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科学故事。
众所周知,作为一名没有经验的新老师,我们需要把自己的教学方式与他人进行分享交流,而教育笔记可以记录老师在课堂上存在的问题。平常你收集了优秀的教育笔记吗?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浅谈幼儿科学认字教学”,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导读:针对幼儿天真活泼,好唱好跳,想象力丰富的年龄特征,我们应该不失时机地利用幼儿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积极运用各种方法、途径,引导幼儿积极地参与认字活动,深切感受到游戏认字的快乐,想象创新的快乐,获得成功的快乐……
中国汉字承载着6000多年来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和无价的瑰宝。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她以顽强鲜活的生命力,在求变求新中始终保持着自己的表意文字特点。如何让这一瑰宝得以传承呢?这里我想可以套用一句“认字应从娃娃抓起”。
每个汉字都是音、形、义有机联系的符号刺激物,幼儿学习汉字有利于右脑开发,而右脑的开发对幼儿智力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在幼儿时期进行学习会促进大脑皮层的发育,从而培养出脑细胞质量高、头脑聪明的人来。由此可见,在幼儿期开展认字教育是完全必要也是可行的,关键只是在于应该采用一个科学的符合幼儿心理特点的认字方法,而不是过分强求,操之过急,强迫孩子学习。
针对幼儿天真活泼,好唱好跳,想象力丰富的年龄特征,我们应该不失时机地利用幼儿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积极运用各种方法、途径,引导幼儿积极地参与认字活动,深切感受到游戏认字的快乐,想象创新的快乐,获得成功的快乐……
一、优化环境,营造良好的认读氛围。
《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为了让幼儿对汉字感兴趣,产生认读的愿望,我们在班级环境布置中精心设计,选择他们最喜欢的“天线宝宝”的形象,并在“天线宝宝”的旁边配上相应名字的汉字,如“小波”、“拉拉”、“迪西”、“叮叮”。同时,在每个“天线宝宝”的胸口有一个电视机屏幕,我们将它设计成一个活动的汉字显示屏,把周围环境中、生活中出现较多的汉字,幼儿感兴趣的一些汉字和在认读活动中学习的汉字等及时地展示在汉字显示屏中。这样,在美化教室环境的同时,又为幼儿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认读氛围。
我们常常会看见,课间或一些自由活动的时间,孩子们会三五成群地有滋有味地进行着认读。电视机屏幕中不断更换的汉字让幼儿始终对它们充满了新鲜感,激发了幼儿认读的兴趣。孩子们常常会因为能读出自己认识的字而欣喜不已,一些原本认读水平差的幼儿在同伴的带动下,认读水平也有所提高了,孩子们之间形成了积极有效的生生互动。我们通过认读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寓认于玩,在快乐游戏中认字。
我国著名的教育专家陈鹤琴说:“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在游戏中幼儿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模仿各类人物、动物,模拟各种事物,使愿望得到满足,兴趣得到提高,身心舒适而愉快。所以抓住这个特点让孩子们采取玩乐的形式认字,他们不但不觉得累,而且学习的积极性特别高,就像让小孩无意中学话一样,不知不觉把字认识了。因此,要充分了解和掌握儿童的心理特点,在实施过程中正确地把握,在游戏活动中让幼儿认字。
“体育是智力开发的一把金钥匙”,体育游戏是幼儿身心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设计体育游戏时,注意将体育游戏与认字活动相结合,使活动更富有情趣。如“小动物运动会”游戏,我们把原来的动物头饰用动物的汉字来代替。在四条跑道上,每条跑道的起点分别写上“游”“跳”“爬”“飞”,游戏前,教师将字卡头饰发给幼儿,请幼儿根据所拿字卡上写的动物会怎样做动作,站到相应的跑道起点。教师与大家一起检查每个人是否站对了。比赛开始,每队第一名幼儿按跑道上的字,做动作跑向终点,然后在跑回起点。第二个幼儿接着游戏,各队为自己队的“动物”加油。幼儿在愉快的情绪中进行游戏,同时也认读了许多汉字,且不易忘记。提供适宜的材料,能让幼儿在活动中既锻炼身体,又学习汉字,提高了活动效率。
让幼儿玩乐的形式很多,如拍拍手、唱唱歌、跳跳舞、做做操等多种形式,都可以让幼儿在欢欢快快、轻轻松松当中认识汉字。如幼儿比较喜欢玩找朋友的游戏,为了使游戏更好玩,我们给幼儿准备了许多胸饰图片,有动物类的、水果类的、人物类的……幼儿在游戏时,一部分幼儿拿字卡,另一部分幼儿戴胸饰图片,大家边唱歌边找朋友,将图片与字卡配对。有些幼儿还想到了新的玩法,他们戴上动物的胸饰去找动物喜欢吃的食物字卡,如“小鸡”与“虫子”、“小狗”与“肉骨头”等等。在游戏中幼儿体验到了认字活动的乐趣,也认识了许多字宝宝。
在我们班有个幼儿对汉字的敏感度较高,又特别喜欢玩上课的游戏,她喜欢做小老师,经常组织小朋友排排坐,然后拿出一些小字卡,将上面所有的字、词都读一遍,然后再请小朋友都跟着她读,这个游戏大伙都非常喜欢。这样一个小小的自发游戏,却让幼儿在娱乐的同时从同伴身上学到了不少知识。
总之,在游戏中认字,增加了幼儿认字的兴趣,孩子们主动认字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他们学得愉快,学得轻松。
三、在社会生活中引导幼儿认字,拓宽认字的渠道
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汉字更是到处都有,随时可见。只要你置身其中,汉字总会以各种形式跳到你面前,诱惑着你。我们不能只局限于课堂,应遵循开放性的原则,要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幼儿自己认字,把汉字变成幼儿主动学习、创造的一种过程。
1、走向社会认字
《纲要》指出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空间。社会为孩子们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我们带孩子走出幼儿园,走向社会。带孩子到幼儿园附近走走,认认路标,门牌号码,读读广告语;带孩子们去附近的商场、超市看看,认认标签,说说商品广告;带孩子们去公园游玩,认认动物、植物的名称,说说自己的见识。这种将认识汉字与认识社会,认识大自然结合起来的“玩”,幼儿感到趣味无穷,兴致勃勃。
在组织“远足”活动时,我们将一些课堂教学内容转移到大自然、大社会中进行。如:春天,我们让孩子们带着写有汉字的风筝去远足,一路上孩子们一边欣赏金黄的油菜花、随风飘拂的柳枝;一边唱着春天的歌儿,体验着大自然的美。到放风筝的地方,我们告诉幼儿风筝上写了些什么汉字,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观察风筝的形状,认读风筝的名字,将风筝一只一只地放飞。此时,孩子们在广场上跳跃着、奔跑着、高呼着,整个活动都充满着欢声笑语。通过活动,孩子们不但轻松愉快地认识了“蝴蝶、蜜蜂、蜻蜓、鲤鱼”等汉字,还练习了走、跳跃、奔跑、平衡等体育技能,增强了体质,磨练了意志,同时还培养了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审美情趣。
2、在生活中认字
我们将认字与生活联系起来,每天把菜谱写在黑板上,在教师给小朋友分菜时,让幼儿看看菜,再看看菜谱,并通过品尝菜的味道,记住菜名。这样反复多次后,再进行第二步,我们利用孩子的好奇心,让幼儿先看看菜谱,猜猜今天吃什么菜。当幼儿看到吃过的菜名时,就读出它的名字,当幼儿说不出时,我们再利用该菜的味道、形状,提醒幼儿回忆或出示盘中的菜,加深幼儿记忆。这样,孩子们在宽松的环境中通过自然记忆,轻松地认读了一些菜名中的汉字。
班中很多幼儿对广告、影视节目、包装纸等感兴趣,我们就让幼儿自己动手收集身边的商标,包装袋等。接着指导幼儿在收集的过程中归类,然后定期在活动室中展示或以游戏的方式在同伴之间交流。积极鼓励幼儿在生活中认字,幼儿动手又动脑,使他们牢牢记住了这些汉字。
四、挖掘《幼儿认读丛书》中有趣的内容,开拓认字空间。
《小雨滴》是幼儿认读丛书中一篇优美的散文,它为我们展示的是一幅小雨滴从空中落下的优美的画面,更重要的是它为我们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雨是幼儿生活中极为熟悉的东西,它从天空落向何处?能激起幼儿丰富的想象,于是我就从这里切入:“你们见过雨吗?雨像什么?你知道雨会落到什么地方吗?”我展开话题,让幼儿自由地讨论和交流,气氛特别好,有的幼儿说雨会落到小河里;有的幼儿说雨会落到屋顶上,有的幼儿说雨会落到树叶上,有的幼儿说雨会落到马路上……我准备了许多的字卡,与幼儿所说的事物相匹配,并且以奖励的方式把字卡送给小朋友,这样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更高了,活动效果出奇得好。幼儿不但欣赏了图片和散文的美,同时他们的想象力得到了发展,语言表达能力也提高了。对老师事先没想到、没准备的字卡,有的幼儿还追问道:“汽车的字宝宝呢?桥的字宝宝呢?”为了满足幼儿认读的需要,我还手写了很多汉字呢!可见,只要善于挖掘《幼儿认读丛书》中有趣的内容,教师发挥的余地,幼儿学习的空间是非常广阔的,有了这广阔的空间,幼儿认读的欲望潜滋暗长。
汉字是瑰宝,幼儿则是探宝的“天才”,只要给予良好的认字环境,使用科学的教育方法、手段,他们就会像如同学会口语一样,快快乐乐地认得更多的汉字,这无疑能让幼儿提早阅读,使孩子长上顺风耳、千里眼,去认识大千世界,开阔眼界。让我们共同努力,在引导幼儿科学认字教育上添上精彩而浓重的一笔!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小编推荐
让幼儿科学运动
[标签:教师环境活动心理启蒙教育]幼教精华资讯免费订阅
导读:幼儿的运动能力是他们的体质和个性发展密切相关的有的幼儿虽然个性活泼,好活动,但是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在跑、跳等游戏活动中不稳定,碰到有一定难度的活动,常常中途放弃,面对这样的幼儿,就需要得到教师的指导和鼓励。
常言道:“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要讲求科学性,特别是幼儿体育活动,更要掌握他们的基本体能全面发展和体质增强的规律,才能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增强其体质。
一、根据幼儿年龄特点,科学地安排体育锻炼。
幼儿的运动,不可为急于收到“效果”而过度激烈,更不能一律化,而是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各年龄段的幼儿体力能力、智力、由轻度而容易做的活动开始,逐渐进展。
例如:单脚跳的平衡活动,大班幼儿用左右脚交替跳动,能持续5分钟;中班幼儿跳3分钟就感到累了;小班幼儿单脚站也站不稳,跳的时间也很短暂。我们可以看出:三个不同年龄组的幼儿全身各部分肌肉力量的发育不同,神经系统的平衡、协调、控制能力也不同,因而,在体育活动中所表现的活动能力也不同。为此我们一定要科学安排每日体育活动锻炼。(1)幼儿年龄小,持久性差,承受力小,如果活动量集中在一段时间内开展,往往会出现两种现象:一是时间长,负担量过大,幼儿容易疲劳,对体育活动产生厌倦情绪,不利于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二是由于疲劳引起的注意力力分散,有效的锻炼时间就少,(2)年龄越小的幼儿,对每一个活动的持续时间应越短,越需要多种活动的交替,轮换进行,调节其紧张的情绪,使幼儿全身心得到和谐发展。
二、从幼儿心理素质的发展出发,科学地组织各年龄阶段的体育活动。
根据一项调查:小班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很高,在体育游戏中敢为性最好;而中班幼儿自信心发展水平普遍较低,独立性也比较差;大班幼儿在体育活动中的合作能力不强,缺乏主动的合作意识,这反映出大班幼儿合群性心理素质较差,抗挫能力的发展较为迟缓,创造性思维品质也比较欠缺。
1、培养小班幼儿大胆、勇敢精神以情趣先导。
(1)从小班幼儿的兴趣、性格等方面进行引导,激发其良好情趣,鼓励幼儿参加各项体育活动的勇气。
(2)提供适宜的玩具和游戏材料,让小班幼儿玩他们喜欢的游戏和体育活动,以培养其大胆、勇敢的心理素质。
2、中班幼儿的自信心和独立性培养应体现“互动性”。
由于自信心和独立性在心理素质中存在着相互联系的关系,因此,这两种心理素质的培养在方法上应体现出“互动性”。
(1)经常提供一些自由探索的机会,鼓励中班幼儿独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务。
(2)在活动中不矢时机地教给幼儿一些克服困难的方法,以培养独立性。
(3)鼓励、接纳幼儿,充分信任他们,激发其潜能,树立良好的自信心。
3、大班幼儿“合作精神、抗挫能力和创造性”的培养应体现“连动性”。
在体育活动中大班幼儿的全合作性、抗挫能力和创造性是相互影响的,它构成了大班幼儿心理素质的一大面貌,因此,对这三项品质的培养也应体现整和性和滚动性。
(1)通过创设各种“合作”情境,培养大班幼儿的合作意识。
(2)创设多种机会,学会协同活动,分享合作的喜悦。
(3)创设良好环境,激发幼儿的创造动机,一物多玩,发挥幼儿的创造力。
(4)尊重孩子,重视孩子的创造性。
三、掌握幼儿个体差异,科学地进行体育煅炼。
幼儿来自各个不同的家庭,其遗传因子各异。就是同一年龄组的幼儿体质、个性、能力也不尽相同。有的幼儿体质强壮一些;有的幼儿体质弱一些;有的性格开朗;有的性格内向;有的活动能力强;有的活动能力弱等等。因此,体育活动也要因材施教。
1、在群体活动中,保护体弱的幼儿的健康。活动时,可以让体弱幼儿组成一组,适当减少其活动量,煅炼进度要慢一些,时间也要短些。
2、在发展幼儿运动能力的同时,发展幼儿的良好个性。
幼儿的运动能力是他们的体质和个性发展密切相关的有的幼儿虽然个性活泼,好活动,但是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在跑、跳等游戏活动中不稳定,碰到有一定难度的活动,常常中途放弃,面对这样的幼儿,就需要得到教师的指导和鼓励。
例如:在“猫捉老鼠”游戏中,通过游戏规则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和坚持性,规则要求每只猫必须到每个鼠洞去捉一只老鼠,要坚持把老鼠捉完,幼儿在游戏中都非常认真迅速地捉老鼠,在来来回回地钻爬过程中,幼儿的坚持性和注意力得到培养。
类似这样的游戏活动为各种性格,能力体力的幼儿创设了煅炼的条件,从中使幼儿们都能从不同方面得到煅炼,使身心和谐发展。
四、利用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科学地引导体育锻炼。
1、可控性体育训练法:即或在家或老师的指导、控制下进行幼儿活动能力的训练。如指导做幼儿体操、韵律操牵手上下楼梯等,训练幼儿活动能力进行身体锻炼促进幼儿生长发育。
2、游戏法:即采用游戏的形式进行体育锻炼。在幼儿期,游戏是孩子特别喜欢的活动,更何况游戏此有娱乐性、趣味性的特点,提高了孩子参与积极性。选择适当的游戏则尤为重要,如:数字游戏、抓鱼儿、抱球抢摊等。
3、体育比赛法:在体育比赛当中,让幼儿去实践运用合理的方法定成比赛,或教授其比赛的方法,使其在日常生活中选择练习、比赛,此种方法即可丰富体育知识又可开发智力,对幼儿发展具有不可估计作用。
4、情境教育法:在教师或家长有意识的设置体育环境,如多媒体、挂图录像等,让孩子认识体育知识同时在到识字、学语说话的功能。
近年来,我国的体育事业之所以有空前的发展,我国的体育健儿之所以能在各项大赛中取得好的成绩,这都是我国有一套科学的训练方法。为了我国的体育事业后继有人,就要从现在抓起,从幼儿时期抓起,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科学地组织体育煅炼,使我国的体育事业在不远的将来更上一层楼。
谈幼儿科学认读活动的有效方法
-->
幼儿期是成长的重要时期,是幼儿学习能力发展的关键期。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身心需要,表现出了积极的求知欲望和独特的认知方法。特别是幼儿在语言方面是敏感期,对于汉字的象形特点感兴趣,乐意把事物与文字相互联系,大胆地去表达。《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往的乐趣,学习使用适当的礼貌的语言交往。”可见,幼儿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而对幼儿进行早期的科学认读,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地把图像、声音、语义、符号整合在一起,从而认识汉字。促进了幼儿思维的发展,增强了兴趣,培养了能力,幼儿能积极地参与认读活动,在活动中提高了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是一种早期的、全面的启蒙教育。我在促进幼儿科学认读的实践活动中,以引导者、合作者、支持者的身份,与幼儿一起愉快、主动地进行认读。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中,寻找激发幼儿认读兴趣的有效方法,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体现幼儿科学认读的作用。现谈谈我在实施科学认读实践活动中的有效方法。
一、游戏活动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中。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
我国古代教育家十分倡导通过游戏教学来提高儿童学习的有效性。教育家程颐曾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王阳民也强调,教学必须顺应儿童的特点,以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儿童喜欢游戏是他们的天性,朱熹更主张:在“咏歌舞蹈”的游戏活动中,增强儿童学习的自觉性,达到“习与智长,化与心成”。因此,幼儿游戏动机的发展,符合幼儿活动的内在需要,有利于幼儿主动、有效的学习。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幼儿喜欢游戏,以游戏的形式与进行认读活动中,能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满足幼儿身心需要。在汉字游戏中自然、科学的认读。
在“红红的苹果”的认读活动中,我们与幼儿一起玩了送水果的游戏,孩子们一边送实物水果,一边认识了“香蕉”、“苹果”、“桃子”的汉字,并能积极地认读这些文字。在“水果变变变”的游戏中,幼儿能主动地参与游戏,仔细观察卡片上的文字,响亮地认读水果的名称,然后扮演了不同的水果有:香蕉、苹果、菠萝、西瓜、枇杷,高兴地念儿歌“某某水果变变变”,念完儿歌,做一个好看的身体造型。接着再换个字宝宝做游戏,幼儿在游戏中巩固了学过的新的水果汉字。能积极地去认读,语言表达能力不断提高。又如:在认识“我们的五官”的活动中,我与幼儿以歌曲对唱的形式,老师唱着问:眼睛在哪里?
幼儿一边答:眼睛在这里!一边指着自己的眼睛。接着与幼儿认识了字宝宝“眼睛”。依次让幼儿在对唱中,认识了“耳朵、眉毛、鼻子、头发、嘴巴等文字,以轻松、有趣的游戏形式,让幼儿体验了认读活动的快乐,学到了知识。
在家园合作的亲子游戏中,我以让幼儿来巩固、复习所学的文字的游戏形式。请爸爸、妈妈与幼儿玩起了“给字宝宝找照片”的游戏。每位幼儿一个字宝宝,请幼儿认一认后,到爸爸、妈妈的身上找照片,看谁能又快又好的找到。游戏中,爸爸、妈妈与幼儿亲切的交流,认真地把照片和字宝宝配对,产生了良好的亲子共读氛围。丰富的亲子游戏,教会了家长们引导幼儿科学认读的方法,提高了幼儿的认读水平。
在认读活动中,我以幼儿的兴趣、需要、能力、发展水平,针对教育形式、教育过程的发展变化。精心设计了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的认读游戏。从幼儿的身体动作的游戏、生活游戏、动物游戏、智力游戏、问答游戏、猜谜游戏等等形式多样的游戏中,让幼儿产生了认读的兴趣,愉快地参与游戏,主动地进行认读,自然地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产生了思维的火花。幼儿在文字游戏中不仅得到了身心的愉悦,而且得到了早期科学的语言启蒙教育。
二、探究活动法
探索活动法是以探索操作和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又称发现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活动内容和提供一定的材料,引导儿童自己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得出原理。
遵循《纲要》的精神:“提供丰富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我们以提供多种多样的材料为前提,让幼儿去选择、去使用材料,在不断的动手操作中进行认读活动。
首先,准备了丰富的汉字卡片、实物图片,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理解汉字形、音、义三者的联系,如:在认识西瓜时,让幼儿摸一摸、尝一尝、看一看,使幼儿知道了西瓜的特征,然后再让孩子认识“西瓜”的字宝宝,使孩子看到实物“西瓜”脑海里就联想起“西瓜”二字。在认读动物名称的活动中,幼儿拿着“小兔、小猫、小狗”的图片,认真地去找它们的汉字宝宝,在一次次反复的练习中,幼儿能大胆地认读动物的名称。并乐意用动作模仿小动物,幼儿积极地动手动脑。
其次,在科学认读的综合活动中,运用汉字材料进行各种复杂的操作。让幼儿在许多的汉字卡片中积极思考,与同伴进行小组讨论、探索,相互认读学习过的汉字。开展了字宝宝接龙活动、字宝宝配对、寻找同类的字宝宝等。如:让幼儿能很快地分别找出“动物”“水果”“我家的人”的字宝宝,幼儿在不断的思维训练中,提高了科学认读的水平。
最后,在日常活动中,自然地渗透科学认读教育,使幼儿能随时随地地去认读,例如:在吃饭前,让孩子们去找一下今天的食谱上的字宝宝“西红柿、茭白、猪肉、青菜、红萝卜、鸡肉等,孩子们兴趣提高了,并能积极愉快的进餐了。
可见,在认读活动中,采用探索活动法能激发幼儿参与认读的愿望,主动参加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在幼儿大胆地探索中,提高了智慧潜力,使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转移,学会自己探究,体验发现的快乐。
三、实践活动法
实践活动法是指儿童参加社会实践,并在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哲学观指出:事物只有在不断地探索、实践中才能积累升华成一定的理论,实践和理论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实践出真知”。
皮亚杰认为:“教师在活动中的作用是指导,要尊重儿童的天性。儿童活动的手段与目的是同一的。”同样,在认读活动中,我引导幼儿学会关心周围生活的环境、人与物,去发现一些有趣的汉字。知道了超市里有饼干、牛奶、糖果、饮料、烟酒、生活用品的物品,并注意起了精美包装上的文字与图案。在我的引导下幼儿对与包装上的文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能积极地去尝试着认一认、读一读。如:幼儿认读了:雪碧、芬达、达能阳光饼干、伊利牛奶、蒙牛、旺旺果冻等。在亲身的实践活动中幼儿学会了观察周围事物,学会了表达想法。
在进行“绿化河山”的认读活动前,我与幼儿郊游到了“人民公园”,让幼儿去亲近大自然,尽情的与同伴游戏,在充分的活动中,幼儿观察到了是春天来了,人们在植树,并观察了植树的全过程,真是一次有意义的实践活动。有了活动前的准备,幼儿能积极地观察画面,大胆地描述植树的全过程,认读了各种树的名称有“柳树、松树、梧桐树、柏树、水杉树等。
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幼儿能积极参与尝试、体验,发现科学认读活动的乐趣,这适合幼儿的身心需要,提高了幼儿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四、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引起儿童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儿童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方法。
遵循《纲要》精神:“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我在认读的过程中首先,创造出生动活泼、形象鲜明的文字环境,如:在一个美丽的地方,有许多小动物在一起,它们在分享食物,友好的相处。草地上贴着动物名称的汉字,幼儿在日常地观察、交往中知道了文字的意思,并能积极的认读。
其次,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活动中我运用了优美的声音,用音乐渲染的情境,来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围绕音乐展开丰富的想象,随后出示有关的文字来与幼儿认读。
再有,我运用了生活展现的情境如:设计了家庭里,妈妈、爸爸的不同工作,使幼儿对于文字“妈妈、爸爸”有了更深的理解。
另外,我还能把各情境有机的联系起来如:在认读活动中运用了图片再现、实物演示、言语描述的情境,让幼儿能主动地投入活动中,仔细地观察画面,老师语言的引导和实物的相应出现,使教学活动更生动、更有趣、更科学。
可见,在科学认读活动中教师创设良好的情境,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体作用,使幼儿的认知与情感、活动与环境、学习与应用有机的结合起来。
五、直观感知的教学法
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通过对实物或直观教具的演示,组织教学性的活动,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在科学认读活动中,我把实物、教具展示给幼儿看,让幼儿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引导下,观察图上的内容,老师加以讲解,使幼儿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如:在观察种子的成长时,我制作了“教学课件”,让幼儿观察种子从“发芽”到“开花”“结瓜”的全过程,幼儿在理解中,一起认读了汉字“种子”“发芽”“种瓜”“结瓜”,并能很有趣地念“种瓜”的儿歌。
《纲要》中指出:“要与家庭、社区合作、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亲人以及与自己生活有关的各行各业人们的劳动,培养其对劳动者的热爱和对劳动成果的尊重”。因此,我根据教学的需要,带幼儿到社会场所中,对实际事物的观察获得新的知识。我与幼儿一起参观了“面粉加工厂”,在师傅的操作中,幼儿认识了“白白的面粉”,知道的面粉加工成点心的方法,懂得了人们的工作很辛苦。在幼儿讨论面粉的用途时,高兴地说出了面粉可以做“饺子”、“面包”、“馒头”、“面条”、“馄饨”,同时,幼儿也学会了分析、交流、愉快地认读一些文字。培养了幼儿对劳动者的热爱之情!
直观感知教学法从幼儿年龄特点和实际需要出发,提高了幼儿认读活动的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发展了幼儿积极向上的情感。
六、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法
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是指以教师和儿童的口头语言活动以及儿童独立认读简单的语言文字为主的教学方法。
《纲要》说:“幼儿与成人、同伴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等,是其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在活动中,我采用了讲述简单的图片内容和发生的生活故事,来与幼儿相互交谈,让幼儿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引导下,通过思考去认识植物、动物、昆虫、身体各部位的名称,理解文字的结构、含义。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可见,同伴间的围绕共同的文字卡片,一起来互相认认、读读。能够使幼儿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加深理解、提高幼儿对认读方法的认识,激发幼儿学习的热情,提高幼儿认读的水平,发展语言能力。
综上所述,在科学认读活动中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内容更有趣,符合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教学的过程动静结合、师生互动,培养了幼儿美好的情感。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了3——6岁的幼儿认读的兴趣、认读水平、语言能力,发展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了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健康发展。2004年6月
浅谈幼儿音乐教学
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一种实施方式,在幼儿园教育工作中占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由于幼儿年龄偏小,各方面的能力都还没有发展起来,如果要对幼儿实施较深层次的教育影响只能是一种设想,而无法真正施行。但是,人类对于音乐的敏感却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所以通过音乐的影响达到教育幼儿的目的是一种较为可行的办法。
那么,如何才能让音乐教育在幼儿当中发挥作用呢?我觉得首先是要提起幼儿的兴趣。“兴趣是求知的兴奋感与成功感的结晶,是在老师的不断引导、启发、练习、创造、反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在音乐活动中,通过听、说、唱、做、想,把幼儿的简单情趣表现引向求知的乐趣之上,教育的目的就算达到了。接着,又出现了另一个问题:“究竟如何形成幼儿对于音乐的学习参与兴趣呢?”或者,换一种方式说“怎样才能开展好音乐教育活动呢?”
我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探讨:
一、音乐题材的选择
幼儿音乐教育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它的灵活性,老师可以根据小集体中孩子发展的特点,适当选择教学内容,这就为老师的教学活动提供了很多便利。针对幼儿好动但动作并不平稳、喜爱模仿但经验并不丰富等特点,我们在选择音乐内容时可以适当考虑那些易于表现的、旋律感、节奏感较强的作品,最大限度地感染幼儿,调动幼儿的情绪,吸引幼儿初步的注意力。这样,活动才能较好地继续下去。
二、寓音乐教育于情景之中
为音乐作品创设一定的情景,将抽象的音乐形式以可听的、可视的、可说的、可演的形式展示给幼儿,有利于帮助幼儿理解音乐,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而接受它。如教幼儿学习歌曲《猪小弟》,老师若只是按传统的方法教幼儿打打节奏、按节奏套歌词,老师教唱、幼儿学唱,势必提不起幼儿的兴趣,要想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也是非常困难。但如果换一种方式,老师先不急于让幼儿了解歌曲的旋律节奏,而是通过创设情景,让幼儿了解“猪小弟”这个形象,在了解的基础上进而模仿角色。这样,在教学活动中,幼儿将不仅仅是在学习唱歌,而且还在享受唱歌,因为他们不再是被动群体,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在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孩子高兴,老师也轻松。
三、角色转换
在音乐教育活动中,老师最容易走的误区就是太强调自己是一位老师,于是在实施活动时,拼命地按照计划操控活动的发展,希望最大程度的达到教学目的,而在很多方面限制了幼儿,让幼儿的情感没能得到释放。其实,在音乐教育活动中,老师完全可以将主动权交给幼儿,让幼儿充分体验音乐带来的欢乐感受。
很多时候,我们在教给幼儿一首歌曲,或是一个小律动时,老师总是花尽心思,事先编出一些舞蹈动作等,然后在活动中灌输给幼儿。
这样做到底是利是弊呢?从比较科学的角度来说,这样做的后果是限制了幼儿对音乐的理解和想象,是弊大于利。一次偶然的机会,我阅读到相关方面的一些书籍,才发现到自己也是多次走进这样的误区。于是,我努力尝试把主动权交给幼儿。在学习歌曲《蝴蝶找花》这首歌曲时,我改变以往自己编动作教给幼儿的方式,而是让幼儿自己创编动作,表现蝴蝶飞舞、玩耍的情景。为了让幼儿能自己创编出比较符合音乐内容的形体动作,我设计了一个关于蝴蝶的故事,并让幼儿成为故事中的主角“蝴蝶”,随着情节的发展变换动作。结果,孩子们出人意料地表现出少有的兴趣,他们自己创编的动作更让我感到惊奇不已!所以,相信孩子,给孩子自由想象的空间,实施音乐教育将能事半功倍。
四、赋予音乐以色彩
孩子天生就对颜色非常的敏感。给他们一些五颜六色的画笔、一张白纸,让孩子尽兴涂画,是他们最热衷的活动之一。如果在音乐教育中抓住了这一点,也能让我们的教学活动变得轻松而多彩起来。一个音乐活动结束以后,孩子学会了一首歌曲,或者是一个舞蹈,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呢?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我们不能停滞。给孩子连续的想象,延伸音乐的感染力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而要达到这一点最好的办法就是赋予音乐以色彩。在学习歌曲《彩色的世界真奇妙》后,我让孩子们描述歌曲中表现的画面,孩子们兴致勃勃,讨论越来越激烈,看孩子们的情绪上来了,我赶紧抓住机会,提出“把它们画下来”的建议,马上得到孩子们的赞同。他们一边唱着“蓝蓝的天、绿绿的草……”,一边挥动手中的彩色笔,用心地一笔一笔勾画着,几个小脑袋还在不停地议论着该用什么样的颜色……二十分钟左右,孩子们的作品完成了,我看到了一幅幅精彩的画面,蓝蓝的天,绿绿的草,红红的小花,五颜六色的彩虹高高架在天上……他们的画面虽然不是很精美,甚至有些还显得有点乱,但是却将歌曲的内容出色地表现了出来。孩子们骄傲地举起自己的画,用手点着画面摇头晃脑地唱了起来。以后,他们常常会翻出这些画来,对着画面猛唱“蓝蓝的天、绿绿的草……”。更有孩子在看一些图画书的时候,居然也会跟着画面自编自唱。
当然这仅仅是一个小例子,我们并不需要将每个音乐作品都去让孩子画一通,这是不实际的。但是,作为幼儿音乐教育的施行者,我们应该了解到这些,而且不仅仅是只了解到这些。我们应该在教育过程中不断发现突破点,创新教育,让孩子能够更轻松、更愉快地接受音乐,通过音乐的学习得到美的享受!
这样教宝宝认字
我们知道,汉字是基于图形的,我们对于汉字的认知是基于图形的认知,认识一个字,是认识一个图形,幼儿对于图形的认识能力在6个月大时已经完全建立,认字的时机是从孩子会说话开始。下面为大家介绍几种方法,我们在实践中效果都很不错。
1、相关性识字:在教孩子们识字的时候,你可以把相同部首的字放在一起,比如三点水旁的放一块,象“江”、“海”、“河”等等,告诉他们这些都是和水有关的;再如,把足字旁的放一块,“跑”“跳”等等,这些字都是和脚有关的,“鸡”、“鸭”、“鹅”这些字里都有一个“鸟”字,而这些东西也都和鸟儿长得很像,都属禽类;还有提手旁,人字旁等等。把这些字归归类,这样不是能提高孩子们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吗?
2、环境识字: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可以在相应的实物上附上文字,或口头说明,如在冰箱上、电视上贴上写着“冰箱”、“电视”这些汉语和拼音的纸片,外出时如看到来来往往的汽车就说“车”(汽车、火车、卡车、警车……);看到树就说“树”(杨树、柳树、松树、大树……)。这些有意识的动作会让孩子对每天接触到的东西产生字面的理解,从而加深了印象。
3、动作识字:父母可以通过做动作来让孩子认识字。父母给孩子穿衣服的时候,就可以拿出写着"穿"字的卡片,然后做"穿"的动作,并让孩子也来做做"穿"的动作,达到让孩子既动手又动脑的效果。
4、儿歌识字:朗朗上口的儿歌、诗歌,是孩子喜欢并容易接受的。父母可以先教孩子念儿歌,让孩子把他喜欢的儿歌背出来,再慢慢地一个一个把儿歌里的汉字教给宝。
5、图片识字:父母可以自己制作许多图文并茂的识字卡片,或收集一些教孩子识字的图片。在日常生活中,时不时地通过卡片,以游戏的方法来教孩子认识汉字。孩子学得轻松,父母教得也轻松,更重要的是,能加深孩子对汉字的印象。
6、引诱孩子识字:成人与成人说话,故意相互问字,教字,写字,猜字谜考字,谈得津津有味,吸引住孩子的注意,引诱孩子主动来看来问,积极参与识字活动。
浅谈小班幼儿的趣味数学教学
[标签:数学]幼教精华资讯免费订阅
导读:根据数学科的教育计划,许多游戏是让小朋友在室内进行桌面操作的,能不能创编一些包含数学练习的室外体育游戏呢?因为那样既可以满足幼儿户外活动的需要,同时也能进行数学练习。
小班幼儿由于其年龄和生理心理特点,尤其喜欢游戏和运动,而数学由于其学科特点,相对而言比较抽象和枯燥,如果将数学知识融入游戏和运动中,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动中学,就既可满足幼儿的游戏和运动需要,又可很好地完成数学教学目标。根据这一理论设定,在组织小班数学活动时,我就着手进行数学知识与游戏运动相结合的实验。结果表明,让幼儿在游戏、运动中学数学比单纯的数学集体活动和操作活动效果要好。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经验和体会:
—、在游戏中学数学
教育家说:“玩具是幼儿的天使,游戏是幼儿的伴侣”,幼儿就是在游戏中、在玩中一天天长大和进步的。游戏深受幼儿喜爱,融入数学知识的游戏或者说将数学活动设计成游戏则更受幼儿的欢迎。在数学活动中,我总是采用游戏的形式,千方百计地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这样,枯燥的数学知识就会变得有趣,简单重复的练习也因游戏而变得生动起来,小朋友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效果也会更好。
1、结合日常生活活动设计数学游戏
日常生活活动在小班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占了很大的比例,从家长的心理需要考虑,他们也希望老师更多地关注幼儿的生活护理而不是学习,所以,将数学知识融入幼儿的日常生活活动中就是小班数学老师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据此,我设计了一些游戏,让幼儿在生活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如:吃饼干的时候,小朋友大多关注的是“吃”这一活动,不会考虑别的更多的东西,我就启发幼儿动脑筋让饼干“变魔术”,一会儿变成三角形,一会儿变成圆形,一会儿变成正方形,这样,在吃饼干这一生活环节中,小朋友们关注的就不再仅仅是吃,同时也巩固了对图形的认识,培养了幼儿动脑筋的习惯,还避免了浪费饼干的现象。
2、结合幼儿感兴趣的特例设计数学游戏
小班幼儿由于年龄较小,不能保持长久的注意力,对于枯燥的数学更是爱不起来,注意力集中不起来。一次,组织幼儿看魔术表演,我发现在整个过程中小朋友都能高度集中注意力,有滋有味地观看。这说明,小班幼儿不是不能相对时间长一点地集中注意力,而是视内容和形式而定,能吸引幼儿的内容和形式就能让幼儿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受这一生活特例的启发,在帮助幼儿进行数学知识复习时,我就采用了“变魔术”的方法,比如:将颜色和图形结合起来进行复习,我故意用夸张的动作将各色图形藏到背后,嘴里说:“一、二、三,变、变、变!”小朋友都睁大眼睛静观到底变出什么来,注意力高度集中,练习效果也就更好。
二、在运动中学数学
有人说,幼儿是在摸、爬、滚、打中认识周围世界的,由于年龄原因,小班幼儿更喜欢运动,顺应这一年龄特点,我注意将数学练习和运动即体育游戏结合起来,让幼儿在运动中学数学,收效也很明显。
1、对现有体育游戏进行改编
许多现成的体育游戏注重的是对幼儿基本动作技能的训练,因其简单有趣,深受幼儿的喜爱。如果将数学知识融入其中,岂不是既练习了动作技能又巩固了数学知识?可谓一举两得、两全其美。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有意识地对现成的体育游戏进行改编,将数学练习融入其中。如;“拍皮球”是个传统的体育游戏,我结合“1”和“许多”的教学和3以内的点数,在原来的游戏中增加了“拍一下”、“拍许多下”、“拍三下”等,让幼儿练习边双脚跳边回答:“跳一下”、“跳许多下”、“跳三下”。改编后的体育游戏更切合教学实际,也更有利于幼儿掌握数学知识。
2、根据需要创编体育游戏
根据数学科的教育计划,许多游戏是让小朋友在室内进行桌面操作的,能不能创编一些包含数学练习的室外体育游戏呢?因为那样既可以满足幼儿户外活动的需要,同时也能进行数学练习。实践证明,根据数学教学的需要,创编一些易组织的体育游戏是可行的。如:结合“按大小排序”的教学,可创编《我给球儿来排队》的室外游戏;结合图形的教学,可创编体育游戏《跳房子》等。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理论,有学者提出了让幼儿从“在操作中学数学”向“在社会情景中学数学”变革的理论,我想,让小班幼儿在游戏中、在运动中学数学也算是学习这一理论的一点实践经验和体会吧。
浅谈大班英语趣味教学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浅谈大班英语趣味教学”,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
[摘要]兴趣是学习最好的激励。对某种事物产生了兴趣就会对该事物表现积极肯定的情绪。根据学龄前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教师应在幼儿英语课堂中开展趣味化教学。课堂中应用游戏、儿歌、绘画、情境创设等教学手段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关键词]幼儿英语、活动、兴趣、有效教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强调英语课程应从培养幼儿的兴趣入手,最大限度地发挥幼儿的潜力,使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将学习变成幼儿自愿、自主的行为,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幼儿英语教学内容、形式的趣味性化能使幼儿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努力学习,从而为终身学习英语打下良好的基础,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在课堂中进行趣味教学,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效率?下面是我的几点看法。一、用游戏丰富课堂教学游戏作为深受儿童喜爱的活动形式,可以调节幼儿注意的分配,保证课堂学习的效率,培养幼儿对英语学习的直接兴趣,创造真实多变的教学环境,使得整个课堂由枯燥、机械变得生动、活泼、趣味无穷。词汇在外语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幼儿来说更是一大难点。他们模仿力强,记忆得快,但简单地机械地操练单词则会让他们的兴趣消失怠尽。但是在新授单词时我们加入一些游戏,可迅速调动课堂气氛,使幼儿思维活跃起来。例如:小侦探的游戏,在教单词时让幼儿猜猜我的图片藏在哪儿,老师将一张图片藏在一个幼儿的椅子下面,被指定的“小侦探”要在别的幼儿的读出这个单词的鲜明的高低变化声中找出该图片。A:What’sthis?B:Computer.幼儿低声读出单词,“小侦探”开始寻找,当“小侦探”接近图片时幼儿高声读出单词,三次机会,若找到将被评为“超级侦探”。又譬如,“是哪个”(Whichoneisit):让一个学生(W)背对着黑板,任何一个学生(O)向他打招呼,让他来猜:W:sheiskate.O:No/Yes.这种游戏虽然简单,用到的句型也是幼儿熟悉的,但它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在游戏中提高了其语言的运用能力。不仅有利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锻炼学生的能力,也为课堂增加无穷的魅力和活力。其实课堂教学中的游戏大都是即兴的、随机的,掌握了其中最常用的完全可以自己编出新颖有趣的游戏来,同样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二、用儿歌帮助记忆,提高学习英语热情对于幼儿,英语语法规则、词的用法区别、发音规则等常常让他们迷惑,鉴于此,老师可编些儿歌来帮助学生记忆,降低学习难度,是学英语的热情升温。英语有一则谚语说:“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Agoodbeginningishalfdone),比如教师可以在上课前编一个儿歌:老师:Goodmorning,Goodmorning,everybody.学生:Goodmorning,Goodmorning, MissShan.老师:Areyouhappy?Areyouhappy?学生:Yes,Yes,I’mveryhappy!老师:Ok,Ok,iseverybodyhere?学生:Yes,Yes,everybodyhere.(No,No,Lilyisn'there.)这样就刺激了学生的大脑的神经兴奋点,对接下来教学活动的开展有一定的效果。另外,儿歌对巩固记忆也有一定的效果,教师可以把一些单词编成中英文结合的歌谣。如:肚子饿了进厨房,kittchien,kittchien,是厨房。端来饭菜来餐厅,dingroom,dingroom,是餐厅。拍拍肚皮吃饱了,来到客厅看电视,livingroom,livingroom,是客厅。妈妈拉我去洗澡,撅着嘴巴去浴室,bathroom,bathroom,是浴室。洗完澡儿回卧室,舒舒服服睡觉去,bedroom,bedroom,是卧室。类似这样的儿歌幼儿读起来朗朗上口,如同游戏一般,在轻松愉快的吟唱中记住了单词。同样在句型教学中,也可以通过大量儿歌的情景来回的掌握句型。把激发学生的兴趣作为教学目标,从幼儿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出发,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促使幼儿愉快生动的学习。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幼儿学习的合作者、指导者,充分结合教学内容,让幼儿积极动脑,拓展思维。三、用歌声、绘画激活单一教学活动爱唱歌是儿童的天性,德国教育家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是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歌曲的形式,以歌促学,寓教于乐,定能受到良好的效果,现用的《现代幼儿英语》上有不少节奏欢快,曲调优美的歌曲,我们可以把英语词句加在这些旋律上,使学生的英语更生动。利用简笔画,能使语言活起来;而简笔画不仅仅单靠老师一个人,有时候发动幼儿自己动手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在教学中所要用到的图片,提早几天布置下去,要求他们用彩色笔画在白纸片上,几天后,这些“作品”会被运用在课堂上,这样,在课外,学生都兴趣盎然地制作图片,课上,他们都期待着自己“作品”的出现。开展画图片活动,其意义已经超出图片的本身,它让学生体会到成功,而这种成功的喜悦大大激发了学英语的兴趣,使学生乐学、乐画、乐听。此外,运用图片,其幽默,栩栩如生,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也培养了学生的绘画能力,开发他们的智力,也可让他们先熟悉一下将要学习的新课,达到预习的目的,这是一举多得。并且,颜色鲜艳,画面清楚逼真的图片有利于学生的形象思维,如在学习家庭成员的职业这一活动中,幼儿可以在家中画出爸爸妈妈的职业是什么。使用图片不受时间和具体条件的限制,如小动物,家具,交通工具等都可以用图片代替,曾经看见一位老师平时有目的地从画报,挂历,报纸中收集长期保存,使用有效颇佳。另外,若将图上的人、景、物等做成动态的,使之“静”中有“动”可使幼儿练得充分,学得生动。教师还可以开动脑筋将剪纸、折纸等手工形式运用到这类教具的制作中来,以此发展幼儿对学习英语的兴趣。四、课堂设趣、寓教于乐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创设情境,激疑问难,以疑促思,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力求激活学生的兴趣,营造课堂气氛,使学生变“厌学”为“乐学”。创设与学生思维相关的情境,借助于各种教学手段来培养兴趣,学龄前幼儿的好胜心理比较强,喜欢通过比赛使自己处于领先地位来获得老师的表扬。在课堂中,进行分组或单个的竞赛,看看谁的表现好,在这种竞争下,激发幼儿的热情。如在动物单词教学中,与小朋友们一起做小动物的头饰,并且让他们模仿小动物的声音和动作,看看谁是模仿的高手,最后,带大家一起认识以下各种动物,边认识边做动作,帮助加深印象记忆,这样既强化所学的语言知识也强化了说的训练,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激发学生去思考,探索。寻找为体的答案,知识交融的同时不断碰撞,激荡出智慧的火花,再如在复习对应的(反义词)时也可以师生互动,如:Teacher:Isay“fast”.Students:Isay“slow”.Teacher:Isay“standup”.Students:Isay“sitdown”.Teacher:Isay“white”.Students:Isay“black”.通过多动多做密集法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得以充分的展开,学生之间互动也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五、创设情境,营造生动的学习环境表演是学生语言的有效途径,幼儿生性好动,他们总是想引起别人的注意,想得到优秀的成绩和荣誉,并赢得别人的赞扬和欢喜。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幼儿的这种好胜心和表现欲,将幼儿置于主体地位,创设表现环境,知识讲解应举一反三,化难为易,让他们在竞争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如利用表演学习语言,由老师给每一列的第一个学生一句话,让他依次往后传,传到列尾在检查是否被变样,为了增加趣味性,可加上动作,如老师由指着自己说:“Ihaveanapple”再指着一个学生说“andyouhavetwo”再做动作说:“yougivemeanappleandIhavetwo”。这个游戏的结束往往是动作被改得千奇百怪,满堂哄笑,可以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绕口令对学生的发音训练有很大的帮助,老师应在平时多注意收集一些适合儿童练习的绕口令,使其舌位变换灵活,发音清晰。表演能抓住幼儿好说,好动,记忆力强和模仿力强的特点。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用生动活泼的表演形式加上简单的课前准备,将学生引向一个妙趣横生的英语世界,如幼儿掌握了时间的表达法后,老师出示配有插图“Oldwolf,oldwolf,what’sthetime”的故事或影映CD,然后让学生根据不完整的对话,讨论对话内容并表演片段,完成对话,有时可以突破课文中的原话达到“学源于思”的结果。在授完dress、blouse、t-shirt等服装名词时,运用一些废弃物做了一些服饰并运用课堂中学到的对话由小孩子们扮演模特,孩子的童真,热情,使得整个课堂在高潮中结束,让幼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演片段,完成对话,有时可突破课文中的原话,达到“学源于思”的结果。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不仅应关注教学目标,而且要注重对幼儿兴趣的激发,从而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使充幼儿充分享受到学习英语的快乐,让学生在“乐中学,乐中练”,变苦学为乐学,真正做到“乐而好学”。六、结束语著名文学家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学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不论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只要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能把视为一种乐趣而不是负担,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就毋容置疑了。参考文献:1、王竹泉《当代论文集》**人民出版社1996.9第1期2、郜长青《江苏教育研究》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第4期3、张莺付丽萍主编《小学英语教学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6第2期4、禹明主编《新课程理念与小学英语课程改革》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5、章永生
<>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16、汪翼、苏燕 小学英语教学要激活学生的思维北京师范大学<>2003.57、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课题组<>单劲梅2009
关于“浅谈大班英语趣味教学”的精彩内容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不知道你是否都了解了呢,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内容!
浅谈幼儿教学活动的组织与体会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幼儿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那么幼儿园里有哪些教育活动呢?我们将幼儿园的各类活动分为五大块:生活快、游戏块、体育锻炼块、教学块和自由活动块。针对教育活动的相关问题我做重点谈一下。幼儿教学活动总的来说,内容包括自然常识、社会常识、语言、艺术、数学等。它的要求是(1)培养幼儿学习的兴趣,求知的欲望,好奇、好问、爱观察、爱想象、爱动脑)。(2)发展幼儿的智力和基本能力(正确运用感官的能力、语言交往能力和动手能力)。(3)增进幼儿对环境的认识,了解一些与生活有关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4)萌发幼儿初步的审美情趣(感受美、表现美)。教学活动的组织体现了教师的教育观和教育综合能力,也直接影响幼儿的学习能力,所以着重研究。我在此说的教学活动并不是上面所指的全部,而是只某一单位时间里的教与学,通过这一方面来阐述总体。它的特点是:目的具体明确、教学内容容量小,活动时间有限,活动环境以是室内为多,这符合我班实际情况。下面我谈谈对教学活动组织的几点认识和体会。一、开门见山导入课题教学过程的开始,有的教师喜欢用玩具做引子,如“我请来一位小客人”。有时,这种玩具根本与课题无关,看了很别扭;有的教师则把教具人为神秘化,如用布遮起来;还有的教师则不厌其烦的交代上课纪律等等。我觉得这样反而把幼儿的注意力白白浪费掉了。我认为开门见山,让幼儿立刻清楚现在要干什么比较好。当然,不同的教学活动,导入课题的具体方法应有所不同。如故事活动,导入课题时我有时以提要求为引子,比如“请小朋友仔细听故事里有谁,他们在干什么?”然后再讲故事,故事讲完后围绕要求提问;有时则出示故事中主角的形象,请幼儿先讲讲角色的相关特点或知识,再接着讲故事。技能性的教学活动,如体育、音乐活动,我改教师示范在前幼儿尝试性操作在前。把示范活动移至教学活动过程中间,并把教师的示范改为幼儿自己展示动作,用剖析幼儿动作替代纯粹的教师示范。即使是图画活动,我也改变了教师按部就班完整示范的模式,只作部分示范、重点示范。示范部分、示范重点的选取尽可能根据幼儿的要求来定。常识活动,一般在活动前让幼儿自己收集有关材料,或将相关材料放入活动室供幼儿提前观察。活动一开始,就让幼儿介绍自己的观察事实,这样幼儿就能很快的参与到活动中来。以上导入课题形式的改变,体现了我组织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必须尊重幼儿好奇、好动、好表现的心理特点;要充分估计幼儿潜在的学习能力;以带着问题学习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在有限的教学活动时间里保证幼儿投入的时间。二、让幼儿充分感知教学内容我非常看重幼儿在自由自然状况下的感知,如常识活动,认识物可在课前提供给幼儿观察,正式教学活动先让幼儿介绍观察所得,紧接着幼儿在教师的提引下进行学习性观察。这次观察意在让幼儿求得再一次的发现,得到进一步的认识,必须时允许幼儿触摸认识物,或流动观察、小声仪论。教师在这段时间里要注意倾听幼儿的议论,发现新问题,以便再次集中教学时有更丰富的学习内容提供给讨论。在再次集中时,教师要让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疑点,这样才有利于认识活动的深化。对于按顺序观察,我把它放在幼儿充分感知后,与幼儿共同整理知识时进行。“讲述”类教学活动,我有时让幼儿整体观察,再分组或让幼儿自己找伙伴小议图片内容;有时先让幼儿讲叙整体搭建的初步框架,再逐张图片讲述;有时先取一张较为重要的图片,供幼儿发散思维,广泛寻求答案,再整体展示图片完整讲述。不管采用何种方法,目的都是让幼儿更多参与到活动中来,努力改变语言教学活动中发言面不宽的局面和讲述内容受图片限制的现象,使语言活动与思想、想象更密切的结合。三、随机调整计划中的提问提问是幼儿和教师相互作用的一个明显表示,问题的设计直接关系到相互作用的效益。过去我们常常低估了幼儿的学习能力,又加上课堂教学中很少给幼儿自我表现的机会,所以幼儿的学习是被老师牵着走,提问中存在着全由教师发问和教师设计的问题过于细碎的情况。而今,我主张设计的问题应指向一个范围而不是一个点,以便让更多的幼儿凭借自我理解而解答,以便让不同水平的幼儿在不同层次上表达自己的理解。当碰上幼儿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教师再把大问题化成小问题。在此,我想强调的是:每位幼儿教师都应该重视教学过程中自己与幼儿面对面发生的教与学的矛盾,并锻炼自己调整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学角度的能力,使提问更加有针对性。四、顺其自然结束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进行到最后,常常是教师的小结、评价。我认为这时幼儿的注意力已经处于难以集中的状态,教师却要再讲一遍他们已经知道的内容,幼儿很难感兴趣,还不如顺其自然结束教学活动或布置一个小任务,留点悬念,以调动幼儿活动后再学习的兴趣。此外,对教学的评价不一定都要放在教学活动结束时进行,可视情况做不同的处理。如对美术作品,可另设专门的评析活动,以提高幼儿相关技能;对于动作性的教学活动,评价可在活动过程中进行,即幼儿做出某一动作后,让幼儿相互评价,教师及时组织大家学习这既可鼓励每个幼儿参与表现的积极性,又可锻炼幼儿的评价能力。以上是我对教学组织的认识。根据这些认识,我充分在教学活动中运用,取得很好的效果。我具体说一下在绘画活动中得体会。首先要唤起幼儿的兴趣。孩子大都喜欢图图画画,但一旦正式开始学习绘画,他们往往缺乏信心和热情,常常是面对画纸不敢下笔,我就让不想画画的孩子坐在旁边看别的孩子画,等他们想画再让他画;鼓励表扬能大胆做画的孩子,以轻松的口吻谈绘画的趣味,激起孩子参与活动的愿望;不给孩子施加压力;不对孩子的作品吹毛求疵,而是与每个孩子分享参与的喜悦和骄傲。这样孩子就会打消顾虑,拿起画笔,渐渐的,他们也就喜欢绘画了。其次要创造良好的绘画条件。单靠每周几节集体绘画活动是无法满足幼儿绘画愿望的。我从区域活动室挪出一块角落专供孩子绘画用,并在那里提供各种绘画用具和参考书,幼儿在里面可自由选择材料做画。还鼓励孩子们自己多观察,把自己看到的各种景象画下来。让幼儿自由想象,这种形式无拘无束,幼儿非常喜欢。再次要传授一定的表现技能。掌握一定的技能是幼儿把自己的想象、创造表现出来的前提和基础。一般来说,技能的学习是枯燥的。为了不让幼儿对学习技能感到无味,我经常这样做:(1)借助游戏激发幼儿学画的愿望。如画老鼠就说:今天老师和小朋友都扮黑猫警长捉老鼠,看谁本领大,捉到的老鼠有大有多。现在,先看看我是怎样捉老鼠的(老师示范老鼠的画法)。(2)将枯燥的术语转换成幼儿熟悉的语言。如把竖线、横线说成“小棒棒站起来”,“小棒棒睡下去”;把大圈、小圈转化成大皮球、小皮球等。(3)把要画的内容编成生动、有趣的故事或儿歌。如画狐狸:有一座房子(即头的轮廓),上面开着两扇小窗子(耳朵),屋里走出一个好孩子(嘴),种上四棵小树(胡子),里面留下两个树洞洞(眼睛),房子后面拖着个大坛子(身体、位置由幼儿自由选择),撑着四根小棍子(腿),坛子后面挂着一面大旗子(尾巴)。幼儿边画边念,很快就掌握了画狐狸的基本方法。还有激发幼儿的艺术创造力很关键。幼儿掌握了必要的绘画技能后,最关键就是画幼儿的所思所想,而不是一笔一画临摹老师的范画。为了做到这一点,我总是先让幼儿充分的观察所要表现的事物,并展开讨论,然后作适当的讲解提示,在布置作业,让幼儿思考怎么表现,创造,最后在出示范画。入让小朋友划猴子,贤纳猴子的真实图片,然后请他们讲猴子学猴子。在此基础上与幼儿一起分析猴子的面部特征,交给幼儿表现猴子的基本技能。然后启发孩子说:“除了公园有猴子外,还有什么地方有猴子?猴子在哪里干什么?会发生什么事?怎样解决?”这样做开阔了幼儿的思路,全班幼儿的画面无一雷同,画面内容也很丰富。最后,鼓励夸奖幼儿必不可少。对孩子的作品,不管画的的好不好,我都把它贴在作品栏中,并适当称赞。在评价孩子作品时,我不是做居高临下的评价者,而是制作积极的参与者,做孩子的听众和参谋,让孩子说自己的见解和看法。队部成功的作品,我用商讨的口吻说:“假如我画,我将这样画……”这样,气氛就更融洽,更愉快了。综上所述,我认为以幼儿的实际情况为依据组织的教学活动才是有针对性的,幼儿也只有在他们能适应的教学中才能快速的发展,所以我更应多学习,多总结,以便把各种知识传递给幼儿,让幼儿各方面都提高。(杨晶晶)
浅谈幼儿礼仪教育
每天清晨,我们都会收到大多数孩子清脆真挚的问候声,但仔细观察后发现,有些孩子不太喜欢主动和老师打招呼,都要等到老师主动和其问候之后,才弱弱地说声:“老师早。
”在有的人看来,孩子不愿意主动打招呼没什么大不了,但是我却认为文明礼仪对幼儿的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所谓“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在幼儿期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要想给幼儿从小种下文明的种子,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让孩子置身于礼仪环境。
环境对孩子的发展具有特殊价值,充分创设和优化教育环境,使孩子在其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教育学家杜威说过:要想改变一个人,必须先改变环境,环境改变了,人也就改变了。
因此,在环境创设上,应紧紧围绕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礼仪这一主题,精心设计、大胆尝试,从色彩上、造型上、内容上,努力为幼儿营造一个轻松自然的教育氛围,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养成习惯。
孩子大多都有好模仿的年龄特点,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可能成为他们模仿的对象。
因此在孩子礼仪工作中,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示范性影响,注意以身作则。
主动与孩子、同事以及家长打招呼,言谈文明有礼;时时提醒自己不说粗俗的话语,与人交往中做到“礼”字在先。
努力以自己的文明礼貌言行去感染孩子。
二、在一日生活中渗透礼仪知识由于幼儿年龄小,对于许多生活习惯的正确与否没有准确的概念。
因此老师不能简单地指责,阻止,而应正确地讲解、示范,使孩子形成正确概念,有一个可效仿的榜样。
同时教师应尽最大的努力创造条件,为孩子提供练习的机会,无论是在态度上还是在方式上方法上,都要有足够的耐心,千万不能抱有“教你做,等你做太麻烦,太慢了,不如自己做来得快”的想法,自觉地剥夺了孩子们学习的机会。
如,幼儿在入园初,多数幼儿在玩玩具时或收拾玩具时,不懂得轻拿轻放,而且会经常把玩具互相碰撞。
为此,老师运用童话般的语言告诉孩子如何爱护玩具,并学习收拾它们。
有许多礼仪习惯是在日常工作中生活中随时随地习得的。
因此,老师应注视日常生活中的随机教育。
如:盥洗室里小便、洗手后有孩子没有及时关好水龙头,对此就和孩子们讨论水的用处,并示范如何洗手、关好水龙头等正确的方法。
三、在游戏中轻松运用礼仪知识有言道,孩子听过了,就忘记了,看过了,就记住了,做过了,就理解了,在游戏中引导孩子运用一些礼貌用语效果非常好。
在区角游戏中,诸如“小医院”、“娃娃家”、“小超市”这样的生活化情景再现的游戏,他们很融入角色中,很自觉地就会需要使用一些礼貌用语,“有人吗?”——“请进、欢迎”、“请坐、清喝,请吃”——“不客气”、“再见”——“走好,下次再来玩”等等,娃娃家中主人与客人一来一去的对话,老师要善于捕捉这些有价值的教育契机,在讲评时,进行集体分享,在久而久之的熏陶下,幼儿还会利用自己已有的经验进行游戏,比如敲门要轻轻的,到主人家里要脱鞋子、不乱动主人的东西等等。
这些做客之道,就这样通过游戏,潜移默化的深入到孩子的内心。
孩子就像一棵棵幼苗,要培养他们、教育他们,就要有润物细无声的工作态度,潜移默化地去影响他们、带动他们。
看着这群淘气又可爱的小精灵,一天天在长大,一天天在进步,学会了尊重他人、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真是倍感欣慰!
喜欢《浅谈幼儿科学认字教学》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笔记,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科学故事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