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游戏。
随着我国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游戏教学越来越流行。幼儿园游戏有益于培养小朋友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教师应注意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以及营造积极的游戏氛围。生活中你有收集经典的幼儿园游戏吗?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浅谈民间游戏在幼儿园的开发与利用,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浅谈民间游戏在幼儿园的开发与利用
[摘要]《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民间游戏作为一种游戏的形式,集趣味性、娱乐性和教育性于一体,朴实生动,取材方便,活动形式灵活多样,是幼儿获得快乐的重要来源,能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本文结合《纲要》与《指南》精神,及我园民间游戏课题的实施情况,浅谈了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有效开发与利用的策略以及课题研究的成果、感悟。
[关键词] 民间游戏 开发 利用
民间游戏是流传于广大人民生活中的嬉戏娱乐活动,是一种朴实生动,取材方便,活动形式多样的游戏。它是我国优秀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给很多人带来了童年的欢乐, 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及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它不但符合幼儿好动、好学、好模仿、好游戏的心理,而且易懂、易会。它能促进幼儿体、智、德、美诸方面的发展。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游戏是幼儿童年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民间游戏作为一种游戏的形式,也恰恰是孩子获得快乐的重要来源,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园在进行《民间游戏在幼儿园开发与利用的研究》的课题研究中,在《纲要》精神的引领下,对民间游戏的有效开发和利用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实践,让民间游戏大大丰富了我园幼儿的生活,让幼儿在玩民间游戏的过程中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探索与实践
(一)挖掘整理、改编创新
1.对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游戏进行调查分析,并挖掘、整理和研究适合幼儿玩耍的民间游戏。
(1)全园教师各显神通,通过网上查找、书籍查阅、回忆询问等,自主收集民间游戏。
(2)深入家庭、社区调查,向家长及相关社会团体征集民间游戏。为了收集到更多的民间游戏,首先,我们召开了家长会,向家长宣传民间游戏在幼儿成长中的重要性,引导家长对民间游戏形成正确的认识,支持幼儿玩民间游戏。其次,全面发放调查问卷,动员全园的家长回忆小时候都玩过哪些民间游戏,师生、家长一起收集素材。把自己小时候玩过的游戏的名称、玩法、规则和所需材料一一详细记录下来。我们通过各种途径、各种形式,逐渐把多种民间游戏,如“猎人、老虎、枪”、“炒黄豆”、“丢手绢”、“指星星”、“木头人”等一一展现在大家面前。
(3)根据游戏的不同类型、组织形式等,结合科学性、教育性、适宜性、趣味性等原则,选择一些积极健康的、寓教于乐的、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民间游戏,并对其进行适当的分类整理。如根据年龄特点分为:适合小班年龄段的民间游戏(“指鼻子”、“金锁和银锁”等);适合中班年龄段的民间游戏(“顶锅盖”、“洗白菜”、“种莲子”等);适合大班年龄段的民间游戏(“跳皮筋”、“抓七子”、“五子棋”等)。
2.观察分析幼儿对民间游戏的喜爱程度,对适合幼儿发展的民间游戏进行改编和创新。
民间游戏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时代和地方的局限性。因此,我们对收集到的第一手民间游戏资料,不仅做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更重要的是在保持其特有的游戏风格的基础上,对游戏的内容和形式进行适宜的改编与创新,使民间游戏更具科学性、思想性、教育性和可行性。
比如很多民间游戏都配有相应的儿歌、童谣,随着时代的变迁,部分儿歌内容已陈旧,所以我们对它进行改编,赋予其新的内容,使之与时代精神、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相适应。又如有些游戏在进行过程中危险性较大,我们对其玩法、规则进行改编,使其内容与形式更为丰富和灵活,充分满足各年龄阶段的幼儿的需要,像常见的“老狼老狼几点钟”,孩子们在往回跑时非常容易摔倒或与其他小朋友碰撞,我们将这个游戏与“我是萝卜”结合起来,允许幼儿在逃避追逐的过程中立即蹲下说:“我是萝卜”(或其他老狼不爱吃的东西),这样老狼就不可以抓这个小动物了。
(二)合理创设游戏环境
《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陈鹤琴先生说过:“怎样的环境就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为更好地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我们把幼儿园的环境从整体上进行了全新的布置,全方位、多角度地打造设计,形成了特色鲜明、品味高雅、开放互动的全新育人环境氛围。走入我园,具有民间文化氛围的环境让人流连忘返,只要稍微留意就能阅读出其中蕴含的教育信息。主要包括两点:
1.园内大环境
首先,我园户外场地宽阔,我们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为幼儿创设良好、丰富的物质环境,在平整的操场上画上有情趣的五颜六色的大大小小的“圆圈”、“格子”、“铺上鹅卵石的小路”等,以方便幼儿在离园时自由自主地玩上几次“跳圈”、“跳海”、“走平衡木”等。
其次,我们把宽敞的走廊场地布置成“民间游戏廊”,提供丰富的民间游戏材料,如大型迷宫、竹影棋韵、快乐翻绳、滚铁环等。幼儿可以在课间、离园时自由选择玩耍。
另外,在幼儿的视线范围内,楼梯墙面上,我们布置了幼儿游戏时的照片,展示了不同年龄、不同班级的经典游戏,让幼儿在这样的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2.班内小环境
我园从园内大环境到班级小环境都彰显出民间特色。班班设有民间游戏区角,我们将具有经典性的富有浓郁民间特色的,符合幼儿认知与情感需要的民间游戏在班级不同区域中展现,发挥不同的教育功效。班级根据幼儿的特点开辟了“印染”、“剪纸”、“棋乐”等特色活动区域,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投放材料,为幼儿走近民间游戏提供了自主活动的空间:剪窗花布置节日的教室,扎染手帕送给妈妈作节日礼物……幼儿在真切、丰富的民间游戏中愉快地参与活动,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有价值的学习经验和情感体验。
(三)巧妙融入日常活动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应因地制宜地为幼儿创设游戏条件”。因此,我们针对幼儿园的实际,将民间游戏作为教育的重要形式,充分利用教育途径,让幼儿尽情地玩耍、嬉戏,让他们充分体验民间游戏带来的快乐。
1.将民间游戏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过渡环节中。
《纲要》指出:“要科学、合理的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尽可能减少消极等待现象。”民间游戏种类丰富,取材方便,而且一般不受时间、场地、人数等条件的限制,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我们进行有效选择,优化一日活动质量,保证各环节过渡自然,以减少活动中幼儿等待的时间。
在组织游戏时,我们按各环节实际要求选择适合的民间游戏,注意活动内容动静交替,环节过渡自然,幼儿等待时间短等。如:晨间活动及离园前活动,幼儿在室内玩起了“鸡吃虫”、“指鼻子”、“金锁银锁”等民间游戏;餐前饭后幼儿玩“掐小狗”“东南西北”等活动量较小、较安静的游戏;活动间隔时的零散时间, 选择“翻绳”、 “弹蚕豆”、“石头,剪子、布”等不受时间、场地限制,便于收拢的游戏。
2.把民间游戏融入到幼儿园日常教学中。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密切结合教学内容选取适当的民间游戏,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地游戏,尤其是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许多民间游戏能促进幼儿走、跑、跳、钻等大肌肉动作,例如:“跳绳”、“脚尖脚跟脚尖踢”、“揪尾巴”等。一部分民间游戏又能发展手的小肌肉群和手眼的配合协调,例如:“挑花线”、“抓七子”、“弹蚕豆”等。因此,我们在预设活动计划时,按照教育目标适当选用适合年龄特点、班级实际情况的民间游戏。例如,中班上学期促进动作发展目标之一--跑:“在一定范围内四散地追逐跑”。此目标分别制定在月、周计划中,最后落实于日计划中完成。在预设活动时,我们按班级实际情况分别选择“老狼老狼几点钟”“瞎子摸人”“我是萝卜”等民间游戏。它们能很好地实现 “在一定范围内四散追逐跑”的目标,且游戏形式生动有趣,幼儿在愉快的嬉戏中发展跑的动作,达到目标要求。
3.让民间游戏走进幼儿园区域活动。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投放材料,支持幼儿开展民间游戏。把一些适合几个人进行的小型民间游戏搜集起来,根据游戏的特点分成益智游戏、美工游戏、语言游戏等,然后在各区角投放相应的民间游戏材料,开展相应的民间游戏活动。如在益智区投放 “找东南西北”“刮刮片”“玩火柴棒”等,使幼儿在轻松的状态下积极开动脑筋;在探索区投放“拉纽扣”“捻捻转”等游戏材料,幼儿自己发现或在老师的引导下发现问题,怎么才能使纽扣在双手一开一合的拉扯中像着了魔一样飞转起来,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游戏中学会观察与探究;在美工区增加“剪纸”、“编织”等材料,在活动中培养了幼儿的细心和耐心,同时也激励了幼儿大胆实践积极创新,其审美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在体育活动区,投放“高跷” “毽子”“风车” “皮筋”等,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了基本动作,提高了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培养了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
二、收获与快乐
(一)发展了幼儿良好的心理品质
开展民间游戏,扩大了幼儿园的游戏范围,丰富了幼儿的生活内容,他们在玩手、动脚与全身活动类型的民间游戏中动作的发展是显而易见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而且在玩的过程中他们的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语言、思维、情感、集体意识及社会性交往能力都得到了潜移默化的促进。民间游戏为幼儿提供了自我教育的机会。他们从民间游戏中不仅学会了遵守规则、平等待人、团结合作,还能克服自身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足,从而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品质,促进了幼儿个性的健康发展。
(二)提升了教师科研意识和水平
首先,进一步提升了我园教师“以幼儿为本”的科学教育观念。在民间游戏的开发与利用中,我园教师以幼儿为主体,尊重幼儿个性,坚持“观察在前、目标在后”、“目标在前、活动在后”的原则。确立了新的价值观、儿童观、发展观,顺应了“教师要为幼儿发展服务”的观点。在民间游戏活动中,我园教师会想方设法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合理安排游戏时间与内容,努力挖掘、实现民间游戏的不同价值及价值最大化,使幼儿在玩民间游戏的过程中获得多方面的发展。
其次,提升了全园教师的科研意识、科研水平。在课题的实施中,我园教师认识提高了,视野拓宽了,科研意识、能力提高了,实现了从“模仿型”、“经验型”向“科研型”、“创新型”的转变。每一位教师都在实践中思考如何更好地开展民间游戏,落实课题计划,其计划能力强了,反思能力强了,组织能力也强了,获得了开展课题研究、问题研究的有益经验。教师们学习了如何进行调查,如何进行观察,如何进行资料整理、分析评估等。
(三)建构初步的民间游戏园本课程
我们努力学习相关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努力依据幼儿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对民间游戏进行系统归类整理,为建构初步的民间游戏园本课程充实了文本资料。
1.对筛选的民间游戏进行详细规范记录,便于学习。
对筛选出来的众多民间游戏,进行了详细的规范记录,如名字的不同叫法、游戏准备、游戏目的、游戏适合年龄、游戏玩法与规则、游戏的改编等等,整理成册打印出来,并建立电子文档。这样方便教师交流学习,迅速掌握更多的民间游戏。
2.根据实际需要,灵活改编游戏、调整规则。
各班在实际开展民间游戏的过程中,有的会发现一些问题,需要调整规则等,教师及时反馈,提供建议并记录下来。如果是各班级开展中的共性问题,可以直接调整该游戏,如果是个别的,调整方案可作为该游戏的备选方案。
3.对民间游戏进行归类。
民间游戏四季篇分类:根据游戏中反映的内容的季节特点或活动量大小,进行民间游戏的季节分类,制定民间游戏的四季篇。
民间游戏发展体能分类:根据民间游戏发展幼儿动作、能力的不同侧重点来分。如有的是锻炼平衡能力的、有的是锻练跑跳技能的,有的是锻炼手臂力量、有的是锻炼全身协调能力、有的是锻炼身体控制能力的。
民间游戏年龄段分类:根据民间游戏本身的难度大小,进行相对性划分,归类小、中、大班适宜的游戏。
(四)在家园配合中开发教育资源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我们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幼儿园的家长来自各行各业,家长的职业、阅历与专长等是幼儿园宝贵的教育资源,挖掘家庭的教育资源,把家长请进班级,让家长作为一分子参与到幼儿园课程的改革中,对幼儿课程目标的落实有着不可估量的收益。我们开展的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中,请家长和幼儿共同玩精彩的民间游戏,家长都给予了热心的支持,这不仅密切了家园联系,融洽了亲子感情,对民间游戏的深入推广也很有意义。
(五)节省资源,弥补经费的不足
幼儿民间游戏灵活、自由度大,一般不受时间、空间等条件的限制,所需要的玩具材料也简便,可以发动教师自制玩具。如我园教师在实践研究中,利用课余时间制作了数百件玩具,为全园节约了一大笔经费。
三、思考与感悟
(一)幼儿民间游戏作为我国优秀民间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充分挖掘了身边的教育资源,以追求最大的教育利益。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民间游戏正逐渐走出我们的生活。虽然我园将民间游戏作为课题研究,取得了明显效果,但如何将我们的课题成效推广开来,如何与更多的开展此课题的姐妹园进行联合研究,还需进一步的工作。
(二)虽然我们也利用家庭、社区资源,但如何更好的、更深入的利用这些资源,如何结合我园所处的环境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也需不断的进一步研究。
(三)民间游戏蕴涵着丰富的现代教育价值和发展潜力,是幼儿健康成长的良好伴侣。我们应充分利用好民间游戏,让它们像璞玉般散发出奇异的光彩,让幼儿在民间游戏中快乐成长!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游戏延伸读
农村幼儿园民间游戏的开发与实施
导读:民间游戏源远流长,一般难确定其某一个游戏形成的确切年代,也无从考证其作者。由于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无论什么年代,儿童总是在游戏中成长。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也是我们幼儿园教学的主要手段。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游戏是对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因地制宜地为幼儿创设游戏条件”。《幼儿园指导纲要》中同时指出:“玩是幼儿天性”,“要发现、保护和引导幼儿固有的天性”,“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可见,游戏是幼儿童年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孩子童年的欢乐、自由和权利的象征。丰富多彩的游戏不仅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而且能增长幼儿的知识,发展智力。而传统的民间游戏,同样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童年的欢乐!这些游戏在今天的幼儿园同样有推广的价值。
一、农村幼儿园开发民间游戏的背景
民间游戏源远流长,一般难确定其某一个游戏形成的确切年代,也无从考证其作者。由于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无论什么年代,儿童总是在游戏中成长。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也是我们幼儿园教学的主要手段。
(一)时代发展的需要
首先,民间游戏的开发弘扬了民族传统的优秀文化。它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流传和发展已成为我国优秀民间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着中华民族共有的行为、思维、感情和交流模式。民间游戏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支瑰丽奇葩,散发着永恒的味道。农村幼儿园民间游戏的开发,使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代代相传。
其次,民间游戏的开发符合《纲要》的精神。随着新《纲要》的颁布,对我们幼儿园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民间游戏在不断挖掘、整理、实施的过程中使广大教师改变对民间游戏原有的看法和态度,有利于教师教育观、儿童观、游戏观的更新,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通过教师与家长、孩子的共同参与、改编、创新和发展,以崭新的面貌走入幼儿的生活,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元素渗透于幼儿园的教学之中。
(二)农村幼儿园开发民间游戏的条件与优势
民间游戏发源于农村,农村幼儿园的孩子大部分都来自农村,受长辈们的影响孩子们往往都会几个民间小游戏如《打大麦》、《跳格子》、《老鹰捉小鸡》等。就拿我们幼儿园来说,我园地处农村,有美丽的小公园、娱乐城等相伴,园内活动场地较大、环境优美、空气新鲜、阳光充足,适合开展各类活动和游戏。
二、农村幼儿园民间游戏的开发
农村幼儿园民间游戏的开发既符合幼儿发展的需要,又有利幼儿园的长远发展。几年来我园在开发民间游戏中努力遵循注重游戏的科学性、思想性、教育性;注重游戏的针对性、灵活性、适度性;注重游戏安全性等原则,并积极运用了多种方法来开发游戏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法进行:
(一)利用组合运用法,开发民间游戏
所谓组合运用法—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游戏或两个不同的动作技能,通过组合或重组设计出一个新的游戏并加以运用。组合可以是任意的,各种各样的事物或游戏都可以进行组合并运用。例如:不同的游戏材料可以进行组合;不同年龄班的幼儿可以进行组合;不同的动作技能可以组合;不同种类的游戏可以进行组合。不同的游戏方法或步骤可以进行组合;不同民族的游戏可以进行组合。在游戏的开展过程中可以是简单的联合、结合或混合,也可以是综合或化合。
(二)利用自主改编法,开发民间游戏
我们中华民族地大物博,流传在民间的游戏有多种多样。民间游戏之所以流传下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它具有浓厚的趣味性和娱乐性,这使幼儿在自发的状况下也乐于游戏。但是由于时代在前进,受社会生活的影响,一些民间游戏并不十分适合当代幼儿(如一些赌博类、黄色类不健康的游戏)。所以可以根据当代幼儿生活经验和社会背景,大胆地进行自主改编(可以从内容、形式、方法上进行自主改编)。所谓自主改编法就是在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自由、主动地对原有的知识进行改编。它可以不受任何时间、地点、人物的限制。通过这个重新改编的过程,不但可以赋予民间游戏新的含义,而且对更能符合幼儿的身心特点,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如游戏:《抬轿子》原游戏方法是:有三个人一起游戏,两个人双手相互交叉(成为一顶轿子)另外一名小朋友坐在上面(乘轿)。在实际活动中这个游戏并不十分安全,考虑到游戏的安全性,通过自制教玩具现作以下改编:我们自制了一顶轿子(一只空的纸箱边上各扎一个小竹竿,当一顶轿子)乘的人站中间,前后分别有一人抬轿。改编后的优点一是安全;二是游戏更具有趣味性;三是此游戏适合各年龄班开展。
教师作为幼儿活动的引导者,在日常教学、游戏中鼓励幼儿自主大胆地进行改编,对改编得比较好的形式、内容保存和记录下来,在全园推广。
(三)利用拓展延伸法,开发民间游戏
民间游戏的种类丰富多样,非常适合各年龄班的孩子。但民间游戏并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它可以和人们生活、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时代背景相互连接。因此,我们利用拓展延伸法,来做好民间游戏的开发。通过此方法可以引导幼儿在已有的知识领域和认知能力的基础上触类旁通地领悟知识、扩大知识面,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
如开展“丰收的季节”,讲述的是农民获得丰收时的生活片段,孩子们装扮成农民样,头戴草帽,“嗨哟嗨哟”干活劳动。秋天是农作物丰收的季节,黄豆成熟了,儿歌:炒黄豆,炒黄豆,炒好黄豆翻跟斗。(锻炼了幼儿两两协作翻跟斗的能力)白菜也成熟了,农民们吃不完就把白菜剁碎,腌起来做咸菜吃。幼儿边念儿歌:剁呀剁呀剁白菜,剁碎白菜好腌菜呀。把一只脚拎起,一只手做刀状,边念儿歌边游戏。在剁完白菜后,再将“缸”洗清,用来腌菜,接着幼儿又玩了“背缸倒缸”的游戏。将三个游戏串联起来,变成一个有故事情节的活动,幼儿更喜欢,玩的更投入,意犹未尽。
开展民间游戏让幼儿在娱乐的同时,把自己了解到的知识运用在游戏过程中再配合相关的民间音乐、民间美术等,让孩子乐在其中,美在其中、悟在其中。
(四)利用发散引导法,开发民间游戏
我园地处农村,有着一定的游戏优势,幼儿园民间游戏的开发,成了农村幼教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我们通过发散引导法可以使幼儿根据一个游戏项目,发散想象出不同的游戏内容,从而丰富了幼儿的民间游戏。但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要注重个体差异,对不同年龄班的幼儿,采取不同的引导方法。如在同一年龄中,根据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选择不同内容的民间游戏,提出不同的当中要求和不同的游戏规则,提供不同的角色和不同的玩具代替。由于幼儿发散性思维发展存在十分显着的年龄差异,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教师起主导作用,教会幼儿一些简单的游戏,如游戏《金锁银锁》、《拍大麦》。到了中大班,特别是中班下学期开始教师由主导者变成引导者,注重幼儿探索、发现、创造的过程。教师要鼓励和支持幼儿挖掘身边的游戏资源:活动材料虽然是土的但活动形式是灵活的;活动材料虽然是旧的但活动内容是新的;活动材料虽然是廉价的但活动价值却是高的(如同一种游戏材料可以在不同年龄班开展游戏)。如游戏:“车铁环”中,幼儿手持一根顶端有弯槽铁棍,推一直径一尺多的铁环向前飞跑,发出“哗唧哗唧”的声音,可以在场地宽阔的地方玩。比一比谁滚的时间最长谁就赢了。活动过程中教师注意鼓励幼儿想象出同一种游戏材料不同的游戏方法:将铁环一个一个放在地上当小水洼,幼儿跳过去,根据不同年龄班调整铁环间的距离,适合在各个年龄班开展。
发散引导法不但给教师自由发挥的空间,更多的是它的理念在游戏中能真正体现出来,能让更多的小朋友有一种同等参与与发展的机会,让他们用心去玩、去感受、去体验积极发挥着主体作用。
三、农村幼儿园民间游戏的特点
民间游戏是由劳动人民自编,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是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民间游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都有各自的游戏方式。由于民间游戏所表现的内容往往是人们的日常生活,并且游戏中所配有的儿歌一般都是当地语言,这些都使得民间游戏具有相当明显的民族性和地方性。
(二)幼儿民间游戏具有丰富的内容,取材方面简便的特点。这一特点使民间游戏能在许多幼儿园中开展。有的可以徒手进行,有的用的玩具特别简单、廉价,一般来自日常生活和自然的材料及半成品,如:几粒小石子、一根绳子,这些随处可得的东西便能使游戏生动地开展起来。儿童在游戏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象,随意将材料进行加工和改造。
(三)幼儿民间游戏具有浓厚的趣味性和娱乐性及很强的随机性。这一特点使得儿童在自发的状况下也乐于游戏,让他们玩中有乐,乐中有学,玩中有得,玩中有创,更好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在开展的过程中,这些游戏往往不受人数、年龄、场地和时间的局限,只要幼儿想游戏,就可以在走廊或活动室的一角、花园及家里,利用点滴的时间自由的玩耍。
(四)幼儿民间游戏具有形式多样、灵活多变的特点。如:踢毽子,不论大小都可以玩,年龄小的孩子在毽子上系一根绳子,用手拎着踢;年龄大的孩子则可以直接踢,还能踢出许多花样来。踢“房子”更简单,只要用树枝或瓦片在地上画上格子,就能进行单脚或双脚跳,乐趣无穷
四、农村幼儿园民间游戏的开发与实施,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从幼儿教育的层面上来看,幼儿民间游戏有助于幼儿在体能、感知、语言、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社会交往、协调组织、合作竞争的人,而民间游戏中恰好蕴含着这些丰富的现代教育价值和发展潜力,对促进幼儿各方面发展具有独特的作用。
(一)农村幼儿园民间游戏的开发与实施,有助于幼儿身体的发展。若让孩子们机械反复地练习走、跑、跳、钻等基本动作,往往不能引起孩子们的兴趣,调动其积极性,而民间游戏具有浓厚的趣味性,游戏内容较生动具体,形式也很活泼轻松,足可以保证孩子们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如:用一块小瓦片让幼儿玩《跳房子》的游戏,不仅发展了跳的能力,而且巩固了数的概念。让幼儿玩“顶指顶锅”的游戏,既训练幼儿反应的灵敏性,还培养了幼儿共同游戏,遵守游戏规则的良好习惯……,在游戏中,幼儿情绪高涨,不仅完成了体育锻炼的要求,还增强了孩子们的体质,达到了发展幼儿基本动作的目的,也为提高幼儿运动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农村幼儿园民间游戏的开发与实施,有助于幼儿认知和社会性的发展。大多数民间游戏配有童谣和儿歌,这些童谣和儿歌中包含许多关于自然和社会的知识,还囊括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扩大了幼儿的知识面。幼儿民间游戏中,一般都要与若干名幼儿共同合作才能完成,如游戏《金锁银锁》、《炒黄豆》、《荷花荷花几月开》等。通过与同伴的相互模仿、相互协调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幼儿游戏的过程,也是他们认识生活、了解他人、亲近社会的过程。如:在游戏《推磨磨》中,幼儿自己准备豆子、洗豆、泡豆及小石磨等工具,磨豆子、加工豆浆的过程。幼儿以游戏的方式,经历的却是一个小小的生活劳动片断,感受着劳动者的工作和价值,体验着分工合作的乐趣。又如:玩《抬花轿》游戏中,幼儿在娱乐的同时,把自己了解到知识运用在游戏的过程中,再配合相关的民间音乐、民间美术。孩子乐于其中、美在其中、悟在其中,潜移默化地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独具魅力的民俗文化。
(三)农村幼儿园民间游戏的开发与实施,有助于幼儿积极情感和良好个性的发展。民间游戏常带有竞争性这使幼儿在游戏中面临着成功与失败。当在游戏中获胜时,他们就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满足感,增强自信心;失败时,他们能承受失败和挫折给自己带来的不安,并分析自己的不足,克服自身弱点,继续参加有趣的游戏。所以,在整个过程中,幼儿学会自我控制,锻炼抗挫能力,增强了明辨是非、正确评价的能力,形成乐观、开朗的性格。民间游戏的娱乐性,又能让幼儿在游戏中充分享受自由,在自然、自发的环境下,情绪放松,敢于大声说笑,大方的表现,大胆地想象,因此,游戏的开展过程,可以说是幼儿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心理和积极情感的过程。
(四)农村幼儿园民间游戏的开发与实施,有助于幼儿园、家庭、社区的多向交流。民间游戏可以成为幼儿园、家庭、社区多向沟通的桥梁。家长及社区里的人,对儿时的游戏常难以忘怀,这对园征集和开展民间游戏推动极大。在家庭里,家长怀着愉悦的情感,带着耐心与爱心,去和孩子进行亲密的接触和交流,同时也能了解幼儿在园里的发展情况。在社区里,好玩的游戏自然能把大人和小孩凑在一起,形成互动、尽情游戏,这对现代的独生子女,是获得了宝贵的社交机会,民间游戏发挥了其他教育难以替代的社会教育作用。
五、农村幼儿园民间游戏的开发,有利于幼儿园的管理
农村幼儿园民间游戏的开发,有利于“勤俭办园”。由于民间游戏灵活、自由度大,一般不受时间、空间条件的限制,所需要的材料也简便,如几颗木珠或废旧的钮扣串起来就可以玩跳格格游戏;农村幼儿园民间游戏的开发,还有利于合理安排幼儿的一日活动。《纲要》中指出:“要科学、合理的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幼儿园一日活动包括许多环节,在安排一日活动中有两个问题需要很好的解决:一是活动内容需要动静交替。二是环节过度要自然,减少幼儿等待的时间。幼儿民间游戏的种类丰富,有运动量较大的《猫捉老鼠》、也有比较安静的《拍大麦》等,可供教师选择。使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过渡自然,管而不死,放而不乱,使幼儿得到充分的自由和发展。另外还有利于幼儿园与家庭教育的联系。民间游戏来源于生活,许多家长都会玩,幼儿园在开发民间游戏的过程中,可以向家长请教、征集民间游戏,使家长和幼儿园的关系变得更为密切。
在民间游戏的收集、整理、运用、开发、创新、再运用的过程中,我们教师能灵活的运用民间游戏的特点发挥其最大的作用,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和开展各类民间游戏,丰富了游戏的内容,完善了游戏的规则,变化了游戏的玩法,在游戏中,不但培养了幼儿做事的兴趣,还让幼儿从成功中体验到自己的力量、能力,尝试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不断增强了自己的自信心。通过民间游戏的实践和开展,探索出一套不同年龄班民间游戏的组织开展的措施方法,作为一种新课程渗透于幼儿园的教育之中。
浅谈在民间游戏中发展幼儿的社会性
所谓社会性,是指人在形成自我意识,进行社会交往,内化社会规范,进行自我控制及进行其它社会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社会性发展是幼儿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个幼儿如果没有良好的社会性,不懂得如何做人、如何适应社会生活,没有社交的能力及与人协作的精神,那么,他的心理发展就是不全面的。80年代中期,“日、美、欧学前教育、保育会议”就呼吁儿童个性的全面发展,特别提出要重视儿童的社会性和情感的发展。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偏重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等。幼儿期是孩子发展的关键期,作为幼儿的启蒙老师,应给予幼儿正确的引导,以促进其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我国学前教育专家卢乐山曾说:“儿童从自我中心过渡到做一个社会的人,重要的变化在游戏之中。”可见,游戏是我们向孩子进行社会化教育的重要途径,而属于传统文化的民间游戏,因为它易学、易会、易传、及具有较强的趣味性等特点,也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而且民间游戏在经过漫长的时间隧道以后,它所蕴含着的不同民族、不同地方的民间气质和文化素养非常浓厚。同时它也有约定俗成的游戏规则,游戏中也蕴含着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都会时时出现在孩子的游戏之中,使孩子们在游戏的假想中,在一次次的反复感受、实践中,他们的社会道德知识、道德行为、道德情感等社会性的发展不断得到扩大、巩固、升华。
一、帮助幼儿获得成功,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有位哲人说:“自信心是每个人事业成功的支点,一个人若没有自信心,就不可能大有作为。有了自信心,就能把阻力化为动力,战胜各种困难,敢于夺取胜利。”《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社会领域对幼儿发展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可见也把幼儿自信心的发展放在了首位。实践证明,民间游戏特别是民间体育游戏的开展能够帮助孩子增强自信,培养快乐的情感。
民间体育游戏具有趣味性、娱乐性、随机性等特点,它的内容一般是生动具体,形式也非常活泼、轻松,同时还配有节奏明快、郎郎上口的儿歌、绕口令等,非常受孩子们的欢迎,孩子们在游戏活动过程中能得到强烈的情感体验。每当孩子们在克服困难,学会某种动作时,他们都会产生一种喜悦心情,感到自己有所进步而增强了自信心。如:在大班开展的“斗鸡”游戏,大部分孩子很快掌握了斗赛的技能,勇敢地和同伴进行较量,但也有个别很胆怯的孩子,不敢和同伴斗赛。这时我就有意识地请能力、体力相当的孩子进行互动游戏。经过老师的不断鼓励,并在同伴加油声下,孩子尝试参与了。正因为体力相当,孩子之间的悬殊不大,从中孩子也体会到了游戏的快乐。在这不经易间,孩子的自信心就树立起来了。此外,如果孩子们在练习一个基本动作或进行某项比赛时,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了任务,老师应该及时地给予表扬、鼓励,让孩子们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产生一种快乐与满足的情感体验。使孩子在今后面临困难时,都会自觉的充满信心去努力克服困难。
二、利用集体评价的方式,加强幼儿的规则意识。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社会规则和日常生活规则的教育是幼儿阶段社会性教育的重头戏。《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社会领域第三个教育目标提出的是:“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各类游戏是幼儿园日常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手段,开展游戏能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规则意识。皮亚杰说过:“儿童游戏包含着大千世界的一种缩影。这种游戏中的微型世界反映了由一系列约定俗成的社会规则所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而许多民间游戏的顺利进行,都取决于幼儿对游戏规则的掌握,如:切西瓜、贴人、猫抓老鼠等。只有共同遵守规则,才能齐心协力地完成一种活动。在平时的游戏中,它们的趣味性都会对幼儿产生诱惑,从而破坏某些规则。如何使他们控制自己的行为遵守规则,从新的角度看问题,成为我们和孩子开展游戏时思考的方向。例如:民间游戏“丢手帕”,它的规则是:幼儿围成一圈坐在地上,其中一个幼儿在小伙伴的儿歌声中有节奏的绕圈跑,并偷偷地把手帕丢到其中一个小朋友的后面,边上的幼儿不能说出手帕在谁的后面。如果被丢到手帕的幼儿因没有发现自己后面的手帕仍坐在地上,而被丢手帕的小朋友抓住,那么,被抓住的幼儿就要向大家表演一个节目。绝大多数幼儿都能遵守规则,但是,顽皮的幼儿却难以遵守,经常会说出手帕在谁的后面。此时,我就采取集体评价的方式,请大家来评价这种游戏行为,从而促使幼儿遵守游戏规则,使幼儿的规则意识不断得到巩固和扩大。
三、以合作性竞赛形式,培养幼儿团结协助的精神。>
同龄孩子集体的相互影响,在孩子成长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民间游戏中,对幼儿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内容是很生动、广泛的。在游戏中,幼儿经常需要扮演角色,角色中的思想、行为、情感、态度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幼儿的思想、行为习惯,从中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学会一些好的品质,如团结友爱、协调合作、克服困难、集体主义精神等。因此,我们老师在设计游戏活动时,尽量选择一些有竞争性质的、合作意识强的活动。如我们经常和孩子开展的游戏“抬轿子”竞赛活动,需要两个人用手搭一座轿子,另一个人就坐在轿子上,然后走到终点,孩子们知道要在游戏中取得胜利,就必须与同伴友好合作、互相帮助,克服困难。在这过程中幼儿逐步增强了合作意识,幼儿的合作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发展,他们体验到了合作的重要和快乐,孩子们更加活泼开朗了。再如游戏“炸碉堡”接力赛,做碉堡的孩子知道要与同伴合作游戏外,他还必须遵守游戏的规则,克服自己的冲动,学会忍耐、等待,与他人轮流游戏。而在接力赛奔跑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互相碰撞的现象,老师就会及时鼓励孩子互相道歉原谅对方。由此可见,民间游戏活动为培养孩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及良好的个性品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和机会。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在运动比赛中,我们可以学习许多做人做事的美德、合作、牺牲、互助都是可以在团体中养成。”
四、给予幼儿对话、协商的机会,促进交往能力的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社会领域的指导要点中指出:“幼儿与成人、同伴之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等,是其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应为幼儿提供人际间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并加以指导。”民间游戏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有密切关系。研究表明:积极的社会化更可能出在自由游戏中,而不是出现在成人组织或设计的活动中。
首先,民间游戏提供了语言表达的环境。游戏中同伴的交流迫使他们相互表白,逐渐学会了表达,丰富了词汇,而且儿歌趣味性强,有节奏性,朗朗上口。如游戏“炒黄豆”,两个幼儿在游戏的同时用语言“炒、炒、炒黄豆,炒炒黄豆翻个身”等,两人边念儿歌边拍手,使他们心情愉快,增进了同伴间的情感交流。
其次,由于幼儿个性有差异,在游戏过程中难免会发生不同意见,产生各种矛盾。这就需要进行充分协商,统一意见,协调彼此的行动,达到合作的目的。例如:孩子在玩民间游戏“猫抓老鼠”时,扮演猫和老鼠的幼儿为“老鼠怎样算被抓住‘”而争执起来。这个说他“的衣服被老猫碰到了就算抓住”,那个说自己“已经逃出老鼠笼就不算被抓住”。这时,我让孩子们回到身边,让他们互相讨论商量,制定一个“被抓住”的标准,我引导他们统一了意见,最后,他们又愉快地玩起了游戏。在游戏中,幼儿平等的关系,使他们有多方面的交流,并且相互影响着,教师要指导孩子学习换位思考,使他们真正体会到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上看自己,意识到自己和他人的关系,逐渐学会服从人们之间关系的准则,而克服自我中心,形成适应社会需要的社会性行为。正如瑞吉欧教育理念所说的:“儿童是坚强的,他们有能力担当自我成长过程的主角,儿童之间尽管有着一定的差异,但他们都试图通过与别人的对话,互动与协议来找到自己的定位,找到与别人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社会教育是做人的教育。丰富幼儿社会教育的内容,采取多样的社会教育形式,让幼儿而在充满趣味的游戏中使身心得到全面,健康地发展。
浅谈民间游戏在幼儿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游戏是幼儿活动的主要内容,它对幼儿身心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对孩子来说,游戏就是工作,工作就是游戏。”他主张给孩子游戏的机会,通过游戏使孩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民间游戏根植于社会文明,来源于艺术生活,其生动有趣、雅俗共赏的活动形式流传几百年乃至几千年都经久不衰。民间游戏在其传承、发展、演变过程中,对于最喜爱游戏的幼儿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可以说他对幼儿的品格培养、体魄健全、能力发展等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推动和催化作用。
那么民间游戏有什么特点呢?通过幼儿的实践发现它具有以下特征:
1.民间游戏具有多样性:
民间游戏多样性是指它的种类比较繁多,玩法各式各样。如能让幼儿手脚灵活运用的“抓子”“跳房子”“滚铁环”等;有锻炼跳跃、奔跑的“跳绳”“丢手绢”“老鹰抓小鸡”等;有训练平衡的“踩影”“抽七打八”等……
2.民间游戏具有科学性:
民间游戏具有科学性不仅在于它的活动发展了幼儿各器官的功能,促进了幼儿的身心健康,而且,民间游戏的创设遵循了由易到难的规律,每一步骤都经过了精心设计。如“抓子”游戏中全套游戏就有八九种抓法,每一种抓法随编配的歌谣不同,随着抓法难度的增加歌谣也有短到长,谁先抓完最后一种抓法,谁为胜。又如“跳房子”游戏,在地上先画出一种有格子组成的图形。第一步:先用脚踢着沙包跳,然后用头顶着沙包跳,在分别把沙包放在额头、肩、膝盖、背等部位上跳。步步深入而又严格的训练了幼儿的平衡有力及动作的灵活性。
3.民间游戏具有趣味性:
许多民间游戏之所以能够代代相传,就是因为它有着浓厚的趣味性。内容生动具体,形式轻松活泼且伴有节奏,有的还配有儿歌口令,儿童边游戏边吟唱,兴趣盎然,始终沉于欢乐之中,如“丢手娟”、“打瞎驴”、“老鹰抓小鸡”“套圈”等。幼儿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到不同的游戏心情,从而始终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下。因此,民间游戏成为幼儿乐于参于的游戏活动。
4.民间游戏具有随机性:
这里所说的随机性是说它不受时间和空间条件的限制。游戏的组织和取材也比较随意,(它所使用的玩具大都来源于生活,来自于自然的材料及半成品。如水、石、沙、废旧物等,这些材料随处可见且价廉物美)儿童不管在何时何地,不论人多人少,不需要专门的场地,也不需要特殊的器材,想玩就玩。如在地上画一个圆圈,抓一把石子,就可以轻松愉快玩游戏了。
正是民间游戏的诸多特点决定了他在儿童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民间游戏有助于幼儿身体的发展。
幼儿民间游戏特别是民间体育游戏,可以较好的发展幼儿的动作,为提高幼儿运动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发展幼儿走、跑、跳、钻、爬等基本动作,需要经过大量反复练习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果让幼儿机械的反复练习不能引起幼儿的兴趣,也不能调动其积极性。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则会情绪高涨、乐而不言。经常开展游戏,使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完成了体育锻炼的要求,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民间游戏有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民间游戏内容易懂易学,种类丰富多彩,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幼儿玩起来竞争激烈,趣味盎然、其乐无穷;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中有竞争,合作、竞争、守规则伴随游戏始终。在游戏中他们轮流扮演角色、互相模仿、互相协调、互相帮助,学会了与别人友好相处,乐于助人的良好品德。在有的游戏中还能培养和锻炼幼儿的责任感和组织能力。如在“打四圈”这个游戏中,组长的责任除了要保护好本小组成员不被打到外,还要动脑筋想办法快速占领“营地”。这就要求组长和本小组成员共同协调,在商量对策的同时促进了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
民间游戏有助于发展幼儿的智力。
高尔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游戏乃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途径。就是说,通过游戏,幼儿的知识得到丰富、能力得到发展,再运用这些知识及能力来感知认识世界。事实的确如此,有的游戏如讲故事、演节目,可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表演能力;有的需要动脑筋的游戏,则可以使幼儿的思维、想像、创造力得到进一步发展。如“手翻绳”游戏,如何翻绳能给对方造成难度,又有利于下一步自己如何翻好,因此幼儿要动脑筋理思路。再者,幼儿参与游戏的过程也是一个巩固和丰富知识的过程。随着游戏的开展,幼儿的知识水平一定会有新的提高。
民间游戏有助于发展幼儿良好品德和坚强意志。
多种多样的民间游戏,对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也有不小的作用。在游戏活动中,幼儿要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这就锻炼了他们坚强的意志和不怕失败的品质。如在“打鸭子”的沙包游戏中,幼儿要接住尽量多的沙包才能救回被打掉的同伴。这就培养了幼儿处处为他人着想的优良品质。还有的游戏带有竞赛性质,幼儿在游戏中往往面临着失败,自信心受到打击。但丰富多彩的游戏吸引着他们,这就要求他们不断努力,克服自身弱点去争取下一次的胜利。
民间游戏有助于促进幼儿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
幼儿民间游戏常常贯穿于歌舞之中,在载歌载舞时,幼儿能感受到韵律美、节奏美。幼儿扮演角色时选择的漂亮服饰、道具等能给幼儿带来美的享受。如游戏“种葫芦”,在玩时,幼儿会用彩纸做大葫芦,涂上漂亮的颜色、找好游戏的道具。幼儿穿着各色各样的服装,处在幼儿园美好的环境中,说着儿歌:“种葫芦,种葫芦,葫芦根、葫芦蔓,不知大哥种那块?不种高山不种地下,种在这里好长大”。边愉快的游戏。通过游戏,不仅让幼儿从中感受游戏所能带来的快乐,而且也让他们懂得从小就要爱劳动的道理。事实表明,幼儿在游戏中能借助于生活和劳动中生动直观的感性形象,受到潜移默化的审美教育的影响。
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今天,民间游戏早被孩子们遗忘在角落里。随之被孩子们手中各种各样、价钱昂贵的电动玩具、新潮玩具所代之。虽然这些玩具也给幼儿带来了欢乐,但时间久了孩子们就失去了兴趣,不愿再玩,于是父母又得添置新玩具。这样一来,家里是数不尽的垃圾玩具,孩子也得不到锻炼而且又浪费了钱财。与其相比,民间游戏就不失为一种简便、易行、经济实惠的活动。它也是幼儿生长发育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活动形式。不仅丰富了幼儿户外活动,而且使幼儿的身心得到更加健康的发展。由此,真诚的希望社会、家长和幼教工作者,不断对民间游戏进行挖掘整理和继承,使我国的民间游戏这一瑰宝能发扬光大。同时把其精华传授给孩子们,让他们在民间游戏的天地里自由的成长,为其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中的运用
传统的民间游戏不仅简单易学,材料易取,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而且种类繁多,不受时间、场地、人数和幼儿能力差异的限制,能充分满足幼儿的好奇、好动、好模仿的心理,促进幼儿语言、身体素质、人际交往、情感和认知等能力的发展,极好地体现了游戏的价值。 一、纳入活动区活动 我们可以把收集到的民间游戏分成民间体育游戏、民间益智游戏、民间美工游戏、民间童谣游戏,并在各区角中投放相应的材料,开展相应的民间游戏活动。每天的区角活动中有一个民间游戏角,如益智区投放“挑绷绷”“找东南西北”“跳游戏棒”“翻麻将牌”“刮刮片”“玩火柴棒”等,使幼儿在轻松的状态下积极开动脑筋。在探索区投放“打弹子”“拉纽扣”“捻捻转”等游戏材料,幼儿自己发现或在老师的引导下发现问题,怎么才能使纽扣在双手一开一合的拉扯中像着了魔一样飞转起来,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游戏中学会观察与探究。在美工区增加泥塑、剪纸、编织等材料,在活动中培养了幼儿的细心和耐心,同时也激励了幼儿大胆实践积极创新,其审美能力也提高了。在表演区幼儿穿上民族服装、搬弄着民间小乐器、小道具,载歌载舞,体验着中华民间艺术的美,增强了幼儿民族自豪感。在体育活动区,可以投放“高跷”“滚铁圈”“跳绳子”“踢毽子”“风车”“赶小猪”“跳房子”“跳皮筋”,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了基本动作,提高了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培养了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 二、纳入主题活动 将民间游戏融入到主题活动中,即主题活动与相应的民间游戏结合。如大班主题活动“我是中国人”中,在民间游戏“跳房子”的基础上,教师设置数字的格子方块和中国的名胜古迹的图片,让幼儿选择设计房子,自由创造大胆跳,看谁的花样多,这样一来便引起了幼儿的好奇心,同时,不受任何约束和抑制,按自己的意愿进行活动,使幼儿的自信心得以增强。于是,有的幼儿边跳格子边造房子,有的看格子上的数字跳,有的两人轮流跳,有的根据图片跳,边说边跳,既学习了有关数的知识又对我国的名胜古迹有了了解。又如主题活动“秋天里”,教师将民间游戏“弹球”与秋天的水果结合起来,幼儿用各种方法将球打进果树中,滚着玩,用脚踢,抛球落地,摘到了各种果子。 三、纳入其他一日活动 1.纳入晨间来园活动 来园是幼儿愉快地开始一天生活的关键。每天早上,幼儿三三两两陆续来到幼儿园,老师为孩子们在活动区角准备了许多适合桌面活动的游戏材料,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可以一个人玩也可以和同伴一起玩“挑棍”“弹蚕豆”“烟盒三角块”“抓籽”等游戏,可以发展小肌肉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 2.纳入晨间户外体育锻炼活动 户外晨间锻炼的游戏很多,如跳橡皮筋、跳竹竿、跳绳、踢毽子、滚铁环等。幼儿可以根据自己意愿自由寻找游戏伙伴,自选玩具、自选玩法或自己商量制定游戏规则、改变玩法。这些游戏运动量较大,除了发展动作、体能还可以培养幼儿交往、谦让、合作的精神。 3.纳入集体教育活动 集体教育活动中主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班级实际情况按教学目标选用适当的民间游戏。如中班上学期健康教育目标之一是“在一定范围内四散地追逐跑”,我们就选择“荷花荷花几月开”“猫捉老鼠几更天”等游戏。生动有趣的游戏,使幼儿在愉快的嬉戏中发展了跑的动作。 4.填充零散时间和过渡环节 一日活动中有许多零散的时间,如:幼儿课间、饭前饭后、离园前等各环节过渡时,我们可选择一些不受时间、场地限制,玩具携带方便,便于收拢的民间游戏,穿插在零散时间中进行。如“挑花线”“找东西南北”“蚊子叮人”“石头剪子布”等。这样不仅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过渡自然,管而不死,活而不乱,同时减少了排队等待时间,也做到了动静交替。 5.开展混班游戏活动 民间游戏可以自行选择玩伴,小班、中班、大班里开展全开放的混班自选游戏,让幼儿自由选择游戏伙伴,让他交到了更多的朋友,也让他在这样的交往中提高了交往能力。民间游戏在各区的开展,不仅丰富了幼儿游戏的内容,拓展了幼儿游戏的空间,为民间游戏与幼儿的一日生活的结合拨到了可行的路径。 在运用民间游戏还应注意几个问题: 一是在搜集、改编民间游戏时,应该注意游戏的科学性、思想性和教育性。大多数民间游戏配有童谣和儿歌,这些童谣和儿歌中包含了许多关于自然和社会的知识,还囊括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可以扩大幼儿的知识面。当然有些民间游戏中的儿歌也存在不少的迷信、过时、不正确的知识,需要加以筛选和改编,赋予其时代的新内容,使幼儿在玩乐中接受新知识,吸取新信息。 二是由于民间游戏产生在民间,流行于口头,存在着时代和地方的局限性,因此在对搜集到的民间游戏进行改编时,对不符合时代精神、不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地方应加以改进,或者重新编写,赋予新的含义,并使之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如:在教民间童谣“小儿戏具谣”时,最后一句是“杨柳芽,打拔”。打拔是一种民间游戏,孩子们没听过,也没玩过,不易理解,我就把它改成“杨柳长,转花墙”。并解释说,转花墙就是转陀螺,陀螺上面的颜色是五颜六色的,转起来很漂亮。陀螺孩子们都见过,易于理解。 三是运用民间游戏时,应该注意针对性、灵活性和适度性。在具体运用民间游戏时,应针对幼儿的不同年龄特点,一日活动中的不同时间、不同条件和幼儿的需要,以及不同幼儿的发展水平选择适当的、不同内容的民间游戏,以促进每个幼儿的发展。 四是在组织幼儿民间游戏时,还应该注意安全性。对于幼儿民间游戏的动作设计、场地的选择、玩具的使用与制作等方面,都应该加强安全性检查。
浅谈民间体育游戏的设计与组织原则
民间体育游戏是为了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让幼儿掌握各种基本动作的技能、技巧,锻炼幼儿身体、促进身体各机能发展以及增进健康。民间体育游戏具有竞争色彩,幼儿通过努力可以不断达到更高的竞技水平,通过胜负的差异,体验成就感与荣誉感,在享受成功与胜利的愉悦的同时,不断增强和发展自信心,从而形成锐意进取、机智勇敢的良好个性品质。民间体育游戏除了锻炼之外,还具有多样性、随意性和浓厚的趣味性、竞技性,它丰富了当代儿童游戏的内容,满足了儿童自由游戏的愿望。因此,民间体育游戏有着不同于体育活动的独特的设计思路与组织方法。
一、民间体育游戏必须贯彻灵巧性原则
民间体育游戏设有发展幼儿灵巧机能的内容和机制。这是针对幼儿机体能力的发展需要提出来的。学前儿童的走、跑、跳、投掷、攀爬等基本动作虽已基本成形,但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都比较差——即缺乏灵巧性,动作的整体形态还显得较为笨拙。通过设有灵巧训练内容和制约机制的民间体育游戏可以提高幼儿的神经系统对肌肉的调节作用及其对精细动作的控制能力,使幼儿的各项基本动作的发展逐步朝着准确、协调、熟练的方向转化,从而形成正确、合理的动力定型。灵巧性原则要求民间体育游戏的设计必须有机动应变的可行性存在。如民间体育游戏“老鹰抓小鸡”中的躲闪动作等,都属于含有机动、应变制约机制和相关运动能力的训练内容。灵巧性原则还要求多安排或穿插进行有益于发展幼儿精确能力、协调能力的游戏内容,如拍球计时赛、过独木桥、跳格子等等。
二、民间体育游戏必须体现智慧性原则
民间体育游戏过程能够体现幼儿智慧的闪光点。通常在民间体育游戏中,都存在一个怎样完成游戏才能做到最快、最好,或者请幼儿自己讨论设计不同的游戏玩法、编游戏歌谣等。故意给幼儿留下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考空间,有利于促使幼儿积极开动脑筋,以最佳的方式完成游戏。民间体育游戏也只有体现出较多的智慧性,才有可能显示出较多的趣味性。而“好玩”则是促使幼儿积极参与体育游戏的一个重要的内在驱动力。
为了更好地体现智慧性原则,教师在设计民间体育游戏的过程中,应该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多地留有完成游戏的多种方法的选择余地,这样就能不断地开拓幼儿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智力水平。如果说一种民间体育游戏只有一种玩法,就很难说它是一则好的民间体育游戏,同样是“跳格子”、“打沙包”、“贴膏药”,就应该有不同的“跳”法、“打”法和“贴”法。这正是民间体育游戏的价值所在。
三、民间体育游戏必须坚持教育性原则
民间体育游戏具有浓厚的竞技性、趣味性,除了能发展、完善幼儿精细动作和局部机能之外,更能在心理上使幼儿体验各种感受:或成功,或失败;或欢乐,或痛苦;或希冀的实现,或期望的落空。民间体育游戏的教育性原则主要体现在培养幼儿自信、自强的品质和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等优良道德风貌的塑造上。一个好的民间体育游戏应该既能表现个人价值,又能体现集体力量。为此,在设计民间体育游戏时,教师应有意识地把个人项目与集体项目有机结合在一起,既不搞单一的个人项目的游戏,也不搞纯粹的集体项目游戏。换句话说,所有表现个人技能的游戏最好都用组队的方式来进行。这样既能显示个人的价值,又能体现集体的力量,使幼儿在获得成就感(或产生失落感)的同时又能切实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强大,感受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以利于互助观念和集体荣誉感的形成。
四、民间体育游戏必须强调安全性原则
安全第一是学前教育工作中各项具体活动的普遍要求。在民间体育游戏的设计、组织过程中应强化安全第一的思想。民间体育游戏具有竞争、竞技和趣味性强的特点,有一定的激烈程度和完成难度,幼儿参与的欲望一般都比较强烈。这就使得幼儿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比较容易“忘乎所以”,会不同程度地产生一些激动的情绪,再加上有允许自由发挥来完成游戏的余地,因此每个幼儿完成游戏的过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老师也就无法完全事先预料游戏过程会发生什么事情。这就要求教师准备工作想得周到一些,以便防患于未然。比如,游戏要求的场地、设施没有任何尖棱角和较硬的物体,不会产生撞击,不会因摔跤而造成伤害等等。这就要求游戏应在有草坪或有木地板上进行;应采用质地轻柔、棱角圆滑的材料或塑料、橡胶、泡沫、海绵等制作的游戏道具;游戏材料的立体高度不能太高,坡度不能太陡,诸如“独木桥”、“跷跷板”、“平衡木”之类的安装设计高度离开地面十五——三十厘米即可;民间体育游戏还要特别防止人为的伤害。因为有时在比赛的过程中幼儿之间难免会发生一些矛盾冲突,教师应及时进行疏导、调解,简要地说出正确的行为方式,让他们及时化解矛盾,继续游戏,直至完成。
五、民间体育游戏的指导必须强调科学性原则
要尊重儿童是独立的个体。儿童有主动活动、自由活动和充分活动的机会和权利。游戏对于幼儿之所以魅力无穷,是因为幼儿的自主性可以在游戏中得到充分体现和发挥。在民间体育游戏中,随意性较强,幼儿可以自主的支配控制自己的行为。游戏是幼儿学习的一种独特途径和方式,是他们认识世界、发展自我的媒介。我们应为幼儿提供充分活动的机会,确保民间体育游戏的时间和空间,依据游戏计划,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游戏材料,是保证幼儿充分活动的物质条件。
要尊重儿童是完整的个体。儿童除了有健全的身体外,还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必须高度重视其身体、认知、品德、情感、个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要实现对民间体育游戏的有效指导,关键是要处理好师生关系。要学会识别孩子的情感并接受他们的情感,营造起一种宽松和谐的人际环境和心理氛围,让他们无拘无束地游戏,使他们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增强对民间体育游戏的兴趣,使他们在游戏中树立自信心和自尊心。在游戏中应用提问或建议的方法去影响幼儿的游戏行为,而不要一味地命令或责备他们。
要尊重儿童是正在发展中的个体。儿童除了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外,还存在发展的个体差异,应遵循其身心发展规律,承认个体差异,充分发掘其潜能。儿童是发展的、能动的主体,在游戏中,要相信他们自身具有巨大的潜力。在游戏中,教师应成为幼儿游戏的“援助者”和优异环境的“创造者”。由于受遗传、环境、生理特点等因素的制约,每个幼儿在发展上都有其个性特点。在组织和开展民间体育游戏时,通过观察,了解不同年龄幼儿有哪些生活经验,感兴趣的是什么,最乐于干什么,为他们提供最佳的游戏环境。
浅谈游戏在我园的实施
导读:《幼儿园指导纲要》明确指出:“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
《幼儿园指导纲要》明确指出:“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而幼儿园又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因此,有效的游戏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以往的游戏活动中,在评价这一环上,还做得不尽人意,大部分都由教师充当评价的主角,幼儿只是被动地应答或静静地坐着听,评价的内容也很保守,趋向于一种模式化的“套路”,一般会评价游戏中幼儿是否能遵守一定的游戏规则,是否能坚持到底,是否能有效地使用材料,是否能与他人合作等。这种评价不能体现《纲要》中“评价的目的是了解幼儿的发展需要,以便提供更加适宜的帮助和指导”,“平时观察所获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幼儿行为表现和所积累的各种作品等是评价的主要依据”的精神。为此,我们尝试以幼儿游戏成果为抓手,通过合理的激励方式,最大程度地满足孩子自我实现的需要,使他们真正体验成功的快乐,让每个孩子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具体的操作策略是:
1.作品交流法;在一般的教学活动,特别是美术活动中,老师们总会把孩子们的作品放在作业角上展示欣赏,以此来进一步激发孩子们的美术兴趣。而在游戏活动中,这种评价方法用得很少,一来因为老师们认为幼儿游戏作品很“粗糙”“简单”,有的甚至“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不值得一展。二来因为幼儿游戏作品五花八门,种类繁多,展出来也是“乱七八糟”,不值得一看。但当我们在活动室开辟游戏作品交流台,让所有的孩子把作品放上去以后发现,这种观点只能说明老师还没有真正了解孩子的需要,其实不论在大人眼里是多么“不象”,多么简单的东西,都无不凝聚着孩子们的智慧和“心血”,而且每一件小小的作品,孩子都能讲出一个精彩的故事。比如:在玩泥游戏后只见朱×小朋友小心翼翼地捧着一个“我们左看右看不知道是什么”的泥疙瘩,迫不及待地放上了交流台,并兴致勃勃跟小伙伴讲开了:“喂,你们知道,我做的是什么吗?告诉你吧,这上面高高的是两个山峰,一个大,一个小,中间还有一条瀑布流下来,这下面的是我和哥哥在那里看瀑布……”听着他滔滔不绝的话语,再看看他脸上始终洋溢着的幸福与满足的笑容,我想,这是其他一切言语评价所无法实现的。采用这样的评价方法,面向全体幼儿,即使能力弱的幼儿也有了展示作品的舞台,他们一有空就自发地去看作品、评作品、介绍作品,以此激起了幼儿再游戏的极大热情。
2.表演展示法;对于一些比较大的,幼儿可以直接演示的游戏成果,我们则让孩子们自己做模特,进行表演展示,以此达到肯定激励的目的。比如:在“OK服装厂”游戏中,小朋友想办法用各种废旧物品,制作了许多非常有创意的服装;有树叶做的印第安人装,红方便袋做的公主裙,塑料扎线做的超短裙,稻草编的披风,还有水果装、酸奶装、纸筒装、光盘装(这些服装分别以水果、酸奶瓶、挂历卷成的纸筒、废弃光盘为主要装饰物)……这些成果如果仅仅把它放在陈列台上,它只是一个静态的观赏物,而当孩子们穿上自己制作的服装,上台表演时,此时的服装因为变成了表演的道具,而创设了另一个游戏契机。伴随着欢快的音乐,在强烈的自豪感的作用下,孩子们的一个微笑,一个亮相,一个转身,都显得那样的沉着自信,更有一些孩子在大胆地与你对视,在她的眼神中,我们能读到的是“你看我行不行?”“我的服装美不美?”……由此可见,这种评价方法,不光最大程度地通过孩子的自我表现、自我展示来达到自我激励的目的,而且还把一些潜在的游戏资源充分挖掘出来了。
3.大小互动法;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缺少与之分享快乐和忧伤的兄弟姐妹,他们几乎没有体验过因为帮助了弟妹而获得的成就感,也没有因为有有求必应的大哥大姐而感到的自豪感。因此,我们尝试在作品是孩子们爱“吃”的一类游戏结束后,将游戏成果作为一种有效的媒介,通过大小互动,达到激励发展的目的。如:在游戏“苗苗冷饮店”后,门市部的冰柜中,放了许多小朋友做的诱人的“棒冰”、“冰淇淋”、“蛋筒”……当老师提议,请小朋友把自己做的冷饮送给小班的弟弟妹妹时,个个喜形于色。在送的过程中,他们还不厌其烦地介绍着自己的作品:S大:“小妹妹,你知道这是什么棒冰?”S小:“不知道。”S大:“这是香蕉棒冰。”(边说边剥开外面的包装纸,S小看到了香蕉形)。S小:“哦,香蕉棒冰。”S大:“我的香蕉还没长熟,所以是绿色的。”S小:“我喜欢吃黄香蕉,不喜欢吃绿香蕉。”S大:“那明天我做一支黄香蕉棒冰送给你。”S小看着诱人的“香蕉冰棒”忍不住想用舌头舔一下。S大连忙说:“这是假的,不能吃的,你可以用它去喂娃娃。”……回到教室后,小朋友还在兴奋地交流着:“那个小朋友叫我哥哥了。”“那个小妹妹很喜欢我做的冰淇淋。”“明天我再做一个更好玩的孙悟空棒冰送给他。”……从孩子的谈话中,不难看出,孩子们既有为人哥、为人姐的喜悦,又从小弟妹的需求中找到了自己作品再发展的目标,而这些均来自于游戏成果,这种评价方式不仅使幼儿的情感需要得到满足,而且使游戏成果成为动态的、大小互动的纽带。
4.问题发展法。我们认为:幼儿游戏成果不仅包括一些显性的可视性很强的东西,其实还包括一些隐性的内容,比如能力的提高等。而在诸多的能力中,最突出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在游戏评价时,常常会这样问:“今天你们在玩的时候,有没有碰到困难?该如何解决?”当孩子们提出问题,大家讨论,合理解答后,老师给予充分的肯定,以此促进形成再发现、再解决、再提高的良性循环。如:在区域游戏“农家娃娃乐”中,几个孩子想为饲养场的小兔造一座小房子,于是他们就用废弃的纸箱,撕去上下两面,做成房子的四面墙,然后还想给小房子加一个顶,因为一个孩子说,没有顶,如果下雨,小兔会淋病的。但是他们东找西找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材料,针对这种情况,老师不是直接告诉他们,而是“看在眼里,计在心上。”当游戏结束进行评价时,老师问:“小朋友,今天在玩游戏时,你们碰到了什么困难?”那几个小朋友争先恐后地讲出了难题,于是老师引导全体小朋友进行讨论。有的说,可以用塑料袋做顶(但很快有人反对,说塑料袋不透气,小兔会闷坏的,而且塑料袋太轻,会给风吹走);有的说:找一块旧布盖在上说:布不透光,太暗了)……最后大家讨论决定下次玩的时候,将竹竿用橡皮泥固定在纸箱上,再将稻草编成草帘盖在上面,这样既可以避雨挡风,而且又透气透光。(此时幼儿已玩过“农家娃娃乐”游戏,好多小朋友在玩草区和竹制品区玩过好几次了,他们已经积累了一些有关草、竹竿的游戏经验)。应该说他们的想法还是很可行的,对于幼儿能发现问题,引起争论,解决问题的现象,老师给予充分的肯定。于是好多小朋友都提出下次也想为饲养场的别的动物盖房子的想法。这样一来,不光使幼儿从以往的游戏经验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合理方法,而且使游戏的主题向着幼儿向往的的方向进一步发展了。
浅谈民间游戏的特点及对幼儿的教育价值
论文:浅谈民间游戏的特点及对幼儿的教育价值
【摘要】游戏作为一种广泛存在的社会生活现象,积淀着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是幼儿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将伴随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在我国民间流传着许多具有浓厚生活气息,风格各异的游戏,我们把它叫作民间游戏。这些民间游戏有着浓厚的趣味性,广泛的传承性和独特的文化性。能给人们带来许多童年的欢乐!但不少人认为,玩民间游戏太土气、太落后,这是对民间游戏的曲解。民间游戏是民族传统,也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这些丰富多彩的游戏不仅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而且能增长幼儿的知识,开发智力。本文将从民间游戏的特点出发就其对幼儿的教育价值这一问题从六个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民间游戏;特点;幼儿;教育价值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现代化科技社会的形成,我们生活的空间慢慢地被人为科技的成果及产品所包围。城市儿童被现代化的物质所俘虏,他们经常抱着手机、电脑玩游戏,对最常见的乡土人情一无所知。他们需要更多的户外游戏,更多的与同伴一起游戏的机会。而民间游戏作为民族文化的遗产,来源于民间的现实生活,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在漫长的历程中创造、流传下来的,具有浓烈的民族特色和乡土气息。它们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扬和发展,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开展民间游戏不仅能满足不同年龄、性别和不同性格的儿童的需求,更能充实现代幼儿的生活,促进幼儿全方位和谐健康的发展。
一.民间游戏的特点。
(一)文化性。
民间游戏作为我国民间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源远流长,在伴随着一代又一代儿童成长的历程中,得到流传并发展。不同民族在继承发展民间游戏时,都进行了民族文化的浸润,因而不同的民族又有各自的民间游戏。如“跳竹竿”、“斗牛”等游戏反映了湖南湘西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和民俗民风;“赛龙舟”体现了湖南的历史文化;苗族有“吹笙”、“打鼓”的游戏;汉族有“拔河”的游戏。这些不同民族的游戏渗透着不同民族的文化,也体现着不同民族的文化色彩。
(二)传承性。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游戏,这些游戏的继承和发展无需孩子们进学校获得,也不需要从书本上获得。往往是在生活中,通过长辈传授给晚辈,哥哥姐姐自发的传授给弟弟妹妹。这样世代相传,广泛流传,经久不衰。如:“滚铁环” 、“放风筝” 、“荡秋千”等等游戏,它们靠的就是民间自然传承,这种传承的自身力量是惊人的、强大的。
(三)趣味性。
幼儿民间游戏之所以得以流传下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它具有浓厚的趣味性,符合孩子的年龄特征,顺应孩子的自然天性。没有趣味性的游戏幼儿不会感兴趣,更不会集中注意力去玩。幼儿民间游戏的内容一般较生动具体,形式也非常活泼、轻松,许多游戏中还配有节奏明快、朗朗上口的儿歌和口令,儿童在游戏中边玩边吟唱。情绪较为愉快,始终处于欢乐之中。而这种趣味性往往反映在游戏的内容、形式及过程中。例如,“跳皮筋”可以边说儿歌边跳,玩法上可以从一根到两根、三根。再如“烟盒三角块”,其中好看的图案、扇的动作和纸盒摔在地上发出的声音都给幼儿带来了乐趣。还有“丢手绢”幼儿玩起来很兴奋,热情高涨。都希望自己悄悄抓到对方,但生怕自己被抓到。这些民间游戏始终给人一种回味无穷的感觉。
(四)随意性。
1.使用材料的随意性。
民间游戏的玩具简便、廉价,一般都来自日常生活、自然的材料及半成品,有的游戏没有玩具可以用替代物。如几颗石子,几个小沙包,即可玩“抓棋子”的游戏;几粒木珠或几颗废旧纽扣串起来,便可玩“跳格格”的游戏等等。这些石子、沙、废旧物品等材料,价廉物美,许多是不需要花一分钱的。并且,由于这些材料没有固定的形式,不表现某一具体的物品,儿童在游戏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象,随意将材料进行加工和改造。如游戏“击鼓传花”,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将“传花”改为“传书”,鼓声停止后,图书传到谁的手里,就由谁给大家讲故事。
2.游戏组织的随意性。
民间游戏的开展灵活性很大,不受时间、空间、场地、人数、形式的限制。不管是室内还是室外,无论是在寒冷的冬天还是在炎热的夏天民间游戏都能开展。甚至在许多零散的时间比如:在幼儿来园、离园、饭前、饭后这些时间里,民间游戏都可以穿插进来,使幼儿一日生活始终充满欢声笑语。而且民间游戏的组织形式也很随意,可以是一个幼儿单独玩也可以多个幼儿一起玩。如:民间游戏“翻花绳”,幼儿单独玩用自己的双手,或缠或绕,或穿或挑,最后经过一个脱胎换骨般的关键性翻转,把缠绕于双手的线绳在手指间绷出花样来,造型于空中。双人挑则需要搭档紧密配合,你挑一回,我挑一回,几个回合下来,完成一个比较复杂的造型。如果两个人配合不到位,就可能在换手间造出一团乱绳,游戏就这样终止了。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可见,游戏在幼儿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民间游戏种类繁多,根据不同标准有室内游戏、庭院游戏;又可分为音乐游戏、体育游戏、美术游戏;从游戏性质上分有智能游戏、体能游戏以及智能与体能结合的游戏。还可分为个人游戏和集体游戏,更多情况下它是一种综合活动。就幼儿教育来说,民间游戏对幼儿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极其有效的作用。
二、民间游戏的教育价值。
(一)民间游戏有利于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
1.民间游戏有助于幼儿口头语言的发展。
民间游戏内容简单,易学易会,其配有的儿歌,趣味性强,有节奏感,为幼儿提供了语言表达的环境,对于发展幼儿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具有特殊的价值。首先,对于幼儿来说,不仅仅是要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更重要的还在于说话胆量的锻炼。在民间游戏中,幼儿处于放松的状态,心理上没有压力,可以大胆的说话。其次,在民间游戏中,有丰富的“说”的材料,可以使幼儿有说的内容,有想说的愿望,大大提高了幼儿口语发展的速度和效率。最后,在游戏中同伴之间需要交流,这也迫使他们互相表达。如:“网鱼”游戏中:两个孩子双手互搭成网,其余孩子成一列,从网下钻过,边钻边唱儿歌:“一网不捞鱼,二网不捞鱼,三网捞条大尾巴鱼。”游戏“熊和木头人”中则当熊前行时有“山山山,山上有个木头人,三三三,三个好玩的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的儿歌唱念。又如游戏“老鹰捉小鸡”中则有“老鹰天上飞,小鸡地下跑,老鹰捉小鸡,就是抓不到。”等等。这些儿歌地念唱均促进了幼儿口头语言的发展。
2.民间游戏有助于幼儿智力的发展。
高尔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游戏乃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途径。就是说,通过游戏,幼儿的知识得到丰富、能力得到发展,再运用这些知识及能力来感知认识世界。事实的确如此,有的游戏如讲故事、演节目,可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表演能力;有的需要动脑筋的游戏,则可以使幼儿的思维、想像、创造力得到进一步发展。如“翻花绳”游戏,如何翻绳能给对方造成难度,又有利于下一步自己如何翻好,因此幼儿要动脑筋、理思路。又如游戏“滚竹筒”,幼儿在活动中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将“竹筒”改为“轮胎”进行滚动,玩出了许多让人意想不到的新玩法。再者幼儿参与游戏的过程也是一个巩固和丰富知识的过程。如游戏“荷花荷花几时开”以一问一答的形式进行,不但训练幼儿的记忆力、反应能力,又使幼儿懂得月份的排列顺序和荷花开放的时间,在说说玩玩中,让幼儿又快又好地接受了知识。随着这些游戏的开展,幼儿的知识水平一定会有新的提高。
(二)民间游戏有利于促进幼儿身体的发展。
1.民间游戏有助于幼儿动作的发展和体质的增强。
大多数民间游戏多选择在户外活动场地进行,这样可以使幼儿尽情地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呼吸新鲜的空气,沐浴充足的阳光,促使幼儿机体的健康成长。例如:在草地上“推小车”,在泥地上“跳格子”、“跳皮筋”,在花园里“捉迷藏”。孩子们沐浴在阳光雨露之中,顽强的接受外界的变化,促使幼儿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的功能得以提高,增强免疫力。幼儿在多次的游戏中不仅使走、跑、跳、钻、爬、立、挥臂等大动作得到全面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小肌肉群及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例如:“跳绳”、“老鹰抓小鸡”、“投沙包”、“荷花荷花几时开”等游戏都可以发展跑、跳、投、躲闪等动作。又如:“翻花线”游戏,用一根绳子,经过幼儿的小手绕,勾、拨、翻后,可以变成好多形态的物体,这样可以锻炼幼儿的小肌肉群。还有游戏“抓棋子”、“弹球”等有利于发展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这些民间游戏不仅可以促使幼儿骨骼肌肉的发展,锻炼他们的运动技能和技巧,而且还可以促进内脏和神经系统的发展,从而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据统计,奥林匹克运动中有90%竞赛项目源于民间游戏。可见,民间游戏对于发展幼儿动作和增强幼儿体质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2.民间游戏有助于培养幼儿对体育的兴趣,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
民间游戏本身具有浓厚的娱乐性,深受幼儿喜欢。因而其中存在的体育游戏就会很自然的引发幼儿对体育的兴趣。如具有竞赛性质的“划小船” 、“拔河” 、“滚铁环”等游戏,虽然有时会面对失败,但幼儿经过反复体会失败,更能体验成功的喜悦。另外民间游戏中有许多有形的、无形的约定俗成的游戏规则,幼儿因想参与游戏就会极尽力量去控制自己的行为,遵守规则,从而形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如经典的游戏“老鹰捉小鸡”:一人扮老鹰,一人扮母鸡,其他人扮小鸡,在母鸡的翅膀保护下,小鸡们一个一个紧紧抓住、躲闪,保护队尾的小鸡不被鹰老抓走,而老鹰只能抓队尾的一只小鸡。如果老鹰随意抓小鸡,不守规则,就会免去参加游戏。为了参加游戏,幼儿只能遵守游戏规则。
(三) 民间游戏有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1.民间游戏可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形成。
民间游戏所独具的特点,促使幼儿形成分享、合作、助人、谦让、遵从等亲社会行为。在游戏中,每个幼儿自然的更换角色,也会自然的产生“领袖”,自然的淘汰“领袖”。因此幼儿必须克服任性、独尊、娇惯等不良习性,学会协调与组织、团结与协作、援助与服从、理解与宽容等,在游戏中孩子们情绪高涨,乐而不厌,形成有益的责任感和集体意识,才能更好的融入集体、参与游戏。
2.民间游戏可促进幼儿合作交往能力的发展。
富有情趣的民间游戏对幼儿具有很大的诱惑力,但这些游戏一般都需要若干幼儿共同合作才能进行,为了参加游戏,游戏时幼儿必须相互协调、合作,学会自己解决矛盾,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同时,在游戏中,每个幼儿自然的更换角色。 因此幼儿必须形成有益的责任感和集体意识,才能更好的融入集体、参与游戏。这样无形中就培养了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如一大群幼儿手拉手玩“卷炮竹”、“炒盐豆”;用一块小瓦片玩“跳房子”;用四只小米袋玩“拾子”等,这些幼儿特别爱玩的民间游戏都是需要至少两名幼儿参加的,幼儿可以从中满足合群的需要,形成自然的游戏伙伴关系。又如游戏“两人三足”,它是一个合作性的游戏。幼儿必须找一个乐意与之合作的游戏伙伴,并在游戏开始前商议两人应如何行走,先出哪只脚,每步应该迈多大?游戏开始时必须同心协力,动作协调一致,才能顺利完成。这样,幼儿通过默契配合、共同协商、并肩作战,大大提高了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为现今的独生孩子提供了发展社会性的良好时机。
(四)民间游戏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和积极的情感。
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良好个性的形成对人的一生起着积极作用,良好的个性是人成功的基础,许多民间游戏可培养幼儿的耐心和心理承受能力。如游戏“炸碉堡”,做碉堡的孩子知道要与同伴合作游戏外,他还必须克服自己的冲动,学会忍耐、等待,与他人轮流游戏。而在奔跑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互相碰撞的现象,要及时道歉、原谅对方等等。当幼儿在游戏中面临失败时,要学会承受失败和挫折给他们带来的不安,分析自己的不足,克服自身的弱点,继续参加游戏。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学会自我控制,锻炼了抗挫能力,增强了明辨是非、正确评价的能力,形成乐观、开朗的性格。同时,内容生动、形式多样、轻松活泼的民间游戏,能让幼儿在游戏中充分享受到自由。幼儿没有任何干预,没有心理压力,情绪是放松的,他们自娱自乐,敢于大声说笑,大方的表现,大胆的想象。他们随时随地、自由结合,不用任何道具就玩得很开心。这说明民间游戏为幼儿创设了良好的情绪环境,使幼儿跨越了情绪障碍。因此,民间游戏的开展过程,可以说是幼儿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心理和积极情感的过程。
(五)民间游戏有助于促进幼儿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
幼儿民间游戏常常贯穿于歌舞之中,在载歌载舞时,幼儿能感受到韵律美、节奏美。如“丢手绢”“套圈儿”“找朋友”等游戏。另外像一些折纸、剪纸、泥塑和面塑、编织、刺绣等游戏,幼儿在游戏中能借助于生活和劳动中生动直观的感性形象,受到潜移默化的审美教育的影响,提高幼儿表现美的能力。
(六)民间游戏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造。
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民间游戏本身有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市民气息,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它产生流传于某一地区的人民群众中,受这个地区群众生活、生产的影响,也反映体现这个地区的世态人情、风俗习惯和文化意识,在产生和流传过程中,会或多或少的流下时代的烙印。如“舞龙灯”表达了广大人民美好的喜庆祝愿,“赛龙舟”则是人民为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在端午节划龙舟撒粽籽的基础上演变发展而来的,游戏的本身体现了浓烈的爱国情怀。幼儿在游戏中,可以了解和加深对本地风俗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感受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由此激发幼儿爱家乡爱劳动人民的情感。使幼儿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充满人文情趣。因此作为后来人应当传承与创造民间游戏,这是对民族文化的尊重更是对民族文化的继承发展。
总之,民间游戏对幼儿是一种“快乐的教育”,是促进幼儿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良好伴侣。民间游戏不仅丰富了幼儿的游戏生活,更重要的是幼儿在这些民间游戏自由、轻松的玩耍过程中,促进了能力和个性的发展。愿我们的民间游戏之花越开越美,愿我们的孩子健康成长。
浅谈游戏在幼儿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游戏在幼儿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幼儿园英语教学已越来越被社会、家庭、父母所重视,而针对母语为汉语的幼儿这一特殊的接受教育群体来说,由于受到年龄的限制,要接受一门新的语言,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在课堂中应有言语的不断再现,让幼儿能牢固记忆其发音和相关的意思;其次,幼儿所处的年龄段其最大特点就是注意力极易分散,课堂上需要老师不断提醒。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是最被幼儿接纳的活动之一,也会在幼儿园英语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把游戏运用于教学活动,能增加幼儿的学习兴趣,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幼儿园英语教学应尽量让幼儿把学习语言活动作为一种游戏,通过组织各种游戏活动,让幼儿以动作、表情和语言等形式参与活动,使他们在动身体、动手、动口的活动中感受英语、学习英语、运用英语。
关键词: 游戏 幼儿特点 英语教学 运用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世界已经变成了一个“地球村”,英语已成为“地球人”必备的交流工具,也成为现代人自我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幼儿园英语教学已越来越被社会、家庭、父母所重视,幼儿从小学好英语,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已成为大家的广泛共识。幼儿教育强调对幼儿进行德、智、体、美、劳全面教育,各个方面的教育应相互渗透,相辅相成,促进幼儿整体发展。母语为汉语的幼儿是一个极其特殊的接受教育群体,有着其年龄特有的特点,比如好动,理解和接受能力相对薄弱,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等,要接受一门新的语言,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幼儿园的英语教学与其他教学截然不同,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只按一般教学规律进行生硬的灌输,让幼儿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忽视幼儿的年龄特征,那这样的教学不会取得成功,幼儿也会产生抵触的情绪,对英语感到厌烦,甚至于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学习。“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幼儿在游戏中掌握符号技能,发展想象力,理解人的行为意义,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我们教师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应当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把游戏运用于教学活动,来增加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在学中玩,玩中学,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学习,接受外来语,满足其求知欲。
一、游戏在幼儿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
游戏,集自由性、趣味性和假想性于一体,颇受幼儿的喜爱。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是幼儿发展的需要,游戏成为英语教育的手段也是一种必然。幼儿是在游戏中成长,游戏对于幼儿来说,其价值不应该满足快乐上,而应该在满足快乐的同时也获得发展,幼儿通过游戏增长知识和经验,通过游戏获得各方面的发展。语言研究学家表面,3—6岁的儿童具有模仿力强、敢于开口等特点,相当容易学会世界各民族的语言的发音,可以说幼儿在学习外语上有较好的天赋。因此,将游戏作为教学辅助手段穿插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可起到“润滑剂”作用。它能调动幼儿多种器官参与,让幼儿在看看、听听、闻闻、摸摸、想想、玩玩、写写的过程中学英语。这样,既能避免幼儿年龄上的弱点,又能让幼儿开开心心地学到英语知识,幼儿在教育过程中感觉到学习的快乐。
2. 游戏有助于激发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与热情
兴趣是学习的源泉。由于儿童年龄特征的影响,幼儿的学习更是凭兴趣的,他们对喜欢的东西非常感兴趣,而对不喜欢的东西常常置之不理。在英语教学中,与其他科目一样,以游戏为主线的贴近幼儿生活的英语教学是最适合幼儿的,可以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可以寓教于乐,适合幼儿身心发展,引导和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新《纲要》也提出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础活动。因此,幼儿园的英语教学应以游戏为主线。其特点是:幼儿主动参与,趣味性强,有充分的交往和活动的机会,这正体现了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使幼儿产生极大的参与兴趣,在积极的游戏中学习英语。
3. 游戏有助于创设情景、寓教于乐,促进幼儿英语学习
兴趣与实践相结合,是幼儿学习英语的基石。在英语教学中,创设一定情景,增强趣味性,让幼儿参与活动,是为了更好地学习英语。游戏的运用可以为幼儿创造适宜于他们身心发展特点与需要的幼儿园生活,使幼儿能拥有快乐的童年生活水平。同时,把英语教学贯穿于游戏中,寓教于乐,可促进幼儿积极地参与英语学习活动。在教学中,把学过的单词、短语编成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得到巩固,对课本上的英语游戏进行改编。如歌曲《London Bridge》的游戏是对所学知识的复习巩固。在幼儿掌握这个游戏后,就可以加大单词量,分成蔬菜类和水果类;交通工具类和日常用品类,这样既扩大了复习范围,又解决了游戏的单一性。对一些常用的日常短语,让幼儿扮演角色进行复习,如到家做客、上学、逛公园等形式,这样既复习了短语,又培养了幼儿大胆表演的能力,
4、游戏有助于随机教育,拓展知识,满足幼儿好奇心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他们的好奇心是没有止境的,随机教育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对于幼儿的提问,我总是尽量给他们一个圆满的答复。他们常常会指着一些书本上没有的东西问是什么?用英语怎么说?这时,老师告诉他后,他会自觉、主动地听,并牢牢记住。用非正规教育,有效的使用游戏可使幼儿在自然状态和自我求知的趋动下,获得更多的英语知识。
二、英语教学中游戏设计与运用的原则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游戏是幼儿园孩子的最主要的活动形式,它能调节大脑,活跃神经,缓解疲劳,消除紧张,提高效率,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在英语教学中游戏设计与使用应遵循以下原则:
1.安全性。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幼儿由于自身年龄小,没有安全意识,教师在设计游戏时,首先考虑安全因素,如幼儿是否会碰撞、摔跤,教育幼儿应注意安全。
2.英语性。现在的幼儿园英语教学中,一些教师由于自身英语掌握不足或担心幼儿无法理解而在组织游戏时采用汉语。研究表明,幼儿学习语言遵循“听——说——读”的顺序。他们语言发展是从学习听话和说话,特别是从听话开始的。因此教师在游戏中应尽可能使用英语,让幼儿在其中获得充分的练习听英语的机会,然后再鼓励幼儿大胆地用英语配以动作、表情等体态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3.简明性。由于幼儿理解力水平较低,加之对英语的掌握较少,所以当游戏规则过于复杂时,可能会导致幼儿不能理解游戏规则,进而不能正确掌握游戏,无法进行游戏。所以教师在解说游戏规则时,要尽量用简单明了的英语。或者也可以边说边用动作示范,使幼儿通过教师的肢体语言明白教师所要表达的内容。比如,在讲turn around 的时候,教师可以边说边转,相信幼儿很快就能理解turn around的意思。
4.适宜性。一是要根据数学内容选取适宜的游戏。二是游戏的难易程度要符合幼儿的能力水平。游戏有多种类型,若游戏选取不恰当,则可能事倍功半,虽然游戏过程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并未达到教学目标;如果环节太多,难度太大,势必会降低幼儿的积极性,也会导致一部分幼儿因难度过大而无法参与。如“拼图游戏”只适合用于学习一些物体名词,而不适合于儿歌、歌曲、动词的学习;在教幼儿学完颜色之后,教师可以做一个六面不同颜色的骰子,请小朋友玩掷骰子的游戏,并说出相应颜色的单词。
5.公平性。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往往注意那些对英语掌握较好、学习水平高的那些幼儿,他们参加游戏获得表扬的机会可能比其他幼儿多几倍;而那些性格内向,语言能力较差的幼儿则往往被教师所忽视,造成参与游戏的机会不公平。长此以往,将加剧两极分化,使被冷落的幼儿习惯于当观众,失去学习的热情与信心。因此,教师在组织游戏的过程中,要多关注那些性格内向,语言能力较差的幼儿,多给他们的机会,及时鼓励,使其共同进步。
三、游戏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和开展
(一)游戏的种类及几种游戏的简要说明
游戏的种类多种多样。结合幼儿的心理生理特点和学习内容,在幼儿英语教学中常用的有体育游戏:抓小鱼;益智游戏:摸箱、奇妙的口袋、九宫格、传话比赛、猜猜我是谁;角色表演游戏:光临麦当劳;音乐游戏等。这些游戏既可单独运用于教学中,也可相互包容。
1.英语角色表演游戏
现代幼儿学习英语一般只停留在听与说上。而英语口语有时看似简单的几句话,但翻来覆去地念肯定会让幼儿感到枯燥无味,因此利用游戏教学会让幼儿在学习中玩,玩中学,使他们在自然状态下习得英语。例如:在教幼儿用“Good morning”(早上好)这句话时,可先教会幼儿发音,并让他们了解这话的意思之后,组织几名幼儿,创设一个能用上“Good morning”的环境,然后表演给其他的幼儿看。幼儿在自己创设的情境中很快就能掌握“Good morning”这句简单地英语口语。幼儿对角色表演游戏十分感兴趣,通过动口、动手体验成功,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在快乐中得到发展。
2.英语智力游戏
英语智力游戏包括感知游戏,听力游戏,记忆游戏,猜谜游戏及计算机游戏等,以新颖、有趣的形式深深吸引着幼儿。它能帮助幼儿获得成功而建立自信和产生依靠的情绪,从而更增添学英语的兴趣。例如:在开展《水果》这个主题活动时,教师可以各种水果为道具,开一个水果店。准备各种水果(orange, apple, banana, pear…),然后报一样,让幼儿拿一样,接着问“What’s missing?”让幼儿用英语说出什么东西不见了。此外,可以尝试在幼儿园英语智力游戏中使用多媒体技术,使幼儿的视觉感受和听觉感受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一幅视听立体的英语画面,营造出各种不同的情境,让幼儿从中感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3.英语音乐游戏
喜欢音乐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对音乐的敏感程度,接受能力,领悟能力都比较强。因此,把音乐和英语活动融合起来,借助歌曲和节奏作为英语的载体,就能使幼儿在唱唱、念念、动作中轻松愉快地学习英语,从而培养对英语活动的兴趣。如:“one, two, three”: one, two, three, be quiet, four, five, six, sit down please. 节奏单一,明快,幼儿很快便可掌握内容;此外,在民间流传的民谣、儿歌、顺口溜也是英语音乐游戏的一种很好的表现形式,琅琅上口的民谣、鲜明的节奏和游戏中的生活情趣深受幼儿的欢迎。
游戏
孩子们都比较喜欢模仿老师的每一句语言和每一个动作。这个游戏就是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模仿老师的一言一行。老师怎么说,幼儿就跟着怎么做;老师做什么动作,幼儿也跟着作相同的动作。例如:学习走(walk)、跑(run)、站(stand)、坐(sit)等动词,就可利用这个游戏Follow me walk ,stop Follow me jump, stop Follow me eat, stop Follow me stand up Follow me sit down 教师边说边做,幼儿也边说边做,或教师只做不发音,拿着卡片,幼儿自己发音就能跟上。而且还可以教师拿卡片让一个幼儿做小老师看着卡片带着小朋友一起玩。这个游戏趣味性强,易于参与,每一个孩子都能较容易的、开心的融入该游戏。
5.猜一猜游戏
这个游戏主要是让幼儿来猜某样东西。能猜的东西很多,如数字、颜色、物品等等。比如,对于中班已经学习了句型的幼儿,教师可先出示几句幼儿易于理解的句子:It is red .(出示一张红色的纸)It is cake .(出示一块饼干)It is sweet .(一个小朋友吃到甜东西露出的满意表情)What is this?让小朋友来猜,并用英语回答:“It is apple.”如果幼儿猜对了,再附上两张叶子,一个柄,图上就真的就出现了一只苹果。如果不对就继续猜,直到猜对为止。这个游戏充分利用了学龄前孩子的好奇心来开展教学活动,小朋友们都很乐于做这样的游戏,而在做游戏的同时就掌握了要求掌握的内容。
6.竞赛式游戏
就是在活动中,开展一些个人或小组的竞赛。像看谁说的多,看谁反应快等等。如在桌子上摆出几样物品,老师用英语说出其中一两个物品的名称,请两个孩子来比赛,看谁最先找出相应的物品;或老师出示一张小动物卡片,看那一组小朋友先说出英语名称,就给这一组贴一颗小红星,比比到最后,哪一组的小红星最多,即为优胜组。这个游戏充分利用了幼儿争强好胜的心理,能使幼儿的注意力高度集中。
(二)英语教学中游戏设计与运用的注意事项
在幼儿英语教学中有效运用可把枯燥的语言学习过程变得愉快、轻松,可充分发挥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实现“快乐教育”。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所采用的游戏应贯穿于幼儿学习的全过程,要在幼儿的学习过程中抓住各个有趣的、生动的环节,注重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促使幼儿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处于最佳的状态。
首先,在在新授课阶段,由于教学内容对于孩子来说比较陌生,但陌生就会使孩子产生好奇心。那么,教师在选择游戏时就可以采用一些倾听性比较强、有助于依靠好奇心而记忆的游戏。比如:闪卡、翻卡。就是利用幼儿对内容的好奇,当教师第一次闪卡出示时,就极大地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
其次,在上复习课阶段,教师可以使用一些生动的游戏,使活动气氛活跃、热烈一些,形式也可以采取多种多样。动作游戏、表演游戏、音乐游戏等都可以运用其中。总之,就是使幼儿保持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地参与到游戏中,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比如,复习《Two Little Blackbirds》这一儿歌,可以把孩子的名字改编到儿歌中和幼儿一起创编儿歌。
再次,对于已学过的需巩固的内容,也可以分散到英语活动区,让幼儿在教师的协助或启发下自己主动地一边游戏一边练习,达到强化的目的。比如:英语飞行棋或角色游戏都可以促进幼儿记忆,提高幼儿兴趣。
同时,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选择的游戏应是有所侧重的。对于3岁年龄阶段的幼儿,选择游戏时应注意其直观性、形象性和重复性。对于5岁的幼儿应采用一些具有挑战性、操作性的游戏。
总之,游戏是儿童学习的基本方式和获得发展的最佳途径。游戏给予快乐,由内在动机引发,是相对自由的。只有巧妙的运用游戏才能更好的吸引幼儿,摆脱重复操练的枯燥和乏味,从而更有效地达到教学目的。因此,在幼儿园英语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应以游戏为主线,尽所能创设丰富的语言环境及游戏活动,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培养幼儿英语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幼儿觉得上英语课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只需做做游戏,就能轻松学英语。只有打下这样良好的兴趣基础,幼儿才会产生想说、敢说、愿意说、喜欢说的积极愿望,为他们今后不仅是学习英语,还包括其他方面的学习都产生美好的憧憬。
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价值及运用
整理了关于幼儿游戏专题论文《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价值及运用》,希望对幼儿学习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地提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同时幼儿园还必须保证幼儿每天两小时的户外活动。上海市南汇县托幼办和该县周浦镇澧溪幼儿园一起,以民间游戏作为突破口,把它引入幼儿园教育中,开展了系统的民间游戏教育。我们通过三年来的实践发现,民间游戏不仅具有促进儿童多方面发展的价值,而且还有助于幼儿园教育的管理。
一、民间游戏特点的分析 民间游戏渊源流长,一般较难确定某一个游戏形成的确切年代,也无从考证其作者。由于游戏是儿童的天性,不论什么年代,儿童总是在游戏中成长。经过一代又一代的流传和发展,儿童的民间游戏成为我国民间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其他形式的游戏相比,幼儿民间游戏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幼儿民间游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地方特点。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都有各自的幼儿民间游戏。由于民间游戏所表现的内容往往是人们日常的生活,并且游戏中所配的儿歌一般是当地的语言,这些都使得民间游戏具有相当明显的民族性和地方性。
2.幼儿民间游戏具有易学、易会、易传的特点。幼儿民间游戏是民间孩子们自己创编的游戏活动,儿童在民间游戏的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 从游戏的选择、角色的分配、玩具材料的准备,到游戏情节的发展,都由儿童自己来完成,这就使游戏符合儿童特点。因此这些游戏对于儿童来说,就显得比较容易学会,也易于流传。
3.幼儿民间游戏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娱乐性的特点。幼儿民间游戏之所以得以流传下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它具有浓厚的趣味性和娱乐性,这使得儿童在自发的状况下也乐于游戏。幼儿民间游戏的这种趣味性往往反映在游戏的内容、形式及过程中。 幼儿民间游戏的内容一般较生动具体,形式也非常活泼、轻松,许多游戏中还配有节奏明快、朗朗上口的儿歌和口令,儿童在游戏中边玩边吟唱,情绪较为明快,始终处于欢乐之中。
4.幼儿民间游戏的开展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它一般不受时间、空间、人数、年龄等条件的约束,不要求有整块的时间,也不苛求场地的大小。不论何时何地,只要儿童想游戏,愿意玩,就可以在走廊、活动室的一角、花园、操场或家里,利用点滴的时间自由地玩耍。
5.幼儿民间游戏的玩具材料具有简便性的特点。这一特点使民间游戏能在许多幼儿园中开展。幼儿民间游戏使用的玩具十分简单、廉价,一般都来自日常生活和自然的材料及半成品,甚至没有玩具也可以用替代物。如几颗干核桃,几个小沙包,即可以玩“抓棋子”;几粒木珠或几颗废旧钮扣串起来,便可以玩“跳格格”等等。这些石头、沙、废旧物品等材料价廉物美,许多是不需要花一分钱的。并且,由于这些材料没有固定的形式,不表现某一具体的物品,儿童在游戏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象,随意将材料进行加工和改造。有的游戏甚至只用幼儿的手、脚或身体的某些部位、某个动作就可以进行。
二、幼儿民间游戏的价值 由于幼儿民间游戏的上述特点,使得它在幼儿园教育教学和管理中具有两方面的价值及功能。即有助于促进儿童的发展,有助于幼儿园的教育管理。
(一)幼儿民间游戏促进儿童发展的价值
1.幼儿民间游戏有助于儿童身体的发展。幼儿民间游戏可以较好地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为提高幼儿的运动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发展儿童走、跑、跳、钻等基本的动作,需要经过大量的反复练习才能收到效果,如果只机械地反复让儿童做这些动作,不能引起儿童的兴趣,也无法调动其积极性,这样,练习的效果就会受到影响。在搜集到的民间游戏中,大部分游戏都有助于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由于幼儿民间游戏具有浓厚的趣味性,因此能引发 幼儿参加游戏的欲望,吸引他们积极主动地参加游戏。在民间游戏中,有简单的角色、情节和简易的玩具材料,这能使儿童在游戏中情绪积极高涨,乐而不厌。经常开展这些游戏,也即在反复练习,使儿童在游戏中完成了体育锻炼的要求,达到增强幼儿体质、发展幼儿基本动作的目的。 由于民间游戏的开展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随机性,因此它不会受时间和空间等因素的限制。目前,对于幼儿园来说,要做到确保幼儿每天有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具有较大的困难。例如,幼儿园园舍及场地窄小,教育经费紧缺,体育活动设施及玩具价格不断上涨等因素带来的种种困难,使儿童的活动时间不能保证,影响了幼儿的身体发展。如果仅依靠体育活动来完成锻炼幼儿身体的任务是远远不够的。民间游戏的灵活性及随机性,使儿童能利用点滴时间和有限空间开展活动,从而保证了幼儿活动的总量。 幼儿民间游戏中,既有促进小肌肉发展的游戏,如《弹蚕豆》、《买买肉》等;也有发展幼儿大肌肉动作的游戏,如《跳格格》、《城门几丈高》、《新娘坐轿》等。还有一些游戏可以帮助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敏捷性和平衡能力。 从1996年开始,周浦镇澧溪幼儿园在教育、教学中开展了系统的民间游戏教育,第二年,通过该园幼儿与其他幼儿园幼儿的对比调查发现,澧溪幼儿园的儿童在走、自然跑、连续跳、钻和平衡方面的发展,明显地优于其他 幼儿园同年龄的儿童。
2.幼儿民间游戏有助于幼儿认知的发展。幼儿民间游戏可以丰富幼儿自然、社会方面的知识,扩大其知识面。大多数幼儿民间游戏都配有童谣和儿歌,这些童谣和儿歌中包含着许多关于自然和社会的知识,如《荷花荷花几时开》等。当然,民间游戏的儿歌中也存在着不少迷信的、或过时的、不正确的知识,这需要予以筛选和改编。通过对挖掘、搜集到的游戏童谣和儿歌加以改编,赋予其时代的新内容,使孩子们在玩乐中接受新知识,吸取新信息。如《骑铁马》这则游戏,就可以把城市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嵌入儿歌中。 幼儿民间游戏对于发展幼儿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具有特殊的价值,尤其是小班的幼儿。首先,对于小班的小朋友来说,不仅仅是要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更重要的还在于说话胆量的锻炼。在民间游戏中,幼儿处于放松状态,心理上没有压力,可以大胆地说话;同时在游戏过程中,作为游戏伙伴的教师对幼儿所提出的要求,幼儿也会乐于接受,很快就会变得敢于说话。其次,在民间游戏中,有丰富的“说”材料,可以使幼儿有说的内容,有想说的愿望,变“要我说”为“我要说”,这就大大提高了幼儿口语发展的速度和效率。此外,幼儿民间游戏还可以发展幼儿的思维、想象、记忆、判断等能力。
3.幼儿民间游戏有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把民间游戏引入幼儿园教育中,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为:幼儿自然的游戏伙伴关系有助于其社会性的发展。幼儿民间游戏中,一 般都需要若干名儿童共同合作才能进行。如《推小车》(2人)、《炒黄豆》(2人)、《拍大麦》(2人)、《城门几丈高》(集体游戏)等。在游戏中,儿童之间的言语交往随时进行,它促进了幼儿社会性语言的运用。民间游戏中也有约定俗成的游戏规则,幼儿在游戏中必须遵守这些规则,才能使游戏进行下去。富有儿童情趣的民间游戏对幼儿具有很大的诱惑力,这会促使幼儿控制自己的行为,遵守游戏规则。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会遇到许多问题。如人数或多或少了、玩具不够了、大家对游戏规则的理解不一致等等。通过游戏伙伴的相互模仿、相互协调,儿童学会了遵守规则,与他人友好相处;学会了自己解决人际矛盾及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在游戏中,每个幼儿都不断地更换角色。游戏伙伴中会很自然地产生“领袖”,这些“领袖”也会很自然地被淘汰,这可以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组织能力,同时教育了幼儿要平等待人,树立团结协作的意识,克服任性、娇惯、唯我独尊等不良习气。
4.幼儿民间游戏有助于幼儿良好个性及意志品质的发展。民间游戏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娱乐性,幼儿在游戏中享有充分的自由,没有任何干预,自娱自乐;幼儿的情绪是放松的,没有心理压力。民间游戏也带有竞争性,当儿童在游戏中获胜,则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使他们的心理得到极大的满足,从而增加了自信心和成就感。同时在游戏中,幼儿也会面临失败,这会使幼儿产生挫折感,但有趣的民间游戏又吸引着幼儿,使他们能忍受遇到的挫折,克服自身的弱点,继续参加游戏。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承受挫折的能力及活泼开朗的性格得到培养。在游戏中,为了使游戏顺利地进行下去,参加游戏的每一个幼儿都必须遵守游戏规则,这需要幼儿学会自我控制。在游戏角色的分配上,幼儿也在学习着控制自己的喜好和行为。因此,幼儿民间游戏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意志品质。
(二)幼儿民间游戏在幼儿园管理中的价值 在幼儿园中运用民间游戏来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不仅有助于幼儿的发展,还有利于幼儿园的管理,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勤俭办园”。目前,对于郊区和农村的幼儿园来说,“勤俭办园”仍然是十分需要的。开展幼儿民间游戏,有助于缓解目前园舍、场地窄小及幼教经费紧缺不足的矛盾。幼儿民间游戏灵活、自由度大,一般不受时间、空间等条件的限制,所需要的玩具材料也简便,可以发动本园教师自制玩具。如澧溪幼儿园的教师在实践研究中,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利用课余时间制作了58种共910件玩具,为全园节约了一大笔经费。
2.有助于合理地安排幼儿一日活动。幼儿园一日活动包括许多环节,从来园到离园,主要有来园体育锻炼、作业、游戏、进餐、午睡和离园。在安排一日活动中,有两个问题需要很好地解决,一是活动内容上需要动静交替,二是环节的过渡要自然,减少幼儿的等待时
间。幼儿民间游戏的种类非常丰富,有运动量较大的《木头散窝》《猫捉老鼠几更天》,也有比较安静的《嫡嫡肉、买买肉》《拍大麦》等,可供教师选择。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可以选择一些能促进 幼儿大肌肉发展的民间游戏,如:《猫捉老鼠几更天》《荷花荷花几时开》等。在户外小型分散活动中,一般可以安排一些活动量适宜,或可以培养幼儿交往、合作精神的民间游戏,如《跳皮筋》《炒黄豆》《跳格格》等。来园是幼儿愉快地开始一天生活的关键,为丰富活动角的内容,可以过当地选择一些发展小肌肉群或手眼协调能力的民间游戏,如《挑棍》《弹蚕豆》《烟盒三角块》《抓籽》等。一日活动中有许多零散时间,如幼儿来园后、离园前、饭后等环节过渡时,可以选择一些不受时间、场地限制,玩具携带方便、容易收拢的民间游戏,如《翻绳》《捉猴》《找东南西北》等。这样,不仅使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过渡自然,管而不死,放而不乱,同时很重要的是减少了幼儿排队和等待的时间,使幼儿得到充分的自由和发展。
3.有利于幼儿园与家庭教育的联系。民间游戏可以成为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沟通的桥梁。民间游戏来源于生活,许多家长都会玩,幼儿园在开展民间游戏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向广大家长请教,征集民间游戏;家长通过和自己孩子一起玩民间游戏,也可以了解幼儿在幼儿园中的发展情况。这样,幼儿园和家庭有了一个共同关心的事情,使家长和幼儿园的关系变得更为密切。
三、幼儿园运用民间游戏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搜集、改编民间游戏应注意科学性、思想性和教育性。由于幼儿民间游戏产生于民间,流传于口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风土习俗在不断发生着演变,这使民间游戏存在着时代和地方的局限性,甚至还夹杂着一些不健康的内容。因此, 幼儿园运用民间游戏时,需要对所搜集到的民间游戏进行改编,这是一个重新创作的过程。在这个重新创作的过程中,应注意科学性、思想性和教育性。对搜集到的每一则民间游戏进行整理和审查时,可保留游戏的形式及结构,对其内容、情节、规则以及相配的儿歌、童谣中不符合时代精神、不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地方加以改造,或重新编写,赋予新的含义,使用于幼儿园的民间游戏在名称、内容、角色、情节、规则、儿歌、童谣上尽可能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并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2.运用幼儿民间游戏时,应注意针对性、灵活性、适度性。幼儿园在具体运用民间游戏时,应根据幼儿的发展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其中针对性要求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指选择游戏时,应注意针对幼儿的不同年龄特点来选择不同的游戏;二是在一日活动中要注意针对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条件和幼儿的不同需要,选择适当的民间游戏;三是在同一年龄班中,注意针对不同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选择不同内容的民间游戏,提出不同的动作要求和不同的游戏规则,提供不同的角色和不同的玩具或替代物,以使每个幼儿在其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 因此,需要随时随地地调节游戏的难易程度,以符合幼儿的个体水平和特点。这样,民间游戏才能起到促进儿童发展的作用。 3.运用幼儿民间游戏还应注意安全性。在改编运用幼儿民间游戏中,应对游戏动作的设计、场地的选择、玩具的使用与制作等方面加强安全性的检查。如游戏《砍白菜》,原游戏中的动作是用手掌“砍”在幼儿的头颈处,这种动作不利于幼儿身体的健康,可以改为弯下腰,“砍”在幼儿的脚跟处,这样更贴近生活的实际,也比较安全。
幼儿园游戏《浅谈民间游戏在幼儿园的开发与利用》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幼儿园游戏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浅谈幼儿园游戏专题,希望您能喜欢!