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歌谣。
学校与家庭分工合作,一个教育孩子日常生活习惯,一个教育孩子做人做事!家长与教师之间需要经常进行沟通与交流,帮助孩子们走出一条精彩的人生之路!那么,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方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善待智障儿童,展现真实人性”,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这是由E度论坛网友“绿萝儿”分享给大家的故事,希望能认真阅读。
在一个学习迟缓儿童学校的募款餐会上,在场的所有人永远忘不了其中一个学生的父亲所说的话。
在推祟学校和教职员的付出和贡献后,这个家长问了一个问题:“照理说在无外力干扰下,大自然所创造的一切都是完美的。但我的儿子,西恩,他无法像别的孩子那样学习,他无法像别的孩子一样理解事物。 在我孩子身上,大自然的法则何在?”
所有听众都哑口无言。
这个父亲继续说:“我相信当像西恩这样有身体及心智残缺的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是一个展现人类真实本性的机会,而这一次,体现在别人如何对待这个孩子。”
接着,他说了下面这个故事:
西恩在一个公园,里面有些西恩所认识的男孩正在玩棒球。西恩问我:“你想他们会让我一起玩吗?”我知道大部份的孩子不会想要有西恩这样的孩子在自己的队上,但身为一个父亲我同时也知道若他们能让我儿子参加,这会让他得到他所迫切需要的归属感并建立起自己虽然是残障仍能被接受的信心。
我走近一个男童(不抱太大希望的)问他西恩可否参加,他看看周围的队友然后说“我们输了 6 分而现在正在第 8 局上,我想他可以参加我们的队,我们会在第 9 局设法让他上场打。”
西恩带着满脸的喜悦困难地走向他的球队休息区,穿上该队的球衣,我悄悄地滴下眼泪,心中有满满的温暖。那些男孩也看出了我对于儿子被接纳的喜悦。
在 8 局下,西恩的队追了上来,但仍然还输 3 分。第 9 局上半场,西恩戴上手套防守右外野,虽然没有球往他的位置飞来,但能在场上他已经很高兴了,我从看台上向他挥手他笑的合不拢嘴。
在 9 局下,西恩的球队又得分了。而此时,二出局满垒的状况,下一棒是球队逆转的机会,而西恩正是被排在这一棒。
在这个重要关头,他们会让西恩上场打击而放弃赢球的机会吗?让人惊奇的是他们真的把球棒交给了西恩,大家都知道西恩根本不可能打到球,因为他甚至不知道怎么握球棒更别谈碰到球了。
然而当西恩踏上打击位置,投手已经明白对手为了西恩生命中重要的这一刻放下赢球的机会,所以他往前走了几步投了一个很软的球给西恩让他至少能碰一下。
第一球投出来,西恩笨拙的挥棒落空。投手又再往前走了几步投出一个软软的球给西恩。当球飞过来西恩挥棒打出一个慢速的滚地球,直直的滚向投手。球赛眼看就要结束。
投手捡起这软软的滚地球,就可轻易的把球传给一垒手让西恩出局而结束这场球赛。然而投手把球高高的传往一垒手的头顶上方通过,让他所有的队友都接不到。
每个站在看台上的人不管是那一队的都开始喊着:“西恩,跑到一垒!跑到一垒!跑到一垒!”
西恩这辈子从来没有跑这么远过,但他还是努力跑到了一垒。他踩上垒包眼睛张的很大而且很惊喜。每个人都喊着说:“西恩,跑向二垒,跑向二垒!”
刚喘过气,西恩蹒跚的跑向二垒,很辛苦的往垒包跑。
这时,就在西恩往二垒跑时,右外野手拿到了球,这个全队最矮的小子第一次有了成为队上英雄的机会了。
他大可把球传向二垒,但这个全队最矮的小子了解投手的心意,所以他也把球故意高高传过三垒手的头顶过去。当前面的跑者往本垒跑时,西恩跌跌撞撞的往三垒跑。
大家都喊“西恩,跑向三垒,跑向三垒!跑下去,跑下去!”
西恩能到达三垒是因为对方的游击手跑来帮忙将他带往三垒的方向,而且喊着,“跑到三垒,西恩,跑到三垒。”
当西恩抵达三垒,双方的选手和所有的观众都站起来,高喊着,“西恩,全垒打!全垒打!”
西恩跑回本垒踩上垒包时,大家为西恩大声喝采就如他打了一个大满贯并为全队赢的比赛的英雄般。
“那一天”,那个父亲两颊泪流满面轻柔的说,“两队的男孩子把真爱和人性的光辉带进了这个世界。”
西恩没能活到另一个夏天,他在那年的冬天过逝,但他从没忘记他曾经是个英雄而且让我那们高兴,以及他回家时看着妈妈流着泪拥着她的小英雄的那一天!
有一个智者说过;要评价一个社会就要看这个社会如何去对待他们之中最不幸的人。
小黑的一点叨唠:在总部大楼对面的小区里,有一个小水果摊,老板娘有一个智障的孩子。小编每次路过时,都习惯买一点水果。也许在中国,在北京这样生活节奏紧张的都市里,我们能做的不多,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善待孩子的“胆小”
善待孩子的“胆小”
编导语:孩子上小学了,从老师得来的反馈和平时我们所听到的人们孩子的评价
都是一样的,"那就是胆小"。
孩子上小学了,从老师得来的反馈和平时我们所听到的人们孩子的评价
都是一样的,"那就是胆小"。
很长一段时间,我似乎很为此伤心。孩子似乎无法和陌生的小朋友沟通,每
每有陌生人在场,孩子总是显得特别胆小,自己一个独自去玩了。
于是,我给孩子做了项特殊的要求,每天给我在学校里认识一个新的朋友。
可是一个月过去了,孩子在班上只认识了几个人。
有时,看到孩子见到陌生人的那份不自然,特别是有人在孩子面前嫌弃他的
胆小时,我本来也想训训自己的孩子怎么如此胆小,但我忍住了。
我突然想到了一个简单的问题。我也是生性内敛的人,我没有教会孩子如何
和人沟通。小的时候,孩子见到陌生人,我并没有示意孩子要和人热情地打招呼
。平时,我也很少带孩子去走亲访友。常此以往,孩子似乎不懂得和人交往,变
得渐渐胆小,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了。
意识到问题的所在之后。我尝试着引导孩子去小朋友沟通,带孩子去公园玩
。以往见到陌生人我都很少搭讪。但为了帮助孩子克服胆小,我主动过去和小朋
友搭讪,先和小朋友聊开了,然后,再慢慢让自己的孩子试着和小朋友聊天。刚
开始,我只是让孩子简单地搭话,让孩子有个适应的时期。
我帮孩子引荐认识后,让孩子渐渐独立和陌生人沟通、聊天。经过一段时间
的训练,我发现孩子其实不象我和他人眼中的那样胆小。很多时候,只是我们没
有引导孩子去和人交往而已。
如今,我无需再去抱怨自己孩子的胆小了。但是,和其他小朋友相比。我的
孩子在人际交往似乎确实比较被动、积极性不够,而这点我也是如此。也许是遗
传的因素,也许是自己观念的改变。我不再苛责孩子改变,因为我明白了其实这
个世界每个人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不可能所有的人都胆大。
胆量无法复制,性格无法复制,认识了这一简单的道理后,我渐渐接纳了我
的那个曾经胆小的孩子。
充满人性的爱,本就自私
去年12月,我和她妈妈去批发市场买袜子,给香香买了十双粉色的袜袜,上面还有喜羊羊,香香那个时候就喜欢粉色和喜羊羊,我们想这袜子她一定会很喜欢的。结完账,妈妈忽然想起子子(第一个故事里的男主人公)来,就把其中两双粉袜换成了两双黑袜,准备送给子子。
回到家,妈妈把粉袜袜给了香香,香香果然开心的不得了,妈妈把两双黑袜子从中拿出来,对香香说:这两双黑袜子是给子子的,然后就收起来,准备到时给子子。
只是,料不到的是,没一会,香香就大叫起来:“我喜欢黑袜子,黑袜子好漂亮啊,我要穿黑袜子,我要穿黑袜子。”奇哉,之前的她根本就不喜欢黑袜子,颜色稍微深一点的袜子,都不要穿的。香香不停大叫,妈妈没有办法,只得把准备送给子子的黑袜子拿了出来,给她穿上。香香穿上黑袜子,可神气了,在地垫上走来走去的,美滋滋得冒泡,看都不看那些粉袜子。
第二天早上起来,妈妈给她穿黑袜子的时候,香香依然说着:
妈妈,这黑袜子好漂亮啊。
当然,过了这一天后,她又不爱穿黑袜子了。
黑袜子只剩下了一双,也不好送人,香香又不爱穿,这两双黑袜子,就只能孤零零地躺在储藏柜里了。
有一个智慧的妈妈,听完我这个袜子的故事后,跟我分享:
林老师,那天听完袜子的故事,回家的时候,想给儿子买他最爱吃的棒棒糖,正好那天有个小朋友***也在我们家,跟他一起玩,我一开始不假思索,就买了2个,准备一个孩子一个,忽然想起这个袜子的故事,我就留了个心眼,买了3个。到了家,我拿出来2个,对儿子说,这个给你,下一句“这个给***”还没有说出口,就一把被儿子抢走了,说“我都要,谁也不给”。我赶紧凑到儿子耳边,轻轻告诉他“妈妈还偷偷给你另买了一个.....”,话还没说完,儿子就乐了,一把把其中一个棒棒糖递给了***,“来,这个给你”。
真是神奇啊。
这位妈妈忍不住感叹。
林老师寄语:
这两个故事是什么意思呢?
是孩子自私吗?
你要这样认为,也没有错的,只是,爱本来就是自私的。
自私的爱就是:
这个世界上,所有人都可以不爱你的孩子,但是,你不能。
这个世界上,所有人都可以看不起你的孩子,但是,你不能。
这个世界上,所有人都可以批评责怪你的孩子,但是,你不能。
更加重要的是:
这个世界上,你可以爱别人的孩子,但是,一定要更爱你自己的孩子。
这个世界上,你可以喜欢别人的孩子,但是,一定要更喜欢你自己的孩子。
这个世界上,你可以对别人的孩子好,但是,一定要对你自己的孩子更加好。
同样,拿这个标准,去对待你身边的爱人,去对待你的老公,去对待你的老婆,去对待你的父母,去对待你的至亲好友啊。
要说爱,这就是爱。你非要说这是自私,那也可以,但是,人性就是如此,充满人性的爱,就是如此,除非你不要做人,除非你已经不是人。
这是为什么呢?这个世界上,有一个绝大绝大的不同的:
社会和家庭,是绝对绝对不同的。
这个不同就是:这个社会怎么样,不要管它,这个家庭,是绝对必须:
没有势利,没有分别,没有要求,没有期望......
没有指责,没有呵斥,没有命令,没有教训......
没有高下,没有尊卑,没有对错,没有好坏......
只有尊重,只有平等,只有顺应,只有接纳......
只有理解、只有付出,只有温暖,只有情感......
只有爱心、只有包容、只有宁静,只有安详......
只有彼此的心和心,紧紧在一起啊。
这就是:无分别的爱。
除此之外,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绝大绝大的不同的:
外人和亲人,是绝对绝对不同的。
这个不同就是:
别人可以批评你的老婆,但是,你不可以。
别人可以委屈你的老婆,但是,你不可以。
别人可以抱怨你的老婆,但是,你不可以。
别人可以要求你的老婆,但是,你不可以。
否则,你和外人,有什么不一样?!人要你这个老公干嘛?!
反过来:
别人可以批评你的老公,但是,你不可以。
别人可以委屈你的老公,但是,你不可以。
别人可以抱怨你的老公,但是,你不可以。
别人可以要求你的老公,但是,你不可以。
否则,你和外人,有什么不一样?!人要你这个老婆干嘛?!
同样:
别人可以批评你的孩子,但是,你不可以。
别人可以委屈你的孩子,但是,你不可以。
别人可以抱怨你的孩子,但是,你不可以。
别人可以要求你的孩子,但是,你不可以。
否则,你和外人,有什么不一样?!人要你这个父母干嘛?!
可怜的孩子啊,你不要,也得要啊。
最最可怜的,就是我们的孩子了啊。
孩子可怜,难道我们自己不可怜?!
为什么,我们非得过这样的可怜加苦逼的生活呢?!
为什么,我们还非得让我们的孩子,同我们一样,过这样的可怜加苦逼的生活呢?!
还得加上一万个必须如此的理由!
有些东西,太可怕,也太操蛋了!
不管怎样,生存有一个底线,这个底线,只有一个字,叫做:
家。
所以,不要把社会上的那一套,拿到家里来,要说“爱”,这才是真正的爱。
不管怎样,生存还有一个底线,这个底线,只有两个字,叫做:
亲人。
所以,不要把对外人的那一套,拿到身边来,要说“爱”,这才是真正的爱。
你非要说这是自私,那也可以,但是,人性就是如此,充满人性的爱,就是如此,除非你不要做人,除非你已经不是人。
有很多人问我:要不要给孩子挫折教育?
我的回答是:这个世界,从来不缺少挫折,外面的世界,到处都是挫折,在家里面,就不要给挫折了。在家里面,只能给爱,给无分别的爱,给百依百顺的爱,这样,生命才能有力量、有能力,去面对外界的风风雨雨。
有很多人问我:外面社会充满激烈竞争,外面社会充满欺骗虚伪,教孩子童真,教孩子纯净,将来在这个社会上怎么生活?
我的回答是:现在空气污染这么厉害,环境状态越来越差,为了适应这糟糕的空气,这污染的环境,我们是不是应该从小就给孩子吃些毒药、毒品、毒气、毒垃圾......?显然不是啊。外面空气越不好,环境越差,越需要我们在孩子小的时候,给她奠定壮硕的身体的基础。为了这个,在她越小的时候,就越需要给予最健康的食品,最健康的生长环境,扎实奠定她健康的身心基础,这样未来才更有能力抵御不良的侵害。
切记:外面的社会越乱,你的家庭就越要反着来。
正如外面的空气越糟糕,你越需要在家里面配一台空气净化器,外面的空气很好,你倒根本不需要在家里面配置什么空气净化器。
所以,如果真要学社会外界的竞争,那么,就去试着比比:每个家庭,其内在的宁静、幸福、和谐和自在的指数,谁更多,谁更好吧。试着比比:每个家庭的成员,彼此之间,给予的无分别的爱、百依百顺的爱,谁更多,谁更好吧。
所以,如果真要学优胜劣汰的竞争,那么,就朝把我们的孩子养成为纯真、自由、宁静、和谐的“天使”的方向努力吧,而不要让我们的孩子,内心充满虚伪、压抑、破坏和紊乱啊。须知,任何时候,天使,都是最有竞争力的群体啊。
这才是人生的大智慧,这才是生命的真境界,这才是文明的唯一的标杆啊。
生命教育:真实的价值
周三晚上很晚了,小力妈妈电话曹老师:
曹老师,小力发烧了,要输液,但是拒绝扎针,也拒绝吃药,怎么哄怎么劝都不管用,没有办法,我只能麻烦您来医院一趟,请您来帮帮我。
曹老师到了医院,小力已经在精疲力竭中睡着了,曹老师一摸小力的脑门,烫得很,妈妈说刚量完体温,38度7。
在等小力醒来的时间里,妈妈使劲跟曹老师抱怨:
以前这孩子不这样啊。
以前也是每次打针都使劲哭,但都哄哄就好了。
跟他说不疼的,一会就好,怎么这次就不管用了?
使劲表扬他勇敢了,也使劲鼓励他了,怎么越大越……
跟他说男孩子要勇敢要坚强咳真是……
看看人家比他还小,也没见这个样子啊……
真是恨不得想使劲踹他。
……
曹老师在旁边,静静听着,等着小力醒来。还好,不一会,小力醒了,看见曹老师,愣了一下,咧咧小嘴,满脸委屈的样子,又要开哭了。
“来,老师抱抱”曹老师也很难受,很心疼孩子,赶紧把小力从妈妈怀里接了过来。
曹老师先给小力讲了一个小故事,小力听得津津有味,完全忘记了哭泣。故事讲得差不多了,曹老师就问小力:
“小力,你生病了?”
“嗯,老师,我发烧了。”
“很难受吧?”
“嗯。”
“哪怎么办啊?”
“……”
“医生要给你打针吃药,你不喜欢,是吧?”
“嗯,我不要,我不要。”小力立马嚷起来,小嘴一咧,又要开哭。
“是啊,老师也不喜欢打针,我想,没有人会喜欢打针的,你想哭就哭一会吧。”
“老师也不喜欢啊?”一听这话,小力倒是不哭了,只是转头很奇怪地看着老师。
“是啊,打针好疼啊……”说着,曹老师做出一副疼痛的样子。
“你看看上次打针,打到老师这个地方了,好疼啊……”
“你上次打针打到哪里了?让老师也看看。”
“老师,我这儿,这儿,都打过针。”
“哇,你好勇敢啊,打过这么多针。”
“打针这么疼,你是怎么挺过来的?”
“没事的,忍一会就好。”
“真的,宝贝,你真是勇敢啊,这次又要打针了,能让老师看看你的勇敢吗?”
“嗯。”
于是,打针很顺利地完成了,针扎进去的时候,小力哭了几声,可是一会就不哭了,一切都很顺利。
曹老师陪小力输完液,妈妈配了些药,让曹老师带回幼儿园,明天给小力吃。
自然,小力会轻松愉快地完成吃药任务。
到了家,妈妈问小力:
为什么曹老师在你就不怕打针,也不怕吃药,在妈妈面前你为什么就这么不乖?
小力没搭理妈妈。
花径寄语:
曹老师做了如此清晰地示例,这位妈妈还是不懂,后来曹老师跟妈妈好好聊了一次,解答了妈妈的疑问。
我的小香香在1岁多开始懂点事的时候起,就不怕打针、不怕吃药,甚至还很享受这个过程,每次去医院都欢天喜地的。因为她喜欢人多,而医院的人,总是很多。我想,对于她来说,去一趟医院,和大一点的孩子去一趟游乐园的感觉,应该是一模一样的吧。
当然,扎针进去的时候,她也会因为疼而哭几声,但是也就这个样子了,其他时间,都是欢天喜地的。
所以,孩子真的是怕疼吗?
显然,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
那么,孩子怕的,究竟是什么呢?
相信这个问题的答案你悟出来后,那么,以后你的孩子每次去医院的心情,也会和去游乐园是无别的。
去医院和去游乐园无别,这是“无分别的爱”的教育的自然的结果。
花径的老师所做的,其实就是这些:
没有欺骗、全盘允许、充分接纳……
也就是说,除了对生命的最高的
诚实、理解、尊重、信任……外
没有其他的了。
在花径的老师看来,孩子生命中所有的真实的感情,所有的真实的感受,都是好的,都是美的,这其间没有什么不好,没有什么不美,没有什么好坏美丑高下贵贱之分别,无须加以任何褒贬或扬抑,只是需要我们静静地,用心聆听,用心尊重,用心理解,如此而已。
所以,怎么让孩子去医院和去游乐园无别,只需要把这些“欺骗”,把这些“不允许”,把这些“不接纳”、“不要”、“不……”统统都去掉,就好了嘛。
这就是:
无分别的爱。
我们的生命已经有很久很久
没有和真实的自己在一起了。
我们已经遗忘很多
我们已经迷失很久
我们已经尘封很久
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充斥和弥漫着“必须这样”、“应该这样”、“不要那样”、“不能那样”、“这好”、“那不好”……的声音。
这样的声音,她是在做什么呢?
这样的声音,她最“佳”的作用,就是摧毁来自我们内心深处的真实的声音,让我们必须扭曲、修改、装扮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感情和感受,才能够在这个世界上存活下来。
显然,这是这个世界最可怕的现实,是生命真正的噩梦之源。
只是,亲爱的伙伴,难道我们还想让我们的孩子
也过着和我们一样的
和自己真实的心灵
永久隔阂着的
所谓的“美好”的生活吗?
善待幼儿的逆反心理
善待幼儿的逆反心理
由于三四岁的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他们有越来越大的主观能动性,对成人的指挥和安排表现出更大的选择性。因此常常表现出任性,不听话,你叫他这样,他非不这样,开始“闹独立”。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逆反心理”,是一种心理特点,不必奇怪。
如果父母对待孩子的教育方式上不恰当,可能加剧逆反心理的现象,诸如:
1.家长式的教育方式:有的父母不尊重孩子,管教孩子时往往是不许这样不许那样;有的父母望子成龙心切,要孩子学这学那,如果孩子不感兴趣,不想学,父母就摆出一副长辈的架势,于是容易产生与孩子情绪上的对立。
2.唠叨式的教育方式:有的父母喜欢整天对孩子唠唠叨叨,这个要这么做,那个要那么做;这也不对那也不是,总是没完没了地嘀咕,这种“敲木鱼”式的教育最终导致孩子厌烦而产生逆反心理。
3.漠不关心的教育方式: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很强,什么都要问个明白探个究竟,这里摸摸那里碰碰,有时电插座、煤气开关也是他们探究的对象,一点不懂其危险性,有时好好的玩具也要拆开来看看,甚至会损坏贵重的家用电器。如果此时父母仅是简单、粗暴地说不许或不予理睬,就会引起孩子的不满而产生逆反心理。做父母的应尊重幼儿心理发育的规律,掌握幼儿心理学知识,改进自己对幼儿的教育方式和态度。
首先要尊重孩子、信任孩子,把他当作朋友平等对待,如果不是唠叨就是打骂,孩子必然把你的话当耳旁风,心理上也会产生反感。
其次要冷静分析孩子出现逆反心理的原因,如果是成人方面的原因,就应注意改进,成人应言而有信;如果是孩子无理取闹,则可采取冷处理的方法,对其逆反行为不予理睬,事后再进行教育、诱导,说明利害关系,千万不要“犟过孩子头”而火上浇油,把事情搞得更糟。还可利用孩子争强好胜的心理使孩子服从正确的教育。例如孩子在外面玩,明明走得动却不肯自己走路,一定要你抱,你可以这么对他讲:“你看那边的小弟弟都自己走路,你不会比他差吧?”孩子为了表示自己能干,就会自己走路了。这种方法用得得当,不亚于正面说教。
最后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例如孩子好奇、好问、爱动脑筋,家长要因势利导,讲一些孩子听得懂的道理,不要一有逆反言行就全盘否定。当然,发现孩子的行为具有危险性时,应及时制止,并讲明道理。总之,我们要认真研究幼儿逆反心理这一现象,并耐心地教育、诱导,从而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识别孩子的真实表情(二)
表情四、嫉妒
孩子的嫉妒,是对小伙伴中在智能、名誉、地位、成就及其他条件比自己强或比自己优越的孩子怀有的一种不安、痛苦或怨恨的情感。孩子嫉妒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不许爸爸妈妈亲近或爱别的孩子。
2、别的孩子取得了成功,学习上有了进步,或受到教师的表扬时,认为自己不比他差,不服气,对别的孩子中伤、讽刺、排斥等。
3、别的孩子比自己穿得好,或玩具多,或小伙伴多,就打击、嘲弄、疏远,甚至怨恨。
4、别的孩子没有满足自己的欲望,就产生对立情绪,或怨恨,或采用另外的形式补偿和替代,如别的孩子不借水彩笔给他,他就向别的孩子炫耀自己的玩具,且不借给那个孩子玩,以借此压倒对方。
一般来说,对孩子的嫉妒只要很好地教育引导,便可以变压力为动力,激发孩子发奋上进,养成健康的性格和良好的品德。相反,如果不能很好地引导,就会影响健康成长。
对于好嫉妒的孩子,家长应采取心理疏通并辅之以思想教育来消除。
1、对孩子严格要求。鼓励孩子勤奋踏实、积极进取、乐于助人;对于浮躁、损人利己的不足的行为要予以处罚、教育,以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质。
2、对孩子的赞许、表扬要恰当。既要实事求是,又要使孩子承认自己的成功之中,有周围伙伴的贡献和帮助,而不可趾高气扬,好图虚荣;同时,要孩子看到自己的不足,以防止孩子骄傲自满,过高估计自己,藐视别的孩子。
3、激发孩子把嫉妒转化为竞争意识,使孩子在赶、超先进中调整自己的行为,增强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从而使压力转变为动力,超越嫉妒。
4、教育孩子诚实待人。要教育孩子心胸豁达,不斤斤计较;学会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理解小伙伴,交流和沟通感情,增强与小伙伴团结共进的气氛。
表情五、哭
“哇……哇……”
“好啦,好啦,别哭了。”
“哇……哇……”
“叫你别哭了,有什么可哭的,你说呀!亏你还是个男孩子呢。”
“哇……哇……”
母亲拚命想办法不让孩子哭,可是孩子却越哭越起劲。母亲认为,首先应该使孩子停止哭,一切问题要等停止了哭以后再说。可越这样孩子越委屈,哭哭啼啼就是停止不了。
儿童心理分析:
哭的行为是一种结果,是某些问题表面化的结果。既然有哭的行为表现出来,内心里一定有某种“感情”在活动。把着眼点放在这一方面,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比如,有时是悲伤的感情在起作用,有时因为寂寞的心情,或者感觉到痛或热而哭泣。特别是爱哭的孩子,哭,基本上是由于想让父母安慰自己、同情自己等依赖心理所致。
此外,爱哭的孩子都是胆怯的孩子,当受到小朋友的欺负,不和他玩,不适应朋友关系或集体生活时,就会哭起来。
总之,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不要忘记爱哭的孩子,多半是为了希望父母理解自己的心情才哭的。因此,仅仅劝他停止哭泣的行为,而不解决他内心的感情问题,是止不住哭的。
妈妈的高招:
当孩子哭的时候,不要只说:“别哭了。”而首先应该关心的是了解他为什么哭,哭的原因和心情。
然后,对孩子的悲伤心情或气愤心情,总之是对孩子当时的感情,表示同情、理解,并把这个信息传达给孩子,也就是说,把孩子的感情反馈过去。
切记莫用大道理去批评,而无视孩子的感情。你接受了孩子的感情,孩子的心情感到舒畅了,其结果,不仅停止了哭泣,而且爱哭的毛病也会逐渐得到克服。
表情六、重复
我发现我五岁的孩子最近有一个奇怪的特点:在看动画片、图画书时,特别喜欢重复。即对看过的动画片和图画书不厌其烦地看了一遍又一遍,而对新的、未看过的反而不太感兴趣。请问这样正常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儿童心理分析:这位家长对孩子的观察很细心。四五岁的孩子出现喜欢重复看同一部动画片和图画书的现象并不是个别的,有相当一部分孩子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这一特点。孩子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个性的原因。在对待事物的态度上,能表现出人的个性的不同特点,孩子的个性正在形成和发展,这种个性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也会表现出来。喜欢重复看同一部动画片和图画书正是一部分孩子喜欢自己所熟悉的事物、喜欢重复的个性的一种体现。二是心理发展水平的原因。由于幼儿的认识能力、想象能力和记忆力的发展还很不完善,所以就不可能象成人一样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大量的信息。这样,孩子如果是每次都看不同的动画片和图画书,就会出现记不住、无法接受的现象,而一次又一次的重复则能避免这一现象,使孩子在重复中检验自己的记忆和期望,从中体会到一种成就感。一般来说,随着孩子心理水平的提高,这种现象也会逐渐消失。
所以,孩子喜欢重复看同一部动画片和图画书的现象并没有什么不正常的,一般也不会有什么害处。如果这种现象的程度非常严重时,家长可以适当进行引导。
你会善待孩子的秘密吗?
成长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孩子也不例外。孩子们心中那五花八门的“秘密”,是一片童话般的自由王国,是一方“非请莫入”的心灵圣地。面对孩子的“秘密”,家长们应该怎么做呢?
秘密从哪里来
0~3岁:没有秘密。
3岁之前,孩子一直活在与父母等抚养者依赖、共生的世界里,总是把自己与别人的想法、体验混在一起。他们尚未建立“自我”,因而也没有秘密可言。
3~4岁:秘密萌芽。
在3岁左右,孩子开始明确意识到自我和客观世界的分离,逐渐学会用“我”来称呼自己。他能意识到有些事情自己很清楚,而其他人却并不知情,“这是只属于我的东西”,于是秘密出现了,这是一个全新的天地,是他的内心世界。当然,这时的孩子对于要保守秘密还是公开秘密毫无意识。
4~5岁:感受秘密。
这个时候,孩子开始隐约感觉到秘密的含义,但依然不了解它真正的内涵和本质,所以,只能说孩子发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仅此而已。如果问一个5岁的孩子什么叫做秘密,他可能回答,“我已经告诉别人好多秘密了。”可见,他还根本没有办法保密。
学龄期:为秘密困惑。
大部分6岁的孩子会为该不该把秘密说出去而发愁。尤其当孩子意识到自己的愿望和成人的要求相抵触的时候,他学会了“阳奉阴违”,由此产生了“见不得光”的想法或做法。一方面他希望追求独立,通过保留自己的秘密而获得独立自主的感受;另一方面,他又会为自己保留了秘密而内疚。
青春期:守卫秘密。
进入青春期后,随着独立自主的意识迅速提升,孩子心灵的空间仿佛一下子被打开似的,秘密的内容发生了变化而且范围逐渐扩大。他们要更广更多地接触社会和人生,于是开始需要有自己的空间来隐藏属于个人的秘密。比如不少孩子开始转向记日记,在日记中倾吐自己的“秘密”。同时,他们已经意识到要为他人保守秘密,这表明他已经逐渐具备责任感。
孩子为何隐瞒秘密
孩子有了“秘密”,却总是瞒着家长。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且听他们道来——
暂时保密,给大人惊喜
安安(5岁,男):每次我用在故事或电视里学来的方法,故意不把“心里话”告诉爸爸妈妈。等到过一阵子才说,有时看到他们开心和惊讶的样子,我就觉得很好玩。
点评:孩子的这类行为其实是为了给家长一个惊喜而暂时保密,并且想以成人的惊讶换取心理的愉悦,具有良好动机。家长应了解孩子的这种心理,不可烦躁恼怒。
不顾阻挠,暗地行事
娜娜(7岁,女):父母总对我说很多事情不要做,可是我觉得自己是真的喜欢做那些事情的。所以,我只好偷偷地尝试,不想让他们知道。
点评:这体现了孩子的独立性,家长发现后,应以民主的态度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给她一定的活动自由。
害怕批评和嘲笑
凯凯(6岁,男):放学回家后,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断练习体操动作。因为我想顺利通过筛选,成为六一儿童节体操比赛的队员。不过,爸爸妈妈对我很没信心,所以我不想让他们知道。虽然他们很好奇我每天在搞什么名堂,但我总说:“什么都没干。”
点评:这说明孩子不愿暴露缺点,而在维护“自尊”。家长应多肯定孩子的进步,耐心帮助他,不要对孩子提过高要求,更不要讽刺挖苦他。
隐瞒过错,保护自我
肖啸(5岁,男):昨天我玩爸爸的牙刷,不小心掉到马桶里了,我不敢告诉爸爸,用水把牙刷冲了一下后放好了。哈哈,他没有发现。
点评:为了逃避惩罚,孩子通常会隐瞒一些事实。原因多是家长过分严厉。家长平时对孩子应理解、宽容,心平气和,耐心说服,教育孩子勇于认错。
性格内向,少言寡语
覃芹(8岁,女):尽管我总觉得有很多话想说,可是我不知道该怎么说。有时老师或父母怪我“不坦诚”。这样我就更加不知道如何说了,只好把那些话藏在心里当作我的秘密。
点评:内向的孩子往往少言寡语,似乎“心事重重”,这主要与腼腆、羞怯、被动的个性有关。家长应耐心疏导,培养其活泼开朗、乐于交往的良好性格。
我的秘密我做主
闵亮(12岁,男):我已经3天没有和妈妈说话。因为她偷看了我的日记,我很生气。虽然她说那是为我好,可是日记里面有我的秘密,我不想让任何人知道。
点评:父母负有监护孩子的责任,但应以尊重为前提,不偷看孩子的日记和信件,不偷听孩子的电话,不强迫孩子说出不想公开的秘密,并且通过科学的教育使孩子能够独立面对秘密并从容、恰当地处置。
秘密是成长的养料
近30%的中小学生的日记和信件,被家长偷看过。有些家长甚至理直气壮:“我们是孩子的监护人,看看他的日记和信件算什么?”这表明很多家长包括老师并不希望孩子有秘密,而希望孩子的一切行为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事实上,很多家长忽视了秘密就是孩子成长的养料。
一、秘密意味着孩子自我意识的成长。对于孩子来说,秘密意味着他自我意识的成长。作为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有了自己的秘密,应该感到高兴,这意味着孩子诞生了内心世界,他想拥有自己独立的空间。珍视一颗童心的成长,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让他拥有一份独自担承的内心秘密。
二、秘密是孩子内心的一种珍贵体验。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虽然孩子越来越不满于凡事受父母控制、摆布的局面,但是成人世界的强大力量又令他们心生忌惮,于是秘密成为孩子作为弱者的一种自我保护形式。这种对自己内心世界独享的体验,可以让孩子感受到个体的存在感和价值感。
三、秘密帮助孩子走向独立和成熟。孩子总有一天要走向独立,而拥有个人秘密并能恰当处置是走向独立的要素。对个人来说,秘密往往与责任紧密相连,并且要独立承担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讲,拥有秘密是孩子迈向独立和成熟的必经之路,而没有秘密的“水晶人”是永远长不大的,有远见的父母与教师应当允许孩子有自己的秘密。
教孩子学会“善待”批评
教孩子学会“善待”批评
教育孩子不必对他人的批评大惊小怪
家长教育孩子,当然应该坚持表扬为主,但不妨在孩子牙牙学语或学步时,就有意识地让他既听到“正面”的肯定,也听到“反面”的批评。此时的批评一定要语气温和,分析中肯,且以更多的表扬为“前提”。如,“宝宝(学)说‘喝水’很清楚,但(学)说‘吃饭’妈妈还听不懂—来,跟妈妈再多练习几遍”;“宝宝昨天学走路一点也不怕累,怎么今天就怕累了?”这样有意识地早早“引进”批评可以帮助尚未踏上社会的孩子体会到批评和表扬同样常见!事实上,在幼儿期就能适应批评的孩子,长大后往往也较能适应社会,包括拥有正确对待来自他人的批评乃至非议的“平和”的心态,以及较强的承受挫折的能力。
要求孩子认真倾听
不论批评有多尖锐、多不中听,都应该要求孩子认真倾听。因为只有认真倾听,才会发现其中也许确实有几分道理,才能虚心予以接受。同时应该让孩子渐渐明白:对他人的批评认真倾听,不仅是一种文明的表现,而且也是完善自我之必需。
要求孩子冷静处理
不要对批评者反唇相讥,不要“自卫还击”,不要夸张引申等等,相反,应在认真倾听的基础上冷静地分析出尽可能多的合理成分。
不要默不作声
冷静处理并不意味着对批评默默无语。家长应教育孩子对批评的合理成分虚心予以接受,甚至列出改进的办法或措施。
允许孩子作出解释
如果批评不符合事实,那么应允许孩子作出解释,因为让孩子虚假地表示接受批评但心里大感委屈实际上不仅于事无补,而且可能引发种种心理弊端。不过与此同时也要让孩子明白解释的目的并不是推卸本来应负的责任,解释时一定要保持心平气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要求孩子对批评者一视同仁
不少孩子可以做到认真倾听并虚心接受来自师长的批评,但对同龄人的批评却拒之门外。这时应教育孩子:只要批评得有道理,即便这批评来自小伙伴,也理应虚心接受。
建议孩子作出道谢
对那些提出善意批评的人不论是谁,都可建议孩子作出真诚的道谢—这不仅能表达自己的虚心和诚意,而且还能加快弥合双方的分歧。
让孩子作对比
不妨在孩子接受批评并作出改进后,有意让其作一下前后对比——聪明的孩子自会明白接受批评有益。
也让孩子学会作出批评
通过接受批评,孩子学会了知晓“如何作出批评才能使对方虚心接受”的要点。不妨帮他总结:批评前作好调查分析,语气要婉转,用词要文明恰当,态度不要偏激,要允许对方分辩……
实际上,只要孩子学会“善待”批评,那么批评完全可以如同表扬一样,成为鼓励孩子前进的春风。
透视德国教育中的人性光辉
德国教育一向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完善的教育系统而著称。可是对于儿童,严谨的德国人似乎多了些宽容。他们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个性,甚至对于那些在常人眼里的“问题”儿童,他们也能找出孩子身上闪光的一面。
下面就是两个儿童教育科研工作者考察德国教育时观察到的生活片断,也许能作为一个例证,帮助大家了解一种深厚的人文情怀是如何渗入到教育的各个环节当中的,也希望能带给我们有益的启迪。
随意进出的安静角
在德国的幼儿园、小学和中学教室里,都有一个独立的区域,称为安静角。
幼儿园的安静角是半开放和安全的。里面有柔软的垫子和抱枕,有洋娃娃。3—6岁的孩子可以在里面翻跟头,也可以与洋娃娃相拥,满足自己肌肤贴近的需求。
小学的安静角倾向于封闭,一般三面是柜子,一面是布帘,里面有沙发、桌子和书籍。在上课期间,如果哪个孩子想独处,可以自行进入这个区域,老师不会干涉他,但老师会格外关注这个学生,因为他的行为暴露了他心理上的需求。
我们曾经与在安静角独处的学生聊天,他们的回答通常是“只想一个人呆一会儿”,其他学生则一副见怪不怪的表情。
这种教育模式让我们感到非常新鲜。这种设计完全将孩子们作为一个可以为自己的思想与行为负责的成人来对待,起到帮助孩子们积极面对自己情绪和情感的作用,同时也给老师提供了可以进行外部观察的条件,为进一步的支持性帮助提供了可能。记得在一本介绍德国大学精神的书中曾经提到寂寞,并指出德国大学的杰出成就与耐得寂寞有关系。而基础教育安静角的设计,其实已经把对独处的需求合理化了。独处是精神的放飞,至少我是这样理解的。
圣诞节的小马
在一个特殊的小班里,10个可爱的孩子围着一位老师上泥塑课。因为圣诞节马上要来到了,老师正神采飞扬地给孩子讲耶稣在马槽里诞生的故事。桌面上摆满了各种不同造型的小马玩具,这堂课的主题就是用泥巴做一只小马。一个可爱的金发小男孩吸引了我们,他专注地摆弄着泥巴,完全沉醉于自我世界之中,其他孩子的嬉戏一点也干扰不了他。我坐在他旁边,静静地观察他的制作过程:揉、搓、拍、捏……手法熟练且很有激情。这过程显然使这个男孩感到十分快乐。半个小时过去了,小马终于做好了。小男孩笑了,得意地举起它,让我给他的小马拍照。“还有,”小男孩自言自语,又迅速捏了一只直升飞机的翅翼一样的翅膀安在小马身上。“小马又会飞了!”我不由伸出大拇指,给小男孩一个无言的赞美。
课后,这个班级的老师告诉我,这些孩子都是不同类型的学习障碍儿童,经过心理医生的测试并作出判断后组成这样一个需要特殊辅导的班级。这些孩子并无智力问题,他们有些甚至是智力超常的儿童。他们往往专注于某样感兴趣的东西,并表现出极大的学习兴趣与天分。但对于毫无兴趣的事物,大脑则一片空白,甚至无法正常听老师讲课。德国教师称这种现象为“黑箱现象”。
这种特殊班级除了有正常教学的老师以外,还配有专门的心理辅导老师。这些孩子经过一到两个学期的有效训练后,基本上都可以进入正常班级学习。而做圣诞小马的那个金发小男孩便是一个很有绘画天分的孩子。积极鼓励孩子们发挥自己的特长、而又采取措施极早纠正我们称之为“偏科”的学习行为,正是德国教育中人最性化、最感人的一面。
喜欢《善待智障儿童,展现真实人性》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儿童歌谣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