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论语》读后感(收藏10篇)

发布时间:2023-10-17

《论语》读后感。

每个人的思维方式和想法都是不同的,所以即使在阅读同一本作品时,我们所感悟到的内容也会因人而异。因此,当我们读完一本书后,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来记录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以便未来与同样读过这本书的人分享。今天我整理了一篇名为“《论语》读后感”的文章,希望它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果是这样的话,请将它保存下来!

《论语》读后感 篇1

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像一面明镜,开启了我尘封的心扉,照亮了我前进的道路。通过学习,我对自己的工作和如何做人,有了更深的感悟。

首先我认为,对我们来讲,这样的培训太及时了。因为在未学习之前,我的脑海里总认为《论语》一定非常高深莫测,在现代社会中谈论《论语》,未免太过时了。原来我以为那是过去封建社会孔夫子他老人家教书育人的老教条、老方式,可是经过于丹教授的精辟解释后,才知道《论语》的文字如此之“简”,而含义却又如此之“深”。所以,这样简单的道理能贯穿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是有深刻的文化根源的。

于丹教授说道:“天地行为一体,而人为万物之灵。”有了人之后,是要有人的思想与精神的,作为一个国家,一个军队,可以没有粮食,没有武器,但却不能没有精神。所以塑造人的思想与精神是何等重要。结合现代社会,一个企业、一个组织中最为重要的也是“人”的精神塑造。一个企业、组织塑造员工的团队思想、团队精神,就是企业文化的一种体现,且不谈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重要性,一个没有核心的企业是没有凝聚力的,更谈不上团队精神和企业文化。在此,通过这样的培训,让我们普通的员工感受到了企业管理者的用心良苦,也受到了深深的感染。新纪元是个有凝聚力的企业,因为它的管理者不但在为它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也在创立和发展它的企业文化,并让这种文化去感染每一位员工。

在学习中,有一节内容为“人生的追求是什么?何为真正的幸福和快乐?”作为现代人,在这个钢筋混凝土构筑的都市里,难免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如意,遭遇事业受挫,身缠疾病,恶语中伤等不尽的苦恼。是啊,生活就是这样,不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苦恼总是会不期而至。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人们都在苦苦追寻着自己的最大目标——幸福与快乐。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和快乐呢?于丹教授告诉我们,其实,幸福和快乐存在于内心。我们现代人往往把它看作身体之外的房子、票子、面子、位子、车子等等。于是为了这些所谓的东西就有了随之而来的无尽的攀比与苛求,最终可能会得到些东西,而内心却无法真正地幸福与快乐,只有苦。这道理讲得多么真实啊!于丹教授还告诉我们,其实真正的幸福与快乐就是一种体验,它既简单又朴实,关键是保持怎样的心态,只要时刻保持良好的心态,我们就不难发现幸福与快乐无处不在。严寒孕育着春的生机,失败总是在成功到来之前,挫折总是会有经验的积累,机遇总是在矛盾与痛苦的选择之后,去体验吧,拼搏之后总会有收获,苦难之后肯定会有甘甜。古人李渔说过,“乐不在身而在心。心以为乐,则境皆乐;心以为苦则无境不苦。”这也像《论语》中所说的“人类苦苦追寻的幸福与快乐就在人们的内心情感中”。看了这样的阐述,我仿佛明白了。知足者常乐。

我是一名来自外地农村的妇女,来到繁华的大都市,曾做过洗碗工、粗加工以及其它外来工都做过的工作,其中有酸有甜,有苦有乐。而现在的工作,比较稳定,收入固定,更重要的是在这个团队里,有着良好的工作氛围,我感到非常的满足,我每天都可以用饱满的热情去面对工作,尽管在工作中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我的同事都会在这种时候及时给予我帮助与谅解,所以,我非常感激。正如于丹教授讲的那样,“作为一个人,要有感恩的心态,要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论语》读后感 篇2

孟子云:"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

孔子生于春秋末年,虽出身贵胄然垂髫丧父,束发失母,幸得贤母教而成英才。时倍臣当道人心不古,有礼崩乐坏之势,故此论语出。

论语之术者,莫非修齐治平也,前人述备亦,余若附庸赘述,恐画蛇添足乃至取枉错直,使直者枉,所以另辟蹊径以大略观之,一者取巧避拙,以免贻笑四方,二者抛砖引玉,以求大家新说。

讲《论语》就不得不提到另一部经典,那就是柏拉图的《理想国》此作著时正值雅典城邦衰落。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后,它更加颓废,就像春秋末期礼乐的崩溃一样。在相似的历史背景下,柏拉图和孔子构建了层次分明、秩序井然的历想体系。不同的是柏拉图把权杖交给了哲学之王,而孔子则是礼法之王。

这种以礼仪、法律、道德为结构、以高尚的个体为单位的社会模式,为未来中华文明的政治文化生态奠定了基础。

"礼法"是不同等级的不同行为模式,"道德"则是调节社会关系的润滑剂,此二者是先贤为促使整体利益最大化而采取的最优策略,围绕这两点展开,愚以为《论语》贯穿始终的主题是社会分工与合作。颜渊篇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里所论述的就是人们在社会关系中应各司其职,在其位,谋其政。承此而启后者遂有西汉大儒董仲舒之纲常说,可以说纲常不啻为《论语》中描述的社会模式的总结:

君臣、父子、夫妻。层层递进,权责明确。在仁、义、礼、智、信中,除“智”是利己的属性外,其他品质对他人有益,能缓和社会关系。

论语学而篇中更有:"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一个温和忠厚谦卑的君子形象跃然纸上。

倘若世人依此道而行之,则衣冠安坐于庙堂,黎元勤奋于田亩,每个人各行其政又互相合作,如果将这些君子置于社会的大机器中,社会就会愈发稳固,在生产力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稳定的社会具有最高的生产效率。这也是孔子的终极政治抱负。可以说孔子之于封建主义就如同亚当。

斯密之于资本主义,马克思之于社会主义。

孔子在世人心中的形象,并不是一个耍各种花招的政客。也并非驰骋疆场的军事家。而是一位谆谆善诱,诲人不倦的教育家。

以至于后世皆称其为"万世师表"。《论语》也大多数以学生求问于老师的体裁来表达孔子的思想。为何教育在儒家学说中如此重要?

教育是孔子实现政治抱负的最重要手段。教育将礼法道德变成社会共识,传递儒家理想的社会结构,培养温文尔雅的君子。在漫漫长河之中教育是儒学战胜诸家学说取得最终胜利的原因之一,也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关键,当欧洲的知识还被用晦涩艰深、诘屈聱牙的拉丁文撰写、用昂贵的羊皮卷束于宗教僧侣之高阁时。YjS21.COm

我们已将智慧的种子撒遍整个东亚文化圈。中国在历史中长时间领先于世界也正因为此。而私学之风的盛行则滥觞于《论语》。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者,吾未尝无诲也。"将知识廉价化、去垄断化,孔子可谓居功至伟。

至此,《论语》中所蕴含的社会模式的逻辑关系就叙述完备。一个由礼法法与君子构成的和谐的社会机器通过教育进行传承。经过一代又一代如董仲舒、程煜、朱熹这样大家的完善,儒学的理论与《论语》中的社会结构越来越适应于封建王朝的统治,这种完善的结构使中国的封建社会异常稳定,以至于明清时期我们甚至被这种强大稳定反噬,当然此为后话,并不在此篇的讨论范围之内。

余幼时就尝读《论语》,不过心智未开,只解只言片语。今日再与夫子谈心,心胸豁然开朗。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看来今日夫子知我愤悱亦。其实剥掉"大成至圣文宣王""褒成宣尼公"之类的金衣,夫子是一个很可爱的有血有肉的鲜活的人,如果用《论语》来描述他,我愿取"君子坦荡"四字。不遮遮掩掩,不装腔作势。

不攀附权贵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重感情,却有原则。对**的死悲痛欲绝却不欲奢葬,甚至拒绝用椁。有时发发牢骚"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

"还不忘揶揄子路。与古人交心,实在有趣。

《论语》读后感 篇3

论语告诉大家的永远是最简单的。《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样过自己内心需要的幸福生活。

孔子提倡仁,但他不认为所有人的错误都应该用失去原则的仁的心来原谅。《论语》告诉我们,要以平等理性的态度去尊重每一个人,彼此之间要有一点分寸和一点余地。俗话说,世界是一个大家庭。既然是在家里,那就难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志向和气质,就像有人爱螃蟹,有人爱鲈鱼,但都是在求真的状态。只要不逾越原则,不能真诚待人,不能真诚说话,不能做一个有真情实感的男人,是什么原因?

品味生活,培养自己的修养,其目的是做好幸福生活。以淡泊的心,豁达的心,超然的气质,从容的心境去生活,把自己的情绪和生活融入自然状态,才能做到天地无罪,才能找到自己内心的平静,就像孔子教给我们的快乐生活的秘诀一样。

《论语》读后感 篇4

翻开薄薄的《论语》,我发现我们离儒家文化很远。也许在现代人看来,《论语》中的孝道很难被接受。但我想说:请大家捧起《论语》,让我们重视孝道。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沒,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回想儿时父母就是我们最完美的榜样,我们观其志,而等到我们成为父母眼中的**,多得更是任性的小王子小公主,而少了对父母的崇敬之情,孝字难寻呀!

我曾听说父亲卖血换来的是儿子无止尽的花销;我曾看见一个绝望母亲的泪水,却换不来浪子的回头。我不禁想问:孝从何寻?

早在春秋之时,夫子便有子寻父志之思想,父母给了我们生命,以崇敬的心来奉养父母这就是我们对父母最大的回报。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忧。”我掐指一算,发觉父母已过半百,满头的白发已不是像当年那样屈指可数,回家看到父亲使用的降压药,这才发觉这已不再是让我骑于脖子的父亲。

父母之年足让我又喜又忧。喜因父母高寿,又因父母年岁已高而忧。这亦喜亦忧足见子女对父母关切之深。

而今日我也见年过半百的父母仍为孩子操前忙后,真不知作为儿女的他们是否对父母之年有夫子般的见解。而有感于父母之年这正是现在儿女应尽的孝道。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看完这句,我不禁想起报纸电视上一个个离家出走的孩子,和那落满泪水的父母的脸。

夫子云:“不远游,游必有方。”孩子应该在父母身边,若有时要远行必告知父母。

若那些离家的小孩能捧起《论语》,若明了此句的深刻含义,便之父母之用心良苦,便会少了离家出走的孩子和焦虑万分的父母。我来自新疆,被大学录取了。我父母希望我能留在上海,有一个更好的未来。可以回忆,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很少,所以我应该珍惜假期和父母团聚的时间,给父母最大的关怀,弥补长途旅行的不足。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以为孝乎?

”侍奉父母和颜悦色就是孝。而对于现在的小王子小公主,和颜悦色大概只是父母对他们的吧!用老师的话来说,我们应该以夫从的心面对父母,以此来表达我们对他们的感激之情。

而要在小王子小公主辈重拾对父母的敬佩服从之心,重捧《论语》,势在必行。

也许以前读《论语》就是小和尚念经,背着“父在,观其志;父沒,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却伤害了父母的心。直到在复旦在5301,聆听了张汝伦老师对中国哲学原典《论语》的讲解,才明白的了少年的糊涂事,才明白了孝字当头必从小事行起,才懂得对父母的子应当更加的珍惜,而对父母的子应当更加真切、切实。

重读《论语》,受益匪浅,我坚信这部哲学原典的光辉必能照耀普世孩子的心。而能使得这悠悠千年的孝道继续生辉,使得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得以传承,特别对于现世有着莫大的功效。因此,重读《论语》,对我们意义深远。

《论语》读后感 篇5

这个假期,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背了《论语》。我们每天背一两个小段,边背边对照平常的行为举止,看看有什么做得不对的。《论语》象一个循循善诱的老师,每天给我们讲做人、做事、做学问的道理,给了我很多启迪。

在《论语》这部书里,让我记忆最深的是“君子有九思”这段。它是这样写的: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它的意思是:君子遇到九种情况要思考:看的时候,思考是否看清楚了;听的时候,思考是否听明白了,脸色表情,要想到是否温和;容貌态度,要想到是否严肃认真;遇到疑难问题,要思考怎样向别人请教;发怒时,要思考会有什么后患;看见可得利益,要思考是否合乎道义。

“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读到这句,我不觉有点脸红。平时我和爸爸妈妈交流讨论的时候,态度很差,经常说着说着就不耐烦起来,象一头莽撞的小牛,全然不顾妈妈的感受。以后,不管是什么事情,我对爸爸妈妈态度都要好一点,好好商量。

“事思敬”,在学习中,我也没有达到这个要求。我有时候做事不认真,学习应付了事。美国航天史上有次航天飞船失事,不是因为什么重大技术失误,只是因为有几个螺丝没有拧紧。有时候我做数学题错了,不是因为不会做,只是因为草稿太潦草,数位没对齐,算错了。今后,不管什么事,我都要一丝不苟。

以后,我还要经常温习《论语》,按里面传授的道理去要求自己,和别人友好相处。

《论语》读后感 篇6

《论语》是孔子及其**的言论汇编,起初被视为儒家传记类作品。这是为你准备的《论语》的感觉。希望你喜欢!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您能告诉我一字,使我可以终身实践,并且永久受益吗。

如果有这么个字,那就是“恕”字吧。这是你自己不想做的事。不要强迫别人去做。人一辈子做到这点就够了。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你因为别人欺骗你而欺骗别人,你也会以同样的方式欺骗别人,这是不可取的。我曾经与财务经理说过,不能因为有客户不讲信誉,不按合同支付车款,一拖再拖,心中产生怨气,就对我们的**商也采取同样的付款方法,也不讲信誉,将来公司如何生存呢。无论何时,都要诚信为本,这样企业才能做得长久啊!

所谓“恕”字,拓展一点说,“恕”字是讲你不要强人所难,不要给别人造成伤害。言下之意,如果你被别人伤害了,你应该尽可能的宽容。现实生活中的我,到目前为止,我的人生中曾被两个所谓的小人伤害过,尽管他们两个人目前的处境不是太好,只是不知他们是否还象以前一样天天算计别人,曾经我在内心暗暗发誓,将来有一天我要报复,但随着锐意进取的学***作,心境不断地调整,时至今日,心境变迁,以往那种过激的想法已淡忘,甚至想不起来,但内心深处当时的痛楚还隐约记忆。

现如今拥有一份宽容,奉献一份真诚,执着一份情节,,把持一份矜持,回头再想想过去的思潮是十分的不成熟,但当时的处境所崩发出来的想法却是成长过程的真实写照。所以现在想想,毛泽东主席的讲话是很有哲理的:“人是在不断总结经验基础上日渐成长成熟起来的,”如果一个人不善于总结得失而一意孤行,必将走回头路,弄不好还会犯同样的错误的!

子贡曾经问老师:“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假如一个人很贫贱,但他从不向富人谄媚;一个人很富贵,但他不傲气凌人。这怎么样。

老师说,这很不错。但还不够。还有一个更高的境界,叫做“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更高层次的是,一个人不仅满足于贫穷,不仅不讨好别人,而且内心有着明显的快乐。这种欢乐,不会被贫困的生活所剥夺,他也不会因为富贵而骄奢,他依然是内心快乐、富足、彬彬有礼的君子。

如今,我们的生活中仍有许多人在进步。在激烈的竞争中,他们努力发展自己的事业,忘记工作,不健康,不有家人,不交朋友。收入多少,职位高低,似乎成了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志。

对照起来,我是否也有相同之处呢,心灵相照的快乐的生活似乎离我不是遥遥无期了。

论语心得观后感范文2

我和父亲一起读了于丹的《论语心得》,通过我自己的理解与父亲的解释,我了解到了《论语心得》的内容以及《论语》的道理。

《论语心得》主要讲述的,就是于丹对于孔子的《论语》的感悟。内容包括:天、地、人之道、心之道、生活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生活之道。

孔子一生最看重的,就是“恕”、“仁”与“智”。然而,快乐也悄悄地隐藏在这三个字中。

“恕”,宽恕他人的错误行为,机能体现出自己博大的胸怀,又能感受到在宽恕了别人之后,心中的那份愉悦和清爽。孔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曾经有过这样的一个故事:一对夫妇的儿子因车祸而身亡,但是,肇事司机撞人后立刻驾车逃跑了,抓不到他。夫妇俩悲痛欲绝,有人问:

“你们恨那个撞死你们儿子的司机吗。”夫妇俩说:“不恨。

我相信他不是故意的,恨,只能恨儿子的命。”这一信息传到了司机的耳中,司机倍感羞愧,便到公安局自首了。由此可见,宽恕的力量多么强大!

“仁”,爱一个人能够使那个人的心中充满。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人之方也已。”能够从小事做起,推己及人,这就是实践仁义的方法。关心他人是仁慈的,所以我们应该尽力帮助一些需要我们帮助的人。

“智”,了解别人叫做“智”。我们应该做一个充分了解他人的人,孔子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虽然这句话是关于道德修养的,但是也让我们知道,了解他人是很重要的。当我们认识了他人,且能够知道他(她)需要的是什么,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够感受到快乐。

“恕”、“仁”和“智”,三个字集中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美好的人了。“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给予比获取更能使我们的心中充满幸福和快乐。每个人都想过上幸福的生活,而幸福的知识识一种与贫富无关、与心相连的感觉。

其实,快乐就生活在我们的心中。如果我们的心感到快乐,那么我们就快乐;如果我们的心不快乐,那么我们就不快乐。幸福是一种信念。我们应该相信幸福永远在我们身边,让它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

论语心得观后感范文3

我和父亲一起读了于丹的《论语心得》,通过我自己的理解与父亲的解释,我了解到了《论语心得》的内容以及《论语》的道理。

《论语心得》主要讲述的,就是于丹对于孔子的《论语》的感悟。内容包括:天、地、人之道、心之道、生活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生活之道。

孔子一生最看重的,就是“恕”、“仁”与“智”。然而,快乐也悄悄地隐藏在这三个字中。

“恕”,宽恕他人的错误行为,机能体现出自己博大的胸怀,又能感受到在宽恕了别人之后,心中的那份愉悦和清爽。孔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曾经有过这样的一个故事:一对夫妇的儿子因车祸而身亡,但是,肇事司机撞人后立刻驾车逃跑了,抓不到他。夫妇俩悲痛欲绝,有人问:

“你们恨那个撞死你们儿子的司机吗。”夫妇俩说:“不恨。

我相信他不是故意的,恨,只能恨儿子的命。”这一信息传到了司机的耳中,司机倍感羞愧,便到公安局自首了。由此可见,宽恕的力量多么强大!

“仁”,爱一个人能够使那个人的心中充满。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人之方也已。”能够从小事做起,推己及人,这就是实践仁义的方法。关心他人是仁慈的,所以我们应该尽力帮助一些需要我们帮助的人。

“智”,了解别人叫做“智”。我们应该做一个充分了解他人的人,孔子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虽然这句话是关于道德修养的,但是也让我们知道,了解他人是很重要的。当我们认识了他人,且能够知道他(她)需要的是什么,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够感受到快乐。

“恕”、“仁”和“智”,三个字集中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美好的人了。“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给予比获取更能使我们的心中充满幸福和快乐。每个人都想过上幸福的生活,而幸福的知识识一种与贫富无关、与心相连的感觉。

其实,快乐就生活在我们的心中。如果我们的心感到快乐,那么我们就快乐;如果我们的心不快乐,那么我们就不快乐。幸福是一种信念。我们应该相信幸福永远在我们身边,让它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

《论语》读后感 篇7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这句话出自《论语》中为政篇内,意思是:一个人不讲信用,这样的人还能做什么呢?就好像大车没有、小车没有軏一样,它们靠什么行走呢?

如今,信誉已成为一个人的无形资产,没有它,我们将寸步难行。一个人的信誉千金难买,它既是一种品质的外在体现,也是无法衡量的财富。我们的信誉决定了许多方面自己所处的地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等。信誉即信用、名誉,一个守信的人,经过不断与别人交往,自己的信誉越来越高,那么人传人,名誉便有了。这样的人,别人与他(她)交往时一定是愉快,放心的,同时。寻求别人帮助时也一定会容易许多,别人少了猜疑、不安、担忧,自然会尽力帮助。反之,不守信的人,只会在不断的成长中失去别人的信任,无论做什么,都不能顺利完成,“信誉破产”一定会成为绊脚石。

“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做到,做不到或不确定的事别轻易答应。”尽管别人表面上看去无所谓,心里却可能将你列为“失信人”。我也曾违约过,且耽误了对方的时间,现在想起,不仅惭愧,且感到羞耻:一个人连守信诚诺都办不到,还能成什么事?我将自己以前的失约当作一种警示立于心中,并且引以为戒,保证自己对别人的承诺一定要达到,即使再有意外捣乱,也要遵守。如果真有突发情况,实在脱不了身,就要严肃地向对方道歉,且要及时说明情况,征得谅解。

人若无信,举步维艰。

《论语》读后感 篇8

学德,学礼,学态度;学智,学道,学做人;必以《论语》学先。

——题记

古有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其中《论语》最为接触较多,它是儒家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对后人深有影响。本书从世间多方面概括,讲述了人应为,人应不为的各种事情。从《论语》中,可以让我们悟到许多人生中事物的一些道理。

《论语》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让我明白,无论何时都要向别人虚心学习,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知之为知,不知为不知”,让我明白学习上应该抱有求实的态度,任何时候都必须诚实对待自己知道或不知道的事情,不让自己处在半壶水响叮当的状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让我明白,做人不能太自私,不能用自己的思想去约束别人的想法,应该不自己不想去做的事,换个角度尽量去接受它,不要固执的让别人去完成,那样就打破了和谐;“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让我明白了,在读书的过程中不能对自己的衣着过于注重,不要以求知为借口而与人攀比,这种行为完全辱没了读书的真正用意,不能做这种人儿让别人瞧不起。还有许多言语让我感慨万千,让我从中领悟到不少道理,给了我不少的人生启示。

这几天,我对《论语》又有了近一步的认识,让我学到了许多东西。看孔子的为人我学会了品德;看弟子对孔子的行为,我学会了礼仪;看学生积极向孔子学习,我学会了学习的态度;看孔子出事镇定自如,我学会了镇定;看孔子以诸多的行为和方法来教育学生,我学会了他的智慧;看《论语》记录的孔子的话,我学习了做人的道理。也许有时一件相同的事情,用不同的方法去对待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当国家与国家发生矛盾的时候,大多主张兵戎相见,而孔子主张以“仁”治理天下。这本书对我们青年的影响力着实不小,我们应该更深一步地去了解它,让它对自己以后的人生产生更大的帮助。

四书之一的《论语》,值得去读,值得去看,因为它给你的人生影响非同小可。

《论语》读后感 篇9

寒假期间,陈老师陪我们一起读了,记录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政治思想。

我最喜欢的部分之一叫做外汇。曾子说: “我每天都在审视自己,我怎么能对别人不忠呢? ”?我怎么能对朋友不忠呢?我怎么能对朋友不忠呢? ”这意味着我一天要反省自己好几次: 我是不是在为别人做最好的事?你对你的朋友诚实吗?老师讲授的知识是否按时复习?

于是,我开始反思自己今天上并没有真正做好这些事情。早晨,妈妈让我帮姐姐拿一双袜子,我马上就去,我和妹妹感谢我,之后我听到的是很开心;中午回家给客人,并有一个孩子是有点像我写的女孩,我真诚地邀请我和她最喜欢的玩具我在我的心脏想到这里玩高兴;到了晚上,我想我只是完成了正常工作日,但没有复习所学的知识,我觉得很惭愧,老师觉得这么难教我们的知识,我们总是在学习上抛出的背后一面,永远不知道,“审阅老”的话,我想坚持刷我学到的知识,我它会越来越好!

学会每天反省自己,我们国家才能知道学生自己在哪一个方面需要做的好,就要继续教育保持,哪些问题方面没做好,就要开始不断完善改进。我希望我读完了《论语》以后也可以把里面的道理用到我的学习和生活中,让我更加具有优秀!

《论语》读后感 篇10

一部《论语》,两万余字,却可进入中国思想史上最灿烂的文章之列。它影响了学者甚至普通人两千多年。中国人的性格也受到无声教育的影响。封建王朝垮台,四书五经进不了讲堂,儒家思想受到不公平对待,《论语》和其他儒家经典一样,落在书架上。

然而论语的光辉并不会因一时不被理解而消淡,儒学作为中国文化的精髓部分,必然会和经济一起复兴,论语的精彩,必然会被更多的人体会。果然,于丹教授做客百家讲坛,讲《论语心得》,提醒了国人还有这么一部经典等待着我们翻阅。

宋代有位大儒程子这样说论语的读后感:“读论语,有读了全然无事者;有读了后其中得一两句喜者;有读了后知好之者;有读了后直有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所以我读《论语》,只看得“教育”二字。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论语》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活动。有学者统计,《论语》中明白谈到“学”的词句达64处之多。借国学大师马一浮先生的话:

“《论语》者,所以教人学为君子也。”

毛泽东同志指出:“学习我们的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是我们学习的另一任务。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它的特点和许多珍贵的产品。

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的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该断绝历史。从孔子到孙中山,我们都应该总结和继承这一宝贵遗产。

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

孔子作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一生从事教育工作,教出了许多有才干的学生,在教育实践中取得了丰富经验,《论语》一书对此有较多的概括。“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的教育思想,很多与今天的新课程理念是吻合的。所以,对一个中学教师来讲,《论语》是本很好的教材。

对于孔子教育思想的批判继承,有其批判的一面,我们可以从中吸取教训,也可以从中继承。当然,继承也不是毫无批判地硬搬和摸仿,而是吸取其中有益的东西、优秀的东西,加以弘扬、改造和创新,使之有用于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下面对《论语》一书中的教育思想,作些粗浅分析。

其一,关于教育指导思想。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即受教育者不应分贵贱、贤愚,应该机会均等。这一思想打破了教育的等级界限,扩大了教育对象,把教育扩展到广大民众,无疑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

孔子不畏世俗,怀着极大的教育热情,“正身以俟,欲来者不拒”,对于那些出身低贱和家境贫寒的学生施以平等的教育,真正做到了“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忠于道”,体现了师爱的理智性和广泛性。“有教无类”的思想对于我们今天所呼唤的教育公平是最好的回答。

其二,关于教育的基本方法。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也就是说对于中等才智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道理;以于中等才智以下的人,不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道理。为贯彻这一思想,孔子很注意对自己学生的观察了解,在此基础上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比如冉求办事畏怯,所以要鼓励他;子路胆大过人,自以为是,所以要故意抑制他。孔子还重视诱导式的启发教育,不要求学生死读书,而贵在触类旁通。

孔子特别强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还强调在实行启发诱导的基础上,必须注意循序渐进,即:“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

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这种使学生竭力钻研,“欲罢不能”的情状,正是对循循善诱启发教育的写照,在我国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因此,我们也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教学。

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实际情况,而不是漫无目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教师要注重发挥学生的特长,让学生乐学、爱学,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才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其三,关于教育的基本内容。孔子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但他所用的教材多是沿用周代贵族学校所用的六艺,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孔子是以诗、书、礼、乐为普通教材教育学生的,至于“易、春秋”只是在孔子的晚年才进行研究并付诸教学的内容。

那么,在这些教学内容中,孔子最重要的是什么?从《论语》的许多思想中可以看出,《诗》《礼》是孔子教学的主要课程。子曰:

“不学《诗》,无以言。”又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

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这些思想说明,孔子不仅重视《诗》《礼》的教育,而且重视这些内容的总结挖掘与研究,它对中国古代教育内容的丰富和完善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其四,关于教育的培养目标。在孔子看来,进行教育的目的除了用仁义礼净化人们的灵魂,协调人们的社会行为之外,其重要目的在于培养具有仁义之心的“仕”、“君子”,以为当时的社会服务,这就是他著名的“学而优则仕”思想。正因如此,当季康子问他的**仲由、子贡、冉求能否“从政”的时候,孔子满口答应可以“从政”。

事实上,在孔子七十有二的得意门生中,从政者为数不少,孔子自身也不反对参政。这说明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培养目标与当时的社会需要是统一的,体现了教育的社会价值。当然,孔子的教育思想不可避免地体现着阶级属性,但作为社会的人,孔子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所倡导的许多思想,本身具有符合人类共性的成分,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应予以辩证地分析和扬弃。

两千多年前,中国出现了孔子这样的伟大教育家,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教傲。研究孔子的教育思想,不仅有助于正确地评价孔子,更有助于深刻认识我们伟大的民族、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精神。孔子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有许多是值得继承和发扬的,它是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的宝贵财富,也是我国教育史中的瑰宝。

相关推荐

  • 论法的精神读后感收藏 不知如何下笔来写作文是大部分学生的通病,作文可以帮助我们记录下特定时间的内心成长和感动。写好作文就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注意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一般写作文都是什么样的呢?小编特地为你收集整理“论法的精神读后感收藏”,可能你会喜欢,欢迎分享。法律规制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不可避免的与国家政体性质原则、自然...
    2023-08-12 阅读全文
  • 流浪读后感(收藏10篇) 根据综合考虑,我们特为您带来了这篇经过精心挑选的“流浪读后感”。读书能够提升我们的思维境界,丰富我们的知识储备,并在我们从作者作品中获得新的启示时激发我们的思考。此时正是撰写读后感的绝佳时刻。建议您将这篇文章收藏起来以供参考!...
    2023-07-27 阅读全文
  • 最新《资本论》读后感(收藏12篇) 笔者经过精心筛选发现,“《资本论》读后感”是一篇非常精彩的文章。读书不仅可以让我们的头脑变得更加丰富,知识也能变得更加渊博。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我们能够感受到作者在写作时所付出的思考和努力,同时也能使我们获得更多的感悟。在读完之后,我们通常会有许多想法不断涌现,这正是要写出的读后感所在。希望大家能将自...
    2023-06-20 阅读全文
  • 论语读后感 读后感该怎么写才好?读完作者写的作品以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 通过读后感展现您对书籍的不同寻常的理解和认识,专为读者整理“论语读后感”文章由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亲自挑选,相信你参阅以后一定会有所收获!...
    2023-07-03 阅读全文
  • 藏读后感10篇 读书能让我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在读过作者写的作品后,我的内心与里面的情节产生了许多共鸣。 读后感中应该主要写下那些让你感触最深的内容。这是一篇非常值得推荐的“藏读后感”文章,如果您想要获取更深的了解请关注我们的官网!...
    2023-07-14 阅读全文

不知如何下笔来写作文是大部分学生的通病,作文可以帮助我们记录下特定时间的内心成长和感动。写好作文就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注意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一般写作文都是什么样的呢?小编特地为你收集整理“论法的精神读后感收藏”,可能你会喜欢,欢迎分享。法律规制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不可避免的与国家政体性质原则、自然...

2023-08-12 阅读全文

根据综合考虑,我们特为您带来了这篇经过精心挑选的“流浪读后感”。读书能够提升我们的思维境界,丰富我们的知识储备,并在我们从作者作品中获得新的启示时激发我们的思考。此时正是撰写读后感的绝佳时刻。建议您将这篇文章收藏起来以供参考!...

2023-07-27 阅读全文

笔者经过精心筛选发现,“《资本论》读后感”是一篇非常精彩的文章。读书不仅可以让我们的头脑变得更加丰富,知识也能变得更加渊博。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我们能够感受到作者在写作时所付出的思考和努力,同时也能使我们获得更多的感悟。在读完之后,我们通常会有许多想法不断涌现,这正是要写出的读后感所在。希望大家能将自...

2023-06-20 阅读全文

读后感该怎么写才好?读完作者写的作品以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 通过读后感展现您对书籍的不同寻常的理解和认识,专为读者整理“论语读后感”文章由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亲自挑选,相信你参阅以后一定会有所收获!...

2023-07-03 阅读全文

读书能让我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在读过作者写的作品后,我的内心与里面的情节产生了许多共鸣。 读后感中应该主要写下那些让你感触最深的内容。这是一篇非常值得推荐的“藏读后感”文章,如果您想要获取更深的了解请关注我们的官网!...

2023-07-14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