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中班了教育笔记。
我们要做孩子的朋友,帮助孩子在学习中成长!教师在一定情况下要进行家访,了解情况,以正确的教育方法,让孩子在成长的天空里展翅高飞。那么,家园教育工作中存在哪些问题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这个妈妈的教育太有心机了!”,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对于幼升小时段的孩子,什么最关键?当然是孩子的教育问题。从小养成孩子良好的习惯和思维模式对他们以后的成长是大有益处的,那么让我们快来看看下面这位母亲的分享,学习一下吧!
1.饮水机事件
女儿快一岁时,对什么都好奇,尤其对饮水机的开关好奇,她外婆带着她很担心,一直看着并不停阻止,要知道这是很难的事,大人总有走开的时候,而女儿在学步车里是可以到处走动的。
于是我决定不用看着了,饮水机的开关并不很危险,只要一放手水就会停,与其一直提心吊胆地看着不如让她烫到一次来得有用,很快她给烫到了,并记住了这是危险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再去触摸。
顺便我告诉她我们阻止她是因为这个东西是有危险的,所以要记住,大人阻止你动的东西都有道理,别以为一岁的小孩不懂,其实他们会听明白。好吧,应该是女孩明白得早一点,男孩会晚一点。
2.插座事件
女儿快两岁时,对墙上的插座孔很感兴趣,于是我拿来了她的录音机,告诉她墙上的孔里有电,是录音机需要的,插插头的时候需要拿着后面的塑料部分,这才安全,如果拿了前面的两片金属是会死的,而且手湿的时候插插座也是会死的。
女儿对死还是很敬畏的,虽然未必明白具体会怎样,但总之是一件很不好很可怕的事。在两岁不到的日子里她学会了插插座,从那天起我们经常叫她XX来帮我插一下这样那样的插座,她也经常拖着她的录音机这个房间听听,再拖到那个房间听听,不用求我们帮她了。
好吧,她很安全地活到了现在,从没触过电,我也没再担心过她会触电,我甚至曾告诉她,如果看到一根金属线你想知道是否带电,可以用手背靠上去试一下,有电的话会打到你,会有点痛有点麻,但记住千万不能用手心去抓,手背碰到会弹开,没危险,手心碰到会抓紧,那就是要命了。
3.用打PP换来的帮你穿衣服
女儿两岁时洗完澡衣服都是自己穿,可是自己穿的新鲜劲过掉后,会想办法偷懒。某日洗完澡,穿了一大半的衣服,对我说,老妈,你帮我穿衣服吧。我非常愉快的说,可以,不过有条件的,帮你穿一件一服你让我打一下吧,我很喜欢你PP打上去的手感。
她考虑了一下同意交换,于是我帮她穿了两只袜子换到了两下PP,至今我仍记得那两下打得我手发痛。打完后她的脸色非常尴尬,而我又非常陶醉地在那儿夸她PP打上去的手感有多好,会让人打着上瘾……第二天,穿衣服时我相当嗨皮滴主动要求帮她穿衣服,并再三申明太喜欢打她PP的感觉了,希望她能再给我个享受的机会。当然,直到现在我也没能再找到这个机会享受。
4.自己回家
女儿两岁半了,在小小班里也上了一段时间了,深深懂得红灯停绿灯行的规则。有次我带她去逛街,在闹市区跟她说,我要去单位一下,问她是否能认识回家的路,可否自己回家,当然她认为没问题,于是我远远跟在她后面,看她如何回家。
女儿很认真地在每个路口等红绿灯,甚至在其中一个路口等到了第六个绿灯的时候才过。事后我才知道,她不单只看绿灯,过的时候还要看看有没有别的车可能在闯红灯,确认100%的安全才通过。其实孩子为自己负责的时候,远比大人认为的更有责任感。
5.虫子是非常可爱的生物
我是非常害怕那些软趴趴的肉虫,虽然知道这东西其实是无害的,但就是害怕啊。小孩是不懂得害怕的,我的私心是要教女儿不怕以后可以帮我挡虫子。
于是某天一只有虫的桃子,我告诉她有虫的桃子更甜,而那里面的虫子是非常可爱的,肥肥白白,还会爬动。女儿问那虫子不会咬我吗,我回答,这些虫子都是吃素的,而你是荤的,对于虫子来说也太老了咬不动。
女儿相当相信,她把虫子抓在手里看它爬来爬去,手心手背来回爬,左手爬到右手右手爬回左手,吃饭时把那条虫子放在桌子上看着虫子吃饭,爬远了抓回来继续看。www.yJs21.COM
我,我,我尖叫压在喉咙里,还不能做出害怕的表情,如果我有一点害怕的样子,从此女儿就会对无害的虫子一直莫明害怕,我一直想不起那次我是怎么把饭吃完的。
她开始把各种大大小小的青虫带回家养,终于我的神经变得异常坚强了,居然不再害怕这些肥肥软软的虫子了,然后发现居然有些青虫长得圆头大脑相当卡通。我们一直希望会养出蝴蝶来,事实证明,所有这些青虫最后都长成了大大小小的飞蛾。
6.性教育
每个小孩都会问自己从哪来,我一直在等,终于她问了,我于是带她去买了两张人体的解剖图,又找了两张外形图。然后详细解说了所有的器官,每个器官的功能,当然也包括了男女不同的生殖器官,她是由何而来再如何出来。
总结就是怎么进来就怎么出去,只不过进来的时候要显微镜才能看得到,十个月后出来时已经是很大个的婴儿了。只不过是普通知识而已,实话实说,我这样认为,女儿于是也这么接受,一点也没什么神秘的。在了解得这么透彻后,女儿不再对此感兴趣,别人逗她时,她会一脸平静滴详细告诉他们自己由何而来,每个人都是这样出来的。
7.躺在地上哭
女儿很少用哭闹作为手段来达到目的,因为一次也没成功过,上了小小班后看到了成功案例,于是活学活用,在某天为了和我们一起吃白粥还是要单独给她下面条,于是躺到了地上。我们全家该干嘛就干嘛去,当她空气。
这里要感谢我的老妈,她更是开始了扫地,当扫到女儿躺的地方时,对她说,来来躺过去一点,这儿我要扫地,别挡着,我扫玩了你再躺回来。于是女儿挪地继续躺着哭,一会又说,好了,我把这儿扫干净了,你可以躺回来了。
两岁半的女儿居然真的又躺回原来的地方来哼哼唧唧。我们全家都躲了起来狂笑。当了半小时空气的女儿终于发现别人的成功案例在她身上成功不了,爬起来讨好的说,我觉得其实白粥也是很好吃的,说完自己P颠P颠跑去把白粥吃了个干净。
直到现在,我也再没看到过她躺在地上哭闹作为达到目的的手段。其实小孩子很多行为只不过是试探,第一次就阻止,基本不会有第二次同样行为发生。
8.不吃饭是自己的损失,不是别人的
某天与我饭前吵架,饭桌上把碗重重一放恶狠狠地说,看到你就烦,我不吃了。我马上说,可以,不过一直到下次吃饭你都不可以吃任何东西。女儿开始有点心虚,继续说我不是说我不吃,只是不跟你一起吃,等你吃完我再来吃。我回答她,要么现在一起吃,要么你留着下顿再一起吃,没有第三个选择。她气鼓鼓说那我不吃了。
我们吃完把台子理掉,开始笑嘻嘻地讨论,怎么有这么傻的人,居然拿不吃饭来要胁别人,自己不吃饭饿的又不是别人,笑死人,居然拿饿自己要胁别人,哈哈哈哈哈……于是以饿一顿饭的代价,女儿明白了拿伤害自己来要胁别人,是很蠢的事。类似的事再也没在她的生活中出现过。
9.有限的玩具,无限的乐趣
女儿从小到大的玩具极其有限,电动的基本没有,所有的玩具拿个大袋子也就可以装起来了。这么少的玩具,不是因为经济原因,是因为小孩子玩具越少越简单,注意力就越容易集中,想象力就越丰富,就越懂得珍惜东西。
小孩子都喜欢玩水,女儿也不例外,我的条件是,玩水可以,但只限卫生间,并且玩好要自己把卫生间弄干净。一个小桶一个盆,一只空可乐瓶,外加一个漏斗,一只小匙可以消磨掉整整下午的时间,她会把桶里的水用小瓶盖或小匙一点一点弄到大可乐瓶中。
有时用漏斗有时不用,加满一瓶倒进盆里,盆里满了再用同样的方法把水弄进桶里,有时把上述各种大小工具按到桶里按到盆里,加满水按不加水按半加水按,正着按反着按,想象成各种情况,一个人玩得不亦乐乎,并且从没玩腻过。
小班时,女儿就可以坐在那儿一两个小时,集中专心地做一件事。
天线宝宝当时是女儿最爱看的节目,商场里也有卖,她很喜欢,于是我告诉她,在她生日的时候可以拥有一个,她可以在四个中挑一个,第二年的生日她等到了第二个天线宝宝,在漫长的等待后得到的东西都是值得珍惜的。
从小时起她最想的东西都需要经过等待才能得到,最长的等了整整一年。于是现在她对东西都是很珍惜,很明白价值,并且想要什么都会考虑清楚是否真的需要。
10.学写字是需要配额的
该学写数字了,买了一本描红,交给女儿,然后告诉她,这个是有配额的,每天只能写半页,不可超过。
小孩子学东西,一开始总是非常有兴趣的,恨不能一下写掉半本,每天写到很高兴的时候,配额用完了,本子收掉了,求也没用,只能明天再写。于是养成了习惯,每天一定要写掉半页才高兴。很轻松愉快地完成了学写数字这个过程。
关键是要保持神秘,一直要吊着她,提起她的兴趣与好奇心,把求她学写字,变成她来求你要多写,但一定不能答应,继续用配额来吊着她直到任务完成。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妈妈,我同学说你好土”,这个妈妈的做法值得点赞
“妈妈,我同学说你好土”,这个妈妈的做法值得点赞
“妈妈,王梓涵的妈妈好漂亮,我也想让你这样漂亮!”
开学第一天,刚上小学的儿子就迫不及待地给我上了一课!
回家后,他就翻箱倒柜地开始瞎折腾,扬言要包装一下我这个“土妈妈”。
“妈妈,幼儿园毕业典礼,你涂了口红,很漂亮,明天你继续涂!”
“妈妈,明天送我上学你穿这件裙子!”
“妈妈,这个发卡好美,明天戴这个!”
……
老母亲的内心暗潮涌动,说不上是感动,还是心酸,竟然莫名湿了眼眶……
“别人的妈妈很好看!”
儿砸,你可知道,妈妈当年也很好看。
有人这样形容结了婚的女人:“一天的公主,十个月的皇后,一辈子的操劳。”
哪个女人,在结婚前,不是在娘家当了20几年的公主?
突然想起了网上看过的一个小视频,虽然只有短短两分钟,却让无数妈妈泪奔。
没有一个女孩是天生的妈妈!
我们在成为妈妈前,也如短片中的女孩一样,穿短裤、露肚脐、A4腰、马甲线,精修染色的头发和指甲,眼线、眼影、睫毛膏、腮红、粉底,一样不落。
然后,背着小包,脚踩高跟鞋,悠哉悠哉出门,青春时尚的气息扑面而来,连走路都带风。
下班约上三五好友,逛街、看电影、吃遍整个小吃街,玩到嗨,那种自由飞翔,放飞青春的日子,连灵魂都在跟着唱歌。
只是,当我们嫁了人,怀了孕,看着日渐隆起的腹部,只能“忍痛割爱”,和昨天的那个自己说再见。
为了孩子,我们放弃了太多。
身材开始走样,但为了宝宝的发育,也只能每天不停地吃各种孕妇餐,还要忍受孕吐带来的各种翻江倒海。
吃了吐,吐了吃,守着马桶含着泪,也要把不喜欢的食物咽下去。
咬牙切齿与时尚绝缘,收起高跟鞋、塑身衣,穿上宽大的孕妇装,剪了齐腰长发。
每天素面朝天,唯恐一不小心铅汞等化学药剂,伤了腹中宝宝。
生下宝宝,我们更是再也没有了自己的生活,房子里堆满母婴用品、育儿宝典,购物车里清一色尿不湿、奶粉、爽肤粉……
在家,一天24小时,孩子就像考拉一样全天候挂在身上,吃喝拉撒睡,一刻离不开,再也没有个人时间。
上个厕所,都要慢慢适应一边逗娃,一边拉屎的尴尬,还要练就单手提裤子、单手抱娃的绝技。
出门,左手拎着妈咪包,右手抱着娃,秒变大力王……
唯一属于我们的时间,就是娃睡后,那仅有的深夜时光。
“我熬的不是夜,是自由!”别问我为什么喜欢深夜发朋友圈,因为那一刻我才是我。
为了孩子,妈妈们在生活中忽视了自己,为了孩子,妈妈们放弃了太多、太多!
为了孩子,我们活成了镜子里的那个最熟悉的陌生人。
这样不修边幅的妈妈,真的是孩子最需要的吗?
然而,并不是!
记得,有个小学生,曾经在作业中这样写到,“多少的化妆品,妈妈才变得漂亮?”
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想要复印件光洁漂亮,原件要“白玉无瑕”。
事实上,妈妈是孩子的榜样,只有妈妈优秀了,孩子才会更优秀。
气质美女刘诗诗,一直都像一朵出水芙蓉般,活跃在台前幕后。
她不是娱乐圈最美的女人,身上却有着独一份的清丽优雅,有人说,她的气质是幼年时学习舞蹈,练出来的。
但,直到吴奇隆刘诗诗婚礼那天,看见刘诗诗母亲的那一刻,我们终于明白,气质也是可以遗传的。
一个时刻注意妆容、谈吐,把自己打扮得干净漂亮的妈妈,养出的女儿,也绝对不会邋里邋遢,气质泯然众人矣……
父母对子女的影响,除了教育,更多的是来自于言传身教。
我的一个朋友,自女儿出生,都是她一个人在带,但她却活成了一部“辣妈正传”。
怀孕的时候,一米六的她,体重飙升到150斤,产后母乳喂养,她更是把自己当奶牛般,看着身宽体胖的自己,她突然决定,给孩子断乳后,她要减肥。
自此,她一边带娃,一边练瑜伽,做减肥操,各种室内徒步运动。
而且不忘重拾专业书,准备充电,随时杀入职场。
孩子入幼儿园时,她瘦回到了婚前的标准体重。
而且这个过程中,她在网上结识了一帮全职妈妈,开始开展线上瑜伽课,带他们一起运动。
她的女儿,朝夕相处间,也跟妈妈一样,成了一名瑜伽达人,跟着妈妈打坐冥想、做运动,一招一式,可爱至极。
一边努力做个好妈妈,一边不忘记取悦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这才是一个妈妈该有的模样。
先做自己,再做母亲。妈妈对自己好,才是真的对孩子好。
妈妈的容颜里,藏着孩子的未来。
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说: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一颗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有时候,不是我们改变了孩子,是孩子改变了我们。
孩子是父母的唤醒师,会教育父母。
演员孙俪曾说:“我喜欢镜头前做娘娘的孙俪,我更喜欢私底下做娘的自己。”
做了娘的孙俪,为了给孩子起到一个带头羊的作用,变得更加的自律。
她减少拍戏的时间,把时间更多地用在家庭生活中。在养儿育女这条路上,她一直在和孩子一起成长,努力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她不拍戏的时候,画画、练瑜伽、旅行、养生、写书、救助小动物,活得怡然自得。
在她的熏陶下,孩子们也跟她一样,多才多艺,喜欢阅读,会画画,能做手工,还会跳舞……
孙俪陶醉于自己“母亲”的角色,她说:“以前我不爱旅行,现在一有时间就想往外跑,去看看这个世界。
这一切的改变,都源于我的两个孩子,我给了他们生命,他们给了我生命的色彩。”
原来,妈妈和孩子,一直在互相成就,彼此滋养。
台湾作家黄淑文在《妈妈做自己,孩子就能做自己》一书中说:“最圆满的亲子关系在成就孩子的同时,也在成就自己。”
“希望孩子成为怎样的人,就先让自己成为那样的人。”
为了孩子,我愿意成为更好的自己,为了配得上这么好的妈妈,我也愿意做个好孩子。
如此安好!
女人,你的名字不只是母亲,你还是你自己。
《少年说》中,女孩王晗奋力呐喊:“她除了是我妈妈,她还是她自己,蒲琼芳。”
妈妈为了女儿,放弃了自己的爱好,只一心一意,倾情陪伴女儿,给孩子最好的照顾。
但,这样全心全意只为孩子的妈妈,并不是女儿心目中的“好”妈妈。相比于一个整天围着孩子转的妈妈,她更希望自己的妈妈能做自己。
她心疼妈妈,希望妈妈不要把重心只放在她身上,而是勇敢做自己,她希望妈妈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
你是妈妈,你更是你自己,这样的觉醒,不应该由孩子来唤醒。
有人说:
当妈前,你的人生就像摩托车,前进、后退、拐弯、超车,想怎么骑,就怎么骑;
当妈后,你就是重型卡车,过个十字路口都费劲。
然而,无论什么车,都应该留条超车道给自己。
我是妈妈,我是妻子,我是女儿,但我,首先是我自己。
马伊琍曾说:“与其让别人打伞,不如自己给自己打伞。”
愿每个女人在婚后,在成为妈妈后,不要放弃自我成长。在夫妻关系中,活成独立的木棉,不做攀附的凌霄花,在亲子关系中,活成最美的自己,让孩子为你骄傲。
一个各方面都在成长的母亲,会赢得孩子更多的尊重,也会养育出一个优秀的孩子。
如他所见,如你所是,因为你的美丽、自信、觉知,都值得拥有一款高配版的孩子。
你不教育孩子,这个世界会教育他
这几年,我们开始更多地谈论教养。
因为我们发现经济上去了,腰包鼓了,但是教养没上去,所以才有中国游客在国外的各种丑闻。
而国内的话,我不说大家也明白是什么样的情况。
俞敏洪说:“教养是什么?教养就是当你走到一群人中间,你的行为恰当得体,让人感到礼貌和愉悦。”
我自己之前对教养也没有很大的在意,我自己的原则是尽量不打扰他人,不给他人造成麻烦。而有了孩子之后,我开始更加注意这个问题,特别是孩子们的教养问题。
因为我不想让孩子成为一个让人讨厌的人,希望他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
为什么会有了孩子才会去注重?因为孩子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父母的诸多不足。其实孩子很多时候不明白礼仪要求,父母需要的是管好自己的时候,也教会孩子。
就比如前几天带孩子出去吃饭,和几个玩伴在一起,马上就开始大叫起来,孩子一兴奋就叫,加之他的嗓门很大。
我马上把他牵回来,跟他说,这是大家吃饭的地方,不能大叫。但是过了一会几个人就爬到隔壁桌边上的沙发座位的靠背上去了,这个时候我就去把他们叫回来,告诉他们不要打搅其他的客人用餐,应该坐在自己的凳子上,否则我会动用终极处罚手段了(一个人去外边门口站着反思,需要的话我可以陪你,因为我没有教育好你)。
对一个三岁多的孩子来说,很难控制情绪和行为,但是父母一样要管教好他们,不是说在公共场合打骂孩子一顿。那样只会显得父母更不懂教育,更没有教养。父母应该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然后温和地告诉他该怎么做。
当然有妈妈会说孩子太淘气,不听管教的。
那就要反省自己的教育在哪里出了问题。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必须告诉孩子规矩和自律。
2
要知道:孩子再小,也会长大。
当孩子犯了错或者惹了麻烦,我见过最多的借口就是“孩子还小,没事!”所以就有两三岁的孩子在我家仓库边上的墙上尿尿,我不能责备啊!因为孩子妈说孩子还小,不懂事啊!
所以就有新闻上说的,孩子用石头划停在路边的车,孩子妈熟视无睹,以致于气不过的车主直接把孩子踢飞,最后引起官司的事。
犯错孩子那方坚持的理由是:孩子还小,凭什么动手。
这个理由真的是自带光环,无懈可击。
合适的做法是不是应该把那个熟视无睹的妈妈踢飞呢?
当孩子惹祸的时候,马上就用孩子还小来回应。这是对孩子的成长不负责的行为。要知道,你不教育孩子,总有人会狠狠教训他的。
看到过一个母亲在网上发帖说:在餐厅吃饭,就因为儿子稍微调皮了一点就被打了一耳光!气得她现在还在发抖。原来,这位母亲带儿子去附近的餐厅吃饭,她儿子喜欢到邻桌到处跑跑看看,几次去骚扰吃螃蟹的邻桌,最后因为跑到隔壁桌上去抓螃蟹,被别人把手甩开后,动手打了这桌的人,结果被回打了……
这个母亲愤愤不平的点大概就是我孩子小,调皮点很正常,你怎么能和他一般见识?
可是试问,孩子还小,做妈的也小吗?为什么不及时管束好自己的孩子呢?
我记得小小鱼两岁多的时候,有一次在高铁上。他因为太兴奋了,要跟我玩游戏,每次玩赢了就哈哈大笑。
前排的一个小哥因为要睡觉,无法忍受,于是对我说,“管好你的孩子!这不是你家里”
当时我跟孩子妈面面相觑,赶紧道歉。拿出绘本,帮孩子换一个安静模式,给他讲故事。
此后带孩子出门我就更加注意了。千万不能让自己的孩子去打搅别人,而最需要注意的人是我。
千万不要因为孩子小就放纵。因为孩子再小,总是要长大的。
如果父母现在不好好地教育孩子一些为人的礼貌和规矩,因为孩子小就放纵不管,犯了错还期待大家的原谅。
那么,当有一天他走出学校,走上社会,再做出一些熊行为的时候,没有人会对他再宽容了,那时候孩子就受不了。因为没有人再那样顺着他。
你的孩子,你不去教育,总有人会代替你教育他。但愿你到时候不会后悔。
而且这样的熊孩子长大了,能够成为合格的父母吗?能担当起教育下一代的责任吗?
3
先管好自己,再说管好孩子。
有一个妈妈说,有一次,家里来了亲戚,儿子就大方地将所有的玩具拿出来分享。最后离开时,亲戚家那4岁的男孩看中了一只恐龙玩具,而这是孩子最喜欢的宝贝恐龙。当然不会给,但是亲戚家孩子也是哭着喊着要拿回去。
当时的情景很尴尬,两个孩子争着要。这个时候孩子望着妈妈,希望妈妈能够给自己保住这只恐龙。而亲戚也微笑着望着她,等着她开口把玩具送给孩子。
要知道在我们平常的印象里,这只恐龙就应该送给客人,因为客人是尊贵的,可以任性。
可是她知道这只恐龙对孩子的重要性。所以蹲下来对亲戚家孩子说:“下次姨妈给你买一只新的,好不好,这一只留给弟弟,因为他会睡不着的。”
孩子不依。这个时候亲戚出手了,直接把玩具抢过去,塞到了她手里,然后拉着孩子就走了。
连基本的告别都没有。其实,她第二天就想问地址给孩子买一只。但是对方连电话都不接了。最后还逢人就说她家里人小气。简直没把她气死,但是她不后悔,因为这样的亲戚不交也罢。
4
面对这样没有教养的熊大人,孩子能得到好的教养吗?很难。
所以要教育好孩子,父母自己就要先管好自己。要知道这个世界不是你一个人的,不要以为全世界都会像你一样围着你的孩子转。
要知道,孩子小,也是一个有尊严的独立的个体。他们需要得到尊重,需要得到好的教养。很多时候,就是因为家里的熊家长,才让孩子变成了熊孩子,这也是孩子的一种悲剧,因为小时候孩子的性格、行为习惯无不是家长一步步影响着搭建的。
熊孩子的问题,责任难道不在家长自己吗?
我一直希望孩子明白:这个世界不是由你说了算,也不会因为你的任性而自动让道,成长是一件需要认真对待的事,你必须对自己负责,也要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
一定要记住,爸爸妈妈永远爱你,但是外边的世界很残酷,你必须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让别人感觉舒服和愉悦。而不是成为一个让人讨厌的人。
亲子教育——夏天开始,警惕这个“杀手”!
立夏已过,每年夏天,儿童溺水事故时有发生。如何避免悲剧发生?遇到儿童溺水怎么办?这些“防溺水”知识一定要知道!家长和老师们一起学习,教给孩子!
立夏
1
温馨提示
天气渐渐变热,身为家长对孩子应做到“四知”和“六不”。
四知:知去向、知同伴、知归时、知内容。
六不:一不私自下河游泳,二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三不在无家长或老师的带领的情况下游泳,四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五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六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2
如何预防溺水事件发生
家长或看护人,决不能将儿童单独留在浴缸、浴盆或开放的水源边。家长与儿童的距离要伸手可及,专心看管,不能疏忽。
以下8个要点,家长们要牢记!儿童溺水防护8要点
◇ 1. 不要私自下水游泳,家长时刻看护。
◇ 2. 坚持让孩子穿戴高质量的浮身物。
◇ 3. 要求孩子下水前活动身体,避免出现抽筋等现象。
◇ 4. 在水中不要喂孩子吃东西,有可能被呛住。
◇ 5. 教育孩子不在水中互相嬉闹,防止呛水窒息。
◇ 6. 教孩子学习游泳,并学习心肺复苏等技能。
◇ 7. 不到不熟悉、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 8. 不熟悉水性、水下情况不明时,不要擅自下水施救。
3
如何辨别溺水迹象
溺水者的营救黄金时间是事发30秒。如能及时发现溺水迹象,生命或可挽回!如何辨别儿童溺水者?牢记这7种迹象。
7种迹象辨别溺水者
◇ 1. 溺水者的嘴会没入水中再浮出水面,没有时间呼救。
◇ 2. 溺水儿童手臂可能前伸,但无法划水向救援者移动。
◇ 3. 溺水者在水中是直立的,挣扎20-60秒之后下沉。
◇ 4. 溺水者眼神呆滞,无法专注或闭上眼睛。
◇ 5. 溺水儿童的头可能前倾,头在水中,嘴巴在水面。
◇ 6. 看起来不像溺水,只是在发呆,但如果对询问没有反应,就需要立即施出援手。
◇ 7. 小孩子戏水会发出很多声音,一旦安静无声要警醒。
4
如何施救溺水者
在加强预防的同时,家长及监护人也要掌握相关的急救知识和技能。意外发生后,救人刻不容缓,以下6点要知道!
儿童溺水后的6种施救方法
◇ 1. 迅速救上岸:最好从背部将落水者头部托起,或从上面拉起其胸部,使其面部露出水面,然后将其拖上岸。
◇ 2. 清除口鼻堵塞物:让溺水者头朝下,撬开其牙齿,用手指清除口腔和鼻腔内杂物。
◇ 3. 倒出呼吸道内积水:救人者半跪,顶住溺水者的腹部,让溺水者头朝下,拍背。
◇ 4. 人工呼吸:对呼吸及心跳微弱或心跳刚刚停止的溺水者,迅速进行人工呼吸,同时做胸外心脏按压。
◇ 5. 吸氧:现场有医疗条件的,可对溺水者注射强心药物及吸氧。条件不足的,用手或针刺溺水者的人中等穴位。
◇ 6. 脱下外套:如果溺水者身上穿着外套,要尽早脱下,湿漉漉的外套会带走身体热能,产生低温伤害。
这些安全隐患也要留意!!!
夏天来了,孩子们的室内外活动也逐渐增多。除了溺水,以下这些不起眼的设施和细节也可能危害孩子的人身安全。这些安全隐患,你想到了吗?
1、自动电梯危险原因:乘坐自动电梯通常要避免孩子的手或小臂被卡在电梯门里。当传感器探测到物体时,大多数电梯门都会开。但由于孩子的手太小,传感器可能探测不到。
预防方法:尽量站在电梯后侧,不要让孩子接触甚至偎依在电梯门。
2、护栏
危险原因:商场里常有一些装在玻璃窗边的护栏,用来隔离楼梯、电梯或柜台,有可能成为导致孩子高空坠落的安全隐患。
预防方法:在经过这些护栏时,家长要拉住孩子的手。孩子在商场中的攀爬行为一定要严厉制止。
3、儿童衣物上的装饰品
危险原因:有些衣服上有小纽扣、小装饰品等,容易被小朋友不小心塞到嘴巴、鼻子、耳朵里。
预防方法:尽量去掉孩子衣服上的装饰品,如小装饰扣、装饰带等。
4、硬果壳、圆物
危险原因:这些食物容易卡住喉咙,造成事故。
预防方法:避免给幼儿吃花生米、黄豆、瓜子等硬、圆、带壳的食物或带刺的鱼肉等。
5、药物
危险原因:因为儿童不懂药和食物的区别,容易把药当零食误食。
预防方法:不管是口服药还是外用药,都应放在小朋友拿不到的地方,以防小朋友误服导致药物中毒。
6、尖锐物品
危险原因:很多孩子因为家人不在身边,独自使用剪刀等尖锐物件,使用不当会造成意外。
预防方法:家里的刀具、玻璃等尖锐器具都不能给小朋友玩耍,避免割伤刺伤。
很多人觉得儿童意外伤害离我们很遥远,
几乎不可能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
实际上,各种意外的风险披着平静的外衣,
就躲在孩子的身边,
一不小心将会给孩子留下痛苦,
甚至留下一生的遗憾
愿所天下所有的孩子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随笔:妈妈你变温柔了……
从师范毕业后已经整整十一年了,在这十一年里,我带过了两届小班的孩子。去年9月份,我又带了新的一届小班,不过,这一届小班的孩子比较特殊,主要在年龄层次上相差很多,有三分之一的孩子是属于托班年龄的,还有的是真正属于小班年龄的孩子。带了他们一个多学期下来,我觉得很奇怪:因为自己以前身体还是不错的,为什么现在每天回到家里总是感到很累,每天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早早地睡觉、休息。可能是由于我现在年纪还轻的缘故吧,白天再累再辛苦,晚上能睡个好觉,第二天又能精神十足地投入工作了。我记得有很多次,我的孩子拿着她的故事书来找我讲,我总是懒懒地对她说:“丫丫
,妈妈很累了,你自己看吧”。有时,孩子找我跟她一起玩游戏,我也是很不情愿地和她玩一会儿,然后就叫她自己玩。或者把孩子推向孩子的父亲。现在我想起了心里就很酸痛,眼泪也会止不住地往下流。是的,我总是忽略了自己的孩子,把宝贵的亲子游戏的时间浪费了。我在自己的工作中常常会给别人家的孩子讲故事、讲笑话、和他们一起玩游戏,陪上他们一整天,显得很有耐心的,可是,在对待自己的孩子上,我是很惭愧的。
有一次晚上,丫丫九点半还不肯入睡,我的先生拍了她半个小时仍旧不能入睡,爸爸好像有点不耐烦了。我呢,在一边看着有点不好意思,因为孩子每天天晚上都是由爸爸哄睡着的,我突然发现我哄孩子睡觉的次数真的是寥寥无几。我想到在幼儿园里经常用到的哄孩子睡觉的方法。于是,我睡在丫丫的身边,一只手抚摸她额的头发,一只手轻轻拍她的肩膀。拍了几下后,丫丫轻轻地对我说:“妈妈,你变温柔了……”听到孩子的话,我的心更加难过,一边流着泪一边对孩子说:“妈妈对不起你,你喜欢的话,以后妈妈天天拍你睡觉。”孩子很懂事地对我说:“不用的,妈妈,你会很累的。”听到孩子这么懂事的回答,我真的感到很惭愧。
我试问自己有几次这样温柔地对待自己的孩子,有几次这样温柔地对着孩子说话。可是在幼儿园了我总是能够温柔地对待别人的孩子。工作累了、烦了,回到家发现自己孩子一点表现不好的地方,总是粗暴的对她大吼大叫,不能原谅孩子的一点小过错,非要把她骂哭了才肯罢休。所以,现在我的孩子是很惧怕我的,不管什么事都要经过我的同意她才敢去做。我觉得自己真的很过分。在幼儿园里,我为什么能够原谅别人的孩子做错的一些事情,可是对待自己的孩子就不能够有这么多的耐心了?我也不知道原因。还有一次,丫丫做错了事,我大声地并且狠狠地骂了她一顿,她一边哭着向我承认错误,一边对我说:“妈妈,你讲话轻一点吧,不然你的喉咙会痛的。”听到孩子的这番话
,我想我自己是不是有毛病,自己工作累了、烦了,怎么可以回到家拿自己的孩子发火、撒气呢?现在想想孩子犯的这些错,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我为什么就不能好好的和孩子说话、讲道理了?看来,我自己是有问题了,我真不配当孩子的妈妈,我跟那个故事中的后妈还有什么区别?看来我要找找自己“两面派”的原因了,为什么感到自己活得很累?但是我又觉得原因也没有什么重要的了。幸好现在发现了问题,并且也找到解决的方法了——温柔。
我现在明白了,温柔对于哪家的孩子都是非常重要的,不管是老师、孩子妈妈,对待自己的和别人家的孩子都要温柔一点,特别是要对孩子犯的错误细细分析,看看孩子犯错的原因,再来心平气和的教育孩子,这样不管怎样的孩子都会乐意接受的,老师、妈妈在工作和生活中也会轻松、愉快许多的,心情好身体也会好的,渐渐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活模式,有空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去放松自己的心情
当妈妈以后,有了太多的改变……
文章第一次发表于童心月报,心情和以前是完全的不一样的。以前也写过文章,但是这次不一样,因为这一次见报,是写的真实的心里感受,是当妈妈后的第一篇文。
当妈妈以后,有了太多的改变......
以前,还没当妈妈时,听说:生孩子会让女人更强大。那时,还不能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现在,我觉得这句话说的真对。生孩子会让你变得更有耐心,因为不得不如此。会让你更有责任感,因为不得不如此。会让你更能够面对复杂的事情,因为不得不如此……
一个婴儿带来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说起带孩子,哪个妈妈没有一大堆苦水要倒?一个宝宝
,让从不进厨房的妈妈变成了厨艺高手,让不爱运动的妈妈变成了远足爱好者,五音不全的妈妈学会了N多儿歌。当了妈妈是一次发挥潜能的机会,面对现实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有时会让自己也大吃一惊。
每个人都有自己固定的社交圈子,工作以后,觉得自己来往的永远都是一些相似的人?但有了孩子则不同,在各种亲子活动里,会认识各种不同的人。宝宝小朋友的父母就是最新的社交圈子,带来很多新的朋友。
有了宝宝,我学会上淘宝,关注学校幼儿园,区分衣服和玩具的材质。我很热衷于给宝宝买玩具,买衣服,买各种儿童用品。纸板书,构思巧妙的摇铃,形状盒,会动的小蜜蜂等等。都是我小时候未曾见过的。拼插玩具,轨道小火车,都是我小时候向往而未曾拥有的。现在的我,会为了玩具逛好多商店,去书店的时候看儿童专柜,逛商场总忘不了看看童装。每天我都会带宝宝去接触一些自然界的东西,熟悉附近室内或室外大的场地,带着宝宝认识小区里每一只小动物每一朵小花。我想起了很多童谣和童话,试着用宝宝的眼光理解她看到的一切……伴随着宝宝的成长,我发现没有什么比婴儿那颗单纯的心更有力量。婴儿的态度是无所顾忌,无论是学说话还是表达自己的爱。所以婴儿可以学会最纯正的语言,可以获得她喜欢的人的爱。我们什么时候放弃了那种自然的态度呢?当然是那漫长的成长过程中。现在,我们有机会看到自己曾经失去的东西了。
有了孩子,自己变得足够强大,强大是那种内心的强大。
有了孩子,更多了责任,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有了孩子,更觉得快乐,因为让你得以在做了多年成人之后回到童年。
这个好法子,能控制妈妈暴脾气,改掉孩子坏毛病!
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当孩子有坏毛病时,往往根源在于家长——没有及时培养孩子好习惯,结果孩子常跟大人唱反调。其实孩子的教育往往不是在教育孩子,而是家长的自我教育。
试试把握这“黄金60秒”,也许你能控制自己的坏脾气。当孩子做了不好的事情——
1-6秒:
控制情绪
先把所有责骂的话语都吞进肚子,试着深呼吸,平稳自己的坏情绪。
6-10秒:
判断事态
判断孩子做的事情是否安全,一定要保证孩子安全第一。如果孩子正在做的事情容易造成人身伤害,那家长一定要快速反应,马上制止。如果是非安全类的生活琐事,家长不妨冷静一下,观察下孩子的行为。
10-20秒:
准备互动
当你调整情绪后,不妨像往常一样走到孩子身边,轻描淡写地问一句:“你在做什么?”尽可能用语气和眼神去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他停止刚才做的举动。不管你再怎么想发作,都一定要告诉自己:这是件小事,我不能太生气。
20-30秒:
了解问题
可以在孩子沉默或者回答的时候,想清楚孩子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如果一个孩子平时不爱收拾,可能是因为他太依赖父母,认为父母肯定会包办一切;如果一个孩子大半夜就想要吃零食而哭闹,那你就要反思是否平时会因为孩子哭闹而迁就对方,导致孩子变本加厉。只有了解问题,找到源头,你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30-50秒:
声明态度
告诉孩子做错了什么,同时补充怎么做才是对的,然后趁机阻止他的错误行为。比如当孩子看动画片看得着迷,家长可以说:“不能再看动画片了,先把作业写了,免得待会还熬夜,写不完就不好了。”然后趁机把电视关掉,再鼓励孩子:“你是个好孩子,爸爸妈妈相信你愿意去写作业。”
比如孩子起床很磨蹭,家长可以说:“我们弄完就出发了。不然迟到了,让老师批评就不好了。”然后趁机给孩子设置个“人工倒计时”(如两分钟倒计时要穿好衣服,两分钟倒计时要收拾好书包),慢慢有意识地引导孩子把握好时间,并且鼓励他完成得很好,让孩子更有自信。
50-60秒:
强调规则
当孩子有些犹豫,甚至试图反抗时,一定要强调你的规则。比如孩子贪图看电视不去写作业,当孩子处于三年级以下时,比如当家长关掉电视后,孩子却挣扎着重新打开电视,或者哭闹时,一定要告诉他:“我现在再说一次,先把作业完成了,不可以看电视了。”
如果孩子已经读三年级或以上,你还可以跟他谈条件:“如果你继续看电视,那我只能惩罚你了,你上次说要去游乐场,我就不带你去了。你想想,要不要为了看电视接受这个惩罚,而且作业写不完还会被老师批评,这个是你自己的事情了,爸爸妈妈已经提醒过你了。”当孩子出现片刻犹豫时,立马抓住机会再鼓励他:“你是个好孩子,爸爸妈妈相信你不会为了看动画片忘记写作业的。”
孩子也有喜怒哀乐,家长没必要因此火冒三丈。
成年人都会在最亲近和最信任的人面前表现出最“坏”的一面,何况是孩子。
只有真正愿意去懂孩子,才能改正他们的坏毛病。
我们的教育怎么了?
——由“幼升小”联想到的
在高考、中考、“小升初”硝烟弥漫之时,“幼升小”也呈现出喧嚣、膨胀之势。我们先来看看一些所谓名校的“幼升小”入学面试题:
第一题,有1到9九个数,将它们分类,如1、3、5、7、9/2、4、6、8是按奇偶数分的,现问1、3、7、8/5、9/2、4、6,是按什么把它们分成3类呢?
第二题,小明不喜欢穿高跟鞋,小明换灯泡不用梯子,问小明是谁?
还有一题,一只青蛙掉进2米的井里,青蛙用力往外跳,每次只能跳半米高,问需要跳几次才能跳出来?
答案:第一题,按声调分(1、3、7、8是一声,5、9是三声,2、4、6是四声)。
第二题,小明是姚明。
第三题,青蛙跳不出来(因为每次跳上来又会掉下去)。
很显然,这样的题不是来考察一个心理发育正常的6岁儿童的,出题者并不了解儿童心理。无论它是多么知名的名校,它有多么显赫的教育砖家,我真诚地劝告家长别让您的孩子去记忆这些无聊的答案,它们不能拓展孩子的思维,却极有可能让您的孩子思维混乱。
让孩子远离脑筋急转弯
书豪6岁入学时在北师大做过瑞文心理测试,校长曾主动透露过测试结果。后来我上中科院心理所学习心理学时,才知道那个结果表示书豪6岁时的智商是超常的(孩子智力的发育,和父母后天的教养直接相关)。但是,他6岁时绝对回答不出上面的三道题。
第一道题应该是小学的拼音课上学到的,第二道题纯属莫名其妙,第三道题就更荒谬了。6岁的孩子,思维发展还处于前运算阶段,其特征包括思维的不可逆性(只知道A>B,不知道B<A)和未掌握守恒。也就是说,6岁儿童在做出判断时只能从一个维度考虑问题,不能同时运用两个维度。他怎么可能做出青蛙跳上来又会掉下去的辩证思维!
以上三题都类似于脑筋急转弯。脑筋急转弯的出题本意是拓展联想和想象。但是,翻开现在各种《脑筋急转弯》的书,看看里面的题目,其联想真的就是莫名其妙,其想象只能说是胡思乱想。
记得书豪上小学二年级时,每天放学后,我和他一起坐校车回家,我注意到很多小学低中年级的孩子都喜欢看《脑筋急转弯》。有一次我看到一个三年级的男孩正兴致勃勃地考问同伴:“最老的老人家是谁?”答案是:老子。
我一时好奇,向男孩要来书翻看了一下,不觉得那些题目有趣,倒觉得答案奇怪,有的还比较弱智。
那个时候书豪正在读十本少年版的《中国通史》,他很明确地回答我:老子生活在春秋时代,他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呀,与其让孩子记忆那么古怪的答案,不如让他掌握正确的认知。
学习心理学后,了解到儿童思维发展的特征。进一步意识到《脑筋急转弯》很多题完全不符合儿童的思维发展,有的逻辑混乱,有的联想牵强、胡乱想象,这样的书对儿童有害无益。
我在做儿童咨询的个案中也发现,那些思维发展迟缓、思维混乱的儿童基本都缺少正确的认知,我还注意到他们的父母在听到孩子错误的社会认知和知识时,也没有给孩子纠正。
别盲目地让孩子上课外班
在网上看到一段视频:一群家长给孩子报奥数等课外班,为了报名时在教室里找个好位置,他们带着孩子彻夜排队。
家长做出这样的选择,有无奈,也有对学习的误解,更有当前整个教育大环境对家长的误导,而最终受害的将是一代孩子。
看看我们现在的课外班,都是围绕着各种考试和考级开办的,您听说过历史地理课外班吗?自然科学补习班吗?电工木工等生活技能兴趣班吗?铺天盖地的课外补习,投入时间花费金钱最多的就是“小升初”、中考、高考范围内的几门主科。孩子们在学校学的是这些,放学后、双休日、节假日还要补习这些。尤其数学、英语是所有考试都少不了的重点,孩子们花费在这两门学科上的时间太多了!
从幼儿到考上大学,十多年的时间啊,也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期发展的快速期,把绝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少量的几门功课的学习上,您不觉得浪费吗?!
如此狭隘的学习,怎么可能出现高素质的创造型人才!
我相信对于那些教育方针和大纲的制定者,他们想要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自有他们的目的;而对于大量的活跃在补习这一行业的各类教师、教材的编写者而言,补习与其说是学生学习的需要,不如说是他们利益的需要。课外班真的是一块越做越大的蛋糕,尝到甜头的绝对不会是孩子。
学生的课内知识真的需要课外的补习吗?当然不是。
参加书豪的初三家长会,几科老师都说到一个现象,有些孩子上补习班,课堂的内容都提前学了,反而课堂上不好好听讲。但是那些内容,孩子们却并没有好好地理解和消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书豪也曾跟我说过,他的同学基本上都在外面报班,学得比学校快。但是那些补习课上老师只讲题,公式、定理、原理都讲得少。还是在学校的课堂上,老师讲得细,基础的东西才能掌握得透。他说自己虽然不补习,做过的题、见过的题型是比同学少,但学校课堂上他听得更认真,不补习也照样能考出好成绩。
有时他在家,还会接到在外补习的同学从补习课上发来的短信,他就乐了。既然是课外班,上课的老师无论从教学的内容还是课堂的纪律,自然没有学校的老师那么负责了。
如果孩子真的兴趣浓厚,您为他报班也可以;如果孩子真的出现严重的学习问题,您为他请家教也合适。但如果您是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给孩子报班,千万不要盲目地跟风。兴趣班不仅无助于学习习惯的培养,还有可能会消磨孩子的学习兴趣,损耗他的学习能力。
书豪在上学之前没有上过任何兴趣班。我那时的认识就是他上幼儿园不是去学知识的,是和小朋友玩的。他不会一句英语,不会一个拼音,认识的汉字只有80个。但他在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注意和思维的能力、自我意识方面发展良好。而培养这些能力,需要的不是兴趣班,重要的是家长。
他小学时也没有上过课外班。六年级放学后,学校给他们每天加了两个小时的课,双休日也加了一天的补习,但是书豪是班里唯一没有参加的。不仅如此,在他上学期间,我还多次给他请了整周的事假,带他去外地旅游。我那会儿的感性认识就是补习太功利了,而整个小学的课内知识并不多,也不需要拔苗助长地去学小学水平以上的英语和数学。
我学心理是在他上六年级时,也更清醒地认识到小学阶段,远比学习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培养。我庆幸自己注重了孩子的成长,而没有过多关注他的成功――成绩和获奖。
网友的女儿看了我写的书豪读书单后,说不相信他读了那么多的书。其实我没有写多只有写少的。您想想,一个放学就回家,没有家教没有补习的孩子,父母为了给他一个安静的环境,连电视都几乎没有看过,他当然有足够多的时间来看书了。一个小学二年级就有兴趣读完《中国通史》的孩子,他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怎么能不发展呢。
他曾经和同学一起参加过朝阳外国语学校的“小升初”考试,他们学校只考取了两名,书豪考了第一,和第二名相差有50分。
找好学校不如做好家长
我们经常还看到这样的一些报道:为了让孩子上某幼儿园或小学,家长们彻夜排队;为了让孩子上一所名校,父母找关系、花重金等等。当然,这里面存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教育的利益化功利化等深层的因素。也不乏家长的盲目跟风。
但是,孩子的成长告诉我们:与其费心地为孩子找所好学校,不如用心地学习做个好家长。
教育发展到今天,儿童的成长差异,除了学校和社会的影响,更多地取决于家庭。好家长胜过好学校。
我最早意识到这一点是在书豪四岁时,有次他发高烧,带他到武汉儿童医院看专家。连续输了两天液后,第三天专家又让他验手指血,结果白细胞特别低。专家怀疑白血病,不仅又开了输液单,还开了住院单。我虽然看不懂检查结果,还是开动脑筋问了专家:孩子的白细胞减少,会不会跟前两天输液用了大剂量的抗生素有关?但专家马上否认了我的无知。
因为上中学时,我在老师的打击下不再循规蹈矩,慢慢有了一个好的品质就是:质疑权威。所以,那天我虽然万分心痛,但还是忍住没有给书豪输液,没有办理入院。而是在下午找了一家有熟人的医院,给他又查了一次手指血,并且拿出前后三张验血单对照。因为上午没有输液,特别低的白细胞竟然增加了。我确信孩子没有白血病。
看来专家也难免有庸医,至少也存在只看数据不动脑子的砖家。那天出了医院,我直奔医院旁的一家书店,买了《现代儿童诊疗手册》《儿童护理》《内科学》《外科学》。我没有弄明白那些复杂的医学用语,只是知晓了一些症状的表现,预防、治疗、护理的一点基本常识。
就像上商店,我们需要做个明白的消费者一样。同样的,我们也需要尽可能地成为一个明白的患儿家属、一个明白的学生家长。
相信我,为孩子花费金钱和精力找学校,还不如花点时间和心血读点儿童心理。不是拿来研究,只需要了解一些常识,至少让自己具备一点分辨和判断学校和教育的能力。我们必须认识到,无论从法律还是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都是一群缺乏常识的民众。因为我们的教育从来就不支持这些,我们的教育目标从来都不是培养具备一定常识和素质的公民。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一个家庭最大的财富。这是我从事青少年教育和心理咨询以来最深切的一点体会。记得有位妈妈跟我说:“陈老师,不是每一个老师都能是您这样的。”我说:“那你就要给孩子一个最宽大的怀抱。当他遇到问题时,你是他最温暖最坚实的依靠。”我们左右不了社会和学校,但我们却可以好好地把握自己。
良好的家庭教育不应该是学校教育的延续,而应该是学校教育的一种互补。当学校教育更多的强调是义务时,做父母的需要教给孩子的是权利;当学校教育更多的要求是纪律和服从时,我们需要给孩子的是更多的尊重和自由;当学校按照某个统一的标准来评定孩子时,我们更需要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自我意识;当应试教育加倍强化了学校传授的知识和思想时,我们尤其需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品质。
家园共育《这个妈妈的教育太有心机了!》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升中班了教育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