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入园教育笔记。
如果孩子有厌学情绪,那家庭就起了中间作用,安慰并鼓励孩子!家长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我们的陪伴,有时候陪伴才是最有意义的教育!那么,教师可以在哪些方面与家长配合教育孩子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新生入园前,老师该做些什么?”,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每到新生入园的时候,就是幼师最崩溃的时候,好多好多的娃娃在那里嚎啕大哭,老师们只能手忙脚乱的安抚、善后!为了不让这种现象变得更加严重,新生入园幼师该做些什么准备呢?
入园前与家长沟通
入园前,幼师可以进行家访,或直接开展一次入园前的家长会,既可以让家长了解园所情况,又能让我们了解幼儿家庭情况,了解孩子的性格、爱好以及习惯等,等到孩子入园后,我们在和孩子接触的时候就会轻松很多,也更容易消除孩子的紧张感。
注意事项:在与家长沟通的时候,一定要获取家长的信任,千万不要表现出对沟通没什么兴趣的样子,也不要敷衍了事,最好记得拿一个本子,认认真真记下与家长沟通的内容。
入园时多和孩子互动
孩子刚到幼儿园,对环境不熟悉,自然会哭哭啼啼的不想让爸妈走,我们不要着急,要懂得设身处地的为孩子着想。当孩子第一次来幼儿园时,可以给他一个温暖的微笑,然后轻轻用手抚摸他的头发,试着温柔的问问他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的喜爱。
当孩子乞求通过我们去找爸爸妈妈的时候,我们应该感到开心!因为这说明孩子已经开始信赖我们啦,并认为我们能帮助他解决问题。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安抚他,告诉他,当太阳公公要落山的时候,爸爸妈妈就会来接你了。
注意事项:对待孩子一定要有耐心,如果孩子一直哭个不听,安慰也无济于事的话,最好让他自己独处一会儿,然后组织其他小朋友们一起游戏,或者一起去邀请他的加入。
入园后照顾好孩子的生活
新入园的孩子年纪都小,很多事都无法自己完成,这就需要我们的帮助和介入。我们可以在一开始的时候,帮助孩子做他还做不好的事情,比如吃饭时喂他,上厕所时陪他以及帮助他清理卫生等等。
注意事项:我们帮助孩子们做他们还做不好的事情,只是暂时的,孩子终究要长大,因此最终的目的是让他们自己学会,而不是更加依赖我们,所以我们也要学会“适合而止”。
及时进行初步常规训练
当新入园的孩子们适应环境之后,我们就要对他们进行常规训练,教他们懂礼貌,讲卫生,从日常生活出发,不断改善他们原本的不良习惯。如让孩子懂得礼貌问好,懂得排队,有秩序的进餐和午睡;能够听懂我们的指令和要求;能识别自己的物品,不串用其他小朋友的;能够轻拿轻放,懂得珍惜公共物品等等。
注意事项:孩子们往往忘性很大,很多事教很多次也于事无补,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制定一些相应的奖励制度,来吸引孩子们能够遵守并做好。
做好幼儿园安全防范工作
孩子最初入园,环境并不熟悉,物品也不会使用,因此我们更要格外注意幼儿园的安全问题,包括孩子们要用的工具、教室的接水器、还有做的一些环创和区角是否有尖锐的部分等等,在新生入园之前,都要仔细严格的检查,以杜绝意外事情的发生!
做好幼儿相关的准备工作
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根据孩子们不同的个性,制定科学的教课计划,我们可以根据与家长沟通的内容来相应的设置教案。
孩子们入园之前,我们还要提前准备好幼儿园的环创,给新入园的小朋友们提供一个充满乐趣的环境,让他们觉得幼儿园是非常漂亮和有趣的,这样他们就愿意来幼儿园了。
当然,我们还要准备足够的玩具和工具,每个课程必备的用品一定要充足,孩子们玩的玩具、手工要用的材料已经各个区角必备的物品,都要齐全和完整,如果有损坏的,也要提早更换,更要注重用具的卫生和安全状况,切不可敷衍了事。
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我们都知道,幼师行业的压力很大,但是每位幼师每天都是真诚的微笑,迎接着可爱的孩子们!面对工作,每个人都会心累,老师自然也是如此,但我们仍要调节好自己的心情,让自己保持积极的态度,毕竟,只有保持愉快的心情,才能更好的面对生活!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教育心得:预防孩子变成“考试虫”您应该做些什么
整理了教育心得:预防孩子变成“考试虫”您应该做些什么,希望对爸爸妈妈正确教育孩子,指引宝贝健康发展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考试虫”这个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甚至这也曾经跟随过我们成人的童年,可以说是我们的梦魇。前不久,有位妈妈就跟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活泼孩子变“考试虫”的案例:她的女儿最近每天放学回到家,无论做什么总是无精打采的,也不太爱说话。以前,孩子的胃口很好,可是最近也经常随便吃两口,就溜回自己房间去了……您是否注意过您的孩子也有过这样的表现,那么作为家长应该怎样预防孩子变成“考试虫”?
如果您的孩子在学龄期也发生了这种类似的现象,尤其是在考试阶段有类似表现,基本上可以定义是“考试虫”现象。笔者提醒,各位家长一定要细心观察孩子的变化,遇到这类问题,一定要好好与孩子交流,切忌任由发展,不管不问。因为孩子变成“考试虫”容易引起情绪波动,带来性格缺陷,严重的还会对生活丧失信心等。
那么,预防孩子变成“考试虫”,使孩子重新振作起来,我们的专家给出了一些建议:
一、适当减负,缓解压力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给这些“考试虫”型的孩子带来很大的压力。很多家长也抱有 “压力越大,效率越高”的错误观念,所以引导孩子恰当地估计自己的能力,降低过高的学习目标,重视学习过程而不要太计较考试结果,养成将考试当作业,作业当考试的习惯。
二、注意饮食,均衡营养
预防孩子变成“考试虫”我们也应该从发育角度来寻找方法,因此家长要根据儿童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所需营养结构合理安排孩子健康膳食,比如通过补充vc能够坚固脑细胞结构;补充维生素A和E,更能促进脑的发达、保持脑细胞活力并助力脑内蛋白质的代谢。这样营养充沛,孩子脑力旺盛的情况下,也会预防他们成为“考试虫”。
三、劳逸结合,有张有弛
孩子在学校压力和强度已经使他们的小脑袋瓜总处于紧张状态,难免增加孩子成为“考试虫”的概率。因此,这个时候聪明的家长就会合理指导孩子用脑,培养他们用脑的方法,调整他们的用脑习惯。让他们身心能够劳逸结合,有张有,达到生理与心理上的完全放松,孩子也减少了成为“考试虫”的可能。
四、考前紧张,多方缓解
调查显示:精神容易紧张的孩子成为“考试虫”的几率会更大。因此对于考前过于紧张的孩子,可以让他们在考前控制、调整呼吸等多种方法松弛躯体,转移注意力,以达到调整其焦虑的状态,同时补充B族维生素,还能帮助大脑智力活动,缓解紧张情绪。
总结 :预防孩子变成“考试虫”要与孩子多互动沟通,只要按照笔者建议大家的去做,相信孩子变成“考试虫”的几率会大大降低。同时,各位聪明的家长一定要在生活上多关心、关注孩子,提早发现“考试虫”现象,防止孩子在“考试虫”的状态下越陷越深,祝愿未来每个“考试虫”都能成为“考试龙”,让他们拥有一个名符其实的健康童年!
新生入园,老师要做好的准备工作!
新生入园,遇到一些小问题是很常见的事情,比如说小班幼儿的常规差、幼儿有分离焦虑爱哭闹等等,总之,小朋友们就是对幼儿园不适应。为了使幼儿尽快熟悉幼儿园,幼儿园老师一定要有耐心,找对方法,解决问题!可以深入了解孩子的家庭情况、心里特点,在根据这些来对孩子进行更为家庭化的幼儿园教育!
一、做好新生入园适应
1.标记第一个属于自己的东西:将认识标记安排在幼儿与家长共同来园熟悉环境的时候。老师事先将每位幼儿的标记制成卡片,由孩子自己选择喜欢的标记图案佩戴胸前。标记成为幼儿来园后第一个属于自己的东西,孩子们非常喜欢。
2.床位、座位自选:入园幼儿可随意选择小椅子,和自己喜欢的小伙伴坐在一起。对于睡觉床位的选择则尊重家长和小朋友的意愿,将相识幼儿的床铺安排在一起。教师还根据不同幼儿的睡眠习惯,允许幼儿和自己喜欢的物品、玩具一同入睡。
3.小食品的安慰:年龄小的孩子,用小食品转移其注意力很有效。当孩子哭闹较厉害时,老师将事先准备的小食品分发给他们(量不能多,以免影响正餐),孩子吃着自己平时熟悉的等食品时,就像生活在家中一样,一个个喊着:“老师给我,我不哭了。”
二、良好常规的培养
1.设立规则明确、要求统一:良好的常规是在不断巩固中建立的,两位老师的要求一定要一致,孩子们就有了标准,如搬椅子的姿势一定要两边手,听到哪种音乐就坐在哪种线条上。
2.要注意自身的演示和行动,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如小班幼儿收玩具,总是随便乱放,玩具筐里的玩具跟什锦菜一样,每一种都有,老师具体提出要求并做示范,不是把玩具全部推倒,而是直接一块一块地拿。幼儿学会轻放的方法后,我再逐步要求幼儿快,并学习收得快的方法:两只手同时收;将几块相同的积木叠在一起收;先收自己面前的,再帮别人收……
3.要注意常规设立目标的循序渐进:常规培养不能只追求即时效果,如培养幼儿穿脱折叠衣服的常规培养我实施的“序”是这样的。小班上学期的培养目标是:认识自己的衣服和正反,会脱衣服,知道放在固定的地方。小班下学期的培养目标是:在老师帮助下会穿脱衣服,初步学会扣纽扣,初步有放整齐的意识。小班幼儿的生活常规的培养我们提出的要求也是这样的,小班上学期的前半学期:以适应、熟悉为主;后半学期:以初步遵守为主。小班下学期的前半学期:以巩固、提高为主;后半学期:以乐意遵守为主。
4. 采用儿歌等艺术形式培养良好的常规:在培养和训练孩子们正确洗手环节中,孩子们不是把先后顺序弄错,就是细节达不到要求。我和孩子们一起编了洗手歌:“吃饭之前要洗手,轻轻拧开水龙头。先把小手打打湿,再用肥皂搓搓手。搓手心,搓手背,甩甩小手真干净。”这样既可让孩子熟练地掌握要领又可把握动作的先后顺序。
5. 不要吝啬表扬和鼓励:注重情感教育,经常与孩子谈“爱”,把“爱”融进一天活动当中,如吃饭好、睡觉好、来园不哭、有礼貌的孩子,老师经常会说:“宝贝,真乖,老师爱你”。注意捕捉幼儿在园一点点的进步,及时在孩子的父母面前表扬他,亲亲他的小脸或摸摸他的头以表示鼓励或奖励小贴贴。
三、专注力的培养
方法一:每日请5名幼儿上前捂住眼睛,其他幼儿发出不同声音,请幼儿猜猜是谁。
方法二:听音数数。
方法三:教师用最轻的声音点名,要求点到名的干什么,没点到名的干什么。
四、巧用指令,规范幼儿的基本行为
指令对于幼儿来说好学易懂,教师操作起来比较方便运用指令来规范幼儿的行为,幼儿接受也很快。所以刚开学,根据幼儿可能出现的不良行为,我们可以编一套关于规范幼儿行为习惯的指令。
但是,幼儿对于指令有疲劳期,刚开始觉得新鲜,做着有趣,声音响亮,但一段时间下来,有些幼儿熟视无睹,闻而不听,怎样才能让指令深入幼儿的内心,真正起到管理的作用呢?
首先教会使用,教师边说边做,示范规范的动作。接着训练,并选出做得好的小朋友到前面做给大家看,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其次经常使用,幼儿的遗忘周期特别短,所以教给幼儿的东西要及时复现,加深印象。
除去这些,老师们在平时给孩子进行常规训练时,也可以使用游戏的方法来进行,比如手指操、儿歌,都有常规类的内容,可以让孩子在玩乐中,熟悉生活的常规,熟能生巧,听得多了,练的多了,孩子自然也就学会了。
外国的孩子假期都做些什么?
在寒假中,很多中国家长会给孩子安排课外补习或者特长培训,孩子的时间表总是排得满满的。那国外的学生假期呢?是不是和我们有不一样的过法?
马来西亚参加“制服团体”
年底的总考试结束后,马来西亚的中小学生将迎来7周左右的长假。当然,气候是24℃-32℃的怡然夏日。马来西亚的家长为了保持孩子的童真,很少让孩子在假期补习或者参加特长班。
参加“制服团体”是能影响马来西亚学生升学和就业的假期活动。“制服团体”包括像童子军、少年警察、少年军等等,男生和女生都能参加,并且是自愿参加,学习爬山、野外生存、急救等技能。“制服团体”在马来西亚是非常重要的组织,如果学习成绩不是很好,可以通过完成“制服团体”规定的技能考试来给自己加分,如果在“制服团体”中表现优秀,很多大学都会抢着要。所以,在马来西亚,参加“制服团体”的学生数量众多,但它不是让你在短时间内完成所有考核,而是从升入初中开始,一直持续好几年,每个假期考核一到两项。所以,马来西亚学生的急救知识储备、自理能力、野外生存能力都比较强。
澳大利亚假期忙打工
12月初到1月底,在澳大利亚,年底这8周左右的美好长假,是孩子们最喜欢的。
中小学生的爸爸妈妈一般会利用年底放的四周年假,带着孩子们一起去海边过圣诞和元旦。
补习,是很多中国孩子假期中不得不做的事,但在澳大利亚,假期补习班的数量极少,只有在快到高考时才有补习。
澳大利亚的大学生虽然年底假期比中小学生长一个月,但也不算轻松。暑期课程或者打工是他们的常见选择。打工需要大学生自己去找工作,锻炼融入社会的能力的同时,还能赚到一些钱。打工的地方一般是超市、快餐店、加油站。大学里的学生会有时也会贴出一些招工的信息。
另外,在澳大利亚,年龄只要超过14岁零9个月,就可以打工了,所以有些高二、高三的学生也在假期打工,锻炼自力更生的能力。因为付给他们打工的报酬比成人低,所以商家也乐意给他们一个锻炼的机会。
英国出国游很简单
在英国,节假日很多,对孩子来说有暑假、复活节假期和圣诞节假期等法定节假日。其中,冬季的假期就要数圣诞节假期了,一般来说就在圣诞节前后一两周。
寒假里,多数有条件的家庭还会带孩子一起去欧洲各国旅游。欧盟国之间不需要护照,所以出国游很简单。没上小学的孩子也拉个小拉杆箱,背个小包,虽然包里没什么东西,不过态度在那里——从小你就得自己拿自己的东西。
英国学校普遍重视阅读,因而会布置一定(依据孩子年龄不同而有所差别)的阅读作业,并要求每本书要撰写上千字的读书报告。但是补习班在英国不普遍,家长一般不会强迫孩子去上补习班。而且请家教价格昂贵,条件好的家庭给孩子请的家教也多是音乐、美术等艺术类的。只有课业特别困难、赶不上学校进度的学生,才会在寒假上补习班。
美国假期聚会多
如果说美国孩子的寒假,那就只有为期一两周的圣诞假期,虽然时间不长,但非常Relax(放松)。
在圣诞节假期,父母会带孩子到处走亲访友,参加各种Party,并引导孩子提高社交技能。在美国家长看来,12岁前的孩子可以少学些知识,但必须学会如何与人交往,如何分辨是非,而假期聚会就是一个好机会。
在圣诞夜,有条件的家庭还会邀请无家可归者来家里一同过圣诞,孩子也可以借此深刻理解圣诞的分享精神。此外,去教堂也是圣诞假期里必不可少的环节,在这里孩子们会读圣经、做礼拜。有些孩子还会组成小的唱诗团,挨家挨户去敲门唱圣歌,以此来赚些零花钱。
假期里美国的初中和小学生基本没有作业。有些地方可能会组织冬令营,如农场冬令营、野外求生冬令营和冬泳冬令营等,但因为时间短,参加的人不是很多。
面对孩子负面情绪该做什么?
作为年轻的父母,我们都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年幼宝宝大发雷霆,甚至歇斯底里般的状态,面对那样的情形,我们内心的怒火似乎也在酝酿、升级、蔓延……直到不可遏制!冲动之下,我们会做些什么呢?有打的,有骂的,有躲的,有迁怒他人的……与此同时,所伴随的情绪大致如下:
一、烦躁恼火
忙了一天回到家的父母们,大都希望夜晚能安安静静地读报纸、看电视、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或是搞些轻松的亲子游戏,然而宝宝并不能时刻配合我们的心愿。他们会因为自己的身心状况不佳哭闹起来,甚至大发脾气。当家长满耳充斥着尖叫、哭闹声,心情自然烦躁起来。虽然这样的情绪是人之常情,但对教育孩子却起不到任何有效的作用,我们或许可以做这样的尝试,来缓解自身的情绪:
1、干一件自己特别享受的事情。事情并不需要怎么特别,哪怕只是洗个热水澡、做个面膜、把音响调大声,听首自己爱听的曲子、沏壶香茶,只要有利于舒缓自己情绪的都行,总之把自己和宝宝尖叫哭闹的情境暂时隔离,等摆平了自己心头的波澜,再面对继续哭闹的孩子时,我们的内心便不再那么容易“起毛”;
2、回想宝宝可爱的神情、童趣的言语。每一个孩子都有可爱的一面,如果能够成功调用大脑中储存的这部分资源,就会在心中涌起无限爱怜的感觉,有助于冲淡烦躁和恼火的情绪;
3、认知调整。孩子的尖叫和哭闹并不总是无理的,有时代表某种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涵义,如果我们能够猜中,宝贝的哭声就会低一些,猜错了,宝贝的哭声就高亢些。有时脾气大作也是孩子自己试图调节情绪的方法之一,他不会象大人有那么多的渠道可以宣泄和转移,所以这也是我们可以借题发挥的机会,教会他更多宣泄的方式。当我们的头脑在做类似上述的认知调整工作时,烦躁恼火的情绪便在不知不觉中遁形了。
二、无助自责
这种情绪在年轻的妈妈身上时有发生。她们面对大发脾气的宝宝,感觉到无奈、无助,不知道怎样做才合适,下意识地想法是“我是个不合格的妈妈”、“我不称职”,在认知层面我们也可以做这样的调节:
没有谁天生会做妈妈,要胜任就得学习,眼前这个宝贵的学习机会绝不能错失,我一定能想出办法来。——经过一番自我激励,重新上岗后的妈妈就会变消极为积极。
三、羞愧愤怒
如果是家庭聚会或有客来访的情况下,宝宝也毫无顾忌地闹将起来,会令不少家长猝不及防,有失颜面。即便平时这些家长对待孩子颇有耐心,但在“外人”面前,他们依然会希望尽快“镇压”孩子的哭闹,保存自己的颜面。
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冲动之前,对自己喊“停”,这么多双眼睛关注着这一幕,意味着有很多能量在这个场运转,或许这是个塑造孩子行为的好机会,如果借着这股能量把孩子往好处去推,也许比平时私下里教育孩子效果还好。比如,一个挑食的孩子,因为饭桌上没有合意的菜而大发脾气,我们可以说,宝宝,这个小菜心觉得好难为情,现在这么多人都知道宝宝不喜欢吃它,它伤心地哭起来……宝宝很可能被这个“童话”吸引,进而改善自己的行为。
带孩子做过飞机的家长都知道,空乘小姐会提醒说“如果发生紧急事件,请家长先把自己的氧气面罩戴好,再帮孩子戴上”,是啊,如果我们作为家长都无法处理、合理转化我们的负面情绪,又如何帮助宝宝接纳和改善自己的情绪呢?所以当宝宝发火时,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应对自己的内在情绪,然后才有足够的智慧去应对我们的宝宝。
幼儿入园前家长准备攻略
父母准备攻略:作积极暗示与老师密切配合
父母不要对孩子作消极的心理暗示
不利暗示一:“你再不乖,过两天就送你去幼儿园。”
不利暗示二:“这两天让宝宝多玩玩吧,过几天就要到幼儿园里去收骨头了。”
有的父母在送孩子入园前,经常会在孩子耳边吹这样的风或无意中这样说,但这样的言语对孩子会产生很不好的影响。在孩子意识中会认为幼儿园就是惩罚自己的地方,这样就会造成孩子在入园前就产生抵触情绪。
而积极的心理暗示是相当重要的,华师大幼儿园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小范围调查,向一些刚入园就特别能适应幼儿园生活、不哭不闹的孩子父母作了一些咨询,发现这些父母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就是在入园之前都曾经说过鼓励性质的话,比如有的父母告诉孩子:“宝宝这几天真乖,我们过两天到幼儿园去”,或者告诉孩子“幼儿园里也有许多跟你一样乖的好宝宝,我们去找他们玩好不好啊?”之类的话。这样的鼓励对孩子有很积极的影响。
要带孩子熟悉环境,减少焦虑
建议父母在入园前,可以带着孩子到所就读的幼儿园附近散步活动,如果幼儿园允许,还可以到园中的活动场地进行玩耍,暗示孩子“这里有许多好玩的”,“以后要做幼儿园的好宝宝”等,这样孩子正式入园时,就会减少对新环境的陌生感和不适应感。
重视老师入园前的家访
很多幼儿园在孩子入园前都会安排老师上门家访,这是父母、孩子与老师沟通的好机会。父母一定要安排出时间,并且一定要让孩子在家,让孩子尽早地认识老师。果果幼儿园要求家访的老师要了解比如孩子睡眠时间的长短、睡觉时有没有特别喜欢抱的东西、是否仍在使用尿布等,此时父母尽管畅所欲言。
充分信任幼儿园的教育,以缓解孩子焦虑的情绪
孩子刚到幼儿园一定会经历一段适应期,有的孩子第一天入园还很开心,可是第二、三天就哭着闹着不想去上学了。其实这是很自然的现象,孩子第一天还比较有新鲜感,等到接下来几天“反应过来”自己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那肯定是要哭闹的。这个时候父母尽量不要有过多的猜测,而是要尽量相信幼儿园,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对幼儿园的喜欢,这样孩子慢慢也会喜欢幼儿园、喜欢老师的。
特别提醒
要学会“狠心”
有些父母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后,听到孩子哭闹声很不放心,便躲在墙角、门后、窗外看,还有的中途来看望,这样孩子的哭闹时间会延长、次数会增多。父母不要因为孩子哭闹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否则,孩子就会知道只要哭闹就可以不去上幼儿园了。
新生入园宜早接
刚入园的幼儿特别希望父母早点来接,体验与父母团聚的欣慰,否则,孩子会产生孤独、失落、甚至有被人遗忘的感觉,使孩子更怕上幼儿园。
宝宝适应攻略
宝宝可能会出现的2种不适应情况
情况一,怕见陌生人和陌生环境
明明和小云刚进幼儿园时,都有一些“反常”。明明很容易大吵大闹,哭得天昏地暗,小云却是太安静了,以前在家里很喜欢玩的游戏,也不感兴趣了,总是一个人坐在角落里,若有所思的样子。
对策:大多数孩子见到陌生人和陌生环境,通常会不适应,但是反应出来的行为可能会相差很大。有的孩子大哭大闹,情绪激动,有些孩子则显得异常安静。对于情绪激动的孩子,老师和父母会格外重视,及时地去满足他们的要求。但是对于异常安静的孩子,父母和老师往往会忽略,以为孩子“很听话”就不加以重视。其实,这样的“乖”孩子,往往也是不适应陌生环境的,只是因为知道“即使哭闹,爸爸妈妈还是会送自己上幼儿园的”,就停止了“反抗”,但是心里还是不开心的,还是害怕陌生环境,如果再受到忽略,对于心理的成长就想当不利。因此老师和父母对于异常安静的孩子要格外关注。
情况二,睡不着觉、吃不下饭、易生病
圆圆平时在家里睡觉吃饭都特别香,但是刚上了幼儿园就彻底改变了。一到午睡时间就哭闹,胃口也很不好,饭量不足平时的二分之一,而且没几天就发热生病了。
对策:孩子睡觉时防范意识特别强,尤其是换了陌生的环境,没有父母在身边哄着,睡前特别容易哭闹,也就是平时常说的“作觉”。同时,由于幼儿园饭菜和家里的口味有所差别,而且取消了喂养方式,所以孩子在幼儿园往往吃得很少,甚至不吃。这在一开始阶段都是很正常的。一般来说,孩子不想午睡,幼儿园的老师一般会轻轻抚摸孩子的额头,让孩子安静下来直到入眠。至于孩子吃得不多,父母可以准备一些食品让孩子带去幼儿园,当宝宝从一个被精心照顾的小环境进入到集体的大环境后,他的饮食起居习惯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生理上会有不适应的感觉。宝宝接触的小朋友多了,环境复杂了,接触各种病原体的机会也就多了,患病的次数就会相应增多。但是宝宝的身体对各种接触到的病原体也会产生抗体,所以他的抗病能力也会逐渐增强。
入园前宝宝的心里辅导
入园,是宝宝从家庭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幼儿园里要学会自己吃饭,自己穿衣,不再有家长无时无刻的陪伴,纪律,能力,知识,各方面的学习将从幼儿园开始,对孩子和家长来说有一定的适应期,聪明的爸爸妈妈一定要及时及早的做好充足准备,帮助孩子更快更容易的融入集体生活:支招一看看幼儿园的生活去幼儿园考察的时候每次都把孩子带上,幼儿园一般都有滑梯,有很多小朋友,教室有很多玩具,孩子最初去了都会喜欢,然后就不停对他说如果做个乖宝宝才能奖励去幼儿园玩,让宝宝觉得上幼儿园是个美好的地方,这样可以减轻孩子的顾虑;支招二玩玩幼儿园的游戏和宝宝玩老师和同学的游戏,妈妈扮演老师,宝宝扮演同学,慢慢的孩子的意识里面有老师和同学这一概念去幼儿园后可以更快适应;支招三讲讲幼儿园的故事可以给孩子多看幼儿园故事的电视,巧虎里面就专门有幼儿园的一期,大家也可以去找出来,给孩子看,另外可以给孩子听幼儿园的故事,小布丁故事里面也有小布丁上幼儿园的,潜移默化让孩子知道幼儿园。支招四多用语言鼓励孩子自豪:我的宝宝已经长大了,所以要上幼儿园了!向往:幼儿园里可以学好多本领,还有很多小朋友一起做游戏,可开心啦!熟悉:我知道幼儿园是什么样子,做什么事情,妈妈都告诉过我。安心:爸爸妈妈很爱我,老师也会喜欢我。分离焦虑症如何克服名词解释:什么是分离焦虑?当小朋友跟父母或照顾他的人分开,或离开他的家(他熟悉的地方),他会感到苦恼,忧伤,这便是分离焦虑。这是一个必经的成长历程。他们通常会用哭叫,会用吵闹来表达他们的不安情绪。当他们渐渐懂得离开他的父母会回来时,这种焦虑便会消失。"分离焦虑"的表现,不是仅仅只有孩子有:小孩:在最初的一个阶段里,孩子经常会哭闹不止,不肯上幼儿园,到幼儿园的时候会拉着妈妈的衣角不肯放手,即使离开,孩子也会哭闹不肯吃饭,甚至出现发烧等状况;家长:有的妈妈一天好几次给老师打电话,询问孩子的情况;有的甚至偷偷跑到幼儿园亲眼要看看孩子在幼儿园有没有哭,吃饭好不好,睡觉香不香;有的家长则对老师不信任,怕孩子受委屈,怕孩子有需要不敢说,怕孩子被别的孩子欺负没人关心等等。如何化解孩子入园的"分离焦虑":战略一:早上送孩子入园的时候,家长要控制好情绪,鼓励孩子对走进幼儿园充满希望。比如轻松地拍拍孩子的小肩膀,大声说:"瞧,小朋友们都在等你和他们一起玩呢!""妈妈相信你,你最了不起,晚上给妈妈好好讲讲今天学到的大本事,好不好!"战略二:可以在最初的时候早一些接孩子回家,以后再慢慢推迟到正常时间,这样可以在开始时不至于让宝宝一下子受不了,家长一点一点习惯,孩子也一点一点习惯,习惯了也就适应了。战略三:接孩子的时候可以不要急着回家,带着孩子玩玩活动区里的大玩具,家长还可借此机会多接触别的家长,互相交流,学习一些经验。而且这个时候,孩子们看到各自的爸爸妈妈们在一起聊天,他们之间也会很自然地走到一起,用不了几天,孩子们就会成为要好的朋友。当幼儿园里有了自己喜欢见到和一起玩的好朋友,那么你的孩子就会开始喜欢幼儿园了。战略四:回到家,鼓励孩子讲述在幼儿园发生的事情,比如老师讲了什么有趣的故事,一起做了什么好玩的游戏,学会了几首儿歌等等,孩子在回忆讲述的过程中会重新体会其中乐趣,从而进一步加深他对幼儿园、老师和小朋友的喜欢。战略五:一定要与老师多沟通,多联系。家长需要多了解幼儿园的各方面情况,了解班级情况,了解孩子的在园表现,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亲子沟通的内容和方式,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和老师商量解决办法,共同协力帮助孩子尽快度过适应期。至于分离焦虑会持续多久,因人而异,有些孩子可能短些,一周就好,有些则可能时间长些,甚至长达两个多月,但如果家长能够积极配合老师,首先从自身做出改变,那么焦虑很快就会过去。面对孩子的哭闹,家长该做&不该做的事儿!刚入园后的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孩子一定会表现反常,例如无厘头哭闹、情绪低落、脾气暴躁……家长一定会担心是不是孩子受欺负了,不适应?到底该不该送?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是家长闹心+糟心的一段时期,因为在入园这个话题面前,不止孩子不适应,家长或许更加无法理性面对。不管你是全职爸妈、还是商界强人,在孩子入园的哭闹下,你都会显得特别无助!家长如何做?坚持!坚持!再坚持!!!耐心!耐心!再耐心!!!孩子刚上幼儿园,哭,是肯定的!很少很少有不哭的孩子!而且头一周一定是哭得撕心裂肺,肝肠寸断,给家长支招:首先,家长要学会有技巧的和孩子谈心孩子不愿意去幼儿园,一定有自己的原因。你再忙、再没耐心,也得耐着性子和孩子多交流!孩子哭,你干着急,就知道死命要孩子去幼儿园,有什么用?在谈心的时候,也得注意方法。孩子有个什么不高兴的,你一上来劈头盖脸就是什么类似你今天在幼儿园有没有被同学欺负啊,老师是不是对你不好啊这样的问题。孩子自然理解为幼儿园好可怕,同学好可怕,老师也好可怕!要学会不经意的问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比如在每天接回宝宝以后,在玩的时候、洗澡的时候不经意的问问他,今天在幼儿园老师教了什么啊,有没有认识新的小朋友啊,有没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啊......不要让孩子觉得上幼儿园是件很可怕的事情,觉得有负担。你要引导他让他觉得在幼儿园发生的事情大多都是正常,有什么也都是可以解决的。然后,多和幼儿园老师交流在了解了孩子在幼儿园的基本情况以后,就要去解决!切记不要单方面的听自己孩子说!有时候小孩不会表达,会有些夸张和不真实的言语。不少家长,在知道孩子在幼儿园遇到一些状况以后,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先去幼儿园指责别的孩子或者老师。多么不明智。只会让自己的孩子处境变得更糟糕。听听老师怎么说,你第一次当爸妈,老师接触的孩子比你多多了。把孩子的情况反映给老师,先听听专业人士的意见。同时,也能更好的知道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家长一定不能做想让宝宝尽快接受幼儿园,以下两件事情,爸爸妈妈一定不能做:一、不信任老师。这在宝宝初次入园的时候,是不少爸爸妈妈容易犯的错误。有位当老师的意粉说过,"我曾经碰到过一个妈妈,很不放心宝宝,总觉得老师会对宝宝不好,第一天来接孩子,她就当着老师的面问孩子,今天老师有没有打你?"这种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一方面让宝宝觉得幼儿园是个不好的地方,另外一方面让老师心里也觉得非常不舒服。二、别把幼儿园老师当"恶人"。没上幼儿园的时候,宝宝不好好吃饭,可能父母会说,再不吃,大灰狼要来了。而在宝宝上幼儿园之后,这样的"恐吓"常常会变成,再不吃饭,把你送到幼儿园;再不怎么怎么,老师要打了,诸如此类。长期这样下去,孩子会反感幼儿园,会恐惧幼儿园,所以这也是非常不可取的。不吃饭,不会说话,总生病,入园后这些问题如何解决?在经历了一定时间的磨合期以后,也许宝宝们已经不再惧怕幼儿园,但毕竟幼儿园是一个大的生活环境,和家里自然是不能比的。而宝宝入园后,大部分问题主要表现在心理、语言交流以及身体健康这三方面。常见问题一、内心焦虑哭闹不肯吃饭如何对策?这是宝宝入园出现最多的问题,由于突然离开父母,独自一人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还要和一群不认识的人一起生活、学习,宝宝会感到内心焦虑,哭闹也算是正常的。据相关调查研究发现,88%的孩子经历了"入园不适应症",主要表现为入园时哭闹、经常生病和胃口变差,不少孩子的入园不适症会持续一个月以上。对此,儿童培养专家表示,孩子比成人更需要安全感,孩子的安全感主要来自于父母。第一次离开家、离开父母、失去部分关注容易造成孩子焦虑,而哭闹、不肯吃饭等都是孩子内心焦虑情绪的体现。所以,父母要为宝宝提供更多的安全感,努力开导和鼓励孩子,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努力适应新环境生活。常见问题二、语言学习能力不足如何对策?全新的集体生活对大人来说都需要一个适应期,孩子就更不用说了。全新的小集体生活对孩子的语言、学习和社交能力也是一大挑战。有些孩子虽然年龄达到入园标准,可语言、学习、交流等方面的能力却不足以应付新的生活,为此,很多家长表示很担忧。专家对此表示:家长们不用过于担心,孩子智力和能力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于孩子来说,游戏就是一种重要和有效的学习方法,所以父母不妨平时多让孩子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同时,家长还可以在饮食上下功夫,给孩子适当吃些鱼类、核桃等坚果类食物和奶制品,帮助宝宝智力发育。常见问题三、生病几率上升如何对策?宝宝入园前,在父母的视线范围内,可谓是"捧在手心中怕摔,含在口中怕化",出点小差错都心疼得要命。如今宝宝入园后接触各种病毒、细菌的机会增加,交叉感染的机会也随之增多,但宝宝的免疫系统直到6岁左右才能基本发育完全,如此一来,宝宝生病的概率也高了,父母的眉头又开始皱起来了。所以家长需要配合幼儿园的每天晨检工作,一旦发现孩子发烧等身体不适症状应该主动在家休息以便交叉感染,平时应该对宝宝多加以锻炼,心情好坏也会影响身体情况。体能体格发育很重要:对于这些问题,保证规律的作息时间、多带宝宝出去晒太阳、进行户外运动、增加肺活量和血液循环都是增强宝宝自身抵抗力的好办法。此外,要注重孩子营养均衡,对提高孩子抵抗力也很重要。另外,可以考虑每天给孩子饮用适合宝宝年龄段的配方奶,可以弥补由于膳食安排不当、食物选择不合理造成的营养素供应不足,避免营养素缺乏对宝宝智力和体格发育的不利影响,如钙、铁、锌、维生素A等微量营养素的缺乏。
妈妈手记——儿子入园前心得
妈妈手记——儿子入园前心得
儿子入园前心得
时光如梭,转眼儿子已满三周岁,到了该上幼儿园的年龄了。作为幼儿教师的我,看着活泼可爱的儿子,心想儿子肯定会很好送的上幼儿园,虽说归说,但心里总会有些纠结的情绪……
2011年9月1日,这一天对于上小班的孩子和家长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孩子们怀着父母的期望,迈出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步,重要的一步;每一个父母都希望那是一个美丽的开始……
暑期的这两个月,我和全家人也是一样的心情,并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做着准备工作。孩子上幼儿园哭闹这似乎是一个毋庸置疑的开始,而且大部分的孩子都是从这个阶段渡过他的初入园期的,然而孩子上幼儿园哭闹的原因无非是生活环境的改变带来的不安全感、离开亲人的焦虑等。我觉得首先带孩子熟悉幼儿园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让他觉得幼儿园是安全的、是充满乐趣的,才不会对这个地方产生抵触的情绪。作为幼儿教师的我,经常会和儿子聊聊幼儿园里发生的新鲜事情,讲讲其他小朋友在幼儿园是怎么吃饭?怎么睡觉?爸爸妈妈会什么时间接送?等等问题。让孩子入园后能尽快熟悉,对孩子来说只有熟悉的才是安全的、才不会焦虑。我觉得孩子之所以哭闹,很大的原因是担心父母把自己扔到这里是不是不管了?那种恐惧会让他焦虑不安。作为家长我们应该重点强调一点,“爸爸妈妈下了班就很快来接你”,简单的一句话一定会让孩子有种安全的感觉。
有一次,我和儿子谈话,谈到上幼儿园的问题时,我随机问他:“你如果上幼儿园,你会哭鼻子吗?”儿子说:‘妈妈,你是老师,我上幼儿园跟着你上,我就不会哭闹了,看着儿子清澈的眼眸,听着他那稚嫩的话语,我没有说话,心里却在隐隐做痛。儿子你不懂妈妈的苦心,正因为你对妈妈过于依恋,妈妈才不教你,妈妈是为你好呀!我非常清楚,作为教师,我要跟我的同行一样,要严格遵守纪律;作为母亲,我要跟别的母亲一样,决不能搞特殊化。
我们家宝贝在家时可是很粘人的那种,甚至于自己都不敢在客厅里看电视或插积木,总要有人陪着才安心。因此,一想到他这种情况上幼儿园,心里难免会犯愁些?我想孩子的成长历程就是这样的:那就必须要服从管教,得到约束,经历挫折。这样你才能成长。因为踏入幼儿园也算是迈入社会的第一步,在这里对于你的性格,行为习惯,处事,外交能力的培养都是有帮助的。
亲爱的宝贝,你缺乏锻炼,你需要这样的锻炼。妈妈期待着你的成长。希望你在幼儿园里得到最大的一个收获就是学会独立,学会规则,学会与小朋友的沟通和交往。虽然我们平时也在尽力给你这样一个环境,但有一个大前提是解决不了的,就是所有的场合都有家长的陪伴,那样的独立和沟通,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和沟通。宝贝你长大了,不知你是否真的能学会忍耐。真的能受得了那份约束。妈妈的观点是你在幼儿园或许会吃苦,但你也许会收获更大的快乐,因为不同年龄需要不同年龄的同伴。从此以后,你不再孤单,有了自己的小伙伴,好朋友,有了同学,玩伴,相信你会变得更充实和快乐!
听人说,“每个孩子都是飞进妈妈怀中的天使,在他弱小而无助的时候需要妈妈全身心的呵护和宠爱,可总有一日,当他的羽翼丰满,他就要飞了,去找寻属于自己的天空,用自己稚嫩的脚步去探索世界。”宝贝上幼儿园就是你要迈出的人生第一步,那么我的孩子请勇敢面对吧!
孩子能够主动表现,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如果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够主动表现,我们可以做一些什么。
1、把控制权还给孩子并且郑重的告诉他。
各位家长可以列出一个清单,目前在你生活中哪些权利是需要还给孩子的,列出清单。一定要写出来,时时刻刻提醒自己。然后当这些时刻出现时,你需要郑重的告诉孩子:选择举不举手,参不参加某个活动,上不上台表现,都由他决定。没有人会强迫他。他们有权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
2、给予孩子情绪上的安全感。
我们需要告诉孩子,无论他表现不表现举手不举手妈妈都不会因此而生气、烦躁,妈妈有一点期待他表现,但是如果他选择不表现自己,你也会尊重他。同时,我们也需要鼓励孩子,坦诚告诉他选择争取,有可能表现好有可能表现不好,如果结果是好的,那其实就证明我们是可以做好这件事的,如果表现不好,可能会有一些难过也会有一点失望,但是这种情绪一会儿就过去了。是否愿意尝试一下呢?而不是鼓励时,过于强调:表现了就会有好结果,或者强调失败了没关系。关于鼓励,有说清楚吗?我们需要强调的是未知,都有可能。要尝试了才知道结果。
3、找到孩子主动争取的时刻,及时给与积极强化,
并引导他分享尝试时的感受。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习惯说:不要紧张、不要害怕、别害羞。这样,孩子往往记住的是“不”字后面的内容。
所以在关注孩子勇于尝试的行为后,试着这样说:
你今天尝试了……,真的特别有勇气你今天尝试了……,我特别为你感到骄傲我发现今天你……以后,看起来很开心我发现今天你……以后,好像很满意的样子
尽可能的不去关注结果,不问:
今天的问题你答对了吗?你们比赛赢了吗?你今天举手回答问题啦?班上还有哪些小朋友也举手啦?谁回答得最好啊?老师有表扬你吗?
这样聊天,会让孩子觉得你关注的就是结果,不是他。
所以,如果你想问问题,尽可能这样问:
今天你回答问题的时候什么心情?你愿意给我说说今天比赛的情况吗?
4、一定要找到孩子喜欢的东西,拼命去发展它,让这种爱好成为可以让孩子引以为豪的一种资本。
对于一个谨慎的人来说,愿意表现的东西一定是特别特别有把握的。所以,我们如果想让孩子在大多数场合都能积极表现,首先得让他有特别自信的一个领域。这样,表现有把握技能时的这种成功体验,会带动那些原本没有自信的技能。那些非需要表现的时刻,提前在家帮孩子多多练习,增多成功的可能性。
爸爸应该做什么——家长心得
前段时间,看过一篇文章:民族未来的竞争,就是年轻母亲的竞争。文章从中国家庭的环境、构成、伦理,母亲的责任、性别特点,幼儿教育现状等多个角度,论述了年轻母亲对孩子培养教育的重要性,很有道理,也很符合中国的国情和社会家庭特点。这引起了我的思考,的确,孩子在幼儿时期,身边多围绕着女性,那么作为万红丛中一点绿的爸爸,如何发挥自己的性别特点和优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又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
家庭中,作为父亲,性别上,作为男性,爸爸的作用显然是不可替代的,如果说与母亲相比,可以忽略的话,只能说明,角色不合格,不称职,没有做到位。一个好父亲需要做的,很多很多,我觉得基本的有三点:
一是发挥性格优势,塑造坚毅的性格特征。父亲的性格应该有坚毅果敢的一面,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这一特点,就会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克服懦弱,不怕困难,敢于挑战,正确对待挫折,对于完善孩子的心理和行为,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能给孩子一个好的性格,就是父母的最大贡献和关爱。
二是发挥身体优势,打造健康的运动习惯。父亲是力量的象征,代表着健康与运动。健康观念已深入人心,而健康来自于科学的运动。对于独生子女,条件优越的孩子来说,养成运动的好习惯非常重要。既可以摔打锻炼孩子,又通过身体的强健达到心理的强健。这要求父亲要以身作则,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和孩子一起锻炼,象晨跑和俯卧撑、仰卧起坐等基本体能训练,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规律和习惯,好的习惯将受用终身。
三是发挥性别优势,营造和谐的成长环境。从性别上看,父亲应该是强者。强者应该有强者的风范,在家庭中充分体现出宽容忍让,让老婆孩子都觉得你是靠山。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少或者不与家属吵架,即使吵也要避开孩子,和谐的家庭关系,和谐的家庭环境,对孩子来讲,就象是肥沃的土地,十分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当然,任何事情都不是天生和顺理成章的,许多事情需要当爸爸的刻意去做,这要以爱心和耐心做基础,有些时候,要硬撑。
喜欢《新生入园前,老师该做些什么?》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小班入园教育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