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每个厌学孩子的背后,都有段不为人知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1-01-07

教育孩子的听课笔记。

每一个小孩都有无限的潜能,家园共育可以让孩子的潜能更好的激发出来!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需要互相包容,以正确的教育方法,让孩子在成长的天空里展翅高飞。那么,家长可以配合教师做哪些工作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每个厌学孩子的背后,都有段不为人知的故事”,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孩子为什么会厌学?这是家长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大人们总是认为学生时代是孩子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也许是自身抱着对学生时代的怀念之情才会把这种想法寄托在孩子身上,但是你知道孩子厌学背后的原因吗?

1、他应该一直优秀

“老师,这几天我都要崩溃了,我感觉我活不下去了……”之后,是长达五分钟的嚎啕大哭。

这是一位初二男孩儿的妈妈,因为用尽各种招数也无法让孩子用心去学习而感到绝望。现在每天伴随她的,是和孩子不断的冷战和争吵。

其实,这个男孩之前挺乖的,小学的时候一直特别听话,学习认真,成绩名列前茅,一直是家长的骄傲,并如愿以偿的考上了当地的重点初中。可是上了初中以后,情况变了,孩子成绩只能排到中游。

家长急了,以前一个总拿第一的孩子怎么能这样,他应该一直优秀的!

于是各种方法轮流上演:报班、讲道理、下任务、看着……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反而越来越僵。

妈妈突然发现,不知不觉中自己居然和孩子正常说一句话都难,别提管孩子了!

我们往往会有一种惯性思维,优秀的孩子必需一直名列前茅,熟不知孩子年级越高竞争就越大,对孩子不恰当的期望往往会把孩子逼向相反的方向。

对于厌学的孩子来说,厌的可能不是学,是被别人逼着去学!

2、教育孩子永远绕不开“关系”

作为家长,教育孩子的第一要素是什么?

可能这个问题会让很多人心生疑惑,也可能引起争议。在我看来,教育孩子的第一要素绝对是关系。如果你连和孩子的关系都处理不好,那么你说什么他都不会听,又谈什么教育孩子呢?

就拿孩子厌学这件事来说,每个厌学孩子背后都有属于他自己的痛苦,但他会告诉你吗?绝大多数孩子不会!因为他认为你不理解他,说了也是白说,还有可能招来一通臭骂。但是要解决孩子厌学的问题,了解孩子厌学真正原因是最重要的一环,你理解不了,就永远难以解决这个问题。

我曾遇到这样一个例子,一个初二的女孩儿早晨起来突然说不想去上学了,情绪很激动,而之前一点征兆都没有。家长又是劝又是骂还把老师请到了家里就是不管用,最后得知孩子不想去学校的原因是和她最好的朋友闹矛盾了,躲在家里不敢去面对。最后请她的小伙伴帮忙发了一条信息:“你来上学吧,想你了”!这孩子第二天早早就起来自己惦记着要去上学。事情简单的出乎家长的意料!

所以说,作为家长,能让你的孩子凡事都愿意和你说绝对是件幸运的事。我们都知道要人情往来互相尊重维系关系,到了孩子这里似乎把这个道理全忘了。你的孩子是孩子不错,他也是个独立的人,七情六欲样样不少。

所以说,像对待成人一样尊重你的孩子,获得他的认同,你讲给他的道理他才会听。

3、别不信,每个孩子都想学习出色

可能你会疑惑了,我尊重孩子他乱来怎么办,我不能看他不学习也不闻不问吧。

尊重孩子不是纵容孩子,也不是不能管教孩子,而是更加关注他们的精神世界。现在的孩子,物质上基本不缺,反而精神世界比较匮乏。这也是那么多孩子疯狂迷恋网络的原因之一。而很多家长忽略孩子感受严格管孩子的一个让人无奈的逻辑就是:我不管他他指定会变坏!

你仔细回忆一下,孩子小的时候会不会一放学回家啥也顾不上兴奋的和你说妈妈我今天考了100分!你再回忆一下你所见到的成绩出色的不出色的孩子取得进步时候的眼神,绝对会满是喜悦、明亮很多!每个孩子都享受获得成就感的喜悦,也都生来就有学习的需要,可是第一名只有一人,能被称之为优秀的总是少部分,这时候孩子怎么办?迷茫的失望的绝望的坚持的都有,周围的的人还一个劲唠叨他指责他逼迫他,就是没人理解他,再大的热情也会消磨掉!

所以,换换你的思维吧,你的孩子他想要学习出色。你看不到这一点,只是因为他已经习惯了无能为力。

4、对自己比对孩子好点的家长,更容易养出优秀的孩子

孩子是上天给予每个家庭最好的礼物,但并不是每个家庭都能承受这份礼物带来的变化。

孩子的来临,让一切都变了,夫妻间曾经投注给彼此的目光,都转移到了孩子身上。关于孩子的事情,总会被提到第一位。在一个家庭里,亲子关系往往会取代夫妻关系成为第一关系。你会发现,之前频繁联系的朋友、闺蜜渐渐很少联系;恩爱的夫妻,给对方的关注渐渐减少(这里是指程度上的变化,而非绝对变化),大家都在忙着照顾孩子。不知不觉中,孩子就成为一个家庭核心中的核心了。

这个时候,孩子成为了你生命中最重要的的一部分,你的精神寄托全转移到孩子身上了。

这时候你可以想象一下孩子背负的压力有多大?我曾和同事讨论一个话题:“是否越是全职妈妈的家庭,孩子越容易叛逆、厌学”。我一直持有肯定态度,因为在这样的背景下,妈妈所有的寄托和希望都压在了孩子身上。孩子出问题了她会感觉自己一无所有了,因此她会拼命地把孩子的一言一行攥在手里,拼命地对孩子好,以便让自己更有安全感。

人都有一种本能,谁对自己好,他就要报恩,于是孩子自己也想要学习出色。可是当孩子发现他用尽所有力气也达不到家长要求的时候,他会怎么做呢?逃!逃离这种难以忍受的精神压力!于是你看到了孩子各种令你不满意的表现。可是这个时候想要处理问题已经不是那么容易了!

所以说,家长对自己好一点,有自己的生活和喜好追求,对孩子的寄托就好少一点。而孩子也多了一点自由的空间。这点空间会让他出于自己的喜好去学习而不必背负太沉重的负担,他更容易在学习中找到快乐!

5、如何帮助厌学的孩子

第一、正视自己的教育。可能从来都不会有人和你讲这一点,厌学就厌学,讲这个干吗?曾经有一个学生,他退学的原因是,学习经济管理根本就不是他想要的。他高考填志愿想学历史的时候被所有人嘲笑,说脑子进水才会学历史。后来这个同学尽管经济学得很好还是要求退学。事实上,每年考上大学又退学的孩子很多。如果愿意,你可以再问问周边的朋友,学习专业和孩未来从事职业有多大关系?如果作为家长教育里只有成绩而没有考虑到孩子的精神需求,孩子厌学的问题你处理不了。

第二、找出孩子厌学的原因,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这里不赘述。

第三、根据找出的具体原因解决问题。知道具体原因后问题往往就简单了,如果你感觉自己处理不了,可以查阅资料,观看相关课程,咨询相关专家,都可以让你快速处理问题。

第四、最核心的一点,还是要不断学习,开拓自己的视野。家长是最不好做的差事之一,我们大部分人都是第一次教育孩子,而也往往都是只有这一次。作为一个新手,不知不觉中会有很多不当的教育行为,而这些不当的教育行为往往都会酿成我们不愿见到的苦果,修复起来相当艰难。所以,保证自己能够做到合理的教育孩子,是避免各种问题的最佳途径。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深度开发宝宝不为人知的天赋


科学家们对11个半月大的宝宝进行观察试验,让宝宝坐在母亲腿上观察表演。演出的第一幕是从一个蓝色的吊箱里吊起一个橘黄色的大块物件,让橘黄色块缓慢地穿过舞台,然后重新放回箱子里。如此重复6次。第二幕与此相似,只是橘黄色块小了一些。结果科学家们惊奇地发现,男宝宝似乎根本注意不到物块之间的大小差异,而女宝宝在看到变小了的色块时立刻显得十分激动,并发出各种表达情绪的声音。这个科学实验证实了一个众所周知的道理,即女宝宝的骨骼、肌肉和神经发育比男宝宝快。因此,女宝宝通常说话比男宝宝早。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认为女孩的左脑神经比男孩发育得快,而左脑分管语言能力,直接影响宝宝使用词汇、拼写和记忆事物的能力。正因为如此,女宝宝在分辨橘黄色块时比男宝宝更为敏感。

宝宝不是一个被动的空容器,需要大人去填塞,相反,宝宝会因“内在需求”而主动探索周围的世界,获得他需要的一切。及时观察到宝宝的“内在需要”,尊重宝宝的这种需要,并施以援手,为宝宝创造适合他成长的外部环境,爸妈就可以最恰当的方式帮他好好地长大成人!就教育的立场来说,大人能做的,是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提供给他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任由宝宝在其中自由地选择,从而使宝宝不受干扰地满足他的内在需要,使生命能够自然地发展,一步一步建构成一个完美的人。

宝宝需要什么,我们就给予他什么,就像植物需要阳光、水分和空气,我们就该为它们提供这一切。顺乎自然就是最大的真理。

宝宝神经系统的塑造取决于他成长的环境,就好比植物趋光一样。植物的趋光取决于它的遗传基因,至于植物究竟朝着哪个方向生长则取决于阳光来自哪个方向,后天的培养就是早期教育的阳光。宝宝天生具有早期学习的潜能,爸妈的责任就是创造条件,紧跟宝宝的需要把他的潜能发掘出来。

虽然遗传基因不可更改,但是适当的早期教育可以创造差异,也就是说天赋是被培养和激发的,而不是被发现的。早一天让宝宝开始早期学习,就可以早一天挖掘出宝宝的潜能,激发宝宝的特殊天赋。一旦错过了宝宝某种技能发育的敏感期,宝宝就可能面临很多的问题。只要跟着宝宝的需要走,不管这一切是否与育儿指南相符,我们都可以坚定地说上一句:我们没有错!

对宝宝来说,文字不是一种符号,它仅仅是平面的比较特别的物体而已。既然如此,识字与识物又有什么区别呢?识字的活动又何必因为宝宝年龄太小而一棍子打死呢?只要宝宝感兴趣,为什么不可以满足他的要求?想想孔子,想想孔子的因材施教,我们跟上古人的步伐了吗?

孩子不为人知的潜能 你知道吗?


英国一个名叫艾瑞斯.格瑞斯.哈姆肖(IrisGraceHalmshaw)的三岁小姑娘去年被诊断出患有自闭症,医生建议她可以尝试艺术治疗。于是小艾瑞斯开始用画笔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出乎意料的是她的画在艺术界引起不少轰动,作品拍卖售价竟高达800多英镑(约人民币7700元)。其实,每个宝宝都像小超人,在平凡的外表下有着不为人知的潜能,家长千万不要忽视了。你要相信,每个宝宝都有属于他自己的“超能力”,只是很容易被“粗心”的我们忽视了。家长不妨细心观察,找到宝宝的潜能与爱好。

一、潜在能力的15种表现

1、语言才能:善于用语言描述所听到的各种声响;常给孩子朗读的故事,要是你更换了里面的某个词,孩子就会说读错了,并加以纠正;喜欢对人讲故事,而且讲得绘声绘色。

2、音乐才能:喜欢伴随乐器的弹奏演唱;喜欢倾听各种乐器发出的声响,并能根据声响准确地判断出是什么乐器;能准确地记忆诗歌和电视里经常播放的乐曲。

3、社交才能:善于观察父母的心情,领会父母的忧与乐;落落大方,动作优雅懂礼貌;看见生人时会说“他好像某某人”之类的话。

4、想象能力:善于辨别方向,极少迷路;乘车时,对经过的站名或路标记得清清楚楚,并向你提起什么时候曾经来过这相地方;喜欢东写西画,形象逼真地勾勒各种物体。

5、运动智能:喜欢自己动手,很多东西一学就会;喜欢东写西画,形象逼真地勾勒各种物体。

二、怎么发展宝宝的这些潜能

1、语言才能:

讲故事

妈妈每天晚上给宝宝睡前讲故事,故事、素材的积累能够让宝宝不断地观察学习,积累词汇;宝宝年纪稍长,就可以鼓励他跟你讲故事,比如复述今天老师讲的白雪公主故事,或者几天前妈妈说的那个小红帽故事。

演讲

家长不但要鼓励孩子多说,而且还应该对孩子说话的内容给予引导。比如家长给孩子一个小主题,让孩子自由发挥随意演讲,或者说说他认为有趣的事,说完后家长可以给他一些指导意见,宝宝锻炼了口才,同时也建立了自信。

2、音乐才能:

用孩子懂的方式传递音乐

对小宝宝,妈妈可以哼着歌或者放着轻柔的音乐,帮宝宝做个轻抚按摩;对大宝宝,妈妈可以带领他跟着节奏拍手、踏脚或敲奏小乐器,感应音乐的拍子;或者拿着纱巾,舞出旋律的高低,甚至亲子间的传球,都可在感应乐曲中传递音乐的美好。

玩音乐,不分形式

家长可以让宝宝试着敲打锅碗瓢盆,制造出音色高低不同的声响。用塑料调羹敲出些柔和的“叮叮”声,或是用木制的勺子敲打出“嗵嗵”的声音。挑选一些宝宝平常喜欢的童谣或是歌曲,一边唱一边用手边的小道具来增加特殊的音响效果,用铁锅和铲子敲打出相应的节奏。

3、社交才能:

多让孩子与人相处

幼儿园是个扩大宝宝圈子、学习人际交往的最好平台,家长也可以多带宝宝去公园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宝宝在玩乐的过程中学习和陌生人相识、相处的人际技能。

在游戏中让宝宝学会角色转换

和宝宝玩角色扮演游戏,让他“真实”地感受到不同角色有着不同的想法,学会逐渐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比如妈妈拒绝分享玩具,可以让宝宝感受到“被拒绝很受伤”的心理感受。

4、丰富想象力:

制作手工艺品

提供一些废旧的材料,比如彩纸、纸盒、纽扣等等,鼓励宝宝自己用这些材料动手制作一些生动有趣的手工作品:比如用酸奶盒子做成小汽车、用糖纸和橡皮筋做成娃娃裙子等等。创造的过程能够激发宝宝潜在的想象力。

5、运动智能:

和孩子玩平衡游戏

用纸牌或者铅笔搭金三角结构,或者用空矿泉水瓶逐个搭高,有时候和宝宝一起玩单脚投掷纸团的游戏,这些能够很好地锻炼宝宝的平衡感和肢体的协调运动。

鼓励孩子拆装东西

宝宝是个小破坏家,但是如果家长能够引导宝宝将拆散的东西重新组装起来,比如小汽车或者一些小型电器拆了重装,能够很好地锻炼宝宝的动手能力。

每个优秀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聪明的家长


这个话题看上去很大,也不是绝对,但确是我切实的体会。

我有幸结识了很多牛家长。他们可能从事着不同的工作,有着不一样的教育背景,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拥有一个优秀的孩子。这些孩子不但有好的学习成绩,还都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阳光的性格,甚至是多才多艺、爱好广泛。正因为这些,在小升初的较量中,孩子们都取得了胜利,成为了人们口中的牛孩。

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成绩不好、脾气大、顶嘴……,似乎孩子们拥有了太多的问题。孩子,你怎么会长成这样?你是不是也会这样想?如果这样,那你就错了!

在问责孩子的时候,作为家长的你,有没有问责自己呢?

孩子的学习习惯不好,作为家长有没有要求过孩子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你会说:"我要求了!"也许你真的要求了,但是你有没认真的执行呢?有没有只是嘴上说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手上确帮孩子削着铅笔,收拾着书包呢?也许,削铅笔收书包都是小事情,但是就是这些小事无形中让孩子的学习依赖情绪产生,并滋长。

孩子的成绩不理想时,你是一味的发火责难,还是帮助孩子分析试卷找出问题?孩子学习时,你是创造安静的环境,还是在一旁看电视嗑瓜子?孩子取得成绩时,你是盲目的物质奖励了事,还是适度的赞扬?孩子不听你的意见,大发脾气的时候,你又没有想到你也曾经没有用心的倾听孩子的意见,你也用发脾气来解决问题?

学习,不应该是孩子一个人独立去面对的事情。在我看来,学习是一个综合事件,它包括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成绩。而学习成绩的好坏是这几个方面的表面现象。作为家长,应该协助孩子去完成这个综合而复杂的事情。

我儿子今年上小学二年级,在学校是班长,同学关系不错、性格不错、学习成绩不错。很多家长都对我说过,你家儿子省心!是的,从结果看我家儿子的确是省心。但是在这省心的背后,就是我费心。在学习态度上,我希望孩子明白学习是一生持续的,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学习任务。而学习,也不只限制在语文数学英语上,学习的内涵很大。正所谓胸怀宽广、放眼世界。在学习习惯上,我更是严格要求。一直以来我们都有学习计划表,起初是由我定制,孩子执行。随着孩子的长大,这个任务现在已经由他自己完成了。每月的学习任务,要明确的分配到每周,每日又要有计划的执行。同时,根据每个月的实际情况进行一些调整。这样一份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表,不但让孩子无形中学会了时间管理,也让孩子有更多游戏的时间。学习不再是一件压在身上的大山!除了学习计划表,孩子在学习时,我和孩子爸爸,看看书,看看报,做些工作上的事情。既能保持一个安静的环境,也能有助于孩子理解"学习是一生的事情"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上,首先家长应该清楚的知道自己孩子的优点和缺点,不能盲目的护短。很多家长都把孩子学习上的错误归结为"马虎"。出现错题的时候,要分析是假"马虎"还是真不会。比如计算,有的时候表现出来是孩子看错了符号或者结果错了,但是实际上可能就是孩子掌握的不够熟练。真的熟练了不会算错也不会看错。对于不会的题目,家长要帮助孩子进行学习,不要一下子告诉孩子解题的思路和答案,要引导着孩子去考虑题目。如果实在给孩子讲不明白,一定及早向老师求助。不要担心面子问题。有了端正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成绩自然优秀。

老话总是说,孩子是小树,要灌溉要修枝。而我们做家长的就是那辛勤的园艺工。这棵小树长得是否茁壮,是否能够成为栋梁之才,全靠您的培育方法啦!

每个熊孩子背后,都有一个熊家长


小长假刚结束,出去玩耍的你有没有遭遇到很多熊孩子?

在电影院里,在飞机上,在你想安静度过某个下午的一切场所……

今天来聊一聊憋了很久的熊孩子们

有一次我在宜家买热狗,排队时看到一个小女孩的妈妈示意她去买东西。小女孩插入队伍中,转动着机灵的小眼睛观望四周,然后迅速挤向队伍前方。当时排队的人非常多,在曲折的环形队伍里她的插队之举并不显眼。

小女孩挤过几个人到了队伍前列,我看着有的大人好心让她排到自己前面,有的则不予理会。小女孩并没满足当前的排位,继续又挤过了几个人,早早买到食物并跨过护栏递给了在外等候的妈妈。

我买完东西后走到女孩妈妈面前对她说:

“我本来想当时就提示小朋友不可以插队,但忍住了。因为这明显不是小孩的错,是家长的失误。希望您以后能让她知道在公共场合插队是错误的,任何一种形式的投机取巧也都是错误的。”

可能在一些人眼里我这样做有点刻薄和多事,把一件看起来“没什么大不了的事”上纲上线。

很多人会说,小孩子不懂事,就让着他嘛,你去跟一个小孩子计较什么?

但我试图对抗的,是每个“熊孩子”背后一定存在的那位“熊家长”。

小孩子不懂事不是他的错,但对孩子最好的保护绝不是任由他高兴就好,而是教导他去做对的事:当他在飞机火车上大喊大叫时,当他用力踹别人座椅时,当他哭闹着要随地大小便时,当他不礼貌的跟人讲话时……作为家长需要及时控制,在无法控制时则有必要向受到干扰的人解释和道歉。

我们都知道小孩子的行为非常难以控制,无法控制小孩不是家长的错误,但认为这种对别人的打扰理所当然就是非常可怕的行为了。

这种干扰对家长们已然习以为常,但对他人始终是一种冒犯。体谅和理解是一种气度,你不能要求他人一定要有气度。

有一次我和朋友在咖啡馆喝东西,一个妈妈正带着一个还不太会说话的小朋友独自用餐。小朋友从头至尾在大声哭喊、尖叫、摔盘子扔食物,妈妈对小孩束手无策,于是很快就置之不管了。

在小孩无尽的吵闹声中,所有人都难以正常聊天了。我和朋友忍无可忍正准备离开,却看到一个客人走了过去。

客人对妈妈说:“我知道你自己带着小孩很不容易,这么小的小孩也很难控制。但这是公共空间,我们每个人都想在这里过一个轻松安静的下午,而不是一直被干扰。如果您还不能控制您的小孩,我觉得您需要离开这里。”

看到这一幕时朋友告诉我,她小时候就非常非常吵闹,所以在有行为控制能力之前,父母都坚决不会带她到公共场所。

这位妈妈没有争吵,当然也没有离开。我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和评判这个客人的举动,但我很佩服这个人顶住道德审判的压力去说出这番话。毕竟,这件本来该由店家出面解决的问题非常不恰当地留给了一个顾客。

在中国,教导我们长大的是“人情”大于“事理”的价值观,所以在这些时刻我们的意识往往告诉我们要理解和谦让,用沉默来表达不满足矣。但人情和事理并非矛盾,我们尊重有自知力的家长,但也绝不该谦让那些比孩子更无知的大人。

在剧场和电影院我无数次遇到这种情况,小孩子会忍不住把一切他脑子里的话大声说出来,而家长也乐此不疲地回应,全然不顾公共场所的基本礼貌。

有一次我在剧场低声提醒前排热烈讨论剧情的小孩的家长安静一点,却被家长反问,我们说我们的关你什么事?小孩用难以置信的成熟口吻跟着反问,对啊,关你什么事?我回答,因为你们实在太大声,影响到别人了。他们不屑的哼了一声,继续自顾自大声讨论。(遇到这种情况建议大家直接去找剧场或影院工作人员处理,他们有义务阻止干扰观众的噪音或者合理清场)

每当这种时刻我都觉得可悲大于可笑,不敢想象这样的小孩未来会变成一个怎样的大人。成为一个合格的家长,不仅要给小孩足够多的爱和保护,而是要尽力让他成为一个更好的大人啊!

我们不能因为面对的是一个孩子,就去切换另一套处事标准。正如我们面对一些老人,当他们毫无道理的倚老卖老,当他们因为年龄而无理地行使特权时,我们也完全有理由拒绝。

记得有一次在伦敦,我给刚上地铁的一个老奶奶让座位,她很吃惊的看着我说,很感谢你,但我看起来真的有那么老吗?

当时我觉得十分羞愧,感到自己的举动对她造成了一点冒犯:她认为自己能够照顾自己,并不需要别人的帮助。

所以说,一个人值得尊重的不是年纪,而是阅历,我们礼让的原因也不是同情弱小,而是礼貌尊重。社会文明的基本规则是不针对年龄和阶层的,是通用于人类的准则。

这个世界上的很多准则都是由那些看起来“没什么大不了”的小事组成的,这让我们更有必要去做一个注重细节的人,去注意自身对他们的影响。

面对非道德行为,我们需要采用的方法是告知而不是吵架,是提醒而非指责。

在任何时刻,都不要轻易把自己置于特殊群体之中看待。毕竟,特权不是自己定义的,而是群体给予的,所以更要学会尊重群体的声音。

育儿心得: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


育儿心得: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作为父母只需要引导他说出他的想法,并帮他判断他的想法好不好就行了,没有必要帮他出主意,更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和意愿强加给孩子,这一点对培养孩子的独立思维能力很重要。

硕硕不止一次的问我:妈妈我想当班长,我怎么做才能实现愿望?

我从来没有说过“你应该应该怎样怎样”的话,而是问他,你觉得应该怎样做才能当班长?

他告诉我:要当班长应该先想办法当小组长,再当领读班长,如果这写职务干好了,就有希望当班长。

我告诉他,主意不错。

我问他:怎样才能当上小组长?

他告诉我:自己在小组中,表现好,学习好,被老师发现后,就会当上小组长。

我又问他:怎样才能当上领读班长?

他告诉我:课文背的好,能读的有感情读课文,就有希望当领读班长。

我说:有道理,你可以试试看

几天后,我问他当小组长的事情办得怎样?

他告诉我,在老师眼里自己应该是中下等学生,除了学习还行之外,其他方面都一般,看来要被老师认可,挺难。

我告诉他:自己再想想办法,如何让其他方面变好,或许会有所改变,一定不要轻易地说自己不行。

他说:自己试过了,没有什么好办法,而且,班主任对班长挺认可的,不太可能换班长,看来当班长的希望不大

我问他:除了班长之外,有没有其他适合的班干部可当

没想到他竟告诉我:他觉得自己当体育班长有希望,因为他会的体育项目挺多,而且老师不太在意体育班长的其他方面。

我说:找机会试试

二年级下学期,硕硕说:妈妈,当体育班长的机会来了,原来的体育班长犯了错误,老师把他撤了,要公开竞选。

我说:需要怎样做?

他说:写好竞聘稿就行

我找出电脑,让他百度搜索:体育班长竞选稿,然后,仿照着写,而且,他还郑重其事的把竞选稿给背过了。

竞选那天,他发着烧,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次公开演讲,而且,全票通过。

竞选完,他委托老师打电话,自己发烧难受让我提前去接他。

就这样,孩子凭自己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成功完成一些愿望。

事实证明,孩子的想法跟大人的想法一样多,你只要引导就好,不要抹煞孩子想的权力。

有趣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幽默的妈妈


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大都严肃多于宽容,古语有云“慈母多败儿”便可见一斑,殊不知,妈妈情绪平和是对孩子最伟大的教育,情绪平和幽默有趣的妈妈才能给家庭生活增添更多乐趣,才能培养活泼开朗的健康孩子。

幽默是一种快乐的味道,通过本周共读《幽默沟通学》我也领会到幽默沟通十二招的小皮毛,现在和大家分享探讨一下~

儿子睡懒觉,夸张幽默叫起床

儿子有时晚上玩得太晚第二天早上赖床起不来,就摸摸他的小屁屁夸张地大叫:“快起床啦,快起床啦,太阳晒屁屁了,再不起来,这个又白又嫩的可爱小屁屁就变成黑炭小屁股了!”然后就挠儿子痒痒,儿子就“咯咯咯”地笑着醒来。

儿子小骄傲,类比幽默冷一冷

儿子是家里独苗一根,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有时会恃宠生娇,有次儿子无不自豪地说:“我爸最疼我。”我冷冷地看了他一眼说:“我爸更疼我。”儿子无语,他知道外公的好因此无法反驳。

儿子爱撒娇,悬念幽默更入心

晚上亲子时光,儿子悠悠地感叹:“妈妈不爱我。”我惊恐万分,众所周知,我在儿子身上是用了洪荒之力的爱的,休息时间都是在陪儿子的呢,怎么还不爱了呢?我问儿子:“妈妈怎么就不爱你了呢?”儿子指着我手中的手机说:“妈妈爱手机不爱我。”我汗颜,原来我在儿子眼中是手机控啊,从此吸取教训,在儿子面前尽量不碰手机。

儿子不守约,曲解经典来解围

下班回家看到儿子在看动画片《海底小纵队》,我生气地批评他:“不是说好了上学期间不看动画片,周末放假才可以看的吗?”儿子故作无辜状说“:妈妈不是说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吗?我写完作业,想知道多点海底知识就看一会电视学习一下咯。”

儿子小调皮,断章取义引人笑

今年年初开学时买了一张贴纸合集给儿子,想着儿子每次表现好就奖励他一张小贴纸,谁知儿子趁我不注意将整张纸都剪碎了,我责怪他,他说不关他事,是春风的错。我疑惑,儿子说:“二月春风似剪刀。”

儿子不服输,欲擒故纵减压力

刚上小学时儿子做什么事老是不服输,什么都要赢,输了就不开心,我们怕他压力太大,常常引导。有次玩五子棋他输了,憋着气,我打趣说:“宝贝那么想赢啊?赢了那么有意思吗?那妈妈就让你赢吧,反正赢了是儿子,输了才是妈妈。”儿子稍微平静一点问我为什么赢了是儿子,输了是妈妈,我说:“失败乃成功之母啊,失败是妈妈,成功是儿子。”儿子听后笑嘻嘻说:“原来输了也不是特别不好嘛。”之后儿子比赛输了或作业没拿A+都不会那么不开心了,会幽默地来一句“失败是成功的妈妈嘛。”

儿子买玩具,以谬还谬来转移

儿子家里玩具车太多,有次逛商场时他又想买玩具车,我跟他说:“你不是有很多车了吗?怎么还买?”儿子说:“我就缺这款。”我说:“你还缺车位呢,等你有了车位再买车吧。”

儿子逗爸爸,偷换概念显亲密

宝爸亲着儿子亲昵地说:“最爱这个儿子。”儿子调皮地问:“你有多少个儿子啊?最爱这个,还有其他个吗?”

儿子不卫生,指桑骂槐来纠正

儿子幼儿园有个同学小C,吃饭喜欢抠鼻屎,不讲究个人卫生还调皮捣蛋,常给老师批评,我们不喜欢儿子跟他玩,怕近墨者黑。儿子如果不注意个人卫生时,我们就会夸张地说:“奇怪,我们家怎么来了个小C二号。”儿子就知道自己做错什么,马上改正了。

儿子受欺负,一语双关帮化解

儿子和爸爸睡前喜欢打闹一番才睡,每次宝爸老是压着儿子取乐,以逗乐欺负儿子为乐,我怕宝爸压伤儿子,就故意对儿子说:“看来爸爸对你的爱真是重如泰山啊!”

儿子做家务,大词小用更积极

有时在家宝爸懒得动就交代儿子帮忙做某件事情,让儿子做事也就算了,他还跟儿子说:“你是优秀小士兵。小士兵,快快行动,快快快,迟了不妙!”儿子就调皮地敬礼说:“首长,接收指令,保证完成任务。”

儿子粘爸妈,自相矛盾小萌娃

儿子从小跟我们睡,六岁时开始分床睡,谁知老是偷偷跑来粘着我们睡,于是跟儿子约法三章,如果坚持三天乖乖自己睡就买一个玩具奖励,坚持七天就买两个玩具奖励,儿子说:“三天一个玩具很好,七天两个玩具更好,我看坚持七天不错,不过我还是选择三天算了,不要太贪心了。”

以上对幽默十二招的育儿版理解也不知道是否贴切到位,如有不妥,权当娱乐。不过幽默真的是父母和孩子间非常有效的沟通,在亲子沟通方面,幽默很关键,如果孩子犯错一味地责骂真的没有幽默来得更有效。一个小幽默,既可以教育孩子,又可以表达我们对孩子浓浓的爱,让孩子愉快成长,幽默育儿,何乐而不为呢?

那些玻璃心的孩子,背后都有怎样的父母?


那些玻璃心的孩子,背后都有怎样的父母?

作为一名老师,我发现近年来父母经常用“校园欺凌”这个词来定义孩子们之间发生的矛盾。校园欺凌对孩子来说是一场噩梦,但“校园欺凌”有其具体的含义。

“Stopbullying.gov”网站将“校园欺凌”定义为:发生在学生之间的一种恶意攻击行为,包括威胁、传播谣言、故意排挤他人等。

该网站称,校园欺凌有一个前提:欺凌者和被欺凌者,在力量强弱、受欢迎程度、信息获取等各面,实力都不均等。而且校园欺凌存在“反复性”,这种行为会经常发生,欺凌者“常常”欺负弱者。

当发生校园欺凌事件时,父母、校方、执法部门需要相互配合,立即制止,但是最近发生的一件事让我开始意识到:并非所有不友善的行为都是校园欺凌行为。

前几天,有位学生遭到了同学的讽刺和挖苦,他非常难受、自卑,觉得自己好像被孤立了,当他将这件事告诉我时,我非常愤怒,气急之下做了一些不理智的行为。

我相信大多数父母都有类似的经历,当孩子告诉我们他在学校受欺负时,我们很容易在情绪高涨的状态下,将这些行为直接定义为校园欺凌,然而我们忽略了一点——“校园欺凌”这个词很重,千万不能轻易使用。当我冷静下来后,我仔细想了想“校园欺凌”这个词的含义,意识到这件事并没有上升到欺凌的程度。

有些人性格本来就是咄咄逼人、强势的,他们通常不怎么考虑别人的感受,但是他们并没有恶意。让孩子们理解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在孩子的余生中,他们获得的幸福感和成就感,都与他们如何处理这些复杂的矛盾和人际关系有关。

如果我们每次都把孩子在学校的不愉快遭遇都定义为校园欺凌,我们就错过了一次教育孩子如何处理矛盾的机会,这对孩子未来的成长和发展非常不利。

临床心理学家艾琳·肯尼迪·摩尔在《今日心理学》杂志的一篇文章中写道:“如果我们无法区分校园欺凌和普通矛盾,就会忽视一些严重的校园欺凌案件。”

但是,如果把普通矛盾随便上升到欺凌行为,就会使孩子产生这样一个思维定式:我很脆弱,当有人对我不友好时,我没有能力处理好这些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矛盾。

近年来,社会开始重视“校园欺凌”现象,但这也导致了父母对“校园欺凌”这个词的误用。当孩子在学校遭遇不顺时,很多父母就会觉得孩子在学校受到了欺凌。殊不知,这无形中也会使孩子变得脆弱不堪。

我认识一个学生,平时父母很宠爱她,她也有自己的社交圈,但她想融入一个新的圈子。刚开始这个圈子里的小伙伴不太懂这个女孩,但还是对她很友好,如果这个女孩请看电影、吃饭聊天,大家都会欣然接受。但是当这个新圈子里的小伙伴出去玩,没有邀请这个小女孩时,女孩的父母就会觉得孩子在学校被孤立了,遭到了校园欺凌。

我还碰到过类似的一件事,我的一个学生对一门课非常感兴趣,因此在课堂讨论中就表现得特别活跃,一位同学因此嘲笑了这名学生,回到家后,我学生把这件事告诉了父母,父母的第一反应就是孩子在学校受到了欺凌。这些不愉快的经历在某种程度上都会伤害孩子,但这绝没有到“校园欺凌”这个地步。如果父母夸大其他孩子的“不友善”行为,就会在某种程度上削减自己孩子处理问题的能力——孩子们开始将自己视为受害者,认为自己无力改变现状。

家长对“校园欺凌”行为的错误判断对孩子长远发展也很不利,当孩子长大后,会很难适应这个社会。孩子们会变得敏感脆弱,一旦有人对他们不友好,孩子就会觉得自己受欺负了,从而感到非常焦虑、自卑,长此以往,同伴也会慢慢疏远他。

肯尼迪·摩尔在她的文章中还指出,误用“校园欺凌”行为还有一个不利影响。如果有学生向学校报告自己受到校园欺凌,但结果证明不是欺凌行为时,那么这个学生在学校的威望和人缘就会大打折扣,因为同龄人都不喜欢爱告状的孩子。

此外,随便指责一个孩子是校园欺凌者是极不负责任的表现,因为一旦给这个孩子贴上了“校园欺凌者”这个标签,就很难撕掉,被贴上这个标签通常意味着被排斥和隔离,而且日后很难再回归正常生活,这对这个孩子来说很不公平。因此,随便指责孩子是校园欺凌者,这本来也是一种“欺凌”行为。

那么,当孩子遇到不友善的对待时,家长该如何做呢?我们不妨多给孩子一些自己处理问题的权利,让他们学着自己去面对。

当孩子在学校和其他同学产生矛盾,回家想谈论对方的行为时,我们可以倾听并表现出同情心,接着问孩子:“你的选择是什么?做出这些选择后,会导致什么结果?”

总之,让孩子自己学着去处理这些人际关系和矛盾,而不是“护犊子”,轻易地将孩子们之间发生的“不友善”行为直接上升到“校园欺凌”,甚至直接替孩子解决这些问题。

为人父母必知的14个教育策略


1、享受孩子带来的快乐

成功的父母们深刻的感觉到伴随孩子成长带来的快乐。由于孩子使我们的生活变得伟大,使我们变得更有理解力,使我们生活有了希望。所以,我们不要去抱怨自己的辛苦,而要用心去发现和享受孩子带来的快乐!

2、父母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不可代替的教育者

0-6岁是孩子品质及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儿童生命的最初两年,是与父母建立牢固情感纽带的关键期,是儿童未来心理成长并与他人建立信任和爱的关系的基础。所有关于生命知识的50%,是在生命的第一年学习的,生命的第二年,学习25%,这里的生命知识主要是指爱的能力和情感的发展。

3、培养儿童的灵性品质其重要性远远超过智力开发

灵是树,心智是果;灵是灯,心智是光。人的智力是灵性品质的反射。如果只注重技能的培养(如各种五花八门的早期智力开发兴趣班),而忽视儿童的精神品质的培养,只能是本末倒置,孩子长大成人后,他们的人格就会有缺陷,道德发展受到阻碍。

4、合理的管束

管束孩子是告诉他们行为的标准,即什么样的事情可以去做,什么样的事情不能做。管束要有权威:当孩子可能要犯错误,我们不得不进行管束的时候,一定要有权威性。让孩子知道你是严肃的,而且你们提的要求是将伴随惩罚或奖赏的。合利地限制孩子可以培养孩子的纪律观念,当然,对孩子的管束必须是负责任的。而且要告诉孩子你提出要求的原因。和孩子的爸爸保持一致性:父母在管束孩子时保持一致,这样孩子可以建立统一的行为标准。即使对爸爸的管束有异议,也最好在以后孩子不在场时,再与他进行讨论。这样做,也可以树立起父母双方的权威性。不要惩罚得太多:不可从生理和心理上虐待孩子,要把孩子管好,上策就是对他好的表现进行奖励。

5、用积极鼓励的方法,使孩子建立良好的自我价值观

父母需要主动地将基本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教给孩子。以便于孩子在社会上成长。当然,在这方面,身教胜于言传,我们可以做孩子的好榜样。创建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很重要的。因此,我们不可以让孩子去做我们不愿意的事,也不可以自己做一套,让孩子去做另一套。只有我们以身作则,注重孩子价值观与礼貌的培养,才能教育出品德高尚的下一代。

高自我价值观的人具有三个“能力”:我有能力;我能与周围的人交往;我能随时随地为他人的幸福作出贡献。相信自己有学习和成长的潜能,发展出勇气、信仰、自信、信赖生活和他人等等品质。反之,低自我价值观是一种对自我的消极认识,自责、羞辱、愤怒、憎恨等毁灭性感觉始终伴随一生。

6、接纳、确认孩子的各种情绪(尤其是消极的)

当父母否认孩子的感觉时,孩子觉得他得不到理解。只有当孩子的情绪被接纳,他的感觉舒畅了,他的行为才会良好,因为孩子是生活在感觉的世界里。

倾听孩子的心声有经验的父母提出,通过说话来了解他们的感受,是非常有价值的一种方式。不论孩子提出的问题是大还是小,都要尽可能找时间立即去倾听他所说的话,而不要让孩子等你有了空闲时间再说。与孩子说话,为我们提供了一次了解和教导孩子的机会。立即倾听孩子的谈话,有助于赢得孩子的信任,这样孩子才愿意把所有的事都告诉我们。而对我们来讲,了解孩子头脑里想的是什么,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因此,当孩子与我们谈话时,我们要尽可能地立即与他交谈。这样孩子就不会失望了,他可以感受到他对我们是多么的重要,他也就会更多地把心里话告诉我们。

7、设立明确家规,定期召开家庭会议

孩子需要知道界限在哪里,哪些是该做的,哪些是不该做的,没有规则孩子反而没有安全感。家规不超过5条到6条,应适合于家里的特定需要,而且必须用肯定句来陈述,将家规贴出来。如果违反家规应明确相应的处罚措施。一旦建立,就应坚决执行,每隔一段时间,应对家规作调整和修补。定期召开家庭会议,使全家一起分享生命发展的过程,发展民主,相互尊重,享受爱的氛围。

8、在一定范围内给孩子选择权

随着孩子的成长,给他越来越多的自由和控制自己生活的权力是很重要的。必须有意识地要求自己;甚至是克制自己的那种什么事都为孩子做的想法,来给孩子一些自由度。给孩子一定的自由,表明我们信任和尊重孩子,孩子也会因此更加尊重我们,爱我们。

在一定范围内给孩子选择权,通过提供选择,可以避免紧张气氛,给孩子提供做决定的实践机会。如“睡觉时间到了,你是要听昨天的故事呢,还是想听一个新的故事?”“你今天是想穿粉红色的上衣,还是蓝色的T恤?(如孩子两者都不选,父母可问:“是我帮你选,还是你自己选?”)做选择并让孩子负责任都是日常的行为,对于发展孩子的自我价值观是至关重要的。

9、游戏是儿童的主要活动,儿童通过游戏学习

儿童通过接触具体的、仿真的与生活有关的东西学习,需要与同伴、成人和环境互动交流,游戏使儿童放松且发展专注的工作态度。在5岁之前不应过早开始对字母数字等符号的专门练习,这样会限制孩子的思维,因为幼童的心智还没成熟,对抽象的概念还无法理解。

10、正面告诉孩子应该做什么,而不是不该做什么

传统型教育者的居高临下的姿态,总是对孩子说“不准打人,不准在沙发上吃东西”等等,这种负面的口气只会将注意力引向并集中于负面的行为;而孩子仍然不知道好的行为是什么,自己应该做什么。积极的说法是用美德修正孩子的行为,如“你忘记了与人和平相处”或“我们是在餐桌上吃东西的!”

11、每天抽时间跟孩子单独相处,共同做点双方都感兴趣的事情

每个孩子都需要从父母那里得到足够的重视。在每天工作之余,我们要腾出一些时间参加孩子的游戏。要为孩子提供各种各样的经历,尽可能让孩子接触到各类东西。父母作为孩子的倾听者、支持者、精神的陪伴者,当孩子遇到挫折时,应尊重孩子的感受,以超脱且同情的态度陪伴在孩子的身边。

12、不要忘了给自己留下一点休息时间

我们应该主动地寻找一点时间,暂把孩子放在一边。这是为孩子创造更好的心理环境。抚养孩子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放弃我们个人的需要和夫妻间的交流,夫妻关系的和谐对家庭稳定至关重要,另外,我们需要点空闲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远离繁琐的家务和工作。要有一点幽默感,不要为自己的一点点错误懊悔不已。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情,放松一下紧张的神经,善于休息,才能更善于工作。

13、让孩子的爸爸发挥作用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爸爸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爸爸不仅是一个监督者,更需要成为积极的参与者。父母作为一个集体,讨论教育的原则,与孩子一起游戏,一起谈话,这样会收到更好的效果。让周围的人帮助你,使你自己的生活轻松。

14、如果想要改变孩子的行为,父母应先改变自己

教育孩子就是教育自己的一个过程,孩子的不良行为,往往是从环境或父母那儿直接传授下来的。树立榜样来教育是发展孩子道德行为的最可靠的办法。

每个说成绩不重要的家长身后,都有个学霸孩子


作为成绩普通的孩子的家长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安慰:孩子成绩不重要啦,学会感恩、孝顺,过得快乐才是最重要的。

或者是拉仇恨式的炫耀:我从来不会要求孩子考试多少分,不会要他上补习班啦,成绩差不多就行了。

如果你相信了,那就图样图森破啦。

要知道说这些话的家长背后,往往有一个学霸孩子,不是奥数冠军,就是全科高手,成绩永远一路领先。

家长说不在乎孩子的成绩,那是因为,学霸孩子的成绩从来没让他们失望过,即使偶有失手,也能迅速调整状态;他们说不会给孩子压力,那是因为,学霸孩子们已经给自己太多压力了。

学霸和他的家长们,往往在你看不到的地方暗暗努力,除了努力,他们拥有更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一.当你被父母追着喂饭到处跑的时候,学霸们已经开始津津有味地看早教读物了

谁说学龄前的孩子只要玩就可以了?人的一生中,除了退休后,只要学龄前的这几年,有完完全全属于自己的自由时间了,此时正是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黄金时期”,学霸的家长们,怎么会放过这样的好机会?

他们早已备好了0-6岁孩子的一系列早教读物,从绘本开始,到童话,再到古诗词,循序渐进地教孩子学习,全面启发孩子的语言、数学、英语思维。

这样的孩子,入学前就掌握了大量的汉字,语文科基本可以无师自通,数学英语也定能学得比别人快。

最关键的是,孩子在生命之初体验到了阅读的乐趣,将终身热爱阅读。

二.当你为了买一个玩具而在地上打滚威胁家人时,学霸们早已懂得如何支配零花钱

现在的孩子是幸福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争着宠爱,要什么有什么,对金钱几乎没有什么概念,到了商场只知道买买买!

你知道学霸们的家长是怎么做的吗?他们深谙培养正确金钱观对孩子有多么重要,自孩子懂事起,对定期给予一定的零花钱支配。

有了支配权的孩子,很快便能懂得如何合理安排花销,碰上心仪又贵重的礼物,要如何攒钱买下,也学会了如何货比三家,连进了超市,也会关注商品的价格标签。

我认识一位教育理念颇为先进的家长,为了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和4岁的儿子一起在小区摆起了玩具摊来卖玩具,儿子在这样的“游戏”当中,很快学会了简单的运算。这样的孩子,学起数学来真是毫无压力啊!

三.当你在父母的监督下磨磨蹭蹭地开始写作业时,学霸们已经进入了战斗状态

那些成绩不好的孩子背后,往往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严重拖延症,今天该完成的事情,能拖到下个星期,即便下了决心开始做作业,也常常心不在焉,容易被其他事物所干扰。

而学霸们往往很注重学习效率,回到家里吃完饭后,想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完成作业。在做作业前,他们会收拾好桌子上一切与学习无关的物品,开始心无旁骛的学习,尽快完成作业,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

小学一二年级,正是培养写作业习惯的关键时期,家长们再忙,也要抽出时间帮助孩子养成自觉、专心做作业的好习惯。

四.当你节假日一头扎进电子产品的时候,学霸们正开始大量的课外阅读

孩子的成绩,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家长的重视程度。可是放眼望去,有多少家长,愿意为了孩子放弃冗长的电视剧、没完没了的应酬、内容繁多的微信?

学霸们的家长,为了给孩子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可以忍受几年没有电视机的生活,可以省吃俭用为孩子买来一套套课外书,更会放下手机,陪伴孩子阅读和运动。

在节假日里,除了必要的休息和娱乐调整身心外,学霸们会选择感兴趣的课外书阅读,以拓展知识面,而不是在无聊的电视剧和电子产品中浪费青春。

五.当你的父母还在床上睡着懒觉的时候,学霸的家长们早已起床为孩子准备丰盛的早餐

同样的学校和老师,为什么会教出差别这么大的学生?孩子的成绩,其实拼的是家长的付出和教育孩子的情商。

当你抱怨孩子成绩不如别人的时候,请反思自己,你为孩子是否做了足够多的改变?

是躺在床上睡懒觉,让孩子自己弄点牛奶配面包对付,还是早早起床,为孩子准备一顿营养丰富,能够应对一天脑力活动的早餐?

周末,你是忙着应酬、加班,还是带着孩子爬山跑步,呼吸大自然的新鲜空气,锻炼一副好身体?当孩子的成绩不理想时,你是一味责备,还是静下心来,给他安慰和鼓励,帮他分析错误原因,调整学习计划?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是每个孩子,经过努力都能够成为学霸的。但只要家长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孩子也愿意在家长的指导下做出努力,基本上都还能有不错的成绩。

喜欢《每个厌学孩子的背后,都有段不为人知的故事》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孩子的听课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深度开发宝宝不为人知的天赋 科学家们对11个半月大的宝宝进行观察试验,让宝宝坐在母亲腿上观察表演。演出的第一幕是从一个蓝色的吊箱里吊起一个橘黄色的大块物件,让橘黄色块缓慢地穿过舞台,然后重新放回箱子里。如此重复6次。第二幕与此相...
    2022-02-24 阅读全文
  • 孩子不为人知的潜能 你知道吗? 英国一个名叫艾瑞斯.格瑞斯.哈姆肖(IrisGraceHalmshaw)的三岁小姑娘去年被诊断出患有自闭症,医生建议她可以尝试艺术治疗。于是小艾瑞斯开始用画笔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出乎意料的是她的画在艺...
    2022-01-27 阅读全文
  • 每个优秀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聪明的家长 这个话题看上去很大,也不是绝对,但确是我切实的体会。 我有幸结识了很多牛家长。他们可能从事着不同的工作,有着不一样的教育背景,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拥有一个优秀的孩子。这些孩子不但有好...
    2021-04-03 阅读全文
  • 每个熊孩子背后,都有一个熊家长 小长假刚结束,出去玩耍的你有没有遭遇到很多熊孩子? 在电影院里,在飞机上,在你想安静度过某个下午的一切场所…… 今天来聊一聊憋了很久的熊孩子们 有一次我在宜家买热狗,排队时看到一个小女孩的妈妈示意她去...
    2020-12-16 阅读全文
  • 每个孩子都有他的优秀之处 近四周时间与幼儿的相处,我发现我班一个名字叫宋尔品的孩子最为顽皮,上课坐不住,不是跟别的孩子打闹就是自个儿从凳子上摔下来。下课后又跑来跑去打架,来告状的幼儿很多,我也批评他好几次,可他答应了又做错了,...
    2021-02-12 阅读全文

科学家们对11个半月大的宝宝进行观察试验,让宝宝坐在母亲腿上观察表演。演出的第一幕是从一个蓝色的吊箱里吊起一个橘黄色的大块物件,让橘黄色块缓慢地穿过舞台,然后重新放回箱子里。如此重复6次。第二幕与此相...

2022-02-24 阅读全文

英国一个名叫艾瑞斯.格瑞斯.哈姆肖(IrisGraceHalmshaw)的三岁小姑娘去年被诊断出患有自闭症,医生建议她可以尝试艺术治疗。于是小艾瑞斯开始用画笔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出乎意料的是她的画在艺...

2022-01-27 阅读全文

这个话题看上去很大,也不是绝对,但确是我切实的体会。 我有幸结识了很多牛家长。他们可能从事着不同的工作,有着不一样的教育背景,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拥有一个优秀的孩子。这些孩子不但有好...

2021-04-03 阅读全文

小长假刚结束,出去玩耍的你有没有遭遇到很多熊孩子? 在电影院里,在飞机上,在你想安静度过某个下午的一切场所…… 今天来聊一聊憋了很久的熊孩子们 有一次我在宜家买热狗,排队时看到一个小女孩的妈妈示意她去...

2020-12-16 阅读全文

近四周时间与幼儿的相处,我发现我班一个名字叫宋尔品的孩子最为顽皮,上课坐不住,不是跟别的孩子打闹就是自个儿从凳子上摔下来。下课后又跑来跑去打架,来告状的幼儿很多,我也批评他好几次,可他答应了又做错了,...

2021-02-12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