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幼儿的教育途径无非就是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家长配合学校才能实现教育的质量最大化!教师与家长之间要互相理解、互相帮助,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我们的陪伴,有时候陪伴才是最有意义的教育!那么,家园共育工作中是否有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如何运用有益的暗示?”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积极的暗示,特别是这种暗示来自亲人、朋友或老师,几乎肯定会对孩子在心理和心智方面产生良好的作用。
我认为孩子从幼儿到少年这个期间,暗示就是像点燃他们生命和智慧的火把。它可以把平淡的生活照亮,把无目的的漫游变成有理想的追求。孩子们从这些暗示中,隐约可以看见未来的曙光。一旦这样,各种阻碍他们心智发展的不快乐的阴影就会消除。
一.母亲的暗示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
长期以来,人们总习惯于把“暗示”的方法和理论归入到催眠术或者心理治疗之类的范畴。但作为一个教育的研究者和观察的实践者,我认为“暗示”这种方法,是一种与爱和本能密切联系起来的早期教育的一部分。
1.爱的暗示给孩子以力量
我母亲从不对我的学习提任何建议,虽然她一个字也不认识,但她对我有着巨大的影响。我现在把它称为“母亲的暗示”。
几乎从一生下来,她就不断发现许多我身上一些特别的东西,并总是以自豪的、不加掩饰的赞赏的口气说出来。比如“这孩子太不一般了,他看一样东西总是目不转睛”;“看看,我们的孩子,他的精力多好,总是手脚不停”;“哎呀,这孩子哭起来像打雷一样,这太神奇了”“看看这孩子真不简单,吃这么苦的药,一声不吭。”“你看,他的力气真大,这么重的东西他都能拿得起”如此种种。几乎所有孩子都有的表现,我的母亲也会本能的把它描述成自己孩子不凡的禀赋。
等到我大一些的时候,她有时甚至把这种表现和神秘的世界观连起来。“你看我们家孩子就是脑瓜好用,天生就这样,以后肯定能搞好,我给他算卦都是上上签(最好的),以后肯定能考上大学。”……她的这种暗示完全出于本能和爱,所以这种称赞本身就毫无夸张和虚饰,让孩子真的以为自己一定很出色。结果,这种暗示被孩子所接受,他真的表现很出色。
2.消极的暗示让孩子失去信心
现实生活中还有另一种暗示,就是来自母亲或父亲的对孩子消极的暗示。一天和朋友聊天谈到儿子,“阿姨,我的头太大眼睛太小,不好看!”儿子忽然说,我大吃一惊,原来自己与朋友聊起孩子时常说的一句话,当时觉得他还小,不会在意大人所说的话的内容。没想到我不经意的一句话竟对孩子那么大的影响,不到三岁,就关心起自己的容貌:认为自己不好看!其实,我们只要稍加注意,就会经常听到周围的人在聊起自己的孩子时常常会语气低沉地说:“我的孩子不行,智力不行,学不会”;“我的孩子怎能和你的孩子比呢?脑子不好用”;“唉,笨就笨吧,这就是他的命,他的命不好,有什么办法?”;“我家那孩子不是学习的料,学不会。”;“他要是像你家孩子四分之一就好了!”等等。仔细想想,世界上没有比这更伤孩子的心了,特别是这种话是从他的亲人口中说出。结果可想而知,这些孩子过早的失去了在学习方面的信心,甚至有的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叛逆和对环境的仇视情绪。
二.积极的暗示对孩子产生良好的影响
积极的暗示,特别是这种暗示来自亲人、朋友或老师,肯定会对孩子在心理和心智方面产生良好的作用。这一观点得到爱丁堡大学教育心理学马丁教授的证实。他把一群孩子随机的分成两组,然后告诉老师,A组是优等级组,在智力、意志品质和特长上明显较好;B组则相反。老师受到这种信号后各自开始相同课程的教学。一个学期后,A组的成绩和各项测评真的优于B组。后来又经过几组实验,这一原理同样被证明。
1.暗示的作用对孩子越早越好。
暗示的作用对孩子来说,越是早期越有较深远的作用。暗示者与孩子的关系越亲密,作用越明显。如果母亲对孩子的暗示是消极的,那结果一定也是悲剧性的。
2.不同暗示其作用亦不同。
一般的暗示,和包含了丰富真挚爱的情感的暗示,其作用是不一样的。比如,一个经常受到夸奖的孩子,他也可能因为这种夸奖太频繁而产生反感。特别是这些夸奖有些不实之处时,有的孩子就会产生过大的压力,使他不希望得到这种夸奖。相反,包含着爱的积极的暗示,总是显得真实可信,也没有明显的功利目的。这种暗示作用,就像血液一样,深入而持久。
另一项来自马丁教授的调查表明:几乎90%在品质、意识和智力方面有杰出表现的人,在自己的童年或少年时期都受到过来自亲人的积极的暗示,最多来自母亲,有的来自父亲、老师、祖父母等等。
那么对家长来说,如何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进行积极的暗示呢?
(1) 这种暗示要充满真挚的爱的情感
只有爱、无私的爱才能真正发现对孩子有益、有用的暗示,这是和所有科学所不同的。它有时能发现孩子在某方面的潜能,“这孩子聪明,很懂事!”;有时是对他性格中优秀成分的敏锐捕捉,“这孩子这么小,就愿意与小朋友分享自己的玩具”“他还经常帮他的小伙伴呢!”;有时是对他智力的真诚赞美,“我们家宝宝现在就会数数了,能从一数到一百呢!”
(2) 这种暗示不能是夸张和人为的对缺点的掩饰
来自亲人的暗示,常常会有夸大和期望的成分。但是对孩子明显的缺点也大加赞赏会养成孩子在品质上的一些坏习惯。比如,有个孩子拿了妈妈的钱自己买零食吃,家长知道后不但不批评而且还夸奖自己的孩子:“你看,我们家宝宝会花钱了,知道钱重要了”。不顾事实,一味好胜,缺乏对真理的必要的谦卑,这样的暗示,与消极的暗示所带来的坏处一样。
(3) 这种暗示要能引起孩子身心的愉悦。
不要轻易的给孩子下定义。当孩子确实在某些方面做得不够好,我们应避免用以下语句:“你怎么这么笨呢!”“你看人家小强比你小,做得都比你好!”“你怎么这么不争气呀”等等。因为这样很容易给孩子一种造成一种差和无能的暗示,特别是由于它来自孩子所尊敬的父母、老师时,这种暗示会导致孩子出现挫折感。我们不妨用以下语句:“我相信你下次会做得更好。”“你一直就是我最可爱的孩子”“你一直就是最棒的,不是吗?”这样同样一件事,不同的暗示会对孩子不同的影响,而后者能引起孩子的身心愉悦。
三.让孩子学会快乐的自我暗示
爱默生说“一个人就是他整天想到的东西”;马克.奥略留说“一个人的生活就是他想成为的样子”;威廉·詹姆斯也说“我们最大的发现就是,通过改变头脑的观念,我们可以改变生活”。
1.不要让孩子有错误的自我暗示
如果一个孩子一再怀疑自己的记忆力,她就真的记不住。同样,如果一个人成天担心自己在变老,她也一定会变老。事情真的就是如此神奇!让孩子每天重复说“我恨自己,我真的恨自己”,“为什么我老出错”,结果他无法做对任何一件事。这就是自我暗示作用。
2.大声说的暗示让儿子变得健康
有一次,儿子突然说“是不是我们家的人都有神经衰弱的毛病”,我大吃一惊。原来,我给他讲了一个故事,这本书里谈到这样一个观点,一个孩子如果过早懂得很多,他一定会患上神经衰弱的毛病。于是“神经衰弱”这个词就一直停留在他的记忆里,怎么也无法忘记,他总把各种身体方面的异常感觉归结到“神经衰弱”上面。
“神经衰弱”这种自我暗示成了儿子的一道心理障碍。我必须通过交谈和其他一些方法来排除他的心理障碍。
我使用的方法很简单,就是我让他每天早晨起床就说:“我的身体和头脑真是太好了!”“昨天睡的很好!”开始他只是小声地说,后来我告诉他,不要犹豫,用你尽可能大的声音去说。这两句话在一个多月后,再也听不到了,因为儿子的“神经衰弱”障碍已经完全消失了。
3.幸运语的暗示让孩子充满快乐
我也通过一些自我暗示的方法,收到很好的效果。前两年我在一所私立寄宿幼儿园实习,我去的时候正好是他们开学之初,孩子们的情绪还不稳定,老师希望我尝试一些新方法。接受他们的那天,我让他们从一个只能伸进去一只手的纸盒中选取一张卡片,卡片上有好看的卡通人物,并且附有两句话,就是他们的幸运语。我给每个小朋友解释了卡片上的内容以及自己幸运语。然后我要求他们每天重复这几句话:“今天,我很高兴得和每个小朋友打招呼”,“我很有信心,我有力量”,“今天我学了本领”,“今天我很快乐”……
由于是孩子自己选的卡片,他们都很重视它。开始他们不习惯这样说话,我就有意问每个孩子的幸运语是什么,自己能不能大声说出来,这样过了一个月,自我暗示的作用在渐渐显现,每个孩子的脸上开始出现从未有过的兴奋与活力……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老师如何运用“学习故事”点燃和唤醒家长
首先,先跟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有人问罗丹是怎样从粗陋的岩石中雕刻出世界著名的雕塑“巴尔扎克”时,罗丹说:“他一直在岩石中,我不是从岩石中雕刻,而是把他从岩石中唤醒了。”
这个故事让我想起新西兰“学习故事”理念:“相信每个孩子是有自信有能力的学习者”,这份自信和能力不是目标,而是儿童应有的成长状态。孩子们的世界是复杂的、多元的、精彩的,充满无限可能性。他们原本就是岩石中那个自信的学习者,他们不需要灌输,需要的是点燃和唤醒。
家长可以说是孩子最重要的他人,他们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参差不齐,大多家长是以雕刻家的姿态在塑造自己的孩子。为让家长在第一时间了解到“学习故事”的理念,我们让家长与教师同步进入到“学习故事”中来,通过培训、家长开放日、撰写“学习故事”,引领家长去观察、了解、读懂自己的孩子,从而改变那些落后的教育观念和方法,提升家庭教育质量,推动孩子的、发展。
一、唤醒家长,换个视角看孩子1、理念培训
隔行如隔山,尽管家长很关注对孩子的教育,但毕竟不是从事教育行业,对教育理论的了解会比较困难。如何设计适宜家长倾听的培训,既能让他们听懂,还能知道怎么做?我们以教研组为单位,分别制定培训的内容,抓出“学习故事”的核心理念和关键词介绍给家长:比如“换个视角看孩子”“相信你的孩子是有自信有能力的学习者和沟通者”等。另外结合教师们写的学习故事范例,制作PPT,向家长详细介绍观察和记录方法,做到如何去发现和了解自己的孩子。
2、不一样的家长开放日
培训后我们接着进行不一样的家长开放日。写过“学习故事”的教师都知道,孩子在学习中的“哇时刻”或者精彩表现,都是出现在孩子对某个事物感兴趣的时刻,积极主动参与、认真专注的时刻。而这些时刻,在高控的学习方式里是很难发生的。为了让家长能看到孩子们学习时的,“哇时刻”,我们一改以往开放日的内容和方式,将集体教育活动改为自主、开放、低控的户外自选游戏观摩。
活动前给家长提出要求:睁大你的眼,闭上你的嘴,尽量不打搅孩子。家长们在开放日中,遵循教师的指导,静下心来,认真地在旁边倾听孩子们的谈话,观察他们做什么、想什么,和谁交往,怎么交往。活动结束后,家长和孩子交流、回顾游戏中的表现,并及时赞赏鼓励。
3、撰写宝贝的“学习故事”并展示和评比
开放日后,家长们整理观察到的内容,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撰写出宝贝的“学习故事”。老师们将这些“学习故事”悬挂在操场周围,进行评比展示,各班按照质量评出一、二、三等奖并颁发奖品。每天离园时,家长会带着孩子,伫立在故事面前,读给孩子们听,或是自己的,或是别人的。一页页普通的纸片,展示的不是故事,而是一个个鲜活的儿童世界和一双双充满泪光的眼睛。
4、写儿童生活中的“学习故事”
写了幼儿园学习中的故事,要求家长写孩子们在家里发生的故事。这些孩子们生活中的故事,成为午睡前、起床后或者升旗仪式上,朗读给孩子们听的素材,孩子们都特别喜欢听。由于家长知道是读给孩子们听的故事,他们在写的时候特别注意用词和写的角度。同时,因为家长的纷纷参与,激励那些不爱关注孩子生活的家长抽出时间陪伴孩子,发现故事。另外,班上老师也把这些故事展示在家园栏里,供幼儿园其他老师和家长观摩。
二、唤醒了家长“因忙碌而无暇顾及孩子的心”
看到孩子不一样的精彩
家长们常常因为忙碌无暇顾及孩子的想法和感受,无形中给了孩子们一些误解甚至委屈,不经意地打击着孩子们的自信,摧毁他们的坚强。我们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有意地让家长参与到孩子的行为解读和观察中,唤醒了他们“因忙碌而无暇顾及孩子的心”,放下手里的工作,安静地去欣赏、发现自己的孩子。于是家长们便看到那些不一样的精彩:看到孩子如何机智友善地与别人交往,如何在游戏中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看到了很多的勇敢和坚持、专注和投入等,他们像走进一个童话般的世界,这个世界是那么的有能量,有自信,远远超越他们的理解和想象。
如何做到让早教对孩子有益无害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口号,一直成为父母们笃信不移的“圣经”。于是,许多孩子还没上小学,就开始了“上班”的节奏:拼音班、汉字班、算数班、绘画班等各种“兴趣班”填满了孩子们的童年生活。“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若违背了儿童教育的规律,结果可能适得其反。近年来,曝光频率颇高的“三年级效应”一词便是反面典型的体现。它指的是,一些孩子在上小学前就接受了小学课程的相关学习,一年级时因什么都会时常开小差,到了二年级因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而逐渐落后,三年级时这样的孩子就开始出现厌学情绪。
过早学习使大脑部分功能被“剪掉”
“三年级效应”的出现与家长过早关注学习化的学前教育有关。在这背后,是全社会对学前教育的内涵及意义普遍理解不深。家长对学前教育该学什么一头雾水,看似让孩子“先飞”,却最终落后下来。北京市教育科学院副研究员廖丽英表示,对于学前幼儿来讲,培养好性格、好情感、好习惯,以及积极的兴趣、探究的热情和主动性、责任感等,是学前教育的真正本质。孩子“单一化开蒙”太早,容易造成儿童大脑使用片面、单一。美国心理专家托尼·琳达的大脑修剪理论指出,长期单一化的智力学习,会使那些不常使用和不常活动的大脑区域细胞被“修剪掉”,长此以往,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必受影响,还会限制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学前教育存在误区
教育学研究发现,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然而,很多幼儿园在教学中多采用知识性的灌输,功利化的小红花评比,导致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差,不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此外,虽然一些幼儿园游戏设施齐备,利用率却很低,孩子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非常少。尤其一些教师在授课中存在潜意识的引导,让幼儿回答标准唯一的答案。还有类似拼音、汉字的学习,更让缺乏专业经验的幼教老师可能“误人子弟”。
学龄前该学什么
廖丽英认为,按照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要求,学前阶段,儿童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等五个领域的学习与发展中,应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1.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保持幼儿充足的睡眠和适宜锻炼,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学会恰当表达和调控情绪,如生气时不乱发脾气,鼓励与他人分享快乐等。提高对周围环境和季节变化的适应能力,锻炼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能生活自理,如自己吃饭、背书包、做家务等。具备一定的安全知识,不做危险的事。
2.学会阅读、倾听与表达。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让他初步形成阅读习惯,能积极地表达与交流。父母可以给幼儿讲故事,在阅读中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幼儿与同伴一起玩耍、交谈,讲述见闻、趣事或看过的图书、动画片等。
3.学会与他人相处。鼓励幼儿参加集体活动,萌发集体意识。引导幼儿尊重、关心长辈和身边的人,培养一些必要的交流礼节。尊重理解他人的劳动及成果。愿意邀请小朋友到家里玩,感受有朋友的快乐。
4.形成探究意识与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事物、探究事物,培养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在生活中积累科学与数学经验,形成初步的科学与数学概念。
5.多感受、多表现艺术之美。创造条件让幼儿接触多种艺术形式,比如和幼儿一起用图画、手工制品等装饰和美化环境,带幼儿去剧院、美术馆、博物馆等,欣赏文艺表演和艺术作品。如果他对某种艺术形式非常感兴趣,可以考虑作为兴趣培养。更重要的是培养幼儿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
西方有句谚语,“教育的本质,不是把篮子装满,而是把灯点亮。”学前学习应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如果只是一味地教授知识与技巧性的东西,孩子很容易失去学习兴趣,忽略了培养儿童的性格、人格,将最终影响孩子一生。
给孩子积极的“暗示”教育
儿童善于模仿,所以成人的行为就是无声的教育。暗示是教育的一种重要方法,它在培养孩子的性格、学习和生活习惯、品质等方面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作为父母,你注意到暗示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吗?你是否采取了正确的暗示方法呢——
调查:
家长“无声教育”令人忧虑
12月21日,在翔龙山机关幼儿园,一位年轻的母亲接到自己女儿后,恰巧遇见了买菜回家的同事,孩子的母亲喊女儿跟“阿姨”打招呼。女孩迟疑了一会儿,没有吱声,母亲解释说:“这孩子就这样,从小遇事就很害羞、胆怯,怎么教都不会。”同事善意笑笑道:“女孩子嘛,性格比较内向腼腆,这很平常。”女孩听到后,下意识地闪避在母亲身后,把头埋得更低了。
记者随后采访了这位后来得知叫周仪萌的家长,她告诉记者,女儿平常在家里还比较活跃,遇到陌生人或在公众场所时,就变得特别拘谨,不仅不爱说话,不敢表现自己,就是碰到熟人,也很少打招呼,她不知道如何改变孩子的这种性格。
12月23日,在市中区大洲广场,记者看见一对夫妇陪着父母、带着孩子在广场散步。孩子只有几岁大,但非常活泼,趁家长聊天时,从父母手中挣脱后,一个人在旁边玩耍,不小心摔倒在草坪中,父母赶紧跑过去,抱住孩子心疼地问:“宝贝,是不是摔得很疼?”孩子的祖辈则当着孩子的面埋怨父母没有照看好孩子。记者注意到孩子在摔倒时并没有哭泣,在父母及祖辈采取一系列行动后,“哇”地一声大哭起来,并且越哭越厉害,孩子一会儿说腿痛,一会儿说肚子疼,一直被父母搂在怀里边走边哄。
在记者采访中,有不少家长反映现在的孩子很挑食。12月23日晚,在邱家嘴某大型超市内,家住南环路266号的李建宏带女儿李瑗佳购物,在蔬菜摊位上,女儿指着菠菜与土豆说:“这里有妈妈爱吃的菜。”李建宏说:“我们今天主要买佳佳喜欢吃的鱼和排骨。”李建宏告诉记者说,孩子平时不怎么爱吃蔬菜,周末特地为孩子选购一些食品。当记者问女孩挑食吗?女孩说:“爸爸喜欢吃鱼和肉,我也喜欢吃。”
分析:
家长消极暗示误导孩子
针对以上现象,记者采访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熊骊龙主治医师。他说:“暗示是指通过语言、手势、表情等施加心理影响的过程,暗示的结果是使接受暗示对象心境、情绪、兴趣、意志方面在潜意识中发生变化。暗示在本质上是情感和观念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即心理机制受到外界刺激作用,在潜意识层面形成一种心理倾向,从而支配个人行为或思想。暗示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暗’,即在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中影响孩子稚嫩的心灵。它是一把双刃剑,其作用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积极的暗示能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培养良好的性格和心态。与说理教育相比,正确的暗示更有利于融洽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使教育含蓄委婉,无形中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举止、以及坚强的情感意志。消极的暗示则是孩子心灵的腐蚀剂,除了让孩子情绪低落、产生自卑和自弃心理外,还可能误导孩子接受某种错误的信息或概念。”
他具体分析道,例如,家长以“孩子从小就胆小、害羞”解释孩子不愿意招呼他人的原因,不但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反而暗示孩子“我本性就是胆怯内向型”,容易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也使孩子默认了对自我性格定型的害羞、胆怯元素,不利于孩子人际交往的发展。
又如,家长过分担心外界带给孩子的伤害,在表示焦虑不安的状况下,也同时暗示孩子“摔跤一定会很疼痛”、“不应该脱离父母的精心照顾”等信息,一方面在心理上增加了孩子疼痛的感觉,使孩子变得娇气脆弱,另一方面让孩子滋生了生活中的惰性,丧失独立自主的意识,加深对父母的依赖。如果家长此时淡淡地说:“没关系,自己爬起来吧。”孩子则很有可能若无其事地站起来。
又如,个人口味是后天养成的,最初孩子并没有对食物定义喜欢什么、讨厌什么,之所以某些孩子噘着小嘴,噙着眼泪,表示“青菜不吃,萝卜不要……”,除了自身体质不佳等因素外,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对食物表现出来的偏好,也会使孩子对某种食物产生厌恶感。另外,父母出于对孩子体重期望值的考虑,有可能针对孩子饮食施加某些压力,要求他们多吃某类食物,形成暗示效应,从而也会影响到孩子的饮食习惯。
对策:
慎言慎行给孩子积极的暗示
针对问题,熊骊龙医师说:“对儿童影响最大的暗示就是体态手势、表情。积极心理暗示带给孩子积极的认识和体验,家长应慎言慎行给孩子积极的暗示。”
他说,家长在讲解道理时,可以将“理”通过设喻、讲故事、做游戏、角色体验等形式表现出来,从中点拨启发孩子,实现教育目的;在纠正孩子错误时,可以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利用榜样的力量感染孩子,在避免伤害孩子的自尊和信心的同时,促使其不断进步。家长在暗示教育时,要灵活运用神态表情达到教育的目的,如对孩子独立能力给予赞赏、肯定的眼神,让他体会成功的愉悦;对孩子的挫折失误,给予安慰、爱抚目光,使孩子感受勇气与力量。家长还可以利用激将法,含蓄委婉地避免说教给孩子带来的压抑感和逆反心理,也能激发起孩子战胜困难的斗志,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家长行为暗示产生的奇迹
请出4位小朋友上台来走平衡木,看谁用时最短,走得最稳。貌似在观察孩子的平衡能力,其实不然。专家所关注的是家长的行为暗示,来分析家长在教育孩子上的误区。
第一位男孩儿,4岁半,姥爷陪同。在老师说开始计时时,男孩自己稳步前行,姥爷没扶也没护,只原地观望,当孩子快走到终点时,姥爷才快步走过去拉过孩子。
第二位女孩儿,5岁,妈妈陪同。在老师说开始时,妈妈紧张地张着双手保护着平衡木上的孩子,像是随时准备接住走不稳的孩子。
第三位女孩儿,5岁半,爸爸陪同。在老师说完游戏规则时,爸爸蹲下来又给孩子说了一遍应该如何做,然后小心跟在孩子的后面陪着孩子一步一步往前走。
第四位男孩儿,4岁半,奶奶和爷爷陪同。奶奶把孩子扶上平衡木后,手没离开孩子,当老师说开始时,奶奶用外界的力量保护着孩子往前走。这种行为被阻止后,孩子慢慢地,小心翼翼前行,松开手的奶奶忐忑不安,跟在孩子的后面。公布计时结果:用时最短,走得最稳最快,获得第一名的小朋友是第一位出场的男孩。
专家点评:家长的肢体语言和行为暗示对于孩子来说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第一位孩子,年龄小,却走得又快又稳。姥爷给孩子的暗示是积极的,像是在说:这很简单,孩子你不用紧张,我相信你能很顺利走过平衡木。孩子得到如此积极的暗示后,会很自信,很大胆地去完成,结果像是在意料之中。
其他三位家长的行为暗示却是消极的,不信任的,似乎是在告诉孩子:这个游戏很难,你一定要小心,关键的时候我们会保护你。所以,当孩子得到家长的这个不信任的信息后,也有些胆怯,有些紧张,自然不敢放开步子往前走。看了这个节目,我也在反醒自己,是不是平时帮帅帅太多,如果我这个妈妈不处处都帮他,是不是他会做得更好,更独立更有主见?
对孩子有益的科学表扬方式
该怎样正确地表扬孩子?什么时候该表扬,什么时候不该表扬呢?我们现在就来看看被科学实验证明对孩子有益、有效的表扬方式吧。
对不同年龄的孩子有不同的策略
对幼儿(0-3岁),父母不必吝啬自己的表扬。父母通过表扬可以鼓励他们去探索周围的新鲜事物,增加其自信心和获得新技能的动力。
匹兹堡大学的研究人员,邀请了75个两岁的幼儿及其父母参与实验,记录下孩子试图去尝试一些有挑战性的活动的时候父母的反应。一年之后,他们跟踪观察了这些幼儿,发现那些在一个任务上能坚持更长时间并解决难题的孩子,大部分都是那些之前尝试有挑战性活动时受到父母表扬的孩子。
孩子两岁以前一个很重要的发展是开始形成“内在系统”(self-system)。所谓的“内在系统”,反应在孩子选择参与什么样的活动、他们如何应对活动中遇到的挑战和失败、他们采取的行为标准是什么、他们的自我评价体系是什么、他们对自身价值的感觉(overallsenseofself-worth)。
虽然对大孩子来说,处于被评判的地位总是会带来不必要的压力,但于0-3岁的幼儿来说,其最初形成“内在系统”依赖于父母的评估(evaluation)与评判(judgment)。因此,父母在这个阶段可以通过表扬,鼓励孩子多探索并培养自己的独立性。
孩子小的时候,只要得到父母的表扬,都会很受鼓舞(不管表扬的“质量”如何)。但是当孩子渐渐长大,他们自主性和独立思考能力变强,这时如果父母的表扬方式不正确,他们有可能不但不会被激励,反而会对父母表扬的动机产生怀疑,这时表扬的负面效果就开始显现了。
如何正确地表扬大孩子呢?美国的两位心理学家JenniferHenderlong和MarekR.Lepper梳理了过去30年关于“表扬”的文献,做了很好的总结。常爸在其文章的指引下,搜索到一些文献,做了一些归纳总结,供各位父母参考(下面的每一个观点都是有科学实验验证的,但因为相关心理学实验比较复杂,描述起来要占很大篇幅,所以只把结论摘录出来,对实验本身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列举的相关参考文献)。
一、真实无虚,言之有物
表扬的内容要具体,表扬的态度要真诚。
Kanouse等研究人员指出,过度而宽泛的表扬,反而容易引起孩子的自我批评、自我怀疑,甚至可能在将来故意表现不好来避免获得不符合其自我认知的表扬。比如说,“你最乖了!”这类表扬,可能会使孩子马上联想到自己不乖的一面(刚刚偷吃了饼干),觉得自己担不起这种表扬,以致于下次可能故意捣乱以避免获得言过其实的称赞。
此外,孩子可以感知到那种敷衍的、过于宽泛的表扬中的不真诚的态度,这可能会伤害他的自尊心,他可能会认为(或在潜意识里感觉)你不重视他,或者你的表扬只是变相地吩咐他去做事而已。
当然这样的问题可能不会发生在婴幼儿时期的孩子身上,但是他的心智成长并不是有确定的时间轴给你去一一核对的,或许等你察觉到他能感受到你表扬的态度时,你错误的表扬方式早已对他造成了伤害。所以,表扬孩子的时候请一定要真诚。
二、描述而不评判
“你真是个慷慨大方的人。”这种评判式的表扬,会使孩子产生对别人评价的一种依赖性。但是如果换成描述性的“当你知道小明忘记带他的便当,你主动和他分享了自己的午餐。”的表达方式,孩子会感觉到自己确实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描述性的表扬能让孩子进行自我评价。假如你想孩子知道自己分享午餐对别人产生了影响,你可以说“快看小明,因为你和他分享你的午餐,他现在十分开心呢。”这比“我很为你骄傲,因为你很大方”要有效得多,因为这种描述性的表扬是在生活中帮助孩子去发现自己的价值,而不是给予一个简单的评价。
描述性的表扬确实比评判式的表扬要难,并且表扬的过程要花更长的时间。但是描述性表扬有利于孩子成为一个有独立的思想和行为的人。他们不会只是指望着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而是相信自己以及自己做出的决定。
三、赞努力,不赞智商
“你真聪明!”是最常听到的表扬孩子的话,本意是提高孩子的自信心,但实际上是一种十分有害的表扬方式。
表扬一个孩子的智力或天赋,本质是称赞一种固定的、孩子无法掌控的因素,心理学家称之为“固定心态”(fixedmindset)的表扬。这样的表扬会引起两个问题:
1)孩子会把所犯的错误当做失败。因为你往常的表扬告诉他成功就是因为他的智力或者天赋高,这两样他无法控制的能力会让他在失败的时候(比如考试成绩欠佳时)认为是自己缺少它们而造成的。在他的潜意识里,成功并不被当成可以通过努力得到的结果。
2)他们在之后的行事风格上会变得越发小心拘谨,变得不喜欢挑战。因为他们担心自己会把事情搞砸而对不起自己“聪明”的名声。
正确的表扬应该是表扬努力,而非智力或天赋。
在孩子考试获得好成绩的时候,与其说“你真聪明,考得很好!”,不如说“你肯定付出了很多努力,才获得这么好的成绩,我真为你感到骄傲。”因为后者表扬的是孩子可控的努力程度。这种表扬叫“成长心态”(growthmindset)的表扬。
超过三十年的研究成果显示在“成长心态”家庭成长的孩子比在“固定心态”家庭长大的孩子要在学业成就方面更出色。这并不奇怪,因为在“成长心态”家庭长大的孩子在面对失败时,有更积极的的心态。他们不会将错误视为是令人绝望的失败而是将错误当成问题去想办法解决。
四、独立表扬,勿对比表扬
乍一看,似乎表扬孩子优于同龄的小伙伴是一个很好的鼓励方式。研究也表明对比式的表扬确实能在一开始驱动孩子的积极性和对所赋予的任务的兴趣。
但是这种社交对比式的表扬存在两个问题。
首先,这种表扬所激发出孩子的动力是不持久,如果他的相对优势减弱或丢失,他就会失去对事物的兴趣,而且习惯了对比式表扬的孩子,很可能会变成输不起的人(poorloser)。
其次,孩子会认为脱颖而出是他本该追求的目的和结果,而忽略真正参与到某个活动中的过程。当他这么认为的时候,就已经缺失了对事物的好奇和兴趣,不是享受其中,而是急于昭告天下他是最棒的,充满了功利性。更糟糕的是,如果一直这样对比式地表扬孩子,他可能会渐渐开始回避挑战和学习的机会,怕遇到新事物,怕遇到未知的失败。
所以,表扬孩子切忌对比式表扬,而应该按前面所介绍的正确的表扬方式,独立地对孩子进行真诚、具体、描述性的表扬。
喜欢《如何运用有益的暗示?》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