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幼儿教师教育网主题栏目精选:“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敬请访问。
夫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教师每天的日常工作都会包含撰写教案。教案可以帮助教师重点、难点的确定与突破,提高教学质量,如何编写教案才能达到真正教学的目的呢?小编特地花时间为你收集并编辑了最新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最新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篇1)
教学内容:认识除法练习课,教材第9、10页
教学目标:根据平均分的两种分法,正确写出除法算式;理解除法的含义,知道什么时候该用除法。
教学重、难点:应用乘除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用具:图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一节我们学习了除法,先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有18块饼干,每3块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
183=6答:可以分成6份。
2、有12个苹果,每4个一盘,可以放几盘?
124=()
二、动手摆一摆,再填空:
1、15个☆,每5个摆一堆,可以摆几堆?
15()=()
2、24个△,每6个分一组,可以分几组?
24()=()
3、18个□,平均分成3堆,每堆有多少个?
()()=()
三、练习题:
1、有10块砖,每人搬2块,()人能搬完?
10()=()
2、9个南瓜,平均放在3个筐里,每个筐里放()个?
9()=()
3、读除法算式,再说出被除数、除数、商各是多少?
84=2153=5246=4
4、先用○摆一摆,再写算式。
(1)10个○,每5个一份,分成了()份?
()()=()
(2)把10个○,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个?
()()=()
作业:第10页第5、6、7题。
最新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能按指定标准或自定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
2、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有关的分类的简单数学问题,并能初步汇报和交流自己的想法。
教具学具:课件、图片、实物、方便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师:今天小明和妈妈到超市去买东西,想知道他们买了些什么吗?
(课件显示小明和妈妈到超市购物的情境图)
生观察情境图自主交流。
师:来到收银台前,售货员阿姨要把这些物品装进袋子里,如果你是售货员,你会怎么装呢?把你的想法说给同桌听听。
同桌交流,师把牙刷、糖果、毛巾、果冻、牙膏和蛋糕等实物摆放在讲台上。
师:谁想当小售货员?请你到讲台上演示。
生交流并演示。
师:象这样把同一类的物品放在一起,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分类知识。
(二)摆放玩具
师:小明和妈妈买完东西回到家,大家请看屏幕。
最新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篇3)
教材说明
综合应用“合理存款”是在完成了第六单元“百分数”的教学之后安排的,旨在让学生巩固对储蓄存款的认识,了解教育储蓄以及国债利率的有关知识,并综合运用这些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这个活动,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更多地接触实际生活中的百分数,认识到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另一方面可以促使学生了解教育储蓄、国债等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投资意识。
“合理存款”活动共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
1.明确问题。
本活动主要围绕:“妈妈要存款一万元,供儿子六年后上大学用,怎样存款收益?”这一问题展开的。该问题中蕴含着几个很关键的信息:本金、可存款年限以及资金用途。
2.收集信息。
明确问题后,需要收集与该问题相关的信息。教材中呈现了通过去银行咨询以及查阅相关规定的方式获得的信息:
(1)人民币储蓄存款利率,包括定期整存整取、零存整取、活期利率等。
(2)教育储蓄存款免征存款利息所得税,它可存的期限以及相应利率。
(3)国债也是免征利息所得税,有三年期和五年期的……
3.设计方案。
根据上述收集到的信息,让学生设计具体的储蓄存款方案。定期储蓄存款的方案可填在第111页第一张表格中。其他存款方案,如教育储蓄存款方案以及买国债的方案可填在第二张表格中。每一个具体方案都要求明确填出存期、到期利息、利息税以及到期收入等信息。
4.选择方案。
从上述各种可行的方案中选取收益,即化的方案进行合理存款,并计算出到期后总共的收入。
教学建议
1.这部分内容可用1课时进行教学。
2.本活动涉及的调查与收集信息工作,老师可要求学生在课前完成。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电话以及银行咨询等多种渠道获得人民币储蓄、教育储蓄以及国债的利率和相关规定。
3.课堂教学时,老师可结合要解决的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本活动中存款的本金、可存期限以及这笔存款的用途。这可以促使学生整理信息时更有针对性,特别是为设计教育储蓄存款方案提供合理的理由。
4.在明确学生已经收集到必需的信息之后,可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共同设计方案。教材第一张表格中给定期储蓄存款方案预留了三行,实际上学生在具体设计时可能不仅仅只有三种,如一年期存6次,二年期存3次,三年期存2次,先存五年期再存一年期……多种方案。老师对学生设计的不同方案要恰当的给予鼓励,不能不加指导让学生盲目地停留在对定期储蓄存款方案的罗列中。
5.在对教育储蓄和国债方案的设计之前,建议老师先引导学生充分了解和明确收集来的关于教育储蓄和国债的相关信息与规定。例如:(1)2006年发行的凭证式一期国债,三年期利率为3.14%,五年期利率为3.49%。
(2)一年期、三年期教育储蓄按开户日同期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利率计息,六年期按五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利率计息;教育储蓄储户凭存折和学校提供的正在接受非义务教育的学生身份证明(以下简称“证明”)一次支取本金和利息,每份“证明”只享受一次优惠。
6.教师启发学生通过讨论逐步认识到,由于教育储蓄和国债都免征利息税,所以相对同期的定期存款,它们的收益会相对较高。但由于国债和教育储蓄对存期和提取具有一定地限制,所以为了实现本笔存款收益化,可能的方案主要有以下几种:
(1)教育储蓄存六年。
(2)先买三年期国债,到期后再买三年期国债。
(3)先买三年期国债,到期后再存三年期教育储蓄。
(4)先买五年期国债,到期后再存一年期教育储蓄。在连续存款的方案中,连续存款时仍然只存本金一万元,不包括已经获得的利息(具体见下表)。
1.教师请各组同学选派代表,交流本小组选择的收益的方案,并具体算出到期的收入。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活动在设计方案时国债利率均以2006年发行的凭证式一期国债的年限和利率为准,教育储蓄也以当前的规定和利率为准。实际上,国债以及教育储蓄的利率在不同时期可能会有所调整,但无论利率如何变化,方案设计的思路是一致的。教学时老师可根据当时的情况进行具体的调整。
2.教师在与全班同学共同反馈结果后,还可让学生充分讨论,如果自己有钱,想怎样投资,理由是什么,培养学生的投资意识。
最新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篇4)
思维训练四年级趣味数学(1)
用一只平底锅煎饼,每次只能放两只饼。煎熟一只饼需要2分钟(正反面各需要1分钟)。请你想想煎3只饼至少需要几分钟?怎样煎?
再想想:煎99个、100个饼需要多少时间?煎n个呢?为什么?
思维训练四年级趣味数学(2)
括号里应该填几?
下面两个表里的数的排列都存在着某种规律,你能找出这个规律,并根据这个规律把括号里的数填进去吗?试试看,很有趣的。
2、5、6、7、11
8、10、()、4、18
6、10、12、9、20
(表1)
2、13、5、6
4、11、5、7
7、()、4、10
7、11、1、12
(表2)
思维训练四年级趣味数学(3)
巧填运算符号
不用括号,在四个4之间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
(+、、、),使
4444=0
思维训练四年级趣味数学(4)
巧填括号
请你在下面的算式里,适当添上括号使等式成立。
(1)46+246-5=15
(2)46+246-5=0
思维训练四年级趣味数学(5)
一个同学不仔细在做一道减法题时,把减数65写成了56,最后所得的差是40,正确的答案应该是多少?
思维训练四年级趣味数学(6)
一个班有48人,班主任统计问:做完语文作业的举手,有37人举了手。又问:做完数学作业的举手,有42人举了手。最后问:语文、数学都没有做完的举手,没有人举手。请你算算,这个班语文、数学都做完的有多少人?
思维训练四年级趣味数学(7)
在下面的方框里填上适当的数
1、360(6□)=20
2、125(28□)=500
思维训练四年级趣味数学(8)
如果△□=〇那么下面的算式哪几个是正确的?
(1)□〇=△(2)〇△=□
(3)〇△=□(4)□+〇=△
(5)〇-□=△(6)△=〇□
思维训练四年级趣味数学(9)
小马虎在做一道计算题(1800-□)25+192时,没有注意题里的括号,先用□里的数除以25,然后按照加减运算的顺序计算,得1968。这道题应该得多少?
思维训练四年级趣味数学(10)
有一个同学在读一个小数时,把小数点读丢了,结果读成了四万五千零一。原来的小数读出来只读一个零,原来的这个小数应该是多少?
四年级同学思维训练题(11)
找规律填数的题目要求我们根据已知数之间的联系,找出其中的规律,从而求得相应的数。
从数列中找规律,一般有两种方法:
(1)、根据前后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找出规律,推断出要填的数。
(2)、根据相邻两个或几个数之间的关系,找出规律,推断出所要填的数。
请你先找出下面各列数的规律,然后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2、6、10、14、()、().
(2)18、19、21、24、28、().
(3)2、4、8、16、()..
(4)12、2、10、2、8、2、()、()
(5)1、1、2、3、5、8、13、21、()、()
(6)2、3、5、9、17、()
(7)99、36、15、()
(8)0、1、3、8、21、()
思维训练四年级趣味数学(10)
有一个同学在读一个小数时,把小数点读丢了,结果读成了四万五千零一。原来的小数读出来只读一个零,原来的这个小数应该是多少?
最新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求圆面积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启发思维,开阔思路;
3.渗透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圆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我们已经学习了圆的认识和圆的周长,谁能说说圆周长、直径和半径三者之间的关系?
已知半径,圆周长的一半怎么求?
(出示一个整圆)哪部分是圆的面积?(指名用手指一指。)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圆的面积怎么计算。
(板书课题:圆的面积)
(二)学习新课
1.我们以前学过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都是转化成已知学过的图形推导出来的,怎样计算圆的面积呢?我们也要把圆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然后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决定圆的大小的是什么?(半径)所以,分割圆时要保留这个数据,沿半径把圆分成若干等份。
展示曲变直的变化图。
2.动手操作学具,推导圆面积公式。
为了研究方便,我们把圆等分成16份。圆周部分近似看作线段,其
用自己的学具(等分成16份的圆)拼摆成一个你熟悉的、学过的平面图形。
思考:
(1)你摆的是什么图形?
(2)所摆的图形面积与圆面积有什么关系?
(3)图形的各部分相当于圆的什么?
(4)你如何推导出圆的面积?
(学生开始动手摆,小组讨论。)
指名发言。(在幻灯前边说边摆。)
①拼出长方形,学生叙述,老师板书:
②还能不能拼出其它图形?
学生可以拼出:
等等
刚才,我们用不同思路都能推导出圆面积的公式是:S=r2。这几种思路的共同特点都是将圆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并根据转化后的图形与圆面积的关系推导出面积公式。
例1 一个圆的半径是4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S=r2=3.1442=3.1416=50.24(平方厘米)
答:它的面积是50.24平方厘米。
想一想;求圆面积S应知道什么?如果给d和C,又怎样求圆面积?
(三)巩固反馈
1.求下面各圆的面积。
r=2(单位:分米) d=6(单位:分米)
2.选择题。
用2米长的绳子把小羊拴在草地上的木框上,羊吃到地上的草的最大面积是多少?
(1)3.1422=12.56(米)
(2)3.1422=12.56(平方米)
(3)3.1432=28.26(平方米)
3.思考题:
已知正方形的面积是18平方米,求圆的面积。(如图)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1.使学生运用迁移的方法,把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把圆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
2.在面积公式推导过程中,老师介绍分割圆的方法,展示由曲变直的过程,然后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从各个角度推导出圆面积公式。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口头表达和逻辑思维的能力,渗透了极限和转化思想。
3.安排了坡度适当、由易到难的练习题,使学生由浅入深地掌握了知识,形成了技能。同时,还注意培养学生逻辑推理的能力。
最新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篇6)
教学内容:课本第14~15页的例1,完成“做一做”和练习四的第1~5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
2、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教学重点:理解题中的单位“1”和问题的关系。
教学难点:抓住知识关键,正确、灵活判断单位“1”。
教学过程:
一、复习
2、列式计算。
(1)20的是多少?
(2)6的是多少?
二、新授。
1、教学例1。
出示例1:学校买来100千克白菜,吃了,吃了多少千克?
(1)指名读题,说出条件和问题。
(2)引导学生画出线段图,并在线段图上标出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
先画一条线段,表示“100千克白菜”。
吃了,吃了谁的?(100千克白菜)要把“100千克白菜”平均分成5份,吃了4份,怎样表示?
教师边说边画出下图:
(3)分析数量关系,启发解题思路。
A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画,并认真想一想,吃了,是吃了哪个数量的?
B分组讨论交流:依据吃了100千克的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呢?为什么?你是怎样想的?
(4)列式计算。
A学生完整叙述解题思路。
B学生列式计算,教师板书:(千克)
C写出答话,教师板书:答:吃了80千克。
(5)总结思路。
根据以上分析,让学生讨论一下解题顺序:吃了?吃了谁的?谁是多少(已知)?谁的是多少乘法。
(6)反馈练习。(14页)1—3题,做完后订正。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阅读课本:把书中的想的过程和线段图认真看一下,不懂提问。
(三、全课小结:
四、随堂练习。
1、判断下面每组中的两个量,应该把谁看作单位“1”。
(1)乙是甲的,甲是乙的。
(2)甲是乙的,乙是甲的倍。
2、练习四1、2题,完成在练习本上,然后订正。
3、操作:画出“体育小组的人数是美术小组的倍”的线段图自己补充条件和问题并解答。
五、作业
练习四3、4题。
最新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篇7)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页例l、第10页例2、例3和练习三的第l~3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初步掌握没有括号的两步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会正确地进行脱式运算.
教学重点
掌握没有括号、含两级运算的两步式题的运算序。
教学难点
正确进行计算
教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先着重让学生说一说复习题中各题的运算顺序,并直接口算出得数.
2.教师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运算
二、新课
1.教学例1
教师:刚才我们计算的两步式题,都是直接口算出得数.为了便于看出运算顺序,从现在开始,我们学习两步式题的脱式运算.
接着教师出示例l,说明脱式的书写格式.
教师:两步计算的式题,脱式时要先在原题下面的左边写=,再在=的后面写第一步运算的结果35,还没进行运算的部分+5要照抄写下来;接着对齐上面的=在下行写=,在=的后面写第二步运算的结果.
然后,让学生做做一做的习题.
教师巡视,看学生的书写格式是否合乎规范,对书写不规范的要帮助改正。然后共同订正。2、教学例2.
教师出示例2.
教师:这两个算式各含有哪些运算?它们有什么相同的运算?(有加、减和乘法运算;它们都有乘法运算,)
教师:在没有话号的算式里,有乘法和加、减法,不管乘法在前在后,都要先算乘法
最新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篇8)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初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的顺序,会计算较容易的三步式题.
(二)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会按算式的意义读出算式.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掌握运算顺序.
(二)难点:同时脱式计算.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口算练习(教师出示口算卡片,指名学生回答)
48+36
884
300+190
75-29
60+70
213
150-90
6402
6080
40005
560-80
2.说一说下面各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用投影仪打出)
164+18(先算乘法,再计算加法)
=64+18
=82
693-14
=23-14(先算除法,再计算减法)
=9
23+423
=23+14(先算除法,再计算加法)
=37
教师小结: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法(或除法)和加减法,都要先算乘法(或除法)再算加减法.以上这一组题,大家做得很好.今天,我们还要研究混合运算,看谁能最快的掌握其中的技巧.(板书课题:混合运算)
(二)学习新课
1.学习例1.(板书例1)
例1:164+63.
问:谁能按意义读出算式?(有的同学读:16乘以4加上6乘以3是多少;有的同学读:16乘以4的积,加上6乘以3的积,和是多少)
这两种读法,哪种读法是正确的?(分组讨论.第二种读法正确,读出了算式的意义)
请同学们按算式的意义正确读出算式.(用投影仪依次打出)
94+73284+369
182-56453-427
5887-292966+459
刚才,你们能够按意义读出算式,那么,在计算时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全班同学动笔试做:164+63,请一、二名同学到黑板上板演)
一般来讲,大部分学生会这样做:
164+63
=64+63
=64+18
=82
老师指着黑板上的算式讲:这题的计算结果是正确的,但在计算过程中,哪一步可以省略?(小组讨论.老师引导学生从算式的意义入手去考虑)
师生共同总结出:由于题目是求两个乘积的和,要算出两个积之后,才能相加,所以后面的乘法可以和前面的乘法一起脱式计算.
这个算式应该这样写:
164+63
=64+18
=82
2.学生试做下面各题:
(1)把上题中+改为-应该怎么做?(全班笔算,老师巡视)
164-63
=64-18
=46
(2)把都改为,又该怎样计算?(先口述做题方法,再动笔计算出来)
164+63
=4+2
=6
164-63
=4-2
=2
老师启发:观察上面4个算式,进行比较,想一想,在什么情况下,两步可以同时脱式计算.(求两个积的和或差,两个商的和或差时,可以把乘法,除法运算同时脱式计算)
(三)巩固反馈
1.下面两道题,哪一道可以同时脱式计算?
(1)164-63
(2)164-6+3
2.按照各图指定的运算顺序,在□里填上得数.
3.找出下面各题的错误,并把错题改正.
(1)196-68-8
=196-60
=196-0
=196
这道题是运算顺序错,应该先算乘法:68,然后,再按运算顺序计算.正确计算是下面的做法.
196-68-8
=196-48-8
=148-8
=140
(2)50+5054
=10054
=204
=80
这道题是运算顺序错,先算50+50得出100后,再按顺序计算的,应该先算505,再乘以4,最后再求和.正确计算是下面的做法.
50+5054
=50+104
=50+40
=90
4.说一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脱式计算.
542-313
1363-4082
60284-167+5
小结这节课,大家进一步明确了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应该先乘除,后加减.当求两个积的和或差,两个商的和或差,一个积和一个商的和或差时,乘除可以同时脱式计算.这些知识,你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略)
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教师板书:
同级运算按顺序,混合运算先二级.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讲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求两个积的和或差,两个商的和或差时,乘除可以同时脱式计算,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为了突破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例题都采取了让学生试做、设疑、讨论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在练习设计时,又通过判断、填空、改错、说一说、做一做等形式的练习,深化了混合运算的正确顺序,突破了这节课的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