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幼儿园的游戏。
幼儿的教育途径无非就是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家长配合学校才能实现教育的质量最大化!教师与家长都需要不断改正自己的错误思想,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我们的陪伴,有时候陪伴才是最有意义的教育!那么,家园教育中有哪些是父母必做的功课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欧美的亲子关系是这样的”,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常听说美国家长和孩子的关系是朋友的关系,这可能是相对于“大家长制”下传统的中国家庭关系而言。其实在今天的美国,有许多家长在和孩子交朋友之前,努力尽好做父母的指责,给孩子提供指导和适当的训诫。如果父母过于强调平等,使家庭权威角色缺失,反而会让孩子感到困惑。
........................................
常听说美国家长和孩子的关系是朋友的关系,这可能是相对于“大家长制”下传统的中国家庭关系而言。在我们的传统下,孩子对父母要顺从,如同一个单位的上下级关系。而所谓的美式家庭教育则是民主的,父母和孩子在所有问题上都有同等的发话权。
不过随着近年来人口构成和家庭结构的变化,这些传统也在发生改变,像过去那样只是简单地给教育风格添标签,已经失去了意义。在今天的美国,有许多家长在和孩子交朋友之前,努力尽好做父母的指责,给孩子提供指导和适当的训诫。
前一阵子,我家在整理房子,准备出售。换墙纸、刷墙、清洁……事情非常多,把我搞得手忙脚乱。一旁的房产经纪人看到后直说:“让你的孩子过来帮忙。”这个性情比较直爽的经纪人又补充了一句:“Be the parent!”直译过来就是“做父母”,她是让我在必要的时候,招呼孩子来做事。
在她看来,指派孩子做点事,不但不可耻,还是每个父母都必须完成的“任务”。想来也是,现在子女生育普遍减少,许多父母把搞好孩子的学习当成唯一义务,习惯性地包揽了家里的所有事情。加之网上手机上好玩的东西那么多,孩子自然容易出现懒惰倾向。
事实上,家是基本社会组织。和任何社会组织一样,它需要领导力的存在。家长和孩子之间虽不是上下级关系,但二者在知识、见识和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却总是存在。如果父母过于强调平等,使家庭权威角色缺失,反而会让孩子感到困惑,在是非黑白面前丧失理性判断,以后到了学校或单位便容易张牙舞爪。
至于指派,也未必就是跟在后面唠唠叨叨,或是大吼大叫,而是合理帮他们规划,让他们参与到规则的制定当中来。
让孩子“听话”,家长就得会讲话。美国人喜欢把“听”和“说”放在一起,在他们看来,会说话,孩子才会听。会听了,孩子才肯说。
许多人在单位能好好了解下级的心理,知道什么事情激励他们,什么事情让他们不舒服,在家里却往往难以做到。我们以为我们熟悉孩子的每一个问题,但事实上,他们面临的每一次挑战都可能是新的,都值得我们去倾听,并给予引导。
和孩子做朋友的另一个误解,就是孩子愿意和我们做朋友。
最近我参加了一次全美高教系统技术会议,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好几个发言人提到,如今的社交网络,如Facebook等,一开始都是青少年在使用,现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跑去使用之后,青少年便开始逃离。
过去的MySpace也遇到过这种“大逃亡”的情形。原因很简单:青少年不愿意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在同一个“圈子”里混。(小编注:MySpace曾是美国最受欢迎的社交网站。)
我前几天去理发,听一个年轻的理发师说到她的妈妈也使用Facebook,当她在上面发表言论时,她的妈妈总是第一个发表评论,她只好回复说:“妈,再回复我就把你屏蔽了。”
可能是青春期的子女担心受到新的管束,也可能是不愿意在同龄人面前显得自己落伍,无论如何,身为父母,会心一笑就好了,我们过去,不也有过类似的心路历程么?(完)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亲子关系是麻烦还是礼物
一个孩子生下来,他有些东西被接纳,有些东西不被接纳,他可能很多地方、很多纯真都不被接纳。他被要求很多、被应该很多。像我们70年代和之前,包括现在生的孩子,还是有很多的“应该”。他不被接纳的时候,尤其是他尝试做自己,遭遇到很大的痛苦和恐惧的时候,他就退缩回来,隐藏、压抑这一部分,甚至会合理化:人就不应该这样,人就应该那样。合理化之后,就成为他的模式——只要遇到这个事情,想都不想就这样反应。
然后,当他长大以后,他做了父母。这个时候,他的孩子引起的那些焦虑,就是触碰了他封锁起来的原本自己的那些生命本来要舒展的部分。
比如有个观念:孩子必须要好好上学。实际上生命本身是什么?不识字也可以很快乐、很幸福!但是如果这个人,他在他的生活环境,他从小就被教导、被教育:如果他不上学,就会非常地受打压,或者他目睹到什么后果。总之他形成了非常根深蒂固的观念——孩子不上学就坏了。
这时候他碰到孩子的时候,孩子就会非常刺激这部分的焦虑。这就是反应了父母对自己生命中禁锢起来的能量。有的是在学业上,有的是在关系上。(现在不能想一个贴切的画面和例子说明这个问题)反应在关系上也是非常常见的。
总之,孩子在最初的呈现,让父母感到很多的压力、很多的麻烦,很多无能为力、很多无奈、很多恐惧,其实是(父母)让自己打开生命之门的机会。
如果父母去做一个权威的话,这个游戏就是个陷阱。你只要是做孩子的权威,就是个陷阱。因为你并不比孩子聪明,并不比孩子多太多的有价值的东西。关于社会化方面,是肯定(比孩子强),但是社会化有很多破坏性的东西。社会化本身也没那么难学,而社会化的局限性非常大。我们70年代的社会化是这样的、90年代的社会化是那样的,回到60年代、40年代,社会化都不同。所以这个社会化的建设并不是那么特别地有价值、有力量,或是必要的。所以我们对孩子来讲,谈不上优势。我们本身是平等的心灵。
当我们企图去做孩子权威的时候,在这里也是冲突非常非常大的。我们总想去带领孩子、教导孩子,为孩子负责、把控孩子,去把孩子扶上马!不管那个马是孩子自己选的,还是我们(父母)指定的,我们要帮着孩子上路。有可能孩子根本就不想骑马,他喜欢下水呢?完全另外一个生活方式。
如果是权威的话,就会出现非常大的冲突,非常多的焦虑,非常多的麻烦。(孩子)身体疾病、厌食症、暴食症,心理问题、人生的痛苦非常多的花样百出,万花筒般的困境和麻烦。但是从另外一方面来看,不是没有希望的。
希望在于——你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心灵,孩子是另外一个心灵,我们是平等的。然后把孩子的出现,当成“他向我展示生命的可能性”。
我尊重他的主体性,我做好自己的主体性。我也不去用自己的认知去限制他,我也不要他为我负责。在这种平等,和孩子的相处中,去了解生命本身、去连接遗忘的自己,去重新体会生命的滋味。这就是孩子来教会我们的。
(妈妈:这有点像是“无条件养育”,我一样的困扰:和孩子是平等的,父母不去教导他任何东西,他是自己的生命,同时滋养了我的生命。那这个怎么做呢?这和放任不管的区别在哪里?他一生出来就是个婴儿,我不用去教导他,我和他一样大?)
在生理上,具体的生活常识上、社会常识上,我们要尽父母之责,是有相当的一部分内容(要承担的)。最简单就是钱,我难道能让他自己去赚钱,供自己上学吗?不是的。就是我们该做父母的那部分,还是必然要做的。但是从心灵上来讲,从人格上来讲,从主体性上来讲,我们是完全平等的。我并不觉得自己有资格真的教导孩子,从心灵和思想层面教导他。
(妈妈:那我不要对他说:“你应该怎么样,你不应该怎么样”,是这意思吗?)
我们不需要去套牢一个词汇,“应该”也不是说就不能说。哪种形式无所谓,最重要的是内涵——当我这样去说的时候,我是出于爱,还是出于恐惧而生出的限制?
发现了吗?绝大部分父母看到孩子,都是焦虑的。焦虑程度不同,但是绝大部分父母看到孩子,都有非常明显的焦虑的。极少部分父母,对孩子是充满惊喜、感谢和惊叹的。
推荐一本书,周国平的《宝贝、宝贝》。这个就体现了一个人在成熟期:“我”基本上没有人生困境了,也没有特别多的匮乏感,“我”是作为一个生命和另外一个生命相处。“我”不需要孩子来给我挣面子,他的行为和别的孩子不同,我不觉得有什么事。老师如果打电话给我,说孩子表现怎么怎么样,我不会在意自己的自我形象,不会产生对自己的评判。“我”对孩子没有这方面的依赖,需要他来证明我是个好家长;或者他要表现出色,我就自我感觉良好。“我”没有这些需要,“我”觉得自己可以了。对自己的心灵上的完整、成熟,还有社会和人生追求上的基本满足。“我”也不为钱也不为前途那么焦虑。
这个时候就能做一个生命和另外一个生命相处,去看他眼光中的生命是怎么样的,他眼光中亲子关系中的爱是怎么流动的。有很多这些例子,可能对所有父母来说占比很少,但是有一批父母是这样的。显示出一个生命和另外一个生命是这样的关系——充满了欣喜、感激和学习:今天孩子教会了我这个,今天我发现生命是可以这样的,他带给我如此多的快乐。
这个是一个状态,但是大部分还是处于前者:唉呀!孩子怎么就是达不到我的期待?孩子怎么不听我的?都不爱和我说话,连话都不跟我说了。后者就是互相教会和滋养,我们从孩子身上获得很多滋养。然后前者就是反应了我们过去的被禁锢和被隐藏的生命的创伤。
有的父母特别本分,孩子就特别地叛逆;有的父母特别刚硬,孩子就特别地柔软。不是说所有的父母和孩子都形成这样的对比,但这是一类。在这里面,(孩子)就是来帮助父母去拾回自己压抑和否认的力量:一个人是完整的,既可以很强大,又可以很柔软。
这样生气更有利于亲子关系
这样生气更有利于亲子关系
这几天,一直在给儿子读绘本,读到其中一本,叫做《妈妈发火了》,是韩国的一本绘本,据说还挺有名。
在现代的家庭教育中,非常推崇尊重孩子的本性,不能对孩子生气、也不能对孩子大声“吼叫”。趴趴君不是否定这种观点,而是觉得这种对孩子的所谓“尊重”,却是对父母个人意志的极大践踏。我们都是人,都有克制不住生气的时候,这是真实的我们的一部分,这是真实的人生的一部分。生气的时候憋着,时间久了,难保不对身体产生什么的影响。
为了对孩子的爱,就无视父母?这样当然是不对的。对于生气,趴趴君认为应该一概理解、一概允许、一概接纳。
所以对孩子生气真的可以吗?
是的,生气可以。但是怎么生气,却是挺大的一门学问。也许小山的妈妈就是没学会怎么正确生气,才导致一切可怕后果的。
生命教育与生命成长的倡导者、畅销书《妈妈,请这样爱我》的作者林巨建议,家长在生气的时候如果能做到以下三点,就一定会没事:
1、生气时,只表达自己的情绪、不去攻击孩子(的行为、思想、情绪……)
比如:孩子把你辛辛苦苦收拾好的房间,又瞬间弄乱了。
可以说:我很生气、我很失望、我很伤心……
不要说:你怎么这样!你这个混蛋!你太不像话了……
就是说我+情绪词汇,不能说你+情绪词汇。
2、实在没办法控制情绪,就请离开现场。对着空气或者马桶发泄自己的愤怒。总之,无论如何,都不要压抑自己的情绪。用无害的方式释放出一定要释放出的情绪,这是最好的选择。
3、学会和自己的心在一起,和自己的生气、自己的愤怒对话。这一点比较复杂,这是林巨一直提倡的生命成长之路,也是生命教育的要义,如果有家长有兴趣,可以去看一些这方面的书籍。
温馨提示
做到上面三条原则,学会会“生气”,不仅不会造成恶果。相反,这样的“生气”反而对能帮助孩子更好的面对真实的生活、真实的别人、真实的自己。也就是说,这样去生气,反而会让彼此之间情感的纽带,更加紧密、真实。
沟通是加强亲子关系的桥
沟通是加强亲子关系的桥
沟通是加强亲子关系的桥梁,大多数父母都明白自己要花时间和自己孩子沟通。但是为什么有那么多父母即使和孩子沟通也挺多的,但是亲子关系依旧没有变化。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这些家长没有掌握沟通时与孩子相处的一些技巧。父母在和孩子沟通时,坚持做好以下这四点,可能会事半功倍!
1、注意观察孩子的神情
眼神交流其实是最好的交流方式,家长在与孩子沟通时一定不要一个劲的说而不与孩子进行眼神交流。姐姐以前是学育儿的,在教育孩子方面很有方法。每次她在和小侄子聊天时,都会注意观察小侄子的神情。如果发现有神情有些不对,姐姐就会马上安慰小侄子的情绪。由此可见,注意观察孩子的神情是沟通的一大神器。
2、聆听孩子的想法
大部分家长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都很少静静的听听孩子的想法。可以听孩子想法的家长大部分可以和孩子做朋友。小编的表弟是一个天马行空的孩子,尽管他的想法有时候很幼稚舅舅舅妈都不会随便打断他。他们和孩子的相处模式就像朋友一样,表弟是一个非常听话有爱的孩子。由此可见,沟通的时候家长多多聆听孩子的想法,可以加强亲子关系。
3、不要用命令的口吻和孩子说话
大部分孩子都是吃软不吃硬的,育儿专家也说过很多妈妈们在孩子面前要学会示弱。沟通的时候用命令的语气只会让孩子产生反感。菲菲是一个非常温柔的妈妈每次和她的孩子沟通的时候,都可以深入的了解她的孩子。由此可见,用命令的口吻只会让孩子反感,沟通也就失去了意义。换句话说,家长们还是在用自己的思维套用孩子的思维。
4、及时给孩子抱抱
家长在适当的时候和孩子进行肢体接触,会增进与孩子之间的感情。冰冰是一个非常听妈妈话的孩子,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冰冰妈妈努力为冰冰营造一个有爱的家庭氛围。每次与冰冰出现异常和他沟通的时候,冰冰妈妈总是及时给予冰冰抱抱。及时的给孩子一个拥抱,会让孩子更有安全感,也更愿意与父母倾诉和沟通。
总之家长与孩子沟通固然重要。但是沟通过程中的几部曲是必不可少的,家长不能忽视。
破坏亲子关系的根源,是付出感
今天,书单君和大家分享一篇有关亲子关系的文章。
很多人以为,爱是关系的润滑剂。那些坏掉的亲子关系,都是因为父母缺乏对孩子的爱。
然而,本期分享人伊姐却发现,有时候谋杀亲子关系的元凶,正是异化的爱——付出感。
无论你是否已为人父母,这篇文章的道理,都值得你牢记于心。
▼
作为一个妈妈,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剁手党,是那种会在日本ABC MART给孩子按色系一口气买四五双鞋,海淘各国益智玩具,包裹刷刷进家门的嘚瑟主儿。
有一天我在拆快递,我妈妈大声对葫芦说:葫芦你看,妈妈总把最好的给你,长大要孝顺妈妈啊。
我立刻阻止了她,并请她以后再也别这么说了。
因为,我深深地知道,这句话,是谋杀健康亲子关系的元凶。
请回想一下:为什么要生孩子?
以前跟一个未婚的女孩聊天,她坦然告诉我,最讨厌父母们在微信圈没完没了晒孩子——尤其是配文表达“孩子呀,妈妈不容易,以后要记得妈妈的好哦”这种调调的。
她说,麻烦每个妈妈回想当初,为什么要生孩子?
有的是想留下爱情的结晶;
有的是迫于传宗接代的压力;
有的是潜意识希望夫妻关系得以巩固;
有的是渴望一份超级的亲密关系。
她认为——
“孩子,是为了丰富和完整我们的生命,为了我们的渴望,而来到这个世界。
孩子的到来,基于我们百分百武断的选择,我们为孩子付出,只是一种成年人基本的负责。”
女孩的观点有点偏激,但细想不无道理。
所以,当我们想对母爱索求回报的时候,先清楚这个前提——你对孩子付出的一切,起点从来不是“我为你好”,而是“为自己好”。
健康的亲子关系是怎么消失的?
养儿防老是中国人传统观念,所以在中国的关系里,亲子关系是一个“有用”的东西,这份感情,是需要回报的。
朋友A的父母有个小本子,从A出生开始到结婚买房,为他花的每笔钱都写在小本子上,每次A与他们意见相左,就会拿出小本子数落A。
这个本子,于A而言,是孙悟空的紧箍咒。
还有一种比要求物质回报更要命的,是情感回报。
朋友B的父母,在老家有房有车有朋友圈,但退休后,他们非要双双挤到儿子在北京不足60平米的小家。
理由是担心B从小不会照顾自己,愿给钱愿干活,怎么都行,总之不愿意与B分离。分离,在他们看来,就是不孝。
两代人生活观念差异在B生了孩子后达到顶峰,育儿观念差异、婆媳矛盾、地小人多,孩子两岁时,B离婚了。
据我所知,A是农村家族三代唯一考上大学的,整个家族希望都寄托在A身上。
而B的父母感情一直不和,双方拼命争夺孩子的爱,来填补自己的失落。
A的父母是爱孩子,但更爱的孩子带来的荣耀;B的父母也爱孩子,但更爱这份不愿放手的情感寄托。
事实上,A和B从小就有一个愿望,考到外地,远离父母。
亲子关系让他们备受束缚的程度远超过了青春期叛逆,变成了一种内心的恐惧。
这样的父母其实我们见得不少,他们本身也许是时代或者命运的受害者,我们不忍指责,但有一点极度清晰的事实是——
在这样直接或变相表达“我已经把最好的给你,你要孝顺我”的过程中,健康的亲子关系,消失无踪。
孩子的爱无需要求,它一直都在
我不太喜欢“孝顺”这个词语,尤其是“顺”字,等级色彩太重。
爱是互相的尊重,爱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只有不自信的父母、害怕自己不值得爱的父母,才会拼命去强调爱,要求爱。
这种不自信,跟阶层有时候是没关系的,再底层再艰难的父母,也有智慧和能力,给孩子一份“不求回报的爱”。
《麦兜-我和我妈妈》里,麦兜从小没有爸爸,麦兜妈妈打很多份工来维持母子俩的生计。
她不仅不在麦兜面前诉苦他的爸爸,而且带着麦兜经历生活困苦的时候,总有能力消解它。
带着麦兜街头卖艺,翻滚麦兜,逗得他哈哈大笑;去菜市场,教麦兜学会萌萌地说“便宜点卖掉算了”砍价必杀技。
麦兜一直吵吵要去马尔代夫度假,麦兜妈妈就带着他坐公车到廉价酒店,在局促的小房间里,假装在韩国,奏乐起舞;假装在日本,大吃寿司。
麦兜妈妈有时候会告诉麦兜,跟大表叔住一段,自己要代表宇航局去太空执行任务。很久之后麦兜才知道,那是妈妈在住院,却不愿意小小的他承受不安和惊恐。
麦兜妈妈靠零工维持生计,没房没车,甚至没有麦兜爸爸。她比你,比我,比大部分的人都艰难,她完全可以跟麦兜大吐苦水,大提要求。
但她不,她用自己的朴素的人生智慧,消解了这种生活的沉重,用乐观和坚韧给了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这种智慧叫:舍不得、会心疼。
真正爱孩子的父母,绝对舍不得他们背负这种“被付出感”的沉重。
付出感,是谋杀健康亲子关系的元凶
中国有一个关于孩子赎罪的神话,非常惨烈——哪吒剔骨还父,削肉还母。
哪吒就是不能承受父母的“付出感”,为了脱离要偿还的这种沉重。
一个健康家庭成长的孩子绝少可能变成白眼狼,因为随着他接触外界变多,他会愈加明白,父母给出的,不求回报的爱,多么克制包容,多么用心良苦。
孩子给我们爱的回馈,不是我们要求来的,它是自然而然的存在。
像种子在土地,只要有阳光雨露就可以生长,我们的要求和监督,是拔苗助长,甚至会适得其反。
麦兜长大成为名侦探,每一个习惯、每一个思维方式、每一个小动作,都留着妈妈的痕迹。
他说:
“多年之后我终于明白,面对命运,妈妈把能输的都输掉了,把能赢的都赢来了。只不过,输的她都留给了自己,赢来的,她都留给了我。”
这句话我每次想起,都感动得想哭。
我相信普天下每个妈妈都是这么做的,但区别就是,你是自己说了出来,还是留给时间,让孩子自己悟到。
前者是索取,后者才是爱。
我们喜欢说一个很浪漫的爱情观点:亲爱的,我爱你,但与你无关。
这句话的意思,我是成年人,我对自己感情和选择和负责。
其实,这个世界上,我们最该对孩子持有的态度,也莫过于此——孩子,我爱你,我甘之如饴地去付出,但这份付出,与你无关。
关于亲子关系:陪伴是最重要的
关于亲子关系:陪伴是最重要的
刚刚看过电影《我爸比我小四岁》,讲的是一个父亲为了让处于叛逆的女儿与他更亲近一些,假装车祸后失忆,智力跌至五岁(所以比九岁的女儿还要小四岁),由女儿陪着他流落街头、到建筑工地打工。经此灾难,女儿当然成长了也懂事了,与爸爸的心也贴近了。待到最后,才发现这是父亲一手设计出来的游戏。
虽有剧透之嫌,却不得说,这个构思值得一提,它指出这场陪伴的性质:这不是一场被动的、被逼的陪伴,而是一个父亲的思考和主动选择。表面看来,是孩子在陪父亲,事实上,是父亲陪孩子。
父亲是一个事业有成的工作狂,在电影中,女儿对父亲进行控诉,说他的工作是个杀人的工作,因为他没有时间照顾家里,母亲为了给他送文件遇到车祸去世,之后,孤独又怨恨的女儿只能做各种叛逆的事来引起父亲注意。
但是身为一个父亲,为什么要等到女儿都出现问题了,才费尽心思,绞尽脑汁,吃尽苦头来上演一出关于陪伴的大戏呢?他之前到底干嘛去了?不是这个父亲奇葩,其实这样的父亲比比皆是,所以“爸爸去哪儿”才成为那么热门的节目,光是这个节目名都让人心有戚戚焉。而这也不仅仅是中国社会的问题,更不仅仅是都市成功人士的家庭现状。在一部叫《单车少年》的美国电影中,也写了一个成长中的少年苦苦索求父亲陪伴而不得的故事。片中的父亲,与妻子离异,生活困苦,四处打工,无奈中还卖掉了儿子的单车。儿子从收养院逃出来,千辛万苦地找到了他,他竟然说:“你以后不要再来找我了。”儿子问:“为什么?”他说:“因为我很困难,我管不了你。”
看电影的时候,我曾与同伴讨论,孩子为什么那么眷恋父亲呢,即使这个父亲一向不关心自己?也许,渴望父母的陪伴是由生物本能,何况对于并没有在世界上建立强大的的关系功能的孩子来说。父母是他们核心人际关系的全部,与父母的关系是他们在世界上一切亲密关系的预习,所以他们本能地需要抓紧这种关系。同理,如果在孩子的幼年,一个父亲执意要疏离孩子,切割孩子的依恋,那么他造成的伤害,可能是他远无法预计的。
片中的父亲(即白凯南饰的陈总)看到后果是女儿的叛逆,其实,这个父亲是幸运的,因为他的孩子尚在童年,要修复仍有机会,并没有造成不可逆的创伤。我有过一个朋友小M,美丽聪明,善良有趣,但在恋爱问题上,表现出令人诧异的癖好。她的每一任男友都很忙碌又很冷漠,表面看,他们的冷漠是以忙碌为由,但深入的相处就觉得,忙于工作只是一种借口,这种铁板一样的冷漠是一种冷暴力,会让身边人怀疑自己存在的价值。但是,即使受伤分手,小M再寻找的,仍是一个这类型的男人。
作为朋友一开始我不明白小M为什么这么喜欢自找苦吃,这不就是一种斯德哥尔摩症状么?人家说吃一堑长一智,她倒好,每次都在同一个问题上摔跤。后来有机会听了小M说及她的父亲,原来,她的父亲与她的历任男友,都是同一类人。
她父亲聪明,帅气,事业有成。小时候,她每天晚上睡着了父亲还没有回家,因为事业如日中天,自然疏于家庭。但后来父亲的生意破产了,本以为会回归家庭,但他又迷上赌博,更加彻夜不归。对于小M母女来说,这个男人就像一个恶梦。但是,在内心的深处,小M一直羡慕那些可以在父亲跟前撒娇卖萌的小朋友,她似乎是恨父亲的,内心却有无法摆脱的恋父情节,甚至于投射到男朋友身上——她只被这一类男人所吸引。
一个父亲的影响何等之大,我们在小M身上可以看到。这是一个极端的案例,但对于多数人来说,父亲的缺失,不仅对于自己自己是一种遗憾,对于父亲本人来说,也是一种遗憾。
以影片中白凯南所饰的老陈来说,错过对孩子的陪伴,他确实得到了很多,比如事业,比如财富。但是,人生的成就感,其实是多种多样的。事业和财富确实可以带来成就感,孩子的成长,也可以带来成就感。
我自己的体验确实如此。生孩子之前,全吃喝玩乐去了,生孩子之后,同时面临着事业和养育孩子的双重压力,我不是全能的人,孰取孰舍,颇费思量。
出于没办法,也出于本能,我只能将陪伴孩子放在首位。这种本能如果加以思考,无非是因为,孩子是一个人,而工作不是。还有什么能比一个生命的成长、一个灵魂的丰富和发展、两个人的交流和共同进步——更重要呢?我想象不出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事。我们多数人都看重恋爱,看重成人之间的相互交融,因为那样的交融,会马上得到回报——成人懂得表达,他会很快地回应你,给你快乐。但我们总是轻视与孩子的交融,因为孩子的回报,往往是滞后的,是不直接的。
但是,这回报肯定有的。这回报不仅是收获一个优秀的孩子,而是,在对一个人的陪伴中,你感到人生温暖的底座。我自己,也是在对孩子的陪伴中修复自己的很多问题的,这种陪伴,表面看来是一个大人在付出,实际上,也是对人性的审视,对自己的反省,也是一种修炼。所以,即使它不能创造财富,不能推动GPD,不能增加点击率,但是,对一个人的深切了解和深入交融,就是我最有成就感的事,也最能让我觉得,这样活着是充实的。
彼此成全,是处理亲子关系最好的方式
1
朋友S最近在圈里晒了一张美照,把大家都惊艳(吓)到了。
她画了眼线,夹了睫毛,描了红唇,最惹眼的是她那一头卷发,在我们的印象里,她头发长过耳朵的时候都很少。
这样乍一看,她竟然变成一个女人了!
好吧,S本来就是个女人,只是外表、穿着、举手投足都很man,不熟悉她的人很难确定她是个女人,最夸张的有一次我和她挽着手去逛街,竟然还被传出了绯闻。
S这几年变化很大,好像就是从有了女儿开始吧,她的性格里竟然慢慢出现了阴柔的一面,开始穿高跟鞋,开始留长发,开始喜欢一些金银细软,这些特征是她在恋爱的时候都不曾有过的。
对于这种现象,她是这样解释的。
就是有一天看着女儿娇嫩可爱,抱着娃娃温温柔柔的样子,突然发现女孩子原来是可以这样美好的。
2
S一生下来就是被当做男孩养的,虽然她上面已经有两个哥哥,家里不缺男孩,但是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里,男孩这个物种多多益善,女孩这个物种最好不要出现。
小时候的S当然理解不到这个层面,她只是清楚地记得,她7岁之前,爸妈从来没给她买过新衣服,她从来都是捡哥哥剩下的穿,短裤、背心、足球鞋,连发型也和哥哥一样,甚至还剪过板寸。
S长得不漂亮,对得起这身扮相,也对得起这个发型。这样一来,家里两个孩子,就都是男孩,每次路人甲乙丙丁夸他们“兄弟俩”长得帅气的时候,妈妈不但不澄清,还会露出得意的笑容。
她七岁时得到人生的第一套新衣服,是小学的校服,还是夏装,女生是裙子。她穿上裙子,感觉怪怪的,好像出去偷东西,被抓了个现行,既尴尬又羞赧。
她不喜欢夏天,尤其不喜欢在学校里过夏天。
3
后来,S的脾气也越来越像男孩子了,爬树、打架这种事信手捏来。
有一次和男生打架,她挂了彩,哭着回到家,妈妈看都不看一眼,说:“哭什么哭,像个女孩子一样!”
“我不是女孩子吗?”
S说,她一度非常怀疑自己的身份,她常常搞不清楚自己是男是女,一直到14岁月经初潮,每个月,总有鲜红的血迹来提醒自己。
4
当初我听说S生了一个女儿的时候,还真为她的女儿捏了把汗,毕竟,S一直都觉得,做女孩,是件极不光彩的事。
但是事情完全没有向我想象的那样去发展。
S很精心的装扮她的小公主,给她买粉嘟嘟的衣服和裙子,给她买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发卡……
更加出人意料的是,S的妈妈很喜欢她的外孙女,每天亲亲抱抱爱个没完。
S说,可能是因为女儿甜心长得漂亮,和童年时的丑丑的自己完全不是一个画风。
5
后来,这话被甜心否了。
那是一次幼儿园活动,要求家长上台和孩子一起合唱,每个妈妈都化了妆,甜心说,妈妈,你也化吧。
S视死如归地坐在梳妆镜前,她心里只有一个信念——不能给女儿丢脸。
那是她继照婚纱照之后的第二次化妆,化完后,甜心扑到她腿上,说,妈妈,你真漂亮!
S吓得妆都快花了,这么多年来,从来没有人用“漂亮”二字来形容过她。
6
如果世界上有一个人认为S是个大美女,那这个人一定是她的女儿甜心。
甜心走在路上,看到某件漂亮的衣服,就会指着衣服说:妈妈,你穿这个肯定好看。
她还经常爬到S背后,说:妈妈,你留长发吧,这样我就可以给你梳辫子了。
她甚至会一本正经地望着S的眼睛说:妈妈啊妈妈,你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
虽然很像《白雪公主》里魔镜说话的版本,但是S还是相信了,她笑得很大声,笑得不得不跑到卫生间去擦眼泪。
7
S说,这世上最最深爱你的人,也许不是父母,而是自己的孩子,她会无条件的接纳你的一切,你的好,你的坏,你的精彩,你的不堪,在他们眼中,你拥有360度无死角的完美。
她说,真想不到!竟然是一个六岁多的孩子,给了我做自己的勇气,给了我做女人的自信。
最近,S找我做了一次OH卡疗愈,她发现自己这么多年来逃避做女孩,其实是因为母亲不愿接受她是女孩这一事实。
而她为了在母亲那里得到和哥哥同等程度的喜爱和关注,不惜去掩盖自己女孩的身份,把自己活成了男孩的样子。
这么多年来,她不允许自己脆弱,不允许自己哭泣,什么烂事都能一肩扛下来,她活得越来越硬朗,越来越像条汉子。
但是她心里最最渴望的不过是一个温暖的,哪怕只是来自小小的甜心的一个拥抱,这个拥抱的名字叫接纳。
有了女儿甜心她才明白,真正的爱,不是改变,而是接纳,是成全。
8
现在的S从不苛求女儿做任何事,孩子要买什么东西,要报什么兴趣班,要什么时候写作业,她都会给孩子选择权。
她知道控制与成全之间,距离很短,短到只有五六分钟的耐心,短到偶尔自欺欺人的相信。
她不会根据自己的好恶去评判孩子,也不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去左右孩子。
她相信孩子是比她更高级的灵魂,清楚自己的来路与归途,清楚自己的功课和使命。而且,还是孩子,教会了她,什么是爱!
9
有人是这样形容亲子之爱的。
比如你有一个瓶子,如果瓶子里只有半瓶水,你倒出一些给孩子,就算给得再少,也会造成你更深一步的匮乏,但是如果你的水多得快要溢出来,你把溢出来的那部分给孩子,你给得再多,你都是充盈的。
所以,S是聪明的,在亲子之爱里,她先学会了爱自己,把自己的瓶子装满,把自己的缺憾补全,然后才去爱孩子。
而不是像很多家长一样,自己本身就很匮乏,又拼命对孩子付出,把填补自己生命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给孩子造成莫可名状的压力,进而反叛,与父母决裂。
最好的亲子关系,是彼此成全,在对方信任的眼光里去不断地完善自己,在对方接纳的眼光里做内心最想做的自己。
最好的亲子关系,绝不是由两个残缺的灵魂拼补成彼此纠缠的累赘,而是会彼此激励。但最终能够成为最完美的两个个体,还需要彼此之间有一个好的界限。
有界限的亲子关系更能让孩子懂得尊重。
亲子关系是一种双向的关系,父母与子女之间彼此影响。抚养子女成长的过程,也是父母自我重塑和自我成长的过程,最终双方都要做回自己,而这个自己是因为受过对方的影响而兑变成的全新的自己。
能否构筑良好的亲子关系,在于父母能否做到不控制孩子,也不迷失自己。
在中国传统的亲子关系中,往往渗透着一种付出与回报的关系。父母在孩子身上倾注了全部的爱,全力抚养孩子长大,孩子长大后就该以同样的爱来回报父母,陪伴和侍奉左右。
这种关系往往是单向的,并且有着主次之分。父母想当然地成为亲子关系的主导者,他们以长辈的权威凌驾于孩子的整个成长过程,而整个养育过程也是一方(父母)指导、控制另一方(子女)的过程。
以自我的标准去衡量孩子的表现,不反思自己,只想改变孩子,更不懂得从孩子身上接纳和吸收鲜活的力量,没有与孩子共同成长的理念,最后的亲子关系往往是不容乐观的。
那些曾经有着相当威信的父母在某一天突然发现自己那个言听计从的乖孩子变了,自己在孩子身上寄托的愿望在瞬间落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了。
父母对于孩子,有着本能而深沉的爱,然而,在这种爱里,时常会参杂个人的欲望。把孩子作为自己生活的全部,在孩子身上寄托着自己未完成的梦想,甚至让孩子来背负自己的功利与虚荣……
而当希望落空,孩子渐行渐远,父母会有难言的失落与哀伤。
多少父母在绑架孩子的过程中,渐渐迷失了自己。
这种亲子关系的纽带,到最后往往是血缘、责任、道德,而非爱。
啾啾常说:“我长大了也要和你们住一起,我要一直和你们住一起。”因为我永远爱你,所以我要永远和你在一起,这是啾啾对爱最单纯的理解。
我很高兴啾啾能有“想要和爱的人永远在一起”这样的美好愿望,彼此相亲相爱,这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第一步。
然而,在爱的课程里,除了“在一起”,还有“爱与别离”、“爱与自由”的内容。
什么是爱?如果沟通的双方有长期的良性沟通,形成了相互的依赖和扶助,让双方都能够获得安全感并增强幸福感,那么,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叫爱。所以真正的爱是自由的,是令双方都感到愉悦的,它不会成为一种羁绊。
再小的孩子,我们都要承认他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最好的教育就是培养孩子健全的独立人格,让他有勇气去面对自己的人生,为自己做主。而父母的广阔的爱,是孩子追求自己幸福的后盾,因为有着童年时代就开始积累的亲子之爱,无论孩子走到哪里,心底总有一个角落可以温暖自己。
有一天,啾啾对我说:“你是我和爸爸的,我是你和爸爸的,爸爸是我们俩的。”能这么说真不错,只有彼此相爱,才能彼此归属。
但是有一天,他终将知道,我们都是独立的个体,我们终将做回自己。有一天,他也会明白我跟他说过的话:“如果一个人的爱足够大,那么它就像天空一样,会给你包容和自由,你可以像一朵白云一样在爱里自由漂浮,也可以像一只小鸟一样任意翱翔。”
我也希望当他在一个人展翅翱翔的时候,心底还会响起自己幼儿时期对妈妈说过的话:“我把你放在我的心里,当我想你的时候,我就不孤独了。”
即便不在身边,也能温暖彼此。
亲子关系需要信任
1、相信孩子才能成就孩子
昨天,我和好友各自带着孩子在广场玩。期间,又来了一位妈妈,手里牵着3岁的娃。那孩子见到两个大孩子很是兴奋,极力想融入他们。
不过大孩子对小孩子意兴阑珊。一个说:我们要不要和小不点玩?另一个说:小不点什么也不懂,还是不要了吧?
对话被年轻妈妈听到了。她气急败坏地冲到俩人面前,怒斥。熊孩子吓得连连后退。
被怒火点燃的妈妈,像一枚小钢炮,对准两个小哥哥连发。指责他们用小不点三个字给自家孩子造成了多严重的创伤。“肇事者”吓得不知所措,泪眼汪汪。被母亲护在身后的孩子也受到惊扰,放声大哭。三个妈妈劝的劝,哄的哄,局面顿成一锅粥。
目睹此景,不免为年轻妈妈担忧。孩子的世界原本纯净透明,不掺杂质。“小不点”只是大孩子向小孩子发出的善意的社交符号,并无贬低、羞辱之意,但被焦虑过度的母亲误读,采取了激烈的应对方式。
表面上护子心切,实际上是母亲内心既不相信别人家的孩子可以善意地对待自家孩子,也不相信自家孩子有能力进行同伴间的交往。这种不信任持续存在很可能会造成孩子的怯懦,无法发展良好的社交技能。
我想起近期刚刚上映的电影《重返狼群》。一部讲述人类帮助一只脱离群体的小狼格林如何一步步返回狼群的纪录片。
故事中,收养小狼的李微漪与小狼的关系何尝不是母亲与孩子的关系。
为了帮助小狼重返狼群,她首先让格林与藏獒生活在一起,这段经历对小狼成功重返狼群至关重要。因为久离狼群的格林需要学习如何与野兽共处,如何在危难时刻,展开自救。
李微漪当然明白让养尊处优的格林身陷藏獒窝是一步险棋,但她像母亲相信孩子那样相信格林有能力在獒群里生存下去。
小狼格林果然使出了惊人的智慧。它趁藏獒不注意的时候,选了一个绝佳的位置,偷偷刨土挖坑,直到可以藏进自己的身体。洞口狭小,挤不进獒头。每当藏獒来犯,格林麻利地躲进洞穴,静观其变。
格林的生存能力深深打动我,试想如果不是李微漪懂得放手、给与信任,那么每天只能围绕主人膝头转圈的格林要到哪里学习独立生存、面对险恶的本领,最后也不可能重返狼群,成为真正的自己。
养育孩子不正如此么?我们相信孩子什么,才会激发他什么,最终才能成就他什么。
2、幼年是培育信任的关键期
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人的一生要经过八个成长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特定的心理危机需要面对。平稳度过每一个心理危机有助于形成健康的人格特质。
孩子面临的第一个心理冲突便是信任危机。婴幼儿是人一生中最为孤弱的时期,他们完全依赖成人满足需要。如果父母能以慈爱温柔的方式满足其身心需求,孩子便能形成基本的信任感。
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足够好的母亲。意思是说在婴幼儿时期,为了培育孩子对世界的信任感,母亲付出何种程度心甘情愿的爱与关注都不为过。
幼年是孩子形成信任感的关键期。而父母的言行对塑造信任感又起到关键作用。
我有两个同事,同处于事业发展期,年幼的孩子常常面对妈妈外出培训的状况。
其中一位妈妈每次外出前都显得非常焦虑,担心家里人照顾不好孩子,担心孩子过度思念母亲,她选择连夜收拾行囊,天不亮就溜出家门,从来不正大光明地和孩子道别。
结果,每次孩子都需要很长时间适应突如其来的变化。她不在时,孩子哭闹不止,不易安抚,她回来后,黏住母亲,深怕又不辞而别。
另一位妈妈则不同。她每次接到出差任务都高高兴兴的,提前两三天开始和似懂非懂的孩子聊天:
过两天,妈妈要出个远门,不过别担心,妈妈不在,还有爸爸和奶奶,他们一样很爱你。每天呢,妈妈可以和你视频。过了三天,妈妈就回来了。回来时,给你带礼物。
每次听妈妈这样说,孩子都很高兴,分别的时候,孩子也很淡定,目送妈妈出门,迎接妈妈回家,从不躲躲闪闪,并没有明显的情绪不适。
孩子接受现实的能力远比成人想象中的强大。反而是父母们遮遮掩掩,患得患失的举止和态度干扰了他们处置不良情绪的能力,也破坏了内在的信任感。
3、父母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
《道德经》里面说:信不足矣,有不信焉。孩子不信任父母,通常和父母不遵守承诺有关。
今年儿童节,浙江某幼儿园规定,父母可以下午接走孩子过节。某个班有二十几个孩子的父母信誓旦旦地答应接孩子。最后实现承诺的却只有三位父母。剩下二十几个没有被父母接走的孩子翘首期盼。盼着盼着,哭声一片。
原来这么多父母并不重视对孩子的承诺。他们也没有想到,自己随口说出的话会被孩子们认认真真地记在心里。
父母的集体食言爽约,显然给孩子做了非常不良的示范,这等于告诉孩子:你不用相信别人,因为他们说的话不可信。
《韩非子》里记载了曾子杀猪的故事。
曾妻去集市,儿子哭着要跟去。曾妻说:你在家等着,我等下杀猪给你吃。”曾妻回家时,听到丈夫正在杀猪。连忙说:“我不过就是开个玩笑而已。”曾子正色道:父母教导孩子听从长辈教导。现在你骗孩子,就等于教他欺骗别人。
曾子的故事发生在几千年前,但仍有现实意义,它告诉我们培养孩子的信任感要从父母自身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开始。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母亲和孩子的关系是一种合作关系。任何良好的合作关系都源于相互信任。
心理学家吉诺特博士也说:父母需要把孩子当成客人一样对待,平等而信赖。
喜欢《欧美的亲子关系是这样的》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什么是幼儿园的游戏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