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笔记。
家园共育讲究的是快乐专递,开心学习!教师与家长之间要互相理解、互相帮助,用心关注,用心倾听,用心帮助,帮助孩子发现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那么,家长需要做的工作有哪些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孩子读物选择:名著未必适合孩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名著未必适合孩子 引导阅读请先读懂儿童
一位老师曾在一个小学语文教育网站上,看到其他老师在“读书会”栏目里推荐学生阅读文学作品《飘》,推荐的热门书中还包括《简·爱》、《巴黎圣母院》等名著,他坦言,这些作品虽然都是经典,但却不适合儿童阅读。
《蒲公英的种子》是收入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的一首诗:“微风轻轻一吹,/我离开了亲爱的妈妈。/飞呀,飞呀,/飞到哪儿,/哪儿就是我的家。”一年级学生难免会感到纳闷:既然“离开了亲爱的妈妈”,怎么还会“飞到哪儿,哪儿就是我的家”呢?这首诗所表现的内涵,与一年级儿童的情感产生一些背离。
在最近举行的“首届上海儿童阅读论坛”上,与会儿童文学作家、儿童教育专家、教师纷纷提出,倡导儿童阅读,首先要解决成人世界如何引导儿童学会阅读的问题,在他们看来,读懂儿童,是引导儿童阅读的必要前提。
儿童找不到感兴趣的书
宝山区虎林路小学曾对二年级学生家庭阅读情况进行调查,发现不管是学生还是家长的阅读量都不够大,尤其是家长,他们的阅读量比学生还少。这样,就很难形成家庭阅读的氛围。
调查发现,“找不到感兴趣的书”、“没有时间看书”、“不爱看书”、“读书氛围不够”,是致使阅读量过少的主要原因。其中“找不到感兴趣的书”比例最高,说明学生还没有完全培养出阅读的兴趣。
名著不一定适合孩子
在文学教育日益引起重视的今天,小学生课外阅读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很多老师已经开始注意向学生推荐一些名著,很可惜,很多老师推荐的成人名著,不一定适合孩子。
纵观现有小学语文教材,在选文视角上已经有较大的改进,但真正的儿童文学作品所占比例非常少,进入教材的我国儿童文学作品,大多也是“伟人做平常事、平凡人有了不起的壮举”之类,让孩子们觉得无法亲近。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因为教材中真正关注儿童心灵和情感的儿童文学缺失,导致学生作文中出现假、大、空现象。
一些专家提出,由于传统的阅读习惯,再加上教师缺乏儿童文学素养,即使有优秀儿童文学作品选入教材,也可能会被教师用成人的视野代替孩子“观察”,用成人的感悟代替孩子“体验”。上海教育报刊总社社长吴圣苓认为,热爱读书并能懂得怎样读书,对于一个孩子来说真是一笔终身享用的财富,目前存在的儿童阅读“成人化”倾向,应该引起教育界的警觉。
不提倡儿童文学缩写本
模糊儿童认知特征、漠视儿童心理需求和任意拔高的做法,不仅不利儿童阅读,而且会减少他们正常的阅读兴致。一些专家提出,低年级儿童应该读读绘本,因为绘本是“形象”与“语言”的中间媒介。学习语言不应该被动接受,而应该主动建构、生动有趣。
中国海洋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朱自强认为,优秀儿童文学,不应该是那些模仿儿童文学的“教材体”作品,由七千多字缩写成四、五百字的《丑小鸭》不是儿童文学,由一千五百字缩写成四百字的《小蝌蚪找妈妈》也不是儿童文学。他认为,缩写本不仅流失了丰富的思想和艺术含量,变得短、小、轻、薄,而且充满了阅读障碍,难以构成真正富有成效的语文学习。语文特级教师徐根荣指出,儿童文学有着自己的写作语言和情趣,如果稍长可节选,而用武断的办法“缩写”或“改写”,容易走样。
少年报社《芝麻开门》副主编叶凤春认为,对儿童阅读而言,成人要做的一件事是,尽量用最完整、最好的儿童读物奉献给儿童,把阅读材料做地道,这样正确引导儿童阅读,才能让儿童真正培养阅读的兴趣。YjS21.cOM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引导孩子做适合的选择
随着社会的进步,家长的教育观念在不断地更新,家长给孩子的自主选择也越来越多,然而,给予孩子的选择一定恰当,过多的选择对孩子的成长并非是件好事。
例如,吃早点,问孩子:“宝宝,早饭想吃什么?”一下子问这个问题,孩子很难回答,甚至是无从回答。选择的范围太广了,孩子的回答也会漫天飞舞,想了半天,告诉你要吃肯德基,而这个答案可能离你的预料很远。若是这样问孩子:“宝宝,早饭想喝粥还是喝牛奶?”这样的问题,孩子容易回答,而家长也更容易做到。几次这样的对答之后,您再问孩子:“宝宝,早饭想吃什么?”相信孩子的回答不会再是肯德基。同样的问题,因为有了前面的基础,此时也就变成了适合孩子的问题。因为在无形当中您已经给了孩子适合的选择。
一到超市,家长可能会很头疼,孩子总是这也要那也要。若是给孩子一定的选择就不会出现这种状况,但这种选择一定要恰当。例如:“宝宝,今天妈妈给你两块钱,你想买什么自己挑,但是超过两块钱妈妈就不帮你付了。好吗?”通常这样的选择孩子会很容易接受。这样做,孩子乐意、父母也省心,同时也给了孩子很多的锻炼。而您对孩子的要求也可以在无形当中逐渐提高。如:付帐。前两次您可以陪在孩子身边让他付帐,之后您就可以尝试先等在出口让孩子独立付帐。孩子购物时遇到的困难,您可以装傻,一开始可以陪同孩子去询问他人,逐渐地您就可以尝试让孩子自己去想办法,独自去询问工作人员或其他购物者。给了孩子类似合适的选择,某些场合的购物,甚至可以尝试让孩子自己去讨价还价。
若是两个孩子在一起给予这样类似的选择就更好了。一个人两块钱,两个人就是四块钱,如何分配计算这四块钱;买来的东西如何分享。这些对于现在的独生子女来说是最缺乏的经验。
长此以往,给予孩子适合的选择,孩子的很多能力自然而然地就能得到提高。
教孩子选择适合的朋友
朋友不论是在成长的道路上,还是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都是不能缺少的重要的因素,作为家长,怎样帮孩子找到合适的朋友呢?要如何帮助家长把好这一关呢,让我们通过下面的内容来了解一下。
1.就近找的朋友
什么年龄最好:
5岁以前
到哪里找:
观察邻居的孩子,如果妈妈面貌可亲,孩子通常也不错。
这个朋友的作用:
这第一个伴儿可以教孩子懂得,有朋友是件很有意思的事。
对于这种玩伴,只要年龄相仿,你不需要硬让他们一起做游戏,只给两个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让他们自己玩就可以了,即使互相不搭理也没关系,因为他们一定能熟悉起来;给他们立个简单的规矩,比如不准打架,要一起分享玩具;控制孩子的游戏时间,因为小孩子一玩起来就没有时间观念了。
2.找异性朋友
什么年龄最好:
快5岁
到哪里找:
去孩子们一起游戏的地方,如小公园、兴趣班等。
这个朋友的作用:
会让他们今后更尊敬异性,更容易与异性有感情上的交流。
男孩和女孩要成为好朋友并不简单,你需要帮个小忙:两三岁时,男孩和女孩没什么区别,但到了4岁,他们开始倾向于与同性朋友在一起,这时,要想办法增加孩子与异性朋友的相处机会;强调异性朋友带来的正面影响,因为会与异性相处的孩子思路想法更开阔;注意自己发出的暗示,孩子对家长的语言和身体暗示都很敏感,像“男孩子就是野”或者“女孩子应该穿花衣服”这类话最好不说;不要硬按自己的喜好给他们安排朋友,不要给学龄前的孩子“配对”,这会让孩子觉得交这个朋友很不舒服。
3.爱好运动的朋友
什么年龄最好:
从3岁开始
到哪里找:
操场、游泳班,甚至只是在你门前玩球的,在路上跑步的孩子。
这个朋友的作用:
可以避免孩子总窝在家里看电视。
邀请这个爱运动的孩子与家人一起散步或骑自行车,他旺盛的精力会感染每一个人;别把体育活动这件事描述得天花乱坠,因为孩子对大人说的特别好的东西都有些逆反心理;即使他的朋友精通各种运动,也别指望你的孩子同样变得如此,只要他能坚持运动,多出出汗,就是成功;要适时介入他们的关系,确认孩子们在做有益的运动,让他们懂得对朋友吹牛是会伤感情的。
4.年龄稍大一点的朋友
什么年龄最好:
从孩子会走路到上学之前
到哪里找:
在孩子的姑表亲戚中找,如表哥、表姐等。
这个朋友的作用:
他不仅会成为孩子的行为榜样,还可以帮你监督孩子的行为。幼儿教育
先确定这个年龄稍大的孩子能在大多数情况下带来好的影响,然后告诉自己的孩子,这个“大朋友”有什么优点,为他在生活细节上树立榜样;不同年龄的孩子兴趣上会有差别,做家长的要帮孩子们找到可以一起玩的游戏。
5.他自己选择的朋友早教网
什么年龄最好:
4岁以后
到哪里找:
用不着你帮忙。
这个朋友的作用:
这是他向独立迈进的一大步。
从现在开始,孩子将会结交的新朋友有些你喜欢,有些不一定,别为这个焦虑,这是每个孩子的必经之路。去认识孩子新朋友的父母,与他们交流,一起规范孩子们的不当行为,比如他们看暴力电视时要及时制止。让他们呆在一起的时间不要太长,尽量在公共场合见面,这样也方便双方家长交流。如果孩子对你的干涉感到不快,那么要让步。让孩子自己去体会、处理不同意见,去面对朋友之间的冲突,甚至去亲手结束一段友情,都是他必须学习的功课。如果孩子和朋友的关系日益亲近,应当鼓励。早期教育
从两三岁起,孩子就开始考虑如何与朋友交往了。如果他能从觉得“我们在一起很好玩”,发展到思考“为什么我就是喜欢这个人”,就说明他已经开始享受大人们可以享受的美好友情了。
早教读物选择“五步法”
“电视宝宝”的增多与其说是新传媒所具有的魅力,不如说是家长在早期阅读方面的“不尽心”。家长如何培养一颗“火眼金睛”,在鱼龙混杂的早教读物中给孩子做选择呢?基于外研社出版工作的经验和妈妈的经验,我认为幼儿早教读物的选择需遵循“五步法”。
1、考察读物的“身家背景”
我国的出版机构很多,每个机构的侧重点也是不一样的,比如大家知道的高等教育出版社更多的做面向大学、成人的出版业务,比如说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外语和少儿类出版就在行业具有权威性、专业性。当大量产品涌现的时候,机构的品质还是一个很重要的背书。相比起孩子的未来教育问题,权威专业在选择上降低了家长的一些难度。
2、考察读物内容是否分级
在阅读上面,尤其是在外语的阅读上,一定要分级,就是这个分级如果从外语的角度有语言的难度和规律在里面,没有分级可能会让孩子的学习有些困惑,而且分级有利于配合他课堂的学习。
同理,“分级”不光是外语读物所必备的,也包括母语也需要这样做。因为孩子的阅读涉及到各个领域,这个是涉及孩子认知发展水平、发展阶段。如果你选择的内容不当,可能会打击他阅读的热情,比如他读一本书看不懂,那他就会觉得读书就这么回事,不好玩,然后厌恶它。
3、考察内容是否做到平衡
第一个重要的平衡就是教育性和文学性的平衡,中国的出版社倾向于选一些教育性比较强、说教更多的东西。这样让孩子感觉读书不是一种享受,而成为一种负担。教育和文学性怎么平衡?你是光娱乐还是光教育?还是能够达到比较好的平衡?读物绝非仅仅为了娱乐,而是在娱乐的同时,让孩子收获一些教育上应该获得的东西。
第二个平衡我觉得是题材上的平衡,将文学的非现实故事和现实知识相平衡,举个例子来讲,比如《布奇乐乐园》中《月亮快睡觉》的故事,讲一个小孩如何和月亮一起入睡的故事,显然是偏文学性的,我们也会讲一些诸如洗洗手之类的科学、健康等现实知识,让二者达到一个平衡。
4、考察读物形式上的灵活度
玩乐和好奇是孩子的天性,因此一本书显得中规中矩就难以引起孩子的好奇欲。幼儿读物在形式上就可能要更多考虑文字和图片的比例关系。比如说绘本,对于小的孩子可能图画的量要比较大,绘画的风格要比较多,让他不要光去看文字,要懂得去从图片里面来明白这个故事。比如加入了一些立体的可以动手的小环节进去,孩子就会爱不释手了。
5、读物不排斥借助现代媒体来表现
媒体在发展,阅读所借助的媒介形式也在发展。所以你在给孩子选择的时候,尤其给孩子选择,你不要只选择平面的,当然这是对阅读整体的一个要求,读物可能有文字、图片、视频等相结合,甚至有一些简单的在线辅导、互动等环节,加入一些工艺让书籍变得立体、醒目,让孩子和家长可以共同完成一些游戏等等。
图画书幼儿早期读物的选择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多年致力推广儿童早期阅读的梅子涵教授认为,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读物应该是孩子培养想像力和创造力的最好辅助工具,而不应该是通过简单的文字阅读而达到识字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色彩明快、以绘画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图画书”,正是学龄前儿童读物的最好选择。
梅子涵表示,此处所言的“图画书”并不是平日所言的连环画和动漫书,因为连环画和动漫书中的图画只是文字的辅助;而“图画书”则是以画面为主导,通过一幅幅充满童趣的画面,孩子可以读出一个个故事。在“图画书”的阅读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成年人往往没有办法在阅读中获得快乐,但研究表明幼儿却可以从中获得幸福感,这样一种美好的感觉是其他读物不能带给孩子的。
据梅子涵介绍,“图画书”在很多发达国家的幼儿教育中,被作为一种必备的教学工具而存在,这种理念有必要让国内家长知晓。
梅子涵认为,“图画书”作为学龄前儿童的最佳读物,还具有很好地增进亲子之间关系的作用。家长与其下班后绞尽脑汁地编故事给孩子听,不如角色互换,让孩子用自己的理解告诉父母图画书上的故事。这样一种方式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对于塑造孩子的积极性格也相当有好处。
家园共育《孩子读物选择:名著未必适合孩子》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孩子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