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超实用的小学数学教案十一篇

发布时间:2022-08-02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以下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超实用的小学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超实用的小学数学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 通过教学,使学生牢固掌握中间、商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

2、 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3、 养成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巩固、掌握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二、基本训练

1、口算

49×3 840÷70 61×7 320÷80

120÷40 18×6 570÷30 65×5

2、先说说下面各题的商是几位数,再计算。

8505÷17 8355÷83 8160÷34

9045÷45 7816÷26 8232÷56

三、综合训练

1、对比练习

2856 ÷28 3840 ÷16

8484 5760

5788 8485

2、判断,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25 12

26)5330 54)5508

52 54

130 108

130 108

0 0

3、计算并验算。

8640÷36 4935÷47 8945÷85

1185÷29 9600÷32 3854÷82

4、文字题

(1)一个数乘63得7560,这个数是多少?

(2)9548是77的多少倍?

(3)除数是24,商7余11,被除数是多少?

四、提高练习

+7004÷34=300 (- )×26=3640

五、课堂

六、课堂作业 《作业本》p43

超实用的小学数学教案(篇二)

教学目标

(一)准确地理解和掌握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二)会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会把自然数按约数个数进行分类。(三)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和判断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质数、合数的意义。

(二)质数、合数与奇数、偶数的区别。

教学用具

投影片,2~50的自然数表。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判断下面各数,哪些是偶数?哪些是奇数?奇数和偶数是根据什么来分的?(投影片)2,3,4,9,14,15,101,187,235,561,740,927,839,456。

2.按照能否被2整除对自然数进行分类:(投影片)

3.请说出下面各数的所有约数:(投影片出题,学生口答老师板书。)

1的约数有________;2的约数有________;

3的约数有________;4的约数有________;

5的约数有________;6的约数有________;

7的约数有________;8的约数有________;

9的约数有________;10的约数有________;

11的约数有________;12的约数有________。

教师:请观察板书,左边和右边的数各有什么特点?(左边是奇数,右边是偶数。)教师:我们已经学过按照能否被2整除对自然数进行分类。除了这种分法还有没有别的分法呢?这节课就研究这个问题。

(二)学习新课

1.质数、合数的意义。

(1)教师:(指板书)请把1至12各数的约数的个数就出来(学生口答,老师在每列数的后面补出括号,填上数)?

教师:请观察这些数和它们的约数个数,看一看约数的个数有几种情况?

学生口答后老师板书:有三种情况,约数个数是一个,两个,两个以上。

教师:请再举几个数,看一看它们的约数的情况是不是与这几种情况相符合?

学生举例并分析出所举出的数的约数是2个或者两个以上。(小组活动)

(2)教师:请观察只有两个约数的这些数和它们的约数,看看这些约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学生口答后教师板书出:1和它本身。

教师:如上面这些数,都具有这个特点,我们把它们叫做质数(也叫做素数)。板书:质数。

教师:谁能说一说什么叫质数?

学生口答后老师再把板书补充完整: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教师:请观察有两个以上约数的这些数和它们的约数,有什么特点?

在学生口答后,老师逐次板书出: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合数。

在学生完整地概括什么是合数后板书: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教师:的区别是什么?(约数只有两个还是两个以上。)

2.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1)(板书)例2,判断下面各数,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数竖排写)。

17(的约数):1,17(两个)

22(的约数):1,2,11,22(两个以上)

29(的约数):1,29(两个)

35(的约数):1,5,7,35(两个以上)

37(的约数):1,37(两个)

87(的约数):1,3,29,87(两个以上)

教师:根据什么来判断?(检查每个数的约数的个数。)

学生口答,老师在上面各数后面板书出判断过程。

板书:17,29,37是质数

22,35,87是合数。

再请学生说一说怎样判断一个数是否是质数?

教师:一个数有两个以上的约数,判断它是不是质数时,需不需要把它的所有的约数都找出来?(不需要,只要找出第三个约数,就能证明它除了1和本身外还有别的约数。)

口答练习:下面哪些数是质数?哪些数是合数?19,21,43,67。

(2)教师:判断一个数是不是质数,除了检查它的约数外,还可以用查质数表的方法来判断。

请学生取出2~50的自然数表。按如下要求去做:先划掉2的倍数,再依次划掉3,5,7的倍数(不包括2,3,5,7本身)看剩下的是什么数?能说明理由吗?

学生书写和讨论,老师巡视。最后说明这就是50以内的质数表。请看课本59页质数表。

练习:请判断下面各数是质数还是合数?并说出自己是如何判断的?(查表或是看约数)

31,57,87,4325,632080。

(3)教师:我们已经认识了质数、合数的区别是它们约数的个数,那么我们能不能按约数的个数这个特点对自然数进行分类呢?分几类呢?

学生讨论中有分两类,三类之争,老师引导从约数个数去看。最后在学生讨论基础上画出集合图:

教师:为什么1要单列一类?

口答后板书:1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

教师:到此,这节课要研究的自然数的一种新的分类问题已解决了,还认识了质数、合数两个概念。板书引出课题:质数和合数。

3.质数,合数与奇数,偶数的区别。

口答填空:(投影片)在1~20的自然数中,奇数是();偶数是();质数是();合数是()。

下面几种说法对不对?说明理由。

①质数都是奇数;

②合数都是奇数;

③除2以外的偶数都是合数;

④自然数除了质数就是合数;

⑤自然数除了奇数就是偶数。

请再说一说奇数、偶数与质数,合数的区别。

(三)巩固反馈

1.口答:(投影片)

①在19,29,39,77,84,91中( )是质数;

②合数最少有()个约数,最小的质数是(),最小的合数是(),最小的奇数是()。

2.“一个数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这句话对不对?为什么?

(四)课堂总结和课后作业

什么是质数?什么是合数?

按约数个数对自然数进行分类。

质数、合数与奇数,偶数的区别。

作业:课本P62练习十三,1,2,3,4。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掌握了约数、倍数、奇数、偶数的基础上,新引进质数、合数两个新概念。教学从研究根据约数个数对自然数进行分类入手,这个分类与已学过的奇数、偶数分类容易混淆,所以设计复习提问和新课教学共用一组板书,这样给学生创造了一个便于比较的视觉效果,(奇数、偶数可以混合排列,也可以左右排列,前者观察与比较难度比后者大,这可以根据班级情况自行选定)。通过比较,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质数,合数以及1的区别在于约数个数的多少,同时使学生分清了质数、合数与奇数、偶数的本质区别是对自然数采用了不同标准的分类,这样在学生头脑中建立了清晰的概念,在应用中既不会分类时把1划错范围或遗忘,也不会把质数、合数与奇数,偶数混为一体。

质数、合数概念的归纳,设计中是引导学生从观察入手,抓住关键词,逐层进行的,这样有利于学生概括,归纳能力的培养。

新课教学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教学质数,合数的意义。

第二部分学习判断一个数是不是质数的方法。

第三部分是区别质数、合数与奇数,偶数。

超实用的小学数学教案(篇三)

教学目标:

1.经历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本方法;

2.根据具体情境,会正确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过程中,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熟练运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难点:

运用已有知识与经验自主探究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教学教法:

学生已掌握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和方法是一致的,所以针对这一情况,教学本课时,我采用“巩固旧知、导入新课——情境创设、激发兴趣——自主发现、方法探究——趣味游戏、强化练习”的教学方法,在师生交流互动中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我看下哈,咱们同学今天的精神气十足啊,怎么丁老师给你们上课很高兴啊?生兴奋答道:是!听你们这么说,我的心里比吃了蜂蜜还要甜!我听说人在心情好的时候记忆力是最好的,我们要不要借这个高兴劲发挥下我们的聪明呢?

2.背诵九九乘法口诀

集体背诵乘法口诀,看谁背的好!完后我会说:我发现同学们背诵的都非常棒,只有个别同学还不是很熟练,下去一定要熟背乘法口诀,倒背如流。为什么一定要背熟呢?因为它不仅可以帮我们解决用乘法计算的问题,还能帮我们解决用除法计算的问题。

3.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今天我们就继续接着学习“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

复习计算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求商的?

24÷6= 想:( )六二十四

二、引导发现,探索新知

1.出示教材第37页主题图。

谈话:快要过六一儿童节了,我们大家预想一下怎么装扮教室,在装扮的过程当中也会有许多的数学问题。现在仔细观察“快乐的节日”这幅图,看看你能发现了什么?说一说图上的小朋友都在做什么?(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收集数学信息。)

交流反馈

第一组做了一些红旗,要挂在教室里。

第二组做了49颗星,分给7个小组。

第三组带来了27个心形气球,每9个摆一行。

谈话: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可做适当提示或引导。)

(1)第二组做了49颗星,分给7个小组,平均每组有几颗?

(2)第三组带来了27个心形气球,每9个摆一行,可以摆几行?

2.出示例1。

课件出示小旗,先出示一行,让学生看清每行有7面小旗,知道一行是一个7,接着一行一行的出示,共出示8行,也就是8个7,问共有多少面小旗?也就是求8个 7是多少?这个可以用乘法解决7×8=56(面)。然后同桌讨论:看图编应用题,引导学生说出 “有56面小旗,挂成8行,平均每行挂几面?”

(1)谈话:求“平均每行挂几面?”用什么方法计算?你是怎样想的?

教师展示课件例1图。

(2)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并列出算式。

师: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像这种求平均分的问题,我们可以用除法计算,列式是56÷8。

(3)引导学生得出算式的商。问:你是怎么计算的?并板书(想7×8=56,口诀七八五十六,所以56÷8=7。)

(4)学生独立解决:要是挂7行呢?你能够解决吗?学生说出自己的计算结果,并把求商的过程根大家说一说,师板书。

56÷7=8 口诀:七八五十六。

(5)刚才我们计算56÷7和56÷8时都是用的哪句口诀?(七八五十六)

发现:除数是几,就想关于几的乘法口诀。

3.小结:算除法想乘法,除数是几就想关于几的乘法口诀,一句口诀可以计算两道除法算式。

三、趣味练习,巩固新知

装扮教室的问题我们已经解决了,那么下面这些练习题对我们来说就应该不是问题了。这部分设计了4个练习题

1.小小接力赛

课件出示课本第38页做一做第1题。

2.填方框

课件出示课本第38页做一做第2题。

引导学生认真读题感受方程思想。填空并说说思路,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只要合理,教师均要给予肯定和鼓励。

3.吹泡泡游戏

课件出示课本第38页做一做第3题。

4.分一分

课件出示课本第40页练习八第2题。

(三道题都是帮助学生巩固用口诀求商的方法,同时第一个练习还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形成了一句口诀可以计算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的认知结构。最后一题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进一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四、总结归纳,交流体会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本节课大家的表现很不错,在解决装扮教室的时候学会了知识,走出教室又能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了。希望大家在以后多观察,多思考,其实许多的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

板书设计:

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

56÷8=7(面) 56÷7=8(面)

口诀:七八五十六 口诀:七八五十六

答:平均每行挂7面。 答:平均每行挂8面。

超实用的小学数学教案(篇四)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的密切联系。

2.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调查、探索与交流的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搜集、整理与分析能力。

3. 对学生进行不挑食的思想品德教育,树立学生们的健康生活意识。

教学重点:

利用前边所学小数乘除法的知识解决问题,巩固小数乘除法。

教学过程:

一、出示两份午餐

你喜欢吃哪份午餐?为什么?

其实我们的午餐也很有学问,你们想不悳知道到底有什么秘?

二、分析比较

请同学们看一个11岁左右的儿童,午餐大约需要蛋白质33克,脂肪13克,碳水化合物120克,以及维生素等其他营养成分。

你有什么想法?

让我们看一看我们所吃的食物当中各个成分的含量是多少?

出示:每100克食物中各种成分的含量

三、计算两份午餐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含量。

比较一下哪份午餐达到了标准?

那么怎样计算呢?请你说一说。

动笔计算。

四、总结

看来我们真的不要小看我们的午餐,要想健康的成长就不要挑食,要合理营养配餐。

五、作业

计算自己的午餐,向家里提出合理化建议。

超实用的小学数学教案(篇五)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比,理解了比并能用比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的,又为学生后面学习比的应用打下基础。

二、学生分析

学生对商不变的性质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已经熟练的掌握,知识的迁移学生应该很好理解。

三、学习目标(以学生为主语)

1、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

2、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并使学生认识事物之间都是存在内在联系的。

教学重难点:掌握化简比的方法,会把一个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四、教学活动(此环节可以是课堂实录)

1.导入

问题:淘气和笑笑各自调制了一杯蜂密水,请问哪杯水更甜?

过程:互相讨论,发表看法,如何比较。(学生发言老师板书)

小结:比较的结果一样甜,分数可以约分比也可以化简。

2.新授

①引入 “最简单整数比”的概念。

最简单的整数比就是比的前项、后项是互质数,像6∶5就是最简单的整数比。

②你还能举一些最简单的整数比的例子吗?如果我们能把比都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就容易计算了!

③出示问题尝试并讨论:

12:8 0.7:0.8 2/5:1/4

1.能不能把整数比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如何化?

2.能不能把分数比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如何化?

3.能不能把小数比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如何化?

④交流

1.化简整数比的方法是什么?(先化成分数,再约分成最简分数,最后把最简分数转化成比的形式。)(或利用商不变的性质)

2.怎样把分数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先转化成除法,再用最简分数表示结果,最后把最简分数转化成比的形式)

3.如何把小数比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先化成整数比,再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⑤介绍比的基本性质

3.练习

1、P51页化简下面各比。(独立完成,集体评讲)

2、练习:做书上练一练的第1、2题。

五、教师反思

比与除法、分数之间有如此密切的联系,利用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来化简比,这样的教学对学生掌握知识来说比较顺利,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细节的指导,还要相信学生能根据以前的知识找到适合的化简方法,充分给予学生更大的空间。

超实用的小学数学教案(篇六)

教学内容:

认识11~20各数

教材分析:

11~20各数是帮助学生建立数位概念的重要知识点之一,学生对数的认识不仅仅是单独的一个个数,而是以十个为一体进行数数,这是建立十进制数位概念的重要阶段。教材中所呈现的内容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数一数,摆一摆,这是运用学生原有的经验,建立十个一捆的观念,进而帮助学生建立11~20各数的表象;摆一摆,想一想,这部分内容的侧重点是把图像与数结合起来,这也是学生过渡到抽象符号的重要环节。同时,学习本部分的内容,让学生知道十几的数分别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合成的。二是数的认识的拓展。为了让学生较全面认识数,教材安排了在直尺上读数。

学情分析:

10~20各数学生能数出来,但是对于它们的组成不了解。还有就是10根捆成一捆的简便性更是一片空白,怎样能让学生感知10个的数的简便性,是本节课的重点,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来理解和建立数位的概念,但是一年级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怎样实效地组织活动也是本节课所要考虑的重点。

教学目标:

1、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活动过程,初步认识11~20的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大小。

2、经历观察、操作、思考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11~20的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教学难点:

建立初步的数位概念。

教具学具:

10根一捆的小棒和10根散开的小棒。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出示主题图) 师:我们来做个游戏:火眼金睛,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图中有什么?它们的数量各有多少?

生1:图中有水果、小棒、正方体、圆球。

生2:水果有11个,小棒有10几根,正方体也有10几块

师:说的真不错,那到底它们的数量是多少呢?我们生活中常常会遇到物体的个数超过10的时候,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一起学习11~20各数的认识。[板书:11~20各数的认识]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通过让学生数一数,让老师明确学生对新知识的认知水平,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教学新知

1、认识计数单位十

师:张老师这里有一些铅笔,请小朋友们猜一猜有多少根?

师:指名学生来数一数。 师:你猜对了吗?

师:有什么好的方法让大家一下子看出铅笔有多少根?

集体交流,总结出好方法。

先数出10根,十个一是10;捆成一捆,一个十是10。因此,10个一就是1个十。

学生操作:自己先数出10根小棒,再捆成一捆。

设计意图:通过猜测根数较好的培养学生的数感,通过圈10为以后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凑10法作准备。

2、数的组成

(1)师:现在,您能不能一眼看出来老师手里的铅笔有多少根?(11根)你是怎么知道的?(一捆是10根,还有1根,合起来就是11根),这是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如果现在让你自己摆15根小棒,你会怎样摆?谁来说一说? 学生自己开始摆小棒,并思考: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3)现在再添上1根小棒,是多少根?(16根)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4)现在摆出19根小棒,有几个十和几个一?说一说再添加1根有几个十?是几根?

设计意图:老师给学生提供了直观、形象的学习材料,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激发学生寻找好的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数的顺序

(1)补充上面没有涉及到的11~20的各数,并齐读一遍。

(2)看着直尺上的数,从0数到20,20倒数到0。再从7数到13,20倒数到11。

(3)13后面是多少?16的前面是多少?14在15的( )面,14小于15;15在14的( )面,15大于14。

(4)看着直尺上的数,你还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读数,让学生从多种角度去学习数,知道数与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通过学生把1~20各数连起来。既可以从大到小,也可以从小到大,为学生提供了探索空间。

三、练习延伸

1、数一数73页的学具各有多少?

2、读一读。20 13 15 18 11

3、翻书游戏:比一比,看谁翻得快。找出数学书的第7页、12页、18页、20页。介绍好的方法,现在往前翻还是往后翻。数出10张,看看有多厚。数出20张,看看有多厚。

四、小结

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是 11~20各数的认识,在生活中你在哪里见到过这些数?你能用从这之间选一个数,说一句话吗?你今天学会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在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11~20以内的数?找一找。

超实用的小学数学教案(篇七)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P27例1、例2及“做一做”,练习六第1、2、5、6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和平面图形的关系,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

2、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去思考、想像再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设计: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还认识它们吗?(出示)

它们的身上还有很多的秘密,这节课老师看看哪位同学发现的秘密最多。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1)拿出一张长方形纸和正方形纸,让学生沿所标虚线折一折,体会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从而了解到: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2)带着学生做风车,在做的过程中,让学生说一说纸的每一步变化,从面体会到平面图形的特征又看到它们之间的关系。

如把长方形纸折成正方形纸利用了正方形四边相等的特征,把正方形纸剪成四个三角形时,看到了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关系,转动风车时,又看到了风车所转动的路径是一个圆。

2、教学例2

师:用几个相同的图形能拼出什么图形呢,请同学们拼拼看。

(让学生分组拼,拼完后组内交流,后教师引导全班交流。)

说一说用了几个什么图形拼成了一个什么图形。

三、巩固练习

(1)按P28上的“做一做”减正方形。

(2)思考并做一做练习六的第2、5、6题。

四、全课总结

超实用的小学数学教案(篇八)

教学内容: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联系具体的问题情境,理解并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2.能用分数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进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学会把总数看作1,运用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解决这类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当堂检测

1.红山小学校园里有一个花园,其中月季花的面积占1/4,杜鹃花的面积占1/3。月季花和杜鹃花的面积一共占花园的几分之几?

学生独立完成,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2.你能提一个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吗?

月季花占的面积比杜鹃花少几分之几?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

二、交流共享

1. 教学例2。

(1)出示例2。

指出: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板书课题: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2)尝试完成计算。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与整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相同吗?

指出: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相同。没有小括号,从左往右,依次运算;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的算式。

2.完成教材第81页试一试。

谈话:先想一想应该如何进行计算,再在小组内交流。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81页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计算后展示部分学生的答案,并在班级里交流。

2.完成教材第81页练一练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反馈并说说:算式中的1表示什么?你是怎样想到用1表示全国人口的?

3.完成教材第81页练一练第3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并独立解答,然后同桌交流订正。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堂作业

1.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月季花的面积占1/4,杜鹃花的面积占1/3,都是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的?(板书:1)

3.你会列式求草坪的面积占几分之几吗?

你是怎样想的?

交流计算方法。

你是按照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的?

学生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

算法预测

(1)先把前两个分数相加,再和第三个分数相加;

(2)三个分数一次通分,然后把分子相加,分母不变。

用你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超实用的小学数学教案(篇九)

教学内容:80页“9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1)知道9的乘法口诀的,并能理解每一句9的乘法口诀的意义。

(2)初步记住9的乘法口诀,并会应用9的乘法口诀计算乘法式题。

(3)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4)引导学生找到9的乘法口诀的特殊规律,寻找最佳的记忆方法。

(5)会用9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实际问题,通过多次质疑讨论,激活思维,开拓视角。

(6)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积极主动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9的乘法口诀的,经历9的乘法口诀的编写过程。

2、熟记9的乘法口诀,运用9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口算卡片,袋鼠跳格图。

教学过程:

一、情境启发,明确目标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农历5月5日是什么节日吗?

师:在端午节那天人们一般的会举行什么活动?

师:那你们看过赛龙舟吗?下面老师带你们去看赛龙舟好吗?

[在多媒体电脑中出示赛龙舟图。请同学仔细观察画面,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同桌的两个同学互相交流。指名汇报,全班交流。]

师:你能提个数学问题吗?

师:谁能解决这个问题?

引出课题: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需要先来学习9的乘法口诀。

(板书课题:9的乘法口诀)

二、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1、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2、师:我们把9条龙舟分开逐条逐条来看。

出示一条龙舟:

提问:

①师:一条龙舟上共有几个人?表示几个9?

出示:2条龙舟

②师:2条龙舟上共有几个人?表示几个9?

出示:3条、4条、5条、6条、7条、8条、9条龙舟

③师:那么3条、4条、5条、6条、7条、8条、9条龙舟上的人数,分别可以用几个9来表示呢?

出示:3个9、4个9、5个9、6个9、7个9、8个9、9个9

3、用袋鼠跳格的图来帮助我们算出龙舟上的人数。

[出示袋鼠跳格图。

师:袋鼠每跳一步是9格就表示一条龙舟上的人数,请学生独立将袋鼠跳格图完成。学生独立完成袋鼠跳格图。]

4、指名汇报填写结果。

学生汇报,教师出示:龙舟的条数和总人数。

师:“你是怎么得到这个数的?”

[5、引导学生观察已填完整的数轴,发现每个方框中的数都是连续加9的规律。

提问:有了这个袋鼠跳格的图,我们现在随便点几条龙舟都能很快答出总人数了,那么9条龙舟上一共有多少人?3条呢?5条呢?8条呢?]

6、提问:从1个9到9个9,我们可以用什么简便的算式来表示呢?

师:你们会写吗?请你们独立写出9的乘法算式并填写出结果。

指名汇报,教师出示:1个9到9个9的全部乘法算式。

7、为了使我们很快地记住9的乘法算式的结果,我们给它们编乘法口诀。你们有信心编出来吗?

[同桌的两个学生讨论、交流,将编出的乘法口诀写在自己的课堂练习本上,有困难的同学可利用课本第80页例4中的表来完成。

学生分组讨论编口诀后,在全班展示交流。

交流时,要求学生说清每一组算式、所编的口诀及意义。引导其他同学注意倾听同学的发言,及时进行补充、纠正。]

8、质疑:在编口诀的时候你们遇到哪些问题?你们是怎么解决的?

9、指名学生汇报,教师出示:9的每一句乘法口诀

先齐读,再分组读、分男女比赛读。

[10、引导学生观察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师:同学们你有什么方法记住9的乘法口诀?也就是说你发现9的乘法口诀有什么规律,可以帮助我们很快地记忆呢?同桌的两个同学互相讨论、交流。

指名汇报。]

11、师小结:同学们太了不起了,真是太棒了,发现了这么多的规律。根据这些规律我们一边读,一边记忆。

[学生各自试着记忆9的乘法口诀,自由读、自由背。]

12、检查学生记忆口诀的情况:

先全班背,然后指名背:谁能试着给我们背一背?

13、师:在学生背的过程中询问:背到“五九四十五”“六九……”不会了怎么办?

小结:是的,根据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我们就能把口诀很快地背出来的。

14、师:谁能说说“4×9”表示什么意思?

三、变式练习,检测目标

我们会背9的乘法口诀了,还要会应用,下面我们来做几个练习,有信心做出来吗?

[1、对口令游戏:

用双手表现出9的乘法口诀,同桌对口令。

2、列式计算:

①8个9相加得多少?

②8与9的和是多少?

③两个9相加是多少?

④两个9相乘是多少?

指名回答,先独立做,然后指名汇报,引导学生对这4个小题进行比较。

3、解决问题:

①六一儿童节,每个小朋友要吹9个漂亮的气球,小明、红红、欢欢一共要吹几个气球呢?

②一张桌子摆9把椅子,8张桌子要摆多少把椅子?

③一本彩色故事书4元钱,一本彩色连环事5元钱,买9本故事书要花多少钱?]

四、总结评价,升华目标

1、你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收获?

2、这节课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总结:孩子们,你们真是太了不起了,每个人都长了一双数学家的眼睛,发现了那么多藏在9的乘法口诀里的规律,掌握了准确计算乘法的秘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特别高兴,因为你们个个都很了不起,会观察、乐思考、能发现、更会应用。所以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你们会找到更多、更有用的数学知识!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是在充分了解学生知识起点的基础上,紧紧围绕传统的教学要点,大胆地进行创新,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扎实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只有真正理解了9的乘法口诀的意义,背口诀,记口诀才会有方法。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等多种感观参与学习活动,不但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而且能加深理解,学以致用。

超实用的小学数学教案(篇十)

学习内容:

教材43页例2,练习十一第4、5题

学习目标:

1、能熟练地求平均数

2、会根据平均数简单地分析问题

3、知道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学习重点:

根据平均数简单地分析问题

学习难点:

比较平均数,得出新的信息

学习准备:

统计图、记录卡、小黑板

学习流程:

一、导入

什么是平均数,怎样求平均数?

二、学习交流

1、课件出示例2图片

(1)从图片上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哪个队要高一些?

(3)怎样才能知道哪个队高一些?

点拨:观察事物不能光靠眼睛看,还要科学地算一算

2、出示欢乐队和开心队身高记录表

说一说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小组内算一算两个队的平均身高,交流展示自己的算法

(148+142+139+141+140)5

=_____5

=_____(厘米)

(144+146+142+145+143)5

=_____5

=_____(厘米)

3、比一比

通过计算的结果看出( )了要高一些

点拨: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4、出示练习十一第4题

(1)从统计图上你知道了什么?

(2)哪种饼干第一季度月平均销售量多?多多少?

(3)计算平均数,比一比

5、猜测

(1)哪种饼干销量越来越大?

(2)分析原因。

6、从统计图中你还得到什么信息?

三、展现提升

1、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

2、交流算法。

3、提问、补充。

四、达标测评

练习十一第5题

五、总结归纳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通过求平均数,我们还可以得到很多新的信息

超实用的小学数学教案(篇十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构造三位数,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和归纳能力。

2.能力目标:知道构造三位数和最小三位数的方法;掌握求两个三位数的差与最小差。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两个三位数的差与最小差

教学难点:

两个三位数的最小差

教学准备:

数卡

教学过程:

一、迁移与感知

1.引入

师:小朋友,我们以前已经学过造数,现在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用数卡①②③造三位数,看谁造得又对又多。

2.学生造三位数。

3.交流反馈

师:造三位数时,你是怎样想的?造的数是几?最小数是几?

〖组织学生回忆造数方法,明确学习任务,增强学习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学习新知铺路架桥。〗

二、自主探究建构新知

(一)探究新的造数方法

观察与思考

师:例1,用数卡①②③⑤⑦⑨可以造出那些三位数?(学生口答)

操作与感悟

师:下面,我们来一次小小的比赛

(1)两人合作:用这六张数卡造出三位数和最小三位数,计算它们的差。(做后核对)

(2)独立造出2个三位数,计算它们的差。(互相检查)

(3)用刚才造出的两个三位数交换其中两张数卡,计算它们的差。(互相检查)

(4)归纳评价。

〖造三位数学生有经验,例1的重点是计算三位数的差,因此教师把当作竞赛题作为每个孩子的“热身赛”,让他们在(造数)操作中感悟,在计算中体验。〗

(二)计算差和最小差。

例2,从数卡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中选出6张,将它们摆成三位数,求两数的差。

1.计算的差

(1)想一想,怎样才能得到差?

(2)独立尝试,交流反馈。

板书:987-123=864

(3)引导学生小结:的三位数减去最小的三位数就能得到的差。

〖通过尝试计算,交流反馈,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引导学生自己小结,可以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

2.探究计算最小的差

小组合作

a、怎样才能得到最小的差?(寻找方法)

b、可以找出几组数,进行尝试计算。

c、议一议,是否已找到最小差。

(2)集体交流:说说最小差是怎么得到的?

根据学生交流板书

312-298=14412-398=14512-498=14612-598=14712-698=14812-792=14

(3)观察每一个算式有什么特点?计算最小差又没有规律?

(4)演示数射线。

(5)师生归纳

①这两个数必须有6个不同的数字组成。

②这两个数在数射线上必须尽可能接近,以产生尽可能小的差。

〖求最小差是教学难点,教师尽可能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空间让他们去思考,寻找方法,但教师要合理调控,必要时要稍作提示和点拨,以免太费时间。另外,教学中要借助数射线帮助学生寻找、分析数与数之间的规律,以便灵活运用知识。〗

(三)差是451。

1.学生独立用数卡摆出两个三位数,使它们的差是451。

2.交流:差是451,你是怎样找到被减数和减数的?

板书:968-517=451,876-425=451

3.师生归纳:可以假设一个比差大的三位数,用被减数减差就能找到减数,然后进行验算,符合要求即可。

三、内化新知,整合延伸

1.用数卡①②④⑤⑧⑨摆出两个三位数,并计算它们的差。

(1)摆出两个三位数,计算它们的差。

(2)交换其中两张数卡,计算它们的差。

2.用数卡①②⑤⑧⑨④摆出两个三位数,并计算它们的差。

(1)摆出两个三位数,计算它们的差。

(2)摆出两个三位数,计算它们的最小差。

(3)摆出两个三位数,使它们的差是175。

3.在计算中有没有碰到问题?

〖在练习中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独立计算的能力,并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让学生在口头表达和思维能力两个方面齐头并进。〗

四、体验收获,激烈评价。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教材第78~79页“间隔排列”。

教学目标:

1、通过合作探究,找到“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当两端的物体相同时,两端的物体数量比中间的多1;当两端的物体不同时,两种物体的数量相等。”这一规律。

2、能够利用这一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交流合作中,掌握观察、分析、比较的方法。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的思想。培养学生发现与应用规律的积极性和好奇心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经历一一间隔现象中简单规律的探索过程。

教学难点:

初步体会和认识间隔排列的物体个数关系间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图片引入,揭示课题。

师:出示喜洋洋和灰太狼排列在一起的图片,问学生排列有什么特点?你能猜出灰太狼后面的是谁吗?指名生回答。并揭示课题。像这样一个隔着一个排列,就叫间隔排列。(板书:间隔排列)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找一找间隔排列中的规律。

二、主动探究,发现规律。

谈话:小兔们听说我们今天要来找规律,已经在它们的花园里等着我们了,你们看,小兔的花园美不美啊?

1、研究排列特点

仔细看看图上都有什么呀?他们是怎么排的呢?

(1)同学们说得很对,我们先来看一看活泼可爱的小兔和蘑菇是怎样排列的?

生1:一个小兔一个蘑菇……师:还有不同说法吗?

生2:它们是一个接一个排的。

师:具体说说它们是怎样一个接一个排的呢?(一只小兔一个蘑菇一只小兔一个蘑菇)也就是小兔和蘑菇是一个隔一个排的。

(2)说木桩和篱笆

师:刚才我们讨论了小兔和蘑菇排列的特点,那么木桩和篱笆是怎样排列的呢?

同桌互相交流一下。谁来说说。

(3)说夹子和手帕

师:夹子和手帕是怎么排列的呢?请谁来说

(4)比较三排物体在排列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结论:每排的两种物体都是一一间隔排列。

如果学生说不出,就问:用今天刚学到的知识,可以怎么说。

2、研究个数规律

下面我们就来重点研究一一间隔排列中两种物体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1)请小朋友们拿出作业纸,数一数每种物体的数量并把表格填写完整。核对数量。

(2)比较每排两种物体的数量,你发现了什么?四人小组讨论讨论。巡视。

师:谁来说说你们小组的发现。

生:小兔比蘑菇多1,木桩比篱笆多1,夹子比手帕多1。

蘑菇比小兔少1,篱笆比木桩少1,手帕比夹子少1。

师:经过比较,我们发现每排两种物体的数量都相差1。

(3)为什么每排两种物体的数量都相差1呢?要解开这个疑问,我们需要继续研究。

刚才同学们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都很棒,老师还要来考考你们的动手能力。我们来给小兔分蘑菇吧,看看老师是怎么分的,把一只小兔和一个蘑菇圈起来看成一组,你们会分吗?那老师就把分蘑菇的任务交给你们了。

分好了吗?在分蘑菇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后一只小兔没有分到,多了一只小兔,少了一个蘑菇……

师:是吗?(不相信的语气)老师也来分一分,真的是这样,这就说明小兔比蘑菇多1。

请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把木桩和篱笆,夹子和手帕也分别一组一组地圈一圈,*后会怎样?

师:我们先来看木桩和篱笆,*后怎么样?学生回答。

师:这就说明木桩比篱笆(多1)。

夹子和手帕呢?我们也一起来圈一圈,*后怎么样?

师:这说明夹子比手帕多1。

师: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知道了每排两种物体的数量确实相差1。

(4)师:指着表格中的数据,可是为什么都是这些物体多1呢?

生可能回答:*后一只小兔没有蘑菇了

师:也就是说排在*后的是什么?(小兔)排在*前的呢?(小兔)一头一尾,也就是两端都是小兔,在这种情况下,小兔比蘑菇多1。

师:木桩和篱笆这排物体两端都是什么?(木桩)所以木桩比篱笆多1。

师:夹子和手帕这排物体谁多,为什么?(夹子多1,因为两端都是夹子,所以夹子比手帕多1)

师:当两端物体相同的时候,排在两端的物体和排在中间的物体数量上有什么关系?

小结:当两端物体相同的时候,排在两端的物体比排在中间的物体多1。

(板书:两端物体相同)

3、练习(核心问题:明确谁多,求的是多的还是少的,多1或少1)

(1)出示小兔蘑菇图,师:这里有8只小兔7个蘑菇,如果接着往下排,一共20只小兔,还是每两只小兔中间有一个蘑菇,一共有多少个蘑菇?

学生回答,说想法。

(2)出示夹子和手帕图

再看,夹子和手帕。如果把20块手帕像下面那样夹在绳子上,一共需要()个夹子。

学生回答,为什么?

师:同学们一定要仔细审题,要我们求的是排在两端的物体还是排在中间的物体。

三、应用思想,拓展规律。

如果把□和○一个隔一个地排成一行,□有10个,○需要几个?

自己先摆一摆,画一画

学生汇报,展示学生作业纸。

(1)□○□○□○□○□○□○□○□○□○□

□有10个,○有9个。

(2)○□○□○□○□○□○□○□○□○□○□○

□有10个,○有11个。

为什么*种摆法○有9个,而第二种摆法○有11个?

A、师:○还有可能是几个?有没有可能○也是10个呢?这时候怎么排列呢?

同桌讨论讨论,并把你的想法画出来。

B、这里还有一种摆法跟前两种都不一样,我们来看看

□○□○□○□○□○□○□○□○□○□○

□有10个,○有10个。

师:为什么像这样排成一行,○与□的个数相等呢?(板书:相等)

如果也像刚才那样将一个□和一个○看成一组(暂时圈一个圈),大家想想*后余下的是什么?(没有多余)全圈。这也就说明了○与□的个数是相等的。

师:老师这还有一种摆法,和第三种差不多,出示:

○□○□○□○□○□○□○□○□○□○□

□有10个,○有10个。

师:为什么这两种摆法,○的个数和□的个数是相等的呢?

师:两端物体不同,两种物体的数量是相等的。(板书:两端物体不同)

师:□有10个,○*少几个?*多有几个?还可能是几个?

师:在什么情况下,○比□少1?在什么情况下,○比□多1?在什么情况下,○和□数量相等呢?

小结: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成一行,当两端物体相同时,两种物体数量相差1,并且是两端物体比中间物体多1;当两端物体不同时,两种物体数量相等。

刚才我们研究的是一个隔一个排成一行,如果一个隔一个围成一圈,出示

这时,数一数□有几个?○有几个?

仔细看,剪刀一剪,拉成直线,围成一圈其实也就是两端不同的情况,两种物体数量相等,数学可真神奇!

四、联系生活、感悟规律。

老师出示校园外的图片,要求学生说说看到的一一间隔排列的现象。

黑色方块和黄色方块,红蜡烛和白蜡烛,跨栏的栏杆和跑道,柱子和栏杆,屋檐上圆木头和扁木头,石柱和石桌。

瞧,人们把一一间隔排列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五、回顾反思、交流体会。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数学来源于生活,可以说,生活中有规律的现象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就一定能发现更多规律,解决更多问题。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会用两两配对(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初步知道“多”、“少”、“一样多”的含义。

能力目标:能用规范的语言口述比较的结果,如“谁比谁多”、“谁比谁少”、“一样多”等比较性短语。

情感目标:让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享受学习的快乐,分享成功的喜悦。

教学过程:

互动一(背儿歌)

叮铃铃,上课了。书放桌角,人坐正,认真上课我最棒。快快乐乐学数学,快快乐乐学——数——学。

第一阶段:创设问题情境,初步感知

师:国庆节要到了,小伙伴们准备用鲜花来布置校园。

出示:花与花盆图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师:花与花盆到底谁多谁少呢?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帮助小巧和小亚进行比较呢?

板书:比较

学生可能的方法:数数、将一朵花种进一个花盆再比较(即两两配对)

媒体演示:一一对应

师:这种一个对应一个进行比较的方法就叫做“一一对应”

板书:对应

师:比较的结果是怎么样的,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从不同方面来说比较的结果,如:花少,花盆多,花比花盆少,花盆比花多,)

第二阶段:创设情景,参与操作,学会表达

师:张老师还准备了水笔作为国庆节活动的奖品,不过被粗心的小胖给弄乱了。张老师想请你们一起来看看,在你手中,笔与笔套比,谁多谁少呢?

(学生动手操作进行比较,得出不同结果,进行汇报)

【情景的创设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的兴趣,积极自觉地想办法进行比较活动。初步感受比的过程,因为笔和笔套在日常生活中总是配对出现的,所以在比较散落的笔与笔套的多少时,学生会自觉不自觉地使用这种两两配对的方式,从而初步感知了“一一对应”比较法在生活中的呈现】

师:比较的结果怎么样?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描述比较的结果,对于同一种结果,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话说一说】

形式

1、个别汇报——规范表达

2、补充表达——从不同角度描述比较结果

3、同桌互说——强化表达,使每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

第三阶段:在情境中练习,应用方法,熟练表达。

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20页

学生边翻边说:翻翻翻,20页

【用口令的形式让学生重复要求,帮助学生学会倾听,完成要求】

师:小巧和小丁丁也在为国庆节做着准备。看看他们都在做什么。

(根据每幅图的内容比一比,说一说,练习用不同的话规范表达比较的结果)

形式:同桌互说,再个别汇报。

师:说的真棒!

【教师总结性的表扬,给与学生肯定,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体验】

互动二:轻松一下(放)

【针对学生年龄的特点,刚从幼儿园来到小学,对于课堂的35分钟会有疲倦,在的学习阶段后安排一次放松,既能调整学生学习的情绪,消除疲劳,又能让学生在一种放松的状态下继续学习】

互动三:一问一答(收)

123(坐端正),小眼睛(看老师),小耳朵(安静听),(快快乐乐学数学)

第四阶段:游戏活动

1.抢椅子

出示三幅图(椅子数与人数比较,三种情况)

师:小朋友们想玩抢椅子的游戏,哪幅图适合来玩呢?为什么?

2.考考你的记忆力

出示四幅图,给学生2分钟的时间进行观察记忆。打乱次序提问,在某幅图中,谁多谁少。

【此游戏的设置既将记忆力,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融为一体,同时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游戏的情境下结束教学,学生沉浸在游戏的喜悦中,而对应比较的方法沉淀在学生的思维中】

相关推荐

  • 小学各科期末复习建议(超实用) 一年一度的期末考试马上就到来了,让众多家长头疼的事情也来了:孩子考不好怎么办?俗话说的好,零阵磨枪,不快也光,考前两周制定一个好的复习计划,可以让孩子考出一个好成绩!看看下面复习方法,帮孩子提高成绩!...
    2021-01-29 阅读全文
  • 中班教案美术汇总十一篇 教案可以让上课时的教学氛围非常活跃,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中班老师,我们要做足关于教案课件的前期准备,才能按质按量地达到预期教学目标,提升小朋友们的分析能力。中班美术教案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帮大家编辑的《中班教案美术》,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2022-07-30 阅读全文
  • 实用的幼儿园开学典礼园长温馨致辞大全十一篇 时间转瞬即逝,又开启一个新的学习阶段了,我们又要开始举办开学典礼了,你知道怎么写开学典礼上的幼儿园园长发言稿吗?为满足您的需求,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特地编辑了“实用的幼儿园开学典礼园长温馨致辞”,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2022-07-31 阅读全文
  • 重阳节可参考的小学优质作文精选十一篇 节假日是我们生活中重要的民俗文化,当我们终于迎来了重阳节时,一般老师会要求我们来写一篇重阳节主题的作文,写作文是通过文字形式与世界、他人与自我进行交流的一种方式。那么写好一篇重阳节作文的关键是什么呢?下面是由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重阳节可参考的小学优质作文”,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
    2022-07-14 阅读全文
  • 小学生夏天吃雪糕的趣味作文分享十一篇 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而作文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为了培养我们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通常老师会让我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一篇吃雪糕作文,那么你知道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吃雪糕作文吗?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小学生夏天吃雪糕的趣味作文》,供大家借...
    2022-07-22 阅读全文

一年一度的期末考试马上就到来了,让众多家长头疼的事情也来了:孩子考不好怎么办?俗话说的好,零阵磨枪,不快也光,考前两周制定一个好的复习计划,可以让孩子考出一个好成绩!看看下面复习方法,帮孩子提高成绩!...

2021-01-29 阅读全文

教案可以让上课时的教学氛围非常活跃,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中班老师,我们要做足关于教案课件的前期准备,才能按质按量地达到预期教学目标,提升小朋友们的分析能力。中班美术教案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帮大家编辑的《中班教案美术》,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2022-07-30 阅读全文

时间转瞬即逝,又开启一个新的学习阶段了,我们又要开始举办开学典礼了,你知道怎么写开学典礼上的幼儿园园长发言稿吗?为满足您的需求,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特地编辑了“实用的幼儿园开学典礼园长温馨致辞”,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2022-07-31 阅读全文

节假日是我们生活中重要的民俗文化,当我们终于迎来了重阳节时,一般老师会要求我们来写一篇重阳节主题的作文,写作文是通过文字形式与世界、他人与自我进行交流的一种方式。那么写好一篇重阳节作文的关键是什么呢?下面是由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重阳节可参考的小学优质作文”,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

2022-07-14 阅读全文

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而作文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为了培养我们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通常老师会让我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一篇吃雪糕作文,那么你知道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吃雪糕作文吗?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小学生夏天吃雪糕的趣味作文》,供大家借...

2022-07-22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