者鲁迅是如此的向往闰土的生活,那闰土和作者相比,谁的生活有意思呢?同学们!如果要你选择,你是向往闰土的生活还是课文中“我”的生活?请结合课文内容谈一谈。也可以结合你对鲁迅的了解以及鲁迅的作品来谈。

6、展开想象,训练口语。

(过渡:与闰土相处了一个月,“我”与他已经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必须回家了。当时会发生怎样感人的情景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想象一下“我”和闰土分别时会说些什么?

(谁能结合图中人物的神态、动作再说一说。

(课文是怎样写的呢?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段。

三、课内积累,课外拓展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描写闰土外貌和动作的句子。

历尽三十年的沧桑之后,“我们”还是那么亲密无间吗?如果想知道,请同学们课下阅读鲁迅的小说《故乡》,相信你会有更大的收获。我们将利用阅读课交流读书体会。

教学反思:

《少年闰土》一文的人物描写极富典范性,在教学时我抓住人物描写的特点,对学生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比较有效。

接着我出示两段人物描写,学生非常感兴趣。然后我再顺势布置作业,用15分钟的时间描写我班的一同学,字数在100字左右,然后做猜一猜他描写的是谁的游戏,对作品进行评价。这样读写结合,学生的写作兴趣得到培养。

少年闰土课件【篇3】

预设目标:

1、整体感知闰土是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又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

2、学习作者对闰土的外貌描写,感知语言的表达力度,体会闰土的健康和可爱,尝试仿写。

3、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学习描写闰土外貌的片段和第一画面——看瓜刺猹的片段,了解闰土不仅是个健康、纯朴的农村少年,而且非常的勇敢,在作者的心中完全是一个小英雄的`形象。

教学重点:学习描写闰土外貌的片段和第一画面——看瓜刺猹的片段,了解闰土是个健康、纯朴、勇敢的农村少年。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对闰土的外貌描写,感知语言的表达力度,体会闰土的健康和可爱。

体会“深蓝的天空中……的西瓜”的景致描写蕴涵着作者对闰土生活的广阔天地的向往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看词语,想画面。

“妈妈”“雪”“朋友”

这些画面和画面背后的事情都不是发生在昨天,为什么你们会这么记忆犹新呢?

2、有一位朋友在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时也像你们一样想起了他三十年前儿时的伙伴,当母亲和他提起这位朋友时,他的脑里就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画面。(出示课文插图)

静静地音乐声中听老师讲述闰土刺查的故事。说说听了故事之后的感受。

他就是鲁迅小说《故乡》中的主人公——闰土。

二、整体感知课文。

(一)你想认识这位少年吗?细细地读读课文。

辅助阅读:

1、注意文中生僻的字词,能联系上下文想想意思。(其间、仿佛、素、如许、单、无端)

2、填填你读课文后对闰土的认识:()的少年闰土,还能说说理由;

3、文中还有一个“我”,这“我”又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二)学生反馈交流。(板书学生对闰土和“我”的认识。)

三、提出问题,互释疑点,保留问题。

鲁迅的文章语言精辟,同学们在初读课文中是否有不理解的地方?请大家快速读读课文,找一找,做好记号。先由四人小组长组织,进行组内交流,再把你们解决不了的写在黑板上,看看大家是否能够相互解决一部分。

1、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2、 反馈交流,部分问题存疑。教师从学生的问题中了解学生的关注点和疑问点。

四、学习闰土的外貌。

方案一:由学生问题进入第一自然段教学。

方案二:教师根据学生提出问题,组织后提出疑问:不知你们是否有这样的疑问,三十年过去了,作者回忆起美好的故乡,就想到了闰土。

1、请同学们找一找二人初次见面时闰土是怎样的形象。

2、指名读,同学们仔细听,听完后说说闰土的形象有什么样的特点。

(看出闰土是一个纯朴、活泼的孩子)

3、老师给大家捎来一顶绍兴的小毡帽,我们找个小朋友戴一戴。仔细观察,戴上毡帽的小朋友像闰土吗?

区分紫色——又白又嫩,体会闰土的健康。

4、 抓住重点词,亲切地朗读这句话。

闰土是一个健康的孩子,形象非常可,可惜课文中没有写到“我”是怎样的一种形象。再读读课文,你们能不能根据闰土的形象特点来想象一下“我”会有怎样的形象?注意:要有想象力,但要有根据,合乎逻辑。

5、 学习作者对闰土外貌的描写,将大家对“我”的设想用几句话写一写。

6、 反馈交流,师生评价。

7、小结:同学们的想象力很丰富。这样想的缘由,我们到下节课可以继续研究。

五、教学第一段画面:

正是这不同于我的外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让我最记忆犹新的则是看瓜刺猹的闰土。

(一)轻轻地读读这段话,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二)反馈交流,体味提升。

1、第一句教学:

(1)指名读第一句。同桌互读,并且把认为读得好的同桌推荐给大家。再请这些同学齐读。学生评价。学习读。

(2)教师点播:在闰土奔驰在一望无际的海边时,我在哪里?试想,每每回忆起这幅画面时,我的心中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3)深情地读读这段话,把这幅画面,把这个小英雄深深刻在脑中。

2、第二句教学:

(1)刺猹——闰土不仅健康可爱,还非常勇敢,看插图中的少年分明是一个小英雄。

(2)不同形式的体味朗读,鼓励生生之间的评价与赏识。

(3)小英雄的形象是否也刻在你的脑中了?闭上眼睛,再把这个形象回味一下:“其间……”

六、小结、导读。

这样两个外貌、身份都截然不同的孩子,却成了难舍难分的朋友。老师建议大家课外好好地去读一读鲁迅写的《故乡》,读了以后你会对他们有更全面的了解。然后再细细地读读课文《少年闰土》,你一定会有新发现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3、能写一段“我”的外貌描写。

4、了解闰土是个活泼可爱、聪明能干、见识丰富的农村少年。

教学难点:理解“他们不知道……四角的天空。”

教学重点:朗读说话训练;“我”的外貌描写。

教学过程:

一、学生确定学习方向、内容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1-5 自然段,同学们,看看课后习题,这节课我们该研究什么问题?

生:……

师:这节课,我们重点来研究这些问题。

二、学习6-10自然段

1、自由读6-10自然段,想想我了解到什么?(从闰土身上体会到什么?)

2、学生回答。

3、随机出示:

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① 稀奇的事是指什么事?

(板书: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看跳鱼儿)

师:这稀奇的事也就是——少见的事,有吸引力的事。(板书:有吸引力)

4、选择你自己觉得最稀奇的一件事读一读,把它读得有吸引力。

5、学生朗读,评价。

6、师:同学们大部分选择了“雪地捕鸟”、“看瓜刺猹”这两件事来读,都觉得这两件事有趣、稀奇。准备一下,能否从这两件事中选一件,像闰土一样说给别人听?等会儿,老师来当鲁迅。

7、学生准备。

8、说话练习。

①雪地捕鸟

师:闰土啊,你能不能帮我捕鸟呀,鸟儿可好玩啦!

生:……

师:那么你们是怎样捕鸟的?

生:……

②看瓜刺猹

生:“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

师:“管什么呢?”

生:“要管的是獾猪,刺猬,猹。”

师:“怎么管?”

生:“月亮地下,……轻轻地走去……”

师:“然后呢?”

生:“走到了,……反从胯下窜了。”

师:“想不到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真新鲜,真稀奇!”

9、从这几件事中,你能体会闰土是位怎样的农家少年?(见识丰富见多识广眼界广阔)

10、朗读

闰土地聪明、能干、见多识广,你们对他佩服吗?鲁迅也从心底

里羡慕、佩服闰土,通过朗读表示出来。

二、再读16小节,突破难点

1、闰土能干、见多识广,我和朋友们又是怎样的呢?再读读16自然段,想想读懂了什么?

2、出示句子:

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

①句子中你有哪些地方不懂?

②“他们和我”指谁?“四角的天空”指什么?

③出示:闰土在海边时,我和我的朋友看不见____________;

看不见______________;看不见_______________,只看见_____________,就像_____________的井底之蛙。

三、展开想象,写写“我”的外貌

1、“我”和闰土除了身份、经历不同,还有哪些方面不同?(外貌不同)

2、“我”的外貌怎样?(出示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展开合理想象写下来。

3、学生练写。

4、选择一位同学互相交流。

5、评讲,修改自己写的句子。

四、课外延伸

1、后来,闰土走了,那么“我”和闰土所建立起来的友谊还能持续下去吗?“我”和他还会见面吗?会的,确实见面了,在三十年后。

2、出示:

一眼就认出走进来的人,灰黄的皮肤,尖长的脸,又肿又红的眼睛配着一张毫无生气的脸,他就是闰土。

3、想不想知道闰土变化的原因,课外去读一读小说《故乡》。

板书:

闰土 “我”

农家少年 少爷

外貌 ?

雪地捕鸟

经历 海边拾贝 四角天空

看瓜刺猹

看跳鱼儿

少年闰土课件【篇4】

知识与技能:

1、会写7个字。正确读写“胯下、厨房、刺猬、明晃晃”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3、整体感知闰土的形象。

4、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我”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5、初识鲁迅,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

过程与方法:

1、有速度地默读课文。

2、概括课文主要讲了几件事。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闰土的形象。教学难点:揣摩人物的特点,体会课文的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

课前了解旧社会封建家庭的生活方式,了解文中提到的动物;多媒体图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激发兴趣

1、介绍朋友:今天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一个新朋友,他叫闰土。板书:闰土2、谁能与闰土打个招呼?指名说

二、整体感知课文

你想认识这位少年吗?细细地读读课文。

学生反馈交流。

三、提出问题,互释疑点,保留问题

同学们在初读课文中是否有不理解的地方?请大家快速读读课文,找一找,做好记号。先由四人小组长组织,进行组内交流,再把你们解决不了的写在黑板上,看看大家是否能够相互解决一部分。

1、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2、反馈交流,部分问题存疑。

四、学习闰土的外貌

由学生问题进入第一自然段教学。

1、请同学们找一找二人初次见面时闰土是怎样的形象。

2、指名读,同学们仔细听,听完后说说闰土的形象有什么样的特点。区分紫色──又白又嫩,体会闰土的健康。

4、抓住重点词,亲切地朗读这句话。

五、教学第一段画面:正是这不同于我的外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让我最记忆犹新的则是看瓜刺猹的闰土。

轻轻地读读这段话,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反馈交流,体味提升。

1、第一句教学:

(1)指名读第一句。同桌互读

(2)教师点播:在闰土奔驰在一望无际的海边时,我在哪里?试想,每每回忆起这幅画面时,我的心中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3)深情地读读这段话,把这幅画面,把这个小英雄深深刻在脑中。

2、第二句教学:

(1)刺猹──闰土不仅健康可爱,还非常勇敢,看插图中的少年分明是一个小英雄。

(2)不同形式的体味朗读,鼓励生生之间的评价与赏识。

3、指导背诵本段。

少年闰土课件【篇5】

一、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预习课文,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和你们年龄相仿的新朋友,想不想认识他?你们瞧,(出示画面配乐)[师朗诵第一段]。生谈感受。

2、初次和这位朋友见面,你们对他有什么印象?

3、这位机智勇敢的少年就是闰土。板书课题:少年闰土

4.同学们一起和他打打招呼吧,齐读课题。

二、新授

1、导入

这节课我们将更全面地了解这个少年。昨天你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现在请你们快速的浏览课文,看看课文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好,开始吧!

2、请浏览完的学生举手回答,概括闰土讲的几件事。

先写了(回忆),我和闰土的第一次见面,这叫初次相识(板书:初识)。然后写了我和闰土在一块儿相处的过程,(板书:相处)。最后写了我和闰土分开那叫离别(板书:离别)。

同学们,课文正是按照这四部分来写的,

我们都知道在这四部分当中,相处是写得最详细的。好朋友在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闰土对我说了哪些有趣的事呢?请用几个字概括一下写在边上。(①雪地捕鸟(②海边拾贝)(③看瓜刺猹)(④看跳鱼儿)

同学们,这些有趣的事,你们经历过吗?(没有)像这样没经历过的,没看过的,甚至连听都没有听过的叫什么事?(希奇事)看来同学们对这个词都理解得很好。[板书希奇事]

假如闰土邀请你和他一起做这些希奇事,你最想做哪一件?为什么?(生谈想做的事)同学们有没有发现,鲁迅先生写的这四件事,有什么特点?(①鲁迅先生都用了语言描写的方法来突出闰土的品质。)(②看瓜刺猹和雪地捕鸟详细写,海边拾贝和看跳鱼略写。)

3、学习看瓜刺猹

(1)那么文中最详细写的又是哪一件事?(看瓜刺猹)(出示对话)请看,这就是文中的我和闰土看瓜刺猹的对话,请同学们用心地读一读,在你觉得特别有趣的地方写下你的感受,那是你心灵的共鸣,开始吧!(生读)

(2)我们来交流交流,你觉得看瓜刺猹的对话中,哪里最有趣。(生谈感受)

(3)指导朗读。

同学们,我们和闰土一起来到了西瓜地里,你们看哪,把你的整个身,整个心都投入进去,看哪,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生谈,师评价)这猹也太狡猾了,一起来读一读,再次体会体会看瓜刺猹的有趣。(生读)师相机指导:①好奇呀!(管贼吗?)十分的好奇!(管贼吗?)继续。②不,声音太大,会把猹吓跑,月亮地下,读(生读)③这次好多了,但“捏”字,读得还不够轻,“捏”能换成其他的词吗?来,请你换换。(生讲)捏的动作很小,很轻,动作大了,猹就跑了。鲁迅先生用词是多么巧妙啊!再来读,月亮地下(生读)。④担心啊!(生读)十分地担心(生读)⑤快刺啊。(生读)

(4)现在,我们把两个小伙伴请到现场(出示图片)你知道哪个是闰土吗?为什么?(戴黑帽的是闰土,戴红帽的是我,因为闰土一边说一边做动作。)那就请同桌之间,一边说一边做动作,分角色来练习练习。开始吧!(生练习)好的,谁来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5)再读第一段

多么迷人的月夜,多么勇敢的少年,多么有意思的看瓜刺猹。听着闰土的话,我的心早已飞到了一望无际的西瓜地里,虽然我并没有亲眼所见,但闰土看瓜刺猹的情景已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当中,(放音乐,出示第一段)读。(生读)

小结:从这里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闰土。(机智勇敢)刚才我们怎样学习看瓜刺猹的(先自读找出有趣的地方,再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体会闰土给我们的印象。

也正因为这样,才更使我难以忘怀,但是令我难以忘怀的又何止这一件事,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跳鱼儿,还有许许多多说不完的希奇事,用书上的一个词就叫做(无穷无尽)板书:(无穷无尽)既然闰土心中有着无穷无尽的希奇事,那我们还等什么?一起端好书,去分享闰土带给我们的那些稀奇的事和快乐吧!

(1)同学们请看,这就是雪地捕鸟的对话。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把描写闰土的动作词用△划出来,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2)谁来说说(生汇报动作词,用红色显示)(生谈体会)顺序性、准确性。是的,这就是鲁迅先生文字的魅力所在。

(3)从这里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闰土。

我们回过头来看一看,看瓜刺猹主要通过语言描写来体现闰土的品质,雪地捕鸟则主要采用动作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聪明能干的闰土,一个机智勇敢的闰土,一个见多识广的闰土。

(4).指导朗读。我想同学们已经迫不及待想和闰土去捕鸟了,我们沙地上,读(生读)

5、学习海边拾贝和看跳鱼儿。

我们再到海边拾贝,我们日里,读(生读)潮汛来了,快看,是跳鱼,我们沙地里,读(生读)。

从这里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闰土。(见多识广)

理解我对闰土的讲的稀奇事的向往,假如我没有见过闰土

6、学习16段.

1)我仿佛感受到了闰土就站在我们的面前。也难怪鲁迅先生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读(出示两段14段与16段)。

2)在这两段话里,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四角的天空是什么意思?)一起看吧,(出示图片)庭院深深,高墙耸立,这就是四角的天空。从这幅图片当中,你能够想到一些词语或名言警句吗?(①我想到了井底之蛙。)(②我想到了笼中鸟。)(③我想到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④我想到了尽信书不如无书。)是的,你们所说的都是作者鲁迅先生心里所想的,也是他心中永远的遗憾。

3)(出示句子)老师相信,此时此刻你再读这一句话时,一定会有更深的感受,来,我们合作来读读,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生接)闰土在雪地捕鸟时,(生接)闰土在海边拾贝时(生接)闰土在海边做各种各样有趣的希奇事时,而我,却只看见四角的天空。[板书:感受到了吗?感受到了吗?

14、同学们再次展开想象的翅膀,当闰土在海边做各种有趣的事的时候,我又在做什么呢?当闰土在海边时(生讲)。此时此刻我们似乎觉得,四角的天空,不仅仅是指那小小的一片天空。它还指什么?(生讲,师评价)

我的知识贫乏不正衬托出闰土的见多识广吗?你们都读懂了鲁迅先生的心,你们都成了闰土的好朋友。可惜,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要回家了,……(出示,师读最后一段)但是,这位朋友和他讲的那些希奇事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读(出示第一段,生读)

三、拓展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鲁迅先生的文字魅力,也进一步理解了表现人物品质的几种写作方法,下面我们着重练习语言描写。(配乐出示)正月过去了,闰土要回家了,那一天,纷纷扬扬地下起了大雪,北风呼呼地吹着,两个好朋友呆在厨房,不肯出去。xxxx他们还有很多没有说完的话。他们所说的每一句都表达了他们的依依不舍之情,请你在练习本上写下来,写下来吧。(好朋友总是这样,一起的时候,总有说不完的话题,聊不完的趣事,分别的时候,割舍不下的是那份浓浓的祝福,把他们的对话写下来吧,都写下来吧!)(生写)

四、总结

同学们,我们的好朋友闰土,给我们讲了四件希奇的事,详细写了看瓜刺猹和雪地捕鸟,其它的略写,做到有详有略,并且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来表现出闰土的聪明能干,见多识广。我们平时写人的作文也应该要用上这些写作方法,写事的时候要详略得当。最后,就让这位不凡的朋友,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中,永远刻在我们的心上。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2、到图书室阅读鲁迅的小说《故乡》。

少年闰土课件【篇6】

一、初读课文,认识特点

二、直入重点,理解知识丰富

(一)找事情,理解知识丰富之一--知道得多

1.师述:读了课文,我们知道闰土勇敢机警、知识丰富、聪明能干,那你喜欢闰土特点的哪一个方面呢?(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引导学生学习知识丰富。)

2、轻声读课文,找一找,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写出了闰土的知识丰富?(找出6-16自然段)

3.快速读这一部分,思考:这里闰土说了哪些事?文中哪一句话直接点出了闰土的知识丰富?

(雪地捕鸟看瓜刺猹捡贝壳看跳鱼儿)(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事)

4.无穷无尽是什么意思?它说明了什么?(多;闰土知道的事情多,说明他知识丰富。)

5.小结:从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出闰土知道的事情是无穷无尽的,从这个多可以看出闰土的知识丰富。这是今天我们学习的第一个方面。

(二)品词句,理解知识丰富之二--知道得详细

1.再仔细读这一段,想一想,这四件事当中,哪几件事写得特别详细呢?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举例说说。

2.讨论汇报。

雪地捕鸟。闰土十分熟悉捕鸟的过程,还用了非常贴切的动词,如:扫出支起撒下一拉

看瓜刺猹。绘声绘色描述:啦啦地响油一般的滑

3.刚才我们重点讨论了雪地捕鸟和看瓜刺猹这两件事,从闰土绘声绘色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知道闰土对海边的农村生活是知道得多么详细啊!这对表现闰土的知识丰富,你又悟出了什么?

(闰土知道的事情不但多,而且对每件事知道得十分详细,这详细是他知识丰富的第二个方面。)

(三)体会三个不知道,理解知识丰富之三--以少衬多

1.快速读这一段话,想一想这四件事,课文是用什么方式表达出来的?(我和闰土的对话)

2.请大家找一找我和闰土的对话句子,并用画出来。自由地轻声读读,读后交流。

3.因为闰土亲身经历了这些事,知道得十分详细,所以说得绘声绘色,我们大家也来绘声绘色的读一读闰土的话。(运用多种形式读:指名读;齐读;分角色读)

4.这一段除了写我们刚才读的我和闰土的对话以外,还写了什么?

(让学生找出我三个不知道的自然段)

5.请大家朗读这三个自然段,思考:这三个自然段反映了我的什么特点?(见识很少)你是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我并不知道;素不知道;所不知道的。)

6.再仔细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画出有关的词句,并说说理由。

出示:我并不知道的是什么?

我素不知道的是什么?

我所不知道的是什么?

(在学生自学讨论的基础上,理解无端、如许、先前、单知道、往常的朋友等词语,重点理解句子: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

7.师述:刚才我们讨论了这三个自然段,从三个不知道了解了我和闰土相比,感到见识少。那么大家再想一想,这三个自然段写我的见识少,这与表现闰土的知识丰富又有什么作用呢?(加强对比,以我的少突出闰土的知识丰富。这是表现闰土知识丰富的第三个方面。)

8.小结并引入下课时。

评析

本课时教学,有以下几个特点:1.在学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抓住一点,重其所重,运用多种方式,让学生理解知识丰富,避免了面面俱到的分析讲解;2.在理解知识丰富时,从知道得多到知道得详细,再体会三个不知道,从内容到写法,由易到难,剥笋式地层层展开,并有机地结合重点词句的品味,学生学得扎实;3.通过学生反复的读、仔细的找,认真的思,热烈的议,教师穿针引线,只作适当点拨,使课堂结构动静交替,张弛有度,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我和闰土的深厚友谊。

2、体会闰土是个机智、勇敢、能干、天真、可爱的孩子。

3、能有感情地朗读有关句段。

教学重点: 运用快速阅读的方法学习四件事,揣摩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体会人物的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直入主题。

1、谈话:同学们,这一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少年闰土》。请同学们先看大屏幕。

2、出示刺猹的图片。

①师引述: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个十一二岁的少年在做什么呢?谁能把这幅画的内容续下去?

②请全班的同学看图,背诵第一自然段。

③小结:看来同学们对上一节课的内容掌握得不错。

这幅画可以看出闰土是个怎样的少年呢?(机智勇敢)

3、过渡:闰土还不只机智勇敢,他还有很多特点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以读为主,体会重点。

(一)请同学们快速成默读课文第二段,想想闰土给我讲了哪几件事?

1、生答师板:闰土:捕鸟、拾贝、刺猹、观鱼。

2、在这四件事中,我们还能了解到闰土的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根据阅读提示学习课文。

(二)出示阅读提示:

自由阅读课文第二段,体会课文是怎样通过人物的对话,外貌、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特点,说出来让大家学习。然后把你印象最深的、最感兴趣的段落或句子多读几遍,不懂的地方可以和老师同学讨论。

1、指名读阅读提示。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谁能把你刚才学到的内容说给大家听呢?

①摘闰土外貌描写的句子。体会闰土的健康、可爱。师出示外貌图片及外貌描写的句子。全班同学齐读外貌描写的句子,要读得天真、可爱。

4、谁再来把你刚才学到的说给大家听。

②摘捕鸟句子。

a、学生汇报句子时,教师出示幻灯。问:从这段话你了解到闰土的什么特点呢?

生答师边小结边板书:聪明能干。对了,从闰土介绍他的捕鸟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他聪明能干的特点。

b、段中哪些词语最能表现他的聪明能干呢?你能找出来吗?(生划动词)你说得真好!

c、看到闰土捕鸟这么有本事,你感觉得他怎么样?你会对他产生一种怎样的感情呢?(敬佩)那么请你把这句话读一读,注意,要读出你的敬佩之情。(生读文段)

d、师:你读得真不错,请全班的同学跟着他一起朗读这句话。读的时候要注意这些动作词。

e、文段中的表示什么意思?

过渡:继续把你学到的说给大家听。

③生读拾贝句子,说明闰土的见多识广。

小结:闰土真是见多识广啊!板:见多识广

5、你们还学到什么?请继续跟老师说说。

④生:刺猹这一件事通过闰土和我的对话,表现了闰土的机智勇敢。

师问:从哪些句子看出闰土的机智勇敢呢?

生:a、月亮地下,你听,啦啦地响了轻轻地走去说明闰土机智勇敢。

师引:月亮地下,猹来了,大家可要轻轻地别把猹吓跑了。请大家轻轻地把这句话读出来,注意不要把猹吓跑了。

师问:还有哪个句子说明他机智勇敢呢?

生答: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见猹了油一般的滑

师结:虽然猹会咬人,而且这么伶俐,但还是被闰土刺到了,闰土真是机智勇敢啊!请同学们把他们俩的对话读一遍,男同学读闰土的语言,女同学读我的语言。注意,要读出儿童的天真和好奇。

师引读:闰土又对我说,生开始读

小结:从闰土和我的对话当中我们了解到他(指板书)见多识广、机智勇敢的特点。那他还给我说了什么?

生答:观鱼的句子。

师小结:闰土知道的可真多呀!而我呢?知道这些吗?

生答:我素不知道出卖罢了。

①新鲜事:指哪些事?(不只这些,还有捕鸟、观鱼等等许多作者从来就没有看见过的事情。

板:我素不知道

②这句话可以看出我是个怎样的人?(见识少,知识贫乏的人)

③抒发了我当时怎样的.感情?(自叹不如)

④请你把这句话读一读,要读出自叹不如的感情。

⑤全班齐读。

过渡: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事,出示幻灯。

①指名学生读。问:读了这句话你懂得了什么?

重点理解:无穷无尽的希奇事、院子里高墙的四角的天空。从中表达了

②小结:生活在海边的闰土生活丰富多彩,见多识广,而我却像一只井底之蛙,眼界狭窄,知识贫乏,这不由得令我对闰土产生了敬佩之情。(板:敬佩),也由此而向往闰土一样的自由自在的农村生活。(板:向往)

③全班带着敬佩和向往之情读这句话。(齐读)

三、展开想象,训练口语。

1、过渡:与闰土相处了一个月,我与他已经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必须回家了。当时会发生怎样感人的情景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想象一下我和闰土分别时会说些什么?

2、谁能结合图中人物的神态、动作再说一说。

3、课文是怎样写的呢?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段。

4、课文最后说他们从此没有再见面,其实三十年后,他们俩又见面了,不过三十年后的闰土改变太大了,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他改变的呢?有兴趣知道的同学,请去找鲁迅的小说--《故乡》来读读吧!

四、布置作业:

模仿闰土外貌的写法,用一段话描写你身边一个人的外貌,写在作文练习本上。

板书:

20 少年闰土

闰土 向往、敬佩 我

捕鸟 聪明能干

拾贝 见多识广 素不知道

刺猹 机智勇敢

观鱼

少年闰土课件【篇7】

《少年闰土的课件》是一部以现实生活为背景的故事,讲述了一个普通少年闰土的成长经历。作为课件中的主要人物,少年闰土深受读者喜爱,他的故事不仅生动具体,而且充满着鲜明的个性。

少年闰土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家境贫寒。尽管面临着各种困难,但闰土从小就展现出惊人的学习能力和极强的求知欲。他渴望改变生活,于是每天都会偷偷地阅读各种书籍。

在学校,闰土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学生。他不善言辞,也不擅长与同学交流,经常被同学们忽视。然而,他靠着不懈的努力和坚持,一次次取得了优异的学习成绩。他的老师们也渐渐发现了他的才华,开始重视起他来。

闰土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决定利用课余时间为自己制作一份课件。他用最简单的PPT软件,通过图片、文字和动画,制作了一份内容丰富、形式独特的课件。这个课件包含了他所学习的各个科目的知识点,呈现出生动有趣的学习方式。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同学们对学习产生兴趣,从而提高整体的学习氛围。

当在班级展示时,同学们被这份课件所吸引。他们第一次看到闰土这个平时默默无闻的同学竟然做出了如此精美的课件,感到非常惊喜。他们纷纷表达了对闰土的钦佩之情,并希望能够向他学习学习方法。

在老师的鼓励下,闰土开始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他组织了一次班级学习交流会,将自己的学习心得与同学们分享。通过这次交流,同学们不仅学到了很多学习方法,还更加了解了闰土这个平时看似不起眼的同学。大家开始共同努力,互相帮助,形成了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随着时间的推移,闰土的课件越来越受欢迎。不仅在班级内,其他年级的学生也纷纷向他求助。他的课件不仅改变了他自己的学习方式,还影响了更多人。闰土渐渐成为学校里的焦点人物,他的名字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

然而,在个人成长的道路上,闰土也面临着挑战和考验。一些同学开始嫉妒他的成绩和声誉,试图阻挠他的进步。但是,闰土并没有被打败。他用自己的实力和冷静的头脑,化解了这些问题,并借助这些挑战更加坚定了自己前进的信心。

经过多年的努力,闰土成功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学。他取得了优秀的成绩,获得了全校的嘉奖,并成为了学校里的佼佼者。然而,闰土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他继续努力学习,在研究生阶段为自己制作了更加丰富多彩的课件。

《少年闰土的课件》这个故事生动地展示了一个普通少年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他的故事激励着人们努力学习,坚持不懈,追逐自己的梦想。同时,他的故事也给人们展示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通过创新方式来激发学习的乐趣和兴趣。少年闰土的课件不仅仅是个人成长的故事,也是一个学校和社会的动力源泉。

少年闰土课件【篇8】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少年闰土这一人物形象,了解闰土是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理解作者对闰土的特殊感情。通过联系上下文、时代背景、同学相互讨论等方式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一、导入:

1、我们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在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时想起了他三十年前儿时的伙伴,当母亲和他提起这位朋友时,他的脑海里就忽然闪出了一幅神奇的画面。

4、你觉得写得怎么样?(很美)你从哪里体会到很美呢?(深蓝…)颜色

是啊,作者把这些色彩写得很浓重,你能美美地读读这一段,让老师也感受到这美景吗?

1、大家想认识这位少年吗?好,那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一读课文,让我们来认识认识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遇到有什么问题或不懂的地方请作上记号。

3、课文中那一句话总的写出了闰土的“知识丰富”,请用“--”划出来

指名说,出示句子: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事,这是我以往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4、闰土的心里都有哪些稀奇事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然后概括交流,板书:

5、这四件事中你最喜欢哪件事呢?请选择一件你最感兴趣的事好好读一读,想想从这段话中你了解到闰土的什么特点,并闭上眼睛好好想象一下场景,当然也可以跟你的同桌交流交流感受。

请大家圈出表示动作的词语,指名说。

2、闰土向”我“讲述自己雪地捕鸟,你们能想象出他说话时的语气、神态吗?请你试着用成语描述一下。(眉飞色舞等)

3、用你们所说的那种感受读这几段话,相信会读得更好。

3、你读得真不错,喜欢读的同学一起来朗读这段话吧。读的时候该强调些什么呢?(动词)

4、看闰土捕鸟这么有本事,你会对他产生一种怎样的感情呢?(敬佩)

(二)讲读”看瓜刺猹“

1、指名说,你从”看瓜刺猹“这件事中感觉到什么?(机智勇敢)板书

2、你从哪些地方看出他的机智勇敢呢?

1、指名读,说说这两件事看出闰土什么特点?(见多识广)板书2、齐读

(四)在这几件希奇事中,你对哪件最感兴趣?为什么?作者对哪件事印象最深?你怎么体会到的?

月亮地下,闰土一个人看瓜刺猹在”我“眼里是多么惊险刺激的事啊。所以,三十年过后,”我“回忆起闰土来,头脑中首先浮现出来的就是这幅画面。

四、1、和”闰土“相比,”我“是怎样的人?引出重点句子理解。”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闰土”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说明闰土的知识丰富。而”我“和我的朋友”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说明”我们"只能在一个小天地里活动,看不见外面多姿多彩的有趣的世界,眼界狭窄,知识贫乏。闰土知道的事情,我和我的朋友都不知道。

2教师引读,学生接读:

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不知道(海边有如许的贝壳)

闰土在(雪地捕鸟)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不知道(大雪天是可以捕鸟的,而且可以捕到这么多的鸟)

闰土在(看瓜刺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不知道(猹是一件什么东西,不知道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

1、有感情地读一读课文四件事2、背诵第一段3、演示捕鸟实验4、阅读鲁迅的小说《故乡》

少年闰土课件【篇9】

一、教材解析:本文出自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组第17课,本组课文主要是鲁迅先生的文章,表现了鲁迅先生高尚的人格情操。而《少年闰土》这篇文章通过对我和少年好友闰土之间的故事展现出“我”和闰土之间简单而深厚的.友情、我对少年闰土的怀念以及对他年少时自由生活的向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流利准确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2、过程目标:正确理解文章重点语句,继续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3、情感与态度目标:感受少年闰土作为一个农村少年的质朴、聪明活泼、能干的品质,理解作者对闰土这个年少好友的特殊感情;学会尊重、平等地和身份不同的人和平相处。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分析少年闰土的人物形象;体会并学习人物的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等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感悟质朴的语言对于感情的表达作用。

2、教学难点:

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理解文章中“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强上的四角天空”等深刻含义的句子。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有这样的一位少年,他和我们年龄相仿,不仅健康、天真、活泼,而且勇敢、聪明、有本领、见识广。相信大家都想知道他是谁,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这样一位可爱的少年,来学习鲁迅先生的《少年闰土》。

(二)新课讲解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解决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2)带着问题读课文:想想我和闰土是怎么认识的?又写了“我”和闰土之间的哪些稀奇有趣的事?

(少年时,我的家境很好,闰土的父亲是我家的忙月,过年时家里忙不过来,闰土的父亲便叫他来帮忙,我与闰土因此相识。文中写了我和闰土之间的四件有趣的事,分别是:雪天捕鸟、海边拾贝、月夜刺猹、潮汛看鱼,而且我和闰土之间的事情说明虽然身份不同,但是我们的感情却非常好。)

(3)作者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去表现闰土的事?有什么好处?

(主要是通过外貌描写、动作描写来表现闰土。外貌上的普通简单表现出闰土的纯洁、质朴;而四件事情中闰土熟练的捕鸟、刺猹等系列的动作表现出闰土的活泼、能干。)

2、精读课文,详细解读

(1)文章第一段讲了闰土的一件什么事,体现了闰土的什么特点?文章开头写这件事有什么作用?

(第一段先说了闰土在夜晚西瓜地刺猹的事情,表现出闰土的能干、勇敢。课文开头就说出闰土的勇敢能干,引起人们对他的喜爱之情,也为下文中闰土带我做的有趣的事埋下伏笔。)

(2)一般情况下,我们认识一个人了解一个人的时候,首先认识和了解这个人的什么呢?对,是要先看他的外貌。那么下面请大家做以下几件事:找出闰土的外貌句子,思考一下,闰土的外貌、打扮、穿着和生活环境、身份有密切的关系:

(紫色的圆脸——生活在海边,风吹日晒使得他的脸呈现紫色,但是身体健康;小毡帽——生活在农村,家庭条件并不像我一样优渥;

银项圈——闰土的父亲对他很疼爱。)

(3)闰土的外貌上呢,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那么为什么我会非常期盼他来呢?他来给我带来了哪些不一样的乐趣,有表现出闰土什么样的性格?

(闰土其貌不扬,但是他在农村的经历对我来说是和新奇的,让我感到很多的乐趣,文中说到了闰土带我做的四件事。首先是雪天捕鸟,他提醒我雪厚时才能补,说明他经验丰富,很能干;海边捡贝壳和月夜刺猹的事说明闰土的知识也是很丰富的,而且敢于夜里看西瓜刺猹,说明了闰土的勇敢、能干、聪明;还有潮汛看鱼,说明闰土的生活是自由快乐的,生活经历丰富多彩。)

(3)文章倒数第二段说,“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强上的四角天空”,引导课堂讨论,课文中的“我”和闰土相比到底谁的知识更多?作者为什么这么说?

(我作为富人家的少爷,在私塾里读书学习,书本知识丰富,而闰土生活在乡村,要和大人学习做很多事情,生活经历丰富,见多识广,社会阅历积累更加丰富。作者这么说,是因为在作者生活的晚晴时代,阶级观念明显,在私塾里学习被先生管教,只能在学堂里学习,却无法接触外界生活中的食物,因此无法体会到宅院之外的自由的生活乐趣,而闰土作为贫苦农民的孩子必须要和大人一起做很多事情,在做事的过程中虽然可能会累,却也能经历很多生活的乐趣,能够自由地呼吸玩耍,从这一方面来讲,闰土是比我们这些四角天空里的少爷们幸福的。)

3、小结和作业

(1)通过今天的学习和讨论,我们可以知道作者所描述的关于闰土的几件事,都是生长在海边的农村孩子所经历的真实事件,这些事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闰土确实是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字里行间也流露出作者从小热爱农村生活和尊重农村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也希望我们的同学在学习之余,在生活中能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从中感受生活的乐趣。

(2)鲁迅先生和他的小伙伴有如此多的趣事,我们的同学也一定有和你要好的朋友做过很多更加有趣的事,那么就请同学们拿起自己手中的笔,写一篇小短文,去描写自己最好的朋友,或者是你和好朋友之间发生的有趣的事。

少年闰土课件【篇10】

教学要点

初读课文,自学生新词,分段,教学一、二两大段,背诵第1自然段,完成作业本第1、4题。

教学过程

一、1.简介鲁迅《少年闰土》的出处,出示课题。

2.生轻读课文,要求按注音读准生字,划出不懂的词语。

3.讨论分段。

二、1.抽读课后题1(1),贴挂图,放第一自然段的课文录音,师以教鞭随录音指图。

尔后提问:少年闰土给我们留下怎样的印象? (勇敢机智)那么,课文中哪几句话突出反映了少年闰土的这一形象呢?

(抽答,然后齐读“其间……逃走了”一段话。理解“其间”和“猹”两个词语。)

为了衬托闰土的形象,课文开头描写了哪些景物(天空、圆月。西瓜),用了哪些表示颜色的词语? (深蓝,金黄、碧绿、)

情感朗读指导,齐读本自然段,体会梦幻般的美景衬托下的少年英雄形象。

二、学习第二大段。

1.轻读2、3小节,思考:①闰土因什么原因到“我”家来?②闰土来“我”家前,“我”听到了闰土哪些情况?

读后抽答。

2.释疑,师生共同讨沦理解“少爷”、“值年”、“祭祀”、“郑重”、“仿佛”、“五行”、“装掠”等词语的意思。

3.师生共同讨论小结本大段的主要内容。(本段主要写“我”结识闰土的原因)

三:熟读第—自然段,抽背,同桌互背。

四、师课的小结。

五、课堂作业:作业本第1、2两题。

相信《小小少年课件》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幼师资料,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小小少年课件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少年闰土课件 教案课件是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所以在写的时候老师们就要花点时间咯。编写好教案是教师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必要体现,怎么才能快速写好一份优质教案课件?有关“少年闰土课件”不妨看看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编辑为您推荐的这篇文章,欢迎您来品尝独特的文章!...
    2023-08-23 阅读全文
  • 顶碗少年课件 经幼儿教师教育网编辑推荐“顶碗少年课件”这篇文章绝对值得一读。老师都需要为每堂课准备教案课件,每位老师都需要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 教案和课件是实现现代教学理念的必要手段。欢迎您持续关注我们的更新同时收藏我们的网站了解最新动态!...
    2024-04-07 阅读全文
  • 大小多少课件十三篇 欲了解“大小多少课件”之深,可首读此详尽介绍,然实际情况需结合调整,故仅供参考。为了学生上课前有充足准备,老师必早早备教案课件,故须自行花些时光书写。完善教案课件,可避免重点内容被忽略。...
    2023-12-02 阅读全文
  • 少年闰土的课件 俗话说,做什么事都要有计划和准备。在学习工作中,幼儿园教师有提前准备可能会使用到资料的习惯。资料一般指可供参考作为根据的材料。参考资料有助于我们的工作进一步发展。那么,想必你在找可以用得到的幼师资料吧?小编现在推荐你阅读一下少年闰土的课件,仅供参考,我们来看看吧!一、教材分析1、教材特点《少年闰土》...
    2023-05-08 阅读全文
  • 少年闰土课件集锦 我们竭尽所能,为您打造的“少年闰土课件”必将给您带来深刻印象,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您提供有用的信息和观点,希望您会喜欢它。每位老师在每一堂课上都需要一个完整的教学课件,认真规划自己的教案课件是每天必做的事情。编写教案需要注重培养和养成一种思维方式和习惯。...
    2024-01-14 阅读全文

教案课件是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所以在写的时候老师们就要花点时间咯。编写好教案是教师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必要体现,怎么才能快速写好一份优质教案课件?有关“少年闰土课件”不妨看看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编辑为您推荐的这篇文章,欢迎您来品尝独特的文章!...

2023-08-23 阅读全文

经幼儿教师教育网编辑推荐“顶碗少年课件”这篇文章绝对值得一读。老师都需要为每堂课准备教案课件,每位老师都需要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 教案和课件是实现现代教学理念的必要手段。欢迎您持续关注我们的更新同时收藏我们的网站了解最新动态!...

2024-04-07 阅读全文

欲了解“大小多少课件”之深,可首读此详尽介绍,然实际情况需结合调整,故仅供参考。为了学生上课前有充足准备,老师必早早备教案课件,故须自行花些时光书写。完善教案课件,可避免重点内容被忽略。...

2023-12-02 阅读全文

俗话说,做什么事都要有计划和准备。在学习工作中,幼儿园教师有提前准备可能会使用到资料的习惯。资料一般指可供参考作为根据的材料。参考资料有助于我们的工作进一步发展。那么,想必你在找可以用得到的幼师资料吧?小编现在推荐你阅读一下少年闰土的课件,仅供参考,我们来看看吧!一、教材分析1、教材特点《少年闰土》...

2023-05-08 阅读全文

我们竭尽所能,为您打造的“少年闰土课件”必将给您带来深刻印象,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您提供有用的信息和观点,希望您会喜欢它。每位老师在每一堂课上都需要一个完整的教学课件,认真规划自己的教案课件是每天必做的事情。编写教案需要注重培养和养成一种思维方式和习惯。...

2024-01-14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