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合群怎么办。
幼儿的教育向来不是幼儿园单方面的,而是需要家长的配合与帮助。不管是幼师还是家长,都应该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及时注意孩子情况,帮助孩子积极健康地成长!那么,有哪些可以用在孩子身上的教育资源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孩子不合群不善交往的原因”,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孩子不合群不善交往的原因
孩子不合群,性格孤僻,不仅脱离周围的小朋友,而且明显地影响孩子的进取心,甚至损害身体健康。孩子不合群,跟先天气质有关,但更主要的原因是父母封闭式的教育所致。父母整天把孩子关在家里,把电视机当保姆,与玩具、游戏机和小人书等为伴,不让孩子出去和其他小朋友接触玩耍,担心与别的孩子一起会产生矛盾,甚至会染上坏习气,有个孩子在日记里写道:“我没有兄弟姐妹,爸爸妈妈又不让我和别的小朋友玩,唉,我只好把养在笼子里的两只小鹦鹉作为我的伙伴了。”这样下去,天长日久,孩子也成了笼中之鸟了。
孩子不善交往的原因在父母
引起孩子不合群的原因与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以及家庭环境有重要关系。
父母对孩子的过度关切,事事代为安排,往往令孩子失去发展合群性的机会。例如当孩子学习自己玩的时候(约六个月大),父母常过分注意他,拿东西给他、抱他,令孩子不能充分、自由地发展自己的兴趣。这样的孩子很少向人打招呼,因为总是父母先开口,教他叫X叔叔或X姨姨。父母常喜欢拿他来向人炫耀,次数多了则令孩子感到尴尬。孩子生病时,父母总是不眠不休的细心照顾,同样,当孩子顽皮时,父母也往往把事情看得太严重,以致小题大做。凡此种种,使孩子太少练习出口得其乐之道,不懂如何合群与讨人喜欢。
入学以后,这类孩子也难以适应学校生活,不容易结识朋友。与同龄的伙伴玩耍时,也不能相安无事,不是争吵打架,便是畏缩,最后被群体孤立。
正因为以上原因,使独生子女的社会适应能力普遍发展较缓慢。如果不能及时辅导,孩子便逐渐养成孤僻、内向、软弱怕事、沉默寡言的性格,没有一般小朋友的天真活泼气息。另一方面,也会造成做事非常认真,追求完美,以至容易钻进“牛角尖”。
另一项使孩子不善于交际的原因,便是父母过于严肃,尤其是一些初为人父母者,由于缺乏教育孩子的经验,望子成龙之心亦过于急切,便常有管教过严的情形出现。就像一个初学骑马的人,心情紧张,不懂得如何配台马的动作,而对待马的方式也常常过于霸道。在这情形下,马和骑士两方面都非常吃力。然而,有经验的骑士,便知道应如何放松自己去顺应马的运动,怎样才能坐得稳,以及怎样温和地指挥马。带孩子与骑马当然是两回事,但是在精神上,两者是相同的。因此,父母应该放松心情,表现出和霭、友善的态度与孩子接近。
如何培养孩子合群的性格
要培养孩子合群的性格,父母应该主动进行教育,而不应等到孩子不合群后才被动进行纠正:
父母要挤出时间亲近孩子,每天有一定的时间跟孩子在一起交谈。节假日带孩子去公园或亲朋好友家走走,积极创造条件让孩子与小伙伴一起玩耍。开始时父母可陪伴在旁与他们一起做游戏,当熟悉之后可让他们自己玩。每次游戏后父母都应比较夸张地表扬孩子玩得好、玩得有趣,使孩子在玩乐中感受到小伙伴的可爱以及集体的欢快。
父母要又意识的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父母可以交给孩子一些单独一个人难以完成的任务,鼓励孩子与别人合作完成,或向父母求援完成,增加他与别人交往的机会。教孩子懂得一个人的力量很小,有些事情办不到,而大家一起做事情就好办了。
让孩子学会交朋友。心理健康的孩子都有自己要好的朋友,在孩子与小朋友的交往中,父母要教育孩子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互相信赖,彼此尊重,以培养孩子团结合作的精神。对于爱捣乱、爱逞能、惹是生非的孩子,父母要纠正他们的行为,慢慢地孩子就会融入集体之中。
鼓励孩子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体育是一种直接与人正面接触和竞争的群体活动。不论是棋类还是球类,不论是田赛还是径赛,它总是要有两个以上的人参与才有意义。更重要的是,体育活动不但需要智慧和力量,而且需要胆量。这胆量,正是人际交往所必需的一种要素。鼓励孩子经常参加各种体育活动,既有利于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有利于培养兴趣,也有利于提高交际能力。孩子一旦爱上体育,就会主动寻找对手,这种寻找,就是交际;合适的对手,往往就是友谊的伙伴。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孩子不合群,爸妈要反思
孩子为什么会不合群呢?不少父母都会认为是孩子的问题,其实孩子不合群最需要反思的就是自己的父母,以下就来告诉你为什么吧!
一岁前的丁丁肥嘟嘟的,见人就笑,很讨人喜爱。满以为他会是个活泼开朗的孩子,没想到到了两岁,丁丁却越来越沉静,总是喜欢躲在爸妈和爷爷奶奶 身边,不愿参加同龄小朋友的游戏,对人家给他的新鲜玩具也不敢伸手去拿。“就是胆子太小!”丁丁爸妈言语中常常透着无奈,但心理专家表示,孩子胆小、不合 群往往是父母引导不善造成的,应该自我反思和纠正。
“家长总对孩子说‘不行’、‘不可以’,就会使孩子从主动学习变为被动学习,从而更加依赖父母。”广州众慧教育咨询有限公司资深心理咨询师黄家 良说。一两岁是孩子学习和模拟的重要时期,父母应该多鼓励他们去尝试,而不是禁止、阻挠。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不要乱跑,就会编一个被坏人带走或被可怕动物吃掉的故事,结果老令孩子睡觉做噩梦,害怕外出,以致变得离群、孤单,对其心理发育造成不利影响。
黄家良说,要锻炼孩子的胆量,首先要在安全的范围内适当满足他们的好奇心。譬如有的孩子对灶台上的火感兴趣,建议家长拿着他的手慢慢地放在火 上,让他感觉一下高温再收回来,随后问问孩子痛不痛,告诉他离火更近手会更痛,所以不要随便玩火,等长大了再学用火,这样既不会让孩子过于害怕,又能让他 们了解火的危险性。
其次,要注意亲身示范。没跳过呼啦圈的孩子肯定很紧张,即使看人家跳得高兴,自己也不敢尝试。若是家长先跳给孩子看,再把孩子带上一起跳,在这个过程中教导他、帮助他,孩子很快就能学会并喜欢上这样的游戏。
专家提醒,当孩子不愿意与其他孩子相处时,家长不能硬逼着孩子去和小朋友玩,因为害羞的孩子比较喜欢一对一的交往;当孩子不愿意称呼别的长辈 时,家长不要勉强,因为这可能会增加孩子的恐惧感;当孩子不愿意在客人面前表现时,家长也不要胁迫他,因为这样会加剧孩子的紧张,将来会以更多的沉默和拒 绝来应对,使害羞升级。千万不要给孩子扣上“没用”、“胆小鬼”的帽子,一味指责只会更加打击本就自卑的他(她)。
孩子为什么“不合群”?背后原因你一定想不到!
前不久,女儿悠悠参加了一场市里举办的钢琴比赛。
台下坐着几千个观众,还有准备挑刺的四个评委。那场面为娘都为悠悠感到紧张和不安。
悠悠参赛的曲目是肖邦的《幻想即兴曲》。这曲子速度快,需要弹奏者很强的内功,否则稍微不注意就会弹错。果然,悠悠刚弹了不久,我就听到她连续弹错了两个音,心里“咯噔”一下:完蛋了,这么明显的失误,评委不会听不见,越是出错越是紧张她后面会更慌乱...
好在,悠悠只停顿了一秒,又恢复了正常状态。而且还颇有创意的处理了错误的地方,与接下来的音符完美衔接。
曲终,悠悠面带微笑,完全没有因为刚刚的一点失误感到紧张或是难过,最后还落落大方地向观众鞠躬谢幕。
我看着她会心一笑:女儿真是好样的!虽然有点失误,但是我知道,这份经历和收获远远不是一个奖章能比的...就因为这份从容自信,妈妈感到自豪!
●“悠米妈,你女儿真淡定,看起来好自信,这孩子真讨好!刚刚弹错了两个音,不慌不乱,淡定自如,我要是评委,给这个加分!”坐在一旁的乐乐妈忍不住感叹道。
平时,也经常听到老师或同学这么夸赞悠悠。其实,当妈的怎么可能不知道自己女儿的习惯和生活态度呢?
我笑了笑,回答乐乐妈:“自信这回事,以前还真没少下功夫。悠悠的自信,也并非与生俱来,以弹钢琴这件事来说,我就没少花心思......”
积极的心理暗示
著名的教育家盖杰说过:表扬是一种最廉价、最易于使用且最有效的,但也是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一种激发学习动机的方法。
刚送悠悠去学钢琴时,她才四岁,由于年龄小,学得比较慢。以至于钢琴老师有时候都会委婉地跟我说,“要不等孩子大一点再学吧!”
那天我去接悠悠,看她面色不悦,怎么逗也不笑。于是问她怎么了?
悠悠很委屈地说:“妈妈,是不是我太笨了,老师教我识谱我就是不会,总是弹不好......别的小朋友,老师一直夸”
我摸着她的小脸蛋说,“悠悠可聪明了,在这里学钢琴的,就数你最小呢,李老师今天偷偷跟我说,你又进步了呢,如果每天进步一点点,那等你6岁的时候,比他们谈的还好。李老师还不让我告诉你,怕你骄傲不想谈了呢!”
听到我这样说,悠悠脸上立马多云转晴,“真的啊?李老师真的这样说吗?我还以为李老师不喜欢我。妈妈,我不骄傲的。”
“当然是真的啦,所以悠悠要加油,不要放弃,相信你是最棒的”我笑着说。于是她又活蹦乱跳起来。
甚至,每天接孩子回家,我都会鼓励悠悠说:
“李老师今天说你弹的节奏把握得不错哦~~”
“李老师觉得你如果再记下琴谱就更好了哦!”
……
一个月后,李老师开心地对我说,悠悠太可爱了,别看悠悠年纪小小,但是骨子里透出来那股不服输的劲,比起刚开始来的时候,进步了太多。
是啊!4至15岁是孩子自信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时候孩子们最需要父母的指导、鼓励和认可,而父母是培养孩子自信的最关键的人。
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和鼓励对孩子来说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当然,你给孩子贴上正面的标签,她自然会朝正面的方向发展;
你给孩子贴上负面标签,责骂孩子笨,她当然自信心全无,并且变成你口中的“笨孩子”。
丰富的经历
这次的比赛是我给悠悠报的。我从不想放弃任何能让孩子挑战和锻炼的机会。也正是以往的经验和锻炼,让她这次面对失误时依旧能如此从容自信。
记得第一次参加比赛时,悠悠由于紧张,发挥失常,海选的第一个环节就淘汰了。那次她哭得稀里哗啦的。
我对悠悠说,一次比赛,不是非要争个高低,不是非要得什么奖,而是给了你一次锻炼自信,培养胆量,展示风采的机会。
第一次站在舞台上可能会紧张胆怯,但当她第二次面对变得更加自信从容。
让孩子多经历一些这样的场面吧,他们会明白做好一件事情是需要坚持和去努力的。每个孩子都需要经历挫折、磨难、失败,然后不断成长和蜕变,当遇到再大的困难才会坦然面对,因为经历过,所以才会更加勇敢坚定。
拥有至少一项特长
拥有一项特长,提高自身抗挫抗压的能力,这一点不仅是对于孩子,对于我们成年人也适用。
悠悠在学钢琴初期,也许是没得到老师的肯定,也许是因为学东西吃力,也曾有过哭闹着不想去练琴的时期。她爹都心软说,“要不今天不去练琴,出去放松放松吧!”
我瞪着孩子她爹说:“现在对孩子多放纵,以后社会就对孩子多残酷!悠悠如果现在学不好放弃不学了,那她以后做事都会这样半途而废。况且,学钢琴也是悠悠自己提出要学的。”我知道女儿喜欢谈钢琴,只是经常有因为疲倦而想想放弃的时候,越过去就好了!女儿比较害怕我严厉的时候,所以也只能从了。
也正是因为时有的“后妈式”教育,悠悠从那以后便没提过放弃练琴。
日积月累的练习,女儿不到9岁,钢琴已经过了十级。还经常会参加一些学校组织的比赛或演出。看着女儿因为一项特长而快乐阳光的样子,我知道当初的做法没有错!
能力强了,自信也随之而来。
不知道,大家还记得不久前,一位风靡网络的9岁小女孩?
年仅9岁的Milla Bizzotto,参加了一场极限挑战比赛,火爆全球。这可不是普通的比赛,比赛内容极为惨烈苛刻,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人能完赛,而一个身高1米2,体重24kg的小女孩却完成了。
人们简直不敢相信!甚至怀疑她作弊,直到她家采访才知道:原来小姑娘,在学校有被欺负的经历,为了使自己不被欺负,也想保护其他同学不受欺凌,她每天锻炼,使自己变得强大。
孩子不愿意尝试、不自信,胆子特别小,这样的孩子通常会感到无助、自我封闭、退缩、逃避等,在外面还容易被人欺负!
对此,我建议各位家长,让孩子学习一项技能,不管是钢琴也好,跆拳道也好,只有让孩子自己变得强大了,孩子才会自信满满!
让孩子增加自信的其他小方法
身边有很多家长朋友经常抱怨自家孩子不自信,却又束手无策,殊不知培养孩子自信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它们就在生活中的各方各面。下面再列举一些,不妨每天试一试!
1、多给孩子自己做选择的机会
多几次让孩子自己做些决定拿主意,比如让孩子选择自己每天的穿衣搭配,给一定的钱让孩子去超市买东西(最好陪伴孩子一起),并对其结果给予称赞和鼓励,这样的尝试对培养自信心很关键。
2、孩子犯错了,千万不要嘲笑孩子
对于孩子的过错不要嘲讽,而要在具体的问题中帮助孩子,在关键时刻稍微指点一下孩子,孩子就会进步很多。嘲笑只会让孩子更加怀疑自己。
3、让孩子感觉自己被需要
经常在生活中看到许多父母做着自己的事,或玩手机,或和别人聊天,孩子向父母提问题也得不到回应,或者敷衍了事,这样让孩子感觉不到爱,变得内向不自信。
4、在家陈列孩子的作品或奖章等
把孩子画的画,获得的奖状贴在墙上,做的手工摆放在家中显眼位子,客人一来就会看见并夸赞孩子,夸赞和荣誉都会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5、不要拿孩子和其他孩子比
不要对孩子说:“隔壁小明早就会背乘法口诀,你还不会,你可真笨!”哪怕他真的比别的孩子差。如果你总是拿比他强的孩子和他比较,会严重挫败孩子的自信心。
6、让孩子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让孩子独立清洗自己的小袜子、小手帕,哪怕他洗不干净。孩子的自信来自于每件小事中你对他的认可。
7、教他从小认可自己的长相
很多人不自信的来源于对自己相貌的不认可。从小告诉孩子,人无完人,每个人的相貌都不是完美的。比如,可以告诉孩子,你虽然眼睛小,但是有神啊~
8、见识多广才能自信倍增
多看书,多带孩子去旅游,多带孩子聚餐,不仅能拓宽孩子知识面,还能让孩子学会和别人打交道相处,增加孩子信心。
9、当孩子有进步的时候要具体表扬
不要空洞的表扬孩子。你可以这样说:“你今天把小朋友扶起,你做得很好。”而不是全部笼统地说:“你干得好!”“你真棒!”具体的称赞给他自信,空洞的表扬会让他自大。
10、父母努力做受人尊敬的人
父母在社会中受人尊重,能大大增长孩子的自信心。父母应遵循合理的行为标准,努力做个受人尊敬的人。
11、父母相爱,不在孩子面前大吵大闹
这点我觉得非常重要。父母相爱,更有利于孩子学会与人交往,在成长的过长中,内心也是安稳、幸福、自信的。经常不和谐的家庭,会让孩子感到恐惧无助。
解决幼儿不合群的教育小贴士
扫描家长的烦恼
家长甲:我女儿都四岁多了,哪儿都好,就是太“独”了,不爱和小朋友一起玩。
家长乙:我的孩子见到长辈或别的小朋友不爱打招呼,总躲。
家长丙:我那儿子更出格,在幼儿园里不是招这个,就是惹那个,弄得别的小朋友都不跟他玩,老师还经常找我们家长谈话,真是没面子。
分析
几位家长的焦虑反映的是幼儿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常见问题:不合群。孩子三岁以后,如果较长时间不和小朋友一起游戏、经常独处、以及被别的小朋友孤立等等,都可以称为“不合群”。心理学中所讲的“不合群”是指儿童在与同龄人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孤独、寂寞或懒于交际的一种特殊心态。孩子如果总是不合群,就会因为缺乏与同伴的交往,而产生孤独、执拗、任性等不良心理,这对智力发展和情感健康都很不利。因此,引导孩子喜欢交往、顺利交往,使他们愿意参加群体活动,是家长和老师的责任。
一、不合群的成因
造成孩子不合群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种:
1.家庭氛围不良
比如父母关系不和、争吵不断,或父母长期不在家,缺少亲子交流等。这样的家庭环境极易导致幼儿产生心理压抑。孩子渴望交往但又不敢与其他人交往,害怕遭到拒绝,长此以往极易形成自卑、孤僻、消极的内向性格。
2.养育方式不正确
不良的养育方式包括过分溺爱孩子,导致幼儿“有求必应”;总认为“只有”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形成了幼儿“虚高”的自我评价;随意训斥、打骂幼儿,给幼儿的生活带来阴影。溺爱和“虚高”的自我评价极易使幼儿形成过分的自我中心、过度依赖、倔强、适应能力差等不良品质或习惯,从而使幼儿缺乏交往动机,直至不愿交往。“大棒政策”更加不能培养主动交往的幼儿,相反很可能给幼儿的交往造成终生障碍。
3.交往环境单一
部分家长因为担心孩子的“人身安全”,防止孩子被同龄伙伴抓咬,就禁止孩子与其他同伴交往,导致幼儿交往的机会被剥夺。如果孩子在幼小的时候缺少正常的交往环境,就会缺乏交往的基本技能,不会商量,不会谦让,不会主动争取朋友,从而直接影响幼儿交往态度的形成和交往能力的提高。
二、不合群的解决方法
不合群,对于现代城市高楼里、溺爱中长大的孩子来说已经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了。有些家长认为不合群的孩子孤僻、内向、甚至还有攻击行为,长大以后很难与人合作,因此非常焦虑甚至悲观。其实,幼儿时期的不合群是完全可以纠正的。现代幼儿心理学认为,学龄前幼儿正处于个性萌芽和初步形成期,应该抓住这个关键期对孩子施加正确的引导,使其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开朗乐观、主动交往的性格雏形。但如果错过了学龄前这一最佳敏感期的话,很可能会影响以后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与个人能力的正常发挥。
要培养一个“合群”的、乐于交往、善于交往的孩子,必须从消除那些造成幼儿不合群的原因入手。
1.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改善家庭成员间关系
全家人应和睦相处,互相体谅,给孩子一个祥和、安全的家庭交往环境。尽量不在孩子跟前过多地暴露父母双方的分歧甚至争执,避免给孩子的心理带来阴影。
2.转变养育观念,改进养育方式
要尊重孩子作为主体的人格和权利,避免包办代替。家长应注重培养幼儿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摆脱依赖思想;引导幼儿学会关心自己的亲人,注重亲人的感受,防止过分的“自我中心”;家长不必时时刻刻陪伴在孩子身旁,要有意识地给孩子独立游戏的机会,让孩子在独自游戏中独立探索、解决问题,逐渐形成坚实的自信心。
3.营造真实的交往环境
家长应尽可能多地让孩子与他人交往,让他们享有接触陌生环境和陌生人的自由;积极引导幼儿主动与同伴交往,帮助幼儿分析和解决同伴交往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让孩子有意识地通过自己的努力结交好朋友,发展初步的友谊。
三、解决不合群的家庭教育小贴士
1.专门购买培养孩子社会性品质的故事书,借助书中人物的成功“案例”激发孩子的交往兴趣。
2.在生活上要早入手,让孩子尽早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孩子自理自立、自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摆脱对成人的依赖。
3.培养相关技能,提高幼儿的自信。幼儿具有从众心理,喜爱模仿,易崇拜有本领的人。因此,提前教会孩子一些“绝活”,如拼插模型、折纸、剪纸、歌曲、童谣等,就会增强他们对其他孩子的吸引力。
4.创造机会,让孩子在情境中学会交往。比如,让孩子多参加幼儿园和社区组织的集体活动。从小生活在同龄人的群体中,孩子们会逐步学会如何生活,如何相处。家长还可以利用生日或节日,主动邀请其他人一起庆祝,增加幼儿和其他同伴交往的机会。
5.联络老师,在游戏时多给孩子自我表现的机会,培养孩子当众讲话的能力。教师还要多多鼓励、多表扬这样的孩子,提高他在小朋友中的地位。
6.通过幼儿园老师,创造优势互补的交往环境。老师可以把内向、不擅交往的幼儿与外向、善于交往的小朋友分在一组,同伴的示范、影响在孩子发展过程中意义非凡。要善于利用同伴影响的作用,让孩子学会交往。
幼儿健康的心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发展中的问题,比如不合群,也不是短期就能纠正的。家长和教师都应该有足够的耐心引导幼儿告别不合群。
另外要注意不合群和“言语障碍”、“自闭症”等情况的差别。对于那些用尽办法不能奏效的孩子,家长应该向专业的心理健康工作者、医学工作者请教,以便及时给予孩子科学的干预。
宝宝不合群怎么办
宝宝不合群怎么办
不合群的孩子虽然说不上是什么病,但却妨碍他们去适应环境和学习新知识,调查表明,合群的孩子在知识范围、语言表达、人际交往等方面均明显优于性格孤僻、不爱交往的儿童。孩子不合群的原因是什么?怎样培养孩子合群性格?孩子不合群,性格孤僻,不仅脱离周围的小朋友,而且明显地影响孩子的进取心,甚至损害身体健康。孩子不合群,跟先天气质有关,但更主要的原因是父母封闭式的教育所致。父母整天把孩子关在家里,把电视机当保姆,与玩具、游戏机和小人书等为伴,不让孩子出去和其他小朋友接触玩耍,担心与别的孩子一起会产生矛盾,甚至会染上坏习气,有个孩子在日记里写道:“我没有兄弟姐妹,爸爸妈妈又不让我和别的小朋友玩,唉,我只好把养在笼子里的两只小鹦鹉作为我的伙伴了。”这样下去,天长日久,孩子也成了笼中之鸟了。
孩子不善交往的原因在父母
引起孩子不合群的原因与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以及家庭环境有重要关系。
1.父母对孩子的过度关切,事事代为安排,往往令孩子失去发展合群性的机会。
例如当孩子学习自己玩的时候(约六个月大),父母常过分注意他,拿东西给他、抱他,令孩子不能充分、自由地发展自己的兴趣。这样的孩子很少向人打招呼,因为总是父母先开口,教他叫X叔叔或X姨姨。父母常喜欢拿他来向人炫耀,次数多了则令孩子感到尴尬。孩子生病时,父母总是不眠不休的细心照顾,同样,当孩子顽皮时,父母也往往把事情看得太严重,以致小题大做。凡此种种,使孩子太少练习出口得其乐之道,不懂如何合群与讨人喜欢。
入学以后,这类孩子也难以适应学校生活,不容易结识朋友。与同龄的伙伴玩耍时,也不能相安无事,不是争吵打架,便是畏缩,最后被群体孤立。
正因为以上原因,使独生子女的社会适应能力普遍发展较缓慢。如果不能及时辅导,孩子便逐渐养成孤僻、内向、软弱怕事、沉默寡言的性格,没有一般小朋友的天真活泼气息。另一方面,也会造成做事非常认真,追求完美,以至容易钻进“牛角尖”。
2.另一项使孩子不善于交际的原因,便是父母过于严肃。
尤其是一些初为人父母者,由于缺乏教育孩子的经验,望子成龙之心亦过于急切,便常有管教过严的情形出现。就像一个初学骑马的人,心情紧张,不懂得如何配台马的动作,而对待马的方式也常常过于霸道。在这情形下,马和骑士两方面都非常吃力。然而,有经验的骑士,便知道应如何放松自己去顺应马的运动,怎样才能坐得稳,以及怎样温和地指挥马。带孩子与骑马当然是两回事,但是在精神上,两者是相同的。因此,父母应该放松心情,表现出和霭、友善的态度与孩子接近。不合群的孩子虽然说不上是什么病,但却妨碍他们去适应环境和学习新知识,调查表明,合群的孩子在知识范围、语言表达、人际交往等方面均明显优于性格孤僻、不爱交往的儿童。
采用行为疗法矫治孩子的不合群,常能收到满意的效果,但要有一个较长的过程。
1、强化接受邀请的行为
不合群的孩子往往不大喜欢接受其他小朋友的邀请,如果父母发现孩子偶尔接受其他小朋友的邀请,即使是很勉强的,也要及时给予鼓励。如果父母发现孩子由接受邀请变为主动要求参加其他小朋友的活动时,要给予强化。这是不合群的孩子向合群转化所迈出的重要一步。
2、强化邀请别人的行为
多为孩子提供交往锻炼的机会,鼓励他欢迎主动上门来玩的小朋友,并为孩子们提供交往的环境、游戏的场所和感兴趣的玩具。父母一定要不厌其烦地、热情地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多接触别的孩子。这种邀请别人的行为,一定要反复强化才会巩固。
克服三种不正确的认识
在对待孩子的交际问题上,父母要努力克服这样三种不正确的认识:
一是认为交际能力是天生的,无所谓培养不培养。其实,交际作为一种能力,是后天培养逐步形成的,培养的方法主要是实践。
二是认为能说会道不算本事。与心灵手巧一样,能说会道也是一种本事。有人对21世纪的人才定了这样几个标准:
①能言善辩;
②通文墨;
③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④会“小兴”,即能即兴抒发感情。
这四个标准中竟有首尾两个标准涉及到说,可见说在未来社会中的重要性。
三是认为交际要影响孩子的学习。失度的、与不良者交往确实会影响学习,但适度的、与志同道合者、与优于自己的人交往,不但不会影响学习,反而有助于促进学习,有助于智力激活。交际是一种思想、观点和感情的碰撞,在频繁的碰撞中,双方往往可以获得启示,获取灵感,以共同提高。
喜欢《孩子不合群不善交往的原因》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孩子不合群怎么办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