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教育笔记。
幼儿的教育途径无非就是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家长配合学校才能实现教育的质量最大化!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需要互相包容,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我们的陪伴,有时候陪伴才是最有意义的教育!那么,教师除了教学,还有哪些责任与义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什么教育值得家长花钱花时间”,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每到上学时,几乎周围的人都在谈论如何给孩子争取一个好学校的学位,买学位房、交赞助费,反正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少则数万多则几十万。也有很多家长来咨询我,希望我们给他们一些建议,但基本都是:你看我是选择A学校呢还是B学校?我一般是笑笑挥手送客。不是不想帮,而是我觉得这种不着眼于孩子人生目标的短期选择没有意义,因此我也就无须浪费时间给与意见了。
很多家长也会追问:王荣辉老师,那你会给孩子上早教吗?会给孩子报兴趣班吗?会给孩子择校吗?会送孩子出国留学吗?
实不相瞒,这些我都已经做了或有这样的计划,但是你只看结果、只看我选择的哪个机构、哪个学校其实根本没有意义,因为我们的家庭不同,我们对孩子的期望不同,我们的孩子也不同,我们各自认为的值得花钱花时间的教育自然也不同。
我愿意为怎样的教育花钱花时间呢?这个问题大约7年前我就认认真真想过,还认认真真和跳爸沟通过,最后我们一致决定我们将尽我们所能为孩子在下面的两种教育上花钱花时间。
第一种是以“培养孩子终生都会使用的能力”为目标的教育。
那些背个三五天就为了出去在邻居朋友面前炫耀“我的孩子会背唐诗”的短视教育,我是不屑关注的,更不会浪费金钱和时间了。除了这些背背写写,但凡以短期获得知识或掌握某项非长期使用的技能的教育,我都称之为“短视教育”,不管您是否认同,这是我的观点,是我们家庭的教育价值观。我们愿意把有限的精力和财富投入在那些可以帮助孩子发展终生都会使用的能力教育。
到底哪些能力是我的跳妞会使用一辈子呢?我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上总结出如下4种能力。
1、运动能力
我30岁那年在杭州出差时突发背痛,在浙大附属医院检查确认为颈椎第3椎错位,脊柱侧弯。此后的近10年里,每年我都要花大量时间做康复治疗。
此刻,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脊椎侧弯引发的背痛已经折磨我3天了,每天早晨我都需要跳爸帮助才能顺利坐起。我不希望跳妞像妈妈一样,由于缺乏运动能力在学校被同学讥笑笨手笨脚、被体育考试压迫失眠、被身体疼痛折磨。我希望她爱跑爱跳爱运动,既能享受运动之快乐,也能收获运动带来的健康、美丽。
2、学习能力
熟悉我的妈妈们,都知道我非常爱我大姐(我们家四朵金花,除了大姐是初中毕业外,其他姐妹都是重点本科、硕士等)。大姐从小就被老师和家长定性为:不爱学习!可事实如何呢?事实上她确实不爱看书。但是,当我知道大姐有严重的阅读障碍和书写障碍(以后会专门写什么是阅读障碍和书写障碍)时,我为此特别心疼她。阅读,多么美好的事情啊!可是,我大姐是一看书就头疼,是真正的头疼。我跟随英国神经学专家学习“学习能力”这一专题时才知道,原来大姐的这些问题都是小时候的发育不良导致的。
我不指望跳妞成为学霸,但我不希望她在阅读、书写、推理等方面比普通孩子困难。作为一个研究神经生理学多年的婴幼儿发展顾问,我非常清楚地知道婴幼儿的早期发育对学习能力的影响。所以,我在给孩子选择教育的时候,一定要看这个教育机构的理念、课程、场地,是否有利于早期学习能力的发展;如果不能促进反而阻碍,我会毫不犹豫地将之拒之门外。
3、生活能力
小时候家里孩子多,爸爸身体不好,妈妈每天在外奔波。于是我5岁开始自己洗衣服,上小学时就可以烹饪一家人的饭菜,家里的卫生几乎都是我包了。初中开始,我们姐妹利用暑假做各种零活,赚取学费和其他开支。这些经历练就了我做事条理清晰、动手能力强等优点。后来无论是在工作方面,还是生活方面,都让我占有一定的优势。相信这种优势还会帮助我在未来生活得更好。
4、决策能力
高三时我放弃了全校唯一一个保送名额,坚决参加高考。这样的决定我没有和爸爸妈妈商量,我自己在副校长的办公室只用了几分钟就决定了。无论是工作、结婚、还是养育孩子,我从不会为如何决策而焦虑,我对自己的所有决策都有足够的自信,不是因为我每次都能选择最好的,而是我明白:无论我的选择带来怎样的结果我都可以承受。正是这样的担当能力,让我在抉择的时候少了一些犹豫,多了几分坚定。
第二种是能够帮助孩子获得快乐的教育。
什么会令我们的孩子快乐?跳妞也常常为一件漂亮的衣服、一块美味的糕点而快乐,但是这样的快乐会随着衣服变旧、蛋糕被吃完了而转瞬即逝。如果我的孩子总是从别人的馈赠中才能获得快乐,那我一定时时都在担忧:这样的馈赠会持久吗?哪怕这样的馈赠来自世界上最爱她的父母,也会终有匮乏的一天。
那怎样才能让我的孩子源源不断的得到快乐呢?我想只有她具备了创造快乐的能力她才可以持续地、永远地得到快乐!
听一首音乐,她能从中听到自然的美、人性的美,我相信她是快乐的!
跳一曲舞蹈,她能从中感受身体之美、韵律之美,我相信她是快乐的!
为美好的自己和心爱的人做一餐美味,我相信忙碌在厨房的她是快乐的!
我的跳妞,她总能用耳朵、眼睛、肌肤、身体感受到美、温暖、爱,我相信她是快乐的!
什么样的教育值得我们花钱花时间?
只需回答这两个问题:
1、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2、你希望孩子一生拥有什么样的能力?
我的答案是,如果我的孩子,这一生拥有无尽的健康和快乐,我愿意为之付出一切,远不止金钱和时间。
世界上最好的教育,就是能够给予孩子健康和快乐的教育!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家长支招:如何监督孩子零花钱
如今,80后的“小皇帝”从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孩童时期,已经为人父母,优越的生活条件让现在的孩子更是要什么有什么,小学生上了学识了数,对钱逐渐有了认识——钱不单单是个数字,还可以有很多用处,自己不挣钱怎么办,但可以向爸妈索要零花钱。然而,家长也开始纠结:该不该给孩子零花钱,给孩子多少零花钱,怎么个给法,如何监督孩子用零花钱?为此,记者采访了众多家长、老师及理财专家,希望他们的经验及建议能对家长们有所帮助。
专家支招
有很多家长不反对给孩子零花钱,可是却从来不过问孩子零花钱的用处,使许多孩子养成了花钱大手大脚的坏习惯,等到发现时却后悔莫及。到底该如何给孩子零用钱呢?家长们在这上边犯难了,给的太容易会让他们缺少对钱的珍惜,给的太多又容易让孩子养成大手大脚的习惯。对此,中国农业银行烟台分行的理财经理李亮令建议说:“怎么花零用钱是孩子人生理财的第一堂课,适当的零花钱可以帮助孩子正确理解钱的意义,培养正确的经济观念,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训练孩子存钱用钱的方法,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而正确的金钱观念能使人把握好人生坐标;优良的理财能力可能成为生存能力的一个重要部分。所以,家长给孩子零花钱是必要的、也是非常有益的。”
家长支招:
1.将“金钱奖惩制”引入孩子生活
儿子上小学四年级的家长纪清涛表示:“我把一部分零花钱通过奖励的形式发给孩子,孩子的成绩不作为奖励和惩罚的标准,学习是个人责任,所以不应得到任何报酬。一般做家务和好人好事会给一定的奖励,让孩子认识到钱是需要劳动获得的,惩罚的几率很小,金额都在5角到2元之间,能让孩子有个”对错“的认识。”
帮助孩子制定零花钱使用计划吕冬梅的女儿刚上三年级,她表示给孩子零花钱是十分必要的,但不需要太多:“每周只给女儿10元的零花钱,帮她制定消费计划,鼓励孩子记小账本,通过花零花钱,孩子可以对交易形成基本的认识;孩子可以学会自己拿主意,因为零花钱有限的,而她想要的东西肯定会有很多,孩子从取舍中学会思考,变得有主见。”
2.监督孩子零花钱用在何处
家住莱山凤凰小区的唐小雁女士告诉记者:“我儿子刚上四年级,平常我让他把零花钱的使用情况记在账本上,一方面方便我去监督他零花钱使用方向,随时告诉他哪些能买哪些不该买;另一方面又能让孩子对自己零用钱的使用形成计划性和目的性,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
老师建议:
1.让孩子认识到钱的来之不易
家长可以给孩子讲讲或带孩子看看自己劳动的情形,让孩子知道家长劳动的辛苦,挣钱的不易,同时让他们懂得,只有劳动才有收获,教育他们爱惜父母的劳动,节约用钱。也可以在零用钱的发放上做文章,规定零用钱要按孩子每个月所做家务劳动的多少给予,让孩子通过劳动获得零用钱。这样既让孩子认识到钱的来之不易,又能得到很好的锻炼。
2.制定完善的零花钱给予计划与方案
把按劳和按需给予相结合,把各种家务劳动明码标价,在制定家务劳动获得零花钱方案的同时也要考虑孩子的紧急需求,可以让孩子以“预支工资”的形式提前购得急需物品,提高孩子的积极性。
3.根据各方面条件给予孩子适量的零用钱
家长可以根据自身家庭条件及孩子年龄和其周围环境来确定给孩子多少零用钱,要在孩子学前、小学、中学、高中、大学几个阶段分别根据孩子周边环境,周围孩子零用钱多少来确定自家孩子零用钱
4.让孩子养成储蓄的好习惯
在孩子五六岁时给孩子买个动物形状的储蓄罐,当有硬币或零钱时就让孩子放入储蓄罐中储存,逐渐培养孩子储蓄的兴趣,等孩子上学后可以给孩子在银行建立一个储蓄账户,把零用钱存入孩子的账户并告诉他花不掉的零花钱要存好,让小钱变大钱,最后买一件理想的物品或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这还能让孩子逐渐了解利率、零存整取等关于银行的金融知识。
家长教育孩子的困惑是什么
我想,家庭教育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家长的理念不对。
会有各种各样的表现。但结果会比较统一,就是跟孩子无法交流。造成代沟的出现。
我感觉,家长也是需要学习的。不是因为是家长说的都正确。主动学习之后,才会发现,不仅在知识方面。
所以,理念不对不怕,主动去学去改变,只有改变了自己,才会有希望改变孩子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孩子成长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往往与家庭教育缺失有关。一些孩子虽然得到了父母物质上的溺爱,却又陷入情感交流上的贫乏。我们的家庭教育存在哪些误区?有何破解良方?
管吃管穿管不了“心病” “非职业”家长“无证上岗”
“吃好,穿好,上最好的学校”,这是王先生的教子经,也是大部分家长认同的教育方法。这些家长认为,做一个好家长,就是要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质条件。
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翟红娟老师认为这种教育方法有失偏颇,她说:“父母要明确自己的教育地位和责任,你不仅是孩子的保姆,还是第一任启蒙老师。”因此,她建议家长在嘘寒问暖之外,要注重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
由于父母没通过培训便在家长这个“职位”上走马上任,以致多数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有些家长对孩子太过溺爱,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林女士的儿子在一所寄宿制学校读初中,一个月回家一次。“我现在天天都在担心他,一个人在外面有没有吃饱穿暖?碰到什么困难没有?”为此,林女士每天给儿子打一个电话。
有些家长则是对孩子的不良嗜好无能为力。孙女士自认是个失败的妈妈,因为作为教书育人的老师却连自己的儿子都教育不好。虽然戒网瘾机构鱼龙混杂,但教子无方的她只好病急乱投医,狠心把儿子送进一家戒网瘾机构,希望通过强化体力劳动尽快把这棵长歪了的小“树苗”扶正。
还有些家长是因为无法与孩子沟通而发愁。“每天都为了孩子忙乎,可孩子还是对我爱理不理。”家长辛苦,孩子却不领情:“整天只知道问分分分,你最关心的是分,不是你孩子。”甚至有无奈的家长表示:“谁能帮我教育孩子?出多少钱都可以。”
“替不了”的爹妈“顾不上”的学校 谁来补齐家庭教育短板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青少年时期性格、习惯的养成对孩子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而在此过程中,家长的作用又无可替代。”石家庄市十五中班主任张丽表示,相同的老师教出来的学生在性格、交往、学习等多方面表现出较大差距,这跟父母的言谈举止和对子女的教育方法有很大关系,因此家长要高度重视家庭教育。石家庄市十五中教育处主任张寿明说:“家长不能把学校当成托儿所,把孩子送进学校就万事大吉了,家长要多和老师沟通,及时根据孩子具体情况进行指导。”
“有些家长的家庭教育理念落后,方法不够科学,而学校又不可能替代家长。”据翟红娟老师介绍,为了解决家长不会教的问题,目前国内出现了各种形式的家长学校,专门为家长传授教育知识。
翟红娟说,家长学校一般有面授、网上家长学校、广播家长学校、电视家长学校四种形式。有些家长学校还自编了教材,我省的省家长学校组织编写的《家庭教育手册》就是其中较完备的一套。
是否有必要上家长学校,家长学校的实际教学效果如何,是当前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对此,省家长学校张艳辉打了这样一个比方:“孩子染上坏习惯就像生病一样,刚发现症状时不去医院诊治,等到晚期就难办了。”参加过家长学校的一位家长对笔者说:“以前孩子总和我对着干,我对他不是打就是骂。听老师讲完和孩子沟通的技巧后,我试着和他交流了几次,没想到我们爷俩居然能心平气和地谈话了。”据这位家长介绍,在家长学校,能得到教育专家权威指导,听优秀家长介绍经验,还能和其他家长一起讨论好的教育方法,很有针对性。
成人教育还是义务教育? 家长学校“夹缝求生”
教学方式形式各异,专业教材针对性强,可家长学校的发展却并不像想象中那样乐观。据省家长学校张艳辉介绍,全省有1000万中小学学生家长,但进入家长学校学习的只有1%左右。
根据相关文件,家长学校是“为提高家长素质和家庭教育水平而组织的成人教育机构,由教育行政部门主管,中小学、幼儿园主办,校务委员会负责家长学校的管理”。属于成人教育机构,却脱胎于义务教育阶段公立学校,注定家长学校在成人教育和义务教育之间有扯不清的渊源。身份不明,家长学校一“出生”便预示了其尴尬处境。
“根据义务教育全免政策规定,如果被界定为义务教育性质,那么家长学校绝对不能收一分钱。但实际上,家长学校的学员为家长也就是成年人,理应按照成人教育政策对待。”虽然据有关规定,“家长学校的办学经费,除主办单位和主管部门下拨外,可不以营利为目的,收取少量的办学经费,同时可筹措社会资金”,但目前资金压力仍让家长学校运营捉襟见肘。据家长学校有关负责人介绍,省家长学校中的广播和电视部分由省财政拨款,但慈善机构承诺的慈善基金目前还没到位。为了维持运营,学校向每位家长每年收取50元钱,包括一本教材、一年每周发行的家庭教育报、一张网络课堂上网卡和一年8节课。然而就是和成本相当的这50元钱,却引发颇多争议。个别家长抱怨:“教育孩子是学校的责任,教育不好就是老师的问题,怎么还让我掏钱来学习?”
专业师资的匮乏也是家庭教育面临的一大瓶颈。家长学校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各类高校中并未设置家庭教育专业,从事家庭教育培训工作的人员也多为教育心理学或教育学专业出身,家庭教育资格认定在国内也尚无统一标准。
值得一看:完整的教育都包括什么?
小表弟在本地一所响当当的大学毕业后,在县城高中找了份教书育人的工作。我想,这下好了,姑父姑母可以解放了。多年来,为了供两个表弟读书,姑父姑母包种了20多亩农田,每天最多能睡5个小时。大多时间在菜田间、家里、集市三点一线过来的。
可如今,姑父姑母的操劳并没有停止,说是为了给表弟读书,还欠下3万多块钱。我问,那大表弟已经工作7年多了,怎么还会有这么多债?姑母说,他工作第二年,刚攒了点钱,就谈了对象,然后就结婚,生孩子,哪有闲钱给我们?姑母说着,一脸的幸福,丝毫不觉得有什么不妥。我想问她,您已经60岁了,他们什么时候能让你们过几天不用忙碌的日子?我们自己可以照顾自己,他们生活的好就行了……听了姑母了话,我想,在父母眼里,为儿女忙也是幸福的。可是,作为儿女,于心何忍?
我不由得想到我的家庭。我和哥哥初中毕业后相继回家,哥哥是因为复读两年没有考上高中;而我,是因为偏科厉害没有考上。后来,哥哥参军到部队,我南下深圳成了流水线上的打工仔。现在,我们兄弟俩一个在部队当了军官,一个做了打工编辑,但在父母眼里,我和哥哥比起两个表弟还是差了一大截。虽然,我和哥哥都不觉得自己失败,可我们的父母一直觉得自己很失败,没有教育好子女。
今年暑假,小表弟到广州来玩。我到火车站接他。等地铁的时候,我让小表弟给姑父打个电话,报声平安。表弟说家里还没有装电话。我说现在装个电话才300块钱,怎么连个电话都不装?小表弟说以前大表弟工作第二年的时候,提了一下,后来觉得800元太贵了没有装。现在想装又觉得不如小灵通方便划算。那小灵通买了吗?我又问。小表弟说没有。我不再问为什么,只是问,那你们平时怎么跟家里联系?大表弟在离家70里远的一个政府部门工作,家也成在了那里;小表弟工作的学校也离家50里之多。表弟说很少联系,偶尔有事就打电话到邻居家,让他们喊姑父姑母接电话。小表弟还说很方便,就一墙之隔,喊一声就行了。可是姑父姑母接个电话却要跑进跑出两个大院子才行,而且下雨,天黑了都不安全,毕竟他们都60岁的人了。小表弟不再说什么,我也意识到自己一见面就给人家上课不妥当,便沉默了下来。坐在地铁上,我心里不由自主地想起,自己刚参加工作不久,就和哥哥一起凑了1300块钱给家里装了电话,为的是能经常打个电话回家,问问父母的身体好不好,汇报一下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那时电话费很贵,但不在父母身边的我和哥哥却时刻能知道父母的消息,知道母亲的肩周炎还痛不痛,家中的膏药还有没有;知道父亲的胃病又患了几次,知道他最近又喝醉了没有……
表弟到广州的第二天,正是广州39度的高温天气,不便出门,我和表弟聊天。表弟给我谈起这次来广州的畅想:买双NIKE鞋,买个好一点的乒乓球拍……看着他兴致昂扬的样子,我想起那次回家拜访姑父姑母时,他们蹲在大棚下吃着馒头就咸菜的情景。我问,你给过父母钱吗?小表弟摇摇头,说,我一个月才900元钱。我说,你不知道吧?姑父姑母在街上卖一天菜才赚10块20块钱,有时候更少。小表弟说,我哥工作快8年了,没有给过家里一分钱,结婚时,还花去了一大笔。我来之前,妈又给了我400块钱,让我买自行车。钱还放在那儿,暂没有用。我打算这几年攒点钱。好好游玩一下,结婚就没有机会了。
我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我16岁离开家就没有花过父母的钱,不是没有机会,是我觉得他们已经够苦了,作为他们的儿子,应该让他们活得轻松一点。前些日子,我和哥哥刚刚给父母策划了一次旅行。我想告诉他的是,外出游玩的机会并不受结婚的影响,而报养育之恩才是要趁早的,因为,父母只能陪我们走一段,晚了,可就真的没有机会了。
那天下班后回到住处,表弟坐在那里看电视,木几上的方便袋里放着一堆荔枝。表弟说,表哥,你也吃几个吧,这是我在路边买的,比家里便宜多了。我说,我不能吃这个,前几天吃了几颗,上火了,到现在还没有好呢。表弟一边看电视,一边剥荔枝,一会儿就剥了个精光。他说,在县城时,我花8块钱买了一斤,只是想吃个新鲜,没有想到,还没尝出味来,就剥完了。我问,你有没有买过这些东西让父母尝个鲜呢?表弟摇摇头。我去做饭了,心里却想起以前在内地工作时的情景。那时,我每次回家,都要买一些乡下很难买到的水果回家和父母一起吃,在回家的路上,我连尝一个都舍不得。而哥哥有战友从家里带土特产回来,也总是千方百计带回家和家人一起品尝。我想,我的父母是成功的,也是幸福的,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教会了我们懂得分享懂得报恩。
表弟在广州玩了7天,每天下班后,我都赶往超市买菜,回家做饭,每一餐都要忙上一个多小时,而表弟坐在那儿上网,或者看电视,悠然自得的样子让我想起自己曾寄人篱下的一段日子。那时,我刚到南方,住在一个老乡的宿舍。老乡每天上班后,我都会把他换下来的衣服给洗了,等他下班回到家里的时候,饭菜常常刚刚做好……我没有别的意思,我只是觉得我打搅了老乡,而他的工作又很忙,我只是力所能及地帮他做点事。那时,我22岁,而现在,25岁的表弟只会在吃饭的时候问,这里的鱼不贵吧?这里的鸡不贵吧?
表弟还要求我帮他借一部好一点的数码相机,我想了想,拒绝了。借个相机并不难,我对面的同事就有,但我有个原则,不向别人借钱,不向别人借心爱之物。而数码相机,往往都是别人的至爱。感谢父母,他们教会我如何与人相处。
那天晚上临睡前,表弟接了一个电话,说是有同学结婚,他对打电话来的同学说,你帮我封个200块钱的红包吧。挂了电话,他问我,200块少不少,我说不知道。
最终表弟没有买NIKE,他说这里的NIKE和家里的一个价;他说看中的一副球拍,摸摸袋子里的钱,又舍不得买了……他说,买了那个800多块的球拍之后,怕没有的回家的路费……我听了,什么话也没有说,我本来想给他买点什么,但不知为什么,和他交流了几次之后,我就放弃了给他买东西买车票的打算。本来,对他的付出,我是不需要回报的,但我不能容忍,他对自己的父母连一点点的报恩之心都没有!养育了他二十多年的父母他都不放在心中,别人对他的付出又岂能让他铭记在心?
终于,小表弟要离开广州了。在送他去车站的路上,他对我说,他这个暑假还可以领到1800块钱,准备到青岛或者黄山去玩一次……我想问一问他,什么时候给家里装个电话,但一想又咽回了肚里。父母是幸福的父母,儿子是成功的儿子,我怎么了我?在进站口,我看着表弟背着他来时的背包,提着我给他买的在车上吃的东西,走在人流中的背影,和来时一样的轻松。而在广州,却给我留下了一个新的发现,我想告诉我的父母,不必自责,你们是成功的。姑父姑母培养了两个只拥有文化的儿子,连基本的传统美德都忽略了。随着教育的普及,大学生已不是奇迹,而我所拥有的知识,却日益显得珍贵,你们给了我最好的教育,是最成功的父母。
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有什么作用?
家庭是孩子首先接受教育的地方,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因此,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中极为重要,甚至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那么指导家庭教育,是学校教师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为孩子创设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
随着社会的发展,离婚率日趋上升,这样的家庭将对孩子造成极大的伤害。这些孩子往往孤僻、任性、心理脆弱、承受力低、报复心强、学习成绩较差,因而我们一家都善于欣赏别人,学会了理解和宽容,从不当着孩子的面发脾气,让孩子生活在一个安定、幸福、和谐的环境中,孩子会受到极好的熏陶,并学会欣赏别人,能与同学友好相处。在家里,家长很少粗暴地训斥孩子,当他犯错误时,他们总是耐心地给他讲道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告诉他,如果父母是正确的,他必须听从;如果他是正确的,父母也坚决支持他。他们努力做到与孩子友好平等相处,绝不以辈份压人。
二、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
他们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努力给孩子最好的影响,让他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他们要求孩子像爸爸妈妈一样爱清洁、讲卫生、爱学习。只要孩子做得好,他们总是赞美他;不好的习惯慢慢改正,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他们很重视对孩子读书兴趣的培养。从一两岁的画报,到三四岁有看图的故事,孩子对书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很小的时候就看了不少书。孩子上小学前就会计算1000以内的加减法 会读很多古诗 人2000多汉字每到星期天、节假日,我们都会带他出去玩,到公园、游乐园,开阔孩子的知识视野 ,孩子自然开心,而他们更钟情于新华书店,他们对书的迷恋并不亚于当教师的我。
三、严格与慈爱并行
现在的孩子真是幸福,享受了许多现代文明的产物。我们既想办法为他提供优越的环境,也不忘对孩子进行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教育;我们会给他各式新奇的玩具,我们也会常常给他讲红军长征过草地吃草根树皮的故事。我们关心孩子的成长,但绝不仅看分数:当检查家庭作业发现错误时,我们会严格地指出来,但绝不会对他喝斥嘲讽;当他与同学发生纠纷时,我们爱他,但绝不袒护他。我们在努力地塑造他,我们希望他自尊自爱、自强自立,做一个坚强、勇敢的生活中的强者。
四、配合老师,作好学校教育工作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很重要,家长只有与学校与老师密切配合,才能更好的教育好孩子。孩子入学以后,虽然我们的工作很忙,常是早起晚睡,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不多,但我们经常通过孩子了解他在班上和学校的情况,也通过与老师的联系,检查作业,发现孩子在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对于学校的各项要求,我们老师对学生的爱与父母对子女的爱一样深。孩子在无数老师的辛勤培育下茁壮成长 ,从小学到初中、高中 、大学 到读研 , 一路走来 ,成绩都是非常的优秀。
国外五大教育典范值得家长学习
国外五大教育典范值得家长学习
育儿专家曾说,孩子的吃喝拉洒都是早教。对于孩子的教育,其实就渗透在生活的每个细节中。与各种学校教育和素质培养相比,非智力因素的心理品质与健全人格的欠缺,已经是我们目前教育再也不能忽视的重大问题。总结了值得学习的国外五大教育典范,不妨借鉴一下。
培养儿童的责任感
1920年,有一位11岁的美国男孩在踢足球时不小心踢碎了邻居家的玻璃,人家索赔12.50美元,闯了大祸的男孩向父亲认错后,父亲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他为难地说:“我没钱赔人家。”父亲说:“这12.50美元先借给你,一年后还我。”从此,这位男孩每逢周末、假日便外出辛勤打工,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终于挣足了12.50美元还给了父亲。这个男孩就是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里根。他在回忆这件事时说:“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过失,使我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家长要教育孩子从小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只要是孩子独立行为的结果,就要鼓励孩子敢做敢当。家长不要替孩子承担一切,这样会淡化孩子的责任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激发儿童的上进心
爱迪生小的时了侯曾经被他的班主任老师看成是最“笨”的学生。但是,他的母亲却认为,老师当面骂学生“笨”,这恰恰说明了老师自己的无能。爱迪生的妈妈把爱迪生接回家,按照儿童的心理特点进行教育,并千方百计鼓励他多做各种各样的实验。爱迪生后来之所以能成为世界闻名的大发明家、大科学家,这与母亲的教育、与母亲恰当地应用期望效应是分不开的。
家长的期望对子女的成长有巨大的影响。心理学的调查表明,家长期望水平越高,他们子女的智商和学习成绩相应也越高。反之亦然。
捕捉儿童成才的敏感区
在19世纪著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很小的时候,有一次父亲叫他画静物写生,对象是插满秋萝的花瓶。等到麦克斯韦画完交卷时,父亲边看边笑了起来,因为满纸涂的都是几何图形:花瓶是梯形,菊花成了大大小小的圆圈,还有一些奇奇怪怪的三角形,大概是表示叶子的。细心的父亲立即发现小麦克斯韦对数学特别敏感。于是父亲就开始教他几何学,后来又教他代数。果然,麦克斯韦不久就在数学方面显示了惊人的才华。
凡是发育正常的孩子,大多在五、六岁时就开始在某一方面表现出一种极特殊的敏感和强烈的好奇。倘若父母能够迅速及时地捕捉孩子的“敏感区”,顺势予以引导,会为孩子的成才打开通道。
培养儿童独立生活能力和劳动训练
在德国,6—10岁的孩子要帮助父母洗碗、扫地和买东西;10~14岁的孩子要参加修鞋草坪之类的劳动。在美国,1岁多的孩子基本上都是自己吃饭,父母将孩子“绑”在椅子上,把食物放在他们的小桌上,让孩子自己用小刀叉动手吃饭,几乎看不到父母端着饭碗追着孩子喂饭的情景。在美国、日本、英国教育法规中,还有专门条款规定孩子的劳动时间,家庭和学校均不得剥夺孩子的这一权利。
现在的家长都为孩子们提供了十分优越的生活和学习条件,由此也带来了一个不容忽视的教育弊端:过度保护。而且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从小让孩子接受必要的劳动训练,是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吃苦精神,形成良好心态和健康人格的重要一课。
在实践中教育儿童
在瑞典,2岁多的小班学生最初学的单词除了“你好、谢谢”以外,都是森林里的植物及野果的名称。夏天,每星期中有两天老师会带小宝贝们到森林里玩耍或做小试验。例如,在地上挖几个坑,分别将塑料袋、纸、玻璃、香蕉皮等埋入,过几个星期后再挖出来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据此对小孩讲解土地可以或不可以吸收哪些垃圾。像土地不会吸收玻璃,而且还会伤害到人和动物的脚,太阳光反射聚焦还会引起火灾。瑞典的环境建设搞得那么好,这与自身从小受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与理论教育相比,实践教育更加形象直观,便于儿童接受,瑞典这种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孩子对大自然的接受、对生活及人类的热爱的教育方法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家园共育《什么教育值得家长花钱花时间》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什么是教育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