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幼儿园的潜规则你怎么看

发布时间:2020-01-15

幼儿园的规则游戏。

如果孩子有厌学情绪,那家庭就起了中间作用,安慰并鼓励孩子!家长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时发现孩子的不良情况,帮助孩子健康成长!那么,有哪些积极正确的教学观念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的潜规则你怎么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现在的幼儿园出现了一些新的规矩对于孩子来说可以说是一种严重的束缚,家长对于这样的规定也是非常的不理解。一般的女孩子么都比较爱漂亮这竟然成了部分幼儿园闲着孩子的自由的依据。

凭啥不许孩子扎小辫子

茜茜今年上幼儿园中班,爱美的她总是喜欢让妈妈扎好看的小辫。最近,茜茜妈发现了一件怪事,女儿养成了趴着睡的坏习惯。仔细一问,原来在幼儿园午睡就是趴着的。“女儿性格好强,又敏感,幼儿园老师嫌梳头麻烦,对扎小辫的女孩颇有微词,有时候会边梳头边发几句牢骚。”茜茜妈说,一来二去,女儿怕老师说她,为了不弄乱发型,午觉便趴着睡。

“美之心人皆有之,现在的老师怕麻烦,怎么连梳头的耐心都没有?”茜茜妈很想不通,幼儿园从穿衣到穿鞋,都要求“一切从简”,女孩最好留童花头,不要扎小辫。鞋子尽量穿防滑的运动鞋,不要穿复杂的皮鞋。衣服还要穿拉链容易拉、扣子少的。“条条框框这么多,管头管脚,孩子的个性都被管没了!”

无独有偶,杨女士也对儿子幼儿园的“怪规矩”有些不满。“幼儿园让宝宝穿着毛衣睡午觉,难道老师不明白,穿着毛衣睡觉,起床后容易受凉感冒吗?”

黄女士女儿佑佑所在的某幼儿园小班要求所有的女孩不准穿裙子,理由是为了孩子活动方便。卢女士最近也在为女儿穿裙子问题纠结,上小班的女儿天天平时最爱穿裙子,有一天竟主动要求穿裤子上学。“老师说,班里的小朋友都会自己穿衣服,就我不会。人家都有小红花,就我没有。”天天委屈地说。

【老师苦衷】一切都从孩子安全出发

对于家长的不满,老师们也觉得很委屈。“老师嫌麻烦是不对,耐心是幼儿园老师最起码的要求。”某幼儿园唐老师告诉记者,但毕竟一个班级二三十个小朋友,一位老师要面对那么多孩子,如果孩子的自理能力很弱的话,的确会给老师带来不便。

就拿梳小辫举例,“有的小朋友满头扎了四五个小辫子,还有的小朋友头发短但也夹了数不清的发卡,光夹这些发卡就能夹半天。在家里妈妈可以花半个小时帮孩子打扮,而我们有这么多孩子要照顾,都顾着梳头,教学活动还要开展吗?”唐老师无奈地说,有的小姑娘穿着白雪公主的蓬蓬裙来上课,“你说穿成这样怎么运动,人又小,万一踩到裙子摔伤了谁来负责?还有小朋友穿超短裙,一运动就走光,这样好吗?”

相专家接受采访时表示,幼儿园每天会给孩子们安排两个小时的户外活动,其中一个小时是体育类运动,穿着带跟的皮鞋很容易扭伤,太紧身的衣服裤子也不利于运动,夏天如果穿着三角裤和裙子可能没法参加滑滑梯活动,坐在地上容易感染影响健康。幼儿园对孩子的衣着要求应该是从有利于孩子活动、安全出发。当然,也不排除个别老师因为怕麻烦,向家长提出一些额外的要求,这就是工作态度问题了。

【专家告诫】勿因安全问题因噎废食

专家表示,孩子在幼儿园不是整天进行体育活动,女孩只要不穿太长太累赘的裙子,就不会影响运动。3岁左右的孩子开始出现简单的性别意识,幼儿园课程中有一个内容是“男孩女孩不一样”,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可以发现女孩穿裙子、梳辫子,男孩就不会这样,如果全班统一“长裤”,一些性别特征就找不到了。

专家表示,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求许多保障性的制度要跟上,学生的保险等各项社会机制要完善,才能让老师无后顾之忧。幼儿园通过各种规矩让孩子养成遵守社会规范的习惯,这对孩子将来的成长有利。规矩纵然重要,却要人性化,否则会扼杀孩子的天性和活力,规矩太多也可能形成强迫意识。

“家长和老师之间要形成合力,家长要体谅老师的难处。”专家也希望家长给老师多一点理解和宽容,同时,幼儿园和教师也不能因安全问题因噎废食,多给孩子创造轻松和尽情玩耍的环境。

幼儿园这样的规矩是非常的不仁义的,由于现在的幼儿园真出于长身体的关键的时刻,不正确习惯的养成对于孩子的健康是有一定影响的。希望有关部门可以换种角度来考虑这件事情,却掉一些看似不尽人意的规矩。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中小学课外作业辅导,你怎么看?


不是每个孩子:随时都需要课外辅导!

一些家长往往是看到别的孩子报班了自己也报,并没有了解孩子的学习特点。这种情况下的选择往往带有盲目性。

选择中小学课外辅导首先要从孩子的学习成绩入手。通过孩子的考试成绩判断孩子知识结构是否完整。家长如果能与学校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状态,就可以更及时的作出判断。其次,必须以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孩子的学习接受能力为基础。

根据北京十一学校老校长李金初的实验。一个实验班,在高一、高二每天只上半天课,剩余的时间都是自习。结果高考的升学率很高。经过追踪调查,这些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社团工作能力、领导力都比一般孩子要强。

弄清课外辅导的目的是关键

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意愿。课外辅导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查缺补漏,在轻松的氛围中更好地学习。如果家长把个人意愿强加于孩子,就违背了课外辅导的初衷。家长一定要征求孩子的意见,充分考虑孩子的个人兴趣和优势所在,真正让孩子的个性得到发挥。

参与辅导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获得锻炼的机会,发挥优势、弥补弱势,家长应看到孩子一点一滴的进步,及时鼓励孩子;如果孩子失败了,马上帮助分析原因,争取有所进步,绝不能一巴掌拍死。

怎样进行课外辅导

一、应以提高学习能力为主

学生的学习一定是以学校的学习为主,以校外辅导为辅。家长明确校内校外学习的主次关系非常重要,不能以校外学习取代校内学习。而校外辅导应以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为出发点,而不是单纯重复学校的教学。要考虑孩子的接受能力和精力。如果孩子课内学习都吃力就要慎重选择课外辅导。

二、重质不重量

辅导班不要贪多。在财力和精力允许的条件下,为孩子同时选择一两项辅导班即可,最多不要超过两项,贪多只会让大人孩子都疲惫不堪。

结语:一定要选择正规的课外辅导机构,拥有负责任的师资队伍和规范的管理,这样才能确保孩子能够在课外辅导中真正获益,也才能让家长的投入真正获得回报。

当然了,课外辅导首选还是龙门书局出品的教辅图书作为辅导材料,内容详实,品种丰富,质量上乘,是居家复习、课外辅导、课后作业的良品。结合龙门作业宝、4D书城、阿凡题答疑等数字增值业务,省时省力效率高。

家长开放日,您该看什么?怎么看?


家长开放日,我们的家长已经很有经验。在这半日活动中,作为家长的您该看什么?怎么看?相信我们的家长也都心中有数。尽管如此,在这短短半天的时间里,我们的家长还是会有一些小问题,也是时不时地忘记自己在这一个半日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和立场。那么,就请你跟着我们再重温一遍这些问题吧!

一、家长是观看者,观察者。在这一天,家长的角色是观察者,观看者,而非参与者。除非是教师策划的亲子活动,其余时间请家长耐心观看,更应注意的是,请小声交谈或者保持安静,否则你们的行为举止会影响孩子的学习。要知道,想要孩子在课上保持注意力集中、上课认真听讲,家长的表现也是孩子们模仿学习的榜样。

二、家长看什么?看孩子在群体中的一些反应和表现。看孩子在上课时的情况和他的学习能力。看他在与同伴交谈和交流中出现的矛盾问题是如何自己解决?孩子需要这样的机会去锻炼交际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而作为家长,也希望看到孩子在这方面能力的展现。所以在孩子之间出现小矛盾时,请家长不要干涉,即使是孩子们解决不了的问题,也有老师会进行调解。如果仅因为孩子之间的矛盾演变为家长之间的矛盾,那可就得不偿失了哦!

三、用集体的眼光看个体。有的家长会在这一天特别关注教师对自己孩子的关注。教师也会尽量让每个孩子都能有机会发言等。但仅为一个上午的半日活动,并不能代表教师对孩子的关注仅仅如此。也许,这一天,我们会给平时相对比较内向的孩子更多的展示机会。

发现全职妈妈带出来的孩子确实比双职工的孩子差。你怎么看?


所在的小学是我们本市最好的小学,20多年以来,都是位居全省前十位的。为了上我们学校各位家长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可以说能在我们上的孩子家庭都不差,但是,但是,就这样一群家庭条件都不差的孩子,全职妈妈带出来的,绝大部分各方面都不如双职工。这是我们老师之间的共识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也许与成功人士的孩子不到他们学校上学有关,当然这是玩笑话,但说全职妈妈带的孩子比双职工的孩子差,对于这种观点我十分不认同,而且居然是老师的观点,我不由的为孩子们担忧,老师的素质尚且如此,如何教书育人?不同意的原因有很多。

1:唯成绩论。

现在已经是2018年了,但从观点可以看出,现在的老师还是唯成绩论,在他们眼里成绩好,就是孩子好,成绩不好,就是孩子差。当然,站在他们的角度,学生的成绩直接与他们的业绩挂钩,可以唯成绩论,但是,作为家长,切勿不可盲从,成绩仅仅是个人成长中的一部分,成绩好,只能说明孩子学习好,说明不了其他任何问题。

2:把孩子的好坏责任全部推脱到家长的身上,还要老师做什么?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孩子的成长依靠的是家长、学校、社会全面的教育,家长负责孩子的道德品格,老师负责孩子的学习,孩子的好与坏又与全职和双职工有何关系呢?这种观点的依据又是什么呢?

3: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大量存在着全职妈妈的情况,并没有因为全职妈妈的原因导致孩子差的情况发生,甚至恰恰相反。

这又能说明什么吗?一个孩子的好与坏是多方面的原因促成的。全职妈妈有全职妈妈的好处,双职工有双职工的弊端,作为老师,更应该充分了解实际情况后在下结论,没有调查,没有根据的乱说,只能说明这位老师的肤浅,这才是造成孩子差的真正原因。

校园潜规则:有一种学生叫“老师家孩子”


六一儿童节临近,很多小学都在进行联欢会节目彩排,对小学生来说,参加演出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不过有家长却发现,从主持人到独唱,从领舞到器乐演奏,主要角色都被本校教师子弟给占了,教师子女正在成为校园里的特殊群体。

各种机会向教师子女倾斜

“孩子班里六一演出,只有一个名额,还让他们班主任家孩子给占了”,读者杜女士介绍,女儿文文读四年级,擅长古筝,是表演不二人选,六一联欢会是女儿期待许久的演出机会,偏偏班主任的女儿小云也在这个班,特长也是古筝,班主任安排自己的孩子上台演奏,这让文文很受打击,感觉老师太偏向自家孩子了。

在杜女士看来,班主任已经不是第一次偏袒自家孩子,女儿班里所有的机会,都让给了学校的教师子弟。学校开运动会,举牌的是老师家孩子;歌咏比赛,领唱的是老师家孩子;六一儿童节表演,独唱、独奏、独舞,都是老师家孩子;就连每天在学校检查做操、值日情况的小干部,也是老师家孩子居多……杜女士通过学校一位教师了解到,女儿所在的学校有将近20名教师子女,几乎每个班里都有老师家的孩子,“每次出头的机会都给了这些孩子”。“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孩子们在家庭中得不到太多锻炼,心理、临场发挥、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只有靠学校老师们给机会了,这些机会对学生来说应该是均等的,可现在大多都被教师子女瓜分,别的孩子只能当观众了。这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比如,校级演出中,教师子女经常表演,他们就锻炼了表现能力,积累了舞台经验;区里演出,指标还给教师子女,市里演出还是他们,这些孩子一次次经历锻炼,表演方面的能力就能得到提高,遇到大场面就显得镇定、机灵,可这些都是很多孩子牺牲了表现机会换来的。教师既然是园丁,就应该平等播撒阳光和雨露。”杜女士不满地说。

已成校园潜规则

杜女士的说法得到一些小学校长的证实。一位小学校长介绍,现在确实有些教师把孩子安排在自己学校,甚至是自己的班里读书。究其原因,有的是因为小学老师现在工作紧张,没有时间接送孩子,索性把孩子带在身边,节省时间;有的感觉自己干教师这一行,就孩子上学这方面有点便利条件,当然要利用一下,要么把孩子安排在自己班里,要么给孩子找一个素质全面并且又和自己私交不错的老师,好好教育并适当照顾。

对于老师家孩子挤占机会这一现象,一些校长默认,这是普遍现象。“教师在学校工作,有着自身的便利条件,诸如演出、领唱、班干部老师们自己就能协调”,一些老师私下里交流也表示,教师这个行当,付出多于收获,涉及到自己孩子,当然要行个方便。而这样对于其他学生是否公平,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师认为,“从自己角度看,自己的孩子确实具备胜任的条件”。

学生眼中教师家孩子很强势

在一些普通小学生眼里,老师家的孩子是学校的特殊人群,并且绝对是强势群体。课间时候,同学们要么喝从家里带来的水,要么去喝自来水,老师家孩子都去妈妈办公室喝晾好的凉白开;班里别的同学不带红领巾,进不去校门,老师家孩子可以直接进教室;上课没带笔,别的同学会被老师教训“上学没个上学样”,老师家孩子去办公室找妈妈要支笔就能解决问题……

日常相处中的强势地位,却让很多其他学生对教师子弟“敢怒不敢言”:一年级的孩子,仗着妈妈是老师,在六年级学生检查卫生时,敢和大她5岁的六年级学生大声嚷着讲道理;现在每个学生一个课桌,老师家孩子东西放不下,就挤占旁边同学的桌子;同学们一起玩耍,老师家孩子如果不高兴,马上就去办公室“告状”。

母亲、教师角色难转换

专家分析,教职工子女在本校读书,多数情况是弊大于利。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教师、母亲、阿姨这些岗位之间很难转换。教职工子女在上学之前,就是学校的常客,经常到学校来玩耍,早就认识了学校的老师们,并都亲密地称呼叔叔阿姨;上学之后,这种关系不会因为孩子成为本校学生而改变,孩子们每天还是会到父母的办公室写作业、喝水;老师也会碍于同事关系,对孩子多加关照。但是这也存在比较明显的问题,比如,在管理方面,难免纵容。还有一些老师可能教着高年级,但是自己家孩子在低年级读书,下课后高年级那些比较会“来事”儿的大孩子们就会主动带着老师家孩子玩,百依百顺,影响非常不好,并且不利于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专家介绍,现在一些中小学、幼儿园已经开始提倡老师把孩子送到父母工作之外的学校读书,也是为了预防教育中的不公平,防止本校教工子女产生“仗势”气焰,不利于孩子习惯的养成。毕竟,家长不能一直陪伴,等他们升入更高一级的学校,没有了父母的庇佑,其他同学不再忍让,他们在社交和学习方面往往会遇到更多障碍。

你的孩子玩游戏守规则吗?


和孩子玩游戏,让孩子遵守一些禁忌或规矩,让孩子学习一些他该学习的习惯,让他在效果上能更听话一些,不失为一件一举多得的好事情。希望父母们亲身经验以下游戏,多点原创游戏,建立孩子的规则感。

孩子到了三四岁,活蹦乱跳,开始懂事了哦!可是,这时候,妈妈会发现孩子好调皮捣蛋,有些时候还很过分,可是孩子自己是不知道做得不对的。怎么回事?你需要帮助孩子建立秩序感和认识规则了!

1、如果他老是无视你的“不”

当淘气的宝贝直冲向大街,而你在后面喊破了嗓子“停停停”,他也毫不理会,当好奇的宝贝拿起拿案板上锋利的尖刀,尽管你在一旁快要吓死了地“不不不”,对他来说却只能激起更大的“挑战”欲望……必须承认,当“不行”用得太多了的时候,它们便无异于一堆白色噪音了!

不妨试试这个游戏——

我和孩子以及他的小伙伴一起玩儿这个游戏:随着音乐,大家做各种事情,看书、跳舞、蹦跳等等,突然,我关掉音乐,并喊“冰棍儿”,此时不管你在做什么,都必须保持当下的状态不能动,就像冰棍儿冻住了一样。在他们喜欢并习惯这样的“速冻”之后,我尝试去掉音乐,直接喊“冰棍儿”来“速冻”他们。孩子很喜欢这样的游戏,即便在非游戏时间,他们也愿意因为“冰棍儿”而保持不动。于是,我把“不行”“不许”这样的词留给那些非紧急的情形,比如果果要多吃一块饼干或者他在玩闹的时候抓我的头发。而“冰棍儿”则变成了我们的安全词——因为它能使他真正停住,而更是因为它和有趣的游戏联系在了一起。每当我喊“冰棍儿”的时候,果果就不会再忽略我。最重要的是,这使得我能有足够的时间去阻止他企图触碰的危险爆发出来。

解析:在生活中,许多家长也不自觉地要求孩子听话。在很多人眼里,孩子的好与坏,可用听话与不听话来衡量,把“听话”与叛逆对立起来是不妥当的。从儿童心理学来讲,孩子太听话或者太叛逆,都是不正常的。实际上,我们这里的“听话”,不是什么都听父母的,而是希望孩子与父母之间形成良好的合作、互动关系。

2、如果他不太喜欢分享

孩子不喜欢分享真是一点儿也不奇怪,因为“分享”或者“轮流”通常出现在他们正在拥有一样自己很喜欢的东西的时候——因为自己喜欢,所以不愿意松手,因为不愿意松手,于是出现了“该×××玩儿一会儿了”的情形……

不妨试试这个游戏——

我们拿出果果爸爸那条很牛仔的腰带,向全家宣布,现在,每个人都可以戴一会儿这个腰带,但向别人要的时候,一定要说:“你好,我可以戴一下这个腰带吗?”“谢谢”这样的话。于是,爸爸先戴着。一会儿果果就会去找他:“爸爸你好,我可以戴一下这个腰带吗?谢谢!”他就戴上了。过一会儿我去找果果:“宝贝你好,我可以戴一下这个腰带吗?谢谢!”果果很高兴地把腰带解下来给我。没有几分钟,他就跑过来用同样的话请求,我也欣然地还给他。我们还会选用属于我的一条围巾,或者属于果果的一个毛绒小熊来做这样的游戏。后来,当果果在幼儿园或者小朋友聚会的时候,当遇到“轮流”问题时,尽管他仍然不很情愿,但至少他已经能够给出去,并且知道他喜爱的东西还能“轮流”回他的手里。

解析:分享是孩子应该具备的情怀,但是不要急于强求孩子。因为分享对孩子来说还是个很难理解的观念,分享会给他带来不舍、犹豫、酸楚、挣扎、忍耐、克制和坚持等复杂情绪,给自己所带来的快乐与满足却姗姗来迟,当看到别人分享他的东西所产生的愉悦时,他担心自己不再是物品的主人。引导分享还要适度,不要还没做到分享,就让孩子谦让。

3、如果他好奇心太强

家里有孩子,当然,我一定会把消毒液、洗涤剂这类东西锁在柜子里。但像锅啊、面粉啊、调料啊这类东西,它们虽然不是因为危险而必须要锁起来,但我仍然也不希望宝贝乱动。而且,如果所有的东西都锁起来,那也太夸张了。孩子喜欢去发现、去“挖掘”,怎样能够既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又能够不让人头疼、不乱糟糟,不让我们因为孩子只是做一个孩子该做的事而抓狂喊叫……

不妨试试这个游戏——

当果果再次趁我不备冲向厨房的抽屉时,我叫住他,领着他,走到刀具的抽屉前对他说:“这个,果果不能动!”然后转向后面搭着几块抹布的绳子对他说:“这个,果果可以动,可以用来擦桌子。”指着装放碗筷的柜子告诉他不能动,指着存放一些草稿纸的整理箱告诉他可以动,告诉他爸爸妈妈的书桌抽屉不是果果的,告诉他书架上任何一本书他都可以拿。整个屋子走了一遍之后,我发现,当他再走向某个封闭的抽屉或门时,就会顿下来想一想,口中念念有词“果果可以动”或“果果不能动”。到朋友家做客也可以用同样的做法,事先把一些重要的禁忌——当然,一定要搭配上至少相同数目的许可——介绍给他,什么他可以动,什么他不能动。这可以为你节省很多为了把他从他不该触碰的东西旁拉走所需要耗费的精力和时间。

解析:很多儿童非常喜欢问“为什么”,诸如“为什么天是蓝的”、“为什么人不能像鸟儿一样飞”等等。其实,对于初涉人世的孩子来说,身边的世界是那么陌生、新鲜和神秘,在他的心灵中充满了探索、求知的欲望,这宝贵的好奇心正是他智慧的火花,更是促使他探索世界的原动力。

4、如果他出手过于鲁莽

朋友家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他带着孩子去看展览,那3岁的男孩儿顽皮地去扭一具塑像的手,结果拧掉了。可你知道吗,那具雕像是200年前的古董,是被用毯子包着、坐着专用飞机从比利时运来的……想起来,就让人一身冷汗!他家被此事纠缠了很久……

不妨试试这个游戏——

要避免这类严重的绝对不该发生的“事故”,我想到了我们看过的一个动画片,那里面的仙女为一只受伤的小兔子疗伤,用她的手指轻轻地点在小兔的腿上,小兔就又活蹦乱跳了。于是,我们外出到某个地方,我就会把一些需要他像仙女为小兔疗伤一样轻轻地、轻轻地、只用一个手指触摸的东西指给他,并随时提醒他:“这个,要用仙女的手指摸!”开始孩子还会有兴趣,可需要他小心的东西太多了,他就会腻烦了——因为这样太累!不符合他们粗鲁的“风格”。这样,他就会转移其他的关注点,而不会再有兴趣去碰那些容易被他们“摸坏”的东西了。

解析:3-5岁的孩子开始接触和认识外界的一切,对于自己遇到的东西,他会利用摸一摸,尝一尝,闻一闻,偶尔也会摔一下的方法,来看看它会产生什么样的反应。如果您家的孩子正处在这个年龄段,就请把家里鹭的东西收藏好,给他一些安全的家用物品,或是买些耐摔的玩具,让他好好研究研究吧! (

相信《幼儿园的潜规则你怎么看》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的规则游戏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寒门难再出贵子,你怎么看? 最近看某演讲类节目,一篇《寒门难再出贵子》引起了广大反响。现在的社会官二代、富二代、拆二代出名,那些平凡的默默无闻的人们有时不免感慨:我没有他们那样的父辈。 引用英国有一部纪录片叫做《人生七年》,片中...
    2021-02-12 阅读全文
  • 中小学课外作业辅导,你怎么看? 不是每个孩子:随时都需要课外辅导! 一些家长往往是看到别的孩子报班了自己也报,并没有了解孩子的学习特点。这种情况下的选择往往带有盲目性。 选择中小学课外辅导首先要从孩子的学习成绩入手。通过孩子的考试成...
    2020-09-30 阅读全文
  • 家长开放日,您该看什么?怎么看? 家长开放日,我们的家长已经很有经验。在这半日活动中,作为家长的您该看什么?怎么看?相信我们的家长也都心中有数。尽管如此,在这短短半天的时间里,我们的家长还是会有一些小问题,也是时不时地忘记自己在这一个...
    2020-07-17 阅读全文
  • 发现全职妈妈带出来的孩子确实比双职工的孩子差。你怎么看? 所在的小学是我们本市最好的小学,20多年以来,都是位居全省前十位的。为了上我们学校各位家长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可以说能在我们上的孩子家庭都不差,但是,但是,就这样一群家庭条件都不差的孩子,全职妈妈...
    2020-11-05 阅读全文
  • 校园潜规则:有一种学生叫“老师家孩子” 六一儿童节临近,很多小学都在进行联欢会节目彩排,对小学生来说,参加演出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不过有家长却发现,从主持人到独唱,从领舞到器乐演奏,主要角色都被本校教师子弟给占了,教师子女正在成为校园里的...
    2021-03-17 阅读全文

最近看某演讲类节目,一篇《寒门难再出贵子》引起了广大反响。现在的社会官二代、富二代、拆二代出名,那些平凡的默默无闻的人们有时不免感慨:我没有他们那样的父辈。 引用英国有一部纪录片叫做《人生七年》,片中...

2021-02-12 阅读全文

不是每个孩子:随时都需要课外辅导! 一些家长往往是看到别的孩子报班了自己也报,并没有了解孩子的学习特点。这种情况下的选择往往带有盲目性。 选择中小学课外辅导首先要从孩子的学习成绩入手。通过孩子的考试成...

2020-09-30 阅读全文

家长开放日,我们的家长已经很有经验。在这半日活动中,作为家长的您该看什么?怎么看?相信我们的家长也都心中有数。尽管如此,在这短短半天的时间里,我们的家长还是会有一些小问题,也是时不时地忘记自己在这一个...

2020-07-17 阅读全文

所在的小学是我们本市最好的小学,20多年以来,都是位居全省前十位的。为了上我们学校各位家长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可以说能在我们上的孩子家庭都不差,但是,但是,就这样一群家庭条件都不差的孩子,全职妈妈...

2020-11-05 阅读全文

六一儿童节临近,很多小学都在进行联欢会节目彩排,对小学生来说,参加演出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不过有家长却发现,从主持人到独唱,从领舞到器乐演奏,主要角色都被本校教师子弟给占了,教师子女正在成为校园里的...

2021-03-17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