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家长玩的游戏。
学校与家庭分工合作,一个教育孩子日常生活习惯,一个教育孩子做人做事!不管是幼师还是家长,都应该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及时注意孩子情况,帮助孩子积极健康地成长!那么,家园共育要注意一些什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家长的重视程度决定了幼儿的行为”,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最近,商桢的妈妈工作比较繁忙,爸爸平时也来不及接送孩子,所以就将孩子托付给一个小饭桌的人,负责接送。
不知是不是因为家长比较忙,最近顾不得照管孩子,商桢这段时间比以往要调皮好多,并且常常和别人打架,在课堂中也不那么积极主动,总会东瞧瞧、西望望的……
今天,商桢又和别的小朋友打闹了,我连忙把他叫到身旁,告诉他不要这样,并说“如果在这样打闹,我就要和你妈妈谈谈了!”
商桢听后,回过头去小声的对小朋友说:“反正我妈妈最近不来接我,也不送我!”
听完这话,我震惊了!平时表现挺好的孩子,最近怎么了?
见此情景,我觉得我有必要和商桢的妈妈谈一谈了,于是,下午来接时,我请接商桢的叔叔转告家长,如果有时间来一趟幼儿园。
第二天,商桢的表现有了180度的大转弯,呦,今天不错!
中午,商桢妈妈打来电话,语速非常着急的询问“商桢最近怎么了?”“是不是我没有接他送他,发生了一些事情?”帮助家长稳定情绪后,我告知了家长孩子最近的表现,家长听后,主动要求面谈。
过了一会,商桢妈妈就放下了手上的工作,和我推心置腹的谈了谈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家长的这种认真、主动的态度让我十分感动,而且家长认为还需要继续给孩子做工作,并且无论工作有多忙,一定要抽出时间来关注孩子,了解他内心的想法,才能正确地引领孩子。由于前段时间家长工作繁忙而忽略了孩子的想法,所以导致孩子有其他不正常的行为发生,而在幼儿不良行为萌芽初,教师和家长能够及时探讨、制止,并定会让孩子顺利发展下去。
事后,我心想:怪不得今天商桢课堂表现这么好、课下也没有和别人打闹,原来昨晚商桢妈妈和爸爸已经和孩子谈过了一次。而同样是此事,发生在不同家长身上也会有不同的效果,只有真正关注幼儿在园的一切行为、关注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家园合作,共同做好教育问题,才能够让幼儿在一个良好的氛围中、一致的教育中顺利发展。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孩子入园后出现这6种行为,需要家长重视!
孩子刚上幼儿园初期会不适应幼儿园,有一些哭闹现象,或者上了幼儿园的孩子也有可能害怕,一旦孩子出现了以下6种行为,爸妈要引起重视,务必帮助孩子及时调整心情。
在幼儿园不说话
宝宝在幼儿园里不说话,坐在角落里呆呆地什么都不愿意做,也不跟其他小朋友玩,不参与游戏,也不敢与老师交流。
对策:妈妈送孩子上幼儿园后,要经常与老师交流,并让孩子看到这一亲切情形,或者邀请老师来家里进行家访、利用离园时间带孩子和老师聊聊天,逐步将宝宝消除对老师的陌生感。
从不在幼儿园幼儿园大便,经常拉在裤子上宝宝从来不敢在幼儿园大便,甚至小便也时常拉在裤子,或者有时候整天憋尿,一放学就立即拉。
对策:妈妈可以将事情向老师反映,让老师经常提醒、带孩子上厕所,让宝宝习惯在幼儿园如厕,当然老师是不会强迫孩子在幼儿园大便的,这个家长不必担心。
一上幼儿园就大哭,拉着大人的手不放
宝宝早上看到妈妈拿起书包就哭,不肯上幼儿园,即使到了门口,宝宝也拉住大人的手不放。
对策:妈妈跟宝宝约定时间,什么时候会回来接宝宝,还可以跟孩子约定,晚上会跟宝宝一起做的事情。如果还不行,妈妈只能狠狠心走了。要相信宝宝的适应能力很强,也要相信老师是有方法的。
上幼儿园就喊肚子疼或不舒服
有些孩子一提上幼儿园就喊肚子疼、头晕,甚至呕吐、晕厥,可到了医院又查不出原因。这就是孩子的躯体障碍。焦虑时,宝宝会出现一些躯体性症状,如肚子疼、发烧、腹泻、出虚汗等。比如有的孩子每到周日晚上开始肚子疼。
对策:家长需要先带孩子去医院,排除身体疾病。如果表现严重,妈妈可以考虑让宝宝暂时休息几天,并带孩子放松心情。
说害怕老师
宝宝经常说害怕老师,甚至要上幼儿园时,会紧张恐惧,这种情况爸妈就要考虑老师是否曾经惩罚宝宝,或者做了让宝宝害怕的事情。
对策:妈妈要耐心询问宝宝,为什么会害怕老师,根据宝宝反馈的情况,再进一步采取措施。
在幼儿园特别乖,对老师言听计从
宝宝在家里很活泼,但是到了幼儿园之后,显得特别乖,而且老师叫做什么就做什么,一刻也不敢怠慢。
对策:妈妈可以有意识地找宝宝同班的小朋友,周末跟宝宝一起玩耍或郊游,让宝宝在幼儿园里有熟悉的小伙伴,消除恐惧感。
要重视孩子不正常的攀比行为
在如今的孩子中间,互相攀比的现象已是屡见不鲜。一件新衣服,一样新玩具,都会引起一些孩子的相互攀比,有的孩子还就此去要挟家长去买其他孩子所拥有而他没有的东西。
攀比之风的盛行,应当引起我们幼教工作者和家长的重视。如果不及时加以引导,是会滋长有害心理的,还会引起互相嫉妒,闹不团结,甚至导致损害他人的利益。比如,我班有个女孩,故意把食物撒在别人身上,弄脏别人的花裙。经了解,原来她往常的穿着总是班内最漂亮的,因而常受到其他孩子的赞赏,久而久之,她便有了一种优越感。而今天,另一个小朋友的新裙子很美,这就使她心理不平衡而采取了上述的行动。还有一个男孩,当他发现别人的玩具比自己新颖、好玩时,就悄悄地把别人的玩具损坏或偷偷藏起来。可见,这种由攀比造成的不正常行为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实际上,在攀比的后面,是有孩子好强的心理在起作用的,它包含着孩子对外界事物敏锐的观察和注意,从这些方面来讲,这种出于竞争意识的攀比是正常的,值得保护的。这里关键在于如何告诉孩子应该和别人比什么,怎样比。我们应当让孩子知道去比谁的身体好,有良好的品德、习惯,学习进步快,有理想有志气。同时应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勤劳、节俭之类的作品教育孩子,并引导他们去利用废旧物品自制玩具,使他们有各种物品“来之不易”的亲身体验,从而为孩子具有健全人格打下好的基础。当然,要教育和开导已经习惯于攀比行为的孩子,是要花点功夫的,需要幼教工作者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重视儿童心理行为问题
重视儿童心理行为问题
健康的定义:
“健康是整个身体、精神和社会生活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也就是说,如果精神和社会生活状态不够完好,不是健康的标志。
孩子的一些问题:
不好好吃饭;不能独立睡觉;
不愿和他人交往;
不懂礼貌、不服从纪律;
经常打架、爱发脾气、攻击行为;
过分胆怯或焦虑;多动、学习困难;不良习惯等等。
这些问题不仅是家长的困惑,也越来越受到老师和医生的关注。
儿童心理行为问题不容忽视: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竞争日趋激烈,育儿理念滞后,只重视身体健康、智力发展,忽视早期良好心理和行为培养的倾向,全国4-16岁孩子心理问题发生率高达13.97%,社会适应问题的检出率为23.46%。儿童的疾病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据全国各地调查,儿童行为偏离的发生率达到10-20%,明显的心理障碍性疾病为3-5%。
中山市博爱医院儿童保健科于2010年对我市11个镇区各级幼儿园66间共12804名儿童进行了心理行为情况筛查(Conners简明症状问卷),结果显示:阳性率为14.1%(主要表现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其相关影响因素涉及性别、年龄、住址、父母文化程度、家庭管教方式、父母关系、父母与孩子相处时间、家庭收入、家居面积及母亲孕期情绪、营养、新生儿期患病等等。
儿童有其心理年龄特征:
儿童在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心理表现,由此表现出的占主导地位的、典型、本质的特征,为儿童心理年龄特征。
儿童行为发育即心理发育,儿童心理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包括:动作、言语、认知、人格和社会适应性等方面,而这些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促成,同时又受不同年龄生理发展水平和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及其制约。多数儿童在发育的某阶段都会经历各种心理、行为方面的暂时性适应不良。
重视儿童心理行为筛查:
一个人的心理失调或异常,其根源大多在幼儿期,因此,心理卫生保健从儿童抓起,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其意义重大,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儿童心理行为筛查是儿童保健的内容之一,家长应重视定期的儿童保健,进行儿童健康管理。如发现孩子难养育或不符合年龄的异常表现,最好找儿童心理专科医生进一步诊治。
父母的运动观念,决定了孩子的一生
父母的运动观念,决定了孩子的一生
没有谁不关心孩子的健康,但大多数时候,中国的父母会认为孩子的体育运动是一项附加值,可有可无,有则加分,没有也不减分。有的家长认为孩子不生病就行了,没必要专门花时间进行体育锻炼;
还有的家长认为,想要使孩子身体好,重要的是吃好喝好,运动完全被排斥在了家庭日常生活之外。
而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相比运动,绝大多数家长的观点是学习才是最重要的,况且学习负担已经够重了,哪里还有时间运动?
在中国,大部分的孩子都是家里的“掌上明珠”,很多家长对孩子呵护过度,怕孩子运动时累着、摔着、碰着,甚至为了孩子不愿意上体育课便给他们请病假的事情也时有发生……
由于家长认识上的误区,很难有意识地把运动作为家庭教育的内容,培养孩子的运动习惯在相当一些家庭中俨然成为教育的“盲点”。
其实,父母才是孩子接触体育教育时的第一导师,只要父母的观念转变了,才有可能让孩子慢慢喜欢上运动,爱上运动。
01
父母以身作则最重要
孩子运动习惯的养成在很大程度上受父母的影响,对体育运动没有兴趣的父母很难在行为上给孩子积极的示范。通过一项关于“城市少年儿童生活习惯研究”,对六个城市的2000余名小学三年级至初二学生和家长调查显示,课余时间没有体育运动的孩子中,他们的父母有60.6%平时也不喜欢进行体育锻炼。
喜欢运动的父母会为体育运动积极创造家庭物质条件与孩子一起活动,而自身对体育运动的排斥,也很少在家庭中为孩子创造体育运动的条件。所以对父母而言,首先要在观念上转变,强化自己运动健身的意识;二是“从我做起”,创造条件与孩子一起做运动。
尤其在孩子幼时,行为习惯的养成很大程度上与父母的言传身教有关,所以在孩子小时候,家长爱运动的话,宝宝爱上运动也会顺理成章。
02
让运动融入家庭生活
运动与吃饭、睡觉一样,是人的健康生活必不可少的,关系到家庭生活的质量。居里夫人非常重视孩子的体育锻炼,她在自己家的庭院里竖起一个秋千架,让两个孩子每天做完功课到这个运动场去锻炼。在工作之余,她还跟孩子一起骑自行车、带她们去游泳,两个女儿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事业都有所成就。
此外,挖掘家里的运动资源也能促进运动。比如住高层的家庭在平时大人和孩子一起“拒绝电梯”,有了一定的基础时还可以在节假日里来个爬楼梯比赛,这是个绝好的运动项目。在家庭中,运动形式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全家人在共同活动中放松精神,感受休闲的乐趣。
03
养成“见缝插针”的运动习惯
孩子平时在家里写作业累了,或者写完作业之后,总要休息休息,换换脑子,许多孩子选择或者坐着、或者躺着看电视,身体依然处于静态。
其实,即使是看电视,也可以让身体动起来,伸伸臂、扭扭腰、踢踢腿、单腿站立练练平衡力等背外语、背课文的时候未必正襟危坐,转转脖子、散散步,不会影响记忆效果。只要脑子里有了运动这根弦,大人孩子都能想出见缝插针、一举多得的好方法。
总之,应该让体育运动成为家庭教育之“重点”,运动于孩子,于父母都有好处,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是人这一生最大的财富。将体育运动作为家庭教育的内容,在家庭体育中需要父母以身作则,最重要的是,让运动融入家庭生活,养成“见缝插针”的运动习惯,如此即可让孩子拥有良好运动习惯,爱上运动。
当然,如果觉得家里施展不开,外面的天地很广阔,你带宝宝来运动哦!
家长行为暗示产生的奇迹
请出4位小朋友上台来走平衡木,看谁用时最短,走得最稳。貌似在观察孩子的平衡能力,其实不然。专家所关注的是家长的行为暗示,来分析家长在教育孩子上的误区。
第一位男孩儿,4岁半,姥爷陪同。在老师说开始计时时,男孩自己稳步前行,姥爷没扶也没护,只原地观望,当孩子快走到终点时,姥爷才快步走过去拉过孩子。
第二位女孩儿,5岁,妈妈陪同。在老师说开始时,妈妈紧张地张着双手保护着平衡木上的孩子,像是随时准备接住走不稳的孩子。
第三位女孩儿,5岁半,爸爸陪同。在老师说完游戏规则时,爸爸蹲下来又给孩子说了一遍应该如何做,然后小心跟在孩子的后面陪着孩子一步一步往前走。
第四位男孩儿,4岁半,奶奶和爷爷陪同。奶奶把孩子扶上平衡木后,手没离开孩子,当老师说开始时,奶奶用外界的力量保护着孩子往前走。这种行为被阻止后,孩子慢慢地,小心翼翼前行,松开手的奶奶忐忑不安,跟在孩子的后面。公布计时结果:用时最短,走得最稳最快,获得第一名的小朋友是第一位出场的男孩。
专家点评:家长的肢体语言和行为暗示对于孩子来说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第一位孩子,年龄小,却走得又快又稳。姥爷给孩子的暗示是积极的,像是在说:这很简单,孩子你不用紧张,我相信你能很顺利走过平衡木。孩子得到如此积极的暗示后,会很自信,很大胆地去完成,结果像是在意料之中。
其他三位家长的行为暗示却是消极的,不信任的,似乎是在告诉孩子:这个游戏很难,你一定要小心,关键的时候我们会保护你。所以,当孩子得到家长的这个不信任的信息后,也有些胆怯,有些紧张,自然不敢放开步子往前走。看了这个节目,我也在反醒自己,是不是平时帮帅帅太多,如果我这个妈妈不处处都帮他,是不是他会做得更好,更独立更有主见?
你的假期规划决定了孩子下学期的成绩
寒假,本应是多姿多彩的。然而,寒假里,有的孩子被家长或者老师安排了大量作业,每天都要奋笔疾书;有的孩子则进入了“放羊季”,每天只知道上网玩游戏……转眼间寒假已过半,剩余半个月该如何好好规划呢?下面就随小编一起看看,这些孩子的寒假怎么过!
亲情友情满溢的寒假
俞江绮小朋友的小名叫和禾,现在是解放军飞天幼儿园大二班的儿童。
和禾的寒假将从乘坐上高铁开始,我要带她回到奶奶身边。奶奶以前也跟和禾生活在一起,把和禾带到三岁上幼儿园后,就回到了合肥。奶奶平时也很想和禾。有时也跟和禾视频聊天。
视频虽然能见到真人,但是毕竟和生活在一起感觉不一样。现在每次视频,和禾只是客客气气地跟奶奶打打招呼,话变得越来越少。这个寒假,我想把她带到奶奶身边,在奶奶的怀里撒撒娇,让祖孙俩重新亲密无间起来。这期间,我还要带她回老家桐城看看,让和禾也知道爸爸是如何从那样一个偏远的小乡村,通过努力和勤奋一步步走到北京的。
学习是一场马拉松,贵在持之以恒。因此,这个寒假,我也想让和禾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持之以恒。譬如现在的她已经认识不少汉字了,还学会了全部的汉语拼音。我将让她带上标有汉语拼音的故事书,每天坚持让她根据拼音读出汉字,给我们讲上一小段故事。
和禾五岁时在美国的伊萨卡生活了一年。在那里,她有几位要好的中国小朋友:米多、雯雯、Nemo,现在她们也跟和禾一样都回到了中国。米多在北京,我们两家的距离很近,两个小朋友经常在一起玩。雯雯、Nemo在杭州,和禾很想念她们,她们也想念和禾。如果时间允许,我们还想带和禾去一趟杭州,去找雯雯、Nemo,让她们在异国结下的深厚友谊能够一直延续下去。
过完这个寒假,和禾将迎来她的小学时光,我希望这个寒假的每一天都能让她益智增趣,又能保持纯真天性、快乐成长。每一天都能让她感到愉快、充实,并留下一个特别美好的回忆。文/俞胜(作家)
让孩子过一个充实的寒假
“不怕同学是学霸,就怕学霸过寒暑假!”寒假和学校上课不同,千万个家庭会有千万个不同的寒假计划,目的、内容、执行有赖家长,家长不同的教育能力、教育眼光和教育情怀,直接影响孩子的寒假。在我看来,每个孩子都应拥有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的寒假计划,而制定的原则就是“因材施教、补短扬长”。
我的女儿今年上小学二年级,在校内,她的课业成绩较好,英、语、数稳定在班级前三。我通过对孩子整体成长情况的“望、闻、问、切”,与孩子共同制定了一个寒假计划,让孩子参与到选择和制定中,听取她的感受和意见。
孩子喜欢英语,渴望每天学习英语,我给她报了一个为期十天的英语兴趣班、每天一节的网络课堂。这样能保证脱离学校教育后,她能够继续获得英语知识,以保持英语兴趣。语文方面,我们一起选报了一个七天的语文兴趣班,重点在国学、成语和写作,她也乐此不疲。数学的学习是讲究技巧的,不能仅靠孩子做题和练习,我们选择了一个七天的兴趣班。
孩子喜欢画画,上学时经常找空画画,苦于课业安排较紧张,她一直无法投入大量时间。今年寒假,我给她报了十天的美术兴趣班,学习水粉、速写。对于兴趣学习,我一直坚持“不打扰、不中断”。一个孩子没有自己的时间,就没有兴趣爱好。
当然,我会创造出更多的机会让孩子去参加体育锻炼、外出旅游,让她去和学校、家庭之外的事物接触。
这就是我家的寒假计划书,形式上没有独特性,内容也容易复制,但是看上去毫不费力的安排,却来自于我对于孩子长期深度的陪伴和准确的判断,不完全以一方的意志为主导。文/姚博(北京交通广播)
在旅行中让孩子增长见识
寒假里,我和孩子一般会这样安排:带着书去旅行,在旅行中让孩子学习算账、记账、写游记和查攻略。我们还会在玩耍之余看书、学英语。在放松的同时,我们也不忘孝道,每年春节都会看望两边的老人。
放假前夕,我给女儿买了一套《窗边的小豆豆》。暑假时买的《小木屋系列》她已经看完了,我及时补充上新书,以便她能在旅行途中看书解闷。因为我们喜欢自驾游,孩子已经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在漫长的旅途中,除了听听英语歌曲、睡觉,就是喜欢听我读故事。此外,她睡觉之前一定要阅读的习惯,也不会因为旅游而改变,所以我们的书得随车带着。
这次寒假的旅行路线一如往年:先去天津看女儿的二伯父,接奶奶一起回河北老家过春节,然后开车去湖南给外公外婆拜年。今年计划回京途中,拐到安徽看看,让女儿看望住在合肥的大舅一家人,然后我们一起去爬爬黄山。
女儿从小就喜欢爬山:两岁时,我们就带她爬过北京的香山,后来陆陆续续爬过丫髻山、千灵山,四岁多爬了河北的白石山,六岁多爬了张家界各山,七岁多爬了泰山。记得那次爬完张家界后,女儿在游记中写到:要是能挑战一下黄山就好了!所以这个寒假我特意安排了黄山之行!
总之,这个寒假,我们一起旅游、运动、阅读和尽孝,一个都不能少!我希望这个寒假是孩子快乐的假期,也是充实的假期,更是她收获的假期!文/周金萍(全职妈妈)
专家观点
“慧养模式”的寒假值得提倡
谢春风(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一年一度的寒假即将开始,长达一个月的假期对不同人有不同的内涵。显然,学生、教师、家长眼里的寒假是不一样的,期待也明显不同。评价寒假生活安排是否合理,首先要看评价主体和评价标准。充分关注儿童青少年的感受与合理诉求,尊重他们的发展主体性和必需的选择空间,是基本出发点。
家长对于孩子寒假生活安排持三种基本态度,轻松娱乐的“放养模式”、严格管理的“圈养模式”和张弛有度的“慧养模式”。显然,张弛有度的“慧养模式”值得推荐。
“慧养模式”是亲子间良性教育互动的美丽乐章,值得提倡。在假期里,如何引领孩子有学习,又玩耍,既自主选择,又不随意,是一个很有难度的教育命题。笔者作为家长,也一直在探索中,经验和教训皆有。目前看,张弛有度的“慧养模式”是中国家长的必要选择。
幼儿园、小学阶段,家长的引领性要强一些,但对孩子的尊重、呵护、关爱要更加细微,不要先入为主,不要觉得孩子对父母的安排天然地服从。初中阶段,孩子青春期发育明显,自我意识增长很快,但不成熟性强,心理不稳定,他们的寒假生活和学习要张弛有度,父母的指导更要得法,要充分尊重,同时要把握好分寸和底线,在原则问题上旗帜鲜明。高中阶段,孩子已经具备很强的自主能力,家长需要多以商量和建议的方式进行教育引领,切不可生硬管教了。
育儿知识:家长必须重视孩子的教育
旗龙是我们班上比较听老师话的小男生,平时也喜欢帮助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最近因为家里有事,跟着爷爷回老家待了一段时间。等再次回到幼儿园时,我发现旗龙变了,变得不再听话了,坐的时间也没有那么长了,还养成了一些坏习惯,如吃手指、跷二郎腿以及午饭过后不出去散步而是躲在厕所和其他小朋友打闹,当时说了管事,可一会就又恢复原。
为了让旗龙变回以前的乖宝宝,我找到了他的妈妈了解了一下情况。原来回老家的这段时间,因为父母不在身边所以少了很多约束,爷爷又很溺爱孩子,要什么给什么,说什么就是什么,所以才养成了现在这些坏习惯。家长听后也很着急,询问老师现在该怎么办?通过商量,我们采取了家园共育的教育方式。
在家里,父母找爷爷交谈,让爷爷认识到这样放任下去对孩子成长的危害,然后统一战线,严格要求,做得好有奖励,做的不好则批评,再者父母不再包办所有,让孩子学会独立完成自己的事情,体验成功的快乐。
在幼儿园老师则在他的周围安排几个常规习惯好的幼儿,带动旗龙向好的方向发展,平时活动课上老师多关注他,出现问题第一时间指出来,帮助他一起改正。
经过大家一段时间的努力,旗龙又变回以前的样子了。而且变得更加懂事了。家长也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也深刻认识到孩子的教育无小事,孩子成长路上需要家长正确的引导和帮助。
育儿观念:家长必须重视孩子的教育
旗龙是我们班上比较听老师话的小男生,平时也喜欢帮助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最近因为家里有事,跟着爷爷回老家待了一段时间。等再次回到幼儿园时,我发现旗龙变了,变得不再听话了,坐的时间也没有那么长了,还养成了一些坏习惯,如吃手指、跷二郎腿以及午饭过后不出去散步而是躲在厕所和其他小朋友打闹,当时说了管事,可一会就又恢复原。
为了让旗龙变回以前的乖宝宝,我找到了他的妈妈了解了一下情况。原来回老家的这段时间,因为父母不在身边所以少了很多约束,爷爷又很溺爱孩子,要什么给什么,说什么就是什么,所以才养成了现在这些坏习惯。家长听后也很着急,询问老师现在该怎么办?通过商量,我们采取了家园共育的教育方式。
在家里,父母找爷爷交谈,让爷爷认识到这样放任下去对孩子成长的危害,然后统一战线,严格要求,做得好有奖励,做的不好则批评,再者父母不再包办所有,让孩子学会独立完成自己的事情,体验成功的快乐。
在幼儿园老师则在他的周围安排几个常规习惯好的幼儿,带动旗龙向好的方向发展,平时活动课上老师多关注他,出现问题第一时间指出来,帮助他一起改正。
经过大家一段时间的努力,旗龙又变回以前的样子了。而且变得更加懂事了。家长也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也深刻认识到孩子的教育无小事,孩子成长路上需要家长正确的引导和帮助。
家园共育《家长的重视程度决定了幼儿的行为》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家长玩的游戏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