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中国孩子和美国孩子长大方式

发布时间:2021-04-25

教育孩子笔记。

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所以好的家园教育非常重要!教师在一定情况下要进行家访,了解情况,及时注意孩子情况,帮助孩子积极健康地成长!那么,家园共育工作中是否存在一些不足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中国孩子和美国孩子长大方式”,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长期以来,中国孩子接受的是灌输教育,美国孩子则不同。一般说来,考试,中国孩子胜过美国孩子,但轮到动手或研究时往往就不如美国人了。实际情况又是如何呢?美国的孩子看上去是在无忧无虑中长大的。孩子小的时候功课很少,回家主要是以玩为主,到了该上大学之时,也不必像国内高中生那样必须走那道高考独木桥,美国孩子要想上大学只需凭学校的积点、老师的推荐以及社会活动的表现,就可申请大学。录不录取,全凭大学对人才的需要。孩子用不着为上大学而担心,因为这所大学不录取,那所大学也能录取,可谓是条条道路通罗马。

虽然美国孩子的成长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但通过与当地美国人交流发现,美国父母在如何让孩子尽早具有独立性和智力的潜质开发方面独具匠心,下了很大的功夫。有人说中国孩子是抱大的,而美国孩子则是爬大的,这种说法一点也不为过。在美国,无论在哪里,都可看到蹒跚学步的孩子。如果孩子跌倒了,父母一般不会主动跑上前去,弯腰伸手扶起孩子,而只是叫一声起来,小孩看到没有大人扶,就只好自己站起来,除非摔得个头破血流。无论在公园里,还是在街头抑或是飞机的过道上,都可以看到小孩在前面摇摇晃晃地走,父母在后跟着跑的惊险镜头。

美国的父母对与孩子的交流也十分重视。一次乘机从纽约到明尼那波利,途中整整5个小时,坐在后排的母亲一刻也没有停止与自己2岁和5岁的孩子进行交流,孩子有问必答,同时母亲也像一个循循诱导的教师一样,与孩子促膝谈心,就像是兄弟姐妹那样,非常平等,尊重彼此,没有凌驾于孩子头上的架势。途中孩子问的问题十分有趣,如飞机为何在雪上飞?飞机在飞的时候怎么不动?飞机上的窗子为何不能打开等等?

美国父母十分注意与孩子的交流。当孩子呱呱落地时,做父母的就试着与呀呀学语的孩子交流,将父母的感情传给孩子。打开美国的报章,也有鼓励父母与孩子交流的文章,称美国的父母已达成共识,想要培育出一个聪明可爱的孩子,首先应学会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和宝宝交流。父母不用担心这种交流会变成单方面的意愿,因为宝宝一出生就有了与人交往的能力,而且愿意和你们交往。

妈妈是宝宝第一个和接触时间最多的交流对象,母子间目光相互注视就是交往的开端。母亲还可利用一切机会与宝宝交流,如:喂奶、换尿布或抱宝宝之际都会和他说话,并展出微笑的面容,说一些诸如“看看妈妈”“宝宝真乖”等亲密的话语。如果宝宝在吃奶时听那些话,就会减慢甚至停止吸吮的速度,说明宝宝在听妈妈讲话。

交流的方式可以是多样化的,除了和宝宝“交谈”,还可以和宝宝逗乐,比如摸摸宝宝的头、轻轻挠宝宝的小肚皮,以引起宝宝的注意,并逗引他微笑。当婴儿微笑时,要给予夸奖,更别忘了妈妈那轻轻一吻也是给宝宝的美好奖励。

利用一切机会和宝宝交往,让孩子在和父母的交往中辨别不同人的人声、语境,认识不同人的脸、不同表情,维持愉快的情绪。笔者认为,美国孩子为何长大上大学后独立性强、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塑性大,这与父母对幼儿的语言开发是分不开的。

美国孩子很小就与父母分开住,孩子单独睡一个房间。当然也会有孩子怕寂寞,这也好办,就让他从小与小狗为伍。无怪当小狗失踪或去世时,很多孩子都哭得悲痛欲绝,因为孩子与狗的感情胜过了父母!孩子到了18岁时,就得自己挣钱解决生计,这倒不是父母没钱,而是让孩子自己挣钱早日独立。美国孩子从小就经常听到父母的口头禅:“自己照顾好自己”、“让你的生活明天变得更美好”。美国父母是这样看的,让孩子自己挣钱,是让孩子知道挣钱的辛苦和不易,以及挣钱的价值。

上大学后,孩子就可申领信用卡,这是学会理财的第一步,支付账单,如果不及时付账单,个人信誉就有污渍,以后就会遇到许多麻烦。在临近大学毕业时,汽车销售商就会到学校推销汽车。孩子租车后,开始自己租公寓,打零工,不过这时孩子还没有固定工作,买大件得有人给你担保,让你知道这钱不是白挣的。然后,毕业后可以找到固定的工作,随着时间的流逝,收入增长,就会买房子、汽车,以及进一步改善生活,这种体制可以让孩子尽早地适应社会独立的生活。

这种培养孩子成才的体制对中国父母培养孩子不妨是一个良好的借鉴。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美国孩子爬大?中国孩子抱大?


有人说中国孩子是抱大的,而美国孩子则是爬大的,这种说法一点也不为过。在美国,无论在哪里,都可看到蹒跚学步的孩子。如果孩子跌倒了,父母一般不会主动跑上前去,弯腰伸手扶起孩子,而只是叫一声起来,小孩看到没有大人扶,就只好自己站起来,除非摔得个头破血流。

长期以来,中国孩子接受的是灌输教育,美国孩子则不同。一般说来,考试,中国孩子胜过美国孩子,但轮到动手或研究时往往就不如美国人了。

实际情况又是如何呢?笔者发现在美国的孩子看上去是在无忧无虑中长大的。孩子小的时候功课很少,回家主要是以玩为主,到了该上大学之时,也不必像国内高中生那样必须走那道高考独木桥,美国孩子要想上大学只需凭学校的积点、老师的推荐以及社会活动的表现,就可申请大学。录不录取,全凭大学对人才的需要。孩子用不着为上大学而担心,因为这所大学不录取,那所大学也能录取,可谓是条条道路通罗马。

虽然美国孩子的成长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但笔者通过与当地美国人交流发现,美国父母在如何让孩子尽早具有独立性和智力的潜质开发方面独具匠心,下了很大的功夫。

在美国,无论在哪里,都可看到蹒跚学步的孩子。如果孩子跌倒了,父母一般不会主动跑上前去,弯腰伸手扶起孩子,而只是叫一声起来,小孩看到没有大人扶,就只好自己站起来,除非摔得个头破血流。无论在公园里,还是在街头抑或是飞机的过道上,都可以看到小孩在前面摇摇晃晃地走,父母在后跟着跑的惊险镜头。

美国的父母对与孩子的交流也十分重视。笔者一次乘机从纽约到明尼那波利,途中整整5个小时,坐在后排的母亲一刻也没有停止与自己2岁和5岁的孩子进行交流,孩子有问必答,同时母亲也像一个循循诱导的教师一样,与孩子促膝谈心,就像是兄弟姐妹那样,非常平等,尊重彼此,没有凌驾于孩子头上的架势。途中孩子问的问题十分有趣,如飞机为何在雪上飞?飞机在飞的时候怎么不动?飞机上的窗子为何不能打开等等?

我的一位美国朋友告诉我,美国父母十分注意与孩子的交流。当孩子呱呱落地时,做父母的就试着与呀呀学语的孩子交流,将父母的感情传给孩子。打开美国的报章,也有鼓励父母与孩子交流的文章,称美国的父母已达成共识,想要培育出一个聪明可爱的孩子,首先应学会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和宝宝交流。父母不用担心这种交流会变成单方面的意愿,因为宝宝一出生就有了与人交往的能力,而且愿意和你们交往。

妈妈是宝宝第一个和接触时间最多的交流对象,母子间目光相互注视就是交往的开端。母亲还可利用一切机会与宝宝交流,如:喂奶、换尿布或抱宝宝之际都会和他说话,并展出微笑的面容,说一些诸如“看看妈妈”“宝宝真乖”等亲密的话语。

如果宝宝在吃奶时听那些话,就会减慢甚至停止吸吮的速度,说明宝宝在听妈妈讲话。

交流的方式可以是多样化的,除了和宝宝“交谈”,还可以和宝宝逗乐,比如摸摸宝宝的头、轻轻挠宝宝的小肚皮,以引起宝宝的注意,并逗引他微笑。当婴儿微笑时,要给予夸奖,更别忘了妈妈那轻轻一吻也是给宝宝的美好奖励。

利用一切机会和宝宝交往,让孩子在和父母的交往中辨别不同人的人声、语境,认识不同人的脸、不同表情,维持愉快的情绪。笔者认为,美国孩子为何长大上大学后独立性强、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塑性大,这与父母对幼儿的语言开发是分不开的。

据美国朋友介绍,美国孩子很小就与父母分开住,孩子单独睡一个房间。当然也会有孩子怕寂寞,这也好办,就让他从小与小狗为伍。无怪当小狗失踪或去世时,很多孩子都哭得悲痛欲绝,因为孩子与狗的感情胜过了父母!孩子到了18岁时,就得自己挣钱解决生计,这倒不是父母没钱,而是让孩子自己挣钱早日独立。美国孩子从小就经常听到父母的口头禅:“自己照顾好自己”、“让你的生活明天变得更美好”。美国父母是这样看的,让孩子自己挣钱,是让孩子知道挣钱的辛苦和不易,以及挣钱的价值。

上大学后,孩子就可申领信用卡,这是学会理财的第一步,支付账单,如果不及时付账单,个人信誉就有污渍,以后就会遇到许多麻烦。在临近大学毕业时,汽车销售商就会到学校推销汽车。孩子租车后,开始自己租公寓,打零工,不过这时孩子还没有固定工作,买大件得有人给你担保,让你知道这钱不是白挣的。然后,毕业后可以找到固定的工作,随着时间的流逝,收入增长,就会买房子、汽车,以及进一步改善生活,这种体制可以让孩子尽早地适应社会独立的生活。

这种培养孩子成才的体制对中国父母培养孩子不妨是一个良好的借鉴。

提高孩子智商的五大方式


假期到了,父母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也多了,此时教育就成了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专家认为,提高孩子智商应该营造轻松、有激励性的气氛,用潜移默化的方式教导。

1.多多说话。

心理学家认为,让幼儿早一点学会掌握语言是很重要的,因为语言对促进智能十分有帮助。幼儿掌握了语言,所获不仅能说话而已。实验结果发现,父母在孩子出生后的第二年里和孩子说话的量,对孩子词汇量的多寡有重要的影响。

2.听听音乐。

儿童从音乐学到的不止是节奏和旋律而已。研究人员指出,让3岁的儿童学钢琴或与众人齐唱,能大大改进儿童的时空推理能力。上过钢琴或歌唱课的3岁儿童拼七巧板时,比别的儿童准确快捷。

3.鼓励探究。

儿童到处探索,求取新经验,有助于促进智能,了解世界。孩子仍然躺在婴儿床上时,小眼珠便老是盯住各种不同的物体,探察新的世界。他们有无穷的好奇心,会用触摸、摩擦和放进口里尝尝等方式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做父母的要鼓励孩子好奇——应和孩子一起探索。不妨拿起一个玩具来仔细瞧瞧,然后递给孩子研究。也不妨伏在地板上和孩子一起爬。

4.多多称赞。

家长的称赞非但能让孩子开心,还可以加强前脑皮层与中脑内扁桃体的联系。如婴儿学步时父母加以称赞,婴儿会高兴,脑中也因而会释出一股神经化学物质,把联系加固。相反如果不加以鼓励和表扬,联系未能加强,渐渐地婴儿就不愿尝试新事物了。

5.不要停止。

家长尽早介入当然很重要,但也要记住孩子智能发展是持续不断的。孩子的各个神经网络会继续发展,直至进入青少年期。因此,要继续为孩子读故事,跟孩子谈话、唱歌。孩子头脑发育的过程中,父母自始至终都举足轻重。

父母养育孩子长大需要多少钱?


父母养育孩子长大需要多少钱?一个初一学生说,自己按照硕士毕业计算,还要13年才能给父母赡养费,如果按照每月1000元计算,一年1.2万元,要“还清”不计利息的养育费65万元,需要54年,“真是那样的话,父母都100多岁了!”另一名学生说:“如果算上利息,我们永远也还不完!”

数学课算“亲情账”

昨天,石室联中的数学老师带领学生算起了这笔细账。据悉,这是该校开展“感恩周”主题实践活动的内容之一,学生们从本学期起在各门学科中都将接受到感恩教育。

石室联中的廖涛老师昨天带领初一的学生算了笔“亲情账”:从自己目前一天的生活费、交通费、零花钱等算起,大致计算了从出生到小学毕业自己花了父母多少钱,再估算从初中到大学毕业,直至参加工作又要花多少钱。孩子们看着这些“天文数字”,都感到非常惊讶,有的孩子算出来自己大约会花掉父母50万元,还有的“高标准”达到上百万元。

在廖涛的带领下,孩子们又算起了自己的时间利用率,讨论了可以削减哪些不必要的开支,尽量节约。“算账”并未到此结束。孩子们还预估了自己今后的月收入,估计自己每月能支付多少钱赡养父母,而自己又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一个初一学生说,自己按照硕士毕业计算,还要13年才能给父母赡养费,如果按照每月1000元计算,一年1.2万元,要“还清”不计利息的养育费65万元,需要54年,“真是那样的话,父母都100多岁了!”另一名学生说:“如果算上利息,我们永远也还不完!”

感恩贯穿各学科

其实,石室联中像这样在学科中贯穿感恩教育的远远不止数学。语文、政治、外语、历史、地理、生物课中都有关于感恩教育的内容。比如,生物课中,他们通过有关人体胚胎发育的相关内容,告诉孩子们父母十月怀胎的辛苦;地理课则开展环保教育,要求学生珍惜、爱护大自然;历史课中那些古今中外的感恩、报恩故事也让学生受益……

昨天,记者在石室联中看到了刚刚出版的《感恩》。40多页的16开小册子内容丰富,不仅有通过不同学科进行感恩教育的“课文”,也有开展相关活动的资料,甚至还有指导学生如何体验感恩的内容。

据了解,从本学期起,石室联中把感恩教育纳入了课程体系,作为校本课程之一,他们还编辑出版了专门的教材《感恩》,并有与之配套的专用练习册,以及“感恩周”主题实践活动的“活动指南”。石室联中还设计了一系列感恩体验活动,如“陪父母过一个温馨的周末”、“让老师微笑工作”等。该校还将组织学生走进社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开展公益活动感恩社会。

相关链接

养育孩子的价格

根据美国政府的报告,抚养一名在2007年出生的婴儿,并且为他们提供受教育的机会,直到孩子年满18岁,父母大约需要花费20.4万美元。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去年刊发了著名社会学家徐安琪的一份调研报告,称根据对上海市徐汇区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父母养大一个身体健康的孩子平均要花掉49万元。我国福州、苏州、南京等地的调查也显示,一个普通家庭养育一个孩子到大学毕业大约需要40万元。

分享:那一瞬间孩子长大了


忽然有一天,家长发现孩子似乎长大了:懂得关心别人,知道与人分享,还会拿出实际行动来。

或许,孩子的表达方式还很稚嫩,甚至帮了倒忙,但是,那一瞬间,父母有感动,有喜悦,更重要的是,有一颗包容的心。

小棉袄

女儿送我香樟林

女儿给我的不是一片香樟叶,而是一片充满爱的香樟林啊!

今年我辞去了工作,专心致志地当起了SOHO一族,在家里为网站制作三维动画。这是一个枯燥的活,长时间坐在电脑前工作,经常熬夜,费脑费眼,时间长了还腰酸背疼。即使这样辛苦,我总是对自己说:“每月的房贷要还、水电煤气上网费要交、女儿的生活费要准备足,哪一样不需要钱?我没有理由懈怠。”

那天女儿临上学前,惊讶地对我说:“妈妈,你有黑眼圈了,是不是又熬夜工作了?你可要注意休息,经常熬夜对身体不好。”“没事,妈妈只是用眼过度了,眼睛有些发胀,会好的。”我笑着安慰女儿。

于是我又忙碌了一天,直到晚上10点才迈着疲惫的步伐回了家。女儿已经睡了,我来不及吃夜宵便进了书房,忽然发现电脑桌上有一片绿叶,那片叶子捧在手上非常轻,椭圆形状,叶脉交错,似乎还散发着淡淡的香气。这片绿叶是哪里来的呢?我正思忖着,忽然女儿走了进来,她看我手里捧着叶子,便对我说:“妈妈,这是一片香樟叶,是我从学校里的香樟林里捡的,送给你。老师说,用眼过度时多看看窗外的绿叶可以缓解视力疲劳,可是你总熬夜工作,窗外黑漆漆的哪能看到树叶呢?如果你眼睛累了就看看这片香樟叶,眼睛一定会舒服的。”女儿一本正经地说。

听了这话,我眼眶湿润了。这些日子以来的疲劳消失得无影无踪。都说女儿是妈妈的贴身“小棉袄”,此刻,女儿给我的不是一片香樟叶,而是一片充满爱的香樟林啊!(黄艳梅-湖北武汉)

献爱心

浓浓爱心寄舟曲

不知不觉儿子长大了,开始关心国家大事,还主动提出给灾区捐款,孺子可教啊!

不久前的一个中午,我边看午间新闻边吃饭。吃完饭,我把电视遥控器递给儿子,随他换频道看动画片,自己回到书房继续写作。

过了一会儿,从客厅里传来的仍是新闻播报的声音,我就大声提醒儿子:“动画片开始了,别忘了看!”儿子回答:“还差几分钟,我先看看新闻。”我随口说道:“小孩子懂什么新闻?”

儿子却跑到书房,认真地告诉我:“爸爸,我刚刚知道甘肃舟曲发生了严重的泥石流灾害,很多人遇难了!”我一怔,儿子很有爱心啊。儿子稚嫩的脸庞浮现出郑重的神情:“爸爸,我们给舟曲捐款好不好?”我扶着儿子的肩膀说:“好啊,老爸支持你,我把今天收到的500元稿费都给你,明天去银行汇给‘红十字会’吧。”不料儿子摇摇头说:“不要你的熬夜钱,我有不少压岁钱呢。”

我心里忽然萌生一阵感动:不知不觉儿子长大了,开始关心国家大事,还有爱心,主动提出给灾区捐款,而且,还知道体贴老爸的辛苦了,孺子可教啊!我忙说:“好的,捐款时咱俩一起去,算我一份哦!”(韩卫国-山东淄博)

包容心

莫怪孩子帮“倒忙”

孩子有时难免好心帮倒忙,家长应多鼓励,否则会伤害孩子的爱心。

周末,我在家里洗衣服。因为有几件衣服特别脏,洗衣机洗不干净,我决定手洗。儿子屁颠颠跑来:“你要洗衣服?我帮你洗吧!”我乐了:这小家伙,这几件最脏的衣服就是你的,你还卖乖了?我摆摆手:“不用,妈妈自己洗。”

我先把衣服泡在盆里,想泡半个小时再洗,于是在客厅打起了毛衣。忽然听到卫生间传来奇怪的声音,过去一看不禁傻了眼,儿子像个小大人一样,一本正经地坐在板凳上,正把泥巴往衣服上抹呢。我气坏了:“你干什么啊?”儿子说:“我听明明说,农村的阿姨家没有洗衣粉,用泥巴洗衣服。”

我又好气又好笑,说:“不用你帮我洗了。”儿子的干劲儿上来了:“不行,我要接着洗。”我大声说:“你不添乱就不错了,妈妈生气了!”

儿子见我拉长了脸,也害怕了,一声不响地回到自己房间。晚上吃饭的时候,小家伙变得沉默寡言,我问他:“怎么了?”儿子没搭理我。我一想,小家伙一定是因为“洗衣未遂事件”记恨我呢。我觉得挺后悔的,孩子虽是帮倒忙,但他本意是想替大人做事啊。

我赶紧向儿子道歉,并保证以后多给他动手锻炼的机会,儿子才原谅了我。

其实,孩子有时难免好心帮倒忙,家长应多鼓励,而不能一味训斥,或是因溺爱孩子而不给他们动手的机会,否则会伤害孩子的爱心。(李景香-山东滨州)

开洋荤

跟着儿子吃西餐

这顿西餐不仅让我们长了见识,而且给了儿子一次展示自我的机会,值!

我家小区附近新开了一家豪华的西餐厅,每次从西餐厅门前经过,妻子都忍不住往里面瞅瞅,然后开玩笑地说:“老公,什么时候也带我们进去浪漫一回?”而当我真的要带她进去时,她却直摇头:“听说吃西餐的名堂特别多,我怕进去了摸不着头脑,洋荤没开成却出了洋相!”

前天晚上,家里没什么菜,我说干脆去吃西餐吧,妻子又把那个老借口搬了出来。10岁的儿子忙说:“老妈,你到底有没有出息啊,连西餐厅的门都不敢进。今天,你们只管跟着我吃西餐,保证让你们开心。”

我和妻子将信将疑地跟着儿子来到西餐厅。入座后,儿子大胆地喊来服务员,说:“阿姨,我们全家今天是第一次吃西餐,请你先教教我各种餐具的使用方法,然后再教我的老爸老妈,好吗?”

“好啊,真是个乖孩子!”服务员夸奖儿子。就这样,服务员一边手把手地教儿子如何使用餐具,一边耐心介绍吃西餐的各种小常识,我和妻子也在一旁“偷偷”学着,没有丝毫尴尬和难为情。

菜肴上来了,儿子一会儿拿刀,一会儿拿叉,忙得不亦乐乎。对儿子来说,真不亚于一堂劳动技能课。这顿西餐不仅让我们长了见识,而且给了儿子一次展示自我的机会,值!(明伟方-湖北武汉)

现在不知这些事孩子长大你必后悔


现在不知这些事孩子长大你必后悔

孩子小的时候,即使再叛逆,父母们似乎都有办法“收拾”他们。不管方法是软是硬,反正孩子们总会很容易就能消停下来——至于是否很快又反复,另当别论。

但是,当孩子们逐渐迈向青春期的门槛,一切似乎都变得不一样了。一般女孩在10岁前后、男孩在12岁前后,就会进入青春期。这个时候的亲子关系往往会进入新的阶段。那些懂得放手、保持自我成长的父母,会更容易和青春期的孩子打成一片,而那些控制欲强、一直停留原地的父母,更容易与孩子发生严重的冲突。大量孩子离家出走、自杀的悲剧事件,就是发生在这个年龄段前后。

所以,在孩子长大之前,所有父母都有必要了解一下,不远的将来,你将面对一个怎样的孩子,又该如何应对。

对孩子和同伴疯玩有意见?也许你只是不能接受孩子长大的信号

一位妈妈问:

我女儿9岁,读小学四年级了。一直都挺懂事的。不过近来放暑假,玩有些疯。整天就是要出去好朋友家里,不喊她回来她都可以一整天不着家。暑假作业扔一边动也没动。我忍着没说她,可是她爸爸为着已经批评过她好几回了。按理孩子有朋友是好事,可是我们担心这会带给孩子一些不好的影响。

一般,孩子在儿童期就会有自己的朋友了。但是,到了青春期,孩子的“朋友”似乎变得越来越重要。这个时期的孩子,会更希望能够融入自己的同伴中,也更害怕被同龄人拒绝。此时,习惯了孩子顺从的父母,会感受到来自孩子同伴的“竞争”。呈现出来,就是父母们更多担心孩子会交到不好的朋友,会被同伴带坏,更容易在孩子交友问题上对孩子进行过多“干预”。

其实,父母们的紧张往往是失度的。父母们之所以紧张,并非因为孩子做了多么出格的行为,而是无法接受孩子即将要远离自己的信号。

一个家庭教育健全的孩子,自有良好的判断力,去对朋友的好坏进行筛选。而且,对进入青春期的孩子而言,父母和同伴对他们的意味是完全不同的。他们更可能与父母聊学习、学业表现,而更可能与同伴聊约会和性有关的话题。父母对孩子同伴交往的粗暴干预,只会强化亲子间的敌对,压抑孩子正常发展的渠道。父母希望给孩子有效建议、引导的企图,也更可能化为泡影。

如果有一天,你的孩子开始更在意他的同伴,那么这是一个信号:做父母的需要开始做好准备,孩子们需要更大的世界去成长,我们要做的是放手,并以一个老朋友的身份,给予必要的提醒和守护。

觉得孩子总是不听话、惹自己烦?也许你自己需要先处理好自己的“更年期”问题

晚婚晚育政策一直是被众多父母执行的,随着经济生活的富足,社会生活的丰富,孩子们的青春期和妈妈们的更年期都提前了,这样的话,青春期撞上更年期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妈妈们也多是45岁左右的中年妇女,开始进入医学意义上“更年期”,在这个阶段,“更年期”与“青春期”的冲突非常常见。

在豆瓣上,曾经专门有一个名叫“父母皆祸害”的群落。里面就是许多青年男女对自己更年期父母的各种吐槽和不满。浓浓的火药味背后,更多地看到两辈人陷于各自的挣扎当中,却很少有真正看见“对方”。

追究到底,青春期和更年期,都是认同的问题。在这两个特殊时期,人的生理都会发生巨大变化。迈入青春期,就是走向一次生理的高峰期;而走入更年期,则是进向一个衰退期。因此,两个各自有重要课题需要处理的人,分别处于各自的焦虑当中,碰到一起,自然更容易发生激烈冲撞。

这个过程中,父母自身的成长至关重要。毕竟,进入青春期的孩子,看似出处要求独立,其实心智并未成熟。他们仍然需要父母的肯定和接纳。因此,缓和亲子冲突的主动权,仍然把握在父母手里。

日益迈向中年的父母,必须要更勇敢,尽管这很难。其实,人的一生,一直在不停在向前、变化。接纳这些变化,即是成长。不接纳,就会出现问题,甚至导致病痛。父母先解决好自己的问题,孩子的问题往往也就不成问题了。

你还该懂得一些必要的亲子交流技巧:

家有青春期孩子的父母,最常抱怨的就是没法和孩子交流,说不了两句就再无法对话下去,不是以孩子摔门而去告终,就是在父母的怒吼中结束。比如一位妈妈说:我有个大儿子今年十一岁了,说话都带刺,是不是判逆期到了?

其实,这些父母往往还停留在原地,把已然长大的孩子,仍然当做一个小宝宝看待,并常用不恰当的管教,去干预孩子越来越强烈的自我意识和独立自主的冲动。跟青春期孩子交流,下面这些技巧,你有必要了解。

1.家长要把孩子的表现当作他成长过程中正常的表现,在心里真正接纳孩子跟小时候的不同。

2.家长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看待问题。

3.我们说言多必失,批评、指责、抱怨、唠叨、威胁、惩罚这些会伤害孩子的内容大多时候都会在语言中,所以要少说多听。对于青春期的孩子,他更多时候是在寻找一个倾听的对象,因此你仔细认真的听孩子说话,原本就是对孩子的一种支持,在听孩子说话的时候,给一些简单的回应和简单的评说足够。

4.说出你对孩子所做事情或者所说话的感受即可,不要长篇大论地告诉孩子如何去做。现在的孩子对大道理懂得比家长还要多,因此你的话他可能压根就听不进去。他只是想让你表示一下认同而已,而你的认可已经让他满足。

5.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切要以尊重孩子为前提。努力把自己传递爱的方式调整到孩子的频道上,以他能够接受的方式给他。

6.青春期的孩子还是需要父母的“亲密接触”的,比如拥抱、摸摸头、亲亲额头等等。毕竟孩子的成长是延续的,小时候你一直跟他很亲密,就因为孩子长大了,就不给了,他也会失落。

7.青春期的孩子切忌说教或打骂,想要打开和孩子沟通的途径,不妨先从孩子感兴趣的话题聊起,让孩子逐渐对家长打开心扉。不要将家长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对孩子多鼓励、多称赞。

缺少父母的关注和陪伴,孩子势必将注意力转向外界,寻求安全感的方式也会从外界获得。所以,还是要从调整父母开始。陪伴孩子时间的短暂,并不意味着陪伴孩子的质量降低,反而应该更专注更投入地陪伴孩子,利用时间多和孩子沟通,先从孩子感兴趣的话题聊起,慢慢走进孩子的内心。没有不付出就收获的事情,对于孩子陪伴少、理解少、关注少,怎么可能获得孩子敞开的心扉呢。

研究显示:父母的心理素质在孩子的性格中关系更为直接,父母性情平和、做事民主,子女性格多表现为亲切、率直,有活动能力;父母过分严厉,子女表现则往往是逃避、反抗或胆怯;父母处事忽冷忽热,反复无常,子女多为神经质、自以为是、缺乏责任心、没有耐心等。

因此,处于“更年期”的父母尤其要注意自己情绪生活的健康性,学会合理疏导自己的情绪,尤其是在消极情绪的调控上为子女做个好榜样。

温馨提示:

在青春期孩子寻求自主性的过程中,冲突和权利斗争几乎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大多数孩子和父母能够解决好这些分歧,在维持彼此间积极情感的同时,重新调整与父母间的关系,使之变得更为平等。而那些特别叛逆的孩子背后,往往都有一个原地踏步、不肯成长的父母。所以,无论孩子处于哪个年龄段,父母保持自我的觉察和成长都至关重要。

你没时间陪孩子长大 孩子便没时间陪你终老


曾经有位年轻貌美的妈妈将女儿送到贵族学校寄养,对女儿说:为了将来送你去更好的学校,给你更好的生活,妈妈要去赚更多的钱,没有时间陪你,你不要恨妈妈。

女儿点头:不恨妈妈,我长大以后,也会赚很多钱,送你去最好的养老院......这位妈妈听后一阵心酸,不禁放声痛哭。你没时间陪孩子长大,孩子便没时间陪你终老。

近日,一篇名为《我的爸爸》的伤心日记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日记是一位女儿“朵朵”渴望得到父亲陪伴的迫切呼唤。

在朵朵的印象中,身为警察的父亲像一个工作狂,永远没日没夜地值班、加班、开会、出差……没有时间陪伴她,她甚至在电话里哭喊,“爸爸,你再不陪我,我就长大了。”

一个拥抱、一个笑脸、一声问候,这些在我们看来微不足道的事情,却是朵朵最大的心愿,令人倍感心酸可怜。

生活中,许多父母不得不忍住对孩子的不舍,坚守岗位或东奔西跑,每周只能陪孩子几小时;或者给钱给礼物,忽视对孩子心灵的沟通呵护;甚至沉溺上网玩游戏,无视孩子的成长。自身事业固然重要,可孩子的成长同样不可逆。

岁月如白驹过隙,孩子的成长转瞬即逝。回首时光的痕迹,在孩子童年的道路上,身为父母的你,是否因为错过了孩子的第一声啼哭、第一次说话、第一次微笑、第一次走路而倍感遗憾?

在孩子成长的历程中,你是否忙于工作,在孩子已然睡去的深夜回家,在孩子还在梦中的清晨出门?你是否参与了他们人生的每一个重要时刻,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特质习性,及时出现在孩子最需要关心的时刻?

越来越多的父母在事业打拼与家庭陪伴中难以找到平衡......不仅仅是留守儿童,城市孩子也开始在“失陪”一族中沦陷。

孩子需要父母的细心呵护

心理学家格塞尔曾说:“失去父母的爱是人类感情发展的一种缺陷与不平衡。”而在陪伴的过程中,比起丰富的物质生活,父母温暖贴心的亲子互动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星途一直坦荡的李小璐,自女儿出生,就变成了一个“爱女控”。尽管忙于拍戏,但她始终明白,孩子成长,最需要的是父母的关爱与陪伴,为了尽好母亲的角色,她毫不犹豫地推掉了一半的戏,腾出时间陪伴着心爱的女儿,让其在童年及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幸福生活。

陪伴孩子成长,是父母的责任。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环境,尤其是学前教育阶段,优秀的家庭教育,耐心的陪伴与循循善诱的教育,能够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三观”,对孩子生活习惯与个性特征的养成有关键作用,更能激发孩子对未来生活的向往与渴望。反之,必然使孩子滑向反面。因此,父母应该尽好呵护教育子女的责任,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有种幸福叫陪伴孩子成长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龙应台在《目送》里,落寞地道出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恩情时光,厚重而短暂,父母子女一场,是渐行渐远的修行,两代人生命的衔接处,时间是最窄的阶梯。

当孩子咿呀学步时,需要你的细心呵护,你会用心牵着他的手,你知道那是一种需要;当孩子长大不再需要牵你的手,你们之间依然存在一种需要,只是换成了你需要他。

当他退去稚嫩,你会怀念他那奶声奶气的声音,当他背着书包去上学,你会想念他黏在你身边的时光......很快孩子就会成长到不再依赖你的年纪,现在的付出与陪伴,也许辛苦心累,但又何尝不是一种温暖的幸福。

好好陪伴孩子吧,趁时光未老,在他身边的每一天,你都应该觉得是一种幸福与美好的记忆。不用太过于束缚,不要给孩子羁绊,适时管教、尽力而为,耐心地教会他生活的本领,日后才能自由地飞翔。因为即使在外打拼的所有的路都行不通时,依然有一条路守候着你,那便是,回家的路。

从小自由自在的孩子长大后才会讲规矩


对父母而言,做榜样、做表率、给建议、正面肯定,比生硬地立规矩要好得多。有时候我们给孩子立很多没有意义、无聊的规矩,还误以为是好东西,生硬地让孩子服从,这并不是一件好事。如何立规矩关于规矩,读者最常问的几个问题是:对孩子比较宽松,长大以后他会不会无法无天?少一些规矩、多一些自由对男孩来说,会不会使他越来越没有规矩,从而养成一些坏习惯?快两岁的孩子是否需要立规矩?如何界定规矩和宽松之间的尺度?很多人都认为,孩子小时候如果给他自由,他长大就会无法无天。持这种观点是对人性不信任,认为人是带着原罪出生的,如果不加以管束和惩罚就会变得很差。其实人性非常善良,尤其是孩子,天性非常纯美,这是每一个儿童与生俱来的本性。有些孩子成年之后有破坏力,不是因为他小时候被惯得太多,而是他受到的暴力太多,或者说管束太多所致。所以不要害怕把孩子惯坏,只要不是惯他做坏事,只要在正常范围内,就允许孩子干一些他愿意干的事情。比如我女儿小的时候,我什么都允许她干,她把面条倒在头上,我都不责骂她。当时,她把面条扣在头上,还很高兴,指着头上的面条说是头发。像这样的情况,一般家长会觉得很烦,为给她收拾干净而烦。可我觉得,不就是收拾一下吗,这种小事有什么值得训孩子的?生活中很多小事都用不着管束,没有危险,不伤害他人,就够了,用不着去管他。关于自由和规矩,其实是大家感到最迷惑的一个问题。之所以迷惑,是不理解教育中的自由是什么。很多人认为自由是放任自由,什么也不管,干坏事也不管,但这是对自由的误解。真正的自由是解开孩子绳索,让孩子自由发展,在安全、道德的底线上,允许孩子做一些事情,甚至使一些小坏都没问题。不要担心孩子变坏,恰恰是那些从小获得真正自由的孩子,生活得自由自在的孩子,长大了才会讲规矩、有规则。因为他们在自由中获得自信,也获得自由的力量。那些从小被管束过多的孩子也会很讲规矩,但他们蓬勃的生命力在规矩中框住了。这样的孩子很老实、没有创造力,甚至萎靡消沉。如果要付出这样的代价,讲规则有什么用?一定要相信人的向心力,就像向日葵向着太阳一样,一个孩子在自由中成长,自然会成长得自由、美好,不要担心。我一向主张无为而治,相信得到充分爱的孩子会做出正确选择,不需要父母太多干涉,即使是两岁的孩子。两岁是孩子从极其柔弱开始成长为一个幼儿的阶段。两岁的孩子开始萌发一种意识,开始以自己的眼光看问题、做判断,开始尝试独立做一些事情,这样会被很多家长认为是不听话了,这其实反映了家长自身的脆弱。恰恰是那些做事极其严谨、雷厉风行,或者极其能干的家长,孩子在他们眼里特别容易变得不听话,因为他们常常把自己的意志过多地强加到孩子身上,总觉得“我希望你这么做,你没有这么做”,“你怎么变成这样子”,就将孩子定义为不听话。实际上,这是我们没有很好地接纳儿童,没有宽容弱小。我们应该真正把孩子当做孩子去爱,而不是用成年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的确很难界定规矩和宽松的尺度,就像无法轻易界定好与坏一样,只能放在具体案例、事件当中去分析。总的原则是,不出危险,也不妨碍他人,就交给孩子自己处理。对父母而言,做榜样、做表率、给建议、正面肯定,比生硬地立规矩要好得多。有时候我们给孩子立很多没有意义、无聊的规矩,还误以为是好东西,生硬地让孩子服从,这并不是一件好事。比如说,在公共场合不要大声喧哗,这是公德,但在不重要的场合,孩子喧哗几声,大声叫唤几声,真不是问题。由于成年人太注重所谓的安静,不允许孩子说话,实际上是用成年人的规则扰乱了童年的自由自在。

如何让孩子变大方


有些父母很自豪:“我孩子在八九个月大时,就能把手里好吃的东西或玩具给其他小孩儿。”其实,这种行为跟孩子是否“大方”并没太大关系,因为1岁内的婴儿还不知道某一样东西只属于某一个人,他们没有物品归谁所有的概念。所以大方跟孩子年龄有密切的关系。两岁的孩子就不同了,他们开始意识到有一些东西是自己特别喜爱的,一旦他注意到了这个东西,他非常喜欢,那么这个东西就是他的了,两岁半的孩子同样如此,他们会认为所有的东西都是他的。等孩子长到三四岁,随着孩子日益独立,他们会把自己喜爱的东西当成自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但是如果大人以身作则并且鼓励孩子与他人分享,他们也会很听话,但不是自觉自愿的。父母该怎么教孩子懂得分享?一、两岁孩子的父母该怎么做父母们应该明白:“我的”通常是两岁孩子常常会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他们这个年龄阶段的特点。孩子把东西都看成自己的并不表明他自私,而是一个学习新知识的信号,只有孩子先懂得了“所有权”这个概念,他才能开始慢慢学习与他们分享。给你们的建议如果一个孩子很少有机会接触到其他的小伙伴,那么他就很难学会与人分享。所以,要给孩子创造更多的机会和其他小朋友们一起玩。换一种方式说服孩子。如果你清楚地告诉两岁的孩子:“你玩这个球已经很长时间了,亮亮一直在等着呢。现在轮到他玩了。”当亮亮玩完了的时候,你可以告诉孩子:“看,他不玩了,你还可以继续玩。”这样,孩子从中能够学到两点,一是亮亮和他一样喜欢玩球,二是属于他的东西最终还能够回到他手里。二、三四岁孩子的父母该做些什么鼓励孩子与你分享。因为他知道你不会抢他的玩具,也不会因为得不到而大发脾气,所

以他愿意与你分享。经常要求孩子把他的玩具给你玩,并且要让他知道你是有权利再把玩具要回来的。给你们的建议不要强迫分享每一件东西。在小朋友到家里玩之前,允许你的孩子决定哪些特殊的玩具不给小朋友玩,给孩子一点保留的空间,能让他更容易地放松。轮换玩具要公平。他们会接受父母这样的说法:“飞飞先玩这个汽车5分钟,然后就该佳佳玩了。”最好有时间的限制。设定时间就会让孩子知道过一会儿肯定就轮到他玩了。

如何让孩子长高


如何让孩子长高身高应该是家长们对孩子成长最大的期望,都希望孩子可以长得高,除了基因问题之外,孩子的身高和饮食运动等方面都是有关系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让孩子长高?

如何让孩子长高

1、不挑食。人的长高过程有两个高峰期:一个是婴幼儿时期,另一个是青春期,这个时期促进长高营养是基础。要给孩子多吃些富含各类营养的食物,如鱼、虾、瘦肉、禽蛋、花生、豆制品、牛奶等优质蛋白质;富含钙、磷钙等无机盐的食物,尤其是钙,含钙丰富的食物有牛奶、虾皮、豆制品、排骨、骨头汤、海带、紫菜等;富含锌的食物如猪肉、牛肉、羊肉、动物肝脏等。

2、保证充足的睡眠。人们常说“孩子睡得好,长得高”。现在的孩子由于功课负担重,不仅白天学习压力很大,晚上还要加班加点复习功课,熬到十一二点睡觉那是常事。而人体的生长激素在白天处于低水平分泌状态,在夜间十一二点达到分泌高峰,但此时必须处于深睡眠状态,才有利于生长激素发挥作用。如果孩子迟睡,就会影响生长激素的正常分泌,一两年后,这些孩子的身高将明显低于早睡的孩子。因此,孩子在晚10点前就应该进入睡眠。而且每天保持8-9小时的睡眠。

3、多选有利于长个的运动体育运动是增高的最好途径,孩子的活动应当选择轻松活泼、自由伸展和开放性的项目,比如游泳、舞蹈、羽毛球、乒乓球、单杠、跳绳、双手摸高(树枝、篮板、天花板等)、双腿跳等。而那些负重、收缩或压缩性的运动,比如举重、举哑铃、拉力器、摔跤、长距离跑步等,对身高增长是不利的。

4、保持愉快的心情。影响孩子生长的重要的生长激素,在睡眠和运动的时候分泌较高,在情绪低落的时候分泌较少。如果您的孩子经常处于受到批评、责备,父母争吵的环境中,心情压抑、情绪低落,那会严重影响孩子长个子。

孩子长高吃什么

1、奶制品

人体的长高,决定于骨骼的生长发育,其中下肢长骨的增长与身高最为密切。也就是说,只有长骨中骺软骨细胞的不断生长,人体才会长高。钙、磷是骨骼的主要成分,所以要多补充牛奶、虾皮、绿叶菜、海带、紫菜等含钙、磷丰富的食物。骨骼生长离不开钙,牛奶中钙含量很高,被誉为最佳补钙食物。每天让孩子喝500毫升牛奶促进长高。此外,孩子长高与其睡眠质量和睡眠时段有关,睡眠也是使人体长高的“营养素”。

2、豆制品

豆类是植物性食物中唯一可以和动物性食物相媲美的具有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的食品,一直受到保健人士和素食者的喜爱。可是豆类中有一种胰蛋白酶抑制素,能抑制胰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此外,构成黄豆的细胞又都有一层较结实的细胞壁,这层膜阻碍人体对黄豆营养成分的吸收。但在加工豆制品过程中,由于加入一些其它原料(如制豆腐时加卤水)和技术加工,使黄豆中含的胰蛋白胰抑制素及结实的细胞膜遭到破坏,这样就会大大有利于人体对其营养成分的吸收。所以,优质的豆制品比整粒的豆子对人体更有益处。

3、蔬果

新鲜的蔬果维生素和矿物质丰富。尤其是维生素C比较多。增强抵抗力。一些绿叶蔬菜也别小看了,含钙量也不低啊。

孩子长高的运动

第一:体操

一些适合儿童的广播体操,对于儿童的长高都是很有帮助的,可以让浑身微微发热达到增高的目的,因为发热意味着血液循环加快,全身血液流动加快营养物质更快的传输到全身。

第二:跑步

每天带着孩子一起出去跑步10到20分钟,对于儿童的长高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因为这种全身运动会让全身骨骼都得带刺激,营养物质加速被身体吸收,通过这样的运动,儿童的食欲会增加,平时吃饭也会更多。

第三:悬垂

悬垂一直是长高很好的一种运动,对于儿童同样也是这样,可以让儿童双手握紧单杠,然后悬垂在单杠上,稍微坚持10秒左右,每天做3-6次就行。

现在家长们知道如何让孩子长高了吗?想要让孩子长高,就要在孩子的饮食方面多多注意,同时让孩子加强体育锻炼,相信一定会有效果的。

家园共育《中国孩子和美国孩子长大方式》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孩子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希望孩子长大又害怕孩子长大的说说 人的心情常常是多变不可捉摸的,我们有时会开心,有时也会伤心,我们可以准备一些发布相关文案说说描写自己的心情,我们可以收藏一些令自己印象深刻的文案说说。哪些文案说说可以参考呢?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希望孩子长大又害怕孩子长大的说说”,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2022-09-14 阅读全文
  • 孩子长大了、劳动才有收获 光阴似箭,一晃这一学期马上就要结束了,孩子们就要和我们说再见过寒假了,真有些啥不得。这学期虽然过得很快,但孩子们却有了很大的进步。 孩子的进步与他们的认真好学是离不开的,他们不仅在学习...
    2020-07-11 阅读全文
  • 尊重和沟通陪伴孩子长大 现代儿童观的核心是尊重儿童,视儿童为与成人平等的个体,尊重他们的生存权与发展权。那么,父母如何真正做到“学会尊重,善于沟通”呢? 尊重儿童应有的权利 儿童是独立的个体,要维护他们的权利,父母必须做到为...
    2020-09-15 阅读全文
  • 美国孩子爬大?中国孩子抱大? 有人说中国孩子是抱大的,而美国孩子则是爬大的,这种说法一点也不为过。在美国,无论在哪里,都可看到蹒跚学步的孩子。如果孩子跌倒了,父母一般不会主动跑上前去,弯腰伸手扶起孩子,而只是叫一声起来,小孩看到没...
    2021-04-26 阅读全文
  • 孩子长大了亏欠孩子心酸文案集合 父母每天早出晚归,与孩子交流的时间少之又少。奔波在向上的路上,慢慢的觉得对孩子的亏欠越来越多。很多时候父母会发出一些亏欠孩子的心情说说。所以你晓得关于亏欠孩子的心情说说有哪些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孩子长大了亏欠孩子心酸文案,欢迎大家参考。...
    2022-08-18 阅读全文

人的心情常常是多变不可捉摸的,我们有时会开心,有时也会伤心,我们可以准备一些发布相关文案说说描写自己的心情,我们可以收藏一些令自己印象深刻的文案说说。哪些文案说说可以参考呢?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希望孩子长大又害怕孩子长大的说说”,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2022-09-14 阅读全文

光阴似箭,一晃这一学期马上就要结束了,孩子们就要和我们说再见过寒假了,真有些啥不得。这学期虽然过得很快,但孩子们却有了很大的进步。 孩子的进步与他们的认真好学是离不开的,他们不仅在学习...

2020-07-11 阅读全文

现代儿童观的核心是尊重儿童,视儿童为与成人平等的个体,尊重他们的生存权与发展权。那么,父母如何真正做到“学会尊重,善于沟通”呢? 尊重儿童应有的权利 儿童是独立的个体,要维护他们的权利,父母必须做到为...

2020-09-15 阅读全文

有人说中国孩子是抱大的,而美国孩子则是爬大的,这种说法一点也不为过。在美国,无论在哪里,都可看到蹒跚学步的孩子。如果孩子跌倒了,父母一般不会主动跑上前去,弯腰伸手扶起孩子,而只是叫一声起来,小孩看到没...

2021-04-26 阅读全文

父母每天早出晚归,与孩子交流的时间少之又少。奔波在向上的路上,慢慢的觉得对孩子的亏欠越来越多。很多时候父母会发出一些亏欠孩子的心情说说。所以你晓得关于亏欠孩子的心情说说有哪些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孩子长大了亏欠孩子心酸文案,欢迎大家参考。...

2022-08-18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