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育儿观念:如何锻炼宝宝的生活技能

发布时间:2020-11-23

宝宝幼儿园的游戏。

如果孩子有厌学情绪,那家庭就起了中间作用,安慰并鼓励孩子!教师有树立正确的家长观,及时注意孩子学习情况,帮助孩子在学习的乐趣中不断成长!那么,家长需要做的工作有哪些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育儿观念:如何锻炼宝宝的生活技能”,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育儿观念:如何锻炼宝宝的生活技能

1.吃饭

宝宝四五岁了可以尝试用筷子自己吃放,勺子可以放下,更不要家长喂。这时就要注意培养宝宝的节约意识,吃饭不浪费,把自己碗中的饭菜吃完。

2.穿衣服

宝宝可以自己动手穿衣服和脱衣服。宝宝可以分清衣服鞋子的正反,脱下来的衣服整齐叠放在一边,每天早上再自己穿起来。

3.个人卫生

宝宝知道爱干净了,每晚早晚可以自己洗漱,主动洗脸刷牙。还要学会大小便自理,女宝宝还要有便后用卫生纸的习惯。在饭前便后需要养成洗手的好习惯。

4.做家务

这项技能需要在妈妈的示范指导学习,让孩子根据步奏一步一步学起来。在他玩过玩具后自己将各种玩具分好类,放在相应的地方。这样宝宝会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5.打招呼

在家里,宝宝出门前或回家后学会和家里人打声招呼。宝宝在外不害羞,可以主动和他人发招呼,使用文明用语,如“谢谢”。

6.认路问路

宝宝应该学会认识经常去的地方的路线,自己可以大概记住。如果迷路了,他要知道如何向别人问路求助,会被出家庭地址和爸妈姓名、手机号码,确保自己可以安全回家。

7.协调能力

这时的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好朋友和小圈子,可以自己处理好和他们之间的关系。如果遇到冲突,不去责怪他人,和大家一起协商解决。

宝宝五岁时,家长应该放手让孩子学会自己动手,掌握生活基本技能。在这时培养孩子独立的个性和责任感很重要,可以引导他们快乐成长。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育儿观念:如何培养宝宝的自理能力


导读: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自理行为习惯一般都在学龄前,也就是说孩子在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就已经养成了能否生活自理的能力。父母只要适当把握了时间和机会,孩子就完全可以做到拥有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就像三岁的孩子可以自己倒水喝,四岁的孩子可以自端碗吃饭,五岁的孩子可以自己穿脱衣服一样,给孩子动手的机会,孩子就能做好。

1、给予孩子鼓励和帮助

每个人都有童年,但每个人对童年的记忆都不一样,有些孩子会一生都记得父亲帮助他把一个大箱子抬进自己的房间,他有了属于自己的书柜。孩子学着收拾房间,并且整理衣服和书籍这是一个很好的表现,父母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地帮助他鼓励他,而不是嘲笑他或是阻止他这么做。最聪明的父母永远都用欣赏的目光看孩子,最愚蠢的父母总是用怀疑的目光看孩子。因此,当你的孩子出现了很糟糕的处理能力时,请问问自己有没有责任。

2、为孩子创造自理机会

聪明的父母总是为孩子创造属于自己的机会,因此,聪明的父母也就给了孩子更好的学习和成长的经验。比如,父母告诉孩子他们要出差,可能有几天不在家,这几天需要孩子自己来处理生活上的一些事情,然后告诉孩子冰箱里有食物,常用物品都放在哪里,给孩子一个独自在家自理生活的机会。而不是把孩子送到朋友家或是干脆请一个临时保姆来照顾孩子。更多的时候,父母只要给孩子提供机会就行了,而不需要你来怎么教会他做。

3、让孩子树立自我服务的意识

自己处理自己的事,不光是一句口号,也不是让孩子掌握几种技能就可以了,它需要成为孩子的一种习惯,天天坚持。因此,爸爸妈妈除了让他们体会到其中的快乐,愿意坚持以外,更要让他们知道自己的事应该自己做,不是帮爸爸妈妈做。如果孩子自己收拾了房间,不妨说:“真棒,能自己收拾自己的房间了”,而尽量少说:“真棒,能帮妈妈做家务了”。如果孩子撒娇,不愿意自己做的时候,也要坚持到底,让他明白他长大了,以前爸爸妈妈帮他做的事情现在他可以自己做了。

4、营造宽松的氛围,学会耐心等待

成长需要时间。孩子们可能拿着筷子却夹不起饭菜;可能想穿衣服却找不到衣袖的入口;可能想亲近某个伙伴,却被别人讨厌;再或者想下棋,却乱走一气。不要要求孩子一次就做得好,他们需要的时间。当他尝试的时候,等着他,鼓励他。如果遇到早上赶着上班,那么请早点叫孩子起床,给他充足的时间。当他苦恼的时候安慰他,帮助他。当他进步的时候,表扬他,激励他。相信孩子在爸爸妈妈的支持下会成长得很好。

5、要求积少成多,让孩子逐步独立

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对孩子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们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难度也不一样。爸爸妈妈可以帮他们安排一个进度表,一样一样地学,逐渐增多。比如可以先学自己用勺吃饭,做到不洒出来;再学自己端饭、添饭,让孩子知道根据自己的需要添合适的量;接着是端汤、使用筷子……这样,孩子就渐渐能独立完成进餐的所有活动。

6、教给孩子必要的方法

个人事务不是想做好就能做好的,它需要一定的方法和策略。比如,穿裤子就需要先看裤子的前后,坐下来,把腿伸进裤腿里;想玩小朋友的玩具,就需要和别人协商,想办法征得同意,而不能抢;玩玩具就得知道玩具的特性和相应的规则。因此,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适当的方法引导是必要的。

育儿观念:冬季体育锻炼育儿心得


育儿观念:冬季体育锻炼育儿心得

孩子们都是祖国未来的花朵,维护和促进孩子们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是我们作为父母、老师最重要的任务,而儿童在3到6、7周岁年龄段,是其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科学的、适合儿童的各项体育锻炼,可使孩子们在德智体美等诸多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使他们的体格更加协调,对孩子们的心理发展也有很重要的影响。

幼儿园的孩子们都是从家庭的小环境转变到幼儿园这个大集体中,面临着一个环境的转变,对孩子们的身心都是一个大的挑战,在老师教导孩子们学习生活文化知识,培养和提高孩子品德、智力的同时,适当的、科学的体育运动,身体上首先能增强孩子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增强孩子的体质,使孩子体格健壮,减少疾病的发生;其次,还可以起到塑身、美化形体、避免肥胖的功效;心理上,可以培养他们和同伴之间、师生之间的交往能力,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培养孩子们对人亲近,有爱的态度,还可以满足孩子们对模仿、娱乐等的多种需要。

在严寒的冬季,孩子的抵抗力较差,容易罹患呼吸系统方面的疾病,因此,冬季体育锻炼更加尤为重要。作为一名母亲,我对孩子的体育锻炼极为重视,给孩子制定了一个冬季运动的计划,具体如下:

1、尽可能多让孩子室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除了增强抵抗力之外,还可以增强孩子对身边环境和事物的观察能力,且多观赏绿色植物有利于对视力的保护。

2、坚持每天饭后室外散步半小时到一小时,促进消化功能,增强血液循环。

3、每天给孩子半小时左右自己活动时间,其间可以跳绳、跑步、跳远,也可以和父母亲一起参加亲子活动,比如玩老鹰捉小鸡、丢手绢等游戏,玩耍和锻炼的同时,还可以培养亲子感情。

4、每周带孩子参加半天舞蹈培训,锻炼身体的同时美化形体,培养艺术气质。

5、鼓励孩子多参加幼儿园的体育活动项目,如跑步比赛、跳绳比赛或一些亲子运动,鼓励孩子和同伴们相互协作、互帮互助。

总之,生命在于运动。在体育运动中,可以培养孩子们勇敢坚强、不怕困难的意志。群体的体育运动中,孩子们会学会如何和同伴们团结合作,如何互相帮助,如何体会胜利的喜悦和如何承受失败的挫折。而这些,全都是孩子们在以后的成长道路上必须要面对要遇到的。因此,我们应该在充满竞争色彩和趣味的体育游戏和锻炼中,让孩子们通过不断地努力和锻炼,体验成功和荣誉,形成活泼健康乐观,积极团结互助,勇于克服困难,勇于竞争,健康成长的良好个性品质,让孩子成为一个适应社会需要的人,一个坚强成长的人,一个自立自强的人,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

育儿观念:如何教育孩子


人的习惯多在早期形成,家庭是个人最初的活动场所。家庭中的各种习惯是孩子最初接触到的行为规范,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家长如何正确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呢?我认为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端正教育观念。

幼儿阶段是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过渡期。伟大的人民教肓思想家陶行知

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换言之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

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家庭的重视。很多家长怀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在学习上生活上对子女关怀备至,将良好行为的培养却置之一边不顾,对孩子听之任之。甚至有的家长认为:我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只要让他多学点东西,其它方面无所谓。家长的这些错误观念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师对幼儿良好行为教肓的效果,而且也间接折射到孩子的心灵中,变成孩子的观念。英国有句谚语:“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可见习惯对人的一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要求家长树立正确的观念。在抓学习的同时,也别忘了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

1、在实践中锻造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行为形成来自实践,习惯的养成更有赖于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是幼儿良好行为形成的关键。由于观念、情感上的原因,有些父母对四五岁(甚至更大)的孩子仍采用婴儿期的教育方法。比如父母给学龄儿童穿衣,洗脸,喂饭,替孩子完成其力所能及的事情。父母的这种包办代替行为不仅剥夺了孩子的多种锻炼权利,而且使孩子的依赖心理越加顽固。长此下去,将会造成儿童的懒怠,骄横甚至无能。良好行为习惯又谈何实现。

2、培养应该持之以恒。还有一些家长虽然思想上比较重视幼儿良好行为的培养,但没有足够的耐心去培养、教导孩子,这与要求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自相矛盾的。所以,父母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试着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人际、同伴、集体中,学会独立饮食、睡眠、盥洗、人际交往等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孩子获得“该如何做”的认识,形成一系列的行为方式,并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地练习强化,使之成为一种自然的习惯。这就需要家长有足够的耐心去教导孩子,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讲明道理。讲道理是提高认识的一种方法。幼儿时期,对是非的辨别能力较差,做错事是难免的,生硬的教训、批评可能会令家长和孩子的关系闹僵。这时家长要根据孩子的理解水平,耐心细致地跟他讲道理,通过简洁的语言使孩子发现自己的错误,同时在与孩子的谈话过程中注意不要用否定的口吻,如“不准”“不许”,要多从正面引导,对他的不良行为避免批评引导,而应该直接告诉他:你应该……比如家长在发现孩子抢别人玩具时,应该告诉他抢别人玩具是不对的,如果想玩可以向别人借,或者可以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让他明白朋友之间要友好相处,争抢吵闹是不对的道理。作为孩子自身来讲,道理听多了,良好的行为准则自然而然在心中就有了定位。

4、适当的鼓励和表扬。鼓励和表扬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一种精神营养,更是一种强化良好行为习惯的好方法。孩子爱听好话,喜欢被人称赞,而且在人们对他的评价中认识自己。教育家陈鹤琴教授曾说过:“无论什么人,受激励而改造是很容易的,受责罚而改过是比较难的。”所以家长对孩子要以积极鼓励表扬为主,消极批评只会使孩子灰心丧气。家长对孩子的鼓励和表扬要从孩子的年龄特点出发。三岁以下的孩子就要多鼓励表扬。例如:妈妈看见孩子摔跤了,不要急着把他扶起来,可以马上说:“宝宝真勇敢,跌倒了会自己爬起来,也不哭。”本来孩子也许会哭,可听了妈妈对他的鼓励,也许会自己从地上爬起来,也不会哭鼻子了。对于三岁以上的孩子由于他们的自我意识较强,对成人的评价很敏感,有强烈要求被表扬的愿望,这就要求家长的表扬鼓励要适当,不能给孩子乱戴“高帽子”,让孩子对其行为得不到正确的评价,这样,逐渐他就会认为表扬是应该的,不表扬就什么也不肯干,甚至会发生为了表扬而养成做假或讨好的行为。表扬主要应该表扬孩子所做的努力,比如改正缺点,克服困难等。对孩子的表扬要具体说出好在哪里,让他有所遵循和发扬,适当的表扬促使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5、非语言信息的影响。孩子起初都是以父母的行为为榜样,通过同化作用逐渐形成自己的行为习惯。由于非语言信息比语言信息更具有真实形象性,所以父母自身行为对孩子有着重要影响。父母对孩子提出的某些要求,如:讲究卫生、举止文明等,同时家长自身在日常生活中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起到积极强化的作用,孩子在效仿父母的良好习惯的同时,逐渐形成自己的行为习惯。所谓“身教重于言教”,道理正在于此。

对于孩子某些不良行为,家长可通过施予孩子不愉快的非语言刺激,来减少和控制孩子不良行为的频率,比如:目光注视(以冷峻的目光较长时间的注视孩子)、距离控制(逼近或远离孩子)、轻微的惩罚(拿走孩子喜爱的物品),这样会使孩子对自己的错误行为产生内疚和羞愧,从而减少和消除不良行为发生的次数。

三、注意环境的作用。

在孩子生活的早期阶段,固有认识和行为习惯比较少,因此要培养孩子建立新的、正确的认识和行为习惯就比较容易。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许多资料都表明:孩子不良行为习惯的产生,或多或少受到成人、伙伴的不良行为的影响。孟母择邻而居,历代被传为教子佳话。

其次,家长的榜样作用,对孩子良好行为的形成也有着潜移默化的感染。孩子好模仿,思维具体形象,成人的良好行为习惯是他学习的直接范例,有效地影响着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育儿观念:如何让宝宝爱上幼儿园?


育儿观念:如何让宝宝爱上幼儿园?

最近开学了,很多家长都向我诉苦,说自己的孩子很不适应幼儿园,各种闹腾各种哄,效果也不明显,心力交瘁。你的孩子是否有这个问题呢?

宝宝幼儿园焦虑不适应怎么办?如何让宝宝爱上幼儿园?先界定下,今天我们探讨的主要是针对刚入园上小班的孩子。

其实,绝大部分孩子上幼儿园都有个适应的过程,这个过程少则几天,多则一月甚至三个月,这是非常正常的情况。

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项目办公室上周发布的《幼儿园新生状况专项调查》结果显示:近88%的孩子在入园初期会出现各种不适应症状;超过一半的孩子入园后生病几率明显增加,其中44%的孩子在第一学期生病次数超过3次。

换位思考下,作为成年人,把你一个人扔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你是不是也需要一个过程来适应呢?所以,大家不用过度担心和焦虑,尤其是别把自己的焦虑传递给孩子,否则只会让孩子更不适应更痛苦。

下面,我们首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宝宝不适应幼儿园有哪些表现?

常见表现:喊叫、哭闹。孩子会用喊叫、哭闹来表达自己的焦虑,呼唤妈妈的出现。比如宝宝早上看到妈妈拿起书包就哭,说不肯上学,即使到了学校门口,宝宝也拉住大人的手哭着不放。

沉默隐忍:不吃、不喝、不玩,不尿、不便。由于焦虑中的孩子会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寻找亲人上。有时,他们甚至表现出不吃、不喝、不玩,这些平时最能引起亲近的人关注的行为,现在成了他用来呼唤亲人的一种方法。有些宝宝在幼儿园里不说话,坐在角落里呆呆地什么都不愿意做,也不跟其他小朋友玩,不参与游戏,也不敢与老师交流。有些宝宝从来不敢在幼儿园大便,甚至小便也时常拉在裤子,或者有时候整天憋尿,一放学就立即拉。

情绪反常:过度敏感、脆弱、剧烈波动。情绪起伏变化非常大,一点小事就哭,老师随便说一句就哭,回家后情绪也变得暴躁易怒或者易哭。

行为反常:突然出现攻击性行为、两面性行为。攻击性行为包括动手、打人、推撞等。两面性行为:在家里很活泼,但是到了幼儿园之后,显得特别乖顺,而且老师叫做什么就做什么,一刻也不敢怠慢。这是典型的受到压抑之后的表现。

语言反常:说不喜欢老师、不喜欢幼儿园、害怕老师,恶梦“不要、怕”。宝宝经常说害怕老师,甚至要上学时,会紧张恐惧,这种情况爸妈就要考虑老师是否曾经惩罚或者威胁宝宝,或者做了让宝宝害怕的事情。

生理反常:容易生病,躯体障碍,食欲下降。焦虑还会引起孩子生理上的应激反应,长时间焦虑,容易使孩子抵抗力下降,刚入园的孩子常常很容易感冒、发烧、肚子疼等等。有些孩子一提上学就喊肚子疼、头晕,甚至腹泻、出虚汗、呕吐、晕厥,可到了医院又查不出原因,这就是孩子的躯体障碍,也就是假病,比如有的孩子每到周日晚上开始肚子疼。

大家可以对照下自己宝宝的表现,看看有哪几条?尤其提醒大家注意的是第二条沉默隐忍类型的,这种类型的孩子通常性格比较内向,不容易被人关注到,老师通常会把注意力集中在哭闹厉害的孩子身上,所以家长尤其要注意观察,和老师多交流了解自家孩子的情况。

宝宝不想上幼儿园主要有两大类原因:

分离焦虑

新环境适应

先说说分离焦虑。

1-5岁,孩子的安全依恋没有形成,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喜欢“粘着”妈妈。从七八个月开始,很多孩子喜欢用哭声“拴住”妈妈,这是孩子在寻求安全感。这种情况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分离焦虑”,它是孩子离开母亲时出现的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分离焦虑的出现,与孩子的不安全感有关。

分离焦虑正常吗?其实,分离焦虑的出现具有特殊的适应意义。它促使孩子去寻找他所亲近的人,或者发出信号,呼唤亲近人的出现。这是孩子寻求安全保护自己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再来说说新环境适应。

有孩子尿裤子后再也不愿意上幼儿园,原因是老师说最好统一下课后上厕所,所以孩子就一直忍着,结果忍不住尿了裤子,就再也不愿去幼儿园了。

还有宝宝不上幼儿园竟然是因为“喝水”,因为不习惯喝幼儿园大开水桶里的水,就一直忍着不喝,当然很不舒服,最后就不想去幼儿园了。

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幼儿园中确实有很多需要孩子适应的“新”的内容,这些内容也许在大人眼中是小事,但在孩子眼中,那就是“大事”,家长一定要换位思考,理解和接纳孩子的感受,不可简单训斥说教了事。

总的来说,宝宝要适应的幼儿园新环境包括以下3大方面的内容:

人:老师、小伙伴。宝宝对幼儿园的老师和小伙伴都有个了解、接纳、喜欢的过程,有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一些困难,比如不喜欢某个老师的长相、身材、脾气、声音、说话方式等。

事:活动、规则。活动指幼儿园的各种游戏、活动、课程等,规则是指幼儿园对孩子在各类活动中的各种要求,比如不可以大吵大闹,上课要安静,听老师的话,睡午觉,吃饭上厕所要定时,玩玩具要先来后到等。提醒大家尤其注意规则,因为和家里的自由自在相比,幼儿园是集体生活,为了有效管理以及孩子们和谐相处,一定会有很多规则,会让孩子觉得被束缚、不习惯。生活自理能力弱的孩子也会表现出更多的不适应。

物:装修、布局、设备、玩具、物资、食品等。比如孩子天生喜欢色彩鲜艳活泼,有利于刺激视觉,过于复杂高大上或者沉闷的风格都不适合孩子。还有一些家长在家里给孩子吃得过于精细或者“花式”,色香味形俱佳,到了幼儿园,孩子一看就有了对比落差,食欲就难以调动了。所以,偶尔也要给孩子简单点,既要住得了五星级,也要吃得了路边摊。

接下来重点谈谈第三个问题:如何让宝宝爱上幼儿园?总的来说,宝宝爱上幼儿园要闯3关:

身体关:身体免疫力不够,就容易感染和生病。

心理关:增强安全感,化解分离焦虑。

能力关:集体生活对孩子自身会有一定的能力要求,比如自己吃饭、穿衣、整理、上厕所等基本能力,以及语言、交往、学习等能力。

下面我分别给大家谈谈每一关该如何帮助孩子共同度过。

身体关——提升免疫力

规律作息:尽量在9点前入睡,这样才不会错过生长激素的分泌,这是长高的秘密哦!每天适当午睡。

晒太阳:不要给孩子涂防晒,否则无法合成维生素D3,影响钙吸收。早晨和傍晚的阳光不会晒伤孩子。

户外运动:每天保证1-2小时的户外运动时间,给孩子穿得宽松舒适点,确保身体在运动时能舒展,运动时要特别注意别穿连帽衫,容易发生勒脖子的危险。

均衡营养:饮食搭配合理,确保孩子充分的营养。

心理关——增强安全感,化解分离焦虑

这部分我从两个角度来给大家分享,一是入园前可以做的,一是送孩子入园时可以做的。

入园前可以做的:

告知:向孩子说明要上幼儿园的原因,如妈妈要上班、奶奶要回老家等,没有人陪你等。带领孩子去上班的地方看看,让孩子理解什么是“上班”,知道妈妈还会回来。

准备:和孩子一起准备他上学的相关物品,比如书包、文具、水壶、饭盆等;还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个对他来说具有特别意义的“依恋物”,让孩子带着去上幼儿园,当他产生紧张、恐惧等负面情绪时都可以看到和握住这个依恋物,从而带来更多的安全感、亲切感与温暖感。依恋物有2类,一类是和孩子最亲的人有关的,比如妈妈的小丝巾、手帕、照片等,或者是你和孩子约定的和妈妈有关的某个物品,比如有家长就和不爱喝水的孩子约定,孩子带去幼儿园的杯子代表妈妈,思念妈妈时就可以喝一口水,代表妈妈的爱,既解决了孩子不爱喝水的问题,也解决了依恋物的问题,一举两得;一类是孩子自己最喜欢的物品,比如某个小玩具、某本书之类。

训练:通过绘本引导、渐进分离游戏来训练孩子适应分离。绘本在末尾我会给大家推荐清单,这里先重点讲讲渐进分离游戏。你可以和孩子在家里玩“找妈妈或者爸爸”的游戏,刚开始,爸爸妈妈可以短时间地离开孩子的视线,但要让孩子听到你的声音,让他顺着声音来找到你。然后,这个时间可以加长,距离可以拉大,让孩子形成信任:现在爸爸妈妈不在,但不久会回来。直到较长时间的离开,但是这个时候要跟孩子约定好,“爸爸妈妈会在……以后回来,你就在这里……我们会到时候准时过来的”。说完之后离开,要准时回来,巩固孩子的安全感;

父母要轻松:如果孩子也从父母那里读到了同样的焦虑,那么,他自己的焦虑也会被进一步放大。要帮孩子走出焦虑状态,爸爸妈妈首先自己要放松些。比如不要老说:明天你就要和妈妈分离了,妈妈会想你的之类。或者:你就要上幼儿园了,妈妈好担心你啊,吃不饱饭怎么办?不会XXX怎么办?

送园时可以做的:

约定:前一天晚上可以和宝宝说:宝宝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妈妈才会高高兴兴工作,老师和小伙伴们也都会高高兴兴的,你想让妈妈高兴吗?那我们明天试一试?早晨出发时再次提醒宝宝:今天宝宝去幼儿园,妈妈去上班。下午妈妈一下班,就去接宝宝,然后咱们一起回家来,晚上我们一起吃饭一起看绘本,妈妈陪你入睡。这样,让宝宝心理有一个准备,知道过一会儿妈妈就要去上班,而且下午会回来接我,分离焦虑就不会在幼儿园离别的那一刻爆发得过于猛烈。

告别:不要悄悄溜走或者是欺骗孩子,这只会加剧他的不安全感。设计一个和孩子独特的告别仪式并坚持,比如,到窗口和妈妈再见,和妈妈拥抱一会儿、亲吻后再见等等,都会产生特殊的效果。告别时一定要坚决而镇定温柔,如果你也表现得依依不舍,孩子就会哭得更厉害。

安抚:共情但不煽情,坚定、温柔、轻松。你要接纳孩子的情绪,理解他的难处,但同时也要用轻松的心态让他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他一定能逐步适应的。所以,你不能煽情强化孩子的负面情绪。安抚孩子一定要有时间底线,不能没完没了,哭了又哭、抱了又抱、说了再见还回头,都只能更加激化孩子的负面情绪。

育儿观念:爱孩子要学会锻炼孩子


育儿观念:爱孩子要学会锻炼孩子

俊俊是我班出了名的小帅哥。记得刚入园时,懵懂的他对我是连打带踹,还拽坏爱红主任的项链。两个月来,经过我们的爱心教育,他变成了既听话懂事又有礼貌的好孩子。

每次入园时,我都要和家长交流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和在家中的表现,以便及时发现并改掉孩子的不良习惯,更好的达到家园共育。记得有一次,骐骏的妈妈对我说:“老师,幼儿园门口那个卖糖葫芦的老大爷说我家骐骏面黄肌瘦,有这样那样的病。本来骐骏就特别爱生病,几乎每个月都得输一次液,听老大爷这么一说,我心里还很难受。我笑着说:“他是不是不好好吃饭?”“那可不,每次吃饭都是我们追着喂,到现在连筷子还不会用呢!实在不吃的时候我就把零食都给拿出来,让他挑着吃。孩子不听我们的话就听老师的,老师,您帮我说说他吧!”我很幽默的说:“必须的!

我暗想:这个年龄的孩子都能独立进餐了,俊俊也不能例外,一定要让他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于是,我和骐骏妈妈协商首先掐掉孩子的各种零食,其次,我开使了育人计划。区域活动时,我每次都把《泥球喂奇奇》的材料让他来操作。一开始,我让他用勺子来喂,等他用勺子的能力越来越熟练了渐渐地用筷子来喂,并鼓励他:骐骏真棒,能把奇奇的小肚子喂饱,奇奇需要丰富的营养长高个子,还会变得越来越聪明。那骐骏呢?是不是也要用自己的小手喂饱小肚子,这样丰富的营养才会跑到你的身上去呀!骐骏也会长高个子更帅更聪明的。骐骏眨着小眼睛看着我说:“老师,我以后一定自己吃饭,我要长高个子,要聪明。”事后,我还和奇骏有个约定,每次入园时,都要摸摸他的小肚子是不是吃饱了,只要吃饱了,就奖励一朵小红花。

其实,我觉得 爱孩子就要学会锻炼孩子,作为家长或老师,应该学会放手,让孩子走自己的的人生,哪怕时常摔跤,我们也只需要远远看着,在心里为他喝彩加油。

育儿观念:如何与孩子交流


育儿观念:如何与孩子交流

孩子们已经进入中班下学期了,也变得越来越懂事了。家长们对孩子的关心也不再仅仅局限于“今天有没有吃饭?”“有没有喝水”等问题。他们开始关心起孩子在园的学习情况。

今天离园的时候,金宇鑫的奶奶问我:“老师,今天有没有作业?”边上的张语涵奶奶也凑上来问:“老师,今天孩子学什么知识了?需要辅导吗?”祺祺妈妈也赶紧过来说:“每天回家我都问他学了什么,可他什么也说不出来。”面对家长的问题,我知道这是一种好现象,说明随着幼儿的成长,家长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学习、知识的积累和智力的开发。而且家长们也会更好的配合老师的工作,有利于家园共同进行一致的教育。

家长们的心理是值得认可的,但同时也反映一个问题。幼儿时期的教育不同于小学,许多家长不知道如何与幼儿进行交流,所以也不能真正体会到孩子到底学了什么。与孩子交流沟通也是很重要的。有些家长问孩子学了什么、太笼统,孩子不会总结今天我学什么了。因为孩子每天都会接触很多新的知识和新鲜事物,他很难讲清学了什么。

许多父母觉得,跟孩子说话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不管自己采取怎样的表达方式,孩子总是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其实当家长对孩子老是提相同的问题或是提一些孩子不感兴趣的问题时,是不能引起孩子交谈兴趣的,家长与孩子的谈话自然就难以进行下去了。那么,家长如何使孩子愿意与自己谈心呢?建议试试以下方法。

1、从兴趣入手。家长从幼儿园接回孩子,不要急着问孩子“在幼儿园做了什么”或“学了什么”,可以与孩子谈谈幼儿园里有趣的事情,可以对孩子说:“告诉我,在幼儿园你最高兴的事是什么?最不高兴的事是什么?”还可以先与孩子玩一会儿或共同参与某项活动,在活动中与孩子分享快乐时光,等你与孩子交流的最好时机自然来到,孩子有了谈话的兴趣,他就会兴奋地说出一串串他高兴的事情来。

2、玩交谈游戏。游戏始终是孩子的最爱。家长可以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互动式的谈话游戏。比如,可以和孩子玩“你问我答”的游戏,与孩子一问一答或者与孩子交换角色,让孩子充当老师,家长来做学生,由孩子模仿老师提出问题,家长回答问题。这种交互提问的方式和角色互换的方法既能够避免孩子的紧张被动,又能够促使孩子主动思考,是家长与孩子相互了解对方的好办法。

3、注意交流方法。除了与孩子谈他感兴趣的事情,还要注意通过谈话了解孩子的行为和心理情况,有意识地促进孩子的语言和身心的健康发展。但从成人的角度对孩子进行探听式的自上而下的询问,是很容易引起孩子逆反心理的,因此与孩子谈话尤其要注意方法。比如在辅导孩子折纸、小制作、绘画时,不要简单地教会孩子怎样做,或者直接指责孩子,而应该让孩子说说可以怎样制作,需要准备哪些材料,然后巧妙地引导孩子说出心里话或你想要了解的情况。

4、做忠实听众。孩子向你敞开心扉的程度取决于成人倾听孩子谈话的态度。家长与孩子谈话时要全身心地投入,将自己放在与孩子平等的地位,对孩子的喜怒哀乐要表示理解,不要将成人的感受强加于孩子,也不要经常用提问和评价打断孩子的谈话,如果时间不足,可以和孩子约一个时间,下次再谈。要注意通过谈话了解孩子、孩子的朋友、孩子的集体以及孩子的情绪、心理状态和内心的期待等等,这些是成人通过迫切询问得不到结果,而对孩子成长又十分重要的东西。

与孩子交流也是一门学问,我们老师和家长们都要与孩子多交流、多沟通。

育儿观念:如何教育调皮幼儿


育儿观念:如何教育调皮幼儿

现在,家里都是一个孩子王。全家都以孩子为中心,势必养成孩子的惟我独尊,调皮、任性就悄

然形成了。特别是到了幼儿园以后,有的幼儿就是不知天高地厚。是的,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常常会

听到老师说:某某太调皮了,实在没办法!谁有高见,教教我吧!确实如此,每位老师都会遇到这样的

孩子,其实,调皮的孩子也有他本身的优点,如聪明、精力充沛、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等等。那么,采取

什么样的方式教育调皮孩子,才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教育效果呢?在这里谈几点粗浅看法,以求教于同行

一、换个口气、相信孩子

我常听同事们抱怨:“我们班那个‘调皮鬼’,天天都挨批评,可他就是改不了。”我一听到这种话,

就想到我们班的小调皮“常常批评”而没有效果,是的,同样的“台词”在批评孩子,没有效果也就理所

当然了。有关研究表明,一直持续一种相同的刺激从而不能收到好的效果。例如,磊磊小朋友喜欢抢同

伴的玩具,教师常用“磊磊太不讲礼貌,经常抢别人的玩具”来批评他,还不如说:“鹏鹏真不错,从

不抢小朋友的玩具,还把自己的玩具结同伴玩,我们相信磊磊也能和鹏鹏一样。”磊磊听到这些话后,

感到老师还是信任自己的,他就会自觉地克制抢同伴玩具的这种行为。

有一学者去美国视察回来,说了一段语重心长的话:“美国幼儿教师骂人方式实在非常高明,绝对

不像我们某些老师只会大吼大叫。他们常常自己先蹲下去,和孩子的眼睛齐高,然后慢慢地牵起小孩子

的手。开始温柔的说话。这时,小孩子对老师的这种姿势,都会觉得不可思议而新奇,对于老师说的内

容自然会听得很清楚。”这个方法之所以能发挥效果,主要是“这一蹲”,不仅从空间上拉近了教师和

幼儿之间的距离,而且从心理上使幼儿和教师贴得更近了。作为教师,更应该改变自己的态度,尤其对于

调皮儿童,更应该亲近他们,交流时和他的视线处在同一高度,他们会觉得教师是多么的亲切可爱,自然

而然地,你训戒他的话也就很容易听进去了。

调皮儿童的逆反心理特别强,当他做错事时,如果教师只是一味的训斥和责骂,效果只能是适得其

反,这就如做母亲的对着大哭的孩子歇斯底里地吼叫,只会让孩子越哭越大声一样。本来孩子要是做错

了事,便知道会被老师责骂,这个时候,如果和他的“预期”结果相反,老师并没有责骂他,甚至只是

保持沉默,不理睬他,孩子的心理反而会紧张起来,自己会把犯错的地方重新再思考一遍,这样,给孩

子一段时间冷静一下自己的头脑,过些时候再与他交谈,因为孩子已经检讨过自己的过失,所以就能坦

然接受老师的意见。

二、多鼓励、少批评

爱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实践证明,被成人厌弃的幼儿,常自暴自弃,形成自卑或逆反

心理。比如,有些调皮孩子,他们喜欢捣乱,活动时常打打闹闹,这往往是由于我们对他付出的爱及关

注不够,他们中有的想通过捣乱、打架来引起老师的关注,获得老师的爱。因此,对于调皮儿童,教师

更不应该吝啬自己的语言和表情,而要通过多种形式,向他们表示我们的爱。即使只是一个会心的微笑

、一句关心的话语、几下亲切的抚摸,都会使他们感受到“老师还是爱我的,我应该听老师的话”。尽

管孩子年幼,但他们的自尊心很强,尤其是调皮孩子,教师更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他,尽量找出

其闪光点以鼓励他们进步。我班有一个“调皮大王”上课时经常不举手突然提问题,打断老师的话,造

成课堂秩序的混乱。虽经多方教育但收效甚微。我经过仔细观察,发现他有较强的表现欲,但由于不

善于控制自己,常常事与愿违。于是,我便在一次早谈“守纪律的好孩子”活动中,在全班幼儿面前表

扬了他,并对他提出了要求:“你很聪明,反应快,老师很喜欢你;如果你能当个守纪律的好孩子,老

师讲完后再举手提问题,老师就更喜欢你了。”此后,他真的改掉了这一坏毛病。我因而在区角活动或

午餐后请他当“图书管理员”,他认真负责,坚持到底,小朋友对他的表现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使他体

验到了战胜自我的愉快。从这以后,他在区角活动或午餐后再也不到处乱跑,到处捣蛋了。可见,适时

地给调皮的孩子一些鼓励,很容易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家园配合,统一教育策略

孩子就像是一个家庭的一面镜子,什么样的家庭,很容易培养什么样的孩子。因此,对于调皮儿童

的教育,我们更应注重家园联系这一重要的环节。从家庭入手,了解幼儿的家庭环境,家长的素质,以

及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通过家访、家长问卷以及电话联系等多种渠道,与家长共同探讨教育调皮孩

子的办法。在此基础上做到有的放矢,优势互补,形成最佳合力。调皮的孩子大多精力充沛,在家中无

法完全“渲泄”,因而显得特别顽皮。有的连睡觉时都在被窝里玩玩具,家长烦恼不已。其实调皮孩子

他们渴望能多与人交往,但现在的独生子女在家中却无人作伴,与其玩耍。于是他们在家时就会倾其所

有的玩具拨弄不停,借此“渲泄”。所以,我们建议家长应多带孩子到户外,让他们尽情玩耍,通常会

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平时在家中,也可让他们多做些安静的活动。如拼图、画画、手工制作、听故事

、看图书等,通过动静结合,引起孩子的兴趣,改变孩子的不良习惯。

在家庭访问中,经常可听到孩子的家长说:“孩子年纪这么小,有时说他也听不懂,气不过,就只

好揍他了。”这时,我们告诉家长,打孩子并非一种好的管教方式。孩子在挨过一次打后如果再犯同样

的错误,就再打得重一点,如此恶性循环的结果,不但使孩子永远无法达到父母的期望,还很可能演变

成孩子对父母管教的反抗或顶嘴。我们建设家长采取“冷处理”、精神鼓励等方法,以取得家园教育方

法的一致与默契,并且及时地互相反馈幼儿在家在园的情况,以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实践证明,经过

一段时间的家园共同配合教育,大多数“调皮”孩子的行为习惯及多方面的表现,都有明显的进步。

以上的几点方法是借鉴,也是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希望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总结出更多更好的适应教

育调皮孩子的策略,为培养好下一代,我们共同努力吧!

对待个别学生可以严格要求,但严格应建立在遵循学生的身心规律的基础上,也所谓叫严而有格。

改变不了别人,咱就改变自己。心里宽容些,心情愉快些,看这些调皮捣蛋的也变成可爱的了

育儿观念:如何纠正孩子的任性


育儿观念:如何纠正孩子的任性

有家长问:孩子特别任性,想要的东西一定要得到,否则就哭闹不停。你教他知识或做什么事,他都不情愿,他想自己去做,但他又不会。像这种情况该怎么教育?

经常有家长问这样一个问题。

什么叫做“任性”?任性就是放任自己的性子,不加约束。换句话说,就是不管条件允许不允许,能做不能做,也不管有害无害,不听别人劝说,一切总由着自己的性子来,为所欲为。他想要得到的东西,不管能不能得到,他非要得到不可,不然的话,就哭个不停;家长让他去做什么事,他要是不想做的话,就是说下大天来,他也不做。用通俗的话说就是一个字:“拧(去声)”。用书面语言表达,就是“执拗”。

面对这样的孩子,让家长急不得,恼不得,感到一筹莫展,束手无策。怎么办?

首先弄清楚任性是怎么一回事。

任性是一种性格。性格有积极和消极之分,比如,“执着”是为正当目标的不懈追求,是“心的坚定”,是负责任的表现,是积极的性格,是褒义的;而“任性”是为不正当目标的顽固坚持,是“心的放纵”,是对己对人不负责任的表现,属于消极的性格,是贬义的。

任性的孩子会经常感到委屈、不顺心甚至痛苦,经常痛哭不止。因为他认为周围的人和事都是故意跟他过不去,跟他作对。久而久之,很容易酿成心理疾病。应该设法尽快纠正。

第二,要明白任性是怎样形成的。

人的性格取决于遗传、教育和环境三个要素。任性也不例外。孩子任性,并不完全是天生的,但跟父母的遗传也有很大的关系。你看,妇产医院里刚刚生下来的孩子就有不同的性格,有的哭声很舒缓、轻柔,哭一会儿就自行终止了;而有的孩子就哭声很大,声嘶力竭,很“夸张”,很“玩命”,一哭起来还没完没了。孩子一生来来就显现出了不同的性格。

所以,发现孩子任性,家长要首先反省一下自己的性格和习惯。如果是自己的性格、习惯遗传给了孩子,你可得尽快改一改。不然的话,孩子就很难纠正。

孩子任性往往跟家长处理孩子问题的态度和解决方式方法有直接的关系。比如家长过于蛮横、粗暴、武断、不讲理,往往会促使、强化孩子任性。

比如,有的家长面对任性的孩子,不是说服疏导,循循善诱,而是跟孩子对着干,说“你拧?我比你还拧!”甚至把任性的孩子痛打一顿。这样,以任性对任性,会事与愿违,因为孩子根本不知道错在哪里,会使孩子变得更加任性。因此,家长要改变教育方式方法。

第三,如何对待和纠正孩子的任性。

1.面对孩子任性,家长首先要克制自己情绪的冲动,不要着急、上火、激动、发怒。遇到孩子任性,家长先急了,于事无补,反而会有“暗示效果”,家长的情绪会起感染的作用。

2.家长能规劝就耐心规劝,若规劝无效,或是换个家长规劝。世界上的事,总是一物降一物,这个家长说儿不服,换另外一个家长可能会服服帖帖。

3.遇到孩子任性,也可以先等待、缓冲一下,不要急于着手解决。先“冷却”一下,等孩子的情绪平静下来再做处理,可能效果会好一些。这就是让“时间”帮助解决问题。

4.孩子的情绪和注意指向往往不大稳定,可以利用孩子的这个特点,设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把孩子注意的方向引导一下,迁移到其他的事物上,可能就会使孩子的情绪渐渐平静下来。

5.必要的时候,家长暂时的“让步”也不失为一种策略。原则不让步,策略上可以灵活。

育儿观念:如何教育倔强的孩子?


育儿观念:如何教育倔强的孩子?

现在很多小学生由于缺乏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比较容易冲动,经常会为一些小事发脾气,比如有同学碰翻了他的铅笔盒,同学们不愿意按照他的建议玩游戏,或是被老师批评了,都有可能引起某些孩子大发脾气。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教育倔强的孩子的相关内容。

如何教育倔强的孩子

尊重孩子,让他自己做主、有些孩子倔强是因为他们坚持自己的主张和想法,比如要求自己决定衣物、用品的款式,自己选择去哪儿玩或学不学琴。这是孩子有主见的表现,他们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和个人意志。父母在这样的事情上,应以尊重孩子的想法为主,提建议为辅,让孩子自己做主。如果父母担心孩子太小而无法做出正确的选择,可给孩子一两次机会,让他体验选择的结果,这对培养孩子的判断能力和承受能力都是有裨益的。

避免情绪失控有些孩子的倔强来自父母的“遗传”。一些家长自身脾气就很暴躁,孩子倔强,父母更加光火。由于父母本身脾气暴躁而引起孩子倔强任性的,父母首先要反省自身,对孩子要保持宽容的态度,允许孩子犯错误和自作一些主张。对不听话的孩子非打即骂,这种错误的教育方式会使孩子要么失去自信、过于懦弱,要么过于倔强和叛逆。

如何教育倔强的孩子

转移注意力,化解情绪。有时候,在孩子的牛脾气将要发作的时候,父母可以采取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来化解。例如,下雨了,不方便出门,可孩子想去儿童乐园玩。父母可先开解他:“下雨了,儿童乐园里一定到处都是水,一个小朋友也没有,一点也不好玩。”如果孩子依旧闹着要出去,情绪有些烦躁不安了,父母可试着用他感兴趣的活动吸引他,转移他的注意力。孩子是“健忘”的,很快就会忘记自己刚刚的情绪。

怎么教育倔强的孩子

家长们要学会冷静

当儿童性格倔强的时候,家长们应该做的首先是要平息自己的情绪,头脑冷静地处理问题。而不是将孩子当成对手,大吵大闹或者是简单粗暴的打一顿。其实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我意识,他会用自己稚嫩的思维试着理解这个世界时,因此,家长们应该冷静下来,和孩子进行一次深入的交谈,尝试去了解孩子这么做的原因。

鼓励和支持孩子正确的想法

面对孩子的倔强任性行为,家长们不能够只表达对孩子的不满情绪,要让孩子有表达和解释的机会,让他说清楚坚持这件事的理由,这样可以防止家长冤枉孩子。如果他对这一表面很无理的要求能够提出合理的解释,家长们不仅要尊重他们的意见,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帮助他们满足需求。

家长们要学会恩威并用

如果孩子老是无理取闹,而且喜欢用哭闹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家长们要学会恩威并用。如当孩子哭闹的时侯家长可在一旁悄悄观察,不予理睬,孩子看到自己这样并未引起重视,时间久了就会放弃这种表达方式。

在幼儿园中,不乏个性倔强的幼儿,这些独生子女们家里人爱着、护着、宠着,凡事千依百顺,久而久之,孩子养成了“我要怎样就怎样”的行为特点。这类孩子的特征尤为明显,这些幼儿思维的核心特点是自我中心。所谓自我中心是指儿童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观点和自己的动作上的现象。

这种自我中心不仅表现在儿童的言语中、表示中、逻辑中,更重要的在儿童的外部行为中也比比皆是。孩子虽小,但都有个性,也有其独特的年龄特点。对待个性倔强的幼儿,作为教师要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要选择恰当的激励方式引导幼儿去正确对待自己的行为。

冷处理就是当幼儿不良个性发生时,将他置于一边,不予理睬,使他得不到关注,久而久之这种不良个性就可能消退。由于其家庭背景的特殊,使他形成了个性倔强的性格。在一次区角活动中,由于他选择的区角人已经满了,我希望他去别的区角玩,过一会儿再回来,他执意不去,无论老师讲什么道理,他都听不进去,还不停地哭闹着。

出现这种状况时,就选择采取冷处理,不去理睬他,然后捕捉幼儿的兴趣及爱好,过了一会儿拿出他喜欢玩的玩具,让小伙伴们一起来,让他只能眼看着,不能玩。然后告诉他不让玩的原因,在这样的情况下,一直到他主动认错,让他讲出错在那里,之后给予表扬、鼓励,让他懂得倔强是达不到目的的,并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

孩子脾气大又倔强怎么办

和孩子成为朋友。要和自己的孩子成为好朋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我们必需了解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的心理。其实了解一个人的心理也并不象想象中的那样难。毕竟我们都经历过这些阶段。除了回想自己在那个时候的所做所为之外,还应该仔细的观察和聆听现在孩子们一言一行。

做到所谓知己知彼。迎合孩子们的习性和他们进行交往。应注意的是同他们谈话的声音应该保持柔和。声音过大会使他们产生畏惧感,因此也就阻碍了与他们的交流。成为孩子心目中的偶像,让他们崇拜而不是屈服。当你的能力在孩子们的眼中变的无所不能时,你就成了孩子们心目中的偶像了。

第一,你要能够回答孩子们提出的任何问题。无论回答的对与否,都必须让他们认为有道理。第二,能够做他们做不到的事情。第三,能够做一般人做不到的事情。一旦你这个朋友在他们的心目中成了崇拜的偶像。

那么你说什么他们都会很高兴的接受。不会去判断是对还是错。孩子们之所以能听老师的话,那是因为在他们眼中,老师就是无所不能的人,是他们的崇拜偶像。所以只要是老师说的话,他们都会认为是对的。

相信《育儿观念:如何锻炼宝宝的生活技能》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宝宝幼儿园的游戏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育儿观念:如何培养宝宝的自理能力 导读: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自理行为习惯一般都在学龄前,也就是说孩子在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就已经养成了能否生活自理的能力。父母只要适当把握了时间和机会,孩子就完全可以做到拥有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就像三岁的孩子...
    2020-08-03 阅读全文
  • 育儿观念:冬季体育锻炼育儿心得 育儿观念:冬季体育锻炼育儿心得 孩子们都是祖国未来的花朵,维护和促进孩子们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是我们作为父母、老师最重要的任务,而儿童在3到6、7周岁年龄段,是其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科学的、适合儿...
    2020-10-13 阅读全文
  • 育儿观念:如何教育孩子 人的习惯多在早期形成,家庭是个人最初的活动场所。家庭中的各种习惯是孩子最初接触到的行为规范,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家长如何正确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呢?我认为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端正教育...
    2020-08-10 阅读全文
  • 育儿观念:如何让宝宝爱上幼儿园? 育儿观念:如何让宝宝爱上幼儿园? 最近开学了,很多家长都向我诉苦,说自己的孩子很不适应幼儿园,各种闹腾各种哄,效果也不明显,心力交瘁。你的孩子是否有这个问题呢? 宝宝幼儿园焦虑不适应怎么办?如何让宝宝...
    2020-09-08 阅读全文
  • 育儿观念:爱孩子要学会锻炼孩子 育儿观念:爱孩子要学会锻炼孩子 俊俊是我班出了名的小帅哥。记得刚入园时,懵懂的他对我是连打带踹,还拽坏爱红主任的项链。两个月来,经过我们的爱心教育,他变成了既听话懂事又有礼貌的好孩子。 每次入园时,我...
    2020-10-19 阅读全文

导读: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自理行为习惯一般都在学龄前,也就是说孩子在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就已经养成了能否生活自理的能力。父母只要适当把握了时间和机会,孩子就完全可以做到拥有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就像三岁的孩子...

2020-08-03 阅读全文

育儿观念:冬季体育锻炼育儿心得 孩子们都是祖国未来的花朵,维护和促进孩子们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是我们作为父母、老师最重要的任务,而儿童在3到6、7周岁年龄段,是其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科学的、适合儿...

2020-10-13 阅读全文

人的习惯多在早期形成,家庭是个人最初的活动场所。家庭中的各种习惯是孩子最初接触到的行为规范,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家长如何正确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呢?我认为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端正教育...

2020-08-10 阅读全文

育儿观念:如何让宝宝爱上幼儿园? 最近开学了,很多家长都向我诉苦,说自己的孩子很不适应幼儿园,各种闹腾各种哄,效果也不明显,心力交瘁。你的孩子是否有这个问题呢? 宝宝幼儿园焦虑不适应怎么办?如何让宝宝...

2020-09-08 阅读全文

育儿观念:爱孩子要学会锻炼孩子 俊俊是我班出了名的小帅哥。记得刚入园时,懵懂的他对我是连打带踹,还拽坏爱红主任的项链。两个月来,经过我们的爱心教育,他变成了既听话懂事又有礼貌的好孩子。 每次入园时,我...

2020-10-19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