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幼儿园中班数学游戏教案《比一比-轻重》含反思

发布时间:2022-04-28

幼儿中班数学游戏教案。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作为一位幼儿园教师,我们希望能让小朋友们学到更多的知识,一般来说,提升学生的效率最好是准备一份教案,教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环境中来。幼儿园教案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幼儿园中班数学游戏教案《比一比-轻重》含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幼儿园中班数学游戏教案《比一比-轻重》含反思》

中班数学游戏教案《比一比-轻重》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体会到物体的轻重和物体的体积大小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通过看一看、掂一掂、称一称的活动,让幼儿学习比较轻重的方法并初步学会记录,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提高小组合作的能力,培养探索精神,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数学游戏《比一比-轻重》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内容:

中班数学活动《比一比:轻重》

活动目标:

1.通过看一看、掂一掂、称一称的活动,让幼儿学习比较轻重的方法并初步学会记录。

2.使幼儿体会到物体的轻重和物体的体积大小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提高小组合作的能力,培养探索精神。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5.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天枰、记录纸、笔、大皮球和小皮球、泡沫积木、磁铁、梨、苹果等

*幼儿每组一份材料:天枰、幼儿记录表、笔、实物若干份(塑料蛋壳与铁质小汽车、磁铁与橡胶玩具、橘子与香蕉、积木与乒乓球)

活动过程:

一、了解天平秤的名称及使用方法。

出示天平秤:让幼儿观察,并知道天平秤的塬理。

二、探究新知识

1.看一看,猜一猜,比一比:(两个物体的轻重)

师:出示一个大皮球和一个小皮球,你知道谁轻谁重呢?

用句子"……重,……轻"和"……比……重\轻"来说明物品的轻重。

你们又是怎么标记的轻重的呢?(箭头)

2.掂一掂,比一比:(两个物体的轻重)

(1)教师出示1块泡沫积木和1块磁铁,让幼儿分组用各种方法比出它们的轻重。(你们都认为不能用眼睛看出来)那么,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比较它们的轻重呢?

(2)师:现在请一个幼儿用掂一掂的方法比较泡沫积木和磁铁的轻重。老师这还有好多东西,你们用什么方法分出它的轻重?(端一端、提一提、掂一掂)

(3)有幼儿说,他反复掂了一个苹果和一个梨,它们的轻重不是很明确,你们想一想,该怎么办呢?(对了,我们可以借助秤这种工具称一称,现在,我们用天平这种秤称一称。

4.称一称,比一比。

(教师示范称一称苹果和梨)师:谁轻谁重呢?你怎么看出来的?(很多同学都看出来了,放苹果的这边矮,说明苹果重垂下去了,放梨的这边高,说明梨轻翘起来了。(这边是垂、这边是翘)叁、幼儿分组操作活动----比较两种物体轻重。

(1)"要想准确比较物体的轻重还可以用称一称的方法,请幼儿每两人一组从篮子里拿两样东西比轻重,轮流操作。

(2)请幼儿与同伴交流操作结果。

四、活动小结:

师:小朋友们回顾一下,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比较物体的轻重一般用哪些方法?在哪种情况下用哪种方法?

(比较物体的轻重有很多的办法,一眼就能看出轻重的物体,我们可以用看一看的方法;当看不出来的时候我们可以用掂一掂的方法;当掂不出又看不出的时候,我们可以用称一称的方法.)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小百科:轻重,指重量的大小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语出《左传·宣公三年》:"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引证解释1.物体重量的大小《左传·宣公三年》: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小编推荐

幼儿园中班教案《比一比》含反思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幼儿园中班教案《比一比》含反思》

中班教案《比一比》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通过观察、操作、游戏等让幼儿初步感知物体的粗细,引导幼儿感知物体的粗细,并用语言准确表达,提高幼儿的探索欲望和主动学习的兴趣,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比一比》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的:

引导幼儿感知物体的粗细,并用语言准确表达。

通过观察、操作、游戏等让幼儿初步感知物体的粗细。

提高幼儿的探索欲望和主动学习的兴趣。

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活动重难点:

感知物体的粗细。

用语言准确的表达物体的粗细。

活动准备:

1.图片:粗细不同的茄子、大树、萝卜。

2.粗细不同的纸棒、水彩笔、吸管、旺仔瓶等实物。

教学方法:

观察法、操作法、游戏法。

活动过程:

一、通过玩游戏“粗宝宝、细宝宝”引出主题,初步感知物体的粗细。

1.教师出示两根纸棒,引导幼儿观察,并回答问题。

师:它们有什么不同呢?(一个粗一个细。)

2.请幼儿将纸棒按粗细进行分类。

(1)出示纸盒,请幼儿观察。

师:小朋友看看这两个小盒子上有什么?(有两个洞洞。)这两个洞洞有什么不同呢?(一个大一个小。)你能看出哪个是粗宝宝家的房门,那个是细宝宝家的房门?

(2)介绍活动规则。

(3)幼儿动手操作,感知纸棒的粗细。

请个别幼儿在藏宝袋中拿出一个粗的和一个细的物体,并说一说你怎么知道它是粗或细的?启发幼儿了解粗细必须通过比较才能知道的。(指认)

二、启发幼儿感知物品的粗细,并按粗细进行分类。

1.出示所比较的物体的图片。

2.引导幼儿观察物体,初步感知物品的粗细。

师:出示两根茄子,请幼儿仔细看看,这两根茄子有

什么不同?(一根粗,一根细。)

师:出示两棵大树图片,小朋友再仔细看看,这两棵树有什么不同呢?(一棵粗,一棵细。)

3.启发幼儿将物品按粗细进行分类。

师:小朋友,请你们动脑筋想一想,这些物品可以怎样分类呢?

请个别幼儿上前来操作,其余的幼儿观察。

三、幼儿集体操作。

师:请小朋友完成数学课本中第29页的内容,看一看图中的物品,哪个粗,哪个细,请你把细的物品圈出来吧。

四、游戏:说相反。

幼儿跟老师玩“说相反”的游戏,加深幼儿对粗细的认识和理解。

五、活动小结。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知道了通过比较能够知道哪个物体粗,哪个物体细,物品的粗细是相对的,同类物品,不同类物品,除了粗细不同,在大小,颜色,长短等方面也有区别,小朋友一定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找出它们不一样的地方。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在活动室里找出粗的物品和细的物品,看谁找得又多又快。

活动反思:

本次三课活动,我上的是中班数学活动《比一比》(比较粗细),活动一开始我通过游戏“粗宝宝、细宝宝”引出主题,初步让幼儿感知物体的粗细。因为,粗细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但在出示两根粗细不同的纸棒时,有的幼儿说这个大、那个小,这个胖、那个细,但幼儿还不会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物体的粗细。在这一环节上应该多出示些粗细不同的物品为幼儿作比较,通过比较得出其结论。在操作过程中,我投放的材料是幼儿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几种粗细、颜色不同的吸管、水彩笔、旺仔牛奶盒、彩笔盒等粗细不同的物品,来引导幼儿通过比较并正确表述物体的粗细,幼儿们在表述的时候大多数能明确说出物体的不同,还有部分幼儿不能准确的表述。在展示图片上时间有点长,到了后面的环节就有些显得时间有些仓促。总的来说,在本次活动中,部分幼儿对粗细没有生活经验,在学习时,这部分幼儿掌握的不是太好,还需要加深幼儿对粗细这些概念的理解。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我将取长补短,引导幼儿们在活动中学习更多的知识。

小百科:两个量的倍比关系可以用比来表示。

中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比一比》


设计意图:

中班的幼儿对周围的事物已经在细心观察,他们会进行一些初步的比较分析,如:在餐后活动时间,小朋友喜欢聚在一起讨论外面横着竖着的栏杆,有的说这个大、那个小;这个胖、那个细,说明幼儿对同类事物开始作比较了,但还不会用正确的语言来表达,数学活动《比粗细》的教育目标在于让幼儿在操作活动中,获得感性认识,会用多种测量方法比较物体粗细,并能用语言正确表达,通过分层投放材料的操作,培养幼儿的探索意识和主动学习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知物体的粗细,并用语言准确表达。

2.通过观察、操作、游戏等让幼儿初步感知物体的粗细。

3.提高幼儿的探索欲望和主动学习的兴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感知物体的粗细。

活动难点:

用语言准确的表达物体的粗细。

活动准备:

1.图片:粗细不同的茄子、大树、萝卜。

2.粗细不同的纸棒、水彩笔、吸管、旺仔瓶等实物。

教学方法:

观察法、操作法、游戏法。

活动过程:

一、通过玩游戏“粗宝宝、细宝宝” 引出主题,初步感知物体的粗细。

1.教师出示两根纸棒,引导幼儿观察,并回答问题。

师:它们有什么不同呢? (一个粗一个细。)

2.请幼儿将纸棒按粗细进行分类。

(1)出示纸盒,请幼儿观察。

师:小朋友看看这两个小盒子上有什么?(有两个洞洞。)这两个洞洞有什么不同呢?(一个大一个小。)你能看出哪个是粗宝宝家的房门,那个是细宝宝家的房门?

(2)介绍活动规则。

(3)幼儿动手操作,感知纸棒的粗细。

请个别幼儿在藏宝袋中拿出一个粗的和一个细的物体,并说一说你怎么知道它是粗或细的?启发幼儿了解粗细必须通过比较才能知道的。(指认)

二、启发幼儿感知物品的粗细,并按粗细进行分类。

1.出示所比较的物体的图片。

2.引导幼儿观察物体,初步感知物品的粗细。

师:出示两根茄子,请幼儿仔细看看,这两根茄子有

什么不同?(一根粗,一根细。)

师:出示两棵大树图片,小朋友再仔细看看,这两棵树有什么不同呢?(一棵粗,一棵细。)

3.启发幼儿将物品按粗细进行分类。

师:小朋友,请你们动脑筋想一想,这些物品可以怎样分类呢?

请个别幼儿上前来操作,其余的幼儿观察。

三、幼儿集体操作。

师:请小朋友完成数学课本中第29页的内容,看一看图中的物品,哪个粗,哪个细,请你把细的物品圈出来吧。

四、游戏:说相反。

幼儿跟老师玩“说相反”的游戏,加深幼儿对粗细的认识和理解。

五、活动小结。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知道了通过比较能够知道哪个物体粗,哪个物体细,物品的粗细是相对的,同类物品,不同类物品,除了粗细不同,在大小,颜色,长短等方面也有区别,小朋友一定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找出它们不一样的地方。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在活动室里找出粗的物品和细的物品,看谁找得又多又快。

活动反思:

本次三课活动,我上的是中班数学活动《比一比》(比较粗细),活动一开始我通过游戏“粗宝宝、细宝宝”引出主题 ,初步让幼儿感知物体的粗细。因为,粗细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但在出示两根粗细不同的纸棒时,有的幼儿说这个大、那个小,这个胖、那个细,但幼儿还不会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物体的粗细。在这一环节上应该多出示些粗细不同的物品为幼儿作比较,通过比较得出其结论。在操作过程中,我投放的材料是幼儿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几种粗细、颜色不同的吸管、水彩笔、旺仔牛奶盒、彩笔盒等粗细不同的物品,来引导幼儿通过比较并正确表述物体的粗细,幼儿们在表述的时候大多数能明确说出物体的不同,还有部分幼儿不能准确的表述。在展示图片上时间有点长,到了后面的环节就有些显得时间有些仓促。总的来说,在本次活动中,部分幼儿对粗细没有生活经验,在学习时,这部分幼儿掌握的不是太好,还需要加深幼儿对粗细这些概念的理解。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我将取长补短,引导幼儿们在活动中学习更多的知识。

中班数学教案《比一比》及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

中班的幼儿对周围的事物已经在细心观察,他们会进行一些初步的比较分析,如:在餐后活动时间,小朋友喜欢聚在一起讨论外面横着竖着的栏杆,有的说这个大、那个小;这个胖、那个细,说明幼儿对同类事物开始作比较了,但还不会用正确的语言来表达,数学活动《比粗细》的教育目标在于让幼儿在操作活动中,获得感性认识,会用多种测量方法比较物体粗细,并能用语言正确表达,通过分层投放材料的操作,培养幼儿的探索意识和主动学习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知物体的粗细,并用语言准确表达。

2.通过观察、操作、游戏等让幼儿初步感知物体的粗细。

3.提高幼儿的探索欲望和主动学习的兴趣。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感知物体的粗细。

活动难点:

用语言准确的表达物体的粗细。

活动准备:

1.图片:粗细不同的茄子、大树、萝卜。

2.粗细不同的纸棒、水彩笔、吸管、旺仔瓶等实物。

教学方法:

观察法、操作法、游戏法。

活动过程:

一、通过玩游戏“粗宝宝、细宝宝”引出主题,初步感知物体的粗细。

1.教师出示两根纸棒,引导幼儿观察,并回答问题。

师:它们有什么不同呢?(一个粗一个细。)

2.请幼儿将纸棒按粗细进行分类。

(1)出示纸盒,请幼儿观察。

师:小朋友看看这两个小盒子上有什么?(有两个洞洞。)这两个洞洞有什么不同呢?(一个大一个小。)你能看出哪个是粗宝宝家的房门,那个是细宝宝家的房门?

(2)介绍活动规则。

(3)幼儿动手操作,感知纸棒的粗细。

请个别幼儿在藏宝袋中拿出一个粗的和一个细的物体,并说一说你怎么知道它是粗或细的?启发幼儿了解粗细必须通过比较才能知道的。(指认)

二、启发幼儿感知物品的粗细,并按粗细进行分类。

1.出示所比较的物体的图片。

2.引导幼儿观察物体,初步感知物品的粗细。

师:出示两根茄子,请幼儿仔细看看,这两根茄子有

什么不同?(一根粗,一根细。)

师:出示两棵大树图片,小朋友再仔细看看,这两棵树有什么不同呢?(一棵粗,一棵细。)

3.启发幼儿将物品按粗细进行分类。

师:小朋友,请你们动脑筋想一想,这些物品可以怎样分类呢?

请个别幼儿上前来操作,其余的幼儿观察。

三、幼儿集体操作。

师:请小朋友完成数学课本中第29页的内容,看一看图中的物品,哪个粗,哪个细,请你把细的物品圈出来吧。

四、游戏:说相反。

幼儿跟老师玩“说相反”的游戏,加深幼儿对粗细的认识和理解。

五、活动小结。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知道了通过比较能够知道哪个物体粗,哪个物体细,物品的粗细是相对的,同类物品,不同类物品,除了粗细不同,在大小,颜色,长短等方面也有区别,小朋友一定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找出它们不一样的地方。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在活动室里找出粗的物品和细的物品,看谁找得又多又快。

活动反思:

本次三课活动,我上的是中班数学活动《比一比》(比较粗细),活动一开始我通过游戏“粗宝宝、细宝宝”引出主题,初步让幼儿感知物体的粗细。因为,粗细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但在出示两根粗细不同的纸棒时,有的幼儿说这个大、那个小,这个胖、那个细,但幼儿还不会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物体的粗细。在这一环节上应该多出示些粗细不同的物品为幼儿作比较,通过比较得出其结论。在操作过程中,我投放的材料是幼儿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几种粗细、颜色不同的吸管、水彩笔、旺仔牛奶盒、彩笔盒等粗细不同的物品,来引导幼儿通过比较并正确表述物体的粗细,幼儿们在表述的时候大多数能明确说出物体的不同,还有部分幼儿不能准确的表述。在展示图片上时间有点长,到了后面的环节就有些显得时间有些仓促。总的来说,在本次活动中,部分幼儿对粗细没有生活经验,在学习时,这部分幼儿掌握的不是太好,还需要加深幼儿对粗细这些概念的理解。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我将取长补短,引导幼儿们在活动中学习更多的知识。

幼儿百科:比较意思是指对比几种同类事物的异同、高下。

小班数学比一比教案反思(1000字)


俗话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教案对于教师来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案有助于新手教师对于教材和知识点的把握更有力度,那么一篇好的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急你所急,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小班数学比一比教案反思”,仅供你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小班数学比一比教案反思【篇1】

教学目标:

1、教会幼儿区别高矮,初步掌握高矮的相对关系。

2、教幼儿一些简单的比较方法,发展幼儿观察、比较、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

区别高矮和一样高及学习比较高矮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高矮的相对关系。

教学准备:

课件三副、布一块、日常生活中能比较高矮的实物若干

教学过程:

一、教幼儿区别高矮和一样高

1、出示课件一,图为由于生活习惯不同,健康情况不同,长得高矮不同的两个娈生姐妹,让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找出她们的不同点(结合卫生习惯教育引入高和矮)。

2、逐一出示实物,让幼儿比一比,谁高谁矮,还是一样高。

3、请两个小朋友上来比比谁高谁矮,还是一样高,再请全体幼儿互相比比,谁高谁矮,还是一样高。

4、请幼儿说说自己熟悉的东西中什么是可以比较高矮的。

二、教幼儿一些比较高矮的方法

1、请一高一矮两个小朋友,矮的站在凳子上,前面用一块布遮住,让幼儿判断,谁高谁矮。当幼儿发生错觉时,揭开谜底,并告诉幼儿比较高矮时要把物体放在同一高度。

2、出示课件二,图上有一棵树距离近,一棵树距离远,让幼儿判断树的高矮,当幼儿发生争论时,拉回较远的那棵树,让幼儿再次进行比较,然后告诉幼儿比较高矮时,要把物体放在相近的地方,否则比较的就不正确了。

3、出示课件三,一只长颈鹿在地上,一只猴子爬到树顶,猴子低下头对长颈鹿说:瞧!我长得比你高。提问:猴子的话对吗?为什么?

三、告诉幼儿简单的高矮的相对关系

1、请一高一矮两个小朋友比较,再让高的小朋友跟老师比较或让矮的跟更矮的小朋友比较,使幼儿知道:高的小朋友跟矮的小朋友比是高的,跟老师比是矮的,矮的小朋友跟高的小朋友比是矮的,但跟更矮的小朋友比是高的。告诉幼儿单独的某样东西是不能定高矮的,要看它跟什么比较。

2、请三个小朋友上来,再请一个幼儿为他们从高到矮排队,并说出谁高谁矮,谁比谁高,谁比谁矮。

3、发给每个幼儿纸和笔,请每个幼儿依次画高矮不同的三棵树。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通过三个活动环节,让幼儿感知物体的高矮,比较高矮;学会运用高高的、矮矮的、比较高、比较矮、最高、最矮等语词,并理解物体高或矮的相对关系;初步尝试将物体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的有序排列。我认为本次活动设计是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先请两个幼儿上台比较高矮,让幼儿作为活动的主体,比起图片来更直观,先让幼儿自己来比较,更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再来观察图片比较高矮,最后进行排序。幼儿学起来是层层递进的,对高矮概念掌握的较好,完成原先设立的目标。

小班数学比一比教案反思【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让幼儿喜欢数学。

2、愿意上课大胆举手回答问题。

3、能按照物体的长短差异排出3"5个物体的序列。

【活动准备】

1、长短不同的裤子图片。

2、小吸管、小木棍、硬卡纸条等若干套(3—5个为一套),排序底板若干。

【活动过程】

一、裤子比一比。

1、观察裤子。

教师出示挂图中的4条裤子。

师:看,妈妈给宝宝买了什么?妈妈买了几条裤子?它们一样吗?哪儿不一样?引导幼儿观察裤子,并说出它们长短不一样。

2、比裤子。

师:哪条裤子长,哪条裤子短?

教师和幼儿一起把裤子两两比较,得出结果。

二、裤子排一排。

1、教师出示长短排序板。

师:妈妈让宝宝排一排裤子,你觉得哪条裤子放在前面?可以怎么排呢?

鼓励幼儿积极思考并讲述自己的想法。

2、鼓励幼儿自主地排裤子,然后说一说自己用什么方法排的。

3、教师和幼儿讨论长短排序的方法。

沿着排序板上下面的一条线将裤子放整齐,可以用眼睛看,找出最长(最短)的裤子排号,()再通过两两比较依次排序;也可以每次找出最长的裤子,发现长了再调整。

三、给物体排排队。

1、讨论活动规则。

师:小吸管、小木棍、硬卡纸条都来找小朋友帮它们排队啦!

教师和幼儿共同讨论、总结:先找出物体中最长或最短的一个排好,在比剩下的物体,找出最长或最短的往下排,排好后说一说。

2、幼儿操作活动。

教师提醒幼儿将材料在排序板上排整齐。

教师鼓励幼儿参与多组操作活动。

小班数学比一比教案反思【篇3】

发展要点:

1、引导宝宝和大人比一比高矮以及身体各部位的长短、粗细、大小。

2、通过游戏增强亲子间情感与语言的交流。

活动准备:

宝宝在情绪愉悦情况下开展此活动。

活动价值:

1、当宝宝看到记录身高、墙壁上记号在不断上升时,宝宝对自己身高变化有了具体的、独特的体验,这是培养自我意识的最好机会。

2、记录身高、身体各部位长短、粗细、大小的数字从小到大,在不断变化着。

数字的比较,高矮的比较,都让宝宝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字。这是培养宝宝坚持性的最好示范。

活动过程:

一、指导员与家长互动:

刚出生时,您的宝宝可能只有50厘米左右。可有一天,你会惊奇地发现,

宝宝比桌子高了,比鞋柜高了、比隔壁的小姐姐高了……是的,您的宝宝每天在身体、智能、情感等方面都在迅速得变化着……

开展此活动,主要是引导宝宝和大人比一比高矮以及身体各部位的长短、粗细、大小。同时,通过游戏增强亲子间情感与语言交流。

二、亲子游戏:

1、指导员和宝宝比高矮。

2、家长和宝宝比高矮:

●宝宝长到妈妈的什么地方了?

●谁的手更长、更大、更粗?

●谁的脚大、谁的脚小?

3、宝宝和宝宝比高矮。

观察要点:

●观察宝宝能否正确感知大人与自己身体部位的大小、高矮、粗细等。

●观察宝宝喜欢比较身体的哪个部分?并作出相应的动作。

温馨提示:

1、在比较的过程中,家长应注意不要以谁更高、更大等为胜者,否则容易挫折宝宝游戏的积极性。应让宝宝体验到自己是可爱的,也是会慢慢长大的。

2、有的宝宝语言发展可能迟缓,家长不要强迫宝宝说,可以细心观察宝宝的反应与表情等,再引导宝宝表达。

活动迁移:

1、为宝宝制作一本成长记录册,可以保存一些宝宝不同年龄阶段拍的照片,记录一些宝宝成长中的趣事,让宝宝体验成长的快乐。

2、在家庭中,设计身高记录表,还可以画一张成长曲线图,让宝宝更清楚地看到自己身体的变化、发展的过程,增强活动的趣味性。

小班数学比一比教案反思【篇4】

教学目标:

1、让幼儿感知并认识数字1、2、3。

2、幼儿学会用手指表示数字1、2、3。

教学重难点:

感知并认识数字1、2、3。

教学准备:

1、卡通数字1、2、3。

2、数字1、2、3的大卡片以及相应图片。

3、魔术口袋,各色数量的塑料小胶棒、三角形、圆形、正方形。

4、各色数字1、2、3小卡片幼儿人手一套。

5、数字儿歌磁带。

6、自制数字箱三个。

教学方法

游戏法、情景法、练习法,赏识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主题,认识数字1、2、3

1、教师组织幼儿一起玩手指游戏:长长短短,高高矮矮,大大小小,宽宽窄窄,胖胖瘦瘦,咕噜咕噜1,咕噜咕噜2,咕噜咕噜3,我们大家一起玩。

2、听数字儿歌,引出数字1、2、3

儿歌:

1像铅笔细又长,2像小鸭浮水上,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迎风扬,5像秤钩秤东西,6像口哨能吹响,7像镰刀割小麦,8像麻花拧一遭,9像勺子能盛饭,10像筷子加鸡蛋。

今天我们请来了数字宝宝1、2、3,我们看看他们像歌曲里唱的那样,(教案出自:教案网)像铅笔、小鸭和耳朵吗

3、让小朋友大胆想像数字1、2、3还像什么,感知字形。(对大胆想象,积极回答的幼儿给予掌声鼓励)

4、感知数字1、2、3

分别请出大数字宝宝1、2、3(出示数字大卡片),将数字和卡通图片相对应,让幼儿看看数字是否像歌曲中唱的一样,加深幼儿对数字的理解和记忆。

教师随意出示大数字卡,让幼儿念出卡片上相应的数字。

5、用手指表示数字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伸出你灵巧的小手,告诉我你的小手都有那些本领

教师说出数字,幼儿用手指来表示。同时也可以选择幼儿担任小老师。

游戏:看实物出手指。

教师从魔术口袋中拿出相应数量的塑料小胶棒、三角形、正方形、圆形,(教案出自:教案网)让幼儿点数,说出数量同时用手指头来表示其数量是几。

活动延伸:

1、游戏:数字宝宝回家(加强对字形的感知和认识)

(小朋友们真棒,现在数字宝宝请小朋友和他们一起做游戏。)带领幼儿随音乐走出活动室,在草坪上撒上1、2、3的各色数字小卡片,让幼儿将数字1、2、3捡起来分别送回他们的家里。

2、数字找朋友比赛:

(草坪上摆放有数量是3的:积木、小桶、盒子;数量是2的:苹果、香蕉、梨子;数量是1的:帽子、鞋、衣服。)将小朋友分做两组进行比赛,分别把自己的数字卡片放在摆的实物下,看哪一组摆的快而正确。

活动反思

把对1、2、3数字的感知与游戏结合在一起,既培养了幼儿的点数数的能力,又达到了幼儿游戏的目的,整个活动幼儿情绪高涨。再通过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对数字进行形象化的比喻,加深了对数字的记忆。利用魔术口袋变换不同图形的卡片,练习让幼儿用手指表示个数,慢慢让数所表示的意义深入幼儿的心里。最后利用数字宝宝回家、数字找朋友的游戏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一个数所表示的是物体的个数。同时也锻炼了幼儿小手的灵活性,同伴之间的合作意识。

小班数学比一比教案反思【篇5】

活动目标

(一)尝试用重叠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大小,体验活动的乐趣。

(二)学习制作标记表示大小分类的结果。

活动重难点

(一)重点:尝试用重叠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大小。

(二)难点:学习制作标记表示大小分类的结果。

活动准备

(一)幼儿事先学唱歌曲《碰一碰》。

(二)幼儿用书第7册第7页。

活动过程

(一)小手小脚比一比——尝试用重叠的方法比较手或脚的大小。

1.幼儿随音乐用重叠的方法比较手的大小。

教师:小朋友们,我们来和好朋友比比手的大小吧,可以怎么比?(引导幼儿运用重叠的方法比较。

教师:找一个朋友比一比,找一个朋友比一比,比哪里?小手比小手。(幼儿随音乐做动作,用重叠的方法比较手的大小。)

教师:再换一个朋友比一比。(随音乐再次游戏。)

2.运用重叠的方法比出大手王。

教师:谁是我们班的大手王?我们再来比一比,如果你的手小,请回到位置上,如果你的手大,请继续找人比。(幼儿根据要求继续随音乐游戏。)

3.用同样的方法比出小手王、小脚王、大脚王等。

(二)鞋子分一分—观察鞋子的不同特征并进行分类。

1.观察鞋子的不同特征。

教师:这些鞋子都一样吗?它们有什么不同?

2.尝试按大小特征将鞋子分类,并进行连线。

教师:这里只有2个鞋架,怎么分呢?(当幼儿分成3类时,如根据款式、颜色分,引导发现只有2个鞋架可以放,提示根据大小分类,并用连线表示。)

3.幼儿将鞋子分类放进鞋架里,并制作标记。

教师:有什么办法让妈妈知道1个鞋架放大鞋子,1个鞋架放小鞋子?(当幼儿根据大小分时,启发幼儿制作标记表示分类结果,如给大的鞋架上画上大圆点,给小鞋架画小圆点。

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幼儿园教案频道为您编辑的《幼儿园中班数学游戏教案《比一比-轻重》含反思》内容,希望能帮到您!同时我们的幼儿中班数学游戏教案专题还有需要您想要的内容,欢迎您访问!

相关推荐

  • 幼儿园中班教案《比一比》含反思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幼儿园中班教案《比一比》含反思》中班教案《比一比》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通过观察、操作、游戏等让幼儿初步感知物体的粗细,引导幼儿感知物体的粗细,并用语言...
    2022-04-23 阅读全文
  • 中班游戏教案《比一比》 【活动目标】 数学区--比较7以内的两数关系 目标: 1.发现7以内前后两数之间多1和少1的关系。 2.学会按照数量的多少排序。 【活动准备】会沉的材料、会浮的材料,装有清水、盐水与糖水等水盆若干,记...
    2020-09-21 阅读全文
  • 中班游戏教案:比一比 【活动目标】数学区--比较7以内的两数关系目标:1.发现7以内前后两数之间多1和少1的关系。2.学会按照数量的多少排序。【活动准备】会沉的材料、会浮的材料,装有清水、盐...
    2020-03-20 阅读全文
  • 幼儿园中班游戏:比一比 一、重点区:数学区--比较7以内的两数关系目标: 1.发现7以内前后两数之间多1和少1的关系。 2.学会按照数量的多少排序。 投放材料:会沉的材料、会浮的材料,装有清水、盐水与糖水等水盆若干,记录表...
    2019-12-16 阅读全文
  • 中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比一比》 设计意图: 中班的幼儿对周围的事物已经在细心观察,他们会进行一些初步的比较分析,如:在餐后活动时间,小朋友喜欢聚在一起讨论外面横着竖着的栏杆,有的说这个大、那个小;这个胖、那个细,说明幼儿对同类事物开...
    2021-05-26 阅读全文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幼儿园中班教案《比一比》含反思》中班教案《比一比》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通过观察、操作、游戏等让幼儿初步感知物体的粗细,引导幼儿感知物体的粗细,并用语言...

2022-04-23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数学区--比较7以内的两数关系 目标: 1.发现7以内前后两数之间多1和少1的关系。 2.学会按照数量的多少排序。 【活动准备】会沉的材料、会浮的材料,装有清水、盐水与糖水等水盆若干,记...

2020-09-21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数学区--比较7以内的两数关系目标:1.发现7以内前后两数之间多1和少1的关系。2.学会按照数量的多少排序。【活动准备】会沉的材料、会浮的材料,装有清水、盐...

2020-03-20 阅读全文

一、重点区:数学区--比较7以内的两数关系目标: 1.发现7以内前后两数之间多1和少1的关系。 2.学会按照数量的多少排序。 投放材料:会沉的材料、会浮的材料,装有清水、盐水与糖水等水盆若干,记录表...

2019-12-16 阅读全文

设计意图: 中班的幼儿对周围的事物已经在细心观察,他们会进行一些初步的比较分析,如:在餐后活动时间,小朋友喜欢聚在一起讨论外面横着竖着的栏杆,有的说这个大、那个小;这个胖、那个细,说明幼儿对同类事物开...

2021-05-26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