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分享的游戏。
校园是孩子的第二个家,孩子的教育工作离不开这两个大家庭!教师有树立正确的家长观,以正确的教育方法,让孩子在成长的天空里展翅高飞。那么,家园教育工作中存在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儿子的笑话,拿出来分享”,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儿子今年6岁半,前几天我夫人总结了几个儿子的笑话,我觉得挺好玩的,拿来和大家分享。
1、教他念古文:德比于上,欲比于下。他可好,总念反。“欲比于上,德比于下”。我无奈啊。
2、我问:5+7=?答:12。接问:3+1=?很干脆答:5。
3、我拿瓜籽当道具,一回头,没了,变成瓜子皮了。
4、我说倒点水讲课了,他说:快点,别耽误我时间,我好多事,忙着呢。
5、他知道网上可卖二手货,自己拿相机把小玩具都照了照片,让我发到网上,说挣点零花钱。想挣个三十四十的就可以了。
6、他把好多卡摆上卖,三毛卖给奶奶了,爷爷掏出好多钱,说大款来买了。他说10元一张卡,爷爷不干,奶奶三毛,我10元,5元吧。他一生气,摔门走了。
7、四瓣鸭蛋,他把最小的给爷爷,说是闭着眼分的,意外。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宝宝的脏话,妈妈别当“笑话”
宝宝一天天长大,小嘴巴渐渐跟“炒豆子”似的,每天都会蹦出许多让人惊喜的新词、新句子。可是有一天,妈妈突然发现宝宝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会说脏话了,而且会得越来越多,还一遍遍重复。有的妈妈一笑了之,有的妈妈则如临大敌。对此,幼教专家表示,宝宝说脏话只是一种模仿,家长应理性面对,正确引导。
态度PK
宝宝说脏话,家长该咋办?
态度一:平静面对,不当回事
姜芸的宝宝5岁了,最近时不时地冒出一两句脏话出来。姜芸说:“第一次听到他嘴里冒出的脏话,一家人都忍不住笑了。现在想想,真是不应该,我们因此而笑,反而给了宝宝一种鼓励。”现在,宝宝会说的脏话越来越多,姜芸不再笑,但也不刻意指责或者打骂,而是告诉孩子:“说脏话不好,妈妈和老师都不喜欢。”
姜芸说,这应该是每个小孩都会经历的一个阶段。小孩子其实自己也不知道那些脏话是什么意思,等过了这个阶段,年龄大点懂事了自然就不会再说了。
态度二:如临大敌,严厉管教
“这么丁点儿就说脏话,等上小学、初中还得了?”相对姜芸,范琳对孩子说脏话的的反应很强烈。“孩子第一次说脏话,是去年刚上大班的时候。我狠狠地打了他的手心,还让他向我道歉。”范琳说,后来孩子埋怨,和他玩的几个小朋友个个都会说“那些话”,他才学的。
“肯定是那些孩子的家长经常说脏话,无形中影响了孩子。环境不好,孩子不在意就学上了,真烦!”范琳无奈地说。
原因分析
环境所致,无意识模仿
扬大二幼园长印云说,孩子学说脏话,是一种没有是非观念的模仿行为。首先因为有些父母在吵架中会冒出“脏字”,父母或者别人骂,我也跟着骂,是孩子学骂人的一种普通心理,也会不自觉地让孩子有一种强化记忆;另外,就是被迫骂人。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小伙伴之间,遇到和小朋友争执,生气或难受时,他们会不自觉地说那些脏字,来缓解压力;最后,还有家长面对孩子说脏话时的忍俊不禁和当笑话般地传播,都会让孩子以说为乐,让孩子渐渐习惯骂人。
解决办法
理性对待,正确引导
“说脏话只是相当多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小插曲,只要父母引导有方,很快就会过去的。”印云认为家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面对:
首先,理性对待“脏话宝宝”。3岁左右的宝宝正是善于模仿的时期,又处于语言发展的敏感期,是非观念还未形成,他只是从外界接收感知到这样的文字信息,并不理解这些词语是什么意思,所以家长发现孩子说脏话时切勿大惊小怪,更不可因此粗暴地打骂孩子,否则反而强化了孩子的不文明行为,使孩子的心灵受到伤害,作为父母应以平和的心态对待此类现象。
其次,正确引导。宝贝说脏话固然不好,但父母不妨通过这个契机,帮助宝贝树立是非观念。告诉他哪些词是不好的,别人不喜欢听,不能用;哪些词是好的,大家喜欢听,可以用。宝贝也只有把好的和坏的词都学到了,才能进入树立是非观念的时期。当孩子出口成“脏”时,成人可以尝试着心平气和地问宝宝:“宝宝,骂人好不好?”一般宝宝们都清楚骂人不好,所以当他回答“不好”时,你就可以进一步教育他这样是在骂人,这是一种不好的做法,在沟通的过程中尝试了解他说粗口的原因,以及想要表达什么,告诉他要发泄这样的情绪可以用什么字眼来替代粗口,当他接受你的意见时,应及时表扬他。
最后,尽可能净化孩子的生长环境。孩子生活在社会大环境中,难免受到各种不良言行的影响,说粗话也是如此。父母对此要采取一些相应的防范措施:一方面尽量让孩子避免接触周围不良的语言环境,让他们听不见脏话,学不到脏话;另一方面又要增强孩子的“免疫”力,教孩子明辨是非,告诉他们,骂人、说粗话是不文雅的行为。另外,父母要关注孩子周围小伙伴的情况,为孩子选择讲文明、懂礼貌的伙伴,以减少相互学骂人的机会。
和儿子一起分享《臭臭的比尔》
儿子顺顺今年三岁了。小时候,他特别喜欢洗澡,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一说洗澡他就跑,好不容易逮到他摁到澡盆里,还特别的不配合,不是把澡盆的盆塞拔下来,就是把水泼的到处都是。每次洗完澡,我也是弄得狼狈不堪。
晚上,到了洗澡的时间,儿子依然是到处躲,到处藏,就是不进卫生间。我突然想起那本《臭臭的比尔》,(这本书我买了很久了,只是一直没有拿出来)也许这本书能够帮助我!
果不其然,儿子第一眼看到这本书,就喜欢的不得了。一直缠着我让我给他讲。
“狗狗比尔最喜欢臭臭的东西啦!脏兮兮的臭水池、黑乎乎的垃圾箱都是他的最爱。”故事开始了,儿子安安静静的听着,我呢,当然是绘声绘色的讲着,当讲到比尔臭臭的时候,儿子忍不住凑到书上:“妈妈,让我闻一闻!”小鼻子一抽一吸(),“还真是呢!我都快被臭晕了!”儿子煞有介事的说道。我在心里暗喜,看来有门儿。我大肆渲染了一下比尔臭臭的样子,并和儿子一起凑到书上闻了又闻。我不失时机的问道:“顺顺,如果我们身上像比尔这么臭那可怎么办啊?”“当然是洗澡喽!”儿子说的理所当然。“哦,对啊!洗澡可以让我们香香的!可是如果我们洗澡的时候这里也不洗,那里也不搓,能洗干净吗?”“嗯……”儿子似乎意识到了什么,挠挠头,不出声了。我接着说:“我们一起告诉比尔应该怎么洗澡,把自己变得香香的,让大家都喜欢它,好不好?”这样一说,儿子来了精神。“先洗头,记得千万要闭上眼睛啊,这样才不会让肥皂泡泡迷住你的眼睛!”儿子贴心的告诉比尔。“洗澡的时候要从上到下洗……”说着说着,他突然想起了什么:“对了,妈妈,我也好久没有洗澡了。我也要洗澡!”我笑了,我知道,我的目的达到了。
是的,在接下来儿子洗澡的时间里,我们相处的很和谐,没有听到儿子歇斯底里的哭声,时不时的还要提醒我:“妈妈,别忘了给我洗洗小屁股,那里拉粑粑,很臭啊!”“妈妈,给我多打些肥皂,我也要香香的!”“妈妈……”我及时的肯定儿子的提议,让他的要求得到满足。很快,澡洗完了,儿子从浴盆里出来后还不忘让我闻一闻:“妈妈,这回儿我香了吧?”“嗯!香极了,我的儿子!”紧紧的抱着儿子,我笑了:我知道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不用再为儿子洗澡的事情烦恼了!真得好好谢谢《臭臭的比尔》,有的时候教育就是这么简单
儿子成长记事——儿子的书香寒假
儿子成长记事——儿子的书香寒假
平时常和儿子一起看书,我拿一本坐在桌前,他拿一堆趴在地上。过程中偶尔需要回答一下他的问题,家里静悄悄的。
今天小班的第一个长假到了。
我问:放假了,你准备怎么过?
儿子说:看书。我要把很多书看完。
我问:那你喜欢看什么样的书?
儿子说:我喜欢神秘的书。
于是,带儿子选带回老家的书。
这些书都是他原本没有看过的。
他首选《科学与自然》,然后是《昆虫总动员》,继而又翻了翻宇宙的奥秘和大脑,看看后又放下了。半小时后,儿子选定了几本,其中3本的封面上都有巫婆或妖怪之类的图画,1本的封面上画有恐龙,这几本封面的图画很吸引他,他没有翻看内容就确定了。翻到两本封面上有狼的书时,儿子问:书上写的什么?我说《一只好狼的故事》还有《狼婆婆》。他问”好狼?他不咬人么?“随即翻了两页又放下了。还有1本是因为独特的排版方式让儿子觉得很有趣。
原来神秘的书就是讲述的自己不知道的东西,比如自然科学,比如从未见过的巫婆与妖怪。原来他已经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来选书,也有一定的方法,先看封面,有兴趣的便会翻开再看看,再有感兴趣的地方便会主动提问,然后再判断是否需要选择这本。对于儿子而言,选书时,画面的色彩影响不大,他选择的书有黑白的,也有彩色的,遇到立体书他会玩一会儿,但依然会因为画面内容而放弃,他最关注书的内容是否是自己喜欢的。
就这样,儿子兴高采烈抱着自己的一包书,带着笔、卷笔刀、油泥,回老家了,他问”寒假就是要过年才有那么多天的对不对?回家就放烟花了对不对?过新年就有礼物了对不对?我回家了,你去上班,你会想念我吗?“------
你能充分地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而且开始有自己的主见,真好。
儿子,寒假快乐!
玩出来的能力
饶淑园好玩是孩子的天性。他们来到世界上对自己人和周围的一切都感到好奇,都要探索,玩就是一种探索。孩子正是通过玩来了解自己身体的各个部分,感受自己的能力;通过玩来了解周围的人和事物,体验自己和别人、自己和各种事物的关系。孩子这种自发探索的兴趣应该加以保护和鼓励,并积极引导。然而,有些成年人却对孩子的玩存在偏见,认为孩子玩是浪费时间,是胡闹,从而加以生硬的阻挠和制止,他们认为读书、认字、写字、画画才是正事,才值得孩子们去追求。这种认识上的偏差是应该纠正。记得我在一次给学生讲课时,出了一道智力测验题,题目的大概意思是,屋顶端隔一定的距离系上两根绳子,给少量的工具如钳子、螺丝刀、凳子等,要求把两根绳子系起来(显然拿一根绳子走过去再拿另一根是行不通的)。有两个学生在一分钟内得出正确答案:绳子的一端系上钳子
,然后摆动它,人走过去拿另一端的绳子,等钳子摆过来时抓住它,两根绳子系上即可。"你是怎能样想出来的?"两人均说:小时候就玩过这玩意儿,只是不系钳子系石头。我问其他尚未想出答案的学生,都说没玩过。这就是玩出来的能力。两个学一小时候或许出于好奇,摆弄绳子和石块,这为他们以后学习物理学上的钟摆原理积累了感性认识,更为以后解决此原理的有关问题打下基础。所以,他们一旦碰上类似的问题,解决起来得心应手。孩子玩的时候需要动手动脚动嘴,需要眼看耳听鼻嗅,碰到问题需要动脑筋想办法,集体玩的时候会发生纠纷,需要协商解决,这就发展了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尤其是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人际协调能力。这乃是孩子上学和走上社会以后的可持续性发展不可或缺的能力。当然,玩不是漫无目的的闲荡,那是无所事事。玩是一种认真、专注入迷的活动。我们常见几个孩子在沙堆里造桥挖河建房,一会儿大声争辩,一会儿细语协商,俨然是个建筑工程队,连母亲叫喊吃饭也无人搭理。他们可能是专注得听不见,也可能是不愿散伙
。不管怎样,对孩子们来说,这种玩是有益的。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儿子的笑话,拿出来分享》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分享的游戏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