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大班美术:下课十分钟说课设计

发布时间:2020-05-26

幼儿园大班5分钟说课稿。

身为的一名优秀的幼儿园老师,写好说课稿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都会选择提前准备一份有趣的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老师在之后的上课教学中井然有序的进行。在幼儿园说课稿的准备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大班美术:下课十分钟说课设计”,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大班美术活动:下课十分钟

活动主题:我要上小学(源自新教材《学习活动》(大班)P313页)

设计意图与思路:

一、选材的依据:

1、源自新教材的创新实施

大班《学习》教材中“我要上小学”是一个内容丰富的主题,在这个主题中涉及到的一些有关“模拟小学生的生活,初步感受小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内容与要求均是十分有价值且对于大班临近毕业的孩子来讲必须获得的经验。由此,根据《学习》教材中的核心内容又结合本班孩子的特点、需要进行改编与创新,组织了本次全新的集体学习活动。

2、源自本班幼儿的经验和实际发展的需要

1)近阶段是孩子们处于幼小衔接的关键时期,是对小学生活的准备。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是他们成长中的一件大事、生活的重大转折。他们即将离开幼儿园,踏入小学生活,对于小学的学习情况他们是好奇的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顺应孩子们的兴趣热点,关于“我是小学生”的主题内容贯穿整个学期始末不紧不慢的开展着,通过照片、录像陆续引导孩子了解了幼儿园与小学的区别,孩子们通过对小学和幼儿园的比较,对小学生活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但是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哪些必须做,哪些可以做对孩子而言比较空洞和范范,对下课十分钟的理解也比较片面,对于如何合理的安排使用十分钟非常模糊。通过本次活动让孩子们明确了解小学生下课十分钟的活动,尝试合理安排下课十分钟,为入小学打下扎实的基础。

2)我班孩子对人物造型的把握,各种动态的掌握、以及不同绘画方式有一定的认识和实践能力。而设计一本连环须知和一人创编的盲目性、不可操作性给活动带来的困扰。因此,选用通过集体的讨论和力量来创编,分工合作完成的方式展开活动。对于他们而言,本次的合作尝试虽然有难度挑战,但是还是非常可行的,能够更进一步发展他们的绘画技能,锻炼他们与同伴合作的交往能力和创编的语言组织能力。可以更进一步锻炼他们的绘画技能和创造想象力。

3、源于我园课程原本化渗透责任教育目标中大班幼儿责任行为的目标:

“合作意识”是大班孩子不可或缺的责任意识。在本次活动小组创作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在表现上既要有自己独特的创想,又要与其它同伴的想法有所联系;既要兼顾自我和他人,同时又要完整表达创作意义, “合作”在本次活动中起到重大的作用,合作前商量的成败更是本次活动的重点。根据幼儿年龄特征中“大班幼儿开始有合作意识,能与同伴开展合作性游戏”的特点;结合我班孩子们前期打下的扎实的绘画基础和分工谦让品质,通过本次活动来尝试合作绘画,激发幼儿团队合作的意识,同时在创作过程中能够互相交流、商量、分工、配合;互相帮助,对合作和连环创作有新的认识和界定。通过合作引导幼儿积极参与集体实践活动,培养为他人、为集体、为社会服务的精神,建立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团结互助、尽心尽责的态度,学会分享这也将是他们终身受益的人格品质。

二、活动价值的分析:

1. 明确下课十分钟的活动,知道哪些事情必须做,哪些可以做。

2. 推动幼儿运用已有经验大胆表现人物侧面、正面、背面的特点和动态,组合画面,积累巩固相关经验。

3. 培养幼儿分工合作的能力,养成遇到困难互相帮助、协商谦让解决的良好品质。

三、活动目标的内涵:

1. 情感与态度:通过活动尝试小组合作设计,体验合作的乐趣。

2. 社会与语言:能结合自己的已有经验,大胆地在集体前交流。

3. 能力与认知:通过观察小学生下课十分钟的活动,小组合作创作表现正面、侧面和背面人物的不同特征和动态。

四、活动环节与教学法设计:

本次活动我以“幼儿发展”为出发点、以“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为切入点,引导幼儿自主的交流、商量和创作。从以往“单一的学”转变为“多元的学、自由的学”,结合体验性学习和操作性学习,赋予幼儿学习鲜活的生命力,使学习的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激发幼儿创作欲望,自由的畅所欲言,达成共识,体验合作的乐趣和成功感。主要预设以下四个环节层层推进:

1、环节一:音乐导入、激起兴趣

对前期低结构活动中个人调查下课十分钟的活动进行交流

——激起兴趣:了解下课十分钟的活动,激发后续的创作兴趣

2、环节二:观察交流、感知表达

观察下课十分钟活动的照片,比较人物不同正、侧、背面的特点和动态。

——巩固动态:人物正侧背面的特点动态,为创作提供灵感、巩固经验。

3、环节三:分工创作、合作分享

运用人物的不同动态特点小组合作协商完成下课十分钟须知的创作

——商量分工:明确自己的任务

4、环节四:活动延伸

将活动从下课十分钟过渡到小学生上课与幼儿园的区别

——活动延伸:激发幼儿了解和探索小学的学习生活,激发幼儿向往小学生活。

五、活动内容与要求:

1、观察小学生下课十分钟的活动,比较表现正面、侧面和背面人物的不同动态和特征。

2、尝试小组协商合作进行创作,体验合作分工的快乐。

六、活动准备:

1、孩子前期经验:

1)用各种方式收集过小学生下课十分钟的活动。

2)在以往活动中,绘画过人物的不同动态。

2、环境材料创设:

1)多媒体课件“下课十分钟”、音乐:下课铃声、《下课十分钟》、上课铃声

2)小木偶、纸、勾线笔等

七、活动过程:

一、音乐导入、激起兴趣

*铃声响起

师:小朋友们,听,这是什么声音呀?哪里的下课铃声呀?

师:下课的十分钟里面哥哥姐姐们可以做哪些事情呢?

师小结:相对于一天的时间来说,十分钟很短,很有限,但也可以做许许多多的很多事情。

二、观察交流,感知表达

师:张老师拍了一些哥哥姐姐下课十分钟的活动,做了哪些事情?

师:下课十分钟可以做许多事情:上厕所、准备下节课的书本、喝水、休息、做作业、游戏等等。有的事情必须做,有的事情可以不用马上做。

师:你们认为那些事情必须做呢?哪些事情可以不做?

(幼儿自由交流)

师小结:十分钟的时间很有限,必须先准备好下节课的书本和适当的休息,这才是下课十分钟最重要的事情,同时,利用课间十分钟处理上厕所、喝水这些生理必须解决的问题才能保护后面的认真学习。

三、分工创作,合作分享

1、分工合作,联想创作

师:下学期我们也将成为一名小学生,张老师相信你们肯定会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合理安排自己的下课十分钟,可是你们还有许多的朋友还不清楚下课十分钟可以做些什么,那些事情是最重要的!怎么办呢?

*以5人为一小组设计下课须知

要求:1)每个人画一件事情,合作商量后画。。。

2)能运用不同的动态表现人物动作。

3)最后商量请一位幼儿来进行交流讨论,尝试绘画新颖的动态。

2、分享交流、合作体验

你们是怎样合作商量的、画了哪些下课十分钟可以做的事情呢?再画的过程中你们遇到了哪些困难?怎样解决的?

*请2-3组进行交流

四、延伸活动

*伴随上课铃声退场

Yjs21.Com更多幼儿园说课稿扩展阅读

幼儿园说课稿:一分钟


导读:幼儿园科学领域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要从幼儿的生活实际和知识经验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科学的有趣。

设计意图: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任何科学知识都可以选用理解的方式,教给任何年龄阶段的儿童,趣味性和可接受性就是儿童参与科学活动的重要前提”。本着这一原则并以生活常识为基础,教师设计了这一活动。通过让幼儿看看、说说、跳跳、做做等多种形式,在游戏中感知一分钟的秘密,活动中利用各种感官的有机结合,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内掌握所学知识,另外,心理研究表明:5、6岁是幼儿的认知情感、技能协调发展的最佳时期,遵循这一目标,特设计本活动。

一方面,时间滴答滴,意义大无穷,虽然每个人都知道“时间”的存在,但是“时间”看不见,摸不着,通过活动使孩子们有个相对的时间概念,也明白了短短的60秒却可以做许多有意义的事,可以带来无穷的快乐。

另一方面,现在的孩子们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他们不懂得如何关心别人,如何去帮助别人,和周围的人群、同伴建立一种非常友好的关系,而幼儿园是幼儿体验群体生活的第一站,我们要抓住契机,多方面着手让幼儿在群体生活中获得关爱的体验,感受关爱他人的情感,萌发关爱他人的意识,让幼儿在关爱中体验生活的乐趣!明白“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道理。

一、说教材

幼儿园科学领域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要从幼儿的生活实际和知识经验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科学的有趣。在这次活动中,充分激发幼儿的表现欲望,这也非常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新《纲要》也指出:教学活动的组织要注重幼儿的过程体验,这是唤起幼儿主体意识的核心,是引导幼儿积极的情感态度和学会学习的关键。而时间对幼儿来说比较抽象,他们脑海中时间的概念是模糊的,他们不知道一分钟到底有多长,能做多少事?做事磨蹭、浪费时间的现象随处可见。因此这次科学活动《一分钟》应从幼儿的“体验”为主,让他们通过亲自观察、操作、比较、发现和感知一分钟的时长,知道抓紧时间就能做很多事情,从而珍惜一分一秒,形成初步的时间概念,为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打好基础。

二、说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导向作用,根据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设计了三个目标:

1、知道一分钟的长短和价值,初步树立时间概念,懂得珍惜时间,做事不磨蹭。

2、尝试在一分钟里做一件能让别人快乐的小事。

3、学习制定时间计划,并能按计划执行。

目标重点:准确把握一分钟的概念和时长。

目标难点:知道抓紧时间,初步了解应合理的利用时间。

为了有效的突破重点和难点,我采用了一定的方法,如:让幼儿观察、体验、比较等探索,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因此,教师不光要与孩子平等的参与,更应具备对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观察、研究和指导的技能,同时顺应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性,采取相应的适宜的教法和学法。

三、说教学准备

为了更好的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和完成活动内容,我做了如下准备:

1、实物大钟:让幼儿直观认识一分钟的时间概念。

2、幼儿处于运动的高峰时期,好动是他们这一年龄段的突出特点,因此,我设计了游戏“秒针蹦蹦蹦”,游戏的引出,为幼儿掌握一分钟的长短做了良好铺垫,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使幼儿学习更主动更积极。

3、多媒体课件的播放,为本活动掌握的目标起到了一个重要的作用。

4、橡皮泥、水彩笔、球、图书的提供,为幼儿打开了又一知识的通道,通过这些材料的操作,让幼儿更清楚的体验到一分钟的意义。

5、录音机的使用为幼儿的自主学习打开了一扇窗户,孩子们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做着自己认为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既获得了关爱的体验,又体会到给人带来快乐的同时,自己也会得到快乐。

四、说教法

《纲要》强调幼儿是中心,教育活动应以幼儿的需要、兴趣,尤其是幼儿的经验来进行,学决定教,在活动中我对自己的角色定位是一个参与者,我希望和孩子共同发现、讨论、寻找,采用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采取以下教法:

1、问题设置法:在活动中适当的提出问题,有助于儿童的思维,启发学习、不断思考、不断进取。

2、多媒体演示法:在活动中运用多媒体教学,符合幼儿的特点,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

3、游戏参与法: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参与性。

五、说学法

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性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不仅提高和锻炼了能力,更加升华了孩子的情感。

1、多渠道参与法:新《纲要》科学领域当中目标明确提出:幼儿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因此,在活动中我引导幼儿看看、说说、蹦蹦、做做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不知不觉就对此次的活动产生了兴趣。

2、直观法:让幼儿通过多媒体课件直接获得生活经验。

3、谈话法:让幼儿在交流中说出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充分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同时幼儿的口语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六、说活动过程

《纲要》提出:“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体验幼儿的主体地位,教师为主导作用,要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表现方式,分享他们的快乐。”为了体现《纲要》精神,这次活动以“一分钟”为线索,引导幼儿多方参与,从而培养幼儿的表现力。整个活动程序共分4个环节来进行。

1、感受一分钟的时间

为了准确感受一分钟的时间概念,在这一环节中设计了3个小环节。

首先出示一个实物大钟,教师指导认识钟面上的三位针宝宝,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对分针、时针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重点直接放在秒针上,教师拿钟比划告诉幼儿秒针的秘密,秒针走一周就是一分钟。然后教师和幼儿一起和秒针走一圈,秒针走一下师幼数一下,这时教师进行小结:秒针走60下,也就是走一圈回到原来的位置就是一分钟;其次引导幼儿看秒针的方法,不管秒针从哪个数字开始走,只要转一圈后回到原来的地方就是一分钟;最后师幼同做“秒针蹦蹦蹦”的游戏,室内地面上提前布置好大钟,幼儿来当小秒针,幼儿不仅积极参与游戏,同时巩固了一分钟的时长。

2、体验一分钟

教师拿出准备好的适合幼儿但不关乎技能的各种操作材料,比如:橡皮泥、水彩笔、纸、球、图书,让幼儿自由选择喜爱的一样,教师计时一分钟,之后记录操作结果,交流汇报。这个环节的体验,幼儿不但对一分钟有不同的体会,同时也知道了短短的一分钟可以做不同的事情。

3、重要的一分钟

播放多媒体课件,课件内容:元元由于早上贪睡一分钟,上学却迟到了20分钟,中间遇到了红灯,没有赶上公交车,元元两次叹气: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课件的动画效果不仅吸引了幼儿的眼球,也使幼儿认识到了一分钟的重要。这时教师和幼儿讨论制订时间计划,抓住重要的每一分钟。分发时间计划表,内容包括:早上起床、穿衣、叠被子、刷牙、洗脸、梳头、吃饭、上学路上各用多长时间,回家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做好计划表,贴在家里最显眼的地方,让爸爸妈妈监督,按计划执行,这个环节幼儿体会到了一分钟的重要,并懂得珍惜时间,做事不磨蹭。

4、快乐一分钟

教师提出问题:一分钟,你准备做一件什么事让别人能感到快乐?幼儿各抒己见,最后一分钟幼儿尝试用各自的方式让同伴和教师在短短的时间里快乐起来。幼儿尝试时教师播放欢快的音乐。

活动反思:

通过在本园的试课和二幼的上课,我对此项活动有了一些反思,反思如下:

目标达成分析

1、《一分钟》活动目标,主要来源于生活,在幼儿已有的一些相关经验的基础上,知道一分钟很短,但可做很多有意义的事,目标达成较好。

2、活动中的材料与环境的投放,为本次活动目标的达成创设了一定的条件。如孩子在看大钟体验一分钟中,了解到了一分钟就是60秒,在尝试做一件事体验一分钟时,孩子通过自己做事,体验到了短短的一分钟,却可以做许多自己想做的事,同时在活动中我又为孩子创设了许多体验后的交流时间,让孩子们毫不拘泥的大胆讲述,扩展了已有目标的涵义。

不足之处与改进思路:

1、孩子在体验时,自由操作各种材料玩一分钟,原意是想让孩子通过玩某种东西或画一幅画,还没画完,一分钟就到了,从而体验到一分钟的长短,但在实施过程中,孩子们纯粹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机械地去操作,让我意识到了准备上的不足,由此我想到了改进的策略,就是以后应该准备孩子们较感兴趣的事情,再加上导语的渲染,相信效果会不一样。

2、最后一个环节,是想让孩子通过大秒针的滴答声和欢快的音乐声,邀请客人老师跳舞,使本活动达到一个高潮,但由于孩子胆小,只有个别幼儿敢,大部分幼儿都放不开,这说明孩子们缺乏自信和表现欲望。因此,需要改进的是,在以后的活动中,应积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们敢玩,敢说,收放自如,充分发挥各方面的能力,以得到全面发展。

2020幼儿园说课稿:一分钟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幼儿园说课稿:一分钟”!

设计意图: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任何科学知识都可以选用理解的方式,教给任何年龄阶段的儿童,趣味性和可接受性就是儿童参与科学活动的重要前提”。本着这一原则并以生活常识为基础,教师设计了这一活动。通过让幼儿看看、说说、跳跳、做做等多种形式,在游戏中感知一分钟的秘密,活动中利用各种感官的有机结合,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内掌握所学知识,另外,心理研究表明:5、6岁是幼儿的认知情感、技能协调发展的最佳时期,遵循这一目标,特设计本活动。

一方面,时间滴答滴,意义大无穷,虽然每个人都知道“时间”的存在,但是“时间”看不见,摸不着,通过活动使孩子们有个相对的时间概念,也明白了短短的60秒却可以做许多有意义的事,可以带来无穷的快乐。

另一方面,现在的孩子们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他们不懂得如何关心别人,如何去帮助别人,和周围的人群、同伴建立一种非常友好的关系,而幼儿园是幼儿体验群体生活的第一站,我们要抓住契机,多方面着手让幼儿在群体生活中获得关爱的体验,感受关爱他人的情感,萌发关爱他人的意识,让幼儿在关爱中体验生活的乐趣!明白“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道理。

一、说教材

幼儿园科学领域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要从幼儿的生活实际和知识经验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科学的有趣。在这次活动中,充分激发幼儿的表现欲望,这也非常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新《纲要》也指出:教学活动的组织要注重幼儿的过程体验,这是唤起幼儿主体意识的核心,是引导幼儿积极的情感态度和学会学习的关键。而时间对幼儿来说比较抽象,他们脑海中时间的概念是模糊的,他们不知道一分钟到底有多长,能做多少事?做事磨蹭、浪费时间的现象随处可见。因此这次科学活动《一分钟》应从幼儿的“体验”为主,让他们通过亲自观察、操作、比较、发现和感知一分钟的时长,知道抓紧时间就能做很多事情,从而珍惜一分一秒,形成初步的时间概念,为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打好基础。

二、说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导向作用,根据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设计了三个目标:

1、知道一分钟的长短和价值,初步树立时间概念,懂得珍惜时间,做事不磨蹭。

2、尝试在一分钟里做一件能让别人快乐的小事。

3、学习制定时间计划,并能按计划执行。

目标重点:准确把握一分钟的概念和时长。

目标难点:知道抓紧时间,初步了解应合理的利用时间。

为了有效的突破重点和难点,我采用了一定的方法,如:让幼儿观察、体验、比较等探索,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因此,教师不光要与孩子平等的参与,更应具备对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观察、研究和指导的技能,同时顺应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性,采取相应的适宜的教法和学法。

三、说教学准备

为了更好的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和完成活动内容,我做了如下准备:

1、实物大钟:让幼儿直观认识一分钟的时间概念。

2、幼儿处于运动的高峰时期,好动是他们这一年龄段的突出特点,因此,我设计了游戏“秒针蹦蹦蹦”,游戏的引出,为幼儿掌握一分钟的长短做了良好铺垫,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使幼儿学习更主动更积极。

3、多媒体课件的播放,为本活动掌握的目标起到了一个重要的作用。

4、橡皮泥、水彩笔、球、图书的提供,为幼儿打开了又一知识的通道,通过这些材料的操作,让幼儿更清楚的体验到一分钟的意义。

5、录音机的使用为幼儿的自主学习打开了一扇窗户,孩子们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做着自己认为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既获得了关爱的体验,又体会到给人带来快乐的同时,自己也会得到快乐。

四、说教法

《纲要》强调幼儿是中心,教育活动应以幼儿的需要、兴趣,尤其是幼儿的经验来进行,学决定教,在活动中我对自己的角色定位是一个参与者,我希望和孩子共同发现、讨论、寻找,采用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采取以下教法:

1、问题设置法:在活动中适当的提出问题,有助于儿童的思维,启发学习、不断思考、不断进取。

2、多媒体演示法:在活动中运用多媒体教学,符合幼儿的特点,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

3、游戏参与法: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参与性。

五、说学法

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性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不仅提高和锻炼了能力,更加升华了孩子的情感。

1、多渠道参与法:新《纲要》科学领域当中目标明确提出:幼儿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因此,在活动中我引导幼儿看看、说说、蹦蹦、做做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不知不觉就对此次的活动产生了兴趣。

2、直观法:让幼儿通过多媒体课件直接获得生活经验。

3、谈话法:让幼儿在交流中说出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充分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同时幼儿的口语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六、说活动过程

《纲要》提出:“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体验幼儿的主体地位,教师为主导作用,要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表现方式,分享他们的快乐。”为了体现《纲要》精神,这次活动以“一分钟”为线索,引导幼儿多方参与,从而培养幼儿的表现力。整个活动程序共分4个环节来进行。

1、感受一分钟的时间

为了准确感受一分钟的时间概念,在这一环节中设计了3个小环节。

首先出示一个实物大钟,教师指导认识钟面上的三位针宝宝,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对分针、时针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重点直接放在秒针上,教师拿钟比划告诉幼儿秒针的秘密,秒针走一周就是一分钟。然后教师和幼儿一起和秒针走一圈,秒针走一下师幼数一下,这时教师进行小结:秒针走60下,也就是走一圈回到原来的位置就是一分钟;其次引导幼儿看秒针的方法,不管秒针从哪个数字开始走,只要转一圈后回到原来的地方就是一分钟;最后师幼同做“秒针蹦蹦蹦”的游戏,室内地面上提前布置好大钟,幼儿来当小秒针,幼儿不仅积极参与游戏,同时巩固了一分钟的时长。

2、体验一分钟

教师拿出准备好的适合幼儿但不关乎技能的各种操作材料,比如:橡皮泥、水彩笔、纸、球、图书,让幼儿自由选择喜爱的一样,教师计时一分钟,之后记录操作结果,交流汇报。这个环节的体验,幼儿不但对一分钟有不同的体会,同时也知道了短短的一分钟可以做不同的事情。

3、重要的一分钟

播放多媒体课件,课件内容:元元由于早上贪睡一分钟,上学却迟到了20分钟,中间遇到了红灯,没有赶上公交车,元元两次叹气: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课件的动画效果不仅吸引了幼儿的眼球,也使幼儿认识到了一分钟的重要。这时教师和幼儿讨论制订时间计划,抓住重要的每一分钟。分发时间计划表,内容包括:早上起床、穿衣、叠被子、刷牙、洗脸、梳头、吃饭、上学路上各用多长时间,回家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做好计划表,贴在家里最显眼的地方,让爸爸妈妈监督,按计划执行,这个环节幼儿体会到了一分钟的重要,并懂得珍惜时间,做事不磨蹭。

4、快乐一分钟

教师提出问题:一分钟,你准备做一件什么事让别人能感到快乐?幼儿各抒己见,最后一分钟幼儿尝试用各自的方式让同伴和教师在短短的时间里快乐起来。幼儿尝试时教师播放欢快的音乐。

活动反思:

通过在本园的试课和二幼的上课,我对此项活动有了一些反思,反思如下:

目标达成分析

1、《一分钟》活动目标,主要来源于生活,在幼儿已有的一些相关经验的基础上,知道一分钟很短,但可做很多有意义的事,目标达成较好。

2、活动中的材料与环境的投放,为本次活动目标的达成创设了一定的条件。如孩子在看大钟体验一分钟中,了解到了一分钟就是60秒,在尝试做一件事体验一分钟时,孩子通过自己做事,体验到了短短的一分钟,却可以做许多自己想做的事,同时在活动中我又为孩子创设了许多体验后的交流时间,让孩子们毫不拘泥的大胆讲述,扩展了已有目标的涵义。

不足之处与改进思路:

1、孩子在体验时,自由操作各种材料玩一分钟,原意是想让孩子通过玩某种东西或画一幅画,还没画完,一分钟就到了,从而体验到一分钟的长短,但在实施过程中,孩子们纯粹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机械地去操作,让我意识到了准备上的不足,由此我想到了改进的策略,就是以后应该准备孩子们较感兴趣的事情,再加上导语的渲染,相信效果会不一样。

2、最后一个环节,是想让孩子通过大秒针的滴答声和欢快的音乐声,邀请客人老师跳舞,使本活动达到一个高潮,但由于孩子胆小,只有个别幼儿敢,大部分幼儿都放不开,这说明孩子们缺乏自信和表现欲望。因此,需要改进的是,在以后的活动中,应积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们敢玩,敢说,收放自如,充分发挥各方面的能力,以得到全面发展。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幼儿园说课稿:一分钟”,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

幼儿园说课--打电话 说课设计


说活动设计:

在上周,孩子们都很关注班上每天来了哪些小朋友。点名后,我们老师会和小朋友说说每来幼儿身体状况,在家休息情况等。由此,在小朋友心中产生了相互关爱的情感体验。

最近,我们两位老师为了了解孩子的身体健康情况,常在节假日打电话给孩子。因此,他们交往范围由家庭成员扩大到老师,对老师产生了认同感、亲近感。

本班幼儿有时能用简单的言语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还叙述生活中的事。但是,3-4岁的幼儿独白是很不流畅,带有很大的情景性。利用当前大众媒体中的公益广告,引出“打电话”音乐活动。鼓励强化幼儿想和许多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老师等)打电话,亲身体验和许多朋友打电话的的快乐。

该活动适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使幼儿逐步熟悉一些社会交往的技能。

说活动目标:

一、三大目标

1、 乐意参与音乐活动,熟悉歌曲旋律。

2、 能和老师一起学唱歌曲,对歌曲活动感兴趣。

3、 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二、活动重点

能唱准节奏,唱清歌词。

分析:由于此首歌比较简单。因此在本次音乐活动中,可以培养幼儿既会唱又能善于表现的能力。

三、活动难点

根据音乐的节奏做相应的动作

分析:小班幼儿动作学习带有较大的模仿性,音乐的表现能力尚处于贫乏时期。

说活动过程:

环节一:通过情景表演,引起幼儿的兴趣。

1、 出示宝宝和贝贝

老师以神秘的口吻激起幼儿的观察。如:你们看,今天谁来啦?

2、 欣赏《打电话》情节

老师表演打电话时讲述的话。

此环节以吸引幼儿欣赏为主。为目标(1)“愿意参与音乐活动,熟悉歌曲旋律”服务。

环节二:通过念歌词,模仿动作初步表现歌曲。

1、 运用示范法:

老师有表情清唱歌词,请幼儿欣赏。

小班幼儿喜欢模仿动作,因此我采用示范法能感染幼儿参与模仿。

2、 运用跟唱法:

随录音机哼唱歌曲。

由于歌词比较简单,带上动作幼儿情感更投入。

3、 运用集体学习法:

幼儿模仿动作,边做边念歌词。

模仿学习是为后面大胆地表现歌曲服务的。因此只有在经验的基础上,幼儿才有能力进行自我发挥。

此环节让幼儿熟悉歌词,为下一环节目标(2)“能和老师一起学唱歌词,对歌唱活动感兴趣”服务。

环节三:通过边唱歌,边做动作,进一步表现音乐。

1、 幼儿和宝宝、贝贝一起唱歌,表演。

我预设宝宝、贝贝这两个娃娃(引导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动机)

2、 幼儿听琴声进行唱歌

老师用琴声伴奏的方法,引导幼儿学唱歌曲。

此环节是重点,难点的聚集之处。重点的解决主要是运用引导法及节奏动作的表现。

活动反思: 在本次音乐活动中,我采取了多种形式的教授方法,让孩子在初步学会整首曲子的前提下,又不乏对参与活动的兴趣。所以课堂气氛比较好,也基本上达到了活动目标。但是在有些方面还显的不足,例如在情景表演上,如果请大班二名幼儿进行一问一答的方式来带动活动气氛将会更好。幼儿学习的兴趣会更浓,更投入。

所以我一定吸取教训,注意自己的缺点,向好的老师学习,在教学上要有创新能力。

大班美术教案说课:装饰肚兜


下面是《大班美术教案说课:装饰肚兜》的内容一文,给你带来丰富精彩的内容,欢迎阅读!

有心的家长为幼教老师们整理了,《大班美术教案说课:装饰肚兜》这篇很多老师好评的教案,流程和总结来自以下幼儿园,南昌市委机关幼儿园,广州市跑马地花园幼儿园,好的美术教案可以让孩子在绘画中感受艺术的气息,条例清晰内容写的非常好,适合幼儿园开展美术公开课和说课稿,对内容的格式和排版做了调整,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

【教案图片】

装饰肚兜

【教案意图】

中国的民间服饰和其他民间艺术一样,都是农业文明下的民间创造。在我园进行的民间美术主题活动中,民间服饰一直都是孩子们非常感兴趣和喜爱的内容。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对这些造型夸张,色彩鲜艳的布艺品非常感兴趣。但是孩子们对民间服饰的了解甚少,新《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肚兜作为我们陕西民间服饰的代表之一,具有它独特的美,无论它的色彩、图案、花纹都具有丰富的含义,象征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向往,结合本单元主题《我的生活我做主》,为了培养孩子表达爱,运用多种美术手法,表达自己对亲人、朋友美好的祝愿,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教案目的】

1、感受肚兜的造型及色彩,尝试大胆运用各种色彩,线条和花纹等进行装饰。

2、了解传统装饰图案的使用,尝试用美术的手法表达自己的祝福和愿望。。

【教案准备】

1、收集各种各样的肚兜。

2、剪刀,水彩笔,胶水,毛线,泡泡泥,彩纸

3、音乐

【教案流程】

1、导入部分

让幼儿讲讲自己带来的肚兜来历及肚兜上的图案

2、幼儿欣赏格式肚兜,进一步感受肚兜的色彩,图案美,并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教师示范讲解,激发幼儿创造欲望,鼓励幼儿大胆地根据自己美好愿望装饰肚兜。

4、交流分享

让幼儿在音乐中互相欣赏自己的作品。

【延伸活动】

1、请幼儿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更多不同材质的民间服饰的实物及图片,投入区角活动中,了解、认识更多的中国传统特色,弘扬民族文化。

2、收集各种肚兜放在美工区,幼儿可以自由欣赏,制作。

不知道本文《大班美术教案说课:装饰肚兜》是否对你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浏览其他页面!

大班美术说课“我爱我家”


一、选择内容:

“我爱我家”主要让幼儿感受家的温暖,体验家的温情,一方面是为了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与父母合作,从中感受父母对自己的关心,对自己的爱,另一方面也是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幼儿纸盒制作的经验较少,从我班上次制作交通工具的情况来看,幼儿对糊纸盒,改变纸盒造型有一定困难,因此,幼儿在成人的帮助下更容易体验成功。

二、活动目标:

1.知道房子的基本造型特征,会用语言描述。

2.学会用纸盒制作立体造型的各式房子,充分发挥想象力,提高动手能力。

3.通过谈话,制作、合作,感受家的温暖。

从认知、技能、情感三方面来阐述,首先,从认知方面,让幼儿用语言描述房子的造型特征,在制作时更容易把握房子的特征。其次,从技能方面,制作活动显然是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立体造型的制作对幼儿来讲,更是一种尝试,一个挑战。从情感方面,在这次制作活动中由始至终应贯穿一种亲情,通过合作商量来体现,陈鹤琴先生就指出:“幼儿在与人的相互交往与作用中,实现着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

三、活动准备:

1.各种纸盒

2.白纸、剪刀、浆糊、抹布、笔

3.充分观察各种房子的造型,听过三毛的故事。

4.木偶三毛

为了让幼儿有更多的发挥余地,应提供尽量多的各种形状、大小的纸盒和各种必备材料,因此,纸盒、浆糊、剪刀等是必不可少的。教育专家曾经说过,幼儿必须在一定的经验积累上进行各种创造活动,因此让幼儿进行一些经验积累也是必要的,针对本次活动,幼儿对各种房子的造型应首先有所了解,运用典型角色导入,更易于幼儿接受本次活动的中心情感,充分感受自己拥有的幸福,所以我选择了“三毛”这个流浪孩子作为典型来导入,但这也得在幼儿认识三毛,熟悉三毛的基础上进行,因此,在本次活动前应让幼儿听过三毛的故事,为本次活动的导入作个铺垫。

四、活动过程:

1.导入部分,

三毛哭着走进活动室,师:谁来了?小朋友猜一猜,三毛为什么哭呀?

(他没有爸爸没有妈妈,没有饭吃,没有房子住。。。。。。)

师:我们小朋友和三毛比,可幸福多了,有爸爸有妈妈,还有漂亮的房子住。你们的房子是什么样的呀?

幼儿自由讲述

导入活动以三毛这个流浪孩子作典型导入,同样是小孩子,一个没有父母,没有房子,而他们却拥有父母和温暖的家,一下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也激发了幼儿的同情心,及时切入了主题。

2.基本部分

(1)三毛更难受了,他也想有一个漂亮的家,我们一起来帮忙,好吗?为三毛造一间漂亮房子!

(2)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许多纸盒,有大也有小,还有白纸、剪刀、浆糊、笔,那么,你想造怎样的房子呢?

幼儿自由讲述。

(3)教师示范一下糊白纸的方法

我们要给房子刷上白粉才漂亮干净,那么,怎样让你的房子也象刷上白粉一样漂亮干净呢?要用白纸把盒子先糊起来。

(4)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一起商量,一起做,老师提供材料。

这个部分应该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创造力,让幼儿有想象的时间,有讲述的时间,但这时最好不要有父母的参与,不要约束幼儿的想象,幼儿的发挥,让成人听听孩子的心声,在制作时能以幼儿的意愿为主,体现幼儿的自主创造。在制作前可以先对材料作一些简单说明,糊白纸是制作中的难点,我以刷白粉作比喻,让幼儿与家长明白,糊上白纸可以让房子看起来更干净。

接下来是合作制作,是幼儿体验与父母合作的愉悦,在这个环节中,应提醒家长尊重幼儿的意愿,作幼儿构思的配合者。

3.结束部分

师:漂亮的房子做好了,我们来给三毛介绍一下你造的房子,好吗?

三毛:谢谢你们,现在我拥有了一个美丽的家园,可是,我还有点不高兴,刚才看到每个小朋友都有爸爸妈妈陪着,可是我只有一个人,我心里真伤心。

师:怎么办呢?我们回家想办法,下次再来帮助三毛,好吗?

结束部分体现前后呼应,仍以三毛为主,一方面点评了幼儿的作品,另一方面,使本次活动有了延伸的可能。可以唤起幼儿的同情心,更进一步感受被人照顾的温暖。

五,活动延伸

在活动结束时,老师就以三毛的口吻引出延伸,让幼儿想到父母给予自己的温暖,因此,活动结束后,可以以谈话等方式讲讲父母是如何照顾自己的,自己可以如何帮助三毛,也可以设计其他有关活动,比如“我来当妈妈”“邀请三毛作客”等等,形成网络来延伸。

六,效果分析:

幼儿对同龄人总是比较容易接受的,因此,用三毛导入,应该可以吸引幼儿的兴趣,而三毛又是个典型,以此作为陪衬,应该可以更好地开展活动,紧紧抓住活动的中心情感。有了成人的参与,幼儿成功的机率也是比较大的,应该说每个幼儿都是能获得成功体验的,但本次活动中最容易出现的不足也就是在亲子合作上,虽说亲子合作提供了合作机会,可以让幼儿充分感受父母的温暖,但由于一些成人观念的陈旧,很容易扼杀幼儿的创造力,变配合者为操控者,如果这样,那就有违本次活动的教育本意了,所以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要想成功开展此活动,我们首先要让家长也有所准备,比如开一个家长会,作一份调查交流,让家长转变观念,让家长知道什么是合作者的身份,如何让幼儿体现一个自主性。

滚来滚去说课设计


数学:滚来滚去

活动目标

1.通过对圆纸片和球的比较,知道球体的两个基本特征。

2、寻找并能区分生活中与球体相似的物品。

2.学会制作球体。

活动准备:

1.各种形状不同的物体:乒乓球、皮球、塑料球、圆形的纸片等,大箱子一个。

2、圆形纸片,海洋球若干,记号笔。

3、每组准备一份橡皮泥。

4、ppt

活动过程:

一.观察球与圆纸片,比较球与圆纸片的不同特征,了解球体的概念。

1、观察球体。

——出示海洋球,这是什么?它是什么样的?

——幼儿说说。

——出示圆纸片,看,这是什么?它是什么样的?

——圆纸片和海洋球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2、对比玩球和圆纸片,记录球和纸片滚动的特征。

——今天圆纸片和海洋球要和小朋友玩一个滚来滚去的游戏,你们愿意参加吗?

——在玩的时候,老师请小朋友完成一项任务,找出它们可以滚动的地方,并做上记号。

——出示记录表,记录圆片和海洋球能滚动的地方。

3、了解球体的概念。

——小朋友,你们找到它们可以滚动的地方了吗?圆片什么地方能滚动?海洋球什么地方能滚动?

——请幼儿大胆说说自己的发现。

——为什么海洋球的任何地方都能滚动呢?

——总结:小朋友在玩过之后都发现圆纸片只能沿着边进行滚来滚去,海洋球每个面都是圆的,能朝各个方向进行滚动。这样的物体,我们可以给它起个好听的名字,叫“球体”。幼儿跟教师学念球体儿歌。(念球体儿歌:球体球体,圆溜溜,哪边看它都是圆;球体球体,圆滚滚,哪边推它都能滚。)

二、游戏活动(摸球体、找球体、做球体)让孩子感知球体的实物特征。

——摸球体。

——生活中还有很多像海洋球一样的球体。王老师带来的百宝箱里就有许多,谁能把它摸出来吗?

——你摸到的是什么物体?(和孩子一起描述球体的特征)

——找球体。PPT

——小朋友的小手真厉害,能摸出球体来,接下来老师要考考小朋友的眼力,是否能正确判断出球体的物体。(让孩子一起讲述球体的特征)

——做球体。

——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橡皮泥,我们一起来做个球体,好吗?(让孩子再现球体的特征)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三、活动延伸

今天我们认识并制作了球体,我还有个问题想考考大家:为什么生活中会有这么多的球体呢?

一分钟的时间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一分钟的时间我们能做些什么呢?》,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

一分钟的时间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教案目的】

1、知道一分钟是秒针走一圈,并体验一分钟的长短。

2、懂的参与各项活动都要抓紧时间、珍惜时间,为入小学作准备。

【教案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分钟能做什么”;游戏材料:夹弹珠、算术题、串珠子。

【教案流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导入:今天老师跟小朋友们玩一个“木头人”的游戏,请小朋友说完儿歌后摆好姿势,看谁能一动不动坚持一分钟。

2、提问:你们觉得一分钟时间长吗?

3、过渡:一分钟到底有多长让我们跟着“钟先生”来走一走。

(1)提问:钟面上哪一根针走一圈是一分钟?

(2)让我们一边观察中面一边把秒数读出来。

小结:原来一分钟就是分针走一圈的时间,现在小朋友知道一分钟有多长了吧。那我们能在短短的一分钟内做什么呢?

二、游戏体验,感受时间过渡:那人们在一分钟里能做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教师边播放多媒体课件边解释:

(1)一分钟人能跑200米;

(2)一分钟人骑自行车能骑700米等。

过渡:我们一分钟到底能做些什么呢?你们想不想动手试试?

2、幼儿操作。

(1)教师介绍操作内容,让幼儿知道每组材料都是不同的。

(2)提要求:秒针开始走时,大家要一起动手,一分钟到时立刻停下来,看看大家一分钟里能干些什么?

(3)引导幼儿动手操作。

(4)交流汇总,教师记录结果。

A、请你数一下一分钟里你夹了几颗弹珠?做了几道数学题?

B、请幼儿分组介绍一分钟的成果,方法是:一组幼儿依次报数,另一组幼儿仔细倾听,说出一分钟内谁做的最多。

C、同样花一分钟时间,为什么没组的结果不一样?

小结:虽然时间相同,但每组做的事情不同,有的比较难,有的比较容易,所以结果也不同。

D、我刚才发现做算术题小组的小朋友虽然做的事情相同,可他们的结果也不一样,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当场让该组幼儿再次报数验证)

小结:在相同的时间里做同样的事情,因为每个人的动作有快有慢,所以结果也会不同。

三、教师小结:其实小学生每天都要安排好自己的时间,比如:课间十分钟,在课间十分钟的时候要做很多事情,有的同学去上厕所,有的同学整理学习用品准备下节课的学习用品,有的同学还有一些上课没弄懂的问题需要问问其他同学,如果小朋友动作慢,不珍惜时间,你就会来不及,所以小朋友要珍惜每一分钟。

关于《一分钟的时间我们能做些什么呢?》的精彩内容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不知道你是否都了解了呢,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内容!

大班语言《顽皮的小雨滴》说课设计(二)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大班语言活动——顽皮的小雨滴。因为大自然奇趣盎然,蓝天白云,风霜雨雪,日出日落,大自然规律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的条件,为人类创造了美好的生活。幼儿生活在绚丽多彩的大自然中,一切都使他们感到新奇:“天上为什么会下雨?”“风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云有各种形状?”《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再者,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所以我从幼儿的兴趣出发,选择“顽皮的小雨滴”这个活动。

大班阶段是幼儿个性初步形成的阶段,幼儿的个性和交往能力在学习中得到充分发展。根据本班幼儿口语发展特点以及大班语言发展目标,因此,我把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为:

1、能感受散文中的优美语句,体验散文的优美意境。

2、发挥想象,深入理解画面内容,大胆地用语言表述画面的意境,培养幼儿的艺术思维。理解雨水与环境以及人类的关系。

3、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运用各种材料制作小雨滴,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为了更好的实现活动目标,在课前准备中,我让幼儿在户外近距离真实的观看雨景(或淋雨),使之有一定的感性经验,又在现场观看录像,让幼儿在整个雨景中观察的更清楚、仔细。

在设计中有两个较突出的特点,一是小雨滴形象贯穿始终,老师扮演的小雨滴形象非常自然的融入到孩子们中间,和他们一起交流、观察、讨论。及时的进行启发、引导。充分体现了“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这一大纲要求。二是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方法。利用小雨滴旅行制成课件,在这里我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具体的、直观的物象,满足了幼儿思维具体形象的特点,同时又让孩子们能在观察比较中轻松地找到自己的进步。为后面的谈话做了铺垫。

在活动中,我采用教学情景化的方法,用事先录制好的下雨时的音乐把幼儿带入预设的环境中。由幼儿自由交谈,在这个环节中,我贯彻了《纲要》对语言活动的要求,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他们与同伴交谈。几分钟后,老师扮演的小雨滴及时出现,引起孩子们的欢呼,及时把幼儿的注意力集中了过来,围绕主题展开谈话。这一环节我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法,播放制作的并消除了散文声音的课件,为幼儿的表述提供了直观的依据。老师以开放式、启发式的提问,引导幼儿把观察到的小雨滴的顽皮形象用语言表现出来。如:根据课件中的小雨滴离开妈妈怀抱时跳到树上、落在屋顶上,挤进草丛里。把妹妹的伞当作滑滑梯,骨碌碌滚下来。把清清的池塘当游泳池,在水面上留下圈圈链猗。躲在路边的土坑里,在柔柔的沙滩上捉迷藏。再通过一个画面一个画面的切换,使幼儿更深入的理解散文,感受散文中优美的语句,体验散文的优美意境,培养幼儿的艺术思维。为了鼓励每个孩子都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接下来我让幼儿把自己想象成是小雨滴,如:你是小雨滴的话,你想落到哪去?并请幼儿用语言表述出来,可以说给老师听,也可以说个同伴听。使每位幼儿都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想法。为幼儿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同时,我深入到孩子们中间,和他们交流、耐心倾听,努力理解他们的想法,并对他们进行知道帮助,建立一种积极主动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在活动延伸部分我让幼儿用各种画笔来画自己想象当中的小雨滴,进而突出谈话的主题。如:小雨滴又落到哪去了?又做了哪些顽皮的事?在这一环节中,让先画好的幼儿说自己画的内容,给幼儿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发展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交往能力。最后,通过多每一个把幼儿刚才的创作过程在视频上展示出来,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互相交流、欣赏、共同提高,也是教师对幼儿表达自己情感的理解和想象的鼓励,幼儿看到自己作品的画面,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达到了在快乐中学习的目的。在此,教师作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充分尊重每位幼儿的创造、肯定、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观和表达方式,让幼儿在特别宽松、开放、愉悦的环境感受美、表现美,并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纵观整个活动,各环节紧密相连,互相渗透。充分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的教育理念,通过具有形象性、开放性、宽容性、自主性、愉悦化的活动内容和过程。所有环节都是围绕“小雨滴”来进行,源于大自然又借鉴于生活,有效贯彻了《纲要》的理念。让幼儿真正体验到了在活动中享受生活的乐趣。

相信《大班美术:下课十分钟说课设计》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幼儿园说课稿,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大班5分钟说课稿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大班数学课活动教案《下课十分钟》 活动目标: 1、了解小学生下课10分钟适合做的事情。 2、模拟小学生下课10分钟的活动,尝试合理安排课间10分钟。 活动准备: 已参观过小学下课的前期经验;幼儿自备书包,小学学习用品若干;书籍、棋类、...
    2019-12-23 阅读全文
  • 睡前十分钟 最近一段时间孩子们的午睡总让我们感到头痛,这群调皮的孩子们嘻嘻哈哈、说说笑笑,一进午睡室从东跑到西,在床上打滚等。不一会儿告状声连绵不断,谁在推人,谁还没脱衣服\谁又在讲话了。老师大声喊也不起效果,帮...
    2021-11-13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下课十分钟 活动目标: 1、了解小学生下课10分钟适合做的事情。 2、模拟小学生下课10分钟的活动,尝试合理安排课间10分钟。 活动准备:已参观过小学下课的前期经验;幼儿自备书包,小学学习用品若干;书籍、棋类、玩...
    2019-12-12 阅读全文
  • “十分钟说话活动”随笔 “十分钟说话活动”随笔 我园开展“能说会道”实验课题以来,坚持每天晨检后进行“十分种说话活动”。在刚开始进行说话活动的时候,孩子们摸不着头脑,几乎是“千篇一律”,第一个孩子说的句子几乎就是“十分种说...
    2021-02-22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离园前十分钟 离园活动是幼儿园一日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很重要的环节,是教师不能忽略的。别小看这短短的离园前十分钟,教师如果能组织好,就给幼儿一日的幼儿园生活画上圆满的句号。”教师应该怎样做好充分的准备,使幼儿能...
    2021-05-27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了解小学生下课10分钟适合做的事情。 2、模拟小学生下课10分钟的活动,尝试合理安排课间10分钟。 活动准备: 已参观过小学下课的前期经验;幼儿自备书包,小学学习用品若干;书籍、棋类、...

2019-12-23 阅读全文

最近一段时间孩子们的午睡总让我们感到头痛,这群调皮的孩子们嘻嘻哈哈、说说笑笑,一进午睡室从东跑到西,在床上打滚等。不一会儿告状声连绵不断,谁在推人,谁还没脱衣服\谁又在讲话了。老师大声喊也不起效果,帮...

2021-11-13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了解小学生下课10分钟适合做的事情。 2、模拟小学生下课10分钟的活动,尝试合理安排课间10分钟。 活动准备:已参观过小学下课的前期经验;幼儿自备书包,小学学习用品若干;书籍、棋类、玩...

2019-12-12 阅读全文

“十分钟说话活动”随笔 我园开展“能说会道”实验课题以来,坚持每天晨检后进行“十分种说话活动”。在刚开始进行说话活动的时候,孩子们摸不着头脑,几乎是“千篇一律”,第一个孩子说的句子几乎就是“十分种说...

2021-02-22 阅读全文

离园活动是幼儿园一日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很重要的环节,是教师不能忽略的。别小看这短短的离园前十分钟,教师如果能组织好,就给幼儿一日的幼儿园生活画上圆满的句号。”教师应该怎样做好充分的准备,使幼儿能...

2021-05-27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