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该不该按性别决定教育方式

发布时间:2020-09-30

幼儿园教师该如何听课。

幼儿的教育途径无非就是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家长配合学校才能实现教育的质量最大化!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需要互相包容,及时发现孩子不良的习惯,帮助孩子改正缺点!那么,教师除了教学,还有哪些责任与义务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该不该按性别决定教育方式》,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该不该按性别决定教育方式

“富养女儿,穷养儿子?”上海出现育儿新理念

前不久,上海市一位3岁女孩的母亲把她的困惑告诉了记者,她听朋友说,现在上海流行一种新的育儿理念:“富养女儿,穷养儿子”。生了女儿就要“富养”,尽可能为她创造优越条件,让她学钢琴懂艺术,上最好的学校、穿最好的衣服,同时培养她高雅的举止和不凡的品位。而如果生的是儿子,那就要‘穷养’,让他吃苦,养成坚韧性格。作为一个女孩的母亲,她不知道该怎么培养孩子才正确?

“女孩富养男孩穷养”似乎已成为沪上现代家庭抚养子女的理念。近日,记者参加一个高考高分学生家长座谈会,也同样听到了这个说法。

新闻再创以孩子的性别选择不同的育儿方式,让女孩生长在蜜罐里,让男孩经受磨练,这是育儿理念的进步还是新的育儿误区呢?

哈尔滨:育儿理念五花八门

上海“富养女儿,穷养儿子”的育儿理念在哈尔滨是否也有所体现呢?为此,记者采访了一些孩子家长,发现哈尔滨一些家长的育儿理念是五花八门,各有各的道理。www.yjS21.COm

家住哈市教育小区的赵云鹤先生是名很有经济实力的企业家,他的女儿目前在一家私立幼儿园,一年的学费就近万元。女儿在周末还要上绘画、书法、钢琴课,加上女儿的名牌服饰和各种高档玩具,不到4岁的女儿的消费与一个大学生差不多。对此,赵云鹤认为:“我和妻子没想过‘富养’女儿,只是想给她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让她能开阔自己的眼界。让她学习钢琴、绘画,也是培养她优雅的举止,如果我们生了一个男孩也会这样教育他,我们只想把最好的都给予自己的孩子。”

与赵先生不同,哈市自来水公司的代女士对女儿要求比较严格。“我就不愿把女儿培养成娇滴滴的花朵儿。我对她采取的是‘穷养’政策,女儿从小时候开始,我就为她创造各种锻炼机会。现在我女儿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性格独立,也不像其他女孩那么大手大脚,更没有千金小姐的作派。”

黑龙江省某公路处的陆兰有一对双胞胎儿子,她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颇有心得:“我对两个儿子的教育方式并不一样,我觉得孩子不能按照父母的规划成长,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比如我的大儿子很内向,我就不能过于苛刻地要求他,这样容易让孩子感到压抑。而我的小儿子很外向、淘气,如果一味溺爱他,他很容易变得更加张狂,所以,我根据孩子的不同特点,对他们采取了不同的教育方式,效果很不错。”

专家观点:该按孩子个性育儿

哈尔滨市第五十一中学的王岚老师,从事教育工作多年,对上海流行的育儿理念谈了她的看法——男孩女孩因为性别不同,区别对待抚养,应该说是育儿教育的一种进步,这一点应该肯定。通过一些特殊教育把女孩培养成一个举止优雅的淑女,把男孩培养成坚毅勇敢的男子汉,这些都无可厚非。

但是,“富养”和“穷养”的说法,是从传统的社会分工考虑的,并不符合现代社会价值观。男孩子需要独立,女孩子同样需要有坚毅的性格;女孩子需要有艺术气质,男孩也同样有对艺术的追求,所以过分娇惯女孩,让男孩子吃苦都是不合适的。

王老师认为“穷养”和“富养”都过于盲目,教育孩子不要刻意按照某种理念,而是应该按照孩子的特点,为他们营造不同的教育氛围。家长如何教育下一代,现在各家有各家的说法,在个性自由的年代,注重性别教育还不如注意个性培养。现在的孩子都是极富创造力的,应该让他们自由选择,自主发展。

王老师根据她的教学经验,向记者举例说明了她认为比较成功的育儿方法。她说:“我曾经教过这样一个孩子,她的父母都是哈尔滨很有名气的企业家,家里环境非常好。她的父母在她14岁以后就按月给她生活费,这笔钱不很宽裕但也够花,女孩就可以按照她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生活,女孩喜欢画画,就把生活费的大部分都用在了购买画具上,这样她的父母就用比较好的方式使女孩养成了既独立又浪漫的性格。”

观点交锋:育儿新理念还是新误区?

正方:这种育儿理念很有远见。在未来社会,人才的竞争会更趋激烈,要想让自己的孩子在竞争中立于不败,男性和女性就该拥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富养”女儿能培养品位不凡的女性,“穷养”男孩能培养他坚韧和顽强的性格。

反方:现代社会男女平等,女孩和男孩都该有自立能力和开拓精神。“富养”的女儿只能养成事事依赖别人的个性,“穷养”儿子也该讲求压力的分寸,因此单纯以性别来选择育儿理念是种新的误区。

哈尔滨工大集团某建筑公司设计室的王晓辉女士说:“我女儿今年5岁,我对孩子的期许是: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有一个开朗独立的性格,再有一个聪明的头脑。这些都不是单纯的‘富养’就能给予的,我认为孩子成长时期,家长最关键的是给其幸福和开心,而不是太过刻意地‘富养’还是‘穷养’。”

从事保险工作的盛春梅女士认为,上海这种育儿方式是值得提倡的。她说:“现在几乎是每家就一个孩子,家长希望孩子受到最好的教育是可以理解的。我觉得上海这些父母采取‘富养女儿,穷养男孩’的教育方式是未雨绸缪,针对市场需要,有的放矢地培养了自己的孩子,这无疑可以让孩子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少走许多弯路。”盛女士说:“自古以来,美丽、温柔、举止优雅的女孩就会受到众星捧月般的宠爱。让女孩子学些钢琴,穿些好看的衣服,读多点书,自然可以达到一种较高的修养和内涵。这样会使她们在社会上工作时,也能更得心应手。而男孩应该是刚强的,伟岸的,有坚韧的性格。从小就让他学会吃苦,的确是锻炼男孩坚韧性格的好方法。”

哈尔滨市公交管理部门的郑先生认为,无论男孩、女孩都该一视同仁,不该按照性别选择育儿方法。他说:“试问,‘富养’的女孩在走出校门后能够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吗?谁能保证她总是一帆风顺,到时弱不禁风的女孩该如何面对逆境坎坷?再说,对男孩子一味增加他的压力,他的心理能健康吗?他的性格是否会因这些压力产生变化?因此,我认为现代社会男女平等,女孩和男孩都该有自立能力和开拓精神。‘富养’的女儿只能养成事事依赖别人的个性,‘穷养’儿子也该讲求压力的分寸,因此单纯以性别来选择不同的育儿理念是一种新误区。”

哈尔滨远达配货公司经理高原的儿子刚刚考上北京大学,他认为上海的这种育儿理念很有远见。在未来社会,人才的竞争会更趋激烈,要想让自己的孩子在竞争中立于不败,男性和女性就该拥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富养”女儿能培养品位不凡的女性,“穷养”男孩能培养他坚韧和顽强的性格。他说:“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庭的顶梁柱是男性,解决困难的是男性,所以,男孩依旧要肩负起身上的重任,从小就应该多吃苦。上海这种作法能够使男女更好地进入社会角色,融入社会。上海的父母们正是看准了社会的实际情况,才会有了这个新的教育理念。”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孔融该不该让梨?


孔融是东汉文学名家,被誉为大名鼎鼎的“建安七子”之首。孔融出身世家,为孔子第二十世孙,其年少聪颖,才思敏捷。某次,家里在吃梨,孔融主动挑了一个最小的梨子,并称,哥哥比他大,应该吃大梨。而他又是弟弟的哥哥,因而得将大的梨让给弟弟。孔融之让,一时名传当时,声留后世!

这就是千古流芳的“孔融让梨”故事。“孔融让梨”是中华民族尊长护幼传统美德的典型代表。时至今日,“孔融让梨”依然是幼儿教育中重要的教育素材。尤其在当代,由于独生子女已成为社会普遍现象,一些孩子自小娇生惯养,从小养成独占独有、不懂谦让的不良习惯。以谦让、尊长、护幼为核心教育内涵的“孔融让梨”故事无疑极具针对性的教育意义。

但是,“孔融让梨”是否是当前科学育儿的普遍化标准、具有普遍化的参考意义?是否在孩子面临正常竞争之时需要提供“孔融让梨”的谦让之道?“孔融让梨”,该让不该让?这是很值得思考并极具争议的话题。

在多数人眼里,中华传统文华多崇尚谦让、和谐之道。但与之相比,提倡正当竞争是我们现行教育中的一个短板。在当今社会,激烈竞争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如果对竞争认识不足,亦或是事事谦让,无益于在工作生活中脱颖而出。以西方早教教育成果来看,早日接触社会,早日认识社会的竞争残酷现状有益于提升孩子社会竞争能力。

因而,从这个角度看,“孔融让梨”更适用于日常的礼仪与品德之教育,当孩子面临成长过程中各种正当的竞争之时,家长或者长辈更应该教育孩子,一定要敢于面对竞争,敢于主动争取正当之所得!须知,己有富足,方可救济大众。

所谓育儿无标准,关健在于在什么场合用什么教育方式!“孔融让梨”是一个非常有教育意义的美德故事,但家长们一定要注意在什么场合用这个故事教育孩子!

幼儿园该不该这样激励孩子?


幼儿园该不该这样激励孩子?

昨天女儿上舞蹈兴趣课,完课我到教室门口接到女儿,旁边的一个小朋友说:“我有红苹果”(即为剪纸红苹果)。我问女儿你有吗,女儿说:“没有”,同时很失落的样子。我知道女儿是个自尊心极强的孩子,就安慰她说,“老师忘记给你了,妈妈看见你跳得很好,等等妈妈去问老师拿一个好不好?”。还好,老师给了一个红苹果贴在她胸前,自贴上这个红苹果后,女儿就像保护什么似的,一直用手捂住红苹果,生怕不小心弄丢了,并见人就说自已有红苹果,直到今早起床还让我给她重新贴好,以此为荣。

其实跳舞时我们家长也在旁边看到,老师只是很随机的给孩子贴在身上,并非跳得好的孩子才贴,实际上大多数孩子都跳得很不错,可能要人人都贴老师麻烦,同时也贴不过来,但这在孩子看来是多么荣耀啊,贴到红苹果的孩子可能无意间受到鼓励,没贴到的孩子,幼小的心灵就被这老师的无意伤到,如果这种无意在这所学校要是经常发生,在这里成长的幼儿(特别是像我女儿一样自尊心很强的孩子)极有可能形成自悲的性格,影响孩子一身,老师是幼儿心中的太阳,无比神圣,在孩子心中的地位远远大过爸爸妈妈,作为幼儿教育的细心的老师们为什么要做出这种悲摧的形为呢。

不知这样激励孩子会对大多数孩子小小的身心造成什么影响,真的好担心。

左撇子该不该去纠正?


根据“左脑管右手,右脑管左手”的普世逻辑,多数人都认为左撇子的人,右脑比较发达。左右撇子的习性表现,有很大比例是透过遗传,以及先天脑部基因决定。1岁以前的幼儿,还不太会有明显的方向分化,“等孩子过了1岁,行为自主能力逐渐生成的同时,左右手的惯用特征就会明显出现。”

自由发展勿强行纠正

到底“左撇子”该不该纠正?专家认为,大部分的左撇子都是天生的,如果惯用左手,最好顺其自然,不要硬性修改。如果刻意改成右撇子,容易破坏孩子的肢体协调性,陷入认知混淆。“性格较为敏感的小孩,容易因此受挫;严重的话,可能还会因为心理压力引发口吃问题。”

左撇子聪明?无直接证据

据近日有趣报导指出,历届的美国总统,从里根、福特、老布什到柯林顿,通通都是“左撇子”。看起来,“左派人士”似乎较常人优秀,但到目前为止,左撇子宝宝是不是真的比较聪明?目前尚无可靠的实验证明。专家认为,惯用左手或右手,纯粹是天性使然,与智能表现无直接关联,大家不必过度解读。

大脑构造复杂精密

从受精卵着床起,大脑细胞建构就已开始。当宝宝出生时,脑神经细胞数量就已大致固定,也就是说,婴儿出生时,早已具备成人般的智慧潜能。一般人一生的脑力运用,只占小部份,大脑中多数部份,都是尚待开发。

脑部组成部分

人类的脑部,是由大脑、小脑及脑干所组成,小脑负责维系人体平衡功能;脑干掌控人类呼吸、心跳及意识,有“生命中枢”之称;而所占面积最大的大脑,主要负责情感调节与感觉表达等较高层次的心智运作。

错误观念

先前许多关于左右脑功能的假设,有些已被证明是错的。如右脑利于学美术和音乐,后来发现,有很多音乐家是用左脑来处理音乐;以往说左脑善逻辑思考,有利学习语言和数学,其实当数学家在解数学题时右脑较活跃。

左右开攻有助协调

专家提醒在以右撇子为主轴的世界中,左撇子宝宝在生活上难免会碰到一些困扰,“父母要把这样的不便告诉宝宝,让他有心理准备,不需过度矫正。”孩子运用自己头脑解决事情的能力,远超出我们想象,无须担心。不管孩子惯用哪只手,经常活动四肢有助于左右脑的协调及运作。

教育孩子的方法是什么,该不该打?


现代的父母,尤其是狼爸虎妈,总是喜欢打孩子,认为棍棒下能教育出优秀的孩子。但教育专家认为,殴打不是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而且有些孩子由于天生敏感或自身原因,一旦殴打会影响身心健康。

经常打骂孩子有危害:

1、孩子变得懦弱

如果孩子经常被父母打骂,时间一长,孩子见到父母就会立刻产生恐惧心理,继而不敢接近。因此,不管父母要他做什么,也不管父母的话是对是错,他都只得乖乖服从。在这种不良的绝对服从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常常容易自卑、懦弱。

2、孩子感到孤独

经常挨打的孩子,会感到孤独无援。尤其是父母当众打孩子,会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严重的伤害。他们往往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会自感“低人一等”,显得比较压抑、沉默。这种孩子往往不愿意与家长和老师交流,不愿意和小朋友一起玩,性格上显得孤僻、难以接近。

3、孩子逐渐学会说谎

有的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做错事就打骂。孩子为了避免承受皮肉之苦,往往会对父母说谎,避免受到责罚。因为骗过一次,就可减少一次“灾难”。这种强化作用使得孩子的说谎变得习以为常,构成恶性循环。

4、孩子变得暴力、暴躁

父母打孩子绝对不是什么好的教育方法,只会是对孩子的一种个性压抑,尤其是给孩子造成一种错觉:弱者要服从于强者,暴力可以解决问题。经常挨打的孩子会变得脾气暴躁,心惊胆战,产生对父母、对学校、对社会不满的情绪。

这六类孩子万万不能打:

与父母关系不好的孩子。越打越疏远,越打越逆反,这种无效行为宁可不做。

孩子已经受到很大的挫折和委屈。孩子承受压力的能力有限,雪上加霜的事千万别干。

过于内向的孩子。这种孩子天性敏感,处理应激能力有限,什么事都掖在心里,外表看不出来,打会加重孩子的压抑。

属于孩子自己的事情不要打。如有关孩子选择爱好、社交、友情等,尊重孩子的权利,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

青春期前后的女孩子不能打。女孩需要更强的自尊心,她们长成后遇到的社会压力会比男孩子大。女孩被打容易形成一种受虐倾向,以为打是一种被爱和被关怀,结果会无意识地鼓励丈夫的暴力。

打后还要让孩子自我检讨的事不要做。孩子被打以后相当一段时间一般都很窝火,可以让孩子表达他的不满,让他有个心理的缓冲。这个时候强迫他认错,等于逼迫他撒谎做假,加重他的心理创伤。

育儿心得:教育方式决定父母之爱


育儿心得:教育方式决定父母之爱

初为人母,我没有任何育儿的经验,和孩子打交道不是件简单的事,没有规律去寻找,也无据可依,稍有差池,一句话或者一个动作就可能在无形中伤害了孩子,更严重的是,如果没有及早的感悟,也许自己对于这个伤害是全然不知的。如此,教育孩子,在生活点滴中的积累与反思是至关重要的前提。

儿子轩轩转眼要步入小学了,这几年的成长,进步可观,我便小作心得,匮乏之处,也请见谅。

在我看来,育儿的本质不但是教育孩子也是自我修行和完善的过程,也有人说,其实,跟孩子比起来,父母更需要教育。知不足者好学,学然后知不足。学习和思考,是成长的基础,而成长,不只是孩子的专利,亦是父母。

在轩轩咿呀懵懂的时期,作为妈妈本能的呵护,我不停的引导他,这个东西是不可以碰的会有危险,那件事是不可以做的会引起麻烦,那个东西是不可以吃的会不健康,我精心给他准备了合适的玩具,提供了安全的场所,健康的食物,各种有利于安全健康成长的环境我都争取给他,乐此不疲,也眼见他的快乐。随着孩子的思想意识逐渐增强,我还在为他指出这件事不能这样而应该那样的时候,我渐渐发现了问题:我说东,他偏是西。其实是孩子内在的主动性已经萌芽,使得不再愿意接受我的叮咛,可当时我还没有这个意识的,自认为孩子长大了便不爱听话,我必须要严加管教……

后来的经历,轩轩并没有因为我的严肃说教或者好言相劝而适可而止,在我头疼百思不知如何教育三岁孩子的时候,一篇文章——控制是最坏的教育,使我惊醒,该适可而止的原来是我。

也是从那个时候,我开始认识到,我不可以片面的根据自己的认知来教育孩子,育儿必须看清孩子成长中的变化,不要以为自己的叮嘱可以给他真知和捷径。就像在孩子出现自主意识的阶段,我急切的想把我的认知和规则告诉他,总希望以我的喜恶去影响他。没有给孩子自己探索的空间,没有鼓励和尊重,过多是的干扰或者说限制,孩子不是反抗就是屈从,抹杀的不只是孩子的创造性更是他的自尊和人格。

可是问题还没完全解决,控制不可以用,那就需要放手吗?但孩子还小,明辨是非的能力有限,那么,应该如何掌握。我总结,还是要拿捏火候,把握一个度,是放手而不是放任。不可以听之任之,更不是无规无矩,孩子需要我们的建议,引导,支持,而孩子,同样有权采纳或者拒绝我们。

没错,孩子有权拒绝,这里又会发现育儿经中非常关注的问题之一,父母与孩子的平等关系,现在大家越来越多的人可以认同这个平等,但是真正能行之已然的又有多少。我认为,平等,不一定非得把孩子当成朋友,只要清楚孩子是相对独立的个体,有他自己的判断,发言,选择和担当的权利。

我一个朋友说,平等这个问题等孩子长大点才会显现,现在学前的孩子,什么都不懂,你跟他讲平等,还不被他翻了天。

怎会无法平等,说穿了,那是因为你不愿褪去高高在上的姿态,不愿放下父母的架子和权威,更不愿意被孩子拒绝你的要求。请试着让自己怀一颗谦逊的心,而不是成为一个没有过错,不可以被指责,具有完全操控权的君主,所以,如果你意识到伤害了孩子,请跟他表达歉意。

我是这样认为的,首先要和孩子平等的沟通和交流,倾听来自孩子内心的声音,我准备了耐心。其次要给孩子自己选择和实践的权利,我又准备了信心。最后是面对结果,平等看待,好与坏都是收获,我准备的是平常心。缔造美好的亲子关系,平等比爱更重要,满足孩子对平等的渴求,不仅要俯下身,更要俯下心来,尽最大可能给孩子以平等,甚至比尽最大可能给孩子爱更重要。

所以我是这样做的,把轩轩当成家里的重要一员,也会让他参与家庭事务的决策,听听他的想法,尽管有时候是语无伦次,牛头不对马尾,但他津津乐道足以,有时候指出我的失误也着实有些道理。还有去超市买东西,他有自己的储蓄罐,取一些出来,可以买少量适当的食物和玩具,事先画好购物清单,结账后他也会提好自己的购物袋,回家自己分类整理他的物品,长久下来,他对于自己是家里小主人的身份更加明确。

然而还有一位妈妈说,我们始终都无法和孩子平等,我们都是把最好的东西留给孩子,大人可以吃苦,难道也要让孩子同我们一起吃苦吗?

是呀,这才是平等关系中最难突破的,宠爱自己的孩子是所有父母的天性,只要自己有的,全都给了孩子。自己没有的,也总想要把世上最好的一切提供给孩子。举个非常现实的例子:餐桌上,轩轩的奶奶给我夹了一个鸡腿,我立马拿起来给轩轩,孩子喜欢吃的,给他吃。奶奶说,对对,我怎么忘了小孙子。此时,孩子正在一旁盯着我们……后来我觉得很糟糕,轩轩当时内心捕捉到了什么是显而易见的。

我们在外面争取到的荣耀或者只是看到好吃的好玩的,第一时间也会想着给家里的孩子带去,好像我们有责任给孩子最好的,是吗?然而,答案是否定的,恰恰是这份所谓的责任,打破了平等的关系。

后来我悟道了,前面的妈妈说了,难道孩子也要一起吃苦?

当然是。

我们从来都没有欠孩子的,孩子也不欠我们的,所以我们和孩子之间是平等的。但是如何运用合理的方式让他明白这个道理,也得仔细琢磨。身教大于言传,关键也不在于你说了什么,而在于你做了什么。

我在实践中让轩轩慢慢有了体会。比如他的游戏室,偌大的房间,之前可以说是踏脚不进,真的不是我懒惰,即便是每天给他整理。后来我就不干了,得想方法,我跟他说:轩轩,这间房间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我现在给你,这是钥匙,你保管好,当然你更是这些玩具图书的主人,以后你自己把它们摆放整理好,并且希望你爱惜。他心不在焉的答应,一边玩着,嘴里还嘟囔:这些玩具本来就是我的……结果第二天回家,不出所料,还是一团乱。晚上,他入睡后,我就开始整理,千万不要认为我在妥协,这才是方法的第二步,我花一个多小时,把只要能装进橱柜和抽屉的东西都不留在外面,然后擦好桌子拖好地板,整个房间便宽敞了。儿子起来后有点傻眼,问我,妈妈,我的玩具呢,你给我扔了吗?我知道他会这么说一定是因为昨天答应的事却没有行动而底气不足。我打开橱柜,儿子你看好了,玩具也有家,我只是把它们送回了家,以后也请你找它们出来玩好之后,记得送它们回家,并且负责打扫它们的家。到这里,我给他建立的责任和担当,没有抱怨和强迫,他也认识到了。但是,还没有完,如果提醒一次就立马做到那就不是孩子了,在他不能很好的归位后,我故意给他的玩具搬了家,这样他随手拿不到,就跑来问我。方法的第三步,我尽量礼貌的回复,抱歉,妈妈不知道你的摆放习惯,但是房间又乱了,这个东西我就放在了左边柜子第二个抽屉,那个我放在……所以,你如果想立马拿到你要的东西,知道应该怎么做了吗?直到现在,儿子的整理能力很强,分类摆放也越来越有规律。当然我也省力了许多。

所以,如果孩子小的时候我们为他遮挡一切风雨,给他创造优越的条件,自己却含辛茹苦,还会有利于他的成长吗?等孩子大了,弊端也就出现了。归根结底这样的不平等还会影响孩子的独立性,也会消磨了他人生的斗志。

最后还有一点,我认为在我儿子成长中至关重要:调节家庭成员的育儿观念和协调各种育儿矛盾。

家庭教育的重点是家庭氛围和环境的构造,一个和谐温馨的生活环境对于孩子的性格和情商的成长可谓举足轻重。家庭环境的范围其实是很广泛的,可以包括,成员各自的相处态度,对待孩子的态度,这就要求我们学会怎样控制情绪,怎样得当表达能使得剑拔弩张的局面及时控制或者出现转折。

大家有没有感觉,在孩子没出生前,我们的家庭关系比较和谐,即使偶尔有些小矛盾,也能很快化解,一旦孩子出生,问题接踵而至,孩子成了家人关注的焦点,长辈们总喜欢用他们的经验和经历来指导我们年轻父母的育儿方式,然而我们这一代与父母或祖父母的代沟岂是寥寥几句能跨越的,育儿观的不一致,加之面对关于孩子的突发事件的急促性,没有事先商量或者事后调节,那么矛盾开始凸显了,这个矛盾本身就是一把利剑,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没有控制好它,就会刺向我们的孩子。

其实,要认识到在家庭育儿矛盾中没有真正的对与错,有的只是合适与否。家人谁都爱孩子,谁也都会有坏情绪,我们都是普通的人,长辈的思想更是固有滞后,如果有气愤想表达,记住,孩子正在看着,在张口的一瞬间,能冷静下来,尝试换一种效果更好的沟通方式,结果就有转机。

一个家庭最重要的就是家庭氛围,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尊重,从小在和谐温馨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比一个在争吵的家庭环境里成长的孩子,不管是情商还是性格方面都会胜人一筹。

总而言之,孩子成长的过程也伴随父母的,我们首先要很好的了解自己,善于改变自己,在这个基础上再谈养育。育儿就必须懂得孩子成长的变化规律,必须不断拓展思维,不要以为自己爱孩子,就可以正确无误的对待他,也没有哪一种养育方法是绝对正确的,只有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才能真正完美的诠释我们对孩子的爱。

该不该陪孩子写作业?


该不该陪孩子写作业?这是个让很多家长头痛的问题。

反对陪孩子写作业的人会说:

家长陪孩子写作业,相当于变成了一个监工。而孩子从骨子里是不喜欢被监视的,最多表面上暂时屈从他,内心绝不会听他的话。所以,陪孩子写作业其实是对孩子自制力的日渐磨损。

赞成陪孩子写作业的人会说:

作业事关孩子的学习成绩,成绩事关未来的升学,升学又决定了事业前途,每个对孩子负责的家长,怎么能不在意这件事呢?

这两种说法听起来都有道理,那么作为家长,我究竟该怎么做呢?其实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一定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陪不陪孩子写作业只是一个手段,关键是弄清楚我们的目的是什么。

如果孩子目前是一二年级,正是学习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或者孩子尚未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这个时候,我们的核心目的就是:帮助孩子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从这个目的出发,家长就应该选择陪孩子写作业。

因为没有家长引导,孩子的学习习惯会养成得比较慢,甚至养成坏习惯。与其日后花更多的时间弥补或修正,不如抓住这个关键时刻,助孩子一臂之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下面这几个习惯需要着重进行培养:

1、培养固定时间做作业的习惯。

2、培养孩子每天复习、作业、预习的学习顺序。写作业之前进行复习,不仅能极大提高作业的效率,还能及时地巩固当天学习的内容。

3、规定写作业的时间。家长要每天结合作业内容,和孩子一起估算一下作业时间。一项可以在15分钟内完成的作业,可给20分钟时间。如果孩子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总结原因,是作业量超出预估,试题太难,还是磨蹭,浪费了不该浪费的时间。

特别提醒家长的是:如果说好孩子写完作业就可以玩,就一定要兑现自己的承诺。千万不要在孩子快速完成了学校的任务之后,又给孩子布置额外的作业。如果你真的觉得孩子需要补充的话,就提前跟孩子讲清楚,要征得孩子的同意。

4、整理错题的习惯,从小就培养孩子重视错题的意识,养成整理错题的习惯,对孩子初高中的学习会有极大的帮助。

5、专注的习惯。帮助孩子排除干扰,比如书桌上不能留多余的小玩意,只保留必需的学习用品,避免孩子分散注意力。

刚刚我们讲的,是当孩子尚未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的时候,我们陪孩子写作业,帮助他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

但如果孩子已经养成了正确的学习习惯,这时候,我们的核心目的就变成了:培养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从这个目的出发,家长就不应该陪孩子写作业。家长不再过问细节,只要在他偶尔犯懒的时候提醒他,遇到挫折的时候鼓励他,在他实在找不到解决办法时跟他一起寻找方法,这样就足够了。

总之,陪孩子写作业,着重培养的是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陪孩子写作业,着重培养的是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明确孩子所处的阶段,才能更好地选择陪还是不陪。

育儿观念:该不该打孩子


育儿观念:该不该打孩子

我的周围有些朋友在谈育儿时,会说孩子打一打也没什么,孩子会因此意识到自己犯了错误,会受到相应的惩罚,所以以后会“长记性”。而我总是急切的想要与他们争辩一番。是《孩子,把你的手给我》、《倾听孩子》、《游戏力》这些好书帮助我理解了孩子的内心,让我与自己童年的感受真实对话。

70后的家长中,童年没有挨过揍的人实在是凤毛麟角。当时,我在家里被很多亲戚称为“被溺爱的孩子”,但依然有次印象深刻的“惩罚”。那次是爸爸正在写材料,我在边上非让他给我听写生字,被磨烦之后,爸爸伸出了铁砂掌。我当时惊讶大于恐惧,因为老爸一直是被我“欺负”的,居然他能打我?于是我倔强的高喊:“你敢再打一下试试?!”当我发现无论怎么威胁爸爸,他都不停下时,才认清形势。我说:“别打了,我错了。”那一刻的我感受到的只有屈辱,绝对没有一丁点儿对自己所犯“错误”的认识。事后我对爸爸说:“我三天不理你,看你难受不难受。”爸爸打完我,一会儿就后悔了,一个劲儿的求我原谅,好话说了一箩筐,直到第二天我才原谅他。这次的事情让我想不明白,为什么这么爱我的爸爸会下此狠手,我不能这么就接受他居然打我这个事实。所以我后来反复的欺负他,在他跟前说话不算话。其实我就是在反复的验证——爸爸是否还爱我?好在爸爸接受住了考验,一直没有再对我发火,于是我也逐渐的消除了对他的恨。

我想身边很多人早就忘记当年自己挨打、受惩罚时的感受了,所以能够做到自己在打孩子时,理直气壮的边打边说:“我是为了你好,才打你的。”这个逻辑如何让孩子来理解?我们有没有静下心来想一想,是什么让我们挥起了手?孩子的行为仅仅是点燃引线的那一点点火星,而炸药,其实是我们集聚已久的个人负面情绪。虽然我爸爸早就忘记了当年打我的原因,但当我们一同回忆过去的时候,他总是肯定的说:“一定是那天我本来就很烦,你又在边上调皮捣乱。我对你那么好,这么点儿事儿你还记得哦。”

我当了妈以后,立下誓言——绝不打孩子(打过一次,很懊悔),但是总有很多忍无可忍的时候,会生气的不理孩子。我还用一个前几年比较时髦的词来美化自己的行为——冷处理!

当孩子不太听话,或者是我认为他犯了“错误”的时候,再三警告无效的情况下,愤怒的转身离去,让孩子在我的身后反思。但是多数情况下,孩子会扑上来抱着我的腿哭哭啼啼,我会适时的问上一句:“知道错了吗?”儿子很执拗的不说话,或者继续他的错误行为。我很奇怪他为什么就不能嘴软点儿呢?最近两年我常常会想儿子犯拧,跟我当年在挨打时高喊:“你敢再打一下试试?!”其实是在做着同样的事情——我想试试我与你的联结到底怎么样?你能否经受住我的考验。很遗憾的是,当年的我爸,如今的我,都没有经受住这个考验。

打孩子是家长特别无能的一种表现,说明你已经没有任何办法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说明你只能恃强凌弱了。这就好比,跟老板提建议或者是争执什么问题的时候,老板最后的态度就是:“我是老板,你啥也别说了,你再这样只有炒鱿鱼一条路了!”

《游戏力》一书中对冷处理的后果是这样描述的:冷处理,是人类特有的摧残孩子的方式,但不知为什么却成了时髦的“积极育儿”工具。冷处理最大的弊端,就是会使本已感到孤独和联结断裂的孩子,在内心更加孤独。

对于少数孩子来说,冷处理也许可以提供冷静和反省的机会。但是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它是一种折磨。孩子需要抚慰,害怕孤单,在他们眼里,冷处理或者被命令回房间,是一种驱逐。为了抵抗这种“驱逐”,他们会制造出更多的麻烦。

他们可能会可怜兮兮地承诺,坚决改正,不会再犯,好好听话,但到了下次还是做不到。他们由于恐惧而被迫做出承诺,而实际上却没有能力来控制自己的行为。

我们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大度且善解人意的人,但我们却总是给他反复的演示冷酷。

宝宝不听话该不该打


宝宝长大了,却不再像小婴儿时那么乖巧了,越来越调皮,还有了自己的小脾气,常常对大人哭闹不止。宝宝不听话时该不该打呢?不听话时,家长又该如何应对呢?

宝宝不听话该不该打

作为中国的家长,很多时候都希望在孩子面前树立威严,尤其是爱面子的家长,如果是大人说出的话或者发出的命令,就要孩子能够立刻执行,否则会非常严厉。如果孩子做错了事,因为没有达到他的要求哭闹不止,有些家长就会忍不住怒气大打出手。其实打孩子是没有用的,而且也解决不了问题,只会让孩子在下次犯错误时更谨慎的寻找别的方法。打孩子会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对以后的身心发展都会带来很大的伤害。当宝宝出现种种问题,不听话时,父母应该静下心来,以更平和的态度解决问题。

宝宝不听话家长如何应对

宝宝越长大,却越不好管,常常会不听话,跟大人顶嘴,满足不了宝宝的要求他就会发脾气,而且哭闹不止。面对这些问题,家长应该怎么办呢?其实当宝宝出现这些情况时,家长应该弄清不听话的原因,再给予适当的批评教育。每个年龄段的宝宝都处于不同的敏感期,例如有的家长会发现宝宝脾气越来越大,爱扔东西。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处在性格的敏感期,当他得不到满足时还不能很好的调整自己的情绪。面对这种情况,家长首先要让宝宝把不好的情绪用语言表达出来,当宝宝出现过激行为时,家长要安静地陪在他身边,支持他,让他的坏情绪慢慢地得到缓解,而不是用暴力的行为制止他。

打孩子的危害

打孩子不但让问题得不到解决,还会造成孩子心理上的失衡。如果孩子性格较内向,打孩子则会让他产生阴影,而且有自卑的倾向;如果孩子性格较活泼,就很容易有暴力的行为。打孩子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如果不小心还会伤害孩子的身体,造成严重后果,只会教给孩子用野蛮的方法处理问题,同时也会破坏孩子与父母的感情。

该不该让4岁娃执笔写字?


该不该让4岁娃执笔写字?

小子阳历8月15日的生日,迈进中班的大门恰好4周岁整。假期开学后老师就组织了一次家长会,会议的内容大致是这样的:孩子已经上了中班,年龄稍大些了,老师不会再像小班一样只照顾孩子日常生活,这个学期除了增强孩子的自理能力以为,还要开始教给孩子学习写字,重要的就是要让家长配合,树立正确的写字姿势及学习习惯。开过此会后我就开始在心里盘算,咱要配合老师保持一致,让孩子在学校和家庭之间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于是回家后就开始整理儿子房间,准备拿出一个足够的空间能让孩子娱乐、学习,我也可以配合他在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里写写画画,不为别的,只为提高他的学习情趣,培养一个好的学习习惯。有了计划立即行动,除了清理了房间的杂物外,另外还专门又为孩子买了套学习桌椅,台灯等也准备完毕,墙上还贴了个小黑板,足够孩子涂鸦的空间。

中秋假期老师布置了作业,作业内容是1和2的数字描红,各描半张纸。假期的前两天孩子像出笼的小鸟般,每天玩的兴奋至极,连中午午睡都不睡了,晚上更是玩到10来点,什么作业早抛到脑后。因为我只放了两天假,两天时间马上过去,我要上班而上班后小子写作业问题没人辅导,我也想着趁机让小子收收心,于是带着孩子买好了铅笔、橡皮准备写作业。工具准备妥当,这厮小子不干了,说什么也不愿意写字,可是不写吧想到第二天我要上班,他一天疯玩后肯定也没心思收心再写,我给他讲着这样的道理,小子是丁点儿也听不进去,一直囔囔着要跑客厅看动画片,遭到了我义正言辞的拒绝后,小子望着他奶奶开始哭闹,想找靠山帮忙,我恣意不让婆婆过问,把娃拉到一个房间让他哭个够。说实话这样确实有些残忍,可是这小子性子特别拧,若不惊天动地哭一场,遭到冷处理,是不会承认错误的,哭了N久后,发现我们都不理他,然后开始叫着让我抱抱他,并且说妈妈我听话了,我问那你写作业吗?小子委屈着小嘴巴说写,我紧紧搂着他又亲亲说孩子老师布置了作业我们就得听老师的按时完成,不然去了学校别的小朋友都写了,可是你没写怎么办,儿子明白的点点头,我又帮着他擦干眼泪,然后准备好本子笔,指导着小子写。我不知道小子在学校有没有写过字(老师还没让提供铅笔等),但是握笔姿势看样子像是老师教过,而且坐姿顺口溜也知道,看着小子窝着铅笔的手颤颤悠悠,写着写着就拐弯,看样子好像还很用力的样子,这时我开始质疑,要不要让孩子这时候学写字,这个年龄段写字是利还是弊?我一遍一遍的纠正着孩子的姿势及握笔书写方式,心里又打着鼓,好容易曲留拐弯的写完了小半页,儿子说累了不想写了,一溜跑出客厅玩去了,看着作业本上那扭捏的字,我的内心开始纠结!

昨天晚上下班回到家,儿子照常在楼下和好朋友**玩,同在楼下看着孙子的**奶奶也在,**奶奶是个文化人,(某职业学校退休的老师),我很喜欢这个阿姨,特别有自己的想法和远见,从来不过多干涉孩子,让其自由发展,而且在孩子摔个跟头碰着的情况下从来不会像其他的奶奶一样大惊小怪,小题大做,非常的淡定。我向**奶奶说起关于孩子作业的问题,**奶奶给我讲了许多,继而又聊起现在的学校老师及现在的大环境,什么请客送礼什么师德,孩子才多大的人呀,4岁还只是个孩子,这个年龄正是玩耍的时候,可是我们家长却要给他施加压力让他开始像牛一样拴上沉重的缰绳,从此在大半生的时间里背着包袱在学习。听到这些我更迷茫了,开始质疑昨天对孩子的行径,我不知道我做的对不对,我是不是该听这位阿姨的建议,任其发展?亲爱的朋友们,你们认为呢???该不该过早的让孩子写字呢??

相信《该不该按性别决定教育方式》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教师该如何听课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该不该教孩子念唐诗? 该不该教孩子念唐诗?看孙瑞雪的《爱与自由》,受益很多。但也有一个困惑。她说,孩子的审美情绪高于成人。不要以为孩子只需要卡通画。她认为孩子完全看得懂世界名画。 我认同她的看法。但是,她在提到大人给孩子教...
    2020-11-10 阅读全文
  • 孔融该不该让梨? 孔融是东汉文学名家,被誉为大名鼎鼎的“建安七子”之首。孔融出身世家,为孔子第二十世孙,其年少聪颖,才思敏捷。某次,家里在吃梨,孔融主动挑了一个最小的梨子,并称,哥哥比他大,应该吃大梨。而他又是弟弟的哥...
    2021-04-15 阅读全文
  • 狼该不该杀说课稿 科学活动:狼该不该杀 一、说创设意图: 现在的孩子对于大自然了解较少,平时都是在家里或者家里附近活动,很少有机会接触到真正的大自然,对于大自然存在的食物链也几乎一点都不知道。二大自然中动物的食物链是自...
    2020-03-09 阅读全文
  • 幼儿园该不该这样激励孩子? 幼儿园该不该这样激励孩子? 昨天女儿上舞蹈兴趣课,完课我到教室门口接到女儿,旁边的一个小朋友说:“我有红苹果”(即为剪纸红苹果)。我问女儿你有吗,女儿说:“没有”,同时很失落的样子。我知道女儿是个自尊...
    2020-11-19 阅读全文
  • 左撇子该不该去纠正? 根据“左脑管右手,右脑管左手”的普世逻辑,多数人都认为左撇子的人,右脑比较发达。左右撇子的习性表现,有很大比例是透过遗传,以及先天脑部基因决定。1岁以前的幼儿,还不太会有明显的方向分化,“等孩子过了1...
    2022-02-10 阅读全文

该不该教孩子念唐诗?看孙瑞雪的《爱与自由》,受益很多。但也有一个困惑。她说,孩子的审美情绪高于成人。不要以为孩子只需要卡通画。她认为孩子完全看得懂世界名画。 我认同她的看法。但是,她在提到大人给孩子教...

2020-11-10 阅读全文

孔融是东汉文学名家,被誉为大名鼎鼎的“建安七子”之首。孔融出身世家,为孔子第二十世孙,其年少聪颖,才思敏捷。某次,家里在吃梨,孔融主动挑了一个最小的梨子,并称,哥哥比他大,应该吃大梨。而他又是弟弟的哥...

2021-04-15 阅读全文

科学活动:狼该不该杀 一、说创设意图: 现在的孩子对于大自然了解较少,平时都是在家里或者家里附近活动,很少有机会接触到真正的大自然,对于大自然存在的食物链也几乎一点都不知道。二大自然中动物的食物链是自...

2020-03-09 阅读全文

幼儿园该不该这样激励孩子? 昨天女儿上舞蹈兴趣课,完课我到教室门口接到女儿,旁边的一个小朋友说:“我有红苹果”(即为剪纸红苹果)。我问女儿你有吗,女儿说:“没有”,同时很失落的样子。我知道女儿是个自尊...

2020-11-19 阅读全文

根据“左脑管右手,右脑管左手”的普世逻辑,多数人都认为左撇子的人,右脑比较发达。左右撇子的习性表现,有很大比例是透过遗传,以及先天脑部基因决定。1岁以前的幼儿,还不太会有明显的方向分化,“等孩子过了1...

2022-02-10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