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老师课堂随笔。
老师是默默奉献照亮学生的蜡烛,一般老师们都会关注自己上课的教学行为,从而课后整理出教学笔记。教学笔记可以帮助老师总结课堂上的不足,如何动笔写一篇小学语文老师的教学笔记呢?下面的内容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老师教学笔记模板大全,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小学语文老师教学笔记模板大全【篇一】
在学生的学习道路上,语文是极为重要的一到门槛,中国的文字连在一齐时,常常在不一样句子中有不一样的意义们同时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表达方式。所以作为一名初中教师,在学生结束小学的学习后,更进一步的学习语文时,我们必须要为学生的学习打好基础。在那里我有一点小小的教学感悟分享给大家。
在教学中趣味和知识性同等重要。在学生发下课本之后,有的人对课本感兴趣,就会翻一翻书,看看有什么样的故事囊括在书本里面,有的人就直接将书本塞进书包里,看都不看,这就要看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给予学生什么样的引导和帮忙,使得学生都能爱上语文这一门课程的学习,再不济也能够使那些不感兴趣的同学提高语文这一科的成绩。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将知识幽默的讲述出来,像讲故事一样趣味,不会使人厌烦,就要看教师的准备工作做得如何,以及在表达方面的本事能不能贴近学生一点。
干巴巴的讲述知识点,根据教学辅导书上头照本宣科的分析,学生的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就会下降,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是管不到学生在脑海里想什么的,就像有一句俗语说的一样“强扭的瓜不甜。”强迫学生去学习只会弄出反效果。所以将自我的准备工作做好,让学生对课堂产生兴趣,才能是教学趋向有益的一面。
学习要有深度,学生自我的想法比教师的想法更加的宝贵。在一些美文赏析的过程中,我们总会说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同学们以后该如何如何做,这样反而是遏制了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束缚了他们的思维。我们要做的其实是将一些能够在初中阶段被学生所欣赏的,适合他们阅读的文章做一个推荐,布置写一篇读后感,学生的所思所想就表此刻我们的眼前,让我们看到他们对于文章的鉴赏本事。这样的本事需要依靠学生自我去领悟,我们教师只能在旁边引导,供给一点思路,开阔他们的眼界。
小学语文老师教学笔记模板大全【篇二】
作为一位年轻的教师,我深感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便捷,在如今的课堂中多媒体已经成为了我们必不可少的朋友,它也是是教师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首选设备。
在语文教学中,我经常会用到多媒体,这不仅对我的教学有了很大帮助,也同样让学生提高了各种能力。例如,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我为了让学生更能直观的认识我们生存的地球,便设置了一些关于地球母亲的情景图片:多媒体出示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的样貌,为了使学生更能了解我们现在所生存的地球的现状,我又超链接了一些关于地球日益恶化的视频,学生看了触目惊心,犹如身临其境,对地球母亲不仅感到了高兴也感到了悲伤。
当然,并不是使用多媒体教学就会很方便。在备课和制作课件过程中就会有些麻烦,因为课件所呈现的是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必须少而精,教师备课时就得冥思苦想,耗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当我们钟情于多媒体教学时,却又发现传统的板书离我们渐行渐远。尤其是我们一贯的使用多媒体教学,而教学效果并不明显时,我们也会对自己产生不利的影响。
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不一定要大量的运用多媒体,但要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适当和适度的使用多媒体,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是行之有效的。
小学语文老师教学笔记模板大全【篇三】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深深地体会到,把新大纲精神贯彻到教学中去再加上自己创新的思想,一堂原本呆板的识字课也会变得生动有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精妙的导入:
我讲的生字是五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四册第19课葡萄沟。葡萄沟在遥远的新疆吐鲁番,同学们都没有去过,上课伊始,我播放了新疆风格的音乐和葡萄沟的风光片,一个小小的片段把学生带到了遥远而迷人的新疆,美丽的风景让人陶醉,一串串葡萄让人垂涎欲滴,这样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有了兴趣,就有了探索和追求知识的动力,使学生乐于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自主的学习
在这节识字课中,我非常重视学生的自学,有句话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学生会终生受益。在课堂上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以小组的形式开展讨论,自学生字,让他们在宽松自在的小天地畅所欲言,发表见解,互相切磋,自学后学生汇报,让学生当“小老师”可以邀请小朋友一起读,并给予评价,甚至可以让同学们围绕这个生字的学习向这位“老师”提问。这样在口语交际时培养了学生说话的准确性,流利性也培养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课堂调控能力,对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会有很大的帮助。
三、开放的学法
这节识字课中我还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汉字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和想象力。识记生字可以让学生自己创造识记方法,编字谜,编口诀。孩子们自己编的字谜也许粗糙了一点儿,幼稚了点儿,甚至在大人看来并不那么合乎情理,但是孩子们在编造字谜的过程中也对字反复地推敲研究了一番。当孩子们的思维进入了一种积极的状态中又何愁记不住这些生字呢?
四、快乐的巩固
在巩固练习时我给大家带来了一棵知识的大树,树上结满了硕果,每个果子的后面都有一道开放式的问题,答对了就会得到相应的奖励,这样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五、愉快的写字
在教学的尾声我安排了写字练习,每个字只写三个,这样既避免了学生机械的书写,也节约了时间。在写字的过程中,我播放了古筝《春江花月夜》,学生在悠扬的乐曲声中怡然自信、平心静气、愉快用心的书写,达到了良好的效果。更值得一提的是,我在写字的过程中,强调了写字的要求:身坐直、脚放平、笔拿稳、写端正。相信经过不断的努力学生一定会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从而使之终生受益。
春华秋实,花已经开了,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同探索,用创新的思想去武装自己,让花儿结为果实,在秋天硕果累累。
小学语文老师教学笔记模板大全【篇四】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以“一言堂”为主要形式,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枯燥无味的教学现状,代之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彰显自己的个性。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在教学《老树的故事》一课时,我先在课前精心地制作了各种老树的图片,在导入新课时,我采用了故事导入法,告诉学生今天老师给他们请来了一位老树爷爷,然后出示老树的图片,把它们贴在黑板上,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被激起。在此基础上,揭示课题。这样的教学,学生就会容易入情入境,展开想像,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二、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全面展现自我
新课标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巧设问题,引导学生,点拨学生的思路,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所以说,课堂舞台上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心理学家认为:“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如在教学《老树的故事》一课时,揭示课题后,我先让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文,把找到的问题答案用直线划出,不明白的地方用问号标出。自学时要求学生做到边读边想边动手。通过这样动手、动口、动脑训练学生,能促使他们在最大限度里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自主学习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因此,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率,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三、放飞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
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的各抒己见。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感悟,懂得了知识是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的思维在无拘无束的讨论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如在教学《老树的故事》一文时,我问学生:“学了这个故事你们明白了什么道理?”大部分学生都回答了只有耐心、虚心、认真地学习,才能学到真本领。可有一个学生却回答的不同,她说我们要保护环境。他的回答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列举了一些好的学习方法。最后,我在学生们讨论的基础上作了全面的总结,使他们对课文的`寓意有了比较正确的理解。这样做,保护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里得到了充分张扬。
小学语文老师教学笔记模板大全【篇五】
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时,我将课文中的生词工整地抄写于黑板上。
学生读完课文,开始认读生词,学生读到“尴尬”时,我猛然发现自己写了两个大错字在黑板上。怎么处理?我的思维飞速旋转着,想起一位专家的话,敢于向学生承认错误,学生会谅解你的。于是,我很坦然地对学生说:“老师此时非常尴尬。猜猜看,老师为什么尴尬?”
经这一提示,学生们惊喜地叫起来:“老师,‘尴尬’这个词写错了。”我追问一句:“当老师发现自己写错的时候,心里会怎样想呢?”有学生说:“老师觉得很难为情,怕我们笑,丢了面子。”又有学生说:“老师不改正,又会误导我们,对不起良心。”“对呀,老师此时擦也不是,不擦也不是,这就是——尴尬。”“进也不好,退也不好,处于两难的境地,这就是——尴尬。”
“此时,老师还想问问你们,你们会笑老师吗?”
学生们纷纷表示了自己的看法:“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过就改,善莫大焉。”也有学生居然想出了:“老师是故意写错了字,考验我们是不是细心,能不能看出来。”
最后,我很诚恳地对学生说:“老师很高兴你们有这么宽大的胸怀,善待别人的过失也是一种美德。说实话,老师确实没看细致,错把去掉一点的‘尤’字看成‘九’字,希望大家别像老师今天这样。今后细致一些,就会少一些尴尬。”
面对自己的教学失误,我没有采取“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方式维护自己的面子,而是非常诚恳地向学生承认过错,引导学生思考教者此时的内心感受,不露痕迹地让学生感悟了“尴尬”的含义,加深了对该词的`记忆。而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探讨如何对待别人的过失,这时不仅仅是词语的教学,教者以自己的言行进行了一次生动的人文教育,培养了学生健全的人格。“尴尬”不再尴尬,错误同样绽放精彩。
上述教学案例是成功的,但我们不得不从另外一个角度思考,教学中的一两次失误在所难免,学生会原谅你,但如果经常犯这样的错误,叫学生怎么认可你的教学水平,又如何叫他信服地喜欢上你的课呢?要想上好课,没有课前的充分准备,没有对文本的细读,想靠课堂上的临场发挥是绝对不可取的。
小学语文老师教学笔记模板大全【篇六】
《太阳》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介绍了太阳的特点以及太阳与地球、人类的密切关系。在学习时,我们一方面要了解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另一方面要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人类与太阳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的兴趣。学生初次接触到科普说明文,对于这种文体,学生比较陌生,对其写作方法所知甚少,学生在理解和掌握上有一定的难度。这节课的重点在了解太阳的特点及其写作方法,我设计了一个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环节。运用太阳图片和太阳活动录像,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太阳的大、热、远这些特点,使他们的形象思维得以发展。太阳与地球的关系,文中表述的较概括,学生不易理解,这时多媒体的运用,使文字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学生小组讨论激烈,最后汇报时,发言积极,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在备《太阳》这一课时,我首先与同级老师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1、了解太阳的三个特点,知道太阳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
2、体会关联词的作用。能够正确填写关联词。
3、了解几种说明方法。定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与地球,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受到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教育。然后围绕教学重难点设计教案,由浅到深,层层突破。
为了让学生能更了解这个远离我们地球的恒星,我上网查找了很多关于太阳的图片,并物尽其用,用这些图片做了生动的课件。在同级老师上了后,我们针对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教案做了修改,例如:学生在概括太阳的三个特点时,由于老师引导不够,学生不会用简洁的词语概括,花在这一环节的时间较多,在说明太阳与人类的关系时,设计的问题不够明确,学生花在这一环节的时间也较多,小组讨论后的效果不明显。同级老师上完课后,我们科组的许多老师给我提了宝贵的意见与建议,因此我对教学设计和课件都做了修改。
在轮到我自己上课时,我先引用后羿射日的故事导入,引起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然后让学生从故事发生的不可能从文中找出有力证据,有简洁的词语概括太阳的三个特点:远、大、热,并适时总结说明文中说明方法的运用。在讲解第二部分太阳与人类的关系时,我遵循新课标中“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大胆的放开手让学生根据自学提示从文中找相关句子,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意见,汇报时教师做简单总结就可以了,这样既能锻炼学生自学的能力又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完成这一环节后我还不忘出示关联词语的小练习。
一节课下来,我发现学生学有所获,基本上达到了我预定的教学目标,但也存在不足的地方。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设置的环节比较多,以至于有些细节的问题没有处理好,在时间的安排上前松后紧。再有,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的时候,教师应多巡堂,察看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一课二反思让我受益良多,相信对于提高我们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有一定的帮助。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编辑推荐
每周小学语文老师教学笔记通用六篇
老师是知识的传播者,一位优秀的老师,其教学笔记一般也写得不错。教学笔记可以帮助老师完善教学方法和措施,可以从哪些方面写小学语文老师的教学笔记呢?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每周小学语文老师教学笔记”,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每周小学语文老师教学笔记【篇一】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每位小学语文教师都在思考、探索、研究的问题。我认为自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要想使学生真正成为认识和实践的主体,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必须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始终。由于学生年龄小,注意力、控制力差,兴趣的激发显得更为重要。教师应充分运用启发式的提问、直观的教具演示,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以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或就文发挥个小故事,做个小游戏,来个小表演,这些都不亚于播洒兴奋剂,会使疲乏的学生又振奋起来,进入主动求知状态。
二是要引导启发学生带着问题去读文,去学知。由于学生知识少而有限。能够真正理解一篇课文是比较困难的。特别是理解课文的内涵尤为困难。如此这样,就需要教者巧妙设计问题,逐步由浅入深对课文进行探究。
三是要讲究课堂上的评价技巧。不论哪个学生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后,总是希望得到老师的赞扬与肯定。因此,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老师还要注意课堂上的评价,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善于发展学生自身的闪光点,以鼓励为主进行评价。如当学生的回答远离标准完全不对,或根本无价值时,就可以从他发言的声音、说话的口齿、站立的姿势等其他的方面去鼓励。如有一次在讨论一个比较深奥的问题时,平时一个从不敢发言的同学举起了手,他们回答引起了哄堂大笑,但这个同学还是坚持把话说完,就从这一点上表扬了他,使他树立了信心,逐渐由取举于发言道有问必答,而且回答问题的效果越来越好。对于基础差的同学,他们在学习中常常处于不参与或被动参与学习的状态,他们能问解答,那本身就是一种进步,评价时就要鼓励其积极参与。对学生的评价要因人而异。如有些同学性子急、爱冲动,他们往往没经过深思熟虑就说就问。
每周小学语文老师教学笔记【篇二】
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有了一点想法,如下: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本事,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讨论、交流、探究等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的主流。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注意新课导入新颖。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在导入新课,让学生一上课就能置身于一种简便和谐的环境氛围中,而又不知不觉地学语文。我们要根据不一样的课型,设计不一样的导入方式。能够用多媒体展示课文的画面让学生进入情景;也可用讲述故事的方式导入,采用激发兴趣、设计悬念……引发设计,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二)培养进取探究习惯,发展求异思维本事。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者对语言意义、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认识本事、理解水平有关。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各抒己见。在思考辩论中,教师穿针引线,巧妙点拨,以促进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语言的升华和灵性的开发。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一样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经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自然,懂得了知识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了自我价值。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让学生表述自我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学生理解和表达,输入和输出相辅相成,真正为学生的学习供给了广阔的舞台。
二、重视朗读品评感悟,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资料。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课文中的精彩之处没有可能引导学生一一感悟。为了使这些精彩给学生留下整体印象,我们能够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以悟出语言丰富的形象内涵,意义内涵,情感内涵。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居高临下地对课文进行品评,在品评中深化理解,升华认识,填补空白。如在《永远记住您,教师》的阅读教学中,我是这样引导学生这样品评:“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认为文中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选择其中的一点说一说。”此时的学生充分表述他们的真实感受。”这样引导学生选择自我阅读感悟的精华,进行具体表述,让他们在各自品评中进一步升华认识。
三、注重课内外结合。
美国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课堂的外延与课外的外延相等。以课堂学习为核心,能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课堂训练与课外行为训练构成有序、趣味、有力、有效的结合,取得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我们已把语文教学的触角伸向了广阔的天地。让学生阅读许多课外书;经过这些收集与阅读,为深入理解课文资料奠定了基础。
其次,重视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如:学习《鸟的天堂》,我就找相关的资料图片让学生欣赏,让他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此外,我注意学科间的整合。让学生从不一样角度,采用不一样的途径获得知识,培养本事。
今后我将继续加倍地努力工作,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而努力奋斗!
每周小学语文老师教学笔记【篇三】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提出、对语文老师的角色定位和教学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
首先、教师角色由“传授型”向“研究型”转变。以往由于实行单一的课程政策、即只有国家课程、所以在学科领域长期以来实行的是“一纲一本”。教师习惯于按统一的教材、统一的进度、用有限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强调“齐步走”、“一刀切”。这种教学对教师的角色定位很明确、只需要“传授型”、教师的基本职能是照本宣科。而事实上、学生的个性是有差异的。这样的教学、不利于因材施教、至少对一部分学生是“削足适履”、更谈不上发展学生的多种兴趣、爱好和特长、以及旨在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现在、实行了“一纲多本”和“多纲多本”、教师可以根据本地区本学校本班级学生的实际、参与开发校本课程、编写学校教材、所以教师光“传授”就不行了、必须进行研究、教师要从原来的只是教材使用者的角色、转变为不仅是教材使用者、还是教材评价者和教材开发者与编写者的角色。
其次、新课标的提出、也促进了教学方式的转变——由“讲授型”向“师生互动型”转变。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我讲你听、口耳相传、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已难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这种课堂上缺乏创设生动活泼的交际情境让学生参与言语实践、缺少让学生承担有意义的言语交际任务、缺少提供在具体的言语环境中开展言语实践的机会、也因此造成了语文教学质量的低下。新课标让我们明确了一个观点、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真正主体、学习是学生这一主体的活动过程。我们的教学必须围绕学生而开展、课堂上必须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既动口又动手、既动脑又动情、身体力行、亲历体验。
本案例中、老师在让学生读了凡卡的信后、先说说自己的感受、从自身的感受出发再进一步理解文中凡卡的感受;之后又问“如果你是凡卡、你最想做什么”等等、每一环节的学习、都先引导学生搜索自己的生活体验、情感体验、再带着这种体验走入文本。整个过程、教师旨在积极的引导、担任的是合作者引导者的新角色、而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体、他们说感受、谈体验、积极参与了学习的每一个过程、这样的学习、效率必会提高。
每周小学语文老师教学笔记【篇四】
面对进入课改以来语文教学纷繁复杂、甚至不知所措的局面,崔教授为语文教师们指明了原则和方向: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做训练,完完全全为学生。对此,我感触颇深。语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应该是学会整合教学目标,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扎实训练的平台。教师们该怎样整合教学目标呢?下面,我将结合我听了《穷人》一课的教学后的感受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穷人》一文是人教版教材第十二册的课文,学生已经具备相当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因此,教者在讲读课文前安排了质疑环节,学生中除了综合课文大意提问外,有的结合课文句子问到了:“桑娜为什么觉得自己非这样做不可?”“桑娜为什么忐忑不安?”接下来,教者根据学生的提问进行了整合,归纳为以下四个问题作为本课着力解决的教学目标:
1、课文的题目是《穷人》,可是文中没有一个“穷”字,你能找出相关的细节描写感受出穷人的“穷”吗?
2、桑娜明明知道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丈夫受的了,为什么还要把邻居的孩子抱过来?
3、桑娜把孩子抱回来后,心里为什么忐忑不安?
4、渔夫身上的担子那么重,为什么还愿意收养西蒙的两个孩子?
听着教师的讲解和引导,看着学生们的活动,我感觉到孩子们只是在机械地做着语言文字的训练,表面上看,学生是自主的、合作的、活跃的,实际上,学生根本就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始终是在被动地进行学习,课堂缺乏了应有的生命活力。究其原因,作为串联整堂课的四个思考题缺乏深度、力度和广度,教学内容的联系是肤浅的、散乱的,教材内在的美感远远没有发掘出来,此篇教材特有的对读者的心灵震撼也远远体现不出来。
追根溯源,思考题的选择、设计应该立足于文本而又高于文本,能够统摄全文,引领学生深入浅出地领会课文大意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感受深刻的内在情感性。《穷人》中桑娜和渔夫带给读者的感染力来自于他们帮助别人时自身的穷困引发的矛盾心理,既真实又朴实。“穷”是他们助人的障碍,却因此成为闪光点。对他们这种行为、美德的理解,应在了解“他们做了什么”之后,着力理解“抱养两个孩子时的心情”包括本来很穷的家庭条件、将要面临的困难、渔夫回家后的态度。基于此,我个人觉得,本文的学习可以从文中的这两个方面着手,根据教材中的两个原句,设计一个统摄全文的思考题:桑娜觉得自己“非这样做不可”,为什么又“忐忑不安”呢?其中的“非这样做不可”解决的是他们做了什么的问题,“为什么又忐忑不安?”了解的是他们做这一切时的复杂心情。根据一个问题进行分层教学,既整合了教学目标,梳理了文章的写作思路,帮助学生理清了阅读条理,又突出了教学的重点。
这样设计,还有一个的好处在于能同时兼顾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突破教材的难点,达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机统一。因为,这个问题中包含了两个很有价值的语基训练点:“非……不可”的句式训练和对“忐忑不安”一词的理解、深化、拓展。教学中能落实好这两个知识点的训练,学生的理解、感悟、朗读等各种能力的培养也将同步提升,对作品本身具有的思想性、情感性的体验也将更加深刻、准确、到位。
因此,我个人觉得,在阅读教学设计中,教师在走进文本后,必须走出文本,高 瞻远瞩,高屋建瓴,提炼出能帮助学生深入浅出地领会文章内涵的契入点,让学生在逐步升华情感体验的同时夯实语文根基,也借语基的训练帮助理解文本的内在情感。这样教学,我们方能达成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机统一。
每周小学语文老师教学笔记【篇五】
《太阳》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介绍了太阳的特点以及太阳与地球、人类的密切关系。在学习时,我们一方面要了解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另一方面要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人类与太阳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的兴趣。学生初次接触到科普说明文,对于这种文体,学生比较陌生,对其写作方法所知甚少,学生在理解和掌握上有一定的难度。这节课的重点在了解太阳的特点及其写作方法,我设计了一个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环节。运用太阳图片和太阳活动录像,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太阳的大、热、远这些特点,使他们的形象思维得以发展。太阳与地球的关系,文中表述的较概括,学生不易理解,这时多媒体的运用,使文字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学生小组讨论激烈,最后汇报时,发言积极,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在备《太阳》这一课时,我首先与同级老师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1、了解太阳的三个特点,知道太阳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
2、体会关联词的作用。能够正确填写关联词。
3、了解几种说明方法。定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与地球,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受到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教育。然后围绕教学重难点设计教案,由浅到深,层层突破。
为了让学生能更了解这个远离我们地球的恒星,我上网查找了很多关于太阳的图片,并物尽其用,用这些图片做了生动的课件。在同级老师上了后,我们针对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教案做了修改,例如:学生在概括太阳的三个特点时,由于老师引导不够,学生不会用简洁的词语概括,花在这一环节的时间较多,在说明太阳与人类的关系时,设计的问题不够明确,学生花在这一环节的时间也较多,小组讨论后的效果不明显。同级老师上完课后,我们科组的许多老师给我提了宝贵的意见与建议,因此我对教学设计和课件都做了修改。
在轮到我自己上课时,我先引用后羿射日的故事导入,引起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然后让学生从故事发生的不可能从文中找出有力证据,有简洁的词语概括太阳的三个特点:远、大、热,并适时总结说明文中说明方法的运用。在讲解第二部分太阳与人类的关系时,我遵循新课标中“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大胆的放开手让学生根据自学提示从文中找相关句子,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意见,汇报时教师做简单总结就可以了,这样既能锻炼学生自学的能力又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完成这一环节后我还不忘出示关联词语的小练习。
一节课下来,我发现学生学有所获,基本上达到了我预定的教学目标,但也存在不足的地方。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设置的环节比较多,以至于有些细节的问题没有处理好,在时间的安排上前松后紧。再有,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的时候,教师应多巡堂,察看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一课二反思让我受益良多,相信对于提高我们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有一定的帮助。
每周小学语文老师教学笔记【篇六】
新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要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教师要做好教学引导和服务。现代小学生思维活跃,个性特征明显,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如果教师墨守成规,课堂教学自然会陷入呆板难以自拔。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手段,从课型创新开始,对课堂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方法、教学程序实施、教学语言运用等方面展开多元设计,努力创设适宜性更高的教学方案,以满足学生的不同追求,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一、课型创新,体现现代教学思想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需要创新,特别是课型的创新,能够给学生带来全新的感觉,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重要作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自身特点和规律,教师在课型创新时,需要考虑多种制约因素,要对教材学习内容进行深入探讨,对学生学习实际情况进行多方面分析,找到文本生本思维对接点,这样才能顺利实现课型创新设计。为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需要更新教学思想,对课型进行大胆创新,为全面激发教学活力做好充分铺垫。课型创新需要遵循教学原则,要符合学生学习规律,不可陷入盲目窠臼之中。如自主阅读课,教师需要对相关操作要求进行规范,对学生具体行动提出执行标准,自主学习不是自由活动,需要有一定章法规范约束。在学习《天安门广场》时,教师先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然后询问学生:谁到过北京?谁去过天安门广场?学生中自然有很多人都去过北京。教师让这些学生在学习小组内讲一讲天安门见闻,并展开大讨论,看这些见闻和课文讲述的内容有什么不同。去过北京的学生不少,各个小组的讲述活动开展得非常热烈,学生讲得起劲,讨论也很积极,特别是没有去过北京的,自然会对照课文找不同。这本来是一节讲读课,需要教师学生展开多元互动,共同探讨教材内涵的,让教师这样一调整,自然而然成为讨论课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学习效果显著提升。
二、教法创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教学方法包含众多内容,创设良好教学情境、教学问题设计、教学实践活动开展、课堂训练设计、教学评价操作等等,都需要体现教学方法。教无定法,为教法选择应用给出科学注解,教师不能照搬照抄别人的方法。这是因为教情和学情存在个体差异,别人好用的教法未必适合自己的教学,只有不断总结课堂教学经验和教训,从具体实践中理论联系实践,才能总结提炼出对自己适合度更高的教法。教法创新有众多切入点,教师要有敏锐观察力。如多媒体介入语文教学之后,给教师教法改进带来更多选择。多媒体声光电技术,具有强大冲击力,这也是小学生特别受用的地方。多元信息冲击,给学生创设别样教学情境,学生学习兴趣被点燃,学习自然进入佳境之中。在学习《九寨沟》时,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文本,先让学生阅读第一、二、三段,然后给出思考问题:九寨沟名称是怎么由来的?第二段最后一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九寨沟有哪些神奇的景象?描写九寨沟时,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你最喜欢哪一处景色描写,说说喜欢的理由。学生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展开小组讨论,由于思考问题难度不大,学生大都能够顺利完成。在最后两段学习时,教师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设计思考题,让教师来回答。学生听说出题让教师回答,学习兴趣顿时大增,纷纷行动起来,都想给出含金量十足的思考问题。有学生提出:文本中为什么用了好几个“也许”?这些珍贵动物难道不怕人吗?老师你去过九寨沟吗?能不能给我们讲讲经历?从这些问题设计中不难看出,学生的求知欲望还是很强烈的。教师只是改变了设题方式,学生学习积极性就被激发出来,这说明教法改革势在必行。
三、学法创新,尊重学生学习规律
凸显学生学习主体地位,这是新课改的基本理念要求,也是现代课堂教学的普遍共识。教师在学法指导时,需要有创新意识。小学生学习能力基础有差异,学习环境和学习悟性都有个性特征,但很多学生并不自知,在学法选择借鉴时,往往会一味模仿,导致效果不佳。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学法总结好习惯,对学习经验进行优化升华,形成崭新学法应用,这对大幅度提升学习效率有重要意义。如合作学习,这是现代课堂教学最常见的学法应用,有些教师受限于模仿意识,在组织学生展开合作学习时,只会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这无疑是固化了合作学习方法。小组讨论的确是一种学习方法,但合作学习并非等同于小组讨论。其实,小组检查、小组辩论、小组互助、小组操练、小组竞赛、小组演绎等等,都属于合作学习范畴,教师需要对合作学习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帮助学生建立崭新的合作学习意识,实现学习品质升级自然成为可能。在学习《一路花香》时,教师让学生朗读文本,并提出具体要求:文中有两个人物,一个挑水工,一个是破水桶。要读出破水桶的歉疚感、自卑感,要读出挑水工的满足感、欣慰感。注意语气要符合人物身份,语速要放缓一些。教师找了几个学生来朗读,但都不能达成基本要求。教师让这几个学生带上水桶去打水,给班级里的盆花浇水,然后再来朗读课文。学生情感丰富了很多,教师给出肯定和表扬。也许并没有这样神奇,学生亲自操作浇水就能读好课文,但教师让学生参与实践获得了一定感知,无疑会给学习带来更多促生动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需要引入更多活力因素,教师要对课型、教法、学法和教学语言进行创新设计,激发学生求知欲,并通过多种学习手段,提升课堂学习效率。创新是课堂教学亘古不变的法则,创新能够激发教师潜力,创新能够培养学生学力,创新能够给课堂教学注入不竭动力。从不同角度进行创新活动,已经成为现代课堂教学的重要意识和思想。
小学语文老师教学经验分享学习笔记
老师是辛勤培育的园丁,学校一般都会要求老师们写教学笔记,教学笔记可以帮助老师归纳总结教学经验,关于小学语文老师的教学笔记优秀范例你知道哪些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特地编辑了“小学语文老师教学经验分享学习笔记”,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小学语文老师教学经验分享学习笔记(篇一)
新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要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教师要做好教学引导和服务。现代小学生思维活跃,个性特征明显,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如果教师墨守成规,课堂教学自然会陷入呆板难以自拔。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手段,从课型创新开始,对课堂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方法、教学程序实施、教学语言运用等方面展开多元设计,努力创设适宜性更高的教学方案,以满足学生的不同追求,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一、课型创新,体现现代教学思想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需要创新,特别是课型的创新,能够给学生带来全新的感觉,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重要作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自身特点和规律,教师在课型创新时,需要考虑多种制约因素,要对教材学习内容进行深入探讨,对学生学习实际情况进行多方面分析,找到文本生本思维对接点,这样才能顺利实现课型创新设计。为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需要更新教学思想,对课型进行大胆创新,为全面激发教学活力做好充分铺垫。课型创新需要遵循教学原则,要符合学生学习规律,不可陷入盲目窠臼之中。如自主阅读课,教师需要对相关操作要求进行规范,对学生具体行动提出执行标准,自主学习不是自由活动,需要有一定章法规范约束。在学习《天安门广场》时,教师先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然后询问学生:谁到过北京?谁去过天安门广场?学生中自然有很多人都去过北京。教师让这些学生在学习小组内讲一讲天安门见闻,并展开大讨论,看这些见闻和课文讲述的内容有什么不同。去过北京的学生不少,各个小组的讲述活动开展得非常热烈,学生讲得起劲,讨论也很积极,特别是没有去过北京的,自然会对照课文找不同。这本来是一节讲读课,需要教师学生展开多元互动,共同探讨教材内涵的,让教师这样一调整,自然而然成为讨论课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学习效果显著提升。
二、教法创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教学方法包含众多内容,创设良好教学情境、教学问题设计、教学实践活动开展、课堂训练设计、教学评价操作等等,都需要体现教学方法。教无定法,为教法选择应用给出科学注解,教师不能照搬照抄别人的方法。这是因为教情和学情存在个体差异,别人好用的教法未必适合自己的教学,只有不断总结课堂教学经验和教训,从具体实践中理论联系实践,才能总结提炼出对自己适合度更高的教法。教法创新有众多切入点,教师要有敏锐观察力。如多媒体介入语文教学之后,给教师教法改进带来更多选择。多媒体声光电技术,具有强大冲击力,这也是小学生特别受用的地方。多元信息冲击,给学生创设别样教学情境,学生学习兴趣被点燃,学习自然进入佳境之中。在学习《九寨沟》时,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文本,先让学生阅读第一、二、三段,然后给出思考问题:九寨沟名称是怎么由来的?第二段最后一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九寨沟有哪些神奇的景象?描写九寨沟时,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你最喜欢哪一处景色描写,说说喜欢的理由。学生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展开小组讨论,由于思考问题难度不大,学生大都能够顺利完成。在最后两段学习时,教师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设计思考题,让教师来回答。学生听说出题让教师回答,学习兴趣顿时大增,纷纷行动起来,都想给出含金量十足的思考问题。有学生提出:文本中为什么用了好几个“也许”?这些珍贵动物难道不怕人吗?老师你去过九寨沟吗?能不能给我们讲讲经历?从这些问题设计中不难看出,学生的求知欲望还是很强烈的。教师只是改变了设题方式,学生学习积极性就被激发出来,这说明教法改革势在必行。
三、学法创新,尊重学生学习规律
凸显学生学习主体地位,这是新课改的基本理念要求,也是现代课堂教学的普遍共识。教师在学法指导时,需要有创新意识。小学生学习能力基础有差异,学习环境和学习悟性都有个性特征,但很多学生并不自知,在学法选择借鉴时,往往会一味模仿,导致效果不佳。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学法总结好习惯,对学习经验进行优化升华,形成崭新学法应用,这对大幅度提升学习效率有重要意义。如合作学习,这是现代课堂教学最常见的学法应用,有些教师受限于模仿意识,在组织学生展开合作学习时,只会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这无疑是固化了合作学习方法。小组讨论的确是一种学习方法,但合作学习并非等同于小组讨论。其实,小组检查、小组辩论、小组互助、小组操练、小组竞赛、小组演绎等等,都属于合作学习范畴,教师需要对合作学习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帮助学生建立崭新的合作学习意识,实现学习品质升级自然成为可能。在学习《一路花香》时,教师让学生朗读文本,并提出具体要求:文中有两个人物,一个挑水工,一个是破水桶。要读出破水桶的歉疚感、自卑感,要读出挑水工的满足感、欣慰感。注意语气要符合人物身份,语速要放缓一些。教师找了几个学生来朗读,但都不能达成基本要求。教师让这几个学生带上水桶去打水,给班级里的盆花浇水,然后再来朗读课文。学生情感丰富了很多,教师给出肯定和表扬。也许并没有这样神奇,学生亲自操作浇水就能读好课文,但教师让学生参与实践获得了一定感知,无疑会给学习带来更多促生动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需要引入更多活力因素,教师要对课型、教法、学法和教学语言进行创新设计,激发学生求知欲,并通过多种学习手段,提升课堂学习效率。创新是课堂教学亘古不变的法则,创新能够激发教师潜力,创新能够培养学生学力,创新能够给课堂教学注入不竭动力。从不同角度进行创新活动,已经成为现代课堂教学的重要意识和思想。
小学语文老师教学经验分享学习笔记(篇二)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育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潜力,阅读潜力,写作潜力,口语交际潜力。使他们构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作为重中之重。
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每个语言文字都是一颗跳动的生命,都具有必须的感情色彩,丰富的内涵。花能使你百花盛开,那是五彩缤纷的大花园;还能使你想到那不十分引人注目却那样坚韧,在风雪中傲立的小花。百合花让你感觉清纯、淡雅;玫瑰花则让你感觉艳丽芬芳,热情似火。百合与玫瑰仅仅是两个字的差别,给我们的心灵带来不一样的刺激、感受。这就是我们的母语所赋予我们的空间、灵感。也就是唯有我们的母语才有如此的魅力。每个跳动的音符都会激起孩子们的遐想,给以美的享受。都会是你产生丰富的联想,都会让你想到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作为一位语文教师,我们应指导孩子们赋予每个文字以新的生命,赋予它变化的色彩,使它尽显英雄本色,尽其使命。让孩子们尽情享受语言文字给他们带来的欢乐,用孩子们特有的童音,用他们特有的理解,让他畅游在知识的海洋中,那是最高的一种境界。让每个中国人都喜欢我们的母语,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肩负的职责。
小学语文老师教学经验分享学习笔记(篇三)
面对进入课改以来语文教学纷繁复杂、甚至不知所措的局面,崔教授为语文教师们指明了原则和方向: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做训练,完完全全为学生。对此,我感触颇深。语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应该是学会整合教学目标,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扎实训练的平台。教师们该怎样整合教学目标呢?下面,我将结合我听了《穷人》一课的教学后的感受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穷人》一文是人教版教材第十二册的课文,学生已经具备相当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因此,教者在讲读课文前安排了质疑环节,学生中除了综合课文大意提问外,有的结合课文句子问到了:“桑娜为什么觉得自己非这样做不可?”“桑娜为什么忐忑不安?”接下来,教者根据学生的提问进行了整合,归纳为以下四个问题作为本课着力解决的教学目标:
1、课文的题目是《穷人》,可是文中没有一个“穷”字,你能找出相关的细节描写感受出穷人的“穷”吗?
2、桑娜明明知道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丈夫受的了,为什么还要把邻居的孩子抱过来?
3、桑娜把孩子抱回来后,心里为什么忐忑不安?
4、渔夫身上的担子那么重,为什么还愿意收养西蒙的两个孩子?
听着教师的讲解和引导,看着学生们的活动,我感觉到孩子们只是在机械地做着语言文字的训练,表面上看,学生是自主的、合作的、活跃的,实际上,学生根本就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始终是在被动地进行学习,课堂缺乏了应有的生命活力。究其原因,作为串联整堂课的四个思考题缺乏深度、力度和广度,教学内容的联系是肤浅的、散乱的,教材内在的美感远远没有发掘出来,此篇教材特有的对读者的心灵震撼也远远体现不出来。
追根溯源,思考题的选择、设计应该立足于文本而又高于文本,能够统摄全文,引领学生深入浅出地领会课文大意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感受深刻的内在情感性。《穷人》中桑娜和渔夫带给读者的感染力来自于他们帮助别人时自身的穷困引发的矛盾心理,既真实又朴实。“穷”是他们助人的障碍,却因此成为闪光点。对他们这种行为、美德的理解,应在了解“他们做了什么”之后,着力理解“抱养两个孩子时的心情”包括本来很穷的家庭条件、将要面临的困难、渔夫回家后的态度。基于此,我个人觉得,本文的学习可以从文中的这两个方面着手,根据教材中的两个原句,设计一个统摄全文的思考题:桑娜觉得自己“非这样做不可”,为什么又“忐忑不安”呢?其中的“非这样做不可”解决的是他们做了什么的问题,“为什么又忐忑不安?”了解的是他们做这一切时的复杂心情。根据一个问题进行分层教学,既整合了教学目标,梳理了文章的写作思路,帮助学生理清了阅读条理,又突出了教学的重点。
这样设计,还有一个的好处在于能同时兼顾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突破教材的难点,达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机统一。因为,这个问题中包含了两个很有价值的语基训练点:“非……不可”的句式训练和对“忐忑不安”一词的理解、深化、拓展。教学中能落实好这两个知识点的训练,学生的理解、感悟、朗读等各种能力的培养也将同步提升,对作品本身具有的思想性、情感性的体验也将更加深刻、准确、到位。
因此,我个人觉得,在阅读教学设计中,教师在走进文本后,必须走出文本,高 瞻远瞩,高屋建瓴,提炼出能帮助学生深入浅出地领会文章内涵的契入点,让学生在逐步升华情感体验的同时夯实语文根基,也借语基的训练帮助理解文本的内在情感。这样教学,我们方能达成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机统一。
小学语文老师教学经验分享学习笔记(篇四)
我担任六年级语文教学工作,一学期以来,我本着爱学生的心;怀着高度的责任感,工作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较顺利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任务。现将本学期语文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用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改革课堂教学
从参加新教材培训到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我反复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逐步树立起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思想,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焕发语文课堂活力,有助于学生能力提高与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模式启发思维,训练方法为主的自读课文阅读方法、以“感知——探究——反思——延伸”为主线的重点篇目学习法、以“合作——探究——创造——创新”为核心的语文活动课等,收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焕发课堂活力
应试教学课堂围绕知识目标而展开,储存继承前人积累下来的经验和体验,但忽视了学生创新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如何激活所需的先前经验,萌动求知欲 望呢?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我们始终采用“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反思质疑——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内容精心设计问题,组织课堂教学。
这样教学,课堂上感受到的是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教师已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学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无闻的模范听众。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或组间交流,或挑战权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际互动,环境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质的提高,语文课堂真正焕发出它应有的活力。
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思维的开启,更要有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并获取叩开知识大门金钥匙的课堂教学效果。这是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基本要求,也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集中体现。
信息时代多样的媒体和无所不在的网络正好为我们扩展课堂教学的领域,拓宽摄取知识的渠道,实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提供了一个的可操作的平台。
教学中,我一改过去课堂上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内容上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结构上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状况,仔细研究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将学生从原有的课堂圈子中“解放”出来,调动学生充分利用信息课上的网络资源,使他们能够在自主探究与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挑战自我,扩展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老师教学经验分享学习笔记(篇五)
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时,我将课文中的生词工整地抄写于黑板上。
学生读完课文,开始认读生词,学生读到“尴尬”时,我猛然发现自己写了两个大错字在黑板上。怎么处理?我的思维飞速旋转着,想起一位专家的话,敢于向学生承认错误,学生会谅解你的。于是,我很坦然地对学生说:“老师此时非常尴尬。猜猜看,老师为什么尴尬?”
经这一提示,学生们惊喜地叫起来:“老师,‘尴尬’这个词写错了。”我追问一句:“当老师发现自己写错的时候,心里会怎样想呢?”有学生说:“老师觉得很难为情,怕我们笑,丢了面子。”又有学生说:“老师不改正,又会误导我们,对不起良心。”“对呀,老师此时擦也不是,不擦也不是,这就是——尴尬。”“进也不好,退也不好,处于两难的境地,这就是——尴尬。”
“此时,老师还想问问你们,你们会笑老师吗?”
学生们纷纷表示了自己的看法:“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过就改,善莫大焉。”也有学生居然想出了:“老师是故意写错了字,考验我们是不是细心,能不能看出来。”
最后,我很诚恳地对学生说:“老师很高兴你们有这么宽大的胸怀,善待别人的过失也是一种美德。说实话,老师确实没看细致,错把去掉一点的‘尤’字看成‘九’字,希望大家别像老师今天这样。今后细致一些,就会少一些尴尬。”
面对自己的教学失误,我没有采取“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方式维护自己的面子,而是非常诚恳地向学生承认过错,引导学生思考教者此时的内心感受,不露痕迹地让学生感悟了“尴尬”的含义,加深了对该词的`记忆。而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探讨如何对待别人的过失,这时不仅仅是词语的教学,教者以自己的言行进行了一次生动的人文教育,培养了学生健全的人格。“尴尬”不再尴尬,错误同样绽放精彩。
上述教学案例是成功的,但我们不得不从另外一个角度思考,教学中的一两次失误在所难免,学生会原谅你,但如果经常犯这样的错误,叫学生怎么认可你的教学水平,又如何叫他信服地喜欢上你的课呢?要想上好课,没有课前的充分准备,没有对文本的细读,想靠课堂上的临场发挥是绝对不可取的。
最新小学语文老师教学笔记模板(4篇)
老师是默默奉献照亮学生的蜡烛,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经常需要写教学笔记。教学笔记可以帮助老师完善教学方法和措施,怎么写一篇小学语文老师的教学笔记呢?请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最新小学语文老师教学笔记模板》,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最新小学语文老师教学笔记模板【篇一】
近期,我们学校组织了小学语文教师团体听评课活动,收获很多。置身于课堂教学中,看到各位教师气定神闲,信手拈来,不时激起一个个教学的浪花,他们或浅唱低呤,或手舞足蹈,或激昂文字,不仅仅令学生陶醉、痴迷,更让我连声赞叹,这样的功底岂是一日可为安继芳教师教学的思路明晰,崔云宏教师幽默的语言,郭海瑞教师课堂中的娓娓道来,都让我学到了很多…….赞叹之余,更多是深深的沉思,为什么会有如此的魅力为什么在课堂上学生乐此不疲从中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下头我谈谈自我的体会。
一、教师语言要具有艺术的魅力
当我听着这几位教师的课时,我想教师的语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深入学生的心灵深处……郭海瑞教师在教学《搭石》这一课时,她让学生一边观看图景,一边听教师的介绍,声情并茂的语言唤起了学生的思绪。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安继芳教师和蔼可亲的语言,为学生理解课文资料奠定了基础。崔云红教师课堂语言简洁,准确,他用自我的挥洒自如的语言引领着学生
二、自读感悟、开放引导的课堂让人耳目一新
新课标中说到:学生的自读感悟是第一位的`,教师的引导调控是第二位的。着眼于学生自主发展的阅读教学,应当是一个“先学后教、先读后导、先练后训、先放后扶”的过程。”我想,安教师所执教的《少年闰土》一文的教学过程就是这种教学模式的一个充分展现吧。本课教学有这样三个层次1、初步综合阅读阶段的自读感悟;2、局部分析阅读阶段的自读感悟;3、深入综合阅读阶段的自读感悟。安教师让学生边读边想,将少年闰土的形象完整地展现给大家。而在开放引导这一环节,安教师采用了“三多”,即多元反馈、多维评价、多向调控。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她的多维评价:“虽然你说得不完全正确,但教师还是要感激你的勇气和胆量”。“你说的观点很有创见,十分可贵,教师想请你再响亮地说一遍”。“这个地方你再读上一遍,教师相信你必须会有新的感受和发现”。以上这些评价,我认为既是对学生感悟结果的评价,也指向了学生的感悟态度,指导了感悟的方法,同时,其激励的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呀!在课堂上用我们欣赏的眼光、赞赏的话语去激励学生,只要我们用心去做我们是能办到的。
三、处理、把握教材的方法十分独到
一句教育名言说得好:“什么是教育,那就是学生把在学校所学的东西都忘记以后剩下的东西。”我想,我们每一位教师在上完一堂课后,该问问自我:当学生把这堂课所学的知识点忘记以后,还剩下些什么十年,几十年以后,当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全忘掉以后,我们给他们留下些什么我们的教育,能否给孩子们留下正确的思维方式,留下解决问题的本事,留下他们真正需要的种种几位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和把握有其独到之处。其中我更喜欢安教师的教学——严谨、科学。安教师的课严谨到“环环相套,丝丝入扣,行云流水,滴水不漏”。情景导入,教学设计是那么合理,流畅。“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自我思索,经历,从而解答疑惑”让他们充分体验思考所带来得成功,树立起学生我能行,我必须行的理念。看似平常的提问,却把学生的思路引向了更高层次的探究世界。安教师的课亲切、自然,看似平淡,却彰显出多么精湛的功底和高超的教学智慧。
榜样就在身边,我们需要更加努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学习百家而顿悟,积淀教学素养,我们虽不能成为名师名家,但也会亮丽自我的教学生涯。
最新小学语文老师教学笔记模板【篇二】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每位小学语文教师都在思考、探索、研究的问题。我认为自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要想使学生真正成为认识和实践的主体,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必须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始终。由于学生年龄小,注意力、控制力差,兴趣的激发显得更为重要。教师应充分运用启发式的提问、直观的教具演示,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以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或就文发挥个小故事,做个小游戏,来个小表演,这些都不亚于播洒兴奋剂,会使疲乏的学生又振奋起来,进入主动求知状态。
二是要引导启发学生带着问题去读文,去学知。由于学生知识少而有限。能够真正理解一篇课文是比较困难的。特别是理解课文的内涵尤为困难。如此这样,就需要教者巧妙设计问题,逐步由浅入深对课文进行探究。
三是要讲究课堂上的评价技巧。不论哪个学生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后,总是希望得到老师的赞扬与肯定。因此,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老师还要注意课堂上的评价,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善于发展学生自身的闪光点,以鼓励为主进行评价。如当学生的回答远离标准完全不对,或根本无价值时,就可以从他发言的声音、说话的口齿、站立的姿势等其他的方面去鼓励。如有一次在讨论一个比较深奥的问题时,平时一个从不敢发言的同学举起了手,他们回答引起了哄堂大笑,但这个同学还是坚持把话说完,就从这一点上表扬了他,使他树立了信心,逐渐由取举于发言道有问必答,而且回答问题的效果越来越好。对于基础差的同学,他们在学习中常常处于不参与或被动参与学习的状态,他们能问解答,那本身就是一种进步,评价时就要鼓励其积极参与。对学生的评价要因人而异。如有些同学性子急、爱冲动,他们往往没经过深思熟虑就说就问。
最新小学语文老师教学笔记模板【篇三】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最花费时间和精力的。在平时的课堂教学里,我们教师总是用尽心思地讲解,也要求学生认真地听讲,可每一次语文测试后,都面临着一个难题,那就是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差。所以一张试卷中的阅读理解题目的简单与否,决定了测试结果质量的好坏。望着试卷上的红叉叉,无不令我们语文老师头疼,心急;无不使我们的学生烦恼,恐惧,从而造成了“阅读难,难阅读”的局面。
阅读理解能力是一项最基本,最重要的语文能力,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该如何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摆脱“阅读难,难阅读”的困扰呢?通过近段时间的理论知识学习,受到了一些启示,并总结如下:
一.重视语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1.课前预习课文,初知文章大意。做好课前预习是检测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环节。上课前,语文教师可适当地布置预习提示,让学生通过认真预习,知道课文大概讲了什么内容,能画出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对于不理解的,一定要求利用语文工具书来解决,或者联系上下文的内容,与同桌或小组讨论。还要求学生能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段落,多读多悟,这样既锻炼了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又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效率。
2.启发学生读中感悟,关注学生的读书感受。《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阅读理解能力是以感悟,体验为基础的语文能力。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所以一篇文章多读,读熟,我们也就理解,明白了它的内容。阅读教学时,学生读书的方式有多种,但我们要多训练学生“眼到心到”的默读,因为默读只能用眼睛看,并要求做到边读边思考,而且还要有比较快的速度。所以学生读文时,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把每一个词语,每一句话读通,读懂。读完课文后,想想课文讲的是什么,并能用自己的话概括全文的大意。在教学时应多鼓励学生把自己的读后感悟,不同的看法,大胆地说出来。由于学生的个性特点,知识积累,情感体验不同,对于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感受,作为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师应大胆放手,让学生在课堂上多读,多悟,多说,多交流自己的个人感悟。阅读教学就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的过程,通过读说练来与语文情感共鸣,帮助学生更深地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文章的感悟能力,也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口头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
3.课后分小组辅导,巩固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如果单靠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训练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可利用课后时间,布置一些同步阅读习题,把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分为一小组,让他们一起阅读短文,一起讨论问题,一起说出自己的看法。要求每一位学生读完一篇短文后都说说读懂了什么,然后再由优秀的学生来总结内容,因为学生的语言更易于被学生接受,更易于被学生听懂。这样,优秀的学生的解题,分析能力由此提高,其他学生的思维也由此被熏陶,在这潜移默化中学会了解答题。
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兴趣是的老师。”所以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学生的阅读量仅局限于语文课本的几十篇文章是远远不够的。《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可现实上,大部分的学生认为读书是枯燥无味的,对读书提不起什么兴趣。所以我们语文老师除了平时有意识地纠正这些错误的思想外,还可尝试以下的方法:第一,同步推荐书籍。在语文教学时,当学完一篇课文后,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向学生推荐同类的或同作者的作品。例如:教学《冬阳.童年.骆驼队》时,结合课文中的“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一句话和课后的资料袋,推荐学生读《城南旧事》。教师也可以给学生读《城南旧事》的一小片段,让学生感受小英子和她的好朋友妞儿的不同的童年生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还可以利用《回顾·拓展》中的“课外书屋”引导学生读好书,读成本的书,在读书中积累语言,在读书中体会情感。第二,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小学生是很喜欢参加各种活动的,因此,创造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能使享受到阅读的乐趣,感受阅读的重要性,从而更进一步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例如:开展讲故事比赛,成语接龙,猜谜语等活动,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促使学生产生一种自我主动阅读的意识。还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编课本剧。
2.注重阅读的读思结合。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的读,还要引导学生怎样读。语文课程标准说过: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如果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没有“思”的参与,那么学生读到的只会是单纯的无意义的“字”,只有边读边思考,才会透过“文字”,理解文字所表达的意思,体会文字所蕴含的感情,读得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和见解。所以没有思考的阅读,是感悟不到文章的真谛。通过学生阅读思考,使学生在自我感悟的基础上提高阅读能力!
3.及时查阅工具书。教学时发现,大部分的学生遇到不懂的字词,总不爱动手查字典,要么读偏旁,要么望文生义。因此教师要及时改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平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向学生介绍一些工具书,如:《现代汉语词典》,《成语手册》等,并传授查阅图书资料的知识和方法。因为一篇文章单靠学生的个人理解能力还是不够的,有时还要借助工具书,来深入理解文章的句子,内容等。尤其是古诗词,更需要利用工具书来理解其中的字词的含义。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养成爱查工具书的学习习惯。这样,日积月累。久而久之,既养成了学生独立阅读的好习惯,也增长了许多知识。
最新小学语文老师教学笔记模板【篇四】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首诗歌,运用了拟人的写法,讲述了蒲公英、苍耳、石榴、豌豆传播种子的办法。本课训练学生读懂句子,把句子连起来了解节的内容。本课主要培养学生理解、概括、默读、朗读和收集使用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于是,在教学时,我先用情境导入,激发学习兴趣。如趣味猜猜猜:(伴着音乐出示一张张美丽的植物图片,让学生猜猜这些植物的名称,不认识的可根据其颜色、形态起个有趣的名字,引发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和热爱。)师:千姿百态的植物点缀着美丽的大自然,装扮着我们的生活。那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如何一年年生长、繁殖,让绿色铺满大地的呢?我们来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
为了帮助理解本课的重难点,我先让学生自读自悟,然后借助多媒体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自读思考:这首诗一共介绍了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还可以一边读一边想象,试着闭上眼睛想一想,闻一闻,听一听,试试在读的时候你能感受到什么?接下来再用不同的形式展现,如:蒲公英传播种子是用录象展现过程的,让学生知道蒲公英靠风传播种子;苍耳传播种子是通过投影演示的;石榴传播种子是通过图片;豌豆传播种子是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理解句子,然后同桌交换意见,再利用录像,直观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豌豆蹦跳着离开妈妈,也就是靠弹力传播种子。
最后小结:大自然中的植物各种各样,千姿百态,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千奇百怪。希望你做细心的孩子,做有心人,你就会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发现更有趣的事物和现象,得到更多的乐趣。
小学语文老师教学笔记优秀范例大全(6篇)
老师对于学生来说是向导,一位优秀的老师,其教学笔记一般也写得不错。教学笔记有助于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可以从哪些方面写小学语文老师的教学笔记呢?下面的内容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老师教学笔记优秀范例,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小学语文老师教学笔记优秀范例【篇一】
我担任六年级语文教学工作,一学期以来,我本着爱学生的心;怀着高度的责任感,工作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较顺利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任务。现将本学期语文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用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改革课堂教学
从参加新教材培训到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我反复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逐步树立起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思想,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焕发语文课堂活力,有助于学生能力提高与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模式启发思维,训练方法为主的自读课文阅读方法、以“感知——探究——反思——延伸”为主线的重点篇目学习法、以“合作——探究——创造——创新”为核心的语文活动课等,收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焕发课堂活力
应试教学课堂围绕知识目标而展开,储存继承前人积累下来的经验和体验,但忽视了学生创新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如何激活所需的先前经验,萌动求知欲 望呢?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我们始终采用“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反思质疑——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内容精心设计问题,组织课堂教学。
这样教学,课堂上感受到的是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教师已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学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无闻的模范听众。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或组间交流,或挑战权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际互动,环境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质的提高,语文课堂真正焕发出它应有的活力。
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思维的开启,更要有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并获取叩开知识大门金钥匙的课堂教学效果。这是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基本要求,也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集中体现。
信息时代多样的媒体和无所不在的网络正好为我们扩展课堂教学的领域,拓宽摄取知识的渠道,实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提供了一个的可操作的平台。
教学中,我一改过去课堂上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内容上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结构上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状况,仔细研究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将学生从原有的课堂圈子中“解放”出来,调动学生充分利用信息课上的网络资源,使他们能够在自主探究与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挑战自我,扩展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老师教学笔记优秀范例【篇二】
在学生的学习道路上,语文是极为重要的一到门槛,中国的文字连在一齐时,常常在不一样句子中有不一样的意义们同时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表达方式。所以作为一名初中教师,在学生结束小学的学习后,更进一步的学习语文时,我们必须要为学生的学习打好基础。在那里我有一点小小的教学感悟分享给大家。
在教学中趣味和知识性同等重要。在学生发下课本之后,有的人对课本感兴趣,就会翻一翻书,看看有什么样的故事囊括在书本里面,有的人就直接将书本塞进书包里,看都不看,这就要看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给予学生什么样的引导和帮忙,使得学生都能爱上语文这一门课程的学习,再不济也能够使那些不感兴趣的同学提高语文这一科的成绩。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将知识幽默的讲述出来,像讲故事一样趣味,不会使人厌烦,就要看教师的准备工作做得如何,以及在表达方面的本事能不能贴近学生一点。
干巴巴的讲述知识点,根据教学辅导书上头照本宣科的分析,学生的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就会下降,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是管不到学生在脑海里想什么的,就像有一句俗语说的一样“强扭的瓜不甜。”强迫学生去学习只会弄出反效果。所以将自我的准备工作做好,让学生对课堂产生兴趣,才能是教学趋向有益的一面。
学习要有深度,学生自我的想法比教师的想法更加的宝贵。在一些美文赏析的过程中,我们总会说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同学们以后该如何如何做,这样反而是遏制了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束缚了他们的思维。我们要做的其实是将一些能够在初中阶段被学生所欣赏的,适合他们阅读的文章做一个推荐,布置写一篇读后感,学生的所思所想就表此刻我们的眼前,让我们看到他们对于文章的鉴赏本事。这样的本事需要依靠学生自我去领悟,我们教师只能在旁边引导,供给一点思路,开阔他们的眼界。
小学语文老师教学笔记优秀范例【篇三】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提出、对语文老师的角色定位和教学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
首先、教师角色由“传授型”向“研究型”转变。以往由于实行单一的课程政策、即只有国家课程、所以在学科领域长期以来实行的是“一纲一本”。教师习惯于按统一的教材、统一的进度、用有限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强调“齐步走”、“一刀切”。这种教学对教师的角色定位很明确、只需要“传授型”、教师的基本职能是照本宣科。而事实上、学生的个性是有差异的。这样的教学、不利于因材施教、至少对一部分学生是“削足适履”、更谈不上发展学生的多种兴趣、爱好和特长、以及旨在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现在、实行了“一纲多本”和“多纲多本”、教师可以根据本地区本学校本班级学生的实际、参与开发校本课程、编写学校教材、所以教师光“传授”就不行了、必须进行研究、教师要从原来的只是教材使用者的角色、转变为不仅是教材使用者、还是教材评价者和教材开发者与编写者的角色。
其次、新课标的提出、也促进了教学方式的转变——由“讲授型”向“师生互动型”转变。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我讲你听、口耳相传、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已难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这种课堂上缺乏创设生动活泼的交际情境让学生参与言语实践、缺少让学生承担有意义的言语交际任务、缺少提供在具体的言语环境中开展言语实践的机会、也因此造成了语文教学质量的低下。新课标让我们明确了一个观点、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真正主体、学习是学生这一主体的活动过程。我们的教学必须围绕学生而开展、课堂上必须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既动口又动手、既动脑又动情、身体力行、亲历体验。
本案例中、老师在让学生读了凡卡的信后、先说说自己的感受、从自身的感受出发再进一步理解文中凡卡的感受;之后又问“如果你是凡卡、你最想做什么”等等、每一环节的学习、都先引导学生搜索自己的生活体验、情感体验、再带着这种体验走入文本。整个过程、教师旨在积极的引导、担任的是合作者引导者的新角色、而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体、他们说感受、谈体验、积极参与了学习的每一个过程、这样的学习、效率必会提高。
小学语文老师教学笔记优秀范例【篇四】
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必须研究的课题。结合多年的语文教育教学经验,谈几点拙见,与各位同仁共勉。
一、使学生由“要我读”向“我要读”转变,凸显学生阅读的主体性
学生思想转变的前提是教师的引导,教师必须先要更新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自主阅读的主动性,发挥学生主人翁的阅读精神。教师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将学生的学放在教学的首要地位,把语文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要做好语文阅读教学的引导工作,发挥才智让自己的学生爱阅读,会阅读,并在实践的锻炼中形成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在这方面要形成默读习惯,形成总揽习惯,掌握汉语结构,养成预读习惯,养成浏览习惯,养成分析句子习惯,养成搜寻要点习惯,养成把握信息核心习惯,让学生学会自主阅读。
二、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增强学生阅读的自信心,让学生爱阅读,敢于挑战阅读问题
孔子在两千多年前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以见得,要想在某一方面有所建树,就要对这一方面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就要让学生先爱上阅读,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让学生海量阅读,博览群书,增加自己的阅读储备,让学生经常感慨自己的某方面的成功受益于曾经读过的一句话、一段话、一本书等等。我国一些成名的人士,在谈成功之秘诀的时候大都会说,自己也没有什么丰富的经验,无非是比别人多看了几本书而已。名人名家朴素而富有哲理的话,给了我们一个启示:仅靠课本上数量有限的几篇文章,怎能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强的学生?岂能培养出视野开阔、知识丰富、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人才?那么,我们该做些什么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指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为学生导航,让学生在浩瀚的书海中遨游。众所周知,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不仅有利于学生开拓视野,增知启智,还能够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因此,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有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全面提高其听说读写能力。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以让学生有所收获为目的和归宿。在这种目标的引领和导航下,让学生探究阅读内容,在这种强烈阅读欲望的驱使下完成阅读任务。只要学生有了强大的阅读知识的动力,就会比较主动自觉地去涉猎阅读内容,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阅读中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倡导,大胆引导,积极鼓励学生在阅读中自由畅想,敢于质疑,并且让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体验成功的乐趣。这样,学生的阅读兴趣日渐增长,阅读的自信心日渐增强。在这样的阅读教学中达到了真正的“教学相长”,教师引导得开心,学生阅读得舒心。
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阅读方法的习得会让学生终身受益,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在阅读方法、阅读技巧上多给学生实际的指导,让学生在阅读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率。学生掌握了适合自己的一套语文阅读方法,在日常学习中持之以恒地海量阅读,学生的知识就丰富了,视野就开阔了。在阅读方法的指导上,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定时,每天至少抽出5~10分钟的读书时间,这是无论每天发生什么事情都不会受到影响的时间。其次是减少看电视、上网时间,多读书。再次是做好阅读记录,与读书列表类似,此记录不应该只写下自己所读的书的书名和作者,如果可能的话还应该写下读书的起止日期。更好地做法是在其后写下自己对此书的感想,几个月之后,再返回来看记录,回顾自己的阅读经历,真是一种绝佳体验。然后是阅读有趣的和耐读的书,那些能够吸引你并让你持续阅读的书,即使不是文学名著,它们也让你充满阅读欲望——这就是阅读的目标。
四、以有效的阅读问题为导向,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有效的阅读问题是提升阅读质量的保证,是教师引领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感悟作者情感的切入点。我们语文教师设计阅读问题,要做到将阅读文本知识问题化,将阅读问题层次化,将阅读的层次梯度化,在这种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的引领下,把语文阅读问题建构在学生的有意的注意力上和积极的阅读兴趣上,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问题的设计一定要兼顾问题的知识性和趣味性,还要兼顾阅读问题的科学性和思想性,使学生在这些问题的导引下,探究阅读内容,体验心灵的碰撞。这些有效的课堂阅读问题可以让学生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拓宽文本内容的思想,领悟文本内容的主题,思考探索人生的真善美。总之,提高语文阅读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需要博览群书,扩大词汇量有效地积累语言知识。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通过各种教学实践,逐步达到这一目标,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他们今后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语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语文老师教学笔记优秀范例【篇五】
通过本学期教学工作的展开,收获良多。下面谈谈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
理解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才能更好地把教学任务解决好,教材的理解是对教学做充分的准备,教师只有知道上什么,怎么上,什么是重点、难点才能上好课。曾听一位老教师说:“课本编的有他一定的道理,讲课前首先要吃透课本。”当然这不是说讲课就围着书本转来回的读,而是不管怎么变都是不会脱离这个根本的。
课前准备包括备学生、备教材。作好充分、足够的准备,教师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挥洒自如。在这次的公开课交流中,我看到有的老师讲起课来可以旁征博引,不但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而且也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整节课精彩纷呈。也有的准备不够充分,需要用到什么事例讲解的也是拿来就说,所举事例考虑不周全,有时缺乏逻辑性严密性。
我们说教师教的是一群活生生的学生,那么人自然要有感情,我们在教书中就应该投入自己的感情。我发现青年教师都能跟学生培养出一定的感情,有了感情的教学会擦出教学的火花,使教学变得更精彩。我们的学生都是很敏感,很聪明的,当你对他们给予了全部的爱心,饱含着热情的上每一节课的时候,他们会回报给你百倍的情意。
曾经有个学生因为受到学校的表彰,他当时要求拥抱一下我们的院长,在他的过去的学习生涯中都是差生的代表,只得到过老师的批评,第一次受到这样的奖励,让他十分的感动。是啊我们的学生也许是最调皮最不好管理的,但是他们更是内心中情感最充沛的群体,而我们的教师就是要好好的引导他们。优秀的教师就是以他们人格魅力和品德来打动人的,而并不仅仅是学识。
总得来说,这学期的工作丰富了我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给我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也使我认识到只有不断的加强学习,不断加强修养才能胜任教育这项工作。
小学语文老师教学笔记优秀范例【篇六】
我在阅读了有关“当前阅读教学的问题及原因”后,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思考,如何有效的进行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呢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方法:如“早读制度”、“图书交换制度方法”“一帮一制度方法”等。这样就能有序、有效的开展语文教学活动。当以上的制度、方法完善并实施一段时间以后,学生在学习上也就构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有些习惯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养成的,这就需要教师动脑筋、想办法。记得刚接手我此刻任教的这个班时,在阅读教学中,我就要求学生读一篇课文必须先标上小节号,必须要了解主要资料。这就要求学生读书时做到“眼到、口到、心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二、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新课程标准中提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教材的处理,应由过去的“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这就证明教材是“材料”是“例子”。在语文教学中,我将教材资料进行归类。分为“写人记事”、“写景状物”、“说明文”、“古诗”、“哲理性文章”等。在教学过程中将这些类型文章的学习方法教给学生。例如:“写人记事”的文章,我让学生按这几步去学习,第一步,读课文,必须要了解课文写的是什么人、什么事;第二步,读课文,必须要了解课文叙述顺序、理清课文的脉络;第三步,抓住文中描述人物有关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的语句,反复读去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感情或文中人物的感情。再例如:“写景状物”的文章,我让学生按这几步去学习,第一步,读文章,了解写了什么资料;第二步,了解写作顺序或观察顺序;第三步,读,了解作者抓住了景物的什么特点写的;第四步,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段反复朗读去体味感情。这样的教学,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本事。
三、把主动权给学生。
在语文教学中,我认为教师应当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个性化活动的氛围,把学习的主动权给学生。首先,主动权给学生,我认为要将读书时间的主动权让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读书,不能让读书成为阅读课上的形式,走过场,草草了事。那样的读是起不了效果的。其次,主动权给学生,我认为应当在学生学习方法掌握的情景下,让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可是在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应当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有目的地去学。异常是合作学习,除了明确学习目标外,还应当制定小组长职责。让小组长真正成为合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发言者。使小组学习有序、有效的开展。小组长轮换制,调动每个学生参与。这样,不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锻炼了学生的本事。把主动权还给学生,是不是教师不闻不问了。教师应在巡视的过程中,主动去发现问题,提醒学生有必要时甚至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去,听取学生的不一样见解。这样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才有效果。最终,主动权给学生,在阅读教学的汇报、交流时,往往一位学生答对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也就解决了。一位学生答错了,就请第二位、第三位,直至有一位答对了,于是,这个也就解决了。一位学生答对了,就能代表全班学生都懂了吗?显然,这是重结论、轻过程,面向少数人的表现。同时,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也较普遍,如:一些学生掌握了,另一些学生还没有掌握,就会受到批评。提出把主动权给学生,面向全体,注重个性,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研究学生的个性差异,为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创造条件。
四、提高阅读兴趣,拓展学生的阅读面。
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扩展和延伸,是学生获取“精神食粮”的重要途径,小学生除了学好教材以外,再阅读一些其他书籍,既能够丰富词语,又能够广泛的学习语言表达方法,提高读写本事,养成自学的习惯。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呢首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我将一些浅显易懂的课文当作故事课来上。经过讲故事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兴趣。其次,组织读书活动,检查阅读效果。组织生动活泼的读书活动,有利于促进课外阅读深入持久地开展。如:开展读书竞赛活动,看谁读的书多;举行故事会,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巩固加深对课外读物的理解;举行读书心得交流会,谈体会,谈收获,相互启发;还能够举行诗歌朗诵会等活动。经过这些检查读书效果。检查后,认真总结,表扬认真阅读的学生,鼓励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总之,要想有效地进行语文阅读教学,必须做到:热爱学生,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精心设计教法,大胆创新。阅读过程中既要集中注意力,更要动脑子,还要勤于动笔,这样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阅读效果。
小学语文老师教学读书笔记分享(5篇)
老师是带领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经常需要写教学笔记。教学笔记可以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如何动笔写一篇小学语文老师的教学笔记呢?请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小学语文老师教学读书笔记》,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小学语文老师教学读书笔记(篇一)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提出、对语文老师的角色定位和教学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
首先、教师角色由“传授型”向“研究型”转变。以往由于实行单一的课程政策、即只有国家课程、所以在学科领域长期以来实行的是“一纲一本”。教师习惯于按统一的教材、统一的进度、用有限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强调“齐步走”、“一刀切”。这种教学对教师的角色定位很明确、只需要“传授型”、教师的基本职能是照本宣科。而事实上、学生的个性是有差异的。这样的教学、不利于因材施教、至少对一部分学生是“削足适履”、更谈不上发展学生的多种兴趣、爱好和特长、以及旨在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现在、实行了“一纲多本”和“多纲多本”、教师可以根据本地区本学校本班级学生的实际、参与开发校本课程、编写学校教材、所以教师光“传授”就不行了、必须进行研究、教师要从原来的只是教材使用者的角色、转变为不仅是教材使用者、还是教材评价者和教材开发者与编写者的角色。
其次、新课标的提出、也促进了教学方式的转变——由“讲授型”向“师生互动型”转变。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我讲你听、口耳相传、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已难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这种课堂上缺乏创设生动活泼的交际情境让学生参与言语实践、缺少让学生承担有意义的言语交际任务、缺少提供在具体的言语环境中开展言语实践的机会、也因此造成了语文教学质量的低下。新课标让我们明确了一个观点、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真正主体、学习是学生这一主体的活动过程。我们的教学必须围绕学生而开展、课堂上必须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既动口又动手、既动脑又动情、身体力行、亲历体验。
本案例中、老师在让学生读了凡卡的信后、先说说自己的感受、从自身的感受出发再进一步理解文中凡卡的感受;之后又问“如果你是凡卡、你最想做什么”等等、每一环节的学习、都先引导学生搜索自己的生活体验、情感体验、再带着这种体验走入文本。整个过程、教师旨在积极的引导、担任的是合作者引导者的新角色、而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体、他们说感受、谈体验、积极参与了学习的每一个过程、这样的学习、效率必会提高。
小学语文老师教学读书笔记(篇二)
本学期,我担任三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回顾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总结。
一、课堂教学中,努力体现教育新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与培养本事的主要阵地。这一学期,我在这一方面狠下功夫。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我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并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特点,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努力贯彻当前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创设简便民主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踊跃发言,构成群言堂。以学生为主体,构建探究式课堂模式,挖掘教材与学生的尝试因素,引导主动探究,自主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的本事。此外,注重鼓励后进生,供给更多的机会给他们,使他们也能取得提高,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此刻本班学生喜欢上语文课,学习兴趣比较浓厚。
二、经过多途径培养学生各种本事与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运用多种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三年级也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所在。针对本班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我运用竞争机制,每人发一本竞争本,每日由值日干部做记录,每星期评选一次,给予星星奖励。一个月后评选语文学习进取分子,这样促进学生自觉守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此外,每日组织一位"小教师"领读,培养学生的组织本事,又培养学生的朗读本事。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本班学生上课热情高涨,自我组织领导本事都得到了锻炼。
(二)经过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爱阅读课外书籍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写作本事。三年级是学生写作的正式开始。首先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我从作文的选题入手,以写童话、想象文为主,适合三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另外,积累很多的语汇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我充分利用课前一分钟,借助故事,作文佳作,让学生边听边记好词好句。平日每一天轮流,一位学生在黑板上摘录好词好句,要求其余学生读读记记。平时还经常组织学生到图书馆阅读书籍。经过一学期的尝试,本班学生的词汇量大大增加,写作本事也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
三、加强写字指导,提高学生的写字本事。
三年级的写字教学往往被教师忽略,本学期,我重视了学生的写字习惯的培养,课堂中注意提醒,利用文化餐对学生进行写字指导,课外严格要求学生认真书写。
本班学生存在着差异,为促使每位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我"抓两头,扶中间",注重培养优生的特长,同时,在班中成立"互助"小组,利用结对子形式,以优生来带动差生,课外加强辅导工作,课堂中创设机会,给予鼓励,树立后进生的信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提高。在街道写字比赛中获一等奖。
四、进取参加学校及市里各级各类的教科研活动,促进自身水平的提高。
为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本学期我进取参加各级各类组织的教研活动,认真撰写了教学反思。为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我还经常阅读一些教学书籍,作记录,写感受,收集最新的教学信息,获得最新的教学理念,以弥补自身的不足。
总之,本学期以来,我尽心尽力做好自我的教学工作,不断严格要求自我,努力汲取他人的长处,不断更新自我的教学理念,并运用到自我的教学的实践中,使每一节课都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真正提高自我的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老师教学读书笔记(篇三)
面对进入课改以来语文教学纷繁复杂、甚至不知所措的局面,崔教授为语文教师们指明了原则和方向: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做训练,完完全全为学生。对此,我感触颇深。语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应该是学会整合教学目标,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扎实训练的平台。教师们该怎样整合教学目标呢?下面,我将结合我听了《穷人》一课的教学后的感受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穷人》一文是人教版教材第十二册的课文,学生已经具备相当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因此,教者在讲读课文前安排了质疑环节,学生中除了综合课文大意提问外,有的结合课文句子问到了:“桑娜为什么觉得自己非这样做不可?”“桑娜为什么忐忑不安?”接下来,教者根据学生的提问进行了整合,归纳为以下四个问题作为本课着力解决的教学目标:
1、课文的题目是《穷人》,可是文中没有一个“穷”字,你能找出相关的细节描写感受出穷人的“穷”吗?
2、桑娜明明知道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丈夫受的了,为什么还要把邻居的孩子抱过来?
3、桑娜把孩子抱回来后,心里为什么忐忑不安?
4、渔夫身上的担子那么重,为什么还愿意收养西蒙的两个孩子?
听着教师的讲解和引导,看着学生们的活动,我感觉到孩子们只是在机械地做着语言文字的训练,表面上看,学生是自主的、合作的、活跃的,实际上,学生根本就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始终是在被动地进行学习,课堂缺乏了应有的生命活力。究其原因,作为串联整堂课的四个思考题缺乏深度、力度和广度,教学内容的联系是肤浅的、散乱的,教材内在的美感远远没有发掘出来,此篇教材特有的对读者的心灵震撼也远远体现不出来。
追根溯源,思考题的选择、设计应该立足于文本而又高于文本,能够统摄全文,引领学生深入浅出地领会课文大意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感受深刻的内在情感性。《穷人》中桑娜和渔夫带给读者的感染力来自于他们帮助别人时自身的穷困引发的矛盾心理,既真实又朴实。“穷”是他们助人的障碍,却因此成为闪光点。对他们这种行为、美德的理解,应在了解“他们做了什么”之后,着力理解“抱养两个孩子时的心情”包括本来很穷的家庭条件、将要面临的困难、渔夫回家后的态度。基于此,我个人觉得,本文的学习可以从文中的这两个方面着手,根据教材中的两个原句,设计一个统摄全文的思考题:桑娜觉得自己“非这样做不可”,为什么又“忐忑不安”呢?其中的“非这样做不可”解决的是他们做了什么的问题,“为什么又忐忑不安?”了解的是他们做这一切时的复杂心情。根据一个问题进行分层教学,既整合了教学目标,梳理了文章的写作思路,帮助学生理清了阅读条理,又突出了教学的重点。
这样设计,还有一个的好处在于能同时兼顾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突破教材的难点,达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机统一。因为,这个问题中包含了两个很有价值的语基训练点:“非……不可”的句式训练和对“忐忑不安”一词的理解、深化、拓展。教学中能落实好这两个知识点的训练,学生的理解、感悟、朗读等各种能力的培养也将同步提升,对作品本身具有的思想性、情感性的体验也将更加深刻、准确、到位。
因此,我个人觉得,在阅读教学设计中,教师在走进文本后,必须走出文本,高 瞻远瞩,高屋建瓴,提炼出能帮助学生深入浅出地领会文章内涵的契入点,让学生在逐步升华情感体验的同时夯实语文根基,也借语基的训练帮助理解文本的内在情感。这样教学,我们方能达成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机统一。
小学语文老师教学读书笔记(篇四)
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时,我将课文中的生词工整地抄写于黑板上。
学生读完课文,开始认读生词,学生读到“尴尬”时,我猛然发现自己写了两个大错字在黑板上。怎么处理?我的思维飞速旋转着,想起一位专家的话,敢于向学生承认错误,学生会谅解你的。于是,我很坦然地对学生说:“老师此时非常尴尬。猜猜看,老师为什么尴尬?”
经这一提示,学生们惊喜地叫起来:“老师,‘尴尬’这个词写错了。”我追问一句:“当老师发现自己写错的时候,心里会怎样想呢?”有学生说:“老师觉得很难为情,怕我们笑,丢了面子。”又有学生说:“老师不改正,又会误导我们,对不起良心。”“对呀,老师此时擦也不是,不擦也不是,这就是——尴尬。”“进也不好,退也不好,处于两难的境地,这就是——尴尬。”
“此时,老师还想问问你们,你们会笑老师吗?”
学生们纷纷表示了自己的看法:“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过就改,善莫大焉。”也有学生居然想出了:“老师是故意写错了字,考验我们是不是细心,能不能看出来。”
最后,我很诚恳地对学生说:“老师很高兴你们有这么宽大的胸怀,善待别人的过失也是一种美德。说实话,老师确实没看细致,错把去掉一点的‘尤’字看成‘九’字,希望大家别像老师今天这样。今后细致一些,就会少一些尴尬。”
面对自己的教学失误,我没有采取“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方式维护自己的面子,而是非常诚恳地向学生承认过错,引导学生思考教者此时的内心感受,不露痕迹地让学生感悟了“尴尬”的含义,加深了对该词的`记忆。而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探讨如何对待别人的过失,这时不仅仅是词语的教学,教者以自己的言行进行了一次生动的人文教育,培养了学生健全的人格。“尴尬”不再尴尬,错误同样绽放精彩。
上述教学案例是成功的,但我们不得不从另外一个角度思考,教学中的一两次失误在所难免,学生会原谅你,但如果经常犯这样的错误,叫学生怎么认可你的教学水平,又如何叫他信服地喜欢上你的课呢?要想上好课,没有课前的充分准备,没有对文本的细读,想靠课堂上的临场发挥是绝对不可取的。
小学语文老师教学读书笔记(篇五)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对学校的要求就更高了,所谓“质量求生存,质量求发展”。而学校质量提高的关键是如何构建有效课堂。以往我们总感到:语文教学花得时间较多,但却收效较低,远比不上数学成绩,那么教师应如何发挥能动作用,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明显提高呢,下面就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备好课
备好课是上好每一节课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师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切合实际的准备工作。课前要认真研读学科课程标准,领悟语文课标的要旨,研究教材。弄清所授课的重点、难点。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的现有学习水平,考虑清楚如何讲,用什么样的语言讲,用什么教法教,学生才会容易明白,如何启发引导,如何指导学生理解课文,设计什么样的练习加以巩固提高,研究可能出现的课堂问题等。备课时,教师要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化身,站在学生角色地位上,用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法去洞察学生的学习心理,理解他们的情感、愿望,设计最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兴趣、情感去阅读课文。教师还应广泛阅读书籍,积累相关资料,及时了解所教学科的发展新动向。对教材内容作必要的拓展延伸。才能构建有效的语文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重视课前有效预习
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准备。做好课前预习,既是顺利地进行课堂教学的准备,又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我发现真正能得到思考的只是一小部分学生,很多学生是还没来得及有自己的想法,就被别人的答案替代了。久而久之,他们就形成了一种惰性,上课只是坐着等结果,从不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是他们课前没有预习。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和抓好课前预习。使他们熟悉课堂内容,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答案。但是,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未必就能让学生喜欢预习;积极参与预习,更不等于有效的预习,为了提高他们的预习效果,必须做到:一要教给他们预习的方法;二要有针对性的设计适合于不同层次学生的预习项目,三要重视预习的课堂检查,并给予适当的激励。不然学生就会觉得课堂教学与自己课前预习不预习无关,从而降低了学生预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就好比是点燃火药的导火索。为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方式,一开始上课就把学生的兴趣给调动起来。如:“设疑引趣”、“悬念引趣”、“谜语引趣”、“故事引趣”、“创设情境引趣”、“小品引趣”等很好的开端引趣方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竞争也是引导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如:比一比谁认得快、记得牢,谁组的词多,谁读得有感情,谁发言最积极等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还可以采用分组讨论、说笑话、分角色表演、做游戏等活动等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四、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
在教学中,要多注意学困生的表现,教师要用心去帮助和感动他们,要善于发现其优点,并及时给予表扬。上课回答问题时,不能只局限于好的学生,要使人人都有回答和练习的机会。学困生回答问题时,只要比原来有所进步,都要及时给予鼓励,让他们随时感受到老师的关怀和爱护,使他们重新树立学习的信心。
五、合理利用多媒体
语文是以培养学生阅读、写作、听话、说话能力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基础课。有的内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这仅凭老师的嘴来讲和从字面上是难以让学生理解和感受到的。这时我们就可以利用图片、音乐、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来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尤其是一些写景的文章,老师在那大讲特讲有多美多美,甚至读了一遍又一遍,可学生还是难以感受到,这时采用视频教学,学生就可以一目了然,直观的感知教学内容,帮助其理解课文内容,从而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六、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师生的交往互动才能充分展开,各种智力和非智力创新因素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学生自主创新的潜能才会得以开发。也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构建小学语文有效课堂的办法还有很多,我们只有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去实践,去总结,去反思,去创新,才能真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最新小学语文老师教学观摩笔记模板 【精】
老师是默默奉献照亮学生的蜡烛,为了提高学生上课质量,老师们会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笔记可以帮助老师归纳总结教学经验,如何动笔写一篇小学语文老师的教学笔记呢?以下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最新小学语文老师教学观摩笔记模板”,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最新小学语文老师教学观摩笔记模板(篇一)
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有了一点想法,如下: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本事,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讨论、交流、探究等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的主流。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注意新课导入新颖。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在导入新课,让学生一上课就能置身于一种简便和谐的环境氛围中,而又不知不觉地学语文。我们要根据不一样的课型,设计不一样的导入方式。能够用多媒体展示课文的画面让学生进入情景;也可用讲述故事的方式导入,采用激发兴趣、设计悬念……引发设计,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二)培养进取探究习惯,发展求异思维本事。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者对语言意义、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认识本事、理解水平有关。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各抒己见。在思考辩论中,教师穿针引线,巧妙点拨,以促进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语言的升华和灵性的开发。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一样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经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自然,懂得了知识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了自我价值。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让学生表述自我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学生理解和表达,输入和输出相辅相成,真正为学生的学习供给了广阔的舞台。
二、重视朗读品评感悟,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资料。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课文中的精彩之处没有可能引导学生一一感悟。为了使这些精彩给学生留下整体印象,我们能够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以悟出语言丰富的形象内涵,意义内涵,情感内涵。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居高临下地对课文进行品评,在品评中深化理解,升华认识,填补空白。如在《永远记住您,教师》的阅读教学中,我是这样引导学生这样品评:“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认为文中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选择其中的一点说一说。”此时的学生充分表述他们的真实感受。”这样引导学生选择自我阅读感悟的精华,进行具体表述,让他们在各自品评中进一步升华认识。
三、注重课内外结合。
美国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课堂的外延与课外的外延相等。以课堂学习为核心,能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课堂训练与课外行为训练构成有序、趣味、有力、有效的结合,取得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我们已把语文教学的触角伸向了广阔的天地。让学生阅读许多课外书;经过这些收集与阅读,为深入理解课文资料奠定了基础。
其次,重视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如:学习《鸟的天堂》,我就找相关的资料图片让学生欣赏,让他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此外,我注意学科间的整合。让学生从不一样角度,采用不一样的途径获得知识,培养本事。
今后我将继续加倍地努力工作,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而努力奋斗!
最新小学语文老师教学观摩笔记模板(篇二)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有一条鲜明的教学理论:以学定教。这一基本理念将教学活动牢牢定位于学,学生学先于教,即以学生的预习活动启动教师的教学活动。每一教学过程是从学生的自学开始的,教师则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施教,有学有教,不学则不教。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教师“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可见,预习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推动学生不断进取的“前奏曲”。预习是上好语文课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必要途径。本学期我对学生进行了课前预习的研究。
1、在教学中,我根据自己的语文教学经验,再结合班上的学生实际情况,主要采用了常规预习和重点预习。
所谓常规预习,即学生上课前,都必须解决读、画、查。
读:学生自读,基本达到熟练、连贯,对于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印象。画:读中把自己不理解、理解不透彻的字、词、句、段画出来。查:查阅工具书和有关资料,将画出的疑点结合课文尝试解答,这些要求是学生每课前必须预习的,不必老师布置。老师只要作一些检查测试,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就可以了。
所谓重点预习,即根据所学课文的不同体裁和知识的不同类型,有针对性地进行预习,除常规预习外,老师要在课前对学生布置自己去探讨解决一些问题。比如:讲《桥》一课前给学生布置如下预习题:(1)文中写了哪些人物?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2)说说老汉的品格?(3)桥在文中只是现实生活中用于交通的桥吗?(4)“桥”的内涵是什么?(5)本文为什么以“桥”为题?说说课文的结尾有什么特点?
预习的开始,布置的问题简单些,随着阅读的深入,提出问题的难度不断加大,让学生带着问题认真读文,这样学生就能通过预习逐步掌握各类文章的规律,进而提高自学能力。让他们先扶着老师伸出的探路拐杖,逐步走向自学之路。
2、课前预习的其它方式
课前预习,除了上述的常规预习和重点预习还可以根据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归类式预习、合作式预习、开放式预习等。归类式预习是指对于同一体裁、篇章结构相似,写作方法相同的文章,教师可先以一篇作为范例指导如何预习,然后再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自主预习其他文章。指导预习的范例则起到种子、酵母的作用。归类式预习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从课题、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重点段落、中心句和中心词等方面进行归类,再设疑解答,既提高了语文学习的效率,又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锻炼。合作式预习一方面指对于一些在预习过程中出现的难题、困难,学生之间可互相切磋、交流;另一方面指针对一些有深度、有难度的课文,让学生合作分工,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的预习方式,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来共同完成预习任务。合作式预习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放式预习是指让学生到不局限于课本、工具书以外的大课堂中去寻访、解疑。学生在预习实践中,培养了自身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另外课前预习要有一定的指导原则。
1、教师要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的原则上,由易到难,由扶到放,进行课前预习指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前预习并不意味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相反,教师有目的地指导、精心设计预习题、有效地检查评价措施都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更充分发挥,其目的是使学生得到更切实的收获。
2、教师根据材料和学生的特点所制定的课前预习内容要“具体化”,而学生课前预习的过程则要“精思化”、“求异化”。所谓“具体化”,不是指翻书式的预习,而是指预习内容要有可操作性,教师要给学生具体的预习提示,充分调动学生的耳、眼、口、手等器官。所谓“精思化”,是指课前预习的过程中,学生不是为了预习而预习,而是要学会思考,学会质疑,让大脑充分运转,使学生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预习时,可把自己的想法、怀疑一一提出来,多问几个为什么。听课时,通过老师、同学们的讨论发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相吻合,心中便有了成功的快感,这种快感就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引起思维兴趣;当发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不符合时,在讨论过程中就应集中追求解答问题的注意力,这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我发现:课前预习的效果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对部分学生来说,课前读书的作业对他们来说就不是作业。其实,课前预习如果能读上三遍课文,很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在探讨如何提高课前预习这条道路上,我要继续学习和探索。
最新小学语文老师教学观摩笔记模板(篇三)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最花费时间和精力的。在平时的课堂教学里,我们教师总是用尽心思地讲解,也要求学生认真地听讲,可每一次语文测试后,都面临着一个难题,那就是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差。所以一张试卷中的阅读理解题目的简单与否,决定了测试结果质量的好坏。望着试卷上的红叉叉,无不令我们语文老师头疼,心急;无不使我们的学生烦恼,恐惧,从而造成了“阅读难,难阅读”的局面。
阅读理解能力是一项最基本,最重要的语文能力,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该如何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摆脱“阅读难,难阅读”的困扰呢?通过近段时间的理论知识学习,受到了一些启示,并总结如下:
一.重视语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1.课前预习课文,初知文章大意。做好课前预习是检测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环节。上课前,语文教师可适当地布置预习提示,让学生通过认真预习,知道课文大概讲了什么内容,能画出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对于不理解的,一定要求利用语文工具书来解决,或者联系上下文的内容,与同桌或小组讨论。还要求学生能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段落,多读多悟,这样既锻炼了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又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效率。
2.启发学生读中感悟,关注学生的读书感受。《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阅读理解能力是以感悟,体验为基础的语文能力。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所以一篇文章多读,读熟,我们也就理解,明白了它的内容。阅读教学时,学生读书的方式有多种,但我们要多训练学生“眼到心到”的默读,因为默读只能用眼睛看,并要求做到边读边思考,而且还要有比较快的速度。所以学生读文时,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把每一个词语,每一句话读通,读懂。读完课文后,想想课文讲的是什么,并能用自己的话概括全文的大意。在教学时应多鼓励学生把自己的读后感悟,不同的看法,大胆地说出来。由于学生的个性特点,知识积累,情感体验不同,对于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感受,作为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师应大胆放手,让学生在课堂上多读,多悟,多说,多交流自己的个人感悟。阅读教学就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的过程,通过读说练来与语文情感共鸣,帮助学生更深地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文章的感悟能力,也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口头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
3.课后分小组辅导,巩固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如果单靠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训练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可利用课后时间,布置一些同步阅读习题,把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分为一小组,让他们一起阅读短文,一起讨论问题,一起说出自己的看法。要求每一位学生读完一篇短文后都说说读懂了什么,然后再由优秀的学生来总结内容,因为学生的语言更易于被学生接受,更易于被学生听懂。这样,优秀的学生的解题,分析能力由此提高,其他学生的思维也由此被熏陶,在这潜移默化中学会了解答题。
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兴趣是的老师。”所以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学生的阅读量仅局限于语文课本的几十篇文章是远远不够的。《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可现实上,大部分的学生认为读书是枯燥无味的,对读书提不起什么兴趣。所以我们语文老师除了平时有意识地纠正这些错误的思想外,还可尝试以下的方法:第一,同步推荐书籍。在语文教学时,当学完一篇课文后,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向学生推荐同类的或同作者的作品。例如:教学《冬阳.童年.骆驼队》时,结合课文中的“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一句话和课后的资料袋,推荐学生读《城南旧事》。教师也可以给学生读《城南旧事》的一小片段,让学生感受小英子和她的好朋友妞儿的不同的童年生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还可以利用《回顾·拓展》中的“课外书屋”引导学生读好书,读成本的书,在读书中积累语言,在读书中体会情感。第二,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小学生是很喜欢参加各种活动的,因此,创造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能使享受到阅读的乐趣,感受阅读的重要性,从而更进一步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例如:开展讲故事比赛,成语接龙,猜谜语等活动,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促使学生产生一种自我主动阅读的意识。还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编课本剧。
2.注重阅读的读思结合。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的读,还要引导学生怎样读。语文课程标准说过: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如果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没有“思”的参与,那么学生读到的只会是单纯的无意义的“字”,只有边读边思考,才会透过“文字”,理解文字所表达的意思,体会文字所蕴含的感情,读得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和见解。所以没有思考的阅读,是感悟不到文章的真谛。通过学生阅读思考,使学生在自我感悟的基础上提高阅读能力!
3.及时查阅工具书。教学时发现,大部分的学生遇到不懂的字词,总不爱动手查字典,要么读偏旁,要么望文生义。因此教师要及时改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平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向学生介绍一些工具书,如:《现代汉语词典》,《成语手册》等,并传授查阅图书资料的知识和方法。因为一篇文章单靠学生的个人理解能力还是不够的,有时还要借助工具书,来深入理解文章的句子,内容等。尤其是古诗词,更需要利用工具书来理解其中的字词的含义。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养成爱查工具书的学习习惯。这样,日积月累。久而久之,既养成了学生独立阅读的好习惯,也增长了许多知识。
最新小学语文老师教学观摩笔记模板(篇四)
依稀记得,20xx年的9月,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闯进了我的生活。我喜欢他们的活泼可爱,喜欢他们的单纯无暇。不管是课上还是课下,我都与他们打成一片,当他们那求知若渴的眼睛望着我的时候,我倾囊相授,毫不保留。从他们的眼神里我能看出,他们喜欢我。我暗自高兴,心里想着,教学生原来如此简单。可是,第一次期末考试,我竟输的一败涂地,班里的平均成绩离我的预期相差甚远。我迷茫,我也自责。是我教学方法不当?是我专业素质不好?还是我太急功近利,忘了教书育人的本质。
这种迷茫持续了一段时间。偶然间,我在一本书上看见这样一句话:“学贵得师,亦贵得友,良师益友,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求学一定得有一个好老师也是一个好朋友,想要学有所成,在选择老师的时候一定要谨慎。
这个时候,我幡然醒悟,成为学生益友的前提必须得是他们的良师。那么,我做到了吗?这个学期,我太注重处理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而忽略了反复巩固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也没有形成长期有效的检测机制,以至于知识在学生心里如蜻蜓点水一般,似懂非懂,掌握不牢。
说做就做,一刻也耽搁不得。新学期开学第一天我就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制定了教学计划。另外,根据上个学期的数学成绩确定人选开展了"一帮一——先进带后进"活动。先进们各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成绩稍微差一点的学生各个翘首以盼,希望自己能得到提高。
在语文方面,我将学生分成了八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确定一位小组长,负责检查背诵和作业情况以及在小组合作学习探讨的时候充当小老师的角色。每个小组长有一张小组成员人名表,用来记录组员背诵和作业情况。这样一来,当天学习的内容第二天就及时地反馈到了老师这里。我再根据反馈的信息将知识进行第二轮的巩固和梳理。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两个活动在实施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参差不齐,甚至出现为了等某几个学生而耽误了整体的教学进度的情况。我深知: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所以,我不想丢下任何一个学生。因此,我再一次陷入了困境,不知如何去协调他们之间的关系。
这个时候迎来了家长会。家长会上,好多家长都对我的这种教学方法表示支持与赞同。甚至对于自己孩子的进步对我说了无数声的“谢谢”。所有的家长都表示一定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在自己孩子薄弱的学习环节一定会多巩固、多辅导,尽量做到“不掉队”。自此以后,班级里的“小尾巴们”少了,而“领头羊”多了。我知道,这些成绩离不开家长们的努力与付出。而我所能做的,就是更加努力地去浇灌去呵护这些小苗们,盼望着有一天他们能长成参天大树。
这件事距离现在已经快四年了,可我仍然记忆犹新。因为我从中知道了:信任是沟通的桥梁。从学生那单纯笃定的目光中,我看到的是信任;从家长那积极努力的配合中,我看到的是信任;从班级次次的进步、家长声声的称赞中,我看到的是因为“信任”而开出的艳丽的花。
最新小学语文老师教学观摩笔记模板(篇五)
作为一位年轻的教师,我深感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便捷,在如今的课堂中多媒体已经成为了我们必不可少的朋友,它也是是教师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首选设备。
在语文教学中,我经常会用到多媒体,这不仅对我的教学有了很大帮助,也同样让学生提高了各种能力。例如,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我为了让学生更能直观的认识我们生存的地球,便设置了一些关于地球母亲的情景图片:多媒体出示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的样貌,为了使学生更能了解我们现在所生存的地球的现状,我又超链接了一些关于地球日益恶化的视频,学生看了触目惊心,犹如身临其境,对地球母亲不仅感到了高兴也感到了悲伤。
当然,并不是使用多媒体教学就会很方便。在备课和制作课件过程中就会有些麻烦,因为课件所呈现的是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必须少而精,教师备课时就得冥思苦想,耗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当我们钟情于多媒体教学时,却又发现传统的板书离我们渐行渐远。尤其是我们一贯的使用多媒体教学,而教学效果并不明显时,我们也会对自己产生不利的影响。
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不一定要大量的运用多媒体,但要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适当和适度的使用多媒体,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是行之有效的。
2023小学语文老师拼音教学教育笔记分享
优秀的老师不仅能让学生掌握知识,还能从学生的角度考虑教学方式,比如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导所学知识,让知识有一个现实支撑点。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老师拼音教学教育笔记分享,欢迎阅读。
2023小学语文老师拼音教学教育笔记分享(一)
一、注重学生认知特点,设置合理的教学方法
由于一年级学生具有年龄小,自制能力差,思维形象具体化,注意力不集中等特点,因此,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注重教学内容的具体性和直观性,选择、设置合理的教法,使之符合儿童的上述认知特征,以期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具体而言,可采用以下几种做法。
1.情境图示法。
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语文第一册拼音单元第五课可作此法的典型范例。课文中出现的画面为公园一角。在此情境图里,和平鸽的“鸽”提示“g”的音,橄榄枝的形状提示“g”的形;水里的小蝌蚪与水草构成的形状提示“k”的形,蝌蚪的“蝌”提示“k”高音;椅子的形状提示“h”的形.喝水的“喝”提示“h”的音,整幅画面涉及“g”“k”“h”三个单韵母。为帮助学生理解、记忆这三个单韵母的音和形,可教学生以下顺口溜:“鸽子鸽子ggg,蝌蚪蝌蚪kkk,喝水喝水hhh”。
第一课、第二课的教学亦可采用此法。通过课文提供的情境图,使学生形象直观地掌握“a”“o”“e”“i”“u”“ü”六个单韵母的音和形。总之,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文的插图,抓住插图所具有的“图表音”“图表形”的特点,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掌握所学拼音字母。
2.实物演示法。
用实物来帮助学生掌握某些字母的音和形。例如,教学声母“f”和“t”时,可选用一根带短柄的弯头拐杖做教具。拐杖拄地可表“f”的形,拐杖竖直举起可表“t的形;又如,教学“d”时,可选用一面小鼓和一支鼓捶做为教具。竖直靠近队鼓的捶与鼓组成的图案,可表“d”的形,鼓捶敲击小鼓发出的“的的的”的声音可表“d”的音;再如,在区分“b”和“p”和“d”和“t”的发音是否送气的教学中,可选用一张薄纸做为教具。把这张薄纸放在唇边,有意识地发出“b”“p”“d”“t”各音,让学生直观地观察送气的情况。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利用表演活动.在活动中掌握所学内容。
学习声母j、q、x与ü相拼时,可采用制做头饰、教儿歌、组织学生表演等形式进行。儿歌:“j、q、x好朋友,一块出去玩,路上碰见小ü,教学反思《汉语拼音教学方法的教学反思》。小ü小ü有礼貌,脱下帽子问声好”。在教学中,组织同学进行一次小表演活动,让四位戴有“j、q、x、ü”头饰的学生上台表演,其余学生大声朗读儿歌,在四位同学的即兴表演中记住“j、q、x”与“ü”相拼的规律,然后在各组之间、同学之间亦进行类似的表演。通过这些表演活动,使学生既掌握了“j、q、x”与“ü”相拼的规律,又受到了“尊重他人,做有礼貌的好孩子”的思想教育。
2.编说童话故事,寓教学内容于故事情节中。
声调教学中,应主要讲清声调符号的形状和四声的读法。可将“四声”的学习内容编成故事,以故事的形式来学习。
故事:森林里只有小熊开了家商店,东西非常好卖,这不,小熊今天又该去城里进货了。开车行驶在平坦的大道上,想着商店红火的生意,小熊高兴地唱起了歌:“āāā”。不一坐,前方出现了一个斜坡,为了爬上这道坡,小熊加大了油门,汽车在坡上吃力地行驶着,小熊嘴里哼的歌也变成了“ááá”。好不容易爬完了这道斜坡,低头一看,眼前的路又让小熊吃了一惊:路面凹凸不平,坑坑洼洼。唉,又是一段难走的路!小熊是乐观的,尽管眼前的路不好走,汽车上下颠簸着前进,但它仍然没有忘记唱歌,不过此时的歌已变成了“ǎǎǎ”。走完了这段难走的路后,前方又出现了一大段向下的斜坡,站在坡顶,已能看见城里了。小熊高兴得不得了,大声叫着“ààà,进城啦!”汽车飞快地下了坡,小熊为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又进了很多货物。
同学们在听上述故事的同时也学会了“a”的四个声调的读法及四种声调符号。
2023小学语文老师拼音教学教育笔记分享(二)
一、适度要求,静心等待面对孩子们,老师心中要有一把合适的尺子。
这把尺子,首先能正确度量孩子学习汉语拼音的度。新课标指出学会汉语拼音要做到:
(一)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
(二)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三)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对刚入学,刚接触拼音的孩子,不要拔高要求,急于求成。如果孩子有了一定的拼音基础则可针对孩子的实际情况适当提高要求。老师保持一颗平常心,静心等待孩子的进步,耐心促进孩子成长。刚入学的孩子仅仅只有七、八岁,刚从幼儿园迈进小学的大门。井然有序的学生生活是横在孩子们面前的第一到坎。稚气的孩子们还没来得及熟悉新环境、亲近老师、适应小学生一日常规,一道拼音难关又横在孩子们面前。所以,我们要遵循孩子们身心发展规律,给孩子们一点时间来适应,给一个过程让孩子们发展。“急于求成”“拔苗助长”是切忌要不得的。老师要想孩子所想,急孩子所急。这样,我们就能静心守候,耐心辅助,帮助孩子进步。
二、耐心细致,教给方法入学前,学生对单韵母或多或少有所接触,普遍认为已经学会了,其实并非如此。
学生对发音的口形、舌位、音调等概念模糊,若不及时纠正,随其形成习惯,要准确拼出音节,阻碍很大。比如:发aoe的音时,虽然孩子们会背“张大嘴巴aaa,拢圆嘴巴ooo,扁扁嘴巴eee”,但却不清楚发这几个单韵母时,口形不能变动。发ai音时,是先发a的音,这个a比单念a时舌位偏前。发a后,舌头慢慢上升,嘴慢慢闭合,快到i的舌位时停止。其实有一个a到i滑动的过程。只要掌握了一个复韵母的发音方法,其他的复韵母的发音就会水道渠成,由难变易。所以要叮嘱孩子专心学习,学会发音的正确方法,特别要提醒那些似懂非懂的孩子。
三、想方设法,多多练习当孩子们掌握了发音方法后,要达到读准字音,正确拼读,还需较长时间的练习巩固。
刚入校的小学一年级学生,情绪性强,自我控制能力较差。他们多采用形象思维,无意注意占优势。形象直观的具体事物和生动活泼的形式容易引起儿童的注意。所以一本正经地让孩子读五遍,练十遍,读得不好再罚几遍这种做法是很容易让孩子疲乏、反感的。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习如果为思想感情、创造美和游戏的璀璨所照,就能成为孩子妙趣横生和心醉神迷的乐事。”
因此,我们应该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结合多年教学经验,谈以下几种“玩中学,学中玩”的愉快学拼音方法。
1、制作拼音卡片,做“戴帽子”、“找朋友”、“玩拼音扑克牌”的游戏。戴帽子——结合教学进度,给学生们做拼音卡片。如教学了单韵母aoe,就制作aoe的卡片。然后做出四个声调“帽子”,让孩子给单韵母戴帽子,然后大声地和它们打招呼。(巩固四声练习。)找朋友——如巩固a的四声,老师拿起卡片a扮演a妈妈。a妈妈着急地说我的大宝宝在哪里?孩子找到a的一声说,您的大宝宝在这里āāā。玩拼音扑克牌——制作含有声母、韵母的扑克牌,一个人拿写有声母的扑克牌,另一个孩子拿写有韵母的扑克牌。两个人同时出牌。谁先拼出由两张扑克牌组成的音节,这两张扑克牌就归谁。最后,看谁手里的扑克牌多,谁就赢了。
2、联系日常生活常编儿歌、找碴儿、贴标签。编儿歌——如:小ü是个好孩子,懂事听话有礼貌,见了好友j、q、x,忙摘帽子牵手笑。找碴儿——老师用拼音写一段话,其中故意写错几个拼音,让学生“找碴儿”——找出写错的拼音,并记录下来,看看谁找得多。贴标签——孩子们掌握了初步的拼读音节和书写声母、韵母的能力后,还需要经常加强巩固。这时可鼓励孩子把在教室里所见到的事物,用拼音写下来制作成标签,贴在相应的物品上。
四、及时评价,多多鼓励“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
教师应该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要求的这样,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及时捕捉到孩子的亮点,搜索到孩子的成绩和进步,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哪怕是一个微笑,一个手势,一句称赞,一朵小红花,一颗五角星。都会让他们不断品尝成功的喜悦,不断增强他们的学习热情。每当孩子掌握了一个字母、一个音节或一种拼读方法,老师就及时地进行表扬和鼓励,并进一步引导他们向新的、更高的学习目标前进。总之,老师要想方设法,搭建起孩子们轻松学拼音、快乐成长的五彩桥,让刚入学的孩子们轻松渡过拼音关。
2023小学语文老师拼音教学教育笔记分享(三)
⑴图片法
教材中的插图,是根据声韵母的音、形特征配置的,不仅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而且具有形象、直观、富有情趣等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挖掘插图的含义,体会编者的意图并创造性的运用插图,可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让学生记忆“b”的外形特征时,运用插图:同学们,b像什么?像收音机。左边的竖像什么?像天线。于是老师和学生一起总结:一台收音机,天线高高竖起,这就是“b”。这样紧紧依靠插图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⑵日常用语法
教师要积极创设语言环境,让学生坚持在语言环境中学拼音,联系日常用语学拼音,学普通话。
⑶口诀法
儿歌口诀是教师在汉语拼音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最便捷、最直观的形式。而一年级的学生对于儿歌有着较强的偏爱,在拼音教学中采用歌诀的形式帮助学生记忆声韵母,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而且能提高学生记忆的速度。
⑷表演法
表演,为学生创设一种愉悦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情情境,使“静”的课堂变为“动”的课堂,使“死”的课堂变为“活”的课堂。儿童的天性是贪玩好动,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拼音教学的实际需要,适时的安排一些活动,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学习新知。如在学习“a”时,教师可以扮作医生为学生检查口腔,让学生实实在在的体会。结合所学的内容,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⑸游戏法
对孩子来说,游戏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游戏。游戏教学活动能满足他们的好奇心,让儿童们在唱唱、跳跳、听听、画画、玩玩中学会汉语拼音。
⑹竞赛法
利用学生的表现欲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是激发其创新思维的契机。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表现自我,让他们在与他人的正当竞争中发挥才干。比赛活动既可检测学生的拼音掌握情况,又可适当在课上开展一些训练性的比赛活动。
⑺换位法
经常让学生登上讲台当小老师,能打破封闭的心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以“自我实现”的方式满足当众展示的欲望,体验成功的喜悦,个性也会得到充分的发挥。
2023小学语文老师拼音教学教育笔记分享(四)
一、表象入手
由于低年级学生自制能力差,思维形象具体化,无意注意又占据优势的特点,只有注重教学内容的具体性和直观性,才能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
1、情境图示法
长春版教材拼音部分充分体现了这一特色。画面出现了优美的情境图,我们要选择接近学生生活寓于情趣的插图,利用课件出示插图进行表音,表形的特点,启发学生掌握字母。比如:小女孩河边练嗓,开口唱aaa,公鸡啼叫ooo。在出示情境图的同时,配上相匹配的音频,在情境中学习拼音发音。
2、形象区别法
在教学声母f和t时,出示一把带钩的雨伞进行直观演示。下雨时打开伞,伞柄朝下,雨停时把伞收起,伞柄朝上。并出示相应的声母。
二、情境创设
1、利用拼音字母相结合,出示课件演示,将演示与学生的活动相结合,掌握所学内容。
学习jqx与ü相拼时,利用儿歌动画,出示j、q、x好朋友,一块出去玩,路上碰见小ü。小ü小ü有礼貌,脱下问帽子声好。课件演示中,小ǖ的帽子自然不见成为u。然后再组织同学进行一次小表演活动,让四位戴有头饰的学生上台表演,其余同学大声朗读儿歌,在四们同学的表演中夯实知识点。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不仅掌握了“jqx与ü相拼时”规律,同时又受到了“尊重他人,做有礼貌好孩子”的思想教育。
2、编童话故事,寓教学内容于故事情节中。
声调教学中,应主要讲清声调符号的开关和四声的读法。可将“四声”的学习内容编成小故事,以故事形式来学习。结合故事情节进行设计图画,如:森林里小熊开了家商店,生意很好,开着车行驶在小路上时,小熊高兴地唱起来:āāā,当前方出现一个小山坡时,一加油门,小熊的歌声变成了“ááá”好不容易过了这道坡,双是一段难走的路,此时歌声变成了“ǎǎǎ”,经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到家了,小熊欢快的唱起了“ààà”。通过这个故事情境,让学更快地掌握了“四声”,及声调符号。
三、创编游戏,开展愉快教学。
孩子小,有些东西出现次数多了,也就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所以上课时让他们动动手,动动脑,做做知识性游戏是很有必要的,也是极为有效的,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加强动手,动脑的能力,加深记忆,为此,可采用以下一些做法。
1、与视频同步,拍手记忆
在我们的电脑软件中安装了与教材同步的配套资料,在播放时,加上同学的拍手伴奏,使拼音字母易读,易记,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如:教六个单韵母时,就可以边唱边拍手。
2、摘果子,读拼音
出示课件:一棵大果树,果树上结满了红红的果子。自己选择哪一个,当点到时,果子会自动落下,随机,果子上会出现一个相应的拼音,读对了就可以得到一个果子,游戏结束后比一比哪个小组得到的果子最多,便为冠军小组。
总之,巧妙并适时运用媒体进行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同时作用低年级老师,我们都知道拼音教学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其具体的教学方法也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实际情况来设计。相信只要我们在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时,只要在实践中善于钻石,合理运用,就一定能使学生轻松而愉快,兴趣盎然地学好拼音。
新编小学语文课程老师教学笔记 【分享】
老师是默默奉献照亮学生的蜡烛,老师在新授课程后,一般都会写教学笔记。教学笔记可以促进老师教学素质和能力的提升,你知道一篇小学语文老师的教学笔记怎么书写吗?下面的内容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编小学语文课程老师教学笔记,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新编小学语文课程老师教学笔记【篇一】
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时,我将课文中的生词工整地抄写于黑板上。
学生读完课文,开始认读生词,学生读到“尴尬”时,我猛然发现自己写了两个大错字在黑板上。怎么处理?我的思维飞速旋转着,想起一位专家的话,敢于向学生承认错误,学生会谅解你的。于是,我很坦然地对学生说:“老师此时非常尴尬。猜猜看,老师为什么尴尬?”
经这一提示,学生们惊喜地叫起来:“老师,‘尴尬’这个词写错了。”我追问一句:“当老师发现自己写错的时候,心里会怎样想呢?”有学生说:“老师觉得很难为情,怕我们笑,丢了面子。”又有学生说:“老师不改正,又会误导我们,对不起良心。”“对呀,老师此时擦也不是,不擦也不是,这就是——尴尬。”“进也不好,退也不好,处于两难的境地,这就是——尴尬。”
“此时,老师还想问问你们,你们会笑老师吗?”
学生们纷纷表示了自己的看法:“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过就改,善莫大焉。”也有学生居然想出了:“老师是故意写错了字,考验我们是不是细心,能不能看出来。”
最后,我很诚恳地对学生说:“老师很高兴你们有这么宽大的胸怀,善待别人的过失也是一种美德。说实话,老师确实没看细致,错把去掉一点的‘尤’字看成‘九’字,希望大家别像老师今天这样。今后细致一些,就会少一些尴尬。”
面对自己的教学失误,我没有采取“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方式维护自己的面子,而是非常诚恳地向学生承认过错,引导学生思考教者此时的内心感受,不露痕迹地让学生感悟了“尴尬”的含义,加深了对该词的`记忆。而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探讨如何对待别人的过失,这时不仅仅是词语的教学,教者以自己的言行进行了一次生动的人文教育,培养了学生健全的人格。“尴尬”不再尴尬,错误同样绽放精彩。
上述教学案例是成功的,但我们不得不从另外一个角度思考,教学中的一两次失误在所难免,学生会原谅你,但如果经常犯这样的错误,叫学生怎么认可你的教学水平,又如何叫他信服地喜欢上你的课呢?要想上好课,没有课前的充分准备,没有对文本的细读,想靠课堂上的临场发挥是绝对不可取的。
新编小学语文课程老师教学笔记【篇二】
我在阅读了有关“当前阅读教学的问题及原因”后,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思考,如何有效的进行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呢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方法:如“早读制度”、“图书交换制度方法”“一帮一制度方法”等。这样就能有序、有效的开展语文教学活动。当以上的制度、方法完善并实施一段时间以后,学生在学习上也就构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有些习惯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养成的,这就需要教师动脑筋、想办法。记得刚接手我此刻任教的这个班时,在阅读教学中,我就要求学生读一篇课文必须先标上小节号,必须要了解主要资料。这就要求学生读书时做到“眼到、口到、心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二、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新课程标准中提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教材的处理,应由过去的“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这就证明教材是“材料”是“例子”。在语文教学中,我将教材资料进行归类。分为“写人记事”、“写景状物”、“说明文”、“古诗”、“哲理性文章”等。在教学过程中将这些类型文章的学习方法教给学生。例如:“写人记事”的文章,我让学生按这几步去学习,第一步,读课文,必须要了解课文写的是什么人、什么事;第二步,读课文,必须要了解课文叙述顺序、理清课文的脉络;第三步,抓住文中描述人物有关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的语句,反复读去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感情或文中人物的感情。再例如:“写景状物”的文章,我让学生按这几步去学习,第一步,读文章,了解写了什么资料;第二步,了解写作顺序或观察顺序;第三步,读,了解作者抓住了景物的什么特点写的;第四步,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段反复朗读去体味感情。这样的教学,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本事。
三、把主动权给学生。
在语文教学中,我认为教师应当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个性化活动的氛围,把学习的主动权给学生。首先,主动权给学生,我认为要将读书时间的主动权让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读书,不能让读书成为阅读课上的形式,走过场,草草了事。那样的读是起不了效果的。其次,主动权给学生,我认为应当在学生学习方法掌握的情景下,让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可是在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应当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有目的地去学。异常是合作学习,除了明确学习目标外,还应当制定小组长职责。让小组长真正成为合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发言者。使小组学习有序、有效的开展。小组长轮换制,调动每个学生参与。这样,不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锻炼了学生的本事。把主动权还给学生,是不是教师不闻不问了。教师应在巡视的过程中,主动去发现问题,提醒学生有必要时甚至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去,听取学生的不一样见解。这样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才有效果。最终,主动权给学生,在阅读教学的汇报、交流时,往往一位学生答对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也就解决了。一位学生答错了,就请第二位、第三位,直至有一位答对了,于是,这个也就解决了。一位学生答对了,就能代表全班学生都懂了吗?显然,这是重结论、轻过程,面向少数人的表现。同时,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也较普遍,如:一些学生掌握了,另一些学生还没有掌握,就会受到批评。提出把主动权给学生,面向全体,注重个性,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研究学生的个性差异,为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创造条件。
四、提高阅读兴趣,拓展学生的阅读面。
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扩展和延伸,是学生获取“精神食粮”的重要途径,小学生除了学好教材以外,再阅读一些其他书籍,既能够丰富词语,又能够广泛的学习语言表达方法,提高读写本事,养成自学的习惯。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呢首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我将一些浅显易懂的课文当作故事课来上。经过讲故事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兴趣。其次,组织读书活动,检查阅读效果。组织生动活泼的读书活动,有利于促进课外阅读深入持久地开展。如:开展读书竞赛活动,看谁读的书多;举行故事会,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巩固加深对课外读物的理解;举行读书心得交流会,谈体会,谈收获,相互启发;还能够举行诗歌朗诵会等活动。经过这些检查读书效果。检查后,认真总结,表扬认真阅读的学生,鼓励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总之,要想有效地进行语文阅读教学,必须做到:热爱学生,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精心设计教法,大胆创新。阅读过程中既要集中注意力,更要动脑子,还要勤于动笔,这样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阅读效果。
新编小学语文课程老师教学笔记【篇三】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有一条鲜明的教学理论:以学定教。这一基本理念将教学活动牢牢定位于学,学生学先于教,即以学生的预习活动启动教师的教学活动。每一教学过程是从学生的自学开始的,教师则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施教,有学有教,不学则不教。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教师“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可见,预习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推动学生不断进取的“前奏曲”。预习是上好语文课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必要途径。本学期我对学生进行了课前预习的研究。
1、在教学中,我根据自己的语文教学经验,再结合班上的学生实际情况,主要采用了常规预习和重点预习。
所谓常规预习,即学生上课前,都必须解决读、画、查。
读:学生自读,基本达到熟练、连贯,对于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印象。画:读中把自己不理解、理解不透彻的字、词、句、段画出来。查:查阅工具书和有关资料,将画出的疑点结合课文尝试解答,这些要求是学生每课前必须预习的,不必老师布置。老师只要作一些检查测试,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就可以了。
所谓重点预习,即根据所学课文的不同体裁和知识的不同类型,有针对性地进行预习,除常规预习外,老师要在课前对学生布置自己去探讨解决一些问题。比如:讲《桥》一课前给学生布置如下预习题:(1)文中写了哪些人物?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2)说说老汉的品格?(3)桥在文中只是现实生活中用于交通的桥吗?(4)“桥”的内涵是什么?(5)本文为什么以“桥”为题?说说课文的结尾有什么特点?
预习的开始,布置的问题简单些,随着阅读的深入,提出问题的难度不断加大,让学生带着问题认真读文,这样学生就能通过预习逐步掌握各类文章的规律,进而提高自学能力。让他们先扶着老师伸出的探路拐杖,逐步走向自学之路。
2、课前预习的其它方式
课前预习,除了上述的常规预习和重点预习还可以根据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归类式预习、合作式预习、开放式预习等。归类式预习是指对于同一体裁、篇章结构相似,写作方法相同的文章,教师可先以一篇作为范例指导如何预习,然后再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自主预习其他文章。指导预习的范例则起到种子、酵母的作用。归类式预习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从课题、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重点段落、中心句和中心词等方面进行归类,再设疑解答,既提高了语文学习的效率,又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锻炼。合作式预习一方面指对于一些在预习过程中出现的难题、困难,学生之间可互相切磋、交流;另一方面指针对一些有深度、有难度的课文,让学生合作分工,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的预习方式,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来共同完成预习任务。合作式预习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放式预习是指让学生到不局限于课本、工具书以外的大课堂中去寻访、解疑。学生在预习实践中,培养了自身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另外课前预习要有一定的指导原则。
1、教师要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的原则上,由易到难,由扶到放,进行课前预习指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前预习并不意味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相反,教师有目的地指导、精心设计预习题、有效地检查评价措施都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更充分发挥,其目的是使学生得到更切实的收获。
2、教师根据材料和学生的特点所制定的课前预习内容要“具体化”,而学生课前预习的过程则要“精思化”、“求异化”。所谓“具体化”,不是指翻书式的预习,而是指预习内容要有可操作性,教师要给学生具体的预习提示,充分调动学生的耳、眼、口、手等器官。所谓“精思化”,是指课前预习的过程中,学生不是为了预习而预习,而是要学会思考,学会质疑,让大脑充分运转,使学生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预习时,可把自己的想法、怀疑一一提出来,多问几个为什么。听课时,通过老师、同学们的讨论发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相吻合,心中便有了成功的快感,这种快感就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引起思维兴趣;当发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不符合时,在讨论过程中就应集中追求解答问题的注意力,这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我发现:课前预习的效果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对部分学生来说,课前读书的作业对他们来说就不是作业。其实,课前预习如果能读上三遍课文,很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在探讨如何提高课前预习这条道路上,我要继续学习和探索。
新编小学语文课程老师教学笔记【篇四】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以“一言堂”为主要形式,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枯燥无味的教学现状,代之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彰显自己的个性。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在教学《老树的故事》一课时,我先在课前精心地制作了各种老树的图片,在导入新课时,我采用了故事导入法,告诉学生今天老师给他们请来了一位老树爷爷,然后出示老树的图片,把它们贴在黑板上,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被激起。在此基础上,揭示课题。这样的教学,学生就会容易入情入境,展开想像,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二、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全面展现自我
新课标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巧设问题,引导学生,点拨学生的思路,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所以说,课堂舞台上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心理学家认为:“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如在教学《老树的故事》一课时,揭示课题后,我先让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文,把找到的问题答案用直线划出,不明白的地方用问号标出。自学时要求学生做到边读边想边动手。通过这样动手、动口、动脑训练学生,能促使他们在最大限度里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自主学习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因此,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率,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三、放飞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
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的各抒己见。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感悟,懂得了知识是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的思维在无拘无束的讨论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如在教学《老树的故事》一文时,我问学生:“学了这个故事你们明白了什么道理?”大部分学生都回答了只有耐心、虚心、认真地学习,才能学到真本领。可有一个学生却回答的不同,她说我们要保护环境。他的回答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列举了一些好的学习方法。最后,我在学生们讨论的基础上作了全面的总结,使他们对课文的`寓意有了比较正确的理解。这样做,保护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里得到了充分张扬。
新编小学语文课程老师教学笔记【篇五】
通过本学期教学工作的展开,收获良多。下面谈谈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
理解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才能更好地把教学任务解决好,教材的理解是对教学做充分的准备,教师只有知道上什么,怎么上,什么是重点、难点才能上好课。曾听一位老教师说:“课本编的有他一定的道理,讲课前首先要吃透课本。”当然这不是说讲课就围着书本转来回的读,而是不管怎么变都是不会脱离这个根本的。
课前准备包括备学生、备教材。作好充分、足够的准备,教师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挥洒自如。在这次的公开课交流中,我看到有的老师讲起课来可以旁征博引,不但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而且也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整节课精彩纷呈。也有的准备不够充分,需要用到什么事例讲解的也是拿来就说,所举事例考虑不周全,有时缺乏逻辑性严密性。
我们说教师教的是一群活生生的学生,那么人自然要有感情,我们在教书中就应该投入自己的感情。我发现青年教师都能跟学生培养出一定的感情,有了感情的教学会擦出教学的火花,使教学变得更精彩。我们的学生都是很敏感,很聪明的,当你对他们给予了全部的爱心,饱含着热情的上每一节课的时候,他们会回报给你百倍的情意。
曾经有个学生因为受到学校的表彰,他当时要求拥抱一下我们的院长,在他的过去的学习生涯中都是差生的代表,只得到过老师的批评,第一次受到这样的奖励,让他十分的感动。是啊我们的学生也许是最调皮最不好管理的,但是他们更是内心中情感最充沛的群体,而我们的教师就是要好好的引导他们。优秀的教师就是以他们人格魅力和品德来打动人的,而并不仅仅是学识。
总得来说,这学期的工作丰富了我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给我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也使我认识到只有不断的加强学习,不断加强修养才能胜任教育这项工作。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小学语文老师教学笔记模板大全分享六篇》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笔记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小学语文老师课堂随笔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