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你是孩子的帮助者还是控制者?

发布时间:2021-05-31

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

幼儿园,是孩子快乐的家园;家庭则是孩子理想的起点。教师要同家长多交流沟通,以正确的教育方法,让孩子在成长的天空里展翅高飞。那么,家长可以配合教师做哪些工作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你是孩子的帮助者还是控制者?》,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扪心自问,你是孩子的帮助者还是控制者?

亲密育儿是如何使管教

孩子变得容易起来的

你可能从来没有考虑过那些亲密育儿的方法可以用来作为对孩子的管教手段,但它们确实就是管教孩子的有效途径。亲密育儿往往会使你的孩子将来对心理疾病具有免疫力。本节讲述了亲密育儿通过许多不同的途径来改善孩子的行为和孩子体验生活的方式。

吉娜是一个爱子情深的三个孩子的母亲,她告诉我们:“了解我的孩子们让我在他们当中很有威望。”对孩子的了解就好像是一种第六感觉,让你能够对各种情况作出预测和控制,从而使你的孩子避免遇到麻烦。

我们的养女黛安向我们描述了她采用这种养育方式得到的经验:“我在莉莉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对她有深深的了解,亲密育儿让我能够设身处地为她着想,我总是去猜想她需要我为她做些什么。”

亲密育儿促进相互间的敏感

6岁的时候,马修常常会带着恳求跑到我的身边说:“爸爸,我想我知道该怎么做,但是……”由于我们之间有着很高程度的互相敏感和互相信任,他知道什么时候我会作肯定的回答,什么时候会作否定的回答。他是在试探我,实际上他知道我的回答是什么。

关系亲密的父母和孩子能够十分容易地交流彼此的感觉。只要你与孩子亲近,你就能够读懂他的肢体语言,能够正确地引导他的行为,你的孩子也将能够读懂你对他的期待,努力地让你感到高兴。正如一个与孩子亲密的大人所说的:“通常我只要失望地看着他,他就会停止调皮捣蛋。”

西尔斯养育手记妈妈的敏感力练习

由于受到了所谓的“专家”们的误导,有些妈妈必须先“擦除”头脑中“已经写入的程序”,然后才能对宝宝作出自然的回应。这样的妈妈可以来试一试下面的练习:当自己或者别人的宝宝哭起来的时候,你观察一下自己浮上脑海的第一感觉。正常的情况下,你会感到不安。你是否感到不安了呢?这种正常的不安有没有难以抗拒地促使你亲切地抱起孩子、给他以爱抚呢?宝宝的哭声也有可能引起的只是麻木不仁的反应:“我可不想让这小家伙来控制我。”如果你的回应并不是急切地去照料他,那么你与孩子之间将很有可能形成令人失望的养育关系,因而你就有必要更多地了解小宝宝们的需求,重新考虑你该如何扮演父母的角色。

一位到我办公室来做产前咨询的母亲担心她自己不会是一个好妈妈。我问她听到婴儿啼哭时会有什么感觉,她回答说:“我决不会让孩子去哭而袖手旁观,我会赶紧过去把他抱起来。看到别的妈妈对宝宝的哭声置之不理,我会感到不安。”我肯定地告诉这位女士,她在很大程度上会是一位好妈妈,因为她有敏感的天性。宝宝的啼哭让敏感的女士感到不安,当然也会令敏感的男士感到不安。其实,婴儿的啼哭本身就应该让我们感到不安。

亲密育儿促使宝宝保持安静的警觉

许多研究和我们自己的经验都表明,采用亲密育儿法养育的宝宝较少哭闹。那么他们在空闲的时候都做些什么呢?他们在安静的警觉状态中度过了大部分的时间。在清醒的时候,宝宝要做出许多类型的行为:啼哭、打瞌睡、警觉不安或者安静地警觉。

在安静的警觉状态,宝宝对周围环境的注意程度最高。由于很少焦躁不安和苦恼,他们保存了自己的精力,把它用在交流上,由此带来的结果是大人更喜欢与他们在一起,同时也促使宝宝更长久地保持安静的警觉。

亲密育儿增进了亲子间的信任

照料孩子是对孩子进行管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孩子们需要知道他们不仅仅需要依靠父母来满足他们的需求,而且还需要依靠父母来帮助他们保持正确的行为轨道。在孩子面前有权威是管教他们所不可或缺的,而权威必须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要让宝宝相信你能够带给他安全,这一点至关重要。采用亲密育儿法养育的宝宝会学着去信任与他十分亲近的人。当宝宝能够相信妈妈会满足他的需求时,他将期待妈妈对他的行为作出帮助。yJs21.coM

亲密育儿增强了孩子的独立性

如果你对亲密育儿是否会使你的孩子缠住你不放和具有依赖性感到疑惑,那么你完全不必担心。亲密育儿实际上有助于让孩子形成依赖性和独立性之间的良好平衡。与父母亲近的孩子相信他的父母能够帮助他更有安全感,因此他更有可能安然地探索周围的环境。实际上,研究已经表明:与妈妈感情安全可靠的学步期孩子和那些与父母的亲密程度较低的孩子相比,在游戏中往往更具有独立性,也更能够适应新的游戏环境。

1~2岁之间的婴儿会完善他的一种被称为“人物保持力”的认知能力——这种能力在脑海里再造了一个人物的形象,即使这个人不在眼前。与照料者之间有着稳固感情的宝宝会把照料者在他脑海里的形象带到他不熟悉的场合。即使妈妈并没有在那儿,在宝宝的心里妈妈就在那儿,这就给了孩子更多的信心去探索周围的环境。亲密育儿帮助孩子在脑海里建立起了亲切的、可依靠的形象,从而能让孩子感到自信和能干。如果在孩子能够保持脑海形象之前就强迫他独立,那么他会焦虑不安,并且会十分缠人,或者表现得对什么都没有兴趣。许多本该用于探索新环境的精力都被用在了对付这些不良的感觉上。

西尔斯养育手记 与父母感情疏远的孩子会出现很多问题

假定父母由于担心宠坏孩子或被孩子所左右而不对孩子的啼哭作出回应,因而形成了疏远的、缺乏交流的亲子关系,这会导致什么结果呢?宝宝要么哭得更响、更尖利,好让自己的需求得到满足;要么停止啼哭,放弃自己的需求。不管发生的是这两种情况中的哪一种,宝宝都会从中发现他周围的照料环境是不敏感的。由于他发出的信号都得不到回应,最终他就学会了不再发出信号。他会意识到,他的生活中缺乏某些东西,因而内心充满愤怒,产生出对别人的敌意,性情变得孤僻难处。如果发生的是第一种情况,宝宝会让你觉得很烦人,父母会想方设法地躲避他。而如果发生的是第二种情况,宝宝就难以亲近,因而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就会相当淡漠。发生这两种情况都会使孩子变得很难管教。他会逐渐建立起这样的观念:能给他带来安全和保护的只有他自己。如果一个孩子在认为只有自己才是可信赖的观念中成长,那么他与父母间的关系就会产生许多问题。由于缺乏亲情的父母强迫自己不对宝宝发出的信号作出本能的反应,因此他们就会变得对孩子不敏感,并且会逐渐对自己的养育技巧失去信心,这是产生养育问题的另一个根本原因。

对于这种与父母感情疏远的孩子,你通过他的表情就能辨别出来,或者你通过他脸上的冷漠就能辨别出他。这样的孩子不会主动与别人进行目光交流,不像与父母感情融洽的孩子那样给别人以亲切的感觉。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通常听到的描述是:“他看起来很失落。”你也可以通过一个宝宝呆板、执拗的行为表现来判断他是否是一个与父母感情疏远的孩子,尽管他的肩膀还很稚嫩,但他看起来却像他坐的婴儿椅那样硬邦邦的。

与父母感情疏远的孩子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不当的行为上,而且常常是人们指责的对象;或者他会表现得生活在自己的孤独世界中。这样的孩子会变得阴沉、忧郁,大家会觉得他是满腹怨气的捣蛋鬼、坏小子。他那些令人失望的行为实际上是他寻求亲情的一种应对策略。由于缺乏对感情作出判断的尺度,与父母感情疏远的孩子不懂得如何去重新获得幸福感。他在寻求感情方面存在困难,因为他对曾经失去的东西丧失了信心。这样的情形会导致父母的养育变得漏洞百出,父母可能要花费许多时间去咨询专家的意见。

与父母感情疏远的孩子较少主动去寻求欢乐,周遭很少有让他高兴的事。因此,与孩子感情疏远的父母在家庭环境中就体会不到成就感,这使得他们只有在职业或者不涉及孩子的关系当中去寻求满足。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距离就这样慢慢地越来越远了。与父母感情亲近的孩子能给大家带来欢乐、具有亲和力。而与父母感情疏远的孩子正好相反,小伙伴们都唯恐避之不及,他甚至还会排斥那些能够帮助他产生亲情的人。因此,在感情方面,往往是富者越富,贫者越贫。

通过向专家咨询,这样的孩子还是能够和父母亲密起来的,他们之间能够出现给彼此都带来最大益处的养育关系。当然,这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才能做到,因为自然地形成最佳亲子关系的时机已经被错过了。新生儿比6岁或9岁的孩子更容易被父母所接纳。越早与孩子建立起亲密的感情,以后就越能保持这种亲密。

小话题点:《变形计》中的很多少年都与父母感情疏远,西尔斯博士说:与父母感情疏远的孩子确实容易出问题呀!所以,要想改变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就要先改变自己,与孩子培养出亲密的情感。

亲密育儿有助于形成密切的亲子关系

采用亲密育儿法养育的孩子有一种特别的神情,让你在人群中一眼就能认出他们。他们看着别人时神情专注,他们由衷地对别人感兴趣。我很喜欢与这样的孩子进行目光交流,因为他们是那么全神贯注。这些孩子会直截了当地看着你的眼睛,原因就在于他们从出生开始就成长在与别人的泰然相处之中,他们与别人关系融洽。他们注视人的眼光既不是紧张、锐利得让人反感,也不是茫茫然缺乏生气,而是真正能吸引人、引起别人关注的目光凝视。

孩子未来的生活质量(对配偶和工作的满意程度)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与人亲密相处的能力。我们访问过的心理治疗师都曾主动告诉我们,他们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治疗对与人亲密相处感到困难的病人身上,而且他们的治疗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努力让他们的病人重新感受到父母之爱。

受到父母亲密育儿法养育的孩子是在学习与“人”密切联系而不是与“物”密切联系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因而他们就把这种与人亲密相处的能力带到了成年。在许多夜晚我看到2岁的劳伦在床上一点一点地靠向玛莎,紧紧地依偎在她的身边。即使是在这么小的年纪,劳伦都在学习着他终身受用的本领——让人感到亲近的能力。

西尔斯养育手记重新建立亲情联结

如果由于健康问题、家庭的原因或者由于接受了错误的养育建议等原因,使得你在最初的两年中未能与宝宝建立起亲密关系,孩子的养育出现了问题,那你该怎么办呢?

所幸人类天性中的一个优点就是具有乐观向上的精神,能够从一个糟糕的局面回到正确的轨道,最终得到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然而,重新建立亲子之间的亲密感情会由于时机不当而困难重重。当然,要建立亲密关系,任何时候都不算太晚。无论你的孩子处于什么年龄,挽回亲子关系的第一步就是仔细地考察你们之间的感情深度。如果感情比较弱,那就应该想办法来加强。你要记住,孩子的态度不是在一天两天里形成的,他的行为也不会在一夜之间就有所改变。重新建立感情的过程可能会花费你6~12个月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要彻底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积极地参与孩子的各种计划,还要频繁地给孩子以关注。在很多时候,你只要与孩子在一起娱乐就够了。我们认识的一位母亲在家里教他6岁的孩子读了一年书;另一位父亲在他频繁的商务旅行中总带着他7岁的孩子。一位父亲这样描述与他执拗的孩子重新建立感情的过程:“就好像是与我5岁的孩子进行了一年的野营。”你所要做的就是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尽力去做吧!由此,你自然而然地就能够顺利地管教他。

时机的把握当然是很重要的。正在成长的孩子在需要表现独立性和感受独立性的时候要经历两个发展阶段。在第一个阶段,孩子一般具有拒绝性的表现,会说:“我自己做这件事。”这个阶段很有可能发生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冲突。然后,孩子们又会往后退一步,进入第二阶段——一个接受父母的阶段, 这时他们为了必需的情感充实又回到家庭的大本营。在这个阶段,孩子最容易接受父母与他的感情交流。你要等待孩子进入这个亲近阶段:当你在躺椅上阅读杂志的时候孩子坐在了你的身边,这时别再继续读杂志,应该停下来阅读你的孩子。已经长大的孩子重新露出了小时候睡觉前要你给他讲故事的神情,重新表露了要在你的房间里“睡一个晚上”的心迹,你应该尊重孩子与你亲近的要求。当孩子缠在你身边的时候,你要把握这样的良机重新与他亲近。如果你选错了时机,在孩子要疏远你的时候去亲近他,那么结果往往是遭到拒绝。

忙碌的上班族妈妈回到家不要忙着洗洗涮涮,多关注下孩子的需求吧。如果他正在玩着自己的游戏,你可以不必凑过去,但如果他有与你亲近的表示,请立即停下手中的活儿,给孩子以关注吧!

亲密育儿帮助你管教执拗的孩子

亲密育儿能帮助你了解孩子的行为,增强你对孩子特殊需求的敏感,增加你对孩子的管教取得良好效果的机会。

适应能力强的孩子更能够根据生活中的变化来调整自己,他们学习接受别人对他们错误行为的纠正,最终能够自己纠正错误。有些孩子生来就是刺头,亲密育儿能帮助你找到管教他们的办法。

亲密育儿有助于孩子对你顺从

亲密育儿的真正回报是孩子对你的顺从。这种养育方式除了让父母为宝宝的需求敞开大门之外,还让宝宝为父母的期望打开了大门。

父母们常有的抱怨是:“我的孩子根本不听话。”我们来考察一下“听话”这个词,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随着孩子的成长,他通常从依赖父母逐渐地变得独立起来,寻求着自我,孩子听从的是他自己的意志。因此,你的孩子实际上是听话的,但他听的是他自己的话,而不是你的。

你的孩子会有多顺从,这取决于他的禀性以及你与孩子的亲密程度,他的禀性你无法加以控制,而你们之间的亲密是你能够加以影响的。由于你和感情亲密的孩子心灵相通,孩子会敞开心扉接受你的观点,用你的想法代替他原有的想法,听从你的话,不再对你封闭他的心。与父母感情亲密的孩子相信父母对世事是最在行的,这样的孩子总想让父母感到高兴。

即使是最执拗的孩子也会服从于父亲或者母亲的意愿,只要父母采取“我的孩子越执拗,我就越要与他亲近”的养育原则。盼望着取悦父母、努力地顺从父母,这正是与父母关系亲密的孩子的行为标记。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我们是幸福的教育者


那日,我坐在沙发上看书,女儿甜甜兴奋地跑来了,“妈妈,我会自己拉拉链啦,我拉给你看看”

“是吗?太好了”我也兴奋地回应着。

甜甜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先是把拉链从上边拉下来,整个衣服被拉开了,拉成了两半。然后,开始重新把两半拉链对到一起了,要往上拉啦,最精彩的“表演”即将闪亮登场啦!

可是,往上拉,不行,再往上拉,不行,再拉,还是不行。。。。。。似乎拉链被胶水黏住了,甜甜越拉反而越紧,甜甜的脸上早也没有了原来的兴奋表情,只剩下焦急,几乎是使出吃奶的劲了,咬着牙,握拉链的手都直打颤。

我想此时,她那小小的心里该像热锅上的蚂蚁般着急吧,再过一会,小小的儿童的耐性很快就磨灭了,也许接下来就会涌上小小的挫败感了。

问题出在哪,咱们都知道,是拉链的最底部没有对齐,之前是“瞎猫碰死耗子”之类的女儿碰巧拉上了,我要帮助甜甜纠正过来,可是又不能就这样直接就告诉她啊,为什么呢?孩子很兴奋很自信地跑到妈妈这来“炫”自己的进步,说明那些小小的上进心正在萌芽,我直接纠正告诉她错在那儿,恐怕有两个后果:一是意味着否认了她自己的进步与成长,二是这个年龄的她可能马上对这件事不感兴趣啦,觉得没有意思了,注意了转到别处去了,还是没有教会。

于是,我对她说:“可能是拉链有点“不灵活”,可能这个拉链“不太好使”,这样的话,需要在底部使劲对齐,然后一定要用一只手紧紧握住底部,另一只手往上拉”。当然,拉链是没毛病的,呵呵。

甜甜马上拉上去了,小脸马上就阴转晴了,那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又回来了,开心的都笑出声来了,那模样真像打了胜仗凯旋归来的将军或是士兵。然后,欢快的跳着舞跑开了。

看到这些,我很庆幸自己的刚才的做法。即使是这个小小片段,里面其实有着一定的“教育机智”。

第一次做父母,毫无头绪,只好读点书,像《哈佛女生刘亦婷》,像《卡尔维特的教育》;只好把自己做教师的经验拿来实验。在教室里,我总是那么欣喜的看到学生的成长,鼓励他们,平等民主地看待每一个孩子,努力让自己成为他们可以相信的人,努力让他们相信自己,并实现自我约束,我经常在班上说我相信每个孩子身上都藏着一个世界第一,也经常会因为学生们的不断进步感到温暖和幸福。

我女儿生性腼腆,从小就不肯让生人抱,遇到陌生人有时腼腆到缺乏礼貌;孩子还不太好动,不对,是太不好动;胆子小,听到鞭炮声都害怕,自己不敢呆在一个屋子里;自理能力,像穿衣、吃饭等也都比同龄的孩子略逊一筹。可是,我还是可以那么欣喜的看到甜甜的成长,鼓励她,平等民主的看待,努力让妈妈的我成为她可以相信的人,也努力让她相信自己,逐步实现自我约束,我也相信她身上也藏着一个世界第一,也经常为她的不断进步感到温暖和幸福。

也许您是宝宝的幼儿园老师,也许您是宝宝的家长,无论如何,您和我一样,总是在为我们的教育的努力而幸福着,对吗?我们是幸福的教育者。

育儿心得:做孩子的支持者


育儿心得:做孩子的支持者

时间过的真快,眨眼间甜甜都5岁了,养育孩子的万般辛苦,万般快乐,相信做父母的都有深刻的体会。下面谈谈我们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点心得,和诸位爸爸妈妈分享!

一、多夸奖,少打击

无论大人或孩子,都喜欢别人夸奖自己。夸奖,能使人增强做事情的自信心,还能让人不好意思做“坏事”。所以,作为家长,请不要吝啬自己的夸奖,哪怕大人看起来很小的事情,也要记住夸奖孩子。同时,还要给孩子制造机会来表现自我。

二、诚信

对孩子一定要讲信用,一定要诚实,否则就会招致孩子的不信任。在甜甜有次生病的时候,说好了等她看完医生的时候给她买本故事书,结果走的时候没有买,导致她大哭大闹,在她的心里认为爸爸妈妈不讲信用,答应自己的事没有做到。会给她树立一个坏的样子。

三、音乐

甜甜从小就喜欢音乐,在甜甜还只有5个多月的时候,只要一听到音乐声,她总是咿咿呀呀的不知道讲些什么,小手小脚不停地乱舞,从这时开始,我们家就充满了乐声,甜甜现在非常喜欢听音乐,经常随着音乐起舞,自己编了好多让人捧腹的动作,这让她既增强了体质,又发展了智力。

四、60分

在我的育儿生活中,我在努力地做一个60分的妈妈。我在一本杂志中读到:“60分的父母”既懂得自己的责任,懂得要给予孩子必要的关爱与支持,又懂得给自己和孩子“留有余地”,懂得滑万无一失的照料:“60分的父母”知道,“笑”当然好,但“哭”也是孩子成长所必须的,没有必要太苛求自己将孩子照料得十全十美,孩子也没有想象的那么脆弱,他们有自己的平衡机制。“60分的父母”并非忽略孩子,而是对孩子一定程度上的放手,这也是对成人自己的必要关怀。只有这样,才能在孩子真正需要的时候,精神饱满、身心健康地时候去帮助孩子,做孩子的“支持者”。

另外,我做的最多的就是拥抱孩子以传达我对她深深的爱,我对她的奖励也多是一个大大的拥抱或一个吻。

这就是我的育儿经了,要写的内容太多了,这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希望下次有机会再同大家一起分享育儿经验和乐趣,祝愿每位父母和孩子们都健康,快乐,平安!

“真的学习者”和“假的学习者”,对号入坐!


学生其实可以分为两大类。那就是“真的学习者”和“假的学习者”。

真的学习者积极主动,他不需要别人催促,早上最担心的就是上学迟到,上课唯恐听不懂老师的话,考试后能够迅速思考自己的错误和问题,绝对不会犯2次同样的错误。

值得注意的是,具有上述所有特征的学生还不一定是真正的学习者。有的孩子从小听话惯了,只会完全按照家长、老师的“旨意”行事,学习成绩虽可能一路领 先,但是他几乎没有教科书以外的阅读,几乎没有解答规定习题以外的思考,属于“种自留地”型的学习者。这类人的学路会越来越窄,每升高一个年级都会有很多 不适应,但由于他的意志力坚强,靠自己的坚定意志苦苦支持。支持不了的时候,他会有无限苦恼。值得欣喜的是,这类人有可能转变为真正的学习者,当他感受到 学习到乐趣后。

真正的学习者有自己感兴趣的学科,他能够为了深入探究学科的一个问题苦思冥想、夜以继日、废寝忘食,他不会在乎考试得了多少分,但他在乎老师对他学科思维对评价。

真正的学习者具有广泛阅读的习惯,他能够把看到的一切信息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联系、整合,形成新的问题。

真正的学习者一定是习惯于独立思考的人,在没有形成自己的看法前他不会轻易地张口去问别人,因为他知道思考才是一个学习者真正的乐趣所在,思考是他学习生活的幸福,而问题恰恰是他思考的素材,是他获得幸福的源泉。

真正的学习者又是善于跟别人交流的人,当学习中遇到真正的困难、困惑时,他知道主动向老师求助、与同学讨论,当自己的思考有了结果时,他也会主动跟别人分享。因为他知道,当今社会很多项目需要集体的力量才能够完成,需要从小培养自己的团队精神。

假的学习者什么样子呢?把上学当成给父母完成任务,以为来到学校就是学习了。把写作业当成是给老师“扛活”,满足于考到平均分,每次考试都关心班里平 均分多少,全年级均分多少,他连“取法乎上得乎其中”的道理都不懂。关心的不是自己是否懂了、掌握了,而是自己在群体里的位置,全是些外在的东西。一般 的,人们认为,这样的孩子至少比那些“不学习”、玩游戏、打架的孩子好多了。其实还真不一定。

在某顶尖大学从事了多年学生工作的孙老师表示,名校学渣现象出现的客观原因是,学生入学时的专业基础不一样。“我们的生源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竞赛保送,他们是有专业基础的同学;还有一部分是没有基础,通过高考进来的同学,以及国防生”。

这样的客观背景导致上专业课时,有些人基础很好,自然成绩就好,有些人反而是零基础。“甚至有些同学,大学4年一直在追赶,对于他们来说,学习压力的确很大。”孙老师说。

造成学渣现象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心理因素。孙老师指出,该校很多学生高中时都是尖子生,他们除了学习没有其他兴趣和特长,也没有除成绩以外的获得自我认同感的途径。

“他们可能唯一比其他同学强的地方就是学习成绩好,上大学后他们发现自己唯一的优点也没有了,所以会心情低落。当然,很多同学也会在大学生活中慢慢找到兴趣和发展方向。”孙老师说。

刘佳说,名校里竞争激烈,即使大家曾经都是“尖子生”,也总得排出来一个名次,后边的同学就会有心理落差,一旦不能及时调整,就会越来越消沉。

一位治疗过名校“学渣”的心理咨询师分析,有些同学一直习惯趋利避害的处事方式,做事情一定要让父母和周围人满意,获得表扬嘉奖。时间久了,就会变得不习惯找别人帮忙,也经常掩饰自己的负面情绪。这最终导致无法和自己、他人进行有效沟通,陷入焦虑。

而一名中学教师看了知乎上的一些回答后感触很深,他说,中小学教育和广大父母也要重视“名校学渣”现象,别再把“考上名校”视为唯一的目标,别再培养“只会学习、做题和考试”的孩子了,如果经历千辛万苦把孩子送进名校却成了学渣,甚至退学,又有什么意义?

帮助孩子学会控制情绪


情绪调控能力是情绪智力的重要品质之一,这种能力能及时摆脱不良情绪,保持积极的心境。幼儿期是情感教育的黄金期。帮助幼儿形成初步的情绪调控能力是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总的来说,幼儿的情绪调控能力是比较薄弱的,主要表现为幼儿情绪的易激动性、易感性、易表现性。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也是人生情感习得的启蒙学校。我们应充分发挥家庭在孩子情绪调控能力形成中的特殊作用,创设良好的家庭情感氛围,让孩子在潜移默化的实践和自然感受的体验中形成初步的情绪调控能力。

营造宽松和谐的家庭氛围

家庭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联系起来的情感共同体,父母是家庭情感氛围的重要主体和创造者。在营造氛围的过程中,首先要处理父母之间的关系。如果父母能互敬互爱,善于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尽可能表现得乐观向上,这不仅能使孩子生活在温馨的家庭氛围中,获得爱与尊重的体验,从而产生主动积极的情感。如果家庭关系紧张,会不利于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其次要把握好亲子关系。亲子关系的不和谐甚至会导致其长大成人后情绪控制能力的低下。在大多数家庭生活中,亲子关系具有明显的不平等性,主要表现为溺爱;父母对孩子过分迁就,孩子极易形成以"我"为核心的优越感,形成自私、骄横、任性等不良性格特征。还有一种是粗暴之爱;父母不顾孩子的兴趣、爱好,要求孩子一味地服从。久而久之,孩子良好的情绪发展受到潜在的阻碍。

与孩子共同设置合理的规范

面对孩子的各种需要,家长要客观分析,满足其合理需要,拒绝不合理要求。当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幼儿获得消极的情绪体验,可能表现出某种过激的情绪反应。针对这种情况,家长应预先与孩子共同设定一些规范,逐步培养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进而在实践活动中用这种能力对自己的情绪表达方式做出价值判断。只有当幼儿能够对自己的情绪做价值判断时,才具有实现情绪调控的可能性。

为孩子创造与同伴交往与游戏的机会和条件

幼儿成长过程中需要与同伴交往,幼儿如果长时间独处,会产生莫名其妙的孤独感,渴望交流又得不到交流的状况可能导致慢性的情绪压抑。尽管幼儿在与同伴的交往中不免会发生一些冲突,但正是这些"茶壶里的风波"使孩子学会如何与别人协调,如何压制自己不合理的愿望,如何处理同伴关系等。孩子有喜爱游戏的天性,游戏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促使他们愉快地、心甘情愿地服从角色分配,服从规则要求,要想参加就必须约束自己行为,否则就会遭受排斥、失去参加活动的机会。这有助于训练并逐步形成幼儿的情绪控制机制。

教给幼儿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

由于幼儿注意力很容易发生转移,消极情绪状态持续时间不一定很长,这也表现出一种对情绪的无意识调节。面对孩子的过激情绪,父母可以讲究一些策略,如冷处理、设法转移幼儿注意力等。同时家长又应该帮助孩子学习主动自觉地控制情绪。如教给幼儿自我调节的方法,比如告诉他们,当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时,就在心里暗暗说"不能打人","不能摔东西",或者在不愉快时想想一些有趣的事情。

此外,家庭生活内容的丰富与否也会影响幼儿情绪的正常发展。家庭生活单调乏味容易使幼儿产生消极情绪,反之,丰富的家庭生活内容能使幼儿生活得快乐、满足,处于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的培养。在家庭生活中,合理的膳食搭配能为大脑提供维持正常情绪状态所需要的营养元素,在很大程度上,这也有利于幼儿情绪情感的健康发展。

帮助孩子控制和调节情绪的方法


在孩子出生前,绝大多数家长都计划或憧憬过如何教养孩子:学才艺,培养气质和素养,快乐的亲子旅行等等,但等孩子出生后,现实大都不按照我们玫瑰色的计划进行,很多时候我们忙着救火:孩子打架了,在超市哭着要一个玩具不肯走了,不肯吃早餐发脾气了,东西扔了一地不肯收拾了。我们多么希望孩子的情绪是平和的,愿意讲道理的,好让我们有时间多做培育的工作,而不是在精疲力尽的救火。

一位有着20多年从业经验的美国儿童心理学家Gregory Moore博士给我们做了一个讲座,讲解如何帮助孩子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他给出了非常可操作的具体建议,在这里和爸爸妈妈们分享一下:

1. 自控力是儿童重要的情商功能,会非常影响孩子的学习表现和人际关系。斯坦福大学在六百多名幼儿进行了的有关自制力的一系列心理学经典实验,在这些实验中,小孩子可以选择立刻得到一样奖励(如棉花糖),或者选择等待一段时间(通常为15分钟),得到相同的两个奖励。只有30%的孩子坚持了15分钟,在后面的跟踪调查中发现,坚持忍耐更长时间的小孩在长大后通常具有更好的人生表现,如更好的学业成绩、教育成就、身体质量和朋友关系。

2. 孩子情绪激动时是听不进任何建议的。给孩子冷静的时间然后再教育或建议他。

3. 表扬孩子时要很热情,批评孩子时不要带情绪,平静的指出事实。

4. 多表扬孩子的内在,少表扬孩子的外貌。

5. 孩子通常在“transition”(转折点)容易发脾气,比如从看iPad到不能看,要结束游戏时间了,要到一个陌生人家做客,家长可以提早给孩子提醒,让他对将发生的改变做好心理准备。

6. 每次孩子发脾气或对情绪失去控制都是帮他了解情绪提高情商的机会。在孩子大发脾气后,家长可以做这些:

a. 问他发生了什么

b. 问他的感受是怎么样

c. 问他除了发脾气有没有其他解决问题的办法

d, 找到办法后,制定一个下次如何做的计划,一起把计划写下来。

e. 实践这个计划,然后评价是否要提高和改变计划。

7. 孩子沮丧难过时,通常家长的安慰很难起作用,比如 “其实你个子不矮啊”, “你明年就长高了。” 家长可以尽量引导孩子接受这个难以改变的现实,把这个现实变得中性化,不好也不坏,“每个人的个子都不一样,一个人的好坏或魅力和他的个子没有关系,比如甘地如何如何......."

育儿观念:父母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实施者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父母是家庭中的重要成员,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引导者,也是幼儿园教育的合作者。《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指出:“家长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期是人生最重要的奠基期,无论是幼儿的性格、品格、情感等方面的发展都与其家长的亲密程度密切相关。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教师,也是孩子的终身教师,由此可见,父母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人物,家庭教育又是孩子成才的重要因素。

一、父母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教育者。

著名俄国作家托尔斯泰说过:“教育孩子的实质在于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则是影响孩子最重要的途径。”父母的人格修养及其形象是家庭教育的核心。父母的心理品质,言行举止,在孩子的心理上深刻地,潜移默化地构成影响。

1.注意形象,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三字经》中有这么一句: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我们既是孩子的父母,又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由此可见,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多么地巨大。要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父母必须以身作则。因为你的行为随时会被孩子看到、模仿,所以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

我认识一对父母,整天忙于工作、忙于应酬,忙于“四方城”,还天天出口成"脏",满口脏话。对女儿的教育是放任自流,生活上不关心,品德上不教育,学习上不过问,一味的让其自由发展,久而久之他们的女儿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很恶习,成了令人厌恶的坏孩子。正如鲁迅所说:小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由此可见,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影响真的很重要。所以,平时一定要留意自己的言行,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让自己的优点在孩子身上得以体现和发扬。

2.尊重孩子,培养孩子自强、自立精神。孩子是一个有思想、有看法、有情感的独立体,我们要正视他们的存在,理解他们的愿望,肯定他们的努力,赞美他们的成就,并给予他们去一定的权利。在现实生活中,即使他们的想法与你的想法不一致,也不要采取专制式决定;即使他们做的结果错误的,也不要去谴责他们,因为他们已经去尝试过,就要接受后果,在逆境中成长。我们就应该这样尊重孩子,使他们在成长中完善健全的独立人格。

3.理智地对待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们要想办法妥善的处理并解决这些问题。当我们心情不好,有事在忙或对孩子提出的问题答不上来时,我们往往会说:走走走,到一边玩去、没看见我在忙吗?小孩子家的问那么多干嘛!等等。诸如此类的回答只会挫伤孩子的好奇心和自信心,而不会解决任何的问题。在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静下心,保持清净的头脑去帮助孩子,当孩子提出的问题我们也不明白的时候,可以直接说出妈妈不会,但是我们可以一起去查查书本或者电脑,不仅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还可以促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这又何乐而不为呢?

4.教孩子学会感恩。在当今社会,很多家庭都是以独生子女居多,孩子一生下来就被许多长辈宠着、爱着,可是他们却不懂得用爱来回报他人,认为爱自己是天经地义的事儿,是你们应该做的,这种现象在大多数家庭中都存在,是一种十分可悲的社会问题。针对这一情况,父母应该用故事,儿歌等一些孩子喜欢的形式或言传身教的方法让孩子学会感恩,去关心他人,帮助他人,让孩子从小形成爱的概念。

二、家庭和睦,互敬互爱,给孩子营造一个和谐的成长环境。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就是环境对人的影响之大。的确,不同的环境,就会造就不同的成长历程和不同的人物性格。在现实生活和影视中,我们经常会看到:由于父母的年轻气盛,总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闹别扭而吵架,孩子不是眨巴小眼睛恐惧地看着,就是吓得嚎啕大哭,原本活泼开朗的性格也慢慢变得沉默忧郁了……。这可如何是好?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总不能让这朵稚嫩的花朵枯萎在父母无谓的争吵中吧?

除了给孩子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学习氛围,还要积极的和孩子交朋友,秉持民主平等态度,给孩子说话的权利,让孩子感到自己是家庭中重要的一份子。这样不但及时了解了孩子的思想动态,还培养了孩子乐观自信的性格,为其今后的成长与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心理基础。

孩子的成长,是一种健康的心智发展,所以家庭教育一定要使用正确得当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为孩子打造一个良好的能激发幼儿的兴趣的教育环境,使其在温馨、和谐的氛围中快乐成长、健康生活。

是你自己关机还是妈妈关机


上周五董旭花教授来到我们幼儿园为家长朋友进行了家庭教育专题讲座,我做为班主任有幸陪同参加了聆听,真的感觉受益匪浅,这里想说说关于跟孩子谈时间的问题。

谈到孩子玩起来就没有时间观念,特别是爱看电视与电脑,董教授认为,电视电脑只是一种工具,依实际需要定,不能让电视电脑成为孩子的保姆,不必要的时候就收起来。那么怎么让孩子主动关机呢?一般情况下,孩子没看够,大人要关机,孩子一哭闹大人就会心软,怎么办呢?董教授教给大家一个办法,那就是家庭约定!大人与孩子提前商量好看电视的时间,一般如果看动画片,最好一次看完一集,尽量不要在中途强行关机(),那样会激起孩子的反感。时间到了,孩子还不想关机,要求再看一会儿,这时候不要与孩子商讨再看多长时间的问题,而是转移问题“时间到了,是你自己关机还是妈妈来关机?”选择的问题改变了,也把孩子的关注点改变了,这时孩子想的是选择谁关机而不再是还要接着看电视的问题,他的答案出来了,不管选择自己关还是妈妈关,结果都是必须关机。这是他自己选择的,也就会平静地接受而不再哭闹。

回家以后我进行了实验,果然很灵。我儿子一直喜爱看电视上的动画片和玩电脑游戏,每次到时间了都很难让他自觉关机,弄得气氛很紧张。这次我按董教授的办法实施,儿子玩电脑到时间了,我说儿子该歇会儿了,儿子还象以往那样“再等会儿,再等会儿”,我不动声色,问他“是你自己关还是妈妈关?”他还想说“再等会儿”,我再一次重复“是你自己关还是妈妈关?咱们提前说好时间了,就得说话算数,如果这次不关机,下次就没得玩了。说吧,自己关还是妈妈关?”儿子马上乖乖选择自己关机,非常干脆,一点不象往常拖泥带水。

只此一例,足以看出专家的对策果然非常好用,写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希望共同教育好我们的孩子。

相信《你是孩子的帮助者还是控制者?》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父母是教育环境的创设者 有一句谚语叫做“英雄莫问出身”,其实细想起来,这英雄与出身之间的关系还真得“问一问”。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首先,“英雄莫问出身”这句话多用来形容那些从较低的社会阶层和贫困的物质条件中成长起来的、...
    2022-01-01 阅读全文
  • 我们是幸福的教育者 那日,我坐在沙发上看书,女儿甜甜兴奋地跑来了,“妈妈,我会自己拉拉链啦,我拉给你看看” “是吗?太好了”我也兴奋地回应着。 甜甜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先是把拉链从上边拉下来,整个衣服被拉开了,拉成了两半...
    2020-11-16 阅读全文
  • 案例:观望者vs参与者 原始分析: 柯伟福——我班的一名弟弟小朋友,性格沉闷,胆小害羞,特别不自信。表现为对于老师的询问,总是以最简单的言语回答,更多的时候是通过掉头或摇头表示的;非常敏感,小朋友欺负他了,他会一整天闷闷不乐...
    2021-05-17 阅读全文
  • 小小捍卫者 下课时间到了,我准备组织托班的宝宝们到外面做游戏了,首先我和大家商量好搭着小火车的队形有组织有纪律的到外面去,出去不能打架。大家都在积极的排队。  到了院子里,一会大家就高高兴兴的荡秋千,滑滑梯。突然...
    2020-03-18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园长是首席研究者 面对新时期教育体制改革、教育改革等各种挑战,幼儿园园长的角色定位也发生了变化。我认为,园长应该担任保育和教育的“首席研究者”的任务。因为幼儿园作为一个教育机构,管理的核心自然就是保教质量问题,但是支持...
    2021-04-23 阅读全文

有一句谚语叫做“英雄莫问出身”,其实细想起来,这英雄与出身之间的关系还真得“问一问”。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首先,“英雄莫问出身”这句话多用来形容那些从较低的社会阶层和贫困的物质条件中成长起来的、...

2022-01-01 阅读全文

那日,我坐在沙发上看书,女儿甜甜兴奋地跑来了,“妈妈,我会自己拉拉链啦,我拉给你看看” “是吗?太好了”我也兴奋地回应着。 甜甜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先是把拉链从上边拉下来,整个衣服被拉开了,拉成了两半...

2020-11-16 阅读全文

原始分析: 柯伟福——我班的一名弟弟小朋友,性格沉闷,胆小害羞,特别不自信。表现为对于老师的询问,总是以最简单的言语回答,更多的时候是通过掉头或摇头表示的;非常敏感,小朋友欺负他了,他会一整天闷闷不乐...

2021-05-17 阅读全文

下课时间到了,我准备组织托班的宝宝们到外面做游戏了,首先我和大家商量好搭着小火车的队形有组织有纪律的到外面去,出去不能打架。大家都在积极的排队。  到了院子里,一会大家就高高兴兴的荡秋千,滑滑梯。突然...

2020-03-18 阅读全文

面对新时期教育体制改革、教育改革等各种挑战,幼儿园园长的角色定位也发生了变化。我认为,园长应该担任保育和教育的“首席研究者”的任务。因为幼儿园作为一个教育机构,管理的核心自然就是保教质量问题,但是支持...

2021-04-23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