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珠心算课件四篇

发布时间:2024-01-13

俗话说,做什么事都要有计划和准备。在日常的学习工作中,幼儿园教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些能用到的资料。资料可以指生产、生活中必需的东西。如: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参考资料可以促进我们的学习工作效率的提升。那么,你知道优秀的幼师资料是怎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珠心算课件四篇 ”,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你能喜欢!

珠心算课件 篇1

教学内容:1、巩固并运用直减口诀。

2、算式练习:9-58-57-56-5

教学目标:1、通过算式练习进一步巩固理解直减口诀。

2、熟练运用直减口诀进行唱拨算式。

教学重点:熟练运用口诀进行唱拨算式。

教学难点:进行心算。

教学准备:1、教师及学生用算盘、铅笔,奖励贴。

2、相关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示范、练习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基本功训练

1、全盘练:全盘拨入并拨去一位数练习。全盘拨入并拨去1~9。

2、听数布数两位数。

3、看数、看珠两位数、三位数。

(二)教学引入

(1)复习

①谈话:在上课前老师想和小朋友们一起来复习一下我们前面学习过的内容,现在我邀请几位小朋友到前面来配合我,谁愿意上来呢!

②教师请4位小朋友(1位男孩、3位女孩)到前面来。

③提问:老师一共请了几位小朋友到前面来?我要用一个数字来表示,用几来表示呢?

小男孩一共有几个?你是怎么知道的?用的什么方法?能列出一个算式吗?

④列出算式:4-3=1请幼儿唱拨算式。

(2)小结:刚才我们对前面学习过的算式进行了复习,小朋友们都表现得很棒!请鼓励自己。

(三)学习新课

1、指导幼儿根据问题列出算式。

①停车场上停着各种各样漂亮的汽车,请小朋友们数一数一共有几辆小汽车/(教师点击大屏幕出现汽车图片)

②提问:红颜色的汽车有几辆?请你说一说,你使用什么方法知道的?

③列出算式:7-5=2

2、示范、练习拨珠。

①谈话:刚才,小朋友们能够用自己的方法找到答案,说明你们很聪明,表扬表扬自己!

现在请小朋友们自己在算盘上尝试着拨一拨,看看在算盘上能不能得到相同的答案。

②教师示范拨珠。

唱拨口诀:7减5,先拨入7,减5,减看内珠,够减直减。拨去5,等于2,拨去2。

③请个别幼儿到前面来拨,下面的小朋友跟着一起练习唱拨。

3、课中律动《做操》

(四)课堂练习

1、教师点击大屏幕依次出示巩固练习算式:6-58-59-5。

①依次出示算式,请全体幼儿先在自己的算盘上练习唱拨。

②开火车,请幼儿两人一组到前面来拨,若干组。

2、教师点击大屏幕出示珠像图算式,练习心算。

(五)教学总结

教师点击大屏幕出现本节课所有学习算式,请幼儿观察算式,找出算式的相同点。

教师总结:

1、所有的算式,它们的减数都是5,只有被减数不同,所以差也不同。

2、这些算式都属于直减类型的算式,所以它们都要运用到直减口诀:减看内珠,够减直减。

板书设计:(详见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反馈。

珠心算课件 篇2

幼儿园珠心算教案:9以内数的认识综合活动

作者:张萍

游戏目标:帮助幼儿巩固1—9的物珠数对应;练习看珠记数、看数记数。

游戏准备:1、利用彩色的图片(最好是动物或风景),把它分成10份,在它们的反面画上珠码0—9。

2、两张比彩图大的硬纸板(其中一张上有数字0—9。

游戏玩法:1、家长把分成10份的彩图打乱,让孩子根据彩图上的珠码,找到硬纸板上相应的数字进行排列,直到拼完为止。

2、先把一张硬纸板合在排列好的彩图上,然后把两张硬纸板合拢,翻个面,打开上面一张硬纸板,如果找对了,彩图便拼出来了。

3、也可在彩图的背面画上多位珠码(多位数字),在硬纸板上写上相应的数字,练习看珠记数、看数记数。

对家长的话:

9以内数的认识已经全部结束了,家长在空闲时可以经常问问孩子:“珠宝宝7是怎样的?”当孩子回答“珠宝宝7是上面1颗珠、下面2颗珠时(1—9交替着问),请您表扬鼓励孩子,这说明孩子脑中1—9的珠映象已基本形成了,恭喜您的孩子取得进步!

回家练习:听一听、拨一拨(配套音带一)A面一位数5笔第5—8组。

珠心算课件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算式练习进一步巩固理解直减口诀。

2、熟练运用直减口诀进行唱拨算式。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熟练运用口诀进行唱拨算式。

教学难点: 进行心算。

教学准备:

1、教师及学生用算盘、铅笔,奖励贴。

2、相关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基本功训练

1、全盘练:全盘拨入并拨去一位数练习。全盘拨入并拨去1 " 9。

2、听数布数两位数。

3、看数、看珠 两位数、三位数。

(二)教学引入

(1)复习

①谈话:在上课前老师想和小朋友们一起来复习一下我们前面学习过的内容,现在我邀请几位小朋友到前面来配合我,谁愿意上来呢!

②教师请4位小朋友(1位男孩、3位女孩)到前面来。

③提问:老师一共请了几位小朋友到前面来?我要用一个数字来表示,用几来表示呢? 小男孩一共有几个?你是怎么知道的?用的什么方法?能列出一个算式吗?

④列出算式:4-3=1 请幼儿唱拨算式。

(2)小结:刚才我们对前面学习过的算式进行了复习,小朋友们都表现得很棒!请鼓励自己。

(三)学习新课

1、指导幼儿根据问题列出算式。

①停车场上停着各种各样漂亮的汽车,请小朋友们数一数一共有几辆小汽车/(教师点击大屏幕出现汽车图片)

②提问:红颜色的汽车有几辆?请你说一说,你使用什么方法知道的?

③列出算式:7-5=2

2、示范、练习拨珠。

①谈话:刚才,小朋友们能够用自己的方法找到答案,说明你们很聪明,表扬表扬自己!

现在请小朋友们自己在算盘上尝试着拨一拨,看看在算盘上能不能得到相同的答案。

②教师示范拨珠。 唱拨口诀:7减5 ,先拨入7 ,减5 ,减看内珠,够减直减。拨去5,等于2,拨去2。

③请个别幼儿到前面来拨,下面的小朋友跟着一起练习唱拨。

3、课中律动《做操》

(四)课堂练习

1、教师点击大屏幕依次出示巩固练习算式:6-5 8-5 9-5 。

①依次出示算式,请全体幼儿先在自己的算盘上练习唱拨。

②开火车,请幼儿两人一组到前面来拨,若干组。

2、教师点击大屏幕出示珠像图算式,练习心算。

(五)教学总结

教师点击大屏幕出现本节课所有学习算式,请幼儿观察算式,找出算式的相同点。

教师总结:

1、所有的算式,它们的减数都是5,只有被减数不同,所以差也不同。

2、这些算式都属于直减类型的算式,所以它们都要运用到直减口诀:减看内珠,够减直减。

教学反思:

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充分利用幼儿现实生活中的资源,通过作用于幼儿的活动对幼儿发生实质性的影响,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珠心算课件 篇4

幼儿园珠心算教案:复习4以内数的认识

作者:张萍

游戏名称:快快放。

游戏目标:帮助幼儿巩固1—4的物珠数对应。

游戏准备:1、围棋棋子若干、空盘。

2、1—4的数、珠卡、物体图。

游戏玩法:1、家长报数,孩子迅速在空盘上用围棋棋子进行摆放。

2、家长把1—4的数、珠卡、物体图摆成三行,请孩子用笔把1—4的数、珠卡、物体连线,然后和孩子一起检验是否正确。

对家长的话:

1——4的珠映象建立是孩子学习珠心算的基础,家长在路上可以有意识地问问孩子“珠宝宝3是怎样的?”当孩子能够回答出:“珠宝宝3是上面一跟梁,下面3颗珠”时,说明孩子有了初步的珠映象,请您对孩子大加赞赏,多鼓励表扬,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YJS21.cOm更多幼师资料小编推荐

珠心算课件(范例5篇)


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东西,这就要老师好好去自己教案课件了。教案是教学中进行有效沟通的媒介,大家有没有写教案课件方面的苦恼呢?这篇精选文章将深入探讨“教案课件的编写技巧与方法”的内涵,相信我这些技巧方法可以更高效地完成任务!

珠心算课件 篇1

幼儿园珠心算教案:9以内数的直加直减综合活动

作者: 诸慧平

游戏名称:买水果。

游戏目的:熟练掌握9以内直加直减,提高心算能力。

游戏准备:水果若干种类,上有9以内直加直减的算式题。

游戏玩法:1、孩子和爸爸妈妈一起买水果,做对水果上的题目就能买到水果,看谁买得多又快。

2、爸爸参加,妈妈当裁判;妈妈参加,爸爸当裁判。

附:限时听心算和看打算。

2 3 3 7 9 2

1 1 - 2 - 5 -7 5

5 5 6 1 - 2 - 6

- 7 - 6 2 5 4 3

6 - 2 - 5 1 5 5

—— —— —— —— —— ——

对家长的话:

祝贺您的孩子在本学期取得的进步,学会了9以内数的认识和直加直减珠心算,这与您的支持和鼓励是分不开的,老师深表谢意!

下学期,我们要进入百以内数的认识和两位数的直加直减,要建立两档的珠映象了,是有一定的挑战哦,希望家长您能继续配合我们的教学,让孩子学有所获。

我们下学期再见了!

回家练习:听一听、拨一拨(配套音带一)B面的四笔、五笔9以内数的直加直减。

珠心算课件 篇2

幼儿园珠心算教案:认识3、4

游戏名称:拍电报。

游戏目标:会听数、拨数1——4,掌握正确的拨珠方法。

游戏准备:积木一块,小算盘,记录纸一张,笔。

游戏玩法:1、家长和孩子面对面坐桌旁,家长先用积木敲击桌面若干下(4以内数),模拟拍电报,孩子听数后马上在算盘上拨入,游戏反复进行。

2、拨珠正确,在记录板上画一颗五角星。

3、家长和孩子可互换角色进行,看谁得五角星多。

附“拨3(4),去3(4)”的指法:(与拨1、2、去1、2的指法相同)

拨3(4)时,伸出右手拇指,在算盘靠右的第二档,拨入三(四)粒下珠,使这三(四)粒下珠靠樑;去3(4)时,伸出右手食指,拨去靠樑的三(四)粒下珠,使这三(四)下珠靠框。

对家长的话:

家长以鼓励引导为主,让孩子养成每天花上5分钟的时间,跟着录音机拨拨小算盘的练习,对今后的学习至关重要。孩子在做4以内的认识拨珠练习时,让他边拨边跟着录音一起学说,这样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回家练习:音带一:A面3的认识、4的认识。

珠心算课件 篇3

幼儿园珠心算教案:想象拨、认识1、2

作者:张萍

游戏名称:万花筒。

游戏目标:初步建立1、2的物、珠、数对应关系。

游戏准备:卷筒纸芯。

游戏玩法:卷筒纸芯上套上二、三个能转动的纸杯,分别画上水果、珠码、数字,任意转动一种水果找到珠码1、2和数字1、2。

附“拨1、2和去1、2”的指法:

拨1、2时,伸出右手拇指,在算盘靠右的第二档,拨入一、二粒下珠,使这粒下珠靠樑;去1、2时,伸出右手食指,拨去靠樑的一、二粒下珠,使这粒下珠和其他的下珠一起靠框。

对家长的话:

鼓励孩子观察生活中物体的形状与珠图的对应关联,能依据生活经验进行模仿拨珠和想象拨珠,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

此外,孩子开始认珠、数和拨珠了,正确的拨珠方法是孩子今后学习的基础,请您经常提醒孩子,让孩子几快养成正确的拨珠方法。

回家练习:音带:听一听、拨一拨(配套音带一)A面的一位数三笔第1——3组。

珠心算课件 篇4

幼儿园珠心算教案:复习4以内数的认识

作者:张萍

游戏名称:快快放。

游戏目标:帮助幼儿巩固1—4的物珠数对应。

游戏准备:1、围棋棋子若干、空盘。

2、1—4的数、珠卡、物体图。

游戏玩法:1、家长报数,孩子迅速在空盘上用围棋棋子进行摆放。

2、家长把1—4的数、珠卡、物体图摆成三行,请孩子用笔把1—4的数、珠卡、物体连线,然后和孩子一起检验是否正确。

对家长的话:

1——4的珠映象建立是孩子学习珠心算的基础,家长在路上可以有意识地问问孩子“珠宝宝3是怎样的?”当孩子能够回答出:“珠宝宝3是上面一跟梁,下面3颗珠”时,说明孩子有了初步的珠映象,请您对孩子大加赞赏,多鼓励表扬,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珠心算课件 篇5

活动目标:

1、巩固看数拨珠。

2、学习9以内直加直减,并逐步过渡到心算。

3、培养幼儿对珠心算的兴趣,发展幼儿的智力。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大算盘、小算盘、笔、大挂图、小白兔、大灰狼头饰、数字剥皮精灵头饰若干(与幼儿人数相等)题目,音乐等,数字展示板。

活动过程:

1、邀请小朋友去数字王国玩,小朋友坐火车来到数字王国门口,没人,进去一看,数字小精灵全都藏起来,小朋友去把小精灵找出来。

2、数字小精灵介绍自己是什么数字和名字,“唔,你们这些数字小精灵长的可真可,你是什么数字呀?数字精灵介绍自己:我是数字1,我的名字叫多多。

3、巩固看数拨珠。

①出示算盘,认识算盘各部分名称,听说在你们数字王国里有一件很历害的能计算的武器是什么呀?(算盘)对了,就是算盘(然后出示算盘,认识各部分名称:框、梁、档、上珠、下珠、定位珠)

②看数拨珠

(1)“唔,我知道 ,在算盘里一个下珠表示1,上珠表示5,那如果是数字2,那怎样在算盘上表示。(教师出示2的数字展示板,通过问答引导幼儿读出2的儿歌:2象什么?2象小鸭水上漂,靠梁下珠有几个:靠梁下珠有二个,并请幼儿在算盘上拨出.随机练习3、5、7等数)

(2)游戏:摸数拨珠,教师出示魔术箱,请幼儿出来摸出来一个数,说出后在算盘上表示出来。

4、学习9以内的直加直减

①小朋友非常的棒,那怎样在算盘上进行计算呢?怎么样加,怎么样减呢?(引导幼儿说出加时把算珠轻轻的推上去,减时拨下来)然后教师总结出靠梁为加,离梁为减。

②教师出示一道题:3-2 5=?齐读题后,教师讲解示范。并请幼儿出来示范。

③再出示几道题,请几名幼儿出来示范。

④请幼儿回坐座,教师出题,幼儿计算。(同时复习必胜坐姿,酷酷握笔,旋风清盘)

5、引导幼儿进行心算。(3-5题,注意培养幼儿积极的氛围和自信心)

6、游戏“拯救小白兔”巩固9以内的直加直减,可心算,可算盘。

①由小白兔的求救声,引出小白兔被可恶的海盗抓住了,(出示挂图)我们要战胜大海盗把小白兔救出来,然后教师讲解游戏方法。

②幼儿玩游戏,每算一道题,就把自己的名字往大海盗身上一级,一直到大海盗的头顶上,幼儿全上去后,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大力踩大海盗的头,把小白兔救出来。

7、游戏“小白兔和大灰狼”幼儿带着小白兔一起来玩游戏。

8、带小白兔转移场地玩游戏,活动结束!

珍珠鸟课件六篇


今天栏目小编给大家分享一篇值得一读的“珍珠鸟课件”文章,希望这篇文章能够为您带来新的收获。在老师上课之前,准备教案和制作课件是他们负责工作中的一部分。而现在又到了需要编写课件的阶段了。老师在上课时应该按照教案课件的内容来实施教学。

珍珠鸟课件(篇1)

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里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居然不由自主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4个自然段。

3、了解珍珠鸟的外形特点,活动范围,理解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含义,培养学生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

了解珍珠鸟的外形特点、活动范围,理解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含义。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

挂图。投影、磁带

主要板书计划

住处:舒适温暖安全

外形:红嘴红脚毛灰蓝色蓬松的球儿

珍珠鸟

雏儿:飞落站撞信赖能创造美好境界

挨近蹦到喝瞧

活动:啄笔尖啄手指

飞到扭动挤开钻进

落到趴睡咂嘴

第一课时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习生字新词。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前面我们学过《鸟语》这一课,懂得了鸟儿是我们的好朋友,今天我们学习的一篇课文讲的是人和鸟儿友好相处的乐趣。

2、揭示课题

(1)出示挂图,让学生观察后说说珍珠鸟的样子。

(2)师小结:珍珠鸟体形小,因它后背有珍珠似的白点而得名,是一种观赏鸟。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

(2)读顺句子和课文

(3)给课文各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学生按要求自学

3、检查自学

(1)抽读生字,读准下列字句的字音。

撞傍蹦腻扭蔓雏

(2)重点理解下列词语

拨开雏儿细腻淘气扭动

不由自主信赖索性居然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轻声自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学生交流

四、指导学字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解珍珠鸟的外形特点,活动范围,理解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含义,培养学生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

2、指名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二、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1、指名读1、2自然段,想想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2、学生交流,师板书:住处:舒适温暖安全

3、引导学生体会:

(1)开头用真好反映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2)巢指什么?舒适而温暖的巢是谁安排的?这反映了我对珍珠鸟什么样的感情?

(3)我喜欢珍珠鸟还有哪些表现?

(4)齐读第2自然段

4、指导朗读(用喜欢、亲切的语气读)

5、师小结:这两个自然段主要讲了我给珍珠鸟安排了一个舒适、温暖和安全的住处。

三、学习第36自然段

1、指名读第3自然段,想想这一自然段写了什么?圈出有关词句。

(1)出示句子;

三个月后,那愈发繁茂的绿蔓里边,发出一种尖细又娇嫩的鸣叫。

过不多久,忽然有一个小脑袋从叶间探出来。

瞧!多么像它的母亲,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背后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A学生自由读,体会并找出描写鸟特点的词语。

B学生交流,师板书:雏儿外形:红嘴红脚

毛灰蓝色蓬松球儿

(2)齐读第3自然段

(3)师小结:这一自然段作者按部分到整体的顺序写了雏儿的外形特点。

2、学习第4自然段

(1)自由读,想想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2)生交流(板书:活动)

(3)同桌讨论,课文是怎样描写珍珠鸟雏儿的活动的?圈出有关词语

(4)根据学生交流,板书:飞落站撞

挨近蹦到喝瞧

啄笔尖啄手指

(5)渐渐地它胆子大了它完全放心了这是用什么手法写雏儿的?这说明了什么?

指导朗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3、学习5、6自然段

(1)师引读,第5自然段,用一句话来写雏儿的活动情况。

白天,生接读

傍晚

(2)板书:飞到扭动挤开钻进

(3)指名读第6自然段

A出示图,观察图上我雏儿在干什么?展开想象

B指名看图说说(板书:落到趴睡咂嘴)

C这一自然段里哪些句子写到了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

D指导朗读第5、6自然段

4、师小结:第36自然段讲了珍珠鸟雏儿的外形特点。

活动范围以及与我的亲密相处,想想该用什么语气读?

5、指导朗读

6、齐读第36自然段

四、作业

五、1、试背4、5、6自然段

2、想想珍珠鸟是怎样信赖我的。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习第七节,理解反问句的意思。

2、会用居然、不由自主造句。

一、复习检查

齐读课文

二、学习第7自然段

1、指名读,想想这一自然段共几句话?

一、听说训练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9课——珍珠鸟。

2、首先我们进行听说训练,请同学们听仔细,说清楚: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3、指名听说

4、齐说(RGB出示)

5、对于这句话,你有什么问题吗?(针对一些简单问题,可以当场解决)

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有价值,学完课文《珍珠鸟》,你会对这句话有一个深刻全面的认识。

二、复习朗读。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1、2两小节,字里行间我们可以体会到我对珍珠鸟的喜爱,下面就请同学们把书打开,让我们带着喜爱之情来读一读课文的1、2两小节。

三、讲读3——6

过渡: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我给它们安排了一个舒适、温暖而且安全的住处,三个月过去了,我在珍珠鸟的住处发现他们有了雏儿,雏儿长得什么样呢?它又是怎样和我交往,一步一步接近我的呢?请同学们快速地读一读3——6(自由快速读3——6)

(一)、讲读3

1、指名读3

那小雏儿究竟长什么样呢?答案就在第三小节,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

2、你们喜欢这段话吗?那你们喜欢它什么地方?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再读3,在文中找一找,你喜欢哪些句子,读一读,你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

3、交流(边交流边知道朗读)

4、齐读3

(二)、讲读4

1、引读4

正因为我对小珍珠鸟的喜爱,所以珍珠鸟才一步一步地接近我,课文第四小节就把这个过程写的非常具体,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起先……渐渐地……后来……)

2、RGB出示:起先……渐渐地……后来……

听的仔细的同学一定会发现老师刚才和同学们一起读书的时候注意到了几个词语,听出来了吗?对了,这些是表示时间先后的'词,用在这里就把雏儿和我渐渐接近的过程写的具体、生动,又有条理了。你能试着用这些连接词把雏儿和我渐渐接近的过程来说一说吗?

3、自由练说

4、指名说

5、同学们说得连贯流利,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渐渐地它胆子大了,为什么它的胆子会变大了呢?

(1)交流

(2)看到这小家伙在屋子里乱飞,我们的主人并没有伤害它,那下面就请同学们发挥一下你们的想象,这时候的我会有怎样的表情、神态,又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小组交流)

(3)交流

6、小家伙看到我的种种表现,终于完全放心了,你从哪里可以看出这小家伙是完全放心了呢?

(1)交流

(2)小家伙是一步一步接近我,先……然后……再…,看来还是小心翼翼的,小家伙一边这样做,一边它又会想些什么呢?

(3)引读4的最后的话

7、背诵4

就这样,慢慢地,雏儿和我越走越近,越来越友好,现在你愿意把雏儿和我渐渐交往的过程,也就是4背出来了吗?

(1)自由背

(2)齐背

(三)、读5(引读5)

(四)、讲读6

1、瞧,有一天,又发生的什么事呢?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6

2、RGB图:请同学们看大屏幕,细细地观察这幅图,联系刚才读过的文字,这时候,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3、同桌讨论

4、交流

四、讲读7

过渡:我们的作者也和你们一样,看着这可爱的小家伙,一步一步地和我越走越近,我从内心底自觉地发出了一声呼唤:

1、RGB: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2、理解“不由自主”

信……作者是从内心底自觉发出的一句话,从……也就是我们书上所说的一个词语,就是(不由自主),还可以用其他词语吗?(情不自禁)

3、雏儿和我在慢慢的交往中成为了好朋友,为什么它们会成为好朋友呢?(交流)

对,就象我和雏儿一样彼此相互信任,这就是信赖,而这种相互信赖又使得朋友之间相处得(非常愉快),朋友之间友好愉快地相处,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啊,这也就是我们这句话中提到的(美好的境界)

五、延伸

1、其实在我们的周围,在我们的生活中,象我和雏儿一样相互信任的例子还有很多,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都存在着彼此的信赖,有了这种信赖,我们才拥有美好的生活。你能联系生活举些这样的例子吗?

2、交流

3、小结:是啊,只有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彼此信赖,我们才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让世界的每个角落充满了欢声笑语。

珍珠鸟课件(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自主掌握本课字词,并学会运用。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积累好词佳句。

3、联系上下文,从描写珍珠鸟可爱的句子和词语里体会作者对珍珠鸟的情感。

4、理解“信赖往往创造美好的境界”的含义,领悟人和动物之间充满爱与信赖的美好境界。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初读课文,感受“情意”

2、品词论句,理解“真爱”感受珍珠鸟在“我”的呵护与照顾下与“我”亲近的过程,体会我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

3、赏读课文,欣赏境界,品味信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悟信赖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基础,激发学生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重难点:

1、体会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和呵护下与我亲近的过程。

2、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义,感受信赖之美。

教前准备

教师准备:

搜集珍珠鸟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引发情感

1、导入:同学们,鸟儿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鸟儿的存在,给我们的生活平添了许多情趣。今天,我们来认识一种可爱的小鸟,它就是“珍珠鸟”(板课题)

2、出示珍珠鸟的图片,简介其性情。

珍珠鸟体形小,因它后背有珍珠似的白点而得名,是一种观赏鸟。

学生看图片,描述鸟的外形,感受珍珠鸟的美丽。

3、小结:

你们描述得可真好。今天,咱们一起学习作家冯骥才的《珍珠鸟》,感受人与鸟的情谊。

设计意图:抓课题导入,出示鸟儿图片描述,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情感基调。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文本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达到了“课伊始,趣亦生”的效果。

二、初读课文,感受情意

师:有人说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鸟,是一种很难养的鸟,这是真的吗?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请同学们按要求自读课文。

1、初读课文。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

﹙2﹚读顺句子和课文。

﹙3﹚给各自然段标上序号。

2、学生按要求自学

3.检查自学情况。

﹙1﹚抽读生字,读准下列字音。

蔓扒瞅捂暮睑眸赖

﹙2﹚结合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如;垂蔓雏儿斑斑驳驳天色入暮眼睑

﹙3﹚指名分段读课文,读准字音。

3、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生汇报交流,师有意引导学生语言要简练。

(讲述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我细心地照顾珍珠鸟,后来小鸟有了雏儿,我和雏儿慢慢地熟悉,最后建立起相互信赖关系的事情)

三、细读课文,理解“真爱”。

师:作者用真挚的情感,细腻的笔触为我们诉说了一个美丽的故事。咱们先看看对于这种怕人的大鸟,作者是怎么照顾它们的呢?

1.细细品读1-5小节,勾画“我”精心呵护照顾珍珠鸟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批注在书上。

2.组织交流句子,谈感受,指导有感情朗读。

(1)“它们被安置在一个简易的竹条编织的笼子里,笼人还有一卷干草,那是小鸟舒适又温暖的巢。”

引导学生抓住“简易”、“干草”,理解“舒适又温暖”的意思。

(2)“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它们就像躲进幽深的丛林一样安全,从中传出的像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也就格外轻松自在了。”

点拨:作者用吊兰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给珍珠鸟营造了一个充满自然气息的家,让它们在最接近自然的环境里轻松自在地生活,可见作者的细心。

(3)“我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它们便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我们就这样一点点熟悉了。”

点拨:“我”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并不是因为“我”不想瞧,而是因为“我”不想打扰它们的生活,体现了“我”内心对它们的爱护与尊重。

3.小结。

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鸟,很难与人亲近,可我的细心和诚心却换来了它们的信任。它们敢瞅我了,与我熟悉起来了。

1、(放婉转的鸟鸣)老师范读第4小节,想象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2、交流想象,理解“生意葱笼,斑斑驳驳”。

3、鸟儿们在主人呵护下,在最接近自然的环境里生活得多么轻松自在呀!你能把这种轻松快乐悠然读出来吗?指名读,评价,注意用激励性语言。

4、这么美的文字,这么美的画面,应记在心里,让我们试着背一背。

设计意图: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探究,通过创设情境,范读,想象,加深对语言的理解和感悟,既让学生学会品词析句,又能发展学生主体意识,实现语言训练与情感熏陶的高度整合。

四、课堂小结,激发欲望

作者为珍珠鸟营造了舒适,自由的生活环境,尊重小鸟,不打扰小鸟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空间,为珍珠鸟付出了真爱,同时他也得到了爱的回报,回报是什么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探讨。

五、作业:

1、正确美观地抄写生字词及文中打动自己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

1、通过上节学习,我们知道作者这样精心爱护朋友给他的珍珠鸟,这对珍珠鸟给了作者一个什么惊喜?

(生:生了一个小珍珠鸟)

2、这可是个好消息!听,笼中传来它娇嫩的鸣叫,(播放小鸟叫声)听,叫得真好听!小家伙长得怎么样呢?读读第7小节,你就知道了。

二、说说读读,兴致盎然学外形。

1、一读,交流,这小家伙长得怎么样?

(生:说肥、小、可爱、胖嘟嘟)

2、二读,读出小家伙的可爱。

(1)一边读一边想象它的样子。

(2)指名读,评价(预设:1你的朗读让人觉得美滋滋的,珍珠鸟肯定感谢你读出了他的可爱。2你的表情告诉我,你多么喜欢它!3你的声音真好听!等等。)

3、三读,品味“探”

①小脑袋明明是钻,为什么写“探出来”?调换一下行吗?

(“探”写出了小鸟想出来又不敢出来的样子,写出作者对它的喜爱)

②你也来探头探脑,悄悄地把小鸟可爱的样子读出来吧!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让学生抓重点词语品味小鸟的可爱,想象小鸟的外形,以读导学,以读悟文,对学生进行扎实的语言训练,在品味语言中,使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落到实处,实现了扎扎实实教语文的目标。

三、做只小鸟,体会人鸟依恋情

1、小珍珠鸟现在只是敢探出小脑袋,那后来呢?我们来看这幅画面(出示小鸟在我肩上熟睡的画面):瞧;小家伙在我肩上竟睡得多么香甜!同学们,你小时候在谁的怀里睡得最香?为什么?

2、师生交流,师小结:因为你相信、依赖他们,他们也深爱着你,所以你会在他们的怀里甜甜入睡。而小家伙那么胆小和我竟能这么亲热,这是为什么?

3、8-15小节写出了原因,轻声读,思考:小家伙是怎样一步步亲近我的?用上“起先……渐渐……后来……”说一说。

4、先自由说,再指名说。

5、小鸟一步步接近我,应该有话想跟我说吧?那么它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请你也做回小鸟,说一说。

引导学生抓住小鸟动作“飞来飞去”、“一点点挨近”、“喝茶”、“啄手指”展开想象,交流语言。

6、小结:多可爱的小鸟呀,让我们再去看看它吧!

自由读8-15小节,边读边想象。

开火车读,评议。

7、同学们,鸟和人虽然不能进行语言交流,但小珍珠鸟却通过自己的一举一动与作者进行着情感交流。在小家伙一步步向我靠近时,我是怎么对待它的呢?文中写得很少,我们来想象一下。

当小家伙在屋里飞来飞去的时候,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小家伙一点点接近我的时候,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小家伙喝茶水的时候,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示:

8、小结:

是的,我总是微笑着看着它,默默地关心着它,从来不去呵斥它。小家伙和人一样,它能体会到我的真爱,我的真心。

9、以读代讲14小节,读出小家伙对我的恋恋不舍。

10、再现情境,配乐朗读15小节。

他们的关系很________还像___________;此时此刻,他们的____________更近,_________________更深,人和鸟被______所包围。

出示:

1

1、多么温馨的一幅画呀!人鸟相依,小鸟是快乐幸福的,作者也是快乐幸福的,请你给这幅画取个你喜爱的名字吧!

师适时评价,赞美有创意的名字。

(如:《信赖》、《温暖》、《爱》、《温馨一刻》﹑《甜美的梦》、《人鸟情》、《真情》等)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既紧扣文本又超越文本,创设情境让学生当回小鸟,置身于文本的特定环境中去体验小鸟由不信任到信赖作者并在我肩上熟睡的过程。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突破了难点。又通过表达,说一说小鸟是怎么想的,我是怎么做的,提升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

四、总结拓展,评价“信赖”升华情。

师:同学们,正因为作者对珍珠鸟的宽容关爱,才赢得了鸟对“我”的信赖,它才会在“我”的肩膀上熟睡。作者沉浸在这美好的情境中,不由自主地发出这样的呼唤。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1、出示:

(1)齐读,联系生活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2)试着仿照作者的这个内心感受,用凝练的语言写出对信赖的理解。

(3)集体交流,鼓励有创造性的学生。

(4)出示名言,学生积累。

信任是一种有生命的感觉,信任也是一种高尚的情感,信任更是一种连接人与人之间的纽带。你有义务去信任另一个人,除非你能证实那个人不值得你信任;你也有权受到另一个人的信任,除非你已被证实不值得那个人信任。

——戴维·威斯格特

设计意图:“情动而发”,学生的多元解读从笔下泻出,内化为语文素养,实现了知识向能力的迁移。

2、课堂小结:

信赖是一缕缕阳光,让自然生机勃勃,和谐共存。今天我们在作家冯骥才的书房里目睹了一幅人鸟相亲的画卷,这就是“信赖”创造出的美好境界!信赖是一种关爱,一份宽容,一片呵护,是彼此的尊重。只要我们心中充满爱,老师相信不仅在冯骥才的书房里,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你、我、他……都能在自由的天空下创造出更加美好的境界。

(配乐多媒体展示一组画面——人和自然的和谐,人和动物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关爱。)

五、作业

1、简单地写一写你读全文后的感受。

2、背诵第四、十二和最后两段,摘抄你喜欢的句子。

3、搜集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板书设计:

珍珠鸟

信赖

疏远——靠近——亲近——亲密无间

鸟人

精心呵护尊重

珍珠鸟课件(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9个生字(其中1个多音字“挨”)以及新词。

2.想象人和小鸟友好相处的情景,体会作者是怎样写的。

3.联系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了解原本怕人的小鸟竟然在“我”肩头睡着了原因,并能和同学交流,能体会到人与小鸟的和谐关系是靠相互依赖建立的,产生喜欢小鸟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了解原本怕人的小鸟竟然在“我”肩头睡着了原因,并能和同学交流,能体会到人与小鸟的和谐关系是靠相互信赖建立的,产生喜欢小鸟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的意思。

【学情分析】

学生对鸟类应该是比较熟悉的,但是对珍珠鸟没有见到过,《珍珠鸟》一课,学生初读后似乎没有什么不懂,但作品借助语言、结构、手法等形式因素表现出来的思想内容却是极为复杂和微妙的,不易被读者真正把握到。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剥开各种表面形态看到它们的精神实质,其方法便是“感受、理解、欣赏、评价”。在感受中有所理解,在理解中加以欣赏,在欣赏中进行评价,会使阅读活动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教学方法】

作者以充满爱意的笔触,为我们精心勾勒了可爱的珍珠鸟的形象,谱写了一曲人与动物之间的爱的颂歌。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我”和珍珠鸟一家三口从相识、熟悉、亲近到相依相伴的关系变化过程。其间,小鸟由怕人到喜人、近人、亲人、爱人,最后简直与人融为一体,整个过程在作者笔下显得如此细腻、动情。不仅如此,作者更于此中开掘出朴素而深刻的哲理:“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显示出作者对自然、人生的挚爱,给读者以丰富的启迪,堪为当代散文中的精品。本文旨远而言近,文字浅近通俗却又生动形象,实在是语文学习的好例子。如何让学生去感受这种语言美呢?最直接有效的办法莫过于朗读。设计中以多种形式的朗读来品悟语言,尤其是扮演角色的朗读,能通过换位思考,边读边感悟人(或鸟)的内心世界,来淋漓尽致地展现文本中无限意蕴。这样做恰恰符合了新课程强调学生主体地位,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

【教学理念】

本课的教学以人为本,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注重课内外延伸,训练学生对信息的搜集与整理。自主探究,自主感悟,合作交流,让学生学会学习;在读中质疑,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让学生学会读书;让学生读议结合,读写结合,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表达机会,让学生学会表达。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预习,查阅有关资料。

准备珍珠鸟的图片资料和一首节奏舒缓配有鸟叫的音乐。

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大家知道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今天我们学习的一篇课文讲的是人和鸟儿友好相处的乐趣。

2.揭示课题:板书:珍珠鸟

(1)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后说说珍珠鸟的样子。

(2)师介绍:珍珠鸟体形小,因它后背有珍珠似的白点而得名,是一种观赏鸟。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自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

(2)读通句子。

(3)给课文各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学生按要求自学。

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读准下列字音。

葱茏 细腻 垂蔓 雏儿

一步一挨挨着

(2)重点理解下列词语

斑斑驳驳雏儿细腻信赖索性居然生意葱茏

(3)自由读课文,说说自己不懂的词语。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轻声自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学生交流。

3.默读课文,说说怎样分段,各段写了什么?

第一段(1):写的是朋友送给我一对珍珠鸟,“我”把它们放进舒适温暖的笼子里。

第二段(2—5):写的是“我”把吊兰长长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而且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

第三段(6—13):写的是珍珠鸟有了雏儿,“我”还像以前一样从不打扰它们,雏儿和“我”渐渐亲近起来。

四、指导写字

提示:你觉得哪个字最难写?

重点指导:腻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用多媒体播放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同学们,刚才大家欣赏了一首凄美的歌曲。今天我向大家讲述一个这首歌曲背后的真实故事。江苏盐城一位名叫徐秀娟的女孩,从小爱养丹顶鹤,并与两只丹顶鹤建立浓厚的感情。大学生毕业后,她又自愿去喂养丹顶鹤它们,最后为了救出一只受伤的丹顶鹤滑进了沼泽地而献出了年仅23岁的生命,谱写了一曲“人与鸟的爱的颂歌”。从此她那高尚的灵魂随着这首叫《一个真实的故事》的歌而永远流传。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著名作家冯骥才的家里,看看他那只可爱的珍珠鸟,从中我们又会找到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感受“情意”。

首先播放课件,让学生认识珍珠鸟,引起兴趣,然后让学生初读课文,读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学生初读后,有的可能感受到“珍珠鸟是一种可爱的小鸟,作者非常喜爱它”,有的可能说“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小鸟,但它却不怕作者”,还有的可能说“感受到作者和珍珠鸟有种亲近的情意”。

三、细读课文,理解“真爱”

(一)课件出示自学提示:“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小鸟,但它不但不怕作者,还竟然在作者的肩头睡着了,这是什么原因呢?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默读课文,并做简单的批注。

(二)学生细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珍珠鸟“不一般”的爱。

(三)指导学生感受人与鸟的和谐关系是靠相互信赖赖建立的。

1.大鸟和“我”由怕人到熟悉的过程

(1)提示:我一开始喜欢珍珠鸟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该读出什么语气?(欣喜)

(2)引导:珍珠鸟喜欢我吗?为什么?我针对这一特点做了哪些事呢?①设置环境:挂鸟笼、盖垂蔓――温暖、舒适、安全②不加干扰很少扒开叶蔓去瞧它们。

起初,作者把珍珠鸟挂在“异常茂盛”的“生着长长垂蔓的法国吊兰”中间,为它营造了“深幽的丛林一样安全”的环境,鸟儿才传出“笛儿”般的叫声。接着,小鸟出生了,爱鸟的作者该是多么好奇啊!可作者却“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连“添食加水”时也“不睁大眼睛”惊动它们。于是,鸟儿渐渐把“小脑袋从叶间探出来”。作者所做的这一切,是对鸟儿的爱,体现在对鸟儿生活习性的充分尊重。

指名让学生找出来并朗读这一段。

(3)提示:我这么细心地呵护这对小鸟,它们是怎样回报我的?(轻松地叫瞅我熟悉)

(4)小结:珍珠鸟由怕人到和我熟悉起来的原因是我对它关心爱护并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2.雏鸟和“我”由疏远到亲近的过程

(1)小鸟的出生过程我知道吗?这说明了什么?(我平时很少去惊扰它们)我又是怎么知道它们有雏儿的?我的心情会怎样?我这样做了吗?找出语句。为什么?

(2)我是怎么看到小鸟的?见到它我心情如何?它的样子怎样?找出语句来读一读。这些语句写出了小鸟的什么特点?(娇憨可爱)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3)这么可爱的小珍珠鸟,是怎样一步一步成为“我”的好朋友的?文中从哪里开始的?(点拨:说出小鸟动作、神态和活动范围变化的词句)

(4)珍珠鸟本是一种怕人的鸟呀,是我的哪些举动,赢得了小鸟对我的信赖?文中哪些语句可表现出来?指名找出并仔细品味。

小鸟在“屋里飞来飞去”,“落在柜顶上”、“书架上”、“画框上”、“啄大文豪的名字”、“撞灯绳”,可作者却“不管它”,任由它自由自在地飞。这里体现了作者的包容,是爱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即对鸟儿的充分理解和宽容。

鸟儿胆子越来越大,它“蹦到‘我’的杯子上喝茶”,“啄‘我’颤动的笔尖”,而“我”却“不动声色”,“默默享受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以至于“我”“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这时,鸟儿接近“我”,“我”接近鸟儿,这浓浓的爱意,是一种沟通,是零距离的接触,是一种互为欣赏。

直到有一天,鸟儿落在“我”的肩上睡着了,作者流出一时的感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种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的人鸟合一的感人情景,使人感悟到更深层次的爱——“信赖”。这种“美好的境界”不是每个人随时随处都能感受到的,那是需要付出的。有了作者对鸟儿的“不一般”的爱,才有了“信赖”,才有了享受那份美好境界的幸运。

(5)感受美好的画面:

在教学第14自然段时,设计这样的情境,让学生边想象鸟儿伏眠于作者肩头的情景,边配乐朗读。

在“爱之罗曼斯”袅袅的乐声里,让孩子们陶醉地读,情不自禁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激发情感:“在作者眼里,珍珠鸟太可爱了。小鸟是幸福的,作者也是幸福的,这是多么美好的境界啊!这多像一幅画啊,你能给这幅画起个名字吗?”

学生给这幅画面起个名字。

(6)小结:在作者的心目中,珍珠鸟不是玩物,而是一个平等的生命。小鸟每靠近“我”一步,都是“我”的举动起了决定作用.正是“我”用“我”的爱心为它们营造了一个宽松,自由的空间.因此才赢得了珍珠鸟一家三口对我的信赖。

(7)结合实际说说对“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理解,并且动笔写一写。

引导:文章用一个感人的故事诠释了“信赖”的含义,现在请你们发挥智慧用用一个比喻句来对“信赖”一词作形象化的赞美,可以参考“信赖是……让……”的句式,更鼓励句式上的创新。

举例:

信赖是一座桥梁,让我们心灵相通。

信赖是一盏明灯,照亮夜行的路。

信赖如一泓清泉,滋润你干涸的心田。

学生说、写。

四、欣赏精彩,积累表达

1.(出示幻灯片)珍珠鸟是可爱的,文中处处流露出作者对它们的喜爱之情,请同学们找出一两处你喜欢的地方来读一读,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2.提示:其实在这篇课文中作者留下了许多感兴趣的情境;请你任选一个发挥你的想象力,写一个片断,要写得让人读了就喜爱这些珍珠鸟。怎么想就怎么写?

①舒适、安全的巢。

②可爱鸟雏儿。

③小鸟喝茶。

④幸福的“三口之家”。

⑤“雏鸟儿的梦”。

五、热爱动物,善待生命

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懂得了应该热爱动物,善待生命,要让我们这个世界充满和谐,充满温情。

珍珠鸟课件(篇4)

检查复习

听写词语。

指名读课文。

细读课文

指名读1、2自然段。

开头用真好!表示出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巢指什么?是谁给安排的?

反映了我对什么样的感情?

我喜爱还有那些表现?齐读第二自然段回答。

齐读。

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这一自然段写什么?的雏儿有什么特点?和父母的外形完全一样吗?

指名读第4自然段。

给第四自然段分层。

第一句写雏儿怎样活动。

二、 三句写雏儿胆子大了怎样活动。

三、 五句为第三层,写雏儿对我完全放心了怎样活动。

反映了我和雏儿的感情如何?

指名读第5自然段。

这一段写了什么?

指名读第6自然段。

我是怎样和雏儿亲密相处的?

齐读3~6自然段。

指名读第7自然段。

不由自主是什么意思?这反问句该怎么读?

齐读第7自然段。

总结课文

板书设计 :

住处:舒适 温暖 安全

外形:红嘴红脚 毛灰蓝色 蓬松的球儿 雏儿 飞 落 站 撞

挨近 蹦到 喝 瞧

活动 啄笔尖 啄手指

飞到 扭动 挤开 钻进

落到 趴 睡 咂嘴

珍珠鸟课件(篇5)

学习目标:

1.我能读出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

2.我能说一说小珍珠鸟是怎样逐步信赖“我”的。

3.我能联系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理解“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的含义。

学习重点:

1.我能读出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

2.我能说一说小珍珠鸟是怎样逐步信赖“我”的。

学习难点:

我能联系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理解“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的含义。

学习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一、直入中心,理解“信赖”

1.孩子们,上节课我们结识了一家红嘴红脚、小巧玲珑的珍珠鸟。这节课呢,让我们继续走进《珍珠鸟》,共同来唱响一曲人鸟和睦相处的赞歌。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文中哪句话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

你们所说的也就是作者有感而发的这句话:(课件出示)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信赖”是什么意思?那么你认为文中谁信赖谁呢?珍珠鸟对作者的信赖创造出了怎样的境界呢?

二、潜心读文,用心感悟

(一)聚焦心动处,想象人鸟相亲的美好境界。

1.请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文中哪一个自然段描写的是最最美好的境界。

2.为什么说这段所描写的是最美好的境界?

3.小珍珠鸟玩累了,闹够了。它飞到作者的肩上,进入了甜蜜的梦乡,它梦见了什么呢?

4.的确,此情此景感人至深,谁能用你的声音赞美这美好的境界?(出示第六段)别忘了,这小家伙就在你的身上。(指名读)

5.如此和谐、美好的境界令作者笔尖一动,流淌了一句爱的呼唤-课件出示生齐读(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二)寻找精妙处,追寻小珍珠鸟逐步信赖“我”的过程。

1.自主学习

过渡:孩子们,作者为什么认为这美好的境界是信赖创造出来的呢?小珍珠鸟是怎样一步一步信赖我的呢?下面请大家根据自学提示来学习第四自然段。

出示自学提示(不动笔墨不读书):

(1)自由读课文第4自然段,用笔划出小鸟一步步亲近作者的词句。

(2)四人小组共同完成表格。 3.朗读体会

(三)捕捉动情处,领悟“我”喜爱小珍珠鸟的情感。小珍珠鸟对“我”如此信赖的原因是什么呢?

1.在小家伙一步步向我靠近时,我是怎么对待它的呢?我们来想象一下。

2.自学提示:

(1)默读课文,边读边用“__”划出“我”喜爱小珍珠鸟的句子。

(2)对子之间读一读,读出“我”对小家伙的喜爱。

3.展示交流

四、拓展升华,抒“感觉滋味”

这样美好的境界温馨动人,这样美好的境界无处不在。请看老师为大家带来的一组画面。(出示:一组动物与动物、人与动物、人与人之间和谐友好的画面。)

师:欣赏了这样一组画面,你们想说些什么?你们心中有什么美好的愿望?请把你们此刻的感受写成一句句动人的话语。

学生抒写、交流。

五、总结全文,阅读激活

短文:《不经意的背弃》 《咬舌自尽的狗》

书籍:沈石溪的动物小说系列板书设计:

珍珠鸟

信赖喜爱

“我”

美好的境界

珍珠鸟课件(篇6)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播放珍珠鸟的视频画面,教师: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找出作者是怎么描写珍珠鸟外形的?

3.初读了课文,你知道文章说的是谁信赖谁呀?

(二)品读课文

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一至五自然段,大家知道了大珍珠鸟与作者一点点熟悉了,可作者是怎样描写小珍珠鸟逐渐信赖作者的呢?

出示自学提示:认真阅读课文六至十六自然段,从哪些语句看出小珍珠鸟逐渐信赖作者?你有什么感受?做简要批注,再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

师:通过朗读这一段(第八自然段),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小珍珠鸟开始很胆小,只敢在笼子四周活动。

生:我也发现小珍珠鸟胆子很小,它害怕飞得远了会受到伤害,所以活动范围很小。

师:很有见解。

生:我发现珍珠鸟开始淘气了,它发现没有人伤害它,没有人管它,就胆子大了起来。

生:我从三个一会儿发现珍珠鸟非常活泼,就像天真好动的小孩子一样,作者不会生气的,反而很喜欢的。

师:你还能体会到作者的喜欢之情,了不起!

生:我发现珍珠鸟的胆子是慢慢变大的,不是一下子就大的。

师:你看到了胆子变化的过程,有一双敏锐的眼睛。

生:(读第十一自然段)到这里,我觉得珍珠鸟的胆子才真正变大了,它再也不怕主人了。

生:珍珠鸟甚至“啄”我的笔尖,可以看出珍珠鸟完全没有了戒心。

生:(读第十二自然段)我体会到作者是很喜欢珍珠鸟的,他是很轻地用手抚一抚珍珠鸟的毛的。

生:我还从“友好”这个词看出珍珠鸟也喜欢上了主人,它是很喜欢地啄的,不是狠狠地啄的。

师:这个“啄”表示亲切!就像老师拍拍你的肩膀一样(师亲切地拍拍学生的肩膀),我不是要打你,而是表示我的友好!

师:同学们刚才的读书体会很深刻,都知道了小珍珠鸟的胆子是慢慢变大的,为什么小珍珠鸟的胆子会越来越大?我们知道珍珠鸟可是一种怕人的鸟啊,请四人小组展开讨论。

(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小组自由进行讨论)

生:是因为作者没有伤害它。

生:小珍珠鸟的胆子越来越大是因为“我”对它的信赖,“我”对它的友好。

师:同学们,鸟和人虽然不能进行语言的交流,但是小珍珠鸟却通过自己的一举一动与作者进行着情感的交流,表示对作者的友好和信任。在他们相处的过程中,最让你感动的是哪一处?

生:我觉得文章第14自然段最让我感动,因为小珍珠鸟竟趴在作者的肩上睡着了,这是多么感人的画面啊!

师:老师也有同感,你能有感情地朗读一下吗?

生感情朗读。

师:本来很怕人的鸟儿,竟然趴在作者的肩上睡着了,好美的一幅画面!指名配乐朗读(学生一边感受,一边观察插图)你知道作者在笑什么吗?

生:作者在笑:小东西,你玩累了吗?趴在我的肩膀上不要摔下来哟!

生:作者在笑:小珍珠鸟,你的胆子太大了,不怕我把你抓起来吗?

生:作者在笑:这小家伙,一定作了一个好梦!

师:作者的笑是会心的笑,是善意的笑,小珍珠鸟真的把我当作亲密无间的好伙伴、好朋友了。那么,小珍珠鸟趴在我的肩上做梦,它梦见了什么呢?

生:小珍珠鸟梦到自己与主人在屋里捉迷藏,一起嬉戏。

生:小珍珠鸟梦到主人就是它的父母,它在主人的怀里撒娇,要小虫子吃。

师:大家的想象真精彩,从中可以看出人与鸟之间建立了真挚的友谊,营造出了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师配乐朗读,生感受温馨的画面,感人的情怀。

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三)回读第三至五自然段

师:看来,在作者的精心呵护下,小珍珠鸟的活动地点变化了,我们感受到了小珍珠鸟的活动方式、性格也发生变化了,它越来越亲近“我”,信赖“我”了。透过小珍珠鸟的变化,你感到仅仅是小珍珠鸟信赖作者吗?

生:大鸟也信赖作者,它们允许自己的孩子飞出笼子,与作者亲近。

师:文中哪些语句体现出大珍珠鸟信赖“我”?你不禁想读一读课文中哪些段落?默读三至五自然段,画一画相关语句。

……

学生朗读所画语句。

(四)关注描写人的语句,体会信赖是彼此创造的

师:不论是大珍珠鸟还是小珍珠鸟都对“我”产生了信赖,但这珍珠鸟一家为什么会对“我”产生信赖呢?

生:是“我”精心呵护它们的缘故。

师:画一画描写“我”精心呵护珍珠鸟的语句。

学生朗读,体会“我”对鸟的爱。归纳出:不看――不管――不伤害――不停――不写。

师:你感到仅仅是珍珠鸟信赖人吗?

生:不是,作者也信赖珍珠鸟。

师:是啊!作者坚信只要通过自己的精心呵护、只要自己对小鸟尊重、只要自己付出爱,就一定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五)拓展延伸

师:“我”与珍珠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种信任是无价的,也是最感人的。你能用文中的一句话来表达出你此时的感触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师:我们要像作者一样用自己的爱心滋润周围的一切事物,用我们的爱心浇灌友谊的花朵,创造人世间最美好的亲情,携手共创美好的未来。

师:你也试着仿照作者的这个内心感受,写一句有关信赖方面的格言。

学生开始动笔,写后交流。

师:(总结)是呀,信赖是一座桥,让我们彼此心灵相通。信赖是一盏灯,照亮我们前进的航向。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坦诚,互相信赖、理解、宽容,和睦相处。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播放歌曲《爱的奉献》)

附:板书设计

21.珍珠鸟

信赖

珍珠鸟←——————→“我”

关爱

珍珠鸟教学反思

一、读书实践,感受语言,在感受中学习

在本课的阅读教学中,我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以学生原来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领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在自悟自读中感受阅读乐趣。整堂课的教学始终以学生自读自悟为本,并运用了多种形式的朗读方式,面向全体学生,学生学习兴趣很高,实现了读中自得自悟的教学理念,另外,注意把课内课外知识有机结合,让学生更好地领悟了文章的含义,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快乐,求得发展。

二、驰骋想象,个性解读,在体验中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探究性和创造性阅读能力,应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因此,在教学中,我提出 “作者看着小珍珠鸟在笑,他在笑什么?”“小珍珠鸟趴在我的肩上做梦,它梦见了什么?”让学生驰骋想象,学生凭着对课文的理解,对作者与小珍珠鸟之间友谊的多元解读,发言不时闪现充满个性、智慧的语言,一幅温馨的感人画面浮现眼前,从而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三、创设自主开放的学习氛围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我也反思了自己过去对课改的理解。以前,“放”出去教的课文总担心学生这样学不会,那样学不扎实,还担心一经“放”出去,“收”不回来怎么办?让学生自主学习成了一句空话。学生们花了很多时间,学得苦,学得紧,教学效果却不好。这次尝试,如:学习第八自然段时,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回答形式多样。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学生是鲜活的生命个体,他们所具有的主体能动性及丰富的创造潜力,使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展现出让人敬重与钦佩的活力,而正是这种富有生机的活力与创造力,才使课堂教学连续成新的发现、新的感觉、新的收获和新的经验,从而成为教师生成新的课程经验的重要基础。自主、开放是语文学习的快乐之源,创设自主合作、开放的学习氛围,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能使阅读课堂成为发扬学生个性的天地,这样的课,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从而达到高效的目的。

四、情感体验,提高认识

学生读书后,都有一种“读完了就想说一说”的冲动。为此,我让学生也仿写一句格言来表达出此时的感触,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信赖的理解,在学生与文本、作者的对话中提高了道德的认识。学生有感而发,相信爱心的滋润一定能够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口算课件


老师在开学前需要把教案课件准备好,每天老师都需要写自己的教案课件。课堂反应会在教案中映射出来,要写好教案课件有没有好的范文可借鉴呢?以下是幼儿教师教育网编辑为您准备的完整口算课件相关篇章,欢迎你阅读与收藏!

口算课件 篇1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13、14、15页例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掌握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能正确熟练地口算。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抽象概括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能力,渗透转化、迁移类推的数学思想方法。

过程与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其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共同探讨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的口算方法和算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联系实际的数学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积极思维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正确计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口算除法的方法,正确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

理解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算理。

教具准备:

西红柿图片7个(上面写有算式);书上主题图信息、问题;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今天是幸福农庄大丰收的日子,让我们一起开着小火车去看看吧,正确说出火车上算式的答案,火车就会向前开动。

300×4= 50×8= 1000×5=

6÷3= 24÷3= 40÷8=

让学生说说乘法口算题的方法。算完乘法后小结:计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时,可以把其中一个因数看成是几个十、几个百或几个千,再来计算。下一题。

让生说除法式题的计算方法,并小结:这是咱们之前学习的口算除法,可以用乘法口决直接计算。

2、出示课题。

师:今天这节课咱们继续来学习口算除法(出示课题)

读课题。师:一起把课题读一读。

(3)读了课题,你想在这节课学会什么?(可以看出你是个会思考问题的孩子,一下就抓住了我们学习的关键。)今开这节课我们就重点来学习像这样的除法算式怎样口算?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明白为什么可以这样算。(板书:怎样算?为什么?)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瞧,幸福农庄到了。(出示图)

收集信息

仔细观察,从图上你能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生口答,师出示信息)(你的观察仔细;你的表达真完整。)

提出问题,列出算式。

根据这些信息,请你选择一组你喜欢的数学信息提出什么问题?想好后轻轻地说给算己听,说完后请举手(生口答)

师:真是个会提问的孩子,会列出算式吗?为什么用除法算?(因为题目要求的是把60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

师:咱们接着看这些信息,你提出了什么数学问题,怎样列算式?(出示第二、三个问题,并板书算式)

探究算法,理解算理

(1)60 ÷3=

师:如果老师想知道赵伯伯平均每次运多少箱,你会口算吗?先自己想一想,想好后和你的同桌说说你的是怎样算的。

①同桌交流

②汇报:(预设)

a、先不看被除数末尾的0,算6除以3等于2.,再在2后面添上1个0。

(师用红粉笔标出6、3、2并写出得数)

理解算理:

师:为什么可以这样算呢?这里的6表示什么?

生口答并同时用课件演示分小棒的过程:6表示有6捆小棒,3表示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捆。所以60除以3等于20。

师:他的想法大家听明白了吗?请小朋友看黑板,60是6捆小棒,也就是6个十,(板书6个十),6个十除以3等于2个十,也就是20,所以60除以3等于20。

说算理:

跟老师一起说一说他的想法:60除以3等于几,可以这样想,60是6个十,6个十除以3等于2个十,也就是20。

同桌说 全班看课件说(咱们再来看大屏幕说一说。)

b、做除法想乘法

a师:有谁的算法跟他的不一样?(3乘20等于60,所以60除以3等于20。)

你想到了算除法想乘法的方法,真好!请看大屏幕,说说他的想法。

b(如若没有学生想出)师:老师这也有一种算法,大家帮我看看行不行?

师:我是这样想的,要算60除以3等于几,就想3乘几等于60,(板书)因为3乘20等于60,所以60除以3等于20。(板书)也就是通过算除法想乘法的方法来计算,可以吗?咱们一起看大屏幕来说说这种算法。

c、小结、口答。

通过思考,咱们算出了60除以3等于20,(师写得数和单位)在这两种方法中你比较喜欢哪种方法?想法跟他一样的请举手。看来大部分同学比较喜欢第一种算法,也就是在计算时,把整十数看成几个十再去除以一位数,这样得出的结果就是多少个十。在以后的计算中你认为哪种方法简便就可以选用哪种方法计算。一起口答。(生齐答)

(2)王叔叔、李阿姨也是运3次,他们平均每次运几箱呢?请小朋友们算一算,和跟自己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生算并指名汇报。

汇报600除以3让汇报学生说说算法;并小结:计算整百除除以一位数时,可以把整百数看成是几个百,计算的结果就得几个百。

汇报240除以3时在学生说算法的同时板书算法,并让全班学生说一说。你能用你自己的话来说说怎样口算几百几十的数除以一位数吗?(把被除数看成几个十,计算的结果就得多少个十)

全班一起口答上面两道题。

5、练习

师:会口算了吗?那我来考考你。猜出茄子宝宝后面躲着几,茄子宝宝就和你交朋友了。(出示课件)

180÷3 1800÷3 (说说后一题的想法,并观察说发现。)

400÷2 400÷8 相机让学生说说想法,并比较:在这两题中,被除数都是400,为什么在计算时要把上一题的400看成是4个百,而在下面一题中却得看成是40个十呢?(因为4个百除以8不够除)

师:看来,咱们在计算整百数除以一位数时,还得根据除数来确定把被除数看成是几个百或几个十。

3000÷3 3000÷5相机让学生说说算法,算完第一个时小结:遇到整千数除以一位数时,可以把被除数看成是几个千,再来计算。

三、巩固深化,快乐练习

1、点鞭炮

接下来让我们带着收获再来玩几个游戏吧!

第一个游戏(出示课件:点鞭炮)为了祝贺幸福农庄的大丰收,聪聪在农庄里高兴地点起了鞭炮。快速说出鞭炮上除法算式的得数,这个鞭炮就被你点响了。谁想来?(点名)其它同学认真听,如果他回答对了,咱们就说:“啪”,如果他回答错了,咱们就说:“哧”。

师:鞭炮顺利炸响,不过,刘老师要提醒大家,在咱们平时玩鞭炮时可得注意安全,不要伤了自己。

2、第二个游戏:抢西红柿。

为了感谢大家的帮助,王叔叔送给了小朋友们人些西红柿(出示西红柿图片),要求分送给咱们班的小朋友。为了方便,老师将咱们班分为两组,一二组小朋友是聪聪队、三四组为明明队,当西红柿上的算式得数大于100时归聪聪队,聪聪队的小朋友说:“我们要”,明明队的小朋友说“他们要”。当西红柿上算式的得数小于100时西红柿归明明队,明明队的小朋友说“我们要”,聪聪的小朋友说“他们要”。准备好了!

210÷7 5000÷5 1200÷3 100÷5 450÷9 200÷2 4000÷8

计算200÷2后,出示一个小正方形遮住被除数,想一想:如果要把西红柿送给聪聪队,被除数要换成几?把被除数改成几就可以将西红柿送给明明队?

3、应用。

师:同学们的反应真快。叔叔阿姨们装菜运到超市后,超市的阿姨们“准备把 120个茄子装袋进行销售:

可供选择方案

①每3个装一袋。

②每4个装一袋

请你选择其中的一种装法,在草稿本上算算可以装几袋?

四、总结。好了!现在咱们回过头来看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师:今天这节课咱们学习的是整十、整百数、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在证算时咱们可以把被除数看成几个十、几个百、几个千再来除以一位数,或是通过做除法想乘法的方法来计算。

五、指导看书。

六、拓展:想一想,有几种不同的填法( )×( )=( )÷( )=20

口算课件 篇2

这课在教材编排上分三个层次:第一,以生活情境提供条件,从而引出口算除法的算式。第二,根据除法算式,学生根据不同的算法说出不同的算理。第三,做一做及练习十三中的习题。

在对本课教材进行分析时,基于我对教材的理解,制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数(商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以及相应的估算,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经历探究口算算理的过程,使学生领悟学习数学的方法,促进他们的迁移、有序思维能力。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对教材进行了如下的处理:

1、情境的创设。“如何让枯燥的口算内容变得丰富,让乏味的算理变得有情趣”是我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思考最多的。教材提供给我们的情境是分气球和分彩旗,我自认为这个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于是就想到了我们学校比较有特色的海洋月活动,以此为情境展开教学,我觉得比较有海岛特色,贴近学生的生活,也更新颖些,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于是在课开始前引用学校开展的活动与学生进行聊天,取学生熟悉的素材进行导课,然后与学生一起探讨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算理。

2、让学生多说,说算理,说想法。此课之前,学生已有表内除法与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乘法口算作为基础,学生对“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口算应该不是很难,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它的算理,于是在课堂中我尽量让学生参与“探索、交流”的学习过程。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独立思考得出80÷20的不同口算方法后,再让同桌交流口算方法、说算理,让每个学生有说话的机会。通过“说”提升学生对口算过程的认识,通过“说”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

3、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探索计算方法。本堂课在“剖鱼”、“剥虾”、“兜绳”等活动中引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学生也应该能够体会到生活中有时不需要很精确的结果,这时就要用到估算的方法。把计算教学置于现实情境之中,把探讨计算方法的活动与解决实际问题融为一体,我觉得这样的计算教学更有意义些。

4、让学生多练,练速度,练准确率。计算说白了就是需要多练,所以在课中安排了“开小火车”、“钓鱼”、“闯关”等熟练口算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练习口算,提高口算能力。

口算课件 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口算整十数除整十,几百几十的数(商一位数)。

2.使学生经历探索过程,掌握口算方法。

3.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除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4.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掌握整十数除整十,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经历探索过程,掌握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听算:

(1) 20 × 4=30 × 7=

(2)90里面有( )个十,450里面有( )个十。

(3)120 ÷ 3=320 ÷ 8 =70÷7=180÷6=

2.估算: 81 ÷8≈122 ÷ 4 ≈

3.分气球。

(1)4个班,每班有20个气球,一共有多少个气球?

(2)有80个气球,平均分给4个班,每班分到几个?

(3)出示图:你了解到了那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有80个气球,每班20个,可以分给几个班?)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1(1)

(1)第三个问题怎样列式?怎样算80÷20呢?请同学们自己先想一想,再说给组内同学听一听。

(2)学生先独立思考口算方法,然后组内交流。

(3)汇报口算方法:我听见有的同学说得可好啦,谁愿意给大家说说?

①20×4=80,所以80÷20=4

②8÷2=4,所以80÷20=4

(4)有的同学是用想乘法算除法的,有的是用表内除法来想的,都很好,那么你喜欢哪种方法呢?把你喜欢的方法再和同桌说说。(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口算方法和同桌说一说。)

(5)出示估算:83÷20≈80÷19≈

看一看这两道题,能不能运用你以前的学习经验和刚才的口算方法来解决它们。女生第一道,男生第二道,想好后同桌互相说说。然后指名回答,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6)小结:两位数除法的估算可以怎样做?(把两位数看作与它比较接近的整十数,再口算出结果)

(7)做一做:(口算,并说出想的过程)

60 ÷ 20=90 ÷ 30=80 ÷ 40 =

62 ÷ 20≈93 ÷ 30≈80 ÷ 38 ≈

2、教学例1(2)

出示例1(2)图

(1)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这个问题应该怎样解决?

学生列式: 120 ÷ 30 =

(2)你能利用我们刚才学的口算方法,计算出这道题的结果吗?

生汇报得数,并说出是怎么想的。

(3)结合刚才的估算经验,估算:122 ÷ 30≈120 ÷ 28 ≈

指名回答,说出估算过程。

3、考考你。出示79页做一做。

4、小结:

对比例1(1)(2)两题有何相似之处?

三、师小结:

我们今天研究的就是整十数除整十数和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的口算除法。(板书课题)你都学会了吗?

四、巩固新知:

1、口算下面各题:(80页1写书上)

(1) 20 × 3=(2) 60 × 4=(3)80 ×5=

60 ÷ 20=240 ÷ 60=40 0÷ 80 =

生独立口算,观察每组两道题有什么关系?怎样很快说出下面除法算式的商?(掌握想乘算除的口算方法)

2.解决问题:

小红的故事书一共有120个小故事,她每天看1个小故事,看完这本书大约需要几个月?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生谈体会,师总结)

口算课件 篇4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早上好!我是小学数学组XX号的。

一、教材分析

《口算除法》是在学生掌握了表内乘、除法,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后面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本节课教材在编排上注意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实用价值。本节课教材安排了主题图和例1,主题图为我们提供的资源是一幅运送蔬菜的场景图,通过小精灵的问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引出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

教学目标:1、理解掌握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能正确熟练地口算。 2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共同探讨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的口算方法和算理。 3通过联系实际的数学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正确计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口算除法的方法,正确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理解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算理。

二、设计理念

第一,注意突出数学和现实生活的联系。在学习例题之前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二,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突出数学知识的迁移。学生探索的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会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一位数的口算除法,通过观察、比较、类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强调把几十、几百、几千看作几个十、几个百、几个千来想,突出本课的新知识与表内除法的联系,促进学生学习的迁移。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属于计算教学范畴,以往计算教学机械枯燥乏味,而机械的训练更使学生厌烦,导致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布鲁纳曾经说过:“学生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教材呈现的主题图是和儿童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生感受到生活中蕴藏着许多数学知识,激发了学生良好的学习愿望。使学生体会自己所学的知识能运用到生活中去,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积极性就会得到提高。设计中我把数字稍微改动了一下。

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去“做”数学,而不是用眼睛“看”数学。因此,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我让学生根据主题图提出问题并尝试练习,再让学生进行自我验证。肯定鼓励学生的独特想法,保护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明算理时,给足自主探索的时间,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发现,因为这样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通过质疑60真的变成了6了吗?进一步明确了算理,真正完成了“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和谐性过渡,丰厚了探究的底蕴,为孩子们的进一步探究激发了热情和欲望。

3、及时反馈,内化提高。

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我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设计了练习:本次练习有两个层次。(1)基本练习;这些练习既重视基本训练,又注意了综合性训练,层次比较鲜明,这样由浅入深。(2)内化提高。练习中巧妙设计300÷5教学资源,实现了让学生进行进一步探究学习的良好效应。相对课始的探究素材,显然最高位数字比除数小的这类口算除法要复杂一些,需要学生认真观察、辨别,对比练习,突破难点。

4、巩固升华,总结提升

在这个环节,我安排了三块内容:一是摘苹果游戏,8道口算题。“被除数末尾要保留零”的情况和不用保留零的情况。二是由关联的两组口算题。让学生感悟:当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10倍,商也扩大10倍,渗透商的变化规律。三是解决问题能力的萌发和培养。尤其是在自然贴切的解决问题情境中,让学生利用口算解决问题。

在整节课的教学中主要体现了三个特点:一是以有层次的体验贯穿全课,使学生自始至终都能以极大的兴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彰显个性化的学习风格,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二是突出对教学实效性的追求,使教学目标不再是一个虚架子,而是实实在在地分解并落实到了具体环节中。三是广泛地链接周边的课程资源,使学生的数学学习置身于广阔的背景之下,变得丰富多彩。

口算课件 篇5

【教材分析】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小学生学习整数除法的最后阶段,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九义教材对除数是两位数除法这块内容的安排是在第六册,其中口算除法包括三部分内容:一位数除两位数(42÷3)、一位数除整百整十数(420÷3)、用整十数除(60÷1 0、150÷50)。与九义教材相比,课标教材把这内容编排在四上,比九义教材晚了一个学期,内容编排上,删除了一位数除两位数(42÷3)、一位数除整百整十数(420÷3)的口算,因为整体计算要求降低,对于后续学习的作用不太大。保留了用整十数除(80÷20、120÷30)的内容,并把估算内容与口算内容结合起来一并教学,这样,既减少了课时量,又加强了口算、估算之间的联系。口算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更是学生学习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笔算除法的重要基础,因此把它安排在笔算之前。

口算除法是一节计算课,是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这一单元中的起始课,内容主要教学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的口算,教材安排了一个例题,一个练习,把用整十数除与估算合在一起进行教学,旨在用口算来解决估算,重点还是对口算算理的理解与口算方法的掌握。对于新知教学则通过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寓算理于情境中,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探讨口算方法,掌握用整十数除的口算方法。在口算之后,还安排了相应的除法估算,为给试商做准备。

教材安排的一个例题有两个小情境:

(1)是分气球(整十数除整十数)。

(2)是分红旗(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之后都安排相应的估算和做一做,教学的结构和方法基本一致。而两小题学生思维水平基本处在同一层面上,分开教学意义不大,因而我重组教材,把两部分内容置于同一情境中进行教学,集中突破80÷20的算理和算法,多给学生“说”的机会,通过“说”提升学生对口算过程的认识,通过“说”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

【设计意图】

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是要改变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获得数学源于生活的体验,教师就应该转变角色,成为真正的组织者、引导者。在这一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我设计了这节课。

1、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通过提供一个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小朋友们分气球,让学生从这一生活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再列式计算。创设这样的情境,一是置计算于现实的情境中,把探讨计算方法的活动与解决实际问题融为一体,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经历口算除法计算方法形成的过程,还数学以本来面目。二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探究算理,掌握算法。

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环节,解决整十数除两位数、整十数除三位数这两个式子,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各自的计算方法,并通过问“还有不同的算法吗?” 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来提倡算法多样化,为学生与学生、学生和教师之间进行数学交流提供较大的空间。再问学生“你喜欢哪种方法”使算法得到优化。在学生基本掌握口算方法的基础上,再通过情境信息的变换,在情境中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明白为什么要估算。对于估算方法的处理上,则重在转化,把估算方法转化到口算方法上来。让学生在表达、讨论、交流中促进数学思维活动,从而使学生体验到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同时数学思维品质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得到培养,合作交流能力得到提高。

3、巩固算法,拓展应用。

在学生上一阶段学习成功的基础上,再通过一定量、趣味性的练习,加强技能的训练,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练习口算,提高口算能力。这是一个进一步巩固知识和熟练掌握技能的过程。算法形成后,让学生用240元钱到体育用品超市购物,设计购物方案,目的是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考空间,营造一个展示才华的机会,又为学习计算找到落脚点,算用结合。

4、全课总结,知识升华。

通过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及时的梳理,使所学知识在总结中进一步提升。同时培养了学生概括、总结的能力。

以上几个环节的教学,力图体现以学生为本,变教师的“讲”为“引”,变学生被动听为主动探索,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理解并掌握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的口算方法(商是一位数);并学会相应的除法估算的方法。

2、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经历发现、提出数学问题、探索计算方法、解决所提数学问题的全过程。

3、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理解并掌握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的口算方法。

【难点】:经历探索过程,掌握口算、估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学校买了气球来布置环境。请你仔细观察,从图中你了解到了什么信息?

2、认真思考,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谁能够把这些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说一说。

4、怎样解决“可以分给几个班?”这个问题?

5、你是怎么想的?

二、探究算理,掌握算法。

1、探讨80÷20的算理。

(1)如何计算80÷20呢?

把你的计算方法跟你的同桌同学交流交流。

(2)反馈。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跟全班同学交流交流。(反馈算理,要充分发挥课件的作用,让算式回到图,使数与形结合起来,支撑学生算理的理解。)

2、那如果是60个气球,每班20个,可以分给几个班?、120个、100个,那分别又可以分给几个班呢?请你在数学本上试试。

(1)学生小试练习。同桌互说口算方法。

(2)反馈时重点讨论:120÷20、100÷20是如何计算的?

(3)小结揭示课题:通过分气球,我们学习了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在计算这些算式时,我们把它转换成表内除法或想乘做除的方法,然后用口诀进行计算。

3、估算。当各班的体育委员去领气球的时候,体育老师告诉大家,其实一共有83个气球每班20个,最多可以分给几个班呢?列式计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83÷20≈ 80÷19≈

4、总结。

三、巩固算法,拓展应用。

1、小试身手。

20×3= 60×4= 80×5=

60÷20= 240÷60= 400÷80=

62÷20≈ 240÷61≈

让学生仔细观察每组三题有什么联系,思考“怎样很快说出下面除法算式的商?”

方框中可能藏着哪些算式?

2、争做计算小能手

3、应用生活。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口算课件 篇6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的数(商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经历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通过合作、交流、讨论优化算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信心,体现主人公的地位。

二、教学重难点

探索口算方法;掌握整十数除的口算方法。

三、教具、学具准备

有关的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复习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1。(点击课件出现例1的情景图)

(1)提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请大家根据这个信息,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生:可以分给几个班?

师:好,谁愿意把这题完整地说给大家听听?

生:学校买来80个气球,每班分20个。可以分给几个班?

师:很好。请看大屏幕。(同时课件出现问题)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生纷纷举手,可指名答)

生:用除法计算,算式是80÷20。

(2)探索口算方法。

师:怎样计算80÷20呢?请同学们先自己想一想,也可以小组之间交流、讨论,再互相之间说说口算方法。

(3)汇报,师评析。

生1:80÷20=4,我是这样想的:因为20×4=80,所以80÷20=4 。

生2;对,80÷20=4 。因为8÷2=4,所以80÷20=4 。

2、教学例2。(出示课件)

生:学校买来了120面彩旗,每班分30面。可以分给几个班?

师:谁能解决这个问题?

生:用除法计算,算式是:120÷30 。

(2)探索、讨论口算方法。

师:怎样算120÷30呢?可以小组间交流、讨论,然后汇报。

3、小结。

4、估算。

(1)探讨估算方法。

师:请大家看大屏幕。你们知道这几题的要求吗?

想一想:83÷20≈122÷30≈

80÷19≈120÷28≈

生:用估算求商。

师:请你选一题来试一试。将估算的方法说给同桌听一听。

(2)交流,并总结。

师:现在我们来交流交流。谁愿意说一说?说说你的口算方法。

生: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估算时,先把不是整十或几百几十的被除数或除数看成整十或几百几十的数,再用刚才我们学会的.口算方法算出商。

师:你总结得真好。请你告诉大家,把不是整十或几百几十的数看成什么样的整十或几百几十的数?

生:是,要看成和被除数或除数最近的整十或几百几十的数。

师:这样说就清楚准确了。大家同意他的观点吗?

生:同意。

(三)巩固练习

1、小试身手。

“做一做”40÷20=143÷70≈

360÷40=632÷90 ≈

2、智力比拼。根据数字写出两道除法算式并计算。

3、智力赛跑。三分钟内看谁最先做完30道口算题。

(四)全课总结

好了,通过这节课,最后,请你用“我学会了”谈谈自己的感受。

作业:P80练习十三。

新课呈现:

本节课的主要课型方式是要素组合方式,辅助课型是平台互动。由于本节课的重难点是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和口算能力,因此,从情境的创设到新知的探究,再到练习,各个环节都充分使用了看、听、讲、想、做、动、静七要素,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口算方法并得到多次的强化。

1、讲、动。本节课在探究口算方法时设计了自己说一说口算方法、个别汇报,目的在于通过“动”为学生创造更多“说”的机会,强化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2、“做”。除了两个“想一想”,还设计了3个挑战练习,让学生在“做”中提高口算能力

3、想、动静转换。探究口算方法时,先让学生静静的思考,再2人小组交流;练习时,学生先独立思考、完成,再同桌交流或者自己说算法。使学生先有想法,再交流,先静后动,动静转换,让学生的每一个学习活动都有明确的目的性

4、听。师生每一次的“讲”就是其他同学的“听”。

5、看。看主题图,集体订正习题等,都用到了“看”这个要素。

具体反思:

1、在口算方法的及时巩固练习中,让他们多练习,看到不同的情况。

2、教学中合理而有效的运用了看、听、讲、想、做、动、静七要素,使学生掌握了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得到了多次的强化,提高了学生的口算能力。

3、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下放给学生,创造小组交流的平台,引导学生把学过的知识迁移到本节课的新知来,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

4、在时间的调配上稍微有一点欠缺,后面的练习还没有做完。课堂上表情可以再丰富些,语言还不够抑扬顿挫,有时语速较慢。

5、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讲、听训练。如:发言人要面向大多数同学,声音要响亮等;倾听者要关注发言人,听清别人说了什么等。

四则混合运算课件锦集


为了提高您的满意度,我们修改了“四则混合运算课件”。教案和课件是老师工作的一部分,因此教案和课件需要每天都写。教案是增强和创新教学的工具。希望本文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也请您收藏!

四则混合运算课件【篇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6页练习十六第10-15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2.在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从而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熟练运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对策:

鼓励学生积极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真正理解数量关系后选择不同的方法来列式解答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将对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的稍复杂的实际问题进行练习,看看哪些同学通过学习真正掌握了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

二、计算练习

下面各题怎样简便怎样算。

5/6(2-1/3)3/48/9+3/495/6-7/1215/14

84(5/12-2/7)66/7+6/71/6[7/8-(1/3+1/6)]9/4

1.男、女生各选一组题目进行计算比赛,待大多数学生完成时请六名学生板演。

2.教师在学生练习时巡视学生练习情况,然后结合板演进行讲评,要注意分析哪些情况适合简便计算以及运用了哪些简便方法。

3.同桌学生互相检查计算情况,进行评价,教师及时了解学生计算正确率。

三、解决实际问题

(一)练习十六第12题。

1.学生读题并画出线段图,列式解答后先与同桌交流。

2.提问:5/8米与1/4在题中表示的含义有什么区别?用去1/4与还剩1/4的含义各是什么?

3.比较这两小题的解题思路及解题方法,请学生交流后教师及时小结。

(二)练习十六第13题。

1.学生读题后独立思考并列式解答。

2.请学生交流思考过程并突出比较两题中的节约了1/8与节约了1/8吨,教师及时了解学生解答情况,及时评价。

(三)练习十六第14题。

1.学生读题后独立思考并列式解答。

2.请学生交流思考过程及解答方法,教师组织学生将两小题进行比较并比较不同的解题思路。

(四)补充练习

1.修路队要修一段360米的路,第一周修了全长的2/9,第二周修了全长的1/4.两周一共修路多少米?

2.(1)一瓶果汁有6/5升,喝去1/3,还剩多少升?

(2)一瓶果汁有6/5升,喝去1/3升,还剩多少升?

(3)一瓶果汁有6/5升,喝去一些后还剩1/3,还剩多少升?

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完成后进行交流,重点讲评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四、课堂作业

做练习十六的第10-15题。

课后反思:

本课时内容主要以教材提供的为主,我适当补充了一些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题,主要想帮助学生提高计算能力,尤其是提高学生灵活运用运算律使计算简便的能力。课堂上,我及时结合学生板演中出现的一些情况进行了讲评,帮助学生分析计算错误的原因。可惜的是,很多错误的出现主要还是因为学生没有良好的计算习惯造成的。对此,很多学生并不以为然,这真让我感到有苦恼和遗憾。

教材上提供的这些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难度不大,所以我先组织学生独立完成其中的第12、13题,并进行对比,让学生理解分数在具体情境中可能表示不同的意义,分析题目时要认真读题。

四则混合运算课件【篇2】

教学要求: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难点、重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能通过推算感知1千米有多长;简单的单位换算。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曾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吗?

它们之间的关系你还记得吗?

当测量或形容比较短的长度时一般我们用这些长度单位。那我们在测量比较长的长度时一般用什么单位呢?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图告诉了我们什么。

出示图。

你能说出每张图所表示的意思吗?

(2)这是公路上的里程碑,离南京还有98千米。

(4)这是地图上的线段比例尺,就是用图上的1厘米表示实际的16千米

是的,在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时,由于都是比较长的长度,通常我们用千米作单位。千米可以用符号km来表示。千米又叫做公里。

千米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谁来说说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说过千米。(请学生说)

那你们知道1千米究竟有多长呢?

同学们一定有体育课中100米赛跑的经历吧。那10个这样的100米是多少米呢?(1000米)

你知道我们学校操场的跑道一圈是多少米吗?几圈是1千米呢?

(3)鼓励学生在图中找出不同的路线表示出1千米。

3、4、独立完成后读一读,说说是怎样思考的。

(2)(3)先讨论该怎样解决,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要根据图中南京到上海的铁路大约长300千米,估计出南京到济南的铁路和南京到北京的铁路大约长多少千米。如果把南京到上海的铁路长度看作1份,那么南京到济南的铁路长度有这样的2份多一点,即大约长700千米;南京到北京的铁路长度大约有这样的4份,即大约长1200千米。

教学要求: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使学生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初步建立某些物体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难点、重点: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能通过推算感知1吨有多重;简单的单位换算。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曾学过哪些质量单位吗?

我们知道在计量比较轻的物品时一般用千克和克这些质量单位。那我们在计量比较重的或大宗物品有多重时,一般用什么单位呢?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图告诉了我们什么。

出示图。

图上画的你都认识吗?

码头的货物、货场上的大集装箱、铁路运输线上的货车车厢,这些堆放的或运输的都是些比较重的或大宗的物品。在计量这些物品有多重时,通常都用“吨”作单位。

吨还可以用符号t来表示。

那你们知道1吨究竟有多重呢?

每袋大米重100千克,那10袋这样的大米重多少千克呢?

一袋大米是100千克,2袋大米是200千克,……10袋就是1000千克,1000千克就是1吨,像这样的10袋米才够1吨重。所以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等式:1吨=1000千克

你还能找一些自己熟悉的物品,想想多少个这样的物品重1000千克,也就是1吨呢?

三、想想做做:

(2)80袋水泥重多少千克?是多少吨?

这个问题怎么解决?说说你的想法。

(3)通过换算,数和单位名称都改变了,那他们所表示的重量有没有发生变化呢?

4、5、6、  先讨论该怎样解决,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7、你知道吗?

请学生先读一读,再算一算。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节约用水。

教学要求:通过对已学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进行练习,加深理解千米和吨的概念,能合理运用,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1.  前几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千米和吨。

老师想考考大家,你知道了千米和吨的哪些知识?

整理板书:

2. (1) 把我们所学过的长度单位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一排,你行吗?

(2) 把我们所学过的质量单位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一排,你行吗?

二、 巩固练习:

1.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书上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你能对立完成吗?

4:仔细看图,了解题中所提供的信息,你能想到几种不同的解题方法?

怎样安排车辆,用的运费最少?

比较不同的方案,作出最佳的选择.

教学要求:通过“走走看看”和“查查填填”两部分内容,用不同的方法来体会和理解1千米的实际长度及千米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前几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千米,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走走看看,实际体会一下1千米究竟有多长。

a) 把学生带到操场上,先看一看100米的跑道有多长。

b) 每个人走一走,100米的距离大约走了多少步,大约用了多少分钟。

c) 交流讨论:

照这样的步子,估计大约走多少步是1千米,走1千米大约要用多少分钟。

d) 实际再走一走,验证一下,走1千米是不是需要走那么多步,需要这么多时间,并把得到的结果记录下来。

查查填填:

和学生一起在网上查找书上55页的资料,一起填写。

四则混合运算课件【篇3】

教学要求:

1.使学生掌握有中括号的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并学会在计算结果使用约等号求出得数的近似值。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估计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口算。

出示练习十五第l题,指名学生口算。

2.提问:

在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里,含有中括号的,要按怎样的顺序计算?

3.引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继续按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来计算整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L教学例2。

(1)出示例2。

让学生说出运算顺序。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强调有中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2)追问:最后一步为什么要用约等号?

指出:在计算时如果按要求哪一步取了近似值,这一步就要用约等号。如果在运算过程中遇到除法的商小数位数较多,或者出现循环小数,一般可以保留两位小数再计算。

2.完成试一试。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取得数的近似值的。

三、组织练习。

1.做练一练。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

2.讨论练习十五第2题。

让学生相互讨论每一题的运算顺序,然后在班内交流。

3.做练习十五第3题。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

4.做练习十五第4、5题。

(1)让学生先估计每道题的得数,结合提问是怎样估计的使学生了解第4题结果应比8月份用水吨数多,比7月份用水吨数少;第5题的面积大约接近1062的平方米数,即在30平方米左右。

(2)让学生解答第4、5题,比较估计的结果是不是合理。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能说说自己的收获吗?

五、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练习十五第2题前三题。

家庭作业:练习十五第2题后两题。

四则混合运算课件【篇4】

教学要求:是学生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中的一些简便算法和括号的使用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应用学过的运算定律和有关知识简便计算一些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

教学难点:在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中,能简便计算的要尽

量使用简便算法。

教学用具:投影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激发

1.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2.5+0.25)42.74+8.32+1.688.40.2+1.60.2

10.72-3.5-0.72253212.518.3-9.3-0.7

学生口答计算结果,并讲每道题是怎样算的。

2.揭示课题:在四则混合运算中,有时也可以应用运算定律使一些计算简便。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四则混合运算中的一些简便算法。(板书课题:四则混合运算中的简便算法)

二、尝试

1.投影出示例4:看一看下面的算式有什么特点?运用什么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1.82.58+1.81.42+0.5

2.学生观察和思考后回答:

(1)这道算式有什么特点?

(2)应用什么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3.生用简便算法计算出结果,集体订正。

4.向学生说明:在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中,如果有哪一部分能简便计算的,要尽量使用简便算法。

三、应用

1.做一做。

先由学生观察并讲这些题怎样计算比较简便。再指出,有些题不是一开始就能看出可以用简便算法,而要在计算的过程中,注意观察有没有出现能用简便算法的,如果有,就要尽量用简便算法进行计算。学生做完后集体订正。

2.练习十第5题:计算下面各题,能用简便算法的用简便算法。

10.64+7.652.4+11.76

12.9[14.66-(1.3+8.2)]

9.83(3.8-2.3)+1.56.17

6.752-[4.7(0.54-0.38)+2.8]

15.4[8(6.34-4.59)]

3.练习十第6题:看谁算得有对又快。

生按要求比赛,给获胜的同学发奖。

四、攻破难题:

1.练习十第11题:小刚架用15米篱笆靠一面墙围成一个宽3.5米的长方形养鸡场。它的面积是多少?

分析与解:要求长方形的面积,必须先知道长和宽,这里宽是已知的,要求长又不能死板地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求出,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计算。可参照示意图来计算:

(15-3.52)3.5=28(平方米)

2.练习十第12题: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

14.7○[(1.6+1.9)1.4]=3填

[50.8-(20+9.6○0.4)]5=34填

五、作业:练习十第7~10题

四则混合运算课件【篇5】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0页例1及相应的练一练,练习十五第1-5题。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体会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并能进行一些分数的简便运算。

2、在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以及应用运算律进行分数简便计算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在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体会数学学习的严谨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教学重、难点:

根据整数的运算律和运算性质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措施:

在例题学习中,通过学生尝试计算、观察、讨论来认识到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巩固练习中设计的简便计算题要典型并及时进行总结。

教学准备:

教学光盘及补充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例1的图片:

(1)谈话:同学们,按照我们中国人的习俗,大家在过年的时候都喜欢挂上红红的中国结,象征着平安和喜庆。这里有两种不同形状的中国结。

(2)提问:看到这幅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教师选择其中一个进行板书:两种中国结各做18个,一共用彩绳多少米?

(4)提问:你能正确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尝试列式。

(5)学生交流,教师板书不同的算式:2/518+3/518,(2/5+3/5)18.

(6)追问:列式时你是怎样想的?

指出:在一道有关分数的算式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算,统称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这两道算式都属于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二、教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你能用数学语言来表述这两题的运算顺序吗?请学生来说一说。

2、学生独立计算这两题并进行比较。

3、你能说说怎样计算的吗?你有什么发现?

4、教师小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也是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5、做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教师巡视学生计算情况。

指名学生板演,教师结合学生板演情况进行讲评。

三、教学把整数的运算律推广到分数

1、引导:我们再来观察例题1的两种解法。比较一下,这两种解法之间有什么联系?哪种方法比较简便?你有什么想法?

通过交流明确: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我们在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要恰当地应用运算律使计算简便。

2、做练一练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结合学生板演说说分别应用了什么运算律或运算性质。

教师及时指出第1小题要先将1/57/6转化成1/56/7,再应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第2小题要先计算出括号中1/37/15的结果后,原题=12/7-(5/7+4/5),这时再根据减法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四、巩固练习

1、练习十五第1题。

学生按要求直接在书上写出每题的得数,再集体订正。

2、练习十五第2题左边三题。

学生独立计算,完成后集体订正。

3、计算下面各题,注意使用简便算法。

5/6+4/7+3/75/85/9+3/85/9

13/107+13/106/724(5/6-3/8)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学生板演,最后讲评,教师及时纠正学生计算中出现的错误。

4、解决实际问题。

(1)学校食堂原有大米3/4吨,前3天每天吃掉1/8吨,剩下的2天吃完。剩下的平均每天吃多少吨?

(2)一个书架有上、下两层,共放着128本图书。上、下两层图书本数的比是5:3,上层比下层多多少本图书?

学生先独立思考并列式计算,然后进行交流。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六、布置作业

练习十五第2题右边三题和第3、4、5题。

课后反思:

我根据学生原有的基础,重新设计了上面的教学思路,从今天课堂教学的情况看,实际效果是很好的。特别是练一练第2题的第2小题,很多学生由于受前面思维定势,简单地将计算题分为一般的四则混合运算与简便计算,对计算过程中间出现简便计算的情况还不适应,所以很多学生都没有想到简便计算,一直等板演的同学写出过程后才豁然开朗。于是我趁热打铁,提醒学生在计算四则混合计算时,一定要养成先观察再计算的习惯,要随时注意是否会出现可简便计算的情况。

四则混合运算课件【篇6】

一、教材分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是青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中国的世界遗产——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第一课时,本单元是学生在熟悉了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分数的意义和四则运算的基础上学习的,是继续学习百分数、比和比例等知识的重要基础,本节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为学习稍复杂的有关分数的问题打下基础。

目标定位:

1、能结合具体情景,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并能够正确计算。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领略中国的古老和文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重点、难点: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整数相关的知识基础,并且已经有了分析相关问题的能力,利用类推迁移,学生完全有能力解决本节课所设计的问题,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三、教法

针对以上的分析,结合本课时内容,整个教学思路是这样的:

1、充分体现算与用的关系,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本课努力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从学生已有的是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充分利用教材中创设的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把解决问题和计算有机地结合起来,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注重学生思维方法的渗透。

学生独立提出问题,独立思考,独立解决,然后在全班交流。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解题思路。学生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会对解决数学问题有深切的体验,会取得学习数学的经验。在这个过程中关注学生能否清楚表达自己的解题思路,能否对自己的列式做出解释,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练习的设计关注学生的个人差异。

关注每个孩子的能力、基础,针对不同层次的孩子,注重学生的差异,对同样的练习,做不同的要求,使不同程度的孩子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

4、注重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并且已经有了解决简单的分数乘除法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进行类推。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则混合运算课件【篇7】

1.口算.

订正时,让学生说说第个算式里含有哪些运算,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

教师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运算.

我们计算的两步式题,都是直接写出得数.为了看清楚运算的步骤,便于检查运算过程,可以写出运算的步骤和每次计算的结果,用一种新的格式来表示,即脱式.

引导学生明确:算式中只有减法和加法,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运算.

教师讲述:用脱式计算两步式题时,要先在原题下面的左边写“=”,再在“=”后面写第一步运算的结果,还设计算的部分要照抄下来,接着对齐上面的“=”,在下一行写“=”,在“=”后面写第二步运算的结果.(边说边板演)

指定两名学生板演.订正时再强调书写格式.

教师说明: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法和加、减法,不管乘法在前在后,都要先算乘法.

观察左边的算式,引导学生说明先进行什么运算,教师在乘法算式下面用彩色笔画上横线.表示要先做乘法运算.然后明确再算什么.

观察右边的算式.引导学生说明在这个算式里先算哪一步,教师也在乘法算式下面用彩色笔画上横线,表示要先做乘法运算.

让学生试着计算,指定两名学生板演.

(2)指导学生看教科书第9页下面的法则.

完成例2下面的“做一做”.

学生计算,指定两名学生写在投影片上.订正时要注意书写格式.

教师说明: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除法和加、减法都要先算除法.

右边的算式,也是先算除法运算,再算加法运算.

启发学生试算,指定两名学生板演.

(2)指导学生看课本例3上面的法则.

(3)反馈练习:

完成课本例3下面的“做一做”.

先让学生说一说:有除法和加、减法,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再计算.

4.师生小结.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法.有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除法。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学习的内容和应注意的问题.

1.根据算式,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2.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3.计算。

练习三第3题.

四则混合运算课件【篇8】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

知识点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乘除混合运算的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进一步学习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教学重点是理解含有小、中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并能将中括号在混合运算中正确的应用。难点是正确地进行(带中括号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新课程指出:要确立包含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体系。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本节课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认识中括号,明确中括号的写法、作用及含有小、中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2)能力目标:①在理解混合运算顺序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能用中括号解决实际问题,发展数学思维,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习惯。②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活动,学习自主获取知识的方法,体验数学活动中探索的乐趣。

(3)情感目标:①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混合运算的应用价值,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好地向智能结构转化,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②通过感受三峡工程的宏伟,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思想情操。

二、说教法

这部分内容是带中括号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在这之前学生已有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对小数也有了的初步知识,会进行小数的加、减、乘法的计算,本单元又学习了小数除法,因此这部分既是新知也是小数运算知识的结束。

教学理念:

第4信息窗呈现的是三峡水库淹没范围示意图。以文字形式提供了三峡工程一、二期移民人数和最终移民总数。拟引导学生提出有关三峡移民数量问题,引入对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知识的学习。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提出:第三、四期平均每期移民多少万人?

教学红点标示的问题时,可先让学生充分理解题目的意思,独立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解答,然后分小组交流。交流时,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做题思路表达清楚。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可能分步计算,可能综合运算,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分步算式列成综合算式。在学生有了一定的思考后,教师顺势介绍中括号,讲解中括号的写法及用法,通过小括号与中括号的比较,归结出小中括号的运算顺序。通过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对比,引导出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

教法措施:

①本节课首先运用旧知到新知的迁移规律,通过迁移、对比的教学方式,导出前后知识的内在联系,加固和提高学生学习水平和探究新知的能力。

②为了便于学生理解运算顺序,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运算顺序方法的探讨,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发挥团队精神,解决本课的重点。

③课堂练习中针对教材的重难点设计判断、改错等多样化的练习,让学生既加深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明确要保证计算的准确就必须养成认真、细致的学习作风,从而进行难点突破。

④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说学法

本课节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乘除法、小数乘除法、商不变的性质、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好这部分知识对于今后学习及解决实际问题有着重要的作用。

学法措施:

本节课我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

①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重视观察法、迁移法、比较法和讨论法的应用,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混合顺序来解决新课。在观察、比较、验证中帮助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自我创新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②设计针对性练习突出重点,根据学生做题反馈情况及时给于引导和补救突破难点,使之形成技能。

四、说过程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已定的教学目标,针对本节课,我安排了五个教学流程.

第一个环节:温故知新,前后搭建引联系。

1、口头说出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

2、你能说一说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吗?

【设计意图:通过小练习,加深学生对死则混合运算顺序的认识,通过对整数知识的复习,引起学生对前后知识间的联系,为新课铺基引路。】

第二个环节:创设情境,层层推进定目标。

1、谈话:同学们,前几节课,我们从三峡的几个重要的水库建设,学到了许多的数学知识。为了支持三峡工程建设,三峡人民进行了大规模的迁移。下面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出示录像《三峡移民谣》)

师:通过观看视频,三峡人民这种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让我们感动。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移民的具体情况,好吗?(出示信息窗)

【设计意图:通过出示情境图,激发学生对三峡人民这种牺牲精神的学习,提升爱国情感。】

2、师:请同学们观察信息窗,你从中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吗?怎样列式?

板书:(1)第一、二期一共移民多少万人?

(2)第三、四期一共要移民多少万人?

师:同学们提的非常好。还能提出一些稍复杂一点的数学问题吗?

板书:(3)第三、四期平均每期要移民多少万人?

师:你们真了不起,提出了这么多数学问题,今天我们着重研究这个问题,好吗?(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创设情境到出示信息窗,设问解答、知识点层层推进,巧引主题】

第三环节:交流合作,细细探究建模型。

1.自主探究

师:要求三、四期平均每期移民有多少万人?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呢?

①现在请同学们先想一想,然后在练习本上做出来。开始!

②哪位同学交流一下自己是怎样做的?(指2生到投影仪展示并表述自己的做法)

(a)先求前两期移民人数,再求后两期需移民人数,最后求三、四期平均每期移民多少人。算式:(34.15+38.25)=72.4(万人)113-72.4=40.6(万人)40.62=20.3(万人)

(b)先从总数中连续减去一二期的人数,求出三、四期需移民人数,再求出三、四期平均每期移民多少人。

算式:(113-34.15-38.25)2

师:大家同意他的做法吗?

2.对比分析

师:我们来观察分析一下:

①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②对比算式又有什么不同点?

师:谁谈谈自己的看法?(指生回答)

相似之处:

都是通过求出三四期的人数,再求三四期平均每期多少人?

不同之处:

所求三、四期人数的方法不同。

分步算式先求前两期的人数,然后用总数减去前两期人数的和

综合算式是从总数中连续减去一二期的人数。

【设计意图:基于学生已有的小数知识,同时又高于这些知识,趋向复杂,我设计了对这两种算法的比较分析,比较异同使学生发现解题思路的相似性,在不同中感受到殊途同归的数学价值,不同之处还能产生列综合算式的需求,为中括号的出现做好铺垫作用。】

3.小组合作

师:结合(113-34.15-38.25)2这个算式,才能表示出从113中减去34.15与38.25的和呢?

现在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开始!

师:如果出现下列算式,请同学们观察分析一下,他们做的对吗?

算式1:113-(34.15+38.25)2

算式2:(113-34.15+38.25)2

师:小组思考讨论:算式1和算式2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表示出来的意思与刚才的思路是否一致?不一致该怎么办呢?

【设计意图:在此环节上我给学生充分的思索时间与空间,让他们通过团队的力量,先尝试自己来分析解决;同时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开放的空间更有助于学生从多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发展学生的思维。通过学生自己的尝试中发现错误,并在明确错误原因的基础上想各种方法改正错误,引出中括号,这样设计突出了中括号的作用展开进一步的深入讨论。】

4.汇报交流,总结提升

(1)师:哪个小组交流一下你们的看法?

师:要保证先算113减去34.15与38.25的和,只要换上个符号就可以了,应这样列式:[113-(34.15+38.25)]2.

刚才添加的这个符号名叫做中括号,这样表示[].

(2)师:为什么要用[]呢?

使用中括号可以改变原来算式中的运算顺序。

那么中括号与小括号有什么区别呢?

(计算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3)检验运算顺序。

师:具体到算式[113-(34.15+38.25)]2应该如何计算?

让一学生上黑板上板书验证,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作出。

师:将列出的算式与分步算式进行对比,确定运算顺序是否正确?

师强调:[113-(34.15+38.25)]的第二步是[113-72.4],避免学生丢掉中括号。

5.归纳总结,理升本质模型。

(1)比较:结合刚才的计算,比较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与以往所学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否一样?哪里不同?(小组合作交流)

(2)汇报总结: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一样的,只是在今天的学习中多了个中括号。

(3)迁移、提升:谁能总结出计算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先充分鼓励学生总结,最后教师补充得出: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一样,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如果有括号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设计意图:加强与小括号的对比,使学生不仅知道为什么要用中括号,而且知道什么时候用,对小括号与中括号的作用层次清晰,便于归纳。通过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与以往所学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的比较,加深对四则运算顺序的理解和巩固。】

第四环节:实践应用,因材施教巧突破。

如今的三峡景色宜人,而且也成为了人们的旅游胜地,同学们想参观一下吗?不过要经过闯关练习才行!

课件出示三道闯关练习,大家齐努力,一起来闯关。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闯关抢答,充分发挥学生的凝聚力量,更重要的是通过抢答,激发学生的做题欲望,更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做题、研题当中,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巩固与延伸。通过各种练习进一步明确中括号的应用,使学生感受到所学知识的价值,真正的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第五环节:反馈评价,应用价值精归纳。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教师总结:小小括号作用大,粗心大意酿大错,希望你们通过今天的学习,养成细心遵守运算规则的好习惯,牢记运算顺序,做个计算小状元。

四则混合运算课件【篇9】

一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在分数四则计算和简单应用的基础上,主要教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这部分内容是五年级教学的分数知识的综合、提高和总结,对掌握和应用分数知识有很大的影响。在内容的编排上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教学计算,例题的内容容量很大。第二,教学解决实际问题,例题的编排细致。第三,不教学稍复杂的分数除法问题。

二 单元目标要求 1、使学生联系已有的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了解整数运算律对分数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运算律进行有关分数的简便计算。2、使学生学会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进行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3、使学生在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过程中,进行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的价值,获得成功的乐趣和体验,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 单元设计意图 教学计算,例题的内容容量很大,把按运算顺序计算和应用运算律简便计算有机结合起来,把口算和笔算结合起来,组建四则混合运算的认知结构,有益于理解和掌握计算知识,形成实实在在的计算能力。本单元解答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一般列综合式计算。这样设计有两点原因:首先是前面刚教学了四则混合运算,学生具备列综合算式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六年级(下册)列方程解答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要以现在的综合算式的数量关系为依托。例2和例3是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教学时利用线段图直观表达数量关系,帮助学生形成解题思路。

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按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根据运算律和运算性质进行一些分数的简便计算2: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和抽象概括的能力。3: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体会数学学习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三、教学把整数的运算律推广到分数。算 1、出示教科书第80页的例题图。提问:要求“两种中国结各做18个,一共用彩绳多少米?”这个问题,可以怎样列式?

3、指出:在一道有关分数的算式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是运算,统称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这两道算式都属于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顺序。1、谈话:根据以上计算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经验,想一想,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你会计算上面这两道式题吗?

1、引导:我们再来仔细观察例1的两种解法。比较一下,这两种解法之间有什么联系?哪一种方法比较简便?你有什么想法?

要求学生自主列出综合算式,并尽可能列出不同的综合算式。

2、集体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

学生能准确列式计算。80%的人能正确计算,并能用简便计算。

四、   四、巩固练习。

五、全课小结。

通过交流明确: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我们在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要恰当地应用运算律使计算简便。

1、做练习十第1题。

让学生按要求直接写出得数,再集体订正。

2、做练习十第2题。

让学生独立计算,再选择一两题要求说说运算顺序。

3、做练习十第3题。

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说说每道题分别应用了什么运算律或运算性质。

4、做练习十第4、5题。

学生独立解答后,指名说说解题思路。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学生分别计算,并指名板演。

2、提问:这两道式题的计算结果相等吗?运算顺序呢?第一道算式先算什么?第二道算式呢?

3、小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也是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4、做“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然后交流、订正。

80%的人正确计算。

教学目标:1: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并能进行一些分数的简便计算。

1、做练习十五的第6题。

提示:都要写把方程的左边进行化简,再应用等式的性质求方程的解。

提醒学生及时进行验算。

2、做练习十五的第7题。

并要求学生说说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对学生容易出现的一些典型错误进行指导。

3、独立解每个方程。指名板演,评讲。

提醒学生及时进行验算。

做练习十五的第8题。

做练习十五的第9题。

1、先让学生回忆等式的性质,指名说一说。

2、观察每个方程,说一说方程的特点。

3、独立解每个方程。指名板演,评讲。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评讲。

做练习十五的第7题。

1、让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评讲。

并要求学生说说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对学生容易出现的一些典型错误进行指导。

先说说梯形的面积公式,再运用公式独立进行计算,评讲。

80%的学生能知道运算顺序。

学生能知道典型错误原因。

做练习十五的第10题。

学生独立解答后,指名说说解题思路。

1、 做练习十五的第11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再让学生联系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解释自己的列式和计算过程。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80%的学生能正确列示计算。

课题: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 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1、学生理解并掌握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2、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一、复习导入。

二、教学例2。

岭南小学六年级有45个同学参加学校运动会,其中男运动员占59 。男运动员有多少人?

1、出示例2岭南小学六年级有45个同学参加学校运动会,其中男运动员占59 。女运动员有多少人?

(3)让学生在线段图上分别表示出男女运动员所占的部分。

(4)要求“女运动员有多少人?”可以先求什么?并列出综合算式。

独立解答,说说“其中男运动员占59 ”的含义及解题思路。

如果把问题改成:“女运动员有多少人?”就成了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新内容了。

问题不同:复习题要求“男运动员有多少人?”而例2要求“女运动员有多少人?

59 是哪两个量比较的结果?比较时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 单位“1”的59 是哪个量?

独立完成在书上,评讲说说45×59 的含义,独立解答。

能正确画图,并能正确分析数量关系。

三、巩固练习。

(5)想一想,还可以怎样计算?

1、做练一练第1题。

2、做练一练第2题。

独立完成,可以先画图思考,再列式解答。

3、做练习十六的第1题。

独立解答,说说解题思路。

4、做练习十六的第3题。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在解题时要注意什么?

结合学生的回答,揭题板题。

说说(1- 59 )的含义,独立解答。

先说一说可以怎样想,再独立解答。

让学生先画线段图表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再列式解答。

先说说题中两个分数的含义,再列式解答。

6、做练习十六的第2、4题。

95%学生能正确计算。

课题: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 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1、学生理解并掌握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2、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重点与难点: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四、全课小结,揭示课题。

五、课堂作业 林阳小学去年有24个班级,今年的班级数比去年增加了14 。今年比去年增加了多少个班级?

如果把问题改成:“今年一共有多少个班级?”就成了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新内容了。

林阳小学去年有24个班级,今年的班级数比去年增加了14 。今年一共有多少个班级?

(1)比较复习题与例3 的不同。

(2)说说“今年的班级数比去年增加了14 ”的含义。

哪个量?

(3)让学生在线段图上表示出今年班级的数量。

(4)要求“今年一共有多少个班级?”可以先算什么?并列出综合算式。

板书:24+24×14 ,说说24×14 的含义,独立解答。

(5)(5)想一想,还可以怎样计算?

板书:24 ×(1+14 ),说说(1+14 )的含义,独立解答。

先说一说可以怎样想,再独立解答。

2、做练习十六的第5题。

独立完成,可以先画图思考,再列式解答。

比较两题的解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3、做练习十六的第8题。

比较两题的解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4、做练习十六的第9题。

在解题时要注意什么?

结合学生的回答,揭题板题。

独立解答,说说“今年的班级数比去年增加了14 ”的含义及解题思路。

问题不同:复习题要求“今年比去年增加了多少个班级?”而例3要求“今年一共有多少个班级?”

14 是哪两个量比较的结果?这两个量比时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 单位“1”的14 是

1、做练一练的第1题。

让学生先画线段图表示两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再根据线段图说说这两小题中的数量关系有什么不同,最后再列式解答。

先让学生适当整理题中的条件和问题,再引导学生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选择合适的条件解答相应的问题。

比较两题的解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说说有什么收获?

70%学生能正确分析数量关系。

80%的学生能正确理解数量关系。

课题: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的练习课 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独立解答,指名说说题中两个“14 ”各指这根钢条的哪一部分?怎样求问题?

独立解答,比较题中两个“18 ”的不同含义及解决问题的思路。

独立完成,指名板演,评讲。

独立完成,指名说说分别把谁看作单位“1”的量,单位“1”的“25 ”是哪个量,单位“1”的“13 ”是哪个量,要求两个年级一共植了多少棵树,要先求什么?

独立解答,评讲,引导学生从问题出发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

独立解答,评讲,交流解题思路。

70%的学生能通过对比练习掌握分数应用题的解决方法。

四、对比练习1、一堆煤有5吨,用去了23 ,用去多少吨?

2、一堆煤有5吨,用去了一部分后还剩23 吨,用去了多少吨?

3、一堆煤有5吨,用去了23 吨,还剩多少吨?

4、一堆煤有5吨,用去了一部分后还剩23 ,还剩多少吨?

6、一堆煤有5吨,第一次用去23 ,第二次用去15 ,两次共用去这堆煤的几分之几?

读题,比一比,再独立解答,集体评讲订正。

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进一步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四则混合运算。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整数的运算律同样适用于分数运算,能根据算式的数据特点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能运用所学的分数运算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做教科书第87页“练习与应用”的第1题。

直接写出得数,师巡视,核对,对于错的学生说说想法。

1、 做教科书第87页“练习与应用”的第2题。

小组讨论:

说一说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 举例说明整数的运算律对分数运算同样适用。

独立计算,再说说哪几题可以简便计算,分别运用了哪些运算律。

做教科书第87页“练习与应用”的第3题。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做教科书第87页“练习与应用”的第4题。

独立解答,再比较这两小题解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学目标:1:进一步感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等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对自己在探究新知识过程中的表现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先让学生画一个指定长、宽的长方形,并把这个长方形的长、宽分别增加12 ,算出各是多少厘米?,再画一画。然后算出新长方形的面积以及新长方形的面积是原来长方形面积的几分之几?

先让学生作出猜想,再按要求画图操作,并进行计算。

交流不同数据的计算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70%学生能通过实践画出图。

三、“评价与反思”

让学生在小组里对照评价指标说说自己的收获与存在的不足。

根据自己的表现对自己笨蛋员的学习情况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

根据自己的表现对自己本单元的学习情况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

7、一堆煤有5吨,第一次用去23 ,第二次用去15 ,还剩下这堆煤的几分之几没用完?

8、一堆煤有5吨,第一次用去23 吨,第二次用去15 吨,两次共用去几分之几吨?

9、一堆煤有5吨,第一次用去23 吨,第二次用去15 吨,还剩下几分之几吨没用完?

10、一堆煤用去23 ,正好用去5吨。这堆煤原有多少吨?

80%学生能通过对比练习掌握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步骤。

四则混合运算课件【篇10】

教学内容:教材第23页练习五第81l题,思考题。

教学要求: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人

1.提问:能说一说四则运算是指哪几种运算吗第一级运算、第二级运算各指什么四则混合运算有几种运算顺序

指出:四则混合运算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按从左到右的次序进行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算第二级运算,再算第一级运算;如果有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2.揭示课题:在此基础上我们要来做一些关于四则混合运算的练习。(板书课题)希望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选择恰当的方法,比较熟练地进行四则混合运算,提高计算能力。

二、四则混合运算练习

1.做练习五第8题。

小黑板出示。

提问:第1小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第2小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请同学们根据运算顺序在练习本上列出这两题的综合算式。

指名学生口答算式,老师板书。

提问:第1小题为什么要把前两步括在括号里第2小题为什么只把加法括在括号里

想一想,使用括号有什么作用

2.说一说练习五第9题的运算顺序。

让学生依次说出每一题的运算顺序。

提问:哪几道题在计算时可以用简便方法

指出:先求两积(两商或一积一商)再求和(或差)的算式里,求

两积(两差或一积一商)可以同时计算、脱式,使计算简便。

3.做练习五第10题。

(1)出示第10题第一组题。

提问:这三小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运算j顷序又有什么不同

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2)出示第10题第二组题。

请同桌相互说一说这3小题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以及这3小题的运算顺序。

指名学生口答运算顺序。

(3)小结:在进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时,先看清题目,想一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然后按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三、教学思考题

让学生看思考题。

出示3○3○3○3=1。

提问:要使结果是l,如果用加法,哪两个数相加得l讲解怎样填可以变成1和0相加。如(33)+(33)=1。

如果用减法,可以用1减什么数得1?讲解可以这样填:(33一(33)=l或3一[3一(33)]=l。

哪两个数相乘得l怎样填可变成1x17(板书)

如果变成相同的数相除,得数是几讲解可以这样填:(3+3)(3+3)=1,(3十33)3=1,(3x3)(3x3)=1或(33)(33)=1。

说明:数学有许多奇妙的知识,下面几题都可以根据得数分析该怎样填,每题都有很多不同的填法。

四、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练习五第9、11题。

家庭作业:练习五第10题第二组,思考题。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珠心算课件四篇》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幼师资料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珠心算课件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珠心算课件(范例5篇) 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东西,这就要老师好好去自己教案课件了。教案是教学中进行有效沟通的媒介,大家有没有写教案课件方面的苦恼呢?这篇精选文章将深入探讨“教案课件的编写技巧与方法”的内涵,相信我这些技巧方法可以更高效地完成任务!...
    2023-12-29 阅读全文
  • 珠心算算出创造能力 引言:珠算的学习,可熟练掌握到计算能力及记忆能力。而记忆能力中的表象,便是心算过程中最重要的算珠图像,计算过程中,算珠图像,由静珠瞬间不断化成许多动珠运转,以极短的时间内完成。所以愈是纯熟的珠算技巧,...
    2019-12-13 阅读全文
  • 2020大班珠心算活动说课稿 幼儿园大班珠心算活动说课稿 《9以内数的直加—1,2,3,4》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今天,我为大家提供的是大班珠心算活动《9以内数的直加—1,2,3,4》,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本次活动的初步构想:...
    2020-10-14 阅读全文
  • 巧妙学习珠心算 引言:珠心算的教学要求教师精讲,儿童多练,才能实现珠算向珠心算的转化。多练也并不是无限制花大量的时间练,必须有一个“度”。每次训练时间长了大脑容易疲劳。许多教育家和心理学家指出,任何一种过于长久和单调...
    2019-12-13 阅读全文
  • 幼儿探索珠心算 引言:从珠心算的形成过程中可以看出,珠心算来源于珠算,是珠算的最高形式。如果教练忽视了珠算的训练,那么珠心算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珠心算的水平就无法再提高。 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把算盘当作幼儿...
    2019-12-13 阅读全文

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东西,这就要老师好好去自己教案课件了。教案是教学中进行有效沟通的媒介,大家有没有写教案课件方面的苦恼呢?这篇精选文章将深入探讨“教案课件的编写技巧与方法”的内涵,相信我这些技巧方法可以更高效地完成任务!...

2023-12-29 阅读全文

引言:珠算的学习,可熟练掌握到计算能力及记忆能力。而记忆能力中的表象,便是心算过程中最重要的算珠图像,计算过程中,算珠图像,由静珠瞬间不断化成许多动珠运转,以极短的时间内完成。所以愈是纯熟的珠算技巧,...

2019-12-13 阅读全文

幼儿园大班珠心算活动说课稿 《9以内数的直加—1,2,3,4》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今天,我为大家提供的是大班珠心算活动《9以内数的直加—1,2,3,4》,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本次活动的初步构想:...

2020-10-14 阅读全文

引言:珠心算的教学要求教师精讲,儿童多练,才能实现珠算向珠心算的转化。多练也并不是无限制花大量的时间练,必须有一个“度”。每次训练时间长了大脑容易疲劳。许多教育家和心理学家指出,任何一种过于长久和单调...

2019-12-13 阅读全文

引言:从珠心算的形成过程中可以看出,珠心算来源于珠算,是珠算的最高形式。如果教练忽视了珠算的训练,那么珠心算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珠心算的水平就无法再提高。 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把算盘当作幼儿...

2019-12-13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