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
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所以好的家园教育非常重要!教师有树立正确的家长观,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我们的陪伴,有时候陪伴才是最有意义的教育!那么,家长可以在哪些方面帮助到教师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永远是你最重要的事业”,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永远是你最重要的事业
自己孩子的一切交给老师,是家长极其不负责任的表现。因为老师再好再负责任,他也不可能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老师不能保证你孩子良好的品行
一个人无论成绩好坏与否,品行是关键!道德可以弥补能力的缺陷,而能力却难以掩盖道德的缺陷。但是孩子的品行很大程度上与他的家教有关。老师只是传到授业解惑者,家长却是孩子一生的影响者。父母的言传身教永远大于老师45分钟的课堂教育。
因此,想要让孩子有良好的品行,家庭教育才是关键,老师无能为力!
2、老师给不了你孩子良好的习惯
麻将桌旁、电视机前长大的孩子肯定和爱看书的家长教育出来的孩子,差别很大。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家长边看电视边督促孩子认真读书时,收到的往往是强烈的逆反心理。他们也不想想,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怎么会强迫孩子做到呢?
积极进取,有良好生活习惯的父母养育出来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热爱学习,能够合理安排自己时间的小大人儿。父母在教育上会省很多心,所以当你百思不得其解孩子为什么有那么多坏毛病时,先好好检讨一下自己,也许就会找到根源所在!
3、老师给不了你孩子读书的兴趣
很多家长埋怨自己的孩子不爱学习,不爱看书。但是却没有扪心自问一下,自己是否爱看书呢?孩子读书的兴趣是从小培养的,两三岁的孩子就该开始读书了,而不是等到了学校之后,让老师培养你家孩子读书的习惯。
你家里的书多,孩子就读的多。父母起到好的表率作用,孩子就会效仿,反之,孩子只能模仿你做别的事情。是否从小阅读的差距,会在以后的知识层面,认知能力以及写作水平上表现出来。
4、老师不能帮你培养孩子的意志
老师更多的交给孩子的是课本知识,良好的生活习惯,做人道理,坚强的意志,这些都是要靠父母去培养的。老师没有义务帮你去培养,这些只能由家长从小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如果你忽略了,那你的孩子也许成绩很好,但是意志薄弱,受不得半点挫折,所以情商教育也很重要。
5、老师给不了你孩子长久的幸福感
一个人所在的原生态家庭对他一生的影响都很大,夫妻恩爱,家庭和谐,在充满爱的环境里长大的孩子,注定要比家庭不健全,或者整日吵闹的家庭里成长的孩子要心里阳光很多。而这个是老师给不了的,却能决定孩子一生的!
淘仕教育总结:
一个好的老师,或许能够影响孩子三年五年,但是家长的影响力却是一辈子的!
孩子不是老师的,是你的,家长永远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永远的榜样,请做个称职的父母!
说一千道一万,你的孩子只是老师N个学生中的一个,教育你的孩子也只是老师工作的一部分而已;但你不一样,孩子是你的唯一,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永远是你最重要的事业。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生活教育是最重要的教育
华东师范大学对大学生的这一项抽样调查调查,反映的其实是一个老问题,即学生们是否应该做家务劳动,家务劳动在家庭教育中究竟扮演怎样的角色?
对于这个问题,基础教育已经在尝试着回答。比如,有的小学布置给学生的假期作业是,回家做一道菜,并记录做菜的过程,开学用图文的形式进行展示。学校希望用这种做法,引导学生做一定家务,参与家庭的建设,了解父母抚育自己的艰辛。
但是,在有家长、学生赞同的同时,这种做法同样受到一些家长和学生的反对,在家长看来,孩子的重要任务是学习,家务没必要让孩子做,孩子也做不好,而且做一次家务难道就能了解父母的艰辛?在学生看来,好不容易一个假期,还要把做菜作为家庭作业,觉得有些形式主义。
家长对孩子的爱护,学生对家务的如此理解,由此使得今天大多数学生从小就与家务不沾边,在一些家庭条件不错、请有保姆的家庭,学生们就更与锅灶无缘。
当然,做不做家务,其实与学生的人格、与对父母的感情,并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这与家庭条件、孩子的兴趣有关系。人们从学生很少做家务中,看到的是今天整个家庭教育的迷失,不做家务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面。有的人士甚至担忧,从来不做家务的孩子,被教育“今后一辈子也不做家务的人生是成功的人生”,会对劳动产生尊卑等级意识,会在潜意识中不喜欢从事服务他人的工作,影响今后的职业生涯发展。
可以说,在应试教育体系中,今天的家庭对孩子成才的要求,已经完全模式化,几乎每个家庭都以孩子能考上好的学校作为家庭教育成功的标准,却忽视了真正成功的教育,是孩子个体的健康发展,通过接受教育,让他们对生活热爱、对人生充满责任。很多时候,不少考上名牌大学的学生,需要经历很多的挫折之后,才学会做人的基本道理。
陶行知先生一直倡导生活教育,认为生活就是教育,就是教育的内容。在笔者看来,做家务其实是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教育教育的一项内容。学校与家长没有必要刻意通过布置孩子家务来进行教育,而应该让孩子们在共同生活中,潜移默化的接受教育。
父母是最重要的性教育老师
孩子常会问父母:我是从哪儿来的呀?很多父母羞于回答,或是含糊不清地回答。也有父母担心孩子会早熟,严厉斥责孩子。其实正确对待孩子的性问题,并引导孩子认识性,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一、为什么要进行性教育?
孩子早期的性意识需要引导。性教育是孩子早期生理和心理发展到一定年龄的需要。儿童早期是人生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时期,这个时期的性教育,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孩子今后一生的“性认同感”,影响以后的性别行为以及性向目标选择。
正确而恰当的性别同一感需要培养。孩子在日常同伴交往中已经产生了所谓男孩、女孩的概念,从而会做出一些性行为,包括对人体器官的关心。有时是一个人,有时是异性伙伴之间,或者互相让对方看一看性器官,或者用手摸一摸,甚至会玩些模仿医生、掀裙子等性游戏。
人的性心理的发展和性别角色的形成有一定的规律,一般任其自然发展,往往是正常的;如果教育方法不当,则会形成畸形的结果,对年纪小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而孩子在和周围的人接触过程中,会逐渐理解一个男孩应当如何,一个女孩应当如何;加之同性和异性孩子之间相互接触有一系列规范要求,因为社会对男女不同性别角色期望和角色行为的性别要求是不同的。这种男女性别适当心理的形成更需要进行相应的性教育。
二、父母对性教育的误解
亮亮平常喜欢和邻居婷婷玩过家家,有一次,两人玩着玩着,亮亮对婷婷说:“你是我老婆”,便像模像样地拉着婷婷入“洞房”。两人躺在床上也不知道做什么,亮亮突然凑上去吻了一下婷婷。没想到婷婷马上就哭着跑出去告诉了亮亮的妈妈,说亮亮欺负她。结果,亮亮被妈妈打了几个耳光,哭泣不止。
见“性”色变并训斥孩子。孩子很好奇男女孩子有什么不同,父母在洗澡时孩子也很想偷视。现实中,父母对孩子这方面非常小心,不希望孩子涉猎。于是,见到孩子模仿做出一些大人之间的亲密行为,如亲吻、拥抱等,有的母亲就怒斥阻止:“不许动!”“羞死了!”或者用手强行拉开甚至痛打一番。这种做法会给孩子形成了一种错误观念:与异性朋友之间的亲密行为是不好的、羞耻的,这些行为活动是要受到抑制的,受到惩罚的。
有一天晶晶对妈妈说:“外婆说我是从垃圾堆里捡来的,这是真的吗?”妈妈很尴尬,边哄边说:“你外婆说得对,你就是从垃圾堆里捡来的。等你以后长大结婚了再告诉你吧。”
晶晶上幼儿园了,有天爸爸把她从幼儿园里接回来时,她问:“爸爸,为什么上厕所时,有的小朋友要站着,我却要蹲着呢?我偷偷地看小虎,我们长得不一样。为什么啊?”爸爸说,“以后你长大了自然会明白。还有啊,以后上厕所要专心点,别去盯着别人,那样可不是好孩子。”
忌讳谈论性方面的科学知识。在传统的教育中,父母总是避讳和孩子谈“性”问题,而让孩子自己去摸索,往往使许多孩子因一时的“性”好奇,而犯下错误。其实在孩子年幼时,即可以自然的方式和孩子谈“性”问题。此外,平时家长也应注意自己在家中的言行和隐私,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并时时提醒孩子如何适时保护自己,以免受到坏人的伤害。
父亲是孩子最重要的引路人
从儿童身体的发展来看,不少临床医生观察到,与父亲接触很少的儿童,在体重、身高、动作等方面的发育速度都不及父子接触正常的儿童,并且患有营养不良和传染病的概率比前者高。这是因为在与儿童的交往上,父亲与母亲的方式是不同的。
早在婴儿期,父婴交往与母婴交往就各有特点。在交往内容上,父亲更多的是与婴儿游戏,而母亲更多的是照顾婴儿。在交往方式上,母亲更多地通过语言交谈和身体接触,而父亲更多的是通过身体运动方式,带给婴儿强烈的大动作身体活动刺激。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父亲不仅与儿童有共同操作和探索的游戏活动,还常常同儿童到公园、游乐场以及大自然中进行游览、跑跳、打球、游泳、爬山等活动,这些活动对儿童身体发育有积极的作用。
由于父亲的性格、能力等特点,儿童从母亲处和父亲处得到的认知上的收获是不完全相同的。观察和实验都证明,从母亲那儿,儿童可以更多地学到语言、日常生活知识、经验、想象力、创造意识及动手操作能力。由于父亲常常引导儿童在社会生活中更广泛地接触客观世界,使儿童得以接受大量的信息刺激,这对培养和激发儿童的求知欲、好奇心、自信心及兴趣爱好具有积极的作用。而这些又是儿童智力发展的有力条件。
从儿童个性形成来看,母亲所能引导儿童的是她的女性特征,如会关心人、体贴人、富有同情心等。而父亲通常具有独立、坚毅、果断、敢于冒险、勇于克服困难、宽厚等个性特征。儿童在与父亲交往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接受其影响,进行学习和模仿。另一方面,父亲也自觉、不自觉地接受其影响,进行学习和模仿。另一方面,父亲也自觉不自觉地要求儿童具有以上特征,尤其是对男孩要求更是严格。父亲能大胆地让儿童体会到冒险的快乐。
当儿童要从高处跳下来时,妈妈常会说:“危险,不要跳!”而爸爸则很可能说“没关系,试试看,爸爸在这儿。”儿童向未知的挑战精神就是这样萌发的。
毁掉孩子的永远是这件事!看看你还在做吗?
孩子无小事。任何你觉得不值一提的事情,都有可能给他们留下终身阴影。成年人的犯罪或自杀都能在幼年找到埋下的那粒种子。
12月5日,人民日报微信上推送的一则消息刺穿了我的心脏。一些正处花季的孩子,在QQ上建立自杀群,相约赴死。
这绝不是黑色幽默,或者恶作剧。湖南大学生小伟,今年20岁,在QQ群和网友相约去峨眉山跳崖。
小伟的父亲假扮女网友卧底该QQ群,救下了另一名轻生者。但第二天,这位父亲就收到警方消息:小伟又另约他人,在长沙双双跳楼身亡。
这则消息曝光后,相信有关部门会很快取缔这些自杀群,然而,自杀群取缔了,自杀的人就不存在了吗?
有专家指出,我国有3000万青少年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每年至少有25万人因心理问题而产生犯罪的行为甚至丧失生命,自杀成为青少年人群的头号死因。
我想说的是:孩子在学校承受学习压力的同时,在家里也许还要承受父母情绪的压力,却不知,我们嘴里的每一句“批骂”,都会让孩子不仅仅产生自我怀疑,更像是划在孩子心灵上那血淋淋的刀子!
下面这篇文章,希望对每个家长都有所反思。有一种暴力,不会在你身上留下伤痕,却能在心上投下永不散去的阴影,甚至毁掉一个人的一生。
01、前些天我姐带她13岁的外甥女来我家做客,有件事让我印象很深刻。
有天,姐姐让外甥女试网上新买的凉鞋,当时外甥女正在睡觉,被她妈火急火燎地喊了起来。兴许也是对新鞋没兴趣,一副懒洋洋不愿配合的样子。
我姐说:“你转个身”,外甥女转身。
“动动脚,合脚吗?”“还好吧。”
“颜色还行吗?”“还好吧。”
“款式还行吗?”“还好吧。”
“要留下吗?”“随你吧。”
“不喜欢也可以退的。”“随你吧。”
……
我姐看女儿这样敷衍她,怒火蹭地就上来了。
“你是死人吗?就没有自己的主见吗?”外甥女听了,低下头不说话。
“问你喜不喜欢呢?哑巴啊,说话啊。”
见外甥女还是不说话,姐姐当着我们的面,狠狠地戳了下外甥女的头。
“我在说你,你听到没?”
外甥女狠狠地白了她妈一眼,啪地关上了房门。
“你还甩脾气,教也教不好,我怎么会生出你这种蠢货?”
“猪脑子,难怪读书那么差,明天就跟我死回去。”
……
我听得背脊发凉,这不是在教育孩子,这是在羞辱孩子。
见姐姐发这么大火,大伙忙劝她消消气。
我觉得外甥女挺受伤的,想去安慰下她,可是从门缝里,看到她坐在床头抱着膝,倔强又委屈的脸,突然很心疼这孩子。
我想到了自己也曾被我妈这样对待过。
初二那年暑假,疯狂地喜欢看书,只要是书就拿回家窝在房间里看。
有天从朋友那借了一本琼瑶小说,封面是一对拥抱的男女。
然后被我妈发现了,她看也不看就认为那是本淫书。
顿时暴怒。
狠狠地骂我“犯贱”“小小年纪看这种不要脸的书”……
几乎用了所有最难听的话来骂我,羞辱我。
是的,是羞辱。
我感到很羞愧,原来在我妈心中,我是个贱货。
事情过去很久了,但那几个词却深深地烙印在我心上。
长大以后,我很怕面对恋爱、面对男女关系方面的事,总有种说不出的羞耻感,好像觉得渴望恋爱是一件犯贱的事情。
而且只要感情出现了状况,这种羞耻感马上就会跑出来攻击我。
因为这样,也间接导致了我在恋爱过程中的坎坷波折。
02、常被羞辱的孩子最乖,也最没自信——shame
直到我开始接触心理学治愈自己,这种羞耻感才慢慢退去。
心理学说:“人类最负面的情感既不是悲痛,也不是愤怒,而是羞耻感。”
绝大部分的负面情绪,都可以通过表达得到释放,比如悲伤时我们哭泣,愤怒时我们发泄。
但羞耻感,是一种最不容易被我们承认和释放的隐秘情感。
在感到羞耻时,我们会尽量减少面部神情,不希望他人觉察。
它不止隐秘,还充满了破坏力。
就像我,在谈感情时,明明是对方的错,我想发泄我的愤怒,但突然被某种涌起的情绪死死按住,只能自伤。
那种情绪就是羞耻!
我想每个家长在对孩子当众批评、语言辱骂时,无非只是希望他能在“教训”中改掉某个“笨懒蠢”的行为。
却不知,我们嘴里的每一句“否定”,让孩子感受到的不止是“我这样的行为很蠢”,而是“我,就是笨懒蠢”!
羞耻与内疚最大区别就在于:内疚是在说“我做了坏事”,而羞耻是“我就是坏的”。
长期被指责、否定下产生的过度羞耻感,会让孩子在内心给自己搭建出一个牢笼——“我不会,我害怕自己做得不好,我不敢,我做了就会被人笑”……
这个牢笼确实让孩子学会了克制、听话。
但也令孩子开始对自我产生怀疑,一点点地圈死了孩子的观察力、好奇心、安全感和自信心。
03、语言的暴力,是你送给孩子的一把屠刀——violence
常常感到羞耻的孩子情绪管理能力也特别差。
为了应对语言暴力之下产生的羞耻感,他们常常会把内心对自我的苛责,外化到了外界和他人身上。
对他人的批评与指责特别敏感、易怒,从而出现更多冲动的失控行为。
曾经看过一个视频,印象特别深刻:
青少年犯罪与童年遭受的语言暴力有很大联系
“废物”“丢人”“猪脑子”“是人都比你强”……
就光是一句句黑白分明的弹在屏幕上,我看着心里都是一阵阵难受,更何况是当这些孩子亲耳听见它们从自己的父母口中蹦出。
是父母这一句一字的脏话,将暴力变得合理化、日常化,甚至以爱的名义被崇高化。
被暴力喂养大的孩子,必将长成扭曲的模样。
他手里的那把尖刀,不是刺向自己(自卑、懦弱),就是刺向别人(暴力、冲动)。
04、别再以“爱”之名,行“害”之实——what is true love
爱,不应该是如此痛苦的体验,爱里应该有耐心、尊重、呵护、倾听。
我们必须要承认,不是孩子骂了就能教好,而只是我们还没有足够的耐心与方法。
所有的了解与沟通、成长与对话都始于尊重。
所有的恶言相向、不耐与取乐,都失于没有尊重。
“教好一个孩子”的方式有很多种。
-用“温柔而坚定”去守护你的规则
-指出他的问题,但不必张扬,不贴“标签”
-直截了当地告诉他你认为什么是应该的,什么是不应该的
-听他说他的感受,别总以自己的角度与臆想去武断评价
-别吝啬对他的认可和称赞,记得肯定他每一个微小的进步
-当他遇到问题时,站在他身后支持他
而伤害孩子最深的,莫过于语言。
它伤不了孩子的身,却能重伤孩子的心,甚至毁掉孩子的一生。
爱孩子,就请收起自己的语言暴力,别再做一言不合就开骂的野蛮人。
把自己炼成一个有修养的人,也把孩子当做一个有尊严的人。
责商教育谭院长点评“教育儿女无小事,时时处处要警慎。”许多父母往往在打着爱的旗号把自己的儿女伤害了。比喻语言的伤害,甚至超过暴力的危害。暴力不仅仅是指通过武力对他人的身体生理上造成伤害的行为,还有语言暴力的伤害是精神上的。身体上的伤害还可以通过治疗得到痊愈,但语言暴力虽不会在你身上留下伤痕,却能在心里投下不易散去的阴影,甚至毁掉一个人的一生。
如果语言暴力是抚养者长期的一种行为,对于还没有建立完整人格的孩子而言,在自我接纳、人际关系、情绪等等很多问题上都会产生很大的消极影响。语言暴力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他们心理更容易受到这几方面的伤害:一是很自卑;二是情感表达障碍;三是人际关系敏感,很难轻易信任他人。
弗洛伊德认为,自我防御机制是个体无意识或半意识地采取的非理性的、歪曲显示的应对焦虑、心理冲突或者挫折的方法,是自我的机能。有些孩子还可能会将宣泄的对象指向外界,他们不再相信这个社会,对这个社会产生排斥,从而会做出一些危险行为去报复这个社会,如侵害他人安全的行为。
所以为了孩子,为了家庭的未来,父母们,请你们口下留情,不要再用语言伤害孩子了。父母一定要学会RQEM责商教育模式的基本原则“不打不骂,心灵孵化”。
管教,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感受到爱
管教的背后是爱
每次在谈教养观念时,很多人都会问我:“你会不会对孩子生气,会不会批评孩子?”老实说,我觉得要做一个完全不生气、不发怒的父母真的很难。
人难免都有情绪失控的时候,更何况是跟小孩朝夕相处的妈妈。
有时候,我们会忍不住靠“惩罚”来建立界限,可无论是我们这一代小时候经常品尝的“竹笋炒肉丝”,还是现在所谓的不打不骂“爱的教育”,重要的是,父母必须要让孩子感受到管教背后是“爱”,而非冷漠、孤立、报复,或是以“爱”为名但出发点却是逞大人一己之私欲的假爱。
小孩是弱势的。大人有时候单方面发泄一时的情绪,或者是以管教为借口,实质是拿孩子来出气;甚至大人自己心态不平衡而用言语或体罚折磨孩子......
这些都是没有爱的管教,很容易就让孩子感到委屈、不平、不满、愤怒。忍气吞声长大的孩子,亲子关系严重受伤。
尤其孩子在被责骂时,往往会误以为你的爱有条件:要乖乖听话、考一百分、要按照妈妈的要求去做、好好练琴、写功课……这样,妈妈才会爱我,否则妈妈就会不爱我、骂我。
在这个状态下,孩子并不能体会你的责骂其实是一种爱。
验证妈妈的爱:哭天抢地来索吻
某个星期日,我去台中演讲,孩子们的爸爸周末带他们去新竹露营。演讲结束,我匆匆赶到新竹跟他们会合。
我很开心见到两天不见的孩子们,于是在车上兴致勃勃地转头问坐在后座的女儿:“好玩吗?你们这次有去玩滑水道吗?”但是女儿却低头看着她的脚,完全没有理我。她不动如山,眼也不抬、嘴也不张。
后座一片静默。我连续问了三次,都得到一样的结果。空气似乎凝结,连坐在旁边的朋友小孩,都尴尬地盯着我和女儿,一副“看你们什么时候会吵起来”的表情。
所有人都不明白,女儿为什么故意不回答我的询问?然而,她仍然低头看着她的脚、不理不睬。
我被浇了一头冷水,心里当然十分不悦,于是我回头坐好,无奈地耸耸肩说:“好吧!既然你不想理会我的关心跟问候,那就算了。妈妈不会再问了。不过我要告诉你,装作没听到这种行为,十分不礼貌,让人感觉很不舒服。”
女儿听到我语气不悦,才不情愿地抬起头来说:“我刚刚在看我脚上的伤口,没听到你说话嘛!”
我本来已经不太高兴了,一听这句话更是火冒三丈!这明明是一个烂借口,因为刚刚车上再安静不过,依照我三次说话的音量,除非是个聋子,否则绝对不可能“没听见”。
于是,我勉强压抑心头怒气,说道:“好吧!算你没听见好了。但是等一下你如果跟我讲话我没回答,也是因为我‘不小心没听见’喔!”
女儿听出我话中有话,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意味明显,便哭起来说:“好啦!对不起啦!下次你跟我讲话时,我不会不理你了!”
我正准备要晓以大义时,刚好车子已到目的地,我便先下车。女儿立刻靠过来,伸手握住我说:“妈妈!牵我!”
其实,我心里还是有点不高兴,不过我一向秉持的处罚原则就是,孩子已主动道歉认错,我便立刻既往不咎,不要让自己的情绪破坏接下来的气氛。于是,我依她的话牵着她往餐厅走去。不料,就在这时,女儿竟又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拉住我,一边哭一边说:“你牵我!我要你牵我!”
我觉得莫名其妙,一边走一边回答:“有啊!我已经牵你了啊!”
没想到,女儿仍边哭边跺脚,停在路边口齿不清地喊:“不是,我要你牵我!”
我简直是一头雾水。这时,旁边的小孩见状便帮忙解释:“安安阿姨,桐桐是要你亲她,不是牵她啦!”
我低头一看,果然看到女儿一脸的眼泪鼻涕,却眼神坚定地把头仰得高高的,等着要我亲她。
我被突如其来的“索吻”给弄傻了!看她那委屈、倔犟又一脸坚持要我亲她的表情,实在很好笑。于是,我虽然心里仍然有点生气,但还是顺从地弯下腰在她那湿漉漉的圆脸上用力亲了一下。
事后,女儿满脸眼泪却仍然“倔犟索吻”的这件事,一直留在我脑海里。
直到那天录完节目,我才恍然大悟,女儿当时的索吻,便是典型的“被责骂时,依然要确定妈妈还是爱我”的证明。她想要知道,我在盛怒之下,是否依然爱她?因此,她用“妈妈愿不愿意亲我”这个办法验证。
在她小小的心眼里,一定是这样想的:如果妈妈亲了我,那么表示妈妈虽然生气,但仍然爱我。若是妈妈不肯亲我,那么她一定是因为我做了不好的事,所以不爱我了!
想当然,这样的拒绝对孩子来说,是很大的打击:她小小的脑袋可能会因此而觉得,妈妈的爱,是有条件的!
我女儿性子憨直,是个有话直说的小孩,虽然她已经九岁,仍然会用这样有点幼稚的方式验证妈妈的爱。有些孩子不若她直接、憨厚,可能会用其他较为迂回的方式去验证。
这时,妈妈的态度就很重要了!你是否接收到孩子想要确认你“爱的讯息”的要求?在处罚过后,突然要求你的抱抱、亲亲,问你还爱不爱他?或是故意倔犟地转头不理你,希望你去安抚他?他希望的正是你“爱的保证”,让你的责罚后面,充满着让他感觉得到的爱。
这时候,千万不要因为还在气头上而故意回答:“你不乖、我不爱你!”请不要吝啬给孩子一个爱的保证:“我不喜欢你刚刚的行为。但是,我还是很爱你。就是因为爱你,所以才要教你、纠正你。”
树立界限,展现贴心的体谅
我还记得,初一时爸爸有次教我数学,因为我态度不佳,他气得拿橡皮线鞭打地板,没想到厚实的橡皮线向上弹起,刚好落在我的耳壳上,打裂了我的耳朵!倔犟的我任鲜血濡湿了头发,一声不吭。最后是妈妈发现我擦耳朵的毛巾鲜血淋漓,才一边责怪爸爸一边仔细帮我将耳朵包扎起来。
然而,我印象很深刻的却是当天夜里,爸爸一连起来好几次,看看我睡觉时有没有压到耳朵的伤口。虽然我装睡不理他,心中却已经接收爸爸的歉意。隔天,爸爸带我们全家去野生动物园玩,我心里知道,他那一鞭,并非怒,而是爱。
回想我的童年,在接受父母严厉管教的同时,我也接受到他们付出的爱。妈妈虽然凶,但是很喜欢跟我聊天、开玩笑,爸爸虽然对我的功课要求严厉,但他经常带我出游,每天睡前读故事给我听。在受到严厉要求的同时,我仍然拥有双亲很多的爱。因此,我知道,父母是爱我的。
我想,让孩子感受到爱,的确是管教上很重要的一点。孩子不能够只有严厉的管教,而没有温暖的怀抱。孩子需要双亲清楚树立的界线,也需要双亲柔软贴心的体谅。爱与管教,必须是并行的。这样的孩子,才能体会什么是“爱的管教”呀!
沟通在孩子情商教育中最重要
法宝1.让孩子学会自我沟通
让孩子学会自我提问,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我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做对我自己有什么好处?这是一种“结果为导向”式的自我沟通。对于早恋、沉迷网络、厌学的孩子更要多引导他设计这样的提问。问完问题,再用记录的方式,把得到的结果写出来,经常“复习”自我反省。
法宝2.帮助孩子和他人沟通
从孩子学会说话起,父母就需要开始让孩子学会如何与他人进行良性的互动。“家庭报告”就是不错的形式,每周一次,全体家庭成员到位开始报告。一周的所见所闻、彼此的心情、对其他家庭成员的抱怨以及抱怨的反馈,都可以成为沟通的内容。
法宝3.换个方法去沟通
首先,批评性的信息可以换个渠道传达给孩子,比如利用节假日给孩子寄明信片,或者给孩子的手机发短信。其次,对孩子的批评处理一下,把批评变成建设性的意见,只说客观事实,不与孩子的人品挂钩等。
伤孩子最深的永远是这7种爸爸,你家那位中枪了吗?
一项调查显示:即使是尚处于朦胧状态的婴儿,他也会因为缺乏父爱而出现焦躁不安、食欲减退、抑郁易怒等“父爱缺乏综合征”的典型症状。缺乏父爱的孩子年龄越小,罹患综合征的危险更大。
这个酷似漫画人物阿拉蕾的小姑娘,叫崔雅涵,年仅三岁半,与击剑王子董力组成“父女档”,在《爸爸去哪儿4》第一集一亮相,就成为最抢眼的一组,金句不断,圈粉无数。
实际上,崔雅涵并不是董力的女儿。这一季《爸爸去哪儿》按照“原生爸爸+实习爸爸”双线并行的形式。董力的真实身份,是阿拉蕾的实习爸爸。(所以看到他给阿拉蕾穿鞋穿反的时候,请不要太惊讶……)
不过,看到这有爱的一幕时,娇娇妈恍惚觉得他们是真的父女了呢——
实习爸爸都这么有爱,那亲生爸爸呢?
有人说,在女孩眼中,爸爸是她小时候的依靠,未来想要嫁人的标准;在男孩眼中,爸爸是他小时候的榜样,长大后要成为的男人。所以,爸爸的形象,爸爸的所作所为,爸爸的陪伴,对孩子的成长都非常重要。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爸爸忽略了自身所存在的意义,没有扮演好“爸爸”这个角色,给孩子的成长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下面几种爸爸,杀伤力可谓是不小,如果你家那位中枪了,赶紧改吧!
吸烟的爸爸
当爸爸们在享受吞云吐雾的快乐时,有没有想过香烟燃烧之后会产生3000多种化合物,其中大多数都是对身体健康有害的?有没有想过这种快乐是建立在家人的痛苦之上的,是以牺牲孩子的健康为代价的?有没有想过在烟雾缭绕的家庭环境中,不知不觉,孩子变成了“二手烟民”?
吸烟不仅仅对吸烟者有害,对身边的孩子也有很大危害:
爸爸经常吸烟,孩子会容易患上支气管炎和肺炎,发生率与爸爸的吸烟程度成正比。
香烟燃烧时释放出来的化学物质,会加强孩子呼吸道粘膜的敏感性,增大哮喘的发生。
如果爸爸在孩子进餐时吸烟,很容易影响孩子的食欲,诱发孩子厌食。
除此之外,还对孩子的学习能力造成伤害,影响阅读、推理和数学。因为尼古丁在体内分裂后所制造的可丁尼,会使孩子的阅读、数学和推理平均成绩越来越低。
建议:为了孩子的健康和未来,爸爸们一定要减少吸烟的次数,甚至戒掉烟瘾,为孩子创造一个无烟的家庭环境。即使戒不了烟,也一定不要在孩子面前吸烟。
毫无诚信的爸爸
10岁以前,爸爸在孩子眼中,就是天,从心底崇拜和信任,爸爸的每句话对孩子来说如同圣旨一般。
然而,很多爸爸总是以时间紧、工作忙为理由,为失信于孩子而开脱,或者是直接用哄骗来搪塞孩子,以为孩子小,就随便编个理由敷衍。
孩子想要和爸爸一起吃晚饭,爸爸总是回答“明天”,可每一个“明天”来临后,餐桌上总是少一副碗筷;孩子想要全家一起去游乐园玩,爸爸承诺“下个周末一定去”,可每次当孩子收拾妥当兴致勃勃出发时,爸爸总是不见踪影。
更重要的是,爸爸屡次失信,会让孩子养成对别人不守信的坏习惯,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品质和前程。
建议:请每一位爸爸认真对待给予孩子的承诺,如果做不到,那就请不要随意承诺。因为你的失信,不仅丢掉了孩子对你的信任,而且对孩子的心理产生恐慌感,连最信任的爸爸都说话不算数,这个世界上还能相信谁呢?
控制欲过强的爸爸
有的爸爸过于大男子主义,控制欲太强。无论任何事情,都是自己说了算,不尊重孩子的想法。
爸爸控制欲太强,剥夺孩子自我表现和发表自我看法的机会,会让孩子产生“我不会”“我不行”“我不好”的心理,导致孩子自我怀疑,性格懦弱。
控制欲太强的爸爸会过于威严,无形之中给孩子一种压力,给父亲和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产生不良影响。
随着孩子的成长,父亲会越来越成为男孩的典范和标杆。父亲独裁专制,在男孩的头脑中会形成这样的印象:男人和父亲就是独裁者。从而将自己复制成父亲的翻版。
建议:爸爸要学着放手,给予孩子自我表现的机会;接纳孩子,允许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做自己喜欢的事,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展现自己的能力,并挖掘出潜在的能力。
暴躁的爸爸
孩子就是父母的影子。孩子很会通过模仿来学习。如果爸爸脾气暴躁,动不动就打,动不动就骂,那孩子也很有可能如此,甚至程度更深。
父亲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乱发脾气,那么孩子以后遇见类似的情况时,也会采取同样的方法来发泄。
当然,还有另一种情况,那就是父亲和孩子的性格存在两种极端。父亲暴戾易怒,孩子会在恐惧中形成卑微、懦弱的性格,越来越不活泼,越来越不爱说话,不利于自信心的树立。长此以往,心理发育不健全,如情况严重还会造成心理阴影甚至创伤的出现。
建议:脾气暴躁的爸爸一定要收敛自己的情绪,学会用沟通、耐心解决问题,而不是动不动就暴脾气,给孩子传递一种正能量,这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一笔无价的财富。
不见人影的爸爸
中国家庭一直有个误区,“男主外,女主内”。爸爸在家庭教育中总是当“甩手掌柜”,把孩子扔给妈妈管。
父亲不能在家庭教育中缺位,尤其是在孩子12岁之前。如果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参与度不高,男孩子很容易缺少阳刚之气,变得有点“娘”,而女孩会在无形中承担起一部分男性的角色,像女汉子。
孩子很单纯,他们认为爸爸爱我,就会像妈妈爱我一样,花时间陪我,爸爸不经常陪我,那就是不爱我。
建议:爸爸一定要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每周至少和孩子沟通两次,了解他们生活中的快乐和烦恼。有时也不妨适当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应酬,与家人每周运动或出行一次,增加与孩子和家人交流的机会。
在无法陪伴孩子时,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经常与孩子沟通、倾听孩子、向孩子表达赞赏和爱,让孩子感受到时刻把他放在心里。
手机不离手的爸爸
爸爸们上班忙,下了班更忙,稳如泰山般地“葛优躺”在沙发上,手机不离手。老婆让他帮忙做家务,孩子缠着他一块玩游戏,从来都是眼皮也不抬一下,半天不肯动地方。上厕所也要带着手机,在厕所一待就是半小时。总之,手机比孩子还亲!
爸爸因为手机而忽略了孩子,这无疑是一种冷暴力,孩子会感觉到爸爸是在敷衍自己,自然也不愿与其交流。亲子交流被阻碍,孩子性格会变得孤僻、自闭。
孩子的很多行为都是模仿家长而来的。倘若爸爸成天拿着手机在孩子面前玩,孩子自然也会有样学样。孩子的自我控制力比较差,接触到手机自然也会容易上瘾,这对孩子的视力、人际交际以及学习特别不利。
最重要的是,爸爸醉心于手机而忽略孩子,会使孩子感觉自己不受重视,甚至孩子会觉得爸爸不爱我了,自己没有手机重要。这样的情况下,孩子会变得非常的烦躁,甚至想着法子跟家长对着干,以此博得家长的关注。倘若家长不明情况,责骂孩子,孩子会感觉更加的委屈,亲子关系也会随之有了隔阂。
建议:放下手机,别让孩子有“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我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的绝望感。
惹妈妈生气的爸爸
爸爸给孩子最好的爱,就是去爱孩子的妈妈。
在孩子心目中,父亲往往是力量和坚强的象征。作为孩子的保护者,父亲应当给孩子一个安全的家,而孩子最大的安全感,就来自看到父母彼此相爱,特别是爸爸爱妈妈。而且,父亲用行动为孩子做出了爱的示范,孩子从小就可以在父母身上学习到什么是爱,怎样去爱。
如果父亲经常与母亲吵嘴,就会引起孩子的恐惧、情绪不稳定。长此以往,容易出现问题行为和心理失衡。
一个孩子如果常常看到母亲伤心地哭泣,他会试图用自己有限的理解力去安慰妈妈。当妈妈情绪有所好转时,孩子就会把让妈妈快乐当成了自己的责任,在家庭里承担了爸爸的角色。但孩子还不具备这样成熟的知识和心理承受能力,就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建议:爸爸需要和妈妈保持良好亲密的沟通,理解妻子养育孩子、操持家庭的辛苦,表达对妻子的感激与赞美。孩子看在眼里,自然会觉得心里开花,生活得非常幸福。
爸爸用心去爱孩子的妈妈,不仅能让孩子感受到爱,也能让妈妈心中充满幸福感,这样的家庭,才会养育出健康快乐的孩子。
孩子的心理安全最重要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更加需要关心儿童的心理需求。因为孩子的安全感往往是在小时候养成的。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和关注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孩子在幼小的时候并不会表达自己的想法,比如他想要妈妈的拥抱,有可能通过碰撞自己,砸东西来引起父母的关注,来呵护自己,拥抱自己。可是家长却以为孩子太调皮而惩罚孩子,结果就让孩子认为父母不喜欢自己而变得小心翼翼。也有的孩子在自己取得小成就时想得到父母的认可,可父母由于其他的事忽略了,让孩子形成“父母不在乎自己,自己做什么也没用”的想法。长期以往,孩子就会形成不信任他人,怀疑自己的人格。
所以作为家长我们要及时的理解和明白孩子的意图,积极关注孩子,及时给予孩子想要的“爱”。这样孩子就会经常欢笑而少哭闹,情绪欢快、活泼而好探索,喜欢尝试着接近新事物、新情景甚至陌生人,这些都有助于孩子形成积极的情绪情感,养成自信、勇敢、敢于探索的个性特质,并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培养孩子良好的人际交往观。
培养亲密依恋是幼儿期心理发展的主要任务,而良好的依恋关系是安全感形成的前提。那么具体怎样去培养孩子的安全感呢?
做一个敏感的妈妈
研究表明,妈妈是否敏感是区分安全型依恋和不安全型依恋的重要特征。如果妈妈对孩子的信号作出及时、一致而适当的反应,并经常温柔地拥抱孩子,那么妈妈与孩子之间依恋的安全性也多向正向发展。
因此,要让孩子形成良好的依恋,形成安全感就必须做一个敏感的妈妈,正确地理解宝宝发出的信号,并做出适当地回应。比如孩子突然发脾气,是想要大人的关注。孩子画了一幅抽象的画,却要坚持给你讲画的内容,是想要得到你的肯定。这时家长对宝宝正在进行的活动要配合而非阻碍。比如,你停下自己手中的工作去耐心听孩子讲他的绘画作品,并给予积极回应。在决定是否要打断宝宝正在进行的活动时,先考虑宝宝是否会接受;必须要打断宝宝正在进行的活动时,一定要采用温和的手腕,不要强迫宝宝马上停止。此外,对于孩子的情绪变化,父母要及时捕捉到,并作出必要的情绪引导,耐心倾听,支持鼓励。如果母亲对孩子管理疏忽(让孩子处于饥、渴、冷、湿等不安状态),或不愿意陪孩子玩耍,把孩子寄养在祖父母家,甚至冷落孩子,那么孩子就可能很难与人形成良好的依恋和获得安全感,心理发展就会延迟甚至出现自闭倾向。
积极关注宝宝
日常生活中,妈妈应该在各种生活场景以及照顾孩子的机会中(如游戏、洗澡、聊天),经常对孩子微笑、拥抱以及亲吻孩子的小脸蛋等。积极与孩子交流,让宝孩子时刻都能感受到妈妈的关怀和爱,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生活环境的安全和温馨。
母子交往中,妈妈要用耐心、温和的语言与孩子交流,鼓励、支持孩子独自玩耍,如通过捉迷藏逐渐延长妈妈离开的时间和距离,使宝宝知道妈妈会回来的。妈妈要像对待大人一样去与孩子(不要有小屁孩的想法)友好交往,如微笑、点头、主动打招呼、亲切交谈等。如果妈妈对宝宝的信号长期冷漠,对宝宝的态度变化无常,那么宝宝内心就会很冲突、矛盾,对妈妈的爱不知所措。
触摸宝宝,和宝宝多说话
你可以在孩子游戏或将要睡觉的时候,用手轻轻抚摸孩子的身体,由额头到脑后,由头到脚,再由身体中心向手脚前端,动作要柔和缓慢,让孩子感受到妈妈的爱抚,从而导致依恋的产生。也可一边陪孩子玩耍一边跟孩子说话,让孩子熟悉妈妈的声音。当孩子取得一点点小成绩的时候妈妈要多鼓励表示赞扬,让孩子感觉到妈妈在关注自己,并且是喜欢自己的。与此相反,妈妈通常不喜欢身体接触,讨厌抱着婴儿,那么孩子将会积压情绪觉得妈妈不喜欢自己。会出现攻击、发泄等行为,有时还表现出消极、反对和拒绝的行为。
每个孩子都是上天赐予家庭的天使,他们需要我们的呵护和关爱。家长要让孩子知道这个世界是美好的,安全的。只有孩子对外界有了安全感,他才能有好的人际关系,强的发展动力。也只有这样孩子才能真正的成才成德,做一个有作为的人。
相信《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永远是你最重要的事业》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