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早期教育。
家庭与学校都是教育孩子的载体,家长与教师互相配合可以扬长避短,更好激发孩子潜能!教师有树立正确的家长观,实现家园相互配合,同步教育,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那么,有哪些可以用在孩子身上的教育资源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婴儿学手语有利于提高智商》,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在美国,几年前,婴儿手语还是个新生事物,而现在,却已成为主流现象。研究显示,2岁前,教孩子多用手势,可以促使他们更快学会说话,甚至还可以提高他们的智商。比如,表达吃时,用食指轻触嘴巴;喝则需要拇指抬起,四指微屈,形成奶瓶的形状;牛奶可以用牧民挤奶的动作代替,反复握紧、张开拳头。婴儿学手语,脑瓜更聪明。
尽管教给宝宝手语好处很多,但却非常难。以下一些建议或许可以使这项工作变得简单一点。
1.早点教:最好在孩子几周大的时候就开始。这就像学习一门语言,年龄越大,学习越难,教给宝宝手语也是如此。YJS21.COm
2.从少数几个起步。例如吃、喝、爸爸、妈妈……因为吃、喝是宝宝每天都会做的事情,爸爸、妈妈是最常见的,宝宝们总是更容易接受最常见的或对他们最有帮助的手语。
3.让手语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4.借助书本和网络教学。孩子总是对电视上看到的东西怀有莫大的兴趣。因此,可以购买教宝宝手语的录像和光盘,或一些关于儿童手语的书籍。
5.制作手语卡片。就像教孩子写字一样,你可以制作手语卡片。
6.手势与实物相联系。教宝宝手语就像教说话。所以,在教手势时,也要记住把手势与实物联系以来。
7.手语与语言相结合。手语是宝宝说话的桥梁,对于简单的容易发音的词,他会尝试着说;对于难发音的词,宝宝也会用手语表达,这样无疑会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
8.循序渐进。宝宝学习手语要有合适的进度:0—8个月,以父母的手语演示为主;8—12个月的宝宝可以自己用一些手势了,父母也能从日常生活中逐渐观察到宝宝用手语表达自己;12个月以上的宝宝,往往能够更快地学习,当他们可以说出词语的时候,将会减少使用手语的频率。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有利于宝宝成长的“坏”本能
有利于宝宝成长的“坏”本能
[2008-04-2910:45]作者:佚名出处:医网录入:longxin
关键字:宝宝本能咬东西宝宝怕生有利成长
导读:很多大人喜欢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宝宝的一些举动,并试图去阻止或改正。其实,宝宝的有些举动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感知世界。比如孩子下面的一些举动,就是有利宝宝成长的“坏”本能。
很多大人喜欢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宝宝的一些举动,并试图去阻止或改正。其实,宝宝的有些举动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感知世界。比如孩子下面的一些举动,就是有利宝宝成长的“坏”本能。
有利于宝宝成长的“坏”本能
将东西放到嘴里咬
1岁以内的宝宝都喜欢把能够抓到的东西放到嘴里“尝尝”,大人觉得很不卫生,通常都要把东西从宝宝嘴边拿掉,甚至还会呵斥“不许吃,脏!”其实错的是大人,而不是宝宝。12个月以前,宝宝感知世界的开始就是他们的小嘴,大人千万不要强行阻止。家长应该找一些干净、柔软、安全的东西让宝宝尽情地咬,适当用用磨牙饼,宝宝会很开心的!
怕生
很多家长发现宝宝6个月以前谁抱都高兴,可是6个月以后却越来越怕生。家里来了客人或换个环境就不开心,甚至大哭大闹,这让爸爸妈妈很是尴尬。事实上,“怕生”不是宝宝越大越没出息,而是一种成长现象。6个月以上的婴儿已经开始会区分亲人和陌生人了,如果宝宝在脑子里检索不到眼前这个陌生人的形象,就会感到不安。正确的引导法应该是,一开始让陌生人和宝宝保持一定距离,以防宝宝受到惊吓,然后让宝宝逐渐去适应。
“乐此不疲”地搬运
宝宝长到一岁多时,可以满地乱爬乱走,并特喜欢搬东西,只要能拖得动的东西,就会从这头搬到那头,又从那头搬到这头,忙得满头大汗却乐此不疲。其实,爸爸妈妈完全不必为此烦恼,当宝宝发现许多东西会因他的努力而发生改变时,就会很有成就感。所以,此时应该多鼓励宝宝,在他能够得着的地方放些容易搬运但不会让孩子受伤的东西。
与老师沟通有利于宝宝成长
教育宝宝并不是老师一个人的事情,这需要家庭与幼儿园共同的去付出努力,并要做到时时的相沟通,找出孩子们一些问题所存的关键,并及时的采取措施进行更正!
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常有妈妈们反应孩子在家一个样,在学校又是另一个样子,这常常让父母们无法理解,其实使孩子产生这种双重的人格,多是由于父母与老师们沟通不及时所造成的,以下就来看两个小实例吧!
事例1
4岁半的小小是个文明的“小绅士”,从来不说脏话。但是一天从幼儿园回来,他竟然冲着爷爷喊:“臭老头,你快点儿走啊!”可是,爷爷非常宠爱这个孙子,还对他笑。此后,妈妈总能听见小小说一些脏话。
妈妈认为他的脏话应该是在幼儿园学的,便主动和老师沟通,把小小的这种行为反映给了老师。过了一段时间,幼儿园里开展学习文明礼貌活动,教育孩子们孝敬父母、尊敬老人、使用文明语言。同时,老师还布置一些给爷爷捶背、捏肩等家庭作业。在这个期间,妈妈经常和老师沟通,全家积极配合老师的教育,最后小小的坏行为彻底改掉了。
事例2
李文上幼儿园大班,一般妈妈接送他上幼儿园时,会询问老师他在幼儿园的表现,每次,老师都说“挺好的”。可是最近一段时间,妈妈发现李文和小区里的小朋友一起玩儿时,总会出现矛盾,有时他还霸占别人的玩具,把别的小朋友弄哭。这种情况不止出现一次,妈妈心想:“难道老师只是说好的,不说坏的吗?”
教育感悟
一般孩子在幼儿园和家庭的表现是有细微差别的,这种差别会导致妈妈的教育出现盲点。比如,事例2是一个典型的孩子交友的问题。一般在家里,大人们都让着孩子,所以这种情况不容易出现;而在幼儿园里,小朋友们都是平等的,这种现象就很容易发生。如果妈妈不知道孩子的这些行为,也就不容易发现他身上的问题。
而像事例1的妈妈就是位细心又聪明的妈妈。当她发现问题后,及时向老师反馈,还主动配合老师的教学,最后纠正了孩子说脏话的坏毛病。这一点很值得借鉴。(当然,事例1与事例2的表现,也可能与孩子的敏感期有关,这一点我们将在后面的章节里详细讲述。)
一些妈妈在实际生活中也懂得和老师多交流,但只是泛泛而谈,如问老师“我的儿子今天乖不乖?”“有没有进步?”等等类似的问题。老师提倡以正面教育为主,一般像这种问题,他大多会选择“报喜不报忧”。结果导致话题还没有充分地展开,就已经草草结束了。因此,妈妈要想了解真实的孩子,不仅要经常和老师沟通,还要找到沟通的好方法。
妈妈妙招
1.和老师的沟通一定要具体。
如果妈妈要想真正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就不能和老师泛泛而谈,而是要多问一些细节,像学习、饮食、娱乐、休息、与小朋友间相处的情况等都是和老师沟通的话题。然后,妈妈可以在这些细节中,慢慢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以及他身上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妈妈才能进一步和老师讨论相关的教育方法。
2.采用多种方式和老师保持联系。
妈妈可以利用接送孩子上幼儿园的时间,主动和老师交流。如果妈妈平时很忙,接送孩子的事情是由保姆或者老人代劳的,妈妈则可以找一个专门的时间,和老师交流,多了解孩子的情况。此外,短信、电话、网络等这些现代化的通讯工具,也是沟通的好方法,妈妈也可以采用这些方式,和老师保持频繁的交流。
3.和老师建立互相信任的关系。
有些妈妈喜欢在幼儿园领导面前或者其他妈妈面前谈论孩子的问题,这种方法不可取。因为如果建议和批评通过其他渠道传达到了老师耳朵里,这样很容易造成老师对妈妈的不信任感,最后导致老师“报喜不报忧”。
其实,当妈妈的意见和老师的意见不一致或出现其他问题时,最好的解决方法应该是直接沟通,妈妈应该主动向老师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提供合理的解决办法。当然,如果老师的品德或者教育方法存在严重的问题时,妈妈可以考虑向幼儿园领导反映。
4.向老师请教教育方法。
妈妈和老师沟通的目的不在于发现孩子的问题,而是在发现问题后,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老师更能把握住孩子的心理特点,也能够更客观地看待孩子的优点和缺点。因此,在这些方面,妈妈要多向老师“取经”,向他了解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特点,并请教适宜的教育方法。
5.客观、坦诚地看待老师对孩子的评价。
有些妈妈听到老师夸奖孩子,就盲目地认为孩子“一好百好”,当听到孩子哪方面能力欠缺或者发展得慢时,又很着急,这种过度紧张的情绪只会给自己和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其实,孩子在发展阶段变数很大,所表现出来优势和劣势也并不能代表以后会怎么样。只要妈妈对孩子抱有信心,从正面引导他,孩子自然会朝一个好的方向发展。
这样生气更有利于亲子关系
这样生气更有利于亲子关系
这几天,一直在给儿子读绘本,读到其中一本,叫做《妈妈发火了》,是韩国的一本绘本,据说还挺有名。
在现代的家庭教育中,非常推崇尊重孩子的本性,不能对孩子生气、也不能对孩子大声“吼叫”。趴趴君不是否定这种观点,而是觉得这种对孩子的所谓“尊重”,却是对父母个人意志的极大践踏。我们都是人,都有克制不住生气的时候,这是真实的我们的一部分,这是真实的人生的一部分。生气的时候憋着,时间久了,难保不对身体产生什么的影响。
为了对孩子的爱,就无视父母?这样当然是不对的。对于生气,趴趴君认为应该一概理解、一概允许、一概接纳。
所以对孩子生气真的可以吗?
是的,生气可以。但是怎么生气,却是挺大的一门学问。也许小山的妈妈就是没学会怎么正确生气,才导致一切可怕后果的。
生命教育与生命成长的倡导者、畅销书《妈妈,请这样爱我》的作者林巨建议,家长在生气的时候如果能做到以下三点,就一定会没事:
1、生气时,只表达自己的情绪、不去攻击孩子(的行为、思想、情绪……)
比如:孩子把你辛辛苦苦收拾好的房间,又瞬间弄乱了。
可以说:我很生气、我很失望、我很伤心……
不要说:你怎么这样!你这个混蛋!你太不像话了……
就是说我+情绪词汇,不能说你+情绪词汇。
2、实在没办法控制情绪,就请离开现场。对着空气或者马桶发泄自己的愤怒。总之,无论如何,都不要压抑自己的情绪。用无害的方式释放出一定要释放出的情绪,这是最好的选择。
3、学会和自己的心在一起,和自己的生气、自己的愤怒对话。这一点比较复杂,这是林巨一直提倡的生命成长之路,也是生命教育的要义,如果有家长有兴趣,可以去看一些这方面的书籍。
温馨提示
做到上面三条原则,学会会“生气”,不仅不会造成恶果。相反,这样的“生气”反而对能帮助孩子更好的面对真实的生活、真实的别人、真实的自己。也就是说,这样去生气,反而会让彼此之间情感的纽带,更加紧密、真实。
参与家务劳动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
美国哈佛大学的学者们在进行了长达二十多年的跟踪研究后,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爱干家务的孩子与不爱干家务的孩子相比:失业率为1:15,犯罪率为1:10;离婚率与心理患病率也有显著差别。由此可见,参加家务劳动不仅仅是孩子为父母分忧的权宜之计,更重要的是它关系到孩子今后的就业成才和生活幸福。因此,我们要创设良好的条件,让孩子从小就自然而然地参与并热爱劳动。
1、切记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的最主要目的是为了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做父母的一定要记住,不是家庭劳动需要孩子,而是孩子个性的发展需要家庭劳动。孩子参与家务劳动的着眼点不应放在劳动的效益上,而应放在劳动对孩子的个性全面发展的巨大意义上。由于经验和能力的局限,有时孩子的劳动也可能会给父母带来更多的麻烦,但是从教育孩子,促进孩子健康成长这个长远的目标来考虑,还是值得的。
2、让孩子明确:干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是每个人应尽的一份义务。应该从小就让孩子明白参加扫地、洗菜等家务劳动,是他自己应尽的一份义务,而不是帮父母干活,这样孩子在干家务活时,就心甘情愿地去做,而不会讨价还价地讲条件了。而有的家长在让孩子干活时总爱说:“你帮我干点活。”久而久之,就会使孩子缺乏家庭责任感,也就不愿意干家务活了。也不要以贿赂的手段来利诱孩子做家务活动,否则,没有“实惠”作强化物时,孩子就不愿干家务活。
3、让孩子模仿父母做家务。孩子在幼儿期时是好奇和好模仿的,他们在看到家长整理房间、洗衣服、菜等时,会有一种新奇感,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非常乐意模仿家长做这些家务活。你洗衣,他就在旁边玩肥皂;你包饺子和面,他就伸手去揪一块面玩。这时,我们可以吩咐孩子做一些十分简单的事情,如,拾起娃娃,把报纸拿给爸爸,给妈妈拿双拖鞋,把自己的垃圾、废纸等丢到废纸篓中等。
如果从孩子的幼儿期开始,就让其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愉快地参加家务劳动,而且没有辛苦的感觉,更不会认为是额外负担。4、要让孩子体会到劳动的快乐。安排一些你和孩子可以一起做的家务。安排孩子做那些他感到对家庭生活做出重大贡献的家务劳动。如扫地、洗菜等。让孩子做的家务活要有趣味性,如帮助摆餐桌时,可让他放一些色彩鲜艳、有图案的桌垫、餐巾纸等;请孩子把脏衣服放到贴有米老鼠的衣篓中,这样,孩子对家务活就会感兴趣而乐意去做。在劳动中增加竞赛性,如你在家务劳动中和孩子玩“比比看谁做得好做得快”的游戏,相信孩子会更乐于帮忙。
5、父母应成为热爱劳动的榜样。平时父母不要因为做家务而发牢骚,否则,孩子会认为家务劳动是很累人的,因而不喜欢做家务。如果父母做家务时放点音乐、哼哼歌,就不会使孩子对家务产生反感。即使父母有时讨厌做家务,也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发牢骚。做父母的更不要在要求孩子做家务时,自己却在一旁看电视或玩电脑游戏。
6、不要用劳动来惩罚孩子。在孩子犯错误后,有的家长喜欢用劳动来惩罚孩子,还美其名为“劳动改造”。事实上,这样的教育,不但没能使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相反还会使孩子对劳动产生厌恶感。
“五四”PK“六三”?哪种学制更有利于成长
在人们习惯了小学六年、初中三年的“六三”制后,一种小学五年、初中四年的“五四”制近年来也在部分学校里推行或试点。不久前,北京市丰台区公布“十二五”时期教育事业发展规划,规划明确提出,未来5年该区将尝试“小学五年、初中四年”的学制改革。一石又起千层浪,关于义务教育学制改革的问题又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引发了新一轮讨论。这一改革是利是弊?
到2010年底,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到100%,小学五年巩固率达到99%,初中毛入学率达到100%。在基本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目标的前提下,如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如何让学生更全面、更健康地发展,学制改革无疑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
“六三”制是我国的主导学制,部分学校实行“五四”制
多年来,学术界对义务教育阶段学制改革展开了多种讨论;在实践中,以北京景山学校为代表的很多中小学校也一直不断地对学制改革进行着有益的探索。
北京景山学校创办于1960年,它是一所专门进行城市中小学教育改革试验的学校。从建校起,学制改革就是本校教育改革试验中重要的一项内容。 1982年学校把“六三”制改为“五四”制,并提出小学、初中九年一贯无淘汰制。另外,北京景山学校小学语文、数学都是使用本校自编教材,其中九年一贯小学语文及数学实验教材已经被教育部批准为实验教材,在全国很多学校里推广使用。
2004年,上海市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实行“五四”制,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当时就曾引发了一轮关于义务教育学制的讨论。综合全国各地的反映,大致分为三种态度:一是实行两种学制并存的自由选择,以北京为代表;二是对“五四”制暂不推行,以广州为代表;三是由“五四”制向“六三”制过渡,以湖北为代表。
北京市丰台区的《丰台区“十二五”时期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是今年5月公布的。纲要提出,未来5年该区将通过资源共享、特色衔接等方式,重点推进东高地单位型和方庄地区型集群学校建设,并尝试“小学5年、初中4年”的学制改革。据北京市丰台区教育委员会主任冯晓光介绍,该区东西狭长,学校分布较散,不利于资源整合和共享。教育集群建立后,同一地区的学校可以资源共享,这不仅包括硬件设施,还包括师资。冯晓光举例说:“比如,一个学校缺某学科的老师,另一学校却有这一学科的富余老师,这些富余老师就可以跨校兼课。现在小学阶段的学习压力不大,而中学阶段学习压力比较集中,如果能够改变一下学制,可以使这种状况得到缓解。”
广州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将“五三”制改成了现在的“六三”制。“近几年学生上学年龄已经提前了1岁,由7岁变为6岁,学生读到六年级时也只不过 11岁左右,年龄还比较小,还是读小学比较恰当。”北大附中广州实验学校的钟婉明老师说:“虽然现在孩子成熟较早,青春期也来得较早,但是学习能力和自理能力还比较差。”
安徽省合肥市一些教育界的领导及专家,早在10多年前就提出学制改革问题,并且在部分学校进行了“五四”制的试验。于是,先后有合肥市长江路三小、合肥市南门小学、合肥蚌埠路二小、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学等学校进行了“五四”制试验。后来因种种原因,部分学校中途停止了试验,一直坚持的学校在艰难的探索中目标越来越明确,同时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教育改革忌跟风,“五四”“六三”优劣见仁见智
一些“五四”和“六三”制学生的家长一起探讨后认为,个别小学读5年的同学,数学基础不如小学读6年的同学扎实,比如小数运算,课余和假期需要去补习。若读6年,就有大量时间可以不断练习,基础自然很扎实,不用去补习班。但是初中读4年确实比初中读3年的同学学习时间长、负担轻、质量高。
“小学5年完全可以完成教学阶段的任务,初中阶段4年有利于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进行了20多年学制改革的试验,北京景山学校校长范禄燕认为,“五四”制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一种比较好的学制。
而许多学校的老师都支持“六三”制,其中一个原因是现有教材编制较难、较深,按照5年的小学授课时间老师根本讲不完内容,因此学校出现了不停地加课的情况,学生吃不消,老师也直喊累。
合肥市第四十二中学的方立平老师一直提倡“五四”制。他用龟兔赛跑的故事做了一个假设:如果能使兔子振奋起来,肯定会用较少的时间跑在乌龟前头。可是长期以来,我们总有这样一个思维定势:寄希望于兔子睡大觉,而想办法使乌龟锲而不舍,去夺取最终胜利。
有不少教育专家认为,“六三”制已是我国的主导学制,不宜轻易变动。新中国成立前“六三”制曾稳定了近30年,行之有效。新中国成立后的反复中也屡次施行“六三”制,积累了不少经验。何况,它在我国现行学制中已占主导,也是当今世界学制最通行的一种,没有必须舍弃、另起炉灶之理。而且,已有小学六年级校舍、师资等“搬”不到初中去,徒增初中办学条件的紧张,浪费本已十分短缺的教育资源。
杭州市安吉路实验学校在经过多年的“五四”制后,校长骆玲芳的看法异曲同工:“教育不能跟风。我们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办教育。要想改变学制,一定要做好师资、经费、设备等方面办学条件的准备工作。随意改变学制是违背教育规律的,毕竟孩子的认知水平是随年龄增长而增长的,提前学习,只会让学习困难生增加。”
“从‘五四’制试验的选点来看,大部分是经济文化中等程度以上的地区。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还有相当数量的没有受过正规培训的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在这样的师资条件下,小学5年不一定能合格地学完原来6年的内容。另外,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为双语教学,用6年时间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已经很困难,再缩短一年必然会导致教育质量的下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李家永分析,选择“六三”制不必增加校舍、师资等即可实现,同时也不会导致过多的家庭教育支出,可以防止辍学流失率上升。
以促进学生整体发展为前提,义务教育学制分段可多样性
《上海教育》杂志副主编、上海教育新闻中心主任沈祖芸认为,判断一个学制是否合理,是否具有生命力,最主要的还得看它是否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否有利于学校办学质量的提高,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学制改革需要认真研究学校教育的性质、方针、目标、任务、入学年龄、修业年限等一系列问题。义务教育作为普及教育,应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方针和如何做人的培养目标及相应的教育任务,在此基础上才能确定义务教育的弹性入学年龄和修业年限,并进行与其学制配套的相关改革,从而达到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和学生整体素质的目的。
对于学制问题,广州康乐小学的一位老师提出了新的看法,即最好不要将九年义务教育分成小学和中学两个阶段,应该推行九年一贯制。他说,无论是小学还是初中,都是义务教育,如果这个阶段的孩子都在同一个大的教学环境下学习,更便于交流和成长。而且学生在心理上也不会觉得六年级到七年级是一个坎,在同一个环境中就可以很自然地升上去。这就需要对现有义务教育资源进行大的整合,并加强有效的管理。
著名教育学者黄济、王策三主编的《现代教育论》中提出,义务教育学制分段应多样化。我国义务教育规定为9年,把发展义务教育的责任交给了地方,即规定了义务教育管理上的地方分权性质。
因此,我国义务教育学制的改革,应走出一味着眼于学段划分的模式,在实行素质教育和弹性学制的总原则下,明确义务教育的性质,提出小学、初中的具体教育方针,确立义务教育阶段合理的培养目标、任务以及入学年龄和修业年限;进行其课程体系与内容、教学方法及评价体系的配套改革,从而达到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和学生整体素质的目的。
高智商≠天才
有人认为,智商表示学习知识的能力,于是能考高分的孩子常被认为是高智商的孩子,并把智商当做衡量一个人聪明与否的标志。实际上,智商这把衡量智力水平的尺子是有缺陷的,它是对一定人群按统计学方法得出的商数,虽与智力有一定关系,但并不等于智力水平,绝不能完全反映儿童的智力。我们一般所指的智商实际上只是学习知识时所显示出来的学习能力,可谓之“学业智商”,然而随着学业结束进入研究领域,取而代之的评价标准是“创造力”。
目前的智力测试通常由3部分内容组成:语言、数字和图像。然而智力的全部内涵要远远超出这几项。哈佛大学的一位教授认为,人有音乐、语言、空间、数学、运动、人际关系、心理调节等7种智能,目前的智力测验是不可能全部测试出来的。
据报道,在我国,智力超常儿童和智力迟滞儿童都只占人群的极少部分,两者相加也不足10%,90%以上的儿童都属智力正常范围。因此,家长们不必过分关注智商测试的结果。更何况,如今很多智商测试本身就缺乏科学性和严肃性,一些人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和指导就到处给儿童测试,使得测智商像测身高、体重一样的泛滥起来,其结果是给被测试者带来危害。其实,测定智商的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因为智商的测定对环境的要求非常严格,甚至对光线、室内陈设、湿度等都有严格的界定。另外,测评人员说话的速度、声调等都可能对被测人产生影响。因此,智商测定绝不是任何人在任何环境条件下都可以随便进行的。
一位心理学家曾选出若干名学生进行智力测评,但不透露真实情况,然后随意将学生分为两组,指出一组是智力好的,另一组是不好的。半年以后发现,被称为好的一组智力果然好起来,而另一组果然成为不好的。这个实验结果表明,老师和家长若将自己的主观期望带进去,会对学生的智力产生重大影响。2-15岁儿童处于成长发育的镜像自我认知阶段,他们要通过他人的反应来认识和判断自我,因此,千万不要对孩子的智力下总结性结论。专家们认为,测智商只是对那些疑似超常化、弱智儿或心理有问题的儿童才适用,一般人不必测智商。
另外,人的智商是变化的,这一次的智商测试只能说明他此时此刻的智力状态,而不能作为预测将来智力的指南。事实证明,智商与遗传有关,但后天的努力更为重要。要使孩子在日后的事业中获得成功,关键是教育得法、环境适宜,这样才能使孩子变成真正的“高手”或“大师”。
新生儿游泳能帮助提高智商
父母当教练有助于情感交流
作用婴幼儿游泳健身又健脑
专家观点:专家表示,婴幼儿游泳益处多:可最大限度释放宝宝好玩的天性,帮助宝宝更健康、快乐地成长,可以促进婴幼儿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肌肉骨骼等系统得到充分发育。
新生婴儿游泳还可促进婴儿脑神经的生长发育,促进消化吸收,提高对外部环境的反应能力,提高婴儿的抗病能力,促进婴儿正常睡眠节律的建立,减少不良睡眠习惯的形成,有利于孩子早期的教育,提高孩子的智商、情商。
新生儿保健:老师表示,新生儿游泳时由于不断地蹬腿,从而促使排泄,如果给刚出生不久的婴儿训练游泳,还有助于孩子胎便早排出,生理性黄疸早消退,营养早吸收等好处,生理性体重下降早恢复。并能够使婴儿在宫内蜷曲已久的肌肉、关节、韧带得以轻松舒展。
增强心脏功能:游泳过程中,婴儿全身肌肉的耗氧量增加,水对外周静脉的压迫有效促进了血液的循环,提高宝宝的心脏功能。
促进脑神经发育:游泳时,尽管有项圈等的辅助,但孩子需要自己去平衡。同时,运动给婴儿带来全方位的刺激,这种刺激反馈到大脑皮层,能有效促进婴儿脑神经的发育,激发婴儿的本能和潜能。
利于体格发育:婴幼儿在游泳时,有效刺激骨骼、关节、韧带、肌肉的发育,促进宝宝身高增长,使宝宝体格健壮。同时还能充分地接触阳光、水、空气,促进机体对维生素D的吸收,有利于体格发育。
方法宝宝一出生就应学游泳
偶尔让孩子的诡计得逞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偶尔让孩子的诡计得逞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大多数情况下,我都极其推崇严格的育儿观,因为独生子女的家庭,宠孩子的家长太多了。不过,最近遇到一个困惑的妈妈,孩子总是咬指甲,咬碎了,还不停地啃,明显有心理压力。突然觉得狠心和严格也是要适度的,孩子和成人的生活内容常常是冲突的,因为大人的口头禅就是:不可以!不要这样!不许做这个!在英语里往往是:No.Cannot.Dontdothat!Stopit!但孩子的天性是要探索、要发泄旺盛的精力的,很多在大人眼里莫名其妙、无关紧要的游戏活动,在于孩子可能就跟上班、工作甚至科学研究一样重要。如果我们总是让孩子自己的愿望无法实现,那么孩子的精神世界一定是压抑的。哪个孩子小时候不是故意做点坏事让父母头疼啊,比如一岁多的孩子尽管非常依赖亲人的照顾,但是把卷筒纸拉得满地都是,把厕所搞得银装素裹、一片白花花的时候,他们总是悄无声息一个人进行的,直到大人大呼小叫地赶到并收拾残局。还比如两岁多的孩子明知道水是用来喝的,却偏偏把杯子里的水倒在桌子上,看着水的流向,还拿餐巾纸吸水,甚至把吸过水的餐巾纸往嘴里放,也是悄悄地进行,因为他们都知道这是大人眼里的“不可以”。
但他们情愿挨骂也要玩,因为,第一,好玩,玩的愿望胜过挨骂的痛苦,第二,谁能说这不是孩子故意跟大人过不去呢,因为他们总是被大人控制着,遵守一切大人制定的规则,所以偶尔玩个小把戏,让大人头痛,即使被骂的时候心里也是偷着乐的,看着总是控制一切的大人失态的大呼小叫,就好像看到天天板着脸训斥下属的上司失态一样让人高兴。
在儿童与成人的斗智斗勇中,不妨偶尔让孩子得逞,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常常让大人的头痛的都是聪明孩子!
孩子高智商=关爱+教育
我们都知道孩子的智商高低遗传于父母亲,但是环境对孩子的智商也是有影响的,你知道吗?孩子的高智商等于父母的关爱加教育。
专家认为,孩子的智商不但受到遗传基因的影响,周围环境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关爱加教育才是使宝宝得到高智商的关键所在。
一些父母自己非常聪明、能干,然而他们的孩子却在同龄人中显得默默无闻,有时在学习一些新知识、新技能的时候,非但没能体现出过目不忘和快人一步的能力,有时学习速度甚至比其他孩子还要慢。于是,这些父母们会非常失望,感觉孩子没遗传到自己的优良因子。
专家认为,孩子的智商不但受到遗传基因的影响,周围环境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关爱加教育才是使宝宝得到高智商的关键所在。
其实,先天遗传因素固然重要,但它却不是培养聪明宝宝的关键。专家认为,孩子的智商不但受到遗传基因的影响,周围环境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关爱加教育才是使宝宝得到高智商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为你提供了一些促进宝宝大脑发育的“爱心秘诀”,现在就行动起来,用你们的爱,把宝宝变得更聪明。
秘诀一、交谈
专家认为:一个人在语言上的智商与他在婴儿时期听到的词汇量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父母和宝宝说的话越多,他的词汇量就越丰富。由于婴儿的思想还局限在具体的事物上,所以话语要尽量简短,多说些和宝宝有关的话题,比如他的婴儿车或他的玩具等。在宝宝试着和你交流时,你也可以用话语描述出他的意图。
秘诀二、阅读
父母可以边读边指着书上的字,让宝宝意识到你读的东西从哪来,以及你阅读的顺序是按照从左到右、从前往后的。一本书读完一遍后,你可以再给他读第二遍、第三遍,每读一次,孩子的印象就加深一些,不用担心他会听得厌烦,能够“预知”下面的故事会让宝宝感到兴趣盎然。这样一起阅读有助于在你和宝宝之间建立起一种精神上的纽带,而且对宝宝学习新事物很有帮助。
专家认为:和宝宝一起阅读,能使他顺利地掌握有关读写的一些基本信息。另外,如果你平时注意多给他看些老虎、轮船、飞机等平时不常见的东西的图片,也可以让宝宝学到很多新东西。
秘诀三、在交谈的时候运用手语
在小宝宝不会说话前,可以使用手语和他进行交流。比如,“书”可以用手掌一开一合来代替,如同翻开或合上书本;“鸟”可以用食指和大拇指放在嘴边一张一合来表示,就好像鸟嘴的形状。
根据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学会手语的孩子不但比那些没有学手语的孩子说话早,而且智商也高。也就是说手语对婴儿智商和语言能力的发展能够起到积极的影响。
秘诀四、母乳喂养
通过对吃母乳和吃配方奶粉的宝宝进行的脑力测验得出结论:吃过母乳的孩子的表现一般都比那些吃配方奶长大的孩子要好。而且在一岁以内的宝宝吃母乳的时间越长,智商就越高。
当然,采用人工喂养的爸爸妈妈也不必过于烦恼,研究显示:平均起来,喂养方式的不同只会导致宝宝最后的IQ值相差几个百分点而已。但是专家提醒人工喂养的宝宝一定要在1岁以内注意补铁,因为美国密歇根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在幼儿期缺铁的孩子,等长到10几岁的时候,他的运动神经和认知的能力会比同龄的孩子差一些。
秘诀五、给孩子独处的时间
不要无时无刻地拿个玩具在孩子眼前晃来晃去,这样做不但不能激发他学习的兴趣,反而会令孩子疲惫不堪,甚至会让孩子的观察范围缩小,只注意自己眼前的玩具,而减少对其他信息的摄取。有一种观点认为,小宝宝需要爸爸妈妈夜以继日地关怀和照顾,但也不时需要地一些自我空间,一个人玩玩具,或者到处爬一爬。
秘诀六、支持
一旦宝宝确认你是值得信赖的,并且可以随时随地从你那里得到爱和帮助,他就开始了自己的探索旅程。也许你会发现,宝宝经常会拉着你,把一朵花指给你看,或者是拼命地让外婆去看他发现的一颗星星,其实这些行为都反映了他想建立一种纽带,亲人与他之间的,一种支持他走向外面世界的纽带。这个阶段,爸爸妈妈应该经常抱抱或搂一搂小宝宝,多和他有一些目光上的交流,这样可以激发宝宝想要与人交谈,进而进行交流的欲望。只有更多地探索和与外界交流才能更好地刺激宝宝的大脑发育,让他们越来越聪明。
家园共育《婴儿学手语有利于提高智商》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婴儿早期教育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