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案例:孩子对幼儿园主题没有兴趣?

发布时间:2021-06-09

幼儿园案例。

前辈告诉我们,做事之前提前下功夫是成功的一部分。平常的学习工作中,幼儿园教师会提前准备一些资料。资料的定义范围较大,可指代生产资料。有了资料的协助我们的工作会变得更加顺利!所以,您有没有了解过幼师资料的种类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案例:孩子对幼儿园主题没有兴趣?”,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角色游戏中孩子们玩得兴高采烈,这时娃娃家的“爸爸”“妈妈”们正忙碌着烧菜、做饭,扮演“姐姐”的雯雯则抱着娃娃。可能是娃娃哭了,雯雯哄着他说:“宝宝乖,不哭,姐姐带你到幼儿园去玩。”这时扮演妈妈的园园听见了转过身来说:“我们这里又没有幼儿园的。”雯雯解释到:“我是假假说说的。”我观察到这一情况,便问雯雯“你想带宝宝到幼儿园去,我们下一次办个幼儿园好吗?”雯雯高兴地点着头。于是在游戏讲评时,我提出了这个建议,并在讨论中决定下次游戏中增加“幼儿园”这个主题。

在我看来新主题的产生必将引起孩子们的兴趣,然而始料不及的是第二次游戏时并没有多少孩子对“幼儿园”感兴趣,有几个孩子在“幼儿园”里上了一会儿“课”,没多久就跑开了,最后做“老师”的雯雯也按耐不住寂寞溜之大吉。“幼儿园”顿时无人问津、冷冷清清,仿佛失去了主题深化的意义。

反思:WWw.yjs21.COM

之后我仔细反思,发现许多问题。首先在前一次游戏结束时,我仅仅让孩子们讨论了“幼儿园”这个主题所要投放的材料,并没有为丰富游戏经验而进行专门的讨论,如:幼儿园里可以玩些什么?怎么玩?其次在“幼儿园”这一主题产生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引导幼儿注意自己在幼儿园里的生活,这样游戏时便会有内容可玩。孩子们一旦要模仿成人的交往,必定要先观察、学习成人的交往方式,在观察的过程中,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的不同层面便展现在孩子们面前,孩子们便在游戏中展现出来:幼儿园的游戏生活;菜摊前的讨价还价;商店里对商品的介绍、挑选、询问……。

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着在不同场合、不同地点与不同人物的交往,体验着交往的感受。所以说在一个新主题的讨论中,在儿童的感性经验基础上,不能忽略为孩子准备一个游戏的框架,使他们通过充分的想象和演示,创造出更美妙的东西。正如《儿童精神哲学》中提到:“当教育为儿童提供环境的同时,引导儿童进入游戏状态,这种引导不为儿童认识,但为成人所意识到时,两者就融为一个活动。”

yjs21.cOm更多幼师资料编辑推荐

案例:尊重孩子的兴趣取向


本周四,我在本班开了一节音乐活动《小猫》,整节活动中幼儿的参与性很强,能跟着我积极模仿小花猫,并且快乐的学唱歌曲。活动中,我安排了许多表演内容,这样能满足小班幼儿的身心需要,在唱唱跳跳中熟悉歌曲旋律,在游戏情景中理解歌词内容。尽管我在一些细节上把握的还不够,但是,孩子们并没有因此而失去参与活动的兴趣,仍然很投入地配合着我,让我很感动。

在进行歌曲表演时,我和幼儿一起模仿小花猫的叫声“喵呜……喵呜”突然,叶可鉴小朋友很大声的问我----“应该是啊呜呀”。当时,我为了整节活动能够正常的进行便没有回答她的问题,继续着我们的歌表演,其它的孩子也没有太多的注意到“小叶子”的这一疑问,他们仍然快乐地跟着我“喵呜……喵呜”地模仿着小花猫。我想,大家都跟着我说“喵呜”,叶可鉴也会和其他小朋友一样跟着学的。其实不然,当我们再度表演时,叶可鉴依然很大声的问我“应该是啊呜呀”。这次她的语气更加果断了,近乎是一种质问的口气。刚才我对她提出的问题不置可否,现在的她要讨回一番公道似的。面对孩子的再次提问,我不能只顾及我原先的活动设计了,此时,我已经意识到我必须回答叶可鉴这个问题。我首先表扬了叶可鉴是一个很有创意的小朋友,其次建议大家一起听听她的提议,我们一起来学学她说的“啊呜”,用“啊呜”声来学小花猫叫。果不其然,孩子们学得兴致高昂,一个个张大了嘴巴,“啊呜……啊呜……”一张张快乐的小脸仿佛花儿一般在我眼前绽放!我根本就没有想到,仅仅是两个区别不太大的字,竟然会有如此之大的魔力,仅仅是两个字,居然可以带给孩子们如此之大的快乐!

案例分析:

本次的青年教师分层公开教研活动是本学期我在园内部唯一的一次开课机会,也是我在这届小班新生第一次开课,面对那么多客人老师,孩子们没有任何拘束感,很放松,也很投入,让我万分庆幸自己拥有着这群无邪地小精灵。

《小猫》这节小班音乐活动我参考了陈淑琴老师的教案设计,结合本班幼儿的特点,我做了许多修改。周三上午在小(4)班试上后,发现很多环节不能很好的抓住幼儿的注意力,有些环节不紧凑,孩子们兴趣索然。讨教多位资深老教师之后,我对自己的

教案做了部分修改与调整。在修改调整的同时,我也想当然的对歌曲中的部分歌词做了改动。在陈淑琴老师的教案设计上,歌曲学小猫叫声的部分本就是叶可鉴小朋友所提议的“啊呜……啊呜”,可我觉得这样的叫声不像是一只可爱的小花猫,倒像是一头凶猛的大狮子,这和我的活动设计大相径庭,于是我便改为我们耳熟能详“喵呜”。没有想到我的这一小小修改竟被叶可鉴“一语道破”。

“为什么当时我在参考陈淑琴老师的教案设计时没有考虑“啊呜”的用意呢?”

“为什么没有考虑明明“啊呜”声像大狮子,为什么陈淑琴这样的资深学者没有修改呢?”

我在修改歌词的时候太大意了,根本没有考虑到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他们喜欢夸张的动作,他们喜欢夸张的表情。正如我们早操中小猴子学做操的动作,老师领操时总是觉得蹦跳的动作太多,跳起来很吃力。但是我们发现,孩子们乐于那样快乐的蹦跳动作,每做到这个动作,我们都能在孩子的脸上找到他们抑制不住的快乐与兴奋。这样的快乐既属于他们也属于我们。

幼儿园《纲要》早已提出要尊重幼儿,一切为了孩子,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这不是一句口号,必须贯彻深入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往往在写文章的时候能够很好的运用这样的原理,而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一些细节的把握上,却常常忽略了孩子的主体性,总是想当然的按照自己的理解来组织设计活动,或许孩子会很听话的配合我们继续着我们的设计方案,可那不是他们的天性,一想到我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渐渐地扭曲了孩子的纯真和无邪,一种无比的罪恶感油然而升,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呀!

叶可鉴虽然打断了我的活动进行,但是她给了我一种启示,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够大胆地指出老师的错误或不妥之处的,可以说,在我给孩子上课的同时,孩子也给我上了一课!

案例:主题活动的开展与幼儿兴趣的满足


一学期来,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主题教学活动。从分科教学到主题教学,期间我们也经历了从不适应到适应的一个艰难过程。分科教学的利弊已有定论,无需我再说明。而主题教学,相对我们还是一个崭新的领域,还有待我们去认识去探索。

新《纲要》十分重视在活动中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那么我想:在我开展的主题活动中是否亦体现了新《纲要》精神呢?

反思一:主题内容是否符合幼儿兴趣

主题教学强调幼儿的自主性,对于主题的选择必须根据幼儿的兴趣为主。幼儿从了解、探索、计划、解决问题到知识的获得,这些都必须建立在幼儿的兴趣上。

我们的主题内容大多是在期初拟定的。我们挑选了一些我们认为孩子应该了解以及孩子应该有兴趣的内容,这些内容和孩子们的生活都是密切相关的。我们以自己平时的观察,对自己班上孩子的了解,能够得知哪些内容是孩子们所感兴趣的。但是,一个主题是否对所有的孩子都有兴趣?这是不可能的。那么,对活动中不感兴趣的幼儿如何引导,还是顺应他们自身的兴趣,这是值得探讨的。我想,主要是由于幼儿人数多,我们活动开展的活动还是以集体活动为主,使得不能尊重每个孩子自身的兴趣需要。

反思二:活动时间是由教师预先计划还是由孩子自身的兴趣需要所决定

虽然强调要体现孩子的主体地位,但在活动过程中,我们往往会根据我们自己的安排来决定活动时间。一个上午常常两个活动,有时一个活动中孩子的兴致很高,可是若不停止就无法进入下一活动,我们往往就用命令的方式让孩子停止前一活动,统一进入下一活动。因此,虽然我们不说上课下课,但孩子们还是会问:什么时候下课?等会上什么课?

另外一点,我们惯于把一个主题在一周或者两周内完成。这是因为,我们一个教师要完成一周的主题教学。其中的利,是教师对整个主题有更合理的安排,各个内容联系更密切。但是,如果一个活动只能进行半周,接下去孩子们的兴趣已减弱了,那里是继续按照计划进行,还是按照孩子们的兴趣而转移?如果一个活动孩子们非常感兴趣,在活动结束时还有很多内容可以挖掘,而下一周教师安排的主题则是另外的。那么这时,我们是放弃计划,继续这一主题,还是按照计划进行呢?现实中我们总是选择了后者。

反思三:在主题活动中,教学内容的选定与活动设计是否尊重

幼儿的兴趣

一线的老师都清楚,要真正搞好一个活动,需要大量的准备。可是,现实的种种限制使我们不可能达到这一要求。例如,很多活动要求带孩子到现场去身临其境去感受,可为了安全,我们哪都不敢让孩子去。更多的活动需要大量的辅助材料,可要是全部由教师亲手收集制作,这显然也是很困难的。所以,我们在选择内容时,往往会避开那些需要大量活动材料的活动。这就造成了我们的主题活动不能深入开展,流于形式。

幼儿园案例分析:了解幼儿的兴趣点


了解幼儿的兴趣点

情景描述:

最近这段时间天气不好,经常从一早开始就飘着蒙蒙细雨。为了避免让孩子们感冒,我们决定取消每一天的户外活动,代之以在走廊散步一会儿。这天上午的活动结束了,快吃午饭的自由活动时间里,有的小朋友在一齐交谈,有的在相互嬉戏,只有谢子诺站在靠近走廊的窗户边,透过玻璃窗向外凝神张望了好久,老师叫她也好像没听到。我顺着她的目光看去,那边是操场的大型户外玩具――孩子们最喜欢爬上爬下的城堡

下午幼儿要离园了,送小朋友去坐车时,我发此刻谢子诺的奶奶在操场上拖着谢子诺往前走,谢子诺一声不吭,一脸的倔犟,最后拗但是奶奶,老大不情愿地走了。谢子诺的奶奶看到我,无奈地笑着说:她硬要在那里玩要回去呢。

分析:谢子诺也属于我们班典型的留守儿童,和爷爷奶奶一齐生活,老人家开了间小店,白天在店里忙生意,谢子诺经常也只能和爷爷奶奶一齐在店里玩,较少到外面去玩。自然,幼儿园的大型户外玩具是吸引她来上幼儿园的诱-惑。从孩子的种种表现来看,她十分渴望和别的孩子一样有充分的自由玩耍时间,而不是和老人家在一齐被约束天性。

措施:透过和谢子诺说悄悄话,我了解到她十分想玩幼儿园户外的大型玩具。我和孩子们约法三章,定下了几条玩城堡的“守则”,让孩子们明白有规则才能更快乐地玩。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思考到幼儿人数较多,最后分组由老师带领去玩户外的大型玩具。和谢子诺的奶奶沟通,让她理解孩子的想法,推荐她趁生意不太忙的周末带孩子来幼儿园玩户外玩具。

反思:玩是儿童的天性,儿童在游戏中成长。没有游戏的童年是残缺的。个性是小班的孩子,注意力容易涣散,空洞的群众教学活动往往很难吸引孩子的眼光,个性是在操作材料匮乏的状况下,儿童自然表现出的“不合作”尤甚。顺应自然的天性,让幼儿在生命内在驱力的召唤下自由活动,充分运动其肢体,激发其思维,能让幼儿更好地发展。

案例:善于捕捉幼儿的兴趣


幼儿园生活中时时处处存在着教育契机。但我们往往视而不见或简单处置,忽视了幼儿身上发生的情况所具有的教育价值。不是常说“兴趣是活动最好的切入口吗?”教师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它将会大大提高教学的教育效果。并且教师要确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不断反思,向自己的教育行为挑战,支持、引导幼儿充分学习和发展.

场景:有一天中午,吃完午饭的小朋友,像往常一样拿着自己的小椅子坐在教室门前的走廊上,在温暖的阳光下有的玩玩具、有的看图书,还有几个小朋友围在走廊外的花圃边,在边看边说着什么。我没有立即去打扰他们,而在旁边听着……“这是什么呀?”“这是小虫”“它在这里干什么呢?”“你看它在动呢,”“它没有脚用什么走呢?”文杰伸出手试着要去抓,可是又把手缩了回来,这时,泽桦走过来大声说:“这是小蛇呀!”听这么一说有好几个人“呀”的往后退,看到我在旁边连忙告诉我:“老师,这边有条小蛇呢!”我笑着告诉他们:“这不是蛇是蚯吲,是一种生活在地里的小动物。”这时其它的小朋友也走过来七嘴八舌地说开了:“小蚯蚓你怎么会在这呢?”“它是不是生病了?”“小蚯蚓有没有嘴巴呢?吃什么东西呢?”“它能听到我们说的话吗?”等等,小朋友的兴趣是越来越高,我心一动这不就是一个非常好的科学活动吗?我就不急于马上告诉他们答案,找了个玻璃瓶放了一些土把蚯蚓放在里面,告诉幼儿蚯蚓现在迷路了,想和你们交朋友让我们给它一个暂时的家,并把它带回教室让小朋友们观察,然后我就设计一个关于“蚯蚓”的主题活动,结果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通过这件事,我深深地感受到:孩子们对周围事物的探索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对于孩子们探索的火花,我们是否能发现,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是个有心的人。孩子对周围事物探索的表现是不同寻常的,有时可能与我们的常规做法相违背。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有一双敏锐的眼睛,有一个灵活的头脑,我们不能对孩子“违背”常规的举动只说:“不能这样”,而应该学会善于把握教育契机。只有这样,才能发现孩子探索的火花,也才能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教育要使每个孩子在最近发展区内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则必须要求老师走进幼儿的心灵世界,去耐心倾听孩子在说些什么,去仔细捕捉孩子的兴趣,揣摩孩子的需求,努力读懂孩子这本书。

1、及时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并正确引导他们进行观察

纲要指出: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提供适当的引导。好奇心是人的天性,求知是人的本能。孩子们由于缺乏知识的经验,对于有些小动物他们并不了解,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兴趣还是极高的。有些老师在看到小朋友围在一起找或看小动物时,可能会说:“你们不要围在那里,走过来!”这种做法根本就没有顾及他们所做的事情,泯灭了孩子对小动物的探索兴趣。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教师在发现孩子们在自由活动时观察小动物,不应去打扰他们,应顺应、支持幼儿提出的问题和疑问正确引导他们,及时抓住这一个教育契机生成科学教育活动,传授给他们一些关于动物的简单知识,取得的效果会是事半功倍。

2、尊重和接纳每一个幼儿的观点、兴趣、探索、发现和解释。

幼儿的观点和兴趣常常与教师不同,接纳和支持幼儿的兴趣和观点会使幼儿有安全感例如,教师认为蚯蚓很丑陋,但幼儿却很喜欢,乐于探究。那么,教师就应该接纳和支持幼儿的兴趣、想法和做法,为幼儿提供他们需要的工具,扩展他们的经验。幼儿原本也是最诚实、最尊重客观现实的。如果在心理安全的探索环境中,幼儿作出的回答和解释会真诚地来源于自己对事物的真实感受。

3、发展孩子们实际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发现蚯吲的事件中,也是孩子们用语言进行交往的一个很好的机会。他们善于发现,他们会对新看到的事物进行刨根问底,进行讨论和猜想。在自己解决不了的情况下来请求老师帮忙,他们有求知和探索的欲望,在日常生活中也培养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鼓励、引导以通过自己的探究找到答案。

4、教师要不断充电,扩大知识面

教师有时可能不知道答案,但不能不懂装懂,以免给幼儿错误的概念。自己不知道没关系,但对幼儿要有积极的态度和行为。鼓励幼儿,并尽可能的和幼儿一起通过查阅书籍,来解答幼儿的问题,使幼儿了解这种获取信息的有效渠道。面对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小动物的热情,作为老师也是为之兴奋的。可是当老师现有的知识经验也不能满足小朋友的问题时,老师自身文化知识的不断加强也是相当重要的。老师要多看一些书籍,多了解一些科学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回答孩子们提出的问题,传授给孩子正确而又科学的信息。同时,教师对于有些长得让人讨厌的小动物,要克服心理上的障碍。培养教师自己对小动物的兴趣,对培养幼儿对小动物的兴趣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蚯蚓事件”,小朋友对小动物的兴趣始终保持在最高点上。教室里的自然角中放置了他们收集的小动物,有蜗牛,西瓜虫等。另外,蚕宝宝的加入使得班级里的“小动物世界”更加丰富了。在自由活动时间,小朋友喜欢去观察它们,关怀它们。大家一起爱护我们的小动物,是小朋友最开心的一件事。

孩子的生成无时不有,他们的生成来自于自身的兴趣、需求、知识经验的积累;来自于教师精彩的预设,比如丰富的环境刺激,有趣的探索主题,循循善诱的引导等等;来自于教师的分析、观察与捕捉,而我们教师要学会捕捉孩子的兴趣,及时接过孩子抛过来的“球”。象这样的教育契机我们每天随时都可能遇到,但反思过去:有太多教育契机都被我们给错过了,失去了许多真正体现教育价值的好机会。为了帮助幼儿获得更大的发展,我们应努力增强自身“善于捕捉幼儿兴趣”的意识。有一颗细致观察孩子的心和一双善于捕捉教育契机的眼睛,及时去发现有教育价值的点点滴滴,让我们的孩子们学习的更快乐!

案例:别忘了对孩子的承诺


案例:

这几天我们正在进行“美丽的中国”的主题活动。一天,小仪兴高采烈地拿着一幅画跑到我面前,说:“老师老师,你看我画的,是上海的晚上。”我一看,露出了惊讶的表情:“这是你自己画的?画得太好了!”她笑眯眯的说:“是啊,我爷爷带我去玩过的。”我微笑着摸摸她的头随口就说:“小仪,你真棒,等一下老师要送给你一颗五角星!”因为正在准备接下来的活动,所以我心里想等到活动结束后再给她也不迟。可谁知因为一些琐事,我便忘记了这件事情,一整天下来我都没有兑现对小仪的承诺。

马上就要放学了,本来应该很开心的她,却变得闷闷不乐,眼睛还时不时的看看我,好像有些心里话要对我说似的。我有些疑惑,便走到了她身边,小声问:“你怎么了?”她思考了半天终于低着头小声地说:“老师,你不是答应送我一颗五角星的吗?上次你也忘记过的。”顿时,我心头一热感到十分惭愧,我立刻从抽屉里拿出一颗红红的五角星送给了小仪,几乎是立刻的,我发现她脸上呈现出了自豪的笑容。

分析:

老师对于孩子而言,是无所不能的,也是最信赖的。对于老师给他们的承诺,孩子一定从说出承诺的那一刻起,就一直在期盼着什么时候能兑现。这件事也许在大人眼里并不算什么,但对孩子而言却非同一般,因为那是老师对他的肯定。虽然我最终还是实现了自己的承诺,但却给我敲响了警钟,平时答应孩子的事情,就一定要想尽办法要做到,哪怕再苦、再累、再难。可是生活中我们却常常犯下这样的错误,说过的话就抛掷脑后了,要知道孩子的心像水晶一般透明,折射出我们的言行品质。因此,你要求孩子说话算数,你对孩子首先要说话算数。如果确实无法实现对孩子的承诺,一定要向孩子解释原因。这样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才能对诚信的重要性有一个深刻的印象和理解。

相信《案例:孩子对幼儿园主题没有兴趣?》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幼师资料,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案例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案例:发现孩子的兴趣 我们班的KERRY小朋友经过3个星期的磨砺,终于初见成效,开始慢慢地适应幼儿园的环境,并逐步把注意力转移到同伴和游戏活动中来了。在白天的活动中,KERRY的表现一直很稳定,也可以看得出来,宝贝开始懂得...
    2021-05-11 阅读全文
  • 案例:尊重孩子的兴趣取向 本周四,我在本班开了一节音乐活动《小猫》,整节活动中幼儿的参与性很强,能跟着我积极模仿小花猫,并且快乐的学唱歌曲。活动中,我安排了许多表演内容,这样能满足小班幼儿的身心需要,在唱唱跳跳中熟悉歌曲旋律,...
    2021-05-27 阅读全文
  • 案例:主题活动的开展与幼儿兴趣的满足 一学期来,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主题教学活动。从分科教学到主题教学,期间我们也经历了从不适应到适应的一个艰难过程。分科教学的利弊已有定论,无需我再说明。而主题教学,相对我们还是一个崭新的领域,还有待我们去...
    2021-05-12 阅读全文
  • 激发孩子对科学的兴趣 作为家长,该如何激发孩子从小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呢?儿童教育专家提出如下建议: 讲故事而不必引经据典 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一般较差。如果急于给他们引经据典做理论上的深奥阐释,那么他们不仅会因难于理解...
    2022-03-08 阅读全文
  • 孩子到底对什么感兴趣? 中国式家长的主要的特征:要求孩子多才多艺,遇到兴趣班不管三七二十一,就一个字“报”!要求孩子全面发展,巴不得各种比赛拿第一。这些疯狂的中国式家长让中国早教氛围变得功利化,各种兴趣班应运而生蓬勃发展,满...
    2022-01-29 阅读全文

我们班的KERRY小朋友经过3个星期的磨砺,终于初见成效,开始慢慢地适应幼儿园的环境,并逐步把注意力转移到同伴和游戏活动中来了。在白天的活动中,KERRY的表现一直很稳定,也可以看得出来,宝贝开始懂得...

2021-05-11 阅读全文

本周四,我在本班开了一节音乐活动《小猫》,整节活动中幼儿的参与性很强,能跟着我积极模仿小花猫,并且快乐的学唱歌曲。活动中,我安排了许多表演内容,这样能满足小班幼儿的身心需要,在唱唱跳跳中熟悉歌曲旋律,...

2021-05-27 阅读全文

一学期来,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主题教学活动。从分科教学到主题教学,期间我们也经历了从不适应到适应的一个艰难过程。分科教学的利弊已有定论,无需我再说明。而主题教学,相对我们还是一个崭新的领域,还有待我们去...

2021-05-12 阅读全文

作为家长,该如何激发孩子从小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呢?儿童教育专家提出如下建议: 讲故事而不必引经据典 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一般较差。如果急于给他们引经据典做理论上的深奥阐释,那么他们不仅会因难于理解...

2022-03-08 阅读全文

中国式家长的主要的特征:要求孩子多才多艺,遇到兴趣班不管三七二十一,就一个字“报”!要求孩子全面发展,巴不得各种比赛拿第一。这些疯狂的中国式家长让中国早教氛围变得功利化,各种兴趣班应运而生蓬勃发展,满...

2022-01-29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