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读书笔记。
应该从哪个方面把作品的读后感写出来呢?当我们欣赏完一部书籍,我们也许久久无法自拔。读后感是思想的结晶,以下内容是小编特地整理的“中国经济的读书笔记”。
中国经济的读书笔记 篇1
《解读中国经济》读后感600字:
通观此书,从中国经济的现状,讲述了其发展历史,如何由强到弱,在逐渐腾飞。中国在腾飞的过程中,不同方面:发展战略、农村、城市、国企、金融等方方面面怎样改革,其劣势在哪,为什么不合理,出路在哪里,用深入的思考和清晰的表达,为我们勾勒出中国经济的过去和未来。
读完之后,一方面对中国经济有了整体的一个了解,听得懂很多术语和分析,也对中央制定的一些政策理解更深了一些,至少是对听懂新闻联播是会有帮助的;另一方面林毅夫作为经济大家,其分析事情的方式和逻辑,对事物剖析的角度都让我觉得很受用,每一章节的探讨循序渐进,都像是一篇严谨的论文。
在书中,作者提出了他与其他经济学家不同的观点。例如作者指出,在一次分配中实现效率与公平统一,而把二次分配作为补充手段。这个观点大大有别于学术界普遍看法,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二次分配注重公平。读后感·另外林毅夫对李约瑟之谜的解答也是从新的视角出发,中国和西方的分界线在于工业革命,传统的试错法被实验代替,经验主义对于技术发明的贡献比不上实验,于是技术一落后便立马被挨打。
林毅夫看好中国经济在未来20年的增长潜力,但也在书中涉及了它的不足,如由于双轨制经济导致的如金融结构不合理、收入水平差距拉大、城乡发展和对外贸易不平衡等问题。同时,书中也留下了许多框架让人填补,比如企业的自身能力包括哪些方面?职业经理人是否也是自身能力的一方面,长期缺失自身能力要如何恢复?林毅夫未深入探讨,但却留给我们很多思考,也许结合实际的思考更为可贵。
这确实是一本很好的了解中国经济的入门书籍,感谢推荐!
中国经济的读书笔记 篇2
说是20xx,其实是20xx的总结,各热点问题都有提到,中美贸易,股市,房产,芯片,税改,企业,互联网,消费。对中国经济形势的把握有些参考价值吧。摘录一些要点。
中美贸易
1.贸易战背后,是以中美为首、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严重失衡,“世界大战”已经开打。贸易战开打绝不是哪个国家的阴谋或阳谋,更不是一个国家总统的性情使然,而是世界贸易高速发展突破了国家机器承受的底线和边界。
2.贸易战剑拔弩张的背后是世界贸易失衡,首当其冲的是中美间的结构性贸易。失衡必然带来混乱,而这正是当今世界呈现的景象。混乱为寻找再平衡创造前提,可以预见,一场世界再平衡的“大战”已经打响。
3.中国最终赢得贸易战的底牌是消费,但目前尚未做好以消费取胜的准备。
4.中国的当务之急不止于内部提振消费升级,还在于稳步推进金融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更在于发展一个有深度、交易活跃且开放度高的人民币国际债券市场,以求形成“人民币—人民币债券”的内外循环机制,为中国迎接大消费、进入逆差时代做好准备。
金融:
1.世界金融危机以10年为周期爆发,第四次金融危机已然开始。第四次金融危机的实质是“近10年政府滥发货币形成的过剩货币的蒸发”,美国将是危机根源的制造国,是危机的主战场。作为危机能量释放国的原辅材料提供国将构成危机的第二主战场。经历第四次危机冲刷之后,美国将彻底丧失全球引领力,中国却将获得更大的机会。
2.实体经济创造过剩,外贸创造过剩,再加上金融行业创造过剩,三个过剩,导致了第三次金融危机爆发
3.大家都想规避战争,因此爆发战争是小概率,但是通过金融危机的方式来蒸发货币将是大概率事件。
4.每逢美联储加息、美元走强,进口成本都变得特别昂贵(进口的“毒瘾”又戒不掉),相反,出口价格却格外低廉——大宗商品以美元计价,美元走强,原材料、矿产、能源的价格迅速走跌。这样,经过货币扩张和紧缩,原辅材料提供国的财富将遭遇浩劫,陷入金融危机的沼泽地。
5.货币风暴在发展中国家爆发的原因有经济结构单一和双赤字风险;货币超发引起的通胀问题;过度依赖外资,外债,但外币储备不足
6.伴随第四次金融危机的两大主战场战火越烧越旺,中国将赢得更多的话语权、主导权和影响力。
7.金融从大放到大收大治,明着是钱太多惹的祸,归根到底是没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界限和关系,以致今天如此混乱,或倒逼金融成为大市场、大政府的第一战
中国经济的读书笔记 篇3
中国经济的12个问号的读后感,来自当当网的网友:读完该书如下感觉:1、书中所提12个问题基本反映目前中国经济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深度和广度都抓得不错,但对问题的解答不尽如意,基本是正反双方的意见罗列,而且在本书以外的很多媒介上可以看到。作者没有提出自己的见解,有些遗憾,不太符合卫视香港台的做法。2、对书中所提问题感兴趣的读者一般都多少了解一些经济学、管理学的知识,因此书中对一些基本词汇的解释显得画蛇添足,从而造成该书排版很难看,大字粗糙、小字难读。3、股市、楼市、金融、实体经济、消费、信心、就业、民生、国家战略、国家文化等都是老百姓关心的问题,希望能了解更多的权威资讯,以便更好的规划自己的生活,建立信心,应对危机。4、我喜欢敢说自己心里话的经济学家,例如郎咸平、谢国忠等,他们的理论研究和观点对决策有积极作用。中国的很多事都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却很少有不可行研究,希望这方面的人士多一些……
中国经济的读书笔记 篇4
中国经济将重蹈日本覆辙的读后感,来自当当网的网友:房价飙升,股市投机成风,外国金融机构介入,国际外部压力不断,似乎中国现在的处境和日本90年代极度相似,中国经济是否能得顶住??????这是一个一直困惑着我的问题,近来读一本书名为《中国经济将重蹈日本覆辙》的书,解了我一点惑。在这本书里,作者再现了战后的日本和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迅速崛起波澜壮阔的历史过程,通过翔实的数据,丰富的素材以及严谨的论证解码这两个一衣带水的东方经济强国在不同历史时期创造的发展奇迹。作者站在今天的战略高点,运用比较政治经济学的方法,将日美竞争与中美竞争两场不同时空下东西方博弈进行复盘、比较,试图在历史斑驳的踪迹中寻找通往未来的路。作者说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现在留给我们的问题是,我们如今亦在深享着当日欧美国家所给予日本‘礼遇’,甚而可以说,当前整个世界,无论是崇拜还是害怕,整个世界都在高度的关注着我们这个国家,就如同当日整个世界对日本所施于的一样。但正与我们所能够见的,日本正是在这种注目礼中,慢渐地陷入了乐观预言的悖论里。那么我们又会不会象日本那样,陷入那些并没有洞察力的美国人的乐观预测后的悖论怪圈呢?这正是我所忧心的。初一看书名,作者仿佛想表达中国真的会重蹈日本的覆辙的,当时我的思维完全被该书的推荐序作者所误导,以为这就是一本就日本论中国的书,如果仅仅是如此,那么的确如林先生所说,中日两国“所处的时代、国际环境和双方的力量对比”完全不同。但书细细读来却又仿佛全然不是这回事。我很赞同作者在其自序里的一段话:如果大家仅仅通过题目和书名,就轻率的认定我在这本书里预备表达的是,当前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诸条件已经消失,中国经济将陷入“停滞膨胀”的深渊,那么我可以说的是,这种论调是大错特错了。但在这本书里我确乎想表达的是,当前中国经济确实已经进入了一个转折的关头倒也是事实。对书通读一篇后我的发现时:第一:该书比较公正客观,没有太浓烈的民族主义气,在书中作者并没有像推……
中国经济的读书笔记 篇5
读书心得|《解读中国经济》读后感2500字:
本书作者林毅夫是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此前在研究院开设了“中国经济专题”这门课程,后因职位变动未能继续教授此门课,便想到“以文会友”,将内容整理成书,后更名为《解读中国经济》。
如果你想了解中国为什么在近代突然由盛转衰?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年里,我们的父辈当年为什么会使用粮票、布票等一系列极具中国特色的交易工具?为什么会出现合作社?以及知青“上山下乡”形成的机制是什么?那么,这本书将会深层次的解答你心中的所有困惑。作者将会带着你从历史的角度,从世界范围内深度分析中国经济的兴衰与得失,并提出自己对中国经济的独到见解以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农村和城市改革、金融改革等问题提出建议。
为什么在前现代社会中国的科学技术非常发达?而到了现代社会又成为技术落后的国家没有继续维持原来的领先?(李约瑟之谜)
中国在前现代社会经济规模在世界上首屈一指,经济发展速度遥遥领先于世界其它国家,但到了现代社会却远远落后于西方。作为认为技术的不断创新、升级是一个国家经济长期发展的基础,在前现代社会技术的发明,以农民、工匠的经验为主,中国人口多,农民、工匠多,所以在技术方面上具有优势。而到了18世纪的工业革命以后,技术发明的方式变为科学家在实验室里以科学为指导的实验为主,中国人多的优势消失。工业革命产生的前提是以数学和可控制实验为主要特征的科学革命的发生和普及,中国由于科举制度所产生的激励机制妨碍了中国人对数学和可控制实验这种后天能力的学习,使得科学革命无法在中国产生,因此也就无法自发地从以经验为主的技术变迁方式向以科学为指导的实验方式进行转变。在西方完成了这个转变以后,中国的科技以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的地位也就迅速的从领先变成了落后。
改革开放后中国为什么会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落后就要挨打”,中国近代史的衰败遭到了世界列强的侵略,被迫签订了很多不平等条约,中国早期的知识分子开始了救国救亡的探索,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新中国成立,由此拉开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序幕,为避免列强的再次侵略,实现工业强国的目标,中国提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为了保证短期的资金、外汇、原材料用到国家优先发展的产业上,就不能依靠市场来配置资源,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要有国家计划性的把所有行业排出一个优先顺序,所有资源和剩余统一由国家来支配,不允许私人开办企业,称之为计划经济,国有企业由此应运而生。
计划经济时的“票据”为何产生?为什么会把城市里的知青下放到农村?
重工业是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对于早期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资金缺少,必须依靠政府的行政手段对银行利率、汇率、原材料价格、工资、以及所有生活必需品价格进行干预,由国家统一计划,由此产生了极具中国特色的各种票据。而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并不能创造多少就业机会,甚至连城市里的人口都不能为他们提供就业岗位,所以不让农民进城,还将很多知青下放农村。
推进农村公社化的原因?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中国政府采取统购统销政策,严格控制农产品收购,压低价格购买农产品,但这导致农民生产积极性降低,农民生活水水平不高,由此,人们利用经济学理论的规模经济来促进农业发展,即农民共同来进行农业生产,不分你我,这就是人民公社出现的原因,但同时也存在偷懒、出工不出力的消极怠工行为。
计划经济的整个过程从1953年推行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目的是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起可以和发达国家竞争的资本比较密集,技术密集的先进产业。从而使中国迅速发展成为强大的国家。虽说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最初的目标,但是到了70年代末期,人们的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可以说,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用意是好的,但实践的效果并不理想。
作者认为,一个国家的产业和技术结构是由其要素禀赋决定的,即资本密集还是劳动密集,只有符合要素禀赋结构特性的产业结构才是最优产业结构,读后感.企业才具有自生能力,否则,必需由政府做出干预才能维持一个企业的发展,反观50年代的中国,人口多,资本缺少,而中国却选择优先发展重工业这种资本密集型产业,不符合要素禀赋结构,企业自然不具有比较优势,也就没有了自生能力,这是中国经济得不到有效提升的重要原因。
改革开放的到来:
可以说,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的经济发展走了一段很长的弯路,所以在1978年,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采取了双轨渐进的方式,由此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分别对农村、城市、国企、银行等出台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农村改革以及国有企业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农村改革的意外收获,采取包干到户的方法,农业实现了飞速增长,但农村依然存在诸多问题。而向城市转移农村劳动力是解决农村问题、提高农民收入的必要措施,但在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前提下,城市创造的就业机会有限,所以想要顺利实现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必须调整国家的发展战略,按照比较优势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这就涉及到了国有企业的改革。(国有企业改革见上一篇《充分信息与国有企业改革》)
金融改革:
中国目前额金融结构主要以四大国有银行为主,为保护国有企业,国家没有让金融体系市场化,而是让其具有很强的政策性,80%以上的贷款都给了国有企业,而如今的中国,要素禀赋的结构特征是劳动力相对丰富,最具备比较优势的产业部门仍然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中国金融体系想要提高效率,就要将动员起来的资金有效的配置到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而资金需求规模相对小的中小企业中,而由于中小企业缺少抵押资产,大银行不愿意给它们贷款,所以,中国当前的最优金融结构,也应该是建立以中小银行为核心,同时辅以大银行和股票市场的金融体系。
作者一直以来都对中国经济保持乐观的态度,并且非常看好中国未来的经济,在对中国改革进行分析和评价时,作者认为近几年中国经济增速下滑主要由于国际外部性、周期性的原因造成,并非来自我们的体制、机制或增长模式的内因。当前不利的国际环境对中国未来的持续增长是一个相当大的挑战。但是,只要充分利用好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所天然具有得高回报的投资机会,以及政府财政状况好,民间储备高,外汇储备多等有利优势,再加上中国做为发展中国家所具有的后发优势等有利条件,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将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最大的市场,这一进步将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的重要里程碑。
中国经济的读书笔记 篇6
《解读中国经济》是林毅夫世界银行卸任归来带回的三本着作之一。
全书的主脉络是纵横双向解码中国经济,还原给我们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鲜活画卷。纵向看中国经济的沉浮,从19世纪前的辉煌到近现代的衰落,再到如今的兴起,在历史长河中辨析演变的原因、存在的问题、机遇与挑战;横向按城乡或部门剖析,由于推行重工业化战略,造成了城乡分割的经济体制,这个体制的由来与改革按照两条线索讲述:一条线是农村的改革,关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探讨改革后相关的问题如粮食安全、农业劳动力转移,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另一条线则聚焦城市改革问题,分析了1978年前后城市改革的不同方式及其影响,城市改革的难点和出路。然后分专门章节回顾国企改革、金融体系改革;最后讨论了时下人们关心的热点问题,中国经济增长的真实性、新农村建设、公平与效率等,并总结反思了经济学界特别是新古典经济学对中国经济的各种看法。
了解经济学理论的人,大多都有这样一个困惑:为什么经济学理论用来解释发达国家的经济现象是如此合适,可面对转型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就“失灵”了呢?林毅夫说:“理论应该能够用来解释和预测现象,若不能如此,则说明这个理论有根本的缺陷。”他提出应修正经济学隐含的假设——企业具有自生能力。不能假定企业具有自生能力,而是在发展和转型问题的理论分析和政策制定时,必须把企业是否具有自生能力作为具体考虑变量,这样,经济解释就会迥然不同。
“经济理论的作用就像一张地图,地图不是真实世界本身,而是帮助我们了解周遭的环境以及下一步如果往前、往后、往右或往左会遇到什么样的新景象,地图一定要有一定程度的抽象和简化,但如果把重要的地标忽略了或画错了,经常会造成人们行动的失误。”相应地,与企业的自生能力相联系的还有比较优势。一个国家的要素禀赋结构决定了该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产业、技术结构,如果一个国家的目标被领袖或精英定位为短时间建立与发达国家比较优势一样的产业,那么实现这个目标的载体——企业——必然没有自生能力,在开放竞争市场中将无法生存,如果要强行实现这个目标,政府就必须靠强大的有形之手,扭曲价格信号,干预资源配置来补贴、保护这些没有自生能力的企业,进而导致寻租、预算软约束、宏观不稳定、收入分配不公等问题不断涌现。结果必然是揠苗助长、欲速则不达。
《解读中国经济》对许多中国经济问题做了完整的叙述,澄清了很多模糊边界。例如,为什么19世纪之前,中国是全球最强大的经济体,独步天下,而现代则落后欧美,即着名的“李约瑟之谜”,林毅夫给出了视角新颖的解答。中国的衰落,可在科举制上找到根由,而民族复兴的感情又源自儒家文化,“中国的科举取士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由此形成的激励机制不利于数学和可控制实验等‘奇技淫巧’的学习,因此,中国也就无法自发地产生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从而在西方发生工业革命后的短短几十年时间内,科技和经济发展水平迅速由领先变为落后。”
分析问题时,林毅夫也给出了多种解释及争论。例如对1959-1961年的农业大灾害,目前有三种解释:自然灾害,三分天灾、七分人祸,人民公社规模太大而导致激励下降。林毅夫在分析了三种解释的逻辑合理性之后,用经验检验的方式,对比一个有趣的现象:从1953年到1958年,从个体变为集体,农业生产率提高了;从1978年到1984年,从集体又恢复到个体,农业生产率依然提高了,这是为什么呢?这个现象与农业危机相联系,他提出了新的解释。书中对华盛顿共识、休克疗法、渐进式改革、东亚奇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企改革、社会主义新农村等诸多问题的探讨,令人读罢掩卷,有豁然开朗之感。
虽然是对中国经济的解读,但本书内容并不局限于星星点点的经济问题,而是全方位、逻辑连贯地解读中国发展问题,因此也是了解历史的极好素材。对合作化运动、城乡户籍隔绝制度、地区粮食自给自足等等,书中都有细致准确的呈现,甚至对于中学生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它都是一本很好的补充教材和课外读物。
中国经济的读书笔记 篇7
早前对林毅夫教授“中国还能高速发展二十年”、“中国经济需靠投资驱动而非消费”的观点有所耳闻,昨晚有幸到建南大礼堂听他亲自讲述,发觉他真实的见解并没有网络上流传的那般突兀。在此简单予以归纳,并加上自己的观点,欢迎批评补充。
昨晚的讲座是围绕上面所说的第一个观点展开的,应该说“中国还能高速发展二十年”的说法有些太过精简,让读者不禁产生中国经济在现行轨道、现有约束条件下就能持续高速发展二十年的错觉,而他实际上的观点是“中国具备继续高速发展二十年的潜力”,论据很简单:中国的人均收入按购买力平价度量仅是美国的21%,生产水平上十分落后,后发优势明显,这个观点我想对中国未来再悲观的学者也不会反对,美国领跑世界经济近百年仍在增长,总不能说连小康都没奔上的中国已经气数全尽,连发展的潜力都没了。在这里也可以发现,林教授对中国未来二十年的观点讲的是仅从目前发展水平考量,比及其他任何约束条件的“有没有潜力高速增长”,而非其他许多学者讨论的在现有约束下“会不会高速增长”,而这讨论的问题根本不同,但在论点快速流传的过程中,“有没有潜力”和“会不会”一律被简单的“能不能”取代,造成客体完全不同的两个观点被拉到一起火拼起来。
中国有没有潜力容易说通,但大家更关心的事将现实因素综合在内,中国的潜力会不会被有效地激发出来,很可惜,林毅夫教授从头至尾都没有落到这一层面,作为一个与政府高层关系密切的经济学者,未能从政府信号或动向考察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约束变动的可能,以及这对发挥中国潜力的影响,或者他心知肚明却避而不谈,我只能说真的很可惜。
除了“中国经济具备继续发展二十年”这一中心论点之外,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关注的支持论点,林毅夫教授的个人立场在这里有鲜明的体现。
在讲座的引言部分,林毅夫教授提到了工业革命带来欧洲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他对当时欧洲的另一重大变革绝口不提:资本主义革命,新的制度让旧制度下受压抑的生产力得以释放,应运而来的法制与民主让工业化进程步上稳定的轨道,如此关键的一环被林教授完全略过。不仅如此,整场讲座林教授对“资本主义”四个字讳莫如深,非讲不可时就用“非社会主义”笼统代替,这说法一出口,相信在场包括我在内的听众都觉出一丝怪异。
接下来说明中国经济有潜力的部分,林教授采用日本、南韩、台湾、新加坡经济起飞阶段的数据作为辅证,但一如既往地,他忽略了出人均收入数字之外其他现实因素,这难免使得他的论证略显单薄:最明显的一点就是这四个经济体的基本地理条件和中国相去甚远,基本上不属一类。尤其是新加坡,如果硬要选一个弹丸之地作为中国经济的参照,香港似乎更胜一筹。至于另外三个国家/地区,均在经济起飞初期获得美国的强劲助推,这与中国的情况又完全不同;其次,在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带动经济发展达到一定阶段之后,他们的经济都比较平稳快速地完成转型,能做到这一点的国家凤毛麟角,对中国来讲绝非易事;再次,林教授一贯忽略的,它们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大刀阔斧地改造上层结构,建成亚洲、乃至世界第一流的民主社会和法治社会,这为经济成长保驾护航的作用不言而喻,从这点上看,中国着实还任重道远,不可轻易乐观。基于此,尽管数字凿凿,但作为辅证其功不大。
在谈到中国未来一节,林毅夫教授认为中国应该建立像西方国家一样完善的市场机制,改变计划指令遗留下来的资源配置扭曲(行政垄断、政府补贴等),解决官员普遍的寻租腐化,他同时指出为保持国家稳定,计划扭曲不宜骤然取消,要根据国情与时俱进,但消除扭曲的步伐该迈多大,作为参照的国情又有哪些指标可供参考,林毅夫教授并未给出答案,但以他对双轨制的再三强调来看,他认可的改进步伐应较我个人偏爱的一些经济学者的观点为小。
话外一提,近期有正对民营快递加费、广药与加多宝之争、腾讯微信被迫收费风波都清楚地显示国企+政府指令干预市场正常运行的阴影挥之不去,民营资本力量无法充分调动,所以要真的做到深入市场化改革并不仅事关扩大市场准入,更重要的是调整政府在市场经济内的职能到一个合适的位置上。
讲座的靠后部分,林教授引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经济建设目标位中国未来勾画了一幅美好蓝图,虽然那些目标现在还远未实现,将来也未必会实现,邻座的伙计说要达成2020年人均收入对2010年翻一番这种事只能靠统计局大显神通了,但它确实听着心潮澎湃。澎湃归澎湃,就好比五年规划,这种东西是计划体制的遗留,应该摒弃的。如果计划的目标在不做计划时也能达到,那定计划就没有意义。反之,如果计划目标原本达不到,那就只有两条出路:要么各级部门虚报数字,一头猪够吃一年的神话中国人也不是没见过,就是在赶英超美的美好蓝图下出来的,结果如何大家都有数,明鉴未远;另一种可能就是以计划目标为准,用行政力量强行扭曲市场和社会,让人力和资本异常运作,这将比胡夸海吹给社会带来更大的创痛,中国人对此应该是有切身感受的。就像揠苗助长,哪怕每次的目标都只比社会所能高出一点点,伊始能有高速成长的效果,但日积月累,整株苗是要黄掉的。
林毅夫教授的观点如总价亚洲经验时提到的“时候能成功的方法往往与事前的主流意见不同”(和刘老师的“成大事者不谋于众”很像),驳进口替代理论时说的“要看自己有什么而不是别人有什么,发展比较优势”的观点都值得反复思考,其后隐含的很可能是超越经济学范畴的更普遍规律。我一向认为一场讲座的价值不在于它有多少观点能让你点头称是,而在能激发听众即场和离开之后多少思考,并能创造出新的东西整合进听者既有的知识结构之中。若是能有几句看似无关宏旨,但确经个人生命砥砺的“独家心得”,更是再好不过。由此观之,林毅夫昨晚的讲座都足以令人受益匪浅。
中国经济的读书笔记 篇8
内容简介:本书借由80个指数帮助读者认识和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与繁复的文字论述相比,数字指标更加准确客观,但同时,对非经济专业的其他职业者而言,却不够形象也不易读懂。作者将自己象牙塔式的学术思考转化为最为平实的语言,通过生活化的实例、结合当下热门话题,将中国经济这样一个充满着复杂多样性的体系全方位地介绍给读者。即使从未接受过经济学思维训练的人,通过阅读本书也可以掌握把脉经济波动之方法,这是在其他的经济学通俗读物中不能体会到的。
解读中国经济的80个指数读后感,来自卓越网上书店的网友:通过指数来解读中国经济,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思路和方式。尽管我对其中一些指数也了解,但是真要将这么多的指数集中在一起,并以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展现出来,自忖还缺少这样的功力。好在,已经有人做了这样的工作,我们需要做的只是轻轻一点,将其买来,摆在书桌上,认真阅读、体会和咀嚼。
解读中国经济的80个指数读后感,来自当当网上书店的网友:其实,我读这本书的初衷很简单,就是想了解一些经济学名词,不过,搂草打兔子,书中的一些观点倒也不妨读一读。在《假如美国没钱还债》这一篇中,作者认为为了降低风险,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个比喻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妈妈攒鸡蛋的事情,妈妈总是省吃俭用,老母鸡下了蛋也不舍得吃,要攒着,万一哪个亲戚朋友家有点事的时候,送给他们吃。那时,我总是想不明白,为何不让自己的孩子多吃点呢,孩子可是长身体需要营养的时候啊,如果孩子的身体棒棒的,对孩子和家庭不都是一件好事吗?!╮(玨▽╰)╭,大人的想法有时也让人想不明白。《一眼判定国民富裕与否》一文,咋看题目的时候,激动了一把,不过最终还是没搞明白。个人富裕不富裕,我在买东西的时候很有感觉和判定,可是被那些专业的指数数量半边,却有点恍惚了,难道我本是个富人?只是我没感觉到?——忽然联想到了赵本山的《卖拐》……难怪有许多人会说,所谓的经济学家就是大忽悠,这样说来,赵本山绝对是天才的经济学家!O(∩_∩)O哈哈~
中国经济的读书笔记 篇9
《解读中国经济》是林毅夫世界银行卸任归来带回的三本著作之一。
全书的主脉络是纵横双向解码中国经济,还原给我们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鲜活画卷。纵向看中国经济的沉浮,从19世纪前的辉煌到近现代的衰落,再到如今的兴起,在历史长河中辨析演变的原因、存在的问题、机遇与挑战;横向按城乡或部门剖析,由于推行重工业化战略,造成了城乡分割的经济体制,这个体制的由来与改革按照两条线索讲述:一条线是农村的改革,关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探讨改革后相关的问题如粮食安全、农业劳动力转移,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另一条线则聚焦城市改革问题,分析了1978年前后城市改革的不同方式及其影响,城市改革的难点和出路。然后分专门章节回顾国企改革、金融体系改革;最后讨论了时下人们关心的热点问题,中国经济增长的真实性、新农村建设、公平与效率等,并总结反思了经济学界特别是新古典经济学对中国经济的各种看法。
了解经济学理论的人,大多都有这样一个困惑:为什么经济学理论用来解释发达国家的经济现象是如此合适,可面对转型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就“失灵”了呢?林毅夫说:“理论应该能够用来解释和预测现象,若不能如此,则说明这个理论有根本的缺陷。”他提出应修正经济学隐含的假设——企业具有自生能力。不能假定企业具有自生能力,而是在发展和转型问题的理论分析和政策制定时,必须把企业是否具有自生能力作为具体考虑变量,这样,经济解释就会迥然不同。
“经济理论的作用就像一张地图,地图不是真实世界本身,而是帮助我们了解周遭的环境以及下一步如果往前、往后、往右或往左会遇到什么样的新景象,地图一定要有一定程度的抽象和简化,但如果把重要的地标忽略了或画错了,经常会造成人们行动的失误。”相应地,与企业的自生能力相联系的还有比较优势。一个国家的要素禀赋结构决定了该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产业、技术结构,如果一个国家的目标被领袖或精英定位为短时间建立与发达国家比较优势一样的产业,那么实现这个目标的载体——企业——必然没有自生能力,在开放竞争市场中将无法生存,如果要强行实现这个目标,政府就必须靠强大的有形之手,扭曲价格信号,干预资源配置来补贴、保护这些没有自生能力的企业,进而导致寻租、预算软约束、宏观不稳定、收入分配不公等问题不断涌现。结果必然是揠苗助长、欲速则不达。
《解读中国经济》对许多中国经济问题做了完整的叙述,澄清了很多模糊边界。例如,为什么19世纪之前,中国是全球最强大的经济体,独步天下,而现代则落后欧美,即著名的“李约瑟之谜”,林毅夫给出了视角新颖的解答。中国的衰落,可在科举制上找到根由,而民族复兴的感情又源自儒家文化,“中国的科举取士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由此形成的激励机制不利于数学和可控制实验等‘奇技淫巧’的学习,因此,中国也就无法自发地产生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从而在西方发生工业革命后的短短几十年时间内,科技和经济发展水平迅速由领先变为落后。”
分析问题时,林毅夫也给出了多种解释及争论。例如对1959-1961年的农业大灾害,目前有三种解释:自然灾害,三分天灾、七分人祸,人民公社规模太大而导致激励下降。林毅夫在分析了三种解释的逻辑合理性之后,用经验检验的方式,对比一个有趣的现象:从1953年到1958年,从个体变为集体,农业生产率提高了;从1978年到1984年,从集体又恢复到个体,农业生产率依然提高了,这是为什么呢?这个现象与农业危机相联系,他提出了新的解释。书中对华盛顿共识、休克疗法、渐进式改革、东亚奇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企改革、社会主义新农村等诸多问题的探讨,令人读罢掩卷,有豁然开朗之感。
虽然是对中国经济的解读,但本书内容并不局限于星星点点的经济问题,而是全方位、逻辑连贯地解读中国发展问题,因此也是了解历史的极好素材。对合作化运动、城乡户籍隔绝制度、地区粮食自给自足等等,书中都有细致准确的呈现,甚至对于中学生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它都是一本很好的补充教材和课外读物。
中国经济的读书笔记 篇10
“单靠经济改革已经无法完成改革的使命,我们需要以社会公平和遏制腐败为目标,重新构思整个经济改革的总体目标。”这是郎咸平新书《中国经济到了最危险的边缘》的最后一句话,也说出了目前我国经济的窘境和困惑。
本书通过大量详实的数据揭露了一个事实,目前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即投资、内需、出口几乎失效。通货膨胀和房价的暴涨让内需显得动力不足;曾经辉煌数十年的出口也遭遇了人力成本上涨和环境容量的制约。反观现实,中美贸易战的爆发无疑给了我们一个警醒,出口的大好局面已不复从前;而政府主导的投资和土地财政在经济和货币政策上左右为难,改革的呼声虽然越来越大,但是阻力着实不小。因此,“最危险边缘”的提法绝非危言耸听。
本书通过中西方的对比得出结论是,政府是提供公共服务并对经济社会进行监管。但是当今,我们地方政府的工作范围不但大范围涉及社会治理,而且深度干预社会的经济建设,而服务和监管职能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失位。
而国有企业不但凭借垄断优势进入竞争性领域与民争利;银行长期成为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的“提款机”,以致民营企业不得不到资金支持,反观现实,这样的现状也滋生了大范围的民间借贷和互联网P2P。因此,当前我们不应该只注重表面的问题,更多地应该注重社会变革更深层次的原因。
郎咸平曾说,无论亚当·斯密,还是卡尔·马克思,他们的思想都是殊途同归,即通过不同途径打击腐败,建立和谐社会。打击腐败的关键就是将权力关进笼子里,让其服务于经济社会,而非直接控制经济社会。我国近些年在很多方面的进步和经济实力的增长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历史潮流的推进和科学技术的突破。本书希望通过“解决国有企业虚胖问题”,“利率市场化比人民币国际化更重要”,“在金融领域对民营企业的放开比许多领域对外开放更重要”,“建立预算制度”,“减轻税负,藏富于民”等话题的讨论,让我们更多地关注目前我国社会发展的顽疾和经济社会变革的紧迫。
中国经济的读书笔记 篇11
内容简介:世界的规则永远就是几条以利益为核心的原则,把握住几个基本点,就可以万变不离其宗地应对一切。在全球经济动荡不定的今天,金融似乎已经成了全球走向的主宰。现在的世界金融是以全球化为舞台的金融世界。当我国的土地、劳动力和资金积累三大资源打包变成商品加入全球化后,全球化正破坏性地改变着我们国家的经济秩序。美国怎样运用金融世界话语权,把我们的经济程序规划成自己的快速提款机,以及经济发展与转型的垫脚石?继《被绑架的中国经济》之后,著名民间经济学家刘军洛再次以独到深刻的分析,把脉中国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深入剖析了中国的农业、商业、资本市场等各领域的问题,结合金融世界的运转逻辑与规则,预测未来经济即将面临的危机。世界博弈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历经全球化的中国经济、环境,是将获得全方位的发展还是将被深度地破坏?在经济震荡中,我们该怎样保护自己的资产?本书一定能带给你全新的思考,帮你认清诡谲表象下的经济真相,保卫自己的财富。
中国经济大萧条还有多远读后感,来自当当网上书店的网友:剖析中国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存在的问题,讨论大众关注的热点话题,并在多年研究基础上对经济走势做出的预测,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分析经济,视野开阔,观点独到,极具启发性,著名民间经济学家刘军洛最新力作。
中国经济大萧条还有多远读后感,来自卓越网上书店的网友:现在的刘军洛和10年前的刘军洛一样悲哀,但10年后的历史将会证明今天的他是多么的深谋远虑......2020年再来回首本书对本人的意义时,在全球化中孕育出的美国私人企业已经进化成21世纪的超级霸王龙,而中国这头本该强大的大象却只能永远俯首称臣......
喜欢《[参考]中国经济的读书笔记1000字精选》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笔记,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中国经济读书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