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最新圆的青岛版教案推荐

发布时间:2023-12-29

青岛教案。

教案课件是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种工具,要求教师用心去设计并制作。教学质量的好坏不仅与教师的专业水平有关,还与学生的反应密切相关。那么,在设计教案课件时有哪些值得参考的内容呢?如果您需要关于“圆的青岛版教案”相关的资料,可以参考以下内容。记得将本网页的链接收藏到您的收藏夹或书签中哦!

圆的青岛版教案【篇1】

1.通过观察实物和模型,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方体图形,知道这些形体的名称,并能辨认和区别这些形体。

2.在拼、摆、摸等探索活动中,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等思维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在观察、操作活动中,感受立体图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对身边与立体图形有关的事物产生兴趣。培养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

单元重点:

通过观察实物和模型,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方体图形,知道这些形体的名称,并能辨认和区别这些形体。

单元难点:

在拼、摆、摸等探索活动中,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等思维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本单元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起始单元。小学生在入学前就开始接触各种形状的物体,入学后逐步将他们已有的感性经验进行抽象,这对学生形成初步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非常重要。在低年级,加强对各种形体的直观感知,积累大量的感性认识将对今后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单元内容是通过实物和模型让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是:强调让学生动手操作,在生动活泼、主动参与的具体活动中,获得直接感受。

本单元安排了一个信息窗,以真实的照片呈现了学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长方体、正方体积木,纸盒,塑料球,饮料桶等实物进行有趣的拼搭活动的情境。通过小朋友的对话,提出了“我用了哪几种形状的物体”这一问题,引入学生对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的认识。在认识过程中,先把一个小朋友摆“火车”用的物品进行分类,然后初步抽象出标准的几何形体让学生认识,在学生有了初步表象的情况下,让学生知道这些物品的形状分别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使学生能直观地分清这几种形体,初步记住它们的样子。“自主练习”中“连一连” 、“圈一圈”等动手活动的练习,进一步让学生以体验的方式巩固所学知识。

1.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的拼搭活动,使学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直观地认识几何形体。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拼搭的过程中,首先要为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保证有足够的场地进行活动,使学生能充分地利用手中不同形状的物体进行想象和创造。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通过对物体的触摸、观察、想象等活动,建立形体的表象,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

2.注意引导学生经历由大量感知到逐步抽象的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和比较能力。

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广泛地寻找生活中包含以上几种几何形体的物品,在对各种物品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抽象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些基本形体。在这一过程中加强观察、比较,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和比较能力,加深学生对各种立体图形特征和直观认识。

3.对于本单元的评价,既要注重了解学生初步掌握几何形体的情况(如是否能正确地辨认与区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又要注意评价学生初步的操作、观察、比较能力,以及与同伴合作的情况。

1、通过实物操作,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形体有初步的认识,能分辨它们的形状。

2、在观察和触摸中,初步形成立体图形的表象,培养初步空间观念。

3、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简单的实践能力。

二、重点难点:

重点: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形体有初步的认识,能分辨它们的形状。

四、课前准备:

学生自己准备各种各样的纸盒、易拉罐、球,鼓励学生收集的这样的生活物品越多越好。

教师为每组学生准备一袋装有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的物品的袋子。

师生谈话:同学们,今天大家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盒子、积木,你一定非常想看看其他的小朋友都带来什么东西,是吗?

师:下面,老师给大家一段时间,自由活动,可以看看自己小组的同学带来什么,也可以到别的小组去看看,好吗?

师:同学们,我让大家带来的东西带来了吗?想不想看看其他同学都带了什么东西?同位两个同学先互相看一看、说一说、摸一摸。

1、分小组合作搭积木,教师巡视并进行指导。

3、教师组织大家来欣赏每个小组的作品。

1、师:刚才每个小组的小朋友都发挥想象力,你们搭得真棒,真是一群小建筑师。现在请小朋友认真观察你们都用了哪几种形状的积木?

(1) 以小组为单位活动。

(2) 小组汇报分类情况。并说明为什么这样分。

(4) 起名字。

根据大家分类的情况,鼓励学生给他们起个名字。学生有可能在幼儿园已经认识他们的名字,教师要给予鼓励。

教师:“我们认识的这四种不同形状的物体,猜一猜哪种形状的物体滚得最快?”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验证。小组汇报结果。

教师出示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的模型。提出问题“你能从教室中找到它们的朋友吗?”  “在生活中你还能找到他们的朋友吗?

(六)课后作业:

请你在家找一找,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并说给爸爸妈妈听。

一、教学目标:

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比较能力。

1、教师课前把各种形状的物体装进口袋,从口袋摸出物体,让学生说出是什么形状的。

2、教师说出一种形体的名称,让学生从口袋里摸出相应的实物。也可以由学生说名称,学生摸实物。

利用学具动手摆一摆,说一说。

让学生仔细观察从中找出规律,然后独立画在书上。

先让学生观察第一组为什么圈出“白菜”,再按照这一提示依次把下面三组圈出来。圈完之后,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

先让学生照着练习中提供的形状想一想,再用学具摆一摆,也可以摆出其他的形状,然后想象着数出方块的个数,并交流各自的数法。本题可以训练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先让学生观察每一副图,能看到几个面,分别说出是那几个面,再让学生涂上不同的颜色。然后,接着训练学生涂右面、上面、前面的颜色。

出示一个实物模型的一部分,让学生根据自己看到的猜猜这是一个什么模型?并说说为什么?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三)全课总结: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什么数学知识?在生活中什么时候可以用到我们所学的知识?”

圆的青岛版教案【篇2】

1.通过观察、操作,能按指定标准或自定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并会比较物体的多少、大小、轻重、高矮、长短、宽窄、粗细、厚薄等。

2.在分一分、比一比的活动中,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能力。

3.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有关分类、比较的简单数学问题,并能初步汇报和交流自己的想法。

4.经历分类、比较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养成分类整理物品的习惯。

单元重点:

通过观察、操作,能按指定标准或自定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并会比较物体的多少、大小、轻重、高矮、长短、宽窄、粗细、厚薄等。

单元难点:

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有关分类、比较的简单数学问题,并能初步汇报和交流自己的想法。

分类和比较都是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也是学生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在今后的认数与计算、认识图形、简单的统计等学习活动中,经常会用到分类的思想和方法。学生在第一单元已经学习了比较数的大小,具备了初步的比较意识,为本单元进一步学习比较长短、高矮、粗细、厚薄等打下了基础。

本单元主要学习内容:按指定标准和自定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比较物体的多少、大小、轻重、高矮、长短、宽窄、粗细、厚薄。

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是,选取学生熟悉的家庭生活场景为基本素材,通过帮妈妈整理衣服和存放衣服的活动,启发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在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中学习分类比较,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本单元设有两个信息窗。第一个信息窗是“帮妈妈整理衣服”,通过母子对话引出“怎么整理呢”这个问题,感受分类的必要性,体会分类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自主练习”第3题提出“想一想,有哪几种分法”,借助7种物品的多种分法,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分类标准的多样性。第二个信息窗是“帮妈妈放衣服”,通过妈妈与小朋友的对话,启发学生利用经验,学习比较“厚薄”、“长短”。同时根据图中提供的琉璃球、花瓶、瓷马等物品还可以比较多少、大小、轻重、粗细、高矮等。在“我学会了吗”栏目中比较高矮和粗细,达到扩展、巩固的目的。

1.本单元提倡的学习方式是联系生活经验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时,教师要给学生创造条件,放手让学生去观察、操作、尝试。要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说一说看到了什么,联系生活经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由于学生年龄小,观察能力有限,建议教师在教学中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小组合作,可以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使学生对新知识得到比较清晰、全面的认识。要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分类是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

2.注意引导学生表达和交流。在学习分类时,除了按给定的标准给物品分类以外,学生还可以自定标准进行分类。在分类过程中,让他们说一说是怎样分的,只要学生说得有道理,就要给予肯定、鼓励。让学生初步体会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可能会不同。

3.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充分地操作,得到充分的体验。除了教材中提供的素材之外,还可以让学生借助学具和身边的物品练习分类和比较。

4.对本单元的评价,既要注重对知识与技能的考查(如是否初步学会了对物品进行分类,是否能对物品进行比较),同时,又要注重对学生自觉运用知识情况进行引导。

1、结合实际生活体验分类的意义,通过动手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

2、通过实践活动感知不同的标准下,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3、在操作中提高学生对比、分析的能力。

4、渗透思想教育,教育学生平时应多帮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五、教学内容:

(一)整理观察,体会生活的需要--按标准分类。

师:“同学们,前几天老师让同学们回家帮妈妈整理衣服,并观察你们家里的衣服是怎样摆放的。你们做了吗?(生:做了)你们能帮妈妈干活,真是些好孩子,现在让我们想一想,通过整理和观察,你都发现了什么?”(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独立思考。)

学生同位交流自己的发现。

师:“现在,谁想把你的发现声音响亮的告诉全班同学?”

生:“我发现我们家的衣服叠得很整齐,我爸爸的放在一个橱里,妈妈的放在一个橱里,我的放在一个橱里。”

生:“我发现我们家的衣服是上衣放在一起,裤子放在一起。”

生:“我发现我们家的衣服是冬天的放在一起,夏天的放在一起。”

……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说得也棒极了。看来你们的妈妈都是按生活需要把衣服分开来放的。(指着板书)其实这些都是你们家分衣服的标准,而你的妈妈把衣服按照一定的标准分开来放的做法,就叫做分类。”(揭示课题)

(二)尝试分类,体会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师:“同学们,我们刚才说了你们小家里的衣服是怎么分类的,现在我们来给我们班集体这个大家分分类,好吗?”

师:“现在我们就按这个同学的想法来分分看。注意:请男同学站起来。现在,全班同学被分成了两类,站着的是男同学,坐着的是女同学。请坐下。”“谁还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师:“现在我们再来按这个同学的想法分分看。注意:请东路队的同学站起来。现在,全班同学又被分成了两类,站着的是东路队的同学,坐着的是西路队的同学。”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两次站起来的人是同一批人吗?(不是)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的时间,体会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

生:“因为两次站的标准不一样,所以站起来的不是同一批人。”

师:“同学们刚才想出了那么多种分法来分咱班的同学,现在我想请教同学们,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分类呢?”

教师可这样引导:哪里用到分类--具体是怎么分的--这样分有什么好处?学生举例后教师出示课件图1让学生说一说.

(四)自主练习,应用分类,明确为什么这样分。

1、自主练习第一题:

师:“同学们,你们去沙滩玩过吗?你们是怎么去的?(坐汽车去的)除了汽车,你还知道哪些交通工具?”

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在我们的学具盒里也有一些交通工具,请你把它们拿出来。你能给这些交通工具分分类吗?”

学生动手操作,分完后说一说自己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让学生分一分,说一说.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按指定标准或自定标准,会比较事物的大小、多少、轻重、高矮、长短、远近、宽窄、粗细、厚薄。

2、在比较的活动中,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能力。

3、使学生经历具体比较活动的过程,学会比较的方法。

二、重点难点:

重点:会比较事物的大小、多少、轻重、高矮、长短、远近、宽窄、粗细、厚薄。

难点:会比较事物的大小、多少、轻重、高矮、长短、远近、宽窄、粗细、厚薄。

1、谈话引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帮妈妈把衣服整理好了,那么衣服整理好了该放在哪儿呢?(学生独立回答)现在咱们一起去看一下小明和妈妈是怎样放的。

2、观察信息窗,并提出问题。

(1)小明和妈妈是怎样放衣服的?

(2)图中还有什么?你想对大家说什么?

(二)积极参与,自主学习。

1、教师引导提问:看看这些衣服,你能看出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1)生独立思考。(有的可能看出衣服的多少,有的可能看出衣服的长短)

(2)小组讨论交流 。

(3)全班交流讨论结果,引出对多少、厚薄的比较,引出课题。 在交流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说完整的话,用“谁比谁……”的形式表达比较的结果:妈妈的衣服比小明的长,妈妈的衣服比爸爸的短……(渗透比较的相对性。)

2、练习。

(1)自主练习第1题:学生独立思考完成,指名说结果,并说一说理由。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2)补充练习:伸出各自的手观察 ,你发现了什么?(第几根手指比第几根…… 谁最长,谁最短?)

(3)、比较:除了衣服,再看看其他的东西,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后,自由发言,交流想法。)

(1)自主练习第2题:先向学生介绍天平,再让学生独立做,教师注意让学生通过观察看到的三个红萝卜的重量与一个青萝卜的重量相等,判断出一个红萝卜的重量比一个青萝卜的重量轻,让学生说出判断的理由,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

(2)自主练习第3题:

①让学生先观察,再独立做,并说一说理由。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任何两个物体都可以进行比较,想一想都可以比什么?

(1)小组讨论,指名发言交流,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2)找一找,我们周围有没有可以比较的东西,你能提出一些关于比较方面的问题吗?(小组合作,采用比赛的形式,看哪个小组提的问题多,提的问题好。)

5、引导学生独立总结:

谁能说一下通过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今后打算怎么做才能更好?

(三)   我学会了吗?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熟练和巩固对十五的分类和比较方法。

2、初步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回顾和整理能力。

(一)知识回顾:

1、小朋友们还记得我们刚刚学习了哪些知识吗?

学生回答,教师进行归纳。

2、引导学生整理知识。

(1)展示“分类”一课的课件:我们和小明一起帮妈妈整理了衣服,我们都按哪些标准进行了整理分类?

(2)展示“比较”一课的课件:小明帮妈妈整理好衣服后,和妈妈一起放到了厨子里,想一想,    我们对这些衣服进行了比较。都比较了什么呢?

引导学生进行简要回答。

(二)巩固练习。

1、出示“我学会了吗”主题图。

(1)仔细观察,图上画了些什么?

(2)大树发出了什么喊叫?大树为什么承受不了了?

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师生共同归纳。

(3)小熊和小鹿比较,谁重谁轻?怎样叙述?

(4)如果把两棵树进行比较,可以比什么?

同桌两人说一说,然后全班进行交流。

(1)大家想让自己的书包变得整齐好看吗?现在就用学过的知识来整理书包。

(2)将自己书包里的所有书和文具拿出来,先想一想,你打算按什么标准进行分类?

(3)学生整理自己的书包。

(4)组织学生展示整理。

(5)书包里的书本和文具,你可以将哪些物体进行比较?比较什么?

我学会了什么?

1.通过寻找周围数的实践活动,深化对10以内数的意义的认识,进一步体验数在现实生活中的用途,初步建立数感。

2.经历寻找周围数的过程,体会找数的方法,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养成与同伴合作的习惯,初步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与同伴共同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 通过寻找周围数的实践活动,深化对10以内数的意义的认识,进一步体验在现实生活中的用途,初步建立数感。

“找找周围的数”是小学数学里的第一个实践活动,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第一次接触到这样的学习内容,对于初步培养他们应用数学的意识,为以后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这一活动过程中,学生能充分地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初步体验用数学的眼光欣赏世界,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活动的内容是找生活中的数,包括自己身体上的数、公共场所中的数、家庭生活中的数、运动场中的数等。

该活动的编写特点是: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选取现实性的素材,引导学生自觉开展数学活动。

教材提供了四幅寻找数的图画:第一幅是借助两个小朋友的对话,说自己有几个手指、几只耳朵,启发学生从自己身体上找数。第二幅图是借助马路上行驶的汽车、公交车站牌、广告橱窗、楼房、门窗等信息,启发学生数公共场所的数。第三幅图是借助家庭一角摆放的沙发、台灯、电话、钟表、相框等物品,启发学生找家庭中的数。第四幅是借助7个足球队员在操场上踢足球的场景,展示了球门、人数、号码、足球等信息,启发学生找校园中的数。最后的卡通问号,是以导引的方式,以启发学生找生活中的数的方式,引起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兴趣,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看事物的自觉性。

1.打破课内与课外的界限,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数数和找数的机会,培养多渠道找数的能力。教材所提供的图仅为教师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提供了线索。教学时,教师要切实结合学生的实际,为学生创设更多的找数的机会,真正让学生活动起来,多利用课余时间或节假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到生活中观察、调查、发现有关数的信息,把找数活动扩展到方方面面。如可由找自己身体上的数扩展到找动物身上的数,由找马路上的数扩展到找商场里的数,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活动方法的指导。教学时,可让学生分小组先商量个活动计划,如到哪些地方去找数、怎样分工、怎样合作等,之后再组织学生开展调查活动,有了充分的素材,再交流成果,谈活动体会。

3.对于活动评价,要关注找了哪些数,更要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和一些好的发现;要了解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更要注意与小伙伴们互相合作的情况。

1、通过寻找周围数的实践活动,深化对10以内数的意义的认识,进一步体验在现实生活中的 用途,初步建立数感。

2、经历寻找周围数的过程,体会找数的方法,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养成与同伴合作的习惯,初步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与同伴共同合作的意识。

说一说有几个手指头,几只耳朵……

活动三、

1、出示第三幅情境图请同学们观察从中可以找到那些数。

1、出示第四幅情境图请同学们观察从中可以找到那些数。

2、请同学们想一想操场上还有哪些数?全班交流。

同学们,从生活中你还能找到哪些数?(给同学们留有足够交流的时间)

圆的青岛版教案【篇3】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23页信息窗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估一估,掂一掂,秤一秤,找一找的方法,初步建立克的质量观念。

2、结合具体生活情景,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的理念。掌握猜想 验证的探究方法。

3.了解用天平称比较轻的物品的方法。会进行估测,逐步提高估测能力。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克有关的简单问题。

4.经历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1克大约有多重,初步建立起l克的观念。

教学难点:

能估计出较轻物品的质量,培养学生估计物体质量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枚2分硬币,天平、商场里购买的小食品,课件。

学生准备:天平、钮扣、多枚2分的硬币、多粒花生米、一些大豆、图钉、一包火腿肠等。

A.我知道蜂鸟刚孵出来时还不到1克呢!

B.世界上最小的狗大约重1千克。

C.最大的袋鼠大约重40千克,最小的约重4克。

D.19,在大西洋捕到的一条蓝鲸重150吨,它的肾重1吨。

3.师板书:1克、 1千克、 40千克 、 4克、 150吨、1吨。

教师:克、千克、吨是常见的质量单位。平时我们常说的物品有多重,实际上是指物品的质量是多少。表示较轻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克作单位。今天我们只研究克,克可以用g表示。

1.引出测量工具。

提问:怎样才能准确的对这些大小不同的动物体重进行测量呢?(引出用秤称一称。)

(1)认识天平。

谈话:今天,我们就请秤家族中其中的一员天平,来帮助我们学习新知识。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出示天平实物)就用天平。用天平时,需要用砝码。你知道下面这些砝码各重多少克吗?教师用实物投影向学生出示砝码及向学生简单介绍天平的使用方法。

教师示范操作天平,称出一枚2分硬币的质量是1克。(小组合作操作。)

测量方法1:在天平的左边放一枚2分的硬币,右边放1克的砝码。天平平衡后,让学生找出2分的硬币重多少?(1克)

测量方法2:学生可能在右边放的砝码重,引导只好在左边多放几枚2分硬币的方法。(寻求怎样求出1枚硬币的质量。)

学生闭眼:掂一掂2分硬币的轻重,并且换手细细体会,感受1克的重量。

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许多大约重1克的物品,请找出来?

如:一粒花生米,4粒黄豆,一根针、一个别针,等都是质量大约1克的物品。

规则:两人一组,一人闭上双眼,伸出左手。另一人把多粒花生米放在他的手心上,请他说出花生米大约重几克,或者说出大约是几粒。两人交替做,比比谁最会用手感受,用心体会?

一包火腿肠净重大约几克?【火腿肠的净重量标示处先用胶带粘住)】(小组合作)

2.班内交流,验证猜想。

哪个小组愿意将自己组的猜想验证与大家分享?

(1)任抽一小组展示汇报,操作验证。相互评价,质疑对话。

(2)火腿肠的净重量是400克,可能猜测相差太大。无论准不准,只有秤一秤来验证。

同学们,我们小组同学自己动手,亲自实践,真正感受到了1克的实际重量。你们是在 玩中学,乐中学,老师真为你们高兴!

我在为猜测正确的小组高兴的同时,我真想对同学们说:科学需要用事实说话,用数据说话,猜测估计必须验证。猜想验证是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

克它从生活中走来,我们学习它正是为了应用生活。

我星期天去公园啦!我自己准备了可口的食物:有50千克重的 两个,150克重的 一个。我还去了动物园,在那里我看到了许多动物,我最喜欢重达3000克的 ,和脖子长达3克的 。

2.有奖竞赛【教师准备好有质量标示的小食品。(标示处用胶带粘住)要求每位参赛同学先掂量估计有多重,然后拆开胶带比一比谁估计的准确。】老师:这里有小朋友爱吃的食品。你们现在可不能吃哦!你能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掂一掂,估一估这些食品的质量吗?估计最准确者将是食品的小主人。(我想:同学们在估计准确后,他们手拿奖品,会欢呼雀跃的。)

(我们认识了克。了解1克大约有多重。感受到几十克、几百克物品的轻重。我们记住了猜测估计必须验证。)

圆的青岛版教案【篇4】

《趣味拼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一年级下册第41页综合与实践。

【教学目标】

1在使用作业材料拼凑活动中,加强对平面图形的感知,巩固对100以内数字的理解。

2在拼凑活动中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在估算和计数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培养初步的数感。

3.在拼摆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意识,体验平面图形的奥妙,感受数学美,并通过与同伴的讨论、交流,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在装配过程中,加深对平面图形和数字的理解100以内;引导学生体验从直觉到抽象,从对象到形式再到数字的过程。

【备课】课件、学习袋(回形针、火柴棒、棍子、瓜子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确定**主题

你看,这些学生在干什么? 课件出示情境图。

预设:生1: 他们在用小棒摆图形。

生2:他们在拼房子。

生3:他们在用七巧板摆太阳和小鸟。

谈话:这是我们学校学生正在做的手工艺品。我们看看他们的作品好吗?

课件呈现学生作品图

问:看完这些作品,你想说什么?

预设:生1:这些图真漂亮!

学生2:向日葵是用瓜子做的,蝴蝶使用火柴做的。

生3:这些图里面有我们学过的图形。

问:你能到前面指一下你知道的数字吗?

老师在学生的答题板上粘贴正方形,矩形,圆形和平行四边形。

问题:学生们发现了许多我们已经从这些作品中了解到的图形。你能再问几个数学问题吗?

预设:生1:摆那条小鱼要用几根小棒?

学生2:建一座小房子需要多少回形针?

老师及时总结:看来这些图案不仅漂亮有趣,还隐藏了很多数学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趣味拼摆”,比一比看谁拼摆的图形最美,谁的图案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数学知识。

(板贴课题:趣味拼摆)

【设计意图】实践活动是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和创造的活动。活动内容要从生活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中提取。本环节基于教材,创设了本校学生制作手工作品的情境,学生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既观察分析出情境中蕴涵的有关平面图形和100以内数的知识,还激发了学生想亲自尝试拼摆图案的欲望,同时引导学生确定**主题,明确学习任务。

二、分析主题,制定拼摆方案

谈话: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回形针、小棒、火柴和瓜子,请大家先开动自己的小脑筋,好好想一想,你打算拼摆什么样的图形?

学生独立思考。

提问:有想法了吗?谁愿意站起来说你穿了什么?有我们学过的哪些知识?

预设:生1:我想用小棒摆一所小房子。

学生2:我想把这个小房子做成长方形,有正方形的窗户。

学生3:我想用回形针放一只兔子。我需要一个圆圈。

学生4:我想用火柴搭一棵松树。里面有三角形。

学生5:我能数出我用了多少根火柴来布置这座小房子。

……【设计意图】依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在动手操作活动之前,教师明确提出活动要求,让学生经历想一想、说一说的过程,通过学生间的互动交流,启发和引导每个学生先明确拼摆活动内容,从而提高实践活动的实效性。

三、小组合作,开展拼摆活动

谈话:请大家自己选好素材,根据刚才想出的拼摆方案动手摆一摆。边走边思考:你的工作中使用了什么图形?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拼摆,教师巡视。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综合实践的主体部分,教师要注重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活动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并注重引导学生结合操作活动进行数学思考。

四、展示成果,进行总结评价

谈话:请大家把拼摆好的作品在小组里介绍一下。

学生们在小组里互相交换作品。

问:哪个小组愿意讨论你们小组的最佳作品?哪个小组的作品最漂亮?哪个小组的数学知识最多?

预设:学生1:我用了19个回形针搭建了一个里面有三角形的小房子。

学生2:我在船上放了13根火柴。里面有三角形和梯形

学生3:我用火柴、回形针和瓜子搭了一头牛

你能从中找到什么数学知识?

默认:学生1:里面有一个矩形。他用了3颗瓜子和8个回形针。

生2:他用了10根火柴。

生3:他用的火柴比瓜子多

学生4:我们小组用回形针布置了一只兔子和一只猫。小猫30个回形针兔子20个,

问题:(在黑板上写数学信息)你能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问一个数学问题吗?

预设:生1:摆小猫用的比摆小兔用的多多少?

学生2:小猫和兔子用了多少回形针?

教师板书问题。

追问:大家会列式解答吗?

学生独立回答问题,给黑板命名,然后老师给出反馈。

谈话:同学们,我们通过“看一看”“想一想”“摆一摆”“议一议”进行了趣味拼摆,不但用到了数数和图形的知识,而且还解决了蕴含在拼摆中的数学问题,大家真了不起!

【设计意图】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发现和研究问题,交流成果。本环节教师鼓励学生在交流展示活动中,展现思考过程、表现创造潜能、体现合作成果,从而为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五、反思总结,拓展应用

学生们,你们在这节数学课上有什么收获?(课件呈现丰收园)

学生可以回答:我会积极学习。教师适时追问:你哪个环节最积极?(课件“积极”绿苹果**飞出果篮。)

学生回答。(根据学生的情况,课件会把青苹果变成黄苹果或红苹果。)

学生也可以回答:我学会了提问。教师适时追问:你都问什么问题了?(课件“会问”绿苹果**飞出果篮。)

学生回答。(根据学生的情况,课件会把青苹果变成黄苹果或红苹果。)

……学生也可能回答果篮中5个苹果对应的5个方面之外的,教师适时提升概括,并在篮筐外三个绿苹果中输入文字,并根据学生情况触发苹果下部将绿苹果变成黄苹果或红苹果。

谈话:每一节数学课上我们都会有不同的收获,希望大家回家后也用你灵巧的小手,拼一副漂亮的作品,找找作品中藏着的数学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一听。

【设计意图】结合教材中的“丰收园”,引导启发学生从积极、合作、会想等多方面进行自我评价、自我反馈,帮助一年级学生建立一种归纳意识,从而逐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圆的青岛版教案【篇5】

青岛版二年级角的认识教案设计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制作吗?(喜欢)老师和你们一样也喜欢小制作,今天老师制作了一个,这是什么?你们知道它为什么叫五角星吗?(因为它有五个角)。今天这节课咱们来比一比,看谁表现最好,老师就把这颗五角星送给他。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位好朋友--角(板书)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二、看情境图 1、找角

请同学们看这幅图,图上是小明和他的同学在教室活动的场景,仔细观察这幅图,谁能说一说在哪里有角?原来小明的身边有这么多角。

在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角?找一找我们教室里的角。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出示一些图片资料,充分让学生感受角就在我们身边。 2、指角

刚才有同学提到了三角板上有角,谁来指一指? 生指点

师犹豫,在黑板上画点,说,难道角是一个点吗?其实,这个点只是角的一个部分,谁能完整的指出一个角呢?

(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的指角方法,让学生初步感知角的形状。重视利用已有经验进行学习)怎么样指才能看见一个完整的角?

我们也学他们的样子来指一指角,拿起你的三角尺,也就是这样指的,【师黑板前指,学生学】同桌互相指一个完整的角,

1 / 4

青岛版二年级角的认识教案设计

3、摸角

谁来说一说你刚才摸到的那个角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通过自己感知的角,用自己的话谈谈对角的感受。) 4、认识角

那角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

【课件演示角从实物(钟表、三角板、扇子)中抽出来的过程。】这样的图形就是一个角。

每个角都有一个尖尖的地方和两条直直的线,这个尖尖的地方我们可以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对了,这个尖尖的地方叫做角的顶点,【课件表明:顶点】,这两条直直的线叫什么呢?谁能说一说?学生说。

对,叫角的边【课件标明:边】

再观察一下,角是由几个顶点和几条边组成的? 生:一个顶点两条边。 5、画角

你对角了解了吗?那让你做出一个角来你会不会做?咱们一起来画一下。 先画一个顶点,再以这个顶点为起点,画两条直直的线。再写上顶点和边。这样就画好了一个角。

同学们学会了吧?现在给大家几分钟的时间,自己用三角板画一个角,并标明顶点和边。比一比谁画得最好。

【展示学生的作品,并点评】 6、活动角

2 / 4

青岛版二年级角的认识教案设计

现在同学们拿起老师给大家准备的活动角,大家用它来摆出一个角,并给同桌说说各部分的名称,看哪一对同桌说的又快又好。(展示学生作品,你发现了什么?

生:有的角大,有的角小。

师:想一想,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你怎样使角变大、变小? 同桌合作,探索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1)尝试延长角的两条边,看看这个角变化了没有。

(2)把角的两条边分别拉开、合拢,看看这个角有什么变化。 小组合作,全班交流。

生1:把角的两条边延长,只是角的边变长了,角的大小没变。 生2:把角的两条边拉开,角就变大,把角的两条边合拢,角就变小。 师:你们说得真好!角像嘴巴一样,两边张口越大,角就越大,张口越小,角就越小。也就是说,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口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小练习 三、直角

这些图形里面,不是角的走开,是角的留下。

现在大家观察这几个角,他们的形状一样吗?那大家仔细观察,说一说你有什么新发现?

有一个角直直的,就像有的同学坐得那么端正一样。谁能给它起个名字?这样的角叫做直角,谁能给它也标上符号?我们可以给它标上直角符号。你还在哪里见过直角?学生可以在教室里找。

我们的三角板中就有直角,这个长的三角板有一个直角,短的也有一个直角。我们可以使用三角板中的这个直角来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师示范】

3 / 4

青岛版二年级角的认识教案设计

(让学生通过观察、回忆、想象,加深对直角的感知) 四、练习

1、课件出示各种角的图,学生分辨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哪些是直角? 2、课件出示钟表图时针和分针形成直角时。看时针和分针形成的是什么角?(学生说)

3、请你数一数,下面的图形里各有几个角? 4、剪一剪,一个长方形去掉一个角,还剩几个角?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 你学会了什么?

学生谈谈自己有什么收获,对自己的表现做出评价。

欣赏生活中的角,只要大家留心观察生活,你会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4 / 4

相信《最新圆的青岛版教案推荐》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幼儿园教案,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青岛教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最新青岛版五四制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2 1、选一选(综合练习第2题)教师出示不同的三组计算题。师:你喜欢做哪一组题?选择你喜欢的一组写在练习本上。仔细观察这三组算式,你会发现什么?2、找一找(综合练习第3题)(1)             ...
    2021-09-29 阅读全文
  • 2024青岛版 方位与图形 教案 ——方位与图形[教材分析]本单元是有关方向知识的起始单元,虽然这部分内容与生活联系较为紧密,但由于方向的知识比较抽象,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较难掌握,所以本单元教材内容只是借助具体情境,让学生初步感知东、...
    2021-09-29 阅读全文
  • 教案推荐:圆圆的中班教案集锦(5篇) 宜未雨绸而缪,毋临竭而掘井。幼儿园的老师都希望自己讲的课学生们爱听,能学习的更好,为了给孩子提供更高效的学习效率,教案是个不错的选择,教案可以让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幼儿园教案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教案推荐:圆圆的中班教案集锦》,仅供参考,...
    2022-07-17 阅读全文
  • 青岛文案 “加强农资市场管理,确保坑农损农事件不再发生。”每个人都会收到许多句子。句子在特殊的时间有着特殊的意蕴,找到合适的句子了吗?以下的“青岛文案”主题相关句子 ,是编辑特意整理的,希望本页句子内容能帮助到您!...
    2023-04-29 阅读全文
  • 小编推荐: 荷叶圆圆教案480字 常言道,优秀的人都是有自己的事先计划。杰出的幼儿教学工作者能使孩子们充分的学习吸收到课本知识,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准备教案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教案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幼儿园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编推荐: 荷叶圆圆教案480字”,欢迎阅读,希望您...
    2022-04-11 阅读全文

1、选一选(综合练习第2题)教师出示不同的三组计算题。师:你喜欢做哪一组题?选择你喜欢的一组写在练习本上。仔细观察这三组算式,你会发现什么?2、找一找(综合练习第3题)(1)             ...

2021-09-29 阅读全文

——方位与图形[教材分析]本单元是有关方向知识的起始单元,虽然这部分内容与生活联系较为紧密,但由于方向的知识比较抽象,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较难掌握,所以本单元教材内容只是借助具体情境,让学生初步感知东、...

2021-09-29 阅读全文

宜未雨绸而缪,毋临竭而掘井。幼儿园的老师都希望自己讲的课学生们爱听,能学习的更好,为了给孩子提供更高效的学习效率,教案是个不错的选择,教案可以让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幼儿园教案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教案推荐:圆圆的中班教案集锦》,仅供参考,...

2022-07-17 阅读全文

“加强农资市场管理,确保坑农损农事件不再发生。”每个人都会收到许多句子。句子在特殊的时间有着特殊的意蕴,找到合适的句子了吗?以下的“青岛文案”主题相关句子 ,是编辑特意整理的,希望本页句子内容能帮助到您!...

2023-04-29 阅读全文

常言道,优秀的人都是有自己的事先计划。杰出的幼儿教学工作者能使孩子们充分的学习吸收到课本知识,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准备教案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教案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幼儿园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编推荐: 荷叶圆圆教案480字”,欢迎阅读,希望您...

2022-04-11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