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周长的课件(汇集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1-06

周长课件。

教案课件是我们教师工作的一部分,所以每天我们都会按时按要求来编写教案课件。编写教案课件需要确定教学内容,同时也要重点整理难点,那么如何写好一份教案课件呢?为了达到您的期望,我们编辑了“周长的课件”,建议您多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以便及时获取最新的信息!

周长的课件 篇1

讨论:求圆的周长必须知道哪些条件?

周长公式:C=dπ C=2rπ

设计意图:通过思考.探索.分析.发现并总结规律,使学生学会了学习的方法。

(四)知识运用,解决问题

依据本节课的知识特点,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

第一层次:基础题,求下列各圆的周长

第二层次:判断题(从正反两方面强化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第三层次:发展题

(1) 首先解决开始的问题(为什么不公平)

(2) 校园里有一棵很大的数,你又什么办法可以测量它的直径呢?通过开放性的题,让学生亲身体验思考了乐趣,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回归评价,体验成功

我是以谈话的方式进行小结的,你有什么收获?你是怎样学到的?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自己小结本节课的知识和学习方法。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简要说明,谢谢大家!

板书:

 C=dπ

C=2rπ

周长的课件 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公式,并能

正确计算圆周长。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概括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圆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圆周长的'公式推导。

1、探索学习。

(1)你可以用什么办法知道一个圆的周长是多少?

(2)学生各抒己见,分别讨论说出自己的方法:

A、“滚动”--把实物圆沿直尺滚动一周;

B、“缠绕”--用绸带缠绕实物圆一周并打开;

C、“折叠”--把圆形纸片对折几次,再进行测量和计算;

用滚动,绳测的方法可测量出圆的周长,但是有局限性。今天我们来探讨出一种求圆周长的普遍规律。

2、动手实践。

(1)4人小组,分别测量学具圆,报出自己量得的直径,周长,并计算周长和直径的比值。

(2)引生看表,问你们看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有什么关系?

(3)你有办法验证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吗?

(4)阅读课本P63,介绍圆周率,及介绍祖冲之。

3、解决新问题。

(1)教学例1:圆形花坛的直径是20m,它的周长是多少米?小自行车车轮的直径是50m,绕花坛一周车轮 大约转动多少周?

再求绕花坛一周车轮 大约转动多少周?

答:它的周长是62.8米。绕花坛一周车轮 大约转动40周。

三、巩固练习。

1、P64“做一做”

周长的课件 篇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圆的周长。

2、理解并掌握圆周率的意义和近似值。

3、初步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4、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力。

5、通过了解祖冲之在圆周率方面所作的贡献,渗透爱国主义思想。

6、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直径为5厘米、6厘米、7厘米的圆片各一个,有圆面的物体各一个,线,直尺,每组准备一只计算器。

2、教师准备图片。

1、动物王国正在举行动物运动会可热闹了,想不想去看一看?

2、一只小山羊和一只梅花鹿分别在圆形和正方形跑道上赛跑,大家算一算最后它们都跑了多远?二、探究新知

(一)复习正方形的周长,猜想圆的周长可能和什么有关系。

1、由比较两种跑道的长短,引出它们的周长你会算吗?(如果学生谈到角或线的形状,就顺势引导:正方形是由4条这样的线段围成的,圆是由一条圆滑的曲线围成的。)

2、(生答正方形的周长)追问:你是怎么算的?(生答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师板书c=4a)那你们说说正方形的周长和它的边长有什么关系?(4倍,1/4)(师:正方形的周长总是它边长的4倍,这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

3、圆的周长能算吗?如果知道了计算的公式能不能算?看来很有必要研究研究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下面我们就一起研究圆的周长,(板书课题:圆的周长)。

(二)测量验证。

①生1:把圆放在直尺边上滚动一周,用滚动的方法测量出圆的周长。师生合作演示量教具的周长。

②用绳子在圆上绕一周,再测量出绳子的长短,得到这个圆的周长。

2、①学生动手测量,验证猜想。学生分组实验,并记下它们的周长、直径,填入书中的表格里。

②观察数据,对比发现。

提问: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呢?(圆的直径变,周长也变,而且直径越短,周长越短;直径越长,周长越长。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有关系。)

3、比较数据,揭示关系。

正方形的周长是边长的4倍,那么,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是不是也存在着固定的倍数关系呢?猜猜看,圆的周长可能是直径的几倍?

学生动手计算:把每个圆的周长除以它的直径的商填入书中表格的第三列。

提问:这些周长与直径存在几倍的关系,(3倍多一些),最后师生共同总结概括出,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板书:3倍多一些。到底是三倍多多少呢?引导学生看书。

(三)介绍圆周率。

1、师:任意一个圆的周长都是它直径的三倍多一些,这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来表示,用手指写一写。

2、圆周率是怎样发现的,请同学们看课本小资料,讲述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3、小结:早在1500年前,祖冲之把圆周率算到了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比外国人早了整整一千年,这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数学史的巨大贡献,今天,同学们自己动手也发现了这一规律,老师相信同学们当中将来也会有人成为像祖冲之一样伟大的科学家。根据需要,我们一般保留π的两位小数。

周长的课件 篇4

1. 使学生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进行简单计算;

2. 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能力;

3. 结合圆周率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教学过程:

小黄狗和小灰狗比赛跑,小黄狗沿着正方形路线跑,小灰狗沿着圆形路线跑,结果小灰狗获胜。小黄狗看到小灰得了第一名,心里很不服气,它说这样的比赛不公平。同学们,你认为这样的比赛公平吗?

1.回忆正方形周长:

小黄狗跑的路程实际上就是正方形的什么?什么是正方形的周长?

2.认识圆的周长:

那小灰狗所跑的路程呢?圆的周长又指的是什么意思?

每个同学的桌上都有一元硬币,互相指一指这些圆的周长。

1.我们要想对这两个路程的长度进行比较,实际上需要知道什么?

2. 怎样才能知道这个正方形的周长?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 那也就是说,正方形的周长和它的哪部分有关系?正方形的周长总是边长的几倍?

1.讨论方法: 刚才我们已经解决了正方形周长的问题,而圆的周长呢?

如果我们用直尺直接测量圆的周长,你觉得可行吗?请同学们结合我们手里的圆想一想,有没有办法来测量它们的周长?

(1)“滚动”——把实物圆沿直尺滚动一周;

(2)“缠绕”——用绸带缠绕实物圆一周并打开;

(3)初步明确运用各种方法进行测量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刚才大屏幕上小灰狗跑的路线也是一个圆,这个圆的周长还能进行实际测量吗?如果不能那怎么办呢?

1.请同学们想一想,正方形的周长和它的边长有关系,而且总是边长的4倍,所以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我们能不能像求正方形周长那样找到求圆周长的一般方法呢?小组讨论并回答

2.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关,你认为圆的周长与它的什么有关?

向大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3.正方形的周长总是边长的4倍,再看这幅图,猜猜看,圆的周长应该是直径的几倍?(正方形的边长和圆的直径相等,直接观察可发现,圆周长小于直径的四倍,因为圆形套在正方形里;而且由于两点间线段最短,所以半圆周长大于直径,即圆周长大于直径的两倍)

4.小结并继续设疑:

通过观察和想象,大家都已经意识到圆的周长肯定是直径的2~4倍之间,究竟是几倍呢你还能想出办法来找到这个准确的倍数吗

圆的直径我们已经会测量了,接下来就请同学们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确定好测量对象,实际测量出圆的周长、直径,并利用计算器帮助我们找出圆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填入表格里。

提一个小小的建议,为了更好的利用时间,提高效率,请你们在动手测算之前考虑好怎样合理的分配任务。

2.生利用学具动手操作,师巡视指导、收集信息。

1.看了几组同学的测算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2.虽然倍数不大一样,但周长大多是直径的几倍?

1.这个倍数通常被人们叫做圆周率,用希腊字母π表示。

2.早在1500多年前,我国古代就有一位伟大的数学家,曾对这个倍数进行过精密的测算,他最早发现这个倍数确实是固定不变的,知道他叫什么吗?

3.这个倍数究竟是多少呢?我们来看一段资料。

(祖冲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河北省涞源县人.祖冲之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方法,把圆的周长分成若干份。分的份数越多,正方形的周长就越接近圆的周长。最终通过计算正多边形的周长来计算圆周率。经过刻苦钻研,反复演算,求出π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不但在当时是最精密的圆周率,而且保持世界记录九百多年……)

看完这段资料,同学们都在为我们国家有这样一位伟大的数学家而感到骄傲,可不知同学们想过没有,为什么我们的测算结果都不够精确呢?

1. 如果知道圆的直径,你能计算圆的周长吗?

、巩固练习,形成能力三>

2.选择正确的答案:

大圆的直径是1米,小圆的直径是1厘米.那么,下列说法正确是:

a.大圆的圆周率大于小圆的圆周率;

b.大圆的圆周率小于小圆的圆周率;

c.大圆的圆周率等于小圆的圆周率。

3.实际问题:老师家里有一块圆形的桌布,直径为1米。为了美观,准备在桌布边缘镶上一圈花边。请问,老师至少需要准备多长的花边?

、课外引申,拓展思维四>

周长的课件 篇5

一、 说教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进一步学习平面图形周长计算的基础。本节课在小学数学“空间图形”的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 说学情:

“周长”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比较抽象,这是由于在实际生活体验中,学生见到、摸到、用到的图形的形状、大小比较多,而感受和关注周长的时候比较少。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入,这样的设计很符合学生的接受心理。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景和具体图形和物体,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理解周长的意义。并能测量和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 数学思考:经历观察、测量等数学活动过程,让学生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解决问题:在学习活动中,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体现问题解决方法的多样性。

情感与态度: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说教学重难点: 认识周长,理解周长的含义,发展空间观念。

五、说教学设计:

这部分我分为四个流程:

(一)创设情境

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看一看、指一指和指数学书封面一周两个环节,意在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初步感知一周的概念为理解周长打下基础。

(二)操作实践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而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体现这一新理念,我设计了 (1)描一描 让学生用彩笔画出手中树叶的边线,并说出打算用什么方法画。学生画好后,出示小蚂蚁说的话,然后问学生:它的话中哪个关键词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周长。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初步建立周长的概念。这时候再让学生能从我们身边找些例子说一说什么是周长。 (2) 小组活动:说一说 课桌面的边线 数学书封面的边线 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从已知的图形或物体上去找、摸周长,体现了从具体到抽象的设计思路,也使学生初步体会到“周长在图形上”,使学生在操作中积累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对周长的认识由事物上升到了半抽象,再让学生去摸一摸,学生对周长这个概念就有了一定的认识,然后,师生小结板书周长的概念: 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3)思考、讨论。 出示:“月牙形““<”有周长吗? 引导学生根据周长的含义进行讨论。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出能从一点出发绕一周一回到这一点的图形才有周长。 我曾听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听见了,我就忘了;我看见了,我就记住了;而我做了,我就理解了.依据这样的教育理念,我设计了量一量的实践活动。让同学们先说说打算怎么量数学书封面的周长,再说说怎样量树叶的周长,然后动手量一量树叶的周长,并用出示测量注意的问题,及时反馈量的情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本来这个环节要量数学书封面和树叶的周长,由于时间问题,把量规则图形数学书封面省略了,只量不规则图形树叶的周长。

(三)巩固练习,感觉练习的味道已经很淡,只有练习数一数的内容,其他练习已经穿插在新课中。练习后面还有一个生活中的周长,意在让学生体会数学从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

(四)课堂小结 通过交流本节课的收获,激发学生进一步研究周长问题的兴趣。使学生获取的不仅仅是数学知识,而更多的是对数学的好奇心以及探索数学世界的热情。

周长的课件 篇6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教材从生活情境入手,通过一家三口骑着车轮大小不同的自行车去郊区游玩的情境使学生了解车轮周长的概念以及车轮周长和它的直径有关系。帮助学生理解圆的周长的概念。在探索圆的周长公式时,首先同桌合作,测量一元硬币的周长和直径,学会测量周长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用滚动法,在硬币上做个记号,与直尺的0刻度对齐,在直尺上滚动一周,直接测量出圆的周长。二是用细绳绕硬币一周,再来测量这段绳子的长度。然后小组合作,利用前面学到的方法测量三个大小不同的圆的周长与直径,并在表格中记录相关数据,计算出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发现:任何圆的周长都是它的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个商是一个固定值,通常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来表示。为了方便学生的计算,教材规定本书中“Π”只取两位小数,即,3。14。根据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关系,可以得出求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c=Πd=2Πr。最后,安排了利用周长公式解决圆镜周长的实际问题。教学中,可参考“知识窗”中的文字,介绍圆周率的发展历史,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人类不断探索数学的过程,体会我国古代数学家的智慧,激发民族的自豪感。

2、教学目标

基于上述分析,从“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能力理解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含义,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公式,会用字母表示,能运用周长公式正确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经历动手操作、测量计算、探索讨论等认识圆的周长及周长公式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圆周率的发展史,激发民族自豪感和探索精神。

3、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理解圆的周长,探索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

难点圆周长与直径关系的探讨。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经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圆,已经具备测量一般图形周长的技能。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周长的一般概念以及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圆的周长计算。

三、教法和学法

在教法的运用上,以小组合作学习、尝试教学的理念为指导,并结合本节课的实际,采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展示交流”的方法进行。教师始终以一名“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组织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让学生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实践。从而使整节课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充满勃勃生机。

四、教学准备

学生每人准备硬币、直尺、细线等。

教师准备3个大小不同的圆形纸片(若干组)、课件。

五、教学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规定:“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此设计以下的教学程序:

课前尝试小研究:

1、复习铺垫:

(1)举例说明什么叫物体的周长?

(2)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2、探究尝试:想办法测量一元硬币(或其他圆形物体)的周长和直径,看谁的方法最巧妙,有困难可以请教家长或查阅资料。

设计意图:根据尝试教学的理论,本着“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的原则,将教学环节前置,将学生能做、会做、可探究的问题预先抛给学生。

一、情境引入,铺垫交流

1、交流铺垫题,复习周长概念。

2、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观察情境图,了解图中的事情,提出谁的车轮转动一周走的远,为什么?

师:你认为哪儿是车轮的周长呢?

生:车轮一周的长度就是车轮的周长。

师:谁的车轮周长最长,谁的车轮周长最短?

生:爸爸的车轮周长最长,聪聪的车轮周长最短。

3、讨论:车轮的周长和什么有关,有什么关系?然后由车轮的半径越长周长越长,即车轮的直径越长周长越长,进而得出:圆的直径越长,周长越长的结论。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周的周长,板书课题:圆的周长。

4、小组交流尝试小研究、测量硬币的方法。交流时测量的过程和结果要讲清楚。

师:谁来说说你们的测量方法和测量结果?

学生边说边演示:

(1)缠绕法。

(2)滚动法。

(3)软尺测量。一元硬币的周长是7.8cm。

设计意图:复习铺垫题是学生学习新知的基础,只有做好知识生长点的挖掘培育工作,才能结出新知识的累累硕果。探究尝试题——测量硬币的周长和直径,放到课前目的是给学生充分的探究空间和时间,课上直接交流,重点交流测量方法。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一)课上尝试小研究:测量圆片周长。

1、提出课上小研究的要求,让学生用教师准备好的圆片测量并计算。

老师课前给每个小组发了三个大小不同的圆片,小组分工合作,进行测量和计算,除不尽的保留两位小数,并填在表中。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操作,教师进行巡视参与。观察得到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组交流各组测量和计算结果,然后让学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3、全班汇报。师:完成测量了吗?哪个小组汇报一下你们测量和计算的结果?

汇报预设:

三个圆的周长都是它直径的三倍多一些

不管是大圆还是小圆,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

设计意图:课上尝试小研究要充分发挥好小组合作的功效,借助小组合作提高课堂效率,而不是相反。有了前面测量硬币的基础,此处重点应放在探究周长和直径的关系上。

(二)总结圆的周长公式

1、教师介绍圆周率的发展历程,然后交流感受和启发,进行思想教育。

师:看来,任何圆的周长都是它直径的三倍多一些,其实这个倍数是固定不变的数,我们把它叫作圆周率。板书: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圆周率可用字母π来表示。板书:π

教师范读,学生齐读,并在桌子上试着写一写。

师:我们今天课上研究的圆周率,早在几千年前,我们古人就开始研究了。

请同学们自学课本84页的兔博士网站。(学生自学)

师:在众多研究圆周率的科学家当中有位代表性的人物,你们知道是谁吗?

生:祖冲之。

师:你们觉得祖冲之怎么样?

学生谈感受

师:老师也觉得祖冲之太了不起了,做为中国人感到太自豪了。

师:现在人们发现圆周率是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利用计算器已经算到了小数点后面上亿位,你们读一读。π=3.1415926535897……(生读。)

师:由于圆周率是个无限不循环小数,计算时只取它的近似值。

板书:π3.14

2、引导学生根据周长÷直径=圆周率,推导出圆的周长公式并用字母表示。

师:根据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如何求圆的周长呢?

生:直径×圆周率=圆的周长

师:如果周长用字母“c”表示,直径用“d”表示,谁来总结求圆周长的公式?

生:c=πd师:那如果把直径d换成半径r呢?

生:c=2πr师板书。

师:再求圆的周长,你还用测量的方法吗?只需知道什么就可以了?

生:直径或半径。

设计意图:在教师的启发下,经历圆周长公式的推导和用字母表示的过程。

三、巩固练习,简单应用

1、让学生试着用公式求圆的周长

师:那我们利用公式试着求一下圆的周长。(课本84页练一练的第一题)

学生自己列式计算

师:谁来说说你怎么列的?

生:根据c=2πr列式为:3.14×2×1.5=9。42(cm)

生:根据c=πd列式为:3.14×18=56.52(cm)

2、让学生试着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小黑板出示:一面圆镜的镜面是40厘米,在它的'边缘镶嵌一根金属条,这根金属条的长至少是多少厘米?

指名读题。

师:你会做吗?试试看,谁愿意到黑板前做?

学生自己完成,指名板演

3、课下作业:

师:今天我们由车轮的转动认识了圆的周长,知道了周长除以直径等于圆周率,并且学会了如何求圆的周长,课下老师给大家留个调查作业有兴趣吗?打开书84页,能完成好吗?填在书上。

设计意图:通过给半径求周长、给直径求周长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圆的周长公式的理解。

周长的课件 篇7

“圆的周长”是人教版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它是研究曲线图形的开始,也是今后学习圆面积及圆柱、圆锥等几何知识的基础。

教材从生活情境入手,先让学生思考自行车绕圆形花坛骑一圈大约有多少米,从而引出圆的周长的概念。接着引导学生思考怎样用不同的方法测量圆的周长,在实践中逐渐体会到有些圆不能测量出周长,怎么办?在此基础上,探索圆周率,并归纳总结计算公式、运用公式解题。为了有效内化计算公式,教材安排了相应的变式应用练习。

笔者以为,本教材有以下特点:一是层次分明、思路清晰、逻辑性较强;二是特别重视实验操作,突出直观教学,让学生在丰富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知;三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归纳总结和发现规律的能力;四是通过圆周率的介绍,渗透了爱国主义教育。

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周长的一般概念,熟练掌握了长(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教材直观的情境导入,让学生理解圆周长的概念会很容易。学生已具备测量圆周长的基本技能,关键是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有什么样关系学生难以想到;或者容易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公式影响,以为圆周长与直(半)径也一定成整数倍关系。这就需要教师适当引导、点拨,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测量、计算、比较分析等探究活动,找出规律,总结特征。

知识与技能: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过程与方法:通过测量、计算、猜测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

其中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利用实验的手段,通过测量、计算、猜测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计算方法。

1.复习圆的认识。

2.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及几个不规则图形,让学生指一指它们的周长,明确其计算结果用的是长度单位。

以上两步同时进行,为理解圆周长的含义做好铺垫。

(1)具体感知圆周长的概念。

出示情境图(小蚂蚁在正方形和圆形路口爬行),谁能说说小蚂蚁走哪条路近一些?

说明,小蚂蚁走过的路程实际上就是圆的的周长。

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测量圆的周长。

用绳测和滚动测量法,测量自己的学具圆获圆形实物的周长。

学生测量了这些圆的周长以后,教师进一步提问:“要是有一个很大的圆,怎么测量它的周长呢?如学校的圆形花坛。”如果学生说用卷尺绕花坛一周进行测量,教师可以举出更多的圆的例子,如空中划出的圆形,引导学生寻求更为一般化的方法。

学生猜想圆的周长是否也有计算公式时?

激思: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与直径到底有什么关系?

同桌两人一组,正确测量学具圆(实物)的周长和直径。并逐一汇总填表。

分别引导学生竖向和横向看表格,比较找规律,计算圆周长和直径的比值,最后比较、分析、归纳出圆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

介绍圆周率和祖冲之的故事。

推导公式:圆周率=圆周长/直径;推出圆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长=2×圆周率×半径。

基本练习。判断题,直接求周长。

变式练习。在边长4分米的正方形内化画一个最大的圆,再求周长。

1课前预设的学生活动太少,数学上没有从活动中探究新知;

2课前对学生原有任职的单位太简单,没有具体到学生。

周长的课件 篇8

一、说教材

《圆的周长》选自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圆”的第二节,圆的周长概念教学,是以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知识为认知基础的,是前面学习圆的认识的深化,是后面学习圆的面积的基础,因此,它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小学几何初步知识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说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含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理解掌握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对圆周长的测量和计算公式的探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主动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

(3)初步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思想方法。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利用实验的手段,通过测量、计算、猜测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验证猜测等过程理解并掌握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探索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四、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模型圆,几个直径不同的圆形,线、直尺等。

五、说教法、学法

小组合作实物演示实验验证

六、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由学生熟悉的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入手,学生知道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关(正方形的周长是它边长的4倍),长方形的周长与它的长于宽有关(长方形的周长是长于宽和的2倍)。观察这些圆,让学生猜一猜,圆的周长与它的什么有关呢?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拿出圆形物体看一看,摸一摸圆的周长指的是那部分?并通过大小不同的圆感受圆的周长大小估计与直径有直接的关系。

探讨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我让学生分组做实验,拿出自己准备的学具圆,分别量出它们的周长、直径,并把数据填入书中表格中。通过测量,汇报。学生观察数据,通过对比发现:每个圆的周长都是它的直径长度的3倍多一些。为了进一步验证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这三个圆的周长都是它的直径的3倍多一些。那么是不是其他圆的周长也是它直径长度的3倍多一些呢?学生自己找身边的一些圆形,分别测量圆的周长和直径,并算圆和周长与它直径长度的商,向全班同学汇报。在汇报过程中难免有些同学因为测量方法或测量误差等原因,计算结果出现不到3倍或已接近4倍的现象,对以上得出的结论产生“负作用”。这时通过直观、形象、精确的多媒体演示纠正学生认识上的偏差。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圆的周长应是它直径长度的3倍多一些。最后,师生共概括:任何一个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长度的3倍多一些。从而得出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

接着介绍表示这个3倍多一些的数,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我们称它为圆周率。用式子表示: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π)板书。再介绍π的读写法。最后结合画像介绍古代数学家祖冲之与圆周率的故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开阔学生的认识视野,增强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同时指出:圆周率是一个无限小数,小学阶段取它的近似值为3.14。

最后引导讨论:由圆周长与直径的比值等于π,求圆的周长必须知道哪些条件?推导圆周长公式c=πd、c=2πr。

(二)通过练习,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依托导学练案,进行当堂训练。

周长的课件 篇9

【教学内容】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圆的周长”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圆周率的意义,理解掌握圆周长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2、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实践第一”观点的启蒙教育及热爱祖国的教育。

【教学重点】掌握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录像、投影片、3个大小不等的圆、分别在一端系上红、白小球体的绳子各一根。

学具:圆、直尺、小绳。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认识圆的周长。

教师出示一张正方形的纸片。提问:这是什么图形?它的周长指的是哪部分?它的周长和边长有什么关系?

(师出示正方形的图形。)

学生指着图形回答上述问题。

生:这是一个正方形的图形,这四条边的长度的总和就是它的周长。周长是边长的4倍。

教师当场把这张正方形的纸对折、再对折,以两条折线的交点为圆心画了一个最大的圆。提问:圆的周长指的是哪部分?谁能指一指。

师:通过手摸正方形周长和圆的周长,你发现了什么?

生:正方形的周长是由4条直直的线段组成的;圆的周长是一条封闭的曲线。

老师请同学们闭眼睛想象,圆的周长展开后会出现一个什么图形呢?

老师一边显示图象一边讲述:

以这点为圆心,以这条线段为半径画圆。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现在将圆的周长展开,请观察出现了什么情况。

圆的周长展开后变成了一条线段。

(2)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认识了圆,知道了半径、直径和周长,学会了测量和计算圆的半径和直径,那么圆的周长能不能测量和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圆的周长的计算。

(板书课题:圆的周长计算)

【评:为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圆周长的计算,教师注意了必要的复习铺垫,并引导学生研究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的关系,这就为学习圆的周长计算做好了知识上的准备和心理上的准备。渗透了要求圆的周长也需从研究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入手】

2、学习新知。

(1)学生动手实验,测量圆的周长。

全班同学分学习小组,分别测量手中三个大小不等的圆的周长。并报出测量后的数据。

(学生测量圆的周长,并板书测量的结果。)

师:你们是怎么测量出圆的周长的呢?

生1:把圆放在直尺边上滚动一圈,这一圈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

师:你是用滚动的方法测量出圆的周长。如果这里有一个很大的圆形水池,让你测量它的周长,能用这样的方法把圆形水池立起来滚动吗?

(老师边说边做手势,同学们笑了。)

生1:不能。

师:还有什么别的方法测量圆的周长吗?

生2:我用绳子在圆的周围绕一圈,再量一量绳子的长度,也就是圆的周长。

教师轻轻地拿起一端拴有小白球的线绳,在空中旋转,使小白球滑过的轨迹形成一个圆。

教师边演示边提问:要想求这个圆的周长,你还能用绳子绕一圈吗?

生2:(不好意思地摇摇头)不能了。

师:看来用滚动的方法或是绕绳的方法可以测量出一些圆的周长,但是实践证明是有局限性的。那么,今天我们能来能探索一种求圆的周长的普遍规律呢?

【评:从滚动圆测量、绕圆周测量,到空中的小球所经的轨迹画出的圆不好测量,不断的设疑、激疑,导出要探索一种求圆周长的规律,使学生感到很有必要,诱发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2)根据实验结果,探索规律。

教师将一端分别系上小球(一个白球、一个红球)的两条绳子同时在空中旋转,使两个小球经过的轨迹形成大小不同的两个圆。

师:这两个圆有什么不同?

生:两个圆的周长长短不同。

师:圆的周长由什么决定的呢?

生:是由老师手上的那条绳子决定的。绳子短,周长短;绳子长,周长长。

师:请认真观察,(教师再演示)这条绳子是这个圆的什么?

生:是这个圆的半径。

师:半径和什么有关系?圆的周长又和什么有关系呢?

生:半径和直径有关系。圆的周长和半径有关系,也就是和直径有关系。

师:圆的周长和直径有什么关系呢?下面请同学们动手测量你手中那些圆的直径。

(学生测量圆的直径)

随着学生报数,教师板书:

圆的周长圆的直径

9厘米多一些3厘米

31厘米多一些 10厘米

47厘米多一些 15厘米

教师请同学们观察、计算、讨论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

(学生讨论,教师行间指导、集中发言)

生1:我发现这个小圆的周长是它的直径的3倍。

师:整3倍吗?

生1:不,3倍多一些。

生2:我发现第二个圆的周长里包含着3个直径的长度,还多一点。

生3:我发现第三个圆的周长也是它的直径的3倍多一些

(板书:3倍多一些)

师:同学们发现的这个规律是否具有普遍性呢?咱们一起来验证一下。

滚动法验证:

绳绕法验证:

投影显示验证:

直径:

周长:

师:同学们通过观察、操作、计算所发现的规律是正确的,是具有普遍性的。圆的周长是它的直径的3倍多一些,到底多多少呢?第一个发现这个规律的人是谁呢?

投影出示祖冲之的画像并配乐朗诵。

“早在一千四百多年以前,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祖冲之,就精密地计算出圆的周长是它直径的3。1415926---3。1415927倍之间。这是当时世界上算得最精确的数值----圆周率。祖冲之的发现比外国科学家早一千多年,一千多年是一个何等漫长的时间啊!为了纪念他,前苏联科学家把月球上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山。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同学们的眼睛湿润了。教师很激动地对大家说:“同学们,你们今天正是走了一番当年科学家发现发明的道路,很有可能未来的科学家就在你们中间。努力吧,同学们!数学中还有许多未知项等待你们去发现、去探索。”

教师继续讲到:刚才我们讲到了圆周率是什么?(引导学生看书)圆的周长总是直径长度的三倍多一些,这个倍数是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

(板书:圆周率)

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计算时根据需要取它的近似值。一般取两位小数:3。14。

师:如果知道了圆的半径或直径,你们能求出它的周长吗?这个字母公式会写吗?

(学生独立思考、讨论、看书)

板书公式:C =πd

C =2πr

【评:首先通过教师演示揭示圆周长有的长些、有的短些,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测量、计算、讨论圆周长与什么有关系?有怎样的关系?让学生充分感知,又反复加以验证,使学生对于圆周率的概念确信无疑。这一段教学设计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有利于教学重点的突出。结合认识圆周率对于学生进行热爱中华民族的教育,也是恰到好处的】

3、反馈练习、加深理解。

请同学们把开始测量的三个圆的周长用公式准确计算出来。

(学生计算)

师:通过用测量、计算两种不同的方法算出圆周长,你有什么发现?

生:计算比测量要准确、方便、迅速。

(1)根据条件,求下面各圆的周长(单位:分米)

(学生计算,得出结果)

师:为什么题目中给的数据都是10,可计算出的圆周长却不同呢?

生:题目中给出的数据是10,但第一个图中的10表示直径,第二个图中的10表示半径。因此选择的计算公式就不同。给了直径,可直接和圆周率相乘,得出周长。给了半径,就要先乘2,再和圆周率相乘,得出周长。

【评:教师注意运用比较的方法进行教学。给了两个数据,一个直径是10分米,一个半径是10分米,让学生计算后区分不同。这样可以弄清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有利于揭示本质属性,能有效地促进知识技能的正迁移。】

(2)判断正误。(出示反馈卡)

① 圆周长是它的直径的3。14倍()

② 圆周率就是圆周长除以它直径的商 ()

③ C =2π r =πd()

④ 圆周率与直径的长短无关 ()

⑤ π> 3。14()

⑥ 半圆的周长就是圆周长的一半()

一部分同学认为第⑥题是错误的。

教师举起了表示半圆的模型,(如图)

请判断失误的同学们亲自指一指半圆的周长。

在操作中,同学们恍然大悟,发现半圆的周长

比圆的周长的一半多了一条直径的长度。

(3)抢答。直接说出各题的结果。(单位:厘米)

① d =1 C =

② r =5 C =

③ C =6。28d =r =

(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报出自己算出的答案)

(4)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口述:在一个金色的秋天,我和同学们来到天坛公园秋游,一进门就看见一棵粗大的古树,我问大家: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测量到这棵大树截面的直径?当时张伟同学脱口而出:好办,把大树横着锯开,用直尺测量一下就可以了。

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摇摇头,表示不赞赏。

一位同学站了起来:“张伟锯古树该罚款了。”

教师补充了一句:“是啊,你们有什么比张伟更好的办法吗?”

教室里热闹起来,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生1:“不用锯树,只要用绳子测量一下大树截面的周长,再除以圆周率就可以计算出大树截面的直径。”

(同学们笑了,鼓起掌来,表示赞赏。)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学习了什么?请打开书----看书。

教师再一次请同学们观察黑板上贴着的三个圆,提出问题:“这三个圆什么在变,什么始终没变?”

师:同学们通过圆的直径、周长变化的现象,看到了圆周率始终不变的实质。同学们能经常用这样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问题,会越来越聪明的。

(板书:变----不变)

师:下课的铃声就要响了,最后我留一个问题,请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试一试。

画一个周长是12。56厘米的圆。怎样画?

【简评:这节课的设计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1、教学目的明确,能从知识、能力、思想品德教育三个方面综合考虑,明确、具体,教学过程很好地完成了教学要求。

2、能深刻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能准确地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知识的呈现过程层次清楚,能组织学生积极投入到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当中来。教学要求符合学生实际,环节紧凑,密度得当。

3、教学方法既灵活多样又讲求实效。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程序设计比较精细,或由旧知识导入新知识,或教师演示直观教具,学生不止一次地操作学具,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创设情境,并能适时地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培养思维能力。整节课始终注意以教师的情和意,语言的生动、形象,富有逻辑性来吸引学生,注意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感知,不断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4、能精心设问,问题能从多角度提出,正反向进行。问题提得准,导向性强,设问有开放性,语速恰当,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

5、练习的安排计划性强,有针对性,先安排了一些巩固新知的基本练习,又安排了判断练习,口算练习,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练习有层次,形式多样,学生愿意做、愿意学。安排操作性练习,能启发学生的创造,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周长的课件 篇10

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将知识同化到学生原有的知识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从事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空间,培养学生猜想、归纳、验证的数学思维能力。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89-91页《圆的周长》

学情与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长方形、正方形及认识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获得了对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认识:它们的周长就是围成它一周的长度,这为学生认识、概括、归纳圆的周长提供知识技能基础。在教法上,以“铺垫孕状――新知探究――新知运用”为主线,又在各个环节中设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合作交流、独立思考、各个击破、呈现重点、突破难点。在学情上,以学生为主体,发挥主全的能动性,经历探究、合作交流、自学等方式自主构建知识。

教学目的:

1、理解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推导圆的周长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2、通过动手实践,自计探索与合作交流等活动发现和理解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3、在探究中体验成功,增强信心。

4、结合圆周率的教学,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准备:

老师:课件、直尺、纸剪的圆、系有小球的绳子两具啤酒瓶、绳子。

学生:2个大小不同的硬纸圆片、直尺、彩带、学具。

1、课件播放:机器人轿车和跑车在两个赛道上比赛,轿车沿着正方形路线跑,跑车沿着圆形路线跑。

(1)要求轿车所跑的路线,实际上就是求这个正方形的什么?要知道这个正方形的周长,只要量了它的什么就可以?能说出你的依据吗?

(2)要求跑车所跑的路程,实际就是求圆的什么呢?板书课题:圆的周长。

3、从图上可以看出,圆的周长是一条什么线?谁来说说什么圆的周长?

二、引导探索,展开新课。

(1)师演示用直尺测量圆的周长,你觉得怎样?能不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来测量圆的的周长呢?

(2)利用学具操作,用不同方法测量圆的周长。

[设计意图:本设计为学生的操作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和充足的时间。让学生从各自不同的操作实践中感悟“化曲为直”的数学思考方法,感悟“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关系。”]

(1)猜一猜:(老师拿出一个一端系有小球的绳子,手执另一端并不停地转动形成一个“圆”),你们还能利用刚才的方法测量出这个圆的周长吗?圆的周长可能与它们有关?

(2)比一比:同桌合作,用绕圆一周的彩带跟学具的圆的直径比一比,看它们有什么关系?

(3)算一算:小组合作,量出圆的周长和直径,算出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

(5)、得出结论:通过以上活动,你发现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有什么关系?

这个3倍多一些的数,是个固定不变的数,称之为圆周率。圆周率一般用字母∏表示。

(2)指导阅读第90页方框中的文字,了解让中国人引以为自豪的历史,介绍近代大于圆周率的研究成果。

(1)问:已知一个圆的直径,该怎样计算它的周长?板书:C=∏d,学生任意挑选一个圆片的直径,计算出它的周长,然后跟测量的结果比比看,是不是差不多?

(2)问:告诉你一个圆的半径,会计算它的周长吗?怎样计算?板书:C=2∏r

(4)小结:要求圆的周长,一般需要知道它的直径或半径。

(1)在生读题后,问:求这张圆桌的周长是多少米?实际上是求什么?

(2)学生尝试,反馈评价。

3、完成第91页中间的“做一做”。

四、全课总结、

1、请学生说说收获。

2、回放两车比赛的课件;算一算,哪辆车跑的路程长?

师演示;把两个啤酒瓶捆扎在一起。啤酒瓶的直径是T厘米,如果只扎一圈,至少要多少厘米绳子?(接头处不算)

着名教育学家布鲁纳指出“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本设计求为学生创设“探究――发现”的空间,让学生在操作中感悟,在探究中发现,在交流中升华。

一、在操作中感悟。

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把人类的知识成果转为个体认识的过程,

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实践操作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和方法之一。本设计为学生的操作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和充足的时间。让学生从各自不同的操作实践中感悟“化曲为直”的数学思考方法,感悟“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关系”。

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性学习方式。本设计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量一量、想一想、猜一猜等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操究过程中发现知识、理解知识、应用知识。这样学生获取的并非纯粹的知识本身,更主要的是态度、思想、方法,是一种探究的品质。

三、在经历圆周率的研究历史中,渗透数学文化和数学思想。

在教学设计中,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得出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进而介绍祖冲之的研究成果,最后,介绍看守代关于圆周率的研究成果。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经历了圆周率的研究史,渗透数学文化和数学思想方法。同时,使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教学设计中,让学生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

周长的课件 篇11

教材分析:

“认识周长”这一课题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学习了长度单位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或简单图形的一周;

2、理解周长的概念,了解测量周长的方法;

3、渗透化曲为直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初步建立周长的概念表象。

1、从“一圈”抽象到“一周”。

情境:在元旦活动中,我们班的相片需要将合影贴上花边,我们来看看怎么贴。

课件演示贴法一(花边贴在相片中间),学生发表意见,贴对了没有?应该怎么贴?根据学生的意见演示贴法二(花边贴边缘但不封闭),学生再踊跃发表意见,学生边在图上指认位置边口述:花边应该贴到起点,才是贴了一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一圈演示完全,并指出围着相片一圈也可以说成围相片一周。(板书:一周)

同时出现上述两种贴法,组织学生辨认:相片的一周是不是这样的呢?学生指出不是一周的原因,并提出修改方法。

2、累加长度,明晰相片的周长。

提出问题:把这张相片贴一周花边需要多长的花边呢?为此老师量了一下这相片的四边的长度,课件依次呈现数据:长20cm,宽10cm。要求学生计算花边的长度,分享计算方法。教师再问:60cm是表示相片哪里的长度?(相片一周的长度),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课题。

二、整体理解周长的本质。

1、辨析一周,物化为形。

课件呈现实物:树叶、三角板、数学书、时钟。提问:这些物体表面有没有一周?要求学生在练习纸上把四种事物的一周用水彩笔描出来。个别展示,课件重演描绘过程。

2、操作演示,体会“周长”的本质。

提问:要想知道这个三角板的一周有多长,怎么办?(用尺子量)课件出示三角板三边的长度:10cm、14cm、10cm。三角板一周的长度到底是10cm还是14cm?学生辨析后计算三角板一周的长度。师生互动,辨析34cm的意义。

以钟面为例,问学生怎么测量钟面一周的长度,对学生提出的合理方法一一肯定,引导学生使用软绳和直尺进行测量,并问学生如何测量树叶一周的长度。

3、辨析并概括概念。

师:刚才我们选研究了什么是一周,这是相片、树叶表面、三角板、数学书封面和钟面的一周。接着我们通过量一量、算一算得到了相片一周的长度是60cm,三角板一周长度是34cm,钟面一周的长度是xxcm,还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测量树叶一周的长度,每一个图形的一周都有自己固定的长度,我们把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它的周长。(板书)

课件出示平行四边形、五角星、角、饼形,组织学生辨析。提问:这些图形都有周长吗?如果没有?说明为什么?引导学生发现只有封闭图形才有周长,补充板书。学生齐读。

三、内化巩固,解释应用概念。

2、教材P84第3题;下面每组图形的周长一样吗?通过测量每条边的长度再相加的方法,发现第1组的两个图形的周长一样长。第2组中右图的周长比左图的周长要长。如果学生有更好的方法加以肯定。

3、教材P88第9题;下图的长方形被分成两部分,哪个部分的周长长?通过辨析总结出周长的大小与图形的大小没有关系,不是图形大周长就大。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谈谈你的收获!

周长的课件 篇12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教材从生活情境入手,通过一家三口骑着车轮大小不同的自行车去郊区游玩的情境使学生了解车轮周长的概念以及车轮周长和它的直径有关系。帮助学生理解圆的周长的概念。在探索圆的周长公式时,首先同桌合作,测量一元硬币的周长和直径,学会测量周长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用滚动法,在硬币上做个记号,与直尺的0刻度对齐,在直尺上滚动一周,直接测量出圆的周长。二是用细绳绕硬币一周,再来测量这段绳子的长度。然后小组合作,利用前面学到的方法测量三个大小不同的圆的周长与直径,并在表格中记录相关数据,计算出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发现:任何圆的周长都是它的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个商是一个固定值,通常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来表示。为了方便学生的计算,教材规定本书中“Π”只取两位小数,即,3。14。根据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关系,可以得出求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c=Πd=2Πr。最后,安排了利用周长公式解决圆镜周长的实际问题。教学中,可参考“知识窗”中的文字,介绍圆周率的发展历史,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人类不断探索数学的过程,体会我国古代数学家的智慧,激发民族的自豪感。

2、教学目标

基于上述分析,从“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能力理解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含义,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公式,会用字母表示,能运用周长公式正确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经历动手操作、测量计算、探索讨论等认识圆的周长及周长公式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圆周率的发展史,激发民族自豪感和探索精神。

3、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理解圆的周长,探索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

难点圆周长与直径关系的探讨。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经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圆,已经具备测量一般图形周长的技能。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周长的一般概念以及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圆的周长计算。

三、教法和学法

在教法的运用上,以小组合作学习、尝试教学的理念为指导,并结合本节课的实际,采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展示交流”的方法进行。教师始终以一名“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组织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让学生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实践。从而使整节课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充满勃勃生机。

四、教学准备

学生每人准备硬币、直尺、细线等。

教师准备3个大小不同的圆形纸片(若干组)、课件。

五、教学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规定:“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此设计以下的教学程序:

课前尝试小研究:

1、复习铺垫:

(1)举例说明什么叫物体的周长?

(2)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2、探究尝试:想办法测量一元硬币(或其他圆形物体)的周长和直径,看谁的方法最巧妙,有困难可以请教家长或查阅资料。

设计意图:根据尝试教学的理论,本着“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的原则,将教学环节前置,将学生能做、会做、可探究的问题预先抛给学生。

一、情境引入,铺垫交流

1、交流铺垫题,复习周长概念。

2、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观察情境图,了解图中的事情,提出谁的车轮转动一周走的远,为什么?

师:你认为哪儿是车轮的周长呢?

生:车轮一周的长度就是车轮的周长。

师:谁的车轮周长最长,谁的`车轮周长最短?

生:爸爸的车轮周长最长,聪聪的车轮周长最短。

3、讨论:车轮的周长和什么有关,有什么关系?然后由车轮的半径越长周长越长,即车轮的直径越长周长越长,进而得出:圆的直径越长,周长越长的结论。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周的周长,板书课题:圆的周长。

4、小组交流尝试小研究、测量硬币的方法。交流时测量的过程和结果要讲清楚。

师:谁来说说你们的测量方法和测量结果?

学生边说边演示:

(1)缠绕法。

(2)滚动法。

(3)软尺测量。一元硬币的周长是7.8cm。

设计意图:复习铺垫题是学生学习新知的基础,只有做好知识生长点的挖掘培育工作,才能结出新知识的累累硕果。探究尝试题——测量硬币的周长和直径,放到课前目的是给学生充分的探究空间和时间,课上直接交流,重点交流测量方法。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一)课上尝试小研究:测量圆片周长。

1、提出课上小研究的要求,让学生用教师准备好的圆片测量并计算。

老师课前给每个小组发了三个大小不同的圆片,小组分工合作,进行测量和计算,除不尽的保留两位小数,并填在表中。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操作,教师进行巡视参与。观察得到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组交流各组测量和计算结果,然后让学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3、全班汇报。师:完成测量了吗?哪个小组汇报一下你们测量和计算的结果?

汇报预设:

三个圆的周长都是它直径的三倍多一些

不管是大圆还是小圆,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

设计意图:课上尝试小研究要充分发挥好小组合作的功效,借助小组合作提高课堂效率,而不是相反。有了前面测量硬币的基础,此处重点应放在探究周长和直径的关系上。

(二)总结圆的周长公式

1、教师介绍圆周率的发展历程,然后交流感受和启发,进行思想教育。

师:看来,任何圆的周长都是它直径的三倍多一些,其实这个倍数是固定不变的数,我们把它叫作圆周率。板书: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圆周率可用字母π来表示。板书:π

教师范读,学生齐读,并在桌子上试着写一写。

师:我们今天课上研究的圆周率,早在几千年前,我们古人就开始研究了。

请同学们自学课本84页的兔博士网站。(学生自学)

师:在众多研究圆周率的科学家当中有位代表性的人物,你们知道是谁吗?

生:祖冲之。

师:你们觉得祖冲之怎么样?

学生谈感受

师:老师也觉得祖冲之太了不起了,做为中国人感到太自豪了。

师:现在人们发现圆周率是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利用计算器已经算到了小数点后面上亿位,你们读一读。π=3.1415926535897……(生读。)

师:由于圆周率是个无限不循环小数,计算时只取它的近似值。

板书:π3.14

2、引导学生根据周长÷直径=圆周率,推导出圆的周长公式并用字母表示。

师:根据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如何求圆的周长呢?

生:直径×圆周率=圆的周长

师:如果周长用字母“c”表示,直径用“d”表示,谁来总结求圆周长的公式?

生:c=πd师:那如果把直径d换成半径r呢?

生:c=2πr师板书。

师:再求圆的周长,你还用测量的方法吗?只需知道什么就可以了?

生:直径或半径。

设计意图:在教师的启发下,经历圆周长公式的推导和用字母表示的过程。

三、巩固练习,简单应用

1、让学生试着用公式求圆的周长

师:那我们利用公式试着求一下圆的周长。(课本84页练一练的第一题)

学生自己列式计算

师:谁来说说你怎么列的?

生:根据c=2πr列式为:3.14×2×1.5=9。42(cm)

生:根据c=πd列式为:3.14×18=56.52(cm)

2、让学生试着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小黑板出示:一面圆镜的镜面是40厘米,在它的边缘镶嵌一根金属条,这根金属条的长至少是多少厘米?

指名读题。

师:你会做吗?试试看,谁愿意到黑板前做?

学生自己完成,指名板演

3、课下作业:

师:今天我们由车轮的转动认识了圆的周长,知道了周长除以直径等于圆周率,并且学会了如何求圆的周长,课下老师给大家留个调查作业有兴趣吗?打开书84页,能完成好吗?填在书上。

设计意图:通过给半径求周长、给直径求周长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圆的周长公式的理解。

周长的课件 篇1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圆周率的意义,能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的计算圆的周长。

2.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主动研究、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

3.初步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辨证思想方法。

4.结合圆周率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教学难点: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推导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系绳的小球。

学具准备:塑料圆片、正方形纸板、圆规、剪子、直尺、细绳

一、以旧引新,导入新课

1.复习正方形的周长。

①复习周长的意义。什么叫周长?(学生汇报后,课件演示周长的意义)。

②复习正方形周长的意义。(课件演示小花狗围着正方形跑一圈正方形的周长闪动红色)要求小花狗所跑路程,实际上就是求这个正方形的什么?

2.揭示圆的周长。

(1)(课件演示小白狗围绕圆形跑一圈圆形的周长闪动黄色)要求这只小白狗所跑的路程实际上又是求这个圆的什么?(圆的周长,揭示课题)你能说说什么叫圆的周长吗? (教师完成板书,学生读书)

(2)同位用自己带来的圆形实物互相口述圆的周长。

二、探索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1、动手操作,合作交流。

师问: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圆的周长,那么怎样测量圆的周长呢? 可以用什么工具来测量?

①请同学们拿出你们带来的测量工具,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想办法测量你手中圆的周长并做好填表记录,(边量边交流测量方法)让我看哪个小组做得最棒。(教师巡视操作过程)

周长(C)直径(d)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

②请四人小组上台演示操作过程,边操作边说方法。

2、探索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课件演示填表)

(1)请同学们看屏幕的表格,认真观察比较一下,想一想圆的周长跟什么有关系?

(2)讨论:究竟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有什么关系呢?

(小组汇报)引出圆周率

任何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长度的3倍多一些。(板书)

3、揭示圆周率的概念。

(1)师:科学家的大量准确测量和精确计算得出,表示这个3倍多一些的数,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这个固定不变的数叫什么?请自学99页第二自然段。(叫做圆周率)什么叫圆周率呢?用哪个字母表示。谁能说一说(指导读写π。)

(2)了解圆周率的历史。(课件演示圆周率的历史,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关于圆周率还有一段历史呢。请同学们打开书看99页下面小的方字,想:通过看书你知道了什么? 我国古代著名数学家祖冲之在计算圆周率方面做出了什么贡献?这个结果比外国数学家得到这个结果整整早了一千多年,可见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但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外国数学家利用计算机已经计算到小数点后一亿多位,我国现在又落后了。哪我们还有机会超过外国人吗?没错只要我们努力学习将来一定会让中国走在世界前列。

(3)推导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1)师:通过刚才的探索,我们已经知道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了,你能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吗?(小组讨论)

(2)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板书: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

那么要求圆的周长,你必须知道什么?(直径或半径)你会求吗?

4. 应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简单的应际问题。

出示例1(学生自学并独立完成)。教师检查自学情况,请一名同学上台板演。教师评点。

5看书、质疑

(1)若将例1的直径改为半径,会求它的周长吗?

(2)及时反馈,完成第100页(练一练1、2)。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下面的说法对吗?并说明理由。

(1)圆的周长是它直径的π倍。()

(2)大圆的圆周率大于小圆的圆周率。()

(3)π=3.14()

2.解答练习二十一第2题(课件演示)

3.测量一圆形实物直径,计算它的周长。

4、扣展练习

(1)画一个周长12.56厘米的圆

(2)思考题。(课件出示两只蜜蜂分别在一个大圆和两个小圆上走一圈)大圆的周长和两个小圆的周长之和同样长吗?为什么?

四、总结全课,学生互评。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谁的表现最佳?

板书设计:

圆 的周长

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

任何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圆周率)

例1、一块圆形铝片的直径是5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

周长的课件 篇14

(BIjIaOGAo.CoM 笔稿范文网)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圆的周长, 理解并掌握圆周率的意义和近似值。

2. 初步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3.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力。

4. 通过了解祖冲之在圆周率方面所作的贡献,渗透爱国主义思想。

1、我们知道自行车是一种常用的交通工具,课前老师让大家了解了它的一些规格,谁来说?

2、估计学生不知道,师边出示22英寸、24英寸、26英寸的轮胎图片,边介绍。这里的22英寸、24英寸、26英寸是指轮胎的直径。

3、如果把它们各滚动一圈,哪种车轮行的路程比较长?

在这个过程中认识什么是圆的周长,在自己所带的圆上指出圆的周长。

比较这三个车轮的直径和周长,你又有什么发现?

1、讨论实验方案。

揭题。直径和周长有什么关系呢?要研究这个关系,我们可以怎样做?

小结:我们可以画几个圆量量它的直径和周长,算一算周长除以直径的商。

2、先请大家在纸上画一个圆,把它剪下来。用手指一指这个圆的周长。想一想你准备怎样来量你这个圆的周长呢?

4、学生实验。小组合作,用你喜欢的方法量出圆的周长,再用计算器算出每个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并把P99的实验报告单填写完整。填完以后思考表格下面的问题。

5、交流发现。

通过测量和计算,你发现圆的周长和直径有什么关系?

(1)介绍圆周率。

(2)阅读P102 的“你知道吗”内容。

7、推导得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及其字母公式。

强调π≈3.14,在说的时候要注意是近似值,写和算的时候要按准确值计算,用等号。

1、P99“试一试”。

2、P99“练一练”

3、神六绕地球第5周轨道是圆形的,半径大约是6700千米,你能算一算它的飞行轨道的周长吗?

4、用一根细线扣一个小螺丝,旋转起来,让学生说说这样转出的圆你能怎样计算它的周长呢?

5. 钟面分针长10厘米,它旋转一周针尖走过多少厘米?

这节课我们研究了圆的周长,说说是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的?你有哪些收获?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操作、猜想、测量、计算、验证、讨论和归纳等数学活动的过程,推导圆的周长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2、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1.圆周率表示同一个圆内( )与( )的倍数关系,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同一个圆内周长是直径的( )倍,是半径的( )倍。

2、什么是圆的周长?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是什么?

3、把一个圆规两脚尖分开4.5厘米画一个圆,这个圆的半径是( ),直径是( ),周长是( )。

4、口答,求下列各圆的面积。

要求学生利用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列方程解答。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注意列方程解答应用题的格式。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小结:求圆的`半径或直径的方法。d =c÷π r=c÷π÷2或列方程解答。

要借助圆柱形教具的演示,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树干的横截面”

要让学生理解“拱门的高度”就是相应圆的直径。

可以通过计算来比较,也可以根据周长的计算公式来直接比较。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周长的课件(汇集十四篇)》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幼师资料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周长课件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周长的课件 为了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和课件,并且还需要不断完善每份课件的设计。编写教案时需要注意教学过程的连贯性和完整性,教案课件应该从哪个角度来进行设计呢?本文将介绍一篇关于“周长的课件”的文章,希望这些建议能够为您提供一些新的思考方式和角度!...
    2023-12-02 阅读全文
  • 说课稿课件(汇集四篇) 作为幼儿园教师,说课稿我们每个老师需要学会准备的东西,为了让学生有兴趣参与学习,并与其他孩子交流,我们一般会事先准备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老师在之后的上课教学中井然有序的进行。幼儿园说课稿的准备,需要重点写哪些方面呢?相信你应该喜欢小编整理的说课稿课件,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创意说明这两首...
    2023-12-05 阅读全文
  • 圆的周长课件8篇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平日里的学习中,幼儿园教师时常会提前准备好有用的资料。资料是作用于人类社会实践的一种可供参考的材料。参考资料有助于我们的工作进一步发展。只不过,你是否知道有哪些幼师资料种类呢?请阅读由小编为你编辑的圆的周长课件8篇,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你。本节内容...
    2023-08-26 阅读全文
  • 圆的周长课件教案集锦 基于网友的需要,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整理了圆的周长课件教案,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你。老师在开学前需要把教案课件准备好,撰写教案课件是每位老师都要做的事。老师要按照教案课件来实施上课内容。...
    2023-04-10 阅读全文
  • 圆周长课件 出于您的考虑我们进行了“圆周长课件”的编辑,如您对本话题感到好奇请持续关注我们的主页。老师都需要为每堂课准备教案课件,每位老师都需要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 教案课件能够准确地反映出教学过程中的创造和智慧。...
    2023-09-15 阅读全文

为了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和课件,并且还需要不断完善每份课件的设计。编写教案时需要注意教学过程的连贯性和完整性,教案课件应该从哪个角度来进行设计呢?本文将介绍一篇关于“周长的课件”的文章,希望这些建议能够为您提供一些新的思考方式和角度!...

2023-12-02 阅读全文

作为幼儿园教师,说课稿我们每个老师需要学会准备的东西,为了让学生有兴趣参与学习,并与其他孩子交流,我们一般会事先准备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老师在之后的上课教学中井然有序的进行。幼儿园说课稿的准备,需要重点写哪些方面呢?相信你应该喜欢小编整理的说课稿课件,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创意说明这两首...

2023-12-05 阅读全文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平日里的学习中,幼儿园教师时常会提前准备好有用的资料。资料是作用于人类社会实践的一种可供参考的材料。参考资料有助于我们的工作进一步发展。只不过,你是否知道有哪些幼师资料种类呢?请阅读由小编为你编辑的圆的周长课件8篇,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你。本节内容...

2023-08-26 阅读全文

基于网友的需要,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整理了圆的周长课件教案,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你。老师在开学前需要把教案课件准备好,撰写教案课件是每位老师都要做的事。老师要按照教案课件来实施上课内容。...

2023-04-10 阅读全文

出于您的考虑我们进行了“圆周长课件”的编辑,如您对本话题感到好奇请持续关注我们的主页。老师都需要为每堂课准备教案课件,每位老师都需要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 教案课件能够准确地反映出教学过程中的创造和智慧。...

2023-09-15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