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为什么不放寒暑假。
教师与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应当是积极的,而不是选择压抑孩子!家长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以积极正确的教育方式,帮助孩子放飞梦想!那么,家园共育工作中是否有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宝宝为什么哭?”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宝宝的哭声你听懂了吗?
婴儿的啼哭除了代表着眼泪、声音、情绪等等,难道还有其他的含意吗?如果有一种宝贝哭声转换器,你会需要吗?让它做自己宝贝的特殊翻译,能够从他们的哭声里,辨出不同的含意。
如果我们把新生儿的每一次哭声都精确记录和计算的话,他们每天大约要哭3个小时。吃惊吗?你是否想过你的宝贝会哭这么久?他们当然不是一次把哭的时间用完的,他们每一次的哭声也不是在诉说着同一件事,如果你听不懂也没关系,毕竟这种语言太难了,你需要花些时间来学习。
1.“我饿了,快开饭吧!”
在出生后的头3周里,大部分健康新生儿的哭是因为饥饿,而且大部分新妈妈听到宝贝哭声的第一反应也是赶紧喂奶。只要含上乳头或奶嘴,小家伙马上就安静下来,露出急不可待的样子。
饿哭的典型“声音效果”是,低音调,有节奏,而且重复着一定的模式:先短促哭一声,然后有个停顿,再短哭一声,再停顿,就像在说“饿——饿——”一样,直到被妈妈抱起来喂奶,哭声才停止。
如果此时婴儿同时张开嘴向四周寻觅,一旦有人抱他,马上把嘴扎到怀里,直奔主题,这也可以帮助判断宝贝是否因饥饿而哭。
2.“我太累了,快让我睡吧!”
累了就睡是婴儿大多数时间的本能反应,而且也不需要太多的安抚,他们很快就能睡着。劳累(真不知道他们怎么会劳累)的宝贝会打哈欠,揉眼睛,如果你没有发现他的这些暗示,还是一相情愿地哄他,逗他、抱他,那可就不妙了,宝贝大发脾气在所难免,谁让你不识实务呢。
因为疲劳而发出的哭声很难让人想到他只是想睡觉,因为这种哭声一般很强烈,而且像花腔一样还带着颤抖和跳跃,此时最明智的做法是赶紧让周围安静下来,把他放到小床上,拍拍他,让他尽快入睡。
宝贝越疲劳,他就越不容易安静下来,抗议的哭声也就越强烈。所以,照顾宝宝时,要全神贯注地观察他的一举一动,一旦发现他想睡觉的信号,就别再逗他开心了,否则只能好心办错事。
3.“我就想让你抱着我!”
难道宝贝大哭只是想让你抱着他?太有可能了,这是那些比较“磨人”的宝宝的惯用手段。正哭得热闹的宝宝刚被抱起来就停止了哭泣,像音响开关一样有效,那就说明他或许需要皮肤与皮肤的接近。毕竟在长达9个多月的时间里,宝贝一直在一个温暖狭小的空间里生活,也许他还在怀念妈妈子宫里的幸福生活呢,外面的世界虽然很精彩,但那不是他熟悉的世界,适应还要慢慢来。
有一些婴儿需要比其他宝宝更多地被抱着,也许你会觉得很累,但换个角度想,你还得到了比其他母亲更多的与宝贝亲近的机会呢。在宝宝3个月以内,你也不必担心这样做会宠坏他,他只不过是喜欢听到妈妈的声音,听到熟悉的心跳声,闻到妈妈的味道,这太正常了。
但有一点需要提醒的是,即使比较缠人的宝贝,也会在要求被抱的次数和频率上有所改变,也许上次他哭是想抱,而下次却是想让你放下他。很多婴儿哭是因为他想改变现状,你抱起他或放下他之后,看看他是否能安静下来,如果他不哭了,那就说明你做对了。
4.“真难受,快给我换尿布吧!”
婴儿对脏尿布的忍耐程度是有个体差异性的,有的宝宝会在第一时间让你知道出状况了,他需要“场地清洁服务”,也有的宝宝对这些小小的不适根本不放在心上,只要他的小屁股不红不肿不痒不痛,你稍微晚点换尿布没什么关系,要知道,很多情况下,真正更在意的是父母而不是宝宝,照顾不周会让父母有一种负疚感,这比宝宝的脏尿布还让人不舒服。无论如何,这种需求很容易发现和满足,只要打开看看,一切全都明了了。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宝宝在哭什么?
婴儿的啼哭除了代表着眼泪、声音、情绪等等,难道还有其他的含意吗?如果有一种宝贝哭声转换器,你会需要吗?
宝贝又哭了!这次他在说什么
其实,每一位妈妈都是自己宝贝的特殊翻译,能够从他们的哭声里,辨出不同的含意。
如果我们把新生儿的每一次哭声都精确记录和计算的话,他们每天大约要哭3个小时。吃惊吗?你是否想过你的宝贝会哭这么久?他们当然不是一次把哭的时间用完的,他们每一次的哭声也不是在诉说着同一件事,如果你听不懂也没关系,毕竟这种语言太难了,你需要花些时间来学习。
1、“我饿了,快开饭吧!”
在出生后的头3周里,大部分健康新生儿的哭是因为饥饿,而且大部分新妈妈听到宝贝哭声的第一反应也是赶紧喂奶。只要含上乳头或奶嘴,小家伙马上就安静下来,露出急不可待的样子。
饿哭的典型“声音效果”是,低音调,有节奏,而且重复着一定的模式:先短促哭一声,然后有个停顿,再短哭一声,再停顿,就像在说“饿——饿——”一样,直到被妈妈抱起来喂奶,哭声才停止。
如果此时婴儿同时张开嘴向四周寻觅,一旦有人抱他,马上把嘴扎到怀里,直奔主题,这也可以帮助判断宝贝是否因饥饿而哭。
2、“我太累了,快让我睡吧!”
累了就睡是婴儿大多数时间的本能反应,而且也不需要太多的安抚,他们很快就能睡着。劳累(真不知道他们怎么会劳累)的宝贝会打哈欠,揉眼睛,如果你没有发现他的这些暗示,还是一相情愿地哄他,逗他、抱他,那可就不妙了,宝贝大发脾气在所难免,谁让你不识实务呢。
因为疲劳而发出的哭声很难让人想到他只是想睡觉,因为这种哭声一般很强烈,而且像花腔一样还带着颤抖和跳跃,此时最明智的做法是赶紧让周围安静下来,把他放到小床上,拍拍他,让他尽快入睡。
宝贝越疲劳,他就越不容易安静下来,抗议的哭声也就越强烈。所以,照顾宝宝时,要全神贯注地观察他的一举一动,一旦发现他想睡觉的信号,就别再逗他开心了,否则只能好心办错事。
3、“我就想让你抱着我!”
难道宝贝大哭只是想让你抱着他?太有可能了,这是那些比较“磨人”的宝宝的惯用手段。正哭得热闹的宝宝刚被抱起来就停止了哭泣,像音响开关一样有效,那就说明他或许需要皮肤与皮肤的接近。毕竟在长达9个多月的时间里,宝贝一直在一个温暖狭小的空间里生活,也许他还在怀念妈妈子宫里的幸福生活呢,外面的世界虽然很精彩,但那不是他熟悉的世界,适应还要慢慢来。
有一些婴儿需要比其他宝宝更多地被抱着,也许你会觉得很累,但换个角度想,你还得到了比其他母亲更多的与宝贝亲近的机会呢。在宝宝3个月以内,你也不必担心这样做会宠坏他,他只不过是喜欢听到妈妈的声音,听到熟悉的心跳声,闻到妈妈的味道,这太正常了。
但有一点需要提醒的是,即使比较缠人的宝贝,也会在要求被抱的次数和频率上有所改变,也许上次他哭是想抱,而下次却是想让你放下他。很多婴儿哭是因为他想改变现状,你抱起他或放下他之后,看看他是否能安静下来,如果他不哭了,那就说明你做对了。
4、“真难受,快给我换尿布吧!”
婴儿对脏尿布的忍耐程度是有个体差异性的,有的宝宝会在第一时间让你知道出状况了,他需要“场地清洁服务”,也有的宝宝对这些小小的不适根本不放在心上,只要他的小屁股不红不肿不痒不痛,你稍微晚点换尿布没什么关系,要知道,很多情况下,真正更在意的是父母而不是宝宝,照顾不周会让父母有一种负疚感,这比宝宝的脏尿布还让人不舒服。无论如何,这种需求很容易发现和满足,只要打开看看,一切全都明了了。
5、“太冷(热)了,我很不舒服!”
新生儿喜欢身体暖暖的感觉,这和他们在妈妈肚子里的感觉一样舒服。用正常体温的手去摸摸宝贝的耳朵、脖子和鼻子等露在外面的部位,可以帮助判断宝贝的衣被是否合适。如果他的脖子和耳朵后面有汗,那是太热了,如果这些地方很凉,他很可能不够温暖,需要添加衣被。
婴儿通常需要比成人多穿一层衣服,如果你在换尿布或者给他脱衣服准备洗澡时,他突然大哭,也许是他不喜欢被晾在外面,你需要学习更熟练地换尿布和穿脱衣服,以减少他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
同冷相比,婴儿对热的抱怨不像成人那么直接,所以要注意别给他穿过多衣服,出汗也会让他不舒服。
6、“这儿太乱了,我受不了了!”
如果宝贝的哭声里带着烦躁不安的情绪,你该看看是不是周围环境里的刺激太强了,比如强烈的灯光、嘈杂的声音、突然的移动或者只是你在抱他时摇动的幅度太大了。如果是这样,先尽可能地让周围的环境平静下来,把灯光调暗,让屋子里的声音降低,减小手臂的摆动幅度等。先让他躺在床上发泄一会儿,然后看看能否把他哄着。
那些比较敏感的宝宝会倾向于有规律的生活,尝试建立一个日常作息时间表,努力使每天的喂奶、洗澡、散步、睡觉时间固定下来,这可以让他们更安心。
7、“快来陪我玩会儿吧!”
为什么有的婴儿可以很长时间独自躺在自己的小床上不哭不闹,而有的婴儿却几乎不能离开人?那些比较警觉的宝宝有更强烈的与人交往的愿望。即使只有6周大,婴儿也有感到无聊的时候,他用低声的啜泣来告诉你,他需要看见你,或者需要换个环境。
轻轻哼唱熟悉的歌或是让床头吊挂玩具转起来,能有效地安慰他,甚至有时你只要把他抱到另一个地方躺着,他也能高兴起来,因为他能看到不同的“风景”了。
8、“有什么东西伤到我了!”
一般情况下,剧烈和大声的哭喊是因为宝贝的身体感到疼痛,而不是因为饥饿或疲劳。如果你听到宝贝突然尖声哭闹,就要马上检查是什么让他不舒服或受伤了。看看是否床栏卡住了他的腿或脚,是否有头发或线头缠住了他的脚趾使血液流通不畅了,或者有灰尘迷住了眼睛很难受等等。在确认没有问题后,适当地安慰安慰他,等他情绪稳定了再离开。
9、“我身体很不舒服!”
如果宝贝因为身体生病而不舒服地哭泣,和他平时的哭声是不一样的。大多数父母在此时能够本能地知道有什么地方出差错了。生病后,婴儿的哭声通常是虚弱地呜咽,而且表现得无精打睬、食欲不振,同时还可能有呕吐、腹泻、发烧等症状,这就需要抓紧时间去看医生了。
也有的孩子因为得了疝气而哭闹的时间比较长,并且不容易安慰,这就需要你付出更多的耐心和努力来度过这艰难的时间了。
面对啼哭的宝贝,还能做什么:
1、把他包起来抱住:新生儿喜欢温暖和安全的感觉,就像在妈妈子宫中一样,因此可以用一个小毯子把他包起来抱在怀里。也有少数婴儿不喜欢襁褓,而是更喜欢有节奏的运动或妈妈的奶头。
2、给他听有节奏的声音:新生儿对心跳的声音很熟悉和习惯,那也是他们为什么喜欢被抱着的原因。你可以为他放一只轻音乐,或者他熟悉的胎教音乐,也可以轻声哼唱摇篮曲。
3、让他身体处在运动状态:带着你的宝贝在屋子里转来转去,也能让他安静下来。或者把他放在摇蓝里轻轻摇动,或者开车带着他出去转一圈,你可以找到适合你们的方式。
4、揉揉他的肚子:轻轻按摩婴儿的后背或腹部,是许多妈妈最经常做的安抚宝贝的方式。特别是对那些因患疝气而肚子胀痛的婴儿比较有效。
5、照顾好你自己:照顾一个哭泣的宝宝是容易让人紧张不安、心烦意乱的,但注意不要把你的情绪带到你的孩子面前,如果你很焦虑,有一种失败感,婴儿可能会察觉你的感受,从而哭得更厉害了。若想照顾好宝宝,先要照顾好你自己。保证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甚至偶尔给自己放一个假,让别人帮你照看半天宝宝,都有助于你振奋精神,保持快乐心态,从而也给你的宝宝一个微笑的理由。
如果你确信宝宝的需求已经被满足了,他没有不适没有受伤,而且你努力了半天还是没能让他平静下来,就是你考虑自己心态的时候了:
·放下你的宝贝,让他自己哭一会儿;
·打电话给你信任的有经验的亲友,看看她有什么建议;
·让别人帮你照看孩子,你找个方式透口气;
·放一些你喜欢的音乐来减轻压力;
·做几下深呼吸;
·提醒自己宝贝一切都好,而且哭不会伤害他;
·反复对自己说“这很快就会过去”。
为什么你不喜欢孩子哭?
为什么你不喜欢孩子哭?
“一听到他哭,我就恨不得捂住他的嘴,让他不要再发出任何声音。”
很多人在面对孩子哭时,常常会萌发这样的情绪:
不想听到孩子哭,听到就烦。
于是,想尽办法让孩子停止哭泣:
不许哭!不要哭!别哭了(制止)
哭什么哭?哭得烦死了!(厌恶、反感)
这么点小事,有什么好哭的?(否定)
就知道哭,哭有什么用?(埋怨)
你再哭,妈妈不喜欢你了!(威胁)
要哭你回房间一个人哭去。(冷漠)
就知道哭哭哭,真没出息!(打击自尊)
可是,很少有人会抽丝剥茧地问自己:哭泣那么正常的事情,我为什么会讨厌孩子哭啊
01
我的一个朋友,她的儿子八个月大。有一回不知什么原因,哭个不停,怎么哄,都哄不好。
“真的好烦躁啊!”她说。
当时就像被孩子的哭声点着了一样,她的火气一下子窜了上来,啪啪打了孩子几巴掌。
打完,孩子哭得更厉害了,她也后悔得直掉眼泪。
“他的哭让我觉得自己好无能。”她后来跟我说。
孩子出生后,她辞掉了工作,也完全失去了自己的生活。因为没有人帮忙,她既要带孩子,又要做家务,常常忙到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
她说最怕孩子哭,因为很多时候,她连孩子哭泣的原因都找不到,这种无力感让她心烦、挫败,甚至愤怒。
就像这位妈妈,很多时候,我们讨厌孩子哭,就是因为我们缺乏“处理孩子哭”的能力。
孩子一哭起来,我们就觉得“麻烦”又来了,“无能”的感觉也随之而来。
这时,我们发自本能地去保护自己的自恋,避免自己的“无能”,而不是去看见孩子的哭泣背后的需求,去安抚孩子的情绪……
我们的应对方式就像文章开头所描述的那样——制止、埋怨、冷漠、威胁……
02
还有一些家长,喜欢孩子笑,不喜欢孩子哭——觉得哭不好,笑才好。
说到哭就想到哭丧着脸、撕心裂肺等悲惨画面,希望孩子尽快摆脱痛苦。
四岁的萱萱放学回到家,闷闷不乐。妈妈问她怎么了,她一下子趴在妈妈的身上哭起来。
妈妈马上紧张起来:“宝贝不哭,宝贝不哭。”
孩子越哭越厉害,妈妈尝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宝贝,你想不想吃冰淇淋啊?”
“我们看动画片好不好?”
“宝贝,我今天给你买了一本新书,你要不要看?”
经过各种哄,孩子终于停止了哭泣,妈妈也跟着松了一口气。
看到孩子伤心难过,萱萱的妈妈担心又痛苦,恨不得自己替孩子承受。
“我是个爱她的好妈妈,我要让她开心,我要把她带离痛苦。”
于是,她想尽办法讨好,让孩子远离眼泪。
可是,她没有去考虑孩子为什么哭,而是一味的想要依靠转移注意力,将孩子带离负面情绪。
她忽视了孩子的真实感受。
看上去,好像是妈妈为孩子好,但我们回顾一下这个过程,这里面更多的,其实是妈妈的自私。
孩子哭,妈妈会心疼、会难过、会紧张、会焦虑,而当孩子停止哭泣,妈妈是“松了一口气”。
表面上,她是一个好妈妈,可实际上她是个自私的妈妈。
她是在用剥夺孩子哭泣的权利,来满足自己“好妈妈”的体验。
问题看似解决,但解决的只是妈妈的情绪问题。
孩子究竟为什么哭,是因为遇到不开心的事情,还是因为想要什么东西,妈妈都不得而知,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也无从培养。
下一次,遇到同样的情况时,孩子仍然只会用哭的方式解决。
03
德国心理学家卡萝拉·舒斯特认为:
孩子哭的时候,最先需要处理的是家长的情绪。
很多时候,我们不喜欢孩子哭,并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我们自身的情绪表达出现了问题。
我女儿小鱼小的时候,我也特别受不了她哭,她一哭,我就想马上将这个声音掐掉。
我看了无数育儿书,虽然懂得哭是一种正常情绪表达,可我在情绪上还是受不了孩子哭,不知道为什么。
直到有一回,孩子又哭起来,我母亲在旁边说:“不许哭!”这个熟悉的声音,让我一下子想起来,我曾经就是那个不被允许哭泣的孩子。
小时候,有什么委屈难过,只要一哭,我妈妈就会马上说:“不许哭!”
而且,越哭越打。
挨打的恐惧让我忍着忍着,渐渐不再哭,也变得不太喜欢哭。
这段经历,就像我心头的一道小小伤疤,时不时发作一下,让我感到阵阵疼痛。
而孩子的哭,就像触动伤疤的扳机,让我一次又一次地面对这种伤痛。
每当听到孩子哭时,我的内心总会涌现一股憋屈,就像水管冲出的水硬生生地被一只大手堵回去了。
母亲对孩子的制止,让我意识到,我的心里住着一个委屈、愤怒的小孩。
当我的孩子哭泣时,我内心的那些情绪被激活了,那个委屈愤怒的小孩也复活了,这让我焦躁不安,情绪失控。
因为长时间的压抑,我的情绪并没有完全走出儿童期,在我系统学习心理学之前,我只会像个混不吝的大小孩一样对待我自己和孩子的情绪。
04
很多人讨厌哭,总认为哭是不好的——是软弱的、羞耻的,就算哭也要偷偷的找个地方哭。
在最近的热门综艺节目《幻乐之城》中,大张伟饰演了一个只会笑不会哭的人,他的脸上永远只有笑容,哪怕是被同事嘲讽、被老板开除,也只会笑。
大张伟说:“生活之中痛苦有很多,但是我们要笑着面对,为了不哭大声笑。”
可是明明他有正常人的七情六欲,开心、生气、忧伤、愤怒,只能笑,哪怕再痛苦也只能笑。
大张伟的内心深处,究竟有多苦,从我朋友小光的遭遇中可以找到答案。
朋友小光说,他小时候无论怎么哭,他的家人都会像没听到一样,无视他。就是为了让他明白,通过哭闹要挟大人是行不通的。
有一回,忘记是什么原因,他一直哭,哭到半夜,家里仍没有一个人理他。
大人们都去睡觉了,他一个人坐在客厅里继续哭。
客厅里没有灯,很黑。就那样,他一个人环抱着自己哭,直到哭累了,也没人理他。
“从此,我就明白,我必须得不哭不闹听话,才能免除被抛弃。”他说。
他时常觉得心里有一个洞,黑黑的,冒着冷气,那是被抛弃的感觉。
儿时的他,害怕一哭就会被打骂处罚,害怕惹父母生气,更怕失去父母的爱。
长大成人后,他在人际关系中处处退让、牺牲自我权益,因为他已经习惯了在关系里乞讨。
孩子哭,是在表达他的需要,是他在跟你说话。
一直说却没有回应,孩子的需要就一直未曾得到满足。
于是渐渐长成一个匮乏的孩子,一个匮乏的成年人,一个不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真实感受和情绪的人,一个精神上伤痕累累的人。
05
我们总是将哭与负面情绪联系在一起,但其实哭和负面情绪真的没那么可怕。
电影《头脑特工队》讲述了一个关于孩子情绪的故事。
影片中,大家都喜欢负责快乐情绪的乐乐,却讨厌负责悲伤情绪的忧忧。
但是,在遭遇一系列挫折后,情绪世界崩塌的小女孩莱利,却因为忧忧渐渐好起来。
正是忧伤让莱莉意识到自己正在经历的改变,以及她已经失去的东西。
我们总认为忧伤不好,但事实上,研究表明,悲伤与更高的生理冲动关联,是在激活身体对失去作出反应。
其实,任何一种情绪,都不是拖累。
因为有了怒怒,莱利才可以敏锐注意到自己被不公平的对待了;
因为有了怕怕,莱利才可以更快的远离危险;
因为有了厌厌,莱利才能分辨自己的好恶;
而忧忧的存在,是在引导莱利了解她正在经历什么变化,她失去了什么,她到底怎么了。
所有这些情绪,使孩子们的人格更加完整。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情绪和感受,不管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是我们的情绪表达。
就如同鱼能游水、鸟会飞翔、人能感觉,我们有时会快乐,有时会忧伤,有时也会愤怒。
不管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是我们的正常情绪,他们的存在都合情合理。
喜悦、愤怒、高兴、悲痛……这些情绪没有高下、好坏之分。我们喜悦时笑容满面、手舞足蹈,为什么愤怒时就不能怒发冲冠、捶胸顿足呢?
孩子也是一样,有各种情绪,都应该允许被表达。
不一样的是,大人们在经历过生活的重重历练之后,能够很好地排解负面情绪,而孩子不会像大人那样理智思考。
哭成了孩子最直接的排解方式。
所以,不要再讨厌孩子哭了,更不要压制孩子的哭。
要让孩子们勇敢地释放自己,更要看到孩子情绪背后的真实需求。
不要试图扭曲、控制孩子的感受与情绪,记得经常告诉孩子:有想法就诉说,有情绪就表达。
为什么要阻止孩子哭
孩子哭个不停的时候,爸爸妈妈要上前阻止吗?其实爸爸妈妈要做到的就是允许自己有情绪,继而也接纳、允许孩子有情绪。
懂得“同理”自己,才会“同理”孩子,只有了解到自己为什么会哭泣,才会顺藤摸瓜理清导致孩子哭泣的原因。情绪来源才是爸爸妈妈疗愈孩子情绪的好帮手。
因为担心,所以不允许
我一直认为孩子在哭泣时爸爸妈妈要先想办法哄孩子,让孩子的心情平静下来。但是一位心理学专家却告诉我,如果孩子哭得让爸爸妈妈觉得非常心疼的话。
一般是因为爸爸妈妈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心里面攒了很多不好的情绪,一直得不到宣泄。孩子负面情绪的爆发,爸爸妈妈也会感同身受,潜意识里害怕自己的情绪爆发,因此也不允许孩子发泄。
接纳才能释放
一次我送儿子去幼儿园,看到孩子因为妈妈离开而哭泣。老师急忙安慰孩子,边拍着他后背边说:“我知道离开妈妈心里非常难过,但是你要知道妈妈马上就会回来的。我们先去上课好不好?”
一边说着,老师一边慢慢领着男孩往屋里走,孩子的哭泣慢慢停止了,进屋之后,老师拿给他一张纸和各色蜡笔,让孩子自己来画画,这时候孩子就已经不哭了,专心写写画画起来。
孩子在不开心的时候,大人需要做的四步骤:
一、认可孩子的感觉和情绪;
二、了解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
三、帮助孩子心情好起来;
四、教育孩子以后怎么解决。
上面那个老师对待哭闹的孩子就履行了这几条原则:一开始表示自己深有体会,接着帮孩子想个办法疏导和表达自己的感觉。
情绪无好坏,它是正常的情感反应
有情绪是很正常的,怕、恐惧都是人的正常的情感反应,孩子既然有了这样的感受,爸爸妈妈应该首先表达出接受,接受之后再引导他去面对,不能以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孩子,拒绝和否定孩子的情绪。
情绪被压抑孩子不敢做真实的自己
否定孩子的情绪给孩子的暗示是:妈妈不喜欢我害怕,害怕是不好的行为。为了让爸爸妈妈开心,孩子会压抑自己,不把自己的情绪表达出来,犯了错会撒谎,受了欺负也会一个人忍着。如果在爸爸妈妈面前都要戴上假面具,孩子会特别累,假面具戴久了,孩子的心理也会出现问题。
每一次的情绪体验都是成长的机会
儿童对自己情绪的认识和掌控要很长的时间,每一次的情绪体验都能够让孩子成长,爸爸妈妈要做的就是首先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情绪,并完全接纳孩子的情绪。
当孩子会说话了之后,爸爸妈妈要和孩子正确地沟通,学着用语言把情绪表达出来,不要让孩子把一些话都压在心里,这样孩子才能变得通情达理,从容不迫。孩子和大人一样,都会有情绪,快乐、悲伤、孤独或兴奋,孩子也需要发泄情绪。因此,爸爸妈妈要学会了解和接纳孩子的情绪。
爸爸妈妈成长才能更好的支持到孩子的成长
在我们的传统思想中,往往认为孩子是无知的。但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时,却发现我们其实有着很多不为大人所知的烦恼,也曾经渴望得到更多的支持。我们的父母在他们所知所能的范围内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今天,曾经的小孩成为了父母,轮到我们的时候,我们也需要去努力,为孩子,也是为我们自己。
为什么孩子哭时,你不能笑
为什么孩子哭时,你不能笑。
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小区里面两三个孩子在一起玩,玩着玩着发生矛盾冲突了,开始吵架,互相抢东西,推搡,哭闹,甚至打架。周围大人的反应一般是如下几种:
一、“调停”:努力劝架讲和。有的家长能够就事论事地公平处理,但也有很多谦逊有礼的家长,不管是不是自己孩子不对,都会要求孩子“放让”,万一真的是自己的孩子不对,可能还会当着被“欺负”的孩子的家长的面,狠狠地教训自己的孩子。
二、“看戏”:家长笑着看孩子打闹,不干预,不参与。小孩子往往会为了成人看来连鸡毛蒜皮都不算的事情吵闹起来,一吵情绪还都很激烈,大人看了,觉得幼稚,所以会笑,甚至还会说孩子“羞羞羞”。
三、“参战”:护雏心切又有点强悍的家长,可能会出面帮孩子讨个公道。有的家长会质问欺负自己孩子的孩子,极端情况下,甚至会辱骂或者打他们。
孩子之间有矛盾冲突,大人应该怎么办,这个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三两句话不容易讲清楚。今天我想讨论的是“看戏”型家长,这类家长往往不会激起多大的争议,因为他们的行为似乎没有伤害到任何人,但在我看来,他们的行为对孩子的自尊培养和行为塑造是有害无益的。
试想我们自己,如果我们遇到困窘的时候,我们会希望别人笑着看着困窘中的我们,说“羞羞羞”吗?如果我们都是普通的工薪阶层,某日不慎被小偷偷掉了几个月的积蓄,一个亿万富豪跳出来对我们说:才丢了这一点点钱,有什么好着急的,羞羞羞,我们会好受吗?会服气吗?
在大人的眼里,也许孩子和孩子的一切都是小的,孩子的追求,孩子的欲望,孩子的感受,也是“小”的。但是在孩子的眼里,玩具被好朋友抢了,表演节目不如好朋友招人喜欢,喜欢的巧克力被妈妈强制分给别人,妈妈只表扬别人不表扬自己,都是足以引起情绪急剧波动的大事。在孩子伤心的时候,孩子最在乎的人:妈妈,爸爸,爷爷,奶奶,如果表现得对孩子的痛苦毫不在乎,对于孩子来说,就意味着:我痛苦,妈妈却不理解我的感受,她还笑话我,因此,她觉得我不好,她不爱我。
意见不一的妈妈也许会反对,说我们都是这样被笑大的啊,不也没事?我看我孩子还好啊,哭过以后照样玩。确实,没有哪个孩子会哭到天荒地老,哭完了孩子还是会回复平静,但是这时,在你看不见的地方,孩子对大人的不信任感,对自我价值的怀疑,已经扎下了根。将来孩子再受到任何委屈,要么他们会用自己的方式来解决,要么他们会哭得更撕心裂肺,好让大人的表情由笑转为严肃,直到大人关注到他的需要。在被嘲笑的过程中,孩子和孩子之间的冲突也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孩子也没能从自己和大人那里学习遇到类似的事情应该如何处理。于是本来是一个培养孩子社会交往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情绪管理的能力的教育机会,在大人的笑声中变成了一个打击孩子自尊,让孩子的负面情绪增殖的过程。
如果爸爸妈妈们能够认同以上我所分享的,那么如下几条建议,在下次您的孩子跟其他的孩子发生矛盾时,可以参考。
第一,如果您判断孩子之间的矛盾冲突是小case,孩子自己可以解决,那么您可以带着平静的心态和表情静观事态发展,或者干脆离开孩子的区域去做别的事情。
第二,如果您看到孩子之间很明显存在着欺负和被欺负的情况,而且孩子自己已经不能很好地解决,需要您的介入,那么您的介入就要及时而迅速,处理的原则要公平而合理。公平和合理就意味着,对自己孩子执行的规则和对别人孩子执行的规则应该是一致的。
第三,如果孩子的负面情绪(愤怒、伤心等)非常激烈,这个时候跟孩子讲任何道理孩子都很难听得进去,您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帮助孩子处理这些负面情绪,可以采取的办法有:跟孩子共情,帮助孩子释放或者平复,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等。具体用哪些方法,怎么用,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决定。
第四,规范孩子的行为也许需要奖惩,但最终我们希望孩子在一次次冲突中,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奖励和惩罚都不能作为主要的教育方式来运用,如何通过沟通来帮助孩子内化群体交往的原则和情绪管理的办法,才是父母最需要了解和熟练掌握的技巧。
育儿心得:孩子为什么会哭?
育儿心得:孩子为什么会哭?
孩子为什么会哭?实际上,孩子的欲望得不到满足,有了不满,有了压抑,有了痛苦,就哭了。
强行制止孩子哭有害无益
快乐教育、快乐生活是家长和孩子的理想状态。有的家长说,我很难长期做到。其实,偶尔为之就很好,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画面永远定格在孩子的心中,这些将给孩子留下美好的回忆。我所说的任何一种方式都不是要你每天都这样做,或者一定要做得很完美,那不可能,但是你必须有这种意识,知道这样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有好处,该做的时候就要做。
孩子的成长需要快乐和轻松,但实际上,令父母揪心的是孩子的哭声,从一出生哭声就陪伴着孩子。今天为这个哭,明天为那个哭,很多父母最怕听到孩子的哭声,孩子一哭就慌了。怎么才能让他不哭,让他只有笑声而没有哭声?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孩子哭没错,家长的认识有误区。
很多父母一见孩子哭了,第一反应是制止孩子哭,想方设法去满足孩子的无理要求,目的只有一个,让孩子别哭。可是哭有那么可怕吗?有谁听说过孩子哭一哭会导致什么严重的后果吗?没有。孩子哭没那么可怕,他从一出生就哭,哭是他正常的一种情绪发泄。哭伴随着每个人的一生,有时候我们成人也要哭一哭来缓解情绪和压力。哭与笑一样,是人的两种不同情绪。为什么他笑的时候你不去制止而哭的时候要去制止呢?你要明白,孩子哭不可怕,别慌,别着急,让他哭一下,舒缓一下情绪,再来解决实际问题。
我们要了解孩子为什么哭。举个例子,孩子要去爬阳台,这是很危险的,有可能掉下去没命。父母的理智在警告,绝不能纵容孩子的这种行为,一定要制止。但对孩子来说,他想爬阳台,那是他的一种好奇心,这种欲望驱使他根本不去想危险不危险。父母的制止扼杀了孩子的这种欲望,孩子的欲望与父母的理智形成冲突,孩子哭了。
认识这一点很重要,孩子无理的哭几乎都是因为孩子不合理的欲望与父母的理智产生冲突,孩子认为父母有意阻止他,所以用哭来抗议,来发泄不满。这就是大部分孩子哭的原因,比如他要去玩很容易摔碎的贵重物品,他要吃一些不能吃的东西,他要得到他不该得到的东西,等等。家长认为,这是孩子的非理性欲望,有责任去纠正他。
孩子因为欲望得不到满足,有了不满,有了压抑,有了痛苦,就哭了。父母怎么办?有的父母慌了,第一反应就是不让他哭。其实没必要,哭一两声没什么大不了,练练嗓子而已。让他哭,让他发泄一下坏情绪。我们成人事业不顺感情不和的时候也要哭几回,孩子比你更没理智,怎么能不让哭呢?不能剥夺孩子哭的权利。你要认识到,孩子也是个人,孩子的成长过程会有不断的非理性欲望冒出来,这是他的天性,这些非理性欲望会不断地被压制,所以他必须承受欲望得不到满足的痛苦。他通过哭一两声,哭出高潮,先把不满发泄出去。
找准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机
孩子哭过后,父母的理性教育就可以开始了。为什么要等他哭完呢?假如我们要去说服某个人,千万不要在他气头上去说,没用的,那时候他处于情绪高峰,听不进去任何话。必须等他气消了,心平气和的时候再跟他讲道理。孩子也一样,必须等哭的高潮过去。有的父母看孩子哭兴正浓,慌了,赶紧做工作,结果事倍功半。再加上处理方法不当,这时候有什么要求都答应他,反而被孩子抓住了弱点,以后想要什么就用哭来吓唬你,哭成为了孩子的杀手锏。
所以让他哭,必须等他哭的高潮过去后,能听进一些话的时候,再开始跟孩子讲道理。像前面孩子爬阳台的例子,父母可以心平气和地跟孩子说:“这阳台你爬上去,会摔下去的,你摔坏了爸爸妈妈怎么办?以后不要爬了,爸爸妈妈也不敢爬。”用孩子能听懂的方式讲,不管孩子能听进去多少,甚至当耳边风,你也要这么讲,讲多了,他总能听进去一些。你坚持这样做,让他习惯你的方式,他就明白他哭完之后,你就要跟他讲道理了,他知道这个道理的重要性,就能把道理当回事。
对待孩子的哭,有的父母采取软的办法(答应他无理要求),有的父母采取硬的办法(使用暴力),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以理服人,才是王道。在实际中你可以灵活运用,比如说在他接受道理之后加一点奖励等。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明白,现在让孩子哭一下,是为了让他以后少哭。你想找到一下子制止他哭泣的做法,只会导致他以后更经常地哭,以哭来要挟和耍赖。
因此对孩子的这类问题,我们最好不要针对问题的表面去纠正,而是要针对问题的根源来矫正。孩子正在成长中,习惯几日一变,性格几日一变,如果父母只看问题的表面,慌了手脚,头痛治头,脚痛治脚,天天都处于忙乱和烦躁中,愁眉苦脸,心力交瘁,哪还有精力来教育孩子呢?
喜欢《宝宝为什么哭?》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为什么不放寒暑假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